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有条件的人,都应该出国两年怎么维持感情读两年书

为什么说有条件的人,都应该出国读两年书?
有条件的中国人有必要到国外去见识一下现代社会,让自己成为一个现代公民最好也最快的办法,就是在真正的现代社会生活一两年。
作者:吴军博士,硅谷投资人,计算机科学家。原腾讯副总裁、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曾在清华大学就读和任教,之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又成为该校工学院的董事,多年来参与美国大学的管理,并且将女儿培养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著有《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蓝橡树”获授权转载。
吴军博士是硅谷投资人,计算机科学家。他将女儿培养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一书,就是以他和女儿走访过的英美十几所著名大学为样本,结合他多年来对美国教育的系统研究而写就。
关于留学选择、低龄留学等现象,他接受了专访,本文根据专访节选整理而成。下面就随同小编一起看看吧!@南大出国留学服务中心
出国留学,能更好地成为现代人
只要是有条件的人,不管处于什么阶段,都应该出国读两年书。虽然大部分留学生最后还是要回到中国的,但留学的经历非常重要,这跟你在国外出差或旅游不同。哪怕你去美国出差或旅游十次,甚至每次都在一个地方待一个月,那也没法深入美国社会,远远不如在美国读两年书有收获,要扎扎实实在那生活一段时间才行。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出国留学的必要性非常大。
严格来说,中国的现代化是从1979年才开始的,这些年中国的生产力发展很快,但人的思想观念还是滞后的。从十七世纪的启蒙时代开始,西方国家经过了三百多年的演变,才慢慢发展为现代社会。中国要想只通过短短30多年就变成现代社会,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思想观念改变得没那么快。我随便举两个例子,你就可以看出中国人还没有现代观念。
经常有人抱怨中国社会还不是法治社会,但很少有人意识到,法治不是政府给予的,它的前提是每个人把自己的部分私权利让渡给公权力,然后大家一起接受法院裁决的结果。在任何一个法治社会,法院都无法保证绝对的公正,但所有人都还是要接受它裁决的结果,因为这是法治的前提。像这些概念,你跟很多中国人聊,是聊不通的。这就说明中国人虽然富裕起来了,对现代社会还所知甚少。
此外,中国老百姓基本上是能不纳税就不纳税。正因为没有纳税的观念,所以也不会觉得这个国家是我们自己的。现在中国环境污染很严重,大多数人都把问题全归结于政府,实际上每个人都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当你住进大房子的时候,当你开车的时候,你其实都在污染环境。只有当我们成为真正的纳税人后,意识到国家就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才不会允许有人把这个国家搞脏搞乱。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观念。
但是,中国今天的情况是什么呢?山西的煤老板把自己的家乡糟蹋得一塌糊涂,浙江有些老板的小工厂把当地污染得不像样,却觉得这跟他们没有一点关系,因为他们在北京或杭州买了房子。现在北京的雾霾非常严重,有钱人也纷纷移民到海外,也觉得雾霾跟自己没关系。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家从来没觉得这个国家是自己的。
所以,有条件的中国人有必要到国外去见识一下现代社会,让自己成为一个现代公民最好也最快的办法,就是在真正的现代社会生活一两年。&
少年留学,最好在中学以后
现在到国外留学的,还是读本科、硕士的人最多,读初中和高中的人其实并不多。当然,从数量上来说,出去读初中、高中的人比以前多了很多倍。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初、高中生选择出国留学呢?我想有三个原因。第一,很多中国人有钱了,这是硬条件。第二,很多人觉得在中国参加高考的压力太大,如果一个孩子成绩不是特别好,在中国不一定能考上特别好的大学,但要是去了美国,他却有可能会进入更好的大学。第三,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中国搞的是应试教育,美国搞的是素质教育,所以美国的基础教育要比中国好。这种看法不一定对,但很多人确实是基于这种看法送孩子出国的。
经常有家长问我应该什么时候送孩子走,我的建议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但有一点非常重要,我认为最好是等孩子中学毕业以后,再送他出国留学。因为只有在国内念完中学,孩子的中文才能到流利读写的水平。如果母语还没掌握好就出去,相当于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
