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语文,是不是要先让学生爱上阅读的案例

叶开谈《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先让学生爱上语文|叶开|应试教学_凤凰文化
叶开谈《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先让学生爱上语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自打《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出版,叶开的身份,就不仅仅是作家,亦或《收获》杂志副编审。昨天,应杭州江干区教研室之邀,叶开先给杭州各区语文老师上了一堂课,内容就是“什么是更好的语文课”。
自打《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出版,叶开的身份,就不仅仅是作家,亦或《收获》杂志副编审。 他以一位家长的身份,对抗当下的语文教学。 但转眼,他又多了一重老师的身份,各地学校都请他去给学生上一堂语文课。 叶开的课,比他编的教材更另类,他会直截了当调侃:&语文老师看到这种段落,说不定会用笔划掉说&全是废话&。&然后对学生提出的奇葩问题,一本正经地回答:&有点意思,但,我不会。&于是,这个问题就成了全班同学的课后作业。 昨天,应江干区教研室之邀,叶开先给杭州各区语文老师上了一堂课,内容就是&什么是更好的语文课&。 更好的语文课 让生命更阳光更美好 叶开从自己给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初二学生上的那堂课讲起。授课内容就出自他的教材&&《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里的唐传奇《板桥三娘子》。 听了篇名,有的老师赶紧翻书,有的老师则感叹,&这在现有教材里怎么可能出现?& 它的另类在于,&三娘子&拥有把人变成驴的邪恶法术。 &目前入选语文课本的古文,以道德文章居多。&江干区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章新其说。叶开也没想到,在这类古文的浸泡下,学生们的思维被禁锢。当讲到&三娘子&误吃了被用计调换的自己做的魔法烧饼,变成驴子,又得到隐居深山的老人宽恕变回人形,同学们的第一个问题是:&三娘子是坏人,为什么要把她变回来?& 叶开看过三、四种改编后的《板桥三娘子》,全部把最后老人让三娘子变回人形这段删掉了,只写到三娘子&恶有恶报&变成驴子之后,故事就结束了。&其实从这个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作者体现出来的宽容的心态,即作恶者在付出了一定代价、赎罪之后,可以得到宽恕。这样的善意,千年以后的我们却没有了。& 在叶开看来,这就是应试教学带来的副作用,以习题考点为主,分数高于一切,&而更好的语文课,是关注到学生生命的成长。让语文进入生命,并唤醒、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人格内涵,使生命变得更阳光,更美好,更有意义。& 更好的语文课 先让学生爱上语文 还是那堂课。《板桥三娘子》的前半段&&&三娘子&把木头变成人的有趣描写,或是自己变成了驴的细腻情节,都被同学们忽略了。这让叶开很郁闷。 他把这些有趣好玩的段落再挖出来细细讲,甚至扯开去:故事里的人吃了速生的烧饼,变成了驴,那我们现在也不可避免吃了很多添加剂、农药超标的食品,虽然不会变成驴,但孩子会过早发育,大了会生病,还可能导致日后基因突变。 虽然离题了,同学们却很来劲。有个女生最后问:&那之前被&三娘子&变成驴的人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倒没想过。&叶开乐了,然后他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课后作业&&续写&其它的驴&。 上完课后,他收到了同学们的18封来信,全是关于文言文学习的。 文言文,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它只是一种文体,一种难懂的文体。 &其实它是中国特有的,是我们中国人的语言。&叶开说,&但文言文的阅读,要像外语的阅读一样,积累一定的词汇,积累一定的阅读量,才能找到语感,产生兴趣。当然前提是,选择的文章足够可读。& 昨天,许多来&上课&的老师都捧着叶开的书,不管算不算得上&最好&,他们首先承认:&可读性是强的,读完它,几乎不需要意志力。& 更好的语文课 起初只是为女儿编写的 近些年来,关于语文教育改革的讨论很多,作家、学者、资深教师都参与其中,叶开无疑是特别有行动力的一位。 他如此高调自编教材,缘于他热爱阅读的女儿语文考试成绩不断下滑,甚至被老师怀疑有阅读障碍。这让身为父母的他&&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和妻子王琦&&中国古典文学博士,情何以堪。 