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bim与装配式式建筑上面应用bim技术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和实施方案
我的图书馆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和实施方案
作者:樊则森,李张苗,鲁晓通作者单位: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摘要为响应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研究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装修及管理全产业链整合和全专业协同的一体化实现方案。结合深圳监狱保障房项目的工程实践,以建筑设计为统领,全专业协同设计,形成一套基于BIM的全过程一体化设计技术,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关键词:BIM;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整合;全专业协同;一体化设计技术1 & 引言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巨大的人口体量意味着庞大居住需求以及巨量市场空间,同时建筑业对其上下游产业有着强烈带动作用,各种因素奠定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目前,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社会发展阶段以及环境承载力等因素,我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在国家战略层级,众多传统行业开始进行转型升级,钢铁、煤炭、化工、冶金等行业都进入深度调整期。建筑业作为占据重要地位的传统行业,进行提质增效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而建筑工业化正是重要突破口。我国在建国之初就开始尝试装配式建筑,发展几经周折。近些年有了比较长足的进步。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2008年左右引入我国,在诸多建筑工程领域均有比较典型的应用,2010年以后,众多理论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对BIM技术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新的尝试。叶浩文等[1]简述了目前我国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战略机遇,分析了推进新型工业化建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且指出了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应采取的对策。叶明等[2]从政府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提出,完善产业链,整合优化产业资源;建立一套成熟适用的技术体系这是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两大核心问题。沈祖炎等[3]结合三次工业革命的历程,阐述了我国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性,提出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本质是“九段九化”,并结合目前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现状对如何推进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亓霞等[4]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历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分别分析了法律法规、政府作用、市场力量和技术进步对于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作用,并且指出了国外成功发展建筑工业化对于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樊则森等[5]介绍了BIM在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装修和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指出了BIM技术对于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伏玉等[6]简述了目前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目前BIN在建筑工业化应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与建议。夏海兵等[7]基于上海某大型预制装配式住宅项目,介绍了BIM技术在该项目中从设计、深化设计、生产到施工再到运维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情况。BIM技术的应用减少了设计环节的设计变更,加快了施工工期,提高了工程质量。2 &BIM技术2.1BIM的定义和概念BIM是建筑行业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体现。BIM技术通过三维建模,将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中产生的相关信息添加在该三维模型中,对设计、生产、施工、装修、管理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并根据项目在各阶段的完成情况,不断对已有数据库进行更新,最终建立多维数据模型,通过信息化模型整合项目各种阶段相关信息,搭建一个可以为项目各方共享的资源信息平台。