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幻听会听到什么了怎么办,听到不想见的人 声音都烦

产后不想和别人说话,是产后抑郁吗?_百度宝宝知道
&&>&&帖子详情
&发帖:6677711
&用户:7856131
产后不想和别人说话,是产后抑郁吗?
宝宝2岁5个月LV.14
自从生完宝宝之后都不想和别人说话,觉得没意思,我是产后抑郁了吗?
陪翼慢慢走^O^
宝宝6岁以上LV.24
不要想太不多了,带宝宝太累,有时会觉得都不想说话,不要给自己贴标签啦,心情放轻松
祝开心快乐伴你左右!
微笑着生活^_^
宝宝1岁8个月LV.14
可能是哦,有机会多出门,严重的产后抑郁很危险的,放宽心,有什么是事都会过去的
宝宝3岁7个月LV.11
有轻微的抑郁症状,初为人母要多和家人沟通,有什么事情说出来。不要过于劳累,保证良好的睡眠。
全先生的月宝
孕33周LV.24
不要想那么多了,可能是初为人母的不适应,带宝宝出去走走,散散心可能会好点哦
宝宝2岁3个月LV.24
有可能是的,可以多出去走走跟朋友聊聊天,听些轻快的音乐,多看看宝宝可爱的模样
小苹果滴妈妈~
宝宝2岁LV.17
可能是身体劳累,不想和别人说话,也可能是初为人母,还不适应现在自己角色!都有可能的,不过,重点就是不要多想,放松心情。出了月子可能会好一点。
182*****728_9s8y
宝宝1岁1个月LV.5
嗯嗯,我头开始也是,而且也不怎么喜欢宝宝,从出去一次心情就好啦,就没有那种感觉啦
宝宝1岁11个月LV.17
有轻微的抑郁症,尽量放松心情,生了这么可爱的宝宝,还有什么好烦恼的呢,你会和他一起成长。
宝宝5岁11个月LV.16
不要轻易判断自己有郁抑症,你可能只是还没有适应自己自己成为母亲的改变。平时多出去走走,散散心。
安康万福。
宝宝2岁10个月LV.6
轻微的症状可以自己调整缓解的,多看看宝贝的笑脸,很快就好的
只需要小太阳的向日葵
宝宝1岁7个月LV.24
初为人母,有好多不习惯,不要想太多了,多和朋友聊聊天,去户外走走,听听音乐,和老公多沟通,看到宝贝这么可爱,多和宝贝说说话,不要给自己压力,加油
宝宝1岁1个月LV.6
我也这样。
安安的宝贝妈妈
宝宝3岁4个月LV.24
有这个可能但不一定,可以去医院去查一查是不是这个病,是的话及时治疗
阳光的败家宝贝
宝宝3岁2个月LV.14
应该是产后身体比较虚弱再加上刚带宝宝身体比较疲惫造成的,平时多注意休息!
心理咨询师张爱敏
宝宝3个月LV.14
抑郁也是需要诊断的,建议妈妈不要轻易给自己贴标签哦。不想说话原因也是有很多的,想想最近自己愿意多说话或者开心一点的时候吗?那个时候做了什么呢?可以给自己多创造一些这样的条件吗?
