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饲养大蒜素和豆粕在饲料中的比例的比例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 正文
这些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你都了解吗?
发布时间: 8:56:34  来源:农财宝典
  编辑:罗诗吟  
核心提示:近几年,南美白对虾养殖陷入困局,不少养殖户通过总结经验,不断探索一些新的模式。宝典君整理了一下,这些模式有的具有地域特点,有的具有创新特色,有精养也有混养
  近几年,南美白对虾养殖陷入困局,不少养殖户通过总结经验,不断探索一些新的模式。宝典君整理了一下,这些模式有的具有地域特点,有的具有创新特色,有精养也有混养,混养品种也比较多样化。   常规养殖模式    海南――   淡水养虾   主要集中在海南琼海长坡镇一带,这些淡水养虾的池塘大部分都是由罗非鱼池塘改建而成,池塘面积大都在3亩左右。有条件的养殖户会把土塘铺上地膜,配备其他抽水、排污、蓄水池等设施。如果池塘条件达不到自动排干效果,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也会拿着吸污管到池塘人工吸污。   投苗的时候仍然要用海水,海水通过油罐车从海边运到池塘。海水的盐度在18-21度之间,需要通过河流、水库或者是打井抽淡水淡化,把盐度降低到3-5度,水深控制在20-30公分。虾苗的投放密度在7-13万尾/亩。放苗一周之后,等虾苗适应了池塘的水质,就开始慢慢抽淡水,根据虾塘实际情况,每天抽几公分,一直抽到卖虾为止。等虾收成之时,池塘的水也就几乎没有盐度了。   淡水养虾生产速度很快,夏天平均2个月,就能够达到30-40支的规格。而冬造虾则需要100天左右。今年的40支/斤的虾价格都能够维持在23元/斤以上,当地一造虾的成本在7元左右,每亩1000斤的收益也能到达16000元。   鱼虾混养   土塘,没有铺地膜、排污等设施,池塘的条件相对落后。一般来说,一口3亩左右的虾塘都会混养500-1000尾不等的海水鱼,海水鱼的品种有新斑、龙胆以及珍珠龙胆。“鱼投放的规格都在10公分以上,这样鱼才能吃到病残弱的虾。虾苗的投放密度在5万-8万尾/亩,把苗投放到池塘里面20天左右,才把鱼苗放进池塘。而虾收成之后,鱼一般不会卖掉,先在池塘暂养着,等到自家哪一口池塘的虾苗标够了20天,又从新放到池塘中去,一直轮着来使用。大部分养殖户饲料投喂以虾料为主,并不会选择投喂鱼料。   万宁鱼虾混养一天投喂三餐为主。第一餐早上7点左右,而中午他们并不投喂,第二餐则已经是傍晚的5点左右,晚上9点再喂第三餐。“如果想虾长得快一点,就一天喂四餐,在中午再一餐。   鱼虾混养的成功率在6成以上。对虾亩产普遍在500斤左右,一口3亩的池塘,养到40支/斤,今年的虾价格好,40支/斤的虾都能保持在23元/斤以上,算起来,一口塘造能产出3.45万元,   山东――   大棚养殖模式   大棚虾养殖刚开始起步,近几年养殖面积较为稳定,在200-300亩左右。在养殖上,根据具体情况每年养殖1-2造,4月中旬左右放苗――目前第一造投苗基本已经完成,情况良好。在7月中旬左右可以上市,平均22支/斤规格,2-3天内出完一口塘虾,第一造出虾总体维持时间20天左右。大棚虾平均亩产1500斤,亩利润25000元。如果是养殖2造虾,由于第一造虾要赶上市时间,总体规格比第二造虾规格偏低,所以养殖2造虾时,第一造虾利润会比第二造偏低。   与土塘养殖相比,大棚养殖优势关键在于:一,一年最多可以养殖2造,土地利用更好;二,大棚养殖可以提高对虾抗病力;三,大棚第一造虾上市时间比土塘虾早1个月左右,提前上市有价格上的优势。   外塘养殖模式   山东东营精养放养密度为5万尾/亩;混养品种主要为四大家鱼,近几年在尝试海参混养,混养比例为对虾:鱼=(10000尾:200尾)/亩。