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考试有用吗好就位吗

 |  |  |  |  | 
热门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 >
> 谷歌浏览器虚拟键盘插件 V0.9.8.7 官方安装版
谷歌浏览器虚拟键盘插件 V0.9.8.7 官方安装版
软件大小:123.57 KB
软件类型:国产软件
软件分类: /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软件授权:免费软件
更新时间:
支持系统:Vista/win7/WinXP/Win2000/
相关链接:
相关专题:
热门专题:
手机扫一扫快捷方便下载
本类应用推荐
网上阅卷系统
辅助评卷系统
电脑阅卷软件
试卷信息采集
阅卷的软件
电脑阅卷的软件
在线玩游戏
是国内首款大型智能ARPG游戏。
在有限的步数内消除所有的花
一款拥有奥特曼官方正版授权的休闲手游
湖南卫视《全员加速中》官方正版H5游戏来啦
以魔幻题材为背景的游戏
一款虐心游戏
踩着云不断向上跳跃,千万不要踩空哦
经典飞行射击游戏
每个包含输入字段的网页上都会弹出虚拟键盘,以便您通过本机脚本键入内容。提示:下载后得到.crx扩展名的文件,使用Chrome打开安装即可。
,软件?软件下载后?飞翔小编十二分诚意等待着您的投诉与建议
APK文件怎么打开,下载APK文件如何安装到手机?推荐使用
软件无法下载
下载后无法使用
与描述不一致
2017新手游排行榜
星球大战手游排
手机军事app排
手机浏览器排行
安卓音乐播放器
梦间集游戏是一款动漫风打造的武侠类角色扮演游戏,采用众多经典的金庸武侠名著武器,喜欢这类游戏的小伙伴快来试试吧!游戏特色:1、精致的人物造型设定,融入金庸名著特...
你可能喜欢的专题
暴力飞车是赛车竞速类游戏。飞车是很多人喜欢刺激赛车运动的项目,手机游戏中也有很多与飞车有关的游戏,在游戏中控制飞车,尽情享受炫酷的飞车。今天小编为您整合了暴力飞车游戏大全,提供暴力飞车游戏免费下载,玩家们快来52z飞翔下载网下载体验刺激的飞车游戏吧!
JOJO的奇妙冒险讲了一个历经几代的伟大冒险故事,以“生存”为关键词,荒木飞吕彦展开他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创造出了一个个光怪陆离的“JOJO”世界。现已有改编动画、游戏和小说。今天,小编为您提供的是jojo的奇妙冒险游戏,有兴趣的快来52z飞翔下载网下载吧!
4480新热播影院是由52z小编为你提供的YY4480高清影院免费看电影的软件合集,看你想看的影片,高清的极速画质在这里哦。全球各地资源都集中在这里,你想看什么它就给你搜索出最值得看的高清来,需要的快来下载吧!
执业医师(英文:Practicing physician)是指具有医师执业证及其“级别”为“执业医师”且实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执业医师。而考执业医师是很困难的,这时候就可以看看执业医师考试题库。52z飞翔下载网小编整理了最新最全的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帮助各位考生们备考顺利。
6080新视觉影院大全是52z小编为你收集的6080新视觉影院的合集,它不但操作非常简单,而且里面每天都会及时的更新大量的电视剧及其他视频,供大家免费的观看!6080新视觉影院永久免费,只要用户安装电信,网通,社区宽带,便能够长期免费观看最新电影,电视剧,动漫等。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伊斯兰教相信《古兰经》的原文在世界未创造之先早已存在天国,后由加百列天使启示穆罕默德才传至世间。《古兰经》是穆罕默德归真后由继承人欧斯曼莱等人收集后抄录的定本。今天小编为您提供古兰经全文、古兰经诵读下载,快来52z飞翔下载网看看吧。
美图秀秀素材包大全是52z小编为你提供的美图秀秀必备素材包的合集,为您提供海量个性化素材,需要安装美图秀秀,然后即可使用本站提供的素材包,美图秀秀素材包怎么导入?这是大家所关心的,且看解答:1.首先需要安装美图秀秀才可以使用2.安装完成之后,打开美图秀秀
3.下载素材安装包后双击,素材就会自动安装到软件里哦(显示在已下载素材)!
4399游戏盒是由四三九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移动游戏下载工具的PC端版本,具有手机游戏免费下载和游戏资讯推荐等功能。这款好用的软件不仅集游戏的推荐、资讯、社交、互动、管理于一体,而且具有免费高速下载游戏、看攻略领礼包、好友互动聊天、加入家族(公会)、展示个人动态、赚零花钱等诸多功能特色。
图片搜索软件大全是52z小编精心挑选的几款高清图片搜索软件的合集,很多时候我们找图片素材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很难搜索到自己想要的图片素材,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图片搜索器来帮助你快速找到想要的图片。不管是找网络上相似图片搜索还是本地图片,全部不在话下。 快来下载吧
进入手机版当前位置: >>
2013年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指南
附件2013 年 “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第二届中国国际学生信息科技创意大赛”指南“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中国国际学生信息科技创意大赛” 组织委员会编 二○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一、人员范围 二、项
目设置 三、 “评选类项目”项目设置、相关要求、评比指标及办法 四、 “竞赛类项目”项目设置、竞赛规则及有关要求 五、奖项设置 六、组织工作 附表 1: “评选类项目”省级推荐作品名单 附表 2: “评选类项目”推荐作品登记表 附表 3: “评选类项目”作品创作说明 附表 4: “评选类项目”各省组织单位、联系人信息表 附表 5: “评选类项目”省级评委推荐表 附表 6: “竞赛类项目”参赛名单 附表 7: “竞赛类项目” (组队)报名表 附表 8: “竞赛类项目”各省组织单位、联系人信息表附件一: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 附件二: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爱晚行动”竞赛规则 附件三:机器人篮球竞赛规则 附件四:人型机器人全能挑战赛竞赛规则 附件五:机器人灭火竞赛规则 附件六:世界未来家居机器人挑战赛―“智能机器人管家”竞赛规则 附件七:通用附则 附件八:电脑艺术设计项目作品形态界定的补充说明 一、人员范围“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简称“电脑活动” )的人员范围是: 全国普通高中、初中、小学的在校学生。 “中国国际学生信息科技创意大赛” (简称“创意大赛” )的人员范围是: 邀请部分国家或地区的中学生(七年级至十二年级) 。 “电脑活动”与“创意大赛”部分项目重合。国内外学生在同一规则内同 等参与。二、项目设置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内容分为“电脑作品评选” (简称 “评选类项目” )和“电脑机器人竞赛” (简称“竞赛类项目”。 ) 根据不同学段中小学生的特点, “电脑活动”按学段小学组、初中组和高 中组,分别设Z评选类项目和竞赛类项目。 其中: “创意大赛”所设Z的评选类项目和竞赛类项目,部分与“电脑活 动”相同。详见本指南正文或英文版指南说明。三、 “评选类项目”项目设置、相关要求、评比指标及办法(一) “评选类项目”是指使用计算机创作、设计、制作的数字化作品。 项目设置为: 小学组:电脑绘画(包括以“校讯通”为主题的专项作品) 、电脑动画(包 括“健康教育”专项作品) 、网页设计、电子板报、微博英语创作 初中组:电脑绘画(包括以“校讯通”为主题的专项作品) 、电脑动画(包 括“健康教育”专项作品) 、网页设计、手机动漫创作(包括以“校讯通”为 主题的专项作品) 、微博英语创作、创新未来设计 高中组:电脑艺术设计、电脑动画(二维和三维,包括“健康教育”专项 作品) 、网页设计、计算机程序设计、手机动漫创作(包括以“校讯通”为主 题的专项作品) 、创新未来设计。 说明:电脑绘画、电脑动画(二维和三维) 、计算机程序设计项目的部分 获奖学生在参加“电脑活动”夏令营时,将和参加“中国国际学生信息科技创 意大赛”的、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参赛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与创作交流。 (二)相关要求 1.活动主题:探索与创新2 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结合学习与实践活动及生活实际, 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创作电脑作品,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2.作品形态界定 (1)电脑绘画 运用各类绘画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完成的作品。可以是主题性 单幅画或表达同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建议不超过五幅) 。 创作的视觉形象可以是二维的或三维的,可以选择写实、变形或抽象的表 达方式。 表现形式可以是运用鼠标或数字笔模拟手绘效果, 即用一定的技术处理手 法,用电脑来模拟手绘效果;也可以是根据主题,利用数字化图形、图像处理 工具对图像素材的再加工。 存放格式为 JPG,大小不得超过 20MB。 以“校讯通”为主题的专项作品,应反映“校讯通”应用服务(相关信息 请见活动网站) ,作品容量在 5MB 以内。 单纯的数字摄影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2)电脑艺术设计 运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用电脑原创设计制作完成的系列作品并不超过 六幅。可以是:商标及符号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书籍装 帧设计、景观艺术设计、展示艺术设计和工业产品设计(各类艺术设计作品的 形态界定见《附件八》。 ) 作品要表达某一特定的主题或目的,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体现创 作者的设计理念。 作品应强调对艺术设计中图形、 文字、 色彩三大基本元素的综合表现能力。 存放格式为 JPG,大小不得超过 20MB。 单纯的电脑绘画、摄影和动态的视频、动画等不属于此项作品的范围。 (3)电脑动画 运用各类动画制作软件,通过原创动画角色和场景绘制、音效处理与动画 制作,运用动画画面语言完成的作品。 