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岀售密度0.82含水率80污泥密度1个

原油密度测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原油密度测定。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3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原油基础知识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原油基础知识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一种新型的原油含水率在线监测装置研究及应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一种新型的原油含水率在线监测装置研究及应用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原油盘初】油价窄幅震荡,后市待一系列重磅消息指引
  ――周二(12月6日)原油盘初,油价窄幅震荡。美油交投于51.36 /桶附近,跌幅约为0.83%;布油交投于54.56美元/桶附近,涨幅约为0.68%。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随着OPEC内部减产协议最终尘埃落定,油市下一个关注点聚焦于非OPEC国家的加入。因OPEC减产料将降低欧洲石油供应,布伦特对WTI溢价达到两个多月最大。北京时间周三即将公布API和EIA原油库存报告,还将公布EIA月度短期能源展望报告,投资者需密切关注。  周一(12月5日)油价小幅收涨。美国WTI原油期货1月合约涨0.21%,报51.7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2月合约涨0.88%,报54.94美元/桶。OPEC仍在努力和非OPEC协商减产的相关事宜,以促进油市恢复稳定,抑制供给过剩,提振市场信心。但是,投资者对实施减产前的产量增加仍存在疑虑,令油价涨幅受限。  (上图为美国NYMEX原油期货1月合约价格K线图)  (上图为布伦特原油期货2月合约价格K线图)  OPEC秘书长巴尔金都周一(12月5日)表示,14个非OPEC国家受邀出席12月10日的会议。OPEC寻求与美国、中国和进行对话。OPEC减产协议旨在促进油市恢复稳定,希望OPEC协议达成后库存加速减少。石油的平衡价格取决于供应和需求。OPEC希望达成“平衡油价”。已经组建委员会来确保减产协议的执行,产油国将在6个月后对减产影响进行评估。OPEC和非OPEC委员会将一同监控减产。预计到2040年产油量将增长1700万桶/日。预计明年产油量增速与今年一样稳健。  据彭博分析,油价升至16个月高点,因OPEC邀请14个非OPEC产油国到维也纳开会,希望在减产方面获得更大范围的合作,这14个产油国产量共占全球约五分之一。  布伦特对WTI溢价达到两个多月最大,因为OPEC减产料将降低欧洲石油供应。自从OPEC上周达成减产协议以来,油价已涨逾15%。  知名财经网(,)站Forexlive称,随着OPEC内部减产协议最终尘埃落定,油市下一个关注点聚焦于非OPEC国家的加入。OPEC与非OPEC会议将于12月10日在维也纳召开,目前受邀名单已有14个国家:、阿曼、哈萨克斯坦、巴林、哥伦、刚果、、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玻利维亚、文莱与乌兹别克斯坦。受此影响,布油价格升至55美元/桶上方,为2015年中期以来最高。  普氏能源称,12月10日会议的与会名单上缺少了一个重要的产油国――。该国已正式表明不会承诺减产。  此外,墨西哥石油公司的官员上周也表示,墨西哥不打算进一步减产。墨西哥是受邀国家中产量仅次于俄罗斯的产油国。据墨西哥石油监管机构,随着深水油气区块的竞拍,预计墨西哥原油产量每日增加90万桶。  从供需基本面看,路透调查显示,OPEC 11月原油日产量较10月增加37万桶,达到创纪录的3419万桶/日,其中安哥拉产量增幅最大,包括尼日利亚、利比亚、和伊拉克在内的其他国家也小幅增产。由于OPEC将日产量减至3250万桶的减产协议将于明年1月1日起生效,因此当前没有产量目标。  此外,阿美表示,把面向美国客户的阿拉伯轻质油明年1月官方售价调整至每桶较阿格斯含硫原油升水0.05美元,较12月下调0.3美元。把面向亚洲客户的阿拉伯轻质油明年1月官方售价调整至每桶较阿曼/迪拜均价贴水0.75美元,较上月下调1.2美元。这或许暗示着沙特致力于保持其在美国和亚洲的市场份额。但是,该公司把面向欧洲西北部客户的阿拉伯轻质油明年1月官方售价调整至每桶较伦敦布伦特原油加权平均价贴水4.2美元,较12月上调0.3美元。  汇通网提醒:北京时间周三(12月7日)05:30将公布美国截至12月2日当周API原油库存报告;北京时间周三(12月7日)23:30将公布美国截至12月2日当周EIA原油库存报告。此外,北京时间周三(12月7日)还将公布EIA月度短期能源展望报告。投资者需密切关注。  从地缘关系看,美国陆军工程兵团本周一(12月5日)否决了Dakota Access管线的地役权请求,这意味着该管线至少暂时无法推进。由于该条管线直接关乎50万桶/日的巴肯盆地页岩油产量,对EIA库存、原油产量等指标有重大影响,因此对国际油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此外,伊拉克库尔德党表示,仍未与巴格达就2017年预算达成协议。在石油出口问题上与巴格达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将与巴格达就OPEC减产进行合作,但尚未进行讨论。伊拉克库尔德地区石油部长Hawrami称,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地区政府(KRG)可以在不减产的情况下与OPEC进行合作。  从市场联动性看,周一(12月5日)纽约时段,宪改被公投否决的消息对市场的影响完全消散,市场重新回到升息前景上来,分析认为美债收益率涨幅过高,因此在下周美联储会前投资者获利了结,美元指数回落跌至100整数大关。虽然,美国周一公布的ISM非制造业指数和LMCI表现均好于预期,且美联储两位官员发表升息言论,但是,这些和言论并未给美元带来太多的支撑。通常情况下,美元走强,将打压以美元计价的油价。而美元走软,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油价上行。  从市场预期看,据FX678援引《华尔街日报(,)》消息,在原油过剩严重以及油价上涨的驱使下,一些此前因原油配额作假而“臭名昭著”的OPEC成员国这次或许会老实地执行减产协议。能源咨询机构Energy Aspects调查预计OPEC成员国服从并切实执行减产协定的可能性为82%。基于OPEC切实减产直至实现供需平衡的预期,2017年油价预计将稳定于50-60美元/桶区间。  汇通财经易汇通软件显示,北京时间09:32,WTI原油报51.32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报54.53美元/桶。
(责任编辑: HN6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原油盘初】油价窄幅震荡,后市待一系列重磅消息指引》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当前位置: >>
>> 油藏工程统计公式汇编
油藏工程统计公式汇编前言 油藏工程是油田开发的灵魂,是油田开发重要学科之一,它的任务是在精 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开发方案、动态分析效果评价、开发趋势预测、 调整挖潜对策制定,以期获得油田开发最高采收率和最佳经济效益。 在油藏工程研究中,除借助于当今先进的技术方法外,还经常应用常规的 数理统计和类比。为帮助油矿现场开发地质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在实际工作
中 的方便,作者将三十余年收集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和发表过的统计经验公 式,按油田开发相关顺序分类整理汇编成册,仅供使用者结合自己工作实际选 用参考。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汇编中难免有不妥和差错,敬请使用者批评指正。 另外由于作者在收集过程中,部分遗忘了公式提出者的姓名,在此深表歉 意。一九九七年 目录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六章储层描述参数计算 储层非均质性参数 储层物性参数计算 孔隙结构描述参数 含油、水饱和度确定方法 油气层损害的评价参数 高压物性的统计公式 体积系数统计公式 地下流体粘度统计公式 地下流体密度统计公式 流体和岩石压缩系数统计公式 地质储量与可采储量计算 地质储量计算方法 采收率与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井网与井网密度确定方法 井网控制 合理井网密度与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的确定方法 油气水计量与油井产状公式 油气水常用的计量公式 油井产状公式 开发动态指标计算1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八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九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速度和程度的计算 强度和指数的计算 各种压力与压差计算 递减率与含水上升率计算 各类比例系数计算 水侵量计算 周期注水参数的确定 开发效果评价理论计算与统计图板 综合含水率及耗水量大小评价 无因次注入,无因次采出曲线 注入水利用率与图板绘制 注采压力系统评价方法 稠油藏注蒸汽热采 热物性参数的计算 注入蒸汽的利用效率计算 开发技术指标的预测 合理采油速度预测方法 含水与含水上升率和见水时间预测 产油量递减规律与产油量预测 油层平均地层压力的预测 最大排量预测附一、油藏工程常用参数代号与单位换算 附二、开发效果评价的统计图板2 第一章储层描述中参数计算油气藏开发的对象是深埋于地下的含油气储集层,而表征储集层特性的参 数是研究、认识和评价其好坏的依据。描述储层特性内容丰富,但在矿场实际 工作人员中,经常遇见和使用的有储层非均质性、储层的物性、孔隙结构以及 储层内所含流体的高压物性等。 第一节 信层非均质性参数1. 砂岩系数――指地质有效厚度与地层从顶到底所有岩石的总厚度之比 (注我国又称净总厚度比) 。 2. 分层系数――指每口井中的小层数之和与总井数的比值。 3. 砂岩稳定系数――指储层的发育面积与开发区块的总面积之比。 4. 连通系数――-指二个地层相互连通的面积与开发区块总面积的比值 或指地层相互连通的厚度和与总厚度的比值;或剖面中砂岩连通的井数 与总井数的比值。 5. 渗透率变异系数(Vk)――指平面上最大渗透率和最小渗透率的均方差 与平均渗透率的比值。VK=K max ? K min?K6. 渗透率极差――指纵向上最大渗透率与最小渗透率的比值。渗透率极差=K max K min3 7.单层突进系数:从两个方面求取. 静态上:单层突进系数= 动态上:单层突进系数= 8.油井单层最大渗透率 油井厚度权衡平均渗透率 注入井单层最大注入强度 注入井平均注入强度平面突进系数――指最大水线推进距离与平面水线推进距离的比值。以上八个参数用于储层非均质性描述,非均质性既有平面,也有层间和层 内非均质性,用时应针对描述内容选择。另外还可以应用下列参数。 层内非均质性 (1) 粒级层序,即层内粒度韵律性。若层内由下向上粒级由粗变细者,为 正韵律;由细变粗为反韵律,若层内粒级反复变化则为复合韵律。 (2) 层内非均质性的渗透率变异系数,渗透率极差,突进系数参数,均按 层内分段计算结果判别。 (3) 层内非均质性还可统计不稳定薄泥质夹层及其它隔层分布。如用隔层 宽度与井距的比值大小表示。 