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你遇到危险时时,女生容易产生依赖别人,也叫假爱情,属于什么心理症状

三级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2016年整理)-共享资料网
三级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2016年整理)
三级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3)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①忠诚:指从业人员忠实于服务对象并对自己的委托人认真 担负职责、以寻求实现职责的最优效果的强烈态度和意向。当非典来临时,医生、护士都不应逃 跑;军人也不可临阵脱逃。履行职责时做到一切为了完成任务,不能带有私心或“以权谋私”② 审慎:指选择最佳手段以实现职责最优的结果,并努力规避风险。重视过程和结果,仔细思考手 段的利弊得失,尽可能地选择好的手段。理性、客观,十分严谨地去权衡如何做效果才最好,尽 可能地减少工作所带来的可能的危险和损失。做事要有计划、有根据,不能有投机或侥幸的心 理。决策要有充分的研究,应准备好各种可能的替代方案,以供择优选择③勤勉:指从业者在规 定的时间范围内,集中精力投入地做好事情,不分心,不偷懒,不三心二意。 “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 、 “细节决定成败” 。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开展工作;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 4 )职业化 (专业化) ,是一种自律性的工作态度。简单地说,职业化就是一种按照职业道德要求的工作状态 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以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 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并圆满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职责(5)职业化的核心层是职业 化素养,包括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中间层是职业化技能,最外层是职业行为规范(6)从业人员 讲求信用包括:择业信用、岗位责任信用、离职信用。 (7)从业人员践行公私分明的具体要求是 要有:法律意识、慎微意识、大局意识(8)从业人员践行纪律的要求是:学习岗位规则、执行操 作规程、遵守行业规范、严守法律法规(9)从业人员践行节约的具体要求是:爱护公物、节约资 源、艰苦奋斗(10)合作的特征包括:社会性、互利性、平等性(11)从业人员践行合作的具体 要求是:求同存异、互助协作、公平竞争(12)特征:非功利性、普遍性、可为性(13)从业人 员践行奉献的具体要求是:尽职尽责、尊重集体、为人民服务(14)奉献对实现职业理想的具体 意义:具有奉献精神,能把职业当事业来做;对工作积极主动,总会有成才的机遇;能使个人价 值融入集体价值之中。 ? 附录:职业理念与原则要求 一、职业理念:①X: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帮助 Q 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② Q:存在(含不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主动前来求助,解决自身问题的人③职业理念或生命线: Q 和 Z 的身心健康是否最大限度地维护?Q 的心理问题是否得到科学有效的解决④X 应避免出现的 误区:批评指责、主观武断、好为人师、宣扬自己、随随便便、同情怜悯、大惊小怪、大事化 小。 二、工作模式:求助者主动;咨询师启发引导求助者。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联系:理论上 没有明确界定,采用方法也常常一致;可由同一人完成。区别:咨询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解决 正常人遇到的各种问题,采用发展模式,平等关系,时间短,不需住院和药物,非标准程序化; 治疗的对象主要是存在心理障碍的人,如神经症、心理障碍或身心疾病等。病理模式,医患关 系,时间长、住院和药物治疗,标准和程序化。 三、工作原则:价值中立(前提和先决条件) 、保密原则和保密例外、避免双重关系、自我保 护。1 课程一、 《基础心理学》第一节 绪论(心理的本质) 一、定义 1、①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②基础心理学: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 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动物的、儿童的、变态的心 理现象不属于,但都属于心理学。 2、研究内容:(1)认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 :认知指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 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2)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 活动的内部动力。需要以欲望、要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反映的是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3)情绪、 情感和意志(意志是心理对行为的支配) :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外界事物的 态度和体验,以人的需要为中介。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心理对行 为的支配。其支配力的强弱用于评价其意志的品质(4)能力和人格(5)分类: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 程和心理特性。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情绪情感、意志。 (知、情、意) 。心理 特性包括需要动机、能力、人格,心理活动的动力(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世界观) 、 对实践活动的适宜性(能力) 、人格特征(气质、性格) 。 二、人的心理的本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从功能上讲) :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 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2)伴随神经系统的进化,心理的发生经历了四个阶段①无机物和植物没有 神经系统没有心理。单细胞动物,变形虫,趋利避害,有感应性②感觉无脊椎动物发展到环节动 物,只具有某种感觉器官,只认识个别属性。心理现象的产生以能对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刺激 做出反应为标志,或者说以形成条件反射为标志,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③知觉脊椎动物,具 有脊髓和大脑,有了各种感觉器官,能认识到整个事物④思维萌芽灵长,能认识外部联系⑤人有 思维。把人的心理叫做思维、意识、精神。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的心理 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⑥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充分说明了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 活动的结果,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从内容上讲) :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客观现实包括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自己。心理的反映不像镜子似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②心理是大脑活 动的结果,但不是大脑活动的物质产品。心理是一种主观映象(事物的形象,概念,体验,欲望, 要求 )。心理支配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 动,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③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④心理学是一门自然和社会 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叫边缘学科⑤研究的某一课题,可以侧重于自然或侧重于社会科学。 三、发展简史 1、科学心理学的建立:①艾宾浩斯:长的过去,短的历史②孔子性相近习相远,孟子性善、 荀子性恶,世硕性善恶、告子无善无恶③希波克拉底: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盖伦 提出拮据这个概念,把希波克拉底的分类叫做人的气质类型分类④古代的心理学对心理现象的研 究用的是思辩和总结个人经验的方法,不具备实证的性质,19 世纪以前,隶属于哲学的范畴⑤19 世纪中叶,实验的方法,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的科学,并最终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独立;科学心 理学诞生标志:冯特于 1879 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⑥冯特是现代心理学 的创始人。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直接经验的,和以间接经验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不同,应该用 能够测定直接经验方法,即实验内省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用内省法研究了感觉、知觉、注意、联 想等心理现象;提出了统觉学说(统觉就像是意识域的注视点)和情感三维说(情感包括愉快和 不愉快、兴奋和沉静、紧张和松弛三个维度) 。主张用民族心理学的方法研究高级心理学。 2、学派的纷争: (1)构造心理学(冯特,铁钦纳) :用内省实验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找 出意识组成部分和它们联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企图从意识经验的构造方面来说明人的 整个人的心理,只问意识由哪些元素构成,而不管意识的来源、意义和作用。评价:内容规定太 狭窄,脱离生活实际,反对(2)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安吉尔) :达尔文的进化论、詹姆士的2 实用主义影响,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因素,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主 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反对把心理看作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反对 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 机能作用(3)行为主义(华生) :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研究行为。行为:有机体用于适应环 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研究行为的任务 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间的规律性关系。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确定了刺激和反 应(S-R)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 的观点(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魏特海默、克勒、科夫卡) :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相加, 意识、经验也不等于感觉和感情等元素的集合,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反对把心理现象分 解为组成它的元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学,建立了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在德文中意味着整 体(5)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3、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二战以后,出现整合趋势(1)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 马斯洛) :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缺乏对人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应该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研究对人 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 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重视人自身的价值与尊严,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与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两大传统学派有明显 分歧,被称为第三势力(2)认知心理学: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以信息加 工的特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和计 算机科学的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领域。