他为什么说"童年合同无效的情形形,便是将来的命运

相忘于江湖的日志
童年:不容忽视的存在
已有 1329 次阅读&
《童年:不容忽视的存在》题引: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鲁迅只有长大成人并保持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凯斯特纳《 开学致词》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卢梭《爱弥儿》&一、童年:向着精神残缺成长童年是生命旅程中金色的年华,是一生中最可宝贵的岁月,再怎么礼赞,呵护、成全与发展都不过分。童年又是那么容易遭到摧残,又是那么容易消逝,一夕之间,每个人的童年就成了往事。人人都渴望每个人的童年都溢满欢乐与幸福,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在家庭中,在学校内,在社会里,童年这个话题并未引起足够的珍视,孩子并未得到充分的关怀和呵护。世界需要成熟的人,每个成人,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早点成长,因此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大部分孩子渴望自己快点长大。童年就在世界、成人和孩子自己的催促和逼迫下快速地消逝着。因为这些人的眼中,童年正这样被定义着:年幼、单薄、脆弱、无力,只会接受而不会创造,只会容纳而不会付出……我们不妨再来看看词典里对童年的解释:“儿童时期;幼年。”简直无法想象这是一个多么乏味与简单的概念。(我们丝毫感觉不到其中应有的生命的气息,仿佛一个死枯掉了的木头呆立在那里。)那么,问题是,我们的时代存在过“童年”的概念吗?1960年,法国社会历史学家菲利普?阿里耶斯在其出版的《几个世纪的孩提时代》一书提出:“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所谓的家庭,特别是我们概念中的童年时代,根本就不存在。”根据他的说法,中世纪的孩子们从他们断奶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加入到了成人的世界中,没有人对他们的幼小和可爱大惊小怪。对于人生的成长如此重要的童年,却迟迟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概念。因此,也就注定了人们往往在潜意识里承认并接受了不同的强加于儿童身上的说法。比如有的说:儿童是“一朵幼小的花朵”,这意味着他是需要保护的无法独立的。又有的说:儿童是“一个娇嫩的生命”,这意味他是脆弱的不能参加创造的。诸如此类的说法严重地影响了人们对儿童的正常理解,也就产生了对儿童和童年的误解。这种误解,严重地侵蚀和剥夺了每个孩子的欢乐与幸福。童年该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呢?它应包含着什么样的意味呢?“目前国际社会基本基本认同的童年概念包括:第一,必须将儿童当“人”看,即承认其独立人格。第二,必须将儿童当“儿童”看,不能将其当作“成人的预备”。第三,儿童在成长期,应尽量给其提供与之身心相适应的生活。”(转引自王开岭《向儿童学习》一文)也就是说,至少每个儿童都是一个人,是人的一种存在,都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生命存在。同时应该清醒地知道,每个孩子,不仅是一种“肉体存在”,更应该是一种“精神存在”。我们很多人大多只注意儿童的“肉体存在”,却常常忽视儿童的“精神存在”。比如,天气凉了,会记得立刻给孩子加件外衣;肚子饿了,知道马上为孩子准备餐饮,然而,当孩子精神感到“寒冷”感到“饥饿”的时候却少有人问津,。(另一种情况则是知道孩子的精神问题以后则不知如何合理地解决,知道爱而不知道如何爱说的正是这种情况。)所以很多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可爱的心爱的孩子一步步地向着精神残缺成长。有句俗话是这样的: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按照日本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木村久一的看法,儿童可能能力是有着递减法则的。也就是说,对每个孩子的童年,如果无法给予足够的优秀的教育,那么儿童的能力的实现就越少。这也应了鲁迅所说的:“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非常明显的是,给予孩子什么样的童年,不仅关系到个人未来生命的成长情形,更关系到日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大家都知道,谁塑造孩子,谁就塑造未来。 ”童年这个话题,是教育不容忽视的存在,也是每个有责任感的人不该回避的存在。二、童年:生命期待呵护与成全谁愿意美好的童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迅速地消逝呢?童年,迟早总需要面对着不得不的成长,面对身不由己的消失。不管是詹姆斯?巴里笔下的彼得?潘,或者是君特?格拉斯《铁皮鼓》里的小奥斯卡,还是圣艾修伯里描述下的小王子,虽然他们一致地反对成长害怕成长甚至想尽办法拒绝成长,(这些童话无不向人们透露着这样一个信息:有那么一些孩子不愿意成长;或者:成长对于孩子来说是一场灾难。)