平面非均质性 (1) 砂体的几何形态,一般以砂体的长宽比表示。如席状砂体:长宽比近 于 1:1,平面上呈等轴状;土豆状的长宽比为≤3:1;条带状的长宽 比>3:1≤20:1;鞋带状砂体长宽比>20:1。 (2) 砂体的连续性,重点是侧向连续性(即砂体短轴方向) ,用砂体实际 宽度与井距之比表示。 (3) 砂体配位数――指一个砂体和几个砂体接触连通的比例。 层间非均质性 (1)高和特高渗透层的分布情况。4 (2)层间隔层状况,可按不同等级厚度所占井数的频率表示。也可用等厚 图表示。 第二节 储集层物性参数计算一、 孔隙度、 岩石孔隙是储集层储集流体的空间场所,反映储层储集流体性能好坏的用 孔隙度表示。岩石的孔 隙度是指岩石中孔隙体积与同一岩石的总体积之比。岩石孔隙有绝对孔隙度(总孔隙度)和有效孔隙率。油田开发有用的是有效孔 隙度。 1.绝对孔隙度(总孔隙度)――岩石总孔隙体积(包括连通的和不连通的 孔隙)与岩石的总体积之比 φ 绝=总孔隙体积(V总) 岩石总体积(Vf)2.有效孔隙度――指岩石中互相连通的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 φ 有=岩石中连通的孔隙体积(V连) 岩石总体积(Vf)3.孔隙性好坏分级 级别 Φ (%) 极差 <5 差 5―10 中等 10-20 好 20-25 特好 >254.孔隙利用系数――指无水采油的油层水淹平均饱和度减去束缚水饱和 度。 5.孔隙系数――指有效孔隙度与绝对孔隙度的比值。 孔隙度值的求取,一是岩芯实验方法测取,二是测井曲线求取。岩芯实验 由研究机关进行,而测井解释矿场人员也可进行,因此介绍几种测井曲线求取 孔隙度的方法。 1.密度测井5 密度测井是一种主要的孔隙度测井方法。通过测井所得到的地层体积密度 等于岩石颗粒密度和孔隙内流体密度的加权平均值,即: ρ b=φ ρ f+(1-φ )ρ ma 整理得φ =?b - ?ma ?f ? ?ma式中:ρ b――地层体积密度 ? ρ ma――岩石骨架密度 ρ f--地层孔隙中流体的密度 常见的岩石颗粒密度和流体密度见下表 颗粒 硬石膏 白云岩 方解石 石灰岩 石英 高岭石 伊利石 微晶高岭石 岩盐 煤 密度(g/cm3) 2.95 2.88 2.71 2.70 2.66 2.63 2.76 2.00 2.17 1.00—1.80 流体 密度(g/cm3) 0.00129 空气(标准状况下) 0.00078 天然气(标准状况下) 2 天然气(3000 磅/英寸 ,180°下) 0.146 0.780 50°API 的原油 0.786 30°API 的原油 1.000 10°API 的原油 水(标准状况下) 1.000 淡水 1.026 海水 1.180 高矿化度水2.声波时差测井 声波时差测井主要用来确定岩石的孔隙度,它是记录声波沿着井眼方向穿 过一定厚度地层所需要的传播时间。声波测井的响应公式为 △TL=A+Bφ 系数 A 取决于岩性,系数 B 与有效应力和颗粒结构有关,在不含粘土胶结 砂岩中,平均传播时间近似由下式求出: △t=φ △tf+(1-φ )△tma6 φ=t ? tma tf ? tma式中: △t――测量的砂岩地层声波时差 △tma――砂岩骨架声波时差 △tf――孔隙中流体的声波时差 一般沉积岩骨架声波速度、声波时差见下表 砂岩 石灰岩 白云岩 硬石膏 岩盐 套管(铁) 淡水 盐水 空气 石油 声波速度(英尺/s) 1
声波时差(μ m2/英尺) 55.5—51.0 47.6 43.5 50.0 66.7 57.0 189.0 185.0 919.0 232.0雷蒙――汉特公式求孔隙度193 .23 ) t 180 或φ =56.7(1) tφ =64.46(1-式中:△t――时差测井读值 由于测井解释孔隙度是时差与地面分析孔隙度建立的上述回归方程,因此 计算的孔隙度是地面孔隙度,根据辽河油田地面孔隙度与地下孔隙度的关系, 得出地下孔隙度换算公式: φ f=1.01432φ -1.00232 式中:φ f――地下孔隙度 φ ――地面孔隙度7Υ =0.9995 3.中子测井 中子测井主要用来划分孔隙性岩层和确定岩层的孔隙度。当地层孔隙中的 液体是地层中氢的主要来源时,中子测井值就和孔隙中液体体积相对应。如岩 石骨架不含氢,则中子测井的读数就等于孔隙度。 二、 渗透率 储油气层岩石均为多孔介质,且多数孔隙(裂隙)是相互连通的。在一定 的压差作用下,流体通过连通孔隙而产生流动。因此,这种在压差作用下岩石 允许流体通过的性质就称为岩石的渗透性,表示岩石渗透性好坏,用渗透率表 示。岩石的渗透性是储层重要物性,是能否形成油气藏能力的重要条件。 (一) 渗透率类型 1. 绝对渗透率――指当通过岩心孔隙的单相流体时实测的渗透率。一般用 空气,故又叫空气渗透率。 2. 有效渗透率――指当有两相或三相流体通过岩石时,测得的岩石对其中 一相流体的渗透率。 3. 相对渗透率――是指岩石的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二) 渗透率计算 1.岩石渗透率的“达西方程” K=Q?L A( P1 ? P 2)式中:Q――流体的体积流量 μ ――流体粘度 L――岩石长度(岩心长度) A――流体流过的横切面积8 P1――进口端压力 P2――出口端压力 3.用孔隙度 Φ 和束缚水饮和度 Swi 计算渗透率。 国外,较广泛应用以φ 和 Swi 为基础的统计方法计算孔隙性地层的渗透率, 所建立的经验方程一般有如下形式 K= ( C·?xSwi )y式中的 C、X、Y 为经验系数,与地层的孔隙度、胶结情况及油气性质有关。 (1)对于中等密度的油层 K=250?3Swi(2)对于气层 K=79?3Swi(3)目前常用的解释方程 K 1 / 2 =100·? 2.25 Swi以上的经验方程只适用于中等孔隙度(φ =15—25%)的纯净,固结的砂岩 地层。 为了得到更完整的解释方程,胜利油田以实际数据为依据,推导出具有普 遍意义的方程,有两种形式: (1)适用于高、中孔隙度砂岩地层 lgK=P+7.1lgφ -NlgSwi 式中 P、N 为系数,与孔隙度和压实程度有关9 P=ao+a1 lg?A3 1 .1 lgN=?A3式中 ao、a1、A3 为经验系数 ao=3.5~5.0;a1=0.2~0.4;A3=0.08~0.2 (2)适用于低孔隙度地层 lgK=8.63+7.1lgφ +0.173 lg(1-Swi) 1?? lg B3式中 B3 是压实程度的函数,一般 B3=0.7~0.8 4.用孔隙度φ 和粘度中值 Md 计算渗透率 根据我国八个油田 4573 块岩心的实测数据,找出 K、φ 、Md 三者之间的密 切的相关关系,推导出如下解释方程 lgK=D1+1.7lgMd+7.1lgφ 式中 D1 为经验系数,主要与砂岩地层的压实程度有关,一般随压实程度的 增加而呈规律性增大。 4. 裂缝性油气藏估算裂缝渗透率公式: K=8.37×106×W2 式中 W――裂缝宽度 5.试井法求渗透率 (1)系统试井求渗透率 系统试井又称稳定试井,它是通过变更油、水井工作制度来实现的。当每 种工作制度生产稳定后,测取产量、压力以及其它资料,然后绘制系统试井曲 线,得到该井的产能方程,进而求出平均渗透率。10 直线型指示曲线求渗透率re 3 1.842 ? 10 ?3 jo?oBo[ln( ) ? S ] rw 4 K= h?曲线型指示曲线求渗透率re 1.842 ? 10 ? 3 ?oBo[ln( ) ? 0.75 ? S ] rw K= ah?以上两式中 jo――采油指数 qo――稳定日产油量 PR――目前地层压力 pwf――流动压力 μ o-地层原油粘度 Bo――地层原油体积系数 re――泄油半径 rw――油井半径 S――表皮系数 h-油层有效厚度 a――二项式产能方程系数 系数 a 的求取方法有两种 一是作图法: 二项式产能方程: △p=aq+bq2 变换后得:△p/q=a+bq 。以△p/q 为纵座标,q 为横座标,在直角座标系 (m) (m) (m) jo=qo PR ? Pwf(t/MPa.d)(t) (Mpa) (Mpa) (mpa.s)上作图可得一条直线,直线的截距就是 a。11 二是计算法: 在二项式特征世线上任取两点, 可得出两点的座标 (qi,△pi/qi 、 qj, △pj/qj)利用下式求 a a=(△pi/qi)-bqiPi Pj ? qi qj 而 b= qi ? qj(2)不稳定试井 不稳定试井又称压力恢复曲线试井。它是在油井正常生产时下入压力计并 取得流压梯度后将压力计下到油层中部时关井停产一定时间,测取压力随关井 时间的恢复曲线。以此求渗透率。K??21.9qoBo ?o ? i?o h式中: qo――关井前稳定日产油 ρ o――地层原油密度 i――压力恢复曲线的斜率 其它符号同前。 第三节 孔隙结构描述参数 t/d储集层岩石包括骨架(颗粒与胶结物)和孔隙两部分组成。 一、岩石骨架 1. 分选性――它是反映组成岩石颗粒的均匀程度, 颗粒均匀, 分选系数大。 分选系数是以粒度累积含量 25%和 75%时所对应的点的颗粒直径的比 值。 2. 粒度中值――在粒度累积曲线上为 50%时, 所对应的颗粒尺寸, Md50 用12 表示。 3. 粒度分类 粒度分类是岩石颗粒直径大小来划分的,见下表 岩石娄型 砾岩 颗粒名称 粗砾 中砾 细砾 粗砂 中砂 细砂 粗粉砂 细粉砂 颗粒直径(mm) &00 100—10 10—1 1—0.5 0.5—0.25 0.25—0.1 0.1—0.05 0.05-0.01砂岩粉砂岩主要粒级含量大于 75%时,称为分选性好,主要粒级含量在 50―75%,为 分选中等,小于 50%为分选性差。 二、孔隙 1. 孔隙半径――岩石中孔隙大小与分布是极不规划的,孔 隙大小是用孔隙半径表示,它是将空隙空间简化为内接球的半径。求最大孔隙半径 r 的经验统计公式r? 8K?式中:r――最大孔隙半径 k――渗透率 φ ――孔隙度μ m μ m2 f2. 喉道――颗粒接触处呈较窄的通道,此通道叫做喉道。表征喉道特征的 参数有: (1)喉道半径:它是指垂直于喉道的截面,简化为内接园的半径来表示。 辽河油田得出最小含油喉道半径的经验公式:13 rmin=?4.9( ?w ? ?o) ? Hoa式中:δ =111.9-107.6 ρ ρoa――地面原油密度ρ w――地层水密度 ρ w=1.0007×SC-0.0004(T-20) SC――地层水总矿化度 T――地层温度 ρ o――地层原油密度 H――油藏高度 H=油底深度-油顶深度 (2)喉道中值――指在粒度累积频率分布曲线上相应于 50%的喉道值。 (3)平均喉道半径 Dm Dm=D16 ? D50 ? D84 3(4)喉道分选系数 Sp Sp=D84 ? D16 D95 ? D5 ? 4 606上两式中的 D16、D50、D84、D95、D5 分别为粒度累积频率 16%、50%、 84%、95%、5%时的喉道值。 3. 孔喉比――是孔隙半径与喉道半径的比值。当孔喉比值越接近 1,表明 孔隙结构相对均匀。 4. 配位数――又称孔喉配位数。它是指一个孔隙连通的喉道数。 第四节 含油、水饱和度确定方法含油水饱和度是指单位孔隙体积所含油与所含水的百分比。它包括储层的14 原始含油水饱和度,剩余油水饱和度、残余油水饱和度。 一、原始含油水饱和度 1.岩心实验 Soi=Vo ? ?r ? 100 % Wr ? ?Swi=Vw ? ?r ? 100 % Wr ? ?公式中: Soi,Swi――分别为原始含油、含水饱和度 Vo,Vw――分别为油和水的体积(ml) Wr――干岩样重 Pr――岩样密度 φ ――平均孔隙度 (g) (g/cm3) (f)2.总公司开发科学研究院王庚阳和河南石油勘探局测井公司唐文生等人根 据控制储层原始含油饱和度的岩性、物性参数和取芯井的 42 层资料回归,得出 原始含油饱和度方程 Swi=100.2850846×Swi(1)1.6707008 而 Swi(1)=0..lgK-1.307159lgφ -0.3080127lgMd+0.2119094lgVsh+s Soi=1-Swi 式中:Swi――含油高度校正后的原始束缚水饱和度 Swi(1)――未校正前原始束缚水饱和度 K――空气渗透率 φ ――孔隙度15 Md-粒度中值 Vsh+s――泥质加粉砂含量 3.相渗透率曲线 用某相的相对渗透率与饱和度的关系绘制成相渗透率曲线。 当油相渗透率最大而水相渗透率最小时,油和水相所对应的饱和度就是原 始束缚水饱和度和原始含油饱和度。 5. 大港油田统计公式:Soi=17.6+0.4301φ (lg2K+3) K—空气渗透率 φ ――孔隙度 二、剩余油饱和度 1.