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特朗普要不要填特朗普的坑

俄罗斯突遭三锤重击 特朗普挖的大坑普京能填上吗|俄罗斯|普京|叙利亚_新浪军事_新浪网
俄罗斯突遭三锤重击 特朗普挖的大坑普京能填上吗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如果评选2017年最痛苦的国家元首,那非朴槿惠莫属,她已坐牢,这辈子能不能出来都成问题了。如果评选2017年最郁闷的国家元首,估计特朗普和普京俩人并列第一。特朗普的郁闷自不必说,国内国际都碰壁;普京也差不多,内忧外患全都来了。而且,普京的郁闷则和特朗普有密切关系。由于特朗普受制于国内压力无法与俄罗斯改善关系,这使得普京不但内政、经济压力都凸显,国际问题上也处处掣肘,既担心在叙利亚用力过猛与美国撕破脸,又担心乌克兰问题进一步发酵导致俄罗斯陷入两场战争的泥潭,真是左右为难。而这些为难,归根结底都是特朗普给挖的坑,若非特朗普给普京改善美俄关系的希望,俄罗斯反而可能在很多政策上敢打敢拼,现在反而显得缩手缩脚。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阴雨,由于普京期待已久的与美国大幅改善关系没有兑现,西方至今不但没有解除对俄制裁的迹象,甚至还追加了一些制裁。更让人郁闷的是,在过去的十来天时间里,俄罗斯突然遭到三锤重击:
  一、俄罗斯突然爆发反“普梅”大游行。
  普京在俄罗斯的支持率超过百分之八十,而且多年来高居不下,哪怕在过去被西方制裁的3年时间里俄罗斯经济出现大衰退,普京的支持率也没有下滑。然而,从3月26日开始,俄罗斯竟然出现了罕见的、连续性的、全国性的大游行,参与城市竟然高达80多个,人数高达数十万。
  我们知道,由于普京政府在俄罗斯支持率极高,反对派的游行基本上都很难形成规模,能达到数万级别就已属罕见,而这次反政府的示威游行竟有如此大的规模,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在占豪看来,从内部原因而言,主要有三个因素:
  1、西方制裁给俄罗斯带来的经济压力。
  虽然,西方的制裁没有让俄罗斯崩溃,但俄罗斯的经济在过去遭遇巨大考验是毫无疑问的,俄罗斯经济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衰退,民众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这让民众对政府的耐心在丧失,反对政府的人在增加。
  俄罗斯的生活压力有多大?日,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伊尔库茨克市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原因竟是有大批民众把廉价的含酒精沐浴产品当成饮用酒的替代品饮用,造成至少55人死亡,另有13人情况危急。俄罗斯人爱喝酒,人都穷到买不起廉价酒喝沐浴露的地步了,想想民众的生活水平一定是比之前下降不少。
  所以,民众生活说平下降应是抗议游行的原因之一。
  2、俄大选季的来临。
  俄罗斯2018年将迎来新一届大选,在这种时候反对派必然会想办法联合起来反政府、反普京,这是必然,也是西式民主的一部分。想想看,连美国在特朗普当选后都发生过那么多大游行,连前国务卿克里都牵着狗上街了,何况俄罗斯呢?