昨天听完他的课,一位初中语文老师也自嘲:&我从初一教到初三,最大的感受不是成就感,而是无力感。我没能让孩子们提升多少人文阅读的能力,反而像一直在让他们做语文中考卷的模拟卷。& 所以叶开自编教材的最大冲动是因为他是一个父亲,他希望女儿读到好的东西,然后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他在选择范文时,故意针对现今语文教育的弊病。比如他曾看过3位浙江教师写的一份考察报告,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母亲形象不外两张脸孔&&要么苦大仇深,要么道德完美如同圣女,很少见到有血有肉的真实的生活中的母亲。 作家余华在为莫言的中篇小说《欢乐》写的一篇评论文章《谁是我们共同的母亲》里,也曾精妙地揭示了意识形态对母亲形象的改造和升华。 因此,叶开在《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综合分册&里,特地选了胡适先生的散文《母亲》,就是想让学生看一看一位真实母亲的样子。 而这本书,他建议语文老师先要静下心来读一读。&语文教师的专业培训中,最缺乏的就是教师本身的文学作品鉴赏力。缺了这些,一切理念、技术层面上的探讨都是空的。& 然后语文老师要做的,就是帮孩子找到自己爱读的书,并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读了高兴之后按图索骥,去找自己喜欢的作家,读他更多的作品,这就算是&师傅领进门&了。 书单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分四编,第一编幻想、第二编文学变形记、第三编动物小说、第四编人与事。以下摘录部分书单: 《宇宙尽头的餐馆》 道格拉斯&亚当斯 《要求太多的餐馆》 宫泽贤治 《变形记》   卡夫卡 《夏洛的网》   E.B。怀特 《上官团长的马》  莫言 《梧桐树》   丰子恺 《》   巴金 《母亲》   胡适 《大风》   莫言 《一个普通人》   李娟 《我村》   龙应台 《龙的食谱》   张辛欣 《一则绕口令的故事》 米夏埃尔&恩德 《来君绰》   牛僧孺 《鸟的天堂》   巴金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 《鸟声两篇》   周作人 《绿林女儿》   林格伦 《下棋》   梁实秋 记者徐洁
[责任编辑:吕美静]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播放数:1702743
播放数:402250
播放数:1319813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用手机扫描以上二维码直接访问此文。
阅读,让学生爱上语文(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境界。苏霍姆林斯基说:“转化学生的最好办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于是,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有计划地带领孩子们阅读语言纯净、感情真挚的童话故事。每天的晨读课,我捧着童话书,大声地充满感情地读给孩子们听,读完以后,我让孩子们试着讲给大家听,可以发挥想象,和老师讲得不一样。于是,各种各样奇怪的故事都出来了,大灰狼变得善良了,狐狸和大家真诚地相处了……听读,改编,续编,既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更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和说话能力。说到精彩处,我和孩子们一起欢呼,鼓掌,真、善、美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扎了根。有时,我还和孩子们一起比赛朗读古今优秀诗歌,孩子们在摇头晃脑,抑扬顿挫的吟诵中品味到了阅读的乐趣,识字写字能力和各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不知不觉也就爱上了语文。   低年级学生处于只是初步积累期,阅读面窄,口头表达能力也只是处于原始阶段。于是,我在教学时就及时关注学生的需要、情感、体验,使学生受到语文的熏陶,受到人文的教育,深化他们对主题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实现对文本的超越,让学生在与文本、作者的心灵碰撞中,唤醒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带领他们用一次次的独特体验来充实语言。   在教学《狼和小羊》时,我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孩子们分角色进行表演朗读,在合作与朗读中体会狼的凶残和小羊的温和。