雾霾何时散
宝宝1岁LV.9
宝妈要放松心情,多和朋友聊聊天,多说说话,保持心情舒畅
小萝莉宝宝
宝宝3岁6个月LV.16
不想说话也不一定是,有可能是累了。
建议你好好休息,有空出去散散步,逛逛街。
在家可以多看一点喜剧,搞笑片。
平时和宝爸多沟通交流,有事情不要钻牛角尖。
等宝宝大一点可以去参加亲子活动甚至旅游。
宝宝2岁8个月LV.24
不要想太多,也可能是宝宝刚出生,一方面妈妈要从心理强接受这种改变,我们辛苦怀胎十月拥有了一个宝贝,另一方面就是身体上,照顾宝宝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可能太累导致。
不要想太多,可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放宽心,慢慢会好的。
宝宝4岁2个月LV.24
宝妈你好,可以和家人进行沟通,让他们对你多一些关心,另外注意自我调节,看看可爱的宝贝,你要加油哦
宝宝2岁8个月LV.24
是有产后抑郁的倾向。多和家人聊聊天,宝宝那么可爱,还等着你来照顾那。如果带宝宝没有经验,可以让家里的老人多帮忙。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原来,我当时抑郁了!(聊聊产后抑郁症)
我的图书馆
原来,我当时抑郁了!(聊聊产后抑郁症)
原来,我当时抑郁了!(聊聊产后抑郁症)
会爱朋辈心理督导
“我只想告诉你,曾经有一个人离你那么近,她那么需要爱和帮助,离死亡那么近,可是你却不知道。”对于一些刚从产后抑郁中走出来的女性朋友,往往会再回首一下那段挣扎的日子,很多人都会感到突然醒悟过来,“原来我当时抑郁了”“当时真的很危险,因为一直有种不想活了的感觉”......本期,我们关注产后抑郁和产后抑郁症。公益短片,了解“产后抑郁症”&案例一:&“我生完女儿后,在家里的地位可谓一落千丈。”小李说,婆婆一直想抱孙子,看到儿媳生了个女孩,连孩子都没抱一下,扭头就走了。想起这些,小李就很愤怒,整天冲老公发脾气,一个人独处时,小李会突然抱着女儿放声大哭。案例二:&生孩子时,小张很想让老公陪在身边,但远在广州的他没请到假,她只好一个人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偏偏孩子生下来就有黄疸,晚上总是哭闹不休,小张很快就撑不住了,总觉得孩子是自己的累赘,想得多了,又开始疑心丈夫是不是在外面有了女人,所以才不愿回来。种种思虑,折磨得她痛苦不堪。案例三:一年前,22岁的小刘跟老公来郑州打工,一次性生活意外,她不小心怀孕了。医生反复告诫,她曾做过一次流产,这次最好能保胎,小刘不得已把孩子生了下来。但小刘很快发现,原本经济困窘的小两口,根本无法给孩子提供很好的生活,强烈的不安全感让她不停地抱怨老公,骂他没本事,养不活老婆孩子。很快,老公就厌烦了她的牢骚,整天不回家,小刘变得更加狂躁不安,一度产生轻生念头。显然,小李、小张和小刘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产后抑郁。什么是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后出现的抑郁障碍,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在分娩后4周内发病,表现为情绪低落、快感缺乏、悲伤哭泣、担心多虑、胆小害怕、烦躁不安、易激惹发火,严重时失去生活自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悲观绝望、自伤自杀。在分娩后的第一周,约50%-75%的女性出现轻度抑郁症状,10%-15%患产后抑郁症,产后一个月内抑郁障碍的发病率是非分娩女性的3倍。产后抑郁的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情绪的改变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多数时间情绪是低落的,即使其间有过几天或1~2周的情绪好转,但很快又陷入抑郁。尽管如此,患者抑郁程度一般并不严重,情绪反应依然存在,几句幽默解嘲的警句,能使之破涕为笑。一场轻松的谈话,能使之心情暂时好转。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2.自我评价降低对婴儿健康过分焦虑;自责,担心不能照顾好婴儿;自暴自弃,自罪感;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与家人、丈夫关系不协调。3.对生活缺乏信心不情愿喂养婴儿;觉得生活无意义;主动性降低,创造性思维受损;严重者有自杀意念或伤害婴儿的行为。4.躯体症状易疲倦;入睡困难、早醒;食欲下降;性欲的减退乃至完全丧失。严重的产后抑郁症可以伴发分裂性症状,包括错觉和/或幻觉症状。产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障碍一种临床类型,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第二版指出,不论轻重如何,抑郁的必要特征是心情低落,没有心情低落便根本不能称为抑郁。