开始与认知神经科学相结合,把行为水平的研究与 相应的大脑神经过程的研究结合起来,深入探讨认知过程的机制(3)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 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包括脑与行为的演化;脑的解剖与发展及其和行为的关系;认知、运动 控制、动机行为、情绪和精神障碍等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神经过程和神经机制。大脑机能定位。 4、研究原则:客观性、辩证发展、理论联系实际。 5、研究方法: (1)观察法(自然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 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不能简单的做因果联系,但可以坐因 果假设) (2)调查法: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让他回答,通过 对他的回答的分析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种类:口头、访谈法、书面、问卷、心理量表 法。事先列好提问的问题或提问的提纲;问卷要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问题的设计要准确具体而 不能有暗示,不能让调查对象难以理解或产生歧义(3)个案法(个案历史技术) :对某一个被试 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 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强调个体之间的差异,对某一被试者所做的多方 面的深入详细研究,以期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4 )实验法: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 下,观察被试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自变 量:由实验者选择用来引起被试者心理或行为变化的刺激变量。因变量: (研究者试图预测的行 为) :由自变量引起的被试者心理和行为的变化。额外变量:除自变量之外的一切能够对被试者的 心理或行为产生影响的客观条件。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1、神经元及其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细胞体和树突是灰色 的,轴突外有白色薄膜,即髓鞘,起绝缘的作用。树突是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 的部位,接受外界刺激并转化成神经冲动,或接受前一个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将神经冲动传 至细胞体。轴突将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到其他神经元。两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分叫突触。 2、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神经元的轴突聚集在一起组成神经纤维,构成一根神经。外周神 经系统就是由遍布全身的神经组成的,是把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运动和内脏器官联系起来的神 经结构。从解剖上看包括 12 对脑神经和 31 对脊神经;从功能上分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植 物神经)系统。躯体神经是到达感觉和运动器官的神经,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它们支配感觉器官和 运动器官。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分为机能上拮抗的交感神经(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能3 量)和副交感神经(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储存能量,维持平衡) ,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 经,分布在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肠胃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不受意识的支配,与情绪反 应有关。 3、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大量的神经细胞集中折地方,包括脊髓和脑。脑由脑干、间脑、 小脑、端脑(大脑)组成(1)脊髓:中心是个管,围绕着管的是脊髓的灰质,前端由大型的运动 神经元构成,后端由感觉神经元构成,中段前后端之间集中了自主神经元。其外周是脊髓的白 质。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低级的部位,除传递信息外也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2)脑干包括延脑 (延髓) 、桥脑、中脑,是脑的最古老的部分,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①延脑:神经纤 维上下行的通道,从大脑两半球和身体两侧来的神经纤维,经延脑的椎体交叉向对侧传导,产生 对侧传导和支配状况。延脑中还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又叫生命中枢。脑干上的网状结构是 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②桥脑:神经纤维上下行的通道,也是联系大脑与小脑之间神经纤维 的通道③中脑:上下行神经传导的通路,还有瞳孔反射和眼动的中枢④脑干网状结构:由许多散 在于纵横交错的神经网中的大小不等、类型不同的神经元构成,贯穿于脑干的大部分区域,是调 节睡眠和觉醒的神经结构,它使机体在一定的刺激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 意并激活情绪(3)间脑位于脑干之上。包括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丘脑是大脑皮层下 除嗅觉外较高级的感觉中枢,其它感觉器官来的神经元都要在丘脑换一个神经元,才能到达大 脑) 。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解。下丘脑是大脑皮层下调节自主神经活动的中枢,调节内 脏活动。 、底丘脑调解肌张力,使运动正常进行(4)小脑:保持躯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 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 4、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1)端脑即大脑,中间的裂缝叫纵裂,将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纵 裂底上的大横行纤维束叫胼胝体,把大脑两半球连接起来(2)外层是密集的神经细胞体,叫大脑 灰质(大脑皮质或大脑皮层);内部是髓鞘化了的神经纤维,称为大脑白质;白质内有灰质核团, 叫基底核。大脑皮层有褶皱,形成沟、裂和回( 3 )自半球上缘中点斜跨外侧面的一条沟叫中央 沟,相邻两个沟之间隆起的部分叫大脑的回。以外侧裂、中央沟等为界线可以分四个叶,外侧裂 以上、中央沟之前为额叶(中央前回:躯体运动中枢) ;中央沟之后、顶枕沟之前为顶叶(中央后 回:躯体感觉中枢) ;顶枕沟之后为枕叶(枕极:视觉中枢) ;外侧裂之下为颞叶(颞上回和颞中 回:听觉中枢) (4)前额叶皮层和颞、顶、枕皮层之间的联络区与复杂的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 有关(5)边缘系统由边缘叶以及皮层下的脑结构构成,是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高级调节控制 中枢,也是情绪、情感的调节中枢。身体各部位在大脑皮层上的代表区域都是倒置的,即脚在 上、头在下(面部五官的位置是正的) 。而且身体感觉敏感的部位和运动灵敏的部位占得比例比较 大。 5、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是对称的,但其功能是不对称的,功 能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 。右利手,左半球言语功能(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占优 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功能(音乐、美术、情绪表达和识别)占优势。1860年,布洛卡 发现了运动性言语中枢,证明了左半球的言语优势,左半球额叶损伤,右半球完好,导致运动性 失语症,发音器官没有毛病,能听懂别人说话,能写字和阅读,但失去说话的能力。20世纪60年 代,罗杰.斯佩里通过割裂脑的实验(切断胼胝体,即连接左右半球的神经纤维束)证明了大脑两 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三、高级神经系统的反射学说 1、基本概念(1)兴奋和抑制: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的 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或较强的状态( 2 )反射、反射弧和反馈: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 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 经通过,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馈:指反射活动的结果返 回传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3)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①无条件 反射: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如吃食物流口水、光照使瞳孔收缩②条件反射:通过模 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③巴甫洛夫为经典条件反射,如酸梅、被蛇咬。斯金纳叫操作 性或工具条件反射。如马戏团的动物、大白学会走迷宫、大白在斯金纳箱里按压杠杆(共同特点 是都有操作或经过训练) 。4 2、基本规律(1)条件反射的抑制:外抑制: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应。超限抑 制(保护性抑制) :长时间工作或受强烈刺激。消退抑制: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条 件反射的泛化现象:在条件反射的初期,类似于条件刺激物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2)扩散和 集中: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基本形式就是扩散和集中。扩散:一个地方的神经细胞的兴 奋引发其他地方神经细胞的兴奋。如条件反射的泛化。当条件反射多次进行,通过学习训练,区 别了不同的刺激,形成了分化,就只对条件刺激物进行反应了,就是集中(3)相互诱导:一种神 经过程进行,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包括:负诱导(抑制) (如废寝忘食时感觉不到饥 饿) 、正诱导(兴奋) 。诱导可以是同时性的、相继性的诱导(4)动力定型:刺激形成固定的顺 序,反应也跟着形成固定顺序。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巴甫洛夫认 为,动力定型是人习惯的生理基础。动力定型的破坏会引起人消极情绪的反应。 第三节 感觉、知觉和记忆 一、感觉(1)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种 类:按刺激来源分为①外部包括视、听、嗅、味和皮肤(温冷触痛压)②内部包括运动、平衡、 机体(又叫内脏感觉,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 。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定义(1)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分为绝对和差别感受性(2)感觉能 力强,感受性就越高。感受性的高低可以拿刚刚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加以度量(3)感受性的高低 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加以度量,二者成反比,感觉阈限低感受性高;感觉阈限高感受性低(4)适 宜刺激:最敏感的感觉的刺激(5)感觉阈限:最小刺激量。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种类(1)感觉阈限:分绝对与差别感觉阈限(2)感觉阈限与感受性 之间是反比关系,感觉阈限低则感受性高,能感觉到很微弱的刺激。感觉阈限是一个范围,有下 限和上限,下限上限之间的刺激都是可以引起感觉的范围(3)绝对感觉阈限(绝对阈限):刚刚能 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越小,表示感受性越高(4)差别感觉阈限(差 别阈限、最小可觉差、j.n.d):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越小,说明差别感受 性越高。 3、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1)韦伯定律:1840 年,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定律,即差别阈限和 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公式为Δ I/I=K。Δ I 是差别阈限,I 是原来的刺激强度,K 是一 个常数(韦伯常数、韦伯分数),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同感觉器官的韦伯分数不同(2)费 希纳定律:1860 年,用差别阈限作为感觉的单位,测量了一个刺激所包含的差别阈限值,认为它 就是这个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强度。发现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刺激的物理强度按 对数级增加时,所引起的心理强度按算术级增加。