  事实上,俄罗斯上一次全国性大规模的抗议游行就是发生在6年前的2011年底,而2012年3月就是俄新一届总统选举投票日期。当时,反对派游行的理由是杜马选举有舞弊现象,那一次的游行也是达到了数十万的规模。当时,反对派喊出了“没有普京的俄罗斯”口号,这一口号在最近的游行上又被广泛使用。那一次抗议活动,从2011年底一直抗议到2012年二月总统就职当天。普京就任当天就下命令抓捕反对派,至今仍有不少人服刑,这次打击让反对派一蹶不振,直到这一次大规模抗议游行。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次大游行与俄罗斯大选密切相关,只是这次游行比上次要早数月,这表明反对派准备得更充分、得到的外部支持更多。在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看来,这可能意味着在,在未来的11个月时间里,普京或许会遇到比2012年更大的挑战。
  3、梅德韦杰夫在经济上的无力。
  俄罗斯没有真正的高水平经济专家,俄罗斯的政治人物中真正懂得经济的人基本没有,无论是普京还是梅德韦杰夫再或者他们的幕僚,没听说过在经济上有什么真正的建树。这种情况在西方没有制裁俄罗斯之前并不凸显,但在西方全面制裁俄罗斯之后,问题就更加凸显了。所以,这一次反对派攻击的目标不是首选普京,而是普京的盟友梅德韦杰夫。事实上,攻击梅德韦杰夫的目的就是攻击普京,所以游行队伍最终还是打出了“没有普京的俄罗斯”这一口号。而2012年那次攻击,也是从梅德韦杰夫领导的杜马选举疑似舞弊开始。所以,某种程度上说,梅德韦杰夫被反对派认为是普京的软肋。所以,这一次,反对派是攻击梅德韦杰夫腐败。
  不过,在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看来,俄罗斯这次游行实际上是一次颜色革命的演习或预演,虽然针对的是俄罗斯2018年3月的大选,但如果成势,那么这种动乱规模会越来越大,直到推翻普京的统治为止。之所以这么说,原因有三:
  1、这是一次酝酿已久、有计划、有外部力量支持的策划。
  俄罗斯的这一轮抗议源自3月初,当时俄罗斯的反对派领导人纳瓦里内公布的一份报告,其中证明现任总理、前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坐拥多处豪宅和大量地产,实际身家超过了10亿美元。
  阿列克谢·纳瓦利内,40岁,本职是律师,俄在野反对派领袖,网络“知名博主”。此人以“反腐斗士”闻名,他实名曝光过不计其数的俄罗斯高官贪腐记录,同时也是2011年底波罗特洛耶广场十万人反普游行的主要组织者之一。自2012年以来,俄罗斯反对派力量已经遭受重大打击,涅姆佐夫遇刺、乌达利佐夫入狱、霍多尔科夫斯基和波洛马廖夫流亡国外、古德科夫父子选择了体制内道路、卡西亚诺夫则连曝丑闻逐渐淡出,所以现在纳瓦利内差不多算是唯一有号召力的反对派领袖了。但哪怕如此,自2012年起他也官司缠身。
  他一边官司缠身,一边还能拿到大量资料证明梅德韦杰夫腐败,这恐怕没有外力支持是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很显然,这是一次有计划的策划,所以梅德韦杰夫是否腐败不是核心,瞄准梅德韦杰夫的政治目的才是核心。
  2、互联网社交传媒快速推波助澜加速舆论扩散。
  这份报告已经公布,不但俄罗斯国内暗流涌动,同主题的揭发短片在美国视频网站YouTube上赢得了数千万点击量。懂得互联网的人都知道,短期内这种舆论发酵,除了事情本身吸引眼球外,一定有互联网推手。想想这个平台是哪国的,就能想象得出来是谁在加速扩散,加快推波助澜的速度。
  在酝酿一阵后,到了三月中旬,反对派领袖纳瓦里内就开始发出了游行号召,并开始着手向各地政府部门申请集会许可。然而,由于纳瓦利内曝光过很多腐败问题,大家也习以为常了,所以最初舆论影响并不大,响应者也寥寥。然而,3月26日俄罗斯国内各地突然出现大规模游行,而且队伍越来越大。
  这些情况表明两点:一是示威游行是有计划和策划的,而且背后一定有资金支持,否则短期内不可能聚集这么多人。二是反对派利用社交软件快速联络的功能,实现了短期内快速聚集的目的。
  3、这背后一定有西方的力量。
  其实,不光俄罗斯反对派想推翻普京,西方都想推翻普京,所以能短期内调动如此大规模的力量,特别是美国互联网的力量,这背后必不简单。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颜色革命,换在东欧、中亚一些国家,甚至都可能直接实现政权更迭。