但不管如何,成长或者说告别童年是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事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自己的童年美好地度过,如何使自己的童年美好地长大。其实,每个儿童应该能够不仅期待着成长,而且期待整个一生在所有人生的各个方面不断发展。所有儿童应该尽其所能充分利用他们的能力。基本的教育应该培养他们利用我们社会所提供的个人发展的一切机会。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在《儿童教育》中这样说:直到现在,教育者的惟一目的,他全部精力所指向的目的,就是给儿童为他将来必须参与的社会生活作好准备。因此,由于所要达到的目的主要地是儿童应该知道如何去模仿成年人,他就在模仿本能的掩护下,被迫地窒息了他的精神创造力。人们喜欢教给儿童的,是他在文明社会中生活所必须知道的东西。这样就迫使儿童绝对地同化于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对儿童来说,它不是自然的,而只有在他们成年时才应该变得自然起来。……儿童不过是“一个未来的存在”。他不过被看做一个“在生长”的人,因此,在他达到成为一个人的阶段以前,他是无价值的。但是,像所有别的人一样,儿童有着他自己的人格。他自身具有创造精神的美和尊严。”不容置疑的是,我们必须保护和关怀儿童,必须呵护和成全童年,从最深刻的意义上来看,这应该被看作成人世界对未来关注的最崇高的使命,而且也是成人对儿童所能做的最美好的事情。德国作家凯斯特纳在《开学致词》中这样写道& :“……你们看,极大多数人,他们像脱去一顶旧帽子似的,早已把童年抛之脑后了。他们犹如忘记一个不再使用的电话号码,忘却了他们自己的童年。……从前他们是孩子,后来长大成人,不过现在他们又是什么人呢?只有长大成人并保持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对于成人而言,如果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儿童,那么,他就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宜其身心和谐发展的环境,就不会去克服自己与儿童之间的矛盾,也就无法消除对儿童的偏见。那么,在这样的人的教育和影响下,儿童的心理就会产生畸变,而这种畸变将伴随其终生。卢梭在《爱弥尔》中这样写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每个人本身都有他的不可替代性。这种与生俱来的不可替代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神圣的,不可剥夺的。对于成人来说,要帮助一个儿童,只需要给他提供一个能使他自己自由发展的环境。儿童正处于创造和发展的时期,我们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完全为他敞开大门。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习惯于说孩子弱小,幼稚。其实这应该是指身体和力量方面的。儿童也应该是一个生活、学习、工作的参与者、创造者。可以这样说:儿童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通过生活、学习来造就自己的未来,构建自己身心的和谐与发展。对于儿童而言,没有什么工作能比成全并成就自己更值得他为之努力不止了。儿童的身心通过人们的关怀和成全,通过自身的工作和努力,所获得的一切最终都使自己的生命变得丰富生动起来,并闪烁着精神的光芒,洋溢着幸福的喜悦。我们应该相信(而且事实的确如此),每个儿童自身都具备一种强大的力量,他能够创造一种比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的生活,他能够创造一个比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更完美的世界。如果我们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帮助,儿童将给人们带来一个又一个的惊喜。三、面对童年,我们必须学会蒙台梭利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儿童是成人之父”。是的,面对儿童和童年,成人世界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和加强。不要以成年人的心理去推测儿童的想法,不要以成年人的观点取代儿童的看法,不要以成年人的习惯看待儿童的习性,不要以成年人的思维判断儿童的思路。成人是成人,儿童是儿童。每个孩子仅仅只是孩子,也应该被当作孩子来对待。成人应该以平常心平等地对待儿童,因为:相对于成人,在体格上儿童是弱小的,需要成人的保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儿童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其实,儿童也仅仅只是在体格、在力量方面处于劣势,他的生命力,他的对未来向往往往强烈于成年人。面对儿童和童年,我们必须学会尊重、倾听、关爱、等待与成全。没有这些最基本的细心、耐心与爱心,肯定无法健全地培养每个儿童健全的心灵,呵护稚嫩的童心,维护纯洁的童真。1.学会尊重儿童的权利无可否认的是,儿童的权利往往被成年人忽视了。不管是有意的,或者是更可怕的潜意识所造成的直接反应,儿童的种种权利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儿童的正常需要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满足,更别说儿童的言论会得到耐心的倾听了。