2.2BIM的工作方式BIM变革之前平面作图的设计方式,采用三维建筑设计方式,可以直观展现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貌、各个构件连接、细部做法以及管线排布等,使设计师可以更加清晰的掌控项目设计节奏,提升设计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BIM技术集成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各有关参与方数据信息,构建一个数据平台。平台可以完整准确的提供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信息。&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2.1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2.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优势BIM技术集成了整个建筑项目中各部门的数据信息,BIM模型本身就是一个数据集成模型。该模型可以完整准确的提供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信息。下文分别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优势进行总结。2.3.1 精密的工业化制造装配式建筑是采用工厂化生产的构件、配件、部品,采用机械化、信息化装配式技术组装的建筑整体,其工厂化生产构配件精度能达到毫米级,现场组装精度要求也较高,从而满足各种产品组件的安装精度要求。总体来说,建筑工业化要求全面“精密建造”,要全面实现精细化设计、产品化加工和精密化装配。而BIM应用的优势,从“可视化”和“3D”模拟的层面,在于“所见即所得”,这和建筑工业化的“精密建造”特点高度契合。而在传统建筑生产方式下,由于其粗放型管理模式和“齐不齐、一把泥”的误差、工艺,无法实现精细化设计、精密化施工。2.3.2 集成的建筑系统信息平台新型装配式建筑是设计、生产、施工、装修和管理“五位一体”的系统化和集成化建筑,不是“传统生产方式+装配化”建筑。新型建筑工业化应具备五大特点:“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按传统设计、施工和管理模式进行装配化施工难以体现工业化的本质和优势。装配式建筑核心是“集成”,BIM则是“集成”的主线,串联设计、生产、施工、装修和管理全过程,服务于设计、建设、运维、拆除全生命周期,可数字化仿真模拟,信息化描述系统要素,实现信息化协同设计、可视化装配,工程量信息交互和节点连接模拟及检验等全新运用,整合建筑全产业链,实现全过程、全方位信息化集成。2.3.3 全专业高效合作与协同BIM技术可以提供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各专业设计工程师在平台共同建模,共同修改,共享信息,协同设计。任何一个专业出现设计误差或者设计修改,其他专业均可以及时获取信息,并进行处理。同时,不同专业设计师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分工合作,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进行设计,可以大大提高设计精度和效率。3 &BIM技术在监狱保障房项目中的应用深圳市监狱保障性住房项目采用了装配整体式剪力墙体系。该项目外墙大部分采用预制墙体,小部分结合立面造型采用PCF模板现浇。内承重墙也采用部分预制、部分现浇。另外还采用叠合梁、叠合板、预制楼梯、预制阳台等预制构件,以2号楼为例预制率为49.3%,装配率为71.5%,项目整体预制率装配率较高。下面是该项目标准层平面图。图3.1监狱保障房2号楼标准层平面图图3.2监狱保障房2号楼预制墙板划分图中建科技有限公司结合深圳监狱保障房项目,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方面结合BIM技术进行了一些研究、摸索和应用。3.1BIM技术在监狱保障房项目设计阶段应用设计方案的好坏是决定一个建筑项目优劣的关键。BIM技术的应用给工业化建筑设计方法带来变革式影响。下面结合BIM技术在监狱保障房项目设计阶段中应用要点介绍其较传统设计方法的优势。3.1.1 标准化设计流程在传统设计方式中,各专业设计人员“各自为政”,按自己的设计风格和习惯,同一个构件或者项目,不同设计人员会有不同设计方法。在监狱保障房项目BIM方案开始实施之前,首先制定一套标准化设计流程,采用统一规范设计方式,各专业设计人员均需遵从统一设计规则,大大加快设计团队的配合效率,减少设计错误,提高设计效率。3.1.2 模数化构件组合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预制构件的设计是关键。目前预制构件的拆分,是按一般模式由设计方独立完成设计方案和施工图,再由工业化设计人员进行预制方案设计和构件拆分。这种方式下,可能会导致构件种类难以最大程度归一化、标准化,工厂模具台套数势必增加,不符合装配式建筑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在该项目设计过程中,首先确定采用的工业化结构体系,并按照统一模数进行构件拆分,精简构件类型,提高装配水平,并在标准化设计基础上通过组合实现装配式建筑系列化和多样化。3.1.3 模块化构件库在目前工业化建筑或者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一般是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预制构件加工图进行生产,这类加工图还是传统的平立剖加大样详图的二维图纸,信息化程度低。BIM技术相关软件中,通过“族”的概念,对构件进行划分,结合构件生产厂家生产工艺,建立模块化预制构件库,在不同建筑项目设计过程中,只需从构件库中提取各类构件,再进行组装,即可建立最终整体建筑模型。构件库的构件种类也可以在其他项目的设计过程中进行应用,并且不断扩充,不断完善。图3.3 监狱保障房2号楼标准化构件库3.1.4 可视化三维模型传统设计方式是使用二维绘图软件,以平、立、剖面和大样详图为主要出图内容,这种绘图模式是一种单向连接方式,各个设计专业之间相对孤立,对于不断出现的设计变化,难以及时应对,导致设计过程中出现大量修改,甚至在出图完成后还会有大量设计变更,效率较低,信息化程度低。