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tips:zoom和transform scale 0:scale的区别 00 张鑫旭

zoom和transform:scale()都是放大元素用的,
zoom:n会重新渲染元素,元素占据空间变大,页面重新布局。不过用jquery中的width()获取元素的宽度时,元素的宽度还是原来的值。
transform:scale()会放大元素,只是放大了元素,页面不进行重新布局,不过会覆盖周围的元素。用jquey中width()获取元素的宽度时,宽度放大为原来的倍数。
transform与zoom同时使用会有叠加效果。
&&相关文章推荐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34789次
积分:3104
积分:3104
排名:第10790名
原创:285篇
(12)(18)(1)(3)(23)(47)(34)(44)(50)(56)(6)(1)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0438e-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前端在线资源
本文地址:
一、HTML transform和SVG transform
SVG中自带transform属性,没错,是属性,例如:
&svg width="200" height="150">
&rect x="30" y="30" width="120" height="90" transform="rotate(45)">&/rect>
普通的HTML元素没有transform属性,但是支持CSS3的transform, 好奇的小伙伴可能会疑问了,CSS3中的transform变换,跟SVG中的transform是什么关系呢?
恩,有点类似于谢霆锋和陈冠希之间的关系,有些小复杂。
OK, 先说说相似之处吧。
一些基本的变换类型是一样的,包括:位移translate, 旋转rotate, 缩放scale, 斜切skew以及直接矩阵matrix. 但只局限于2D层面的变换。SVG似乎只支持二维变换(若有不对,欢迎指正),且类似translateX, rotateX也都是不支持的。
下面就是不一样的地方了:
1. CSS3 transform一般用在普通元素上,虽然也可以应用在SVG元素上,但是IE浏览器(IE edge未测试)却不支持SVG元素;
/* IE说:你这是弄啥来? */
transform:rotate(45deg);
2. HTML元素的CSS3 transform和SVG的transform坐标系统大相径庭;
平常我们使用transform其坐标是相对于当前元素而言的,默认是元素的中心点变换,我们可以通过transform-origin属性改变变换的中心点。而SVG中的transform的坐标变换的是相对于画布的左上角计算的,跟HTML的transform差别较大,理解上也更加麻烦。而本文就是彻底理清SVG中的transform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3. 具体的语法细节有差异。SVG transform属性语法有些自带偏移。而CSS transform则更加纯粹些。
//zxx: 据说CSS的transform和SVG的transform属性即将合并。
二、SVG transform translate位移
我们先来看下最简单最基本的translate位移变换,例如,我们偏移(295,115)大小的位置,HTML元素的偏移(下图左)和SVG元素的偏移(下图右)就会不一样。一个是相对自己的中心点(下图左),一个是SVG的左上角(下图右)。
虽然两者的相对位置不一样,但是,对于单纯地位移来讲,无论你相对于那个点位置,实际偏移的位置都是一样的,因此,从表现上讲,两者最终的位置看上去还是一样的。
您可以狠狠地点击这里:
前面我们提到过,SVG元素也能使用CSS3的transform进行变换(非IE浏览器),但是只能支持2D层面的几个属性,例如translateX(tx), translateY(ty)以及translate(tx[, ty]). translateZ(tz)则并不支持。
如果我们使用SVG元素自带的transform属性进行变换,则仅支持translate(tx[ ty])这种用法(缺省使用0代替),当多个参数值的时候,可以使用逗号,或者直接空格分隔,但是不能包含单位,例如下面这种写法直接翘辫子:
transform="translate(30px 12px)"
下面这种无单位写法才可以:
transform="translate(30 12)"
transform="translate(30, 12)"
另外,和CSS3的transform一样,SVG中的translate位移也是支持多声明累加的。例如:
transform="translate(30 12) translate(30 12)"
transform="translate(60 24)"
需要注意的是,俩个translate中间不要混有其他的transform变换。否则,最终的位移就不是简单的相加了。
三、SVG transform rotate旋转
上面的位移变换,我们似乎没看到明显的不一样。但是,从这里的旋转变换开始,就可以看出明显的差异了。
下面图示的是基本的45度旋转(来自css-tricks)(左HTML元素,右SVG元素):
由于SVG元素的默认是SVG左上角为中心变换的,因此,矩形旋转的幅度就有了过山车的感觉。
您可以狠狠地点击这里:
结果会发现,两者位置大相径庭了:
CSS transform中的rotate语法比较直白:rotate(angle),就一个angle参数,表示角度大小,不过必须要有单位,比如deg(度), turn(圈), grad(百分度 – 一种角的测量单位,定义为一个圆周角的1/400。常用于建筑或土木工程的角度测量),甚至可以使用calc()计算,例如:calc(.25turn - 30deg).