无论精养还是混养,投放虾苗为本地培育土苗,价格多年来稳定在80-120元/万尾之间。      与山东其他地方相比,东营的养殖模式较为粗放落后,养殖效益低。据了解,一般在5月初放苗,10月上市,平均亩产600斤左右,最高可达1000斤,最低100斤,甚至更低。    浙江――   外塘养殖与温棚养殖   近年来,当地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基本没变,以外塘养殖与温棚养殖为主,其中温棚又分为大棚和小棚,小棚主要用于标粗。&   大棚养殖分为春(3月投苗)、秋(7月投苗,最迟放到8月20日)两造,投苗时间一般从3月开始,有锅炉等保温设备的大棚在3月10日前已经投苗完毕,没有保温设备的大棚也在3月中旬前后基本完成投苗,现在棚虾投苗已接近尾声,而外塘对虾养殖投苗高峰将在4月20日后。   大棚虾主要采取精养模式,密度在5.5万尾/亩,均投放一代苗,3月放苗的大棚虾一般在6月中旬达到80支/斤后开始上市,陆续分批出虾,一直到7月中旬基本出完,此时外塘虾达到上市规格。   外塘养殖一般采用混养模式,混养品种主要是鲢鱼和草鱼,混养比例为花鲢:白鲢:草鱼:南美白对虾=100:60:11:80000,虾苗一般选择土苗。   创新养殖模式   生物絮团养虾   生物絮团是养殖水体中以好氧微生物为主体的有机体和无机物,经生物絮凝形成的团聚物,由细菌、浮游动植物、有机碎屑和一些无机物质相互絮凝组成。通过操控水体营养结构,向水体中添加有机碳物质,调节水体中的C/N比,促进水体中异养细菌的繁殖,利用微生物同化无机氮,将水体中的氨氮等养殖代谢产物转化成细菌自身成分,并且通过细菌絮凝成颗粒物质被养殖动物所摄食,起到维持水环境稳定、减少换水量、提高养殖成活率、增加产量和降低饲料系数等作用的一项技术,它被认为是解决水产养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和饲料成本的有效替代技术。&   对虾生物絮团养殖技术主要通过向水体中添加有机碳物质,调节水体中的C/N比,连续充氧,促进水体中异养细菌的繁殖,在水体中形成细菌、微藻为主的絮凝颗粒物质,将水体中的氨氮等养殖污染物转化成细菌自身成分,这些絮凝颗粒物质可被养殖动物所摄食,起到净化养殖水环境、降低饲料系数和防治病害等作用。&   无藻养虾&   养殖水体藻相常常变幻,养殖周期内难于调控,于是养殖户和企业尝试养殖全程不用藻类,采用其他办法或物质取代藻在水体中的作用,其分解有机物功能便也采用活菌和改善排污设施来处理。采用更系统化、更可控的方式和替代品,取代藻类在养殖过程中的作用。无藻养虾模式是一种创新养殖模式,一些养殖户亩产甚至可达万斤。   在整个对虾养殖系统中,前期水质处理用大量消毒剂把藻杀死,然后用虾片培育水色,并投放大量菌制剂,配套水车、鼓风机、纯氧等增氧设备。无藻则不会出现因为藻相变化引发对虾应激发病。福建漳浦的无藻养虾尝试得到成功,后经专业人士提升、推广,在一定范围内得以推行。      无藻养虾在东南亚地区应用广泛,虽然这种模式和我国传统模式有很大差异,是否适合大范围推广还存可探讨的地方。这种模式对水质调控以菌类产品为主,在水质调控、虾塘底质排污等方面可以很多有益的借鉴。   跑道式养殖   跑道式养殖池为混凝土结构,每个池长&50m、宽6m,池底为约300角的斜坡,深水处水深2.10m,浅水处水深1.10m,深水区一侧有一条集污凹槽,在每个养殖池的两端分别设有过滤池、抽水井和人造波浪装置,池内布设有充气管道和人工海草等,共有8个池,每2个养殖池连接为一组,实现水循环,即共有4组养殖池,每组养殖池设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充气小管均匀排列于池底,与养殖池的长边成垂直分布。整个养殖场有1个面积为0.35公顷的蓄水池,外海海水经沉淀、消毒处理后分别抽人各组养殖池。   