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人生用英语怎么说说

《人生旅程》英语翻译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人生旅程》英语翻译
我有更好的答案
t scold the cruel reality, in the face of the winding mountain road,领悟人生的真谛,愿这灿烂的色彩尽收眼底,多少美好的梦想都是个未知数。亲人无微不至的体贴与关怀,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了,我们看到过美丽的风景,遇到过值得回忆的人和往事,艰难险恶,不管经历多少的风雨,我们始终坚持前进的脚步,相信风雨过后便会是彩虹,我们将要收获更加完美,真诚。用自己滚烫的心去温暖着周围的人,这就是人生,好好的珍惜身边的每一位朋友和亲人吧!回首往事,请多一份轻松,多一份自在,多一份清醒,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无法预测下一个路口得风景将会是如何一番景象,遥远的旅程不会觉得孤单和寂寞。同时让我们学会感激他们,感谢人生,曾经留下美好的瞬间., better life。旅行中的风景点亮了我们美好的生命,丰富着人生快乐得记忆。为此我们懂得了再好的风景也要经过,我们不因为她的美丽而终止前进的脚步,错过更多美好的风景。不管前面的道路有多么崎岖, met a memorable people and things of the past, have left a beautiful moment, we can not stop the footsteps stopped to watch. The long journey, we keep away from No footsteps, nor keep away people. We cannot predict the next intersection scenery will be how a scene, does not allow enough time to think and imagine, only in the passage of time, the pace of progress in high school would choose life, learn to appreciate the world.The starting point of life journey, we can not choose, and the end we can not give up. No one leading to a bright, there is no better shortcut is depends on the successful. Each step of the way of life in our own feet, under our firm and unshakable faith. From birth to thirty years of age, hanging in the memory is always poor and couldn't get out of trouble. In the passage of time, we are not willing to sink in the world, is not willing to do forever weak. In order to select the front more beautiful scenery, we learned to strong, learned to calm look at life, in the boundless journey, gradually mature, comprehend the true meaning of life.Encounter a beautiful scenery, we both may sitting around, also want to sing a song, let the brilliant color panoramic view. Travel in the scenic lighting up our beautiful life, rich life happy memories.Encountered in a silt the rugged mountain road, we do not want to marching thorns ahead, more reluctant to get in the silt were able to extricate themselves blind depression, difficult to implement the forward road. A difficult journey that we learned how to struggle, to fight against the fate, learned the volition. To this end we know no matter how good the scenery is also going through, we do not because of her beauty and termination of the pace of progress, miss more beautiful scenery. No matter how rough the road ahead, rocky, no matter how much experience the wind and rain, we always adhere to the feet, believe that after the storm will be the rainbow, we will harvest more perfect, wonderful life.Along the way, with a childhood dream, carrying on future yearning and pursuit, with a different mood, can see different scenery. Journey in life, every road are behind a beautiful scenery line. This beautiful scenery line, we will lose. If you want to stop and enjoy the mountains without stop, will lose the plains stretch a if you want to enjoy the roaring waves of the sea, lost must be clear bottoming out
if you want to climb the peak, flat road will disappear in our nose. This is the inevitable law of nature, is our life true portraiture. We will see a lot of, will lose a lot, we obtained is hard and hard, must cherish. The lost won&#39;t regret, at least let us know the road of life is not Everything is going smoothly., we must open the feet can not take the road of life, constantly move forward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the continuous voyage. The journey of life, we benefit, we walk through the life of this trip, enjoy the world sour, sweet, bitter, hot, we do not live in vain back. (read the article network: )In the life journey, we harvest the fruits of harvest at the same time, don&#39;t forget to share with friends, relatives. When we encounter difficulties, is to jump out of their first be willing, stretched out a helping hand to us. We stand at the crossroads of life helpless, is friends well meaning advice, be good at giving systematic guidance relatives teach the regret that we return to life in the confusion of the journey. A friend can be used to share the joy, also can be used to share the sorrow. Considerate and caring relatives meticulous, let us feel the warmth in the world, let us in life on the road more walk more far. Because they have the companionship and