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齐整给双洞齐开的妹子p啊”这句话用福建话来翻译是什么意思

&p&&b&针对一些知友的评论,我增加了书写时的范例,可在文中找到。&/b&&/p&&p&“你看人家叔叔,这样直直的坐着永远不会得病,知道不?”这是去年拜访一位普拉提教练的时候他在教训儿子写作业驼背的厉害,这个叔叔就是我。&/p&&p&但也就是3年前,我还被严重的颈椎病困扰。那个时候我是个程序员,每天就是对着电脑敲键盘。我的脖子后面有个骨头隆起很高,侧面看我驼背的厉害,头前引。我的感觉就是每天脖子总是莫名的难受,躺着的时候总有一边在疼,背部是麻木的。终于受不了其中困扰,去了医院,x光片子显示颈椎3、4节有错位,长了骨刺。而且附近软组织增生比较厉害,肩胛骨附近肌肉成条索状趋势,属于中期的肌肉劳损。&/p&&img src=&/v2-8ad4ceaeae5f33fc312823_b.png& data-rawwidth=&913& data-rawheight=&6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3& data-original=&/v2-8ad4ceaeae5f33fc312823_r.png&&&p&这是我在网上找的图片,我当时的坐姿和里面的几位男生并无二致。相信现在很多人都是这么在电脑前长期坐着的。&/p&&p&但现在我好了。骨刺是不可逆的,无法修复(所以永远不要以为得病了总能康复,改善和预防从现在就要开始!)。但其他方面,我的脖子不疼了,驼背也消失了(之前走路说难听点像大猩猩走路)。原因一方面是找靠谱的知识来修复自己的问题,但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成功的阻止了不正确的姿势导致的问题恶化!&/p&&p&我的疼痛问题当然是因为长期不正确的姿势导致的,作为文字工作者,首要就是坐姿影响最大。这里对于看这篇文字的文字工作者,为了省几十年以后做手术的那几十上百万费用,劝你收藏这篇,时不时的看看。将里面讲到的方法付诸行动,并且养成习惯。&/p&&p&是一篇2万字长文,我写了一个礼拜。因为坐姿确实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儿。就像自来水,你以为很简单,拧开水龙头就能喝,但为什么你能喝到自来水,立刻就跳入一个市政管理系统的坑了。&/p&&p&我整理了一个目录,都用黑体标出来,应该算是所有回答里面最系统的一个答案了。可以跳着看。建议顺着读完。对你有帮助就收藏,里面介绍到的动作以后常常温习。
1、 你的姿态有多重要
2、 为什么你的姿态有问题
3、 一个错误的坐姿将导致啥问题
4、 正确的坐姿如何做出来(重点)
5、 需要选择椅子辅助坐姿吗
6、 已经出现问题了需要怎样修正,以我自己为例
7、 文字工作者做哪些事情能保证健康&/b&&/p&&p&&b&1、 你的姿态有多重要
&/b&如果你是程序员或热门行业的工程师,那么你大概率是996工作制,也就是每天在办公室工作12个小时,工作6天。上班期间除去端茶倒水,出去散心的时间,算1个小时,那么每天不管是在开会还是在写代码,基本都在坐着,这样上班期间要坐11个小时;上下班不管是开车还是地铁,也都是坐着,算2小时;在家里看电视,吃饭,看书,打游戏,也是坐着,算2小时。&/p&&p&我想这是大多数上班族的生活状态,那么每天就要坐15个小时左右。也就是说60%左右时间都在坐着。算你每天睡觉7小时,那就是坐着占了你90%左右的时间。&/p&&p&我在亚马逊买过一本外文书,叫Pain-Free:Sitting, Standing, and Walking,中文翻译过来就是解除疼痛:坐姿、站姿和走路。就讲这三个姿势就讲了整整一本书。实际上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个白领,清醒状态下,除去坐姿、站姿和走路这三个基本的姿势,其他的各种姿势你使用不到1%的时间。所以这三个姿势非常的重要(当然,我还愿意加上睡觉姿势,因为你生命的99%的时间都在做这4个动作的其中之一)。如果你的其中一个姿势出现了问题,比如坐姿,那么你生命90%的时间都在使某个肌肉产生劳累,这个肌肉在你一生的时间里痉挛、僵化、紧张、变长、失效,多么可怕。&/p&&p&&b&2、 为什么你的姿态有问题
&/b&其实古时候人的体态是没有问题的。现在一些穷国的人、现存的原始人也没有什么体态问题。但是发达国家的人很多有体态问题,这就导致了大量的“现代病”。&/p&&p&有位叫做Gokhale的学者专门对历史与现代人类的体态做比较研究,我借用其中的一些结果。&/p&&img src=&/v2-ed820838accecb039b7b_b.png& data-rawwidth=&281& data-rawheight=&29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1&&&p&这里的人是古希腊战士雕塑,可以看到背部肩胛骨的位置就在脊柱的后面,背部中线的脊柱沟均匀对称。侧面看来腰骶处有明显的角度,腰椎处较为平坦,手臂沿着躯干后部垂下,下巴指向下方。&/p&&p&再看现代游牧民族的体态&/p&&img src=&/v2-1b301f92bbb9cc5e2ebe_b.png& data-rawwidth=&254& data-rawheight=&36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4&&&p&和这尊古希腊的雕塑是不是很像,给人力量和优雅的感觉,肌肉强健而不紧绷。&/p&&p&再看看巴西战舞舞者的体态&/p&&img src=&/v2-203ffcfdd40_b.png& data-rawwidth=&602& data-rawheight=&7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2& data-original=&/v2-203ffcfdd40_r.png&&&p&是不是感觉三种人十分相似?&/p&&p&拉到现代看看美国的人行道上人们是什么体态。&/p&&img src=&/v2-caa136e86_b.png& data-rawwidth=&932& data-rawheight=&7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2& data-original=&/v2-caa136e86_r.png&&&p&俄国怎样呢?&/p&&img src=&/v2-a3d415ceec40d666b414684_b.png& data-rawwidth=&972& data-rawheight=&5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2& data-original=&/v2-a3d415ceec40d666b414684_r.png&&&p&中国&/p&&img src=&/v2-d5c12aed5a66dfa4b1fbc85bae2e33bf_b.png& data-rawwidth=&901&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1& data-original=&/v2-d5c12aed5a66dfa4b1fbc85bae2e33bf_r.png&&&p&这三张图就是在百度图片里随便找的图,可见现代社会的体态很像。现代社会里的人,普遍头前引的厉害,更加的弓背和挺肚子。而这和古代社会,和原始部落社会的人体态有很大不同。&/p&&p&大到了什么程度?我们的古代教科书(其实也就是一百年前)都和现代的不同。&/p&&img src=&/v2-ee034c301a444f0cf40a90a_b.png& data-rawwidth=&232& data-rawheight=&34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2&&&p&左边的图中脊柱是1990年解剖学教科书中的示意图,右边的图中脊柱是1911年某解剖学教科书中的示意图。肉眼就能看到很大的区别,现在的脊柱更加可以叫做S形,而古代的脊柱实际上可以说是J型,尤其是胸椎和腰椎部分明显曲度不一样。&/p&&p&为什么?这里我直接引用Gokhale教授的研究结果。表示很有可能1920年左右法国时尚杂志将弯腰驼背的姿势作为了一种时尚。&/p&&img src=&/v2-339635dedc8df9d0ba217bb8f1db3113_b.png& data-rawwidth=&403& data-rawheight=&84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3&&&p&1910年法国时尚杂志里面的姿态是上面图里的样子,脊柱,颈椎可以说是“直挺挺”的向上。&/p&&img src=&/v2-17ec1ac2fb7e73e7394075_b.png& data-rawwidth=&413& data-rawheight=&82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3&&&p&到了1920年,法国时尚杂志里的姿态就变成了弯腰驼背。&/p&&img src=&/v2-b1d1be6f10d9b4f0bf32f6b610f62e4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b1d1be6f10d9b4f0bf32f6b610f62e4f_r.jpg&&&p&1929年密斯范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椅清楚的展示出来那个时代的潮流,人们更愿意采用轻松,随意的坐姿,也导致了很多人的骨盆后倾。&/p&&p&再回到为什么你的姿态有问题这个主题,实际上就是你所处的环境(或潮流)导致了你的姿态问题。当我们没有现代生活的时候,姿态是没有问题的,有了现代的生活环境就导致了各种体态问题,然后这些体态问题就导致了各种疼痛。&/p&&p&再进一步问下去,为什么现代的环境就会导致我们的体态问题呢?我本人是MOVNAT体系的教练,我就从MOVNAT的角度说一下。&/p&&p&&b&因为人类适应性很强,经常做一件事情,就会成为做这件事情的行家。&/b&&/p&&img src=&/v2-5bb6cc9ec6d_b.jpg& data-rawwidth=&856& data-rawheight=&4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6& data-original=&/v2-5bb6cc9ec6d_r.jpg&&&p&上面的图就是一个很流行的漫画叫做进化,拿着钻头的人已经变成了弯腰驼背,到了计算机这个大炸逼出来后,右侧小人的姿势已经成为了一个程序员的职业化姿势。这种有点“猥琐”的姿势大家想想在你周围还没有普及计算机的时候,或者在你的家长还不允许你打游戏的时候,常常见到吗?我是到了大学才发现周围人在计算机面前是都是这样的姿势,甚至自己也是这样的姿势来操作计算机的。&/p&&p&当你的生活中出现了电脑后,为了高效的打字,你就需要将手肘搭在桌面上,头前引离屏幕很近,身子也要向前探,将肩胛骨移到外侧,上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使用电脑这件事儿。