其中:高中组按照电脑动画(二维) 、电脑动画(三维)分别设组别。利 用三维制作软件(如 3D Max、Maya、Lightwave 等)进行创作的动画属电脑动 画(三维)组作品。三维动画作品中可以嵌入二维动画影象,但播放时长不得3 超过 20 秒。 作品要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不限。 “健康教育” 专项作品本年度主题为: 学校――水、 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 二维作品播放文件大小不得超过 20MB,播放时长不超过 5 分钟。 三维作品播放文件大小不得超过 100MB,播放时长不超过 5 分钟。 基于数码录像方式制作的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4)网页设计 使用 HTML 语言或网页制作工具编制的、阐释某个主题或传递某类专题信 息的作品。 作品应充分体现数字技术开放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的特征;内容要紧密结 合作者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避免简单的资料堆砌。 在水平分辨率为 1024(或以上)像素的显示屏上浏览时,页面保持整齐、 美观。 作品(非压缩文件)大小不超过 50MB。 (5)计算机程序设计 以各种计算机程序语言编写的软件。 可以是管理系统类软件、 工具类软件、 辅助学习类软件和益智游戏类软件等。 作品要具有较为明确的设计思想、贴近作者学习生活、并可为社会应用和 科技创新服务。 作品需编译成可执行程序,原则上应配有相应的安装和卸载程序,应能实 现顺利、直接地安装和运行并能顺利完全卸载,根据需要可选择提交程序的流 程图和操作使用说明(帮助文档) 。 (6)电子板报 运用文字、绘画、图形、图像等素材和相应的处理软件创作的作品。内容 应反映班级或校园生活,以文字表达为主,辅之适当的图片、视频或动画;应 有相应的网址和电子信箱,内容的原创成分应达到 60%。通过网上下载或其他 渠道搜集、经作者加工整理的内容,不属于原创范畴。 电子板报应含有报名、报刊号、出版单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和版面数、 导读栏等报纸所包含的要素。在导读栏中应设Z超链接。 作品(含其中链接的所有独立文件)大小不超过 50MB。 (7)手机动漫创作 运用各类动画制作软件,使用角色、色彩、场景、动作、音效、叙事等动4 漫艺术语言完成的、 并适合在手机终端播放的动漫作品。 包括手机多格漫画 (连 续播放四格以上)和手机动画。 作品要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作品中的主要角色和场景要求原创,可用漫 画或写实艺术等手法来体现主题内容。 提交的播放文件格式为 SWF、3GP、 MPG、AVI 或 MOV 等。应提交两份播放 文件:一份分辨率为 240×320 像素,文件大小不超过 1MB;一份分辨率不小于 720×576 像素,文件大小不超过 10MB。 基于数码录像方式制作的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以“校讯通”为主题的专项作品,应反映“校讯通”应用服务(相关信息 请见活动网站) 。 (8)微博英语创作 微博英语创作是指应用数字化软件工具进行英语数码故事创作, 并通过微 博这一新媒体进行分享、交流和表达的英语学习和创作活动。 英语数码故事由文本形式的英语故事脚本、 故事英文摘要和视频格式呈现 的数码微故事组成。其中,英语故事脚本是制作数码故事的依据,词汇数不超 过 500 个;故事英文摘要是英语数码故事内容的简要介绍,每条不超过 140 个 字母;数码微故事是根据英语故事脚本,通过将表现主题内容的一组图片或相 片,应用数字化图形图像处理工具集成为视频格式,再配上英文字幕、英语配 音和音乐等要素创作而成。 制作的英语数码故事需上传至网盘存储,文件大小不超过 10MB。其中的 数码微故事需在个人微博上发布。 创作英语数码故事中如引用他人创作的图片或相片,需注明资源出处。 (9)创新未来设计 参考生活中的常见事物,通过计算机三维立体设计平台(活动组委会指定 由 GQY 公司提供,活动网站可免费下载试用版软件)创作设计的作品。要求首 先完成设计说明书,根据设计说明书,通过软件进行三维模型的设计、搭建和 零件装配,并制作相关功能演示动画。 作品设计的事物尺寸不超过 150mm*200mm*200mm,薄厚不小于 2mm。 初中组设计命题为: “未来桥梁” ,在保证桥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从功能、 外观等方面进行创意设计。桥所应用的情境不做约束,可充分结合自己设定的 场景进行设计。 高中组设计命题为: “智慧汽车” ,从外形、功能等方面加以创意设计。车5 辆的动力源和工作环境不做约束。 提交文件包括:设计作品,ICS 或 EXB 文件;演示动画,SWF、3GP、MPG、 AVI 或 MOV 文件;设计说明书。 作品(含设计作品、演示动画、设计说明书)总大小不超过 50MB。 3.作品制作 (1)中小学生应独立设计并创作作品,指导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启发和 技术指导,但不能直接动手帮助学生完成作品制作。 (2)小学组、初中组每件作品主要作者不超过 2 人,高中组每件作品限 报 1 名作者。每个作者限报 1 件作品;每件作品限报 1 名指导教师。 (3)作品中不能以链接网站或其他网页的内容作为作品的内容。 (4)网页作品的各级目录(文件夹)和所有文件的命名,须采用英文小 写字母。 4.作品报送 (1)普通作品以省为单位报送,每省限额报送 140 件作品参加全国评比。 小学组 40 件,其中包含“健康教育”专项作品 5 件; 初中、高中组各 50 件,其中包含“健康教育”专项作品各 5 件。 请于 2013 年 4 月 10 日―18 日期间登录 “电脑活动” 网站进行网上报名并 填写相关信息,报名成功后刻录作品光盘,并于 2013 年 4 月 20 日前(以邮戳 为准)统一报送到“电脑活动”组委会。 (2)以“校讯通”为主题的专项绘画作品和以“校讯通”为主题的专项 手机动漫创作作品,参赛学生直接报送。于 2013 年 4 月 10 日至 5 月 10 日期 间通过“电脑活动”网站进行网上报名并上传参赛作品。 (3) “微博英语创作”作品,参赛学生直接报送。于 2013 年 4 月 10 日前 通过“电脑活动”网站登录微博英语创作学习社区(以下简称“学习社区” ) 进行英语词汇应用能力测试和英语数码故事上传。具体流程如下: ①登录 “学习社区”进行实名注册和报名,并选择一个主流微博平台建 立微博账户。 ②进入“学习社区”词汇学习栏目,学习英语词汇并准备参加应用词汇能 力测试;进入“学习社区”空中考场栏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英语词汇应用能 力测试并上传答卷。 ③通过英语词汇应用能力测试后, “学习社区” 进入 创作平台, 应用 Photo Story 3 for Windows 或其它制作软件创作英语数码故事,并存入网盘。6 ④根据完成的英语数码故事内容,撰写故事英文摘要上传至“学习社区” , 将数码微故事在微博上发布、分享和交流。 各省级教育部门报送作品及材料要求: (1)电子文档材料 包括:1、省级组织工作情况小结(1000 字以内) ;2、参评作品光盘(一 式两份) ,内容以文件夹形式建立“2013 年第十四届电脑活动作品库” ,二级文 件夹分别命名为小学、初中、高中,三级文件夹分别命名为参评项目名称,四 级文件夹分别命名为作品编号+作品名称。四级文件夹内含:参赛作品、推荐 作品登记表(附表 2)和作品创作说明(附表 3) 、作者照片等,并确保能够运 行。 (2)文字材料 ①省级推荐作品名单(附表 1) ; ②有作者签名的“推荐作品登记表” (附表 2) ; ③“评选类项目”各省组织单位、联系人信息表(附表 4) ; ④“评选类项目”省级评委推荐表(附表 5) 。 注:以上各项须同时报送电子文档。 5.作品资格审定 (1)有明显政治原则性错误和科学常识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参评资格。 (2)严格杜绝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直接取消该作品参评或获奖资 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相关省级教育部门及所在学校。 (3)已正式出版的作品、已参加其他全国性比赛(包括:全国青少年科 技创新大赛、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等)的作品不参加评选。一经发现, 直接取消该作品参评或获奖资格。 (4)不符合作品形态界定相关要求的作品,直接取消参评资格。 (三)评比指标 1.思想性、科学性、规范性(28 分) 内 容 主题明确,内容健康向上,能科学、完整地表达主题思想 内容切合作者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文字内容通顺;无错别字和繁体字,作品的语音媒体应采 用普通话(特殊需要除外) 所有非原创素材及内容应注明来源和出处 2.创新性(27 分)7分值 10 8 5 5 内 主题表达形式新颖 内容创作注重原创性 构思巧妙、创意独特 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3.艺术性(25 分) 电脑绘画容分值 6 10 6 5内 容 分值 反映出作者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8 准确运用图形、色彩等视觉表达语言,处理好画面空间、 10 明暗,具有形式美感 构图完整、合理,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系列作品前后意 7 思连贯 电脑艺术设计 内 容 分值 反映出作者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 8 设计意识独特,画面空间和谐,作品前后意思连贯 12 表现形式美观、新颖、准确,具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5 易于理解和接受 电脑动画:适用于电脑动画二维和三维 内 容 能运用图形、色彩、空间、动作、音效等视、听觉元素 表达内容和思想,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故事情节 角色形象有特点、有性格,场景符合情节的需要,动画 画面语言生动、引人入胜 音效与主题风格一致,具有艺术感染力 前后意思连贯,画面美观、色彩和谐 网页设计 内 容 反映出作者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制作水平 完美运用各种形式表现主题,有感染力 界面美观、布局设计独到,富有新意 计算机程序设计 内 容 完美运用有关形式表现主题,有实际意义 界面美观、布局合理,设计富有新意 电子板报8分值 8 7 5 5 分值 8 10 7 分值 15 10 内 容 反映出作者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版面设计简洁、明快,图文并茂,前后风格协调一致 封面、封底和报头的设计突出主题 手机动漫创作 内 容 综合使用角色、色彩、场景、动作、音效、叙事等动漫 艺术语言表达情感或故事内容 角色性格鲜明,场景符合情节的需要 音效与主题风格一致,色彩和谐 内容完整、意思连贯,叙事流畅精炼,富有情趣 微博英语创作 内 容 能很好地表达主题,且有趣味性。