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物理的m

当前位置:
>>>如何利用学校400m跑道以及速度的知识、时间测量的方法,粗略测出..
如何利用学校400m跑道以及速度的知识、时间测量的方法,粗略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写出简明方法及路程S的表达式。
题型:实验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何利用学校400m跑道以及速度的知识、时间测量的方法,粗略测出..”主要考查你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速度的公式:,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注意:①应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s用米(m),t用秒(s)作单位时,速度v的单位为米/秒 (m/s);当s用千米(km),t用小时(h)时,速度v的单位为千米/时(km/h)。②公式的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火车过桥(隧道)问题:&& 火车穿过隧道时,火车头进人隧道就开始算起,直到火车尾离开隧道才叫做火车通过了隧道,所以火车穿过隧道经过的路程应该等于隧道长与车身长度的和。过大桥时也类似,火车通过大桥经过的路程等于桥长加车长。故对于本身有长度的物体过桥问题小结如下:物体通过的路程等于桥长与物体本身长度的和。
例1:一列火车长200米,用20s的时间穿过了一条100m长的隧道,该火车如果以这样的速度通过长 3.4km的大桥,要用多长时间?
解析:火车穿过隧道时所走的路程: =100m+200m=300m,时间t1=20s,火车的速度:vl =,此速度也是火车通过大桥的速度,火车通过大桥的路程:=3400m+ 200m=3600m,通过此桥需要的时间为。答案:240s
出租车问题:1.出租车的速度表示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行进速度,指针指示的数值就是该时刻的速度值,采用的单位为km/h。 2.里程示数窗表示该车行驶的总路程,某段时间的路程就等于这段时间内两个示数的差。 3.出租车票据上给出的上车、下车时间间隔为车行驶时间,里程就是这段时间内出租车通过的路程。利用这些信息,可以解决与出租车有关的多种问题。
例某人乘出租车时得到一张天津市客运出租行业专用发票,如表所示,此人乘车时间为____;该车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km/h。解析:根据出租车票据的起止时问,可以知道此人乘车时间为10min,出租车行驶的路程是5.5km,利用速度公式求出汽车的平均速度为:=33km/h。
发现相似题
与“如何利用学校400m跑道以及速度的知识、时间测量的方法,粗略测出..”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5430520462413042734011867482031经验2247 米
在线时间121 小时
版本7.8.24
积分 26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46 积分
积分 26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46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6
签到次数43
MIUI版本7.8.24
米5怎么用物理按键截图啊,不要说悬浮键和下拉通知,要物理按键。试了很多组合都不成功啊!搞得这么复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经验873 米
在线时间94 小时
版本V8.1.19.0.MCJCNDI
积分 10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1 积分
积分 10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1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5c
签到次数15
MIUI版本V8.1.19.0.MCJCNDI
音量减键+菜单键
经验799 米
在线时间5 小时
积分 8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35 积分
积分 8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35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5
签到次数38
MIUI版本7.6.8
音量减和左边那个。有时候不管用
经验102445 米
威望297 米
在线时间2172 小时
版本7.8.15
机型小米手机5
签到次数227
MIUI版本7.8.15
左边的菜单键加音量—键要同时按,以后还有个三个手指直接从屏幕划下去也可以截图
经验11129 米
在线时间168 小时
机型小米手机6
签到次数103
MIUI版本7.9.8
同时按音量下键+home左边那个
经验2642 米
在线时间40 小时
版本7.9.19
机型小米手机5
签到次数74
MIUI版本7.9.19
音量减加上左边虚拟按键
经验3713 米
在线时间132 小时
机型小米手机5
签到次数144
MIUI版本7.9.8
同时按音量下键+电源键,时间稍长
经验403 米
在线时间1 小时
版本V7.3.10.0.MAACNDD
积分 4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 积分
积分 4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5
MIUI版本V7.3.10.0.MAACNDD
看来要活跃才可以内测了
经验2091 米
在线时间2 小时
版本7.6.15
积分 23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68 积分
积分 23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68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5
签到次数35
MIUI版本7.6.15
你确定你是内测组?