对所有儿童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自己能被成年人平等对待,自己的需要得到切实的满足,提出的意见能被成人认真探讨。成人世界缺少的是:以儿童的眼光观望儿童,以儿童的心理分析儿童,以儿童的思维判断儿童。换言之,谁真正设身处地地为儿童着想,谁才能够真正地尊重儿童。也只有真正地尊重儿童的权利,才有资格谈得上更好地培养、发展儿童的能力。1990年9月“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的《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指出:“最优先地重视儿童的权利、儿童的生存以及儿童的保护和发展。”按照卢梭培养“自然人”的观点,只要儿童不能按照自然的规律自由自主地发展,正常的需求一再地受到压制,不断地受到心理畸变的折磨,那么,人就将永远是不正常的。一个人的正常需求一旦受到压制,也就意味着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权利受到剥夺。教育的目的总是把儿童隶属于一个成人,成人使他自己代替了自然,使自己的意图和目的代替了生命的规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学会成为你自己。每个孩子都有权利成为自己,也都应该有充分的机会成为自己。成为你自己,意味着每个孩子自己是自己的理由,自己承担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是自己的判断者和抉择者;成为你自己,也意味着成人不该以自己的模式塑造儿童,意味着成人不能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意味着成人不能用自己的准则来规范孩子的行为;成为你自己,还意味着孩子应该自主选择独立发展健全成长,不该受任何外在的牵制与干涉。任何一个孩子,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属于社会,更属于他自己。而社会所要做的仅仅是尽该尽之义务去关心他,教育他,成全他。不管怎样,至少,在不违背做为人的基本原则,不违背道德的基本规范、不伤害人的条件下,我们应该允许和尊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种种权利,支持每一个学生按自己的个性去发展。至少,儿童做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的合法权利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和人们的赞同。社会应该给予儿童最周到和最美好的关怀,这样,儿童才有可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获得最大的人生意义和价值。2、学会倾听儿童的话语看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就是要确保有主见能力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项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儿童的意见应按照其年龄和成熟程度给以适当的看待。”面对新鲜的世界,面对新奇的事物,儿童每天都在渴望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他们更渴望的是自己的倾诉有人倾听有人回应。有个儿童论坛明确地提出:“当我对你们讲话时,请注意我”。这话说得直接而又有号召力,让人动容也让人惭愧。动容是因为儿童终于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了,惭愧则因为我看到话语背后成人对儿童声音和话语的忽视漠视。儿童每天都在倾诉,而我们是否每天都在耐心倾听?我们是否在听到以后做出切实的反应?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满怀期待地听一个孩子讲话的,并不是每个人都熟悉儿童的话题与秘密的。有时候孩子一个单纯的问题,会被一个不怀好意的目光所抹去;有时候孩子一句简单的话语,会被一个漫不经心的手势打发掉。我们更常做的事是有意无意地逼迫孩子说一些自己并不想说并不喜欢说的话。儿童渴望人们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机会和营造愉快的环境,使他们有可能说出内心最真实的话语。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有机会发展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所必需的个性及品质。有时候,我们的孩子们还没有提问,就被给予了一堆答案。于是出现了人们所说的成人化的儿童语言或者儿童化的成人话语。眼睁睁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成为伪成人的劣等面目,是极为可悲的。面对种种忽视、抹杀儿童声音的做法,我们应该试着去建立一种和学生对话的关系。与学生对话,意味着我们的话语被孩子倾听;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言论被我们虚心地倾听并有望及时地做出相应的回应。