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摄影是跟师学习好还是自学呢

家电百科 产品:
男生16岁想学摄影,得多久学会,听说摄影很烧钱,得多少钱
男生16岁想学摄影,得多久学会,听说摄影很烧钱,得多少钱 常见问题
  活到老学到老,老古董们都这么说。我大概也是这个年龄,从小受父亲影响,先是跟着冲洗黑白底片;大约16岁开始,使用老上海135胶卷,买盘片自己缠胶卷,然后光圈、速度、对焦。  20岁参加工作以后,使用过理光的机械相机,拍一单位的一些好人好事;后来,因为新奇自己花了180元(三个多月的薪水)买过一台理光自动过片的傻瓜相机;其后,使用过理光XR-X、nikonFM2和一台nikonAF相机。主要对象,一是单位的工作照、资料照、家庭照、人像、婚礼、风景。出于对相机的喜爱,又有了一定的收入,先后又买过海鸥135*1、凤凰135*1、海鸥120*2和日本、俄国的110相机等。到此时,大约40岁。有了数码,但胶卷机仍是主流。在这个过程中,买了一台canonEOS50D,一个套头、一个长焦,加起来大约6000多块钱吧,而当时好像一月不到700元薪水。  nikon刚出D990时,很是喜欢。但9990元的报价,实在不敢出手。2002年入手nikonD885,砍价到2700元,但当时1张64M的储存卡就花了600大洋!为了解决其镜头问题,以后又买了镜头接圈、一个广角、一个长焦、一套2CR充电电池并投资改造旧手机,用手机电池为这台全自动相机供电,折腾了三年左右,前后又投入了大约2000元。一气之下,入手EOS350D,算是了了心愿,使用上了数码单反。其后,单位使用上了D80,在我手里使用了大约2万张。自己入了一台EOS600D,18-135镜头,大约8千元。2009年,一时心血来潮,特别是要找回胶卷时代的感觉,自己投资2万多购置了nikonD700,镜头一只24-70、一只70-200,几乎是机身投资翻一番。但一年之后,单位又给配了nikonD3X。使用了D3X,才知道什么是使用专业相机的感觉,就是回归胶卷时代自主创作、自主控制、体会什么是摄影。但这还没停,2011年底,又投资4800元购置了微单NEX-C3。现在,只用手中的D700主打、索尼微单扫大街。而且,将D700的全部自动功能取消,只使用手动拍摄,索尼则只使用自动功能拍片。  现在,我已经&烧&到50岁了,但还在&烧&。  下面回答你的问题。  第一、学摄影得多久学会?如果说拿过相机就能照相,只要知道光圈、速度、对焦、基本构图就能照相片,一天的时间足够。但,只是&学会&的标准太低了。  1、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对光线要有一定的了解,对光、物理光学、生物光学的知识要掌握一些。你才会去想表现光线。特别是不能只见色彩不见光。  2、对摄影技术的掌握需要一点时间,大约2、3年的时间。还要有一定的头脑,要明确这些技术都是为摄影服务的,而不是用来眩耀的。掌握相机上的每种模式的拍摄对象、使用条件、达到的效果。  3、对照片也要有正确的理解,建议学一下《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最好是胶卷版与数码版的都看一下。  4、别怕丑、多交流、多请教、多试拍。多想、多拍、多练,才会缩短掌握摄影技术的时间。  5、从始至终,要提高自己的素养,包含道德修养、文学修养、艺术素养。这不是说教,是审美观问题:什么是好与不好、什么正确与错误、什么丑与美等等问题,只有提高素养才能解决。所以,活到老学到老。从这个意义上说:摄影反映我们的世界观、反映我们的人生态度、生活态度。  第二,摄影很烧钱,得多少钱?这是个问题,我回答过&没钱怎么学摄影&这个问题。但至于烧不烧钱,另当别论。现在的数码相机,打开了摄影的大门,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了。但学摄影要有定位。比如:仅仅是玩玩、有一定的爱好、以摄影为生等等。烧钱的程度,绝对与你对摄影发烧的程度有直接关系。  1、如果仅仅是玩玩,家庭一般用途使用,全自动数码相机、长焦相机就够了。烧钱不过2000元左右。  2、如果是爱好,又不想有太大发展,建议从中端入手,买一台相对较好,能够进行创作,还可以自我欣赏,就足够了。