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指数 是学二建各科总分分 还是全二建各科总分分

能不能说明白点,我真的一点也不懂.
我先谢谢了
文综(地理,历史,政治)/理综(生物,物理,化学)300分
其他答案(共5个回答)
文/理综合300分。
如果你是在沪浙两省市,那么是高考改革试点,6月统一高考是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其中英语除6月外还有一次考试时间,两省安排不同);如果你是在除这两省市以外的地方,...
如果你所在的地区考全国卷,那么考——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包括:历史、地理、政治)
数语外各150
文综300各课不平分
也有的省自己出题,会...
语文:120分
数学:120分
英语:120分
物理:100分
化学:80分
体育:30分
总计:570分
祝考得好成绩
o(∩_∩)o...加油
我不知道你挤出怎么样,但是我想说很不容易,因为要想够250分,文宗成绩每门最少也要83分才有可能,听起来简单才83分,可是高考时三门是一张卷子,150分钟要做完...
从长远来看,报理科好。
1。高考时理科学生可以报大多数的文科专业,而文科学生只能报文科专业。
2。大学毕业找工作时,理科学生就业率比文科学生高。
3。考研理工科...
答: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有两个风电专业要合到西北师范。这样的话估计能提升一点学校成绩。同时也合并了酒钢技校新建了新的校区。 但是甘肃交通职业 在省内比酒泉职业技术更久一...
答: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交叉营销已经成为企业开展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甚至是并购得以发生的基础。交叉营销也并非仅仅适用于大型企业,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各种规模的企...
答: 应该可以吧,考不上也没事,现在计算机那么发达还可以学学电脑啊,我现在就在昌平北大青鸟学校里学习,北大青鸟在职业培训市场中的占有率还是相当大的,昌平北大青鸟校区的...
答: 到“中国教育网”查查。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高考全部科目总分多少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高考全部科目总分多少
我有更好的答案
英语150分,文科综合300分。 x代表综合,文科综合为政治、历史。但是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题目略有不同,理科综合300分,满分750分高考实行3 X政策; 即文理都考语文,满分300分 ******************* 综上所述:语文150分,文科数学150分: 文科、数学、外语,满分750分。 理科:语文150分,理科数学150分,英语150分、地理合卷,满分300分 理科综合为物理,语文数学卷子一样。三门分别150分,文科通常更简单、化学、生物合卷
    3。如果写作能力差,老师教授的知识都是根据教学大纲。    5,基础知识差每天就抽出点时间记忆背诵一下等等:语文150分,文科数学150分,就一周写一篇作文,阅读差就一天练习一篇阅读理解,理科综合300分,满分750分,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计划主要是为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也有利于要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效率低就意味着掌握同一个知识需要花费的时间是别人的几倍,这样长此以往、学习方式。速读记忆的练习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做题实战。做题练习是少不了的,做题的时候坚决独立完成、杜绝抄袭,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方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可以参考。    4、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老师讲授的知识是面对所有学生的,每个人的具体掌握情况不同,满分750分。 理科:语文150分,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倍左右,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我们学校开展的帮助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假期速读记忆训练班”用的就是这个《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每天一个多小时:  1,英语150分,文科综合300分。    6、杜绝题海战术,学会反思、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学习只会越来越跟不上。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考试大纲来进行的,所以上课的专心很重要,理科数学150分,英语150分,用软件练习、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上课专心听讲。课前做好预习工作,课上动脑动手,集中注意力。因为一般来讲、归类、整理。(文科录取分数线较理科要高一些)状元学习法文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了解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进行调节和完善,所以自己要学会调整,学有所成。主动地吸取和被动的接受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2。学习是自己的事、经常总结完善。每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周、一月)就进行一下阶段性的总结
语文160*数学160*英语120*附属40.总计480
山东是750分
不知道给 你觉得你额
下面的最喜欢,搜 陶 考生超市 高招高考资源系统 好像是维度最齐全的哦Q群
1条折叠回答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高考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当前位置: >>
八年级信息技术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北京市 2009 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测试八年级信息技术测试卷质量分析报告信息技术学科是 2009 年北京市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科目之一,学业水平测试是信息技 术学科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卷是北京市 2009 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信息技术 学科八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卷。 信息技术学科八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包括八道大题(其中第五、六、七大题为选做题) ,总分值为 100 分。 参加测试的学生共有 3328 名,其中,有效测试卷为 3123 份。对本测试卷的所有分析是基于这 3123 份有效 测试卷进行的。 对测试卷的分析以经典测量理论(CTT)为基础,在整卷水平、大题水平及小题水平三个层次展开,其 中主要包括的测量指标有难度、区分度(题总相关、鉴别指数)等。一、测试卷的整体情况按照《北京市 2009 年度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信息技术学科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方案》的要求, 北京市 2009 年信息技术学科八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将从学科内容领域和学科能力领域对学生学业进行测查。 在学科内容领域上,本测试卷包括“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系统基础”“文字处理基础”“多媒体应 、 、 、 用”“网络基础及应用”和“数据处理基础”六部分内容。其中, 、 “信息技术基础”部分包含 5 道题,共计 9 分; “操作系统基础”部分包含 11 道题目,共计 21 分; “文字处理基础”部分包含 5 道题目,共计 15 分; “多媒体应用”部分包含 12 道题目,共计 14 分; “网络基础及应用”部分包含 8 道题目,共计 12 分; “数 据处理基础”部分包含 5 道题目,共计 29 分。 在学科能力领域上,本测试卷包含“了解”“理解”“掌握”和“解决问题”四部分内容。其中, 、 、 “了 解”部分包含 4 道题目,共计 7 分; “理解”部分包含 28 道题目,共计 41 分; “掌握”部分包含 11 道题目, 共计 48 分, “应用”部分包含 3 道题目,共计 4 分。 (具体见表 1) 表 1 中学信息技术测试细目表内容领域 能力领域网络基 信息技 操 作 系 文 字 处 多 媒 体 数据处 础及应 合计(%) 术基础 统基础 理基础 应用 理基础 用 题 分 题 分 题 分 题 分 题 分 题 分 题 (%) 量 值 量 值 量 值 量 值 量 值 量 值 量1分 值(%) 了解 理解 掌握 应用 合计 (%)2 3 0 0 5 93 6 0 0 9 110 6 4 1 11 210 4 16 1 21 240 5 0 0 5 150 15 0 0 15 110 12 0 0 12 140 14 0 0 14 262 2 2 2 8 124 2 3 3 12 170 0 5 0 5 290 0 29 0 29 114 28 11 3 469 61 24 77 41 48 4 1007 41 48 4 100100(一)测试卷的分数分布从实际测试的情况(表 2)来看,学生的最低分为 8 分,最高分为 100 分,平均分为 66.88 分,标准差 为 18.59。测试分数分布的峰度为-0.57,偏度为-0.49,学生总体水平呈负偏态分布(图 1) 。学生的得分 主要集中在 70-90 分区间内,尤其集中在 75-85 分这个分数段(表 3) 。这些都说明,本测试卷对被测试学 生来说难度较大。另外,本测试卷的 Alpha 系数(信度系数)为 0.84,这说明该测试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 好。 表 2 整卷数据分析表 测试卷 满分 100 实际学生人数 3123 总分平均数 66.88 标准差 18.59 最高分 100 最低分 8 偏度 -0.49 峰度 -0.57 Alpha 系数 0.84共测3328人:实考3123人,缺失205人。 表3 八年级信息技术测试总分频数分布表(满分为100分) 分数区间0-10 分 11-15 分 16-20 分 21-25 分 26-30 分 31-35 分 36-40 分 41-45 分 46-50 分 51-55 分 56-60 分 61-65 分 66-70 分 71-75 分 76-80 分人数 2 3 17 31 64 88 125 155 170 192 246 268 247 274 3502百分比% 0.1 0.1 0.5 1.0 2.0 2.8 4.0 5.0 5.4 6.1 7.9 8.6 7.9 8.8 11.2累计百分比% 0.1 0.2 0.7 1.7 3.7 6.6 10.6 15.5 21.0 27.1 35.0 43.6 51.5 60.3 71.5 81-85 分 86-90 分 91-95 分 96-100 分 合计346 299 196 50 312311.1 9.6 6.3 1.6 100.082.5 92.1 98.4 100.0图 1 八年级信息技术测试总分频数分布图(满分为 100 分)(二)测试卷题目难度整体情况表 4 经典测量理论分析得到的题目难度分布表 难度1题量分值0.00-0.09 0.10-0.19 0.20-0.29 0.30-0.39 0.40-0.4910 0 1 5 20 0 3 18 8难度(p) :为经典测量理论难度,是指测试题目的难易程度。二分法计分题目采用通过率来说明难度,即用答对或通过该 题人数的百分比作为指标;多级计分题目则采用该题的平均分与满分的比值来表示,数值越大表示其难度越小。 3 0.50-0.59 0.60-0.69 0.70-0.79 0.80-0.89 0.90-1.00 合计3 6 9 12 8 4615 25 27 21 13 130图 2 测试卷题目难度分布图 从表 4 和图 2 可以看出,46 道题目有 1 道很难的题目(难度小于 0.3) ;较难题目(难度在 0.3-0.5)有 7 道题目,占总分的 20%;较易题目(0.5-0.8)有 18 道题目,占总分的 52%;有 20 道题目难度集中分布在 0.8-1.0,属于容易题目,占总分的 26%;从各部分难度比较来看(图 2) ,整张测试卷的难度分布与此次监 控评价预计难度分布基本一致。(三)测试卷题目区分度整体情况表 5 经典测量理论分析得到的题目题总相关和鉴别指数分布 区分度2题总相关(R) 题量 分值 题量鉴别指数(D) 分值0.00-0.09 0.10-0.19 0.20-0.2924 6 125 6 224 6 104 7 23区分度:经典测量理论中,区分度是指测试题目对被试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区分度高的项目,能将不同水平的被试区 分开来;区分度低的项目,则不能很好地鉴别被试水平。