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36期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摘要】: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引导学生对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长期实践和应用,使他们形成比较稳固的学习行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具有不但能使教育者在学习上取得较好的成绩,而且能使其终身受益。认真分析并找出应培养的学习习惯是制定培养良好习惯方略的前提和基础。进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常规训练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3.6【正文快照】: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习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习的成功带来困难。学习习惯的养成无非就是引导学生对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长期实践和应用,使他们形成比较稳固的学习行为。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冯海英;[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秀丽;[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籍青林;[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刘振;[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岳仓锁;[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蒋晓春;[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周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李晓丽;[D];西南大学;2008年
袁鸿燕;[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潘颖秋,刘善循,龚志宇;[J];心理科学;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春娟;;[J];成才之路;2011年18期
刘现文;;[J];文理导航(中旬);2011年07期
田志伟;;[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苏芳英;;[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04期
刘良清;;[J];黄金时代(男仔女仔);2002年02期
李文秀;;[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11年Z5期
王建;;[J];学周刊;2011年17期
喻文红;;[J];华章;2011年22期
吴忠华;;[J];语文学刊;2011年14期
江雪;;[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廖文畅;[N];黔西南日报;2009年
武都区教场小学教师
李富德;[N];陇南日报;2010年
河南省永城职业学院附属中学
李清魁;[N];学知报;2011年
山东省惠民县第二中学
陈国良;[N];学知报;2010年
柳萍;[N];三峡日报;2009年
田芳霞 淄博师专附中;[N];淄博日报;2010年
滨海新区塘沽第十五中学 潘怀林;[N];天津教育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晓武;[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陈福;[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刘轲;[D];河南大学;2012年
吴茜;[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刘淑荣;[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边静静;[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李毅侠;[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赵红霞;[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王姣姣;[D];苏州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摘要:简要论述了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思考
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圣人之言明示,习惯于人之重要。从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对促成他们健全人格,健康成长很有帮助和必要。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的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成龙&、&成凤&,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下面就谈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学生会听课,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
每接一个新班,首先要着手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听讲的习惯。教学生四会:会听、会看、会想、会说。
会听:听要入耳,如果听而不闻,等于没听。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为了考查和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可以组织如下练习:(1)教师口述题目,学生直接写出得数;(2)教师口述应用题,学生写出或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等。这类练习,可以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想边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有意识记忆能力。
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首先要给学生观察权,不要以教师好心的&讲&取代学生的&看&。凡学生通过自己看、想,就能掌握的东西,教师一定不讲或少讲。会看,首先是肯注意看,教学中要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吸引学生看。教师的板书、演示等要准确,鲜明,能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由教师带领观察到只给&观察提示&的半独立观察,到完全独立观察,使学生逐步掌握通过观察比较,做出判断,发现规律的观察方法。在课堂练习中要多设计一些能引起观察兴趣旨在训练观察能力的题目。
如学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后可进行这类练习:寻规律,填空。
使学生学会运用已掌握的概念进行观察比较,作出判断,在观察中发展智力,逐步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会想:会想,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学生肯动脑子想问题,除了靠教师教学的启发性外,还要靠&促&,促使他动脑子。要求学生,老师每发一问,人人都要立即思考,准备回答。如果不会答,也要把问题重述一遍并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想到哪儿不会了。告诉学生这也是一种回答。坚持这样做,可以提高提问的教学效率。因为全班学生毫无例外人人都得积极动脑思考,会与不会都有的可想。提问时可让可能不会答的优先做答,再请会答的针对前者的疑问做答。这样,教师既可以了解后进生是不是在思考,思维的障碍是什么,又可提高一般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锻炼。提问后教师要及时评价,对回答好的,敢于发言的要给予鼓励。
会说:听、看、想,要通过&说&这一点来突破。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要说就得去想。课堂上抓住要学生尽量多说这一环,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抓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口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二、教学生会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生会思考,首先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能创造条件并能激发学生思考。要让学生在对数学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掌握思考方法。思考的方法,单凭认真听&讲&是听不来的。思考的方法是要靠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来领悟。只有学生不断地体会到思考的乐趣,才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现以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例说明如何使学生在学习算理算法的过程中,学习思考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第一,激发思考的欲望,明确思考的目标。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里,为什么要至少包含它们公有的质因数,还要包含它们各自独有的质因数?&这是这部分教材的难点,也是学生理解算法的关键。疑问是发现的钥匙,思考的动力。我把这一难题作为自学思考题交给学生。面对这一问题,许多学生不禁会想:&是啊,到底为什么呢?急于寻&根&找&据&思维积极活跃起来。这一问题不仅激起了思考的欲望,而且成了大家集中思考的目标。
第二,要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
如果思考时间太短,多数学生还没有&想出来&甚至后进生还没有&想进去&,就让思维敏捷的同学发表意见,势必会挫伤多数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为使全班每个学生都进入思考之中,必须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经过五、六分钟的独立思考,试算练习,许多学生有所发现,神情兴奋,跃跃欲试,产生了&说想法&的要求。
第三,及时组织多项交流。
为了满足学生想&说&的要求,及时组织了小组议论和全班讨论。在讨论中,同学们逐步明确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既要&公&又要&小&,并研究了怎样才能保证这两点。在独立思考之后要及时组织议论、讨论、争论等多项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表现自我,交换思考所得,体尝独立思考的乐趣。
只有独立思考才能产生见解。有见解就有交流的愿望,有交流又可激起新的思考。在交流中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训练,思考能力随之提高。学生有了思考的兴趣,就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生会阅读,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
课本是无声的教师,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坚持课前阅读,课内阅读,课后阅读,养成预习和复习的自学习惯。
课前阅读,就是课前预习课本。要求学生每天完成家庭作业后要翻开课本,看看第二天要学的内容。特别是每一单元,每一小节的开头新课,阅读时要标出疑问,以便在老师讲课时,带着问题有重点地听课。有时也可由教师提出能引起兴趣的题目,引导学生自己找书去读。
课内阅读,就是课内学习课本。课上在教师指导下有要求有检查地阅读数学课本,是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
数学课本,没有故事情节,吸引力小,可读性差。如果只是一般地要求阅读,必然会出现&读不进去&,&看不出(什么东西)来&的现象,因此阅读课本一定要有要求,有指导。
开始可由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具体地指导学生如何抓住课本中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怎样理解数学概念,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要进行圈点划批,咬文嚼字,正确理解数学语言,掌握数学概念。
课后阅读,就是课后复习课本。要指导学生养成做作业前先复习课本的习惯。要求学生每天做家庭作业前先看课本,看老师当天讲的部分书上是怎么写的,想想老师是怎么讲的,做题时要注意什么,然后再做题。
要指导学生养成边看课本边整理所学知识的习惯。每学完一个单元,教师可不留作业,由学生自己复习课本,整理已学知识,归类、编号,练习写简短的复习提纲或笔记。每隔一段时间,选择优秀笔记组织传阅,进行评议,以调动&自己学&的积极性。
总之,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习惯只能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做学习的主人。
本文TAGS:
上一个文章:
下一个文章:
&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本站专注于论文代写、、及各类论文代写代发服务,联系QQ:(企业版多工号),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0808380(多线路)
联系地址: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邮编:610065&&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苏ICP备号
Copyright& China Paper Union.星网文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