主要投喂优质的人工配合饲料,每天投喂4次,每次投喂日投喂量的1/4。根据南美白对虾摄食和生长活动情况确定日投喂量。此外,水温高于34℃和南美白对虾大量蜕壳时少投喂,蜕壳前后多投喂。   养殖用海水经过蓄水池沉淀、过滤及紫外消毒处理后进人养殖池,在养殖过程中交替使用消毒剂消毒养殖水体;定期投喂药饵;利用循环水处理系统处理水质,以减少养殖高峰期因大量换水而带来的污染隐患;定期吸污和不间断增氧,以减少病菌的滋生;运用PCR技术对南美白对虾进行白斑综合症病毒的跟踪检测,起到监测预警的作用。   高位池地膜循环水养虾   该模式是以循环水技术为依托的仿工厂化养殖模式,最大的优点是让鱼虾产量普遍提升一倍,而且实现双节省和零污染的目标。   中山市神湾镇海港村逸岛水产生态养殖场负责人林柏炎向笔者透露,高位池地膜循环水仿工厂化养殖模式,采用微生物调节水质,虾塘的水体经过排污处理后,可以多造使用,而且水体经过经常排污和微生物调节后,鱼虾虫害少,具有高产、高效、零用药、零排放、节水、节电等优点。&   以对虾养殖为例,普通虾塘养殖每造的亩产量为200-400公斤,在这里因为养殖密度增大、且虾苗成活率高,每造亩产量可以达到750-1250公斤,每年养殖4-5&造,亩总产量可达到4000公斤左右。”林伯炎说。&  养殖者:中山市神湾镇海港村逸岛水产生态养殖场     设计者:中山市神湾镇海港村逸岛水产生态养殖场   网箱养虾      在传统的养殖观念中,网箱用于养鱼,对虾也只能在池塘中养殖。把对虾放进网箱里养殖,对诸多水产人士而言,不要说见过,就是听可能都没听说过。但湛江市太平镇养殖户卢叔已经将其付诸行动,今年在网箱中养虾已经一个多月,养殖情况目前看起来还算不错。&   “网箱养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卢叔告诉记者,今年之所以用网箱养虾,主要是这几年养鱼亏怕了,几年时间就亏了50多万。卢叔这几年每年都养数万尾金鲳鱼,共有10多口网箱,每口大小为7&×4.5&米。由于这两年金鲳鱼病害较多,死亡率高,而饲料却不断提价导致养殖成本直线上涨,卢叔几次卖鱼都亏钱。   不养金鲳鱼,养什么?正在纠结中,一个亲戚养虾卖高价赚大钱的消息让他眼前一亮。“能不能用网箱养虾?”于是卢叔决定尝试一下。卢叔用两口网箱作实验,每口网箱用网眼较小的网(以不让虾苗跑出去为准)分成6格,每格投放1万尾虾苗。每格网箱内搁置多个缯网,用于投喂饲料。     “网箱养虾的最大优点就是水体环境好,污染小”,卢叔介绍,由于网箱远离海岸,养殖水体都是干净的海水,就连对虾育苗场用的海水都没有他网箱的好。虽然单纯海水养殖的对虾长速比有淡水的池塘的慢,但肉质好。如果养殖成功,其售价也会高于池塘养殖的对虾。   不过网箱养虾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卢叔告诉记者,湛江台风多,网箱若被打破,对虾出逃则损失巨大。而且网箱距离岸边较远,无法接驳电线,对虾养殖密度高,在养殖前期可能问题不大,但在养殖后期晚上增氧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卢叔表示,目前对虾还比较小,他打算等对虾大些就将对虾分到其他网箱内养殖,换用网眼大点的网,方便网箱内外的水体交换,同时也方便对虾粪便、虾壳的排放清理。   创新混养模式   金鲳与南美白对虾全生态混养模式   模式简介:2009年北海市科技局向北海金海岸水产研究所下达项目――金鲳与南美白对虾全生态混养殖技术研究示范。日至5月5日投放南美白对虾苗共360&万尾,平均放养密度4.5万尾/&亩,2009年5&月13日至5月18日投放金鲳苗共10.4万尾,放养密度1300尾/&亩,投放金鲳鱼种苗10.4万尾,投放白虾苗360万尾。10月1&日开始收获,到10月22日收获结束。