烧钱不过1万,一定要控制住。再烧就说明定位错误了或者追求走偏了。  3、如果是爱好,又想将来有所发展,建议从低端入手,买一台APS-C尺寸的相机,投资大约5-7千元左右,先学习并掌握数码摄影技术;将来再投资购入全画幅的数码相机。将来在机身、镜头上都要投入很多,烧钱也是有数的,按现在的报价,大约在5万左右。再多了,也是属于选择错误或定位错误。特别是需要将关注点放到所要传达的图片意义上去。  4、如果是做专业摄影师,就不太好说了,十几万、几十万,没法估量。  得为钱操心,因为我们现在还不赚钱,用的都是父母的钱。父母再有钱,也不能浪费啊。所以,如果想学摄影,5-7千元搞定,然后一步步扎实地走。摄影既使不成为职业,其码也是一种高雅爱好吧。  你一个问题,激起了很多回忆。学摄影吧,用相机纪录生活、体会人生。
" tab="tab_0" >常见问题热点事件家电人物家电名词热门品牌
热门新品12345678912345678910 123 4 5 6 7 8 9 10写给想学摄影的人:谈谈我当摄影讲师以来的一些感悟-CUBE
写给想学摄影的人:虽然以前也带学生,带都是零星的要不就是为了考学的,不能算是专职教摄影的直到来到现在这个公司,做了专职的摄影讲师,才知道有这么多的人想学习摄影,这几个月有一些感悟,说来跟大家分享下~&&&&首先一点还得是先说器材,器材,永远都是初学摄影的人绕不开的一个坎儿!学员之间谈论最多的也是各种器材包括镜头。很多来上课的学员拿的相机都是顶级的,但更多的人连“单反”到底是什么都说不清楚。更别说拍摄了。所以每一次开课我都得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还讲解器材与摄影之间的关系,好让他们把更多的经历放在“摄影”上面来。最简单的道理,买根好的画笔就能画出好的画作么?买个好厨具就能做出一顿可口的饭菜么?这都是咱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常识,为什么放在摄影上就一定要先装备好的器材呢?是吧?那回过头咱们再说说器材的好坏跟摄影有什么联系吧!好的器材确实不一样,首先第一就是画质与分辨率,像素越高的相机可以出片出到很大,相对应的分辨率也会很高,但是,绝大部分咱们摄影的人有几个会把片子放到那么大呢?其实别说放到多大了,估计绝大多数人连放照片的机会都少之又少,更多的都是封存在了电脑硬盘里了,电脑屏幕的分辨率才多高啊?其二,越是好的相机可调整的选项越细致,细致到不懂的人根本不知道干什么的。白平衡漂移,细致的色温调整,你知道往哪个颜色调?调多少么?后焦调整你知道是什么么?你要是不知道,高端相机对于你来说更普通的相机就没什么区别,那你买它还有什么意义呢?高端机又大又沉,出门背着简直就是锻炼身体,而且高端机情景模式以及一些有趣的设置都没有,一点“玩”的乐趣都没有~说的并不详细但是想买高端机得咱们可以考虑下了~除了高端机,其他的相机之间差异也并不大,先看看自己的荷包和拍摄的目的吧~现在对于一般的刚接触摄影的学员我一般都推荐单电(sony或者三星)以及宾得的k-r,这几个性价比比较高,而且绝对够用的了~&&&&再说下关于摄影的学习,很多人在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很纠结,觉得摄影有很多诀窍或者固定的模式,其实,真不是这样的。摄影,其实应该叫做“摄影术”。既然是“术”,它就是一门技术,一种应用方式。如果说相机是成像的工具,那么摄影术就是实现摄影师脑海中的想法成为一张作品的途径。所以不管是相机也好,摄影术也罢,想把照片拍好更多的是靠摄影师的思想与想法,如果你都没有想到,没有看到,怎么可能拍到呢?对于摄影的成像,无非就是光圈、快门、感光度这三个主要因素,把这三点弄清楚了,就尽情的去拍摄吧,你已经是一个会“摄影”的人了,想成为摄影师,剩下的就是去锻炼自己“看”的功力吧,这个东西是别人教不会的!也经常会有人问我:“老师,这个场景应该怎么拍?”,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很无奈,只能回问一句:“你想拍成什么样的呢?”。在每一个相同的场景,每一个人看到的或者想到的都不一样,我不知道你想要拍到什么样的画面,我怎么解答你呢?合适的问法是:“我想达到某一种的画面效果,我应该怎么实现呢?”,这样说明至少你知道自己想要的画面是什么样的,只是你在技术上不知道怎么实现。