对话意味真正的交流,意味着真正的探寻,一起交流并探寻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答案。对话允许双方说出各自内心真实的声音,同时也允许双方提出相反的看法,最后达成共同的意见和决定。(只有学会与儿童对话,才有可能学会真正地倾听儿童的话语)3、学会理解儿童的想法有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名记者林克莱特有次采访一个孩子。林克莱特问:孩子,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孩子脱口而出:我长大以后要当一名飞行员。林克莱特继续问:如果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时引擎突然熄火,你会怎么办?孩子略微思索后回答道:我会告诉机上的所有人系好安全带,然后我再打开我的降落伞跳出去。这时,旁边的人都哄然大笑起来。孩子很是茫然和不堪,林克芒特也很是不解。忽然孩子流下了两行热泪。林克芒特便问:孩子,你为什么哭呢?孩子回答道:我要去拿燃料啊,我还要回来的。看了这个故事以后,不知人们作何感想?至少,那些在一旁哄笑孩子的人们,该好好想想:在未完全了解孩子的想法的时候,自己是不是有权利取笑孩子。(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至少这种笑声已经给孩子造成伤害了)。其实,成人往往从孩子的话里断章取义,然后得出一个自己想当然耳的答案。对于儿童,我们普遍缺乏耐心的期待和细心的理解。难道我们真的必须沿着儿时奔跑过的足迹才能够真正返回幼时的想法和看法了吗?法国作家圣艾修伯里在《小王子》这本书的前言的献词里说道:“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子,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诚如圣艾修伯里所言,我们忘了自己曾经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忘了曾经对世界充满向往和想象。同时,我们也忘了如何去寻找儿时走过的足迹。然而,现在该是清醒过来的时候了。我们必须考虑到,在儿童行为的背后(或者言语的背后),往往会隐藏着一种可以理解、有待解释的原因。没有这个原因,没有这个动机,他们是不会去做任何事情的。没有对儿童行为足够的观察,没有对儿童的想法有足够的理解,怎么可能体察儿童的个性,发展儿童的天性呢?因此,成人必须努力理解儿童,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支持和帮助儿童的发展;成人必须“向儿童学习”,努力领会儿童的表示,而且成人必须把和儿童交往当作一件特殊的事情,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帮助儿童。同时,我们也必须根除潜藏在我们心中的一切不合理的对儿童的看法,必须使自己的内心发生一次根本的变化,防止从成人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看待理解儿童一切。4、学会关心儿童的心灵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在《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一书中指出:“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我们接受关心,生活在关心所营造的一种氛围之中。没有这种关心,我们就无法生存下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随时需要被理解,被接受,被认同。”“如果我们想使每一个孩子都学会关心,关心我们认为值得关心的事物,那么,我们必须首先关心每一个孩子。”忍不住抄了这么多,无非是为了说明:我们不仅应该关心儿童的身体健康,更应该关注儿童的灵性健全。有句话说:“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的心灵的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一个人的灵性是否得到足够的呵护与成全,决定了他未来是否能够健全地成长与发展。 目前学校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识、技能的授受,注重儿童智力的发展,注重开发儿童各种潜在能力的开发。在教育中,我们习惯于往孩子的头脑里浇灌东西,却严重地忽视其心,忽视每个孩子心灵的需要与发展。我们懂得关心知识和学问,懂得关心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懂得关心身边的亲人朋友,懂得关心社会和生活,却往往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灵缺乏真正的关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教育的全部目的只是为了完善儿童的知识储备与技能培训,而忽视其心灵的成长与健全,那么,教育就失去了教育本身具有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如人之为人所必需具备的品性。英国作家爱德华?韦拉尔?卢卡斯有篇文章叫《毕姆小姐的学校》。文中描写了一所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一个学期里每个孩子都要过一个盲日,一个瘸日,一个聋日,一个残疾日和一个哑日。