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世界最大新兴经济体国家有哪些是哪个国家

英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50个最大城市经济体中国占17个
关键字: GDP排名上海重庆牛津经济学公司2030年城市经济体最大城市经济体头条观察者头条
未来16年,中国的上海、重庆等城市将是全球大都市中增长最快的,上海的GDP将超过1万亿美元,在全世界50个最发达城市中,中国有17座城市上榜。它们的经济总量将超过榜单中的北美城市,是欧洲城市的4倍。这是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机构牛津经济学公司在最新报告中得出的结论。
据彭博社8日报道,牛津经济学公司在最新发布的这份名为《世界750座大城市未来的机遇与市场》报告中指出,到了2030年,世界50个最大城市经济体将新增9座中国城市,而欧洲的8个城市将跌出榜单。在10座增长最快的城市中,有7座是在中国,它们是(按增长率高低排名):上海、天津、北京、深圳、苏州、武汉和成都。
彭博社称,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城镇化作为促进增长的关键。他对农村劳动力萎缩,地方债飙升以及空气污染深感忧虑。地方政府已经成立了数千家融资机构为地铁、污水处理等项目融资。世界银行预计,这些项目占到国家资本支出的80%和税收的40%。
香港汇丰银行亚洲经济研究负责人纽曼称:&中国大城市已面临一些挑战,包括空气质量和水质等,如果想要维持一个可持续的过程,则可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
到2030年上海GDP将超1万亿美元。(资料图)
在全球范围内,报告称从经济规模看,2030年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将依次为东京、纽约、洛杉矶、伦敦和上海。
该报告称,年,上海经济将增长7340亿美元,达10930亿美元;北京同期增长5940亿美元,达9030亿美元。
到2030年,中国大陆城市GDP总量排名前五的城市为:上海10930亿美元,北京9030亿美元,天津8640亿美元,广州7430亿美元,深圳7270亿美元,
观察者网查阅报告发现,根据报告,2030中国人口排名前五的城市则为重庆、上海、北京、天津和广州。中国中产家庭数跻身全球50强的城市依次为:重庆870万户,上海860万户,北京760万户,天津500万户,广州370万户,成都360万户,保定300万户,深圳300万户,临沂290万户,南阳280万户,石家庄、哈尔滨、周口、南通均为250万户,潍坊、徐州、盐城、菏泽均为240万户,邯郸和东莞为230万户,济宁、青岛、佛山为220万户,唐山和长春为210万户。
观察者网还从报告中发现,到2030年,全球750座大城市将容纳28亿人口,占人口总数的35%。此外,这些城市将提供11亿工作,占工作总数的30%。2亿高收入家庭居住在这些城市,占全球总数的60%。到了2030年,这些大城市人口将增加4.1亿,老龄化人口(65岁以上)将达1.5亿,GDP将增长3.7万亿美元,它们还会创造2.4亿新工作岗位,2.2亿新增中产家庭。为此,我们还需要5.4亿平方米的办公面积,以及2.6亿户新住房。
全球增长最快的城市集中在中国
2030年跻身全球50强的中国大陆城市GDP增长()排名
排名 城市 GDP增长总量(亿美元)
2 上海 7340
3 天津 6250
4 北京 5940
6 广州 5100
7 深圳 5080
9 重庆 4320
10 苏州 3940
14 佛山 3020
15 武汉 3010
16 成都 3000
22 青岛 2700
23 沈阳 2680
25 杭州 2630
27 长沙 2510
29 大连 2330
30 唐山 2320
32 无锡 2260
35 东莞 2180
37 宁波 2120
38 郑州 2110
39 南京 2060
40 烟台 1930
46 泉州 1750
47 济南 1730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王杨IMF:中国超美国已成世界最大经济体 _ 东方财富网()
IMF:中国超美国已成世界最大经济体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近日,有报道显示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据国际组织(IMF)估计,2014年美国经济规模是17.4万亿美元,而中国的经济规模则是17.6万亿美元。  就在几个月前,世行曾公布一份国际比较项目报告(ICP)认为,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中国将在今年(2014年)取代美国,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IMF:中国已成世界最大经济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7日公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称“报告”),下调2014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到3.3%,下调2015年的预测至3.8%,分别较4月《世界经济展望》的预测下降了0.4和0.2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2014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活动弱于预期。  IMF预期发达国家今明两年将增长1.8%和2.3%(2013年增长1.3%),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将增长4.4%和5.0%(2013年增长4.7%)。其中,IMF对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预测维持在7.4%和7.1%不变。报告指出,全球增长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回升至3.5%,但增长仍不均衡且易受下行风险侵害,主要包括地缘政治风险和低波动性发生逆转。  “危机遗留问题(债务积压、高失业率)比预期更难解决,潜在增长下降,这两股力量的交织已导致过去三年经济预测几度下调。遗憾的是,本期《世界经济展望》的预测也不例外。世界经济陷入‘平庸’增长状态,全球经济发展已日趋分化。”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尔·布兰查德(OlivierBlanchard)在10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据网易财经援引FT中文网报道,今年春天,为比较不同国家的产出,国际比较计划(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计算了新的汇率。当时,该项目的研究结果暗示,由于中国货币的购买力大大高于此前预期,中国已成世界最大经济体。要得到这一推论,就必须对2011年这一基准年度做一些外推。  如今,正式结论已经出炉。如图所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14年美国经济规模是17.4万亿美元,而中国的经济规模则是17.6万亿美元。  这一转变发生的速度就显示在下表中。在不久前的2005年,中国经济规模还不到美国的一半。而据IMF预计,到2019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20%。  从更大的范围说,中国现象是新兴市场产出相对发达国家生产增长的一部分。2007年,新兴市场的产出超过了全球总产值的一半,并且还在继续增长。如今,尽管IMF对新兴市场2011年以来的增长感到失望,新兴市场占全球产值的比例已经达到57%。  2007年以来,金融危机对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前景造成了多大的损害?要明白这个问题,就要问2007年到2014年间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是发达国家的多少倍。是两倍?还是五倍?正确的答案是九倍。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结果。  据凤凰财经此前报道称,在今年9月举行的上,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在“ 全球化:亚洲商业环境”分论坛上表示,“四年前大家都记得,中国刚刚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在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相当于日本的两倍了,不是今年就是明年,就会发生这种情况”,李稻葵称这是令人惊叹的,中国已经是崛起的新兴经济体,毫无疑问会在各个方面、各个纬度、各个领域都占据重要作用。所以非常自然,各国力量的平衡点必须要有所调整。但美国人有时候过分担心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会带来的影响,而且邻国日本也特别担忧,这是会导致冲突的一个重要来源。  据第一财经日报此前报道,世行今年4月末公布ICP报告称,根据购买力平价等因素调整后,2011年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中国紧随其后,总量达到美国的87%,印度则跃升至日本之前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报告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中美经济的预测数据:在2011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经济将增长24%,而美国将仅仅增长7.6%;进而得出结论称,如果忽略支出结构以及通胀程度的变化,那么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出美国0.12%。  ICP报告也提到:“中国国家统计局并不认可此结论作为官方统计数据,而且对本报告采用的方法论持保留意见。”  世行的另一个衡量经济规模的指标——国民总收入(GNI)显示,经过购买力平价调整后,中国经济规模仍然与美国相去甚远。  世行报告显示,经过购买力平价调整,2011年和2012年,中国的GNI分别为11.07万亿国际元和12.2万亿国际元,而美国同期分别为15.85万亿国际元和16.51万亿国际元。国际元是在计算购买力平价时使用的国际货币单位,其与美元的计算比例为1:1.  由此可见,经过购买力平价调整后,在2011年、2012年期间以GNI计算的经济体量,中国占美国比重约为70%,同期的的计算结果尽管稍高于GNI,但比重在75%以下,与ICP计算的87%相去甚远。  通常而言,如果使用购买力平价将物价和通胀等因素去除,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商品、服务的价格比较低,如果我们把各国的GDP用购买力平价这个方法换算成为可以比较的经济总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就会往上修正,甚至会出现印度经济体量超过日本的情况,而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也不足为奇。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IMF基于汇率指标估算,2012年美国GDP为16.2万亿美元,而中国的GDP为8.2万亿美元,也就是中国的经济体量刚刚超过50%。  世行下调中国GDP增速预期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国庆长假期间,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下简称“CFLP”)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中国制造业为51.1%,与8月持平,较今年峰值的51.7%仍有不小差距,而9月官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跌至54.0%,为8个月来低点。  