经验2247 米
在线时间121 小时
版本7.8.24
积分 26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46 积分
积分 26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46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6
签到次数43
MIUI版本7.8.24
同时按音量下键+电源键,时间稍长
经验2247 米
在线时间121 小时
版本7.8.24
积分 26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46 积分
积分 26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46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6
签到次数43
MIUI版本7.8.24
音量减键+菜单键
经验2247 米
在线时间121 小时
版本7.8.24
积分 26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46 积分
积分 26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46 积分
机型小米手机6
签到次数43
MIUI版本7.8.24
Screenshot_-13-30-49_com.miui.home.png (356.78 KB, 下载次数: 0)
内存都不够用,4g版
已关注微信
已关注极客秀微信
关注腾讯微博
已关注腾讯微博
关注新浪微博
已关注新浪微博
MIUI 9纪念勋章
“澎湃S1 ”芯片纪念勋章
参与活动回帖可得
MIUI七夕鹊桥勋章
MIUI七周年
小米7周年勋章
2017米粉节晒单赢专属勋章
参与红米Note 4X活动
2017年小金鸡勋章
回复2016年度评选活动贴
APP 1000万
MIUI论坛APP注册用户突破1000万纪念勋章
小火箭勋章
神舟11号 话题活动
MIUI 300周
MIUI 300周更新纪念勋章
为奥运加油勋章
为奥运加油勋章
MIUI 8纪念勋章
MIUI 8纪念勋章
小米六周年
小米六周年米粉节
MIUI 3000万
MIUI 3000万发烧友纪念勋章
MIUI 2000万
MIUI 2000万发烧友纪念勋章
1000万用户纪念勋章
MIUI1000万用户纪念勋章
MIUI 7纪念勋章
小米商城购买纪念勋章
论坛APP购买小米商品获得
参加流量购买活动
MIUI五周年
MIUI五周年纪念勋章
小米平板首发纪念勋章
小米平板首发纪念勋章
MIUI三周年
MIUI三周年纪念勋章
发烧友俱乐部
发烧友俱乐部
MIUI年度优秀勋章
MIUI六周年
MIUI六周年纪念勋章
小米众筹2周年
参加回帖活动
新版论坛APP
更新新版APP
圣诞节勋章
参与圣诞活动
Copyright (C) 2017 MIUI
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34号 | 京ICP证110507号用MATLAB解方程,怎么求tanh(sqrt(k*g/m)*t)=1,k为空气阻力了,g为重力加速度,m为质量,t为时间.把k,g,m看作定量,求t
分类:物理
利用solve命令求S=solve('tanh(sqrt(k*g/m)*t)=1','t');
用MATLAB表达一个式子已知信号x(t) 在区间[0,20]的值为x(t)= [2
2 && t6 && t14 && t10 && t">t=0:0.1:20;x=(t>2 && t6 && t14 && t10 && t
∵4x>0,∴16-4x<16,∴x< 4故答案为:[0,4)
(-2/13+8/15)+(2/13-7/15)=(-2/13+2/13)+(8/15-7/15)=0+1/15=1/15
=2恒成立,求正实数a的取值范围">已知函数f(x)=log1/2(ax^2+3x+a+1) 1.当a=-1时,求函数f(x)的定义域,值域及单调区间 2.对于x属于[1,2],不2.对于x属于[1,2],不等式(1/2)^f(x)-3x>=2恒成立,求正实数a的取值范围
x属于(0,1)时,f(x)=log0.5(1-x),当x属于(-1,0)时,-x属于(0,1)f(-x)=log0.5(1+x)又f(x)是偶函数则 f(x)=log0.5(1+x)当 x属于(1,2)时,x-2属于(-1,0)f(x-2)=log0.5(1+x-2)=log0.5(x-1)周期是2故 f(x)=log0.5(x-1)它在(1,2)上是减函数(因为底数小于1)1
已知f(√x+1)=x+2√x,试确定函数解析式f(x)为什么后面换元的数可以直接转换成x?