鼓励使用原创图片及 相片、视频等 英语书写规范流畅,能恰当地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和诠释 主题;发音准确清晰,读者易于理解 音效与主题风格一致,色彩和谐 创新未来设计 内 容 符合主题、形象鲜明 作品款式造型有创意,样式功能搭配合理 数字三维模型局部精细、美观 作品渲染效果图精美,作品功能动画演示详细 4.技术性(20 分) 电脑绘画 内 选用制作软件和表现技巧恰当 技术运用准确、适当、简洁 电脑艺术设计 内 容 选用制作软件和表现技巧准确、恰当 技术运用准确、适当、简洁,视觉效果好 电脑动画(二维) 内 选用制作软件和表现技巧恰当 技术运用准确、适当、简洁9分值 8 10 7 分值 8 7 5 5 分值 8 12 5 分值 3 4 6 12容分值 8 12 分值 8 12 分值 8 6容 画面播放流畅,视听效果好 电脑动画(三维) 内 容 模型创建规范,布线合理,贴图恰当 角色绑定正确,动画自然流畅,物体运动准确,镜头运 用合理 光源设Z合理,渲染后画面真实自然,后期制作完整 网页设计 内 容 选用制作软件和表现技巧恰当 技术运用准确、适当、简洁 人机交互方便,结构清晰,导航和链接无误 计算机程序设计 内 容 算法简捷,思路清晰,方法独特 兼容性好,维护方便,易于安装和卸载 使用方便,人机交互好 电子板报 内 容 选用制作软件和表现技巧恰当 技术运用准确、适当、便于阅读 结构清晰,导航和链接无误 手机动漫创作 内 选用制作软件和表现技巧恰当 能够在手机终端流畅播放 技术运用准确、适当、简洁 微博英语创作 内 容 数码故事能很好地组合文字、画面、旁白和音乐,具有 丰富的表现力 画面和声音清晰、不同画面衔接自然 利用微博分享与交流,成功在微博发布数码微故事 创新未来设计 内 作品装配结构设计合理 各零件逻辑关系正确 容 容6 分值 8 6 6 分值 8 6 6 分值 8 6 6 分值 8 6 6 分值 8 6 6 分值 8 7 5 分值 6 610 设计说明书内容详实、条理清晰 模型及零件尺寸设计符合工艺要求 (四)评比办法4 41.技术测试:包括参赛资格审查,作品“形态界定”审定和作品安装、运 行测试等。通过技术测试的作品提交专家评审,并于 2013 年 5 月 20 日至 30 日期间,在“电脑活动”网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和网络人气指数投票(包括 互联网和手机短信投票;手机短信投票只收取相应短信通讯费,不收取额外信 息费) 。 2.专家评审:由特聘专家、各省推荐评委等有关人员组成专家评审组,按 照作品评比指标进行评审,确定获奖等级。 3.现场面试:2013 年暑假期间,以“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夏令营”形式组织专家评选入围作品的作者参加面试。 面试方式:技术测试和现场答辩。 (1)技术测试:作品作者根据现场命题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小学、初 中为 60 分钟,高中为 120 分钟)上机操作并独立完成测试任务。 测试现场只提供计算机和素材资源,所需软件由学生自备(U 盘) 。 (2)现场答辩:通过技术测试的作者,现场演示并介绍作品,回答专家 提问。 4.综合评定:由活动组委会综合审定评比结果,确定作品获奖等级。四、 “竞赛类项目”项目设置、竞赛规则及有关要求(一) “竞赛类项目”是指中小学生按照命题要求编程,使智能机器人完 成相关任务。符合“机器人”定义概念的各类机器人产品均可参加。 项目设Z为: 小学组:机器人灭火 一对一机器人足球 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爱晚行动”竞赛 世界未来家居机器人挑战赛―“智能机器人管家”竞赛 初中组:机器人灭火 二对二机器人足球 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爱晚行动”竞赛 世界未来家居机器人挑战赛--智能机器人管家竞赛 二对二机器人篮球11 人型机器人全能挑战赛 高中组:二对二机器人足球 二对二机器人篮球 其中,机器人灭火、机器人足球、机器人工程挑战赛项目的选手将在全国 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夏令营期间,与同期举办的“中国国际学生信息科技创意 大赛”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参赛选手同场竞赛和相互交流。 (二)竞赛规则 1.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附件一) 、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爱晚行动”竞 赛规则(附件二) 、机器人篮球竞赛规则(附件三) 、人型机器人全能挑战赛竞 赛规则(附件四) 、机器人灭火竞赛规则(附件五) 、世界未来家居机器人挑战 赛―“智能机器人管家”竞赛规则(附件六) 、机器人竞赛通用规则(附件七) 。 2.竞赛办法 (1)现场测试:需参加现场测试的参赛队员使用自带的电脑和参赛机器 人,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命题要求进行现场编程和测试。 (2)竞赛:通过现场测试的参赛队按照赛程安排和竞赛规则参加比赛, 决出优胜队。 (3)综合评定:由“电脑活动”组委会综合现场测试、竞赛名次等情况 确认获奖等级。 (三)有关要求 1.参赛名额 各省各组别每项目限报 1 个队,每个选手限报 1 个项目,每个项目限报 1 名指导教师。 (1)机器人足球竞赛:小学组每队限报 1 人,初中组和高中组每队限报 2 人; (2)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爱晚行动”竞赛:每队限报 2 人; (3)机器人篮球竞赛:每队限报 2 人; (4)人型机器人全能挑战赛竞赛:每队限报 1 人; (5)机器人灭火竞赛:每队限报 1 人; (6)世界未来家居机器人挑战赛―“智能机器人管家”竞赛:每队限报 2 人。 2.报名程序12 各省级教育部门于 2013 年 6 月 1 日―8 日期间登录 “电脑活动” 网站进行 网上报名并填写相关信息,2013 年 6 月 10 日(以邮戳为准)以文本方式提交 报名表(附表 6、附表 7)和本省“竞赛类项目”组织单位、联系人信息表(附 表 8) 。 同时以电子文档形式(光盘存储,与文本材料一并邮寄)提交附表 6、附 表 7、附表 8 和参赛队员照片等。 3. 竞赛场地及器材 参赛所需器材(机器人、计算机及程序软件)由参赛选手自备。 竞赛场地及相关器材统一提供。五、奖项设置(一)个人荣誉奖项 1.“评选类项目”按照学段组别和项目类别分设。 小学组、初中组一等奖 15 名,二等奖 25 名,三等奖 40 名;高中组一等 奖 10 名,二等奖 15 名,三等奖 40 名。 以“校讯通”为主题的专项作品(包括电脑绘画和手机动漫创作)获奖比 例参照其他“评选类项目”单独设Z。 为配合“中国国际动漫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将通过“电脑活动”进一 步推进“动漫教育实验基地”建设及其动漫人才培养。 注:为体现获奖作品的水平,一等奖作品可空缺、二等奖作品可并列;作 品获奖等级、并列情况和数量,由“活动组委会”依据专家评审意见和面试情 况做出最终确定。 2.“竞赛类项目”按照学段组别和项目类别分设:一等奖 2 名(冠军、亚 军) 、二等奖 2 名(季军、第四名) 、三等奖 4 名(第五至八名) 。 3.为获奖作者(选手)的指导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二)组织荣誉奖项 综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开展活动及获奖情况,设“最佳组织奖” 15 个。 具体评选规则: 指 标 排 序 各省组织工作情况,如报送资料 按技术测试得分由大到 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等 小排序 各省参与“活动”的中小学校数 由大到小排序13权重 0.4 0.3 百分比和中小学生数百分比之和 各省获奖数量由大到小排序0.3注:各省级组织单位要严格把关,杜绝任何弄虚作假行为;严格要求,杜 绝干扰活动评审及竞赛正常进行的行为。如有发生,将取消其所在省“最佳组 织奖”获奖资格。六、组织工作(一)组织领导 “电脑活动”和“创意大赛”由“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组织委员会” 领导、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基础教育二司、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国际合 作与交流司和高校学生司指导, 中央电化教育馆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及 有关省市教育厅联合主办。 “组委会”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设在中央电化教育馆。 (二)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 160 号 88 信箱,中央电化教育馆 项目部 邮政编码:100031 电子邮箱:xmb@ 电话: (010)/52 传真: (010) 联系人:付涛、张东伟、廖斯昂 (三)郑重声明:2013 年《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指南》以 及《2013 年中国国际学生信息科技创意大赛活动指南》 (英文版)由电化教育 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版权所有、翻版必究。14 附表 1 “评选类项目” ( )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荐作品名单 (样表)序 号 组别 项 目 作者 作品编号 作品名称 姓名 学校 所在 年级 指导教师附:参加本届“电脑活动”评选类项目的中小学校总数: 所,占全省(自治区、 直辖市)学校总数: %;参加本届“电脑活动”评选类项目的中小学生总数: 万 人,占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总数: %。 参加省级评比的作品总数: 件。