就是说,每个学生,一个学期里面,都必须有一天去扮演盲人,一天扮演聋子,一天扮演哑巴,一天扮演瘸子,一天扮演其他的残疾。比如扮演盲人那一天,你就必须严格地用布蒙上眼睛,必须连续二十四个小时不许睁开。这就意味着在这一天之中,那个人需要别人的帮助。然后学校再分派一些学生帮助他,这样在帮助与被帮助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从中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痛苦,体贴别人,具有同情心,培养耐心或者珍惜生命等等。在这种日常的生活中,这些孩子幼稚的心灵真正地理解了什么是同情和关爱,他们懂得了,要关心别人,你就必须真正地去做,参加进去。这样,孩子就会觉得帮助别人其实也就是在帮助自己,别人的痛苦也就是自己的痛苦,所以也就个个乐意帮助别人。像这所学校的这种活动,看起来简单,其实里面蕴含着很多的东西。毕姆小姐告诉人们,学校的真正宗旨不在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思想,而是教会学生懂事,教授人情事理与公民知识,教会学生学会关心别人。关心别人?我们不也是天天在说关心别人?但我们让学生感受到如何关心别人了吗?我们对学生说的“关心别人”这句话的作用到底有多大?这个事例中的学校教育,他指向的就不是知识的学习和传授,它直接指向的是儿童的心灵。这样的教育充满着多么朴实的关爱。生命在里面得到的是帮助与关心。很简单的道理,老师所讲过的课,学生或许很容易就会忘掉,而那些与心灵有关的事,学生肯定会念念不忘。其实,我们不妨回忆自己的学生生活,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些什么样的事。那些让你一辈子记住的事情,肯定是直接触及你的心灵的事情,而这些触及心灵的事情,将影响我们的一生。内尔?诺丁斯说得好极了:“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当代学校教育可以借助关心而重新焕发生机。”是的,也只有真正的关心,才能够造就“身体和心灵全面发展的人”。四、结束语:我们都知道,孩子代表的是人类的未来。而掌握未来命运的,至少在目前,这种权力还紧紧地握在成人的手里,孩子对自己未来的决定权还是非常微弱的。孩子由于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在成人面前也还不能够坚定地坚持己见,因此往往容易造成孩子以成人的意见为自己的意见,以成人的选择为自己的选择,随意跟随成人的指引,如果成人的指引是合乎儿童本性的、科学的、可实行的,那么很显然,这个孩子就是幸运的。问题是,我们每个成人真的有足够的明智与理智吗?真的有足够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当然,这是我们近于杞人忧天的忧虑,不过也是我们对教育的殷殷期待,也表明了我们对孩子的拳拳关爱。最后,我想摘录一段话来结束这篇文章:“让我们从幼儿内心深处的清澈湖泊开始,沿着奇妙的生命之路,看着儿童的灵魂,如何自由地,从一道瀑布迅速跳到另一道瀑布……”&&&&&
坚守教师“阵地”,一定要记住这13个忠告!
九月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大换血,家校如何携手应对?
告诉学生|做完作业成绩不升反降?暑假学习6大雷区!
教师10大“潜规则”,你了解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阅读。您的文章也很棒?请立即扫描二维码,使用微信发送消息给我们。点击再看10条
凤凰争鸣 微信公众号:blogifeng
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凤凰号-凤凰争鸣官方微博从传播学视角看中国儿童文学的推广与发展-新闻传播学-论文联盟
您好,游客
背景颜色:
从传播学视角看中国儿童文学的推广与发展
来源:论文联盟&
从传播学视角看中国儿童的推广与
  鲁迅先生说:&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中国有3.67亿儿童,发展和繁荣中国儿童文学,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打上丰富、亮丽的人生底色,其意义重大而深远。中国儿童文学影响、培养和塑造着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但目前其影响力却十分有限。究其原因,一是原创力有所欠缺;二是传播力有待提高。本文根据传播学&五要素&原理,从&谁传播&(Who)、&传播什么内容&(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传播&(In Which Channel)、&传播给什么人&(To Whom)、&传播达到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五个方面,着力分析中国儿童文学推广与传播的症结所在。这将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理清思路,寻找突破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提升和繁荣中国儿童文学。  一、谁传播(Who)  谁来传播中国儿童文学?或者说谁有兴趣、谁有动力、谁有能力来传播中国儿童文学?  