本报告采用题总相关系数(R)和鉴别力指数(D)作为区分度指标。 题总相关系数即某一题目分数与测试总分(除去此题之外的)的相关,相关越高,则该题目区分度越高;鉴别力指数是比较 测试总分高和总分低的两组被试在题目通过率上的差别。公式为:D = PH-PL。PH 是高分组在项目上的通过率,而 PL 是低 分组在项目上的通过率。D 值越大,题目的区分度越高,即题目越有效。 4 0.30-0.39 0.40-0.49 0.50-0.59 0.60-0.69 0.70-0.79 0.80-0.89 0.90-1.00 合计5 6 6 7 0 0 0 4621 21 22 33 0 0 0 1309 4 5 2 3 3 0 4628 12 20 7 11 18 0 130图 3 测试卷题目题总相关和鉴别指数分布图 从表 5 和图 3 可以看出,在题总相关上,46 道题目中有 22 道题目(48%)的题总相关小于 0.3,占总 分的 25%,其余 24 道题目(52%)的题总相关均达到了 0.3 以上,根据统计上的要求,这些题目的题总相 关都是可以接受的。在鉴别指数上,46 道题目中有 10 道题目(22%)的鉴别指数在 0.19 以下,占总分的 8%,根据统计上的要求,这些题目的鉴别指数偏低。其他的 36 道题目(78%)的鉴别指数都在 0.20 以上, 其中有 26 道题目的鉴别指数达到了 0.30 以上,占总分的 74%。二、各维度分析(一) 内容领域分析本测试卷在内容领域上共分六个部分,分别是“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系统基础”“文字处理基础” 、 、 、 “多媒体应用”“网络基础及应用”和“数据处理基础” 、 ,具体分析如下。5 1. 信息技术基础“信息技术基础”部分满分为 9 分,平均得分为 6.55,标准差为 2.18,分数的离散程度不大。得分率 为 73%,题总相关为 0.37,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信息技术基础”部分的经典测量理论数据见表 6、7 和图 4。 表 6 “信息技术基础”部分 CTT 数据分析表 信息技术基础 总分 平均得分 标准差 难度(P) 题总相关(R)96.552.180.730.37表 7 “信息技术基础”部分各题 CTT 数据分析表 题目编号 总 分 平均得分 预计难度 (P) 实际难度 (P) 预计区分度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 (D)I1_2 I1_3 I1_4 I1_5 I2_12 2 2 2 11.39 1.65 1.34 1.25 0.92易 易 较易 较易 易0.70 0.82 0.67 0.63 0.920.3 0.2 0.3 0.3 0.10.23 0.22 0.23 0.24 0.120.31 0.24 0.32 0.35 0.10图4“信息技术基础”的总分频数分布图八年级信息技术测试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共考查了 5 道题目,分别是信息特征(第 1_2 题)、病毒 (第 1_3 题)、二进制(第 1_4 题)、软件分类(第 1_5 题)、计算机组成(第 2_1 题)。从表 7 和图 4 中可以看出:学生在“信息特征”上的得分率为 70%,在“病毒”上得分率为 82%,在“二进制”上的得 分率为 67%,在“软件分类”上的得分率为 63%,在“计算机组成”上的得分率为 92%,该部分题目与预 计难度基本一致。6 2. 操作系统基础“操作系统基础”部分满分为 21 分,平均得分为 15.36,标准差为 4.03,分数的离散程度不大。得分 率为 73%,题总相关为 0.54,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操作系统基础”部分的经典测量理论数据见表 8、9 和 图 5。 表 8 “操作系统基础”部分 CTT 数据分析表 操作系统基础 总分 平均得分 标准差 难度(P) 题总相关(R)2115.364.030.730.54表 9 “操作系统基础”部分各题 CTT 数据分析表 题目编号 总 分 平均得分 预计难度 (P) 实际难度 (P) 预计区分度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 (D)I1_1 I1_6 I1_7 I2_2 I2_3 I2_4 I3 I5_5 I6_5 I7_5 I8_62 2 2 1 1 1 10 1 1 1 11.60 1.45 1.71 0.88 0.81 0.85 6.41 0.36 0.99 0.99 0.83较易 易 易 易 易 易 较易 易 易 易 易0.80 0.73 0.86 0.88 0.81 0.85 0.64 0.36 0.99 0.99 0.830.4 0.2 0.2 0.1 0.1 0.1 0.4 0.3 0.3 0.30 0.40.23 0.28 0.24 0.06 0.13 0.17 0.38 0.47 0.03 0.02 0.610.25 0.33 0.22 0.05 0.14 0.14 0.38 0.59 0.03 0.01 0.49图5“操作系统基础”的总分频数分布图7 八年级信息技术测试在“操作系统基础”上共考查了 11 道题目,分别是使用鼠标(第 1_1 题) 、管理 文件(第 1_6 和 1_7 题) 、文件(第 2_2 和 2_4 题) 、文件命名(第 2_3 题) 、汉字录入(第 3_1 题) ,和操 作题中的文件保存(第 5_5 题、第 6_5 题、第 7_5 题、第 8_6 题) 。从表 9 和图 5 可以看出,学生在“图形 图像”操作题的保存文件部分得分率为 36%,比预计难度高出较多,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按照题目要求正 确命名。学生在“使用鼠标”上的得分率为 80%,在“管理文件”上的得分率为 80%,在“文件”上的得 分率为 87%,在“文件命名”上的得分率为 81%,在“动画制作”和“演示文稿”上的得分率均为 99%, 在“汉字录入”上的得分率为 64%,在“电子表格”上的得分率为 83%,与预计难度一致。3. 文字处理基础“文字处理基础”部分满分为 15 分,平均得分为 12.68,标准差为 3.59,分数的离散程度不大。得分 率为 85%,题总相关为 0.39,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文字处理基础”部分的经典测量理论数据见表 10、11 和图 6。 表 10 “文字处理基础”部分 CTT 数据分析表 文字处理基础 总分 平均得分 标准差 难度(P) 题总相关(R)1512.683.590.850.39表 11 “文字处理基础”部分各题 CTT 数据分析表 题目编号 总 分 平均得分 预计难度 (P) 实际难度 (P) 预计区分度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 (D)I4_1 I4_2 I4_3 I4_4 I4_53 2 5 4 12.69 1.78 3.66 3.60 0.96易 易 较易 较易 易0.90 0.89 0.73 0.90 0.960.2 0.2 0.2 0.2 0.10.37 0.32 0.47 0.41 0.250.23 0.23 0.40 0.27 0.128 图6“文字处理基础”的总分频数分布图八年级信息技术测试在“文字处理基础”上共考查了 5 道题目,分别是编辑文档(第 4_1、4_2、4_3 题) 、插入对象设置格式(第 4_4 题) 、保存文件(第 4_5 题) 。从表 11 和图 6 可以看出,学生在“编辑文 档”上的得分率为 91%,在“保存文件”上的得分率为 96%,在“插入对象设置格式”上的得分率为 90%, 与预计难度基本一致。4. 多媒体应用“多媒体应用” 部分满分为 14, 平均得分为 7.77, 标准差为 4.96, 分数的离散程度较大。 得分率为 56%, 题总相关为 0.48,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多媒体应用”部分的经典测量理论数据见表 12、13 和图 7。 表 12 “多媒体应用”部分 CTT 数据分析表 多媒体应用 总分 平均得分 标准差 难度(P) 题总相关(R)147.774.960.560.48表 13 “多媒体应用”部分各题 CTT 数据分析表 题目编号 总 分 平均得分 预计难度 (P) 实际难度 (P) 预计区分度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 (D)I5_1 I5_2 I5_3 I5_4 I6_1 I6_2 I6_34 4 3 3 3 3 51.43 1.74 1.18 0.77 2.53 2.37 3.76较易 较易 较易 较易 较易 较易 较易90.36 0.44 0.39 0.26 0.84 0.79 0.750.3 0.3 0.3 0.3 0.3 0.3 0.30.56 0.58 0.60 0.56 0.44 0.50 0.500.66 0.80 0.76 0.65 0.34 0.46 0.52 I6_4 I7_1 I7_2 I7_3 I7_43 4 4 3 32.14 2.84 2.64 1.92 1.01较易 较易 较易 较易 较易0.71 0.71 0.66 0.64 0.340.3 0.3 0.3 0.3 0.30.50 0.47 0.46 0.38 0.340.56 0.39 0.50 0.42 0.23图7“多媒体应用”的总分频数分布图八年级信息技术测试在“多媒体应用”上共考查了 12 道题目,均属于选做题。分别是图形图像(第 5_1 到 5_4 题) 、动画制作(第 6_1 题到 6_4 题) 、演示文稿(第 7_1 题到 7_4 题) 。从表 13 和图 7 可以看出, 学生在“图形图像”上的得分率为 37%,比预计困难;在“动画制作”上的得分率为 77%,在“演示文稿” 上的得分率为 60%,与预计难度基本一致。5. 网络基础及应用“网络基础及应用”部分满分为 12,平均得分为 9.55,标准差为 2.21,分数的离散程度不大。得分率 为 80%,题总相关为 0.41,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网络基础及应用”部分的经典测量理论数据见表 14、15 和图 8。 表 14 “网络基础及应用”部分 CTT 数据分析表 网络基础及应用 总分 平均得分 标准差 难度(P) 题总相关(R)129.552.210.800.41表 15 “网络基础及应用”部分各题 CTT 数据分析表10 题目编号总分平均得分预计难度 (P)实际难度 (P)预计区分度题总相关(R)鉴别指数 (D)I1_8 I1_9 I1_10 I1_11 I2_5 I2_6 I2_7 I2_82 2 2 2 1 1 1 11.64 1.67 1.66 1.39 0.96 0.72 0.93 0.58易 易 易 较易 易 易 易 易0.82 0.83 0.83 0.70 0.96 0.72 0.93 0.580.2 0.1 0.2 0.4 0.1 0.1 0.1 0.10.09 0.21 0.27 0.29 0.11 0.19 0.16 0.230.13 0.21 0.26 0.37 0.05 0.26 0.11 0.31图8“网络基础及应用”的总分频数分布图八年级信息技术测试在“网络基础及应用”上共考查了 8 道题目,分别是搜索引擎(第 1_8 题) 、网络 搜索(第 1_9 题) 、电子邮箱(第 1_10 题) 、网站制作(第 1_11 题) 、邮件附件(第 2_5 题) 、获取信息(第 2_6 题) 、网站超链接(第 2_7 题) 、文明上网(第 2_8 题) 。从表 15 和图 8 可以看出,学生在“获取信息” 上的得分率为 72%,在“文明上网”上的得分率为 58%,比预计稍难;在“网络搜索”和“电子邮箱”上 的得分率均为 83%,在“搜索引擎”上的得分率为 82%,在“网站制作”上的得分率为 70%,在“邮件附 件”上的得分率为 96%,在“网站超链接”上的得分率为 93%, 与预计难度保持一致。6. 数据处理基础“数据处理基础”部分满分为 29,平均得分为 14.48,标准差为 10.04,分数的离散程度很大。得分率 为 50%,题总相关为 0.86,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数据处理基础”部分的经典测量理论数据见表 16、17 和11 图 9。 表 16 “数据处理基础”部分 CTT 数据分析表 数据处理基础 总分 平均得分 标准差 难度(P) 题总相关(R)2914.979.840.520.53表 17 “数据处理基础”部分各题 CTT 数据分析表 题目编号 总 分 平均得分 预计难度 (P) 实际难度 (P) 预计区分度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 (D)I8_1 I8_2 I8_3 I8_4 I8_54 6 4 8 72.72 3.30 1.78 4.61 2.56较易 较易 较易 较易 较易0.68 0.55 0.45 0.58 0.370.30 0.3 0.3 0.3 0.30.61 0.61 0.61 0.61 0.610.76 0.80 0.78 0.82 0.50图9“数据处理基础”的总分频数分布图八年级信息技术测试在“数据处理基础”上共考查了 5 道题目,分别是自动填充和公式函数计算(第 8_1 和 8_2 题) 、排序筛选(第 8_3 题) 、根据图表分析数据(第 8_4 和 8_5 题) 。从表 17 和图 9 可以看出, 学生在“排序筛选”上的得分率为 45%,在“根据图表分析数据”上的得分率为 48%,比预计稍难;在“自 动填充和公式函数计算”上的得分率为 60%,与预计难度一致。(二)能力领域分析本测试卷在能力领域上共分三个部分,分别是“了解”“理解”“掌握”和“应用” 、 、 ,具体分析如下。12 1. 了解“了解”部分满分为 7 分,平均得分为 5.37,标准差为 1.79,分数的离散程度不大。得分率为 77%,题 总相关为 0.38,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了解”部分的经典测量理论数据见表 18、19 和图 10。 