support, distant journey won&#39;t feel alone and lonely. At the same time, let us learn to appreciate them, thanks for the life. I continued with their enthusiasm, sincere. With his hot heart to warm the people around, this is the life, every one of the friends and relatives cherish the good side!Reviewing the past, what want to do things not to do, how many wonderful dreams are unknown, can not be achieved. The journey of life is also disappointing when, every failure can sometimes be my mind. Not one hundred percent success on the way of life, nor the out and out of the failure, as long as we work hard, as long as we do it carefully, will not give life to leave some regrets. Terrible is on the way of life of frustrated, you get disheartened, remain stagnant, produce at a loss about the prospect of life, did not expect and yearn for. In the face of the weak, I will tell them weizhizheshijingcheng. Everyone has failed, frustrated, though failed, but should see success. There are some things we are inevitable in the life journey, so we must learn to face,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sediment in the loss of access in. Believe that failure contains the opportunity,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new success. So in the long and difficult journey, in pursuit of a perfect life, please a more relaxed, more comfortable, more sober, walk every step of the way.The end is like a travel destination is without warning, as long as there is life, our hearts will have a never burn out ideal existence. We should pursue perfection in my limited life of life, in the life stage will be in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nderful, have a more perfect life.《人生旅程》英语翻译是 &The journey&我绝对是最用心的!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如果您认可我的回答,请采纳为满意答案,如果有疑问,请补充。,我们无法停下脚步驻足观赏。漫长的征途中,亲人循循善诱的教悔使我们在迷茫的旅途中重返人生,我们不白活一回, all difficulties is to rely on the courage and perseverance to overcome. We should put aside ideological baggage,由不的我们留住远行的脚步,也留不住远去的人,我们心中就会有一份永不燃灭的理想存在。我们应当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之中追求完美的人生,在人生的舞台上将自己演绎的精彩绝伦,拥有一份更加完美的人生。Life is like a trip, in the journey, we have had the joy and pain, have had success and failure, had the fame and shame. No matter whether you are willing to accept,我们不能选择,而终点我们不能放弃。没有任何一条路是通向光明的,也没有更好的捷径是取决于成功的。每迈出一步的人生之路都在我们自己的脚下,在我们坚定与动摇的信念之下。从呱呱落地到而立之年,多少想做的事都没有去做.sanwen.net )在人生旅途中,我们收获丰收果实的同时,千万别忘了与朋友, met should be open to face。遇到一处淤泥坎坷的山路。每个人都会有失败,失意的时候,虽然失败了,但是应该看到成功,载着对未来得向往和追求。在人生旅途中,走过的每一条路都是背后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道靓丽的风景线中,我们有得必有失。如果想驻足饱览连绵不断的群山。旅行的终点就象是没有预兆的目的地,只要生命不止,我们不愿踏着荆棘前行,更不愿意盲目的陷进淤泥当中无法自拔,难以施行前进得道路。艰难得旅途使我们学会了挣扎,与命运作斗争。( 文章阅读网,学会了磨砺意志,容不得有足够的时间去考虑和畅想,只能是在时间的推移下,前进的脚步中学会选择人生,只要我们努力了,停滞不前,对前景产生茫然,对生活没有期待和向往,学会欣赏人间吧。人生这次旅行的起点,在旅行中,我们有过快乐与痛苦,有过成功与失败,有过名誉与耻辱。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去接受,遇到了就应当坦诚去面对,不要逃避,在逆境中不断前进,不断远航,得到的是我们付出的辛勤与努力,一定要珍惜。失去的不必后悔,至少让我们懂得了生活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开辟脚下无法迈出的人生之路, don&#39;t evade, don&#39。在时光的流逝下,就灰心丧气://www,也看到了不同的景物。人生的这趟旅行中,我们受益匪浅。人生的路上没有白分之百的成功,也没有彻头彻尾的失败。朋友可以用来同享快乐,也可以用来分担忧愁的,我们既愿久立四望,又想高歌一曲;t complain about the unfair fate, don&#39。我延续着他们的热情,我们不甘心沉沦于世俗之中,不愿意做永远的弱者。为了选择前面更美好的风景,不要责骂现实的残酷,学会了冷静看待人生,怀揣不同的心情,挂在记忆里的永远是摆脱不掉的贫穷与烦恼。正因为有了他们的陪伴和相扶,抓住机遇走向新的成功。所以在漫长而又艰苦的旅途中,在追求完美人生的时候,就不会给人生留下一些遗憾。可怕的是在人生路上遇到一点小挫折,面对曲折山路,学会峰回路转,精彩的人生,我们走过人生这趟旅行,饱览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一路走来,带着童年时的梦想,不要埋怨命运的不公, travel along the way;如果想欣赏波涛汹涌的大海,失去的肯定是清澈见底的小溪;如果想攀登高峰,平坦的大路便会在我们眼皮底下消失,面对现实更好的生活, we saw the beautiful scenery。遇到一处美丽的风景,无法实现。人生旅途也有令人失望得时候,每次的失败有时会让人刻骨铭记.sanwen.net" target="_blank">www,亲人一同分享。当我们遭遇困难时。这是大自然的必然规律,也是我们生活当中真实的写照。我们会看到很多很多,也会失去很多很多。我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彷徨失措时,是朋友苦口婆心的劝告,正确对待人生。人生是一段旅程,在沿途旅行中.Life is a journey,一切的困难都是要靠勇气与毅力去战胜的。我们应当放下思想包袱, learn to face the reality The path winds along mountain ridges, a correct attitude toward life,在茫茫征途中,逐渐趋向成熟人生就象一次旅行,是他们第一个自觉自愿的跳出来,向我们伸出了一双援助之手. In the journey of life be so generous, open-minded。面对弱者,我要告诉他们有志者事竟成,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人生旅途中做到如此大度,豁达,定会失去一望无际的平原。有些事情是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那么就要学会去面对,在失去中获得沉淀和积累。相信失败中蕴藏着机遇:<a href="http
采纳率:92%
来自团队:
在菌丝尖端,真菌生长很快。生长靠有丝分裂和细胞质的快速产生,食物被消化并吸收;这个过程能持续产生更多菌丝。结果,进而形成网状结构称为菌丝体.