物质平衡法计算剩余油饱和度 已知:No=100A·h·φ ·Soi·ρ o/Boi Nr=100A·h·φ ·Sor·ρ o/Bor Nr=No-Np 所以有 Sor=( No ? Np ) ? Bor 100 A ? h ? ? ? Poμ m2 f式中:No――地质储量 Nr――剩余储量 Np-累积产油量 A――含油面积 h――有效厚度 φ ――孔隙度 ρ o――原油密度16(104t) (104t) (104t) (Km2) m f (g/cm3) Boi、Bor――原始和目前的原油体积系数 Soi、Sor――原始和目前含油饱和度 上式变换:Sor=Soi(1-Np/No),当考虑目前压力,则 Sor=Soi(1-Np/No)·Bor/Boi。 2.水驱特征曲线法计算剩余油饱和度 (1)利用水驱特征曲线求出曲线斜率和截距后,求得累积产油量 Np=a(lga fw ? ? lg b) 2.3 (1 ? fw)Sor=Soi(1-Np ) No式中:a、b 为甲型水驱曲线截距和斜率 fw――含水率 其它符号同前 (2)陈元千公式?Sw=Soi (lg WoR ? lg b ? a ? 0.3622 ) ? Swi bNo?Sor ? 1 ? Sw式中: Sw ――平均含水饱和度 WOR――水油比 其它符号同前 (3)利用注入水存水率估算含油饱和度 应用物质平衡原理,注水保持压力开发油田,注进油层的就占据被采出油 的孔隙体积,使含水饱和度增加。 Sw=Swi+Sws=Swi+W wr Vp??WOR=fw 1 ? fw式中:Swi――束缚水饱和度17 Sws――注入水使饱和度增加值 Wwr――油层存水量 Vp――油层孔隙体积 3.巴图林对西西伯利亚 4000 多次实验的统计公式 Sor=26+(Soi-30)[0.65-0.211lg(100Vwi)] 式中:Vwi――注入水线速度 其它符号同前 4.碳氧比测试求剩余油饱和度 Sw=(Sw?-Swi)×1 ? Swi ? Soi ? Swi 1 ? Swim/d式中:Sw――校正后的 C/O 测试含水饱和度 Sw′――校正前的 C/O 测试含水饱和度 Swi――标准相渗透曲线束缚水饱和度 Soi――标准相渗透曲线残余油饱和度 Sor=1-Sw 5.王庚阳、唐文生等人解释方程 Sw=Ao/exp[2.3(Bo·K·Krw·Rt)/(Rw·Fφ )] 式中:Sw-储层含水饱和度 Ao、Bo――与储层孔隙结构和表面润湿性有关的常数 Ao=0.; Bo=0.K――岩石粒度中值对地层因素影响的校正系数 Krw――地层水电阻率对地层因素影响的校正系数 Rt――储层电阻率(包括油层、水淹油层、油水同层) Rw――储层水电阻率(或水淹油层混合水电阻率)18 Fφ ――未经校正的地层因素(根据水层电阻率和水的电阻率或孔 隙度确定) Fφ =-15.722-73.649×φ -0.209474×φ 地层因素的粒度中值校正系数 Fmd φ 0.10 0.15 0.20 0.25 0.191 0.270 0.424 126.5 77.7 51.7 35.8 Fmd(0.191)/ Fmd(0.270) 1.181 1.174 1.168 1.159 1.171 K Fmd(0.424)/ Fmd(0.270) 0.929 0.937 0.945 0.950 0.940-2+18.162×φ-1160.7 136.1 97.3 82.9 63.9 54.7 43.7 37.7 平均粒度中值校正系数 根据上表作 K~md 图,得校正方程 K=10-0.129×md-0.27453 地层因素的地层水电阻率校正系数F0.329 0.1 160 0.15 97.3 0.20 63.9 0.25 35.0 平均校正系数 KRWφ (f)FRW F0.46 180 118 70 38KRW F0.54 190 120 74 44 F0.46/F0.329 1.13 1.21 1.10 1.09 1.125 F0.54/F0.329 1.188 1.233 1.158 1.257 1.209根据上表作 KRW~Rw 图,得校正方程 KRW=10-0.1889×Rw-0.391857 储层电阻率用深侧向视电阻率标准化校正,校正方程为19 KRt=Rsh Rsh (标)式中:Rsh――顶部纯泥岩的深侧向视电阻率 Rsh(标准)――标准泥岩层视电阻率,经统计平均值为 3.5Ω ·m Rt(校)=3.5Rt RshRt――油层侧向视电阻率 6.曾文冲等人编制的《测井地层分析与油气评价》一书,提出的公式 Swn= ?1 I Ro FRw ? Rt Rt式中:Sw――含水饱和度 F――地层因素 n――饱和度指数,n 值求取 n=0.904-0.515lgRw+0.325lgK 或 n=1.347-0.519lgRw n=1.095-0.442P Rw――地层水电阻率 K――地层渗透率 P――地层水矿化度 通常 n 值取 2 I――电阻率指数 I=Rt Ro(103ppm)即是储层电阻率与同样孔隙 度的纯水层电阻率的比值Rt-储集层电阻率 Ro――纯水层电阻率 F――地层因素。反映孔隙度变化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下值求取20 (1)阿尔其公式与等效公式 F=a?m1等效式公式:F=?m式中:a、m 是与孔隙结构有关的算术常数,M 为孔隙结构指数,一般 是φ 和 K 的函数: lgM=0.34-0.12φ -0.023lgK 对非固结砂岩地层 胜利油田公式: F= 汉布乐公式: 对固结砂岩地层: 胜利油田公式:F=0.690 .7?2.06或 F=0.81?2F=0.62? 2.15? 2.16对比较纯的孔隙性碳酸岩地层: F=1?2或F=1?mm=1.87+0.019/φ ,当φ &10%时, 取 2.1, m 若利用上式求出 m&4.0, m 取 4.0。 则 对裂缝发育的碳酸盐地层,由于具双重孔隙结构,那么lg{(V? ) mf ? [(1 ? V )? ]mb } m= lg ?式中:mf――为裂缝孔隙结构指数,mf=1.1――1.3 mb――为粒间孔隙结构指数,mb=2 V=?f 为缝洞孔隙度与总孔隙度比值 ?21 7.辽河油田测井公司的经验公式 Sor=JB[0.25-(0.12243RWZ/Rt·φ 式中: JB――水淹系数(或水侵系数) RWZ――水淹层混合地层水电阻率 Rt――深三侧向电阻率 φ ――油层孔隙度 JB=(1 ? IPR)VL P1.61)0.66]m3/a·MpaIPR――注采比 VL――采液速度 △P――总压降 m3/a Mpa8.稠油蒸吞吐多周期含水饱和度计算 吞吐各周期生产过程相同,具有一定的重复性。所不同的是采油量随周期 增加而递减,采水量递增。因每一个吞吐周期的注入蒸汽冷凝水不可能全部采 出,导致各个吞吐周期开始之前的初始含水饱和度不同,且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据 1994 年《辽河石油勘探与开发》第一期发表的姚玉林建立的关系式, 以一口井为例。 第一周期: Sw (1)=PV(1)+Swi-Wp(1)/Vp 第二周期: Sw (2)=PV(2)+ Sw (1)-Wp(2)/Vp · · · 第 n 周期:Sw(n)=PV(n)+ Sw (n-1)-Wp(n)/Vp22? ? ? ? 式中: Sw ――油层平均含水饱和度 PV――蒸汽注入孔隙体积倍数 Swi――油层原始含水饱和度 Vp――单井控制的孔隙体积 Wp――累积产水量 角码数 1.2…n 为周期数 Wp/Vp――采出水倍数 9.检查井研究 通过检查井密闭取芯实测油水饱和度后,应换算到地下的油水饱和度,换 算公式为 So 地下=1.08BoSo 地面 式中:Bo――地层原油体积系数 So 地面――岩心地面测出的含油饱和度 10. Ef= 用水驱油效率推算剩余油饱和度 或R?Soi ? Sor SoiSor=Soi(1-Ef)Ef=Af-5.5lnμAf=58.4+7.38lnVf 所以 Sor=Soi{1-[(58.4+7.38LnVf-5.5Lnμ R)·S+8%]} 式中:Sor――剩余油饱和度 Soi――原始含油饱和度 Vf――注入孔隙体积倍数 μ R――油水粘度比 S――校正系数23 S=23.24 ? 6.54 ln Vf ? 2.35 ln K 23.24 ? 6.54 ln Vf ? 2.35 ln 2000K――空气渗透率 对亲水油藏水驱油效率应附加 8% 11. 动态分析法对水驱开发油藏利用动态分析方法来研究剩余油饱和率分布,关健是确定 水淹面积,在水淹面积确定之前先确定水淹级别,分级别画出水淹等值图。 水俺面积=小层相对吸水百分数? 单井累积注水量-小层累积产水量 有效厚度 ? 吸水厚度水俺面积 3.14折算水淹半径 r 水俺= 12.数值模拟法。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开采历史拟合后作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图。 三、残余油饱和度 由于油层的润湿性和毛细管作用,以及孔隙结构、排驱和吸渗过程的滞后, 开发工艺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油层中都将残留一定饱和度的原油。 1. 化学示踪剂法 此法由美国埃克森公司提出,其解释方程如下 VL=Fvo+(1-F)Vw 当 Vo=0 时,则 …………(1) …………(2) (3)VL =1-F VwF Sor ? KL 1? F 1 ? Sor将(2)式代入(3)式,得1? VL Vw ? KL ? Sor VL 1 ? Sor Vw24(4) 整理(4)式Vw ? VL KLSor ? VL 1 ? Sor式中:VL――示踪剂分子在油层中运动速度 Vw――地层水在油层中运动速度 F――溶于油的那部分示踪剂分子 1-F――溶于水的那部分示踪剂分子 Vo――残余油分子在油层中运动速度 KL――分配系数(可称热动力学平衡比值) KL=(Ct)o ? 2 ~10 (Ct) w实验室求取(Ct)o――示踪剂在油中的浓度 (Ct)w――示踪剂在水中的浓度 2.测――注――测方法 国内外广泛利用测――注――测方法来求取残余油饱和度。其基本原理是 向储层中注入某些液体诱发饱和率的变化,在注入前后中子寿命测井,将测的 曲线对比计算含油饱和度。一般注入液体可以是淡水,盐水或氯化原油。 Sw=? f ?? f ? (? W ? ? W )w f s fSor=1-? f ?? f ? (? W ? ? W )w f s f式中:Sw――含水饱和度 Sor――残余油饱和度 ∑fw――注入盐水后岩层总的俘获截面 ∑ff――注入淡水后岩层总的俘获截面 ∑wf――淡水的俘获截面25 ∑ws――盐水的俘获截面 ф ――孔隙度 如果在注入盐水后再注入相同的中子俘获截面的氯化原油,把油驱走后再 进行一次中子寿命测井,则可消除孔隙度影响。 Sor= ?? fs ? ? f )ffs ? ? fw∑fs――注入氯化原油后岩层总俘获截面 3.水淹油层残余油饱和度解释方程 此方程是根据河南油田统计得出 Sor=1 100.4580558?K0.??0.2446928? Md 0.1665876 ? Vsh ? s 0.式中:Sor――残余油饱和度 K――空气渗透率 ф ――孔隙度 Md――粒度中值 Vsh+s――泥加粉砂含量 4.童宪章公式 残余油饱和度=Soi×地质储量-最终采油量 地质储量5.已知标定采收率后求此残余油饱和度 残余油饱和度=Soi-ER ? Soi Soi(1 ? ER) ? Bor Bor6.稠油藏统计公式(此公式不适用欢喜岭油田) Sor=0.478Ts Swr=0.0375Ts26 式中:Sor――高温油气系统中残余油饱和度 Swr――高温油气系统中束缚水饱和度 Ts――注汽温度 四、其它概念 1.可动剩余油饱和度 可动剩余油饱和度等于剩余油饱和度减去残余油饱和度 2.临界含水饱和度 Sw 临――苏尔古切夫 临界含水饱和度是指采出液中没有水的时刻的最小含水饱和度,但它大于 原始含水饱和度(Swi) 。 Sw 临=SoB+(1-SoB)Ef 或 Sw 临=0.0371lgK-0.0971lgμ o+0.293 式中:SoB――残余水饱和度与渗透率有关 Ef――无水开采期的水驱油效率 K――渗透率 μ o――原油粘度 3.极限含水饱和度(Sw 极)――苏尔古切夫 极限含水饱和度是指采出液何中没有油的时刻的含水饱和度。 Sw 极=SoB+(1-SoB)Ef 终 或 Sw 极=0.0381lgK-0.0811lgμ o-0.112 式中:Ef 终――最终的水驱油效率 其它符号同前 第五节 油气层损害的评价参数油气层损害使渗流空间缩小降低绝对渗透率,以及流动阻力增大使相对渗27 透率下降。对油气层损害国内外专家曾提出多种方法和指标来评价,本节将介 绍一些常用指标。 