表 18 “了解”部分 CTT 数据分析表 了解 总分 平均得分 标准差 难度(P) 题总相关(R)75.371.790.770.38表 19 “了解”部分各题 CTT 数据分析表 题目编号 总 分 平均得分 预计难度 (P) 实际难度 (P) 预计区分度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 (D)I1_2 I1_10 I1_11 I2_12 2 2 11.39 1.66 1.39 0.92易 易 较易 易0.70 0.83 0.70 0.920.3 0.2 0.4 0.10.23 0.27 0.29 0.120.31 0.26 0.37 0.10图 10“了解”的总分频数分布图八年级信息技术测试在“了解”上共考查了 4 道题目,分别是电子邮箱(第 1_10 题)、网站制作(第 1_11 题)、信息特征(第 1_2 题)、计算机组成(第 2_1 题)。从表 19 和图 10 中可以看出:学生在“电 子邮箱”上的得分率为 83%,在“网站制作”和“信息特征”上的得分率均为 70%,在“计算机组成”上 的得分率为 92%,与预计难度基本一致。13 2. 理解“理解”部分满分为 41 分,平均得分为 29.58,标准差为 7.90,分数的离散程度不大。得分率为 72%, 题总相关为 0.57,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理解”部分的经典测量理论数据见表 20、21 和图 11。 表 20 “理解”部分 CTT 数据分析表 理解 总分 平均得分 标准差 难度(P) 题总相关(R)4129.587.900.720.57表 21 “理解”部分各题 CTT 数据分析表 题目编号 总 分 平均得分 预计难度 (P) 实际难度 (P) 预计区分度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 (D)I1_3 I1_4 I1_5 I2_2 I2_3 I2_4 I2_5 I2_8 I4_1 I4_2 I4_3 I4_4 I4_5 I5_1 I5_2 I5_3 I5_4 I5_5 I6_1 I6_2 I6_3 I6_4 I6_5 I7_1 I7_2 I7_3 I7_4 I7_52 2 2 1 1 1 1 1 3 2 5 4 1 4 4 3 3 1 3 3 5 3 1 4 4 3 3 11.65 1.34 1.25 0.88 0.81 0.85 0.96 0.58 2.69 1.78 3.66 3.60 0.96 1.43 1.74 1.18 0.77 0.36 2.53 2.37 3.76 2.14 0.99 2.84 2.64 1.92 1.01 0.99易 较易 较易 易 易 易 易 易 易 易 较易 较易 易 较易 较易 较易 较易 易 较易 较易 较易 较易 易 较易 较易 较易 较易 易0.82 0.67 0.63 0.88 0.81 0.85 0.96 0.58 0.90 0.89 0.73 0.90 0.96 0.36 0.44 0.39 0.26 0.36 0.84 0.79 0.75 0.71 0.99 0.71 0.66 0.64 0.34 0.990.2 0.3 0.3 0.1 0.1 0.1 0.1 0.1 0.2 0.2 0.2 0.2 0.1 0.3 0.3 0.3 0.3 0.3 0.3 0.3 0.3 0.3 0.3 0.3 0.30 0.30 0.30 0.300.22 0.23 0.24 0.06 0.13 0.17 0.11 0.23 0.37 0.32 0.47 0.41 0.25 0.56 0.58 0.60 0.56 0.47 0.44 0.50 0.50 0.50 0.03 0.47 0.46 0.38 0.34 0.020.24 0.32 0.35 0.05 0.14 0.14 0.05 0.31 0.23 0.23 0.40 0.27 0.12 0.66 0.80 0.76 0.65 0.59 0.34 0.46 0.52 0.56 0.03 0.39 0.50 0.42 0.23 0.0114 图 11“理解”的总分频数分布图八年级信息技术测试在 “理解”上共考查了 28 道题目, 分别是病毒 (第 1_3 题) 、二进制 (第 1_4 题)、 软件分类(第 1_5 题)、文件(第 2_2 题和第 2_4 题)、文件命名(第 2_3 题)、邮件附件(第 2_5 题)、 文明上网(第 2_8 题)、文字处理(第 4_1 题、第 4_2 题、第 4_3 题、第 4_4 题、第 4_5 题)、图形图像 (第 5_1 题、第 5_2 题、第 5_3 题、第 5_4 题、第 5_5 题)、动画制作(第 6_1 题、第 6_2 题、第 6_3 题、 第 6_4 题、第 6_5 题)、演示文稿(第 7_1 题、第 7_2 题、第 7_3 题、第 7_4 题、第 7_5 题)。从表 21 和 图 11 可以看出,学生在“图形图像”上的得分率为 36%,比预计困难;在“病毒”上的得分率为 82%,在 “二进制”上的得分率为 67%,在“软件分类”上的得分率为 63%,在“文件”上的得分率为 87%,在“文 件命名”上的得分率为 81%,在“邮件附件”上的得分率为 96%,在“文明上网”上的得分率为 58%,在 “文字处理”上的得分率为 82%,在“动画制作”上的得分率为 79%,在“演示文稿”上的得分率为 63%, 与预计难度基本一致。3. 掌握八年级信息技术测试在“掌握”上共考查了 11 道题目,分别是网络搜索(第 1_9 题)、获取信息(第 2_6 题)、电子表格(第 8_6 题)。从表 25 和图 13 可以看出,学生在“网络搜索”上的得分率为 83%,在 “获取信息”上的得分率为 72%,在“电子表格”上得分率为 83%,与预计难度基本一致。 “掌握”部分满分为 48 分,平均得分为 28.72,标准差为 11.70,分数的离散程度较大。得分率为 60%, 题总相关为 0.60,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掌握”部分的经典测量理论数据见表 22、23 和图 12。15 表 22 “掌握”部分 CTT 数据分析表 掌握 总分 平均得分 标准差 难度(P) 题总相关(R)4828.7211.700.600.60表 23 “掌握”部分各题 CTT 数据分析表 题目编号 总 分 平均得分 预计难度 (P) 实际难度 (P) 预计区分度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 (D)I1_1 I1_6 I1_7 I1_8 I2_7 I3 I8_1 I8_2 I8_3 I8_4 I8_52 2 2 2 1 10 4 6 4 8 71.60 1.45 1.71 1.64 0.93 6.41 2.72 3.30 1.78 4.61 2.56较易 易 易 易 易 较易 较易 较易 较易 较易 较易0.80 0.73 0.86 0.82 0.93 0.64 0.68 0.55 0.45 0.58 0.370.4 0.2 0.2 0.2 0.1 0.4 0.30 0.3 0.3 0.3 0.30.23 0.28 0.24 0.09 0.16 0.38 0.61 0.61 0.61 0.61 0.610.25 0.33 0.22 0.13 0.11 0.38 0.76 0.80 0.78 0.82 0.50图 12“掌握”的总分频数分布图八年级信息技术测试在“掌握”上共考查了 11 道题目,分别是使用鼠标(第 1_1 题) 、管理文件(第 1_6 题、第 1_7 题) 、搜索引擎(第 1_8 题) 、网站超链接(第 2_7 题) 、汉字录入(第 3 题) 、电子表格(第 8_1 题、第 8_2 题、第 8_3 题、第 8_4 题、第 8_5 题) 。从表 23 和图 12 可以看出,学生在“汉字录入”上 的得分率为 64%,在“电子表格”上的得分率为 50%,比预计稍难;在“使用鼠标”和“管理文件”上的 得分率均为 80%,在“搜索引擎”上的得分率为 82%,在“网站超链接”上的得分率为 93%, 与预计难度16 基本一致。4. 应用“应用”部分满分为 4 分,平均得分为 3.22,标准差为 1.01,分数的离散程度不大。得分率为 80%,题 总相关为 0.44,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应用”部分的经典测量理论数据见表 24、25 和图 13。 表 24 “应用”部分 CTT 数据分析表 应用 总分 平均得分 标准差 难度(P) 题总相关(R)43.221.010.800.44表 25 “应用”部分各题 CTT 数据分析表 题目编号 总 分 平均得分 预计难度 (P) 实际难度 (P) 预计区分度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 (D)I1_9 I2_6 I8_62 1 11.67 0.72 0.83易 易 易0.83 0.72 0.830.1 0.1 0.40.21 0.19 0.610.21 0.26 0.49图 13“应用”的总分频数分布图三、测试卷的题目分析本部分采用经典测量理论进行数据分析,从大题水平和小题水平两个层次展开,其中主要包括的测量 指标有难度、区分度(题总相关、鉴别指数)等。17 (一)第一大题分析结果1. 第一大题测试题目结果概况第一大题是选择题,涉及 11 道题目,共计 22 分。其中,从内容领域的分布情况看,4 道题目属于“信 息技术基础” 道题目属于“操作系统基础” 道题目属于“网络基础及应用” ,3 ,4 。从能力领域的分布情况 看,3 道题目属于“了解” 道题目属于“理解” 道题目属于“掌握” 道题目属于“应用” ,3 ,4 ,1 。 本部分题目总分为 22 分, 平均得分为 16.76, 标准差为 4.17, 学生分数的离散程度不大。 难度为 0.76, 此部分题目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区分度指标中,题总相关为 0.43,鉴别指数为 0.27,说明此部 分题目能够有效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第一大题数据分析见表 26、27 和图 14。 表 26 第一大题数据分析表 总分 平均得分 标准差 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2216.764.170.760.430.27表 27第一大题各题数据分析表 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题号I1_1 I1_2 I1_3 I1_4 I1_5 I1_6 I1_7 I1_8 I1_9 I1_10 I1_11较易 易 易 较易 较易 易 易 易 易 易 较易0.80 0.70 0.82 0.67 0.63 0.73 0.86 0.82 0.83 0.83 0.700.23 0.23 0.22 0.23 0.24 0.28 0.24 0.09 0.21 0.27 0.290.25 0.31 0.24 0.32 0.35 0.33 0.22 0.13 0.21 0.26 0.3718 图 14第一大题总分频数分布图从表 27 和图 14 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在 16 分以上,约占总数的 70%。依据统计上的要求,第一大 题的难度分布,主要是以容易题目为主,通过数据显示,除第 2、6 题比预计稍难之外,其余各题都与预计 难度保持一致。从题总相关来看,除第 8 题相关较低之外,其余题目的题总相关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从鉴 别指数来看,第 8 题的鉴别指数低于 0.19,其余题目的鉴别指数均在 0.20 以上。2. 本部分典型题目分析 题目 1: 分) (2 A. 数据分析结果: 选项A B C D 未作答优秀 4.7% 0.3% 1.2% 93.8% 良好 12.8% 0.9% 2.9% 83.3% 合格 16.1% 0.7% 5.0% 78.2% 不合格 23.5% 3.0% 7.8% 65.6% 0.1% 合计 14.6% 1.2% 4.3% 79.8% 0.0%当鼠标指针指向网页中某个超级链接时,鼠标指针形状通常是( B. C. D.) 。题号预计难度(P)实际难度(P)题总相关(R)鉴别指数(D)I1_1较易0.80190.230.25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使用鼠标的掌握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中的“操作系统 基础” ,能力领域的“掌握” 。 从不同成就水平学生在各选项上的作答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选择了正确答案 D,表明此题较容易。而 且成就水平越高的学生在正确答案上选择的人数百分比越大,说明此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题目的难度为 0.80,与预计难度一致,是一道比较容易的题目。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23,鉴别指数为 0.25,表明此题能 够有效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 在错误选项上,不同水平的学生在选项 A 上犯错最多,且在选项 B 上也有一定的人数百分比,表明这 两个选项都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此外,不同成就水平的学生在 B 选项的人数百分比很低,说明此选项基本 不具有迷惑性。题目 2: 分) (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信息主要特征的是( . A. 共享性 B. 隐蔽性) 。 D. 时效性C. 可传递性数据分析结果: 选项A B C D 未作答优秀 1.0% 89.2% 1.2% 8.6% 良好 2.5% 74.3% 1.9% 21.3% 合格 3.4% 60.9% 2.8% 32.6% 0.3% 不合格 5.3% 56.3% 7.0% 31.1% 0.4% 合计 3.1% 69.7% 3.3% 23.8% 0.2%题号预计难度(P)实际难度(P)题总相关(R)鉴别指数(D)I1_2易0.700.230.3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信息特征的了解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中的“信息技术 基础” ,能力领域的“了解” 。 