当你直挺挺的坐着时,重心在后方,手搭接在键盘上时上臂和身体的角度让你感觉一直在举着手,很累也很难受,你如果尝试将椅子拉近桌面,寻求舒服一点,屏幕又离得太近,或者不得不把头低得很低才能看电脑,这样更加难受。所以最有效率,最舒服的姿势就是驼背头前引,将重心移到前面,肩胛骨也向前移,这样是最舒服的。但是进化速度没有追上你,这就导致了上交叉综合症,看上去像个驼背,走起来像个猩猩。当然姿势难看倒也还好,25岁到35岁居然就犯了颈椎病,睡觉常常落枕,甚至有的时候手臂有点麻木。&/p&&p&当你的生活出现了手机后,为了高效刷屏,你就要让手臂不要着力,上臂自然下垂握着手机,头前引并且低头,略微向右转。长此以往这就成了使用手机最专业的姿势,这样就最具效率。如果将手机放在中位,你的手臂会由于重力非常的累,连续烧香拜佛的姿势几个小时相信谁也受不了。虽然那样看手机最有效率,但是进化速度没有赶上你,这就导致了严重的颈椎病,和颈椎的侧弯。自己摸摸大椎的位置,是不是那个骨头突起的特别厉害呢?有的人往上摸甚至摸不到上一节骨头。&/p&&p&说回环境,在现代,我们的生活从小到大无非体育课需要跑动,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坐着,走路,躺着,站着,那么我们就变成了做这4件事情的行家,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了以最小代价来完成这4件事。&/p&&p&我们的工作环境由过去的追着狼跑,到每日锄地,又到每日看屏;我们的睡觉环境由过去的在篝火旁的土地上睡变成了睡在草席中,到现在睡在柔软的床垫上;我们站立和行动的环境由过去的山里沟里,变成了走在田间土路,又变成了走在平坦的柏油马路上,这些变化真正深刻的改变了我们的日常姿态。&/p&&p&当没有崎岖的丛林挡在面前,你就不会像古代的人类那样小心翼翼提着脚走路。踢着脚,或者向前“跌倒”的方式走路更加省力也能更快的行动。你“在平坦的路面上走路”这件事儿,变成了专家,但进化速度没有追上你,这就导致了片面使用下肢肌肉的问题,O型腿,X型腿等问题也就出现了。即使腿型正常的人,自己将双腿并拢,是否能像前图游牧民族里的小孩那样,小腿的小肚子也能并拢,这种人非常的少。&/p&&p&如果人类继续演化,我相信未来人类更加会适应久坐,但是进化的速度,呵呵哒。&/p&&p&人类从猴子进化成人,其间肯定也经历了“体态问题”,在经过进化让脊柱、骨盆从猴子的脊柱变为了人类的脊柱。但一个古代人,或一个“落后”地区的人平时所做的事情,与几万几十万年前的更古的人做的事情差不多,进化的速度与生活方式比较同步,所以没有体态问题。&/p&&p&原始人做什么呢?——睡、走、蹲、站、搬、移、跑、跳、爬、攀、游、搏,可以说要接受全地形的生存挑战。按照我之前说的,人类适应性很强,经常做一件事情,就会成为做这件事情的行家,原始人可以说长时间在做很多全方位的活动,自然是这些活动的行家。而现代的我们,却主要在做睡、走、站、坐这4个动作而已。我想这个原因就是我们生活方式导致了体态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吧。&/p&&img src=&/v2-fbb97ef75baaa6b64ef5ea00ea7f2ba2_b.png& data-rawwidth=&760& data-rawheight=&4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0& data-original=&/v2-fbb97ef75baaa6b64ef5ea00ea7f2ba2_r.png&&&p&我个人认为做跑酷训练的人保持了一个较为健康的体态,因为他们做全地形的训练,这和原始人的生活方式更加的像。&/p&&p&&b&3、 一个错误的坐姿将导致啥问题&/b&&/p&&p&错误的坐姿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我们目前最普遍的是这两种。&/p&&p&&b&1、在计算机前的典型姿势&/b&&/p&&img src=&/v2-b82deb52b881b2b29dcfd74bc84e684a_b.png& data-rawwidth=&870& data-rawheight=&5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0& data-original=&/v2-b82deb52b881b2b29dcfd74bc84e684a_r.png&&&p&这位姐姐的姿势便是典型的在计算机前的姿势了。很多人的姿势畸形的更加严重,甚至出现身体向前倾的现象,这样会使背后的罗锅更加明显。&/p&&p&当然这位哥的姿势已经很说明问题了。最重要的问题有两点,头前引和肩胛骨前移。&/p&&img src=&/v2-fbd7d87cc1efffb6411af2_b.png& data-rawwidth=&1223& data-rawheight=&8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3& data-original=&/v2-fbd7d87cc1efffb6411af2_r.png&&&p&我们看到图里面这位外国小哥,他就是头前引的严重。他的第7节颈椎处向上,开始前倾,当颈椎前倾后,为了保持眼睛平视前方,就要保持“脑壳”上仰。这就相对于正确的红线姿势,导致了下面圆圈处的背部软组织(筋膜)被拉长,导致了上面圆圈处的颈椎第2、3节处软组织(标1的线段)长期强迫用力,被紧张,增生。被拉长的背部肌肉会让你感觉不舒服,脖子后方有个硬硬的鼓包,被紧张和增生的颈后会让你感到一按就疼。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感觉转头困难,背部时不时的刺痛一下。&/p&&img src=&/v2-3eee2a659f6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3eee2a659f6_r.jpg&&&p&再看这位哥的背部,由于要操作键鼠,手被“牵引”到了前面,肩胛骨就被跟着牵引到了前面,原本应该在脊柱两侧挨着的肩胛骨就跑到了上面,前面。这就导致了驼背圆肩的情况出现,斜方肌上侧、胸小肌变短,紧张;斜方肌下侧、中侧,菱形肌被拉伸,变长。时间久了走路像猩猩,侧面看驼背圆肩。背部中间部分发麻,变得没感觉;按捏斜方肌上侧,经常会有激痛点出现。&/p&&p&&b&2、瘫坐、陷在沙发里或侧坐在沙发沿看电视&/b&&/p&&img src=&/v2-58acc580e8_b.png& data-rawwidth=&1009& data-rawheight=&7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9& data-original=&/v2-58acc580e8_r.png&&&br&&img src=&/v2-eb39aa356d922fb18cf157_b.png& data-rawwidth=&785& data-rawheight=&5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5& data-original=&/v2-eb39aa356d922fb18cf157_r.png&&&br&&img src=&/v2-bcaa3cb163e05d348579_b.png& data-rawwidth=&758& data-rawheight=&5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8& data-original=&/v2-bcaa3cb163e05d348579_r.png&&&p&其实原理很简单,由于重力,长时间保持葛优瘫、陷在沙发里或者侧在沙发沿,都会让脊柱由直变弯,哪里受力就弯哪里。正坐着葛优瘫、陷在沙发里就会造成骨盆后倾,腰椎、颈椎曲度加大。侧坐、半卧在沙发沿就会造成脊柱侧弯、颈椎病等问题。&/p&&p&&b&4、正确的坐姿如何做出来(重点)&/b&&/p&&img src=&/v2-dc6cd78e6ea3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dc6cd78e6ea3_r.jpg&&&p&&b&你要明白这一点,坐姿不能说是一个姿势,因为它不是静止不动的事情,而是身体在呼吸作用下对重心的动态调整。也就是说你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调整重心,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已经不平衡的肌肉,让“姿势”回到正轨,并且有可能终结疼痛。所以这一部分就是全文的重点!&/b&&/p&&p&&b&成也萧何败萧何。错误的坐姿能毁了你的身体,正确的坐姿能让你强身健体。&/b&&/p&&p&正确的坐姿我先给个范例,但我并非尝试告诉你坐姿需要注意哪些局部要素,因为良好的坐姿不是通过统一的标准形成的,而是每个人自己寻求出的结果。我要做的是告诉你寻求这个良好结果的过程。&/p&&p&这个过程只是围绕着一个关键点进行的,觉察——或者叫做肌肉感觉Kinesthetic awareness。&/p&&p&对的,你以为需要锻炼肌肉的事情,实际上是信息最重要。美军二战时期摧毁一个战略点需要动用大批的飞机投下巨量的炸弹,到了海湾战争由于信息技术的使用,摧毁一个战略点只需要出动一个架次的隐形战机投下数枚导弹就能够实现。&/p&&p&人体是相通的。比较前沿的康复理论中(如费登奎斯、杨达),肌肉-觉知-心理是互相关联很紧密的。这就为我们找到了一个效率很高的处理身体问题的办法,和美军的发现即摧毁理论一样,可以叫做觉知即解决。你自己可以感受一下你的手指,舌头,身体前半侧是否感觉比后背,颈后,屁股来的感受灵敏呢?这些地方相比后者,是不是也不容易出现莫名的麻木,疼痛呢?你也可以尝试做一下&a href=&/p/& class=&internal&&内家版“囚徒健身” 配图 之“洗膀” - 知乎专栏&/a&,当你做过哪怕只是一百次洗膀之后,是否又会重新发现自己失去多年的肩胛骨,后背?&/p&&p&回到找到自己的坐姿。这个事情的原理并不复杂,也没有那么多的要背下来的地方,简单的说就是建立你在坐着的时候对身体重心的感受。如果重心靠前你没有觉知到,那么为了保持平衡,身体会自动“代偿”保持平衡,也就是后背的肌肉被迫紧张而你却无所知。&/p&&p&下图是一个正确坐姿的演示:&/p&&img src=&/v2-9bd6cafbc20336fcf933cc5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9bd6cafbc20336fcf933cc5_r.jpg&&&p&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正确坐姿要有如下4个步骤,我然后再讲讲开车时、操作电脑时和操作手机时的注意点:&/p&&p&1、准备好椅子&/p&&p&2、找到属于自己的骨盆-脊柱-头的上下联动(关键点)&/p&&p&3、觉知你的重心,调整呼吸&/p&&p&4、调整你的头、肩&/p&&p&附1、开车时的调整&/p&&p&附2、使用计算机时的设备位置&/p&&p&附3、使用手机时的调整&/p&&p&附4、书写时的调整&/p&&p&&b&1、准备好椅子&/b&&/p&&p&这里并不是要求你去买一个人体工程学椅,我后面会说到。