一、表皮系数与拟表皮系数 1.表皮系数 S=( SK rd ·ln( ) ?1 ) Kd rw式中:K――未受损害的地层渗透率 Kd――受损害的地层渗透率 rd――受损害的井半径 rw――未受损害井半径 表皮系数由试井资料求取 不稳定试井: S=1.151( 系统试井: S=(K re ? 1 )ln( ) Kj rwPws (1h) ? Pwf 8.1K ) ? lg m ?? Crw 2Kj= j=j?? (lgre ) rw ? 10 ? 3 23.6hQ PR ? Pwf以上各式中: Pws(lh)—关井一小时后地层压力 Pwf――流动压力 m――压力恢复曲线斜率 K――渗透率28 ф ――孔隙度 μ ――原油粘度 C――流体压缩系数 rw――油井半径 Kj――估算渗透率 re――供给半径 j――采油指数 B――原油体积系数 h――有效厚率 Q――油井日产量 PR――地层压力 2.拟表皮系数 试井测试的表皮系数为总表皮系数或视表皮系数,它包含一切引起偏离理 想井的各种拟损害,这些拟损害又区别于纯损害,所以称之拟表皮系数。 S=Sd+∑S′= Sd +SpT+ SpF + SSW + Sb + Stu + SA Sd――纯污染表皮系数 ∑S′――拟表皮系数之和 SpT――部分完成拟表皮系数 SpF――射孔拟表皮系数 SSW――井斜拟表皮系数 Sb――流度拟表皮系数 Stu――非达西拟表皮系数 SA――不对称井位拟表皮系数29 二、流动效率与堵塞比 1.流动效率 FE FE=Pe ? Pwf ? Ps Pe ? Pwf或 FE=Pt Pa ? Ps ? Pa Pa当△PS=0 FE=100%=1 △PS&0 FE&1 △PS&0 FE&1 式中:Pe――外边界压力 PWf――井底流压 △PS――附加压降 △Pt――理想压差 △Pa――实际压差 2.堵塞比(DR) 堵塞比是流动系数的倒数 DR=1 Pe ? Pwf Pa = ? FE Pe ? Pwf ? Ps Pt三、附加压降 附加压降是表皮效应压降的另一称呼 △PS=△Pa-△Pt=0.87ms 式中:m――压力恢复曲线直线段斜率 s――表皮系数 四、有效半径(rc) ln=re re ? ln ? S rc rw30 rc=rwe-s 式中:rw――井眼半径(或钻头半径) 当 rc=rw 时,储层未受损害 rc&rw 储层受损害 rc&rw 储层得到改善 五、完善指数(CI) 章宪章(1977)提出,定义为压差和斜率比值 CI=P Pe ? Pwf ? m m当 CI=7 时,地层未受损害 CI&8 时,地层受损害 CI≦6 时,地层被改善 第二章 高压物性参数的统计公式高压物性资料是油藏描述和开发设计的重要资料,一般它是通过高压物性 取样(PVT 取样)在室内实验完成的。本章不介绍室内实验计算,仅介绍一些 相关的统计公式,以弥补一些油田没有 PVT 实际资料的不足。 第一节 体积系数统计公式一、原油体积系数 (一)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 Bor=Boi[1-Co(Pi-PR)] 式中:Boi――原始原油体积系数 Co――原油压缩系数 Pi――原始地层压力 PR――目前地层压力31f 1/MPa MPa MPa (二)低于饱和压力时1.076 ? 1) -2 ro Bor=1+C1Rs+(C2+C3Rs) (6.4286×10 T-1) · rgs (式中:Rs――压力为 P 时的气油比 T――油层温度 ro――原油密度 rgs――天然气相对密度 C1、C2、C3――统计常数与原油密度有关 常 数 C1 C2 C3 ro≥0.876 2. 6. -3. ro&0.876 2. 4. 2.(三)饱和压力下的原油体积系数 1.美国加利福尼亚饱和油藏统计公式 Bob=0.972+1.F1.75 而 F=0.1404Rs(rg )0.5+(5.625×10-2T+1) ro rg Bob=0.972+1.[0.1404Rs( )0.5 ? (5.625 ? 10 ? 2 T ? 1)]1.75 ro公式中符号同前 2.Glaso 根据北海和其他油田 PVT 统计公式 Lg(Bob-1)=2.91329Bob-0.27683(lgBob)2-6.58511 而 Bob★=0.1813[Rs(rg 0.526 ) +(5.625×10-2T+1)] ro式中:Bob――饱和压力的相关因子 其它符号同前 二、地层水体积系数32 Bw=Bwp+(Bwpg-Bwp)(1-xy ) 10 4式中:Bwp ――纯水的体积系数 Bwpg――天然气饱和纯水的体积系数 Bw――地层体积系数 x――水的矿化度 Y――矿化度校正系数 温度(℃) 37.81 65.61 93.41 121.27 (三) 体积换算系数 体积换算系数=原油体积系数(Boi) 原油密度(?o)与温度有关 矿化度校正系数(y) 0.074 0.050 0.044 0.0331 吨油体积数=(1?o)m36.291 吨油相当的桶数= 第二节?o地下流体粘度统计公式一、 原油粘度 1.地面脱气原油粘度 地面脱气原油粘度与温度有关,我国常用 20℃时的粘度,记作μ 20℃,对 高凝油和重质稠油又使用 50℃的粘度,记作μ 20℃。 据美国 Beal 利用 492 个油田和 Glaso 利用英国北海油田分析数据建立起相 关经验公式?oD ? C[lg(1.076 ? 1) ? 2.1189 ]d roC=.625×10-2T+1)-3.44433 d=10.313[lg(5.625×10-2T+1)+1. 式中:μ OD――在地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 rO――地面脱气原油相对密度 T――地层温度 2.饱和压力和饱和压力以下地层原油粘度 据 Beggs 和 Robinson 利用美国岩心公司取样资料,建立经验公式 μ O=AμB ODA=(5.625×10-2Rs+1)-0.515 B=(3.Rs+1)-0.338 μ OD=10x-1 x=1.y(5.625×10-2T+1)-1.163 y=3.2(1.076/rO-1) 式中:Rs――溶解气油比,其它符号同前 经验公式应用范围 Rs=3.56~368.67 rO=0.3 P=0. T=21.13~146.23 3.饱和压力以上的地层原油粘度 据 Vazgues 和 Beggs 建立的相关公式 μ O=μ Ob(P/Pb)m m=956.·exp[-(1.P+11.513)] 式中:μ Ob――饱和压力时地层原油粘度34m3/m3Mpa ℃ P――地层压力 Pb――饱和压力 二、 天然气粘度 据 Lee 和 Gonzalez 等人的相关经验公式 μ g=10-4K·exp(xρ gy) K=2.6832 ? 10 ?2 (470 ? Mg )T 1.5 116 .1111 ? 10.5556 Mg ? TX=0.01(350+54777 .78 ? Mg ) TY=0.2(12-x) ρ g=10 ?3 MairrgP ZRT式中:μ g――地层天然气粘度 ρ g――地层天然气密度 Mg――天然气分子量 Mair――空气的分子量 T――地层温度 rg――天然气相对密度 K――气体通用常数 Z――气体压缩因子 三、 地层水粘度经验公式mpa.s g/cm3 Kg/Kmol Kg/Kmolmpa.m3/( Kmol.K)μ w=exp[1.003-0.×10-2T+1)+2.(5.625×10-2T+1)2] 公式中符号同前 第三节 地下流体密度统计公式一、 地层原油密度相关经验公式35 1.ρ o=(ρ os+1.rgRs)/Bo 式中:ρos为地面脱气原油密度对于未饱和油藏或饱和油藏的初期,Rs 值可以取为生产气油比。 rg――天然气相对密度,对空气 rg=1 2.ρ o=?osBoi式中 Boi 为原始原油体积系数 二、 天然气密度 1.ρ g=m V式中:m――气体质量 V――气体体积 2.气体相对密度 rg=?g ?airKg m3式中ρ air 为标准条件下空气密度 三、 地层水密度经验公式Kg/cm3ρ w=0..6T-3.0T2 式中:T 为地层温度 对上式进行矿化度校正后得出下式 ρ w=1.46×10-4T-3.0T2 第四节 流体和岩石的压缩系数统计公式一、原油压缩系数 据 Vazquez 和 Beggs 于 1980 年提出的经验公式1.076 a1 ? a 2 Rs ? a3(5.625 ? 10 ? 2 T ? 1) ? a 4rgs ? a5( ? 1) ro Co= a6 P36 rgs=rgp[1+0.2488(1.076 -2 ? 1 )(5.625×10 Tsp+1)×(lgPsp+0.1019) ro式中:rgs――在 0.689Mpa 压力下分离器分离气体相对密度 Tsp――分离器温度 Psp――分离器压力 Rs――压力为 P 时溶解气油比1.076 C 3( ? 1) ro Rs=C1rgsPc2exp[ ] 3.6585 ? 10 ? 3 T ? 1a1=-1433; a4=-1180;a2=28.075; a5=;a3=550.4 a6=105 见下表C1~C3 与原油密度有关常 数 C1 C2 C3 二、天然气压缩系数 Cg=Ppc/Cpr Ppc 为拟临界压力ro≥0.876 2.7 6.8760ro&0.876 1.0 6.3967Ppc=4.2rg+0.03(%CO2)-1.(%N2)+3.(%H2S) 式中:% CO2――二氧化碳的摩尔组分含量 %N2――氮气的摩尔组分含量 %H2S――硫化氢的摩尔组分含量 Cpr――拟对比压缩系数 Cpr=CgPpc 可查图求取 Cg――天然气压缩系数37%% % 三、地层水压缩系数经验公式 1.Cw=Cwp(1.0+4.Rsw) 式中:Cwp――地层纯水的压缩系数 Rsw――地层水的气体溶解度 Rsw=Rswp(1.0-×10-4xy) Y――地层水矿化度 X――矿化度校正系数,见前表 Rswp――天然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2.Jones 经验公式 Cw=1.[A+B(1.8T+32)+C(1.8T+32)2] ×(1.0+4.Rsw) A=3.5×10-2P B=-1.052×10-2+6.P C=3.-1.P 式中:Rsw――天然气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 P――地层压力 T――地层温度 四、地层岩石的压缩系数 Cr=ф Cf 式中:ф ――孔隙度 Cf――岩石的有效压缩系数 1. 正常压力系统 Cf=2.587 ? 10 ?41/mpa m3/m3ppam3/m3? 0.435838 2. 异常压力系统 Cf=(8.L-2.4747)×10--4 式中 L 为异常高压油气藏埋藏深度 五、总压缩系数 Ct=CoSoi+CwSwi+Cf 式中:Co、Cw、Cf 为地层原油、地层水、岩石的压缩系数 Soi、Swi 为地层原始含油、含水饱和度 第三章 第一节 地质储量与可采储量计算 地质储量计算方法一、 石油地质储量计算方法 (一)静态法―――容积法公式 No=100Ao·h·φ ·So·ro/Bo 式中:No――地质储量 Ao――含油面积 h――油层有效厚度 φ ――油层孔隙度 So――含油饱和度 ro――原油密度 Bo――原油体积系数 (二)动态法――物质平衡方程 物质平衡方程式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介绍常规表达式和两种特殊形式。 No=Np[ Bt ? Bg ( Rp ? Rsi)] ? (We ? WpBw ? Wi ) mBti Bti (Cf ? CwSw) P Bt ? Bti ? ( Bg ? Bgi) ? Bgi 1 ? Sw39104t Km2 m f f g/cm3 f 式中:Np――累积产油量 Bt――目前压力下的原油体积系数 Bg――-天然气的体积系数 Bti――原始原油体积系数 Bgi――天然气原始体积系数 Rp――目前生产气油比 Rsi――原始气油比 We――水侵量 Wp――累积产水量 Bw――水的体积系数 m――扭顶体积与原油体积的比值 Cf――岩石压缩系数 Cw――地层水压缩系数 △P――压差 Sw――含水饱和度 Wi――累积注水量 1. 有气顶存在时, 由于压缩系数 C 值很小, 可以略去不计, 公式可简化为: No=Np[ Bt ? Bg ( Rp ? Rsi)] ? (We ? WpBw ? Wi ) Bg mBti ( ? 1) ? ( Bt ? Bti ) Bgi2.