BIM技术将模块化、模数化的构件进行组合可以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通过效果图、动画、实时漫游、虚拟现实系统等项目展示手段将建筑构件及参数信息等真实属性展现给设计人员和甲方业主,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也便于甲方及时决策,可以避免事后再次修改。图3.4 从传统二维设计到3D可视化设计图3.5 BIM技术中建筑及结构可视化设计3.1.5 高效设计协同采用BIM技术进行设计,设计师均在同一个建筑模型上工作,所有信息均可实时交互,可视化三维模型使设计成果直观呈现,同时还可以进行不同专业设计冲突检查。在传统设计方法中,不同专业人员需要人工查找本专业和其他专业冲突错误,费时费力且容易出现遗漏,BIM 技术直接可以完成不同专业间冲突检查,大大提高设计精度和效率。3.1.6 便捷工程量统计和分析BIM模型中存储着各类信息,设计师可以随时对门窗、部品、各类预制构件等的数量、体积、类别等参数进行统计,再根据材料的一般定价,即可估计整个项目经济指标。设计师可以实时查看设计方案的经济指标是否能够满足业主要求。同时,模型数据会随着深化设计自动更新,确保项目统计信息准确性。3.2BIM技术在监狱保障房项目生产阶段的应用预制构件生产是建筑工业化项目中重要环节。下文将对BIM技术在生产阶段的应用分别进行介绍。3.2.1 构件设计可视化采用BIM技术进行构件设计,可以得到构件三维模型,将构件空间信息完整直观的表达给构件生产厂家。&图3.6 预制构件生产的可视化3.2.2 构件生产信息化构件生产厂家可以直接提取BIM信息平台中各个构件参数,确定构件尺寸、材质、做法、数量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确定合理的生产流程和做法,也可以对发来的构件信息进行复核,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向设计单位进行信息反馈,使设计和生产环节实现信息双向流动,提高构件生产信息化程度。&图3.7 预制构件生产的信息化3.2.3 构件生产标准化生产厂家可以直接提取BIM信息平台中的构件信息,并将信息传导到生产线进行生产。同时,生产厂家还可以结合构件设计信息以及自身实际生产要求,建立标准化预制构件库,在生产过程中对类似预制构件只需调整模具尺寸即可进行生产。通过标准化、流水线式构件生产作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构件标准化程度,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操作失误,改善工人工作环境,节省人力和物力。&图3.8 预制构件生产的标准化3.3BIM技术在监狱保障房项目施工阶段应用工业化建筑采用构件工厂预制生产,构件运输到现场,再吊装安装的施工模式。施工环节是项目进程中重要环节。以下将对BIM技术在本项目施工阶段应用进行介绍。3.3.1 施工深化设计施工深化设计主要目的是提升深化后建筑信息模型的准确性、可校核性。将施工操作规范与施工工艺融入施工作业模型,使施工图满足施工作业需求。施工单位依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与设计阶段建筑信息模型,结合施工特点及现场情况,完善或重新建立可表示工程实体即施工作业对象和结果的施工作业模型。该模型应当包含工程实体基本信息。BIM 技术工程师结合自身专业经验或与施工技术人员配合,对建筑信息模型的施工合理性、可行性进行甄别,并进行相应调整优化,对优化后模型实施冲突检测。图3.9 采用BIM进行碰撞检测3.3.2 施工过程仿真模拟在制定施工组织方案时,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将本项目计划的施工进度、人员安排等信息输入BIM 信息平台,软件可以根据这些录入信息进行施工模拟,同时,BIM技术也可以实现不同施工组织方案仿真模拟,施工单位可以依据模拟结果选取最优施工组织方案。&图3.10 应用BIM技术进行施工仿真模拟图3.11& BIM模拟现场预制构件运输与堆放图3.12& BIM模拟现场外墙安装图3.13& BIM模拟外墙板灌浆图3.14 &BIM模拟铝模安装固定图3.15& BIM模拟预制阳台吊装图3.16& BIM模拟预制楼梯吊装3.3.3 施工过程综合管控施工单位可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信息实时输入到BIM信息平台,全面监控工程现场情况。在现场施工时,BIM技术可以作为施工进度监督表并指导现场施工,可以通过软件对现场实际施工进度与原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安排人员调配和各类物资运输堆放。&图3.17& 运用BIM进行施工过程综合管控3.4BIM技术在监狱保障房项目装修阶段应用3.4.1 构建标准化装修部品库和建立标准化预制构件库一样,采用BIM技术也可以构建标准化装修部品库。在本项目中,根据业主要求,从装修部品库中选取相应部品组装到整体模型中。同时本项目新增各类装修部品,也可完善到装修部品构件库。3.4.2 装修部品模块化拆分与组装内装设计应配合建筑设计同时开展工作,根据建筑项目各个功能区划分,将装修部品分解成不同模块,常见模块主要是卫浴模块和厨房模块。可以根据户型大小,功能划分,直接将模块化装修部品组装到BIM模型中。3.4.3 装修部品工业化生产在建好标准装修部品库以及模块化装修方案后,可以给业主提供菜单式选择服务,业主根据自己喜好和需求选取相应装修部品。在确定好建筑项目部品类型后,装修部品生产厂家可以提取BIM信息平台中相关部品信息,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生产完成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整体吊装,这种方式,可以保证装修部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传统施工方式中厨房和卫生间可能出现的渗漏水现象。4 &结语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将大大加快装配式项目在全国各地的推进速度,随着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不断应用,BIM技术的优势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体现,会有越来越多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应用BIM技术。