技术的问题好解决,可想法的问题是没有人能帮你的。还有摄影本身是没有一定之规的,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之分。那什么事好的照片呢?就是让看照片的人能够准确的感受到你拍摄时想要表达的,那这张照片就足够好了。所以也不要问“我的这张照片拍的对么?”,你可以问“这张照片拍得怎么样?看得出我想表达的内容吗?”千万不要纠结于所谓的摄影的技术或者构图,它们会禁锢你的思想,思想死了怎么可能拍的出好的照片呢?&&&&给想学习摄影的人的一些建议:&&& 1、多拍:一定要多拍,就像练开车一样,你不碰车你永远也不会开。摄影是“听”不会的,唯有多多的拍摄。坚持每天拍摄几张,不一定要用单反,只要能成像的就可以,比如咱们的手机就是很好的器材,不一定要拍摄到什么有意义的画面,这个更多的可以锻炼你“看”和“观察”的习惯,这也是一个摄影师与普通人的区别。&&& 2、多看:多看别人好的作品,而不是瞎看。如果你真的是刚接触摄影,不建议你去“混”摄影类的论坛,里面的人参差不齐,很容易搞乱你的观念。新摄影,徕卡中文杂志都是不错的选择。看,培养的是你审美的能力以及艺术修养,就像咱们古话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一个道理的。&&&&剩下的,就靠你自己了,加油!
推荐了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推荐了此文字
转载了此文字
推荐了此文字
转载了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推荐了此文字
推荐了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推荐了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推荐了此文字
转载了此文字
推荐了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推荐了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转载了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推荐了此文字
转载了此文字
转载了此文字
推荐了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转载了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推荐了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推荐了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推荐了此文字
推荐了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很喜欢此文字
阴云密布的夜空
依旧有光明
它照耀我直到明天
顺其自然蜂鸟手机端
焦圈,为摄影而生
24小时热帖
DanZiskie是一位曼哈顿的摄影师和演员。。他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在芝加哥拍摄,同时为商业摄影师CurtBurkhart工作。在此期间,他也开始在即兴剧院和当时正在发展的百老汇和实验剧场工作。Ziskie后来搬到纽约,在那里...
Dan Ziskie0
生于1989年的新锐青年视觉摄影师BobbyDoherty目前居住在纽约布鲁克林,Bobby的视觉作品有着非常奇特的风格,通过有趣且简单的色彩与静物搭配来提高人们对于情绪的反应与认知。真实且又生活化的物体制作出了强有力的...
Bobby Doherty0
AidanSartinConte是一位有才华的摄影师,艺术家和平面设计师,1977年出生于意大利佩斯卡拉,目前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生活和工作。他解释说:“我一直对艺术有很大的热忱,我把激情变成了一个职业,最初成为插画师,平面...