经计算,收获金鲳产量66560&千克,产值1464320&元;收获白虾产量26800&千克,产值750400元,两项合计年产值2214720&元,税前利润1054729&元。经计算,金鲳成鱼成活率90.5%,亩单产量832&千克,年均尾重0.707&千克;白虾产量26800&千克,平均规格24.5支/&斤。&  养殖者:北海金海岸水产研究所,北海市   设计者:北海金海岸水产研究所&   虾鳖混养模式&   模式简介:在虾鳖混养模式中,每年5月上旬投放虾苗,一般投放7万尾/亩,5月下旬投放1&斤/&只左右甲鱼,100只/亩,分别投喂虾料和甲鱼料。一旦出现虾发病的现象,就停止投喂甲鱼料,让甲鱼吃死虾、病虾。从而达到生物防控的效果。近年绍兴地区采用虾鳖混养模式的虾塘,基本没有发病,收益也不错。     由于采用虾鳖混养,鳖的活力较强、养成品质也较精养的更好,所以售价上往往比精养塘的鳖价格高出15元/斤。既能降低养殖风险,又能卖出好价钱,这正是让大多数养殖户趋之若鹜的原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宁波、绍兴、杭州一带采用虾鳖混养模式的虾塘约15万亩,而混养日本鳖的达到80%以上。&   白虾、沼虾混养模式   模式简介:一般白虾与沼虾混养之比为4:1―3:1,亩放苗量不定,正常在5-10万尾之间,最高放苗量达15万尾(放苗量与单养一样)。一般要求沼虾提前白虾20-30天放苗。     从养殖情况看,单产与单养的产量差不多,但发病情况明显减少,又增加了副产品收益。白虾一般在7月下旬开始起捕(单茬养殖,轮捕上市),沼虾晚20天左右。近年来塘口价白虾在18―24元/公斤之间,沼虾高于白虾2―4元/公斤。   江苏阜宁县沟墩镇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2万余亩,其中有90%以上池塘南美白对虾套养罗氏沼虾。     一位陈姓养殖户介绍:自己的池塘面积39亩,平均水深1.5米以上。去年四月中旬从福建购进白虾苗460万,自己在原养殖池塘围一小塑料大棚淡化,成活率高达95%。然后投放池塘养殖,养殖池塘投苗规格为1.2±0.3厘米,数量为6―7万/亩。养殖亩产980斤,平均规格45只/斤,纯利润25万。      罗氏沼虾投放量为2.5万/亩,可以起到清池底、吃死虾或病虾、通过追活虾而增加白虾体质的作用。7月份过后,每隔1-2周收获白虾一次,用拉网收虾,亩产南美白对虾700斤,亩产罗氏沼虾100&斤,亩产值11000&元,纯效益4500元/&亩,饵料系数为1.01。&   虾池套养河豚   福建漳浦东坂村有河豚养殖接近一万亩,年可收获河豚超过2500吨。东坂村原是漳浦对虾养殖大村,后来由于病害等原因,产量越来越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引进虾池套养河豚。&   戴庆阳是东坂村的养殖大户,两年前,他了解到在虾池里套养河豚,无异于羊群里有了狼,可淘汰病虾,减少虾病感染,提高虾产量。他当初抱着试养的心态,没想到第一次就成功了,赚到不少钱。“河豚鱼在水温20-25℃之间生长速度最快,东坂村一年大都保持这样水温,养殖河豚鱼具有独特的优势。”戴庆阳说。     在戴庆阳的示范作用下,东坂逐渐形成了“河豚鱼+虾+杂色蛤”立体混养模式,每亩养殖池比原来“虾+杂色蛤”混养模式增加收入超过3000元。如今,东坂村已形成了成熟的河豚鱼育苗、养殖、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今年是戴庆阳准备加大投入,一口气买了一万多条鱼苗回来。&   对虾海参轮作防病&   电白冠利达科技生物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冠利达)是茂名著名的水产养殖企业,有7000多亩使用期限达70年的养殖基地,其中用于养殖的水面达4000多亩。