  二、圣彼得堡突遭恐袭,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当地时间4月3日,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地铁遭遇爆炸袭击,造成14人死亡数十人受伤。俄罗斯最近两三年反恐成效显著,国内也没遭受重大恐怖袭击。然而,这一次恐怖袭击大概率是IS干的,根据媒体的披露,这是一个吉尔吉斯出生、参加过IS的俄罗斯公民。如果这样的人已经回到了俄罗斯,那表明俄罗斯还将面临恐怖主义威胁,这对俄罗斯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与中东、北非天天爆炸相比,这一事件虽然不算太大,但它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影响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说,接下来普京面临的反恐要会很大。
  三、俄罗斯、叙利亚陷入“化武舆论危机”。
  这第三记重锤就是最近叙利亚的化武事件。
  4月4日,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称,当天早些时候,叙利亚西北部伊德利卜省一个由反对派控制的小镇遭到空袭。战机在空袭中使用了毒气,造成至少58人死亡,400多人受伤。目前,此次空袭的实施者、以及投放的具体物质尚未确认。很快,德国之声电台网站又跟进报道称,根据伊德利卜省卫生部报告,死亡人数已升至100人,另有400人受伤。
  很快,叙利亚反对派就跳出来指责叙利亚政府军制造了此次袭击,叙利亚军方立刻予以否认。一名不愿具名的叙利亚军官表示,叙政府军“从前、现在和今后都不会使用毒气”,可能的情形是反政府武装在当地的一处化学武器库被击中,造成氯气泄漏。俄罗斯军方也表示并未在叙利亚伊德利卜省执行过空袭行动。与此同时,美国白宫发言人斯派塞4日在白宫例行记者会上指责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政府针对平民使用化学武器,但他没有提供任何证据。紧接着4月5日,据俄新社称,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消息人士向该社透露,美国、法国和英国已就伊德利卜省化学武器的使用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一项决议草案,要求打击叙利亚化学武器。之后,安理会激辩草案,英国指责中国和俄罗斯被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再次强力反驳。
  事实上,早在今年2月,美英法三国就曾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有关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决议草案,以叙利亚政府“发动”了化武袭击为由,要求安理会把与化武袭击有关的叙利亚一些人员和机构列入联合国制裁黑名单,并禁止向叙利亚政府和军队出售直升机等武器装备。该草案最终遭到安理会否决。
  很显然,这次所谓的化武袭击的文章大概率又是西方与叙利亚反对派借机演的一场戏。就像叙利亚政府所说,这很可能是飞机击中了装有化学武器的反对派武器库导致泄露。事实上,在之前已经多次传出叙利亚反对派使用化学武器的新闻。现阶段,对叙利亚政府来说,使用化学武器是存在很严重的道德风险的,考虑到俄罗斯与叙利亚政府已经掌握绝对主动,所以没有理由给人口实。而西方,之前试图在叙利亚搞类似利比亚模式的禁飞区没有得逞,现在就试图通过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来打击叙利亚。当然,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为了打击俄罗斯。
  毫无疑问,这次所谓的“化武事件”中俄必然都是反对这种无证据指控的,而西方在使用这一招不行后,美国很可能会增加在中东的军事布局,这对俄罗斯来说绝非福音。
  所以说,这次“化武事件”的舆论危机对俄罗斯来说也不是好事。
  那么,遭受这三大重击后,普京会平安度过难关吗?
  在占豪看来,第一个难关虽然难度不小,但对普京来说不是问题。俄罗斯虽然可能进一步闹腾,但终究翻不起大浪。对普京来说,真正的危机是在7年后,到时候他结束任期,如何保证俄罗斯不被颠覆是关键。至于第二个难关,占豪认为俄罗斯应该可以搞定。第三点表明,这次叙利亚化武危机告诉俄罗斯,俄罗斯试图与美国的交易进展不但有难度,美国现在还要抢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地盘。对俄罗斯来说,现阶段普京恐怕需要抛弃对特朗普政府的幻想,展现强硬重重打击叙利亚反对派武装。(作者署名:占豪)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非洲避孕告急:中国要不要填特朗普的坑?