Aidan Sartin Conte0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能从小孩子身上找到乐趣。当小孩子们在你周围跑来跑去,如果能把这种活力抓拍下来,那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埃我的几个侄女,外甥什么的经常出现在我的取景器里,这么多年拍了好多他们的照...
PhillipHaumesser是一名风光摄影师,并且也在很多比赛上获得奖章。她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将镜头对准他的孩子,喜欢用镜头记录下她的孩子的玩耍瞬间,对于在拍儿童这件事上,孩子永远都是她的创作灵感的来源。...
Phillip Haumesser0
埃德瓦多·加杰罗(EduardoGageiro),出生于葡萄牙,是葡萄牙最著名的摄影师之一,Gageiro的作品主要以黑白为主,从他的浓厚的黑白的影像中让观众更多感受到是生活的真实,EduardoGageiro也用镜头向观众...
Eduardo Gageiro0
来自神秘古域埃及亚历山大市的超现实后期摄影艺术家HussamEissa带来的这组超现实风格浓郁的作品充满着俊郁阴沉之风,拥有强大后期水平的Hussam处理图片来可谓得心应手,通透的二次曝光与合成技术将人物肖像与唯美的...
Hussam Eissa0
能看到十一假期里的这期节目就证明,你们可能真的在家里呆着,并且哪里都没去!是像我们一样没钱吗?好了!我知道你们觉得哪里都人多,感觉拍不出好照片,那我们就给你旅游摄影作品支支招。知道很多摄影技巧已经烂熟...
来自捷克布拉格的后期摄影大师RobertHouzar带来的这组作品震撼惊人!Robert对于作品的工作主题永远是考虑人的存在转变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运用强大的后期能力,他把人类生产的平时在普通不过的物质拼贴在一起,按照一...
Robert Houzar0
这组创意与色彩两个不落的视觉人像作品来源于摄影师AmandaKusai和AxelOswith,他们建立了一个多元化的创意工作室名为thetaable,Amanda和Axel专注于艺术方向和摄影的表现,同时也在也参与设计的各项工作。在对视觉文...
Amanda Kusai&Axel Oswith0
很多摄影的作品有时候就是突然的灵感er而创作出来的。想要有不断的拍摄的灵感,作为摄影师就需要保持一颗好奇的心。1.打破常规学习摄影时,你常会碰到一些定理,例如“三等分定律”,“黄金比例”等等。这些定理对摄...
知道你刚买的新iPhone肯定没“捂热乎”呢!那贱机行事栏目组先替你玩玩看!苹果新一代产品iPhone8Plus在人像模式、视频上的各项升级是不是令人满意。我们拭目以待。不用觉得iPhone8这一代产品没新意光是人像模式就大...
你看展览吗?你想看展览吗?你会看展览吗?本期我们在这里浅聊一下“关于艺术展览的那些事儿”。该怎么看一个艺术展该准备什么以及最近有什么好的展览推荐这是个千载难逢,用文艺武装自己的好时候!感谢持续关注《贱...
你的手机有没有人像模式?知不知道手机人像模式真的好用?这次我们体验了OPPOR11人像模式(因为我没钱买iPhone7+),手机与50mmF1.2的拍摄效果。旅行拍摄中人像效果怎么样呢?手机可以满足简单的人像需求吗?我们拭...
在运动摄影中,有一种特殊拍摄方法,能取得非常酷炫的效果:主体清晰,而背景呈现出具有明显方向性的动态模糊,如下图:在保持主体清晰的同时使背景模糊,有效突出了主体;同时,画面充满了动漫般的运动轨迹线,极大...