相对于挑一个好椅子,学会使用自己的身体要重要的多。这里的椅子要求椅面高度合适,初次练习坐姿的时候,建议你找一个硬质椅子,在你坐在上面时,脚面能到踩在地上,不能悬空,坐在上面时大腿与地面基本平行。&/p&&img src=&/v2-0b3e334a8ff7a5d786654a_b.jpg& data-rawwidth=&3056& data-rawheight=&2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56& data-original=&/v2-0b3e334a8ff7a5d786654a_r.jpg&&&p&相信在平时的坐姿,大多数人在使用后者的样子。这种人基本上已经出现了髂腰肌、腘绳肌紧张的情况。&/p&&p&那么在准备椅子的同时,最好使用小毛巾折成楔形,垫在屁股后方。&/p&&img src=&/v2-d915cea8cacbfe0b8cd0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24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v2-d915cea8cacbfe0b8cd0_r.jpg&&&p&比如折成这样。&/p&&p&&b&2、找到属于自己的骨盆-脊柱-头的上下联动(关键点)&/b&&/p&&p&屁股在椅面上“滚动”,也就是尝试坐姿时有意识的骨盆前倾,骨盆后倾,你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尽管你可能司空见惯。——那就是在你调整骨盆的“滚动”同时,你的头也在进行同时调整,脊柱也在进行不同的曲度调整。&/p&&p&当你的骨盆后倾时你的脊柱向后在弯,头是低头的;而当你骨盆前滚,到了前倾时,你的脊柱又向前弯了,头不由自主的在向上仰。这就是骨盆-脊柱-头之间的上下联动。聪明的你一定意识到了,只有在一个合适的位置时候,才能让你的视线平视,这个位置的骨盆,就在一个正位,没有过分前倾和后倾。&/p&&img src=&/v2-fb647f41f6dee3177e4fcce3bb0734d2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fb647f41f6dee3177e4fcce3bb0734d2_r.jpg&&&p&骨盆后倾,脊柱自然的向后弯,头自然的低下;&/p&&img src=&/v2-c98ff6fadf41d4ce42478ff3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6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c98ff6fadf41d4ce42478ff3_r.jpg&&&p&骨盆前倾,头自然的仰起,脊柱向前微弯。&/p&&p&这里有一个想象疗法,那就是想象你的屁股上有个尾巴,你在做的时候需要把尾巴甩到你的身后,而不是压在屁股底下,这样是一个比较快速找到感觉的方法。&/p&&img src=&/v2-452cb05d94e0fec71fef310_b.jpg& data-rawwidth=&974& data-rawheight=&7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4& data-original=&/v2-452cb05d94e0fec71fef310_r.jpg&&&p&实际上我们在坐的时候,由于上身的重量和骨盆的形状,确实倾向于骨盆后倾,也就是屁股滚到了后面。这样就导致了背是弯的,头是前引的。很多人可能暂时能做到骨盆的中立一会,但随着在操作电脑时候的注意力集中,就忽视了这里的知觉,随着身体的“垮下”,骨盆又不自觉的后倾了而不自知。这就是为什么椅子上我推荐放一个楔形毛巾的原因。当然有些人体工程学椅子有腰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持你的背不去后弯,这两个措施的根本原因都是阻止由于上身的重量导致的骨盆后倾。&/p&&img src=&/v2-72ca1e97fde9f254b0c9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72ca1e97fde9f254b0c9_r.jpg&&&p&上图是一个糟糕的坐姿,骨盆后倾导致了脊柱向后弯,头前引。&/p&&p&&b&3、觉知你的重心,调整呼吸&/b&&/p&&p&当你找到了基本平视的位置时,脊柱应该大致在比较直立的位置上。可以进入微调阶段,方法依然是滚动你的骨盆,这个时候的标准就变成了能否长期保持骨盆的位置了。&/p&&p&在什么情况下骨盆可以长期保持在这个姿势下呢?——答案是呼吸顺畅时。&/p&&p&使用腹式呼吸,如何使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的好处我就不在这个话题里赘述了。当使用腹式呼吸身体感觉放松时,骨盆的微调就可以说结束了。&/p&&p&什么算是使用腹式呼吸时也能比较轻松呢?在做腹式呼吸时,如果仅仅感觉肚子变大了,甚至肚子向前凸,带着脊柱向前弯的感觉,证明骨盆前倾的过了。只是感觉得到呼吸时腹部的发力和动作是不够的,在一个比较轻松的呼吸时刻,会感到呼吸时腰后,腰侧的肌肉也随着吸气,肚子变涨而被拉伸。在这种呼吸情况下,才能长期的保持放松状态。&/p&&img src=&/v2-ac1aec4fac7c631fae58bc6da74c249c_b.jpg& data-rawwidth=&1028& data-rawheight=&9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8& data-original=&/v2-ac1aec4fac7c631fae58bc6da74c249c_r.jpg&&&p&a图中的呼吸模式使你永远无法放松,这样正确的坐姿是无法保持的,b图中的呼吸模式使你前后侧都放松,才能长久的保持。&/p&&p&如果你很难找到这种感觉,可以先感受跪姿下的呼吸,这个姿势下的呼吸很自然的会让你身体直立,呼吸同时放松前后侧,然后切入到坐姿进行一些对比。&/p&&img src=&/v2-95cac044d7c94cc0f27fb5_b.png& data-rawwidth=&760& data-rawheight=&5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0& data-original=&/v2-95cac044d7c94cc0f27fb5_r.png&&&p&&b&4、调整你的头、肩&/b&&/p&&p&你可以刻意的去做一做头前引,刻意的去做一做头向后撑,找到合适的位置。&/p&&img src=&/v2-b24ae30ac15f1d845b6ee_b.png& data-rawwidth=&632& data-rawheight=&7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2& data-original=&/v2-b24ae30ac15f1d845b6ee_r.png&&&br&&img src=&/v2-d8d5ef47a727dbc8142efb044c4d1b63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d8d5ef47a727dbc8142efb044c4d1b63_r.png&&&p&头前引的时候,如果进行仰头低头动作,背部会感觉到牵拉;头向后撑时,如果进行仰头低头动作,颈部前侧会有很大的感觉。这个时候聪明的你应该也明白了,会有一个位置,在你仰头低头的同时,不会牵拉到背,也不会对颈前造成影响。这个位置其实好找,就是想象中脊柱的铅垂钱,你的头定在这个铅垂线上。(小知识:头的重量在4-6kg左右,头前引状态下的颈椎压力相当于应该承受压力的2.7-10倍)&/p&&p&肩的调整:&/p&&img src=&/v2-9f68be5b1eb41eefa103d4c5d5c835a7_b.jpg& data-rawwidth=&762& data-rawheight=&10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2& data-original=&/v2-9f68be5b1eb41eefa103d4c5d5c835a7_r.jpg&&&p&肩的位置可以想象自己的胳膊上有个齿轮,你能够让肩峰沿着齿轮旋转,平时肩峰停在齿轮的最低处。这也是肩部最放松的位置了。&/p&&p&好了,讲了这么多,相信你已经会通过这几步找到自己的坐姿了。&/p&&p&接下来我介绍一下在这些常见场景下坐姿的调整:&/p&&p&&b&附1、开车时的坐姿&/b&&/p&&p&汽车设计同时要兼顾安全,如果脊柱是垂直于地面开车相对于“躺姿”开车不安全。但汽车座椅设置的糟糕的部分在于——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设计的都太过于凹陷,不光使脊柱过弯,同时前推你的肩,让你驼背。这里的关键点是找到合适的措施使脊柱虽然后倾但并非后弯严重,使肩不要被推到前面去。&/p&&p&这里需要在汽车靠近你背部中侧、紧挨肩胛骨的位置的位置放置一些支撑,像下图这样:&/p&&img src=&/v2-e006ee4f8c6_b.jpg& data-rawwidth=&716& data-rawheight=&10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6& data-original=&/v2-e006ee4f8c6_r.jpg&&&p&接下来按照这个顺序调整:&/p&&p&1、臀部尽量后移,不要让脊柱“向后倒”过多;&/p&&p&2、调整背后的靠垫,放在正确的位置;&/p&&p&3、肩膀环绕,向后下方行走;&/p&&p&4、调整与方向盘间的距离,使得肩在第3步的位置时就能轻松操作,不需要将肩送出去;&/p&&p&5、调整头的位置,像之前讲过的一样;&/p&&p&6、调整后视镜的方向,使得头在这个位置的时候能够轻松使用,以后出现了无法看清后方时,调整头的位置,不要调整后视镜(后视镜可以说是一个自己坐姿的检查器)&/p&&p&&b&附2:使用计算机时的姿势调整&/b&&/p&&p&使用计算机时更多是对设备位置进行调整,建议你去买一些可调位置的支撑件,比如高度可调的桌子,键盘位。我强烈建议寻找一些能够对肘部进行支撑的椅子和平台,这将会极大改善肩胛骨和头前引的问题。&/p&&p&我自己画了简易的示意图来说明其中的要点:&/p&&img src=&/v2-0a1e38c07d9f67ab7ce1_b.png&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6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v2-0a1e38c07d9f67ab7ce1_r.png&&&p&1、脚要着地,大腿基本与地面平齐,这里脚不要悬空;&/p&&p&2、要有楔形毛巾支撑屁股,&b&或&/b&有腰靠支撑背部,使得骨盆不会后倾;&/p&&p&3、调整骨盆-脊柱-头的联动,使得视线能够平直,调整LED显示器的位置,适应视线;&/p&&p&3、要让肩峰自然下垂;&/p&&p&4、要有肘部支撑,这个支撑最好是能够个性化调节,使得肩部放松情况下肘部有支撑;&/p&&p&5、要有腕部支撑,避免鼠标手;&/p&&p&&b&附3、使用手机时的姿势调整&/b&&/p&&p&现在使用手机的人增多,单手使用手机长时间刷知乎、看小说等情况很普遍。