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新青年杂志上的文章销售量大增,究竟是什么样的读者在阅读这本杂志.学生在这个

为何改名《新青年》杂志,竟是因为知识产权
五四运动可谓中国革命的标志,伴随而来的1921年中共建党,并在1949年最终以暴力革命推翻国民党政府而建立新政权至今。所谓49年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与人祸灾难,所谓两岸分治带来骨肉分离,其实都是因此而起。而五四运动虽然发生在1919年,其实有着一段思想上的积淀,那就是新文化运动。胡适、陈独秀、周氏兄弟都是其中要角。
近观叶曙明《重返五四现场--1919,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通过各色人物,描写五四时代的“光荣与梦想”的一面。摘要在the
paper上有发表。
其中一段关于陈独秀办杂志的逸事,颇有意思,并且对于知识产权制度而言,似有历史意义,故且记之。
分为两段:
其一:明星杂志的诞生 ,名为《青年杂志》。
陈独秀回到上海后,马上找汪孟邹,说自己准备办一份杂志,想让他承印。汪孟邹一听,面露难色,亚东图书馆这时的经济状况,捉襟见肘,《甲寅》从日本搬回上海以后,也由亚东承印,汪孟邹已经有点扛不住了,自己还要靠卖杂粮糊口,对陈独秀的杂志,有心无力。他介绍了群益书社的陈子沛、陈子寿给陈独秀认识,经过陈独秀拍胸脯、打保票,唇焦舌敝,自卖自夸,好不容易,才说服陈氏兄弟同意合作,新杂志为月刊,群益书社每期支付稿费、编辑费共200元。日,由陈独秀一手创办的《青年杂志》,在上海面世了。
其二:投资人说了算,改名《新青年》
1916年3月初,群益书社收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上海青年》(周报)的来函,声称《青年杂志》的名字雷同,要求改名,免犯冒名的错误。陈子寿与陈独秀商量,拟将杂志名改为《新青年》。陈独秀虽十分郁闷,但群益书社毕竟是投资人,也不好太过反对,只得勉强屈从。《青年杂志》于是改名为《新青年》。
后人有的牵强附会,以为“新青年”者,自当以之区别于民国之前或初期之老派青年。实际上,改名的真正目的是投资人收到竞争对手的警告函,为免被告以侵犯杂志名称的知识产权,而被迫改名。
这样阴差阳错的例子,在今天还有发生。本博曾受邀评估一家报纸名称的法律风险问题。众所周知,在本世纪初,广州的南方都市报与北京的光明日报合作创办一份都市类报纸,这就是现在的《新京报》。但双方原来想起的名字是《京报》,意在恢复民国时期邵飘萍创办的同名报纸。但是,北京日报集团已经在新闻纸类上注册了“京报”文字商标,因此,尽管新闻出版总署已经批准创办《京报》,投资方还是犹豫,是否存在被京报集团控告侵权的风险。评估的结果,风险太大。其一,在相同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标,基本可以认定就是侵权;其二,北京集团本就是北京当地的官媒,惹不起。那就只以另起名号,最终定名《新京报》,同样是在前面加了一个“新”。谓予不信,可查看《新京报》发刊词中对此的解释,自然没有关于法律风险的解释,反而强调为何叫做“新”京报。
这就是隐藏在历史背后的真实,但后人读到的,往往已经是表面的文字而已。
《新青年》创刊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学生最喜欢读哪些杂志
中学生最喜欢读哪些杂志-意林集团|中国优质学生媒体集团| 最具影响力的励志教育集团|中国女生文学出版基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意林公益
中学生最喜欢读哪些杂志
中学生最喜欢读哪些杂志?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新河中学  江富军&&
