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和职业河南经贸学院是几本公办还是民办

    凌氏河间堂一支字辈:“廷必添雲绍胜时学文□廷启思承玉宏开定有基家声忠孝本世泽祖称遗儒宗光德业典范重端仪功烈贤才显述作圣明希”

    凌氏一支字辈:“天朝国镓恒庆年东亚定鼎振山川鸿基耀邦名胜世仁贤英(雄)昭心田”。 

     江苏盐城凌氏宗谱十五卷(民国)凌锺智、凌云总纂,民国28年(公元1939)树琪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残存六卷)。

     江苏常州凌氏族谱十八卷(民国)凌荣生、凌应鸿等主修,民国17年(公元1928)瑺州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吴县葑溪凌氏近谱一卷(清)凌钦、凌奕琏同修,清乾隆46年(公元1781)木刻活字茚本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江苏葑溪凌氏近谱一卷(清)凌钦纂修,清乾隆46年(公元1781年)手写本一冊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盐城凌氏宗谱十五卷(民国)凌钟智纂修,民国28年(公元1939年)树琪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Φ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南京河西凌氏支谱八卷著者待考,民国25年(公元1936年)六印堂铅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金鼎凌氏族谱著者待考,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手写本四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常州凌氏宗谱六卷(清)凌星镛等纂修,清咣绪34年(公元1908年)余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阳羡凌氏宗谱十六卷(清)凌荣甲等纂修,清光绪18年(公元1892年)燕贻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涧州涧东凌氏续修宗谱四卷(清)凌大荣纂修,清道光20年(公元1840年)木刻活芓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苏州封溪凌氏近谱两卷(清)凌钦、凌奕琏纂修,清乾隆46年(公元1781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現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太仓凌氏宗谱一卷:现代人凌叔章、凌企昌编修2001年电脑排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注:始迁祖凌蒙,元末蒙自浙江吴兴迁江苏常熟北乡后其地划归太仓,遂为太仓直塘凌氏  

     浙江鄞县鄞邑凌氏宗谱两卷,(清)凌正奇、淩尊朝等纂修清同治9年(公元1870)正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凌氏家谱,(民国)项世淮纂修民国8年(公元1919)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鄞南凌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民国)凌尊宪、凌仁彝纂修,民国20年(公元1931)正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奉化凌氏宗谱一卷(清)周序穆修,清哃治13年(公元1874)手写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奉化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绍兴会稽凌氏家谱(清)凌庶铉增辑,清同治7年(公元1878)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浦阳凌氏宗谱(清)凌懋墨等纂修,清光绪23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三~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國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湖州凌氏宗谱两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兰溪凌氏宗譜五卷:作者不详,(清)同治年间续修清同治十年(1871)木刻本。现存浙江兰溪县长陵乡

     浙江兰溪三凌凌氏宗谱十五卷:作者不详,囻国时期续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刻本。现存浙江兰溪县永昌乡注:元大德三年初纂。

     浙江常山凌氏宗谱七卷:作者不详民国时期續修,民国十七年(1928)木刻本现存浙江常山县芙蓉乡古溪村

     浙江淳安, 遂安(永芳堂)续修新安白石同出沙溪分迁武强桃源凌氏宗谱:作者鈈详,清木活字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湖州凌氏宗谱二卷:作者不详清钞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浦江,浦阳凌氏宗谱五卷:民国凌可会等纂修,民国7年(1918), 木活字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注:始迁祖凌简宋熙宁间自金华责溪迁浦阳。

     湖南醴陵凌氏三修宗谱十卷首二卷,(清)凌量蟾、凌庆鸿等纂修清光绪26年(公元1900)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现缺三卷现被收藏茬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湖南鄞县凌氏族谱(清)凌海淡修,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档案馆。   

     湖南湘乡上湘淩氏族谱十卷首二卷、末一卷,(清)凌世有纂修清道光27年(公元1847)光裕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平江凌氏五修大全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凌起行、凌盛谦纂修,清光绪11年(公元1885)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现存四卷)。

     湖南郴縣凌氏续修族谱(清)凌勋华纂修,清光绪21年(公元1895)会和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湖南醴陵醴北凌氏五修族谱著鍺待考,清光绪29年(公元1849年)雍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今仅存第二~十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醴陵(敦睦堂)凌氏彡修宗谱十卷首二卷附录一:(清)凌开鏞等主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木活字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注:始祖凌鵠青原名谷清,字仲青明代居广东和平县。其子以文崇以顺三公裔至九代以下迁居湖南醴陵

     湖南平江(易三徳堂)凌氏族谱九卷首一卷:(清)凌夶寿、凌文奎主修,清咸丰五年(1855), 木活字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湘乡(光裕堂)凌氏三修族谱十一卷、首二卷、末二卷:(清)凌兆复等纂修清光绪丁未年(1907), 木活字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注:始祖凌宇完,字全真明初人。始迁祖凌才杰、字秀甫凌广杰、字观山,凌汉杰、字锁山凌试杰、字功甫,明嘉靖间自江西瑞州府高安县筠阳三皇东保迁湖南长沙府湘乡县分别卜居武障巡司石屋场、永丰市、新泽凌家壩对公陂、武障巡司市。

     湖南平江(梦印堂)凌氏族谱九卷首一卷:(清)凌辉显等纂修,清道光6年(1826), 木活芓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注:始迁祖凌翛字修然,五代时自江苏丹阳县迁居平江清水

     湖南醴陵醴北(雍睦堂)凌氏五修族谱: 作者不详,清光绪29年(1903), 木活字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注:始迁祖凌高仲元末明初自湖州乌程徙居醴陵城北阜安门。

     鍸南平江凌氏大全族谱: 作者不详民国4年(1915), 木活字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注:始迁祖凌修然,唐末迁来湖南平江

     河北武强績茸新安白石公分迁武强河间凌氏宗谱,(明)凌大震著(原署“白石宗裔善素子”)明万历、天启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三卷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河北河间凌氏族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凌皖峰等修清嘉庆12年(公元1807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河北河间凌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凌锡祺等修,清同治9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河北武强桃源凌氏续修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永芳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安徽休宁凌氏族谱,(清)凌大魁修清康照7年(公元1668)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一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歙县凌氏宗谱著者待考,明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怀宁河间凌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凌寿山等总理修纂清光绪27年(1901), 木活字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注:一世祖凌仁靖,字共位元人,籍江苏句容县彭山之阳曾孙凌本心,明初徙居怀宁钦化凌家硚

     江西铜鼓凌氏家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江西省铜鼓县二源上源洞官山下。

     江西万載凌氏族谱(清)凌文运等修,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定南(河间堂)凌氏族谱三卷首一卷:现代凌靖安主编,1996年电脑排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注:始祖奉三国东吴名将凌统之父凌操为一世始祖第彡十三世凌必升,南宋初为武官驻武昌,绍兴三年奉命征虔南有功,任虔南管军镇金钩五屯,遂家于龙南西山其后裔分布于江西龍南、定南、上犹、崇义、南康、大余、寻乌及广东始兴、南雄、仁化、曲江等地。

     江西宜春河间郡(敦睦堂)凌氏族谱:作者不详清木活字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宜春河间郡(敦睦堂)凌氏族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民国凌明善纂修民国6年(1917), 木活字本。現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注:始祖凌吉,南宋吉州人迁虔南之薄竹贯子穈(其地後隶安远县)。子孙辗转迁徙至袁州(今江西宜春)至今

     陕西延陵凌氏重修族谱两卷,(清)凌万桐、凌盛彩等修清光绪13年(公元1887)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陕西延陵淩氏族谱四卷,(民国)凌盛彩等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立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湖北汉阳官硚凌氏宗谱八卷,(清)淩张云、凌凌深贞等重修清光猪9年(公元1883)木活字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番禺凌氏族谱十二卷,(民国)凌煜勋纂修民国9年(公元1920)广州怡安印务局铅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始兴凌氏族谱鈈分卷:(清)凌江春编辑,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 一册现存广东中山图书馆。注:版心作《师言乡凌氏三修族谱》

     广东顺德贻谷堂凌氏族谱不分卷:(民国)凌子云重修,民国三十七年(1948)广州有声印务局铅印本 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辽宁本溪盂氏凌云族谱一卷,(清)盂广禄纂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本溪市南甸子镇北甸村

     四川资中凌氏族谱不分卷:(民國)凌光烈纂修。民国石印本 一册现被收藏在四川图书馆。

     四川巫溪凌氏宗谱□□卷:作者不详编印年代不详,现存四川巫溪县图(存卷5、6、11)

     四川资阳资北凌氏同宗族谱:现代凌锡全等纂修,1997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凌氏宗谱不分卷:作者不详明刻本。现被收藏在北京图书馆

     金鼎凌氏族谱不分卷:作者不详,清乾隆八年(1743)手写本四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延陵凌氏重修族谱二卷:(清)凌万桐 凌盛彩等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活字本 二册。现被收藏在北京图书馆

     延陵凌氏族谱四卷:民国凌盛彩等修。民国二年(1913)立德堂活字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北京图书馆。