没有气顶,则 m=0,公式简化为 饱和压力以上时: No=[ NpBo ? We ? WpBw ? Wi ](1 ? Sw) Boi(CoSo ? CwSw ? Cf ) P40 Co――原油的压缩系数 So――含油饱和度 饱和压力以下时: No=Np[ Bt ? Bg ( Rp ? Rsi)] ? (We ? WpBw ? Wi ) Bt ? Bti如果油藏没有边底水侵入,则 We=0 如果油藏没有注水,则 Wi=0 物质平衡方程中的体积系数,压缩系数,气油比,边底水侵入量都是压力 的隐函数,因此采用保持压力时这个方法准确性就差。 二、 天然气储量计算公式 (一)容积法 G=A·h·ф (1-Swi)·Tsc Pi · PscT Zi式中:G――天然气地质储量 A――含气面积 h――有效厚度 Swi――束缚水饱和度 Tsc――地面标准绝对温度 T――气藏绝对温度 Psc――地面标准压力 Pi――原始气藏压力 Zi――原始气顶偏差系数 公式中除 Zi 外,其它参数较易取得。Zi 值可先求出对比压力,对比温度后 查图,此法较复杂。下面介绍一种简便的经验公式。 Z=1/A41293°K °K A=1+?100??2.26α =P(m ? 4c ?8d ?3e ?5.5s ? 0.22a)1000式中:A――天然气在压力 P 时的校正系数 α ――波义耳――马略特的百分误差P[ ――平均地层压力?m――天然气中甲烷含量 C――天然气中乙烷含量 d――天然气中丙烷含量 e-天然气中 CO2 含量 S――天然气中 H2S 含量 a――天然气中空气含量 (二)压降法 压降法仅适用于封闭状态,没有边底水的气藏,即是气藏的储气孔隙体积 不变,根据波义耳――马略特定律,物质平衡方程可表达为:PiTsc P ?T ? Vo ? R sc ? Vt ? G p PscZiT Psc ZT式中:Pi――原始压力 PR――目前压力 Psc――地面标准压力 Tsc――地面标准绝对温度 T――气藏绝对温度 Zi――原始状态气体偏差系数42 Z――t 时刻在压力 PR 下的气体偏差系数 Vo-原始气藏储气的有效容积 Vt――t 时刻藏储气的有效容积 Gp――累积产气量 公式讨论 1.在定容积条件下:Vo=Vt Vo=Gp P P T ( i ? ) ? sc Z i Z PscT2.当 P=0,Gp→G,即所有采出量为原始气储量,则原始气储量为 G=Vo PiTsc Psc ZiT此公式就是压降法计算气储量的基本公式。 3.对定容气藏,Vo、Pi、Zi、T 为固定值,在标准状况下,地面标准压力 Psc=1 大气压,公式中变量仅有 P、Z、Gp。 G-KP ? Gp ZTscVt PscT Vo PiTsc Psc ZiT直线方程斜率:K= 截距:G=三、 石油动态地质储量 石油动态地质储量是指水驱油藏的水驱地质储量。它是通过水驱特征曲线 统计得出的一个储量常数 B 值,童宪章院士提出动态地储公式: No 动=7.5B B 值是水驱曲线直线段斜率(b)的倒数,即 B=1/b。43 第二节采收率与可采储量计算方法可采储量等于地质储量与采收率的乘积,因此采收率确定是关健 一、经验公式 1. 原苏联石油研究所统计公式ER=0.507-0.167lgμ R+0.0275lgK-0..05Vk+0.171Sk+0.0018h 2. 原苏联石油研究所ER=0.333-0.0089μ R+0.121lgK-0.0013T-+0.Sk+0.173f 3. 美国格斯利――格林伯格公式ER=0.19lgK+0.25569Swi-0.1355lgμ o-0.1538φ -0.. 美国阿尔普斯公式? (1 ? S wi )Boi ]0.0422 ? ( K ?ER=0.3225[ 5.? w 0.077 P ) ? ( S wi ) ? 0.1903 ? ( i ) ? 0.2159 ?o Pa童宪章相渗透率曲线公式K ro B )i ? lg ? R ? lg o ] K rw ?oER=0.277+0.133[lg( 6.水驱采收率公式ER=0.274-0.1116lgμ R+0.09746lgK-0.0001802hf-0.06741Vk+0.0001675T 公式应用范围:μ R=1.9~162.5;K=69~μ m2 h=5.2~35m; Vk=0.26~0.92 7. 林志芳、俞启泰公式 f=2.3~24 T=30~99.5 104m2/井 ℃ER=0.6911×(0.7lgμ R +0.03753lgK) 8. 国家储量办公室 1985 年公式44 ER=21.4289×(K?o) 0.1316K &800 800~400 400~100 &100 9. 国家储委办 1987 年公式ER 0.19μ o 0.32μ o 0.3μ o 0.96μ oER=17.48+0.3354×Nw K +5.8591× -0.φ -0.216Pi N动 ?o10. 谢尔卡乔夫公式 ER=ED·e-af 11. 大庆油田公式 ER=69.76e-4.62/f 12. 长庆油田溶解气驱采收率公式 ER=0.2126[? (1 ? S wi )Boi ]0.1611 ? ( K?o)0.0979 ? ( S wi )0.3722 ? (Pb 0.1741 ) Pa13. 辽河油田统计公式 (1)稀油:lg ER=1.1lg( 或 ER=5.1423×( 14. 水驱采收率方程 该方程是美国 E·C·唐纳森等人提出的 ER=7758 ? (1 ? S wi Boi ) {1-REPKh )Kh?o)0.2051?oBoi S [1 ? E f (1 ? or )]} Bor 1 ? S wi式中:φ ――孔隙度 Swi――束缚水饱和度45 Sor――残余油饱和度 Boi――原始原油体积系数 Bor――目前条件下原油体积系数 REP――一次采油的采收率 Ef――驱油效率 15. 国家油气专委储办 1995 年据大庆、胜利、辽河、大港、中原、华北 六大油区 150 个水驱开发单元统计的相关经验公式: ER=5.2lg(K?o) +0.3464φ +0.3871S16. 刘斌等人 1994 年筛选辽河油区 27 个中后期开发的水驱油藏统计的经 验公式: ER=-0.9lg(K?o) 1.0753φ +0.0011S17.稠油藏可采储量标定方法 (1)辽河油田公式 ln ER=2.0lg ( 或 ER=14.3177(Kh ) Kh?o)0.0590?o(2)对于稠油蒸汽吞吐采收率刘斌等人针对不同类型油藏吞吐采收率与 油层单层厚度、油层净总厚度比和油层渗透率统计关系,建立如下公 式: ①块状油藏 ER=3.31ho+2.5JH+2.0112K ②中~厚互层状46 ER=5.99hD+2.5JH+2.0112K ③中~薄互层状 ER=2.81hD+2.5JH+2.0112K (3)对于蒸汽驱采收率刘斌等人统计公式 ①块状油藏 ER=7.05hD+2.43JH+4.0061K ②中~厚互层状 ER=6.65hD+2.43JH+4.0061K ③中~薄互层状 ER=4.12hD+2.43JH+4.0061K 以上经验统计公式中: ER――采收率 μ R――油水粘度比 K――空气渗透率 f――井网密度 Vk――渗透率变异系数 Sk――砂岩系数 h――有效厚度 T――油层温度 Soi――原始含油饱和度 Z――油水过渡带储量与总储量的比值 Swi――束缚水饱和度 μ o――地层条件下原油粘度47 φ ――有效孔隙度 Boi――原油体积系数(原始) μ w――地层水粘度 Pi――原始地层压力 Pa――油藏枯竭压力 (K ro ) i――临界油水相渗透率比值 K rwED――驱油效率 a――井网系数 hD――油层平均单层厚度 JH――油层净总厚度比 S――井网密度 二、水驱特征线法 (一)甲型曲线 关系式:lgWp=A1+B1Np 通过甲型水驱曲线直线段回归得到 A1 和 B1 值, 在进行一定的换算可得水驱 采收率关系式: Np=1 fw [lg( ) ? A1 ] B1 2.3B1 (1 ? f w )当 fw=98%时,Np 就是最终可采储量 NPR ER=N PR No(二)乙型曲线 lgW·R=7.5R-N48 当 fw=98%时,W·R=49,此时 R=ER ER=lg 49 ? N 1.69 ? N ? 7.5 7.5N 值求取:在乙型曲线上任一点找到 R 与 fw 值,按下式求 而 N=7.5R-lg 以上公式中: Np――累积产油量 fw――含水率 W·R――水油比 R――采出程度 N――采收率常数 A1、B1――曲线截距和斜率 三、注入与采出特征曲线 注入生产特征曲线:ln( 采出生产特征曲线:ln( 用(1)式减(2)式得 ln(W Wi )-ln( p )=(a1-a2)+(b1-b2)R Np Np W Wi 趋近于 p ,水驱失效,此时的采出程度就可认为是水 Np Npfw 1 ? fwWi )=a1+b1R NpWp Np(1)) =a2+b2R(2)当开发到末期, 驱采收率。 ER=a2 ? a1 b1 ? b2此法是理想假设 Wi=Wp 条件下得出的, 而实际油田开发中是很难达到这样49 条件的,因此应用时只作参考。 四、衰减曲线法 油田(油藏)产量进入连续递减阶段以后,统计表明衰减阶段的累产油与 相应生产时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Np=ab t或Npt=at-b上式反映的线性关系曲线就称衰减曲线,曲线截距为 b,斜率为 a,斜率 a 就相当于递减阶段的可采储量。那么递减阶段的可采储量加上递减前的累积产 量就等于油田(油藏)总的可采储量。 当衰减曲线不规则时,就对时间校正,得出校正的衰减曲线。时间校正公 式为: C=t2 (t1 ? t3 ) ? 2t1 ? t3 t1 ? t3 ? 2t2校正曲线作法 (1)作递减期累产油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在曲线上任取两点 x1 和 x3, 两点 的座标分别为 x1(Np1,t1),x3(Np3,t3)。 (2)在两点间求 Np2 值。 Np2= (Np1+Np3) 过 Np2 值向时间 t 作垂线可得 t2 值。 (3)将两点的时间 t1,t3 和求得的 t2 值代入时间校正公式后求得校正系数 C。 (4)作 Np· (t+c)与(t+c) b′值。501 2关系曲线,按此曲线回归后,即可求出 a′和 Np· (t+c)=a′(t+c)-b′――柯佩托夫递减曲线 总的可采储量 NPR=a′+Npi式中:Npi――递减前的累积产油量 五、流体力学法 此法由勃克莱――列维莱特的前缘水驱理论推导出来的,他将水驱过程看 作是一个按油水相对渗透率决定的饱和度分布的油水前缘的移动过程,有下列 关系式。1 1?Fw=? w K ro ? ?o K rw1w?S w =Sc+ f?[1 ? f w ( S L )]S w =Sc+Qi[1-fw(Sc)]?式中: S w ――油层中平均含水饱和度 Sc――油层束缚水饱和度 SL――井壁处含水饱和度 fw′――含水率 fw 的导数(即含水上升率) μ w――地层水粘度 μ o――原油粘度51 Kro――油相渗透率 Krw――水相渗透率 Qi――地层孔隙体积的注入量?所以采收率:ER= S w?1? Sc? Sc对 S w 值可通过作图求取 (1)根据相渗透率曲线上任意选出油水相渗透率比值,按公式示出相应的 含水率 fw 和相对应的 Sw 值。 (2)作出 fw—Sw 关系曲线。 (3)在 fw=98%极限点作一条切线与 fw=1 的直线相交, 通过这一交点作 垂线与 Sw 轴相交,则交点值就是 S w 值。 上述计算采收率公式是在注水保持地层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应用,若压力变 化,则应考虑体积系数因素:??ER=1-Boi (1 ? Sw) Boa (1 ? Sc )式中:Boi 和 Boa 为原始和最终的原油体积系数?Boi(1- S w )为单位体积内残余油量 Boa(1-Sc)为原始含油量52 由于油水粘度比和地区非均质性影响,因而油藏实际采收率还须考虑一个 校正系数 C,而 C 值有如下实验结果表达式;1 ? Vk ?o K rw ? ? w K ro2C=式中:Vk――渗透率变异系数 六、图板法Kh当作出流度?与采收率的关系图板后,对于新开发油田(油藏)可按此图板查取采收率数值。Kh?ER>4.0 4—3 3—0.5 0.5—0.1 &0.1 式中:f 为井网密度0.69e--e--0.044f 0.526e—0.064f 0.483e—0.079f 0.445e—0.140f采收率求取除以上方法外,还可通过岩心实验和数模、物模求得,这些方 法请自己参看相关书籍。