原标题:非洲避孕告急:中国要不要填特朗普的坑?
7月中旬,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牵头在英国伦敦召开了“援助发展中国家计划生育项目高峰会议”。
7月11日在致开幕词中,联合国人口基金代理执行主任坎姆(Natalia Kanem)坦言,这一项目存在严重的资金危机。全球约2.14亿妇女无法获得其想要获得的现代避孕措施,而这些妇女中绝大多数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
人口基金认为,在不发达国家,尤其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缺乏足够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和母婴保健知识,缺乏足够且可负担的避孕工具,让当地生育率居高不下,既导致原本就贫困的当地人经济更加窘迫,也让妇女地位更加低下、权益更得不到保障。
一些与会者则认为,缺乏卫生常识和避孕手段导致非洲许多妇女计划外怀孕,更有不少少女乃至女童怀孕,而当地安全、可负担的堕胎途径缺乏,一些国家甚至囿于某些传统或教义,至今将堕胎视作违法或犯罪行为加以惩处(有些非洲国家法律上不禁止,但社会习俗对堕胎普遍不能接受),这导致了更严重的母婴健康问题。坎姆在会上就表示,如果外界对此漠然视之,“将意味着数以百万计的意外怀孕、不安全堕胎,以及150万人以上的母婴死亡”。
更有非政府组织称,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稠密的地方,往往也是武装冲突最激烈的地方(如人口最多的非洲国家尼日利亚,和人口最稠密的“裂谷地带”等),这是因为不节制的生育和剧增的人口导致土地和生存资源不堪重负,人们为抢夺生存权而不惜自相残杀。在他们看来,“提供计生援助、控制人口过快繁殖,是有利于和平的大好事”。
然而这样的“大好事”日前却被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刨了个大坑。在“美国优先”原则驱使下,美国政府今年大幅减少了医疗卫生领域的国际援助,对与生殖健康有关的领域则更是大砍大削,一些非政府组织认为,此举将令每年投入全球计生及妇女生殖健康方面的资金减少约6亿美元。
很大程度上此次伦敦计生峰会召开的目的,就是寻求填补美国退出所形成的资金空白:会前所公布的计划,是希望在4年时间里,从37个国家政府、16个私营公司、11个组织中募款25亿美元左右。
从峰会所传出的消息看可谓喜忧参半:并非所有与会者都这么积极。
国家中表现最积极的当属加拿大:早在今年3月,加拿大杜鲁多(Justin Trudeau)政府就曾表示,计划3年内为援助发展中国家计生及生殖健康项目提供6.5亿加元。7月11日,加拿大联邦国际发展部长比博(Marie-Claude Bibeau)在伦敦峰会上宣布,加拿大将斥资2.41亿加元援助19个发展中国家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项目,其中65%以上针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包括南苏丹、布基纳法索、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加纳、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等,非洲以外的援助项目则涉及约旦难民营、阿富汗、叙利亚和伊拉克交战地区等,内容则包括避孕、妇女性和生殖健康,以及其它保健服务。这些援助资金95%直接或间接用于惠及妇女和两性平等,甚至明确表示会支持避孕、堕胎项目,及推动受援国实现堕胎非罪化。一些支持这项政策者称,此举将令加拿大“成为这一领域的世界领袖”,以及“明确将政策标榜为女权主义的首个援助国”。
但绝大多数国家表现谨慎,且问题并非仅仅在钱上。
有加拿大分析家指出,加拿大政府对此如此起劲,一个很大原因是希望和前任联邦保守党哈珀(Stephen Harper)政府拉开距离。哈珀政府一直不愿为涉及堕胎的对外医疗援助计划拨款,尽管联邦保守党政府为发展中国家孕产妇健康计划累计援助了数十亿美元,但其中用于计生有关项目的不足2%。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论北美或其它地区,“选择性堕胎”是否应动用政府力量去支持,都是有争议的。客观讲,特朗普拒绝让美国政府继续援助计生项目并非仅出于“美国第一”,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得罪选民中的保守派,也是重要的考量。不仅如此,如前所述,在非洲许多国家,堕胎甚至避孕都受到传统、社会乃至法律的严格限制,这让许多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索性规避在这方面的介入。
让问题更加复杂的是,号称“对非慈善援助主力军之一”的非政府机构中,不少带有教派色彩,而这些教派中也有一些对避孕和选择性堕胎存在自己的看法,这个坑就更不能仅仅归咎于特朗普了。
那么,中国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应该帮忙给特朗普“填坑”么?
