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面上把常见液体物质的凝固点震荡平用什么工具比较好

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应加热蒸馏,在饱和Na2CO3溶液的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震荡混合时有
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应加热蒸馏,在饱和Na2CO3溶液的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震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A、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B、有部分乙酸跟浓H2SO4作用生成乙烯我想知道为什么B是不正确的呢.还有另一个小问题.CH3C(OH)2OC2H5 这个东西属于有机物的____类答案是醇和醚但醇的定义是烃上的一个氢被OH取代,醚的定义是两个烃基被一个O原子连接.这个东西貌似不符合定义啊.对不起,B选项是乙醇,我打错了。还有那个物质确实不稳定。它是某个反应的中间产物,很快就会转化成别的物质。但题目问的是它属于什么类别 ——————第一题答案的解析是:即使产生了乙烯,但由于乙烯难溶于水,震荡混合时不会发生上述现象。那乳酸也既含有OH又含有COOH,为什么乳酸的分类不是羧酸和醇?——————1、气泡的产生不正是因为气体不溶于水(溶解度很小)吗?2、醇的定义是这样的:有机化合物的一大类,是脂肪烃、脂环烃或芳香烃侧链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醚也是类似。连接的都是烃,而不是烃的衍生物。按照这个定义上述所给物质不能严格称为是醇。就像ClCH2CH2OH也不能说成是醇一样。如果说物质的分类只看基团就可以,那乳酸为什么就不说是醇?
1.乙醇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乙烯的条件必须是严格的170摄氏度,否则就只能作为副反应考虑,而副反应的产物是微量的,不能看到明显的气泡现象而且根据题目的解析,气泡可能不仅和产生的量有关,还有溶解度有关.乙烯量少溶解的更少没法生成看的见的气泡吧.2.你可以画一下那个物质的结构图的呀.画出来以后,你会发现这其中既有羟基,又含有一个醚键应该分别具有两种物质的性质吧,所以既可以定义为醚也可定义为醇 3.其实是乳酸性质上更接近酸,所以叫乳酸,在细分一点应该叫多羟基羧酸 ,还可以吧!
与《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应加热蒸馏,在饱和Na2CO3溶液的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震荡混合时有》相关的作业问题
A、浓硫酸是难挥发性酸,在该温度下不能蒸馏出来,故A错误;B、乙醇易挥发,蒸馏出的乙酸乙酯含有乙醇,但乙醇不碳酸钠反应,故B错误;C、乙酸易挥发,制备的乙酸乙酯含有乙酸,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C正确;D、蒸馏出的乙酸乙酯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D错误;故选C.
C解析:H2SO4是难挥发性酸,不考虑被蒸馏.只有乙酸、乙醇沸点低,易挥发.而能与NaCO3反应生成气体的只能是乙酸.
饱和碳酸钠作用有3点.溶解乙醇,中和乙酸(就是C答案),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乙醇与浓硫酸反应要170°,制备乙酸乙酯时温度是在70多度的,不会生成乙烯.
被蒸馏出来的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CO2气体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 CO2 + H2O
加成反应,方程式为:产物1,2-二溴环己烷不溶于水,而且密度比水大.所以就会看到无色油状液体 再问: 为什么1-己烯是环状的? 再答: 对不起。看错了………………看成环己烯了……应该是:其他的不变,还是因为1,2-二溴己烷不溶于水,而且密度比水大。所以就会看到无色油状液体
加入饱和碳酸钠,至无二氧化碳产生后分去水溶液,再用饱和氯化钠,饱和氯化钙,水洗涤,然后再转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再问: 为什么不用浓硫酸干燥 再答: 没有必要,无水硫酸镁就是去水剂,用浓硫酸比较麻烦且有危险
不对.用饱和碳酸钠溶液.(1)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冷凝酯蒸气,减小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分层),除出混合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溶解混合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醇.  (2)Na2CO3能跟挥发出的乙酸反应,生成没有气味的乙酸钠,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再问: 那用试剂:CH3CH2OH,浓H2SO4;方法:加热。为什么不对呢
1.乙酸和乙醇都易挥发物质,加热条件下当然会挥发出来.2.苯和水:分层,下层水,上层油状;乙酸和水:不分层;四氯化碳和水:分层,下层油状,上层水.3.这句话是对的.4.乙酸乙酯层中溶了挥发出来的乙酸,显酸性,所以是红色.中间处,乙酸和碳酸钠酸碱中和了,所以显紫色.碳酸钠显碱性,所以显蓝色.5.聚丙烯,已经是丙烯发生加聚
线组装好铁架台用法试管夹夹好大试管(倾斜) 试管下放置酒精灯 先加乙醇再加乙酸、浓硫酸 点燃酒精灯就ok了 试管要预热
SO2相对分子质量为64,生成0.1molSO2,铜的氧化与SO2的生成为1:1,即铜0.1mol=6.4g硫酸被还原与铜为1:1即0.1mol=9.8g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2 和NaOH用浓盐酸和乙醇反应制取乙烯乙烯和氯气加成得到二氯乙烷再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乙二醇
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而且沸点高,乙酸沸点低
此原理为用高沸点难挥发的酸制低沸点不易挥发的酸,浓硫酸的沸点高且不易挥发.