报告称,内需放缓是拖累经济增长的主因,在总需求依然孱弱的背景下,生产面改善的持续性并不确定。同时,世界6日在新加坡发布 《东亚经济半年报》,将中国2014年经济增长预期由之前的7.6%调低至7.4%,但强调中国政府的改革措施将使经济走上更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报告指出,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控制地方政府债务、抑制影子银行、应对产能过剩、治理污染等,将导致投资及制造业产出增速下降。世行同时将中国明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从7.5%下调至7.2%和7.1%。  联讯证券宏观分析师杨为敩分析说,从制造业投资来看,其更偏于一个长周期现象,由于工业生命周期的回落,这种制造业投资将长趋势回落至需求值以下的位置,而从目前来看,其尚存在继续回落的空间。  而所面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9月非制造业PMI中,房地产业活动虽未延续上月的下降走势。商务活动、新订单和收费价格等主要指数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但回升力度仍然偏弱,指数均运行在50%以下的收缩区间,且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CFLP报告称,数据变化显示房地产业“金九”旺季效应并未体现,延续弱势运行轨迹,行业活动偏淡。  9月30日,央行和银监会发布了对市场有重大利好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但这对短期楼市提振难有实质性帮助。  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统计,国庆前6天,北京市住宅网签量为510套,同比下滑38.3%,这一数值只比2012年同期的454套稍高,为2009年以来第二低值。其中,住宅新房网签472套,同比下滑39.7%;二手房网签量仅为38套,同比下滑13.6%。  政策也在增长端不断发力。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既有利于加快企业更新改造投资,带动短期需求,又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加快产业升级。而支持中小企业创业,既能增加有效供给,又能创造新的需求。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陈中涛建议,要加强政策落实力度,使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发挥合力效应,真正形成经济增长的有效支撑,确保四季度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世行东亚与地区首席经济学家苏迪尔·谢蒂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预计不会对周边国家产生剧烈影响。  新华网评中国GDP全球第一论  有海外媒体日前报道称,中国(GDP)“29日将超过美国”,“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对于外界一再炒作的“中国经济全球第一”话题,中国应冷静看待,不要因这一标签而产生误判。  此番外媒对中国经济夺冠世界的数据,来自世界银行的国际比较项目报告。对此,需要慎思明辨。  今年4月30日,世行发布了最新一期国际比较项目报告。报告显示,以购买力平价的统计方法计算,2011年中国GDP为13.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87%,占全球经济总规模14.9%。以2011——2014年间两国经济增速推断,中国经济规模超过美国的时间就在今年。而最新的媒体报道认为,中国超过美国的时间节点在9月29日这一天,并给这一天赋予了“全球权力转换”的特殊意义。  对于购买力平价法,中国持保留意见。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以国际上更被普遍认可的汇率法计算,2013年中国GDP约为9.2万亿美元,约占全球12.3%。事实上,世行在报告中同时列举了以汇率法计算的结果,在2011年,中国GDP总量为7.3万亿美元,仅约为美国的47%,这与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相符。  客观而言,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当今汇率理论中颇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世界银行的国际比较项目报告并非仅对中国经济进行计算,而是涵盖全球约200个经济体。  几十年来,外界看待中国经济,“崩溃论”、“威胁论”、“责任论”、“不可知论”等,林林总总,有“棒杀”,也有“捧杀”。对于这些舆论标签,中国应当超脱,也做到超脱,从而保持定力。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避免发展进程受到干扰,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仅对自身至关重要,也对世界有重要意义。  抛开世界排名,须理性看待中国经济实力。中国GDP总量超越美国,只是时间问题,这在学界不是秘密。但中国经济家底究竟有多厚,实力有多强,明眼人自知。《华尔街日报》不久前曾载文,即使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人均GDP只排在全球第99位,远落后于美国的第12位。这一事实说明,过度关注GDP总量,容易产生误导。  中国经济要由大而强,依然任重道远。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新常态,挑战艰巨。中国经济总量可观,但“强”度不足,使本国经济既大又强才是中国人期望的理想状态。这种“强”,不仅体现在规模、基础设施等硬实力上,还体现在国民素质、幸福感、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等软实力上。要想达到这些目标,中国还要保持冷静,克服诸多困难。“不以GDP论英雄”,目前已深入人心,即便有一天中国真的拿下GDP总量桂冠,人们也不必太在意,而应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  建设一个强大而美好的国家,中国仍应虚其心,淡其名,顺时应势,自强不息。