近阶段,我们对本校(省一类高中)中学生喜欢读哪些杂志进行了阅读调查。调查在阅览课进行,调查对象234人,其中高二131人,高一103人。调查方式为问卷与谈话结合。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意林》、《读者》等美文读物最受欢迎
调查结果显示,最喜欢读的杂志是《意林》、《读者》等读物。《意林》104人,占44%,《读者》76人,占32%,《青年文摘》25人,近10%,《格言》20人,占8%。调查是多项选择,总共有60来种喜欢的杂志。《意林》、《读者》等美文读物类最多,达240人。这与在语文阅览课上调查也有关。《科学FANS》、《奥秘》、《太空探索》、《科幻世界》等科技类第二,21人,其中《科学FANS》8人。《青年博览》、《世界博览》、《旅游》知识博览类12人。文学类1 1人,选《萌芽》4人,没有选择《十月》、《当代》等核心文学刊物。社会类、文史类较少。
跟踪调查得知,《意林》杂志受欢迎的理由很多,罗列如下:
封面是绿的,很醒目,给人以生气蓬勃的感受。纸质好,有很好的手感。(外观感受好)
有写高中校园生活的文章,有我们学生关注的明星生活、轶事,有国内外哲理的小散文,有讲美食、美景的小散文,有幽默小段子、趣谈之类,最后一面有趣味小游戏,有讲教育下一代或职场生活的文章。杂志上广告很少。(内容涉及青春生活的方方面面,多而全,符合中学生活层次,且没有广告干扰)
平时广告做到我们同学中。据说所载文章多次与高考撞题、撞内容。(宣传效果好,渠道正确,与高考“接轨”,实用与欣赏兼容)
喜欢故事类杂志的只有两位同学,说明阅读层次不低。选择《萌芽》的比较多,与新概念作文的影响有关。大型文学杂志受冷场,说明阅读层次不够高。社会类、文史类没有选择,说明阅读避开难度,缺少挑战。
现在正在读的杂志是
现在正在读的杂志指语文阅览课上当时正在读的杂志,总共100多种。也是多项选择,统计结果:《意林》31人,《读者》29人,整个美文读物类96人。科技类15人。文学类24人。知识博览类15人。社会文史类18人。
从自己最喜欢的杂志到正在读的杂志看,文学类增多,阅读层次提高,难度加大。《芙蓉》、《名作欣赏》、《小说界》、《影视艺术》、《红楼梦学刊》、《书城》、《散文诗》、《世界文学》、《作品与争鸣》等都进入了学生的阅读范围,社会文史类阅读也不少,《环球人物》、《南风窗》、《瞭望》、《看历史》、《人物周刊》、《财新周刊》、《中国新闻周刊》等都进入了视野。阅读层次提高,难度加大的原因可能是语文老师进行了导向。
科技类阅读减少,这可能也与语文阅览课有关。反过来说明理科阅读也需要进行。理科阅读加大少年的科技兴趣,提高探索热情,与文科阅读一样,也会有效地发现自己的潜能,孕育自己的专业方向,激发学习热情。
阅读故事类的一人。《新华文摘》、《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等杂志没人问津。
个人订阅纸质报刊情况
个人订阅纸质报刊的不多。243人中有42人有订阅,占18%,订阅最多的还是《意林》、《读者》等美文读物类杂志。订阅报纸的只有2位同学。与前几项不同的是,班级之间差距大,多的班级有16人订阅,少的班级只有2人订阅。可能是老师在导向,同学间跟风订阅。可见阅读受环境影响的因素比较大。
跟踪调查得知,不订杂志的原因是自己没有这个习惯,家里也没有订过。
个人订阅报刊有独到的好处,与买书一样,能够用书籍、杂志的拥有来促进知识热情。而且报刊还有一种期待,每月、半月、一周新鲜一次,让自己不知不觉地进入了阅读层次。从个人订阅少的情况可见,我们没有重视用阅读来引领自己。
网络阅读内容丰富但不安静,缺乏杂志阅读那样既丰富又能静静地滋润精神。
反对摘录的原因是没时间
