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所大学通信工程的导师优秀导师,资源好

华北电力大学信息通信硕士生导师介绍(有史以来最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华北电力大学信息通信硕士生导师介绍(有史以来最全)
&&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通信信息 硕士生导师介绍大全
历史以来最全导师介绍资料,全部基于公开发开发表资料。
导师联系信息请到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网页查找。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信电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2016年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术夏令营活动通知(添加导师信息)
编辑:yjsjy 日期: 15:03 访问次数:16662
&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以下简称信电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将于年月日月日举办&年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术夏令营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促进全国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优秀大学生对浙江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全面了解,感受浙江大学信电的风采,同时为基础扎实、热爱科研、德才兼备、立志攻读博士学位的优秀学生构建继续深造的平台。
& 夏令营期间,我院将举办著名教授学术报告、学科前沿讲座、专业介绍、参观实验室、与导师座谈等多项活动,欢迎学业突出、热爱研究、勇于创新的优秀本科生积极参加本次夏令营活动。
& 本次夏令营优先选拔预期能取得母校外推免试资格且有强烈意愿就读我院直博生的同学。为让立志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学有更多参加夏令营的机会,请还没有下决心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学不要报名参加本次夏令营。
& 报名工作自即日开始,到月15日结束。
&&&&&&相关的安排及注意事项公告如下:
一、报名资格
、、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应用、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应用数学、水声工程、统计学以及相关专业三年级(年毕业)在校本科生;本校非本学院的学生也欢迎参加!
、学业成绩优秀。本科阶段前五个学期的学习总成绩原则上排名在:高校前,高校前,预期可获得母校外推名额。对有出色科研成果者学习成绩标准可适当放宽;
、申请我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免试推荐直博研究生;
、英语水平良好。要求国家英语六级水平考试分以上或有较好的(分以上)或雅思(分以上)成绩。
二、报名方式
)网上报名:自即日起至月日进入年浙江大学夏令营系统报名
)材料递交:无需邮寄纸质材料,按报名系统要求在网上提交相关材料(成绩单和排名需加盖院系的成绩校核章)扫描件即可;
)入选营员的材料纸质件由本人在开营报到时上交。
三、材料审核及入选&&&&& 审核和选拔工作由我院组织相关老师负责。营员选拔工作将于月20日前结束,入选名单于月日左右公布在我院主页上()并通知本人(以电子邮件形式,夏令营报名系统也同步通知),被录取同学需在年月日前确认是否参加,逾期未确认视放弃此资格。入选者如有变更,不能参加夏令营,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以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学。7月1日后未接到入选通知的同学皆为未入选者,不再另行通知。
信电学院主页及各学科点介绍网址:
四、学生食宿及补助
、营员的食宿费用由我院承担并统一安排,并为外地营员报销从学校所在地到杭州单程硬座火车票(限二等座)或汽车票(报销金额上限为800元,如选择其他交通方式,请提前查询好报销票价,在入营时提供给工作人员,便于报销金额核对)。
、住宿:月日月日(中午时);
、保险:我院统一购买在浙大活动期间的团体意外保险,建议各位营员自购旅途意外保险。
五、注意事项
、参加暑期夏令营的学生必须遵守浙江大学的相关规定,按照统一的安排参加各项活动,并注意安全。、营员报到后要求全程参加夏令营活动,擅自离营者,将被取消资格,举办方不提供相关资助。
六、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浙大路号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信电学院行政楼室
&&&&&&邮件:报名及夏令营活动咨询,王老师
&&&&&&电话:
&&&&& 邮编:
& 浙江大学信电学院微信号:kkkaoyan
跨考研招院校库:
——省市地区——
——选择学校——
跨考研招专业库:
——学科门类——
——专业名称——
跨考研招导师库:
跨考研招招简库:
研招院系信息:
热门关键字:
位置导航: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导师介绍:孟利民
名师答疑:
  孟利民
  工作部门:信息工程学院\研究所
  性 别:女
  技术职称:高校教授
  最高学位:博士
  民 族:汉族
  籍 贯:浙江 金华县
  孟利民,女,1963年6月出生,教授,博导。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分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电子学会常务理事,杭州市电子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通信学会理事,通信学报编委,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通信网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现代通信与网络系统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长期以来从事信息与通信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为研究生讲授《信号检测》、《数字通信》、《现代电路技术》、《软件无线电》等课程,为本科生讲授《通信原理》、《通信技术》、《MATLAB与通信系统仿真》、《移动通信》、《通信系统大型实验》等课程。在无线通信与网络、多媒体数字通信,网络通信与控制以及通信网络管理等领域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浙江省高校科研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主持了国家基金、省科技厅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省科技厅重大专项、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省重点实验室专项、省基金以及企业重大科技开发项目等20多项,授权发明专利14项,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
  主要论文:
  【1】 Limin Meng, Weihuang Fu, Zhijiang Xu, Jiangxin Zhang, Jingyu Hua. A novel Ad hoc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mobility predic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VOL.7,NO.3, pp.537-540, 2008. EI
  【2】 Limin Meng,Kai Zhou,Zhijiang Xu,Jingyu Hua.Research on QoS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Quantum State Algorithm for MANET. Journal of Computers. VOL.5,NO.6,JUNE,2010
  【3】 孟利民,沈鑫宇,周凯,华惊宇,吴一凡.基于最小费用最大流的MANET网络路由能量控制模型. 传感技术学报. VOL.23, NO.4, pp.582-586, Apr.,2010
  【4】 孟利民,吴晚霞. 基于链路稳定性算法的 DSR协议研究. 通信学报. VOL.29, NO.11A, pp.46-50, Nov.,2008, EI:66
  【5】 孟利民, 周凯,沈鑫宇,徐志江. 基于Grover搜索思想的无线自组网络路由算法研究. 传感技术学报. VOL.23, NO.2, pp.251-255, Feb.,2010
  【6】 Limin Meng, Jingyu Hua, Ying Zhang, Zhijiang Xu, Gang Li. A novel algorithm for initial frame synchronization in TD-SCDMA downlin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 vol.7, no.3, pp.537-540, 2008. EI
  【7】 CHEN Xiao-Yu, MENG Li-Min, JIANG Li-Zhen, Li Xiang-Jun. “Relative Entropy of Entanglement of a kind of Two-Qubit Entangled States”, Chinese Physics Letter, Vol.22,No.11(-2758,SCI 982SB
  【8】 Kai Zhou, Limin Meng, Zhijiang Xu, Gang Li, Jingyu Hua. A dynamic clustering-based routing algorithm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 vol.7, no.4, pp.694-697, 2008. EI
  【9】 Jingyu Hua, Limin Meng, Xiaojian Xu, Doming Wang, Xiaohu You, Novel scheme for joint estimation of SNR, Doppler, and carrier frequency offset in double-selective wireless channels,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IF 1.488), vol.58, no.3, pp., 2009. SCI 425JD
  【10】 Gang Li, Liming meng, Zhijiang Xu, Jingyu Hua, A novel digital filter structure with minimum roundoff noise, Elsevier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IF 1.317), vol.20, no.4, pp., 2010. SCI 609VZ
  【11】 Jingyu Hua, Limin Meng, Xiaomin Zhao, Gang Li, A Doppler shift estimator in radio propagations, AGU Radio Science (IF 1.012), VOL. 44, RS4005, doi:10.RS09. SCI 469YN
  【12】 Jingyu Hua, Limin Meng, Zhijiang Xu and Gang Li, An adaptive signal-to-noise ratio estimator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Elsevier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IF 1.317), vol.30, no.3, pp.692-698, 2010. SCI 578JO
  【13】 Limin Meng,Xinyu Shen,Yifan Wu,Kai Zhou.Research on Energy-aware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Min Cost Max Flow Algorithm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ISCID, 国际会议,EI/ISTP.
  【14】 Limin Meng,Kai Zhou,Zhijiang Xu,Jingyu Hua.Research on QoS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Quantun State Algorithm for MANET,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Computation,2009.8, 国际会议,EI.
  【15】 Limin Meng,Kai Zhou,Xinyu Shen,Jingyu Hua,Mengman Lin.Research on Qos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Graver Algorithm for MANET,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2009.8, 国际会议,EI.
  【16】 Limin Meng, Kai Zhou, Jiangyu Hua, Xu Zhijiang, Luo Jiabo, Connection Stability Analyze based on Dynamic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 CMC.9. 国际会议,EI/ISTP.
  【17】 Limin Meng, Kai Zhou, Jiangyu Hua, Xu Zhijiang, Cao Yaoli. Research on Connection Stability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 ISAPE.11. 国际会议,EI.
  【18】 Limin Meng, Kai Zhou, Jiangyu Hua, Xu Zhijiang. A Dynamic Clustering-Based Algorithm for Ad hoc Network. Wicom .5. 国际会议,EI.
  【19】 Limin Meng, Junhua Bao. A Coarse Cell Search Scheme of TD-SCDMA Systems, 2008 11th ICCT proceedings, 2008.11. 国际会议,EI
  【20】 Limin Meng, Ding Zhu. A Hybrid Algorithm in IEEE802.16e Sleep Mode WiCOM .10. 国际会议,EI
  【21】 Limin Meng, Wanxia Wu. Dynamic Source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Link Stability Arithmetic, ISISE.12. 国际会议,EI.