冠利达的主营产品是对虾,采取“低频度”的轮作方式进行养殖,一年只养一造半虾;从2011年开始,又利用冬闲时节开发海参养殖,近几年来,主业对虾均取得稳产,为应对当前病害泛滥的对虾养殖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冠利达位于电白县岭门镇,和传统的方式不同,冠利达的绝大部分头造虾都是接近5月才放苗。冠利达副总经理王明进说,5月放苗的还只是冠利达所用虾塘的约50%,另外的50%一直空置,中造虾等到7-8月才开始养殖,这段时间气温高、天气稳定,虾的成活率和长势最好。“这样算下来,一年只养一造半虾。”&   由于利润丰厚,冬棚虾一度很火爆。但王明进说,由于养殖面积大、又靠近海边,搭建冬棚不但成本很高,而且风险大,收益难以保证。对此,他们的选择是海参。冠利达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艾伟岭告诉记者,冠利达的滩涂池塘靠近海边,有一条河流入海,冬天水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毗邻虾塘水的盐都比较高,超过25‰,电白沿海冬季气温也在10-20℃,非常利于海参生长。&   据介绍,冠利达养殖海参的时间为11月到次年清明节前,从北方引进10-15只/斤的种苗,养成至4-5&只/&斤的规格起捕。刚养过虾的池塘,塘底又非常多的残饵、粪便、藻类等有机碎屑,控制在不高的投苗密度(10-20斤/亩),上述有机物质已够海参食用,只投喂少量饲料,即可养成。&   由于密度低,不用担心病害和溶氧量的问题,需要注意的就是备好海水,以防下雨导致池水盐度降低;另外就是海参只会前进爬行,要定时巡查,把爬上岸边的海参捡回水中。利用冬闲时节养海参,还有一个明显的好处是修复池塘。冠利达工作人员介绍,经过一造对虾养殖,池塘积累了大量的残饵、粪便、藻类、死亡动物残体等有害物质,海参就像蚯蚓一样,吃掉这些残留物,排出泥土状的粪便,改善了池塘的生态环境。池塘经过这样的“休息”之后,再用于养虾,利于控制病害的发生。    白对虾混养罗氏虾     “如今白对虾养殖成功率低,不混养点罗氏虾,很多人都不敢养冬棚虾了。”珠海斗门横山镇饲料经销商陈老板告诉农财宝典记者,尽管各地还有不少鱼虾混养模式,但混养罗氏虾还是更好的选择。   陈老板的儿子陈坚球2013年就选择了这种模式。陈坚球介绍,这种混养模式的养殖方法和精养白对虾完全一样,只是在投苗方式上有一些差别。如果投同样规格的罗氏虾苗和白对虾苗,则同时投苗,白对虾密度在5万尾/亩左右,罗氏虾在1万尾/亩左右;如果罗氏虾苗投放规格在30支/斤左右,就先投白对虾苗,等一个月之后再投放1200尾/亩的罗氏虾苗。   很多养殖户会将罗氏虾养到10-20支/斤出售。这种规格的罗氏虾塘头价格大约为20-25元/斤,冬棚虾价甚至可达到40元/斤。价格不错,产量也会太差。陈坚球表示,混养模式下,罗氏虾就算发病也不会像白对虾那样全部死掉,产量有一定保证。正是如此,罗氏虾在相当程度上能够保证赚回养殖成本。   罗氏虾是杂食性的,养殖过程中是否会吃掉大量白对虾,导致总产量降低?陈坚球表示,罗氏虾和白对虾都吃对虾料,只要平时喂饱了,它们就不会自相残杀,健康有活力的白对虾不会被伤害到,只有体弱的虾才会被罗氏虾吃掉。   2013年,陈坚球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他告诉农财宝典记者,2013年白水塘阶段白对虾亩产大约为800斤/亩,罗氏虾亩产100斤/亩。仅罗氏虾产值就可达到2500元/亩,扣除苗种成本600元/亩,罗氏虾净赚1900元/亩。如果白对虾因为发病清塘,罗氏虾的收益还能保住成本。事实上,因为白对虾亩产比较高,加上虾价不错,其白对虾产值就达到20000元/亩。   