实用摄影技巧0
正在加载...跟着大师们学摄影:从最基本的角度掌握镜头
电影摄影师即是艺术家,也是技术人员。一堵平时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砖墙,经过摄影师的巧手,加上阴影,薄雾,灯光等视觉表现手段,然后变成影片中那个让观众感觉充满恐惧气氛的神秘地带。 实现这些,需要摄影师拥有大量的专业知识,镜头,滤光器和实验室等。因为每一种设想的可能,都要在实验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探索研究。每当置身于这些工具中间,一个优秀的摄影师会从心底萌发出拍摄与创造的兴致,他们要为电影作品营造大量的背景氛围与情感力量。使电影的女主角看上去更加高贵迷人,通过色彩的变化衬托出人物心理的微妙转变。在拍摄一些复杂的场景时,拍摄角度的选取非常重要,这时就需要导演和摄影师两人的精密配合,而如何使自己的镜头处在最佳的拍摄位置,也是摄影师们最常考虑的问题。 跟着大师学摄影系列第一期,如何像康拉德·霍尔拍出完美的远景镜头。这个系列在每周会持续更新,从各种摄影的角度分析摄影,研究这些摄影大师们,在工作上,是怎么把一个理论放到实际应用中的。 照片出自 《埃尔德好莱坞电影》康拉德·霍尔有十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提名,其中三次分别因电影《虎豹小霸王》 ,《美国丽人》和《毁灭之路》获奖。在他去世后,其担任摄影指导的电影《毁灭之路》,仍被追授了BAFTA最佳摄影师奖,ASC协会也授予他四项电影摄影杰出贡献奖以及终身成就奖。原文:/blog/
翻译:曾宇莎远景镜头是所有规格的摄影镜头中,视角最广的镜头,通常,它们使用镜头来建造一种情景的环境和空间。远景镜头(又名:广角镜头和全景镜头)远景镜头通常表现一个场景的规模、距离和位置。如果要用远景展示人物,按照摄影届的惯例,中心人物应该从头到脚都在画面内。而这条惯例时常被康拉德·霍尔打破,这也是为什么他能成为这个合集的焦点人物的原因。当我们研究罗伯特o理查德森的广角镜头作品时,很多人物都被当作主角高高的站在画面里。而在康拉德·霍尔的远景镜头中,我们发现许多人物角色要么是情绪低落的样子,要么是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不知所措。这就意味着康拉德·霍尔拍摄的方式和罗伯特o理查德森完全不同,他经常使用空白来让自己的人物感觉更渺小。图片:《美国丽人》远景镜头从上面《美国丽人》的剧照中可以看到,莱斯特(凯文o史派西饰演)塌着肩膀坐在了无生趣的房间中间。如果让这个角色站起来,他在画面中能有一个更大一点的形象。然而,这个镜头的目是要让他看起来更小。我选择这个构图有很多原因,这可能这是所有康拉德·霍尔的作品中,最能解释他DP风格的一张剧照了。当霍尔使用远景镜头时,我们看到的人物通常都是坐着的。另一个在他摄影里的标志性特点就是人物不露脚。不管他们是坐着还是站着,画面中的人物基本只拍到脚踝上面。另外,请注意看角落的门。康拉德·霍尔喜欢使用门和门框,有时用以增强其他演员进门的效果,有时用来营造框中框的画面。现在,我们来看看具有这些特点的例图,以及更多关于它们的介绍。远景镜头:框中框 图片:《冷血》中的远景镜头康拉德·霍尔的长镜头喜欢把焦点放在单独的人物上,对于位置的远近并不十分在意。他用位置和背景引出角色的情绪状态,所以经常把人物放置在一个门框内。下图是电影《毁灭之路》中的一个画面,你可以看到迈克尔o苏利文(汤姆o汉克斯饰演)站在他的床前。 图片:电影《毁灭之路》远景镜头 苏利文刚好站在门框和门之间。而且镜头里也有一条完整的导向线。导向线会在潜意识中引导观众的目光看向一个主题。在摄影学中,这是一种工具,让观众看到你想让他们关注的重点。