从不同成就水平学生在各选项上的作答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选择了正确答案 B,表明此题较容易。而 且成就水平越高的学生在正确答案上选择的人数百分比越大,说明此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题目的难度为 0.70,比预计稍难,是一道较容易的题目。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23,鉴别指数为 0.31,表明此题能够有效 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 在错误选项上,不同水平的学生在选项 D 上犯错最多,且在选项 A 和 C 上也有一定的人数百分比,表 明这两个选项都具有一定的迷惑性。20 题目 3: 分) (2十进制数 4,使用二进制表示为( A. 04 B. 11) 。 C. 100 D. 101数据分析结果: 选项A B C D 未作答优秀 2.2% 5.0% 88.8% 4.0% 良好 9.2% 10.4% 69.6% 10.6% 0.2% 合格 14.5% 12.3% 59.5% 12.9% 0.8% 不合格 20.1% 14.9% 52.3% 11.8% 1.0% 合计 11.8% 10.8% 66.9% 10.0% 0.5%题号预计难度(P)实际难度(P)题总相关(R)鉴别指数(D)I1_4较易0.670.230.32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二进制的理解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中的“信息技术基 础” ,能力领域的“理解” 。 从不同成就水平学生在各选项上的作答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选择了正确答案 C,表明此题较容易。而 且成就水平越高的学生在正确答案上选择的人数百分比越大,说明此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题目的难度为 0.67,与预计难度一致,是一道较容易的题目。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23,鉴别指数为 0.32,表明此题能够 有效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 在错误选项上,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各个选项上都有一定的人数百分比,这表明这些选项都具有一定的 迷惑性。有关二进制的知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基础知识,学生应该有所了解。由于课程指导纲要中对这一 部分没有特别明确提出具体的要求,教材中对这部分知识的叙述也比较简单,造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这 部分内容重视不够。今后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有所加强。题目 4: 分) (2下列选项中,用于管理计算机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的是( A. 数据库软件 C. 办公软件 B. 应用软件 D. 操作系统软件) 。数据分析结果: 选项A B C优秀 6.6% 8.1% 1.0% 良好 11.9% 14.9% 4.3% 21 合格 17.5% 23.9% 5.1% 不合格 16.6% 27.5% 6.5% 合计 13.4% 18.8% 4.4% D 未作答84.0% 0.1%68.6% 0.3%52.8% 0.7%47.4% 2.0%62.7% 0.8%题号预计难度(P)实际难度(P)题总相关(R)鉴别指数(D)I1_5较易0.630.240.35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软件分类的理解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中的“信息技术 基础” ,能力领域的“理解” 。 从不同成就水平学生在各选项上的作答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选择了正确答案 D,表明此题较容易。而 且成就水平越高的学生在正确答案上选择的人数百分比越大,说明此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题目的难度为 0.63,与预计难度一致,是一道较容易的题目。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24,鉴别指数为 0.35,表明此题能够 有效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 在错误选项上,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各选项上都有一定的人数百分比,这表明这些选项都具有一定的迷 惑性。这道题的测试数据,表明部分学生对操作系统软件的概念、作用认识不够清楚,教学中对这一部分 应与加强。题目 5: 分) (2下列选项中有关文件和文件夹命名方式,表述正确的是( A. 不同磁盘中的文件名不能相同 B. 不同文件夹中的文件名可以相同 C. 同一文件夹中的文件名可以相同 D. 同一文件夹中的文件夹名可以相同) 。数据分析结果: 选项A B C D 未作答优秀 4.3% 88.6% 1.9% 5.0% 0.1% 良好 8.4% 80.4% 4.4% 6.6% 0.1% 合格 14.0% 69.4% 8.6% 7.8% 0.3% 不合格 17.9% 53.9% 12.9% 13.8% 1.6% 合计 11.3% 72.7% 7.0% 8.4% 0.5%题号预计难度(P)实际难度(P)题总相关(R)鉴别指数(D)I1_6易0.73220.280.33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管理文件的掌握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中的“操作系统 基础” ,能力领域的“掌握” 。 从不同成就水平学生在各选项上的作答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选择了正确答案 B,表明此题较容易。而 且成就水平越高的学生在正确答案上选择的人数百分比越大,说明此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题目的难度为 0.73,比预计稍难,是一道较容易的题目。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28,鉴别指数为 0.33,表明此题能够有效 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 在错误选项上,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各个选项上都有一定的人数百分比,这表明这些选项都具有一定的 迷惑性。此题实际难度高于预计难度的原因,除学生对本部分知识技能的掌握存在一定欠缺以外,还可能 与题目叙述方式造成学生理解题意困难有关。题目 6: 分) (2下列文件中适合做网站主页的文件是( A.index.txt C. index.exe) 。 B. index.htm D. index.doc数据分析结果: 选项A B C D 未作答优秀 0.7% 90.5% 5.2% 3.5% 良好 4.5% 75.9% 10.2% 9.2% 0.1% 合格 7.5% 63.7% 17.8% 10.3% 0.7% 不合格 6.8% 50.9% 25.1% 15.4% 1.9% 合计 5.0% 69.7% 14.8% 9.8% 0.7%题号预计难度(P)实际难度(P)题总相关(R)鉴别指数(D)I1_11较易0.700.290.37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网站制作的了解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中的“网络基础 及应用” ,能力领域的“了解” 。 从不同成就水平学生在各选项上的作答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选择了正确答案 B,表明此题比较容易。 而且成就水平越高的学生在正确答案上选择的人数百分比越大,说明此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题目的难度 为 0.70,与预计难度一致,是一道较容易的题目。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29,鉴别指数为 0.37,表明此题能 够有效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 在错误选项上,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各个选项上都有一定的人数百分比,这表明这些选项都具有一定的 迷惑性。23 (二)第二大题分析结果1. 第二大题测试题目结果概况第二大题是判断题,涉及 8 道题目,共计 8 分。其中,从内容领域的分布情况看,1 道题目属于“信息 技术基础” 道题目属于“操作系统基础” 道题目属于“网络基础及应用” ,3 ,4 。从能力领域的分布情况看, 1 道题目属于“了解” 道题目属于“理解” 道题目属于“掌握” 道题目属于“应用” ,5 ,1 ,1 。 本部分题目总分为 8 分,平均得分为 6.64,标准差为 1.22,学生分数的离散程度不大。难度为 0.83, 此部分题目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区分度指标中,题总相关为 0.34,鉴别指数为 0.15,说明此部 分题目能够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第二大题数据分析见表 22、23 和图 15。 表 28 第二大题数据分析表 总分 平均得分 标准差 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86.641.220.830.340.15表 29第二大题各题数据分析表 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题号I2_1 I2_2 I2_3 I2_4 I2_5 I2_6 I2_7 I2_8易 易 易 易 易 易 易 易0.92 0.88 0.81 0.85 0.96 0.72 0.93 0.580.12 0.06 0.13 0.17 0.11 0.19 0.16 0.230.10 0.05 0.14 0.14 0.05 0.26 0.11 0.3124 图 15第二大题总分频数分布图从表 29 和图 15 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在 6 分以上,约占总数的 80%。依据统计上的要求,第二大题 的难度分布,主要是以容易题目为主,通过数据显示,除第 6、8 题比预计稍难之外,其余各题都与预计难 度保持一致。从题总相关来看,除第 6、8 题的题总相关在可接受范围内之外,其余各题的相关均偏低;从 鉴别指数来看,除第 6、8 题的鉴别指数在 0.20 以上之外,其余各题的鉴别指数均低于 0.19。2. 本部分典型题目分析题目 1: 分) (1给文件或文件夹命名时,可以使用符号“*” 。 对 错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得分人数百分比18.9 81.1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2_3易0.810.130.14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文件命名的理解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操作系统基 础” ,能力领域的“理解” 。25 本题有 81.1%的学生得到满分 1 分,有 18.9%的学生没有得分。说明此题是一道容易的题目。 题目的难度为 0.81, 与预计难度一致, 是一道容易的题目。 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13, 鉴别指数为 0.14, 表明此题不能有效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题目 2: 分) (1在系统默认情况下,回收站中的文件是恢复不回来的。 对 错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得分人数百分比15.0 85.0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2_4易0.850.170.14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文件的理解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操作系统基础” , 能力领域的“理解” 。 本题有 85%的学生得到满分 1 分,有 15%的学生没有得分。说明此题是一道容易的题目。 题目的难度为 0.85, 与预计难度一致, 是一道容易的题目。 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17, 鉴别指数为 0.14, 表明此题对于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有一定的区分能力。题目 3: 分) (1写文章时从因特网上搜寻相关内容,稍加修改就可以作为自己的作品发表。 