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两军边境对峙视频对峙印军为何得寸进尺我国政府怎么办

当前位置: &
印媒:中印边境对峙引发印军队与政府争夺权力(1)
15:24:39 & & &参与评论()条
上一张下一张
中印边境对峙事件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中国第一军事门户网站 |
中印对峙才是中国最大的危机
62年一场32天的战争是印度无可比拟的耻辱,印度一直在找机会进行复仇,印度人认为迟早再与中国一战。
  边界对峙升级。据印度方面称,在中印西线边境,4月15日中国50人的一个加强排,&入侵&印度拉达克东部斗拉特别奥里地(Daulat Beg Oldi)地区约10公里,并搭起帐篷。随后印度军队也在距离中方帐篷300米处建立营地,导致&帐篷对峙&;据悉,印度还向边境增派了作战部队。而中国方面则称,未有跨出实际控制线一步,目前中印正多管道沟通。究竟事实真相如何?中印该如何务实处理边界冲突?
  在分析此次事件前,有必要回顾下中印边界问题的一些历史和地理知识。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当前中印1700公里的边境线上,分三段:东段9万平方公里领土,即&麦克马洪线&以南的我藏南地区,在印度实际控制中,这部分领土相当于六个北京、一个浙江、两个半台湾;中段,2100平方公里、分为4处,全部为印度占领;西段,3。3万平方公里,即我新疆的阿克赛钦地区,除南端450平方公里的巴里加斯被印度占领,其余都在我国实际控制中。目前中印最主要的争议,即在于东西两段。
  在简单了解下东西两段争议领土的历史。东段之争,中方一直以传统习惯线(即以喜马拉雅山南麓)为边界,约9万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区属于中国;而1914年,占领印度的英国人亨利&麦克马洪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炮制了一条新的印藏边界线---&麦克马洪线&,将藏南9万平方公里的沃土划归英属印度。历届中国中央政府对麦克马洪线未予承认。
  西线之争,主要是新疆阿克赛钦地区归属之争。该地自古以来就是从新疆到达西藏的重要通道。19世纪60年代,英国测绘军官约翰逊到新疆探险,把3万平方公里的阿克赛钦视为无主地,划归英属印度的克什米尔版图,将中印分界线(即所谓&约翰逊线&)画在了昆仑山一侧,从而为英国侵略者找到了一条侵略我国新疆腹地的捷径。对此,中国政府不仅从不承认,更是毫不知情。而对于此条线,印度方面更是到1957年看到中国修筑新藏公路经过阿克赛钦地区,才提出领土主张。
  英国人统治印度时,即便有&麦克马洪线&和&约翰逊线&,也只是个别试探进入,不敢放胆全盘占领。倒是独立后的印度政府,因为中国忙于战争,同时中方出于第三世界国家&统一战线&的大局和意识形态的外交、对印度一再忍让,大肆在东西两线蚕食我领土,较英国侵略者有过之而无不及。1950年初,印度军队占领达旺,1954年完全控制了&麦线&以南原西藏的门隅-洛隅-下察隅地区,并建立&东北边境特区&进行管辖。西线,印度也开始派军队进入我国领土。1959年8月,中印在东线爆发了第一次边界冲突,即朗久事件;同年10月,西线又发生空喀山口事件。当时的中国政府,考虑到这是&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不该由独立后的印度负责,因此建议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对待它。在很多历史学家看来,中方当时甚至已做好&以承认麦克马洪线,换取阿克赛钦&的准备,维护边境安全与稳定,中印谅互让以解决边界争端。但遗憾的是,中国的一再忍让,让尼赫鲁更加笃定中国不敢开战。1960年,尼赫鲁政变本加厉、开始推行&前进政策&,在不进攻中国阵地的情况下,插入中国据点之间的空白地带。在东段,印度军队把哨所推进到&麦线&,甚至扩张到&麦线&以北;在西段,印度设立43个入侵据点,和我军边防哨所形成犬牙交错的对峙状态,侵占我4000平方公里领土,有些据点甚至建在我军哨所仅几米远或后侧,局势一触即发。1962年,忍无可忍的中国政府被迫进行自卫反击。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在东段,中国军队进发到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靠近传统习惯线附近地区,几乎收复全部被占领土;在西段,我军清除了印军侵占的全部据点。但此后,出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国主动回撤至1959年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我侧20公里以内,又将缴获的印军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交还给印度,并释放了全部印军战俘,释放和谈信号。此后,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回到本文第二段所述情形。中印边界此后基本和平了几十年,仅在1987年险些出意外。此后,伴随中国实力提升和领土意识更强硬,中方&舍东段保西段&的态度有所变化,在藏南地区有更多的索求;而印度也妄图在西线阿克赛钦尽可能多争取一片土地,双方谈判陷入僵局,并在边境&对等&的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军队部署。