公式为 S=K.lgR。S 是心理量,R 是物理量,K 是常数。两定律都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因此,不能拿刺激的物理单位来代表它所引起的心 理强度的单位。 三、感觉现象 1、感觉适应:刺激的持续作用,感受性发生变化。 (如入芝兰之室,手放冷或热水、光适 应、暗适应) (1)对光适应:在强光作用下,视觉感受性降低即视觉感受阈限提高。一两分钟完 成(柿子红质分解快合成慢) (2)对暗适应:视网膜上视紫红质合成,视觉感受性提高即视觉感 受阈限降低的过程。30 分钟。要保护,设法不让视紫红质分解,办法就是带上红色的眼镜。 2、感觉后像:如灯灭,有灯;声音停止,还有余音。各种感觉器官都能产生。可分为正后像 和负后像。正后像的后像性质和刺激物性质相同;负后像相反。彩色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 正后像和负后像可以相互转换,后像持续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3、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如吃苦药后再吃 糖;黑色纸上的灰比白色纸上的灰亮;彩色对比时产生补色,如红花绿叶。两种感觉同时发生的 对比叫同时对比,先后发生叫相继对比。各种感觉器官都可以发生。 4、联觉: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如看到红色感觉温暖;听着节奏鲜明 的音乐觉得灯光也在闪动;冰箱用白色。5 四、各种感觉:九,包括视听嗅味皮肤平衡运动内脏痛; 1、视觉(1)视觉的适宜刺激:380-780 纳米的电磁波,也叫光波。-380:紫外线;780-:红 外线。 ( 2 )器官:视网膜。最外边一层是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明视觉器 官)和杆体(暗视觉器官) 。锥体集中在视网膜的中央窝及其附近,在强光下起作用,能分辨物体 的细节和颜色,叫明视觉。杆体呈杆状,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不能分辨物体的 细节和颜色,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叫暗视觉。 ( 3 )颜色视觉①特性:包括彩色和非彩 色。彩色有色调(由光波的波长决定) 、明度(由光波的物理强度决定) 、饱和度(由光波中灰色 所占比例决定)三种特性。非彩色,即灰色,只有明度而没有色调和饱和度。彩色中灰的比例越 大饱和度越小,反之饱和度越大②色混合:两种或多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产生一种新的颜色。包 括色光和颜料混合。在色光混合中,混合后变灰的两种颜色叫互补色。例如红绿混合得到了灰, 红和绿就是互补的颜色。红是绿的补色;绿也是红的补色。如果不是互补的颜色混合,其结果得 到的是光谱上在它们之间的颜色。例如红和黄混合得到的是橙色③色觉异常:分辨颜色有困难或 不能分辨颜色。按程度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部分色盲包括红绿和黄蓝色盲。色觉异常 的人自己觉察不到,不经科学鉴定他自己不见得知道自己有色觉缺陷,别人也难以发现,他们对 明度敏感,在儿童期就自然地完成了通过明度来说出颜色。色觉异常大部分是遗传的原因造成 的。遗传途径是:外祖父-&妈妈-&男孩;外祖父+色盲爸爸-&女孩(妈妈是隐形色盲) 。女性色盲 仅占男性的 1/10。 2、听觉(1)听觉的适宜刺激是 16-20000 赫兹的空气振动,也叫声波。 人对
赫 兹的声音感受性(最敏感)和耐受性比较高。-16:次声波,20000-:超声波。20 岁以前感受性随 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60 岁以后下降。老年人首先丧失对高频声音的听觉,随年龄从高频向低频 发展。听觉适应是在声音的持续作用下,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听觉掩蔽是一个声音由于同时 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听觉疲劳是声音强度太大或作用时间太长, 引起听觉感受性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的现象。如果听觉疲劳不断积累,长期得不到恢复,将会导致 职业性耳聋或永久性听力丧失(2)器官:包括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感受器是内 耳中的科蒂氏器官,是听觉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它将空气振动转变为神经冲动,传至颞上回和 颞中回,引起听觉(3)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响度由声波的振 幅决定;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噪音由声音的物理性质、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决定。人们不愿 听的,并对造成消极影响的声音均可视为心理上的噪音。 3、嗅觉:是最古老的感觉。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嗅细胞。 4、味觉:最基本的味觉是酸、甜、苦、咸。能溶解、有味道。感受器是舌面、上鄂的味蕾。 舌尖甜,前咸,后酸,根苦。 5、皮肤感觉:温冷触痛压振动。表示触觉灵敏度的指标叫两点阈;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用 钝的针头刺激皮肤上相邻的两个点,能觉察出是两个点的最小距离叫两点阈。身体不同部位的两 点阈是不同的。皮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生理零度是会发生变化的。 6、平衡觉(静觉) :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包括耳石和三个半规管,反映了人体的姿势和地心 引力的关系。 7、运动觉(动觉) :反映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其感受器分成在肌 肉、筋腱和关节中,分别叫肌梭、腱梭和关节小体。它反映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 紧张程度。 8、内脏感觉(机体觉,黑暗感觉) :饥饱渴窒息疲劳便意性痛。性质比较模糊,定位不准 确。具有放射的性质,如心绞痛时会觉得肩胛骨疼。当各种内脏器官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 脏感觉,异常或病变时才会有感觉。 9、痛觉:有机体受到伤害时产生的感觉。没有适宜刺激。遍布全身所有组织中,痛苦但有保 护性作用,具有生物学意义。难于适应。痛觉的感受性有很大的差别,与对疼的认识、态度、性 格、意志有关。 五、知觉概述 1、定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与感觉的区别是:感觉 是单一感官活动的结果,反映物体个别属性,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是各种感官协同6 活动的结果,认识物体的整体,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知识和经验越丰富,对物体的适应越完 善和全面。联系:知觉和感觉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现象,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2、基本特性: 1)整体性: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成 为一个整体的特性(2)选择性:由于感觉通道容量限制,不可能知觉到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物 体,只能把一部分物体当做知觉的对象,知觉的格外清晰,而把其他对象当做背景,知觉的比较 模糊,这种有选择地知觉外界物体的特性,如花瓶人脸的两可(3)恒常性(常性) :在一定范围 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性。包括大小、颜色、明 度、形状和运动恒常性均有,远近我都觉得高矮没有变化、石灰在暗处比明处的煤块亮、桔黄色 的灯照射的白纸看起来还是白色(4)理解性:在知觉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对被知 觉的事物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 “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 。 六、知觉种类: (时空运错) 1、空间: (1)大小:由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的大小、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以及周 围参照物等因素决定(2)形状:结合视网膜提供的视觉信息,视线沿物体边界的扫描运动提供的 动觉信息,手触摸提供的触觉信息(3)方位:以自身或双耳为参照,利用双耳判断左右(4)距 离(深度、远近、立体) :远近①肌肉运动线索:眼睛的调节和双眼视轴辐合②单眼线索:对象重 叠、线条透视(铁轨交叉) 、空气透视、明暗阴影、运动视差。③双眼线索:两眼瞳距大约为 65 毫米,看同一物体时在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两个略有差异的视像叫双眼视差,是形成深度知觉的 最主要线索。立体电影、立体摄影即利用了双眼视差原理。 2、时间: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可以借助计时器、日出日落昼夜交替、一年 四季、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影响时间估计准确性的因素包括感觉器官、要估计时间的 长短、活动内容的多少、对所发生事件的态度和情绪。准确度上听觉最高、视觉最低、触觉居 中。机体生理变化的节律叫生物节律,也叫生物钟。 3、运动: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物体运动速度在一定范围内,人们才能知觉到 运动。太慢、太快都觉察不到。包括①真动②似动(动景、Φ 现象) :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 移,却能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如电影、霓虹灯的动感、建筑物轮廓装饰灯③诱导运动,如月亮 从云彩中钻出来;自主运动,如紧盯屏幕上的光点。似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都是视觉的错觉 运动,都是把不动的东西看成是动的。 4、错觉: (1)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往往带有固定倾向(2)只要具备了相 应条件,错觉一定会产生,无法克服,所有的人都是一致的,不会有个体的差异。是客观的,不 是主观臆想出来的。不同感觉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3)每种错觉的产生都有它特殊的原因,不可 能用某些原因来解释所有的错觉。错觉的种类包括线条长短、线条方向、面积大小等。不同感觉 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产生错觉,如形重错觉(拿起后会觉得大的轻) 、视听错觉(从扩音器传 出,但仍被认为是从讲台传出) 。有时会带来消极影响,如飞行员的倒飞错觉。 七、记忆及记忆过程 1、定义: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应。过去的经验指过去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 考、对事物引起的情感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作用:是智慧的根源,心理发展的奠基 石。 2、种类(1)按内容分为:①形象: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②情景:对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 地点、人物和情节的事件③情绪: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④语义(语词C逻辑) :用词语概括 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⑤动作: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2)按意识到否:①外显(受意识控 制) :过去的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②内隐(自动、无意识) :过去的经验对当前的 活动产生的影响(3)按能否陈述:①陈述性:可用语言传授并一次性获得,需要意识的参与才能 提取。②程序性:需要通过多次识记才能获得,利用时又不须意识参与的对如何做某件事,包括 对知识、认知、运动技能(4)按时间方式:①瞬时(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 1&) :容量较大②短时 (1@) :容量 7±2,也称记忆广度(与注意广度一致) 。对语言文字材料记的是声音,即听觉记 忆,对非语言文字材料记的是形象③长时:种类和数量的容量都是无限的。 3、过程:①识记:是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念书、听讲、经历某事②保持是知识经验 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③从大脑中提取的过程叫回忆(再现) 。识记过的材料虽然不能回忆,7 但当它重现时有一种熟悉感,并能确认是自己接触过的材料的过程叫再认④识记是记忆的开始, 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保持是识记和回忆之间的中间环节;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也是对其 的检验,并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4、遗忘、规律: (1)定义: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错误的回忆 再认(2)保持(遗忘)曲线:艾宾浩斯是对记忆和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自己作主试和被 试,用无意义音节作记忆材料,利用节省法(重学法)计算保持量,考察了遗忘的进程。后人绘 制出保持曲线(遗忘曲线:以间隔时间为横坐标,以保存量为纵坐标)。保持曲线说明,遗忘进 程是随时间推移呈负加速形,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所以要及时复习,才能事半功倍。 