这就造成了单侧肩-肘-腕-手-指的全面疲劳,也造成了单侧的颈椎部分脊柱侧旋、侧弯;不正确的使用手机也造成了很多低头族。&/p&&img src=&/v2-030f6d352a4f6b81d6d0_b.png& data-rawwidth=&782& data-rawheight=&5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2& data-original=&/v2-030f6d352a4f6b81d6d0_r.png&&&p&其实使用手机时站着、坐着上半身要注意的事项是一样的,我就仅说说上半身的注意事项。&/p&&img src=&/v2-e20e5a8f5f2b2abda7b7bd46d291921f_b.png&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6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v2-e20e5a8f5f2b2abda7b7bd46d291921f_r.png&&&br&&p&1、尽量双手使用手机,将手机放在中位观看,这样就避免了脊柱侧弯、侧旋;&/p&&p&2、不要耸肩,肩峰在齿轮的后下方;&/p&&p&3、不要头前引;&/p&&p&4、尽量让肘部有支撑,&/p&&p&5、调整手机在基本平视位置,这个时候一般还是要稍稍低头的,&b&千万不要头前引&/b&,找颔首的感觉;&/p&&p&&b&附4、书写时的调整&/b&&/p&&p&书写时所遵循的规则是完全一样的——设置身体能够保持自然平衡的环境。如在学校里或公司的工作台前,支撑的高度不合适,眼睛焦距的平面距离或高度、角度不合适——那就调整这些适应你的身体姿态,而非调整身体。&/p&&p&我知道有些看答案的人还是学生,可能学校的桌面不适合你的姿态,这个时候就需要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做一定的改造活动,使得你的焦距平面配合你的头与视线,比如垫一些书,或想办法制造一个斜面台等。当然,如果条件真的不好,至少保持不要头前引,找到颔首的感觉。&/p&&p&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个可调的斜面会让你的书写、阅读倍感舒服。&/p&&img src=&/v2-a253a8fa50d1f34bdce78d17_b.png& data-rawwidth=&486& data-rawheight=&4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6& data-original=&/v2-a253a8fa50d1f34bdce78d17_r.png&&&p&这里的注意事项和看手机的调整很像,不赘述了。我放出一些范例供大家参考。&/p&&img src=&/v2-79bfb1c1e225a52d2dcccf_b.jpg& data-rawwidth=&934& data-rawheight=&10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4& data-original=&/v2-79bfb1c1e225a52d2dcccf_r.jpg&&&p&前苏联的织布女工&/p&&img src=&/v2-ecd8c7e06f8ad7b98d9d_b.jpg& data-rawwidth=&924& data-rawheight=&12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4& data-original=&/v2-ecd8c7e06f8ad7b98d9d_r.jpg&&&p&美国的女孩&/p&&p&&b&5、 需要选择椅子辅助坐姿吗 &/b&
需要也不需要,关键在第四部分,如果不会坐,再高明的人体工程学椅子也无济于事。这个东西起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作用占了10%吧。&/p&&p&Herman Miller比较有名的Aeron座椅 ,看看其设计回顾,并没有提到有改善坐姿的考虑,而是考虑舒适性更多一些。这和汽车厂家设计出来的舒适座椅是一个道理。但没有想要“医好”你的考虑。&/p&&img src=&/v2-0d54411c2bdb3bb6a928_b.png& data-rawwidth=&717& data-rawheight=&2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7& data-original=&/v2-0d54411c2bdb3bb6a928_r.png&&&p&这是另一个人体工程学椅,而看了我前面说的那么多,你其实应该已经意识到了,这个下图的方案其实并不能解决你的问题,而更加让驼背和头前引的问题严重了(骨盆后倾)。&/p&&img src=&/v2-eda9de7c815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eda9de7c815_r.jpg&&&p&而一款专门用来辅助好姿势的椅子,会对人体坐姿有专门的研究(避免广告嫌疑我隐去商标,只留一些说明)。&/p&&img src=&/v2-efb061dcad3b9fc4996aa_b.png& data-rawwidth=&864& data-rawheight=&4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4& data-original=&/v2-efb061dcad3b9fc4996aa_r.png&&&br&&p&上面椅子明确注明了设计思路是使脊柱在一个自然位,不光是为了舒适,更多还是“something that heals you rather than hurts you”。&/p&&p&&b&但这也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切记。&/b&&/p&&img src=&/v2-f19354aa1abb6e5f8d1c3da_b.png& data-rawwidth=&909& data-rawheight=&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9& data-original=&/v2-f19354aa1abb6e5f8d1c3da_r.png&&&p&这个凳子阿里巴巴可能只卖几块钱,只要你姿势正确,就能让你有个舒服健康的身体。&/p&&p&&b&6、 已经出现问题了需要怎样修正,以我自己为例 &/b&
我在3年前是一个工程师,那个时候已经受颈椎病和背部困扰很久了。背部麻木,沿着肩胛骨中缘、上缘按压刺痛。后来公司里有同事为了治疗自己的颈椎病竟然花了20万,几乎辛辛苦苦几年赚来的钱全部为了治病,这让我反省前几年做的事情的意义所在,我不是也在为了将来治病攒钱吗?这么做有意义吗?&/p&&p&我咨询了一些医生和康复师,治好颈椎病和背部的问题向我报价3万元,我嫌贵,决定靠自己的力量来进行治疗。后来证明这么做是对的,掌握了其中的知识,不光这一次治好了自己的问题,将来出现问题我也能够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了。&/p&&p&当然,为了治病我付出了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我不再加班,上班的绩效就少了,领导对我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好了;我看手机的时候像在烧香,地铁里面引来不少人观赏;当然这个收获就是获得了一副更加健康的身体。&/p&&p&言归正传,我之前有驼背的问题,头前引的问题,我说一下这个问题的纠正思路。&/p&&p&这里需要去平衡连接在肩胛骨前后侧的肌肉,我没有像康复师那样去揉这揉那,更多的还是练。关于驼背圆肩做这个动作:&/p&&p&1、正手悬挂:目的是拉伸胸小肌,为以后做引体向上提高钩挂力,保持肩部前后侧肌肉平衡。如果你在悬挂的过程中感到胸部被拉扯,证明你多少有些驼背,我没猜错吧~~~我能悬挂300秒;&/p&&p&女生的要求我认为也要在120秒以上,虽然你的力量弱,但你的体重也比男生轻;&/p&&img src=&/v2-e14f6becbc605df42aae1ce80e38c590_b.png& data-rawwidth=&290& data-rawheight=&45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0&&&p&2、反向引体向上:找一双杠就可以做,目的是锻炼肩胛骨之间的菱形肌、斜方肌中侧的肌肉,我现在能连续做30个,注意要让杆贴到胸;&/p&&p&女生力量较弱可降低至15个,但要求还是注意让杆贴到胸。如果贴不到,就增加与地面的角度,让反向引体向上的重量降低,但标准一定不可以改变;&/p&&img src=&/v2-ecd2efc52b144fa8edc37_b.png& data-rawwidth=&465& data-rawheight=&2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5& data-original=&/v2-ecd2efc52b144fa8edc37_r.png&&&p&3、正手宽距引体向上:这个目的是锻炼肩胛骨之间菱形肌、斜方肌中侧、尤其是斜方肌下侧的肌肉,注意要使用斜方肌发力。做不出的可以继续反向引体向上,感觉自己在划船,激活斜方肌下侧的发力与感觉。我能一次做15个;&/p&&p&这个很多女生可能真做不起来,但我还是建议要练习,这是你找到斜方肌下侧感觉的重要动作。可以找一名伙伴抱着你的腿减轻一些重量做,至少能做5个;&/p&&img src=&/v2-d0cfd1bc058add5b76fc3930_b.png& data-rawwidth=&842& data-rawheight=&6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2& data-original=&/v2-d0cfd1bc058add5b76fc3930_r.png&&&p&4、洗膀:可以参考武道求真专栏中洗膀部分,让肩部变得灵活,也让肩胛骨周围的肌肉产生觉知;&/p&&p&这个动作男生女生要求一致;&/p&&p&&a href=&/p/& class=&internal&&内家版&囚徒健身&系列之三:洗膀 - 知乎专栏&/a&&/p&&p&5、正向爬,倒爬:目的也是全面锻炼肩胛骨周围的所有肌肉,产生环绕着肩胛骨的稳定性。我能连续爬150米再倒爬150米;&/p&&p&这个动作男生女生要求一致;&/p&&img src=&/v2-15cfad07be97230aad68c4d17338f33c_b.png& data-rawwidth=&794& data-rawheight=&5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4& data-original=&/v2-15cfad07be97230aad68c4d17338f33c_r.png&&&p&做上面5个动作能改善圆肩驼背,我写出了我能做的数量,你可以参考,如果你做不到,证明你在对应的肌肉上有所欠缺,练回来便是了。