在这个镜头里,注意观察墙上的那幅画,它会领着你的目光看向门框,而在敞开的门中,导线就会引着你看向主要人物。而这里甚至直接用了一根床柱指向了汉克的头。这个镜头真的很出色,而我也会引用更多《毁灭之路》的剧照,这部电影也是我的最爱之一。不仅因为它有无与伦比的摄影,可以说整部电影就是一个艺术品。图片:《冷血》中的远景镜头在电影《冷血》中,霍尔也把这种框中框的技术用在其中。同样,导向线依旧会把你的目光引到门框上。《冷血》改编自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的真实犯罪小说,而这个镜头能让观众身临其景,觉得画面阴冷惊悚。图片:电影《霹雳钻》远景镜头 而《霹雳钻》里也有精妙的远景镜头,多重的框架把人物很好的放在了正中。你可以直接看到这个仓库门的中心,左边是一扇完整的门,右边有一个垃圾桶。背后还有一个铁杆构成的矩形门框,以及金属圈内的另一个门框,简直是完美的构图!虽然康拉德·霍尔频繁使用门框来创造一个又一个框架(或者是一个又一个又一个…...循环嵌套的框架)。但这个概念还能由许多其他的方法来实现。下图的《毁灭之路》中审讯的场面,就是其中我最爱的一个例子。图片:电影《毁灭之路》远景镜头我们通过迈克尔o苏利文双腿间的缝隙,看到了仓库中的两个人物。这是一个偷窥的视角,就像沙利文的儿子在偷看这个情景一样。一方面有框架直接引导我们的视线看向中间,另一方面是头顶的灯光刚好投射到审讯中的人物,让我们根本没有办法不被这场对话吸引。图片:电影《铁窗喋血》的特写广角镜头 电影《铁窗喋血》中也有一个很棒的框中框,我该说它是广角镜头?还是叫它特写镜头?不过肯定是一个通过眼镜的反射来实现框中框的远景镜头。用这个方法来拍囚犯真的很别出心裁。远景镜头:对话图片:电影《破晓时刻》的远景镜头 远景镜头很适用于捕捉对话场景,大多数远景镜头都交切两个中景镜头,或两个特写镜头来拍摄各个人物的谈话。霍尔则是用远景镜头直接让观众看到他们谈话的全景。上图是电影《破晓时刻》的一场戏,梅尔 o吉布森和库尔特o拉塞尔坐在秋千上聊天。A字形秋千将他们的轮廓勾勒的很优美,你也该注意到,周围风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场面有了史诗般的大场面,太阳的自然光成为了柔和的背景。有摄影师 问霍尔,需要多少天才能拍到到完美的日落镜头。他透露,拍摄这一序列的画面时,就像拍商业广告一样,用到了可移动的便携式秋千,来确保夕阳总是在理想的位置。“对比会让画面变的有趣。”他继续道:“而且我们有不止一种方式来创造对比,在电影《破晓时刻》中我用尽了所有诸如此类的技术。”图片:电影《王者之旅》远景镜头你一下子就能反应过来,在霍尔的远景镜头中人物经常都是坐着的。在另一个例子中,这是两个年轻的小象棋手,在康拉德·霍尔拍摄的电影《王者之旅》里赛棋的画面。演员头上多出来的空间可能会显得有点空旷,但如果下面坐的是两个成年人,则会让镜头看起来有些传统。而这里的重点是要表现小演员的年纪。同样地,我们再次来看看导向线。位于画面正中的桌腿直指象棋桌,椅子的扶手方向也加重了强调。图片:电影《虎豹小霸王》远景镜头 除此之外,其它值得我们一看的则是,人物间在一个屏幕中距离很近的镜头。无论是两个人的对话,还是一群人围坐一起的画面——霍尔从不害怕人物间的距离挨得过近。在电影《虎豹小霸王》中,你经常能看到有的角色黏人的像连体婴,从来不会离彼此过远。远景镜头:演员的出场图片:电影《毁灭之路》远景镜头 当其他演员出场时,康拉德·霍尔就会辅助使用大门透出的明亮光线。看向上图,有一个双重的框中框,在门道的右边房间,小迈克尔o苏利文在等他父亲回来。一旦老迈克尔开门,他就会刚好走入左边的走廊。而且他没有关门,明亮的光线会洋溢其间。 