诚如UNFPA和很多与会单位、与会者所言,生殖健康、母婴保健等问题,的确是非洲卫生保健的重要缺口之一,在这方面参与国际间的相关项目和努力,是一个曾同样遭受此类问题困扰的中国作为重要国际成员应尽的义务。这并非“给特朗普填坑”,而是给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世界“填坑”。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
生育率过高、避孕手段缺乏、非法堕胎盛行……这些问题并非偶然或孤立存在,提供避孕工具、资助安全堕胎机构、普及生育常识,甚至推动当地相关法规修改,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上述问题的症结是两个,一是普遍贫困落后,二是卫生、基础设施总体水平欠佳——换言之,这两个“坑”远比特朗普所挖的那个大得多。
尽管自2001年起非洲就步入发展快车道,但“底子”实在太薄,至今全球排名前10位的最不发达国家中,有9个在非洲(另一个是亚洲的尼泊尔),贫困不仅让非洲人普遍负担不起避孕工具和卫生生活方式的成本代价,也让非洲广大地区(尤其广大乡村地区)文化生活贫乏——而这往往是高生育率最好的温床。
非洲更是一个医疗资源贫乏的大陆,承受着全球1/4的疾病负担,却只拥有全球卫生工作者比重的3%,有统计显示撒哈拉以南非洲需要新增至少82万名医疗工作者才能满足最基本卫生需要,而这需要至少600所基础卫生人才培训机构和20年以上时间。即便目前这样的糟糕状况,非洲一年投入医疗卫生领域的总资金,也要达到160-200亿美元。这样的匮乏还导致非洲拥有世界最高的母婴死亡率: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基会资料显示,超过50%孕产妇死亡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全球14个孕产妇死亡率超过十万分之一千的国家中除了阿富汗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安哥拉、布隆迪、喀麦隆、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几内亚比绍、利比里亚、马拉维、尼日尔、尼日利亚、塞拉利昂、索马里、卢旺达)。
很显然,帮助非洲人脱贫致富,帮助他们从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体系和网络,从医疗工作者资源及其培训机构上“固本培元”,是解决“非洲生育卫生健康大坑”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而在这些领域,中国显然更有能力和心得。
中国应将更多注意力、更多资源放在帮非洲“填两个大坑”,而非填特朗普这个“小坑”上,这样做,对中国、对非洲各国,对参与非洲医疗卫生援助项目的方方面面,都更为有利。
本期编辑 彭炜轩> 非洲避孕告急:中国要不要填特朗普的坑?
非洲避孕告急:中国要不要填特朗普的坑?