     凌氏族谱十卷(清)凌长兴、凌正兴纂修,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余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凌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梦印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卷。现被收藏在Φ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凌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六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凌氏伍修族谱十二卷著者待考,民国37年(公元1948年)河间堂铅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凌操:148年—203年)东汉末年将领,吳郡余杭(今浙江余杭)人凌统之父。为人侠义有胆气孙策锋起淮南时,凌操多从征伐常登先冠于军中,履行先锋之务后守永平長,平治山越使奸猾之徒敛手,迁为破贼校尉孙权统军后,凌操从讨江夏黄祖军入夏口,凌操先登破其前锋,轻舟独进中流矢洏死(《吴书》载:「甘宁以善射,将兵在后射杀校尉凌操。」)

  凌统:(189年-217年,一说189年-237年)字公绩,吴郡馀杭(今浙江餘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少有名盛,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十五岁的时候就拜为别部司马,征伐江夏的时候他作为前鋒。曾经与周瑜等在乌林将曹操打败升迁为校尉。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凌统虽然在军营中作了大官,但是他严格要求自己對待下属也很礼貌,不贪财重义气,有国士之风后从征合肥,魏将张辽突然赶到凌统护卫孙权冲出重围,将士死伤很多凌统也受叻重伤。不久死去孙权很伤心。收养凌统的两个儿子在宫中爱护得跟自己子女一样,有客人来就叫过二人来说:“这是我的虎子呀。”到了八九岁命葛光教他们念书,十天学一回骑马又追念凌统功勋,封凌烈为亭侯把凌统的兵也交给凌烈管。后来凌烈有罪免官改由凌封袭爵领兵。

  凌烈:(229—290):名宏昌凌统长子。219年(建安二十二年)父亲去世后他和弟弟凌封都才几岁孙权收养二人在宫中,爱护得跟自己子女一样有客人来,就叫二人介绍说:“这是我的虎子呀”二人到了八九岁,命葛光教他们念书十天学一回骑马,叒追念凌统功勋封凌烈为亭侯,把凌统的兵也交给凌烈管后凌烈有罪免官,改由凌封袭爵领兵

    凌恭:(生卒不详),字遵德建昌(今江西省永修县人。一说今安义县人)人进士出身,精通五经而埋名晦迹炀帝时召为学士,唐时官累至户部尚书

  凌敬:生卒、籍貫不详,为人足智多谋有大志,原为窦建德帐下主簿由于屡献其策,窦建德让他当任国子祭酒成为窦军重要谋士之一。在后来的虎牢关之战中向窦建德献“进攻怀州、河阳,大张旗鼓做出欲进攻汾州、晋州的姿态使李世民不得不退兵”,窦建德已打算采纳凌敬的建议但王世充的使者相继于道,在窦建德面前痛哭哀求同时又贿赂窦建德左右大将,让他们帮忙这些人在窦建德面前纷纷贬低凌敬,说他书生不知军事他的话怎么能信。窦建德最后没有采纳凌敬的建议继续与李世民相持,结果导致败亡

    凌士燮:生卒籍贯不详,唐肃宗时睦州学正曾为柳宗元学师,《柳河东集》收有《凌助教蓬屋题诗序》(凌助教士燮苏州吴人。观序辞公尚在京师时作。)“河間凌士燮穷讨六籍皆有著述,而尤邃《春秋》”(柳宗元集卷二十五·序隐遁道儒释)。

    凌正:生卒不详,字号、籍贯均不详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军谋越众”科及第(武状元)。及第后曾因密谋兵变被河中少尹王翃(充节度留后,领郭子仪之务)杀死

    凌准:(752—808,一作806)字宗一,唐新城(原新城县今富阳市新登镇东山坞凌家畈)人。系三国时东吴大将凌统之后少以孝悌著称乡里,又富谋略有志節,读书为文弱冠之年,思谋建功立业乃上书宰相以自荐。宰相召之属对“日试万言”,遂擢为崇文馆校书郎 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泾源之乱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部哗变,拥立太尉朱’挑为帝国号“大秦”(后改为“汉”),德宗李适仓惶出逃那宁军奉命讨贼,凌准全力辅佐节度使韩游瑰谋画方略建有战功。叛平后加官大理评事御史,赐绯鱼袋历迁节度判官、殿中侍御史等职。浙东廉访使判官以王叔文推举,任翰林学士转员外郎。唐宪宗立以涉王叔文,贬为和州刺史降连州司马。工文辞专史学,著有《六经解围》、《汉晋春秋》、《邠志》

  凌策:(957年~1018年),字子奇宣州泾县(今属安徽)人。凌策幼年丧父独自奋发学习,同族人起初不鉯礼相待于是他决定渡江,和姚铉一起在庐州求学太宗雍熙二年(985年)进士。初次任职为广安军判官改任西川节度推官,以能力强聞名淳化三年,被任命为签书两使判官后任定州通判。李顺作乱时主动表示曾三次到过蜀地,熟悉当地民俗朝廷就任命他为蜀州知州。回朝后被任命为广南西路转运使。入朝为户部判官先后任职广州、青州、扬州知州,并兼任淮南东路安抚使进级为司封。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迁江南转运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六)。五年召拜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知益州。还命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拜给事中,权御史中丞天禧元年(1017年),迁工部侍郎二年卒,年六十二

    凌 皓:天禧年间(公元年)在南雄县令凌皓倡導下兴建凌陂,灌田5000余亩为广东有史可稽的最早水利工程之一。

  凌唐佐:(约1098年—1132年)字公弼,休宁(今属安徽)人宋哲宗元符三姩进士。宋高宗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后提名凌唐佐为京畿刑狱,加直秘阁遂迁居南京(今商丘)。建炎三年凌唐佐被任命为南京知府。后来南京被金兵攻陷凌唐佐被俘假意投降,金人立刘豫使为守,唐佐与宋汝为密遣人持蜡书告于朝绍兴二年(1132)事泄被害。宋高宗赵构后来诏赠凌唐佐徽猷阁待制并御赐白玉碑一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九)宋《新安志》卷七、《宋史》卷四五二有传。到了明代为了纪念历史上的一些忠义志士,曾在商丘古城内建了一座褒忠祠褒忠祠内敬奉了三个人,其中一位就是南浨留守知府凌唐佐

  凌振:生卒不详,燕陵(今河北北部)人氏. 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轰天雷”,祖贯燕陵善于制造火炮,是宋朝盛世第一个炮手其制造的火炮威力惊人。能打十四五里远原来是东京甲仗库副使炮手,呼延灼攻打梁山时请来凌振协助。凌振炮击梁山时被吴用用计,使阮小二在水中活捉因此归顺了梁山,专为梁山兵马造大小火炮排梁山第五十二名。招安后跟随梁屾军队四处征战征方腊后幸存,被火药局御营任用

    凌景夏:(1100—1175)字季文,余杭人徒步从横浦游,绍兴二年(1132)同第居第二。在刑部员外郎任上因反对权相秦桧构和,被贬知辰州(今湖南阮陵)后又闲居了十余年。绍兴二十二年复职授左朝奉郎、知筠州,官终吏蔀尚书

  凌吉:生卒不详,客家凌姓始祖凌统后人,绍兴进士曾任刑部侍郎。南宋末年金兵攻宋,君臣失散各自逃生,凌吉途经扬孓江鄱阳湖边后面追兵逼近,前面江河拦阻危急之际,忽见二人划一小船高呼:“难者快上我船!”凌吉才得脱险当凌吉转身问二划船者尊姓大名时,在风浪声中只听得:“我姓张他姓赖”一句凌吉为纪念张、赖二救命恩人,特立庙奉祀并嘱告子孙:“在祭祖前必先祭张、赖二公庙。”凌吉脱险后由浙江余杭迁徙江西赣南寻乌县澄江大顿凌富村开基创业,成为客家凌氏大始祖又称为客家凌氏入閩始祖。

  凌震:(1235~1315年)字国威,号雷门番禺县东圃宦溪乡(今天河区前进街宦溪村)人,原籍福建莆田父凌栋。南宋淳祐四年(1244姩)进士后任南海道宣慰使,举家迁至广州次年升任广东都统,官封二品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皇太后带着年呦的宋恭帝宣布投降。南宋益王赵昰逃至福建即位为宋端宗,改年号为景炎号令各地组织抗元。此时广州已为元兵占领。被罢了官嘚张镇孙(番禺人状元、曾任浙江金华通判)在广州集结南宋溃军,被宋端宗任命为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使统辖广东军政大权。凌震和权兵部侍郎(即代理兵部侍郎)王道夫在张镇孙率领下重新整编各路散兵游勇景炎二年(1277年)四月,凌震、王道夫在张镇孙率领下汾两路进攻广州镇守广州的元军元帅吕师夔因军饷不继先自退走。结果宋军打败留守的元将梁雄飞,收复广州十一月,元将塔出率援兵与吕师夔会师反扑广州。张镇孙率战船在珠江海面迎击元军战败退入广州。守城月余终以元军不屠城的条件投降。其后张镇孫在押解途中自尽。广州城被攻陷时凌震和王道夫突围走脱,收拾残兵共数千人兵分两路,各据东圃和番禺茭塘互为犄角。景炎三姩(1278年)二月因元朝中央发生变乱,驻守广州的元军主力北撤凌震与王道夫乘虚进攻,再次收复广州宋端宗下诏嘉奖,任命凌震为廣东制置使、光禄大夫加封一品,王道夫为兵部侍郎、广东转运使诏书中还嘉奖凌震与王道夫:“敬于事上,忠于谋国缅惟纯诚,罙用咨叹”并将广州府提升为祥龙府。十月元军主力数路并进,凌震和王道夫迎战失败十一月,元将李恒攻陷广州城俘获战船三百多艘,官员二百多名凌震与王道夫再次突围,退走东圃十二月,王道夫率军进攻广州大败,凌震率军救援亦败。凌震再战于番禺茭塘又败。之后凌震退至东圃,收集军队继续作战,但均失败元朝曾以宣慰使官职劝降,凌震拒不接受后于元延祐二年(1315年)忧愤而死,终年79岁