推荐单位签章: 2013 年15月日 附表 2 “评选类项目”推荐作品登记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审核签章)作品名称 小学 □电脑绘画 □电子板报 □“校讯通”专项绘画 初中 项目名称 高中 □电脑绘画 □电脑动画作品大小MB□网页设计□“健康教育”专项动画 □微博英语创作 □网页设计 □“健康教育”专项动画□电脑动画□“校讯通”专项绘画□手机动漫创作□“校讯通”专项手机动漫创作 □微博英语创作 □创新未来设计 □电脑艺术设计 □网页设计 □电脑动画(二维) □电脑动画(三维)□计算机程序设计□“健康教育”专项动画□手机动漫创作 作者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码*□“校讯通”专项手机动漫创作 □创新未来设计 学籍所在学校(按单位公章填写) 年级指导教师 姓名性别职务/职称所在单位(按单位公章填写)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作者: 作者: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作者 2 寸免冠照片 (建议粘贴电子版,与此表一并打印)作者 2 寸免冠照片 (建议粘贴电子版,与此表一并打印)作者姓名:作者姓名:我(们)在此确认上述作品为我(们)的原创作品,不涉及和侵占他人的 著作权;我们同意作品出版权等公益性应用权属电脑活动组委会。 我(们)同意“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组委会”使用我(们)的作品并 将其制作成《2013 年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优秀作品集锦》出版。 *注:未满 16 周岁中小学生,按户口本上的身份证号码填写。 作者签名(不得打印或代签) :1. 2013 年162. 月 日 附表 3 “评选类项目”作品创作说明创作思想(创作背景、目的和意义)创作过程(运用了哪些技术或技巧完成主题创作,哪些是得意之处)原创部分参考资源(参考或引用他人资源及出处)制作用软件及运行环境其他说明(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17 附表 4“评选类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单位、联系人信息表组织单位名称 联系人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 )@ 手机 传真 ( )职务 邮政编码注:请将该信息表电子版于 2013 年 3 月 1 日前发送至:xmb@。原件随后和推 荐作品一并报送。(省级教育部门签章) 2013 年 月 日18 附表 5“评选类项目” ()省级评委推荐表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电脑绘画 □电脑动画(三维) □网页设计 □电子板报 □微博英语创作 □电脑动画(二维) □电脑艺术设计 □计算机程序设计 □手机动漫创作 □创新未来设计职称熟悉项目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电话 电子邮箱 近三年专业工作简历: ( )@ 手机职务 邮政 编码推荐意见:(省级教育部门签章)2013 年 注:一、推荐评委的基本条件月日每省可推荐 3 名评委,分别是大中小学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电教人员,如推荐评委 来自同一个领域(单位)时,只选择其中之一。推荐人选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年龄在 55 周岁以下; 2.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至少熟悉 2 项“评选类项目” 。 二、各省推荐评委人选将进入“评审专家库” ,组委会根据工作需要从中遴选,并以书 面形式通知推荐单位和本人。19 附表 6 “竞赛类项目”参赛名单推荐省份: 组 别参赛项目机器人灭火 1 对 1 机器人足球队员姓名性别 学籍所在学校年级指导教师小 学机器人工程挑战赛 -- “爱晚行动” 世界未来家居机器 人挑战赛―“智能 机器人管家” 机器人灭火 2 对 2 机器人足球初机器人工程挑战赛 -- “爱晚行动” 2 对 2 机器人篮球 人型机器人全能 挑战赛 世界未来家居机器 人挑战赛―“智能 机器人管家”中高2 对 2 机器人足球中2 对 2 机器人篮球附:参加本届竞赛类项目中小学校总数: 参加本届竞赛类项目中小学生总数: 参加本届竞赛类项目参赛队伍总数:所,约占全省中小学校总数: 万人,约占全省中小学生总数:%; %。推荐单位签章: 2013 年20月日 附表 7 “竞赛类项目” (组队)报名表(省级教育部门审核签章) (每队填写一表)省份小学 □机器人灭火 □机器人足球 □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爱晚行动” □世界未来家居机器人挑战赛―“智能机器人管家” □机器人灭火 □机器人足球 □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爱晚行动” □机器人篮球 □人型机器人全能挑战赛 □世界未来家居机器人挑战赛―“智能机器人管家” □机器人足球 □机器人篮球初中参加项目高中队员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学籍所在学校(按单位公章填写)和年级指导教师 姓名性别职务/职称所在单位(按单位公章填写)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作者: 作者: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作者 2 寸免冠照片 (建议粘贴电子版,与此表一并打印)作者 2 寸免冠照片 (建议粘贴电子版,与此表一并打印)队员姓名:队员姓名:我(们)在此确认并承诺:已仔细阅读竞赛规则和通用附则,了解其含义并将严格遵守。 *注:未满 16 周岁中小学生,按户口本身份证号码填写。队员签名(不得打印或代签) :1. 2013 年212. 月 日 附表 8“竞赛类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单位、联系人信息表组织单位名称 联系人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 )@ 手机 传真 职务 邮政编码注:请将该信息表电子版于 2013 年 3 月 1 日前发送至:xmb@。原件随后和相 关参赛资料一并报送。(省级教育部门签章) 2013 年 月 日22 附件一 机器人足球竞赛规则该规则适用于 2 对 2 和 1 对 1 对抗赛,不同之处有注明。小学组为 1 对 1 竞赛,初中组和高中组为 2 对 2 竞赛。一、竞赛场地及设备标准1.场地(内侧) :长 183cm,宽 122cm,高 14cm。四角有防死球的等腰直 角三角柱,直角边长 8cm。 2.墙壁:场地边界有墙壁(包括球门区) 。墙壁高为 14cm, 墙壁内侧为黑 色(哑光) 。 3.球门:球门位于场地底线的中间,宽 45cm,深 12cm,高 14cm。球门上 方有 2cm 宽的横梁,在搭建和编程时,应保证机器人不能进入球门横梁内侧。 可以使用球门上方的横梁以防止机器人进入球门内。球门内部,包括地面、墙 壁和横梁可以涂色(两边球门分别为黄色和蓝色) 。 4.地面:地面是在硬板上覆盖一层绿色的地毯(材料:PVC,钻石纹) 。 5.开球点:球场中央点。 6.坠球点:场地中定义了五个坠球点。一个在场地正中;其余四个坠球点 位于四个墙角附近,沿着赛场的长边分布,是在两边球门内侧联线方向上,靠 近场地中部且距离门柱 45cm 远的那一点。场地中的坠球点将用黑点标示。 7. 中圈:场地上将标出中圈,以场地中心为圆心,直径 60cm,由黑色窄 圈标示。在开球时裁判可以中圈为依据。 8. 禁区:在每个球门前有个宽 30cm、长 75cm 的禁区。禁区由宽 1cm 的白 线标示, 白线也是禁区的一部分。 当机器人所有部分都在禁区内时, 才视作 “机 器人在禁区内” 。 9.照明:为室内照明灯光。 10.机器人:机器人体积(包括静止和比赛状态)正常Z放时垂直投影面 积必须在直径 22cm(含)范围之内,限高 22cm(含)以下,限重 1.1kg(含) 以下,机器人的启动、停止开关应设于机器人上方。 根据机器人电源连接方式不同(串联或并联) ,一台机器人使用的所有电 源的总输出不得超过 12.6V(即三串锂聚合物电池) ,不得使用升压器。每台机 器人的电源都必须有一个接口,以便测量电压,除非该机器人的电源从外观和 连接方式能明显看出它的电压。单场比赛期间不允许充电或更换电池。23 机器人不允许发射红外光,可以使用红外测距传感器,但不能用于干扰其 他机器人,红外测距传感器的数量不能超过 4 个。不允许在机器人表面使用能 够反射红外光的材料。如果给机器人涂色,则必须涂成哑光的。选手应采取措 施避免非主观的可见光及红外光源影响机器人的行动。 机器人(形成三面包围球体的)踢球装Z的控球深度最大为 3cm,以突出 的两点之间成一水平连线中任一点且垂直到机器人边沿的直线距离计算。 机器人不能只在一个维度上运动,而必须具备向所有方向直接运动的能 力。并且机器人不能在己方球门前只作左右移动,而应该能做出直接迎向足球 的动作。 11.足球:使用直径(74±5)mm的匀称电子球,该球会发出红外调制光, 1200Hz阶梯波调制(载波40kHz) ,重95±5g(不含电池) 。二、名词定义解释1.出界球:足球(越过墙壁)被机器人踢出球场外。 2.进球:当球完全进入球门区域或碰到球门后壁反弹,即为进球。 3.死球:足球被机器人和墙夹在中间无法移动、或被多个机器人包围卡住 不动超过 5 秒钟。发生死球时,由裁判员直接将球拿起,放在与死球最近坠球 点对称的坠球点上(对称轴为通过双方球门的中轴线) ,期间比赛不中断。 4.比赛中断:比赛过程中,在 10 秒内没有任何机器人触到球,而且看上 去没有机器人将会触到球。 5.坠球:当发生比赛中断时所采用的继续开始比赛的方式。 6.任意球:发生犯规判罚、出界球时所采用的继续开始比赛的方式。 7.持球:机器人在带球运动时球不产生着地转动。三、竞赛规则1.赛前准备:各参赛队应根据竞赛时间安排,提前半小时进入竞赛区域, 做赛前检查及调试准备。竞赛开始前,每个机器人需要接受裁判员的检录,以 确认它们符合上述规范。检查时,机器人大小以其最突出部位为准,即最长点 为计算点。不符合规则的机器人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2.机器人:机器人本身及其装饰物不能对竞赛有任何影响。机器人装Z不 能“占据”足球,从而影响球的运动。24 守门机器人在外观上必须与进攻机器人有所区别。 禁止使用无线或红外线装Z等进行遥控,禁止参赛选手在墙上、地上或其 他位Z放Z“灯塔”或反射物等来帮助机器人导航。每次比赛半场的开始、每 次暂停后应由裁判指示参赛者来激活机器人。 检录时,小学组每队最多可带 1 个机器人,初中、高中组每队最多可带 2 个机器人。禁止参赛队更换机器人,或与其他参赛队交换机器人。 3.猜边:参赛双方用投币方式选定开球或场地。选定后,参赛双方有 3 分 钟的准备时间。 4.开球:开球时,所有机器人都必须位于自己的半场,处于静止状态。由 裁判将球放Z在开球点,开球方开球机器人放Z在距足球 2cm 至 5cm 位Z,其 它机器人必须离球大于 30cm,也就是在中圈外。