作为精神病理状态,抑郁的程度必须达到使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害,否则,心情低落不能诊断为抑郁症。当然,持续时间也是抑郁症诊断的一个必要条件。通常,至少持续两周以上才能够达到诊断标准。&抑郁症不等于抑郁状态。《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将抑郁状态描述为一种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情苦闷、行动迟缓、思维迟钝、联想缓慢,因而言语减少,语流缓慢,语音低沉,或整日沉默不语。抑郁症患者往往伴随抑郁状态,但是陷入抑郁状态的人并不一定被诊断为抑郁症。没有抑郁症的正常人,在一生中总会有一段时间陷于抑郁状态。产后抑郁症一般在产后六周内出现,5条或5条以上的症状,首先必须具备①②两条。&(以下诊断标准由美国精神病协会制定)&①情绪抑郁;②对全部或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感;③体重显著下降或增加;④失眠或睡眠过度;⑤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⑥疲劳或乏力;⑦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有自罪感;⑧思维能力减退或注意力涣散;⑨反复出现死亡想法。产后抑郁症预后良好,约70%患者于1年内治愈,仅极少数患者持续1年以上。产后抑郁症的成因&引起产后抑郁症的病因比较复杂,一般认为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产后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和社会心理因素与本病发生有关。&(1)生理学方面:分娩时荷尔蒙及内分泌大量改变。妊娠后期体内雌激素、黄体酮显著增高,皮质类固醇、甲状腺素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分娩后这些激素突然迅速撤退,黄体酮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脑内和内分泌组织的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高级脑活动。根据相关的科学研究显示,孕激素水平高的妇女,预示其在产后6~10 周容易发生抑郁症,母乳喂养的妇女催乳素水平较高,不易患抑郁症。&(2)新的角色带来不胜任和不适应。作为新手妈妈,即便生孩子之前做足了功课,在实际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依然会有这样、那样的措手不及与力不从心。生活方式与节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完整的夜间睡眠没有了,私人时间与空间没有了,甚至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生活中的各种变化需要新妈妈们不断调整心态,不断调整应对方式以适应新的角色与生活,不适应便会引起焦虑与抑郁。(3)心理退行。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孕妇一般在孕期或者产后都有暂时的心理退行现象,可能变得依赖性很强,感情脆弱,需要家人对她的呵护。婴儿出生以后,产妇在家庭里的社会地位受到了改变,容易在身体和心理上产生落差。同时因为要承担母亲的责任,其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在这一时期没有做出适当的调整,最后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变化。&(4)缺乏社会支持:产妇缺乏实际(如家务、照顾其它孩子)和情绪(关怀、体谅)上的支持。处在不和睦家庭里的产妇,产后缺乏社会支持系统,往往会有抑郁情绪。&(5)产前曾有情绪障碍问题。很多来访者在生育之前总体焦虑水平较高,表现为焦虑性格,即爱担心、敏感、小心眼、多疑、心事重、犹豫不决等等。原有的高焦虑与生产之后的焦虑、抑郁叠加在一起,使得情绪变化更为明显。对于有抑郁症病史、家族史的产妇而言,更需要时刻注意患抑郁症的风险,建议和精神专科医生保持联系,定期随访。(6)与长辈育儿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冲突。有了孩子之后,两口之家变成了多口之家,多数家庭会请长辈帮忙照看孩子。在与长辈的相处中,难免有很多育儿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冲突。遇到这些冲突,新妈妈们很容易出现情绪起伏。如果是婆婆帮忙照看孩子,婆媳之间的矛盾更是引发不良情绪的常见因素。(7)&回归社会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若产假期间存在焦虑、抑郁状态甚至已经发展成抑郁症,回归社会过程中的不顺利可能会加重抑郁。