(责任编辑:DF100)
[热门]&&&[关注]&&&
举报原因: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个性化推荐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强而悄然无声&
  法国《解放报》常驻北京记者格兰日罗以&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强而悄然无声&为题的分析文章指出,中国的这种谦虚至极出乎人所料。《解放报》引述财经杂志一位陈姓专家回顾说,当中国2007年超过德国之际,中国政府简直是敲锣打鼓,而如今则截然不同,而这种反应态度180&的大转弯则与当局恐怕爆发社会风潮紧密相连。《回声报》引述另一位张姓公关负责人的话说,已经有许多人在网上论坛提出疑问,为什么经济增长指数可观,而社会保护制度却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呢?也就是说,假设政府为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强大张旗鼓地炫耀, 改善社会保障的呼声也就会越高。
  中国底层仍是第三世界
  一般来说,中国人并不关注国民生产总值有多高,而是更关注人均收入。中国人去年的人均收入只有3,304欧元,而日本人的年均收入却高达29,411新华报业网电 盖洛普民调10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53%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领先的经济强国,选择美国和日本的美国人比例分别为33%和7%。
盖洛普公司2月2日至5日对全美50个州逾千名18岁以上成年人进行了这项电话调查,在回答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印度哪一个是当今世界领先经济强国或共同体的提问时,53%的美国人选择中国,3%选择欧盟,选择印度和俄罗斯的美国人分别占2%和1%。
在2000年进行的一项同类调查中,65%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是世界领先的经济强国,当时日本位居第二(16%),中国在第三位(10%)。 (中新)据美国中文网2月28日报道,美国盖洛普民意测验调查显示,逾半数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上的头号经济强国。这一认识与过去两年的民调结果保持一致。
盖洛普公司于日-10日对1015名美国人进行了这项电话调查,并于26日公布了此项结果。
民调结果显示,53%的受访者将中国视为头号经济强国,此外,32%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是首要的经济强国,8%的人认为日本应该排名第一,只有2%的人分别认为欧盟、印度或俄罗斯才是经济大国中的领头羊。
根据2000年的盖洛普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美国人认为美国是头号经济强国。报道称,对比不同时段的调查可以得出,在未来几年,这一调查结果将会是中国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的经济体。盖洛普民调10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53%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领先的经济强国,选择美国和日本的美国人比例分别为33%和7%。
盖洛普公司2月2日至5日对全美50个州逾千名18岁以上成年人进行了这项电话调查,在回答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印度哪一个是当今世界领先经济强国或共同体的提问时,53%的美国人选择中国,3%选择欧盟,选择印度和俄罗斯的美国人分别占2%和1%。
在2000年进行的一项同类调查中,65%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是世界领先的经济强国,当时日本位居第二(16%),中国在第三位(10%)。(报道员李大玖)中国不仅要自己树立发展信心,也需要国际社会对我们有信心。不过,各种好话都要放到具体语境中分析,类似“头号经济强国”的光环不切实际。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中国仍将是发展中大国。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一项全球调查显示,在许多国家民众看来,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美国200多年发展史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产业结构、创新能力、聚集全球人才、技术进步潜力等方面的优势远非其他国家能比。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只有美国一半左右,按联合国标准仍有一亿多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将“头号经济强国”这顶桂冠戴到中国头上,显然不符合事实。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确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还在持续稳定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中国人也清醒地认识到,应客观和务实地看清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