5、遗忘的原因及系列位置效应:自然衰退或干扰。干扰分前摄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指先前学习 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则相反。系列位置效应:指记忆材料 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产生的影响。系列开头和末尾的材料比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分别 叫首因效应(首位效应)和近因效应(新近效应) 。 第四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 一、思维概述 1、思维的定义和特征( 1)定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作 为一种反映形式(2)特征:①间接性指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对没有直接作用感 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加以认识,甚至能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客观事物,借助媒介进行,还能对尚 未发生的事件做出预见(从已知推出未知) 。间接性形成的前提是事物之间有内在联系,并被认 识。如看到白雪就判断昨晚下雪了;通过实验认识原子核内部结构;预报日食、月食和天气②概 括性指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认识;或者是说把事物的特性抽取出来,加 以分类并用词标示出来。概念的形成就是概括性认识的结果,以词的形式来表现,如树的概念。 人们可借助于概念支认识那些还没有认识的事物。正因为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人的认识才 具有了超脱现实的性质(3)操作过程:基本形式①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为各 个部分或属性的过程;综合就是把这些部分或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②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思想上将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舍弃非本质属性的过程;概括就把抽取出来的共同 属性和本质特征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二、思维种类 1、按形态:①动作: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如儿童垒积木②形象: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 如画家作画③抽象(词的思维或逻辑思维) :用词进行判断、推理并得出结论,以词为中介来反映 现实,是思维的最本质特征,也是人的思维和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 2、按方向:①辐合(求同) :按已知信息和熟悉的规则,如用公式解题,调试家电②发散 (求异) :按不同方向探索问题答案。 3、按创造性:再造性用已知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创造性用独创的方式去。辩证转换:需沿不 同途径寻找问题的答案时为发散思维,需从各种可供选择的答案中去确定一个更合适的答案时为 辐合思维。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三、概念形成与问题解决 1、概念形成(1)内涵和外延①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以词来标示和记 载;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②每个概念都有内涵、外延。内涵指 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指包含的范围,即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内涵越深,包含属性越 多,外延就越窄。内涵和外延之间是相反关系(2)概念形成(概念掌握) ,指个体借助于语言, 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掌握概念的层次反映了个体的思维发 展水平。 2、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人工概念是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是认知心理学家在实 验室里用来进行概念形成研究的实验材料。 3、问题解决: (1)定义: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 维过程。问题空间:对问题解决情景的认识(2)影响因素:①迁移指已有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 的影响。分正、负迁移两类。学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摩托车(学会普通心理学有助于学习其它心8 理学)叫正迁移,但会影响学三轮车,叫负迁移②原型启发对解决问题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 型。如蒸汽机、锯子、万有引力、阿基米德浮力定律③定势指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会 对活动产生影响。如一大一小盒子,掂起来觉得大的轻。老师对印象好的多加分;13 放在字母中 会读成 B。 四、语言和言语 1、语言言语:语言以语音或文字为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对象;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是心理现象, 是心理学研究对象。言语活动离不开语言。言语要借助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语言只有被人们运 用才是活的语言,否则将会被社会淘汰。 2、言语活动形式: (1)外部言语(用来交际)①口头:对话(交往中的言语),独白(演讲、 报告、讲课)②书面(2)内部:不用来交际,隐蔽性、缩减性、速度快。用于支持思维活动,不 出声。 3、中枢机制:言语活动包括听、说、读、写等形式,大脑皮层上有相应皮质部位参与(1) 运动性言语中枢(布洛卡) :1860 年,表达性失语症,发音器官没有毛病,能听懂别人说的话,能 写字,认字,但说话困难迟钝,费力不连贯(只要说话困难即) (2)听觉性言语中枢(威尔尼 克) :1874 年,接受性失语症,颞上回,能听到声音,却不能分辨语音,对字词也失去了理解的能 力。 (能听到却理解不了) (3)视觉性言语中枢:角回,失读症,能看到字词,但不能理解含义 (4)书写中枢:额中回,失写症,运动机能正常,但不能写字、绘画。 五、表象和想象 1、定义: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是形象记忆,在头脑中所出 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表象的可操作性指表象的形象在头脑里可以放大、缩小、翻转,使表 象可以成为想象的素材。想象来源于表象,是运用已有的表象(或者说以表象为素材) ,加工改造 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具有创造性,是思维活动。作家、画家、音乐家的创作都是想象 活动。表象属于记忆范畴,想象属于思维范畴。 2、想象种类:按是否有意识、有目的(1)无意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 产生的想象,如梦,幻觉(2)有意是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影响下,有意识的,分创造(不依 据现成的描述和图示,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作家、画家、音乐家、设计师) 、再造(根据 言语描述或图表模型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过程。看到的人物形象)和幻想(和一个人 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科学幻想和理想都积极的幻想) 。 第五节 意识和注意 一、意识 1、定义: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功能,是人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的根本区别,是物质发展到最 高阶段的产物,也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包括对外界事物和自身内部 状态的觉知;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如知觉、思维、情感和欲望,包括对这些内容和自 身行为的评价。意识的心理机能: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和调查的作用,如有选择地注意 以适应感觉通道的容量,利用过去的经验对现在输入的信息做出最佳的判断和解决而指导行为。 2、无意识是相对意识而言的,指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包括对刺激的无意 识(如听而不闻) ,无意识的行为,即无需意识控制的行为(如骑自行车) 。 3、不同意识状态(1)睡眠:大脑安静和休息时α 波;清醒和警觉状态β 波(14-30Hz) ;睡 眠时θ 和δ 波,波幅由小到大。根据脑电波的变化,睡眠分为四阶段:一阶段:脑电波频率较 低,波幅较小,身体放松,呼吸变慢,易被惊醒,10 分钟。二阶段:偶尔会出现短暂爆发的、频 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即睡眠锭。难叫醒,20 分钟。三阶段:脑电脑频率持续降低,波幅更大, 出现&波,有时会出现睡眠锭,约 40 分钟。四阶段:又称深度睡眠,脑电波大多呈&波,肌肉进一 步放松,指标变慢,20 分钟,前半夜长,后半夜短。之后进入快速动眼睡眠阶段:&波消失,类似 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电波出现,眼球快速上下移动,梦境开始出现,5-10 分钟。睡眠周期不 断循环,快速眼动阶段的时间越来越长,直至最后可长达1个小时。而且随着黎明的到来第三和 第四个睡眠阶段便逐渐消失了(2)梦:特点包括不连续性、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确定性。不连续9 性是最主要特点。不让做梦会打乱正常的生活秩序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梦剥夺实验证明:① 做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②人人睡梦都做梦,③且一夜不只做一次梦,④做梦并不妨 碍人的休息和身体健康。 二、注意概述 1、定义:是心理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活动的特点、心理过程的状 态,而不是心理过程,它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任属性。指向性指:由于感觉器官容量的限制,心 理活动不能同时指向所有对象,而只能选择某些对象,舍弃另一些对象。集中性指:心理活动能 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紧张度和强度上。使所选择的对象处于心 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中心,是人进行心理活动的一个必要的条件。 2、种类(1)无意(不随意) :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就能维持。如专心听课时 门被撞开,不由去看(2)有意(随意) :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才能维持(3)有意后 (随意后) :有意转化为无意。如骑自行车。无意和有意可相互转化。 3、特征(1)注意广度(注意范围) :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了把握的对象的数量。7±2, 即 5-9 个项目(2)稳定性: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相反的是注意的分散,即分心,指注意离开 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对象吸引过去。注意的起伏(动摇)指在稳定注意的条件 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增强和减弱,是人人都有的普遍存在的,由生理过程的周期性变化引起 (3)注意转移:由于任务变化,注意从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转移是根据任务要求而变 化,注意分散是心理活动离开了当前的任务(4)注意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 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条件是其中一些活动必须是非常熟练的,甚至已经达到了自 动化的程度。同时活动之间有内在联系。如边听讲边做笔记、边拉边唱等。不能在同一感觉通道 内,用同一心理操作完成,如很难一手画方,一手画圆。 第六节 需要和动机 一、需要 1、定义: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的欲求①都有对象,没有 对象的是不存在的②受社会的制约,带有社会性③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④ 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2、种类:按产生角度分:自然、社会。自然(生理、生物) ,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与有机 体的生存和种族延续有关,如饮食、休息、求偶;社会(获得性)是人所特有的,通过学习得来 的,是反映社会要求而产生的,如求知、成就、交往。按需要对象分:物质、精神。 二、动机 1、定义: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 力。动机的特征:不能进行直接地观察,但查根据个体的外部行为表现加以推断。 2、产生: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1)内驱力(驱力):由生理需要引起来的,推动个体为恢复 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2)诱因指能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 在诱因的作用下,即使机体内部没有推动平衡,也会引起活动的动机(3)情绪也有动机的作用。 