但如果这一过程顺利,也有可能缓解抑郁的情绪,某种程度上会起到治疗的作用。一些来访者在产假期间未出现强烈的焦虑、抑郁情绪,反倒是结束产假回到工作岗位后,由于脱离工作岗位期间精力重心转移造成工作衔接困难,或单位原有地位发生变化而产生焦虑、抑郁。产后抑郁七大高危因素&1、& 产妇曾经有过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史,或是有家族史;2、& 缺乏家庭支持3、& 曾经有过家暴经历(包括童年期);4、& 经济条件差;5、& 生产过程不顺利;6、& 孩子的出生不被期望;7、& 产妇在每个月的月经前期,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和生理波动,称之为“月经前期综合征”。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与治疗&1、待产妇与丈夫可阅读有关的书籍或参加讲座,对产后抑郁症多些了解,作好心理准备,并预早安排分配时间和工作。参加孕产妇的自助小组,大家相互交流和支持,帮忙相互解决问题。如果因为时间和地域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可以选择网上自助小组,比如 QQ 群和微信群。&2、若妈妈产后出现抑郁或沮丧的征状,丈夫、亲人或朋友应对她信任、同情和给予支持;尤其丈夫的爱护和谅解至为重要。另外,丈夫或家人也可以提供实际的帮助,例如:分担日常的家务和照顾孩子,让妈妈有机会休息松弛一下。&3、若有朋友以前曾患此症,患者可以跟她们联络,吸取她们经验,进一步帮助自己康复。&4、如果症状持续未有改善或变得严重,患者必须尽快找专业人士协助,如精神科医生、临床心理学家等。这时,患者可能同时需要药物及心理治疗。对产后抑郁的心理治疗一般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主要是应激性的,比如如何缓解情绪,对产妇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帮着出主意、寻找对策。急性期更多的是陪伴;后期更多的是从深层人格层面上去进行长期的自我成长的治疗,这样才能加以预防和防止再次复发。(1)支持性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疗法又称支持疗法。是指在执行医护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合理的采用劝导、鼓励、同情、安慰、支持以及理解和保证等方法,可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使疾病早日康复。支持性心理治疗有很多的治疗手段,最先考虑的是参加产后母亲的支持群体,通过群体内的活动、沟通和相互帮助,许多人都可以从产后抑郁中走出来。&(2)人际心理治疗&&这项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急性期发病,旨在缓解抑郁症状,改善抑郁患者的一些社交问题。抑郁症患者常见的人际问题包括四方面:不正常的悲伤反应、人际冲突、角色转变困难和人际交往缺乏等。(3)音乐疗法&&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中最受患者欢迎的一种,莫过于音乐疗法。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对人体内脏及躯体功能起主要调节作用,而音乐对这些神经结构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4)焦点转移&&如果产后的确面临严重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甚至问题棘手难以解决,不要让精力总是集中在不良事件上。越想不愉快的事心情就会越不好,心情越不好越容易钻牛角尖,心情就会越发低落,陷入情感恶性循环的怪圈中。所以要适当转移自己的注意,就是一种转移法,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关注自己的喜好,不仅思维上转移,还可以身体力行参与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动。(5)行为调整法&&鉴于女性生产后不适于做剧烈的运动,但一些适当放松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静的画面、听舒缓优美的音乐等等。(6)倾诉宣泄法&&找好友或亲人交流,尽诉心曲,大哭一场也无妨,尽情宣泄郁闷情绪。(7)角色交替法&&别忘了虽然已为人母,但仍是老公的娇妻、父母的爱女,谁也不可能只做24小时全职妈妈,所以要给自己换个角色享受娇妻爱女的权力。(8)自我鼓励法&&自我欣赏,多看自己的优点,多看事物的好处,多想事情可能成功的一面。(9)自我实现法&&生儿育女只是女性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但决不是惟一的方式,所以不要忘了还有其他自我实现的潜力和需要。