53 七、稠油藏汽驱特征曲线法 汽驱特征曲线表达式:lgGi=a+bNp 吞吐可采储量计算式: Np= [lg(1 b 1 ) ? a] 2.3026 ? b ? OSR蒸汽驱可采储量计算式: Np= [lg(1 b 2.8953 ) ? a] b式中:Gi――累积注入蒸汽量 Np――累积产油量 OSR――油汽比 a、 b――统计常数八、稠油藏油汽比递减曲线法 lgR=a+b.OSR;当 OSR=0.25 时,则 ER=10a+0.25b 九、液油比曲线――纳扎洛夫曲线法 表达式:Lp Np Lp Np ? a ? b ? Lp或? a ? b ? Wp54 NR=1 ? 0.05 a b式中:Lp――累积产液量 Np――累积产油量 Wp――累积产水量 NR――可采储量 a、b――统计常数 第四章 井网与井网密度确定方法 第一节 井网控制1、单储系数――指每平方公里含油面积内每米油层所具有的储量,又称单位体 积储量。 4t/m3) (10 。 2、储量丰度――指单位含油面积储量。 (104t/km2) 3、井网控制程度――指油田上油、气、水井分布和排列对油层的控制程度。换 句话说是油、气、水井分布和排列对储量控制的百分比。 4、水驱控制程度――指水驱影响的储量与井网控制的储量比值的百分数,或者 油水井各向连通的有效厚度与总厚度比值的百分数。 水驱控制程度的计算方法受注水效果影响的储量 × 100% 井网控制总储量55(1) 水驱控制程度= (2) 水驱控制程度=油水井各向连通的有效厚度 100% 总厚度(3) 大庆油田面积井网单元水淹面积和控制面积统计表 项目 三点法 四点法 0.74 五点法 0.723 七点法 0.74 反九点法 边井 角井 0.433d2 0.5d2 0.433d2 边井 角井 (4) 新疆油田统计公式 0.705 0.86 0.492d2 0.508d2水淹面积 0.606 系数 控制面积1 2 d 3?=1 ??? ? e? c?o ?105/ ? ?d 2式中: ? ――油藏总驱替控制程度 ε ――注采井数比 Co★――与砂体大小有关的常数? ――面积校正系数d――注采井距3 2四点法: ? ?;五点法? ? 1反九点法? ? 1(5) 大庆油田统计公式 Lk=100-115S-0.756 式中:Lk――水驱控制程度 S――井网密度 (6) 辽河油田统计公式 一类油藏(油层发育好,连通性好) Lk=105.26-0.8031S 二类油藏(油层分布不普遍,厚度变化大) Lk=102.3-1.5820S 三类油藏(油层分布变化大,岩性差) Lk=124.52-9.05S 第二节 合理井网密度与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确定方法一、井网密度的确定方法 所谓井网密度是指含油面积内油水井总数可用 f 或 s 表示含油面积 总井数f(或 s)=Km2/well 或 ha/well有些书上还用 well/Km2 或 well/ha (一) 不同布井方式下井网密度确定 据陈元千著《油气藏工程计算方法》中提供了确定井网密度和面积注水单 元面积的简单方法57 1.五点注水系统 或 或 或 A=1.0×10-4d2 B=2.0×10-4d2 f=1.0×106d-2A=0.5×10-4a2 B=1.0×10-4a2 f=2.0×106a-2在五点法中 a=2dcos45?= 2 d 的。 2. 七点注水系统A=2?a2sin60?×10-4=0.866×10-4a2 B=3A=2.598×10-4a2 f=1.a-2 应该指出在七点法中 a=d 3. 九点法注水系统A=1×10-4a2 B=4×10-4a2 F=1×106a-2 对九点注水系统,注水井到边生产井距离为 d1,注水井到角生产井距为 d2, 那么 d1=a58 d2=a ? 1.4142 a CoS45o或a=0.7071d2所以:A=0.5×10-4d22 B=2×10-4a22 F=2×106d2-2 以上各式中: A――单井控制面积的井网密度(ha/well) B――注水单元面积 f――单位面积占有井数 a――生产井与生产井的进距 d――生产井与注水井的井距 (二) 合理井网密度的确定 在第三章第二节中介绍过一些采收率与井网密度的相关经验公式,可针对 油藏条件选用,下面介绍另外一些方法。 1. 单井产能法 n=NoVo/t.·qo·E·Z×10-4 式中:n――总井数 No――地质储量 well 104t59(ha/单元) (well/Km2) (m) (m) Vo――采油速度 t――生产时间 qo――单井日产油 E――井的综合利用率 Z――油井占总井数的比例f d t/d f则井网密度:f=n/A ; A 为含油面积(Km2) 2. 单井控制合理可采储量法在一定的盈利率下,合理井网密度应该使单井控制的可采储量的产值等于 单井总投资m1 ? T ? A (1 ? ? ) B ? RTNRO=f=A N No RRO式中:NRO――平均单井控制的合理可采储量 m1――单井总投资 T――主要开发期年限 A――单井平均生产费用 B――原油售价60104t/well 104 元 a 104 元/well 元/t RT――在 T 开发期可采储量采出程度 Ao――含油面积 β ――油田内部盈利率 NR――可采储量 上式中(1)单井生产费用 A=总成本/总井数f Km2 f 104t(2)主要开发阶段可采储量采出程度 RT 与流动系数 kh/μ 在半对数座 标上有线性关系,即 RT=a+bln(Kh?)。辽河油田统计式为:RT=0.1ln(Kh?)(4)油田内部盈利率是根据每年发生的净现金流量,按某一个贴现率进行 贴现,求出累积净现值(M) M= ? (Q-H)(1+i)-t t=o 式中:Q――原油销售额 H――总支出 i――贴现率 t――主要开发年限(一般取 7 年) 3. 采油速度制约法61? 一定的井网密度与采油速度有一定的关系 Vo=noqot/No 式中:Vo――采油速度 no――采油井数 qo――单井平均日产油 t――生产时间 No――地质储量 油井的产能与油层参数有关Kh(%) (well) (t/d) (d) (104t)qo=Z·?· △PZ=2? R ln e RcZ 值是与油井完善程度、注采井网有关的系数 Re――供油半径 Rc――油井半径 供油半径确定:对行列井网,本排和其两侧邻井排均投产时,供油面积等 于井距与排距的乘积。如果相邻井排只有一侧投产而另一侧没有投产,则供油 面积等于 1.5 倍井距与排距的乘积。如果相邻两侧都没有投产,那么供油半径为62 2 倍井距与排距的乘积。 对面积井网,供油半径可用油井周围平均井距折算。 前苏联 P· 季雅舍夫统计罗马什金油田不同渗透率层和泄油半径的经验关 H 系式 Re=171.8+530K (4)将产能(qo)方程代入采油速度方程后得 Vo=no ? Z ? K ? h ? t ? p No ?(5)将上面(5)式两端同乘以含油面积(Ao)后再除以总井数(n)和采油速 度(Vo) ,得Vo ? Ao no ? Z ? K ? h ? t ? p ? Ao ? n ? Vo N o ? ? ? n ? VoAo no ? Z ? K ? h ? t ? p ? Ao = N o ? ? ? n ? Vo n令Ao =f , nno =ni n(油井数/总井数),称井网系数所以 f=ni ? Z ? K ? h ? t ? p ? Ao N o ? ? ? Vo4.平衡注采比法能使注采平衡的井网密度就是合理井网密度。 (1) 注采平衡时采油速度63 Vo=q ?n ?t ? ? (1 ? f N ? B ? IPRi w o o oiw)式中:Nw――注水井数 t――生产时间 ρ o――原油密度 IPR――平衡注采比 其它符号同前 令nw ? ni n则 nw=n·niVo=qi ? n ? ni ? t ? ?o (1 ? f w ) N o ? Boi ? IPR(2)将 (2) 式两端同乘以含油面积 o) (A 后再除以总井数 (n) 和采油速度 (Vo) , 得下式。qi ? n ? ni ? t ? ? Ao Vo ? Ao o (1 ? f w ) ? N o ? Boi ? IPR ? n ? Vo n ? Vo(3)令Ao ? f nt=365d上面的(3)变为f=365 q i ? A o ? n i (1 ? f w ) ? ? o N o ? V o ? B oi ? IPR方法中 IPR 即是注采平衡时的实际注采比,也可为阶段总压降为 0 时的注 采比。 (2) 平衡注采比方法之二64 t ? Ao ? ? ? S ? h ? 10 4 o f= Boi 350 N o ? ? IPR ? now2??o式中:φ ――有效孔隙度?So――平均含油饱和度h――有效厚度 now――油水井总数 其它符号同前 5. 季雅舍夫公式法此公式主要用于油藏补钻加密井数re1 ? 1) 2 re 22ng=now(式中:ng――应补钻加密井数 now――现有总井数 re1――对应油层平均渗透率的供油半径 re2――不工作层平均渗透率的折算供油半径 此公式适用于主力层与非主力层明显的油藏。供油半径求取在采油速度制 约法中介绍了几种方法,这里再介绍一种方法――压力恢复曲线65 re= t? ?K 1.44 ? 10 5 ? oCt??式中:t∞――测压力恢复到地层压力的时间 K――有效渗透率 Ct――综合弹性压缩系数 ф ――孔隙度 μ o――原油粘度 关于不工作层渗透率确定 (1) 通过水井分层测试,确定单井不吸水层的渗透率 Ki 和吸水层 的最大渗透率 Kmax。 (2) 作 Ki――Kmax 关系曲线,可以得到一个 Ki/Kmax 常数值,然后将 此常数值乘以开发单元中最大渗透率,就可以得到单元中不 工作层渗透率。 6. 动态控制法(1) 采油井的井网密度 fo=Vo ? 10 6 ?L (1 ? f w ) ? t ??式中:Vo――采油速度 λ L――采液强度66 t――生产时间? ――Boi/φ ·So·Po其它符号同前 (2) 油水井在内的井网密度 f=100 (1 ? C ) ? f o式中:C――注采井数比 fo――油井井网密度 7. 视半径中值法此法是建立在水驱控制程度与油砂体周长,面积和井网密度之间的定量关 系。 Lk=d 2ro (1 ? 0.218 d 0.5 )式中:Lk――水驱控制程度 d――井距 ro――视半径中值 关于 Lk 将在以后章节中介绍,在此仅介绍 ro 视半径中值的求取。 (1) 按油砂体储量大小,求出累积储量百分数和与它对应的视半径累 积百分数,如表。67 油砂 体号油砂体 面 A 积油砂体 储 N 量油砂体 长 L 度油砂体 视半径 ri油砂体累积 储量百分数 ∑Ni 1 1+2 1+2+3 1视半径累 积百分数 ∑ri1 2 3 4 ∶ ∶ ∶ ∶ 小计 (2) (3) ∑Ni ∶ ∶ ∶ ∶ ∑ri1+2 1+31+2+3+4 1+4 ∶ ∶ ∶ ∶ ∶ ∶ ∶ ∶按已求出的∑Ni 和∑ri 作相关曲线 在关系曲线的横座标∑Ni 上找出 50%的点向曲线作垂线与之相 交,过交点向累积视半径轴作垂线与之相交,交点就是累积储量 50%时∑ri(%)值。(4)查∑ri(%)――ri 关系曲线,就求得 ro此法适用于油层平面连续性差、连通不好的油田,而且要已知各求同砂体 储量、周长、视半径等资料后方可应用。 (三) 稠油藏合理井网密度确定方法 1. 新疆油田驱替特征法68 d=? Co ? 10 5 Fb ln( N o ? Co ? yo ? Co ? 10 5式中:d――井距 F――含油面积 b――平均每口井的总投资(包括钻井费,油建费和操作费) No――地质储量 Co――油价yo――驱替最终采收率Co★――砂体大小有关的常数 Co★在开发设计时,从已统计的油田水驱控制程度中找一个平均值,然后反 求。也可以从已投入开发的油田动态数据中统计回归。 Co★反求按下式? =1-?? ? e ?C?o ?105/ ? ?d 2式中: ? ――水驱控制程度 ε ――注采井数比(五点法ε =1,七点法ε =2,九点法ε =3)? ――面积校正系数五点法 ? ? 1七点法 ? ?693 2九点法 ? ? 1 d――井距 2. 新疆油田产量特征法此法是针对油田投入开发后加密调整合理井数的问题。油田进入全面开发 后,其可采储量的剩余程度(1-Np/N 可)与生产井数和生产月乘积(nt)间在 半对数坐标上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再考虑加密井数的经济评价,而建立油田开 发合理井数公式:b ) Co ? N p ? A ? b1 ? t ? btln(n=式中:Np――累产油量 b――平均每口井总投资 Co――油价 t――生产时间 n――总井数 A,b 分别为 ln(1Np N可 ) =A-b1nt 关系曲线的截距和斜率应用此公式时,先按可采储量剩余程度与生产井数和生产时间乘积的实际 资料回归,求得 A 值和 b1 值,再将每口井投资和每吨油售价等数据代入合理井 数公式,求出所需的总井数。