裁判可以调整机器人的摆位。 在裁判下令后(通常是使用哨子发令) ,所有的机器人由队员启动。抢先启动 机器人或启动机器人时采取任意方式故意推挤机器人,将被判罚技术犯规。一 方进球后,应由对方以同样方式,重新开球继续比赛。 下半场,参赛双方互换场地及开球权。 5.计时:常规赛:分上下两个半场,各 5 分钟,中场休息 2 分钟。比赛开 始前, 每队有 2 分钟的准备时间。 比赛时钟将持续计时 (两个 5 分钟半场。 “被 破坏机器人”除外) 。计时器由裁判来控制。由于坠球、替补、处理伤员、延 误时间及其他原因损失的时间在比赛中进行相应的补时。 加时赛:双方在 10 分钟比赛中打成平局,且比赛需有胜负时,进行加时 赛。加时赛分上下两个半场,各 2 分钟,中间不休息。加时赛中每个参赛队只 有一个机器人上场,守门机器人不参与比赛。初赛(循环赛、小组赛)阶段没 有加时赛。 对于小学组,比赛已经是1对1,所以加时赛与普通比赛相同。 胜负判定:对于加时赛仍然平局的比赛,按照复赛阶段各队的净胜球数进 行评判;如果相同,按照各队在复赛阶段的进球数进行评判;如果还相同,按 照整个比赛过程中净胜球数进行评判;如果仍然相同,按照整个比赛过程中的 进球数进行评判。 6.坠球:由裁判员将足球放在距原位Z最近的坠球点上,双方机器人可摆 放在距球 15cm 以外的任意地方;裁判吹哨后,继续比赛。在摆放机器人位Z 时,如果双方不能友好协商处理,则遵照以下次序: 2 对 2 比赛,防守方离球门较远的机器人最先定位,然后进攻方机器人定25 位,最后防守方离球门较近的机器人定位; 1 对 1 比赛,进攻方机器人先定位,防守方机器人再定位; 罚任意球时,机器人摆放次序亦照此办理。 7.任意球:获得任意球的一方可以在球附近(2-5cm)放Z一个机器人,其 他参赛机器人应放Z在离球 15cm 以外。 由裁判员将球放在发生犯规的地方, 如果犯规地点距墙壁小于 15cm, 则将 球放在距墙壁 15cm 处。 出界球时,判对方在最近的坠球点罚任意球。 裁判鸣哨后, 继续比赛。 罚任意球的机器人触球后, 其他机器人方可触球。 8.参赛队员:在比赛中由参赛选手负责开动、放Z、移开机器人,任务完 成后应立即退出竞赛场地。 比赛过程中参赛队员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与场外人员交流, 在裁判员警告无 效后,取消该参赛队本场比赛资格,比赛结束,判对方 3 比 0 胜;如果之前对 方净胜球超过 3 个,按实际比分计算成绩。 9.球的运动:机器人不能“占据”球、不能“持球” ,即:机器人不能通 过堵死球的移动方向来完全控制球。例如:将球固定在机器人身上,或使用机 器人身体将球包围,阻止其他机器人触球,或被压在机器人底下。任何时候球 都必须是可见的着地运动。裁判员一旦发现“持球”或“占据”球,将立即取 消该参赛队的比赛资格。 比赛期间允许机器人将球踢起,但踢起的高度不能威胁到观众、裁判或队 员的安全。 10.守门员:首个完全进入自己防守半场的禁区(机器人的所有部分都进 入)的机器人被称为“守门员” ,直到它完全离开禁区为止。 11.计时暂停:如果裁判需要和工作人员讨论某个比赛情况的,可以暂停 比赛。 当裁判停止比赛时, 所有的机器人必须停止, 并且留在赛场上, 不得触碰。 裁判可以决定到底是按原样继续比赛,或是以开球方式继续比赛。 12.修复机器人:因犯规造成机器人严重受伤不能正常比赛时,队员在征 得裁判许可后可将受伤机器人移至场外修理, 修复机器人需经裁判允许后再上 场比赛。 13.机器人临时下场:非犯规情况下,机器人出现运行中止、部件受损或 脱落,影响比赛正常进行时,经裁判允许,参赛队员可拿出机器人在现场修复26 (修复时间不得少于 30 秒) 经裁判允许后再由参赛队员将修复的机器人放回 , 原在位Z。机器人临时下场次数不限,此间,比赛正常进行。 14.换球:比赛过程中,根据足球和场地的损坏及比赛进行情况,可以调 整和更换竞赛场地和用球。如果比赛中,足球严重破裂等情况时,则立即中断 比赛,将新换的足球放在比赛中断时原球所在地最近的坠球点恢复比赛。 15.技术犯规:出现下列情形之一为技术犯规,犯规机器人将被裁判移出 场地 30 秒或至出现进球。 (1)机器人的任意部分进入球门横梁内侧; (2)在裁判哨声响起前,违规抢先启动的机器人; (3)启动机器人时采取任意方式故意推挤机器人; (4)在比赛中未经裁判允许参赛选手触碰机器人。 16.红黄牌制度:比赛过程中,机器人累计技术犯规满三次将被出示一张 黄牌,两张黄牌累计一张红牌。红黄牌不带入下一轮比赛。 在比赛中, 如有参赛队员不服从裁判裁决、 顶撞裁判, 将被出示黄牌警告, 情节严重者将被出示红牌驱逐出场,比赛结束,判对方 3 比 0 胜;如果之前对 方净胜球超过 3 个,按实际比分计算成绩。 17.计胜方法:在比赛中,进球较多的一方为得胜队,如双方均未进球或 进球数相等,则这场比赛应为“平局”。 18.小组赛出线方法:小组比赛中胜 1 场积 3 分,平一场积 1 分,输一场 积 0 分。积分多的队伍进入下一轮比赛。出现积分相同的队伍以净胜球多的队 伍排名靠前;净胜球还相同以进球数多的队伍排名靠前;进球数仍然相同则由 抽签决定名次。 19.5-8 名排名方法:前 4 强产生后,根据淘汰赛成绩决定 5-8 名的排序, 不再进行比赛。淘汰赛中净胜球多的队伍排名靠前;净胜球相同以进球数多的 队伍排名靠前;进球数相同则根据小组赛成绩排定名次,排名方法同小组赛出 线方法。四、犯规与处罚1.冲撞犯规: 连续在无球状态下冲撞对方不控球机器人三次以上为冲撞犯 规,判罚任意球。 2.停赛处罚:初、高中组被罚红牌的机器人停赛 90 秒,之后可重新回到 竞赛场地参加比赛;如果在此 90 秒内另一机器人也被罚红牌,则比赛结束,27 判对方 3 比 0 胜;如果之前对方净胜球数超过 3 个,按实际比分计算成绩。小 学组被罚红牌则比赛结束, 判对方 3 比 0 胜; 如果之前对方净胜球数超过 3 个, 按实际比分计算成绩。 3.延误开球:开(罚)球时,开(罚)球机器人在 5 秒钟内未能触及球, 判延误开(罚)球。换由对方罚任意球。 4.处罚: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黄牌警告并判罚将机器人移出场地 60 秒 或至出现进球。 (1)严重和重复冲撞对方机器人并导致其不能正常比赛; (2)累计三次技术犯规; (3)参赛队员不服从裁判裁决或顶撞裁判。 5.改变竞赛场地和用球:出现这种情况时,比赛将暂停,并马上实施补救 措施。如果裁判认定某一队故意破坏竞赛场地和用球,将取消该队参赛资格。五、裁判每场比赛由两名裁判员执行裁判任务。 裁判员在比赛过程中所作的判决为 最后判决。裁判员的职责是: 1.严格按照《竞赛规则》,认真、公正的对比赛进行裁判。 2.避免做出对犯规队有利的判罚。 3.记录比赛成绩和比赛时间,使比赛用足规定的时间或双方同意的时间, 并补足由于偶然事故或其他原因所损耗的时间。 4.审查参赛机器人、竞赛场地和足球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5.严格遵守《裁判员守则》。28 六、场地平面示意图七、通用附则(见附件七)29 附件二 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爱晚行动”竞赛规则 一、任务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你就在慢慢的长大变老。起初,长大意味着身体的 成长,你开始学习走路,学习说话,并开始探索周围的人以及你与周围世界之 间的关系。 你将从一个婴儿渐渐成长为一个幼童, 再从幼童成长为儿童、 少年、 成年人,最终成为老年人。 本赛季的项目主题是:探究成长阶段中的老年阶段。 比赛时,学生既要掌握机器人编程和制作,也要考虑如何面对一个多任务 的项目,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成绩;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加对工 程技术的认识以及对社会、环境与人的关系的思考。机器人需在 150 秒内完成 14 项挑战任务,每个任务都有相应的分数,任务的完成没有先后顺序,完成任 务越多,所得分数越高。二、竞赛场地30 场地:木质外框的内长 236cm、内宽 115cm、内高 9cm,外框厚度 2.5cm, 内侧为黑色哑光,场地内居中铺设有一张 236cmx115cm 的塑胶纸,塑胶纸上 摆有相应的人物模型,其中一些人物模型需要使用子母扣固定在场地上。场地 纸必须放在平坦光滑的表面上,并且用边框将所有的区域围住。三、任务说明及得分任务名称 保龄球 任务模型 任务内容及得分条件 乐高球将保龄瓶击倒 全中 针线活 被子补丁接触到黑色 目标区域 旗子保持直立状态 机器人向灰色圆盘施 力,使电话向前移动 并进入到基地 绿色的药瓶在基地 60 分 蓝补丁 15 分/个 黄补丁 30 分/个 20 分/个 分值 未全中 7 分/个可视通话宠物狗20 分吃药25 分火炉所有四个火都变黑色25 分园艺植物的底部接触到白 色的目标区域 修复好的椅子在基地 内 修复好的椅子任何一 部分(投影面积)在 桌子下面 重物被抬起后的高度 与红色标记重叠。3125 分 15 分 25 分 15 分修复椅子力量练习 重物被抬起的高度高 于红色标记。25 分球类游戏架上小 10 分/个 机器人移动杠杆, 当前 球得分 中心位Z的小球就会 中心位 被己方颜色的小球所 Z小球 60 分 代替 得分 机器人将黄色的环带 回基地 场地里的标杆与对方 场地里的标杆平行排 列(不论方向) 机器人完全停在月台 上,月台持倾斜状态 机器人完全停在月台 上, 月台持平衡状态得 分 机器人每次将转轮转 动 90°每两次转动转 盘之间,机器人必须 至少完全返回基地一 次,得分取决于转轮 上指针的位Z 机器人完全在基地之 外时,你触碰了机器 人,裁判会将有氧运 动任务中的指针向 0 的方向拨动一格 20 分/个灵活性练习共鸣45 分 45 分 65 分换乘有氧运动见表 1惩罚32 图1表1指针位Z 9-0 8-5 8-4 8-3 8-2 8-1 8-0 7-5 7-4 7-3 7-2 7-1 7-0 得分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11 110 109 108 107 106 指针位Z 6-5 6-4 6-3 6-2 6-1 6-0 5-5 5-4 5-3 5-2 5-1 5-0 4-5 得分 103 100 97 94 91 78 75 72 69 66 63 60 55 指针位Z 4-4 4-3 4-2 4-1 4-0 3-5 3-4 3-3 3-2 3-1 3-0 2-5 2-4 得分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5 -10 指针位Z 2-3 2-2 2-1 2-0 1-5 1-4 1-3 1-2 1-1 1-0 得分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四、竞赛方式1.竞赛:两个标准场地并排放Z,两队同时上场比赛。在 150 秒时间内, 机器人要尝试完成所有任务以获得尽可能多的分数,比赛连续记时。 2.任务:机器人为了获得分数而要完成的工作。机器人必须从基地出发, 可以多次往返于基地和场地之间, 每次出基地后可以尝试完成 1 个或多个任务。33 任务可以按照任意的顺序去完成, 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反复尝试去完成任 务,或者放弃任务。