也许趁着休产假的时间还能关注一下自己有擅长的事业,等产假结束会有改头换面的新形象出现。面对产后抑郁,家人应该怎么做?三个要点:减压、理解和包容,你的家庭幸福法宝在你手中。首先要减压。孕妇生完孩子后,一般家庭还是会把老人请来带孩子,产后有一个人贴心地帮助她去照料新生宝宝很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也使得产妇可以相对安心地调养自己的身体。但产妇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新生的宝宝如何养的压力,还要面对复杂的家庭关系,以及与老人不同的生活习惯和观念习俗,都会给产妇带来压力。这个时期产妇更需要来自丈夫但、婆婆、父母的支持而不是挑剔。其次是理解。产妇的角色转变,会带来一些心理的变化、情绪的变化甚至可能是心理的矛盾和冲突,是需要关注和疏导的。一旦产妇有抑郁情绪或者焦虑表达出来的时候,向家人表达自己紧张情绪的时候,家人应该耐心地倾听,给她一个倾诉的空间,而不是指责批评或者忽略。在倾听的基础上表示理解,产妇会觉得自己的情绪被别人接纳从而减轻压力。另外,家人的包容很重要。产生抑郁情绪和严重症状后,产妇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有的患者家属不理解这是抑郁症状,对产妇的行为不断抱怨和批评,甚至对产妇的照顾更不上心。要知道这不是产妇的问题而是疾病的症状,对于可能是抑郁症且情绪异常的产妇来说,家人其实应该理解她们并且给予无条件的包容。这个时候,家人的不包容无疑对抑郁症患者是雪上加霜。丈夫的关爱缺失,会对产妇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丈夫作为一个在她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支持者,应给产妇足够的理解和照料,而不是批评产妇不懂事或者说产妇不能顾全大局啊诸如此类的言语刺激。临床上不少病例表明,往往以上言语是不少丈夫的口头禅。甚至有的丈夫直接出去躲清静。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教授孙晓梅呼吁父亲们要承担起大量的家庭责任来,在养育孩子方面,要学会和适应与母亲一块儿参与到育儿过程中,主动分担家务、调解隔代之间的矛盾,并且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妻子的身心负担,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时,作为亲人,一方面,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耐心倾听,积极沟通;另一方面,更应该掌握识别产后抑郁症的知识。如果产妇患上了产后抑郁症,可能自己不会意识到,这就需要亲人或朋友长点心了。发现苗头之后,要和产妇一起去医院就诊,并监督其治疗。如果产妇向家人表达出想要轻生的语言,家人一定要重视,并积极寻求专业人员帮助。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包括10项内容,根据症状的严重度, 每项内容分4级评分(0、1、2、3分),于产后6 周进行,完成量表评定约需5分钟。需要注意的是产后抑郁症筛查工具的目的不是诊断抑郁症而是识别那些需要进一步临床和精神评估的女性。筛查工具可以帮助识别产后抑郁症但不代替临床评估。&【指导语】你刚生了孩子,我们想了解一下你的感受,请选择一个最能反映你过去七天感受的答案。在过去的七天内:&1.我能看到事物有趣的一面,并笑的开心 &&&&&&& & & A、同以前一样 & & & & & & & & & & & & & & &&&& & & B、没有以前那么多 & & & & &&&& & & C、肯定比以前少 & & & & & & & & & & & & & & &&& & & D、完全不能 &&&2.我欣然期待未来的一切&& & & A、同以前一样&& & & B、没有以前那么多&& & & C、肯定比以前少&& & & D、完全不能&3.当事情出错时,我会不必要地责备自己 &&&&&&&&& & & A、没有这样 & & & & & & & & & & & & & & & & & &&& & & B、不经常这样 & & & & & & & & & & & & & & & &&&& & & C、有时会这样 & & & & & & & & & & & & & & & &&& & & D、大部分时候会这样 & & & & & & & & & & & & &&4.我无缘无故感到焦虑和担心&& & & A、一点也没有&& & & B、极少这样&& & & C、有时候这样&& & & D、经常这样&5.我无缘无故感到害怕和惊慌 &&&&&&&&&&&&&&&&&&&& & & A、一点也没有 & & & & & & & & & & & & & & & &&& & & B、不经常这样 & & & & & & & & & & & & & & & &&& & & C、有时候这样 & & & & & & & & & & & & & & & &&& & & D、相当多时候这样 & & & & & & & & & & & & & &&6.