图片:《美国丽人》远景镜头霍尔在《美国丽人》中也故技重施。这个长镜头处理的很好,把两个人物放置在右边的画面,左边留了一道门来平衡视觉。当这道门被推开,就会产生一个绝妙的对比,钨丝灯昏黄的光线会掌握整个构图的色谱主动权。而门自身也是一个称职的导向线,让右方角色在阴影中也很有味道。图片:电影《毁灭之路》远景镜头 现在这是个介于远景和大远景的镜头,由于我们讨论的重点是远景镜头,所以就称它为——当角色走进构图的远景镜头。和之前一样,我们还是先来找框中框,这次使用了桥梁支座来当“门框”,所有的导向线都促使你关注中心人物。这是我们第一次介绍到裘o德洛(Jude Law)的角色马奎尔,一个迷恋死亡的古怪摄影师。他的存在让人不安,而随着他走进画面——观众连对他的出场都会感到心慌意乱。远景镜头:多个角色图片:电影《毁灭之路》远景镜头康拉德·霍尔同样能在远景镜头中拍好多个人物。也许这么多年,他从所有事情中学到的精髓都用到了《毁灭之路》的枪战里。对于这个场景,甚至可以写一篇长文来分析。我们看到大雨中有六个冷酷的身影正在枪战。街面完美的将这场枪战框在其中,后面的街灯扩宽了街道尽头的深度,也圈定了范围。这张剧照可能是整部电影的标志性看点,也可能是康拉德·霍尔职业生涯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镜头。图片:电影《冷血》远景镜头霍尔对使用远景镜头十分得心应手,从电影《冷血》时期我们就能见到多人远景。这张剧照里有五个身影正在穿过监狱的院子。当五个人走路时,强光源的照射强化了他们的影子,使得影子与看台形成的导向线整齐划一的指向一边。大远景镜头:建立位置图片:电影《虎豹小霸王》大远景镜头 当我们用远景镜头来拍摄一个较远的画面,或者要让人物的形象看起来特别渺小时,就需要用到大远景镜头了。它们几乎都是用来建立镜头,转换画面,以及确定最后的镜头。上图是《虎豹小霸王》中使用大远景镜头的例子,主角(人物间依然靠的很近)正在画面的中间骑着马前行。在西方电影中,你的注意力可以马上被富有特色的山峰吸引,因为景色本身就拥有鲜活的个性。下图的《冷血》剧照也用了大远景镜头。连绵的远山依旧占了整个镜头的大面幅。角色间还是距离很近,被左右两边交叉的铁路路标圈在了一个范围之中。从公路边断开的铁轨绵延伸向遥远的群山,陡然生出一种别样的美感。图片:电影《冷血》的大远景镜头 看到这里,你已经对康拉德·霍尔出神入化的摄影技术有了一点概念。对远景镜头也有了更好的理解,相信现在的你已经陷入一种巨大的空虚里,思考着自己怎样才能比较这些伟大的作品。 “电影制作是一门关于挖掘美,发现美的学说。你应该学习小孩子发现新事物的方式,并将其用在自己的工作上。我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从生活中发现的小点子,都是我灵感的来源。当你成为一个能说会道的说书人,你就会开始观察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会研究光线,会在开车经过田野时多欣赏几下。感觉就像一整天都在拍电影一样。”——康拉德·霍尔本文为作者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stream/84500/
扫一扫,快速分享到微信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帖
作者:个人VIP会员[北京]
爱分享,爱学习
人气:232747
作者的其它文章
扫一扫,即可添加影视工业网为微信好友.
还可添加微信账号:Ilove107cine QQ号
加我们为微信好友
今日热销产品
【京公网安备16号】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