这是传播与推广中国儿童文学首当其冲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弄清谁来传播、谁能传播、谁在传播,有利于我们确定传播主体,更好地挖掘传播潜力,提升传播实力。  谁传播?&&政府(部门、部门)、(团体、企业)、个人(作者、研究者、读者)。其中,最有兴趣和动力传播中国儿童文学的是企业(出版商)和作者。  企业(出版商)是中国儿童文学载体(产品,比如图书、杂志、动漫)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传播意味着能扩大影响、树立品牌、促进销售、获得利润。企业的生存之道(逐利性)决定了企业要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去宣传、推广、营销自己的产品。如果不这样做,企业就难以获利,难以生存与发展。因而企业是最有兴趣和动力去作儿童文学推广的。同时,企业也有能力作推广,企业可以组织专业人员、专门人员有、有步骤、有实效地去作各种推广。所以,企业,包括出版社、出版公司、书店(包括网上书店)、书城、少儿图书发行公司、少儿音像发行公司、少儿影视公司、少儿动画公司等,以及所有相关联的各类本文由联盟收集整理批发商、零售商,他们是中国儿童文学传播与推广的最活跃主体。  作者传播自己的作品,有利于提升个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树立品牌;有利于协助出版商销售自己的作品,获得更多版税;有利于体现和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与价值。因而作者也是最有兴趣和动力去作推广的,但作者的推广能力有大有小,著名作者由于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品牌,其吸引力、号召力、影响力自然要比普通作者大得多。作者作为个体,其直接推广能力是有限的,作者较多是配合出版商来作推广,或借助自身的品牌与优势,由其他主体通过大众传播来作推广。就作者而言,这是一种间接推广。  政府一般是用宏观手段,比如教材的编写与教学、舆论的引导与强化等策略与途径来传播与推广中国儿童文学。  组织,除企业这样的赢利组织以外,社会各类公益组织或者社会团体组织,都有可能把推广中国儿童文学作为它们的部分或者重要功能与职责,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研究者多是专家或学者,他们的观点、意见、研究成果有可能影响到政府、组织(包括企业)、个人。他们最有可能成为&意见领袖&,从而影响和促进中国儿童文学的传播与推广。  读者本是受众,是被传播的对象,但读者也有可能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成为传播者。  二、传播什么内容  (Says What)  传播什么内容?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当然是传播中国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的载体最常见的是图书和杂志,此外还有电影、电视、磁带、录像、光盘、网站(网页)等。  传播有整体传播与部分传播,比如,我们传播某部中国儿童文学作品,把所有信息传播给家长、老师和孩子,这就是整体传播;而把部分章节或者精彩片段、内容概要传播给家长、老师和孩子,这是部分传播。部分传播是为了激发读者兴趣、吸引读者关注、引导读者阅读,从而促成更多的部分传播乃至整体传播。  传播中国儿童文学的目的在于用作品(内容)去影响读者,使作品的文化价值最大化&&影响更多的人向良性方向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传播行为的发生也导致作品(内容)的载体(产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得以实现。通俗地讲,就是传播使得图书、杂志、光碟等儿童文学产品得以销售,经销商或者传播者获得物质利益(利润)。因此,传播的信息量越多,传播的范围越广,传播的时间越久,就越能使作品(内容)深入人心,影响读者,也越能销售更多的产品,获得更多的利润,也越能让更多的相关人员以不同的形式满足各自的需求,获得各自的利益。  在传播中,还存在一种情况,即传播的内容读者不一定感兴趣,不一定喜欢并接受。这就要求传播主体根据不同读者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传播内容(选择兴奋点)和不同的传播渠道(选择最便捷的通道)作为传播突破口,以期事半功倍,取得真正的传播实效。这也是日益引起传播主体重视的传播技巧与策略。  三、通过什么渠道传播  (In Which Channel)  传播主体通过什么渠道与途径把传播内容(中国儿童文学)传播给读者(需求者)?这关系到传播的效率与效果。不同的传播主选择不同的传播渠道:  政府(教育部门、文化部门)会选择教育渠道与大众媒体来进行传播和推广。比如,教育部从长远发展的目标出发,组织专家编写教材,把一定比例的优秀中国儿童文学作品选进中小学教材,通过学校教学的方式,向广大少年儿童推广和普及中国儿童文学基础知识与经典作品,从而提升少年儿童的整体素质与文化修养。
欢迎浏览更多 →
相关文章 & & &
本栏目最新更新文章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内容分类导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终止复议的情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