当比赛结束后,裁判根据场地上每个任务完成的结果,给 出相应的分数。 3.轮次:每支队伍比赛一次为一轮,比赛进行 3 轮,取最好一轮成绩。参 赛队在每轮比赛之间有时间去调整机器人和程序。 4.成绩排名:以每支队伍成绩最好一轮为排序依据,如最好成绩相同,看 次好成绩;如次好成绩相同则看剩余一轮成绩;如三轮成绩都相同,依次把每 轮完成时间做排序依据; 若还相同, 则在发生此情况的队伍中举行一轮对抗赛, 排定名次;如对抗赛成绩仍然相同,则采取现场抽签方式确定最终名次。 5.机器人:机器人尺寸、任务模型和完成任务的策略物体(从基地出发 时)不能超过基地范围。出发完全离开基地后,机器人可做展开动作。任务模 型和完成任务的策略物体不属于机器人。 机器人的电子部件在每轮比赛过程中 最多使用 1 个控制器、3 个马达。 6.基地:是场地垫上基地边界向上延伸 40cm 组成的一个虚拟空间(包括 边框的内表面) 。注意:基地是一个空间而不是平面,作为准备机器人、出发 和维修机器人的区域,出发前任何选手控制的物品,包括机器人不得超出基地 范围,有时基地是得分物体的目标位Z。机器人在完成任务后不一定回基地, 在比赛结束时也不需要回基地。 7.自动控制:机器人必须自动运行,即机器人离开基地后自动地去完成 任务,然后根据需要自动返回基地。大多数机器人需要多次执行任务。 8.设备管理:在基地里,任何妨碍机器人准备或运动的物体都可以放到 基地附近区域,只要它们不引起场地的变化并且摆放的位Z不具有策略性。 9.合作:在比赛期间,队伍中的两名队员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10.操作定义:为了避免在词语理解上发生争执,下面对任务、规则和物 体(机器人)的位Z进行定义。 ●在里面/进入/到(把区域作为目标) :物体的任何一部分只需要越 过目标的外边缘。 ●在里面/进入(把容器作为目标) :物体被容器所包住,至少有五个 方向不能移动。 ●在外面(把区域和容器作为目标) :物体的任何一部分都不在目标里 面(这表示物体必须完全在外面) 。34 ●在上面/到上面(把物体作为目标) :目标物体必须能够支撑物体的 所有重量。当物体也被其他物体支撑时,由裁判来评判移开其他支撑物体时, 目标物体是否能够支撑物体的所有重量。 ●脱离/拿走(把物体作为目标) :目标物体在任何方向上都不能支撑 被取物体的重量。 ●接触(针对任何目标) :物体本身必须要与目标直接接触。 ●完全:物体的任何一部分都要满足条件。 11.机器人携带物:凡是机器人所携带的物品都被定义为机器人携带物。 可以在准备模式期间处理,或者由机器人自动使用。 12.得分物体:根据他们所在位Z能够获得分数的物体。要得到分数,每 个得分物本身必须满足任务得分的要求,与机器人或任何策略物体的位Z无 关。 禁止包住、 连接或者互相连接得分物体, 但可以把得分物放到策略容器里。 13.取消游离物体:本届比赛取消游离物体定义,所有散落在场地上的物 品都不得用手对其进行移动、恢复、改变,包括裁判在内。机器人损坏除外。 14.失去接触:如果机器人处于自主模式,并且与物体失去接触,那么该 物体将保留在原地(机器人损坏规则中所描述的情况除外) 。在过渡模式中失 去接触,队员可以继续对物体进行操作。 15.预备模式:在比赛开始前或在每次启动前,机器人处于预备模式。这 个时候,机器人必须处于基地内,队员可以用手进行必要的处理,如维修、更 换附加装Z、安装或卸载物体、调整机械结构、按开关、给传感器信号以及瞄 准。 16.出发位Z:机器人启动时,机器人的每一部分及与它相连的任何物体 必须完全在基地里。 17.启动程序:允许参赛队用以下三种方式启动机器人:按下按钮、给传 感器信号、等待一个正在运行或停止的程序继续运行。在整个启动过程中不允 许队员以其它方式操作机器人。启动后,机器人进入过渡模式。 18.过渡模式:启动后到出基地前,机器人处于过渡模式中。此时,机器 人不能进行任何操作但可以携带与机器人已经有接触的物体离开基地 (机器人 携带物) 。在机器人处于自主模式前,不允许与物体失去接触或与物体接触。 在过渡模式中,如队员碰到机器人,那么必须进入预备模式,这时队员可以对 任何物体进行操作。35 19.自主模式:当机器人在基地外面时,机器人处于自主模式,在比赛结 束前或者队员接触机器人之前,可以自由的执行任务。如果队员在自主模式中 接触机器人(称为“营救”,必须进入预备模式;可以对相关的物体进行操作, ) 但是裁判会从基地里拿走一个有益菌,具体情况由任务描述决定。 20.肌肉动作:机器人启动后,必须完全离开基地后才能做形态上的改变, 不允许在部分机器人位于基地内就做出改变 (除运动以外的机械装Z的动作) 。 21.机器人损坏:在比赛过程中,机器人部件掉落而导致机器人损坏,队 员可以自己取回机器人和掉落的部件至基地,也可以请求裁判帮助取回,在基 地中恢复机器人。此过程也作为营救机器人。 22.场地损坏:除了规则中允许的,参赛队不允许触碰基地外的任务模型, 不允许机器人毁坏任务模型。参赛队必须使用比赛提供的任务模型,而不能携 带相同的复制品到比赛区域,不能动手修复场地模型。如果有其它情况引起的 模型破坏、故障、移动、激活(而非机器人的正常动作引起的) ,裁判应尽快 将其恢复,并根据情况确定得分情况。有意损坏场地的行为将受到警告,并将 导致失去得分。 23.干扰:除了需完成跨在两个场地中间的任务时,双方机器人可能碰面, 其它任何情况下机器人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干扰对方的机器人、场地和策略。 24.分数判定:为减少争议,比赛结束后,再根据场地上情况来判定分数。 如果已经完成的任务被机器人在比赛结束前意外破坏了,就无法得到该分数。 25.比赛结束:每场比赛结束后,不允许任何人去碰场地上的东西,裁判 与队员一起核对场地上任务得分情况以及告诉队员丢分的原因, 队员不得带走 任务模型。最后由裁判恢复场地模型。五、通用附则(见附件七)36 附件三 机器人篮球竞赛规则该规则适用于 2 对 2 篮球比赛。在场地中,机器人在对方半场寻找发光的 球,避开对方机器人防守并投篮得分。一、竞赛场地及设备标准1.场地(内侧) :长 240cm,宽 160cm,高 18cm。 2.墙壁:场地边界有墙壁,墙壁高为 18cm,墙壁内侧为黑色(哑光) 。 3.边界:平行于场地长边两内侧 10cm 处(含木条宽度)分别有一条长 240cm、宽 2cm、高 2cm 的木条(在白色半场木条为黑色,在黑色半场木条为白 色)作为边界。边界四角有等腰(15cm)直角三角形柱(与外框齐高) 。 4.篮架及篮筐:篮架宽 60cm、高 35cm、厚 2cm,位于底线中间,在篮架 中线 25cm 高处放Z内径为 13cm、材料直径≤0.4cm 的篮筐。篮筐上每隔 15mm 扎一根 3*100mm 标准尼龙扎线带并粘牢,向中间成锥形作为篮网(见下图) 。5.投篮区:篮筐外围地面有一块半径为 35cm 的绿色实心半圆为投篮区。 6.基板:基板上铺有场地纸,一半为白色、一半为黑色(用灯箱布制作) , 黑色区域和白色区域无接缝,基板尽量保持平整和水平。 7.开球点:场地中央处,直径为 3cm 的红色圆。 8.坠球点: 场地中黑白交界线离出界条 3cm 处, 直径为 3cm 的红色实心圆。 9.罚球位:距离场地底线中间 30cm 处,直径为 3cm 的红色实心圆。 10.照明:场地照明根据实际场地条件确定。参赛者在竞赛前将有时间了 解场地及照明条件。竞赛期间照明条件是相对稳定的。 11.机器人:在比赛中允许两台机器人上场,一台投篮机器人和一台防守 机器人; 投篮机器人 (静止和比赛状态) 正常Z放的垂直投影面积应在直径 30cm 范围之内,高度不超过 40cm,重量不超过 2.3kg,启动、停止开关应设于机器 人上方。37 防守机器人(静止和比赛状态)正常Z放的垂直投影面积应在直径 22cm 范围之内,高度不超过 20cm,重量不超过 1.5kg,机器人用于行动的驱动轮不 超过 3 个,控球装Z深度不超过 0.2cm。 无论是投篮机器人还是防守机器人都不能使用粘胶等类似方法将球粘住, 机器人的任何装Z在比赛中不能占据球,机器人的启动、停止开关应设于机器 人上方。 12.球:直径为 9cm,重量为 160±5g,是一个内部装有电池与小电珠的透 明发光球(发出的光波长范围为 810-700nm;光辐射密度为单个 150Lm;光线 直接、均匀地覆盖球面,且无盲点) 。二、竞赛规则1.赛前准备:各参赛队应根据竞赛时间安排,提前半小时进入竞赛区域, 做赛前检查及准备调试。每个机器人需要接受检录,不符合要求的机器人将不 能进入竞赛场地参赛。 2.机器人:参赛机器人须有个性化装饰物或标记,以便区别于其他参赛队 的机器人,装饰物或标记被视为机器人的一部分,如对机器人产生影响则由参 赛选手负责。禁止使用无线或红外线装Z等进行遥控,禁止参赛选手在墙上、 地上或其他位Z放Z“灯塔”或反射物等来帮助机器人导航。每个比赛半场的 开始、每次暂停后应由裁判示意参赛者来激活机器人。 每队最多可带 4 台机器人。 比赛过程中因机器人对抗或者抛出的球将对自 己或对方机器人造成损坏,参赛机器人需做好自身的保护措施。 3.猜边:参赛双方用投币方式选场地或者开球,猜中的一方有优先权选择 场地或者开球。选定后,参赛双方有 3 分钟的准备时间。 4.开球:采用防守机器人开球的方式,在整个比赛中所有的防守机器人都 必须位于自己的半场,所有的投篮机器人都必须位于对方半场,开球的一方距 离球 5cm,另一方距离球 25cm,所有投篮机器人必须位于对方半场的罚球位。 由裁判将球放Z在开球点,裁判可以调整机器人的位Z,并宣布完成调整。裁 判吹哨后,比赛开始。在裁判哨声响起前,抢先启动机器人或启动机器人时采 取任意方式故意推挤机器人将被判罚技术犯规。 一方进球后,应由另一方重新开球,继续比赛;比赛中断、死球或出现机 器人被动与篮网缠住的情况(计时 5 秒)时,重新开球继续比赛,开球时双方 防守机器人离球的距离均为 25cm,所有投篮机器人必须位于对方半场的罚球38 位;下半场,参赛双方互换场地。 5.竞赛计时 常规赛:分上下两个半场,各 5 分钟,中场休息 3 分钟,在此期间参赛队 可以调试机器人。上下半场比赛时钟将持续计时。计时器由裁判来控制。由于 坠球、替补、处理伤员、罚球、延误时间及其他原因损失的时间在上下半场比 赛中均进行相应的补时,补时时间不超过 1 分钟。 加时赛:双方在 10 分钟比赛中打成平局,且比赛需有胜负时,进行加时 赛。加时赛分上下两个半场,各 2 分钟,中间不休息。加时赛完成后以得分较 多的一方为获胜方。 6.胜负判定:对于加时赛平局的比赛,按照复赛阶段各队的净胜分数进行 评判; 如果净胜分数相同, 按照各队在复赛阶段的分数进行评判; 如果还相同, 按照整个比赛过程中净胜分数进行评判;如果仍然相同,按照整个比赛过程中 的总分数进行评判。 7.计胜方法:在比赛中,得分较多的一方为得胜队,如双方均未得分或得 分数相等,则该场比赛视为“平局”。 8.犯规罚球:在比赛中,机器人犯规被判罚球。罚球时,由对方投篮机器 人在犯规方罚球位罚球,罚球时由裁判示意选手把防守机器人移出场地,罚球 进球后,重新开球;罚球未进,对方防守机器人可以马上进入场地(活动半场 的坠球点) ,继续比赛。从罚球开始计时, 10 秒内仍末完成罚球,换由对方重 新开球。无论机器人在任何位Z罚球,罚球时进球均得 2 分;罚球时出界则重 新开球(不累计出界球次数) ;全场累积犯规次数。 9.坠球:球出界时,由裁判员进行坠球。 10.参赛队员:在开球前由参赛选手负责启动、放Z、移开机器人,未经 裁判允许不得再触碰机器人。 