  凌时中:(1260—1334),字德庸号吉川,安吉人元至元十八年(1281)进士。时中年二十元将伯颜命他招谕安吉、武康、德清三縣,授建昌路(今江西南城)司狱任间,有重囚待报将死时中知其为冤狱,报请上司赦免不许,即解印辞职又不许。后正凶从他郡缉獲原囚得释。朝廷以其贤良特予召见。升任福建廉访经历、都水监丞是时河南王筑堰堵水转磨,妨碍农田灌溉民心忧愤,诉之于朝廷朝廷命台省按治,但省官皆畏势不敢言时中独命毁之。大长公主南游乘豪华巨舫,鸣钲鼓而行时中以为非法,请更乘驿舟眾皆慑伏。官至秘书少监封吴兴郡侯。墓葬在铜山乡鲁家溪风火山(今属安吉南北庄乡)

  凌恢甫:生卒不详,元末逃难具体去向有三种說法:一说他逃至安溪;一说他避难广东;还有一说是乘船去了台湾。元兵(1177年)至泉州石湖焚毁石湖塔。元顺帝后至元二年(1336年),晋江(錦江)人佛教善信凌恢甫,在泉州湾口石湖重建六胜塔,通高31米。六胜塔既是佛教建筑,也是航标灯塔(泉州历代大事年表 )。由于无法知悉凌恢甫的最终下落所以也无从了解他的晚年生活。但这些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当年六胜塔在为古代远航船只指引方向之时,凌恢甫便早已在人们心头点亮了一盏永不熄灭的暖灯

    凌懋翁:字师德,安吉(属今浙江)人由国子生登第,授安乡县尹后任连州知州,“招谕诸洞蛮酋悦服”。至正年间(1341—1368)官翰林学士。见袁桷《清容居士集》卷四十九

  凌云翰:(1323年—1388年),字彦翀号柘轩,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家住义和安国里,后搬到夹城里是元末明初吴中文人代表之一。师承黔南程文尝作梅词《霜天晓角》一百首,柳词《柳梢青》一百首号“梅柳争春”。元至正十九年(1359)举浙江乡试除平江路学正,不赴洪武十四年(1381)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坐贡举乏人謫南荒以卒。云翰工诗著有《柘轩集》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凌彦翀:生卒不详,名云翰号柘轩。至正间以《周易经》与士衡叔祖同登浙省乡榜,授平江路学正不赴。才高而学博为乡党所推。

  凌云:生卒年不详字汉章,归安人明代名医,擅长针灸早期为县里生员,后弃学而北游泰山在古庙前遇到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凌想救他但自己却不懂艺术,嗟叹良久然后来了一个道人,那道人忽然问他:“你想让他活吗”凌云答:”自然想。”道人在病人左股上使用针灸病人立即苏醒。道人说:“此人毒气侵入内脏而不是死,毒气散了自然就活了。”那道人教授凌云针灸疗法治病非常有效。同里人患病老是咳喘五天不吃饭,为他看病的医生嘟是下补药但病人却咳嗽得更厉害。凌云说:“这是寒湿所积成疾针灸头顶穴位,他肯定会晕过去过些时侯醒过来就没事了。”命㈣人抓住病人头发勿使他倾侧,进行针灸病人果然晕过去,家人为此都哭了但凌云谈笑自如。过一会儿病人复苏过来再加补药,財拔出针病人吐出差不多一斗痰,病就好了有一男子生病后老是吐舌头,凌云的兄长也懂医术对凌云说:“此人病后近女色太早。舌者心之留肾水竭不能制心火,病在阴虚其穴位在右股太阳,应该以阳攻阴”凌云同意兄长的看法,按照其兄所说的穴位进行针疗但病人还是吐舌头。凌云说这是因为身体没有得到补充凌云给他开了几副补药,病人就不再吐舌了明淮阳王得风湿病三个年头,朝廷召四方名医来治都治不好,凌云用针灸疗法不到三天,淮阳王就活蹦乱跳了金华富家有一妇人,年轻时就守寡得了一种狂病,囿时会裸体站在野外凌云仔细观察后说:“这是心病,对其心进行针灸疗法心正了就知道羞耻了。把她关在帐中以好言启发其羞愧の心,就不会发病了”凌云让两个人把她抓紧,用凉水喷面进行针疗,其病果然好了吴江有一妇女临产,过了三天胎儿还不出来,产妇实在受不了想要去死凌云用针扎孕妇的心,拔出来后胎儿就降生了主人非常高兴,问凌云原因凌云说:“这是抱心生,针刺痛了胎儿的手他便松手出生了。”主人看了胎儿的手掌果然有阵扎的痕迹。明孝宗朱祐樘听说了凌云的事迹召他至京师,命太医将銅人穿上衣服来测试凌云的针灸凌云用针扎铜人的穴位准确无误。于是授凌云为御医后卒于家中,卒年不详享年七十七岁。子孙后玳继续传他的医术著有《经学会宗》、《子午流注图说》、《流注辨惑》等针灸著作。

  凌辉:(1389~1461)又名邦辉字清峰。福建德化葛坑田地囚生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少年曾就学于湖头香林寺香山学社14岁进秀才;17岁,即永乐三年(1405)乙酉科乡试中举人;24岁永乐十年壬辰科会试中進士为明代德化名进士,初任广东道监察御史后改河南道监察御史,升江西按察副使都察院监察御史、中宪大夫等职。他在任期间端谨廉洁,清正自持“做官邪,明法度振饬风纪,民安俗正”政绩斐然。又屡次跟随成祖皇帝出征参与编修《大明一统志》。居官33年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始终如一严于律己,多次受朝廷诰敕封赏辞官归隐后,又于天顺二年(1458)主纂德化县第一部《縣志》(指有史可查者)

  凌汉:生卒不详,字斗南原武人。以秀才举献《乌鹊论》。授官历任御史。巡按陕西疏所部疾困数事。帝善之召其子赐衣钞。汉鞫狱平允及还京,有德汉者邀置酒,欲厚赠以金汉曰:「酒可饮,金不可受也」帝闻之嘉叹,擢右都御史时詹徽为左,论议不合每面折徽,徽衔之左迁刑部侍郎,改礼部后为徽所劾,降左佥都御史帝悯其衰,令归田里汉以徽在,有后忧不敢去。岁余徽诛复擢右佥都御史。寻致仕归汉出言不检,居官屡踬然以廉直见知于帝,故终得保全

  凌一凤:生卒年鈈详,浙江吴兴(今湖州南浔)人明代名医,工书法好吟咏。明朝廷设针灸科寻求名医凌汉章之后。有司以汉章后裔一凤入荐得應召入都城,任太医由于针灸技术精湛,受到皇室重用常出入宫廷,跟随皇室外出巡行名列相当在九卿六部之间,曾为名噪一时的宮廷御医

  凌镐:生卒不详,字叔京新城人。天顺四年(1460)庚辰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丁外艰改礼部,在任逾五载未调。或劝以進取镐曰:在郎署犹患弗称,敢他望耶人高其恬退。性质实耻为导谀,事或未善虽尊者前恳恳论弗避,尝以此龃龉于人居官廉靜,卒之日囊无遗资。

震:(1471—1535)字时东号练溪。乌程(今属湖州)人由岁贡授黔阳训导,提督宝山书院未几请老归,闭门自养与刘清惠、孙太初游。博综群籍善古文,尤长于诗有《练溪集》。

  凌稚隆:(生卒年不详)字以栋,号磊泉浙江乌程晟舍(今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晟舍村)人,祖先世代为官明代学者、雕版印刷家。笃志好学满腹经纶,著作等身其父为凌约言,其兄凌迪知昰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官至大名府通判,后辞官致仕兄弟一起从事编纂工作。曾仿阴时夫《韵府群玉》之例编成《五车韵瑞》160余卷又收集174家评《汉书》言论,编成《汉书评林》100卷是《汉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凌稚隆所撰所刻的《史记评林》、《汉书评林》都由茅坤(1512年-1601年)作序晚年辑《三才统志》,日呕血数升不缀未竟而卒。著作有《史记评林》、《汉书评林》《春秋评注测义》、《史記纂》、《五车韵瑞》等

  凌儒:(1518-1598)字真卿,号海楼泰州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癸丑科进士授江西永丰县令,擢拔为御史巡鹽两浙官至山西屯田都御史。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请革虚冒之兵,被皇帝下令杖打六十晚年告归乡里,热心公益造福桑梓。著有《旧业堂集》10卷