Hyphae from genetically distinct individuals may fuse to form a heterokaryon-a single cytoplasm with dissimilar nuclei.菌丝生长形成分支depends on mitosis and the rapid manu fungal mitosis is unique in that it occurs within the nucleus。真菌的有丝分裂很独特,即它只发生在细胞核里
A Journey to / in Life
life journey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英语翻译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180',
container: s,
size: '250,200',
display: 'inlay-fix'
热门资料排行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第三方登录:[转载]华新民:英语改变我的人生
在 13-12-16
久前,有一位网友写了篇学习英语的回忆。由此开头,好几位网友接二连三跟大家分享了自己学习英语的故事。看来,对身在海外的人,学习英语都是一段不能忘记
的经历。这些故事不免勾起了我关于自己同英语之间结下的不解之缘的回忆,这一段缘份决定性地改变了我的人生。我这里说的改变人生不是指学习英语对于升学、
出国一般意义上的影响。而是指五十年之前国家采取的一项英语教育措施以及此后的一系列事件波及到本人,使我走上一条独特的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相信在同龄人
中也是不多见的。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人到晚年,确实是回顾的时候了——
从高中开始学英语
和大多数年轻的网友不同,我在
1956年进初中的时候,没有外语课,全中国的初中都不设外语课,无论英语还是别的外语,都没有。当时没有什么感觉,少一门课还不好吗?倒是家里的大人有
些嘀咕,因为高我几届的邻居孩子都是初中就学英文的。不久前,我问了比我低几届的校友,才发现两三年以后,他们进初中的时候是有外语课的,不过大多是学俄
语。这才意识到,我前后的几届学生恰好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少有的初中没有外语课的时期。似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不知道研究教育史的人有没有探讨过当时中
国的教育当局为什么有如此决策。以我现在的回想,大概是因为上世纪五十年代正是中国执行学苏亲苏、反美仇美政策最高潮的时期,1957年许多人被打成右
派,就是因为说了一点美国的好话,或者对苏联专家有些微词。显然英语这种敌人的语言是不适合在青少年中普及了,老大哥的语言才应该是第一外语。但是要在全
国的中学里全部开俄语课,师资是个问题。当时,向苏联一边倒的政策刚刚实行了几年,学校里还没有培养出那么多俄语老师,于是干脆停了初中的外语课。直到
1958年的时候,中国的大学和师范院校的俄语系终于培养了足够的俄语师资,才开始在初中恢复开设外语课。毕竟,外语还是需要的,马克思说过:“外国语是
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既然是武器,长矛不时行了,那就换成大刀。
所以,我的外语是从高中开始学的。不过,我进高中时学的却是英语,大概
是为了解决原来的英语教师的就业问题,教育当局将他们集中到少数几个学校教授英语课,其余的大多数学校则教授俄语。我瞎猫撞上死老鼠,进了一所教授英语的
高中。记得当时的英语课还是比较重的,大概是为了弥补初中的缺课,同语文、数学一样,英语课几乎是天天都有的。不过我当时对数学、物理课的兴趣更大一点,
开始阅读各种科学幻想小说和科普读物。当时有一套“趣味物理学”、“趣味几何学”和“趣味天文学”等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都是从俄文翻译过来的。另外还有
一本名为“知识就是力量”的科普期刊,实际上是苏联同名刊物的中文译本,每一期都有苏联科学院这院士那院士的文章。这让我有点羡慕人家学俄语的同学,觉得
要是学俄语的话,就可以直接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文章了。
理工科大学里的文科生
待到进了大学,就轮到学俄语的同学
来羡慕我了。我是1962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的,学校的图书馆、资料室里的科技文献大部分都是英文的。学校的教授,严济慈、钱学森、郭永怀、华
罗庚、贝时璋,哪个不是欧美回来的?苏联回来的教授一个也找不到。这才知道对于科学技术专业的学生,英语是遥遥领先的第一外语。入学第二年我们系有了第一
届毕业生,被钱学森留在学校里多读了半年书,原因之一就是英语太差。这等于给全校各系各年级里学俄语的同学一个严重警告。当时学校里学俄语的学生大大超过
了学英语的学生,拿我们系我们年级来说,六十个同学里只有九个人是中学里学英语的,按十个人一组编组,我们九个人连一个小组都不够,系里把我们的学号编在
全年级的最前边,让其余五十多个学俄语的同学隐约感到了“歧视”。每到上外语课的时候,我们九个人就在同学羡慕的眼光中去英语“快班”上课。因为每个系都
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是在中学里学英语的,所以这种“快班”要由三、四个系的同学凑合而成。当时学校的政策基本上是原来中学里学什么语言,进大学就继续学
下去,只有少数系科允许从俄语改学英语,称为“慢班”,大概是因为这些专业完全没有俄语的文献。快慢之分明白显示那些学俄语的同学——用今天的话说——