相信你做到和我一样个数的时候,问题会改善不少。这里多说一句,引体向上和反向引体向上,不要使用胳膊发力,要想象自己通过收肩胛骨使自己的身体升高,这样才算激活了相关的肌肉。&/p&&p&如果你的圆肩驼背问题解决了,脊柱自然会回到正位,你的前引的头会被自动拉回来一些。我解决头前引的方法很简单,实际上没有太多的锻炼了。你只要经常注意脖子不要往前伸,其实也就是感觉自己一直在颔首就算是解决了颈椎的问题。&/p&&p&颈椎的问题根基在背,背好了颈会好一些,这里只介绍一个动作——用头写字。&/p&&p&每天花10分钟时间,用头在空中写一段话,比如一段新闻,就能很好的改善颈椎的问题。&/p&&p&关于颈椎多说两句。我个人的观点颈椎还是预防为主,出现了问题,确实要进行一些医学上的康复治疗,纯靠锻炼无法达到完全康复的目的。因为你的骨刺已经产生,椎间盘已经产生了问题,这样牵引和一定的按摩松解就必不可少了,在这方面的治疗过后(价格10次1000元的样子),再进行预防性的锻炼。&/p&&p&&b&当然,这部分的末尾我还是要说,保持一个正确的姿势将是最大的锻炼,修行于日常生活之中才是最有效的方式。&/b&&/p&&p&&b&7、 文字工作者做哪些事情能保证健康&/b&&/p&&p&你之所以在看这个回答根本原因基本上是因为你是个文字工作者,朝九晚五的都在电脑前。按照我在第二部分说的,你现在的痛苦是因为现代的环境所造成的。抛弃这份职业?不可能,你不在了社会的进步怎么办?&/p&&p&几年前我是攻城狮,攻城在行,但身体差点垮了。驼背严重,走路像猩猩;还有颈椎病,晚上找不到舒服的睡姿,脖子总是疼。现在当然获得健康,但其间艰辛,反复也是颇多。&/p&&p&不将我的办法分享出来是难以忍受的。作为一个从垮掉边缘通过艰辛回到健康状态的前攻城狮,亲眼见证着周围的人身体在逐渐垮掉,不做点什么也说不过去。有些人甚至还不自知;有些人自知了,但由于工作时间的问题,出差的问题,无法去做。这都是在现代工业环境里,程序猿,攻城狮,广告狗,美攻喵在各自的笼子里慢慢的,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异化,垮掉,然后独自在中年(有些甚至20几岁30几岁)开始承受痛苦的事实。&/p&&p&我曾经很艰辛的重回健康,市面上的很多方法我都去试,每回都是决心很大,但坚持不下来。我曾经以为是自己的毅力还不够,但随着真正瘦了下来,真正治好了颈椎病和驼背,回首却发现,曾经泡过的健身房,每天为自己准备的5顿饭其实并不是我适合的,我后来慢慢变好的原因也不是举铁和各种健康辅食。而这种泡在健身房的生活方式其实也是和大多数的上班族本身的生活方式相悖的,一个忙碌上班的人,靠这种方式坚持下来真的不容易。&/p&&p&那我要说什么呢?我要说作为一个上班族真的很苦逼的。不客气的说,就是燃烧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在换取一些微薄的薪水。说实话每天上班前就想赖在床上,下了班就想赶紧回家倒头刷会剧,或者和家人孩子聊一聊,这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的每天写照吗?哪里有什么心情去做动辄一两小时的健身。&/p&&p&但去健身房的话,伤钱,伤时间。不去又真的要面对自己的精力下降,身体渐渐臃肿,背部越来越圆,脖子越来越酸的问题(实际去了健身房也不一定能解决特定的问题)。如果不处理,将来会手术,这又是新的大额开支,说不定手术费用直接覆盖掉过去几十年的积蓄。怎么办?这就引出了一个上班族健身的目的的问题。也就是我为什么样的人而写文章?&/p&&p&作为一个上班族,你想练成施瓦辛格这样吗?如果想,遗憾的告诉你,这是做不到的。得到健康的身体,手段有很多,不一定要在健身房;但健美运动员的身体,还得在健身房。&/p&&img src=&/v2-a18c01bc46d21a38d0f41c5b3f027250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v2-a18c01bc46d21a38d0f41c5b3f027250_r.jpg&&&p&彭于晏?有可能吧,上班族如果正确的使用自己的身体,可能没他线条那么分明,但穿上衣服的轮廓已经可以差不多了。看看下面的图:&/p&&img src=&/v2-46c00c172e8e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46c00c172e8e_r.png&&&p&这是MOVNAT自然训练体系的创始人埃文,看上去没有块吧,甚至表皮看上去都有点“松弛”,可这是一副具有上天入地能力的身躯。可能是更加自然的人类身体。这样的身体你有可能达到吗?回答是如果每天能抽出1小时锻炼时间,有可能。如果每天平均锻炼时间还要少,接着往下看。&/p&&p&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如果每天靠一些“闲暇”时间改善自己的身体,能做到什么程度呢?下图:&/p&&img src=&/v2-4dc34a7e75f1aeaaecc8caeab0d9a114_b.png& data-rawwidth=&518& data-rawheight=&7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8& data-original=&/v2-4dc34a7e75f1aeaaecc8caeab0d9a114_r.png&&&p&失望吗?that sugar film中的男主角,这幅身躯甚至可能不美观,没有胸肌的块,甚至有点大肚子。可是这位哥的体态是没有问题的,没有身体的莫名疼痛问题,影片起始的时候健康检查结论是“十分健康”,血糖,血脂都控制在了正常的范围,这甚至也在上班族中属于中上的了。&/p&&p&这就是我接下来要阐述的,一个上班族面临的生活问题很多,每天要在工作,陪伴家人,提升知识,健康问题,甚至打游戏上面做出自己的选择。其实健身对其中的很多人来说就是奢求,重要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这就是我们目标的问题来了,我们究竟要什么?毕竟这是和你能付出的很相关。是要施瓦辛格,还是要彭于晏,还是接着退而且其次?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些答案。&/p&&p&但我相信大多数的上班族选择无非就是——健康,不要身材走样。很多30岁以后的人可能越来越不在意身材,健康就好。而这健康,也是不要占用自己太多的精力,金钱,时间,否则可能连这都会舍弃。虽然说出来不好听,但这就是事实嘛,公司让你加班,还不是就加了,尽管无论是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这对身体健康与家庭的破坏,不还是要做下去嘛。&/p&&p&这里整个回答的最后,我的答案也就揭晓了——&/p&&p&一个上班族如何获得健康,甚至是重回健康?&/p&&p&我的看法:&/p&&p&1、靠正确的姿势保持健康不会恶化;&/p&&p&2、靠高效率的锻炼方法保证维持体能;&/p&&p&3、锻炼尽量亲子互动,同时把运动和家庭沟通的事儿都做了;&/p&&p&4、保持体型靠吃对的东西;&/p&&p&5、针对性的补足自己的身体问题。&/p&&p&好,谢谢观赏。对你有帮助就点个赞,并且分享一下,让更多人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p&
针对一些知友的评论,我增加了书写时的范例,可在文中找到。“你看人家叔叔,这样直直的坐着永远不会得病,知道不?”这是去年拜访一位普拉提教练的时候他在教训儿子写作业驼背的厉害,这个叔叔就是我。但也就是3年前,我还被严重的颈椎病困扰。那个时候我…
首先,我想题主想问的外国人应该指白人。其次,我眼中的“融入”,不是外国人很喜欢邀请你参加party,你跟外国人都玩得很开,照了好多照片就叫融入了。这样的话,我也有好多愿意跟我一块玩的白人朋友,也有好多我被一群外国人围着的照片。然而如果你问我跟他们玩高兴么?我会回答:并不高兴,可以选择的时候,我还是愿意跟我的亚洲朋友们玩。&br&&br&我理解的“融入”是指你在没有别的所图的情况下(比如不是为了练英语,不是为了接近外国人,也没觉得跟外国人玩更高端),还愿意跟他们一块玩、并真心感到高兴。&br&&br&以下是原答案:&br&&br&---------------------------&br&&br&一开始我也挺喜欢和外国人玩的,时间久了发现他们心理年龄太小,生活太简单,思维太单一,一起玩也不高兴,聊点深层次的东西他们又不理解,所以还是跟中国人玩了。&br&&br&我觉得跟外国人玩不好玩的原因有如下几点:&br&&br&&b&1. 他们大多笑点低、行为幼稚&/b&&br&他们都觉得我说话很好笑,可是我觉得他们一点都不好笑。他们发给我的段子都是我初中时候看的段子的水平,还要强颜欢笑。&br&以前我们学校的外国人,就给同楼层的人起外号,改掉所有人宿舍门上贴的名字,这点屁事都能笑半天。在中国真的只有小学生初中生才会做这种起外号、在别人身上贴便签写个‘我是猪’的幼稚游戏,还觉得好笑吧?&br&&br&&b&2. 他们玩的东西太单一,或说太专一&/b&&br&外国人与亚洲人比太不会娱乐了,party就是喝酒跳舞。是,他们爱玩户外活动,可是户外活动如跳伞冲浪又不能天天去。&br&我年纪大了,刚出国那会觉得去夜店干10个shots的龙舌兰,玩玩真心话大冒险还挺好玩的,时间久了,觉得喝酒跳舞pull an all nighter, hang over第二天又如此往复,真的一点意思都没有。&br&---------------------------&br&02.25更&br&评论里有人说桌游什么的是外国人发明的,说外国人玩的其实也很开,什么开游艇开飞机等等等等。可是这么多年下来给我的感受是,外国人玩的很‘专’,就像@xin hao先生说的那样:“随便一群中国人聚会,有人提议玩狼人杀,大家会玩不会玩一般都会积极参与,而和老外聚会,只能在桌游吧里面,和这个特定人群一起玩,估计全曼城会玩万智牌的都互相认识。”&br&我希望的朋友或伴侣,是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能分享的人,我并不想过那种,今天要游泳,那我就约在游泳club认识的、一直跟我一起游泳的Angela,明天想找人聊聊政治,就约能跟我聊政治的学PoliSci的Brian,周末我想滑雪,就约喜欢滑雪的Chris这样的生活。&br&我希望有D、E、F,大家一起又能游泳又能聊政治,他们不会滑雪我可以教他们,我不会打万智牌他们可以教我,可是这样的外国人太少了。&br&02.26补充:我想可能是因为中国人集体观念比较强,假如我周末想约三个中国朋友D、E、F去滑雪,他们三个互相都不认识,也都不会滑雪,但如果我提议了,他们还是很有可能跟我一起去。而且中国人都比较自来熟,有可能这次滑完雪他们仨也成了朋友。然而外国人从小上学就没有什么集体啊班级啊这种概念,不太会就着大家的喜好,如果A、B、C是我的三个白人朋友,A、B都不会滑雪,三个人也互相不认识,A和B很有可能就不愿意跟我去,就算去了,这三个人也很难成为朋友。&br&而想来想去,A, B, C和我都能一块玩的东西,基本上就是剩喝酒跳舞了。&br&&br&&b&3.