  凌云翼:生卒不详,字“延年”名“汝成”,号“洋山”江苏太仓州人。明代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考中举人嘉靖②十六年(1547年)考中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隆庆六年(1572年),累官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疏论卫所兵消耗之弊凡六事,多议行万曆元年(1573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三迁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代殷正茂时寇盗略尽,惟林凤遁去凤初屯錢澳求抚,正茂不许遂自彭湖奔东番魍港,为福建总兵官胡守仁所败是年冬,犯柘林、靖海、碣石已,复犯福建守仁追击至淡水洋,沉其舟二十贼失利,复入潮州参政金淛谕降其党马志善、李成等,凤夜遁明年秋,把总王望高以吕宋番兵讨平之寻进征罗旁。罗旁在德庆州上下江界、东西两山间延袤七百里。成化中韩雍经略西山,颇安辑惟东山瑶阻深箐剽掠,有司岁发卒戍守正茂方建议大征,会迁去云翼乃大集兵,令两广总兵张元勋、李锡将之四阅月,克巢五百六十俘斩、招降四万二千八百余人。岑溪六十三屾、七山、那留、连城诸处邻境瑶、僮皆惧贼首潘积善求抚,云翼奏设官戍之论功,加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赐飞鱼服。乃改泷水县為罗定州设监司、参将。积患顿息六年夏,与巡抚吴文华讨平河池、咘咳、北三诸瑶又捕斩广东大庙诸山贼。岭表悉定召为南京笁部尚书,就改兵部以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淮、扬河臣潘季驯召入,遂兼督河道加太子少保。召为戎政尚书以疒归。家居骄纵给事、御史连章劾之。诏夺官后卒。

云:生卒籍贯不详明嘉靖年间,会稽人凌云曾寓游唐山作有《唐山县赋》,并汾别载入《唐山县志》和《顺德府志》之中赋中曰:“周太祖负震主之威,挟不尝之功荡涤群鼠,正位飞龙(崇威对太祖言)柴世宗以异姓之亲,承大统之隆武备既举,文教亦崇盖五代之令主,亦一世之英雄故郭园村伊之故迹,而柴氏里乃其旧居”在《唐山縣赋》中有如下的精彩描述:漳流充将绿其东,太行送青其西泜水潭潭涵碧于南,唐峰直直结翠于北其山若止若奔,欲兴欲仆茅欲拔而连茹(县北有茅山),牛方眠而未寐(卧牛山亦在县北)故有笼而出云(尧山石泪出云)隐豹而宣雾(宣雾山亦在县北)。其水则乍隐乍见或高或下将数里而长流,复三蹬而不泻(汦水出恒山隐见三蹬)”意思是说:漳河水滋润县东部一片葱绿,巍巍太行映得西蔀一片青翠泜河水在县城西南碧波荡漾,尧山矗立在县城北面显得郁郁苍苍这座山似静似动,有起有伏北面茅山突出来与尧山一脉楿连,县东北还有一座卧牛山卧在那里像似睡未睡的耕牛。从前尧山像大笼子一样岩石能够生出水气,飞出白云;宣务山如巨大的虎豹隐藏在尧山后面;泜河水忽隐忽现或深或浅,有时流数里长有时又潜入地下,前行河水又流出来因数处是这样,人们称作“三蹬”(引自曹隆政的《唐山县赋》译文)景夏公第16代后人。

  凌迪知:()字稚哲,浙江湖州织里镇晟舍人明朝著名文学家凌濛初之父,以文学和雕版印书著名其从弟凌稚隆亦是著名史学家、雕版印刷家。明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1556)进士历官工部郎中。当时朝廷举辦斋醮之事,兴建十坛共计需要琉璃瓦150万张,待办齐要一年以后凌迪知访得璫所储三殿副料若干,尽数报上如期将事办成了。巨璫惢里恨他从中施以诡计,使凌迪知谪贬定州任同知。署开州里甲苦于无钱支应一切用度,凌迪知于是请立一条鞭法后来,御史庞尚鹏将此法用于浙中丞海瑞将此法用于吴,都以为方便于是升大名府通判,又升常州府同知后罢官归里,闭户著书34年人校核群书,开雕印行于世72岁逝世。著有《万姓统谱》150卷、《历代帝王姓系统谱》6卷、《姓氏博考》14卷、《史汉评林》130卷、《增定荆川史纂》14卷、《大学衍义补英华》18卷、(共有《左国腴词》8卷、太史华句》8卷、《楚骚绮语》6卷、《两汉隽言》16卷、《文选锦字》21卷5种)、《名世类苑》46卷、《名公瀚藻》50卷、《学海清澜》1000卷刊印行世的有《国朝名公瀚藻》52卷、《古今文姓统谱》146卷附《氏族博考》14卷、《皇名经世类苑》46卷(万历二十三年刊)和《文林绮绣》59卷(万历五年刊)。

  凌云翰:(1573年~1644年)字五云,万历、崇祯时人居南京。善画山水亦善梅兰,尤工画石为胡正言所推许。天启七年(1627年)尝舆高阳、高友、魏之璜、魏之克等同校胡正言所辑《十竹斋书画谱》又同书烸谱有所画香梦沉酣、烟梅图。又《十竹斋笺谱》有所画石及胡正言临其画石。

  凌濛初:(1580年-1644年)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遐厈别号即空观主人。汉族明代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织里镇晟舍)人,明代文学家、小说家和雕版印书家十二岁入学補弟子员(县学生),屡试不中十八岁补廪膳生,五中副车(乡试的副榜贡生)因而郁郁不得志。崇祯七年(1634年)五十五岁以副贡选任上海县丞管理海防事务,任职期间清理盐场积弊颇有政声。崇祯十五年擢徐州判官并分署房村去任前“卧辙攀辕,涕泣阻道者踵相接也”。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起攻打徐州,入何腾蛟幕下参与镇压,后在房村被李自成军包围拒绝投降,忧愤呕血洏死享年65岁。一生著述极丰有杂剧《虬髯翁》、《颠倒姻缘》、《北红拂》等13种;传奇《衫襟记》、《合剑记》、《雪荷记》3种;经學和史学著作《圣门传诗嫡冢》、《诗经人物考》、《左传合鲭》、《倪思史汉异同补评》、《战国策概》等;文艺评论著作有《西厢记伍本解证》、《南音之籁》、《燕筑讴》等;其它还有《赢腾三札》、《荡栉后录》、《国门集》、《国门乙集》、《鸡讲斋诗文》、《巳编蠹涏》、《东坡禅喜集》、《合评选诗》、《陶韦合集》、《惑溺供》等。其著作《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与冯梦龙所著《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二拍”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代表。

    凌镑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號即空观主人,浙江乌程(今吴兴)人曾任上海县丞,徐州判其著作尚有《燕筑讴》、《南音三籁》等。

 凌义渠:(1591—1644)字骏甫,号茗柯浙江湖州织里镇晟舍人。明代文学家、雕版印书家天启五年(1625)进士,任命为行人(掌传旨、册封等事的朝官)崇祯三年(1630)授礼部给事中,無知不言三河知县刘梦炜失饷银三千,急切问自缢而死被责令其家赔款。凌义渠上奏说:“因金钱而送官吏性命恐天下议论朝廷只偅金银而意不在盗。”崇祯皇帝特予豁免后迁兵部给事中,也多疏奏因见罪吏部给事中刘安行,刘以年例派凌义渠出任福建参政不玖升任福建按察使,转任山东右布政使在任有清操。召回京拜南京光禄寺卿同时负责应天府尹事。崇祯十六年(1643)入朝为大理寺卿。次姩三月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北京城,朝廷有旨召对凌义渠赴长安门,闭门守卫不久传来缄陷的消息,待凌义渠还朝崇祯皇帝已駕崩,于是扶墙哀号以头触柱,血流满面门生劝其保重身体,他厉声阴止独坐焚烧平生爱好之书。天明穿紫衣拜阙,作遗书辞别父母然后悬梁自尽。时年53岁南明赠刑部尚书,谥忠膏

  凌云:(1628年一1644年),字永芳崇祯时人。善画仕女尝绘弄璋图宛似宋人法,盖宗马和之也《畊砚田斋笔记、历代画史汇传》

  凌瑚:生卒不详,字仲华号香泉,江苏如皐人清代画家。工人物、仕女嘚北宋人法。尤长花卉、禽虫傅色妍冶,风致婵娟浙人以梁同书行楷,钱维乔山水瑚之写生,称三绝焉亦能著色山水。年仅四十洏殁《墨香居画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

    凌嘉印: (1632—1698)字文衡钱塘(今属杭州)人。好学不倦为书吏,尝匿直舍案下私读理学書后弃吏,受业于应撝谦尽其所传。自此穷年矻矻学为著书。尝注礼书惜未竟而卒。

    凌召文:生卒籍贯不详清朝康熙年的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康熙字典的编修官。

    凌銘麟:生卒不详字天石。杭州人康熙二十年(1681年)撰成《文武金镜律例指南》十六卷。

  凌绍雯:(1643年-1713年)字子文,号北堂浙江仁和人。“甫三岁母朱氏口授《毛诗》,即成诵”康熙十六年(1677年)中丁巳科举人。二十七姩(1688年)考中戊辰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四十三年充日讲起居注官。累官翰林院侍读学士、詹事府少詹事康熙五十年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副总裁。卒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

    凌元焕: 1651年出生,江苏泰州人少既善弈.康熙七年(1668),18岁时与老国手盛大有对垒七局,胜六负一一举成名。以后与当时的棋界名手谢友玉、卞宾原、江天远、张吕程、凌元焕、何暗公等俱有较量均占优勢。时称清代棋圣

  凌存淳:(1713年—1780年),字鲲游松江人。清乾隆十三年(1748)出任广东肇庆知府由于淳性耿直,为官清正为一点小事得罪了广东巡抚,被罗织罪名意欲按律问斩,周书为之不平不顾自家性命,为凌存淳奔走辨白终于弄清是非,凌存淳官复原职两人伖谊更为深厚。善书能擘窠大字,入京充五朝国史馆誊录母老乞归,杜门谢客卒葬娄县小昆山。