对 错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得分人数百分比28.0 72.0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2_6易0.720.190.26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获取信息的应用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网络基础及 应用” ,能力领域的“应用” ,同时兼有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考查。26 本题有 72%的学生得到满分 1 分,有 28%的学生没有得分。说明此题是一道较易的题目。 题目的难度为 0.72,比预计稍难,是一道较易的题目。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19,鉴别指数为 0.26,表 明此题能够有效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 此题测试结果表明教学在有关知识产权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等内容上还存在欠缺。题目 4: 分) (1因为电子邮件操作简便快捷,所以可以随便发送任何邮件给朋友。 对 错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得分人数百分比42.0 58.0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2_8易0.580.230.3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文明上网的理解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网络基础及 应用” ,能力领域的“理解” ,同时兼有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考查。 。 本题有 58%的学生得到满分 1 分,有 42%的学生没有得分。说明此题是一道中等难度的题目。 题目的难度为 0.58,比预计困难,是一道较难的题目。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23,鉴别指数为 0.31,表 明此题能够有效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 此题学生在做答时,考虑技术因素的比较多,而对负责任地使用信息,以及使用信息技术的良好习惯 方面考虑不周,造成失分较多,说明日常教学在培养学生法律、道德意识,以及使用信息技术的良好习惯 等方面还存在较大欠缺。(三)第三大题分析结果1. 第三大题测试题目结果概况第三大题是录入题,涉及 1 道题目,共计 10 分。其中,从内容领域的分布情况看,该题目属于“操作 系统基础” ,从能力领域的分布情况看,该题目属于“掌握” 。 本部分题目总分为 10 分,平均得分为 6.41,标准差为 3.00,学生分数的离散程度较大。难度为 0.64,27 此部分题目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区分度指标中,题总相关为 0.38 鉴别指数为 0.38,说明此部分 题目能够有效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第三大题数据分析见表 22、23 和图 15。 表 30 第三大题数据分析表 总分 平均得分 标准差 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106.413.000.640.380.38表 31第三大题各题数据分析表 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题号I3较易0.640.380.38图 16第三大题总分频数分布图从表 31 和图 16 可以看出,学生得分分布比较均衡,得满分的人数最多,约占总数的 25%。依据统计上 的要求,第三大题属于较易题目,通过数据显示,此题与预计难度保持一致。从区分度来看,此题的题总 相关和鉴别指数都在 0.30 及以上,区分度很好。2. 本部分典型题目分析 三、请你用五分钟时间,使用拼音输入法录入下面的文字。 (10 分)28 数据分析结果: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3较易0.640.380.38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汉字录入的掌握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操作系统基 础” ,能力领域的“掌握” 。 该题目的评分标准是:每 10 个正确字符 1 分,满分 10 分。本题得 10 分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 27.2%; 其次是得 7 分的,占 12.2%;此外,得 5 分和 6 分的,均占 10%左右;其余各得分点人数均在 1.5%―9%之间。 该题含中英文字数约 100 字,从学生得分情况可推算出学生打字速度。 得分0 1 2 3 4 5 6 7 8 9 10每分钟打字数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人数百分比1.6 5.5 6.6 5.3 8.8 10.6 11.0 12.2 5.4 5.8 27.2题目的难度为 0.64, 与预计难度一致, 是一道较易的题目。 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38, 鉴别指数为 0.38, 表明了此题能够很好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29 (四)第四大题分析结果1. 第四大题测试题目结果概况第四大题是文档编辑题,涉及 5 道题目,共计 15 分。其中,从内容领域的分布情况看,这些题目属于 “文字处理基础” ,从能力领域的分布情况看,这些题目属于“理解” 。 本部分题目总分为 15 分, 平均得分为 12.68, 标准差为 3.59, 学生分数的离散程度较大。 难度为 0.85, 此部分题目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区分度指标中,题总相关为 0.39,鉴别指数为 0.29,说明此部 分题目能够有效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第四大题数据分析见表 22、23 和图 15。 表 32 第四大题数据分析表 总分 平均得分 标准差 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1512.683.590.850.390.29表 33第四大题各题数据分析表 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题号I4_1 I4_2 I4_3 I4_4 I4_5易 易 较易 较易 易0.90 0.89 0.73 0.90 0.960.37 0.32 0.47 0.41 0.250.23 0.23 0.40 0.27 0.1230 图 17第四大题总分频数分布图从表 33 和图 17 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在 13 分以上,约占总数的 70%。依据统计上的要求,第四大 题的难度分布,主要是以容易题目为主,通过数据显示,该部分题目与预计难度基本一致。从题总相关来 看,此部分所有题目的题总相关均在 0.20 以上,相关程度较高;从鉴别指数来看,除第 5 题鉴别指数低于 0.19 以外,其余各题的鉴别指数均高于 0.20,区分度较好。2. 本部分典型题目分析 四、按照样例,对题目素材文件夹中的文档 “匆匆.doc”进行编辑,完成如下操作(本大题包括 5 道小题) 。 (15 分) 题目 1:1. 分)将标题设置为“二号字” (3 ,居中。 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 2 3得分人数百分比6.7 2.2 6.9 84.2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31 I4_1易0.900.370.23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文字处理的理解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文字处理基 础” ,能力领域的“理解” 。 该题目满分 3 分,评分标准为:标题设置为“二号字” 分;标题设置为居中,1 分。本题得 3 分的 ,2 人最多,占总人数的 84.2%;其次是得 2 分的,占 6.9%;此外,得 0 分的人占 6.7%,得 1 分的人占 2.2%。 题目的难度为 0.90, 与预计难度一致, 是一道容易的题目。 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37, 鉴别指数为 0.23, 表明了此题能够很好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题目 2:2. 分)将正文设置为“小四号字” (2 。 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 2得分人数百分比10.6 0.7 88.7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4_2易0.890.320.23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文字处理的理解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文字处理基 础” ,能力领域的“理解” 。 该题目满分 2 分, 评分标准为: 正文设置为 “小四号字” 2 分。 , 本题得 2 分的人最多, 占总人数的 88.7%; 其次是得 0 分的,占 10.6%;此外,还有 0.7%的人得到 1 分。 题目的难度为 0.89, 与预计难度一致, 是一道容易的题目。 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32, 鉴别指数为 0.23, 表明了此题能够很好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题目 3:3. 分)正文中每个自然段首行缩进,行距为“1.5 倍行距” (5 ,作者署名右对齐。 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 2 3 4 5得分人数百分比9.8 4.4 6.0 11.4 27.0 41.532 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4_3较易0.730.470.40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文字处理的理解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文字处理基 础” ,能力领域的“理解” 。 该题目满分为 5 分,评分标准为:每个自然段首行缩进,3 分;行距为“1.5 倍行距” 分;作者署名 ,1 右对齐,1 分。本题得 5 分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 41.5%;其次是得 4 分的,占 27%;此外,得 0 分的人占 9.8%,得 3 分的人占 11.4%,还有 4.4%和 6%的人得到 1 分和 2 分。 题目的难度为 0.73, 与预计难度一致, 是一道较容易的题目。 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47, 鉴别指数为 0.40, 表明了此题能够很好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题目 4:4. 分)将考生文件夹中的图片“匆匆.jpg”插入正文中(见样例) (4 。 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 2 3 4得分人数百分比6.8 0.1 5.8 1.4 86.0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4_4较易0.900.410.27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文字处理的理解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文字处理基 础” ,能力领域的“理解” 。 该题目满分 4 分,评分标准为:在正文中插入图片“匆匆.jpg” 分;设置图片格式,2 分。本题得 3 ,2 分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 86%;其次是得 0 分的,占 6.8%;此外,得 2 分的人占 5.8%,得 3 分的人占 1.4%, 得 1 分的人占 0.1%。 题目的难度为 0.90, 与预计难度一致, 是一道容易的题目。 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41, 鉴别指数为 0.27, 表明了此题能够很好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题目 5:5. 分)完成后按原文件名保存到答题结果文件夹。 (1 数据分析结果:33 得分0 1得分人数百分比4.3 95.7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4_5易0.960.250.12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文字处理的理解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文字处理基 础” ,能力领域的“理解” 。 