&参考文献:[1]叶浩文.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思考与对策[J].工程管理学报,2016(02):第30卷.[2] 叶明,武洁青.关于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思考[J].住宅产业,2013(Z1):11-14.[3]沈祖炎,李元齐.建筑工业化建造的本质和内涵[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5(05):第17卷.[4]&亓霞,李洁,束晓东.基于国外成功经验的中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03):121-128.[5]&樊则森,李新伟.装配式建筑设计的BIM方法[J].建筑技艺,2014(06):68-76.[6]&伏玉,李伟,方志国.BIM技术在装配式房屋建设中的应用与对策[J].城市住宅,2014(11):102-105.[7]夏海兵,辛佐先,熊诚,刘立慧.BIM 技术在 PC 住宅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3(S2):157-160.(欢迎各大媒体转载,全面宣传推广装配式建筑!转载请注明出处)您可能还想看:
馆藏&10228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装配式建筑那么火,没有BIM怎么成?_新浪浙江_新浪网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通俗地讲来就是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在未来,装配式建筑将成为建筑业的主流模式。
  装配式建筑迎来黄金发展期
  自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来,截至2017年3月,全国30多个省市区推出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政策。政策指出,要求十三五期间(2016 - 2020)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30%以上;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比率30%以上。十四五期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要达到50%以上;全面普及成品住宅,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比率50%以上。
  随着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各项利好政策,装配式建筑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BIM应用是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核心
  与传统建筑不同,装配式建筑的典型特征是标准化的预制构件或部品在工厂生产,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装配、组装成整体。这意味着从设计的初始阶段即需要考虑构件的加工生产、施工安装、维护保养等,并在设计过程中与结构、设备、电气、内装专业紧密沟通,进行全专业、全过程的一体化思考,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
  “要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普及应用,BIM应用是技术核心。为避免预制构件在现场安装不上,造成返工与资源浪费等问题,保证设计、生产、装配的全流程管理,BIM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品茗股份BIM事业部总经理李自可指出,装配式建筑传统的建设模式中,设计、工厂制造、现场安装三个阶段是分离的,设计得不合理,往往只能在安装过程中才会被发现,造成变更和浪费,甚至影响质量。BIM技术的引入,将设计方案、制造需求、安装需求集成在BIM模型中,在实际建造前统筹考虑各种要求,把实际制造、安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前消灭。
  与传统建筑方式采用BIM类似,装配式建筑的BIM应用有利于通过可视化的设计实现人机友好协同和更为精细化的设计。引入BIM技术后,建立装配式建筑的BIM构件库,就可模拟工厂加工,以“预制构件模型”的方式来进行系统集成和表达。据了解,目前以品茗股份为代表的BIM行业企业正积极搭建BIM族库,不断增加和丰富BIM虚拟构件的数量、种类和规格,逐步构建标准化预制构件库。
  BIM+装配式建筑,颠覆传统建筑业
  作为2017年建筑领域的两大热词,如果说装配式建筑是生产方式的变革,那么BIM应用则是推动这一变革的重要技术手段。
  BIM技术服务于设计、建设、运维、拆除的全生命周期,可以数字化虚拟、信息化描述各种系统要素,实现信息化协同设计、可视化装配,工程量信息的交互和节点连接模拟及检验等全新运用。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装配式建筑将整合建筑全产业链,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化集成。
  在工业化元素和信息化元素连接越来越紧密的时代,BIM技术将与装配式建筑实现完美融合,推动建筑业的创新发展,甚至颠覆传统建筑业。
  免责声明:本文为商业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用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纠错请发信至:chenxin@.cn邮箱。
03-08 08:12|分享
03-08 08:04|分享
02-28 08:59|分享
02-28 08:57|分享
02-28 07:15|分享
02-21 08:04|分享
02-21 08:00|分享
02-03 14:16|分享
01-21 06:53|分享
01-19 07:58|分享