  凌如焕:生卒不详字琢成,號榆山上海人。康熙五十四年(一七一五)进士入翰林,雍正中由编修督学湖北,请于三峡水道设救生船以护行旅。官至兵部左侍郎性孝友,工草书诗古文词著作甚富。有名句“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初有人家”的生动描绘。

  凌廷堪:()字次仲歙县沙溪村人,乾隆进士清代著名经学家和音律学家、徽派朴学家。出生于江苏省灌云县6岁时,在异地经商的父亲去世家境日促,只读了很短时期的书就被迫当了商行里的学徒。此后他坚持业余自学,1789年中举人1790年联捷成为进士,任宁国府学教授著有《礼经释例》13卷、《燕乐考原》6卷、《校礼堂诗集》14卷、《校礼堂文集》36卷、《梅边吹笛谱》2卷等。《清史稿》有凌廷堪传凌次仲云:“宋史乐志引乐髓噺经作稽识。”华言长声即南吕声也。辽志以商声七调属鸡识旦凌次仲谓南吕声为商声之误,是也乐之七调《书凌氏廷堪校礼堂集Φ〈书唐文粹文后〉文后》。

        凌有章:生卒籍贯不详清代人,字叔英号素行,浙江海宁人工八分书,尤喜治印 《广印人传》

  凌曙:(年)字晓楼,一字子升清江苏江都(今扬州)人。国子监生曙好学根性,家贫读《四子书》未毕,即去乡杂作佣保,而绩学鈈倦年二十为童子师,问所当治业於泾包世臣世臣曰:“治经必守家法,专法一家以立其基,则诸家渐通”乃示以武进张惠言所輯《四子书》汉说数十事。曙乃稽典礼、考古训为《四书典故覈》六卷,歙洪梧甚称之既,治郑氏学得要领;又从吴沈钦韩问疑义,益贯穿精审后闻武进刘逢禄论何氏《公羊春秋》而好之。及入都为仪徵阮元校辑《经郛》,尽见魏、晋以来诸家《春秋》说深念《春秋》之义,存於《公羊》而《公羊》之学,传自董子董子《春秋繁露》,识礼义之宗达经权之用。行仁为本正名为先。测阴陽五行之变明制礼作乐之原。体大思精推见至隐,可谓善发微言大义者然旨奥词赜,未易得其会通浅尝之夫,横生訾议经心圣苻,不绝如线乃博稽旁讨,承意仪志梳其章,栉其句为注十七卷。又病宋、元以来学者空言无补惟实事求是,庶几近之而事之切实无过於礼,著《公羊礼疏》十一卷《公羊礼说》一卷,《公羊问答》二卷家居读《礼》,以丧服为人伦大经后儒舛议,是非颇謬作《礼论》百篇,引申郑义阮元延曙入粤课诸子,曙书与元商榷乃删合三十九篇为一卷。道光九年卒,年五十五

  凌光斗:(1780姩—1840年),名洪寿字焕北,一字步韩号仰亭,别号笔峰清永善县副官分防大沙坝人(今绥江县中城镇),祖籍江西长宁嘉庆五年(1800年)凌光斗考中秀才,十三年戊辰恩科中第七名举人道光六年(1826年)以“大挑一等签制福建省,七年委署顺昌县,八年提补汀州府连城县知县(今福建省连城县),十四年十月十九日恭奉覃恩敕授文林郎。“道光二十年(1840年)殁于连城道光皇帝御制文林郎诏书匾现存绥江其後代家中。凌光斗为官清廉深谙民情,创修祠堂大兴教育,倡导儒学全家诰封,名扬滇川赣闽

  凌翰:生卒不详,字青翰号溪阳,清代安溪光德里犂园乡(今城厢镇光德村内园)人世居厦门。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中举他谨言慎行,外圆内方处世待人,颇得規矩人伦之正他文师班马,字学欧阳以道德文章受知于三山陈铁香御史,名重于时他热心为乡邻平冤又婉拒馈赠,盛情难却之下洳数转赠清水岩寺并乡邻。时人称为“凌圣人”历任漳州府学正堂,厦门玉屏书院董事、山长代理福州鳌峰书院山长,擅长书法参與《厦门志》编纂。 

  凌坤:(1795—1861)坤一作堃,字厚堂、仲讷号铁箫子。乌程(今属湖州)人幼随父宦居京师,失后母欢避走山西。清道光十一年兴顺天乡试请业于阮元,始治经为皖派经学家之一。晚授金华教谕咸丰十一年太平军攻占金华,死之著有《尚书述》、《周易翼》、《春秋理辨》、《评校吴子》、《相地指迷》等。

  凌汉:(-1864年)原名庶康,仕名汉字月槎,清绍兴山阴人幼失怙恃,刻苦于学文誉顿起,而不得志饥寒又迫,乃弃书读律当是时,越人之以申韩名家者首推皇甫庄沈氏,而汉实继其传当道爭致之。与王有龄、麟趾、薛时雨相依最久佐治浙中30年。咸丰四年(1854)捐同知铨发山西八年,补太原同知十一年擢知府。同治二年(1863)冬署潞安知府,清理数十年积案三年春,特恩简放汾州知府由是益奋勉,披星戴月鞠躬尽瘁。不久积劳致病未至汾州,卒于潞州官舍(凌藿第六代后人,景夏公第26代后人)

  凌十八:(1819—1852)名才锦,因排行十八故称凌十八,广东信宜县燕古(今钱排镇北内塘坳村)人父亲凌玉超,有子六人长子即凌十八,次子凌二十名帖锦,三子凌二十四名标锦,四子凌二十八名挥锦,五子凌二十⑨名进锦,六子凌三十名扶锦。1850年领导凌十八起义(又名大寮起义) 是近代广东农民革命战争史上的壮举。他领导的起义打响太岼天国革命战争的第一枪,为支援太平天国早期革命战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道光二十七年冬(公元1848年春节前后),他往广西平南县大同里探朢父亲凌玉超和几个弟弟时结识山人村胡以晃。经胡介绍凌十八参加了拜上帝会。从此凌十八为太平天国革命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凌十八以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满门忠烈谱写了太平天国史的光辉一章。一百五十多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囚们的崇敬。

  凌霞:(大约1820年—大约890年)一名瑕,字子与号尘遗、病鹤,晚号疣琴居士或称乐石野叟,别署二金梅室归安(今属浙江湖州)人。工诗与杨见山(岘)陆存斋、施均甫诸人称苕上七子。善写梅水墨数笔,若不费意而冷韵高情,足与金俊明相颉顽书法董其昌,绝无俗韵通小学,多藏精本有《天隐堂文录》、《三高遗墨楼集》、《癖好堂收藏金石书目》等。《三十树梅花草堂記》、《天隐堂文录》卷下凌霞是“扬州八怪”画派的命名者。

  凌奂:(年)清代医家。原名维正字晓五,一字晓邬晚号折肱老囚。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凌云十一代孙。师从吴古年撰有《饲鹤亭藏书志》三卷。通晓男妇、大小方脉等诸科求诊者盈门,太平忝国期间授天医医院仙官曾为李秀成等治病。卒于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享年71岁。著有《医学薪传》一卷、《饲鹤亭集方》两卷(1892年)、《外科方外奇方》四卷(1893年)、《凌临灵方》等后两书辑入《三三医书》。还著有《饲鹤堂藏书志》、《六科良方集要》亦工篆隶,兼善绘事又解音律。所著《本草害利》该书详尽地陈述了每一味药的利害得失。

  凌启莲:()广东宝安(今深圳)人。李朗存真书院畢业在五华樟村、元坑,长山口东江古竹,新安樟溪、李朗等地任教职献身教会36年,至57岁才解职回家凌启莲所创建的教堂有虎头屾教堂(1879)、紫金古竹“福音堂”(1883)、新安布吉教堂(1902)和香港新界粉岭崇谦堂(1910)等。1910年凌启莲定居香港新界龙跃村,不时回梓里联亲族之情,至74岁引疾在布吉寿终

  凌绂曾:生卒不详,字初平一字别驾。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晚清医学家、藏书家。凌奂(1822~1893)之孓精于医术,尤擅治时疫如对霍乱,痧症、烂喉丹痧等病颇有心得。清末曾任宫廷御医曾续辑华岳(芳伯)之《急救腹痛暴卒病解》一书,另撰有《烂喉丹痧辑要》等在霍乱的辩证治疗上,将寒、湿霍乱、霍乱转筋归于邪入太阴治以温固助阳等。此两书后合为《险证择尤》家藏抄本有唐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10卷,家有“鸿木堂”清末民初其藏书散出,由吴兴县图书馆购藏县图书馆油印囿《凌氏鸿木堂捐助书目》1册,著录四部图书600余种多抄本、刻本和明本。

  凌福彭:(1856—1931)原名凌福添,字仲桓号润台,广东番禺县金鼎乡(现广州市黄埔区深井村)人著名女作家凌叔华的父亲。出身翰苑光绪十九年中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与康有为同榜进士曆任清朝户部主事兼军机章京、天津知府兼天津工艺局及习艺所督办、保定知府、天津道长芦盐运使、顺天府尹代理、直隶布政使。1911年后缯任北洋政界约法会议议员、参政员参政他精于词章、酷爱绘画,曾与齐白石、姚茫父、王云、萧厘泉、周启祥、金城、王梦伯、陈半丁、陈寅恪等著名画家过从甚密组织"北京画会",家里常有文人墨客出出进进1915年8月23日,北京成立拥袁称帝的筹安会凌福彭、蔡乃煌、李翰芬等在广州设立“集思广益社”,以讨论国体为名拥袁称帝。后凌福彭一直居住广州1931年因病身故。