干燥剂除去有机液体中溶解的少量水分
H2SO4(浓)+H2S=S↓+SO2↑+2H2O.浓硫酸有强氧化性,而H2S有强还原性.所以不能用浓H2SO4干燥H2S,上面的错了.浓H2SO4和H2S反应不是中和反应
因为乙酸乙酯是生成物,而实验的目的就是收集乙酸乙酯的,所以可以认为长导管中主要就是乙酸乙酯,在这里长导管起到冷凝作用,当然,因为乙酸和乙醇,水会挥发出来,其实还有这些 再问: 然后饱和碳酸钠溶液把乙酸和乙醇吸收掉是么? 再答: 饱和碳酸钠把乙醇吸收了,因为乙醇易溶于水,然后乙酸和碳酸钠反应了,而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中的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浓硫酸加热)CH3COOCH2CH3+H2O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小,因而会浮在溶液上面.而反应也并非完全发生,因此通入饱和碳酸钠的溶液里面的蒸汽不仅有乙酸乙酯,还有少量乙酸,放出二氧化碳
关于硫酸二乙酯的问题:乙醇在面对乙酸和浓硫酸的选择下,会优先和乙酸反应,其中的机理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你可以这么考虑,就算生成了硫酸二乙酯,也会和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硫酸.要知道硫酸二乙酯是一个很粗暴的甲基化试剂.
应该说,在高中阶段,通过浓硫酸共热乙醇、 乙酸制取乙酸乙酯时,用于收集反应生成的乙 酸乙酯的就是碳酸钠溶液.所以是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乙酸乙酯的 (同时去除乙醇和乙酸)①去除乙醇:乙醇会溶解在碳酸钠溶液的水中,经过静置分 液,上层为乙酸乙酯,下层水中含有乙醇.②去除乙酸:Na2CO3溶液可以和乙酸反应,生成乙酸钠溶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由于操作上的不规范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①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将砝码放置在托盘天平左盘.②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有少量蒸馏水.③溶解氢氧化钠固体时.未冷却至室温即转入容量瓶进行定容.④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流出容量瓶外面.⑤定容时俯视刻度线.⑥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未经任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由于操作上的不规范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①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将砝码放置在托盘天平左盘.②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有少量蒸馏水.③溶解氢氧化钠固体时,未冷却至室温即转入容量瓶进行定容.④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流出容量瓶外面.⑤定容时俯视刻度线.⑥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未经任何处理.
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专题:实验题
分析:根据c=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若n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解:①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将砝码放置在托盘天平左盘,导致称量的药品质量偏低,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根据c=可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①错误;②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没有影响,所以不影响配制结果,故②错误;③溶解氢氧化钠固体时,未冷却至室温即转入容量瓶进行定容,热的溶液体积偏大,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根据c=可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③正确;④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流出容量瓶外面,会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根据c=可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④错误;⑤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低于容量瓶刻度线,根据c=可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⑤正确;⑥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未经任何处理,属于正常现象,不影响配制结果,故⑥正确;故答案为:③⑤.
点评: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的误差分析方法,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该题难易适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规范实验操作能力;注意明确误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科目:高中化学
A、B、C三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都比氩原子少,A和C处于同主族,两者间隔一周期,A元素和B元素的原子两者核电荷数之差为5,B原子核外第3电子层比第2电子层少两个电子,则可推知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它的电子式是它属于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A与B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它的电子式是,它属于化合物.