那么总井数除以含油面积就是合理井网密度,或 者总井数减去现已有井数就是今后应该加密的井数。70 △n=n 总-n 现有 3. r2= 马克斯――兰根海姆热平衡公式h ? A( X ? H ? H s ? H v ) ? C 4 K n (Ts ? Tt ) ? t ? ? s式中:r――加热半径 h――有效厚度 A――注汽强度 X――注汽干度 H――潜热 Hs――水比 Hv――汽化热 C――校正系数 C 取 0.4 Kn――地层导热系数 Ts――蒸汽温度 Tt――地层温度 t――注汽天数 μ s――平均油层数71 4.法罗克·阿里公式计算吞吐加热半径Ho ? h t ? 2 tD 1/2 ? [ D ? ? ln(1 ? )] } 4 K (Ts ? Tt ) ? 2 ? ?r2={式中:Ho――注热速率(Kj/h)K――上覆和下覆岩层的导热系数(Kj/m·h·℃) λ ――油层与毗邻岩层的体积热容比值 tD――无因次时间 tD=4? D ?t h2t――注汽时间 D――毗邻岩层的热扩散系数 D=K ? ob ? Cobh――油层厚度 ρ ob――岩石密度 Cob――岩石的比热 Ts――饱和蒸汽温度 Tt――油层原始温度 (1) 汉考虑蒸汽前缘半径时,注热速率为72 Ho=1000×q(X·L) 式中:q――汽注入速度 X――蒸汽干度 L――水的汽化潜热 (2) 当考虑热水前缘半径(rw)时,注热速率为 HD=1000q[X(Hs-Cw·TR)+(1+X)(Ts-Tt)] 式中:Hs――温度为 Ts 的热蒸汽的比焓 Cw――水的比热 其它符号同前 5. r2= 简化的热平衡方程 (Kj/Kg) (4.1868Kj/Kg·℃) (m3/h)a? A?b PR式中:A――注汽强度 PR――阶段油层压力 a. b 为油层物性、热物性有关的常数 a=33.125~151.875;b=-1262.5~-.容积法73 Ax=N D Boi 100 h?? o So式中:Ax――单井供油面积 ND――单井预测累积产油量 Boi――原油体积系数 h――井动用油层厚度 φ ――孔隙度 ρ ο ――原油密度 △So――含油饱和度的变化值 △So=Soi-Sor 当为正方形井网时,井距 d 计算式为 d= Ax 三、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的确定 在一定的地质和开发条件下,当某一井网密度在开发中的总投入等于总产 值时,即是说经济上达到盈亏平衡点,此时的井网密度就称为经济极限井网密 度,它是井网密度的上限,一旦超越界线,将造成亏损。 (一) 方法一 f 极=N o ? ER ? R主 ? ? ? ( P ? O) ? ? Ao ( I D ? I B ? I C )(1 ? r )T / 2 ? T ? O174 式中:f 极――经济极限井网密度 No――地质储量 ER――标定的采收率 R 主――主要开采期采出程度 α ――原油商品率 P――原油售价 O――每吨原油操作费 β ――油井系数 Ao――含油面积 ID――一口井钻井投资 ID=完钻井深×单位钻井成本 IB――一口井地面建设投资 IC――一口井非安装设备投资。ha/well 或口/Km2 104t f f f 元/t 元/tβ =总井数/油井数 ha 或 Km2 104 元104 元 104 元从全国讲 IC 大体为总投资的 10% r――综合利率;包括贷款利率、企业盈利率、风险利率等 T――油田主要开采期 O1――一口油井的操作费75fa 104 元 (二) 方法二 根据谢尔卡夫建立采收率与井网密度的关系:ER=ED·e-af 当井网 f 时,开发过程中的总产值 C 就为:C=ED·No·P·e-af 相应的总投入 M 为 M=Ao ?b f式中:b――总成本;b=(ID+IB+IC)(1+r)T/2 当总产值等于总投入时 C=M ED·No·P·e-af=Ao ?b f将上式取对数,并整理后可得下式 af=lnN o ? P ? ED ? ln f Ao ? b此方程为超越方程,可用交汇法和迭代法求解,迭代法运算复杂,需借助 计算机程序自动试算。再此介绍交汇法。 设 F1=af F2=lnN o ? P ? ED ? ln f Ao ? b分别作 F1――f 和 F2――f 关系曲线。两直线交点向 f 轴作垂线,在 f 轴上76 的交点即是合理经济极限井网密度。 第五章 油、气、水计量与油井产状公式 油、气、水常用的计量公式第一节一、 油井产油量计量 (一)分离器玻璃管量油公式 1. 有人孔的分离器量油公式qo=h ? ?w ? ? ? R2 ? T ? V ? ?w ? T t2.h ? ?w ? ? ? R2 ? T t无人孔分离器量油公式qo=公式中:qo――任意量油时间内的产油量 h――玻璃管量油高度 ρ w――水的相对密度 R――分离器内半径 T――计算产油量的时间 t――量油时间 V――人孔体积77t mm s s 当已知分离器常数 a 时,则公式简化为 qo=T×a t量油高度 50cm(人孔中心线以下 35cm,以上 15cm 时) ,a=258Kg;量油 高度 35 cm9 从人孔中心线算起至人孔中心线以下 35cm 时) ,a=186Kg。 计算 1d24h 产油量,则 T=86400 S(二)分离器玻璃管电级法量油公式 qo=F ? h ? n ? ? w ? 24 ? 60 T式中:F――分离器内横截面积 h――电极距离(量油高度) n――计数器记录的量油次数 ρ w――盐水相对密度 T――累积量油时间(电钟读数) (三)分离器翻斗量油计量公式 qo=nG×10-3 式中:n――日累积翻斗翻转次数 G――每斗的装油量 (四)大罐量油计量公式78m2 m次/d Kg 1.园柱形油罐 G=π r2H[1-K(t-20)](1-B)ρ 2. 球形油罐 G=1/3π H2(3r-H)[1-K(t-20)](1-B)ρ 3. 长方形油罐 G=a·b·H[1-K(t-20)](1-B)ρ 上述公式中: G――罐内存油总重 r――油罐半径 H――油罐内液柱高度 K――温度膨胀系数 t――量油时实测罐内温度 ρ o――罐内油品的相对密度 a 和 b 分别为长方形油罐的长和宽 (五)大罐液面高度计算 1. 柱尺量油 m t m m 1/℃ ℃oooH=罐高―量尺下入深度+尺端进入液面深度79 2.h ? ? Hg ?C气体量油H=?L式中:H――大罐液面高度 h――水银柱上升高度 ρHg――水银相对密度ρ L――大罐内液体相对密度 C――安装导管时预留的排气高度,一般取 0.15――0.25m (六)涡轮流量计的流量公式 V=N/ε o 式中:V――测量时间内所测液体容积总量 N――测量时间内变送器输出的脉冲数 ε o――变送器的代表常数 二、 测气计量常用公式 (一)孔板流量计测气的气量计算公式293 1 1 ? H ?P · ? G Z Tqg=0.283a·ε ·d2式中:qg――气体流量80m3/d a――流量系数 ε ――天然气膨胀系数 d――孔板直径 T――孔板前气流的绝对温度 G――天然气相对密度,也可用ρ g 表示 Z――天然气压缩系数 H――压差 P――孔板上流静压 为计算方便,现场上ε =1,P<1.47Mpa, Z=1 公式间化为:qg=C H ? P C=0.283a·d2293 1 · T Gmm Kpa Mpa可通过下表查读 C 值(二)垫圈流量计测气的气量计算孔板直径 类型 主孔板 付孔板 管线直 径 mm t d2 a ℃ 0.62 50mm (2in) 双 孔 0.62 板 13 22.38 50 169 0.692681GC1.27 1.195 1.27 1.195 1.27 1.19542.0 39.5 85.7 80.7 145 137712.0850490.6920500.952 0.70 0.621017.21501000.6922500.952 0.70500.952 0.70 0.62 15 25.82 50 225 0..952 0.70 0.62 17 29.04 50 289 0..952 0.70 0.62 20 33.37 50 400 0..952 0.70 0.62 25 39.40 50 625 0..952 0.70 0.62 10 17.21 80 100 0..952 0.70 0.62 12 76mm 0.62 (3in) 双 孔 板 0.62 25 42.96 80 625 0..952 0.70 0.62 30 50.61 80 900 0..952 0.70 0.62 10 76mm 0.62 (3in) 单 孔 板 0.62 20 80 400 0..952 0.70 15 80 225 0..952 0.70 12 80 144 0..952 0.70 0.62 80 100 0..952 0.70 20 34.42 80 400 0..952 0.70 15 25.83 80 225 0..952 0.70 0.62 20.65 80 144 0..952 0.701.27 1.195 1.27 1.195 1.27 1.195 1.27 1.195 1.27 1.195 1.27 1.195 1.27 1.195 1.27 1.195 1.27 1.195 1.27 1.195 1.27 1.195 1.27 1.195 1.27 1.195 1.27 1.195193 182 248 233.7 344.7 324 544.4 512.3 85.7 80.7 123.4 116 192.8 181.4 343 322.7 536.4 504.3 774.4 728.1 75.6 71 108.1 102.3 170 160 302 28482 0.62 25 80 625 0..952 0.70 0.62 30 80 900 0..952 0.701.27 1.195 1.27 1.195474.6 446.6 688.2 647.6表中推荐的天然气相对密度为 0.62 和 0.70,使用中可根据天然气密度值求 C 值。293 1 · · H T Gqg=0.0568d2公式符号同前,只是公式使用条件为 ε =1d(孔板直径) =0.3 ~0.5 D(管线直径)Z=1p2 下 流 压 力 ) ( ≥0.9 p1 上 流 压 力 ) ((三)临界速度流量计测气的气量计算CP 1 ?d2 0.0981 G ? T ? Zqg=式中:C――孔板系数,查下表求取 P1――孔板上流压力 T――孔板上流温度 其它符号同前 使用条件:孔板下流压力≤0.546 孔板上流压力83mpa K 孔板直径 d mm 1.5 2.0 3.0 4.0 5.0 6.0 7.0 8.0C=0.186d2C=0.192d2孔板直径 d mmC=0.186d2C=0.192d20. 1.674 2.976 4.650 6.696 9.114 11.9040.432 0.768 1.728 3.072 4.800 6.912 9.408 12.2889.0 10.0 12.0 15.0 18.0 20.0 25.0 30.015.066 18.600 26.784 41.850 60.264 74.400 116.250 167.40015.552 19.200 27.648 43.200 62.208 76.800 120.000 172.800注: q(1000m3/d) 20℃, 物理大气压为标准, 1 为 Mpa 时, 当 g 以 1 P C=0.186d2; 当 qg(1000m3/d)以 0℃,0.0981Mpa 为标准,P1 为 Mpa 时,C=0.192d2。 