但是,SVG中的属性transform旋转就没有这么多花头,单位?哦,别逗了,毛线都没有,直接光秃秃的数值,表示角度deg,例如:
transform="rotate(45)"
具体语法为:rotate(angle[ x y]). 大家注意到没有,这里有个[ x y], []表示这个可选参数。也就是说,SVG中的rotate旋转比CSS的rotate多了一个可选参数,那这个可选参数[ x y]表示什么意思呢?
告诉你,是非常有用的东西。用来偏移transform变换中心点的。
为什么说非常有用呢?SVG元素默认是基于左上角的,但是我们的旋转元素往往都在SVG的中间区域,此时旋转跨度太大,智商余额不足的我们就脑补不过来,此时难免希望可以像CSS的transform变换一样,围绕元素的中心点变换。怎么办?
我们可以借助CSS3 transform-origin修改SVG元素默认的变换中心点,然后配合CSS变换。但是,我们前面多次提到,IE浏览器的SVG元素不识别CSS中的transform. 所以,从兼容性上讲,CSS策略是不可行的。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有,就是这里的可选参数[ x y],通过对变换中心点的偏移修正,我们也能让SVG元素围绕自身的中心点旋转了。
所以,上面的demo,我们稍微修改下,就能让矩形围绕自己旋转了,见下:
&rect x="30" y="30" width="120" height="90" rx="10" ry="10" fill="#a0b3d6" transform="rotate(45, 90 75)">&/rect>
&!-- 90 = 30 + 120/2 -->
&!-- 75 = 30 +
您可以狠狠地点击这里:
使用原理图表示就是下面这样(左HTML旋转,右SVG元素偏移旋转):
同样的,rotate旋转可以多个值并存,例如下面的CSS和attribute用法:
transform: rotate(45deg) rotate(-45deg);
transform="rotate(45) rotate(-45)"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SVG属性的transform声明的中心变换坐标是不能共享的。
因此,虽然transform="rotate(45, 90 75)"是中心点旋转,但是,后面再添加其他东西,例如:rotate(-45)则偏移值忽略,终中心点还是SVG的左上角(0,0)位置,好惨!
例如原来的45度旋转,再加个-45度反向旋转:
&rect x="30" y="30" width="120" height="90" rx="10" ry="10" fill="#a0b3d6" transform="rotate(45, 90 75) rotate(-45)">&/rect>
结果位置回去了?才怪呢!
CSS的是又回去了,但是SVG的确是挂在月球上了。究其原因是rotate(-45)又是相对SVG左上角变换的啦!
您可以狠狠地点击这里:
虽然乍看上去,好像SVG的坐标系统有些怪怪的,但是,实际上,在有些需求场景下,SVG这种看似独立的偏移系统更容易实现一些功能。
比方说,我们希望某个SVG元素先以右下角为中心旋转90度,然后再以右上角为中心旋转90度,该怎么处理?
对于SVG transform,我们直接面向需求写数值就可以了。假设我们的SVG元素的高宽是120*90, 左上角坐标是(30,30), 则,显然,右下角坐标是(150,120), 右上角坐标是(150,30),于是,我们的transform值就很简单:
transform="rotate(90, 150 120) rotate(90 150 30)"
参见下面的示意图(示意图的坐标与上面略有出入,但不影响原理示意):
但是,如果我们使用之前容易理解的CSS3来实现,反而就复杂了,因为CSS3中的transform的变换点只能一次性指定,如果要实现不同变换点的旋转效果,只能通过translate再次偏移,例如,实现上面的右下角再右上角90度旋转,则要这样:
transform-origin: /* 或者 100% 100% */
transform:
rotate(90deg)
translate(0, -100%) /* 从右下到右上 */
rotate(90deg)
translate(0, 100%);
Gif示意下就是:
显然要麻烦很多。可见,两种坐标系统没有绝对的优劣。
您可以狠狠地点击这里:
上图为两种变换的最终效果,虽然最终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从理解上而言,这回,是SVG的transform反而更容易理解。还是那句话,辩证看问题,凡事无绝对。
四、SVG transform scale缩放
SVG中的缩放的语法就比较单纯了,就scale(sx[, sy]), sx表示横坐标缩放比例,sy表示纵坐标缩放比例。其中sy是可缺省的,如果缺失,表示使用和sx一样的值,也就是等比例缩放。其中,sx和sy两个参数可以逗号分隔,也可以使用空格分隔。这和CSS3中的使用有所不同,两外,SVG transform属性值缩放是不支持scaleX, scaleY这些鬼的。
同样的,CSS控制的transform和SVG元素属性控制的transform的坐标系统是不一样的。一个默认元素中心(下图左),一个是SVG画布左上角(下图右),于是(from css-tricks):
因此,当我们对SVG元素scale缩放时候,发现位置也有出乎我们意料,就应该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rotate旋转虽然也是迥异坐标,但是其参数自带偏移参数,我们我们移个花接个木,还是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但是,scale缩放这里,就要悲惨很多了,没有自带偏移参数,于是,当我们要实现SVG元素居中缩放的效果,还需要使用translate手动偏移。
怎么个手动偏移法呢?即使先translate其中心点位置到元素的中心坐标位置,然后缩放,然后坐标再反方向还原回去。例如,某元素中心点坐标是(95, 75), 垂直缩放1.5倍的效果则是:
transform="translate(95 75) scale(1, 1.5) translate(-95 -75)"
您可以狠狠地点击这里:
对应的CSS代码就简单多了,直接:
transform: scale(1, 1.5);
然后最终效果都是一样的:
使用Gif原理示意如下:
五、SVG transform skew斜切
先来了解下CSS中的斜切,斜切,如果单纯切一个方向,我们可以看成把矩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其总面积不变化。
以纯X轴变换举例,skewX(-45deg)则下面这样子(灰色方块为原始位置):
skewX(45deg)则下面这样子:
对于SVG的skew斜切变换,表现效果原理是一样的。但是,使用的语法却相当有意思。
在前面的一些变换中,例如位移、缩放之类是不支持translateX, scaleX这种CSS常见用法的,但是这里的skew却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不支持skew(x[, y])这种语法,而只能是skewX或者skewY.