文章的结尾写道:狼不想再争辩了,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这时,我及时出示了问题:狼扑向小羊,结果怎样?并让孩子们分小组讨论,于是,教室里热闹极了。   学生甲:小羊真可怜,它一定被狼给吃了。狼是坏蛋。   学生乙:小羊不会被吃掉的,因为这是正好来了一位猎人,猎人用枪打死了狼。小羊得救了。   学生丙:对,我也觉得小羊不会被狼吃掉,因为狼扑过去的时候,小羊往后一退,狼正好掉进了一个洞里,摔坏了。   学生丁:不对,不对,小羊这时大声喊:“救命啊!”梅花鹿和猎狗听见了,他们跑过来一起把狼打跑了。   ……   整个课堂里,孩子们开心极了,他们学会了阅读也形成了积极地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了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我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了人间的美与丑、善遇恶。   孩子们慢慢长大了,升上了中、高年级,他们已经具备了自主阅读的能力。我牢记斯霍姆林斯基的:“让学生边聪明的办法,不是不可,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而且《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读整本的书,教师必须先行一步,反复阅读,了解该书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掌握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只有教师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指导学生才能游刃有余。于是,我开始推荐他们读《上下五千年》,《鲁滨逊漂流记》。我在课堂上告诉孩子们怎样科学合理地读整本书。   (1)读封面。我把不同版本的《鲁滨逊漂流记》展示在讲台在大屏幕上,孩子们看清楚了书名、书评、作者、出版社、背景插图等,这时,我适时提问:你从封面上获得了哪些信息?孩子们各抒己见,读书的欲望已经完全调动起来了。   (2)读作者和内容介绍。因为孩子们阅读这两项内容,既可以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和写作背景,又可以对整本书的内容有个大概的印象。这样,更有助于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   (3)读目录。我让孩子们从目录着手,了解这本书有几个章节,每一章节有哪些小标题,同时同桌猜猜最精彩的内容应该是哪几章节,这样一来,读完目录,孩子们能够炒股不理清全书的层次。   (4)读开头和结尾。因为这样一来,可以让孩子们读出许许多多的不明白,从而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我就是这样一年一年坚持下来,孩子们的阅读量在递增,阅读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当然,我们还要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当孩子们有了一定的语言和知识积累后,他们就有了向别人讲述的欲望,于是,我利用每天的课前10分钟让孩子们轮流站在讲台上或读书或讲述,当某个学生讲的滔滔不绝时,会引起其他同学惊羡的目光,引来伙伴的啧啧称赞,这个同学就会非常有成就感,也激励班上更多的同学积极准备,积极读书。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书库,针对学生家中书不是很多,没有合适的书看或家里的书早看过的问题,每个学期一开学,我就在班上成立一个图书角。让孩子们每人至少从家中带一本书来,,这样,学生就可以互相交换着看。同时,我也把自己多年订的书报杂志带到班上,让孩子们多读,从一篇带动多篇,从课内带动课外,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让孩子们学会思考,学会感恩。我还把在网上看到的美文打印出来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我告诉孩子们读书的方式有许多种,用嘴读,用心读,用笔读……我说,阅读不仅仅可以让你的文采变好,让自己身临其境,甚至可以让心灵释然。于是,孩子们记日记,写体会,还写诗呢!   现在,我真正明白了,只要孩子们爱上了阅读,就一定会深深地爱上了语文。
用手机扫描以上二维码直接访问此文。
系统分类:&>>&教学论文: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教学论文: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学霸谈怎么学好语文 ,一定要看哦!
我的图书馆
学霸谈怎么学好语文 ,一定要看哦!