来源:互联网&&阅读:28836&&
陶短房|文7月中旬,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牵头在英国伦敦召开了“援助发展中国家计划生育项目高峰会议”。7月11日在致开幕词中,联合国人口基金代理执行主任坎姆(Natalia Kanem)坦言,这一项目存在严重的资金危机。全球约2.14亿妇女无法获得其想要获得的现代避孕措施,而这些妇女中绝大多数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基金认为,在不发达国家,尤其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缺乏足够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和母婴保健知识,缺乏足够且可负担的避孕工具,让当地生育率居高不下,既导致原本就贫困的当地人经济更加窘迫,也让妇女地位更加低下、权益更得不到保障。一些与会者则认为,缺乏卫生常识和避孕手段导致非洲许多妇女计划外怀孕,更有不少少女乃至女童怀孕,而当地安全、可负担的堕胎途径缺乏,一些国家甚至囿于某些传统或教义,至今将堕胎视作违法或犯罪行为加以惩处(有些非洲国家法律上不禁止,但社会习俗对堕胎普遍不能接受),这导致了更严重的母婴健康问题。坎姆在会上就表示,如果外界对此漠然视之,“将意味着数以百万计的意外怀孕、不安全堕胎,以及150万人以上的母婴死亡”。更有非政府组织称,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稠密的地方,往往也是武装冲突最激烈的地方(如人口最多的非洲国家尼日利亚,和人口最稠密的“裂谷地带”等),这是因为不节制的生育和剧增的人口导致土地和生存资源不堪重负,人们为抢夺生存权而不惜自相残杀。在他们看来,“提供计生援助、控制人口过快繁殖,是有利于和平的大好事”。然而这样的“大好事”日前却被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刨了个大坑。在“美国优先”原则驱使下,美国政府今年大幅减少了医疗卫生领域的国际援助,对与生殖健康有关的领域则更是大砍大削,一些非政府组织认为,此举将令每年投入全球计生及妇女生殖健康方面的资金减少约6亿美元。很大程度上此次伦敦计生峰会召开的目的,就是寻求填补美国退出所形成的资金空白:会前所公布的计划,是希望在4年时间里,从37个国家政府、16个私营公司、11个组织中募款25亿美元左右。从峰会所传出的消息看可谓喜忧参半:并非所有与会者都这么积极。国家中表现最积极的当属加拿大:早在今年3月,加拿大杜鲁多(Justin Trudeau)政府就曾表示,计划3年内为援助发展中国家计生及生殖健康项目提供6.5亿加元。7月11日,加拿大联邦国际发展部长比博(Marie-Claude Bibeau)在伦敦峰会上宣布,加拿大将斥资2.41亿加元援助19个发展中国家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项目,其中65%以上针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包括南苏丹、布基纳法索、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加纳、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等,非洲以外的援助项目则涉及约旦难民营、阿富汗、叙利亚和伊拉克交战地区等,内容则包括避孕、妇女性和生殖健康,以及其它保健服务。这些援助资金95%直接或间接用于惠及妇女和两性平等,甚至明确表示会支持避孕、堕胎项目,及推动受援国实现堕胎非罪化。一些支持这项政策者称,此举将令加拿大“成为这一领域的世界领袖”,以及“明确将政策标榜为女权主义的首个援助国”。但绝大多数国家表现谨慎,且问题并非仅仅在钱上。有加拿大分析家指出,加拿大政府对此如此起劲,一个很大原因是希望和前任联邦保守党哈珀(Stephen Harper)政府拉开距离。哈珀政府一直不愿为涉及堕胎的对外医疗援助计划拨款,尽管联邦保守党政府为发展中国家孕产妇健康计划累计援助了数十亿美元,但其中用于计生有关项目的不足2%。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论北美或其它地区,“选择性堕胎”是否应动用政府力量去支持,都是有争议的。客观讲,特朗普拒绝让美国政府继续援助计生项目并非仅出于“美国第一”,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得罪选民中的保守派,也是重要的考量。不仅如此,如前所述,在非洲许多国家,堕胎甚至避孕都受到传统、社会乃至法律的严格限制,这让许多政府和非政府机构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索性规避在这方面的介入。让问题更加复杂的是,号称“对非慈善援助主力军之一”的非政府机构中,不少带有教派色彩,而这些教派中也有一些对避孕和选择性堕胎存在自己的看法,这个坑就更不能仅仅归咎于特朗普了。那么,中国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应该帮忙给特朗普“填坑”么?诚如UNFPA和很多与会单位、与会者所言,生殖健康、母婴保健等问题,的确是非洲卫生保健的重要缺口之一,在这方面参与国际间的相关项目和努力,是一个曾同样遭受此类问题困扰的中国作为重要国际成员应尽的义务。