很多事情冲着我来,使我透不过气&& & & A、我一直像平时那样应付得好&& & & B、大部分时候我都能像平时那样应付得好&& & & C、有时候我不能像平时那样应付得好&& & & D、大多数时候我都不能应付&7.我很不开心,以至失眠 &&&&&&&&&&&&&&&&&&&&&&&& & & A、一点也没有 & & & & & & & & & & & & & & & &&&& & & B、不经常这样 & & & & & & & & & & & & & & & & &&& & & C、有时候这样 & & & & & & & & & & & & & & & & &&& & & D、大部分时间这样 & & & & & & & & & & & & & & &&&8.我感到难过和悲伤&& & & A、一点也没有&& & & B、不经常这样&& & & C、相当时候这样&& & & D、大部分时候这样&9.我不开心到哭 &&&&&&&&&&&&&&&&&&&&&&&&&&&&&&&& & & A、一点也没有 & & & & & & & & & & & & & & & &&&& & & B、不经常这样 & & & & & & & & & & & & & & & & &&& & & C、有时候这样 & & & & & & & & & & & & & & & & &&&& & & D、大部分时间这样 & & & & & & & & & & & & & & &&10.我想过要伤害自己&& & & A、没有这样&& & & B、很少这样&& & & C、有时候这样&& & & D、相当多时候这样&&测试计分说明:&每个 A计0分,B计1分,C计2分,D计3分&你测出的分数: & & &?&EPDS测查评分解释:&得分范围0~30 分,9~13分作为诊断标准总分相加≥13分可诊断为产后抑郁症若≥13分,建议及时进行综合干预需要提醒的一点是,自评量表只是一个很简单的评估手段,并不代表最终的诊断结果。如果得分很高,建议咨询精神专科医生,进行仔细鉴别和诊断。产后抑郁症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病耻感而耽误治疗。二孩妈妈产后抑郁概率或更高根据广东省卫计委的最新统计,“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一年来,广东新增二孩出生人数40.78万人。面对汹涌而至的“二孩潮”,有精神心理科专家指出,人们在将眼光投向高龄产妇、社会资源等问题的同时,切莫忽视“二孩妈妈”的心理问题,“临床上高龄二胎妈妈产后抑郁的发生率,要比头胎年轻妈妈增加1.5倍左右。35岁的何女士一家不久前迎来了二宝,是个健康活泼的小男孩,然而家人却发现,何女士产后变得非常消沉。起初,何女士总是情绪低落、忧心忡忡,觉得做什么都失去了动力,有时还以泪洗面、彻夜失眠。何女士不敢抱小儿子,不给他哺乳,甚至不敢有任何亲密接触。“如果可以,不如把小宝宝塞回肚子里,这样就不会打破我们家原来的‘平衡’了。”更可怕的是,“轻生”的念头曾数度闪过何女士的脑海。值得庆幸的是,何女士明白自己的想法不合理,在小儿子不到半岁时,在丈夫的陪同下前往医院求诊。何女士袒露心声说:“我怀上二胎是计划之外,非常害怕4岁的大女儿不接受,加上二胎是个男孩,我很担心家人会更偏爱小儿子,越这样想我就越不敢接触小儿子了。”心理专家指出,何女士的症状是典型的产后抑郁表现。据统计,因二孩导致情绪问题前来咨询就诊的准妈妈或打算怀孕的女性明显增加,较之前增加了20%左右。建议:备孕二孩应做足心理准备在生二孩前,应该做足充分的心理和物质准备,各位有意怀孕的女性不妨认真思考一下这些问题:(1)不要因为长辈的压力就草率生二孩;(2)不要想着“多一个孩子好养老”;(3)不要因为想要男孩而生二孩;(4)对经济状况有信心或者能承受压力;(5)能找到人帮忙照顾孩子;(6)做好重走一遍新生儿养育之路的心理准备;(7)确定能够冷静面对两个孩子的纠纷;(8)能应对更复杂的教育问题,例如读书、特长爱好培养、性格培养等;(9)能否让大宝做好心理准备,并照顾好大宝的情绪(陪伴、关注的分散等)。一位心理咨询师的“产后抑郁”体验当全家人带着巨大的喜悦迎接这个可爱的生命到来时,没有人发现在一旁我的不知所措。我爱我们家小叮当,毋庸置疑。所有孕期的不舒适与生产的疼痛与我对她的爱比起来,是那么的不值一提。这就是母性,我明白,是每一个妈妈共通的感觉。但是当迎接新生命的喜悦过后,回归到日常的生活中,我的爱开始变的沉重起来。好不容易熬出月子从婆婆家回到娘家,我以为我的好日子开始了,在孕期其实无数次幻想过这样的生活,我要24小时和她不分离,带着她睡觉,给她喂奶,观察她,力争给她生活上和心灵上最好的呵护,学以致用的把我知道的都用在她身上,帮助她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美少女。直到有一天我看着熟睡香甜的宝宝,心里发酸,喉咙发痒,嘴唇发干,眼泪像关不住的水龙头流下来的时候,我被自己吓到了。这是怎么回事?是因为奶水不够吗?宝宝老是吃不饱,所以需要加奶粉,因为奶粉和母乳的混合,所以宝宝消化不好,几天拉一次粑粑,看着她憋红小脸难受的样子,我开始责怪我自己,如果我奶够就好了,我为什么奶会不够呢?我太没有用了,这么小,这么脆弱的生命,我能养育吗?