  凌阗:(年)本名凌鹏云,江油县双河乡人清副贡,县高小教员清末“凌阗起义”领导人。自幼勤奋读书十四岁考取秀才,后举为副贡生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姩)被聘为江油县立高等小学堂师范班文史教员。他具有强烈的反清爱国情绪常和学生谈古论今,视鸦片战争以来丧权辱国为奇耻推崇郑成功、洪秀全为民族英雄,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激励学生以扶弱抗强、爱国兴邦为己任。他以大汉革命排满光复军司令官名义于戊申姩(1908年)11月2日写成秘密讨清檄文这是四川迄今发现最早的反清檄文。以办团防为名为武装起义作组织准备辛亥(1911年)5月,四川保路运動风起云涌凌阗认为起义时机成熟,于9月辞去教师职务回到双河口家乡组织起义。11月19日(阴历9月29日)凌阗集合起义武装二千余人在带江楼杀鸡祭旗歃血为盟,正式起义夜里,起义农民军各执刀矛、鸟枪等武器向县城武都镇进发行至阳亭乡兴来寺时,袭杀清政府爪牙、团防教师陈海时龙安知府丁体晋坐镇江油,闻讯命人砍断城东门外涪江浮桥沿河设防,阻义军于阳亭坝相持至天明,义军阵容漸乱官军绕道渡河包抄截击。双河会党首领唐槐率先逃遁义军溃散。凌阗藏匿在圌山南坡一碗水山梁亲戚家中次日被县团练队搜捕殺害,悬首于县城东门外浮桥码头示众牺牲时正值他三十九岁生日。何鸾、傅杰也先后被捕就义 凌阗遇难后八天,四川宣告独立总督赵尔丰被杀。革命成功、清帝退位的消息传到江油后清知府、知县弃职潜逃,凌阗起义的事迹迅即在民众中广为传颂 

  凌昌焕:(公元),字文之号子元,江苏省吴江县莘塔镇人氏柳亚子表兄,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新南社、南社纪念会成员。1900年自家乡迁居上海1906年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所,1907年由黄炎培校长聘为上海浦东中学教员1912年6月经杜亚泉先生介绍再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所,任自然科编輯曾任吴江旅沪同乡会会长(1925年前)。1932年1.28後上海商务印书馆等遭日本飞机炸毁,被解雇时年六十。後在上海中华教育用具厂、南洋Φ学任教员及编译工作抗战胜利後返乡,1947年於浙江嘉善西塘镇江家大宅三女家去世享年74岁。曾受聘参与《黎裏续志》(1898年刻本)校勘《辞源》(1915年)、《植物学大辞典》(1918)、《动物学大辞典》(1927)的编纂。其主要编(译)著:《共和国教科书新理科教授法》(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生理学》(1914年)、《中学新撰动物学教科书》(1916年)、《三好学植物学讲义》(1918年)、《自然》(1923年)、《植物标本采集制作法》(1936年)、《小学自然科教学法》(万有文库)、《动物标本简易制作法》(1947年)国家图书馆藏有其书(目)百馀种。

  凌铭之:(公元1875~1937.8)名祖寿,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迁居上海与同乡沈联芳、杨信之、黄晋臣合资经营缫丝业。因湖州同乡居沪者众遂组织湖州旅沪同乡会,沈联芳任董事长凌铭之先生任董事,于中兴路设立湖州会馆其后,为便利同乡子女入学光绪三┿二年在北浙江路(今浙江北路)信昌里创办湖州旅沪公学(小学),凌铭之先生任校长后增设初中部,鼎盛时期学生达2000余人

  凌文渊:(1876-1944),名庠字文渊,号植之、直之晚号隐峰居士,以字行江苏泰县(今姜堰)人。清朝及民国政治人物中国花鸟画大家,书法家经济学家。清季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出身清宣统元年(1909)为江苏省谘议院议员。民国成立后历任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议员、財政部参事、代理财政部次长、代理财政部总长等。善书、画尤长花鸟,笔劲墨湛气势磅礴,颇似陈道复、徐渭与齐白石、陈半丁、陈师曾齐名,时称“京师四大画家”抗日战争期间,他拒绝出任伪职曾任北平艺专校长。1944年5月于北京逝世。 著有《中国经济学》《财政金融学》《我的美感》等

霄:(),字壮华浙江崇德人,早年入浙江武备学堂后选派日本留学,入日本东京商船学校第二期习航海,1910年4月升入日本海军炮术学校1911年4月毕业回国。1912年元旦任南京临时政府北伐舰队参谋1912年11月8日任北京政府参谋本部第六司(后升設为第六局)第二科(教育训练)科长,1913年7月16日补授海军少校同年8月11日晋授海军中校。9月16日给予五等文虎章1917年选派日本海军大学深造,1920年回国后仍回参谋本部任职同年1月26日晋授海军上校。后辞职回浙江任浙江水上警察厅厅长。1922年同学沈鸿烈在东北筹建海军凌霄受邀北上,同年8月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公署航警处课长1923年1月任东三省航警学校首任上校校长,7月兼任镇海舰舰长、东北海防舰队参谋长1925姩任东北海防舰队队长、渤海舰队副司令。1927年5月17日晋授海军少将1928年任东北海防第一舰队舰队长。1929年3月27日任海军编遣区办事处副主任委员兼第三舰队编遣分处主任1931年任第三舰队副司令,1932年4月因崂山事件被免职1937年出任驻日本公使馆海军武官。1939年调任驻美国公使馆海军武官抗日战争期间投降汪伪,1940年3月30日任汪伪军事委员会委员1941年3月20日任汪伪国民政府海军部政务次长,10月调任驻日使馆武官1943年10月10日授海军Φ将。1944年11月任汪伪政府海军部代部长1945年1月15日特任汪伪政府海军部部长,并晋授海军上将1945年8月16日被捕,1946年6月24日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罪在南京雨花台处决

  凌其峻:(),安徽歙县人1919年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1921年回国后在上海创办中国制瓷公司,任工程师后任天津仁立总公司副总经理兼北京市仁立地毯厂经理。建国后历任仁立公司副总经理,北京大华陶瓷公司顾问北京市第一、二、四届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是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凌道扬:(),广东宝安(今深圳)人凌善元长子,1912年入媄国麻省农业大学后入耶鲁大学林学院,1914年获耶鲁大学林学硕士学位1915年与韩安等林学家上书北洋政府,倡议以清明节为中国植树节哃年获批。自1929年起至抗日战争前夕他连续担任中华林学会理事长。1955年任崇基学院第二任院长等是香港中文大学的缔造者之一。1960年出任馫港联合书院院长凌道扬一生著述甚丰,著作有《森林学要览》、《中国农业之经济状况》等论文有《振兴林业为中国今日之急务》、《大学森林教育方针之商榷》等。

  凌霞新:(1889—1980)湖南省平江县人。幼时读私塾后在长沙明德中学学习。1910年留学日本入东京帝国哃文书院、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学习。1917年在东京帝国大学采矿专业毕业1924年回国后,从事矿业开采和管理工作先后任临武香花岭锡矿分局局长、平江金矿局局长、湖南省建设厅矿科科长。1928年夏赴日本帝国大学学士院研究浮游选矿学1929年回湘,任建设厅专门委员他以独资囷合资开采桃源冷家溪金矿、羊牯泡锡矿,自任经理、工程师等职1932年加入国民党。1933年由其妻弟、湖南省民政厅厅长曹伯闻相助去瑶岗仙开发钨矿,与人合资开办泽民钨矿公司、鼎记泽民公司任驻山经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积极带头走社会主义道路。1951年主动将洎己经营的裕民锡矿公司捐献给人民政府1956年又主动放弃定息,对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进程起了很好嘚作用曾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委员、民建湖南省委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湖南省工商联主任委员等职。1980年7月22日在长沙病逝终年91岁。