如果非要送孩子出国读高中,最好是父母中有一方能够去陪读,否则效果并不好。现在孩子出国读高中的家庭一般是这样的,爸爸在国内挣钱,妈妈在国外陪读。但你可以想象一下,这种情况不会很多,所以我说去国外读初、高中的人其实不多。
如果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不是足够好,家长没条件到国外陪读,那最好是等孩子心智成熟后才让他出去。因为在国外的学校,不管你成绩好,还是成绩差,都没人管你。在中国,学生的成绩一般分布在60分到90分之间;而在美国,学生的成绩一般分布于0分和100分之间。我在美国就见过得零分的孩子,也没人管他。所以,孩子心智成熟后才能出国,他要能对自己负责。
中美基础教育有差异
现在国内很多教育专家都在说要给中小学生减负,但饶毅在某次演讲中说,如果把美国高中原封不动搬到中国来,肯定不是减负而是增负。饶毅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他讲的是美国最好中学的事情。因为美国最好的中学所教的东西,比中国最好的中学比如人大附中或者北京四中,要多多了,而不是只多一点两点。
我女儿的例子就很能说明情况。她在高中选修的AP课程(Advanced
Placement,美国大学预修课程)不是最多的,但即便如此,她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之后,直接转过去的大学课程多达七门。也就是说,她在高中就完成了七门达到麻省理工学院本科要求的课程,如果不是麻省理工对转学分有上限限制,她能转的课程会更多。因为她在高中选修的AP课程远不止七门,可能有十三四门之多。而她所在的高中,AP课程学的比她多的,大有人在。在中国,哪个高中能开出那么多让麻省理工学院认可的课程?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本科是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读的,但我女儿在高中时,就已经学了我在大学三年级才开始学的数学课。这种情况,在美国最好的中学中并不少见。因此,中国最好的中学可能比不过美国最好的中学。
当然,美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参差不齐,也有很差的高中。在大概1/3的美国高中里,校长唯一的任务就是保证所有孩子来上学,因为每天可能有20%的孩子忘记来上学了。一个班级20个孩子,经常只有15个孩子来上学。在这些学校,老师的任务不是教给孩子多少东西,而是保证他们都来好好上学,不要犯罪,吸毒。这些学校学生的成绩,大大拉低了美国中学生的平均成绩。
中国人爱说美国人数学差,理工科差,其实并不能反映顶级学生的情况,只是平均成绩不如中国学生而已。要知道,菲尔兹奖获得者中,有很多美国人,诺贝尔奖得主中美国人更多。
美国有一些学生跟书呆子似的,完全从兴趣出发,单纯喜欢数学或其他科学,而学校也会给他创造学习的条件。比如我一个同事的孩子,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跳了四级,开始上八年级的数学课。学校就专门派专车,接他从小学到中学去上课,这在中国是不可能的事。而且,这孩子跳级还不是整体跳,而是数学跳四级,物理跳两级,课程表跟别人都不一样,但学校也能满足他的要求。我觉得这是美国最后能出顶级科学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的那一瞬间道路是非常拥挤的。但跑完 1/4
以后,选手们的距离就拉开了,起跑时占得的一点点先机此时已荡然无存。
很多中国的家长都在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他们会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尽可能地抢位子。但其实,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地那么拥挤,因为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路上,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到后来,剩下的少数人不是嫌竞争对手太多,而是发愁怎样找一个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
因此,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笑到最后的人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
一些过去比我们读书更优秀,在起跑线上抢到了更好位置的人,早已放弃了人生的马拉松。我们能够跑得更远,仅仅是因为我们还在跑,如此而已。
---------------------------------------------
5月14日我们将举办
“2017年中外合作办学志愿填报政策解读公益讲座”
全面解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院校、专业等相关问题
为考生更好的定位自己
同时也给有意向的家庭多一个选择