3、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不同行为可以由相同或相似的动机引起,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的 动机引起。动机和结果一般是一致的,但由于某种原因的作用,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4、种类(1)按产生根源分①生理性动机,驱力或或叫(内)驱力在生理需要基础上产生的 ②社会性动机以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包括交往、成就、权力动机。兴趣、爱好是社会性动机。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的品质包括:倾向性、广阔性、持久 性、效能。爱好指当人的兴趣指向某种活动时,这种动机就成了人的爱好了。 (2)按能否意识到活动目的:①能有意识动机②无意识动机。定势往往是一种无意识动机。 (3)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需要、外部环境影响①对推动个体行为、活动都能发挥作用 ②外在动机只有在不损害内在动机的条件下才是积极的③个体的活动如果只靠外部奖励推动的 话,会有损内在动机。 三、需要层次理论:1968 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10 1、需要的层次: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安全指人对安全、秩 序、稳定及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爱和归属需要指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及隶属于某一群 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要。 2、层次关系: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越早,需要力量强,关系个体生存,又叫缺失性需要;高 层次需要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又叫生长需要。 “衣食足而知荣辱”说明需要具有层次 性。 第七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1、定义(1)情绪和情感的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 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是不同于认识过程的一种心理过程。与认识活动相比 ①反映内容: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反映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 间的关系;认识过程是对事物本身的认识②反映形式:情绪情感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 是一种内心体验;认识以形象或概念反映外界事物③外在表现:情绪情感有外部表现形式即表情 ④生理表现:情绪情感会引起一定的生理上的变化(2)表情:指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①面部:指面 部肌肉活动的模式,是鉴别人的情绪和情感的主要标志②身段:指身体动作上的变化,包括手势 和身体的姿势)③言语:是情绪和情感在说话时的音调、速度、节奏等方面的表现。特点①既有 先天的,不学而会的性质②又有通过后天模仿、学习获得的性质③全人类都相同的是先天的,不 同文化背景下的是学习得来的。 2、区别联系:情绪和情感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①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 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动物和人都适用,有情景性和易变性,伴随着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 行为表现。②情感常用来描述具有深刻、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即 感情的体验和感受,更为深刻,有稳定性和持久性。联系是情感要通过情绪来表现,并能制约情 绪的表现方式。 3、功能:①信号: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②动机:情绪和情感构成一个基本的动机系 统,动机功能:驱动有机体从事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③组织:对其他活动具有组织的功能, 表现在,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协调和促进的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瓦解和 破坏的作用④适应: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生存、发展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 二、两极性和变化维度 1、两极性:情绪和情感的变化有不同的维度,每一维度上的变化都具有对立的两极,即存在 着两种对立的状态。如有爱就有恨,有紧张就有轻松,有激动就有平静。 2、变化维度:对情绪和情感固有的特征进行度量的角度。 (动力、紧张、激动、强度)动力 性:增力--减力激动度:激动--平静;强度:强--弱;紧张度:紧张--轻松。 三、种类 1、按生物进化分:①基本(原始) :包括喜、怒、哀、惧;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不学而会的 ②复合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 2、心境、激情和应激:按情绪状态,也就是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1)心境(心 情):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的状态①强度较小但持续时间比较长②由对人 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引起,有某种原因但人们常常意识不到③对人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会产生重 要的影响④并不是针对某一事件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事件,让其都具有当 时心境的性质。如心情愉快时风含情水含笑(2)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 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①强度大但持续时间短②往往由 重大或突发事件或激烈意向冲突引起③会激发出人的意想不到的潜能的发挥④但也会使人的认识 范围变窄,分析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行为可能失控(3)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 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个体对应激事件做出的反应叫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 反应,引起应激反应的事物叫应激源。强烈而持久的应激反应会①损害人的工作效能②造成对许 多疾病或障碍的易感状态。应对应激的办法很多:①重新评价应激源以调整自己的情绪②采取饮 酒、听音乐、体育活动③调用社会资源包括寻求亲友安慰帮助④集中精力解决或不具备条件时回11 避。 3、高级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还有宗教情感、母爱。 四、意志 1、定义:意志是①有意识地确立目的,②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行动,③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 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只有有意识有目的、并克服困难 和挫折实现、才能达到。 2、基本阶段: (1)准备阶段:需要在思想上确立行动目的,选择行动方案,并作出决策。在 确立目的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动机冲突。勒温提出,动机冲突有四种形式①双趋式:两个目标 都有吸引力,都想得到但不能同时获得。鱼与熊掌不可得兼②双避式:两个目标都想避开,但只 能避一个。存钱怕贬值,花钱无东本可买③趋避式:想获得一个目标,它对自己既有利又有弊。 想吃糖又怕胖。想考好学校又怕报名人太多④双重趋避式:有多个目标,每一个对自己都有利有 弊。如两种工作。春运回家买票等(2)执行决定阶段:执行既定的计划,克服那些妨碍达到既定 目标的动机和行为,审视既定的计划,及时修正计划,保证目标的实现。 3、品质(1)自觉性:对行动目的有深刻认识,能自觉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 的的品质。相反的是受暗示性、武断行事(2)果断性: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相 反是优柔寡断、鲁莽草率。 (3)坚韧性(毅力、顽强性) :指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 质,相反是虎头蛇尾、执拗(4)自制性(自制力、意志力) :善于管理控制自己情绪行动的能 力。相反是怯懦、任性。 第八节 能力、人格(气质、性格) 一、能力 1、概述: (1)定义: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如音乐能力、美术能力 等。 (2)智力是①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②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观察、记忆、思维、想像力③思维力是支柱和核心,代表着智力发展的水 平。 (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①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概括,技能是完成活动的动 作方式和系统,通过练习而获得和巩固②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 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到的水平。在些过程中,能力也得到发 展。按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为能力、才能和天才。具备能力所需要的各种心理条件 叫才能:能力所需要的各种心理条件都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又给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叫天才。 (4)分类:①按能力的结构:一般(智力) 、特殊(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或某种特殊领域的活 动时) 。②按先天禀赋和社会文化因素关系:a 液体,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取决于个 人的禀赋。受教育和文化的影响较少,与年龄有关,20 岁达顶峰,30 岁以后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降低 b 晶体,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关。在人的 一生中,晶体能力一直在发展,只是 25 岁之后,其发展速度渐趋平缓③按涉及领域:认知(获取 知识的能力,即平常所说的智力) 、操作(支配肢体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如体育运动) 、社会交 往(从事社交的能力,如言语感染力,组织管理能力)④按创造程度:模仿(仿效他人的言谈举 止,做出与之相似行为的能力) 、再造(遵循现成的模式或程序,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创造 (不依据现成的模式或程序,独立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发现新的规律和创造新的方法的能力) 。 2、个体差异(1)发展水平特点是呈正态分布,两头人数少,中间人数多。(2)类型包括感知能 力、想象力及特殊能力方面(3)发展早晚原因可能是①早期没有得到良好的受教育和发展的机会② 早期生活道路比较坎坷③成果的创造需要长期准备积累。 3、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主要指一个人的素质(天赋),即一个人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特12 点,包括感觉、运动器官以及神经系统构造和机能的特点①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②决定 了能力发展的速度、可能的范围(2)环境教育因素:包括儿童正常发育的物质条件、家庭、学校、 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在遗传的基础上,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3)研究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能力发 展影响的方法:高尔顿运用谱系调查法得出了遗传决定论的结论是不科学的。现在用同卵双生子 研究遗传对能力发展的影响,用考察养子和养女与亲生父母和养父母能力发展的相关,研究环境 因素对能力发展的影响,都比较有说服力(4)相互关系:遗传决定能力发展的范围或限度,环境 决定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遗传潜势较好的人,能力发展的可塑范围大,环境的影响也大;遗传 潜势差的人,遗传条件限制了智力发展的可能,环境能起到的作用比较小。 二、人格 1、定义: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 时间和不同的地点,都影响着一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 质。包括人的气质和性格。 2、特性:独特、整体、稳定、功能、自然和社会性的统一。