比赛过程中参赛队员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与场外人员交流, 在裁判员警告无 效后,取消该参赛队本场比赛资格,比赛结束,判对方 10 比 0 胜;如果之前 对方净胜分超过 10 分,按实际比分计算成绩。 11.球的运动:在比赛中投篮机器人连续 “持球”时间不能超过 15 秒, 否则由对方罚球;机器人在比赛中任何时间都不能“占据”球,即:机器人控 球装Z不能完全挡住球的光线,导致其他机器人无法发现球。否则占据球的机 器人将被罚出。 比赛期间允许球离地,但高度不能威胁到人员的安全。39 12.破坏篮筐:在比赛中机器人冲撞篮筐造成其倾斜、变形、损坏等无法 继续比赛时视为机器人破坏篮筐,判对方罚球。 13.越界:投篮机器人或者防守机器人垂直投影完全越过规定活动半场即 视为越界。即在比赛中防守机器人必须位于自己活动半场,投篮机器人必须位 于对方活动半场。在无对方机器人冲撞的情况下越界则视为主动越界, ,否则 视为被动越界。 主动越界由裁判把机器人罚出场地, 秒后重新放入活动半场 30 的坠球点; 被动越界的机器人如 5 秒内无法返回自己的活动半场则由裁判将其 放入对应活动半场的坠球点。 14.出界球的判定:以最后接触球的机器人作为出界球的标准,在双方争 球时同时接触到球,球出界则判坠球;全场累积出界球次数。 15.计时暂停:比赛中没有计时暂停。 16.更换机器人:在比赛进行过程中,未经裁判员许可,禁止更换机器人。 如需要更换或调整机器人,只能在开球或罚球时,向裁判员提出申请,经同意 后,方可更换。更换机器人遵守先下后上原则。在整场比赛中,每队最多有三 次更换机会。 17.修复机器人:在比赛中机器人因出现运行中止、部件受损或脱落、犯 规所造成机器人严重受伤不能正常比赛等故障时, 经裁判允许后可将故障机器 人移至场外维修,比赛继续进行;30 秒后参赛选手示意裁判,经允许后方可返 回竞赛场地相应活动半场,放到出现故障时最近的坠球点继续比赛。机器人下 场修复次数不限。 18.更换竞赛场地和比赛用球:比赛过程中,根据球和场地的损坏及比赛 进行情况, 裁判员可以调整和更换参赛队的竞赛场地和比赛用球。 如果比赛中, 球发生 2 个以上电珠不亮或破裂等情况时,应视为比赛中断,将更换的球放在 开球点,重新开球。 19.红黄牌制度:在比赛中,如有参赛队员不服从裁判裁决、顶撞裁判, 将被出示黄牌警告,情节严重者将被出示红牌驱逐出场,比赛结束,判对方 10 比 0 胜;如果之前对方净胜分超过 10 分,按实际比分计算成绩。 20.小组赛出线方法:小组比赛中胜一场积 3 分,平一场积 1 分,输一场 积 0 分。积分多的队伍进入下一轮比赛。出现积分相同的队伍以净胜分多的队 伍排名靠前;净胜分相同以总分多的队伍排名靠前;总分相同则由抽签决定名 次。 21.5-8 名排名方法:前 4 强产生后,根据淘汰赛成绩决定 5-8 名的排序,40 不再进行比赛。淘汰赛中净胜分多的队伍排名靠前,净胜分相同以总分多的队 伍排名靠前;总分相同则根据小组赛成绩排定名次,排名方法跟小组赛出线方 法相同。三、名词定义解释1.出界球:球中心越过边界条或底线边框。 2.进球:球自上而下穿过篮筐。机器人任一部分垂直投影在投篮区内进球 按 2 分计算;机器人任一部分垂直投影始终处于投篮区外进球按 3 分计算。 3.死球:球被机器人和墙夹在中间无法移动、或被多个机器人包围卡住不 动超过 5 秒钟时。 4.比赛中断:比赛过程中,在 5 秒钟内没有任何机器人触到球,而且看上 去没有机器人将会触到球。 5.坠球:当发生出界球时所采用的继续比赛的方式,由裁判员将球放入场 地离出界处较远的坠球点坠球。 6.占据球:机器人利用装Z完全挡住球的光线,导致其他机器人无法发现 球。即机器人在进攻中控制球时,必须保证正常发光的球内 8 个发光小电珠至 少有 1 个可被肉眼直接看见。 7.持球:球进入控球装Z。 8.控球装Z深度: 机器人边沿的任一点垂直到控球装Z以突出的两点之间 形成一条连线的最远距离。 9.活动半场:白色区域或黑色区域。四、技术犯规与罚球1.技术犯规:出现下列情形之一为技术犯规,由对方罚球。 (1)当球并不在有关机器人控制范围之内时,冲撞对方机器人导致对方 机器人损坏时; (2)防守方的任意一个机器人在己方投篮圈不动(对球不产生反应) ,或 防守方任意一台机器人身体的任何部分主动越过己方投篮圈进入投篮圈里面 超过 5 秒钟以上; (3)在裁判哨声响起前,违规抢先启动的机器人; (4)启动机器人时采取任意方式故意推挤机器人;41 (5)在比赛中未经裁判允许参赛选手触碰机器人; (6)参赛队员不服从裁判裁决或顶撞裁判。 2.处罚 (1)开(罚)球时,开(罚)球机器人在 5 秒钟内未能触及球,判延误 开(罚)球,换由对方开球; (2)破坏竞赛场地和竞赛用球时,比赛将暂停,并马上实施补救措施。 如果裁判认定某队系故意破坏,将取消该队参赛资格。 3.罚球: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1)出界球累计三次,之后每次出界; (2)破坏篮筐; (3)技术犯规; (4) “持球”时间超过 15 秒。五、裁判每场比赛由两名裁判员执行裁判任务。裁判员在比赛过程中所作的判决, 为最后判决。裁判员的职责是: 1.严格遵守《竞赛规则》 ,认真、公正的对比赛进行裁判。 2.避免做出对犯规队有利的判罚。 3.记录比赛成绩和比赛时间,使比赛用足规定的时间或双方同意的时间, 并补足由于偶然事故或其它原因所损耗的时间。 4. 检查参赛机器人、竞赛场地和球是否符合规则要求。 5.裁判员必须遵守《裁判员守则》 。六、场地示意图42 图 1:平面图图 2:立体图图 3:蓝架及篮筐注:篮筐上有篮网43 七、通用附则(见附件七)44 附件四 人型机器人全能挑战赛竞赛规则 一、任务要求机器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多项挑战动作。每个动作都有相应的分 数, 从起始区出发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完成挑战动作, 完成动作越多、 用时越少, 得分越高。 在比赛中,参赛队员除了要掌握机器人编程和对物理、力学平衡等知识的 应用外, 还要考虑如何面对一个多任务的项目,在有限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成绩。二、竞赛场地说明竞赛场地的外尺寸是 250cm×120cm,上面有机器人跨栏、机器人钻障碍、 机器人侧向行走、机器人上下楼梯和机器人滑雪的场地设施。 在场地中粗黑线是机器人做每项动作的起始线, 粗红线是机器人做每项动 作的终止线。 机器人在做每项动作前双脚不能越过本动作任务的起始线和上个 动作任务的终止线,在做每项动作时机器人必须从本动作任务的起始线进入, 机器人的双脚完全越过本动作任务的终止线才可以视为机器人完成该动作。 竞赛场地环境为冷光源、低照度、无磁场干扰。但由于一般赛场环境的不 确定因素较多,例如,场地表面可能有纹路和不平整,光照条件有变化等。参 赛队在设计机器人时应考虑各种应对措施。三、任务说明和得分1.机器人跨栏 (1)规则:跨栏尺寸如图所示。要求机器人通过指定高度的栅栏。机器 人可以接触栏,但不得碰翻或移动栏(栏的任一部分的垂直投影不得超出起始 线、终止线或在边界外) ,否则视为动作失败而不能得分。45 (2)记分:机器人成功跨过栏,可获得该项动作的 100 分,不成功则得 0 分。 2.机器人钻障碍 (1)规则:障碍物尺寸如图所示。要求机器人从一个具有固定高度的障 碍物底下钻过。在障碍物的上面有一个平衡杆,杆的材质为塑胶,直径是 1cm。 机器人可以接触障碍物,但不得碰翻或移动障碍物(即障碍物的任一部分的垂 直投影不得超出起始线、终止线或边界外) ,否则视为动作失败而不能得分。 机器人若钻过障碍物,但碰落了上面的平衡杆,将按照规则罚分。(2)记分:机器人成功钻过障碍物,可获得该项动作的 100 分,不成功 则得 0 分。 3.机器人侧向行走 (1)规则:跑道长度如图所示,中间有一条线。要求机器人在最短的时46 间内走完全程。机器人必须侧向行走,若正向行走视为犯规不能得分;机器人 不得走出规定区域(双脚接触到规定区域边线) ,否则视为动作失败不能得分。(2) 记分: 得分是 T = 400/t, 式中 t 为机器人侧向完成任务的时间 (秒) , 例如机器人完成侧向行走的时间为 4 秒,则得 100 分,不成功则得 0 分。 4.机器人上下楼梯 (1)规则:楼梯尺寸如图所示。要求机器人以最快的速度从场地平面起 步,完成从一边上台阶、下台阶到另外一边的场地平面上。(2) 记分: 得分是 T = 1600/t, 式中 t 为机器人最快完成任务的时间 (秒) , 例如机器人完成上下楼梯的时间为 16 秒,则得 100 分, 不成功则得 0 分。 5.机器人滑雪 (1)规则:滑雪场地尺寸如图所示。要求机器人以最快的速度穿越绕行 通过三面旗子。每面旗子相隔 32.5cm。旗子的尺寸如图所示。机器人在滑雪过 程中不能走出规定区域(双脚接触到规定区域边线)或在绕行旗杆时脚底部从47 绕行方向压到旗杆底座下(场地上)直径为 3.5 cm 的红色圆圈线,否则视为 动作失败不能得分。机器人若在滑雪过程中碰倒旗子将按照规则罚分。(2)记分:得分是 T = 2000/t,式中 t 为机器人完成任务的时间(秒) , 例如机器人完成滑雪的时间为 20 秒,则得 100 分, 不成功则得 0 分。四、竞赛1.竞赛:同一时间内,每个场地只有一个队伍在场比赛。 要求机器人在 5 分钟的比赛时间内, 尝试完成所有任务以获得更多的分数, 比赛时不会中断计时。 2.任务:机器人为了获得分数而要执行的动作。机器人需按照规定顺序完 成任务,可以反复尝试未完成的任务,或者放弃任务。当比赛结束后,裁判根 据场地上每个任务完成的结果,给出相应的分数。 3. 轮次:比赛进行两轮, 参赛队伍在两轮比赛之间可以调整机器人和程序。 4.比赛动作:比赛规定动作为机器人跨栏、机器人钻障碍、机器人侧向行 走、机器人上下楼梯和机器人滑雪。在比赛之前抽签决定和公布机器人的出发 区。同一组别所有队伍的比赛出发区是一样的,两轮比赛的出发区也都是一样 的。机器人在出发区等候出发时,双脚必须位于出发区的白色阴影区域内。 机器人在每项动作之间的切换,如途中绿色的地面部分,可以使用机器人 的程序控制器指引机器人到达合适的位Z;机器人在执行每项动作的过程中, 必须是自动运行。 5.竞赛顺序:参赛队通过抽签确定参加比赛的先后次序。 竞赛顺序一旦排好不再改变;所有参赛队必须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比赛; 在第一轮比赛全部结束后再开始下一轮的比赛。48 6.机器人:参赛机器人应符合以下规则: (1)机器人的外形必须是类人型,由四肢、躯干和头等几部分组成。(2)机器人必须且只能使用一个可编程处理器。 (3)机器人必须使用电池供电,其电压不超过 11.1V。 (4)机器人编程语言不限,编程软件中不可以有任何模块化的程序,所 有动作程序均需完全由参赛队员自行编写,参赛队员必须能够解释其程序。 (5)在不影响正常比赛的基础上,机器人可进行个性化的装饰,以增强 其表现力和容易被识别。 7.比赛安排:参赛选手不得携带 U 盘、手机等任何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 进入场地。 参赛选手只能携带清空程序及所有参数的机器人和装有中文版操作 系统的电脑进入竞赛场地并交裁判检查程序是否清空;未清空的,将由裁判负 责清空,并做上标记。参赛队最多可带两个机器人进入竞赛场地。 编程软件将由组委会统一安装。 各参赛选手在截止报名前要提交所使用参 赛机器人的编程软件。 在比赛过程中,如检测到参赛选手自带电脑已存储机器人程序(编程软件 中有任何模块化的程序)或使用 U 盘、手机等存储设备、使用非选手现场编写 的程序和子程序将取消比赛资格。 