科目:高中化学
已知A、B、C、D是1~18号元素中的四种,0.5molA元素的离子得到6.02×1023个电子被还原为中性原子,0.4g A的氧化物恰好与100mL0.2mol/L的盐酸完全反应,A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得到一个电子后与氩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自然界最强的酸.D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1)元素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2)元素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3)A的单质可在D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燃烧得到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试写出其化学方程式.(4)C的单质可用于生产漂白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向10mL浓度为1mol/L的B、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里逐滴滴入35mL浓度为1mol/L的苛性钠溶液,现象是.
科目:高中化学
Ⅰ.设反应①Fe(s)+CO2(g)?FeO(s)+CO(g)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②Fe(s)+H2O(g)?FeO(s)+H2(g)的平衡常数为K2,在不同温度下,K1、K2的值如下:
1.67(1)现有反应③CO2(g)+H2(g)?CO(g)+H2O(g),这是一个(填“吸”或“放”)热反应,要使平衡③向右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A.缩小反应容器容积&&B.扩大反应容器容积&&&&C.降低温度D.升高温度&&& &E.使用合适的催化剂&&&&F.设法减少CO的量(2)若反应Fe(s)+CO2(g)?FeO(s)+CO(g)在温度T1下进行;Fe(s)+H2O(g)?FeO(s)+H2(g)在温度T2下进行,已知T1>T2,且c(CO2)>c(H2O)(其他条件均相同),则两者的反应速率&(填序号).A.前者大&&&&B.后者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Ⅱ.(1)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若A点表示25℃时水的电离达平衡时的离子浓度,B点表示100℃时水的电离达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则100℃时1mol?L-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mol?L-1,KW(25℃)KW(100℃)(填“>”、“<”或“=”).25℃时,向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H4HCO3固体,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是(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2)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强弱的量.已知如表数据.
电离平衡常数(25℃)
K=4.9×10-10
K=1.8×10-5
K1=4.3×10-7、K2=5.6×10-11①25℃时,有等浓度的NaCN溶液、Na2CO3溶液、CH3COONa溶液,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25℃时,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则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填“>”、“<”或“=”)③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高中化学
化学方程式书写(1)乙醇的催化氧化:(2)苯的硝化反应:(3)溴乙烷的水解反应:(4)苯酚钠与二氧化碳:(5)乙炔&通入溴水中:.
科目:高中化学
限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NaCl、MgCl2、FeCl2、AlCl3、FeCl3、CuCl2、Na2SO4溶液,该试剂是(  )
A、NaOH溶液B、氨水C、Ba(OH)2溶液D、AgNO3溶液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物质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是(  )
A、双氧水B、食盐C、柠檬酸D、苯甲酸钠
科目:高中化学
反应Ⅰ:C+CO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υ1;反应Ⅱ: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υ2;对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当温度升高时,υ1和υ2的变化情况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时增大,都向左移动B、同时减小,都向右移动C、同时增大,反应I向右移动,反应II向左移动D、同时增大,反应I向左移动,反应II向右移动
科目: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经常伴随着颜色变化,下列有关反应中所观察到的颜色不正确的是(  )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足量乙烯反应,溶液由紫色变成无色B、二氧化氮气体通入水中,气体由红棕色变为无色C、热的氧化铜加入乙醇中,无色乙醇变绿色D、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溶液由无色变成砖红色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180',
container: s,
size: '250,200',
display: 'inlay-fix'
热门资料排行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在平面上把液体物质震荡平用什么工具比较好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在平面上把液体物质震荡平用什么工具比较好
我有更好的答案
假定右边液面较平衡位置上升x高度,则左边液面就会较平衡位置下降x高度。 左右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为2x。 这些液体的重力为mg=ρvg=2ρsgx。 U型管底部中心的横截面的“液体薄片”由平衡位置向右移动(位移)x, 受到的回复力(合力)向左,考虑到方向和3564
采纳率:9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2014春o秦安县校级期末)实验室需要...”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2014春o秦安县校级期末)实验室需要0.1mol/L&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硫酸溶液48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需要的是BDE&(填字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和玻璃棒&(填仪器名称).(2)下列操作中,是容量瓶所具备的功能有A&.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B.贮存溶液C.配制任意浓度和体积的标准溶液D.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E.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2.0&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O.1mol/L.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需要如何操作:重新配置&.(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13.6&&&ml.如果实验室有10mL,15mL,20mL量筒,应选用15&&mL的量筒最好.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5)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的是AC&.A.用滤纸称量NaOHB.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C.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D.整个配制过程中,容量瓶不振荡.