我能成功吗?印象当中意识到情绪出现问题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从看着宝宝不停的流泪,到找各种理由和老公吵架,再到害怕外人来看我们,最后到没有办法和宝宝一起睡,前后也就不过一个月的时间。我身上巨大的变化也吓到了我自己,难道“它”已经来了,就像心里住着一只黑色的狗狗,在热辣辣的大夏天里和我形影不离,不停的啃噬我心中光明的部分。我很无助,只想每天躺着什么都不干,没有思考,对一切没有感觉,所有的理论知识在这个时候显得无比苍白。只有每天在完成宝宝的事情时,强打起精神……不得不承认,我陷进了产后抑郁的漩涡,我用了很久也让自己接受这个现实,直到现在,宝宝接近五个月了,我,以及我的家人,都开始适应了有了小宝宝不一样的生活。但抑郁情绪不是会时不时的找到我。黑狗狗一直住在我心里,只是我开始用自身的专业觉悟,学会去牵着它和我一起走。产后抑郁其实不神秘也不可怕,但产后抑郁经常会被认为随着宝宝长大会自然而然的好起来。这使得一个家庭的关注点常常在宝宝身上,新妈妈们没有能得到应有关心,这是错误的。在这里,我想将我的想法和产后的新妈妈们或是准备要当新妈妈的姐妹们一起分享,让我们学会去控制它,去关爱自己。首先,说出你的抑郁。所有的抑郁实际上都是由焦虑引起的,太多焦虑的事情无法解决,累积起来的情绪存留在潜意识里就会成为抑郁。所以,将焦虑的事情与家里人、好朋友以及新妈妈团队分享,有关于宝宝健康的,喂奶的,产后夫妻关系以及婆媳关系的;提前向家里人普及并且报备产后抑郁的情况;抽出时间和三五好友时不时的开开吐槽大会,将你的抑郁烦恼清一清,你会发现,你能得到很多的家庭和社会支持。其次,早点回归工作。如果不是一直都是全职太太的新妈妈,在产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早一点回归工作。没有习惯带孩子以前,许多新妈妈会因为宝宝而失去自己的生活,这其实很可怕,因为你对宝宝的爱越是无比深沉,全天候无休的新手妈妈挫败感越是会让你开始动摇对自己的看法。而工作其实是最好的调节,分一部分的注意力在工作上面,会让你在这期间寻回自信,转移焦虑情绪。最后,让宝宝成为快乐的源泉。产后焦虑的源头来源于宝宝,在这样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下,一个新生命的完美照料对新妈妈要求的越来越多,科学孕育和喂养对抗传统育儿观念。一例男性在妻子产后患抑郁症心理咨询案例的分析一般提到产后抑郁症,人们都只想到女性,但这确实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波及到男性,不再只是女性的专利。有10%男性在孩子出生后容易患上抑郁症。而更多男性虽未发展到抑郁症的程度,但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敏感、焦躁不安,并可伴有体重增加、头痛失眠、食欲不振、对许多事情的兴趣程度下降等症状。现在晨辉(化名)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紧张敏感、焦躁不安,并伴有体重增加、头痛失眠、食欲不振、对许多事情的兴趣程度下降。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来找我作心理治疗。在给晨辉的咨询中了解到,晨辉是家里的独子,从小生活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及父母六个人的手心里,结婚后,和妻子又一起玩得很开心。请留心我写的这句话,和妻子一起玩得很开心。妻子对于他来说,是个很好的玩伴。他们都喜欢吃西餐,都喜欢穿很个性的服装,都喜欢看韩剧,都喜欢打球运动,旅游,看网络小说,玩网络游戏。结婚后,晨辉又多了一双父母的疼爱,他的小日子可谓是过得甜甜蜜蜜,一如生活在童话里的王子。妻子怀孕之初,他觉得很好玩,想着自己当爹了,一定要当个好爹。等到五个月时知道了孩子的性别,就买了一堆男孩子的玩具回来,儿子没玩呢,他每天玩得不亦乐乎。妻子怀孕快进入九个月时,躯体出现了孕高症,动不动往医院跑,这让他感到了紧张,开始有些焦虑,害怕妻子会出点什么意外。孩子是没到预产期剖腹生下来的,他站在手术室外,紧张得不停出汗。孩子生下来后,妻子肚子上的刀口一直不好好愈合,一直发炎,他更紧张了。这时,他觉得这个世界一点也不好玩了。四位老人,都忙着照础孩子和产妇。他常常被忽略了。即使被人想起,也是被指点着做事。做事呢,还总做不好,于是又常常被说他没眼色,不懂事,又被赶走了。就这样,他抑郁了,常常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常常觉得自己是个没有感情的人;常常觉得这个世界所有的人都抛弃了他;对于躺在床上的妻子和孩子,觉得他们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有时还有些厌恶,怨恨。他想不通自己怎么会有这种感觉,一天天不想动,什么都不想干,只想睡觉。一个人孤独而寂静地躺在床上,听着门外传来的家人的声音,他觉得他们和自己离得很远很远,似乎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他意识到这种感觉,愈发心里不快,愈发沉闷。