如果喝酒的时候聊天聊得东西有意思我也就忍了,然而外国人普遍政治正确,可以聊的东西非常有限&/b&&br&喝酒的时候说的话都特别客套,每天聊来聊去就那点东西,尤其是新朋友。How are you, you are so pretty today, how's your week, how's school, how's your vacation, how's China, etc...&br&&br&中国人在一起都可以聊什么呢?北美吐槽君泰迪骨科你看了么好牛逼啊!韩国闺蜜门又更新了!菲律宾政府真是臭不要脸就该把刘梓晨扔到菲律宾去!&br&中国人在一起什么都敢聊的,大到什么种族歧视、穆斯林问题、膜、一个中国;小到周围人的八卦、网上的八卦,川普的前妻的上位史跟邓文迪一样,韩寒是直男癌,广东黑人太多了,你说什么别人也不会随便judge你。&br&&br&而你跟外国人聊天,你传八卦他们judge你,你评论中外时事也要小心谨慎,你发表任何的言论,一怕他们受到的教育不同和你意见相悖(比如说个香港大陆没准就吵起来了),二怕他们认为你不nice,或者你政治不正确,尤其跟白左聊天的时候(哇你们怎么能因为刘梓晨整容在网上发发贴就这么骂他呢真是太mean了、你怎么能说穆斯林不要来中国呢太没有人道主义了、你怎么能抱怨广东黑人多呢你这样说是歧视黑人!)&br&&br&&b&于是久而久之,话题就变成了how are you, how's school, how's your vacation...这些最safe的东西。&br&有时候我真的想,国外人总倡导言论自由,然而其实他们能聊的东西,真是少之又少。这种无形的禁锢,可比政府在网上删删帖子可怕多了。&/b&&br&&br&顺便想起前段时间看得一个亚洲小哥调侃PC的视频(虽然很夸张,但是挺写实的)&br&&a href=&///?target=https%3A//youtu.be/hEx6bDvmav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youtu.be/hEx6bDvmavc&/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原贴)&br&&a href=&///?target=http%3A///show/4RIzzHeHLqmWuB2bmFxuwQ__.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值得收藏!做到政治正确竟如此简单】超easy,6分钟包-微丢的秒拍&i class=&icon-external&&&/i&&/a& (字幕版)&br&&br&总之就是,他们的笑点我看不上,游乐项目单一,所以酒肉朋友当久了就无聊,又没有什么深层次的话题可以聊,久而久之,就觉得跟他们在一起越来越没意思。&br&&br&我本来学习工作就挺累的了,社交方面,当然是想跟玩起来更开心的人一起玩。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中国留学生抱团不敢跟外国人接触,而是确实跟国人在一起更好玩呀。&br&&br&---------------------------&br&02.25更&br&谢谢大家的评论。我回答的评论里有些人觉得我是因为接触了低层次的外国人才会这样想,或者我在国外时间短,只在美国呆过。其实恰恰相反,我一直在的都是最好的学校,在澳洲的时候我在ANU、墨大,在加拿大的时候在麦吉尔,在国内的时候在PKU。这些都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名校’,收的都是最好的学生,我敢说我接触到的都是国内国外未来会掌握国家命脉的人。而正是因为如此,让我感觉更加强烈,北美的好学校里白左多的吓人,而我是学arts的(不是fine arts),身边一半以上的人都唯‘政治正确’是瞻。固然,我也认识一些对东方文化理解深刻的外国人,但我也见过很多很多学East Asian Studies的人只会用北美思维想事情。研究东亚的精英阶级都如此难交流的话,普通人岂不是更加可怕?&br&&br&其次,我没有一棒子打死所有外国人,外国人里当然有什么都可以聊的人,只是比率比较小罢了,或者他们只有到特别熟的时候才会能聊这种东西,但我并不想花那么多时间,忍受着前期无聊的好感度培养时期,就为了跟他们成为最好的朋友解锁这些话题。我明明有更简单的选择,为什么要在人际交往上折磨自己?&br&&br&最后,题主的问题是为什么外国人的圈子难融入/是否跟外国人很难深交,那我就回答了为什么我和我周围的朋友们觉得跟外国人难深交。一篇吐槽问题的帖子,评论里有的人要上纲上线、take it seriously甚至对我人身攻击,我也是不太懂,可能你们真的‘融入了外国人的圈子’,现在连这种吐槽也看不了了吧?跟那些白左也快没差了。&br&&br&最最最后,有的人说话挺难听的,不劳您费心,我今年夏天念完现在这个学位就回国了。我不喜欢就会走,不会说人家饭不好吃还天天去蹭饭。选择回国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上述提到的价值观差异问题,还有,我觉得回国发展天地更广。&br&&br&(哦对了,还有在国外看病太困难太贵了,我怕疼,真等不了那么久。)
首先,我想题主想问的外国人应该指白人。其次,我眼中的“融入”,不是外国人很喜欢邀请你参加party,你跟外国人都玩得很开,照了好多照片就叫融入了。这样的话,我也有好多愿意跟我一块玩的白人朋友,也有好多我被一群外国人围着的照片。然而如果你问我跟…
&img src=&/v2-08a083d1c5a5d8be3e896cdb7cc3c5fa_b.png& data-rawwidth=&1800&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00& data-original=&/v2-08a083d1c5a5d8be3e896cdb7cc3c5fa_r.png&&&p&【这里说脑残也是开玩笑嘛——调侃啊调侃啊!我只是想说自己是脑残啊,并不是「喜欢音乐才是政治正确」。】&/p&听音乐时,我常看到类似于「这首歌我听得起鸡皮疙瘩」的评论。&br&我身边有很多热爱音乐的人,常常说「啊,听到这段,我都chill了」,估计就是特别爽的意思。&br&从三岁系统地学习钢琴,我相信自己,真的是能够感知音乐、并能够欣赏音乐的。但我真的很少有这样的体验啊!(一脸童叟无欺)&br&&p&导师们知道后,都笑我脑残。&br&为了证明我自己确实脑残,我找到了PNAS 年前发的一篇文章。&/p&&img src=&/v2-398c1f0bf99b475db04cdb_b.png& data-rawwidth=&1796& data-rawheight=&4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96& data-original=&/v2-398c1f0bf99b475db04cdb_r.png&&&br&&p&原来不那么热爱音乐,可能是天生的「specific musical anhedonia」,这里我翻译它为「特定音乐快感缺失症」。(因为每次写专栏都得去查查专业名词的中文,觉得自己的中文都变好了呢,骄傲)&/p&&p&你到底是音乐快感缺失呢,还是对音乐快感特别敏感呢?这可以通过一个叫「巴塞罗那音乐快感问卷调查 (Barcelona Musical Reward
Questionnaire (BMRQ))」的问卷测出 (Mas-Herrero et al. 2013)。&/p&&p&其实这也不是病,也不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任何困扰。那为什么这是个有趣的现象呢?&/p&&img src=&/v2-fcdf11b54b93bc69cca31bc9b16bda17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fcdf11b54b93bc69cca31bc9b16bda17_r.png&&&p&音乐,作为娱乐,是人类最神奇的产物。在很多搞听觉的神经科学家眼里,完全不用加上「之一」。(譬如我的导师和同事们)&br&欣赏音乐,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强烈情感,这个认知功能为什么存在,又是如何产生的?&/p&&p&现在我们知道有些人(譬如我)不太能感受到音乐的这份情感,通过比较这些人和「正常人」的大脑活动,就可能看到两者的区别,这也可能是音乐与情感之间联系的关键之处。&/p&&p&不令人惊讶的,「欣赏音乐并感觉很爽」这个认知功能能肯定和两个区域有很大的关系:负责「听」的听觉皮层 以及 负责「愉悦」的奖励系统(前额皮层)。&br&&/p&&br&&p&问题是,像我这样的脑残到底是哪里残了?是我确实听到的和别人不一样呢(——问题出在听觉皮层(1))?还是我就是有些高冷,不太容易愉悦?(——问题出在奖励系统(2))?还是听觉皮层和奖励系统之间有一些不同(3)?&/p&&p&针对这三个问题,这篇论文做了一个干净利落,well-controlled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实验。(这里就不详细描述了,感兴趣的可以去文末下载我的笔记)&/p&&p&整个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需要选出合适的被试者。研究者们向巴塞罗那大学数千名学生发邮件,让他们做上面提到的调查问卷,通过比对性别、年龄、音乐学习等等的情况,选了45名健康的学生。其中,有15名有「特定音乐快感缺失症」(让我叫A组),15名组成「对音乐快感的敏感度为平均值」的B组,最后15名是「高敏感度」的C组。&/p&&p&第二阶段,让这45人听一系列的音乐,然后让他们在听得爽的时候打个分。在听的同时,研究人员会检测&i&皮肤电导反应&/i&(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 SCR)。这皮肤电反应可以反应情绪状况,特别适合检测 音乐带来的强烈的情绪激发(emotional arousal)。&/p&&img src=&/v2-f332e9c3dfb05025e5faf16_b.jpg& data-rawwidth=&1152&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2& data-original=&/v2-f332e9c3dfb05025e5faf16_r.jpg&&&blockquote&&p&【扩展阅读】皮肤电导反应是什么?什么样子的?&/p&&ol&&li&常见问题:&a href=&/?target=https%3A//www.media.mit.edu/galvactivator/faq.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media.mit.edu/galvactiv&/span&&span class=&invisible&&ator/faq.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li&较为专业的介绍:&a href=&/?target=http%3A///SC_explained.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C_explained&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ol&&/blockquote&&p&不令人惊讶地,结果显示B组和C组在听他们自己选择的「最让人愉悦的音乐」时,他们的皮肤电导值明显升高,表示有明显的情绪激发。而A组却没有。&/p&&p&第三阶段是fMRI实验。在接受扫描时,每个人会听在第二阶段中他们选出的4首「最令人愉悦」和4首「最不令人愉悦」的曲子。这一阶段又被分为三个部分,(1)听音乐和(2)做一个有金钱奖励的赌博任务(取于非常经典的奖励任务),(3)静止在哪儿什么也不干。&/p&&br&&p&&img src=&/v2-9e39e8bdc_b.png& data-rawwidth=&1800& data-rawheight=&10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00& data-original=&/v2-9e39e8bdc_r.png&&图:实验设计 (我结合原论文的图片做的示意图)&/p&&p&首先,通过比较(1)和(3)的状态可以确认A组的人是不是在听觉上有不同。结果为不是。A、B、C组之间并无差异。(下图A排,最左边的小图)&br&&/p&&p&其次,听更愉悦的音乐时,左侧的ventral striatum有更多的活动,说明这个区域是和人听音乐所感受到的愉悦感有直接的联系。(下图A排,左2小图)&/p&&p&如果我们专门看这个大脑区域,会发现,这个区域的活动高低是和所听的音乐所带来的愉悦感有线性关系。(下图B排,左1和2蓝色条状图)&/p&&p&那,这会不会是因为A组人的奖励系统与常人有异呢?不是的。通过分析(2)赌博任务下的大脑状态,不难发现其实A组也是正常的。激活的区域为左右两侧的ventral striatum。&/p&&p&总之,我听音乐就是没那么嗨,并不是因为我的打开方式不对。&/p&&br&&img src=&/v2-484fe3b00bf082ee3b7e2_b.png& data-rawwidth=&1800& data-rawheight=&10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00& data-original=&/v2-484fe3b00bf082ee3b7e2_r.png&&&br&&p&那么会不会是听觉皮层和奖励系统之间的连接不一样呢?进一步的分析,提供了证据。&/p&&p&A组的大脑中听觉皮层(右侧STG)和奖励系统(特别是NAcc)之间的连接明显少于C组。说明这个连接直接负责音乐快感的产生和量化。(下图)&br&&/p&&img src=&/v2-98a5abf2f100fadf8a68f64_b.png& data-rawwidth=&1800& data-rawheight=&10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00& data-original=&/v2-98a5abf2f100fadf8a68f64_r.png&&&h2&总而言之&/h2&&p&大概就这样了。&/p&&p&&b&意识到自己可能是个脑残,我居然有种莫名的兴奋感呢。