语文是学习中的一大重点,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它都是主科。而语文往往又成为令考生头疼的一大科目。究竟如何学好语文,提高语文成绩?我想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本文大概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概述、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名句名篇、诗词鉴赏、写作、总结。更详细的内容已经写在李晓鹏新浪博客里,博主曾用六个月时间从最后一名成为中考状元的,他在学习方法很有心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希望此文也能帮助到更多的人。正文如下:首先,我想谈谈学好语文一些必须做到的东西,或者说要学好语文需要培养哪些习惯和素养。第一,& &要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古人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我们要做到“乐之”,就必定要经过“知之”与“好之”。知语文为何物:它不是文学的天马行空,但却是文学的基石;它不是民俗的片言只语,但却是民俗的荟萃。它讲究语言规则上的约定俗成,因而免不了字斟句酌,所以即便上海语文卷不考字词等双基知识,我们依然不能忽略字词,因为它们是构成我们阅读、作文的元素,作文里写错别字也是要扣分的;它又讲究文学积淀的日积月累,不曾读过多少名著的人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不曾经常从名家手笔中吸取养分的人是无法做到下笔如神的。知道了语文为何物,就要好学语文。好学语文是要时常阅读,时常思考,时常动笔,不要因为别的科目任务繁重而放弃语文能力的训练,古人所谓“废寝忘食”“寒窗苦读”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境界。既然好学,就把语文看成是一种寓乐于学的过程,经过一番苦读诗书,自然会知道书中自有无穷境地,双基知识学以致用,阅读过程陶冶身心,写作文时释放自我,这些都是语文的乐趣。发现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你在语文之路上就成功了一半。接下来我再从各个角度去谈学语文的要点。第二,& &要懂得自主学习。企图靠老师讲得好、讲得深、讲得透,学生只管默默聆听、记忆就学好语文,这种想法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此路不通!因此,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作好自主学习规划,加大自主练习的力度,自奋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条极重要的语文学习规律。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求理解,才能逐渐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第三,& &读书破万卷。要下定决心广泛而深入地阅读,所谓“勘破三春”。阅读时,要涵盖古今,包举文理,融会中外,首重哲学,这就叫“融会九流”。举凡人类心灵智慧的结晶,能开眼界、除迷狂、启思维、美德行、富心灵者,均可大读特读。尤请注意:不要只读文学作品,只读中国作家。鲁迅先生就曾经告诫我们:学语文的,要多多跨越语文的界限,去看看其它科目的书。试想一个读过科幻作品的人,与一个从未读过科幻作品的人,同样面对“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样的“怪题目”,谁更能写好?而只读中国作家的作品,更是大忌,中国固然有过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但也不要忽略外国文学上的闪闪明珠。有一个世界性的视觉,才能写出境界宽广的文章。第四,& &边读边记,胸有成竹。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模仿,模仿的榜样模板应该是什么呢?当然是前贤今人的成功之作。茅盾背《红楼梦》、苏步青熟读《古文观止》的例证,当是大家熟知的。通过长期艰苦的积累,在头脑中建立起丰富的“语言范式”,形成“兴奋灶”,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腹有诗书”。运用这些“范式”,模仿着“说”,模仿着“写”,先求其“形似”,后求其“神似”,最后求其超越。这样,就很容易有学习的充实感、成就感、条理感,就不会再感到语文学习空泛、无力、不可捉摸。这种状态可以称为“胸有成竹”。第五,& &开动你的脑筋,积极地思考问题。不要被动地接受所读到的东西。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记》也强调:慎思、审问、明辨,就是要谨慎思考,审慎地发问,明确的分辨。在语文学习中,欲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先要多思:不论哪个学习环节、何种学习任务中,决不盲目接受任何未经自己思考的东西,这样方可保持自主性,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多读有味,多写有效,积累有益;次求深思:决不浅尝辄止,而要多方追问,务求水落石出,直至原形毕露;后求善思:不钻牛角尖,而是随时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克服情感干扰,理性分析和接受老师的点拨、同学的帮助,方可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建立起融通、灵慧、深刻、严密的思维个性。