  这里还不得不提到,本次&帐篷对峙&事件中的事发点---拉达克地区。拉达克位于克什米尔东南部,属于印度控制区,面积45110平方公里,官方语言为藏语(拉达克方言)和乌尔都语。拉达克有&小西藏&之称,无论地理、民族,宗教与文化皆接近西藏。事实上,拉达克历史上原是西藏的一部分。早在公元9世纪,拉达克就是吐蕃的一部分,13世纪统一于中国的元朝,后来统治北印度的莫卧儿帝国曾侵入拉达克,迫使其成为藩属,但随着莫卧儿帝国的衰落,拉达克在清代重新归属中国西藏管辖,拉达克王由驻藏大臣&节制&。在中国地图出版社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8册中,有1820年的全中国地图,该图把拉达克划为中国西藏的一部分
  导致拉达克被印度占领的还是英国人。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次大陆扩张的过程中,对拉达克等西藏西部地区日益关注,因为该地区扼住了英国通往亚洲腹地之路。1834年,得到英国支持的锡克王国查谟土邦侵入拉达克,但拉萨清朝驻藏大臣拒绝派兵支援,次年,拉达克沦为查谟的附属国。1840年,查谟又侵占了拉达克西北的巴尔蒂斯坦(在今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内),加上后来还将我新疆阿克赛钦地区也纳入英属印度的克什米尔版图。需要说明的是,中国政府同样从未承认印度对拉达克地区享有管辖权。
  而当前中国实际控制的阿克赛钦地区与拉达克地区正好接壤,这也就意味着,虽然中方承认这条实际控制线,但从未说过实际控制线西南的拉达克地区就属于印度;而印度也一直否认中方对阿克赛钦地区的实际控制。这就导致一个结果---这条控制线双方存在很大的&认知差异&。这也是导致印度方面不断炒作---所谓中国不断&入侵印度&、中国时不时越界等。事实上,就是印度军方和不少高官也承认,这种对控制线的认知差异,常导致中印边境士兵相互进入对方控制区,但据边界有图片显示,印度官兵还经常问中国士兵借打火机,且中印有&互不开火&共识,所谓&入侵&、&越界&等边界紧张局势,不过是某些人故意炒作而已。
  那么究竟是何许人在炒作?为什么笔者在中国,从没听说过,因印度巡逻兵进入中方主张的控制线,而传出印度军队&入侵&中国呢?这又要从中印战争历史说起。一个月阵亡3770人,一种&无可比拟的耻辱&,&大国自信&为此破碎,一场32天的战争让印度做了50年噩梦---这些词汇代表了印度人至今对50年多前那场战争的复杂感情。虽然有人质疑尼赫鲁&前进政策&过于自信、误判了对手,也仍有不少印度人认为,中国是故意下套、早就准备教训一下印度。这场战败,粉碎了印度人的自信,有分析人士打趣称,1962年前这个国家被认为可能与中国争夺亚洲,1962年后这个国家只能跟弱小的巴基斯坦比来比去了。
  印度的噩梦还不止这些。短短时间印度被中国军队如此打击、深入,导致印度人的心理至今仍被不安情绪主宰。一方面,他们恐惧中国,所以对中国的任何行动(尤其边界地区的动作)颇为敏感,并大肆购买军火、成为万国军火库,还在导弹、太空领域努力不被中国甩的太远,借以保持自信;另一方面,在一部分人眼里,印度迟早再与中国一战,才能找回失去的大国自信。这种心情,也可以解释,为何印度国内媒体热衷炒作中国入侵与中印开战,某些印度政客、军方官员也乐此不疲,即便他们心理也清楚,中印难再战,但&叫得越大声&,似乎是驱散恐惧的一种法子。
  事实上,中印有着强烈的历史渊源,佛教从印度传播到中国,丝绸之路联络了中印贸易。现实看,中国是印度最大贸易伙伴,印度也是中国第七大出口市场,2015年中印度双边贸易目标为1000亿美元。印度出口给中国的主要是大宗日用品和原材料,而中国出口印度的大多是制成品,2012年中国对印度贸易顺差上升至288。7亿美元。中印二国的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的基础产业和制造业强势,印度的服务业和信息产业壮大,中国的硬件设施完备、体育产业发达,印度的软件业强大、金融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印度的短板,与中国在这方面合作印度态度非常积极,特别希望进行有技术含量的合作。
  中国与印度,作为未来50年全球最被看好的两大经济体,两国人口占全球三分之一,50年后有望在经济总量上双双超越美国。随着中印两国经济合作和贸易联系不断加强,这两个新兴亚洲强国将迎来一个睦邻友好的新时代。中国与印度崛起过程中,还将面临共同的环境气候问题、能源问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稳定、打破旧的国际秩序、制定新的国际规则并提升自身话语权等共同议题;中印还在金砖国家和发展中框架下,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气候与环境责任、全球规则改变等&发出同一个声音&。
  中印可以在经济和全球合作上取得互利共赢,在大国关系上走出一条&新型大国相处之道&,同样在领土问题上,也有足够智慧管控危机。人为炒作危机、鼓噪对抗,不是解决问题、和平相处之道,中印两国不仅在经济上要继续扩大合作与互利共赢,更要在政治互信、民间交流等上面多下工夫。和平、共同繁荣的中印关系,对两国及亚洲的未来,至关重要!&龙象&共舞并非不可能!当前位置: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331853',
container: s,
size: '1100,90',
display: 'inlay-fix'
中印对峙现场视频曝光,印军拼命阻止中国修路(2)
扫描到手机
12:01:02 &小x北 & &