本题难度: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2014春o秦安县校级期末)实验室需要0.1mol/L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硫酸溶液48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需要的是____(填字号)...”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分析】(1)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用到仪器选择;(2)容量瓶不能稀释浓溶液、不能用于溶解固体、储存溶液等;(3)依据n=c×v计算需要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m=n×M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依据C=nV进行误差分析,凡是能够使n增大,或者使V减小的操作,都会使C偏大;凡是能够使n减小,V增大的操作都会使C偏小;(4)根据c=1000ρωM计算浓硫酸的浓度,再根据浓硫酸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根据浓硫酸的体积选取量筒规格;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时应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5)依据C=nV进行误差分析,凡是能够使n增大,或者使V减小的操作,都会使C偏大;凡是能够使n减小,V增大的操作都会使C偏小.
【解答】解:(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用到仪器:托盘天平、量筒、5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等;故答案为:BDE;烧杯和玻璃棒;(2)容量瓶为精密仪器,只能用来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溶液,不能配制或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不能稀释或溶解药品,不能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不能用来长期存放溶液;故答案为:A;(3)0.1mol/L NaOH溶液450mL,需选择500ml的容量瓶,0.1mol/L NaOH溶液500mL中含有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L×0.5L=0.05mol,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0g/mol×0.05mol=2.0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V偏小,依据C=nV可知,所配溶液浓度偏大;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溶质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减少,需要重新配置,否则所配溶液浓度偏小;故答案为:A; 2.0; 大于;重新配置;(4)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浓度为:c=1000ρωM=1000×98%×1.84g/ml98g/mol=18.4mol/L,浓硫酸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设浓硫酸的体积为V,所以18.4mol/L×V=0.5/L×0.5L,得V=0.ml,选取的量筒规格应该等于或大于量取溶液体积,故选15mL量筒;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答案为:13.6;15;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5)依据C=nV进行误差分析,凡是能够使n增大,或者使V减小的操作,都会使C偏大;凡是能够使n减小,V增大的操作都会使C偏小.A.用滤纸称量NaOH,氢氧化钠容易吸收空气的水和二氧化碳,称取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少,n偏小,则浓度偏小,故A选;B.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的体积不会产生影响,所配溶液准确,故B不选;C.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相当于多加了水,溶液的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C选;D.整个配制过程中,容量瓶不振荡,溶质与水分子不能充分接触,使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故D不选;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熟悉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和所用药品是解题关键,注意依据C=nV进行误差分析,题目难度中等.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2014春o秦安县校级期末)实验室需要0.1mol/L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硫酸溶液48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需要的是____...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2014春o秦安县校级期末)实验室需要...”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2014春o秦安县校级期末)实验室需要0.1mol/L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硫酸溶液48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需要的是____(填字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填仪器名称).(2)下列操作中,是容量瓶所具备的功能有____.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B.贮存溶液C.配制任意浓度和体积的标准溶液D.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E.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O.1mol/L.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需要如何操作:____.(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ml.如果实验室有10mL,15mL,20mL量筒,应选用____mL的量筒最好.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___.(5)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A.用滤纸称量NaOHB.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C.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D.整个配制过程中,容量瓶不振荡.”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2014春o秦安县校级期末)实验室需要0.1mol/LNaOH溶液450mL和0.5mol/L硫酸溶液48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需要的是____(填字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填仪器名称).(2)下列操作中,是容量瓶所具备的功能有____.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B.贮存溶液C.配制任意浓度和体积的标准溶液D.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E.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O.1mol/L.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需要如何操作:____.(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ml.如果实验室有10mL,15mL,20mL量筒,应选用____mL的量筒最好.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___.(5)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A.用滤纸称量NaOHB.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C.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D.整个配制过程中,容量瓶不振荡.”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毒液体物质分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