中国人均资源占有明显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方面的问题还相当突出。一个国中新社华盛顿6月13日电 (记者 吴庆才)美国皮尤研究中心13日公布的一项针对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已取代美国被多数国家民众视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对此,白宫发言人卡尼回应称,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的平均生活水平仍高于中国。
在当天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及皮尤研究中心最新的调查发现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的大多数人都认为,中国而不是美国现在是全球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强国,该记者假设卡尼“不服”此结论,并请他解释为何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对此,卡尼回答说,自己不是经济学家,但每个经济学家都会告诉你,美国经济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美国的生活水平仍然很高,并且是世界上最高的,当然也比中国的平均生活水平高。
卡尼指出,上述民意的形成是因为过去若干年中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这对帮助中国民众脱离贫困是很好的事,但同时中国仍有成千上万的民众尚未脱离贫困。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和全球各地的主要经济体必须采取行动  韩国《朝鲜日报》近日载文称,一位首尔公务员对媒体表示,引进迪士尼乐园项目是3年前首尔市鼎力推进的项目,但后来被上海堵截。对此文章表示,中国已经成了经济强国,韩国将被中国抢走的何止是一个迪士尼乐园呢?
  这篇文章写道,记者最近与一位首尔市公务员通话时谈及了中国上海将建美国主题公园迪士尼乐园的事情。那位公务员说:&引进迪士尼乐园项目是3年前首尔市鼎力推进的项目,后来被上海堵截,太可惜了。&
  当时韩国引进迪士尼乐园项目还很有可能性。为引进项目成立了专门班子,果川首尔大公园成为了迪士尼乐园候选地址。于是首尔大公园方面为届时迁移动物园还四处物色动物园地址。因引进迪士尼乐园事宜,原订动物园扩建计划也全面予以保留。而韩国国内大型游乐园也因将要与迪士尼乐园竞争而备加紧张。
  然而3年后笑的却是上海。中国政府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前的11月4日仿佛向美国示好似的批准了  当中国经济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的时候,美国却因经济衰退和政治瘫痪而摇摇欲坠。美国的民意调查一再显示,大多数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皮尤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在22个国家中,有15个国家的大多数人认为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超级大国。但有美国媒体认为,这种普遍观点是错误的。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指出,这是在马马虎虎的分析和对国家实力的过时观念的基础上得出的虚幻想法。贝克利指出,认为中国将超越美国的人至少犯了以下三种错误之一。
  1。他们把增长率与增长总量弄混了。
  报道称,自1991年以来,中国的人均收入每年增长约15%,军事开支每年增长10%。相反,美国的人均收入和军事开支的年增速分别为4%和2%。但是增长速度是不可比的。中国2010年的人均收入是7500美元(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城镇居民2011年人均总收入23979元人民币),美国当年的人均收入是4。7万美元,750
世界经济强国相关信息
世界经济强国专题栏目,提供最新新最全的世界经济强国排名_世界十大经济强国_世界三大经济强国、以及世界经济强国等相关信息
世界经济强国排名
世界十大经济强国
世界三大经济强国&&&新闻热线:021-
[2015两会]李克强:中国是世界最大经济体?感觉被忽悠
原标题:[2015两会]李克强:中国是世界最大经济体?感觉被忽悠
  【新民网讯】李克强表示,我在国外也经常听到这种说法,总是有被忽悠的感觉。因为按照国际权威统计,中国也就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重要的是,按人均GDP,我们是在世界80位以后。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还有近两亿贫困人口,中国是实实在在的发展中国家。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2015两会]李克强:中国是世界最大经济体?感觉被忽悠
日 14:17 来源:新民网
原标题:[2015两会]李克强:中国是世界最大经济体?感觉被忽悠
  【新民网讯】李克强表示,我在国外也经常听到这种说法,总是有被忽悠的感觉。因为按照国际权威统计,中国也就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重要的是,按人均GDP,我们是在世界80位以后。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还有近两亿贫困人口,中国是实实在在的发展中国家。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兴经济体国家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