讲座具体安排如下:
参会主题:2017年中外合作办学志愿填报政策解读;
部分核心内容:
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解析;
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分类;
3、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优势;
4、会场近距离在线问题解答;
参会时间:
日(周日) 下午14:00
参会地点:
南昌市南京东路235号南昌大学北区行政楼
咨询电话:0
官方网站:
【南大出国留学服务中心】南昌大学出国留学服务中心,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培训基地战略合作伙伴,南昌大学唯一自主招生项目,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齐全的留学资讯攻略,完善的留学与后留学服务体系竭诚为学生和家长保驾护航。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硅谷投资人吴军:有条件的人, 都应该出国读两年书
有条件的中国人有必要到国外去见识一下现代社会,让自己成为一个现代公民最好也最快的办法,就是在真正的现代社会生活一两年。
吴军博士是硅谷投资人,计算机科学家。他将女儿培养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一书,就是以他和女儿走访过的英美十几所著名大学为样本,结合他多年来对美国教育的系统研究而写就。
关于留学选择,关于低龄留学,关于虎妈教育等现象。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本文根据专访节选整理而成。
出国留学,能更好地成为现代人
只要是有条件的人,不管处于什么阶段,都应该出国读两年书。虽然大部分留学生最后还是要回到中国的,但留学的经历非常重要,这跟你在国外出差或旅游不同。哪怕你去美国出差或旅游十次,甚至每次都在一个地方待一个月,那也没法深入美国社会,远远不如在美国读两年书有收获,要扎扎实实在那生活一段时间才行。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出国留学的必要性非常大。
严格来说,中国的现代化是从1979年才开始的,这些年中国的生产力发展很快,但人的思想观念还是滞后的。从十七世纪的启蒙时代开始,西方国家经过了三百多年的演变,才慢慢发展为现代社会。中国要想只通过短短30多年就变成现代社会,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思想观念改变得没那么快。我随便举两个例子,你就可以看出中国人还没有现代观念。
经常有人抱怨中国社会还不是法治社会,但很少有人意识到,法治不是政府给予的,它的前提是每个人把自己的部分私权利让渡给公权力,然后大家一起接受法院裁决的结果。在任何一个法治社会,法院都无法保证绝对的公正,但所有人都还是要接受它裁决的结果,因为这是法治的前提。像这些概念,你跟很多中国人聊,是聊不通的。这就说明中国人虽然富裕起来了,对现代社会还所知甚少。
此外,中国老百姓基本上是能不纳税就不纳税。正因为没有纳税的观念,所以也不会觉得这个国家是我们自己的。现在中国环境污染很严重,大多数人都把问题全归结于政府,实际上每个人都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当你住进大房子的时候,当你开车的时候,你其实都在污染环境。只有当我们成为真正的纳税人后,意识到国家就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才不会允许有人把这个国家搞脏搞乱。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观念。
但是,中国今天的情况是什么呢?山西的煤老板把自己的家乡糟蹋得一塌糊涂,浙江有些老板的小工厂把当地污染得不像样,却觉得这跟他们没有一点关系,因为他们在北京或杭州买了房子。现在北京的雾霾非常严重,有钱人也纷纷移民到海外,也觉得雾霾跟自己没关系。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家从来没觉得这个国家是自己的。
所以,有条件的中国人有必要到国外去见识一下现代社会,让自己成为一个现代公民最好也最快的办法,就是在真正的现代社会生活一两年。
少年留学,最好在初中以后
现在到国外留学的,还是读本科、硕士的人最多,读初中和高中的人其实并不多。当然,从数量上来说,出去读初中、高中的人比以前多了很多倍。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初、高中生选择出国留学呢?我想有三个原因。第一,很多中国人有钱了,这是硬条件。第二,很多人觉得在中国参加高考的压力太大,如果一个孩子成绩不是特别好,在中国不一定能考上特别好的大学,但要是去了美国,他却有可能会进入更好的大学。第三,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中国搞的是应试教育,美国搞的是素质教育,所以美国的基础教育要比中国好。这种看法不一定对,但很多人确实是基于这种看法送孩子出国的。