第六,& &下笔如有神。使自己的情思“深”、“广”,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同时,必得加上一个字:“写”!“写”可以酝酿和升华情感,“写”可以廓清和锻造思想。坚持写日记,这是许多伟大成功者的良好习惯;至少要坚持每周练习写作两次:生活札记一篇,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鲜活素材;读书笔记一篇,养成阅读习惯,整理读书收获。三年里,能写到三至五万字,是基本量的要求。如此,方可谓“笔磨秃”。平时笔磨秃,考场上自然下笔如有神。以上是关于语文学习的一点概述。接下来将着重按各种题型的特点分析学习对策。先谈谈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语文考试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语文卷上更是如此。现代文阅读的能力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个是阅读理解能力,一个是概括能力,一个是表述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就是读懂一篇文章所需要的能力,它又可以细分为三个能力:一,认读与理解能力;二,分析与综合能力;三,鉴赏与评价能力。其中如何辨别和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是现代文阅读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着重就如何辨别和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谈谈看法。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得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把注意力放到文章重要内容上是辨别并筛选重要信息的前提。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的方法:1、整体把握。通读文本,把握文体特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明确筛选标准。分析命题要求,依据要求确立筛选的标准;3、确定筛选范围。精读文本,由整体把握到局部认知,确定与命题相关信息的确切位置;4、比较鉴别,去伪存真。依据筛选标准,仔细辨别,剔除多余的错误信息。概括能力是指把搜索到的文章信息浓缩成几个字或一两句话的能力。这一点需要找准文章信息中的关键部分或者核心部分,往往通过文章的一些关键字句的整合可以得到满意的答案。也许更重要的是表述能力。可能很多同学都觉得自己可以读懂那篇文章,但一到做题的时候就不知所措,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根据老师的建议,我找来了一些比较规范的参考书,然后按照平时做题的速度阅读上面的文章,在大脑中构思出答题要点,最后再和参考答案来对比,久而久之,我就发现了一些术语或者某一类型题目的答题思路。通过不断总结和训练,在后来做文学作品阅读题时我的下笔非常快,回答问题也得心应手。有两点提示: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一是准确圈定答题区域。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雅致精确。大家觉得这些学习语文的方法是不是很棒呢?尤其是即将面临中高考的学生们,当初我的老师让我们少上网,如果上网,建议我们多去李晓鹏新浪博客学习学习,不是因为他是状元这些表面因素,而是他的方法确实很实用很具体。积累并不仅限于字音、字形、近义词、成语、病句、作文素材。对于阅读,也应该像学习数理化那样用错题本来不断地积累、总结做错的题目,特别是现代文阅读的客观题。做完一篇阅读后,要像对数学题一样仔细分析做错的地方,看看自己掉进了出题人精心布下的哪一个陷阱中,并引以为戒。
中考语文答题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语文的复习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常用字词的正确拼写、短语以及古文的背诵,这些作为基础内容,建议不要找具体的某一些时间来记忆,而是要学会多多利用课间、上下学路上等这些零碎时间,将时间进行最大价值地利用。& & 对于作文,要给文章增添亮点。在审题基本正确、内容基本充实、结构基本清晰、语言基本流畅的基础上,增加到位、独特、新颖、着名的事例和精彩的句子、精巧的结构、精彩的开头、精彩的结尾、独特的构思、深刻的主旨等。& & 语言的“亮点”包括:一个精妙的比喻;一句恰到好处的名言、反问、设问;一个排比句;一个反复、照应。同时,作文的提高要注重平时学习的素材积累,一方面多读名人名言,从中找到最佳论点,另一方面多进行经典寓言、名人故事的记忆,增加论据。& & 同时,注重复习中的争分点。现代文阅读要注意:1、读懂原文,把握语境;2、定性准确,思路清晰;3、理解全面,表达到位;4、博闻多思,增加底蕴。现代文阅读中的名言警句,是记忆性的东西,每个人都应该拿到手。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整体感知阅读,从中提取重要信息,具体阐释和抽象概括。& & 在文言文断句时,学生常犯的错、漏、多等错误会分别扣分,比如对五处未标一处则得5分,而对五处错一处反扣1分,挑战与风险并存。整体的复习要注意跟着老师走,每周一套的试卷,要吃透,不要以量取胜。自己找弱项,强调多问。& &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语文试卷更要注重卷面的干净、整洁、不要出现错别字情况。
馆藏&1236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