  【22】 Limin Meng, Ding Zhu. Performance analysis with increase algorithm in IEEE802.16e Power managerment, ISISE .12. 国际会议,EI.
  【23】 Jingyu Hua, Limin Meng, Zhijiang Xu, Gang Li, Banteng Liu. An Estimation Scheme for Integer Frequency Offsets based on Pilot Channel Estimation in Wireless OFDM Systems, Proc. IEEE ICCCAS .5. 国际会议,EI
  【24】 Jingyu Hua, Limin Meng, Zhijiang Xu, Dongming Wang, Doppler Shift Estimation for Low Signal-noise-ratio Environ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Proc. ChinaCom .8. 国际会议,EI
  【25】 Jingyu Hua, Limin Meng, Xiaojian Xu, Zhijiang Xu, Dongming Wang, A SNR-insensitive Doppler Shift Estimato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oc. IEEE ICCS .11. 国际会议,EI
  【26】 Zhijiang Xu,Limin Meng, Li Gang, Kang Wang. A decoding algorithm for 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 in impulse noise environment, ChinaCom .8. 国际会议,EI.
  主要获奖:
  【1】 成果《基于DSP技术的全数字实时无线多媒体传输系统的研制》获2010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为第一获奖人;
  【2】 成果《基于DSP技术的全数字实时无线多媒体传输系统的研制》获2010年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为第一获奖人;
  【3】 成果《通用直放站、干线放大器监控系统的研制》获2008年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为第一获奖人;
  【4】 获2000年优秀班主任奖励;
  【5】 以第一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在2002年获浙江省挑战杯科技大赛一等奖一项;
  【6】 以第一导师指导的本科生在2004年分别获得浙江省挑战杯创业大赛特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
  【7】 以第一导师指导的本科生在2005年获得浙江省挑战杯赛一等奖一项;
  【8】 以第一导师指导的本科生在2005年获得国家挑战杯赛三等奖一项;
  【9】 以第一导师指导的本科生在2005年校运河杯赛获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
  【10】获2005年浙江省优秀课外科技指导教师称号;
  【11】获2006年度浙江工业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12】以第一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在2009年获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3】获2009年度浙江工业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14】以第一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在2010年获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主要科研项目:
  【1】 基于量子搜索算法的移动自组网路由协议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万, 主持,11.12
  【2】 《现代通信与网络系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省科技厅创新团队项目,300万,负责人,4.3
  【3】 支持协同互联的宽带无线多媒体监控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浙江省科技厅重大项目(-1),70万,主持,0.12
  【4】 基于DSP技术的全数字实时无线多媒体传输系统的研制,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6万,主持,6.12
  【5】 通用直放站、干线放大器监控系统研制,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万, 主持,7.12
  【6】 GPON关键技术及其光纤到户(FTTP/FTTH)设备的研究,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万,主持,0.5
  【7】 重点实验室专项,浙江省科技厅条财处,115万,主持,8.12
  【8】 基于UWB技术的无线自组网络关键技术研究,浙江省基金(Y104168),5.0万,主持,6.12
  【9】 射频带通采样软件无线电体制的DSP设计与实现,浙江省基金(601083),4.8万,主持,6.12
  【10】 无线通信传输设备及监控系统的研发,科技合同项目,76.5万,主持,6.12
  【10】CPLD/FPGA集成技术,科技合同项目,9.5万,主持,6.12
  【11】HFC网管系统研发,科技合同项目,20万,主持,5.10
  【12】 基于移动3G网络传输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研发,科技合同项目20万,主持,0.12
  教学研究及教学论文:
  【1】浙江工业大学教改项目“浙江工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环节教改试点”
  【2】浙江工业大学教改项目“通信原理优秀课程建设”
  【3】浙江工业大学教改项目“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的研究和实践”