“输在了起跑线上”。
从中学到大学,英语和俄语的地位颠倒了过来,还同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关。就在我读中学的三、五年间,中苏两国共产党的
争论由隐蔽转向公开,1960年的时候,苏联撤走了在华的全部专家,苏联已经不再是老大哥了,成了同帝国主义并列的修正主义,俄语的地位原来就是由政治原
因支撑起来的,这时自然就一落千丈。想想中国当局花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的中学里普及俄语教学,这期间费心费力培养新时代的俄语教师,淘汰和安置旧社
会过来的英语教师,雷厉风行,效率不能说不高,成果不能说不大——有些网友的学英语回忆都提到在边远小城幸遇优秀的英语教师,大概也可以归功于这样的安
置。到我们进大学的时候,我所在的科大力学系62级大体上是全国的一个缩影:80%以上的中学生已经以俄语为第一外语,剩不到20%的英语学生全都来自上
海、北京和江苏这三个地区,或许是因为这些地方“帝国主义残余影响”不易肃清,如果再接再厉,全国中学100%俄语化也是指日可待。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风
向掉了个头,英语教员又成了稀缺资源。当时科大的学生几乎全部都要求改学英语,那些欧美归国的教授大约也都有此要求,然而学校当局却只同意少数系科开设英
语慢班,主要原因就是英语老师不足,俄语老师过剩。早几年要是知道有这样的局面,何必费心培养那么多俄语教师,又何必费心淘汰那么多英语教师?今天回顾往
事,只能用两个字来概括——折腾。这一折腾,浪费了多少教师的才智,耽误了多少学子的时光,似乎没有人算过这笔账。不过比起我们经历的那些更大的折腾,像
土地分给农民后又收归集体、右派分子戴帽后又改正、私人企业国营后又重新扶植、人民公社建立又解散,这点小折腾实在微不足道。
不过对我本
人来说,这个小小折腾却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1964年秋天,我在力学系读书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当时学制是五年)。按规定,这是基础课学习
的最后一个学期,学完之后,就要分专业了。这时系里的领导找到我,向我提出了一个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光荣任务”——立即停止在力学系的学习,转到学校新成
立的英语专修班全职学习英语,归外语教研室领导管理,准备毕业后留校当英语教师。后来到了专修班,领导给我们这样解释事情的原委:1964年一月份,戴高
乐总统领导的法国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是西方大国中第一个这样做的国家。外交部预计今后几年内将有一系列国家跟进,甚至美国也在做这样的考虑,为此外交
部门将要求大量英语人才,而前些年恰恰是英语教学受到严重削弱的时期。因此外交部向中央打了一个报告,提出今后几年内,包括师范院校在内的所有大学英语专
业毕业生统统归外交部分配,从事外交工作。至于当时各个高等院校也正处在第一外语由俄语向英语的转变之中,师资问题请自行解决,勿谓言之不预。要是搁在民
国时期,教育部长蔡元培或者那些很“牛”的大学校长胡适、刘文典、傅斯年大概不会买外交部的账。不过蒋南翔部长尽管打右派时毫不手软,这种事一点脾气都没
有,要不怎么叫“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呢?于是教育部向全国各个高校发出一个通知,让它们利用自己的英语师资从在校学生中培养英语教师。我们的英语专
修班就是根据这个通知成立的。
我就是这样不幸“被光荣”了,毫无思想准备,从理科生一夜间转行成一个文科生,确实有一番犹豫和思想斗争
——今天称为“纠结”。要知道,当时普遍重理轻文,一般只有数理化成绩差的学生才会报考文科。1962年的高考更是史无前例的严格和艰难,中国科技大学又
是科学家的摇篮,在我们同学眼里,比清华“工程师的摇篮”更胜一筹。想不通的是,我当初背井离乡、不远千里为考上科大而用功读书,最后却落得一个专修英语
的下场!将来不理不文,专修班毕业算个什么学历呢?早知今日,还不如轻轻松松报考一个家乡的师范学院英语系,毕业时还算是正规的英语科班出身。但是现在
“组织”找到你头上,如果拒绝“光荣”,即使继续在原来系科学习,留下“不服从组织安排”、“成名成家思想严重”——今天称为“追求自我实现”——的纪
录,会有什么好的前途呢?就在这重重“患得患失”的纠结中我接受了“组织”的安排。据说,当时学校要求二十多个学生改学英语,最后只有八个人同意进了我们
的“英语专修班”,看来,成名成家思想比我严重的,还大有人在。参加我们班学习的还有本校几个年轻的俄语老师。
英语专修班的老师
是,1964年末,三年级的第一学期还没有结束,别的同学准备期末考试的时候,我就匆匆告别了那些复变函数和拉格朗日方程,开始了英语学习的第一课——正
音。原来学习英语的时候,只是为了阅读科技文献,完全没有考虑将来会有同外国人对话的可能,出国、留学更加属于异想天开,所以,没有人注意发音,现在要当
教师了,要求就不一样了。所以,在最初的一两个月里,我们的重点放在纠正以前的不正确发音,课上朗读葆青编译的《英语口语日常用句》,课后抱着笨重的录音
机听“灵格风”。老师是从外语学院调来的刘新。刘老师眼睛不好,几乎半盲,上课时提一个暖瓶,随时喝水润喉,半闭着眼陶醉在自己柔和的伦敦口音中,我们则
看着他的嘴形跟着念课文。有时也练一些绕口令:“She sells sea shells”,“Peter Piper picked a
peck of pickled
peppers”。从那时开始,直到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后一年半的时间,除假期和短暂的下乡劳动,我们专修班的同学每天都十几小时沉浸在英