&/b&&br&&/p&&br&&p&也不是说A组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脑残啦,只是说我们这种人的大脑在这个问题上确实可能缺少一些关键的连接。&br&&/p&最后,借此机会打个小小的广告。&img src=&/v2-9b3102510e_b.png& data-rawwidth=&1800&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00& data-original=&/v2-9b3102510e_r.png&&&blockquote&&p&这篇论文我在1月份就在实验室的周会上present过,这里是我制作的讲解PPT,里面我还加了一些笔记(可能有错别字和语法错误等问题,请见谅):&/p&&ul&&li&PPT格式:&a href=&/?target=https%3A///s/1pKP9c3x&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s/1pKP9c3&/span&&span class=&invisible&&x&/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li&PDF格式:&a href=&/?target=https%3A///s/1hs3IRx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s/1hs3IRx&/span&&span class=&invisible&&a&/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li&&/ul&&/blockquote&&br&&h2&参考文献&/h2&Martínez-Molina, N., Mas-Herrero, E., Rodríguez-Fornells, A., Zatorre, R.J., Marco-Pallarés, J., 2016. Neural correlates of specific musical anhedonia. PNAS 113, E7337–E7345. doi:10.1073/pnas.&br&Mas-Herrero, E., Marco-Pallares, J., Lorenzo-Seva, U., Zatorre, R.J., Rodriguez-Fornells, A., 2013.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Music Reward Experiences. Music Perception: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31, 118–138. doi:10.1525/mp..118&br&Music and “chills” – the brain’s reward system in action – Music Psychology, n.d.&br&Zatorre, R.J., 2015. Musical pleasure and reward: mechanisms and dysfunction. Ann. N. Y. Acad. Sci. –211. doi:10.1111/nyas.12677&p&&img src=&/v2-12af5b34dfb_b.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12af5b34dfb_r.png&&此文敬献给亲爱的 喵博士&a href=&/people/bfd75d28af9e975dec51ec8ae0527fe7& data-hash=&bfd75d28af9e975dec51ec8ae0527fe7&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Owl of Minerva& data-hovercard=&p$b$bfd75d28af9e975dec51ec8ae0527fe7&&@Owl of Minerva&/a&、&a href=&/people/96d6db34a8d& data-hash=&96d6db34a8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tle=&@霄汉& data-editable=&true& data-hovercard=&p$b$96d6db34a8d&&@霄汉&/a&,还有正在准备音乐会的&a href=&/people/e7b17a525b9acf3ba93fea29b426394f& data-hash=&e7b17a525b9acf3ba93fea29b426394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tle=&@李梅里& data-editable=&true& data-hovercard=&p$b$e7b17a525b9acf3ba93fea29b426394f&&@李梅里&/a&。&/p&
【这里说脑残也是开玩笑嘛——调侃啊调侃啊!我只是想说自己是脑残啊,并不是「喜欢音乐才是政治正确」。】听音乐时,我常看到类似于「这首歌我听得起鸡皮疙瘩」的评论。 我身边有很多热爱音乐的人,常常说「啊,听到这段,我都chill了」,估计就是特别爽的…
只收藏不赞的小朋友你们摸摸自己36D的良心,它没有发出愤怒的呐喊吗?。。&br&首先,上面答主推荐过的我尽量不回答了。过于大众的片也不说了。关注这个问题应该都看了不少战争片。&br&-
-我认为好的战争片,不一定要以宏大的场面取胜(当然有更好),最主要的是从多个视角刻画战争中的人和事,抒情要引起共鸣。因为本人比较偏爱一战和二战,故这方面的电影较多。冷兵器时代电影看得少。所以还是参考其他答主的比较好。&br&下面的电影评价都是我凭着仅有的回忆瞎说的,喜欢的直接去搜豆瓣就好,电影都看过但很多忘得差不多了,许多名气很大的电影就不推在这里了,太小众的资源也不好找,毕竟涉猎有限。个人觉得太差的也不推了。&br&对于一些朋友说从海底出击,或者瑞恩之类,上面答主都说过了,而且你自己也知道就用不着推荐了吧。&br&重新简单排版了一下,方便大家食用。资源的话,都不难找,(难的话我也看不了- -)就看各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br&&b&一二次世界大战&/b&&br&先推荐几部BBC的迷你剧- - 这是最近看无可看的状态下偶然发现的好货。&br&鸟鸣&br&&img src=&/v2-0b6b9ed80bbf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0b6b9ed80bbff_r.jpg&&&img src=&/v2-fa01a318ba828f0ec71a28b110f54c2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fa01a318ba828f0ec71a28b110f54c2d_r.jpg&&根据小说改编的英国视角一战剧。节奏比较慢,对战争细节刻画突出。不亚于战马。冲锋中的士兵和他们写信时,牺牲时的蒙太奇十分完美。但是感情戏略显生硬,去掉的话会是一部完美的战争片。4星推荐。&br&我们的世界大战&br&&img src=&/v2-5ee6d4ab19_b.jpg& data-rawwidth=&426&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6& data-original=&/v2-5ee6d4ab19_r.jpg&&&img src=&/v2-566d0ddf9eb4d1f08f5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566d0ddf9eb4d1f08f5e_r.jpg&&&img src=&/v2-6ec9f2f57117aee3f92c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6ec9f2f57117aee3f92c2_r.jpg&&一战亲历者的故事,5星。用了奇怪的拍摄手法,感觉在玩战地1- - &br&拉科尼亚号的沉没&br&&img src=&/v2-de2e47fa2f5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de2e47fa2f5_r.jpg&&真实事件改编,&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6wG8T0_C0kFIgK_bu5P3wp7EWnwVaF2G93MtMjjKQNrEJ09LcWWZqb3fCVlzaJgwJk07aA-txQa5vuCPGJxuRzyW0GszJe9nFcHEwkQ7J5BxFoBDbzOsHMTUXL8mHsTVovVB5OO78Py99VVojwxSI6qez4t9NUfXvHcljDYS_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拉科尼亚号事件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丧钟(BBC迷你剧)&br&&img src=&/v2-d6cc15d1cd76f62edefbf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d6cc15d1cd76f62edefbfe_r.jpg&&西线战场,索姆河战役。3到4星,德军讲英文,反战主题鲜明,但有时略显生硬。两段对白不错:&br&我们还是有机会赢的,赢什么呢?&br&你可以回我家,我父母会像爱我一样爱你。&br&国王的选择&br&&img src=&/v2-a62afeac88c3faeaad118b085f62afe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a62afeac88c3faeaad118b085f62afe2_r.jpg&&二战时期的挪威国王,弱国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力感,有点像帝国的毁灭,不过还欠点火候。3星推荐。&br&超级女特工&br&&img src=&/v2-8d2fdff40c9ee1713a27f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8d2fdff40c9ee1713a27fe_r.jpg&&苏菲玛索演的中规中矩的特工片,二战的故事- - 2星,没片可看的可以去看一下。&br&类人猿行动&br&&img src=&/v2-edb0fdb2887dad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edb0fdb2887dada_r.jpg&&两位英国特种兵刺杀莱因哈德·海德里希,准备情节较为拖沓,整体一般可以一看。最后在下水道的战斗还不错。个人感觉2到3星。&br&裸露在狼群&br&&img src=&/v2-107a9b33a69fa1d48d0c2d_b.jpg& data-rawwidth=&423&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3& data-original=&/v2-107a9b33a69fa1d48d0c2d_r.jpg&&集中营关于人性的故事,比较压抑,3星。&br&冷杉溪&br&&img src=&/v2-e2eeb98ed67ec3bd7acf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e2eeb98ed67ec3bd7acff_r.jpg&&我们的父辈 的姐妹篇,反映了二战后被冷战裹挟下的村庄人民不同的选择。战争戏份少,但可看性不低。4星推荐。&br&解放三部曲&br&&img src=&/v2-7fa2efdcd10b161f09c76e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7fa2efdcd10b161f09c76e4_r.jpg&&童年的回忆浓浓的主旋律电影。场面宏大,宣传着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图中的坦克手在柏林动物园观赏动物,突然画风一变,牺牲了。类似的苏联老电影还有很多,不一一推荐了。3到4星&br&反抗军,&br&&img src=&/v2-cfc8e94cd1ab9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cfc8e94cd1ab9_r.jpg&&犹太游击队的故事,中规中矩,前期剧情较拖。天降援兵的大团圆结局,2星到3星&br&红男爵&br&&img src=&/v2-ac448f4a17760b32dbfb67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ac448f4a17760b32dbfb67_r.jpg&&嗯,没错,就是一战德国的红男爵。&br&一个欧洲贵族进行的一场绅士般的战争。服装赞!4星推荐。&br&地雷区&br&&img src=&/v2-32a2eb25680eab6bc48f0fe8e9ef495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32a2eb25680eab6bc48f0fe8e9ef495d_r.jpg&&他们是战俘,更是孩子&br&印象很深的一段对话:回家后你要做什么? 我要当建筑工人,因为新的德国需要我们去建设。&br&4星!!!&br&桥&br&&img src=&/v2-c212c8daf01e9c25e48233_b.jpg& data-rawwidth=&515&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5& data-original=&/v2-c212c8daf01e9c25e48233_r.jpg&&年轻人在无谓的牺牲,老年人却在逃。&br&记得第一个死去的孩子,根本没有经过训练,卧倒都没反应过来。 3星。&br&大偷袭&br&&img src=&/v2-d08ce1ac93ef3c1fe397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d08ce1ac93ef3c1fe3973_r.jpg&&关于巴丹死亡行军的故事。