三、 注水量计量公式 (一)通用公式(双波纹管差压流量计) qiw=4.435×10-2×α ×ε ×Kt×d2h?w×24=1.0644×α ×ε ×Kt×d2h?w式中:qiw――注水井日注水量 α ――流量系数 d――档板孔直径 D――注水管线直径84m3/dα =d/D 可查表取值 mm mm ε ――水的压缩系数一般取 1 一般 Kt=1Kt――管材热膨胀校正系数Δ h――压差(毫米汞柱或 Mpa) ρ w――水的密度 α ~d/a 数据表 1000Kg/m3d/D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α 0.598 0.599 0.601 0.605 0.609 0.616 0.624 (二)矿场通用公式 qiw=C×n 式中:C――档板常数d/D 0.55 0.60 0.65 0.70 0.75 0.80α 0.635 0.649 0.668 0.692 0.723 0.764C=4.439×24×10-2×α ×d2h 1 ? =4.439×24×10-4×α ×d285h 1004 .2 n――流量计卡片刻度的读数 第二节 油井产状公式一、 油井产量的基本公式 (一)径向平面渗流公式Kh ?23 .6?oBoiqo=?olg( PR ? Pwf )re S ? rc 2.3式中:qo――油井日产油量Kht/d?o――流动系数K――有效渗透率 μ o――地层原油粘度?oBo i10-3μ m2 mpa.s――体积换算系数h――有效厚度 ρ o――地面原油密度 Boi――地层原油体积系数 PR――地层压力 Pwf――流动压差86m g/cm3Mpa Mpa re――供油半径mrc――完井半径(m),可用钻头半径(钻穿油层时)也可用油层套管 半径代 S――井壁阻力系数 (二)采油指数与生产压差的剩积公式 qo=Jo(PR—Pwf) 式中:Jo――采油指数Kh ?23 .6?oBoiJo==lg?ore S ? rc 2.3?Jo=2.82J而 Jo=0.7fw-0.0289fw2 式中: J o ――无因次采油指数 fw――含水率 二、 自喷井油嘴产状公式 (一)一般公式 1. qo=CD2Ptf87?t/d.mpa f不产水时油嘴产状公式 式中:D――油嘴孔眼直径 Ptf――油管流动压力(油压)mm MpaC――油嘴系数,一般在 0.1――1.0 之间 油嘴系数 C 与气油比有关C=z1 0.5GOR?0.4 GOR 0.5式中:Z1――统计数据,约为 0.4,但加拿大取 0.3,美国取 0.34,我国取 0.4。将 C 值代入后。 qo=0 .4 · 2·Ptf D 0. 5 GOR2. 产液量 QL=qo+qw= 产油量 qo=产水后油嘴产状公式0 .4 · 2·Ptf(1-fw)-0.5 D 0. 5 GOR0 .4 · 2·Ptf(1-fw)-0.5 D 0. 5 GOR对日产油大于 1000t/d 的高产油井和日产气油比小于 10m3/t 的特低气油比油 田,油嘴公式为: q=CD2Ptf0.5 3. 油嘴直径与产量关系当油井完善程度不变,生产气油比不变,而改变油嘴直径,则产状关系如 下式:88 q1/q2=(D1/D2)1.5 或 q=CD1.5, 用此式时 D1 与 D2 介于 4――15mm 之间, 如果油嘴大于 15mm 时,应用下式: q=CD1.5[1-0.02(D-15) ] 4. 油嘴直径与油压的关系当 D=4――15mm 时 qtf=CD-0.5,如大于 15mm,则 ptf=CD-0.5[1-0.02(D-15) ] 5. 外国的一些油嘴公式(1) 美国:q=0.34GOR-0.546·D1.89·Ptf13 .7 D 2 ? Ptf GOR(2) 原苏联:q=三、 抽油井产状公式 (一)深井泵理论排量公式 q 理=1440×F·S·n·ρ 式中:F――活塞全断面面积 S――光杆冲程 n――冲程次数(冲次) ρ L――液相密度89Lm2 而 F=π r2 m 次/min r――泵径之半 (二)抽油机冲次的计算公式 n=d nm ? D i式中:d――柱塞直径 D――减速箱皮带轮直径 i――减速箱传动比 nm――电动机额定转速mm mm(三)深井泵间隙漏失量的计算1.57 d? 3 p (1 ? 1.5? 2 ) ?Lq=式中:d――电动机皮带轮直径 δ ――柱塞与衬套间隙 Δ P――柱塞两端压差 μ ――原油动力粘度 L――柱塞长度 ε ――间隙的相对偏心度 e――偏心量mm cm pa pa.s cm ε =e/R cm90 R――泵筒半径间隙等级 间隙值μ m 漏失量 cm3/min 试压压力 Mpa 泵径 泵型 mmcm I 20~70 II 70~120 III 120~170允许最大漏失量cm3/min32 杆 式 泵 57 63 32 38 管 式 泵 70 83 95 四、 水力活塞泵产量计算公式 fw=qL混 ? f wL ? q动 ? f w动 × 100% qL158 187 218 15 251 280 310 105 125 145 184 10 187 230 272 312676 803 930 31 455 535 620 789 803 986 68 33 45 17 38 44 5144 56 5791 式中:qL 混――混合液量 fwL――混合液含水百分数 q 动――动力液量 fw 动――动力液含水百分数 qL――油层产液量 qL=qL 混-qL 动 qo=qL(1-fw) 五、 气举采油t/d f t/d f t/d(一)气举井注射气体随深度变化的计算公式 P@L=Pwh·e?g ? L16.262 Z (1.8T ? 491 .67)?式中:P@L――气举井注射气体压力 Pwh――井口压力 ρ g――气体相对密度 T――深度为 L 处的温度Z ――平均压缩因子?mpa mpa℃92 L――气举阀深度 上式为通用公式,而矿场上则采用下面实用公式m 。P@L=psg+2.5psg100·3.28 L 1000式中:Psg――地面注汽压力 (二)气举井注入气计算公式 qg=0.0544qL·G ? g (1.8T ? 491 .67 ) 式中:qL――产液量 G――注入气液比 T――工作阀处的温度 ρ g――气体相对密度 (三)气举阀下入深度的计算 1.Pp ? Pwh S ?Gm3/d m3/m3 ℃顶阀下入深度L1 (m)L1=2.其余阀下入深度Li+1=Li+P ?1 ? Pwh ? G fa ? Li Vi S ?G上两式中:P@L――顶阀工作压力93Mpa Pwh――井口压力 S·G――井液梯度 Li+1――气举阀下入深度 Li――上一级气举阀的深度 Pvi+1――i+1 级阀处的注气压力 Gfa――i+1 级阀点以上的流压梯度Mpa Mpa/m m m Mpa Mpa/mi――气举阀序号,i=1 为顶阀,i+1 为第二级,i+2 为第三级, 以此类推。 稠油蒸汽吞吐临界产量公式 该公式由 Sohols 提出 qc=[( ? w ? ?o ) K a (h 2 ? D 2 ) ? h ][0.432 ? ]( )0.14 r 2049 ?o Bo ln( e ) re rw式中:ρ w――水的密度 ρ o――油的密度 Ka――空气渗透率 h――油层有效厚度 D――油层射开厚度g/cm3 g/cm3 μ m2 m m94 μ o――原油粘度 Bo――原油体积系数 re――供油半径 rw――油井半径 第六章 第一节 开发动态指标计算 速度和程度的计算mpa.sm m一、 速度计算 1. VL=QL × 100% NO QO × 100% NO采液、采油速度Vo=式中:VL、Vo 为采液、采油速度 QL、Qo 为年产液、年产油 2. Vo 可= 可采储量采油速度QO × 100% N O ? ER3.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95 (1)Vor=QO × 100% N O ? ER ? N pi ?1(2)Vor=VOR 1 ? Rr ? VOR(3) 稳产期合理采油速度 Vo=VoR×ER 国内外水驱开发基本结束的砂岩油藏统计,稳产期结束时可采储量采出程 度 Rr 达 60%左右。美国统计,当油田进入递减阶段,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 Vor 应达到 10%,那么稳产期内可采储量采油速度 VoR 应为 4.44%。 二、有关程度计算 1. 采出程度(R)NP × 100% NOR=2.可采储量采出程度(RNR)可采储量采出程度有些国家又称为工业采出程度。 RNR=NP × 100% N O ? ER3. RL=采液程度(RL)? QL × 100% NO96 或 4.RL=(∑W·R+1) ·y·ER 采水程度(R·W)R·W=(∑W·R) ·y·ER 5. 注水强度(Riw)Riw=[RL(1-fw) o+ RL ·fw]×CIPR ·B 6. 储量利用程度(y)y=R ×100% ER以上各式中: Np――累积产油量 No――地质储量 ER――采收率 ∑W·R――累积水油比 fw――含水率 Bo――原油体积系数 CIPR――累积注采比 三、 度相关的理论公式97(104t) (104t) (%)(%)陈元千采油速度与采出程 Vo=10-4Aλ L(1-fw)t ? 或 Vo=10-4AyL(PR-Pwf)(1-fw)t ? R=VLα β T 或 R=10-4 ? L α β tT ? 以上各式中: Vo――采油速度 R――采出程度 A――井网密度 λ L――平均单井采液强度 fw――油田综合含水率 t――平均单井年生产天数? ――综合地层参数Boi ?Soi ?o?=Boi――地层原油体积系数 φ ――有效孔隙度 Soi――原始含油饱和度98 ρ o――地面原油密度 yL――平均单位厚度的采液指数 PR――地层压力 Pwf――流动压力 α ――水驱油系数 α =Np/Wi Np――累积产油量 Wi――累积注水量 T――开发年限 β ――月注采比 四、渗流速度公式 该公式由 M·M·CaTTPOB 提出 Vф =K??g rad P式中:Vф ――渗流速度 K――渗透率 μ ――地层原油粘度99 gradP—压力梯度 第二节 一、 强度计算 1. 2. 采液强度 ?L ? 采油强度 ?o ?qL h qo h qiw h强度、指数计算t/d.m t/d.m m3/d.m3.注水强度 ?iw ? 注汽强度 ?Gi ?4.周期注汽量 注汽厚度3 3 d wo ?SoVo ? 2 3302t/m5.注水强度 ?iw ?(四点法面积井网)式中:dwo――面积注水井至生产井距离 φ ――孔隙度 So――含油饱和度 Vo――采油速度 六、 指数计算 1. JL=qL PR ? Pwf采液指数(JL) 单位:t/d.MpaqL Pwf ( 2) ? Pwf (1)或 JL=2.采油指数(Jo) 单位 t/d.Mpa100 Jo=qo PR ? Pwf或 Jo=qo Pwf ( 2) ? Pwf (1)3.??稠油汽激采油指数定态理论近似公式Jo =JnJc=1?oh C1 ? C2 ?oc式中:Jh――汽激后采油指数 Jc――未汽激时采油指数 μ μoh――在温度Tavg 下原油运动粘度厘沲 厘沲oc――原始油层温度下原油运动粘度qo·qL――日产油、日产液 Pwf(1) wf(2)――第一个和第二个流动压力 、P C1、C2――几何因数(与井网几何形状和油井表皮系数有关) C1 径向-Pe 为常量 径向-Pe 为递减 ln( h ) /ln( e )r r ln( h ) ? w 2 rw 2re r 1 ln( e ) ? rw 22C2r rw r rwln( e ) /ln( e )r 1 r ln( e ) ? ? h 2 rh 2 2re r 1 ln( e ) ? rw 22r rhr rwrh――受热区半径 re――井的泄油半径101 rw――井的有效半径 汽激后产油量计算 qoh= J o JcΔ P? ?式中: J o ――汽激后采油指数定态值 Jc――未汽激时采油指数 Δ P――压差 关于泄油半径,1974 年前苏联 P·H 季雅舍夫对罗马什金油田统计得出不 同渗透层和泄油半径的关系式: re=171.8+530K 泄油半径可通过容积法求得 re2=N P ? Boi 3.14 h ? ? ( Soi ? Sor ) ?o ? C式中 C 为校正系数(纵向动向比率)其它符号同前 对于行列井网,供油面积的确定可由下表得出: 井距 排距 供油面积 确定供油面积的四周邻井投产情况 Km 本排和其两侧邻井排均投产 本排和其一侧邻井排投产,而另一侧相邻井排未投产 本排投产,而两侧相邻井排均未投产102Km L L LKm2 d×L 1.5d×L 2d×Ld d d 对于面积井网,共油面积用油井周围平均井距折算。 4.?无因次采油指数Jo =不同含水期的采油指数 无水期采油指数无因次采液指数――将上式中分子、分母的采油指数更换成采液指数 无因次采油指数与含水有关,经统计有如下表达式: Jo=a+bfw+cfw2 式中:a、b、c 为二次多项式常数 如锦 16 块兴隆台油层在含水 40――90%时, Jo=0.3fw-2.4183fw2 又如欢 17 块大凌河油层含水大于 30%后, Jo=0.fw+0.3326fw2 当已知无因次采油指数后,即可求不同含水期采油指数和采液指数。?Jo=D J o和JL=J 1?fw式中:D=2.82 5. IW=qiw Piwf ? Piws吸水指数 m3/d·MPa实际工作中常用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原油含水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