组合生态混养技术   珠海莲洲虾农梁新洪经过近年来用100亩池塘反复多次采用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金鼓鱼、腊鱼、笋壳鱼等进行组合混养、轮养养殖的试验,开创出南美白对虾循环水生态高产养殖技术。   这个技术的核心就是:在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同时,在旁边再养殖一塘比虾塘高约半米的金鼓鱼。用抽水机将虾塘中的虾粪和饲料混合水抽至金鼓鱼塘,金鼓鱼便会吃完虾粪等混合物,使得池水重新变得清澈。而清澈的池水由于上述半米的落差,将重新流回虾塘,满足虾对洁净生存环境的要求。   梁新洪算了一笔账,按照这个模式,由于池水一直流动,因此一亩塘可密集地投放20万尾苗,亩产平均可达2000斤,较传统养殖产量翻了一番。   另外,池水流动也起到了很好的增氧效果,原来10亩塘需要5台增氧机,而使用这个模式,只需要一台增氧机和一台同功率的抽水机,能耗一下砍了一半。此外,一同养殖的金鼓鱼目前也能卖到37元/斤的高价。   莲洲镇是对虾养殖大镇,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近4万亩。农业专家告诉记者,梁新洪的技术采用不同食性的对虾与金鼓鱼进行分隔、配套养殖,既实现循环用水又可实现相对独立、封闭式养殖。   而通过循环用水、水质生态互补的效果,将大大降低对虾养殖风险和提高养殖综合效益,是实现生态、高效养殖的新模式。不过,目前梁新洪的循环水生态高产养殖技术并没有像他推广的其他技术一样得到村民的热捧。   鳗鱼混养对虾   以鱼虾混养的潮汕地区近年同样遭受病害痛击,去年整体的养成率不足3成。加上去年的鱼价不好,造成不少养户亏损严重。因此,今年潮汕地区不少养户谋求新的养殖模式以突破养虾困境。其中,汕头潮阳区杨老板今年尝试的对虾鳗鱼混养模式格外引人注目。   因为今年鳗鱼苗价格低,最低的时候只需4.5元/尾,所以杨老板在其3口鱼塘大概30多亩的虾塘尝试对虾鳗鱼混养。据了解,以往杨老板的养殖模式是:草鱼100尾/亩,鲫鱼50-100尾/亩,花白鲢50-100尾/亩,对虾10-20万尾/亩;今年的混养模式为:对虾20多万尾/亩,鳗鱼20-30尾/亩;不再放其他杂鱼。     “投放的鳗鱼苗规格为50尾/公斤,投虾苗一个星期左右在投放鳗鱼苗。”杨老板说,其四月初投的虾苗,以二代苗和土苗为主,虽然放了鳗鱼苗,但是只投喂虾料,主要养殖对虾。他表示,对虾鳗鱼混养主要是按照以往鱼虾混养的模式――轮捕轮放,即分批放虾苗分批出虾,年底再出一次性出鳗鱼。   创新轮养模式   瓜虾轮作模式&   模式简介:据了解,浙江省三门县富洋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有社员82户,养殖面积1000多亩。2008年,合作社理事长林海晓在虾塘里搭起温室大棚;2009年2月,他在虾塘大棚里试种了41亩哈密瓜,平均亩产量达到2000多公斤。      哈密瓜采摘完后,继续投苗养虾,当年9&月下旬,白虾开始捕捞出售,平均每亩250&多公斤,亩产值达到了7000多元。     实行瓜虾种养轮作,养虾后留下的虾粪、饵料,塘地特别肥沃,肥料省,产量高;大棚温度高达五六十摄氏度,将病菌杀死了,加上塘里关了水,降低了瓜虾发病率。实行瓜虾种养轮作,养殖的南美白对虾质量好,肉质特别鲜嫩,杭州、宁波、温州及当地的客户得知后,纷纷上门购买,每公斤卖到30元还供不应求。   南美白对虾一般都是4&月初开始放养,7&月底起捕出售。而他们为了赶时间,哈密瓜提前采摘结束,7&月中旬就放养南美白白虾,到9&月下旬起捕出售,这时市场上南美白白虾很少了,填补了市场空白,可以卖个好价钱。&   养殖者:三门县富洋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浙江台州三门县     设计者:合作社理事长林海晓     一个大棚半年养虾半年种菜     南美白对虾塘里也能种出绿油油的蔬菜。