此次中方要修通前往庶草场哨所公路,彻底完成对于洞郎地区实控,洞郎距离印度七寸西里古里走廊(印度东北部最窄处)只有几十公里。图为中印西藏洞朗对峙现场。一旦中方实控洞郎,印度在包括藏南在内的东北邦驻军,战时有被围歼的危险,触动印度最敏感神经。图为中印西藏洞朗对峙现场。这个位置每前进一步都是向印度胸口插刀子,即使纯属中印不争端地区,印度拼了老命也要阻止中方修路。图为中印西藏洞朗对峙现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331860',
container: s,
size: '750,90',
display: 'inlay-fix'
为您推荐: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331870',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if (document.getElementById("BAIDU_SSP__wrapper_u")==null){
var mediav_ad_pub = 'ClviZ5_1968982';
var mediav_ad_width = '300';
var mediav_ad_height = '250';
document.write('');
document.write('');
tanx_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tanx_s.type = "text/javascript";
tanx_s.charset = "gbk";
tanx_s.id = "tanx-s-mm_0";
tanx_s.async =
tanx_s.src = "/ex?i=mm_0";
tanx_h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if(tanx_h)tanx_h.insertBefore(tanx_s,tanx_h.firstChild);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331873',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if (document.getElementById("BAIDU_SSP__wrapper_u")==null){
var mediav_ad_pub = 'gwlNpK_1968984';
var mediav_ad_width = '300';
var mediav_ad_height = '250';
document.write('');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331885',
container: s,
size: '300,12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331876',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if (document.getElementById("BAIDU_SSP__wrapper_u")==null){
var mediav_ad_pub = 'ijLzs3_1968985';
var mediav_ad_width = '300';
var mediav_ad_height = '250';
document.write('');
document.write('');
tanx_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tanx_s.type = "text/javascript";
tanx_s.charset = "gbk";
tanx_s.id = "tanx-s-mm_1";
tanx_s.async =
tanx_s.src = "/ex?i=mm_1";
tanx_h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if(tanx_h)tanx_h.insertBefore(tanx_s,tanx_h.firstChild);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331878',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331881',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331883',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if (document.getElementById("BAIDU_SSP__wrapper_u")==null){
document.write('');
tanx_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tanx_s.type = "text/javascript";
tanx_s.charset = "gbk";
tanx_s.id = "tanx-s-mm_2";
tanx_s.async =
tanx_s.src = "/ex?i=mm_2";
tanx_h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if(tanx_h)tanx_h.insertBefore(tanx_s,tanx_h.firstChil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印对峙印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