整体性指包含在人格中的各种心 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具有整体的风貌。功能性指外界环境刺 激通过人格的中介起作用,即人格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调节的功能。稳定性指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 一贯的,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但在一生中也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 化。 三、气质 1、定义: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相当 于脾气、秉性或性情。2500 多年前,波克拉底将人划分为胆汁、多血、黏液、抑郁质。 2、类型学说:①体液说:希波克拉底,胆汁,多血,黏液和抑郁质②体形说:克雷奇米尔, 据病人所犯精神病的各类和体型的关系,将人分为矮胖,瘦弱,强壮,发育异常型③血型说:古 川竹二,四种血型,A、B、AB、O④激素说:伯曼,四种内分泌腺类型,甲状腺,垂体腺,肾上腺 和性腺型。 3、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两种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 基本特性。由两种基本神经过程的三个特性的不同组合构成。有四种类型,即兴奋(强,不平 衡) 、活泼(强,平衡,灵活) 、安静(强,平衡,不灵活) 、抑制型(神经过程弱) 。 4、特性:①感受性和耐受性②反应的敏捷性③可塑性④情绪的兴奋性⑤指向性。感受性和耐 受性是神经过程强度的外在表现,敏捷性和可塑性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外在表现,兴奋性是神经 过程平衡性的外在表现。神经过程强的人感受性低、耐受性高,能经受较强的刺激,坚持长时间 工作而不疲劳。神经过程弱的人感受性高、耐受性低,不能长时间工作,容易疲劳。 5、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 ( 1 )胆汁质:神经过程的特征是强但不平衡。感受性低而耐受性 高,能忍受强的刺激,能坚持长时间的工作而不知疲劳,显得精心旺盛,行为外向,直爽热情, 情绪兴奋性高,但心境变化剧烈,脾气暴躁,难于自我克制(2)多血质:强、平衡且灵活。感受 性低而耐受性高,活泼好动,言语、行动敏捷,反应速度、注意力转移的速度都比较快,行为外 向;容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善交际,不怯生,容易接受新事物,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多 变,情绪不稳定(3)黏液质:强、平衡但不灵活。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反应速度慢,情绪兴奋 性低但很平稳;举止平和,行为内向;头脑清醒,做事有条不紊,踏踏实实,容易循规蹈矩;注 意力容易集中,稳定性强;不善言谈,交际适度(4)抑郁质:弱,兴奋过程更弱。感受性高而耐 受性低;多疑多虑,内心体验极为深刻,行为极端内向;敏感、机智,别人没有注意到事情他能 注意得到;胆小,孤僻,情绪兴奋弱,难以为什么事情、背什么事情打动,寡欢,爱独处,不爱 交往;做事认真仔细,动作迟缓,防御反应明显。大多数人是中间型或是混合型。 6、如何看待气质类型:是由神经过程的特点决定,主要是先天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没有好坏之分,影响工作效率但不决定成就高低,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 易,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 四、性格 1、定义: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性13 格①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②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的意义,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③气 质多体现人格的生物属性,而性格多体现人格的社会属性④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差 异。态度是一个人对人、物或思想观念的一种反应倾向性,在后天生活中习得,由认知、情感和 行为倾向性组成(ABC 模型) 。 2、结构(1)静态结构:①态度特征指一个人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关系的性格特征,即他对 社会、集体、工作、劳动、他人及对自己的态度②意志特征可从意志品质的自觉、果断、自制、 坚韧性上来考察③情绪特征表现在情绪对活动的影响,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一个人情绪是否稳 定,是否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否经常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④理智特征表现在认知活动中 的独立性和依存性、想象中的现实性、思维活动的精确性(2)动态结构:①性格的静态结构的几 个方面并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彼此关联、相互制约,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的②态度特征是性格 的核心特征,对社会、对集体的态度又是最为重要的态度。也决定了性格的其他特征③各种特征 不是一成不变的组合,在不同的场合下会显露出不同侧面。应从性格结构几个方面的联系上和不 同的生活情景中来考察性格。 五、人格结构理论 1、动力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1)本我①最低层次②是人的原始的无意识本能, 特别是性本能组成的能量系统③包括人的各种生理需要④遵循快乐,寻求直接的满足(2)超我① 最高层次②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③起着抑制本我冲 动,对自我进行监控以及追求完善境界的作用④遵循道德,是道德化了的自我(3)自我①中间层次 ②是在本我的冲动与实现本我的环境条件之间的冲突中逐渐发展起来的③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着 调节的作用④遵循现实性。 2、类型理论:荣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内向型、外向型) 3、人格特质理论: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也是评价人格的基本 单位(1)G.W.奥尔波特是创始人。认为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 评价人格的基本单位。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同一文化形态下的人们所共有的、相同的特 质)、个人特质(个人所独有的特质,它代表着个体之间的差异)。把个人特质又分为首要、中心、 次要特质(2)卡特尔找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据此编制了“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 (3)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的维度理论:将因素分析和经典的实验心理学方法结合起来研究人格的结 构。主张用特征群而不是散在的特质,即采用类型的概念去描述人格。艾森克把许多特质都归结 到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三个基本维度或类型上,构成了人格三维度模型,并编制了艾森克人 格问卷(4)人格五因素模型:科斯塔和麦克雷。心理学家们在基本特质的单元或分类上并没有取 得共识。因此特质论的心理学家们都希望能够找到人格的基本维度。五个因素是:神经质(N)、 外倾性(E)、经验开放性(O)、宜人性(A)和认真性(C)。这个模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据的支持。 NEO人格调查表。14 课程二、 《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学科有: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哲 学。1908 年,美罗斯《社会心理学》和英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 学的诞生。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和研究范围 1、定义:育它母体―心理学和社会学―里继承了不同的研究传统,形成了两种基本的研究取 向,即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1924 年, F.H.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在《社会心理学》中指出, “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 社会意识的学科。 ”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 的、想象的、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主张主要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揭示个体的社会行为的依存条 件,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1925 年,乌德认为, “是关于社会互动 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以对人类反应、沟通以及本能和习惯行为的群体塑造类型 的解释为出发点。 ” “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 的理解” (3)综上所述: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2、社会行为(1)社会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和反应系统。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 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 体的决策行为。1936 年,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提出:B=f(P,E) 。其中,B 指行为,P 指个 体,E 指个体所处的情境。含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 相互作用的结果。认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 素群。 ” (2)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 具有指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心理活动与个体所处的即时情境,过去的经验及其人格特征有 关。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紧密相连,前者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比较容易观察;而后者则是内 隐的,属于个体的主观世界,不能直接观察。二者的主体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 3、研究范围(1)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 习(2)人际层面: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3)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 群体心理氛围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4)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 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 二、社会心理学简史 1976 年,霍兰德认为,可以划分为哲学思辨(启蒙期) 、经验描述(形成期) 、实证分析(确 立期) 。 1、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 19 世纪上半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 认识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学思想和一般的心理学见解是混杂在一起的,很难把“纯”的社会心理 学观点分离出来。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苏格拉底和柏拉 图认为,人性虽无法完全摆脱生物遗传的制约,却深受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教育和社会能改变人 性。人类行为及人性是由社会决定的。康德和卢梭认为人性具有潜在的“善” ,使人趋恶的是社会 的邪恶,改变人性的前提是改变社会。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性由生物或本能决定,社会源于人的 自然本性。社会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性。马基雅维里和霍布斯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私和邪恶的, 须受法律的强制。 2、经验描述阶段从 19 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初。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 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潮对社会心理学起到了直接的催生作用,包括 (1)达尔文的进化论:从生物学和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人类本性,从进化的观点探讨研究人类社会 行为模式的变化(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19 世纪下半叶至 20 世纪初,一是拉扎鲁斯《民族心理 学与语言学杂志》 (1859) ;二是谢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1875) ;三是 冯特,历时 20 年(1900 一 1920)出版了 10 卷本《民族心理学》 ,萨哈金(1982)指出: “民族心 理学所关心的就是社会心理学。 ”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在《模仿律》 (1890)中,塔尔德用模 仿解释人的社会行为。迪尔凯姆在《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1895)中主张社会不能还原为个体,群15 体并非个体之和,而是一种结构形式,能以与构成它的个体不同的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动。列朋 的《群众心理学》 (1895)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有关群体意识理论发展的高峰(4)英国的本能心 理学:麦独孤,受达尔文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导论》 (1908)一书中,指出“先天的或遗传的倾 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基本源泉和动力” ;并提出求食、拒绝、创新、逃避、斗争、性与繁衍、母 爱,亲合、控制、服从、创造和建设等十二种本能,认为从这些本能可以衍生出全部社会现象和 社会生活(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基础是潜意识(也称“无意识” ) 、性本能,以 及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这些概念是在《梦的解析》 ( 1900) 、 《精神分析引论》 (1917) 中提出的。经验描述阶段是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3、实证分析阶段从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至今。特点是从描述转向实证,从定性转向定量,从 纯理论转向应用研究。使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的两位先驱是特里普力特和德国学者莫德。态度测 量领域是瑟斯顿(首先提出态度量表的结构,编制了第一个态度量表,即瑟斯顿态度量表)和李 科特(对量表进行简化,使态度测量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手段) 。二战后,社会 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是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社会行为的方方 面面;二是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很多新的小理论来解释与预测行为;三是开始重视应用社会 心理学的研究。 专栏:中国社会心理学简史 ①1919 年,陈大齐用问卷法调查了北京高小女生的道德意识②1922 年,刘延陵翻译出版麦独 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③1922 年,张耀翔进行了中国最早的民意测验④1924 年,陆志伟《社会 心理学新论》⑤1929 年,潘叔《社会的心理基础》⑥1946 年,孙本文的两卷本《社会心理学》⑦ 1949 年至 1978 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在大陆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香港和台湾的社会心理学在 20 世纪 50 年代后,却开始蓬勃兴起⑧1979 年, 《光明日报》发表王极盛《建议开展社会心理学的 研究》⑨1981 年,成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筹备会⑩1983 年,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简 讯》 ,后改为《社会心理研究》 。 专栏:K.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提出了解释人类行为的场理论,并应用到群体动力学和社会心 理学的研究中。他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冲突问题。 专栏:F?H?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莫基人用实验方法系统地验证了“群体因素对个体 运动的影响” ,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 三、研究方法 1、主要原则(1)价值中立: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使研究客观公正。但对一些反社会 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2)系统性:把研究 对象纳入系统,并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研究(3)伦理: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或被试者,因而要特 别注意欺瞒、恫吓等注意不良刺激所产生的后果,尽量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主要 守则:①制定计划要评估道德可接受性②应向被试者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说明情况征得同 意、在特殊情况下的欺瞒须经严格程序核准,并在事后说明,求得理解③采取保护措施④被试者 有退出研究的自由⑤对资料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者同意⑥不建立工作外的其他关系。 2、主要方法:观察实验,调查档案(1)观察法:通过感官或仪器搜集资料的方法①自然观 察是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基本上地干预。主要目的是描 述行为,提供“类别”及“数量”的信息,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也可能提供一些其他的经 验数据。是所有研究方法的基础②参与观察是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观察者通常 要隐瞒自己的身份,作为被观察者群体中的一员进行观察,并应尽量减少相互作用造成的负面影 响。可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2)调查法(询问法)。分为口头(访谈)和纸笔(问卷)①访谈 法:直接搜集资料,是访谈者与被访者双方互相影响的过程。不是普通的聊天,要取得成功,必 须创造相互信任的氛围,取得积极配合。还具有特定的目的性和一套访谈提纲设计,编制与实施 的原则②问卷法:问卷一般由七个部分组成,包括题目+前言、指导语+结束语、问题及备选答案+ 人口学数据的记录+计算机编码。特点一是标准化程度高,严格按一定程序进行,确保准确性和有 效性,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二是收效快,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主要原则包括:目的 性、全面性、非歧义性(避免出现歧义) 、非暗示性(避免暗示与诱导) 、适度规模(尽量针对特 定主题,不要牵涉面太广) (3)档案法: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的资料(过去的和现在的) ,通过16 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方法。包括调查报告、个案资料、事件记录、统计资料、出版物及历史文献 等。优点是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小,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和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适 用于对历史人物进行研究;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分析数据的难度大。个人既往史、成长 报告,属于档案法的应用。 3、研究结果:存在“生态学效度” ,不能任意推广到现实情境中,学习理论时,要把握其局 限和适用范围,20 世纪 70 年代“社会心理学危机” ,是因其研究绪论解释力较弱。 四、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价值体现:能帮助提高人类认识自身的能力,提高人 的生活质量。 1 、社会学习论:试图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 1 )起源于行为主 义,巴甫洛夫和华生是行为主义早期的代表,后来霍尔,特别是斯金纳发展了行为主义。20 世纪 50 至 60 年代米勒、多拉德等学者用学习的原则研究人的社会行为:后来班杜拉和沃尔特斯提出了 社会学习沦(1963) (2)学习的机制:联想(是经典条件反射,狗形成铃声――食物的联想“纳 粹” ) 、强化与模仿(3)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个体通过对他人学习行 为与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模式,或对已有的行为模式加以修正。包括四个过程:注 意、保持(是模仿发生的前提)、动作再现、动机。 2、社会交换论:霍曼斯(1)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的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2)五个命题:成功(得到奖赏则重复行为,奖赏越多频率越高) 、刺激(相 同刺激引起相同或相似行为) 、价值(结果越有价值,重复可能性越高) 、剥夺-满足(重复获得相 同奖赏的次数越多,其价值越小) 、侵犯-赞同(没得到奖赏或受到惩罚,侵犯;得到奖赏或受到 处罚,赞同)命题。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规则,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 代价或是扩大满意度、减小不满意度,每个人都企图在交换中获得最大收益和减少代价。布劳发 展了社会交换论,认为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人们的自愿活动。 3、符号互动论:詹姆士和米德(1)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等,甚 至个体的动作和姿势)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 2)基本假设 是: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 动,而不存在于事物自身;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 物对他的意义。 4、精神分析论(1)主要概念包括:意识与潜意识、力比多(性本能) 、快乐原则与现实原 则、生本能与死本能、人格结构(2)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发展病人的 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提出“集体无意识”理论(3)新精神分析学家包括 霍妮、沙利文、弗罗姆、艾里克森等(不包括荣格) 。霍妮批评“力比多”说,认为行为与人格发 展的动力不是本能驱力,行为是个体对环境的反应,人格由环境和教育决定,认为后天因素在神 经症和精神病的病因中起主要作用,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异是文化因素决定的。沙利文认为人际关 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第二节 社会化、角色身份与自我 一、社会化 1、概述:公元前 328 年,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 ”社会化是个体 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 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涉及社会和个体两 个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是个体与其 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再社会化指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 社会化。包括对早期和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如劳动 教养制度) 。 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导社会成员遵守 社会规范,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培养社会角色。 3、 基本条件包括:较长的生活依附期和较好的遗传素质。 4、社会化的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影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 、参照群17 体(同伴群体) 。 5、社会化的类型:语言社、性别角色、道德和政治社会化。家庭影响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性 别期待、性别认同、性别模仿。 6、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往往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性别角色社会化,性 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道德社会化表现在观念与 判断、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爱国意识的发展培养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连续的阶 段:国家形象、抽象国家观念、国家组织系统。 二、社会角色与身份 1、定义: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是对特 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2、分类: (1)按角色获得方式分先赋(父母)和成就(老师) (2)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 分规定性(公务员、军警)和开放性(朋友) ( 3)按角色的功能分功利型(银行家、企业家、商 人)和表现型(学者、教授) (4)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自觉(演员)和不自觉(性别) 。