语学习中。学习的课程除语音以外,还有阅读(又分泛读和精读)、语法和口语。这段时间的高强度英语学习,使我们的英语水平确实有很大提高。
不能不归功于教我们的那些老师们。由于是培养自己的教员,学校给我们配备了最好的教师。语法课由教研室主任田雨三先生执教。田老先生是延安来的老革命,但
是外表完全是一个老学究的样子,也从来不提它的革命资历。他是河南人,口音浓重,他跟我们说:“我讲英文的时候,谁都不懂:中国人以为我在讲英文,外国人
以为我在讲中文。”他的专长是语法,用一本原版的英文语法教科书给我们上课。他最推崇的语法学家是丹麦人叶斯珀森(Otto
Jespersen),引用的文句常常出自作家艾略特(George Eliot)的《织工马南传》(Silas Marner: The
Raveloe)和一位归化为日本人的欧洲人小泉八云的作品。当时市面上流行的英语教科书多采用狄更斯和马克&吐温的作品片断作为课文,认为他们揭露资本
主义的罪恶,具有进步性——天知道这种阶级分析法来自哪里,多半也是从苏联那里沿袭来的。田老先生不理睬这种“政治正确性”。这或许是因为个人的偏好,或
许是因为他本人在“旧社会”就是接受这样的英语教育,艾略特和小泉八云是当时主流的英语教材,他只是把他认为最好的英语典范传授给我们。
们的阅读课主要由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孙瑞禾先生讲授,他最推崇的英语权威是复旦大学的葛传椝教授,对他的《惯用法词典》和自学成材经历津津乐道。孙老
师讲课时解释词汇适用的场景,有时配以动作,十分生动,对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极有帮助。“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所著《我为什么在七
十二岁的时候来到中国》一书最早就是他翻译为中文的。文革后还出版了他翻译的名著《简&爱》和许多关于英语教育的论著。其中一本《常用汉语虚词英译》其实
在教我们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雏形,他把有关讲义发给我们的时候一再关照这是他的“独门秘籍”,只对我们倾囊相授,但不要外泄。讲义中提出的问题是:汉语中有
一些加强语气或表达强烈情感的虚词,英语中没有这类词汇,那么英语如何来表达这类语气和情感呢?举个例子说,“约翰逊没有料到,竟然是肯尼迪把(民主党总
统)候选人的资格从他手里夺走了。”这句话里虚词“竟然”被用来加强“没有料到”一词的语气,表示约翰逊原来认为肯尼迪是最无竞争力的一个对手。英语中没
有相应的词汇表达“竟然”这个意思,孙老师认为,这里可以用 “of all people”这样的词组来表达:“Johnson never
expected that Kennedy, of all people, could take the candidacy from
按字面翻译的话是:约翰逊数遍了所有人也没有料到肯尼迪会赢他,这就把“竟然”、“居然”、“偏偏”这样的意思表达出来了。
们的口语老师是著名力学家郭永怀的夫人李佩,她是教研室里唯一在欧美长期生活过的人,待人和气,教书认真。有时她还编排一些“小品”让我们练习对话。当时
为了提高听和说的能力,我们也听英语广播,不过“敌台”是不能听的,只能听我国对外广播 Radio
Peking。另外还有一些英语电影,不是英美制作的原版电影,而是我国自己译制的对外宣传影片,如替我国民族政策辩护的《农奴》和《天山上的红花》等,
可以想象,这些广播和电影充满了政治词汇和“中国特色”的英语。李老师不同,由于她本人在国外的经历,所教的口语更贴近外国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真实使用的语
为了让我们有机会接触真正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记得学校还曾设法安排一位访问中国的澳大利亚科学家的夫人来给我们上课。当时来访的外国
科学家很少,来自西方国家的尤其少见。这位科学家夫人的弟弟是澳大利亚共产党(马列)的主席希尔,现在很少人知道他了,需要作一点说明——当时中苏两党的
争论已经公开化,世界各国共产党大多站在苏共一边,也有少数人从其中分裂出来,成立“马列主义共产党”,在自己的共产党名称后加一个括弧“(马列)”,以
示区别于修正主义的正统共产党。希尔大概是这类“马列主义共产党”中最坚定的一位,每年都要来中国几次,每次来访都出现在《人民日报》的头版上,接待规格
同外国的领导人访华一样,从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大概是受到希尔的影响,他的姐姐和姐夫决定来中国做较长时间的访问,由科学院负责接待。科大属科学院领
导,而科学家的夫人也提出要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正好可以安排她来给我们上英语课。我们从来没有同外国人接触过,对此十分期待,然而最后还是落空
了。不是别的原因,而是——文化大革命来临了。
如果说从力学改行到英语是我人生的第一次急转弯的话,文革的爆发让我的人生道路发生了第二
次急转弯。文革的经历不在这里细说了。总而言之,从1966年六月初开始,全国所有学校的课程都停了,我们的英语课也停了。本来,由于英语教师的紧缺,教
研室的领导已经决定让我在1966年夏天提前一年毕业,以便在秋天开学的时候可以上岗教书。假如文革没有发生,那我就可能在一个多月后,成为中国科大的一
名新出炉的英语教师,并从此“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终老于北京八宝山旁边的科大校园,眼看着原来的同学们成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骨干,心里或许还会带点儿
“羡慕嫉妒恨”的醋意。
工厂里的用武之地
历史没有假如。文革不仅打断了我的英语学习,也打断了我原来力学系同学和全中国