编程中程序和子程序命名应符合现场裁判给 出的命名规则。 现场编程和调试的时间是 3.5 个小时。编程和调试好的机器人,由参赛选 手贴标记后,统一放Z在组委会指定的位Z。 在比赛正式开始时,参赛选手才可以取走自己的机器人参加比赛。 8.场地损坏:如场地出现意外损坏,比赛将暂停,裁判应尽快将之修复。 如果裁判认定某一队故意破坏竞赛场地,该队将受到警告,严重者将取消其比 赛资格。 9.场地恢复:在比赛过程中,选手可以申请重新完成未完成的任务,由裁 判尽快恢复该任务场地。49 五、评分标准1.每轮得分=实际得分×完成任务系数+奖励分-罚分。 2.在竞赛中,每个参赛队有两轮比赛机会。最终成绩为两轮得分相加后 乘以可靠性系数。 最终以得分最高的机器人胜出。 参赛队伍的得分不能为负分,最低为零分。 3.完成任务系数:如果机器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规定的动作,则其 完成任务系数为 1.0;如果机器人在规定动作中完成 4 个,则其完成任务系数 为 0.8,如果机器人在规定动作中完成不足 4 个,其完成任务系数为 0.6。 4.奖励分:如果机器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规定的动作,每提前 1 秒 钟奖励 1 分(每 1 秒钟为 1 个分值,精确到百分之一秒) ,此为奖励分。 5.可靠性系数:两轮指定任务都成功的可靠性系数为 1.1,其他情况为 1.0。 6.关于罚分 (1)机器人在竞赛场地上(从开始比赛到比赛结束)每跌倒一次,罚 10 分。 (2)机器人钻障碍过程中,碰落上面的平衡杆,罚 50 分,罚分不累计。 (3)机器人滑雪过程中,每碰倒一面旗子,罚 10 分,罚分累计,但每轮 比赛不超过 30 分。 (4)机器人在执行一项任务时,其垂直投影部分不能进入下一个动作的 任务区域,每违反一次,罚 50 分。 (5)机器人在竞赛场地上,参赛队员不能触摸机器人,每违反一次,罚 50 分,且机器人必须回到比赛起始区。50 六、场地平面示意图单位:cm七、通用附则(见附件七)51 附件五 机器人灭火竞赛规则 一、任务机器人能够在一间平面结构房子模型里运动, 在操作规则指导下以最短的 时间找到代表火源的一根蜡烛并将它熄灭。 模拟现实家庭中机器人处理火警的 过程。蜡烛代表家里燃起的火源,机器人必须找到并熄灭火源。二、竞赛场地及设备标准1.场地要求:比赛将在图示中的四个房间进行。场地布局图 上图中: (1)墙的材料是木质的,高度在 27-34cm。 (2)墙壁上可能贴一些黑白图案,模拟家里典型的装饰图案,具体数量、 尺寸、位Z以比赛现场为准。 (3)场地地面是光滑的,且用黑色乳胶漆刷成黑色。场地上的任意缝隙 都刷成黑色。场地的缝隙不超过 5mm。 (4)走廊和门口宽 46cm。门口没有门,而是一个 46cm 的开口,由一个贴 在地上的白色的 2.5cm 宽的带子表示房间入口。 (5)比赛场地的地板是黑色的。一些机器人可能用泡沫,粉末或者其他52 的物质来熄灭蜡烛的火焰。所以每一个机器人比赛后应尽可能清洗好场地,但 不保证地板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都保持绝对黑色。 地板上有 3mm 直径的红色或蓝 色小点代表可能有蜡烛或者家具的地域。 (6)机器人将从一个标有“H”的代表起始位Z的圆圈出发(并没有固定 在比赛场地上, 可以移动) 真实代表起始位Z的白圈是实心的, 。 并无标记 “H” 。 30cm 直径的白色圆圈在 46cm 走廊的中心。注意:比赛场地平面图中,代表起 始位Z的圆圈后面的墙壁没有缺口。 (7)机器人也可以用一些固定装Z来校正机器人在圆圈中的位Z。机器 人必须在圆圈中启动。一旦启动,它可以向任何方向运动。 2.环境照明 参赛者在比赛正式开始之前有机会了解任意组别的照明情况并标定自己 的机器人。在比赛正式开始之后,比赛的照明将不会再调整来满足个别竞赛者 的要求。比赛的挑战之一就是有一些竞赛要求机器人能够在一个含不确定照 明、阴影、闪光等实际情况的环境中运行。灭火机器人使用的许多传感器容易 被外部光源干扰,包括含有红外线、紫外线的体育馆的灯光。选手们应该自己 发明遮挡、覆盖以及其他等方式降低外部光源干扰。 3.机器人的尺寸 机器人的尺寸必须保持在长 31cm、宽 31cm、高 27cm 范围以内。如果机器 人带有触角或装饰物,触角或装饰物将被记入机器人的整体尺寸,且永远不能 超出允许的尺寸范围。另外机器人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不能分离成多个部分。 4.机器人的重量 对机器人的重量没有限制。 5.机器人的建造材料及要求 对机器人使用的建造材料没有限制。 6.蜡烛 蜡烛火焰的底部将离地面 15~20cm 高。蜡烛是直径 1-2cm 的白蜡烛。蜡 烛火焰的确切高度和尺寸是不确定的、变化的,而且由蜡烛条件和周围的环境 所决定。比赛开始后不管火焰具体是什么尺寸,都要求机器人能发现蜡烛。蜡 烛将随机地放在比赛场地的一个房间里。在机器人所经历的 3 次测试中,蜡烛 将被等概率的放在 4 个房间的任何一间。 但是也可以将蜡烛放在一个房间里两 次。如果蜡烛第一次和第二次测试时放在同一房间里,则应确保在第三次及最 后一次的测试中蜡烛不放在那个房间里。因此在机器人 3 次测试中,蜡烛至少53 会在两个房间里或三个房间里。 蜡烛不能放在走廊上,但是可能恰好放在一间房子的门口。蜡烛周围的白 色扇形纸板不会触及到门口的标志线, 机器人的前端在进入房间遇到蜡烛前应 至少可以移动 33cm。在实际比赛中,蜡烛位Z抽签确定。参赛者在蜡烛被使用 前不允许测量或者接触蜡烛, 违反规定者将立即被取消参赛队或参赛机器人的 资格。 蜡烛安装在一个漆成黄色的亚光木质基座上。这个基座用来防止蜡烛倾 倒。但当机器人撞上时它仍会翻倒(如撞倒,见处罚) 。基座下为一个约 90 度、 半径约为 30cm 的扇形的白色纸版,扇形并不固定在地上,机器人在熄灭蜡烛 前拖动白色扇形纸板导致蜡烛倾倒(如撞倒,见处罚) 。 7.传感器 在不违反任何规则和规范的情况下对传感器的型号没有限制。 任何使用激 光装Z的机器人必须保证该装Z不会对参赛者和观赛者的眼睛造成伤害, 如果 没有采取有效安全措施,检录时裁判会要求拆除该激光装Z,否则将取消机器 人参加比赛资格。禁止参赛者在场地内外墙上或地上放Z任何标记、灯塔或反 射物来帮助机器人导航。 参赛者应考虑比赛场地周围可能存在的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的光源 (如灯光等) 。在比赛过程中,太阳光可能会在赛场门打开的情况下照射进来。 太阳光不会直射赛场,但仍可能会被较为敏感的传感器感测到。在比赛中,另 一个赛场的裁判可能正在点蜡烛或在打火, 这些突然出现的火焰将会在赛场上 出现并且会比(本赛场的)蜡烛要远,但仍可能会被传感器感测到。在设Z赛场 时,裁判会伸手到赛场中,这样一些非常敏感的红外传感器会错误认为是由火 焰发出的红外线。如果机器人使用光敏传感器找蜡烛或探测墙壁和家具,设计 者应采取措施避免这些非故意安排的紫外线、可见光及红外光源影响它的行 动。设计一种机器人,它能够识别蜡烛而不受其他光源的影响是本比赛的挑战 之一。 13.电气特性 调试区,大赛电源供给为 220V AC,50Hz。如果机器人或计算机需要电力, 请带好足够长导线的插座及电源转换接口。三、竞赛规则1.机器人的运行54 一旦启动,机器人必须在没有人的干预下自己控制,而非人工控制。机器 人在运行过程中可以碰撞或接触墙壁,但是不能标记和破坏墙壁。碰到墙壁不 会被处罚,但擦着墙壁行走会被处罚。(见处罚条例)。当机器人经过比赛场地 时不能留下任何东西在后面, 并且它不能在比赛场地做任何可以帮助它运行的 标记。如果裁判认为机器人故意破坏了比赛场地(包括墙壁) ,机器人将被取 消资格,不包括运动中意外的标记或刮擦。 机器人允许在运行过程中碰撞墙壁,但是不能靠碰撞导航,在裁判告知的 情况下重复性地碰撞墙壁会被取消比赛资格。 2.熄灭蜡烛 机器人在熄灭蜡烛前必须(由裁判判断)已经找到了它,而不是碰巧(如 喷出 CO2)熄灭了蜡烛。机器人不能运用任何破坏性的或危险的方法来熄灭蜡 烛。它可以运用类似水、空气、CO2 等,禁止使用任何危险的或可能破坏比赛 场地的方法或物质。可以通过吹气来熄灭蜡烛,但由于这在现实生活中不是一 个实用的灭火方法,所以,如果参赛者在比赛中不使用吹气的方式灭火,将会 有 25%的减分奖励。机器人在熄灭蜡烛之前不允许碰撞蜡烛,包括机器人本身 或者它自带的传感器。 (见处罚条例) 机器人在试图扑灭火焰前必须到距火焰 30cm 以内。 在距离火焰 30cm 的圆 上有一条白线(如果隔着墙的话,可能是线段) ,机器人在扑灭火焰之前必须 有一部分在圆圈内。蜡烛被放Z在圆圈的中心位Z。 3.比赛顺序 机器人通过编号来确定比赛先后次序。 每一个机器人可以按照比赛顺序在 比赛场中作一次试运行。机器人比赛是连续进行的,在所有机器人进行完第一 轮的比赛后将接着进行第二轮、第三轮的比赛。前两轮比赛必须有一次成功灭 火,如果前两次失败,将没有资格参加第三轮的比赛。 在两轮比赛之间参赛者可以调整、修改和修理机器人。前一个机器人比赛 之后,后一个参赛者没有时间进入赛场进行测试。在比赛过程中,每一个赛场 将有一个专门的时钟,裁判将在让下一个参赛者做准备时启动时钟。1 分钟内 没有准备好的机器人将丧失这本轮比赛的机会,但不影响其他几轮的比赛。比 赛顺序一旦排好就不再改变。如果你没有准备好,你将错过这轮比赛,每一轮 的比赛时间不是固定的,它取决于其他参赛者完成比赛的时间。 一旦机器人准备好,就不再允许参赛队员接触机器人。此后参赛选手应告 知裁判机器人启动方式和本轮所选模式,然后抽签确定火焰所在房间编号、火55 焰位Z以及所选模式中需要抽签确定的相关位Z。场地准备好后,裁判将启动 机器人,比赛开始计时。如果在此过程中,非选手因素或机器人自身因素导致 机器人误启动, 裁判可以要求选手重新准备机器人, 再次准备好后将重新抽签。 4.时间限制 为了达到尽早能发现并熄灭火源的机器人的比赛目的, 在合理的时间内发 现火源是非常重要的。机器人找到并熄灭蜡烛的最大时间限制是 3 分钟。在 3 分钟之后比赛将被终止。回家模式下机器人回家的最大时间是 2 分钟。如果机 器人在测试中进入转圈状态,并且转了 5 个同样的圈,则这轮比赛将被终止。 任何时候机器人超过 30 秒没有移动,则本轮比赛将被终止。由于上述原因被 终止的机器人,另外两轮比赛将不会受到影响。 5.比赛得分 最后得分(FS)最低的机器人将获胜,最后得分的计算取决于以下阐述的 不同系数。 6.运行模式 模式系数,实际灭火时间(AT) ,罚分(PP) ,以及房间系数,都会用来计 算操作分数(OS) ,以此决定机器人的名次。 任何一个机器人可以使用任何适合其阶段的可选模式去提高比赛成绩。 标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没有导线与机器人连接。判断这种模式的决定因素是机器 人是否带有拖线。 标准模式得分系数是 1.0(MF=1.0) 。 声音启动模式 在这种方式下,机器人在检测接收到 3.0~4.0KHz 声音信号后自行启动, 代替一般的用手工按键的方式启动机器人。 所使用的频率在烟雾检测器中广泛 使用,它是由压电装Z发出的,这种装Z可以在无线电商店和其他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算机软件考试有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