该题目满分 1 分,保存即得满分。本题有 95.7%的学生得到满分 1 分,仅有 4.3%的学生没得分。说明 此题是一道很容易的题目。 题目的难度为 0.96, 与预计难度一致, 是一道容易的题目。 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25, 鉴别指数为 0.12, 表明此题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 此题虽然难度不高,但对于本大题整体影响较大,部分学生因未能正确保存文件致使本大题得分为 0。(五)第五大题分析结果1. 第五大题测试题目结果概况第五大题是制作图片题(选做题之一) ,涉及 5 道题目,共计 15 分。其中,从内容领域的分布情况看, 1 道题目属于“操作系统基础” 道题目属于“多媒体应用” ,4 ;从能力领域的分布情况看,这些题目属于“理 解” 。 本部分题目总分为 15 分,平均得分为 5.47,标准差为 6.13,学生分数的离散程度很大。难度为 0.36, 此部分题目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区分度指标中,题总相关为 0.45,鉴别指数为 0.77,说明此部 分题目能够有效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第五大题数据分析见表 22、23 和图 15。 表 34 第五大题数据分析表 总分 平均得分 标准差 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155.476.130.360.450.77表 35 第五大题各题数据分析表 题号 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5_1 I5_2 I5_3较易 较易 较易0.36 0.44 0.39340.56 0.58 0.600.66 0.80 0.76 I5_4 I5_5较易 易0.26 0.360.56 0.470.65 0.59图 18第五大题总分频数分布图从表 35 和图 18 可以看出,学生得 0 分的居多,其他分数分布比较分散。造成学生得 0 分的因素综学 生对本部分内容掌握程度较差以外,还包括学生对答题环境不熟悉,对文件保存的方式、路径不理解,个 别考试机房教师及学生配置较低,网络环境较差等。 依据统计上的预计要求,第五大题的难度分布,主要是以容易题目为主,但通过数据显示,该部分题 目都比预计要难。从题总相关来看,此部分所有题目的题总相关均在 0.40 以上,相关程度较高;从鉴别指 数来看,各题的鉴别指数均高于 0.50,区分度很好。2. 本部分典型题目分析 五、利用题目素材文件夹中的图片,参照下图画面内容,按以下操作要求,制作出一幅彩色图片(本题为 选做题,共 5 道小题。考生可以在第五、六、七大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多答的以得分高的一题记分)(15 。 分) 题目 1:1. (4 分)打开图片文件“女孩.jpg”,使用恰当工具 选取其中的女孩。数据分析结果:35 得分0 1 2 3 4得分人数百分比54.1 0.3 17.1 5.9 22.6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5_1较易0.360.560.66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图形图像的理解程度。 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 “多媒体应用” , 能力领域的“理解” 。 该题目满分 4 分,评分标准为:选取女孩画面,2 分;所选女孩画面精细,2 分。本题得 0 分的人最多, 占总人数的 54.1%;其次是得 4 分的,占 22.6%;此外,得 2 分的人占 17.1%,得 3 分的人占 5.9%,得 1 分 的人占 0.3%。 题目的难度为 0.36,比预计困难,是一道较难的题目。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56,鉴别指数为 0.66,表 明了此题能够很好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题目 2:2. (4 分)打开图片文件“花园.jpg”,将女孩放置在花园里。 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 2 3 4得分人数百分比54.1 1.1 2.6 0.9 41.4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5_2较易0.440.580.80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图形图像的理解程度。 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 “多媒体应用” , 能力领域的“理解” 。 该题目满分 4 分,将女孩放入花园里即得 4 分。本题得 0 分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 54.1%;其次是得 4 分的,占 41.4%;此外,得 2 分的人占 2.6%,得 1 分的人占 1.1%,得 3 分的人占 0.9%。36 题目的难度为 0.44,比预计困难,是一道较难的题目。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58,鉴别指数为 0.80,表 明了此题能够很好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题目 3:3. (3 分)适当调整女孩的位置和大小。 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 2 3得分人数百分比55.3 3.5 9.6 31.7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5_3较易0.390.600.76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图形图像的理解程度。 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 “多媒体应用” , 能力领域的“理解” 。 该题目满分 3 分,调整女孩的位置和大小,3 分。本题得 0 分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 55.3%;其次是得 3 分的,占 31.7%;此外,得 2 分的人占 9.6%,得 1 分的人占 3.5%。 题目的难度为 0.39,比预计困难,是一道较难的题目。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60,鉴别指数为 0.76,表 明了此题能够很好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题目 4:4. (3 分)在图片左下角适当位置上输入考生的姓名。 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 2 3得分人数百分比72.8 0.9 2.6 23.7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5_4较易0.260.560.65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图形图像的理解程度。 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 “多媒体应用” , 能力领域的“理解” 。 该题目满分 3 分,有姓名,且位置正确即得 3 分。本题得 0 分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 72.8%;其次是得37 3 分的,占 23.7%;此外,得 2 分的人占 2.6%,得 1 分的人占 0.9%。 题目的难度为 0.26,比预计困难,是一道较难的题目。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56,鉴别指数为 0.65,表 明了此题能够很好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题目 5:5. (1 分)完成后,将彩色图片以 JPG 格式另存到答题结果文件夹,文件名为“花园与女孩”。 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得分人数百分比64.4 35.6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5_5易0.360.470.59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图形图像的理解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操作系统基 础” ,能力领域的“理解” 。 该题目满分 1 分,保存即得 1 分。本题仅有 35.6%的学生得到满分 1 分,有 64.4%的学生没得分。说明 此题是一道较难的题目。 题目的难度为 0.36,比预计困难,是一道较难的题目。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47,鉴别指数为 0.59,表 明了此题能够很好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六)第六大题分析结果1. 第六大题测试题目结果概况第六大题是制作图片题(选做题之一) ,涉及 5 道题目,共计 15 分。其中,从内容领域的分布情况看, 1 道题目属于“操作系统基础” 道题目属于“多媒体应用” ,4 ;从能力领域的分布情况看,这些题目属于“理 解” 。 本部分题目总分为 15 分, 平均得分为 11.79, 标准差为 5.06, 学生分数的离散程度不大。 难度为 0.79, 此部分题目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区分度指标中,题总相关为 0.37,鉴别指数为 0.52,说明此部 分题目能够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第六大题数据分析见表 22、23 和图 15。 表 36 第六大题数据分析表 总分 平均得分 标准差 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1511.795.06380.790.370.52 表 37第六大题各题数据分析表 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题号I6_1 I6_2 I6_3 I6_4 I6_5较易 较易 较易 较易 易0.84 0.79 0.75 0.71 0.990.44 0.50 0.50 0.50 0.030.34 0.46 0.52 0.56 0.03图 19第六大题总分频数分布图从表 37 和图 19 可以看出,学生得 15 分的最多,其他分数分布比较分散。依据统计上的要求,第六大 题的难度分布,主要是以容易题目为主,通过数据显示,该部分题目与预计难度基本一致。从题总相关来 看,除第 5 题的题总相关较低外,其余各题目的题总相关均在 0.50 左右,相关程度较高;从鉴别指数来看, 除第 5 题的鉴别指数仅为 0.01 之外,其余各题的鉴别指数均高于 0.30,区分度很好。2. 本部分典型题目分析 六、打开题目素材文件夹中的动画“投篮.fla” ,参照样例“投篮.swf”完成以下操作(本题为选做题, 共 5 道小题。考生可以在第五、六、七大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多答的以得分高的一题记分)(15 分) 。 题目 1:1. (3 分)在“篮球”图层的第 45 帧上插入一个关键帧。39 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 2 3得分人数百分比13.9 0.3 4.8 81.0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6_1较易0.840.440.34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动画制作的理解程度。 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 “多媒体应用” , 能力领域的“理解” 。 该题目满分 3 分, “篮球”图层的第 45 帧插入一个关键帧,3 分。本题得 3 分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 81%;其次是得 0 分的,占 13.9%;此外,得 2 分的人占 4.8%,得 1 分的人占 0.3%。 题目的难度为 0.84,比预计稍易,是一道容易的题目。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44,鉴别指数为 0.34,表 明了此题能够很好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题目 2:2. (3 分)在第 1 帧与第 45 帧间创建运动补间动画。 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 2 3得分人数百分比18.7 1.0 5.1 75.2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6_2较易0.790.500.46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动画制作的理解程度。 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 “多媒体应用” , 能力领域的“理解” 。 