门外那噪杂的声音让他有些烦乱,甚至可以说愤怒,但这种情绪不能露出来,只有将头埋进被子里,堵上耳朵。在孩子四个月大时,父母发现他的异常,带他走进医院,被诊断为产后抑郁症。通过我对于产后抑郁症的解释,晨辉了解到跟女性产后体内激素重新调整引起的情绪变化不同,男性的这种反应更多是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心理准备的不足引起的。他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来自从小以他为中心的家庭生活及教育环境。他从来没承担过任何家庭责任,父母及祖父母替他想好了一切,而且似乎他们所作的一切也都是为他一个人,他所要做的事就是做一个乖孩子:吃好,玩好,学习好,工作好。自己开心,家人就开心。他什么都不用操心,什么都不用管,一切都是父母包办,他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玩什么玩什么。工作不为挣钱,只图有个事作。就连最疼他的爷爷生病住院,爸爸妈妈都不让惊动他。正是因为他有这样一个家庭环境,有这样一群爱他的人围养着他,他成了一个宠物孩子,在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时候,相安无事。一旦家庭出现变故,他心理上的脆弱、幼稚、单纯就都露出来了。对于一个成年的男人来说,脆弱、幼稚、单纯全是不堪一击的致命弱点。晨辉说,我一直都认为我长大了,我是一个成年的男人,我可以保护妻子,可以成为孩子骄傲的好爸爸。可没想到我现在成了这个样子。现在我倒是觉得还是不长大好。我说你从来都没有长大,以前你也是生活在你的想象中啊,你在成人的状态里过着儿童时期的现实版的家家。晨辉点点头,如今来看,就是这样啊。我说你这不是心理障碍,是成长教育不到位,或者说是宠物养育导致的结果啊。目前所遇到的生活中的变化只是妻子生了一个孩子,有这多么老人帮忙照顾着,你就承受不了。我和晨辉一起分析他出现这些不良的情绪及躯体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有了新生的小宝宝,你不再成为家人们的关注焦点。二、你的家人对你没有你想要的那样如意了,所以你的心和他们拉开了距离。你被冷落了,你就觉得没有感情了。三、以前被夸奖的孩子不会照顾人,有失败感。没有照顾人的经验,让你帮忙照顾一下孩子和妻子,你不知道怎么做,被不满意时,感受到失败了,因为在以前你是被夸奖的孩子,你很少有被这样做事被挑剔不满过。四、孩子的哭闹没有了以你为需要的环境。不旦小宝宝把你的焦点给挣了去,而且也把原本属于你的安静的环境给破坏了。五、最主要的是你的生活环境变了,你对孩子的出生有美好的幻想,没有全面的充分准备。也可以说,以上的问题全是晨辉没有独立应对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和心理承受力所致。我接着说,如果到那一天,妻子孩子父母都要依赖着你过日子,你又会怎么样?你能承受什么?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晨辉说,我也害怕啊。父母有一天肯定会老的,以前没想过,经你这么一提醒,我立马就感受到可怕。老师,好可怕啊!你说我该怎么办啊。我们要重新拉开一场新的心理教育调整,就看你有没有勇气挑战自己,如果你有勇气挑战自我,那你不仅能战胜产后抑郁症,你还能成长为一个坚强、独立、有强大生活能力的男人,那时候,你能够面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大多数变化。但是,你已习惯于被父母宠养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忧无虑,突然的独立会让你无所适从,让你很不适应。你能承受这个变化吗?晨辉说,能!即然这么一个事就能让我如此狼狈,那再发生点什么还不要命啊,我必须得挑战自己!在取得家人的支持后,晨辉跟着我做了一年多的心理咨询。逐渐摆脱了对家人的依赖,一家三口过着自己的日子。现在中国的社会中,象晨辉这样的男性出现妻子产后抑郁症,不是个别现象,应对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心理准备的不足,只是心理问题的一种归因解释,实际上,大多数女性出现产后抑郁症,和男性一样,最根本的原因也多是是教育的缺失导致。我们只教育孩子学习课本那点知识,却没有让他学会做为一个人的独立,学会做为一个自然生物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我们给孩子大量享受生活的物质和精神的条件,却没有培养出他们创造享受生活的能力,没有教会他们在创造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的过程中享受。以上,由TEN综合网络相关素材,整理成文。&
馆藏&15577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后抑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