  【4】 《FPGA技术在通信系统大型实验中的应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ISSN 6,Vol.25 No.4 P.472-475。
  【5】《电子类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2006电子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电子信息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中国电子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编,ISBN 7-/TMo17
  【6】《非重点高校通信学科硕士生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年11月,ISSN ,
  【7】《加强实验教学促进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年11月,ISSN ,
  【8】《勿忘研究生的社交组织能力培养》,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第2期,ISSN,P.140-141
  【9】 合编《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排名第四,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年,ISBN 7-03-. PP:57-97. 3.5万字, 信息工程专业一年级新生教材已使用
  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1】 国家发明专利:《可编程电信网接口》,授权号:ZL
  【2】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监控系统的采集端装置》,授权号:ZL.X
  【3】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监控系统的前端机装置》,授权号:ZL.0
  【4】国家发明专利:《基于FPGA技术的USB接口驱动装置》,授权号:ZL.6
  【5】国家发明专利:《液化气余量监控系统》,授权号:ZL.1
  【6】国家发明专利:《基于FPGA技术的以太网接口驱动装置》,授权号:ZL.X
  【7】国家发明专利:《通用监控系统的界面控制系统》,授权号:ZL.9
  【8】国家发明专利:《通用监控系统的后端机控制系统》,授权号:ZL.4
  【9】国家发明专利:《数字无线可视门铃系统》,授权号:ZL.3
  【11】 国家发明专利:《数字无线可视门铃嵌入式控制系统》,授权号:ZL.4
  【12】 国家发明专利:《基于FPGA的GPON ONU系统的硬件平台系统》,授权号:ZL.4
  【13】 国家发明专利:《基于动态聚类的多目标规划无线传感器路由算法》,授权号:ZL.2
  【14】 实用新型专利:《新型无线可视对讲系统》,授权号:ZL.7
  【15】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数字无线可视门铃》,授权号:ZL.9
  【16】 软件著作权:《全数字2DPSK调制解调系统V1.0》,授权号:
  【17】 软件著作权:《全数字2FSK调制解调系统V1.0》,授权号:
  【18】 软件著作权:《普诺网络监控系统WEB版客户端软件V1.0》,授权号:
  【19】 软件著作权:《网络监控系统ACTIVEX控件软件V1.0》,授权号:
  【20】 软件著作权:《普诺基于WEB的网络监控系统客户端界面CGI软件V1.0》,授权号:
  【21】 软件著作权:《普诺视频服务器平台客户端界面MultiViewer软件V1.0》,授权号:
  【22】 软件著作权:《普诺通用监控系统的报警自动拍照发送邮件软件V1.0》,授权号:
  【23】 软件著作权:《普诺通用监控系统的拨号上网软件V1.0》,授权号:
  联系方式:mlm @zjut.edu.cn
考研认证空间:
或微信:kkkaoyan
2013年考研精彩推荐
聚焦热点新闻
搜罗热门专题
2016考研大纲
研究生报录比
择校择专业
2016考研热门院校TOP10
考研专业硕士TOP10
页面片段管理 && 页面片段添加 保存 返回 标题: 研招网底部 唯一编码: 分类: 文章附件: 内容: 源码 样式样式格式格式字体字体大小大小
| | | | | | | |
跨考全国分校:
研友交流QQ群:经济学: 管理学: 金融硕士: 医学: MPAcc:
跨考咨询:400-668-2155(免长途费); 专业课资料咨询QQ:&
手机版地址:http://wap.yz.kuakao.com
代理合作电话:010-
Copyright & www.kuak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3&&&&&&&&姓名:唐余亮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方向:宽带移动通信物联网及其应用三网融合.  
  联系电话: +86-592-258-0176.
  电子邮件: tyl (AT) xmu.edu.cn. 
  主讲课程:
  宽带接入技术
  通信系统仿真
  接入网技术(研究生课)
  指导研究生:
  2011:硕士生:陈昊
  2010:硕士生:杨光财
  2009:硕士生:江涛
  学术兼职:
  IEEE会员, 2009-
  在研项目:
  基于空域资源的认知无线网络接入理论及技术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第一合作者),
  数字家庭物联网智能网关系统的研究与设计(5),厦门市科技项目(负责人),
  代表性论文:
  Tang yuliang, Lin Chun-Cheng, Kou Guannan, Deng Der-Jiunn,2010.Cross-layer handover scheme for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s, Eurasip Journal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v 2010.
  Tang, Yu-Liang, Lin, Chun-Cheng, Yuan, Yannan, Deng, Der-Jiunn, 2010. Dividing sensitive ranges based mobility prediction algorithm in wireless networks, Tamkang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v 13, n 1, March 2010.