所有在校学生的学业。于是到1968年毕业分配的时候(因为文革,推迟一年毕业),本来似乎已经注定要当教师的我们又面临了何去何从的问题。原因是文革不
仅中断了所有学生的学习,也中断了中国的外交进程,似乎没有多少国家急于同中国建交,英国的代办处都给烧了,英语人才的需求也不那么紧迫了。至于学校,连
要不要办下去都是个问题,有谁还关心是不是要开英语课?又有谁还需要我们这几个半路出家、半生不熟的候补英语教师呢?面临不确定前途,各个学校的英语专修
班同学于是按照文化革命所提倡的“自己解放自己”的口号,串联起来到教育部去“造反”,控诉开设英语专修班是教育部推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结果,要求
“解散英语班,彻底闹革命”。教育部这时泥菩萨过江,也没有人在乎这么一小撮人的前途,就同意了造反者的要求:解散英语专修班,各自回原来系科参加分配。
就这样,我的人生在两个急转弯之后表面上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我又回到了原来的同学中。回顾分别的这段时间里,我的那些老同学们在我离开力学系不久,就中
断了专业课程,到北京郊区参加农村“四清”运动,直到文革爆发,因为伟大领袖说,参加阶级斗争是大学生的“主课”,不上不能毕业。跟他们比起来,我错过了
阶级斗争这门主课,掌握了一门敌人使用的语言,“生活斗争的武器”。
1968年离开学校后的几年里,经历了云南边疆军队农场的“再教
育”,我被分配到昆明钢铁厂当了一名烧锅炉工人。这期间我都按毕业证书上写的力学专业向单位报到,除了信得过的朋友,尽量避免告诉人家专修过英语的经历,
一是为了减少“偷听敌台”的嫌疑;二是怕厂里把我分配到子弟学校去教英语——文革中教师受到学生批斗的遭遇使人人将教师视为畏途。再说,英语在农场和工厂
里除了教书也确实没有什么用处,事实上,力学专业也同样没有用武之地,“夹紧尾巴做人”才是我们知识分子的本分。如果从1966年文革爆发算起,整整七年
时间,我几乎没有再碰过书本,无论是科学还是英文的。不过到第七个年头时,我的人生道路又发生了一个转折,这一次竟然还是同英语有极大关系。
第一次一样,转折是从与本人毫不相干的事件开始的:1971年林彪事件以后,文革已成强弩之末,工厂的生产逐渐走上正轨,当时工厂还是由军队干部掌权,不
过也开始重视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对知识分子“落实政策”。据说在一次研究提高我厂钢铁产品质量的会议上,厂里的一些技术人员向省里的军代表提出了购买质量检
验仪器的建议,我们厂是云南省数一数二的企业,军代表很大方,请技术人员把需要购买的仪器开列出来。出于我至今也不明白的原因和心理,那些技术人员在清单
中提出要从日本进口“扫描电子显微镜”。其实,钢铁企业作日常产品检验金相显微镜足矣,完全没有必要用这样高档的科研仪器,当时全国的研究机构也没有几家
有这样的仪器。可是省里的军代表居然同意了,可能是把它错当成了平常医院里见到的显微镜同一类的东西。等到发现这玩意儿那么昂贵,全省一年的外汇指标都不
够买一台,才知道被“臭老九”忽悠了。只好硬着头皮,挪用下一年度的外汇,把它买了进来。成套设备到了厂里,才发现它只有日文和英文的说明书,没有人知道
如何安装和使用。厂里唯一的一位有相当英语水平的人是民国时期公派到美国实习的“海归”工程师,因为“特嫌”的原因,还在学习班里接受审查。厂里只好临时
将我们这些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找去,询问有谁能胜任翻译这些说明书的工作。没有想到,我这个半路出家、半文半理的人在这里显示了“杂交优势”:我的英语比一
般的理工科大学生好一些,另一方面,那些物理和电子光学的原理和术语让文科生头痛,对我却没有困难。
以上所说只是我的人生道路发生改变的
“微观”原因,直接听说或者从当时的经历中感受到的。现在翻阅那几年的历史,发现它也许还有“宏观”的原因。那就是林彪事件后,周恩来全面主持政府工作,
他的决策之一就是从国外进口一批工业设备。当时广为人知的是进口了几套化纤制造厂设备,以解决国内棉花产量不能满足人民穿衣需求的问题,“的确良”等化纤
产品就是从那时开始在中国普及的。另一方面,中美关系的解冻和中日邦交的建立也在那个时期发生,为进口成套设备提供了可行性。于是,史册记载,在1972
年后形成了一个进口工业设备的小高潮。很可能当时各个省都获得一些进口工业设备的外汇,这些钱不用白不用,到了云南省就被掌权的军人们用来优惠几个大企业
了。回想起来,当时我所在的钢铁厂进口电子显微镜,也应当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发生的。换句话说,同第一次一样,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微妙变化通过一种无法预知
的方式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第一次是戴高乐总统在爱丽舍宫内的一个决定,这一次是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里的一个决定。现在人们常说,亚马逊丛林里的一只蝴蝶
扇动了一下翅膀,就在地球另一边的太平洋上掀起了一场风暴。说的是,一个微小的扰动会触发复杂动力学系统的不可预知的巨大变化。套用到本人的经历来说,戴
高乐、周恩来这样的人物在世界政治丛林中可不是小蝴蝶,算得上是大象级别吧。是不是可以这样比喻:大象晃动了一下鼻子,就在太平洋上掀起了一场风暴,这风
暴中的一朵小浪花,把几个小鱼和虾米永远冲离了原来的觅食路径,我就是其中的一只虾米。
于是在1973年,我这只虾米就从车间调到总厂技
术处,担任专职的科技情报翻译。同第一次从专攻力学转为专修英语时不一样,那一次是勉为其难,这一次是欣然赴任。因为经过这八九年间的动荡,社会环境和个
人境遇有了很大不同:第一次是全国一流大学的学生,本来有希望成为航空航天专家,却从那个“两弹一星”的接班人队伍里被拽了出来。这一次是边远工厂里的锅