这并非“给特朗普填坑”,而是给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世界“填坑”。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生育率过高、避孕手段缺乏、非法堕胎盛行……这些问题并非偶然或孤立存在,提供避孕工具、资助安全堕胎机构、普及生育常识,甚至推动当地相关法规修改,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上述问题的症结是两个,一是普遍贫困落后,二是卫生、基础设施总体水平欠佳——换言之,这两个“坑”远比特朗普所挖的那个大得多。尽管自2001年起非洲就步入发展快车道,但“底子”实在太薄,至今全球排名前10位的最不发达国家中,有9个在非洲(另一个是亚洲的尼泊尔),贫困不仅让非洲人普遍负担不起避孕工具和卫生生活方式的成本代价,也让非洲广大地区(尤其广大乡村地区)文化生活贫乏——而这往往是高生育率最好的温床。非洲更是一个医疗资源贫乏的大陆,承受着全球1/4的疾病负担,却只拥有全球卫生工作者比重的3%,有统计显示撒哈拉以南非洲需要新增至少82万名医疗工作者才能满足最基本卫生需要,而这需要至少600所基础卫生人才培训机构和20年以上时间。即便目前这样的糟糕状况,非洲一年投入医疗卫生领域的总资金,也要达到160-200亿美元。这样的匮乏还导致非洲拥有世界最高的母婴死亡率: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基会资料显示,超过50%孕产妇死亡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全球14个孕产妇死亡率超过十万分之一千的国家中除了阿富汗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安哥拉、布隆迪、喀麦隆、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几内亚比绍、利比里亚、马拉维、尼日尔、尼日利亚、塞拉利昂、索马里、卢旺达)。很显然,帮助非洲人脱贫致富,帮助他们从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体系和网络,从医疗工作者资源及其培训机构上“固本培元”,是解决“非洲生育卫生健康大坑”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而在这些领域,中国显然更有能力和心得。中国应将更多注意力、更多资源放在帮非洲“填两个大坑”,而非填特朗普这个“小坑”上,这样做,对中国、对非洲各国,对参与非洲医疗卫生援助项目的方方面面,都更为有利。本期编辑 彭炜轩推荐阅读嫌疑人已被抓获!常熟致22死火灾竟是人为纵火日本横滨发现两袋尸体,或为中国福建90后姐妹……我们睡了共享床铺,没有空调,感觉像躺进了微波炉福建姐妹花惨死日本,留给父母的最后一句话……大妈手戴9个戒指7个被卡,还有1个嵌肉里……看着手疼
从1986年的西南交大的一个磁浮技术列车研讨会开始,到2006年青城山中实现中低速磁浮车工程试验线联调,再到如今的即将开跑。中国磁浮列车一路走来,可说是在成都度过了自己的整个少年时代……而这段历程,…...
阅读:17468
“百万商家进社区、千万福利送业主。”为响应国家“互联网+”战略及各省的“智慧城市” 建设号召,充分发挥物业管理平台优势,将关爱业主落到实处,银湾集团联合各地方政府、物业管理企业、各类供应商、媒体单位…...
阅读:18544
宁陕宣传网讯(通讯员 刘应红)12月25日晚,宁陕县滨海生态园内歌声飞扬,篝火绚烂,热闹非凡。由宁陕县文化馆和宁陕县滨海实业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畅想青春,舞动人生”才艺大比拼决赛在这里火热开赛。本次…...
阅读:18723
正义网呼和浩特12月28日电(其其格 范德银/通讯员董艳丽)为有效服务自治区正在实施的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惠民工程,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在今年10月至12月,集中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全区检察机关预防“十…...
阅读:25783
点上方“保山警方”关注我,获取更多精彩内容!腾冲公安在全力做好岁末年初反恐维稳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的同时,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积极开展救助和服务,努力树立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良好形象,得到群众…...
阅读:20168
龙山县委副书记陈忠耀讲话会议现场红网龙山站12月30日讯(分站记者 张军 朱常文)12月29日,龙山县第一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会议中心召开。州侨联主席沈卫军,县领导陈忠耀、石红梅、符家波、郑慧侠、李…...
阅读:2702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朗普 中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