教 师分别属于成就、规定性、表现。 3、扮演:期待、领悟、实践(表现其社会角色的过程) 。 4、角色失调(1)角色冲突①角色间冲突:同一主体内,两个或以上的角色之间的矛盾所导 致的冲突,如老师权威角色和学生朋友角色间的冲突②角色内冲突:人们对同一角色的不同期待 所引起的冲突,如对老师的社会角色,国家和家长分别期待提高学生素质和升学率所造成的冲突) (2)角色不清(认识不清楚,产生应激反应,出现焦虑和不满足感) (3)角色中断(角色扮演中 途间断) (4)角色失败(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如官员渎职下台。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 。 5、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和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社会地位决定的是地位身份,相 对稳定,是身份的主体;处境地位决定的是处境身份,易变。身份由角色构成。特点包括稳定、 主观、多重、客观、契约。 三、自我、身份与自尊 1、自我(自我意识、自我概念) (1)定义: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 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①主我与客我,这是詹姆斯关于自我的概念,主 我是主动的自我,是认识的主体;客我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 自己的所有的知识与信念;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②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 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2)结 构:物质、心理、社会、理想、反思自我(3)功能: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 待(4)自我概念的形成发展经历三个阶段:从生理(8 个月-3 岁)到社会(3 岁-13、4 岁) ,最 后、到心理自我(青春期-成年) 。 2、身份: (1)定义: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 是地位身份,是相对稳定的,是身份的主体;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处境身份,它是易变的。 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在地位身份中,角色就是由身份决定的行为期待(2〕特点:客观、主观、 多重、稳定。 3、自尊(1)定义:①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扮演的 每一个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②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自尊需要包 括: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 信③1890 年,詹姆士在《心理学原理》提出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该公式说明自尊 取决于成功,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2 )影响因素包括:家庭中的亲子关系;行为表现的反 馈;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地进行社会比较。 第三节 社会知觉、印象与归因 作用个体的信息分为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由此形成的知觉分别是物知觉和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 1、 (1)定义:包括个体对他人、群体及对自己的知觉。对他人和群体的知觉是人际知觉;对 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对行为原因的知觉也属于。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化过18 程和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知觉”还包括判断、推理 与解释,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有所不同,社会知觉过程实际上是社会认知过程。 (2)影响的主观因素包括认知者的经验、动机与兴趣、情绪。 2、图式,是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和解释作用,如果大 脑里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需要形成新的图式。主要作用:影响注意对象的选择(与图式有 关的信息处于注意的中心) 、影响记忆(记住的是对他有意义的或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影响自我 知觉、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二、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1、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一般会 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其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 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初次印象,也称第一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 的印象。 2、印象形成效应(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首因 效应:最初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表明第一印象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 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近因效应:最新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 容易出现近因效应( 2 )光环效应(晕轮效应)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 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以偏概全,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的 (3)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具有社会适应的意 义,能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作用, 会使人对某些群体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3、信息整合模式: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个体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 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总体印象( 1 )加法模式: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会的总和 (2)平均模式:将各种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 总体印象(3)加权平均模式:不仅考虑积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还从逻辑上判断各种 特征的重要性,不是依据简单平均分数,而是依据加权平均分数(4)中心品质模式:忽略一些次 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 4、印象管理(1)定义:①(印象控制或印象整饰) ,指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 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②印象管理与印象形成 的区别是: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而印象管理是信息输出, 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过程施加影响(2)作用: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个体要为他人、 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期待。是一种社交技巧,人际交往中, 个体都希望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3)常用策略包括: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按社会期待管 理自己、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投其所好。自我抬高: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的印象,个体往 往会承认自己的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 三、归因 1、定义: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2、行为原因的分类: (1)内因与外因:①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 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称为内归因②外因是 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 条件,称为外归因或情境归因③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 起,而兼有二者的影响,叫综合归困(2)稳定性原因(内因:人格特征、能力;外因:工作性质 与难度)与易变性原因(内因:人的情绪;外因,气候条件) (3)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对可控性原因的归因,做出变化的预测。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做出准确的预测。 3、控制点理论:20 世纪 50、60 年代,罗特提出的一种具体归因倾向理论。个体对自己生活 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 (1)内控者: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认为个人生 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 进行控制。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 加大工作投入。态度与行为符合社会期待(2)外控者: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观点和行为与内控19 者恰好相反。 4、归因原则(1)不变性:1958 年,归因思想的创始人海德提出,通常使用不变性原则,即 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之间的不变联系(2)折扣:1972 年,凯利发现,如果也存在其他看 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3)协变:1967 年,凯利提 出,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 变。人们可能通过三种特殊的信息(即特异性、共同性、一致性信息)来进行归因,也被称做三 维理论。三者都高外归因;特异低、共同低、一致高,内归因。 5、影响归因的因素(1)社会视角: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的 看法有差别,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2)自我价值保护倾向:①对有自我卷入的事 情的解释,往往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在成 败归因中,成功时个体倾向于内归因;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②成 功时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失败时,外归因则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这是一种自我防 卫策略③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从而减小他人成功对自己带来的心理 压力。如果他人失败了,则倾向于内归困。对他人成败归因,个体均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位 置,保护向我价值倾向,这种倾向叫动机性归因偏差④不过失眠患者往往有相反的归因倾向,即 认为失眠是内部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自己神经衰弱,焦虑、紧张。对失眠患者,可以通过改变他 们的归因模式来使失眠程度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3)观察位置:人们往往把事情的原因归于突显 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4)时间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把过 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你在野外遇到危险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