该题目满分 3 分,第 1 帧与第 45 帧间建立运动补间,3 分。本题得 3 分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 75.2%; 其次是得 0 分的,占 18.7%;此外,得 2 分的人占 5.1%,得 1 分的人占 1.0%。 题目的难度为 0.79, 与预计难度一致, 是一道较易的题目。 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50, 鉴别指数为 0.46, 表明了此题能够很好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40 题目 3:3. (5 分)在“篮球”图层上插入一个引导层,绘制引导线。 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 2 3 4 5得分人数百分比18.7 0.5 5.3 2.5 7.1 65.8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6_3较易0.750.500.52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动画制作的理解程度。 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 “多媒体应用” , 能力领域的“理解” 。 该题目满分 5 分, “篮球”图层上插入一个引导层,2 分;引导层上绘制引导线,3 分。本题得 5 分的 人最多,占总人数的 65.8%;其次是得 0 分的,占 18.7%;此外,得 4 分的人占 7.1%,得 2 分的人占 5.3%, 得 3 分的人占 2.5%,得 1 分的人占 0.5%。 题目的难度为 0.75, 与预计难度一致, 是一道较易的题目。 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50, 鉴别指数为 0.52, 表明了此题能够很好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题目 4:4. (3 分)让篮球按引导线运动。 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 2 3得分人数百分比27.8 1.0 0.5 70.6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6_4较易0.710.500.56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动画制作的理解程度。 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 “多媒体应用” , 能力领域的“理解” 。 该题目满分 3 分,篮球按引导线运动即得 3 分。本题得 3 分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 70.6%;其次是得 041 分的,占 27.8%;此外,得 1 分的人占 1.0%,得 2 分的人占 0.5%。 题目的难度为 0.71, 与预计难度一致, 是一道较易的题目。 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50, 鉴别指数为 0.56, 表明了此题能够很好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题目 5:5. (1 分)完成后按原文件名保存到答题结果文件夹。 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得分人数百分比1.0 99.0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6_5易0.990.030.03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动画制作的理解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操作系统基 础” ,能力领域的“理解” 。 该题目 1 分,保存即得 1 分。本题有 99%的学生得到满分 1 分,仅有 1%的学生没得分。说明此题是一 道很容易的题目。 题目的难度为 0.99, 与预计难度一致, 是一道很容易的题目。 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03, 鉴别指数为 0.03, 表明此题不能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七)第七大题分析结果1. 第七大题测试题目结果概况第七大题是制作图片题(选做题之一) ,涉及 5 道题目,共计 15 分。其中,从内容领域的分布情况看, 1 道题目属于“操作系统基础” 道题目属于“多媒体应用” ,4 ;从能力领域的分布情况看,这些题目属于“理 解” 。 本部分题目总分为 15 分,平均得分为 9.41,标准差为 3.76,学生分数的离散程度不大。难度为 0.63, 此部分题目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区分度指标中,题总相关为 0.46,鉴别指数为 0.42,说明此部 分题目能够有效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第七大题数据分析见表 22、23 和图 15。 表 38 第七大题数据分析表 总分 平均得分 标准差 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159.413.76420.630.460.42 表 39 第七大题各题数据分析表 题号 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7_1 I7_2 I7_3 I7_4 I7_5较易 较易 较易 较易 易0.71 0.66 0.64 0.34 0.990.47 0.46 0.38 0.34 0.020.39 0.50 0.42 0.23 0.01图 20第七大题总分频数分布图从表 39 和图 20 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得分在 10 分以上,约占作答总人数的 70%。依据统计上的要求, 第七大题的难度分布,主要是以容易题目为主,通过数据显示,除第 4 题比预计困难之外,其余各题均与 预计难度一致。从题总相关来看,除第 5 题的题总相关较低外,其余各题目的题总相关均在 0.30 以上,相 关程度较高;从鉴别指数来看,除第 5 题的鉴别指数仅为 0.01 之外,其余各题的鉴别指数均高于 0.20,区 分度很好。2. 本部分典型题目分析 七、打开题目素材文件夹中的演示文稿“龟兔赛跑.ppt” ,完成以下操作(本题为选做题,共 5 道小题。 考生可以在第五、六、七大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多答的以得分高的一题记分)(15 分) 。43 题目 1:1. (4 分)为第五张幻灯片中的乌龟、兔子设置动画效果,从右侧自动进入。 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 2 3 4得分人数百分比12.5 5.0 5.6 39.5 37.4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7_1较易0.710.470.39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演示文稿的理解程度。 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 “多媒体应用” , 能力领域的“理解” 。 该题目满分 4 分,为乌龟、兔子设置动画效果,2 分;乌龟、兔子从右侧自动进入 ,2 分。本题得 3 分 的人最多, 占总人数的 39.5%; 其次是得 4 分的, 37.4%; 占 此外, 0 分的人占 12.5%, 2 分的人占 5.6%, 得 得 得 1 分的人占 5.0%。 题目的难度为 0.71, 与预计难度一致, 是一道较易的题目。 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47, 鉴别指数为 0.39, 表明了此题能够很好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题目 2:2. (4 分)乌龟要比兔子运动速度慢,但比兔子先到达终点。 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 2 3 4得分人数百分比19.9 0.8 25.2 3.5 50.6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7_2较易0.660.460.50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演示文稿的理解程度。 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 “多媒体应用” , 能力领域的“理解” 。 该题目满分 4 分,评分标准为:乌龟的运动速度比兔子要慢,2 分;乌龟要比兔子先到达终点,2 分。44 本题得 4 分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 50.6%;其次是得 2 分的,占 25.2%;此外,得 0 分的人占 19.9%,得 3 分的人占 3.5%,得 1 分的人占 0.8%。 题目的难度为 0.66, 与预计难度一致, 是一道较易的题目。 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46, 鉴别指数为 0.50, 表明此题能够很好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题目 3:3. (3 分)为第六张幻灯片中的文字“乌龟赢得了胜利”设置“出现”动画效果。 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 2 3得分人数百分比26.1 2.5 25.1 46.4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7_3较易0.640.380.42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演示文稿的理解程度。 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 “多媒体应用” , 能力领域的“理解” 。 该题目满分 3 分,评分标准为:文字有动画效果,2 分; “出现”效果,1 分。本题得 3 分的人最多, 占总人数的 46.4%;其次是得 0 分和得 1 分的,分别占 26.1%和 25.1%;此外,还有 2.5%的人得到 1 分。 题目的难度为 0.64, 与预计难度一致, 是一道较易的题目。 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38, 鉴别指数为 0.42, 表明此题能够很好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题目 4:4. (3 分)为第六张幻灯片插入“掌声”声音效果。 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 2 3得分人数百分比23.6 56.0 15.7 4.6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7_4较易0.340.340.23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演示文稿的理解程度。 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 “多媒体应用” ,45 能力领域的“理解” 。 该题目满分 3 分,评分标准为:第六张幻灯片插入掌声即得 3 分。本题得 1 分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 56%;其次是得 0 分的,占 23.6%;此外,得 2 分的人占 15.7%,得 3 分的人占 4.6%。 题目的难度为 0.34,比预计稍难,是一道较难的题目。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34,鉴别指数为 0.23,表 明此题能够有效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题目 5:5. (1 分)完成后按原文件名保存到答题结果文件夹。 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得分人数百分比0.5 99.5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7_5易0.990.020.0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演示文稿的理解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操作系统基 础” ,能力领域的“理解” 。 该题目满分 1 分,保存即得 1 分。本题有 99.5%的学生得到满分 1 分,仅有 0.5%的学生没得分。说明 此题是一道很容易的题目。 题目的难度为 0.99, 与预计难度一致, 是一道很容易的题目。 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02, 鉴别指数为 0.01, 表明此题不能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八)第八大题分析结果1. 第八大题测试题目结果概况第八大题是数据分析题,涉及 6 道题目,共计 30 分。其中,从内容领域的分布情况看,1 道题目属于 “操作系统基础” 道题目属于“数据处理基础” ,5 ;从能力领域的分布情况看,5 道题目属于“掌握” 道 ,1 题目属于“应用” 。 