这两个x是不一样的这个x和函数里面的x是不一样的,这个x=√x+1,先看看化简:令a=√x+1 x=(a-1)^2所以 f(a)=(a-1)^2+2(a-1)的绝对值其实函数是这个,其中 a=√x+1注意哈 注意为了方便同学们的习惯 所以将其中的 a 直接换成 x明白了吧!
其他相关问题物理解题思维里的“飞花令”你会玩吗?
来源:小金考,若侵删
  天堂里,爱因斯坦闷闷不乐,牛顿很奇怪,问:“小爱,怎么了,被啥难住了,给老牛说说,我帮你摆平。”
  爱因斯坦顿了顿,“我看了场人间的《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嘉宾、选手群才飞扬,特别是里面的”飞花令“很好玩,手痒痒,无奈不会诗词,物理学霸的悲哀啊!”说罢继续眉头紧锁。
  牛顿想了想,喊来洛伦兹当主持,“小爱,这很容易,咱们这样玩”。经过一番定规则,物理界的关于”动“字的“飞花令”上演。
  牛顿老先生先出招:“动态平衡君应识”。
一、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
  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
  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
  (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
  (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画出力的合成或分解图,根据图像分析力的变化。
  爱因斯坦坦言:“运动分析见合分”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题型概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思维模板:
  (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
  (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
  牛顿老先生笑道:“直线动图析对应”。
三、直线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
  爱因斯坦抢答:“抛体运动重分解”
四、抛体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思维模板:
  (1)平抛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满足x=v0t,y=gt2/2,速度满足vx=v0,vy=gt;
  (2)斜抛运动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上抛(或下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两个方向上分别列相应的运动方程求解。
  牛顿老先生接出:“析力究圆动模型”。
五、圆周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圆周运动分为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按其运动性质可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对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重在考查向心力的供求关系及临界问题,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则重在考查最高点的受力情况。
  思维模板:
  (1)对圆周运动,应先分析物体是否做匀速圆周运动,若是,则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向心力,由F合=mv2/r=mrω2列方程求解即可;若物体的运动不是匀速圆周运动,则应将物体所受的力进行正交分解,物体在指向圆心方向上的合力等于向心力。
  (2)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可以分为三个模型:①绳模型:只能对物体提供指向圆心的弹力,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态为重力等于向心力;②杆模型:可以提供指向圆心或背离圆心的力,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态是速度为零;③外轨模型:只能提供背离圆心方向的力,物体在最高点时,若v&√gR,沿轨道做圆周运动,若v≥√gR,离开轨道做抛体运动。
  “牛老,厉害!”爱因斯坦赞叹后抛出:“求力牛顿运动律”
六、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
  题型概述:牛顿运动定律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牛顿运动定律可将力学与运动学结合起来,与直线运动的综合应用问题常见的模型有连接体、传送带等,一般为多过程问题,也可以考查临界问题、周期性问题等内容,综合性较强。
  思维模板:以牛顿第二定律为桥梁,将力和运动联系起来,可以根据力来分析运动情况,也可以根据运动情况来分析力。对于多过程问题一般应根据物体的受力一步一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直到求出结果或找出规律。
  对天体运动类问题,应紧抓两个公式:GMm/r2=mv2/r=mrω2=mr4π2/T2①。GMm/R2=mg②.对于做圆周运动的星体(包括双星、三星系统),可根据公式①分析;对于变轨类问题,则应根据向心力的供求关系分析轨道的变化,再根据轨道的变化分析其他各物理量的变化。
  牛顿眼睛一眨说:“小爱看机车启动”。
七、机车的启动问题
  题型概述:机车的启动方式常考查的有两种情况:(1)恒定功率启动,(2)恒定加速度启动。不管是哪一种启动方式,都是采用瞬时功率的公式P=Fv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f=ma来分析。
  思维模板:
  (1)机车以额定功率启动.机车的启动过程如图所示,由于功率P=Fv恒定,由公式P=Fv和F-f=ma知,随着速度v的增大,牵引力F必将减小,因此加速度a也必将减小,机车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F=f,a=0,这时速度v达到最大值vm=P额定/F=P额定/f。
  这种加速过程发动机做的功只能用W=Pt计算,不能用W=Fs计算(因为F为变力)。
  (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恒定加速度启动过程实际包括两个过程。如图所示,“过程1”是匀加速过程,由于a恒定,所以F恒定,由公式P=Fv知,随着v的增大,P也将不断增大,直到P达到额定功率P额定,功率不能再增大了;“过程2”就保持额定功率运动。
  过程1以“功率P达到最大,加速度开始变化”为结束标志。过程2以“速度最大”为结束标志,过程1发动机做的功只能用W=F·s计算,不能用W=P·t计算(因为P为变功率)。
  爱因斯坦快速跟出:“动而能综合应用”
八、以能量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
  题型概述:以能量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一般分四类。
  (1)单体机械能守恒问题;
  (2)多体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
  (3)单体动能定理问题;
  (4)多体系统功能关系(能量守恒)问题。多体系统的组成模式:两个或多个叠放在一起的物体,用细线或轻杆等相连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直接接触的两个或多个物体。
  思维模板:能量问题的解题工具一般有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1)动能定理使用方法简单,只要选定物体和过程,直接列出方程即可(动能定理适用于所有过程);
  (2)能量守恒定律同样适用于所有过程,根据减少的能量等于增加的能量列方程即可;
  (3)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形式,但在力学中也非常重要。
  牛顿一拍手道:“运动实验有测量”。
九、力学实验中运动速度的测量问题
  题型概述:速度的测量是很多力学实验的基础,通过速度的测量可研究加速度、动能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因此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探究动能定理、验证机械能守恒等实验中都要进行速度的测量。
  思维模板:用第一种方法求速度和加速度通常要用到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两个重要推论:①x/t=v平均=(v0+v)/2,②Δx=aT2,为了尽量减小误差,求加速度时还要用到逐差法。
  爱因斯坦沉吟:“粒子动驰骋电场”
十、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综合了电场力、电势能的力学问题,研究方法与质点动力学一样,同样遵循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等力学规律。
  思维模板:
  (1)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应从两种思路着手:
  ①重视带电粒子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然后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并结合运动学规律求出位移、速度等物理量。②根据电场力及其他作用力对带电粒子做功引起的能量变化或根据全过程的功能关系,确定粒子的运动情况(使用中优先选择)。
  (2)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应注意是否考虑粒子的重力:
  ①质子、α粒子、电子、离子等微观粒子一般不计重力;②液滴、尘埃、小球等宏观带电粒子一般考虑重力;③特殊情况要视具体情况,根据题中的隐含条件判断。
  (3)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应注意画好粒子运动轨迹示意图,在画图的基础上运用几何知识寻找关系往往是解题的突破。
  牛顿唱和:“磁场运动粒飞扬”。
十一、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在历年高考试题中考查较多常见的命题形式有三种:
  (1)突出对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的运动学量(半径、速度、时间、周期等)的考查;
  (2)突出对概念的深层次理解及与力学问题综合方法的考查,以对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为主;
  (3)突出本部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考查,以对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为主。
  思维模板:在处理此类运动问题时,着重把握“一找圆心,二找半径(R=mv/Bq),三找周期(T=2πm/Bq)或时间”的分析方法。
  (1)圆心的确定:因为洛伦兹力f指向圆心,根据f⊥v,画出粒子运动轨迹中任意两点(一般是射入和射出磁场的两点)的f的方向,沿两个洛伦兹力f作出其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圆心.另外,圆心位置必定在圆中任一根弦的中垂线上(如图所示)。
  (2)半径的确定和计算:利用平面几何关系,求出该圆的半径(或运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并注意利用一个重要的几何特点,即粒子速度的偏向角(φ)等于圆心角(α),并等于弦AB与切线的夹角(弦切角θ)的2倍,即φ=α=2θ。
  (3)运动时间的确定:t=φT/2π或t=s/v,其中φ为偏向角,T为周期,s为轨迹的弧长,v为线速度。
  爱因斯坦大手一挥:“复合场动粒子强”
十二、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之一,主要有下面所述的三种情况:
  (1)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
  (2)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的运动;
  (3)带电粒子在变化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
  思维模板:分析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应仔细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受力情况,注意电场力、重力与洛伦兹力间大小和方向的关系及它们的特点(重力、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洛伦兹力永远不做功),然后运用规律求解,主要有两条思路:
  (1)力和运动的关系:根据带电粒子的受力情况,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并结合运动学规律求解;
  (2)功能关系:根据场力及其他外力对带电粒子做功的能量变化或全过程中的功能关系解决问题。
  牛顿顿首:“综合应用动电网”。
十三、以电路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
  题型概述:高考对本题型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电学实验等方面.主要涉及电路动态问题、电源功率问题、用电器的伏安特性曲线或电源的U-I图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电表的读数、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和限流接法选择、电流表的内外接法选择等。
  思维模板:
  (1)电路的动态分析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性质,分析起整个电路中各部分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变化情况,即有R分→R总→I总→U端→I分、U分;
  (2)电路故障分析是指对短路和断路故障的分析;
  (3)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反映的是导体的电压U与电流I的变化规律。
  电源的外特性曲线(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E-Ir,画出的路端电压U与干路电流I的关系图线)的纵截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
  爱因斯坦笑言:“电磁感应力动电”
十四、以电磁感应为核心的综合应用问题
  题型概述:此题型主要涉及四种综合问题
  (1)动力学问题: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其联系桥梁是磁场对感应电流的安培力。
  (2)电路问题:电磁感应中切割磁感线的导体或磁通量发生变化的回路将产生感应电动势,该导体或回路就相当于电源。
  (3)图像问题:给定的电磁感应过程选出或画出相应的物理量的函数图像,或者给定的有关物理图像分析电磁感应过程,确定相关物理量。
  (4)能量问题:电磁感应的过程是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过程,产生感应电流的过程是外力做功,把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思维模板:解决这四种问题的基本思路如下
  (1)动力学问题: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出感应电动势,然后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感应电流,根据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进而求出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再分析研究导体的受力情况,最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列出动力学方程或平衡方程求解。
  (2)电路问题:明确电磁感应中的等效电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求出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最后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规律求解路端电压、电功率等。
  (3)图像问题:综合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安培定则等规律来分析相关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确定其大小和方向及在坐标系中的范围,同时注意斜率的物理意义。
  (4)能量问题:应抓住能量守恒这一基本规律,分析清楚有哪些力做功,明确有哪些形式的能量参与了相互转化,然后借助于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等规律求解。
  牛顿微微一笑:“电组测量爱劳动”。
十五、电学实验中电阻的测量问题
  题型概述:该题型是高考实验的重中之重,可以说高考每年所考的电学实验都会涉及电阻的测量.针对此部分的高考命题可以是测量某一定值电阻,也可以是测量电流表或电压表的内阻,还可以是测量电源的内阻等。
  思维模板:测量的原理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常用方法有欧姆表法、伏安法、等效替代法、半偏法等。
  两个回合下来,爱因斯坦与牛顿都开心地笑起来。童鞋们,你的物理疑问也解开了吧!
  (注:故事纯属虚构,知识确是真知)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理大师声的利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