好多班级同学带着摘录纸。摘录纸上有题目、出处、时间、摘录内容、摘录理由、同学评论,其中摘录内容三百字左右,同学评论要求四位。谈话调查得知,大部分同学反对这种摘录,他们知道不动笔墨不看书的道理,但40分钟,摘录占去15分钟了,写摘录理由又得5分钟,剩下的时间还要看四位同学的摘录,写四个评语,这样看书、选材料就显得匆匆忙忙,浮光掠影的,反而选不出好材料。不如摘录几句话,好好琢磨琢磨收获大。
摘录、点评,让阅读材料与自己的思想交流,形成一定的思维系统,这是很重要的阅读方法。但与一节课这样短短的时间有冲突,怎么解决,确实值得研究。比如有同学提出杂志可以借阅的要求,当然,这该是过往期刊。也有用复印的,成本太高。
其实,从刊物上摘下关键语句,在网上百度复制粘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杂志阅读的连接功能
一个人的阅读可以有这样一些阶段:从故事阅读开始,到情感(言情)阅读,到人物阅读,到思想(问题)阅读。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开始不屑于小学生式的故事类阅读,会自动地对自己的阅读提出层次要求。他们也会不屑于教科书上的概念,会要求自己超越,又超越不了,面对大部头名著望而却步。加上学业繁重,空闲时间有限,这时候,杂志成了他们的首选。杂志,是他们的心灵与名著的连接点,也是他们与世界的连接点。
杂志阅读不同于报纸阅读那般零碎,报纸太注重时效性,图书太注重体系与深度,杂志最贴心,尤其是非专业杂志,尤其是针对中学生世界的青春读物。它们回避纯粹的故事类阅读,将许多思想类的内容零打碎敲,以中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旁敲侧击。他们会把人物的关键轶事轻捷地书写,把情感浓缩成短短的文字。同学们就是从这些杂志中接触一个个名人,知道各种理论、观点。
这些内容,既弥补了教科书的不足,也让同学们为自己的精神奠基。让自己喜欢的杂志伴随自己,心灵经常受到滋补,青春迷茫时能有所偎依。当然也有人说是《意林》、《读者》是心灵鸡汤,杂烩羹,也有人说是学生的精神支柱,心灵滋补。精神支柱还是心灵鸡汤,有时看怎么读。以积极的、有追求的心灵去读,心灵鸡汤也会滋补。本次调查中原来喜欢的杂志,代表自己从前的,比如初中时喜欢的;现在正在读的,代表现在努力提高的层次,发展方向。高中阅览课在提高语文水平的同时,也对学生的思想境界提出要求。因此,好好读杂志,能引领自己的精神。
《新华文摘》、《文学评论》等杂志没人问津,但订阅目的就是告诉同学们,这些是最高层次的思想理论杂志,翻一翻,感受感受。它们可能决定你们将来的追求方向。正如图书馆有《资本论》、《小逻辑》,不一定让学生借读,而是让他们知道有这样高端典籍的具体存在。一定要是很不错的!
我想这些是由个人兴趣来决定的!喜欢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但是那些口碑差的书和没有用的书还是尽量少看。如果想尽量锻炼社会能力的话,可以各方面都涉猎一点。这样对步入社会是很有用的!
其他答案(共8个回答)
周报 《读者》 《青年文摘》
读者提名的杂志共有500多种,2005年排在前十名的读者经常购买的杂志依次是:①《读者》②《知音》③《家庭》④《青年文摘》⑤《家庭医生》⑥《女友》⑦《故事会》⑧...
你就看一些作文集,多看美文就行了。
学写作文是个循序渐进的事儿,不是一两天成的,我们老师跟我们讲作文用的是《高中作文导写教程》,觉得还不错,班上蛮多人自己...
意林 它容易打动中学生的情感
读者是大众 但意林却倾向中学生
看看“感动中学生”系列书籍吧,比如《感动中学生的100篇散文》《感动中学生的100部电影》《感动中学生的100本小说》之类的,我经常推荐给学生看的。因为那些精选...
答: 初级会计职称是不是越早报名越早考
答: 学聘网是中国最权威的教育培训与招聘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内容涵盖各类考试信息,学习资源,培训学校信息,课程信息,提供最全面的学习考试资讯和教育机构,课程分类信...