潘仁照是浙江宁波市象山县新桥镇七里村石昌鱼种场的养殖户之一,这个2000亩的渔场是象山县南美白对虾养殖示范点。潘仁照的养殖面积有600亩,也是最早开始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农户之一。   南美白对虾对温度的要求很高,最佳养殖温度是23℃到34℃,温度低,虾就死了。以前每年的11月到次年4月,近6个月时间,我们的南美白对虾塘都是闲置的。去年,我们抽干了其中一个水塘,试着种上大蒜、白菜,效果竟然还不错。今年,我们就把480亩水塘抽干都种了蔬菜。”潘仁照举了个例子,今年番茄种了37亩,预计亩产在1万斤左右,按现在1.5&元/&斤收购价,产值预估有55.5万元。除了番茄,他的虾塘里还种了长瓜、黄瓜、甜瓜等各种蔬菜瓜果。&   “等到这些蔬菜的价格跌下来,我们就把菜拔掉,开始养殖南美白对虾。”按照惯例,南美白对虾投放虾苗的时间是每年的五月。不过,潘仁照留了120&亩虾塘,虾苗个头小,就先养在这里,等把菜地清除干净了,再把虾苗放到其余的水塘里。到了7&月份,虾就可以出塘拿到市场上卖了,据潘仁照说,去年,他的虾塘产值超过2000万元,利润超过500万元。     “今年种了蔬菜,又能多赚一笔。”潘仁照说,种菜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以前虾的粪便形成的淤泥都要靠挖掘机清除,按目前的市价,请一台挖掘机一天就要上千元,成本很高。如果不清理这些淤泥,因为粪便带来的水质污染,会让虾生病。现在,这些粪便变成了蔬菜的肥料,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虾的抗病能力也强了。
编辑:罗诗吟 访问人次:13455 关键字:,,,,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daoming4  9:46:20
&&很喜欢这种养虾的感觉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最新养殖综合
服务专线:
传  真:
邮  箱: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中国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第1页/共3页
南美白对虾投料技巧
一、学会科学投料的必要性
1.饲料成本占南美白对虾养殖成本的70%以上。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中,主要成本开支分为以下几部分:苗种、塘租、水电、饲料、药物、人工、配套设施损耗。其中饲料所占成本比例最大,占总成本的70%以上。因此,掌握投料技巧,提高饲料利用率,可为整个养殖降低成本开支,提高经济效益。
2.饲料的投喂影响到池塘的水质和底质。当养殖者将饲料投到池塘时,除了一部分被南美白对虾摄入体内转化为对虾生长所需的能量外,其余的都直接或间接地输入到养殖水体中。因此可以这样说,养殖过程就是一个人为地将多种不同物质源源不断输入到养殖水体的过程,有的成分直接溶入水中,有的成分在池塘中进行着各式各样的物理变化,共同作用影响着池塘的水质和底质。
3.饲料的投喂是影响南美白对虾生长及健康的最关键因素。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饲料的质量和投喂技巧直接影响着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及抗病能力。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及其健康程度相当于养殖过程中的两个车轮,如果饲料投喂方法得当,两个轮子就会同步转动,南美白对虾就会健康成长;一旦投喂方法不当,两个轮子转速就不协调,养殖过程中将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要么生长速度慢,养殖周期长,要么是抗病力低下,病害频出。