新浪地方站【图文】BIM技术在装配式中的应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BIM技术在装配式中的应用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大小:2.33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建筑产业化是发展绿色建筑最快捷的方式,而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则是信息化,BIM(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广泛的应用必将极大的促进建筑产业化的发展.本文阐述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运用价值,为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山东安盛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安丘 262100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本文读者也读过
加载中,请稍候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浅谈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科技风》2017年03期
浅谈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BIM技术是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该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详尽表达。BIM技术并结合RFID技术,可以及时发现预制装配式建筑在运营维护阶段的各种问题,不仅可以保证高效的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维护了建筑在使用阶段的安全,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U17;TU741【正文快照】:
1 BIM技术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关系BIM技术是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该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详尽表达。因为预制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结构相比较预制装配式建筑可再生、产业化程度高、工期短、用工少、低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滨;;[J];中国科技信息;2014年07期
;[J];混凝土;2008年02期
;[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8年02期
徐勇刚;;[J];住宅产业;2012年07期
王瑞强;;[J];山西建筑;2013年22期
章立鹰;朗金权;孙有聚;钱阮富;徐华刚;;[J];特种结构;2010年06期
张传生;张凯;;[J];住宅产业;2012年06期
张锡治;李义龙;安海玉;;[J];建筑科学;2014年01期
薛峰;童武;魏占元;;[J];青海电力;2008年S1期
黄小坤;田春雨;;[J];住宅产业;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俊杰;沈孝庭;朱家平;范如春;;[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九辑)[C];2008年
武川川;朱筱俊;梁书亭;庞瑞;刘杰;;[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王喆;王琼;陈学森;施刚;;[A];钢结构工程研究(十)——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4届(ISSF-2014)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曹慧;陈凤闯;;[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戴丽昕;[N];上海科技报;2013年
顾庆生;[N];建筑时报;2007年
李荣;[N];中国建设报;2011年
栾晓娜;[N];东方早报;2012年
任佳;[N];中国建设报;2014年
王铭辉?通讯员
顾庆生;[N];建筑时报;2007年
驻上海记者
张卓钧 通讯员
郎振刚;[N];中华建筑报;2011年
台湾润泰集团沛丰建筑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詹耀裕 黄绸辉;[N];中国建材报;2013年
滕建福;[N];中国交通报;2005年
本报实习记者
胡珉琦;[N];北京科技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傅挺萌;[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崔璐;[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余弦;[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赵志强;[D];广西大学;2015年
韦玮;[D];东北大学;2014年
魏江洋;[D];南京大学;2016年
张德龙;[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文龙;[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胡波;[D];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
杨诚;[D];广州大学;201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im和装配式建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