别问我为什么?我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我不生产语法。
因此,没有:
transform="skew(45, 0)"
transform="skewX(45)"
同样的,由于变换中心点的差异,CSS实现的变换和SVG属性变换往往最后的位置是不一样的:
不仅如此,如果元素的中心点不是就是SVG的左上角,则skewX(α1) skewX(α2)的最终位置和skewX(α1 + α2)是不一样的(位移和旋转不会这样子)。
您可以狠狠地点击这里:
正如demo所示,CSS的和SVG的位置差异很大:
SVG的连续变换和一次性变换的位置也是不一样的:
可能有人要疑问,为何连续斜切变换和一次性变换位置会不一样?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斜切的角度和元素偏移大小并不是线性的,比方说,从70到80度和80度到90度之间的位移大小(虽然都是10度的变化区间)是显然不是一个档次的。因此,分开多次连续斜切最终的坐标偏移要比一次性偏移来得小。
最后,和缩放一样,你想要让SVG元素中心点斜切,可以先translate偏移,在skew变换。就不重复举例演示了。
六、其他居中变换处理
像缩放、斜切这些SVG变换,想要如CSS transform-origin:50% 50%一样的中心点变换效果,需要事先位移,我们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这里有两个思路可供大家参考下。
1. 原始中心位置乃SVG左上角
拿45度旋转举例,我们可以把元素默认就放在中心点和SVG左上角重合的位置上,参见下面的gif演示:
于是,我们原来的3步曲就变成了2步曲:
translate(140 105) rotate(45) translate(-140 -105) → translate(140 105) rotate(45)
2. 通过viewBox调整
viewBox可以用来改变SVG画布的视区,这个我之前专门撰文介绍过,是SVG学习必备被深入理解的基础知识,参见:“”一文。
我们可以把元素默认挂在左上角,然后,通过viewBox做手脚,让元素呈现的位置并不是真正的左上角,例如应用viewBox='-140 -105 280 210',则变化如下示意图:
此时,我们只需要让元素旋转就可以了,无需额外的做translate位移,见下gif:
七、结束语
本文介绍的内容实际上都还是非常基本的。实际SVG应用的时候,可能是多个变换参杂在一起,所以,如果本文介绍的几个基本变换都没搞清楚,到时候,想必是想破脑袋都不明白怎么元素跑这里了,怎么变成这样了!
本文的这些知识点虽然基本,但是相当重要的。再加上,不同的变换方法的语法细节还不一样。有的自带偏移,有的需要手动偏移等等;不同变换的前后位置不同,甚至同一变换分开连续变换和一次性变换的结果都不一样等等;都要求大家要细心耐心阅读。
本文内容和结构参考自:. 但要比原文要精炼很多,同时,每一个变换都有亲自实践认证,因此,从品质上讲,可能还要略高一筹。
对了,矩阵matrix没有细说过,这个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一脉相承的。
我也是初学者,出错在所难免,欢迎指正!
感谢阅读,欢迎交流!
本文为原创文章,会经常更新知识点以及修正一些错误,因此转载请保留原出处,方便溯源,避免陈旧错误知识的误导,同时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本文地址:
(本篇完)
相关文章 (0.342) (0.318) (0.183) (0.183) (0.183) (0.183) (0.183) (0.183) (0.045) (0.045) (RANDOM - 0.021)
标签: , , , , , ,
赞助商推荐():
想学到点真东西?
从小小菜鸟到百度到底有多远?
如果你有1~3年前端开发经验,不妨
想找个师兄入门前端?不妨
想要玩转原生代码?
热门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transform scale 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