美国主旋律,个人英雄主义。但是冲着这个题材加一星。3星。&br&刺杀希特勒&br&施陶芬贝格44年的刺杀行动,3星。看完没什么印象。美国人拍的,汉斯们讲英语,代入感等于零。&br&&img src=&/v2-0d117e0f1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0d117e0f1_r.jpg&&突出部战役&br&&img src=&/v2-d91fda7c94aa9c317a4020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d91fda7c94aa9c317a4020_r.jpg&&很经典的坦克大会战。- -4星&br&光荣之路&br&&img src=&/0a94b463f977ae363cd3fc776ad1d9d7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0a94b463f977ae363cd3fc776ad1d9d7_r.jpg&&库布里克作品,一战时期3个士兵被处死。最后一段房子里士兵们仍然在唱歌一切都还在继续、5星、&br&柏林的女人&br&&img src=&/v2-585d82cce0be0e1a0941b45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585d82cce0be0e1a0941b45_r.jpg&&战败国的女性命运,视角独特。4星。战后生活对于她们比战时更残酷——转自豆瓣&br&虎虎虎&br&&img src=&/v2-c1c9e16b51e484f7f657f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c1c9e16b51e484f7f657fe_r.jpg&&老战争片里最好看的之一!5星&br&列宁格勒&br&&img src=&/v2-529e7cfbae1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529e7cfbae1e_r.jpg&&视角独特,描写了围困中平民的生活,配给一减再减,路有冻死骨。主角是两个女人。4星!&br&开战日&br&&img src=&/v2-74edee936d33c55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74edee936d33c55_r.jpg&&和国王的选择一样,体现了小国的无奈,骑着自行车的军人对抗装甲师。4星!!&br&1944&br&&img src=&/v2-b9ad6fbab78c93a20480_b.jpg& data-rawwidth=&424&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4& data-original=&/v2-b9ad6fbab78c93a20480_r.jpg&&爱沙尼亚,一个被夹在苏联和德国之间摇摆不定的国家。前半段德军视角,后半段苏军,但,他们都是爱沙尼亚人,小国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沦为棋子。5星。&br&极地重生&br&&img src=&/v2-998d1da1cddd7d73b5f3cd4b509f71c9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998d1da1cddd7d73b5f3cd4b509f71c9_r.jpg&&你离家不远,只差1万公里,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求生片,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战争片,但是还是4星推荐给你们。&br&卡廷惨案&br&&img src=&/v2-acd65d1f21bb206dd708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acd65d1f21bb206dd708e_r.jpg&&&br&从一个被俘波兰军官视角,扒一扒苏联的黑历史- - 3星,最后20分钟很震撼。&br&&br&圣诞快乐&br&&img src=&/v2-3aec021d4afd86d4c291a70df67e6b06_b.jpg& data-rawwidth=&479&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9& data-original=&/v2-3aec021d4afd86d4c291a70df67e6b06_r.jpg&&一战第一个圣诞节双方自发停火事件。看过同名书籍《战场上的圣诞节》5星推荐&br&帕斯尚尔战役&br&&img src=&/v2-e42ff7e59cb9c82f45fefc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v2-e42ff7e59cb9c82f45fefc_r.jpg&&加拿大的一战电影,爱情桥段过长,最后一段精彩,看到那穿着德军军服的孩子迷茫恐惧的眼神,加一分,三分。&br&巴顿将军&br&&img src=&/v2-caf924e96c21402e5fef240d07b80e93_b.jpg& data-rawwidth=&471&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1& data-original=&/v2-caf924e96c21402e5fef240d07b80e93_r.jpg&&开头巴顿演讲的段子成为影史经典- - 这群混蛋挑起了战争,但我保证你们会亲手结束这场战争。3到4星&br&桂河大桥&br&&img src=&/v2-604feea2e0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604feea2e0c_r.jpg&&在战争的背景下的一个极端环境下对复杂人性的探讨,几个主要人物——尼克尔森上校,谢尔斯中尉,斋藤营长的塑造丰满而完美,反英雄主义的最终高潮将疯狂的主旨升华;配乐是经典,或许有些地方还显得拖沓。转自 豆瓣 4星,英国战俘吹得口哨令人印象深刻!&br&黑皮书&br&&img src=&/v2-bda4da68b65d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bda4da68b65d3_r.jpg&&披着二战外衣的间谍片- - 4星,女主唱罗拉罗拉那段,简直有玛琳黛德丽的感觉!!大赞&br&刺杀本拉登&br&拍的太一般,就放个名字在这吧。&br&遥远的桥&br&&img src=&/3cdaa03d0e800a8d0f59f9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3cdaa03d0e800a8d0f59f9_r.jpg&&&br&市场花园行动,4星!&br&斯大林格勒战役93年德国版&br&&img src=&/v2-a73d39fe7d0bced35b2b028b3817e71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a73d39fe7d0bced35b2b028b3817e71a_r.jpg&&影片开始与阳光下的北非海滩,结束于俄罗斯纷飞的大雪里。&br&以为受伤就可以回家了?回家的飞机还得用抢的。5星好电影&br&我们不久就可以占领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仍然在我们面前——相距如此之近,却同时又像月亮那样遥远&br&纳粹军校&br&&img src=&/v2-238f24cae48ac1e373a928c7b36e77c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238f24cae48ac1e373a928c7b36e77c4_r.jpg&&4星给这部基情片,美少男之死&br&登陆之日&br&&img src=&/v2-bb5dd83d17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bb5dd83d17_r.jpg&&主角虽然套着不死光环,但经历了3个国家的军队,有点意思,三星&br&硫磺岛的来信&br&&img src=&/v2-97bea68a06ea24254dd6ffd13a719f7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97bea68a06ea24254dd6ffd13a719f74_r.jpg&&&br&花子,我们这样挖呀挖,会挖到我们的坟墓吗?&br&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战争片之一。“好的战争片都是反战的”虽然不能完全赞同,但这部片所传达的无奈确实打动了我。超5星推荐。&br&太平洋奇迹&br&&img src=&/v2-7b8a105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7b8a1054_r.jpg&&日本自己拍的,塞班岛自杀式冲锋。军民一家亲?2星。&br&太阳帝国&br&&img src=&/v2-1ad7fe98f446bf37c9d907f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1ad7fe98f446bf37c9d907ff_r.jpg&&&img src=&/v2-a29ccdc8edf14ab4fbd71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a29ccdc8edf14ab4fbd714_r.jpg&&争议很大的电影。斯皮尔伯格导演,抗日战争题材,从一个英国孩子的视角,描绘中国战场。战争中孩子不能幸免,片子最后,英国男孩和日本男孩的友谊刻画的很好。主题曲Suo-Gan非常好听!5星推荐。&br&漫长的婚约&br&&img src=&/b2d6cade17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b2d6cade17e_r.jpg&&&img src=&/v2-83be0cae7e62e794fa0e74f701e8868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83be0cae7e62e794fa0e74f701e8868e_r.jpg&&天使爱美丽的导演,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算作文艺片。五名法国士兵因自残罪名被本国军事委员会判处死刑,扔到敌方的“黄昏宾果”战壕前等死。画面,音乐什么的都很好,5星推荐,有一部同名纪录片叫做《关于浪漫时代的一个漫长婚约》一直想看没资源,在这里顺便求一下。&br&风语者&br&&img src=&/v2-4fee609f602aadd005850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4fee609f602aadd0058503_r.jpg&&吴宇森和尼古拉斯凯奇(烂片之王?)。我看不是,印第安人用听不懂的语言开发无法破译的密码。类似我们的海南话,温州话?这部片开头的战争场面非常棒。4星!&br&最长的一天&br&&img src=&/v2-0c2f2af775fb978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0c2f2af775fb978b_r.jpg&&太经典了,感觉推荐出来有点多余- -挂在教堂上的伞兵记忆犹新!&h1&伯纳德行动&/h1&&img src=&/v2-7edb03bef7ced3630b3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7edb03bef7ced3630b3d_r.jpg&&&br&经常有人把伪钞制造者和这部片混淆,一群犹太人用自己的方式抵抗。老题材了。3星吧,看完没啥记忆了。&br&西线无战事&br&&img src=&/v2-d685d15e08da8d6b2f177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d685d15e08da8d6b2f177f_r.jpg&&看过小说,电影刻画的很棒,开头老师怀着朴素的爱国主义怂恿学生去参军。一次战斗结束后,士兵们终于可以吃双份了了,因为,很多的战友回不来了。最后主角的同学一个个死去,自己也在在战争快要结束时为了抓一只蝴蝶而死。5星&br&虎口脱险&br&最近在B站重新看了一遍原版,澡堂那段尴尬癌又犯了,4星。&br&&img src=&/v2-cda7fd92265dce311d47ca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cda7fd92265dce311d47caf_r.jpg&&偷书贼&br&&img src=&/9efea4ee1229fac62e9dbc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efea4ee1229fac62e9dbc2_r.jpg&&黑暗弥漫&br&&img src=&/v2-fc7ac4bea8e84d6ceca8dc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fc7ac4bea8e84d6ceca8dcf_r.jpg&&希望与反抗&br&&img src=&/v2-49dadc0ea2a35e273a8da1ee0d41746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49dadc0ea2a35e273a8da1ee0d41746d_r.jpg&&&br&这三部主旋律的电影拍得并不出彩,但也不能说差吧,如果没片可看可以看一下。&br&白色严冬&br&&img src=&/v2-ae60ddc0702695adaae212_b.jpg& data-rawwidth=&44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看齐意识不足和整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