本部分题目总分为 30 分, 平均得分为 15.80, 标准差为 10.09, 学生分数的离散程度较大。 难度为 0.53, 此部分题目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区分度指标中,题总相关为 0.51,鉴别指数为 0.72,说明此部 分题目能够有效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第八大题数据分析见表 22、23 和图 15。 表 40 第八大题数据分析表46 总分平均得分标准差难度(P)题总相关(R)鉴别指数(D)3015.8010.090.530.510.72表 41第八大题各题数据分析表 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题号I8_1 I8_2 I8_3 I8_4 I8_5 I8_6较易 较易 较易 较易 较易 易0.68 0.55 0.45 0.58 0.37 0.830.61 0.61 0.61 0.61 0.61 0.610.76 0.80 0.78 0.82 0.50 0.49图 21第八大题总分频数分布图从表 41 和图 21 可以看出,学生得 0 分的人最多,约占总数的 30%,其余各得分点上分布均衡。依据统 计上的要求,第八大题的难度分布,主要是以容易题目为主,通过数据显示,除第 3、5 题比预计困难之外, 其余各题均与预计难度一致。从题总相关来看,该部分各题目的题总相关均在 0.50 以上,相关程度较高; 从鉴别指数来看,各题的鉴别指数均高于 0.40,区分度很好。47 2. 本部分典型题目分析 八、打开题目素材文件夹中的工作簿“数据分析.xls” ,按以下要求完成作品(本题为作品题,共 6 道 小题)(30 分) 。 题目 1:1. 分)利用公式或函数统计各地区的“年降水量” (4 。 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 2 3 4得分人数百分比30.7 0.1 1.7 2.0 65.5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8_1较易0.680.610.76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电子表格的掌握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数据处理基 础” ,能力领域的“掌握” 。 该题目满分 4 分,评分标准为:利用公式或函数统计各地区的“年降水量” 分。本题得 4 分的人最 ,4 多,占总人数的 65.5%;其次是得 0 分的,占 30.7%;此外,得 3 分的人占 2.0%,得 2 分的人占 1.7%,得 1 分的人占 0.1%。 题目的难度为 0.68, 与预计难度一致, 是一道较易的题目。 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61, 鉴别指数为 0.76, 表明此题能够很好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题目 2:2. 分)利用函数求出春、夏、秋、冬降水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6 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 2 3 4 5 6得分人数百分比38.6 0.3 1.7 4.6 3.2 9.6 42.048 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8_2较易0.550.610.80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电子表格的掌握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数据处理基 础” ,能力领域的“掌握” 。 该题目满分 6 分,评分标准为:利用函数求出春、夏、秋、冬降水量的最大值,3 分;利用函数求出春、 夏、秋、冬降水量的最小值,3 分。本题得 6 分最多,均占总人数的 42%;其次是得 0 分的,占 38.6%,此 外, 5 分的, 9.6%, 3 分的人占 4.6%, 4 分的人占 3.2%, 2 分的人占 1.7%, 1 分的人占 0.3%。 得 占 得 得 得 得 题目的难度为 0.55, 与预计难度一致, 是一道较易的题目。 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61, 鉴别指数为 0.80, 表明此题能够很好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题目 3:3. 分)按“年降水量”对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降序排序。 (4 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 2 3 4得分人数百分比53.5 0.1 3.2 1.0 42.3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8_3较易0.450.610.78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电子表格的掌握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数据处理基 础” ,能力领域的“掌握” 。 该题目满分 4 分,评分标准为:按“年降水量”对工作表数据进行排序,2 分;降序方式排序,2 分。 本题得 0 分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 53.5%;其次是得 4 分的,占 42.3%;此外,得 2 分的人占 3.2%,得 3 分 的人占 1.0%,得 1 分的人占 0.1%。 题目的难度为 0.45,比预计稍难,是一道较难的题目。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61,鉴别指数为 0.78,表 明此题能够很好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题目 4:4. 分)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制作一个反映各地区四季降水情况的图表。 (8 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49得分人数百分比 0 1 2 3 4 5 6 7 831.8 0.1 2.9 0.7 7.3 1.8 13.1 2.3 40.0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8_4较易0.580.610.82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电子表格的掌握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数据处理基 础” ,能力领域的“掌握” 。 该题目满分 8 分,评分标准为:制作出图表,2 分;均做在同一张图表中,2 分;图表中含有春、夏、 秋、冬四季降水情况,2 分;图表类型恰当,2 分。本题得 8 分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 40%;其次是得 0 分 的,占 31.8%;此外,得 6 分的人占 13.1%,得 4 分的人占 7.3%,其余各得分点均在 0-3%之间。 题目的难度为 0.58, 与预计难度一致, 是一道较易的题目。 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61, 鉴别指数为 0.82, 表明此题能够很好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题目 5:5. 分)仔细观察、分析数据和图表,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7 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 2 3 4 5 6 7得分人数百分比31.8 6.6 11.7 7.5 22.7 8.6 7.7 3.4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8_5较易0.370.610.50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电子表格的掌握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数据处理基50 础” ,能力领域的“掌握” 。 该题目满分 7 分,评分标准为:能够发现降水量与四季、地区之间的关系等,5 分;用简洁的语言表达, 2 分。本题得 0 分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 31.8%;其次是得 4 分的,占 22.7%;此外,得 2 分的人占 11.7%, 其余各得分点均在 3-9%之间。 题目的难度为 0.37,比预计困难,是一道较难的题目。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61,鉴别指数为 0.50,表 明此题能够很好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题目 6:6. 分)完成后按原文件名保存到答题结果文件夹。 (1 数据分析结果: 得分0 1得分人数百分比16.8 83.2题号预计难度(P) 实际难度(P) 题总相关(R) 鉴别指数(D)I8_6易0.830.610.49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电子表格的应用程度。按照命题蓝图的设计,此题属于内容领域的“操作系统基 础” ,能力领域的“应用” 。 该题目满分 1 分,保存即得满分。本题有 83.2%的学生得到满分 1 分,有 16.8%的学生没得分。说明此 题是一道较易的题目。 题目的难度为 0.83, 与预计难度一致, 是一道容易的题目。 此题的题总相关为 0.61, 鉴别指数为 0.49, 表明此题能够很好地区分出学生的不同表现水平。四、测试卷命制特点及有待改进之处(一)试卷特点 1.立足北京实际 2009 年八年级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测试的主要依据是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以及北京市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中阶段教学的实际情况。 《北京市 2009 年度义务教育教学质量 监控与评价信息技术学科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方案》 (简称《方案》 )参照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学科 现行教材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的部分相关内容制定。 《议案》提出的具体评价内容、要求与标准, 对八年级学生学业水平达到课程标准的情况进行测查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与教师51 教学质量的建议。 测试内容领域包括“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系统基础”“文字处理基础”“多媒体应用”“网络基础 、 、 、 、 及应用”“数据处理基础”六个部分。 、 2.体现学科特色 本次测试力求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特色,全部采用计算机网络无纸化考试方式。测试题目中需要学生实 际操作的题目占有很大比重,成绩的评定不仅依据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更注重技能应用的实际效果。测 试题着眼于应用信息技术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和简单的操作展示,有利于展 示学生的信息素养。 3.面向全体学生 由于没有国家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各区县、学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上存在较大差异。本测试 充分考虑到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设置了选做题,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在最大限度内 客观地反映出各层次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实际水平。(二)有待改进之处1. 本次测试全部采用计算机网络无纸化考试方式,测试系统自身的稳定、考试机房的软硬件环境、学 生对测试系统的熟悉程度都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今后在测试系统的开发、考务组织工作等方面需要改进。 2. 需要进一步明确测试框架不同领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情感态度领域和能力领域的划分应更能突出 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本质。 3. 受测试时间长度影响,题目总量略少,一些题目分值设置可再细化。52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西初中各门学科总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