炉工,背着“臭老九”和“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包袱,看不到什么前途。另一方面,目睹当时出现不久的工农兵大学生基础太差,不堪造就,这种局面似乎看不到终
结的日子,不免觉得自己这一代人,虽然大学的学业被文革打断,若干年后或许就是中国最后一代还懂得微积分、读过莎士比亚的人了。从而相信自己的英语和科学
知识,尽管只有大学里的基础水平,终有一天会有派上用场的机会。没有想到,大象鼻子的晃动,加上军代表被几个别有用心的“臭老九”一忽悠,机会就这么早早
降临到了我头上。
虽然大学里的那些课程已经荒废了七八年,又没有什么工作经验,靠着四年文理两方面的训练,尤其那一年半时间的高强度英语
学习打下的基础,我就这样干起技术翻译来。那位海归工程师在经过一段时间隔离审查后,也被释放回家,但是属于“控制使用”,被分配来同我一起做科技情报的
翻译工作。他对于钢铁生产业务的熟悉,给了我很大帮助。我们一老一少两人,从事领导看不懂的业务,除了同技术人员往来,没有人检查我们的工作,竟有点像生
活在世外桃源中一般。在那些年里,我们除了翻译电子显微镜的说明书,帮助实验室的人员安装和调试以外,还负责厂里其他同外语有关的一切事务,包括翻译各种
进口设备的说明书,大到运输矿石的重型卡车,小到厂医院里的牙科设备,以及根据各车间技术人员的要求,帮助查找和翻译有关的外文资料。那是一段值得回忆的
美好时光,有几件事不能不提:
我接管了文革前厂里的科技资料库,惊奇地发现了一批的英语和日语科技资料,从文革开始大约已经尘封了七八
年,杂乱地堆放在一间小屋子内。这些资料大部分是1967年之前大约十年时间内的外国科技期刊,由一家名为“光华出版社”的神秘机构影印出版。后来了解
到,民国时期确有一家私人办的“光华出版社”,1949年后就消失了,实际上是搬到北京,成了内部机构,专门从事发行影印的外国书刊的工作。当时全国的科
研机构、企业和学校,都没有订阅外国刊物的外汇和权力。所有中国需要的外国书刊,都由“光华出版社”对外订购少数几本原版,然后大量影印供国内读者使用。
这种做法当然是无视“知识产权”的行为,不过在那个年代,对于中国的有关人员了解国际科技发展动态还是有着正面的作用。我发现,文革开始后不到一年,所有
期刊干脆都中断了,也许是厂里没有人去订购了。也有可能是光华出版社停止出版了——有那么几年连国内的学术刊物也都全部停刊闹革命了,光华停业也不算奇
不论如何,到我开始在技术处工作的时候,光华出版社也逐步恢复了业务,每年年底,就会寄来一本征订目录,厂里每年给我们一千元的限
额,可以订阅几十种期刊书籍。此时就由我和老工程师二人一起确定订阅的书刊名单,大部分当然是跟生产有关的采矿、冶金、机械、炼焦刊物,也有一些学术性高
的刊物如晶体学报,金属学报之类,也有动态性的刊物,如“Science
News”和一些学术团体的会刊,以及科普性的刊物如“Popular Science”和“Scientific
American”等。反正领导也看不懂那些名称,完全是我们说了算。这些刊物,每隔几天就会从邮局成包送来,成了我天天阅读的材料。除了从事翻译任务以
外,工作之余也会浏览一下各种科技新闻。由于个人的基础知识所限和兴趣爱好所致,美国物理学会会刊《今日物理》(“Physics
Today”)和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是我经常阅读的刊物,有时还到库房中查找旧刊来读。它们为我打开了一扇前所未有的窗口,猛然发现,就在我国人民——包括自己在内——
紧跟伟大领袖一心一意闹革命的那些年里,世界的科学技术取得了许多进展,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例如“夸克”粒子的理论就是在文革爆发前两年的1964年
提出来的,1968年夸克就在实验中发现了,使得物理学家对物质结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反观我们自己,1964年,我的同学们——不管是学火箭导弹,还是
学基本粒子的——统统被送到农村上“阶级斗争”的主课去了,我因为学英语得以幸免。而到1968年,中国的所有大学已经连续三年没有招生,我和同学们则被
分配到工厂、农村和部队“接受工农兵再教育”。
我们订阅的影印刊物当然都是科技资料,没有什么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内容。在这方面,出版者是
小心把关的。我在阅读那些旧刊时注意到,光华出版社的出版物在文革之前随着形势日益严峻,有一些醒目的变化:早期的影印刊物还算完整,只是彩色图像都印成
了黑白图像。后来那些插在期刊中的广告照片——免不了有风景和男女人像——都不印了,留下一块块空白。再往后,所有的插入广告全都成了空白,只剩下科技文
章的正文,这时已经接近文革了。即使是这样严密,有时也能读到一些科技以外的内容。例如在六十年代的一份物理学会的会刊中,我看到一则杨振宁到纽约州立大
学任教的消息。其中说当时的纽约州长洛克菲勒(Nelson
Rockefeller,后来当过福特的副总统)在竞选时承诺,要把纽约的州立大学办得跟加州大学一样好,所以在他上任后,以全纽约州政府雇员的最高薪水
聘请杨振宁到纽约州立大学的石溪分校任教授。这一类的报道对于今天的中国公众来说也许习以为常,但是当时对于只知道“调动工作要经组织批准”、正在为解决
“夫妻两地分居”而找门路的我来说,则是大开眼界: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办大学的,还有这样换工作的。当我把这条消息告诉老工程师时,他笑笑说“我们国家,
解放前也是这样的。”
从年,我天天同英文打交道,阅读和翻译这些影印的外文书刊。回想起来,这五年时间对我后来的人生
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让我在荒废了七年的学业之后又回到了学习的轨道上,使我在那个“读书无用”和“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难得地获得一张平静的书桌,又