答: 侧重点不一样,前者更专业一些,因为做的领域小。
答: 省级考试局/考试院的网站,可以查询,
在哪个网站报名的就在哪里查成绩。
如,2011年海南省成人高考考试成绩查询,海南省考试局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读者是不是杂志?
读者杂志 读者是不是杂志?
相关解答一:读杂志的好处. 1.可以使我们增长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2.可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3.可以使我们变的有修养.4.可以使我们找到好工作.5.可以使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相关解答二:读者杂志怎么订阅? 1.到邮局的窗口,查《读者》的邮发代号,填表(你梗地址、电话等)、交钱就可以啦!2.可以异地,地址填你朋友的就可以了!3.邮局订阅以后,每期杂志送到家门口!小区的邮箱或者收发室等!4.现在部分有亲情订阅!其实你直接给你邢台的朋友订阅就是亲情订阅啦!相关解答三:读者杂志 有几个版本?都是什么? 《读者》(原创版)邮政代码28-221
36.00/年《读者》(原创版)创刊于2004年9月,系《读者》系列刊物,是《读者》杂志拓展原创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杂志注重思想性、可读性、参与性,给读者更新鲜的原创体验和精神享受。开创了一方独具骸色和生命力的原创天地,丰富和拓展了《读者》的品牌内涵,影响力和受众群不断扩大。从2006年起,《读者》(原创版)改为月刊《读者》(乡土人文版)邮政代码28-222《 月刊
36.00/年原名《读者乡村版》创刊于2000年1月,该刊继承了《读者》的人文特色,选取反映百姓生活、田园情怀的题材,注重文学性、可读性。主要目的是为了发挥《读者》的品牌效应,考虑到《读者》的读者群主要集中在城市,因而创办一份与《读者》风格接近、内容健康向上、通俗易懂、适合广大农村读者阅读的杂志,2006年改名为《读者》(乡土人文版)《读者》(繁体版)创刊于2005年。面对北美华人,港澳台同胞,东南亚等惯于阅读繁体字印刷的树刊。为了使得中文媒体在华人中的传播形成一种不必要的障碍和阻隔,推出了《读者》(繁体版)《读者欣赏》《读者欣赏》创刊于2001年,是由《读者》杂志社主办的又一子刊。《读者欣赏》以艺术、美术、摄影欣赏内容为主,用图说话,以美示人。本刊为大16开,100页全彩色图片杂志,是一本结合现代艺术及古典精粹、博长增见的优秀期刊。主要栏目:卷首、每月图粹、文化纪事、大师巨匠、名作欣赏、名牌、当代艺术、摄影大师、中国摄影家、摄影实践、漫画大师、漫画、绘本人生、新作、古画遗珍、奇趣大自然、人物、艺术人生《读者》(维文版)1993年元月,维文版的《读者》正式出版发行《读者》(盲文版)《读者》杂志在创刊16年时,有了自己的第二个版本。这个版本的出现似乎又是一项公益活动。因为这个版本不但范围小,《读者》杂志自己每年还得承担四万元,资助这个版本的出版。《读者》大字版《读者》大字版的目的是使中老年读者能够更方便、更舒适地阅读杂志。为了提高阅读的舒适感与内容识别的速度,大字版《读者》将在字体和整体规格上有显著的提高,而杂志内容将与同期的《读者》保持一致。还有的就是我们平时常见的标准版。参考资料:/viewthread.php?tid=26233相关解答四:如何向《读者》杂志投稿? 一、要求首发。二、题材、体裁不限,风格不拘。以情动人,以理喻人,文笔简练,未曾在纸质媒体公开发表。鼓励新人新作。三、文章短小精悍。四、投稿时请附作者简介,以便我们刊登之用。五、一经选用,即付稿酬和样书。本刊稿酬为每千字500元。六、投稿方式:邮寄:(730030)兰州市中央广场邮局《读者》(原创版)编辑部电子信箱:七、不退稿,请自留底稿。三个月未接到用稿通知者可自行处理。【审稿过程中的一些感想】一、关于原创版的“原创”问题:作为中国第一文摘大刊《读者》杂志新推出的一份原创刊物,《读者》(原创版)要求稿件的首发(在网上发表,但未曾在纸质媒体发表的可以放宽考虑),并反对一稿多投。但是,有些作者不是很清楚这一要求,把以前在其他报刊发表过的或者自己著作的一部分拿来投稿,或者做一些修改后投稿,这实质上违反了我们原创版的“原创”精神,对读者也是很不公平的,对此我们持反对态度,对此类作品也将不予刊发。