经常有家长问我应该什么时候送孩子走,我的建议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但有一点非常重要,我认为最好是等孩子初中毕业以后,再送他出国留学。因为只有在国内念完初中,孩子的中文才能到流利读写的水平。如果母语还没掌握好就出去,相当于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
如果非要送孩子出国读高中,最好是父母中有一方能够去陪读,否则效果并不好。现在孩子出国读高中的家庭一般是这样的,爸爸在国内挣钱,妈妈在国外陪读。但你可以想象一下,这种情况不会很多,所以我说去国外读初、高中的人其实不多。
如果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不是足够好,家长没条件到国外陪读,那最好是等孩子心智成熟后才让他出去。因为在国外的学校,不管你成绩好,还是成绩差,都没人管你。在中国,学生的成绩一般分布在60分到90分之间;而在美国,学生的成绩一般分布于0分和100分之间。我在美国就见过得零分的孩子,也没人管他。所以,孩子心智成熟后才能出国,他要能对自己负责。
美国最好的中学教的东西很多
现在国内很多教育专家都在说要给中小学生减负,但饶毅在某次演讲中说,如果把美国高中原封不动搬到中国来,肯定不是减负而是增负。饶毅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他讲的是美国最好中学的事情。因为美国最好的中学所教的东西,比中国最好的中学比如人大附中或者北京四中,要多多了,而不是只多一点两点。
我女儿的例子就很能说明情况。她在高中选修的AP课程(Advanced Placement,美国大学预修课程)不是最多的,但即便如此,她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之后,直接转过去的大学课程多达七门。也就是说,她在高中就完成了七门达到麻省理工学院本科要求的课程,如果不是麻省理工对转学分有上限限制,她能转的课程会更多。因为她在高中选修的AP课程远不止七门,可能有十三四门之多。而她所在的高中,AP课程学的比她多的,大有人在。在中国,哪个高中能开出那么多让麻省理工学院认可的课程?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本科是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读的,但我女儿在高中时,就已经学了我在大学三年级才开始学的数学课。这种情况,在美国最好的中学中并不少见。因此,中国最好的中学可能比不过美国最好的中学。
当然,美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参差不齐,也有很差的高中。在大概1/3的美国高中里,校长唯一的任务就是保证所有孩子来上学,因为每天可能有20%的孩子忘记来上学了。一个班级20个孩子,经常只有15个孩子来上学。在这些学校,老师的任务不是教给孩子多少东西,而是保证他们都来好好上学,不要犯罪,吸毒。这些学校学生的成绩,大大拉低了美国中学生的平均成绩。
中国人爱说美国人数学差,理工科差,其实并不能反映顶级学生的情况,只是平均成绩不如中国学生而已。要知道,菲尔兹奖获得者中,有很多美国人,诺贝尔奖得主中美国人更多。
美国有一些学生跟书呆子似的,完全从兴趣出发,单纯喜欢数学或其他科学,而学校也会给他创造学习的条件。比如我一个同事的孩子,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跳了四级,开始上八年级的数学课。学校就专门派专车,接他从小学到中学去上课,这在中国是不可能的事。而且,这孩子跳级还不是整体跳,而是数学跳四级,物理跳两级,课程表跟别人都不一样,但学校也能满足他的要求。我觉得这是美国最后能出顶级科学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虎妈是个特例,也不能说完全成功
虎妈是个特例。当然,美国也有一些家长赞同虎妈的做法。我女儿有个同学的父亲在世界五百强公司担任CEO,他们家的房子很大,但他却对孩子进行军事化管理,学习时,孩子们都在一个书房里自习。
虎妈的教育也不能完全说是成功的,她只是成功地把女儿送进了哈佛大学而已。当她女儿毕业后决定去参军时,虎妈一开始的反应是惊呆了。虽然她后来表示支持女儿服务社会的想法,但女儿的决定可能有悖她的初衷。不过我倒觉得她的女儿索菲亚的做法反而得到了哈佛的真传,服务社会。
作者简介:吴军,博士,硅谷投资人,计算机科学家。原腾讯副总裁、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曾在清华大学就读和任教,之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又成为该校工学院的董事,多年来参与美国大学的管理,并且将女儿培养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著有《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作两年出国读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