  Yu-liang Tang, Rung-Shiang Cheng, Tin-Yu Wu, Jian-Ping Yu, 2009. On Centralized Scheduling and Channel Assignment Scheme for WiMAX Mesh Networks, Journal of Internet Technology, 11 vol.No.3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厦门大学相关信息:
厦门大学论坛新帖:
考研帮最新资讯
厦门大学热点文章
厦门大学热门话题
课程预告,帮学堂出品
考研帮地方站刘建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导师介绍
我的图书馆
刘建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导师介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导师介绍-通信与信息系统-刘建伟&责任编辑:baimudan&&作者:&&来源:& &更新时间: 16:12:24
姓名:& 刘建伟&&&&& 性别:& 男&&&&& 出生年份:& 1964&&&&& 职称:& 教授&&&&& 院系:&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首次聘任导师时间:& 2008&&&&& 现聘任导师一级学科名称:& 信息与通信工程&&& 现聘任导师二级学科名称:& 通信与信息系统&& 聘任在第二学科培养博士生专业名称:& 无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 通信网络 信道编码 信息论 密码学 网络安全 &&电子信箱:& &&& 办公电话:& &&& 办公地点:&&&& 通信地址:& 北京市学院路37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教研室&&
个人简介: &本人于1985年和1988年获得山东大学理学硕士和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7月于空军工程大学电讯工程学院任教,1998年12月被任命为副教授;1994年3月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攻博,于1998年3月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为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系主任。
本人目前是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分会会员,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客座研究员,《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杂志编委,信息产业部电子发展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国家863计划信息安全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
1、科研和产品开发方面的成果 在刘建伟教授担任海信集团技术中心网络与通信研究所所长和海信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期间,刘建伟博士取得以下成果: (1)开发的“海信FW3010AG防火墙”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鉴定结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其排名第一位。目前,此产品已经为海信创造近5000万的利润。海信防火墙已经成为国内知名品牌。 (2)主持开发的“海信Netkey安全身份认证系统”获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二等奖,其排名第一位。此产品已经为海信创造了近1000万的利润。 (3)曾荣获海信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度科技标兵”称号,并有幸在李鹏委员长和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视察海信时,亲自为各位首长讲解国内网络安全产品的研发情况和国内外发展趋势。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各大媒体均有报道。 (4)在空军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工作期间,曾参与了空军办公自动化网络建设、空军信息战等重大项目的立项、论证和研发工作。出于保密考虑,这里不作介绍。 2、代表性的论(译)著、教科书 本人目前已经撰写了四本著作,其中之一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具体情况如下: (1)王育民 刘建伟 编著,《通信网的安全——理论与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目前,此书已经三次印刷出版,全书共990千字,印数:12000册。书号:ISBN 7--X/TN·0129。此书获国家教育部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并被国家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为全国高校研究生教材。该教材同时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以上奖励请见获奖证书)。 该教材是目前国内经典的信息安全专业教科书,已经被清华、北大、上海交大、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著名的高校用作研究生教材,在国内具有很广泛的影响。 (2)刘建伟 王育民 编著,《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次印刷,2005年12月第二次印刷。全书共781千字,印数6000册。书号:ISBN 7-302-10586-3/TP·7179。此书是国内第一本信息安全技术与实践相结合的信息安全教科书,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全国高等院校信息安全系列教材之一。此书深入浅出,内容全面。既深入介绍了当前最新的信息安全和保密学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同时也深入介绍了常用的网络安全设备的原理和设计开发实践方面的内容。该书已经被许多高等院校用作信息安全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教材。 (3)刘建伟 李晖 魏志强 张卫东 编著,《网络安全实验教程》。此书已经完稿。清华大学出版社拟于2006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清华大学出版社已于2005年12月将此书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上报教育部审批(见清华大学出版社出具的证明信)。本书内容丰富,是国内第一本内容比较全面的信息安全专业教学实验教材,它填补了国内网络安全实验教材的空白。目前,此书已经作为教育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试用教材。 (4)刘建伟博士编著的《Intercommunication》(《内部通信》英文版)于1990年由空军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刘建伟博士采用该教材分别在国内和国外对津巴布韦空军学员进行培训,并采用英语授课。据空军工程大学开具的证明:该同志时任专家组副组长,用英语讲授了两门课程,受到外方学员的好评,出色地完成了外训任务。 3、在教学研究方面,本人在空军工程大学任教期间,在全校举行的教员教学基本功竞赛中曾获得第二名,获得二等奖,并讲授了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多门课程,累计600余学时。其发表的学术论文也获得空军工程大学的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见获奖证书)。作为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9名。受信息产业部、农业部、国防科工委及各省市保密局和信息产业厅的邀请,在全国举办信息安全讲座和培训达30余次,在信息安全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军队工作期间,曾因工作成绩突出,获嘉奖两次,是空军信息战中心的创始人之一。 4、在学术研究方面,目前已经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收入《SCI》论文1篇,收入《EI》论文7篇。其博士论文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
复制本文地址给好友 -
上一条信息:
下一条信息:
馆藏&13655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秀导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