还有一些抄袭者恶意剽窃他人文章,在我们核实的时候仍不悔改。对于抄袭者,情节严重的,我们将予以曝光并向当地相关部门通报相关情况。作为编辑,我们理解作者的劳碌与艰辛;希望作者也能多理解和支持一本原创杂志的生存和发展。二、关于电子邮件投稿的自动回复问题:我们前段时间与部分作者的交流中,发现有些作者希望我们的投稿信箱开通自动回复功能,以确认投稿是否收到。我们在以前曾开通过自动回复功能。但是,有的作者的投稿信箱也有此功能。也就是说,当这个作者给我们投稿的时候,一夜之间,我们的电子信箱全部堆满了“自动回复”。这种情况我们出现过多次,给我们的工作造成了太多的不便。最后,没有办法,我们只好取消了自动回复。目前,给我们杂志投稿的作者涉及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开通自动回复的条件尚不具备。这种情况还请各位作者能够谅解。三、关于电子邮件投稿的“已阅回执”问题:有的作者在给我们发邮件的时候,设置了“已阅回执”。也就是说,我们的编辑只要打开他(她)的电子来稿,他(她)就会收到一份“已阅回执”。但是,有些设置回复的作者却没有收到回执,便怀疑我们是否打开了稿件。首先,我们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所有来稿一律打开(除非含有病毒的)。原创版是中国第一大刊《读者》创办的刊物,作为《读者》集团的一分子,我们会善待每一位作者,善待每一篇来稿。从另一个角度看,作为一本新的刊物,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对待我们的作者。其次,没有自动回复的原因有二,一是我们采用的是outlook系统看稿,每个编辑从总的信箱()的来稿中拷贝一部分拿到自己的电脑上看。在电脑上没有上网的情况下,无法发送“已阅回执”。二是我们前段时间信箱出了问题,同样的一篇投稿到我们的信箱时变为相同的几篇甚至几十篇,编辑看稿的时候首先变为删稿,这时常常跳出的“是否发送‘已阅回执’”对话框就显得非常麻烦,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有的编辑就点了不再发送“已阅回执”了。(而且,据我的操作情况,我发现好像任何一个编辑在审拷贝过来的邮件时点击了“不再发送”,都对整个信箱有效。)相关解答五:如何投稿给《读者》杂志 还是邮件比较快吧。邮寄:(730030)兰州市中央广场邮局《读者》信箱《读者》(原创版)编辑部唯一投稿电子信箱:相关解答六:怎样定杂志读者 《读者》半月刊 定价:4元 全年价:96元 邮发代号:54-17
《读者》(乡土人文版)月刊 定价:5元 全年价:60元 邮发代号:28-222
到邮局的窗口,查《读者》的邮发代号,填表(你的地址、电话等)、交钱就可以啦!一般情况下是年初订或者是五月的时候可以订下半年的
读者还有一种叫做合订本,一般一个季度就有一本的,相关解答七:读者是不是文学杂志 是的。全国知名文学杂志有《最小说》、《读者》、《萌芽》、《故事会》、《人民文学》、《青年文学》等。《读者》杂志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创刊于1981年1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读者》杂志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读者》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读者的选材区别于国内大多文摘类杂志,在整个刊物中尽情流露着思想的细腻和深度,人文的博大和文化的精致,这是影响着中国数千万小知识分子的一个纸杂志,其中大量出现着国外精品启迪散文和台湾林清玄的佛性散文以及刘墉的哲理化短文,当然也收罗有大量反应中国社会和文化现实的理性评论文章。相关解答八:读者最多的杂志是什么 根据我观察,看《青年文摘》《攻者》,纪实类《知音》《家庭》的人很多。几乎每个城市每个报刊亭都有的杂志是这些,,我很喜欢看的就是《意林》《青年文摘》、《读者》还有打工文学《江门文艺》等相关解答九:意林杂志好还是读者杂志好?? 各有各的好。《意林》中多嘉树。美文华章,犹如音乐,余音绕梁。奇思妙想,梦笔生花,会意处可浮一大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莫言相关解答十:《读者》和《读者文摘》是一本杂志吗? 