4.各种添加剂及内服药物的作用效果与饲料投喂密不可分。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虽然遇到的问题层出不穷,但最核心的问题仍然是对虾免疫力及抗病力低下,使得对虾时刻都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病原体威胁及环境变化的影响。目前在养殖过程中要想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免疫力及抗病力,主要解决途径就是长期投喂各种营养添加剂及相关药物,如多维、多矿、微生物、大蒜素、聚维酮碘及各种中草药等。而所有这些添加剂和内服药的施用,都必须依靠饲料作为载体,饲料的投喂技巧决定了这些药物的最终效果。
二、科学投料的几个小技巧
1.观料盘的设计、安放位置
南美白对虾作为一种水生生物,不像生活于陆地的禽畜,养殖户能够直观地看到它们的摄食情况。因此,如何了解南美白对虾的摄食情况是养殖户面临的首要问题。在池塘中设立观料盘是目前养殖户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其操作简单方便,结果一目了然。研究发现,采用100目网布未成开口面为0.5米*0.5米、深度为0.1米的观料盘是比较合理的。这样的设计有如下优点:容易提离水面,保护饲料不容易流失出去,避免南美白对虾轻易逃逸。如果观料盘的面积过大,不但难以提离水面,而且南美白对虾容易逃逸;面积过小,饲料容易流失出去,对虾也容易逃逸。南美白对虾碰到障碍物时一般会采取垂直弹跳和水平弹跳两种逃逸方式。细心的养殖户不难发现,提升观料盘时会有很多南美白对虾往四周逃逸出去,这时垂直弹跳方式,这部分对虾往往都是个体最大,活力最好的,而剩下的往往是受到惊吓而趴着不动的个体,及采取水平弹跳方式碰到观料盘垂直边缘而没有逃逸出去的个体,这部分对虾个体相对偏小,活力偏差。
观料盘的安放位置也是有讲究的。建议养殖户安放在养殖池塘中相对长的堤中间位置,一般离堤不要超过2米。这样安放观料盘可以减少增氧机和工作人员的干扰,因为池塘中的增氧机大多数都安置在池塘的四个角落附近,同时一般工作人员也选择在池塘的角落进出池塘。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避开有机物的影响,因为在养殖中后期会有大量有机物和泡沫随着风向的改变而堆积于池塘角落。
2.采用观料盘观察对虾摄食情况
在池塘中的撒料顺序直接影响到观察结果。如果在观料盘及其周围先撒料,那么养殖户在观料盘上发现的对虾个体一般偏大,并且观料盘上的饲料会在短时间内被吃完,这往往给养殖户造成一种假象,误以为投料不足。如果先在其他地方投料,最后才在观料盘及其周围投料,那么在观料盘上的对虾个体相对较小,吃完料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同样会使养殖户产生错觉,一般每个池塘应设计2个观料盘,并且分别安放在池塘相对面的两堤边。投料时,先在其中一个观料盘及其周围撒料,再开始在池塘其他位置撒料,最后才在另一个观料盘及其周围撒料。对两个观料盘的摄食时间及剩料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估算到对虾的摄食时间并掌握对虾的生长情况,养殖户据此及时调整池塘的投料量。另外,观料
第1页/共3页
寻找更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美白对虾饲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