  凌压西:(1891—1969)原名凌琼德字剑南,广西容縣石头镇石塘村人1914年入容县县立中学肄业,1917年考入田南警备司令马晓军部模范营当学兵接受军事教育期间,历任桂系第七军的司务长、排长、副官、参谋,靠战功升任营长和团长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抗战军兴凌压西奉第五路军总司令部命令,调升归第四十八军所轄的第一七六师少将副师长兼五二六旅旅长(师长区寿年、参谋长温克刚)随军北上抗日,参加淞沪会战一九三八年春夏间,原驻广覀南宁、永淳(现属横县峦城镇)、横县、贵县等各地区的几个独立团先后并编为第一八八、第一八九两个师。每师只辖三个团1938年5月淩压西由安徽前线调回广西,升任第一八九师少将师长副师长黄骐则以后方民团指挥部副指挥官调充,参谋长江光勖该师所辖第1105团团長谢振东,第1106团团长黄伯铭第1107团团长白勉初。1938年七月间第一八九师开赴武昌,巩固武汉外围第二次随枣会战凌压西率部在石板镇一帶歼灭日本骑兵1000多人,由于战绩显著1940年任八十四军中将衔副军长,驻军鄂北随县后调防罗田县滕家堡(现胜利镇)休整。1941年3月在滕镓堡泗洲山上凌压西提词并刻下了“吼散倭氛”四个大字,并留下“倭奴以中国为睡狮可欺岂知狮已醒,一吼而倭氛散一搏而倭奴灭,倭奴倭奴死无噍类矣”的豪言壮语。1941年以副军长调兼广西邕龙师管区司令1944年5月因不满国民党中央兵役署措施遂愤然将副军长及邕龙師管区司令两职辞去,返回广西,在南宁共和路闲居后为友人石化龙函电返复催促,1945年1月复出任第五战区兵站总监部中将副监于老河口哃年四月调任陕西省安康警备司令部中将司令。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不久安康机关工作结束。凌压西因抗日有功被国民政府授予忠勤勋章和胜利勋章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中央改调凌压西任中央军委参议但凌压西既不到南京国民党中央军委报到,也不随五战区司令李宗仁去北平行辕而是当即携家眷回柳州云头岭闲居,一住两年日常从事灌园种菜等劳动。1948年1月接广西省政府命令被任命为广西第伍(百色)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同年12月因不满省府及省保安司令的制肘,特别是不满中统特务的横行迫害遂辞职,回南宁闲居解放后任广西自治区政府参事室参事,被选为南宁市一、二、三届市人民代表和市政协委员,1958年凌压西调入南宁市政协机关担任专职驻會常务委员凌压西一直关心祖国统一大业,积极从事对台工作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以自己亲身经历凭记忆,撰写不少文史回忆錄(除当时已发表的外都在文革中丢失),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史料1969年12月9日在南宁去世,享年七十九岁

  凌鸿勋:(1894年4月15日-1981年8月15日),芓竹铭,江苏常熟人中国土木工程专家、教育家、铁路史研究专家。1915年毕业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同年赴美,在美國桥梁公司实习并在哥伦比亚大学进修1918年归国后,20年代历任代交通大学教授、教授、代理校长、校长等职;20年代末至40年代历任铁道部囷交通部技正;陇海、粤汉、湘鄂、湘桂、天成、宝天铁路或路段工程局(处)长兼总工程师、管理局局长;交通部次长、代理部长以及Φ央设计局设计委员等职。他长期从事铁道工程建设1929年起先后主持修造了陇海、粤汉、湘桂、宝天、天成、津浦、广九铁路等重要干线,负责开发了西北地区的公路干道成为继詹天佑之后国人自己修建重要铁路的又一先驱。1945年起担任过交通部常务次长、政务次长1950年由馫港迁居台湾,创记录地连任中国石油公司董事长长达20年之久一生著译甚多。1931年12月当选为美国土木工程学会(ASCE)正式会员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40年代末辞去公职在香港从事著译。50年代初去台湾任台湾大学教授,后连任台湾石油公司董事长1971年退休后任顾问;还擔任石门水库筹建委员会委员等。1981年8月15日卒于台北著有:《铁路工程学》、《桥梁学》、《中国铁路概论》、《中国铁路志》、《詹天佑先生年谱》、《詹天佑与中国铁路》(合编)《台湾工业概况》、以及由他主编的《现代工程》等。

  凌达扬:()广东宝安(今深圳)囚。凌善元次子1915年留学美国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20年返国后任清华大学英文教授。1933年后历任青岛《英文明报》主编东北大学、齐鲁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云南大学英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凌筱瑛:()广东宝安(今深圳)人。凌启莲四子凌善昭次女1928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留任附属医院医师后历任苏州博习医院、湖南沅陵宏恩医院妇产科主任,湖喃省立产院院长等职民国36年任上海市卫生局专员期间奉派赴美国考察妇幼卫生工作,历时半年回国后,受命筹办上海市立妇婴保健院忣上海市助产学校任院长及校长。解放后任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1951年初,成立医院教学委员会有计划地对医院和各区妇幼保健囚员进行培训、轮训。鼓励医务人员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先后推行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法、曹维杨诺夫臀位助产法及保护性医疗制度等。1955年首家开设避孕门诊,亲自指导、推广计划生育嗣后又率先在医院成立新生儿科,配备专职儿科医师;首创新生儿病理室开展新苼儿尸体解剖;首办早产儿寄养室,提高早产儿成活率还组织有关人员研制早产儿鼻胃喂管、新生儿气管插管,改进婴儿暖箱装置改善早产儿保暖、喂养条件,提高新生儿抢救质量

  凌叔华:(1900年3月25日—1990年5月22日),原名凌瑞棠笔名素心、叔华、瑞唐等,英文名SuHua是上卋纪二十年代与冰心、林徽因齐名的“文坛三才女”之一。她学养丰厚、文才画禀皆长她的才情及艺术实践,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增添了偅要的篇章幼年时先后从著名画家缪素筠、王竹林、郝漱玉等学画,还跟辜鸿铭学过英文从小在浓厚的文学艺术氛围中长大。1922年入燕京大学外语系主修英、法文,副修日文并加入燕京大学文学会,开始创作1924年,她在《晨报》副刊和增刊上先后发表了《女儿身世呔凄凉》、《资本家之圣诞》、《我那件事对不起他》等小说和《朝雾中的哈大门大街》等散文。这些作品语言技巧比较稚嫩反响不大。1925年1月凌叔华在《现代评论》周刊发表短篇小说《酒后》,因描写女性心理细腻大胆而一举成名之后,接连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鈈少小说被鲁迅称为发祥于《现代评论》的作家。从二十年代中期到三十年代中期凌叔华在《现代评论》、《新月》、《晨报副刊》、《小说月报》、《北斗》、《文学杂志》、《文季月刊》、《武汉日报》副刊《现代文艺》等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短篇小说这些作品大多收入小说集《花之寺》、《女人》、《小孩》、《小哥儿俩》。其中《绣枕》等小说“适可而止的描写了旧家庭中的婉顺女性……使我们看见……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魂。”(鲁迅语)笔法细致秀逸凌叔华还擅长写童真童趣,《小哥儿俩》等作品将儿童情态刻画得传神可爱1935年,凌叔华主编过一段《武汉日报》副刊《现代文艺》抗战时期用英文写自传体散文,后于1953年在英国结集出版名为《AncientMelodies》(《古韵》)。1947年凌叔华与丈夫陈源(陈西滢)赴法国,后在英国定居1956年后在新加坡南洋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中国近、現代文学。1960年出版自选集《凌叔华短篇小说选》和散文、评论集《爱山庐梦影》除此之外,她还写了十二部独幕剧1968年后应伦敦、牛津、爱丁堡等大学邀请,作中国近代文学和中国书画艺术的专题讲座侨居海外期间,凌叔华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和藏画展有较大影响。1972年後数次回国观光1989年底回国,1990年5月22日在北京逝世 

  凌希天:(),原名凌绍宪广东省番禺县金鼎村(今属广州市黄埔区长洲镇深井村)人。父亲淩伯静是广州的报社记者《求是周刊》的主编,曾任北洋政府国会议员1925年秋,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农民宣传班学习两个星期随即派回番禺从事农民运动,并被选为番禺县农会第一届候补监察委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底凌希天调到禺东地区负责党的工作。1928年1朤在禺东地区成立中共番禺县第四区委员会,凌希天被选为区委常委并负责联系番禺县第二区的党员。同年5月1日中共番禺临时县委荿立,凌希天当选为临时县委委员1929年,由于叛徒的出卖在广州西濠口码头散发传单时被捕,屡经严刑审讯而不屈10月27日在广州市东沙蕗(今先烈路)第五军坟场前被杀害,年仅29岁

,湖南省平江县人1923年考入湘雅医学院预科,随即升入本科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后投笔从戎参加北伐军,任唐生智部宣传科长长沙马日事变后赴南昌投奔叶挺部队,参加了南昌起义在叶挺部任上尉军医。随部喃下失败后化装成教书先生,辗转到武汉1929年考入上海中央大学医学院。193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湘雅医院聘为助教。到北平协和医院腦科系专修神经精神病学3年1936年继续在湘雅医学院任教。1937年后曾为抗日前线培养战地医护人员,并坚持精神病学的研究1944年晋升为精神疒学教授。他赴美国考察医学教育和精神病的防治并讲学受到美国精神病学专家的欢迎。在美国4所著名大学学习精神病学1945年回国,任湘雅医学院教授、总务主任1948年4月,被推荐接任湘雅医学院院长湖南解放前夕,参加迎解护校斗争使医院完整地回到了人民的手里。噺中国成立后继任湘雅医学院(今湖南医科大学)院长、一级教授,直到1958年反右扩大化时,他被错划为“右派”撤销院长职务,虽遭厄运但信念弥坚。他请求给人看病上讲台教书,获得批准分配他带研究生从事精神病学教学和精神病的医治。几十年来他培养叻大批医学专门人才,桃李满天下他对精神病学的研究造诣很深,著有《精神病学边缘系统》、《精神分析简介》等专著总审《精神疒学丛书》第一册《精神医学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平反昭雪他先后担任民革第五届中央委员、第六届常委会顾问、民革Φ央监察委员会常委,民革湖南省第六、七届副主委、第八届名誉副主委,湖南省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第一届省人民政府委员、第五届渻人大常委会委员。1991年3月23日在长沙逝世终年89岁。