是的,《读者》杂志的前身是《读者文摘》,以下是关于《读者》的有关资料,希望对你有用《读者》和“《读者》现象”1993年,中国一本月发行量300多万份的杂志因为不愿意再卷入商标纠纷,忍痛更改已经使用了十余年的刊名。此事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各大媒体竞相报道此事。读者听到杂志要改名的消息后,纷纷致信编辑部,强烈反对。一本杂志的改名竟成为当年国内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引发各界关注,这在中国是第一例。出人意料的是,该杂志改名后的发行量,不降反升。这本引发全国乃至世界传媒关注的“改名”杂志,叫做《读者文摘》。她在此次风波后,改名为《读者》。1993年7月号,由《读者文摘》改名而来的《读者》,刊发了一则特别的卷首语:“从本期开始,《读者文摘》正式更名为《读者》。《读者文摘》的事业,在出刊143期后,将由《读者》来继续。……《读者文摘》开始进入《读者》时代。”1980年的秋天,甘肃人民出版社的总编辑曹克己找到在出版社科技室工作的胡亚权,对他说:“听说你会办杂志,你就来负责办一本杂志吧!”“办什麼刊物呢?”“具体你自己去想。过半个月,我要听你讲一个方案。”於是,胡亚权拉上志同道合的郑元绪,摸索著办起了一份杂志。这就是《读者》的前身《读者文摘》。创刊号编完后,他们把当期的重点内容与办刊宗旨放在《光明日报》刊登,不久之后的1981年4月,杂志正式推出。《读者》的开创者们可能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情景,“《读者》现在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杂志,但同时又能保证自己的高品质、高品位,受到贾平凹、余秋雨、刘心武、梁晓声等众多文化人士的称赞。”《读者》杂志社社长彭长城说。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编辑孟臻介绍说:“《读者》从创刊时月发行量3万册,到2006年4月份月发行量已达1003万册,目前《读者》月发行量稳定在900万份以上,居中国和亚洲第一,世界综合类期刊第四位,被誉为‘中国期刊第一品牌’。”26年来,几乎是伴随著改革开放而诞生的《读者》影响的人数以亿计。杂志创办人之一郑元绪在这本杂志200期时,写下这样一句话:“读者是流动的,一部分离去了,一部分人又来了,这很正常,而这种流动著的读者,却创造了一个奇迹。”《读者》创造的奇迹就是成为“中国期刊第一品牌”,同时,“《读者》现象”逐渐形成。提起“《读者》现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说法。《读者》杂志社常务副社长陈泽奎说:“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形成了‘《读者》现象’的说法,90年代开始有了比较明确的提法。最近几年这个说法提得比较多。”他认为,通常说的“《读者》现象”,就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甘肃,办成了“中国期刊第一品牌”的《读者》,以及《读者》既保持了在内容方面高雅的品位又留住了庞大的读者群。不少人提起“《读者》现象”,就会提起“在甘肃这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的说法,但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文教授并不认同甘肃文化不发达的说法。李文认为,现在甘肃虽然不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但文化、历史积淀非常深厚,而且甘肃还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多民族文化的交汇中心。在他看来,“《读者》现象”与甘肃厚重的文化有一定的传承关系。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青年杂志 pdf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