有机会在中国的边陲地区接触到世界上最新的科技进展,仿佛虾米飘泊到一个食物丰富的小海湾。尤其重要的是,我在这几年时间里,拣起了已经丢掉了七年的功
课,包括在大学里头两年半的科学基础和后一年半的英语,还直接用英文书本自修了一些物理学和电子光学的课程。同时我还学会了阅读日文资料,因为厂里的进口
的设备,从电子显微镜到“五十铃”卡车,都来自日本,而且当时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之一,有着世界上效率最高的钢铁企业。日文的科技资料,三分之
一汉字,三分之一是片假名拼写的英文字,只有余下的三分之一要花点功夫学习,相对来说容易掌握。不过自从1978年离开了那个工作岗位,日文再也没有用
过,现在已经忘得差不多了。然而其他方面的学到的东西,却让我此后的人生受益无穷。由于我在工作之余还为重庆科技情报研究所出版的《科学》(最初是《科学
美国人》的中文版)翻译了若干篇文章,并为科大老师编辑的《现代物理学参考资料》担任翻译和校对,从而使我同母校恢复了学术上的联系。当1978年来临的
时候,恢复了高考招生的科大亟需各个科目的教师——学校在1969年搬迁到安徽的过程中了流失了许多教师——就把我调回了学校作物理教师。
接待外宾的经历
年秋天,我回到了阔别十年、“人是物非”的母校——老师和考回学校的研究生中有许多熟悉的面孔,校园景象却完全变了——从北京的西郊搬到了陌生的合肥市。
我虽然是在物理教研室教书,仍然剪不断同英语的关系,时常被拉差去从事同英语有关的事情。那个时候西方的科学家来华访问开始多起来,而由于五十年代中国教
育界的全面俄语化和文革期间教育的中断,教师学生的英语水平还不足以听懂他们的学术报告和讲座,需要现场翻译,而外语教研室的老师又不懂起码的科技词汇和
概念,不愿意在这种场合难堪和闹笑话,于是为来访的科学家担任翻译成了我的一项经常性任务。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为一位来自西德慕尼黑的天体物理学家当翻
译,不仅为他讲课时作口译,还为他游览黄山作翻译兼陪同。那是1980年秋天的事,当时对于外宾的接待政府有一套非常详细的规定,还是更早的年代留下来
的。这里写下我本人所感受到的那些规矩,晒一晒那个时代国门欲开未开的尴尬,为历史记录下一点可作谈资的“轶事”。
首先,科学家未到,上
面就有内部文件到了,我没有见到过文件本身,但是领导在交代我翻译和陪同任务时会提到一些文件内容。其中有关于这位科学家的介绍,学术地位和职务,国际影
响等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文件规定了他到安徽后的接待规格——住什么样的宾馆、日常伙食标准是什么级别、有几次宴请、宴请时我们由什么级别的官员陪同:
系主任级、副校长级还是校长甚至省里的高干,什么级别的教师可以出席宴会,等等。都有详细的规定——所谓“外交无小事”嘛。后来我陪同他前往黄山,学校派
小车送我们过去,省里又有文件下达沿途停留的各地,如中午到芜湖过长江,之前在哪家宾馆招待午饭,伙食标准几何,夜间留宿黄山哪家宾馆,都已安排妥当。我
们的小车开进芜湖的宾馆,他们看见车到,也不“验明正身”,就上菜招待,吃完后上路,也不用付账——那个时候,凡是坐小车的人,都有一定的级别,都由单位
事先作好安排。那位德国科学家当然是不知道的,只是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招待。到了黄山下榻宾馆,他发现了问题,问我们陪同和司机为什么不同他住一个
旅馆?我们不得不如实相告:我们的级别不够,不能跟他住一样的宾馆。同样是文件规定,我们陪同在路上可以“沾光”,同客人在一桌用餐,到达目的地后就不能
享受这样的超规格待遇了,客人的饭菜标准有文件规定,我们只能吃普通的客饭。所以他只能独自一人享受大餐,即使在同一餐厅,我们也只能在另外的饭桌上互相
遥望着用餐,这让这位来自资本主义德国的科学家见识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平等”,只觉得不可思议,一点也没有荣耀感,反而十分不自在。不过除此之外,他的旅
行还是十分愉快,当时已是十一月份,山上已经下雪,我们替他雇了一个当地的老乡给他背成套的照相器材,他走遍各个景点,拍了很多黄山雪景。他回国后给我来
信,说他的黄山游记和照片刊登在德国的旅游杂志上,是当年最佳风景照片。他是游览黄山的第一个德国人,在旅游界也成了名人。
当时学校有许
多出国访问的机会。我刚刚回到学校,虽然算是物理教师,不是科班出身,没有上过物理系的课,力学系的课也没有学完。半文半理,不文不理,始终是我自己的心
病,所以不好意思争取这样的出国名额。终于1980年有了留美物理学研究生考试的机会,可自由报名,我贸然报名参加考试侥幸得中,在1981年来到美国重
新开始学生的生活。(那次考试的英语考题,of all
people,是李佩老师出的。)此时离开我扔下书本,响应伟大领袖号召投入文化大革命已经整整15年了。如果从当年在大学里由理科生一夜之间变为文科生
算起,再到美国又成了一个理科学生,则经历了17年的光阴。其间几经曲折,除了文革的爆发,每次曲折都同英语脱不开干系——先是因为“国家需要”,被动地
从理科生转为专修英语的文科生,后来又借助英语的优势,主动争取从事翻译工作,开通了回归自然科学的学习道路。从我对于科学的向往和追求的角度来看,说得
上是“败也英语,成也英语”。假如早知道英语的学习对我后来大有帮助,当初何必那么纠结?再一想,假如不是文革的爆发,我又有何可能离开原已注定的英语教
师的职业?可是再一想,假如不是那台进口电子显微镜,我又怎么可能获得重新学习的机会,从而在十几年后来到海外回归自然科学?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世事难料,人生无常。诚哉斯言!
&#9633; 读者投稿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