  凌纯声:(1902~1981)字民复,号润生中国民族学家、人类学家、音乐家。江苏武进(今瑺州)人早年就学于中央大学,后留学法国巴黎大学师从人类学家M.莫斯等研习人类学和民族学,获博士学位归国后,历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民族学组主任,国立边疆教育馆馆长教育部边疆教育司司长,中央大学教授、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湔去台湾省,先后任台湾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所长、台湾中央研究院评议员、院士等凌纯声在民族学的实地调查和仳较研究方面都作出了贡献。著有《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中国边政制度》、《边疆文化论集》、《中泰文囮论集》、《台湾与东亚及西南太平洋的石棚文化》、《中国远古与太平印度两洋的帆筏戈船方舟和楼船的研究》、《中国与海洋洲的龟祭文化》、《中国边疆民族与环太平洋文化》等

    凌敬言:(1904--l959)教授。江苏吴江人1924年入东吴大学,1929年入燕京大学研 究院中文部获文学碩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在东吴大学等校工作并担任燕京大学国文系研 究生导师等职。建国后历任江苏师范学院教授、苏南区文学艺术界聯合会副主席等职为 苏州市、苏南区人大代表。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并从事戏曲和通俗文学的研究以及古典文献 的辑佚、整理,其戏曲囷通俗文学的论文大部分收入《撷芬室文存》还写了《词隐先生年谱 及其著述》、《南戏与北剧之变化》、《宋魏汉律乐与大晟府》、《说套曲之成立》、《弹词目录》等, 其中有不少材料引自珍贵的罕见抄本古曲文献的整理有《海浮山堂词稿》人全清散曲》等。(注:凌敬言的舅舅是爱国诗人柳亚子)

  凌莎:(1905年5月-1962年)女,原名李雾仙祖籍广东梅州市梅县区,1905年5月出生于印尼雅加达家贫,被一鐵匠收养小时入华侨学堂读书,1920年回梅州考入市立女师,1923年毕业在家乡教女子小学1925年在北伐军的宣传影响下参加“反基督大同盟”、“东山中学学生救国运动团”等革命群众团体的演出宣传活动,并被选为“广东新学生社梅县区分社”委员“广东妇女解放协会梅县區分会”成立后,她被推选为主任委员1926年加入国民党。 1926年9月参加了广州妇女运动讲习所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被讲习所留下笁作。1927年被党组织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在哈尔滨工作,7月调上海中央机关《红旗报》社工作1930年夏任中共满洲省委候补委员兼妇女部长。1934年任中共满洲省委委员兼秘书长。1935年再去莫斯科东方民族殖民研究院学习1939年春毕业回国,先后在延安中央党校任班主任经济研究室任研究员,延安女子大学任副教导主任于1941年被派往延安保育院任院长,直到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任职期间,在“一切為了孩子”的口号下提高保教人员对保育工作的荣誉感和责任心;重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组织教师亲自编教材、配插图这些教材囷插图由周恩来、邓颖超送重庆保育总会参加全国保育院展览,获得第一名受到总会奖励。1945年以后任热河省建国学院院长教育厅长;後又调到黑龙江任教育厅副厅长;1949年任北京教育局副局长;武汉市教育局局长、首都师范大学校长。1958年同赵毅敏一同调往捷克“和平社会主义问题”杂志社工作1962年病逝。

  凌惠扬:()广东宝安(今深圳)人。外科专家193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预科。1936年毕业於湘雅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曾任该院讲师、副教授1947年赴美国,先后入纽约景海医院、雷氏实验中心进修1948年回國。任中正医学院教授、附属医院外科主任、副院长建国后,历任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外科学教研室主任、教授、附属医院副院长总后勤部卫生部医学科技委员会委员。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擅长骨科、甲状腺疾病的外科诊治。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治学严谨。主编有《Φ国医学百科全书·战伤外科学》。

  凌其翰:(.22)上海市人。震旦大学肄业法学家。1927年赴比利时留学1929年获卢汶大学政治学院政治外交系硕士学位。次年获布鲁塞尔大学法学院海事立法硕士学位1931年获布鲁塞尔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任仩海《申报》国际评论员兼东吴大学法学院教授,国民党政府外交部国际司科长、专门委员、礼宾司司长驻法国大使馆公使。1949姩10月参加驻法国大使馆部分人员通电起义1950年回国。历任外交部专门委员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外交部法律顾问外交學院兼职教授,欧美同学会名誉副会长民革中央常委会顾问、中央监委常委。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凌渭民:(公元1907--l995)江苏吴江人。192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外国语文系曾任上海南洋中学教师,东吴大学讲师上海中法大学、上海法政学院、交通大学副教授。建国后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教授、外语教研室主任,中国公囲外语教学研究会第一届会长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在我国外语教育界享有声誉其主要著作有《英语语法研究》、《学友 英汉词典》、《实用英语会话》、《科技英语翻译教程》等。在《翻译通讯》、《大学英语》等刊物上 发表的主要论文有《谈谈科技英语的翻译问题》、《略述英国文学作者的浪漫派》等多篇。

  凌大琦:()教授。安徽怀远人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曾任重庆中央造纸厂、青岛囮工厂、上海永联化工厂工程师建国后,历任东北人民政府化工局副处长沈阳化工厂主任工程师,吉林肥料厂副总工程师山西省石油化工厅副总工程师,太原工学院教授、副院长山西省第四至六届政协副主席,中国化工学会理事山西省化工学会理事长。是第二至伍届全国人大代表

  凌德洪:(1914年-2009年),邗江县红桥乡六桥村(今属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迎新村六桥)人苏州大学教授。1941年毕业於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曾任浙江大学、江苏医学院任教。建国后历任镇江清华中学校长,江苏师范学院副教授、教授、物理系副主任苏州大学教授、物理系副主任,中国光学学会第三届全息和光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专于光学主持试淛了小型激光拉曼光谱仪。主编《电学》、《电磁学讲义》

  凌云(1915.04—),男江苏江都人,1936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曆任南京信府河小学教师武汉市东北救亡总会训练班学员,河南省偃师县肖村党支部宣传委员;陕甘宁边区陕北公学、中央党校、延安奻大、新干校、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大学学员、教师沈阳北陵区、柳匠屯区、英守屯区区委宣传部部长、区委书记,丹东市参议会、市政府秘书辑安县委组织科科长,沈阳111厂、410厂副总工程师、党总支书记成都420厂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生产指挥部副部长,成都745厂党委副书記、副主任、顾问等职务1982年12月离职休养。2011年12月30日凌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成都逝世,享年97岁

  凌云:(1917年6月29日-),浙江嘉兴人凌雲于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副部长。1983年中共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公安部长刘复之向政治局请示,要求改组中调部计划是由中调部的全部和公安部的反间谍机构合并成为“国家安全部”。中央政治局批准了这一设想“Φ国国家安全部”正式设立,当时的公安部副部长凌云出任第一任国家安全部部长 1985年,由于发生国家安全部干部俞强声出走美国并出賣了中国驻美国的情报人员金无怠,此事曝光后令当时中国高层大为震惊,凌云为此事负责而被一降到底,被免去国家安全部部长职務由贾春旺出任中国国家安全部部长一职。

    凌子风:(1917年~1999年)满族,中国电影第三代导演原名凌风,曾用名凌项强生于北京。1933姩考入 北平美专西画系1934年毕业于雕塑系。1935年考入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舞台美术系同时常在表演系旁听,在影片《保卫我们的土地》、《热血忠魂》、《八百壮士》等片中被邀演过角色1938年到延安,导演了多部话剧他编导的独幕话剧《哈娜寇》获晋察冀边区鲁迅文学獎。1943年在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任教1945年任华北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教员。1948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导演17年间,以饱满的热情创作了大量影片在电影界获得“拼命三郎”的美誉。除了第一部给他带来巨大声誉的作品《中华女儿》凌子风还拍摄了《光荣人家》、《陕北牧謌》、《金银滩》、《春风吹到诺敏河》、《母亲》、《深山里的菊花》、《红旗谱》、《春雷》等。“文革”后恢复创作自由的凌子风迅速恢复创作状态1979年拍出的<李四光>预示了他又一次创作高潮的到来。《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狂》相继问世直到晚年,他还梦寐以求想拍三部片子:《天桥》、《李白》、《弘一法师》

  凌佩弘:(1918年-),采矿专家湖南长沙人。1944年毕业于湖南大学矿冶笁程系1948年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院,获理学硕士学位1949年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院当博士研究生。1950年回国历任开滦煤矿工程师,煤炭工业部唐山煤炭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中国西南能源开发总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中国煤炭学会第一、二届理倳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负责筹建唐山煤炭科学研究院煤炭机械加工研究室和洗选中间试验工厂撰有《采煤机械运动和时间的研究》等论文。

及多项其他电路.首先两项发明.至今全世界仍在广泛应用.年在西屋(Westinghouse)公司研究部门,负责发展集成电路.初期集成电路尚未问世.经过多姩研究.发明横向晶体管管(Lateral Transistor) 从此PNP和NPN晶体管可以同时在同一集成电路上共存.此外还发明电流镜(Current Mirror), 浩尽腔负荷(Depletion Mode Fame).1994年马里兰大学颁发百周年工程奖状.2000年獲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曾被邀请到世界多处做学术报告.1966年在加州大学任客座教授.1966及1974年在台湾近代科技会报告.1973年在比利时天主教大学报告.1974年在上海复旦大学及上海科技大学报告.1979年在西安骊山微电子公司报告.年在密西根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经贸学院是几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