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赛龙舟的纯音乐适合在什么地理环境中进行?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2012o怀化)人类的生活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图片所示活动适合你在怀化开展的是(  )A.B.C.D.
代悦圣代的436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怀化位于湖南省,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适宜在怀化开展的是赛龙舟.故选:D.
为您推荐:
读图可得,A图所示的是踏浪,B图所示的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C图所示的是溜冰,D图所示的是赛龙舟.
本题考点:
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扫描下载二维码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中国传统节日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中国传统节日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22|
上传日期: 17:19:5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中国传统节日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官方公共微信    第二节 内容标准的意义
当前位置:>>>>>>>>>>
一、“我们生活的世界”
目标1& 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和利用必要的工具、技术和方法,识别、获取和整理相关社会信息
信息素养的培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其有关知识和技能将贯穿于本课程实施的始终,包括融入有机联系着的相关教学内容、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之中。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促使学生亲历具体情境,选择和利用必要的工具、技术和方法,识别、获取和整理相关社会信息,以促成他们对信息的需求,培养其查找、评估、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拓展和加深对信息意义的认识。
1-1 使用地球仪、地图等工具,知道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地球仪和地图是人们了解和展示生活空间的基本工具。虽然本目标强调地球仪和地图的工具性,但是首先要说明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功能。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因而它能够形象、逼真地反映地球的面貌。地球仪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网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因而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的概念、经线和纬线的特点,以及赤道、本初子午线等几条重要的经纬线是本目标要求的主要内容。
地图是表达空间现象的一种主要图形形式,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的主要功能是认识功能,即认识空间现象的空间位置,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
地球仪和地图具有双重身份,即它们本身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同时又是认识社会事物空间分布的工具。在本课程中,强调“使用地球仪和地图”,就是强调它们的工具性。联系社会生活实例,会根据已知某一地点的经纬度,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确定其位置;或已知地球仪、地图上某一地点,读出其经纬度位置。
l-2 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
对某一社会现象空间位置的描述,离不开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方位就是方向,东、西、南、北为基本方位,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是中间方位。位置主要指经纬度位置。
根据不同的需要,要求会选择不同的表示地球上某一地点位置的词汇。在表现相对位置时,一般采用方位词,如甲地在乙地的东北方向;在表现绝对位置时,一般采用经纬度位置,如北京位于北纬40°,东经120°附近。
1-3 尝试从不同种类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社会信息。
在社会生活中,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取社会信息,其中之一是地图和图表。由于地图和图表直观性强,在实际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会使用地图和图表,首先要了解有“不同种类的地图和图表”。关于地图,简单粗略地采用两种划分方法:其一,根据比例尺大小划分,强调比例尺大小不同,对地图内容详略程度的影响;其二,根据表现主题不同划分,如地形图、政区图、交通图、旅游图、历史地图等,强调按照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地图。关于图表,分别有表现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变化的各种统计图表,如气温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人口增长柱状图等。
本内容目标,强调学生的体验,倡导从实际生活情境出发,掌握选图和读图的方法。例如,设计登山路线,要选择大比例尺地形图,并会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地势的陡缓;设计城际之间的交通旅游方案,要选择比例尺较小的交通图,从图上获得城市相对位置、距离远近、交通线状况等信息。
l-4 知道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并学会使用它们。
任何社会事物或现象,不仅有一定的空间位置,还有其发展变化的历程。对社会事物或现象历史发展变化的描述,离不开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和习惯用法。
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包括现在常用的一些纪年的单位,如朝代、公元、世纪、年代、干年等;也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的纪年方法,如干支纪年、年号纪年、公元纪年等。表示历史时段的习惯用法,一般指对某些特定的较长的历史时期的习惯称呼,它们集中体现了这个时代的一种或几种最显著的特征,起止年代一般比较模糊。如春秋战国时期、先秦时期、开元盛世、康乾盛世、工业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等等。
以上这些词汇和习惯用法,主要用以表达和说明历史的变化,着眼于应用。如学习和阅读历史资料,以及历史事件的表述,要较好地建立起年代尺的概念,清晰地了解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以便更好地理解事情之间的因果联系。
l-5 知道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的不同。
获取社会信息,尤其是年代比较久远的信息,可以通过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第一手资料是一些文字、实物和口头资料,有的是由当事人亲身经历的、由同时代或者距离那个时代较近的人记录下来的资料,是比较直接的证据。例如,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或其他遗存实物等。与第一手资料相比,第二手资料大部分是后人间接记载的,如后人撰写的历史著作、教科书等,是比较间接的证据。
了解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区别的目的,在于能够比较恰当地应用它们。例如,我们在了解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尽量利用第一手资料,因为它们更接近事情的真实面貌。但是,有时寻找第一手资料十分困难,或者根本不可能找到,我们只有利用第二手资料,它们对于我们了解事情真相也很有帮助。
l-6 根据具体条件和需要,选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获取社会信息。
社会调查也是获取社会信息的重要渠道。社会调查方法有很多,这里强调的是选用适当的方法,即适合初中学生能力水平,能够达到教学内容要求的简单方法。如问卷调查,要求会设计一份调查表;访谈调查,要求会不断提出问题。此外,要求学生会对调查获得的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得到有用的信息。
做社会调查是一项比较大的活动,本条内容目标特别强调要“根据具体条件和需要”,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不同,活动的开展要因地因校制宜。调查主题的确定也很重要,要符合当地的实际。例如,城市的学校,可以拟定与社区生活有关的主题,像社区内人们从事职业的调查、人们对社区环境满意度的调查等等,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调查方案并真正加以实施。农村的学校,则可以拟定与本村生活有关的主题。
1-7 感受大众传媒对个人生活的影响,知道通过各种媒体和运用新技术能够收集、解释、传递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信息。
本内容目标有两层意思:其一,大众传媒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其二,人们通过媒体和应用新技术,可以获得大量社会信息。强调“感受”,也就是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
这里所说的大众传媒,主要包括书刊、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个人生活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实社会中,有许多例子可以说明大众传媒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如人们通过报刊、广播,可以及时了解世界和我国发生的重大事件;通过电视等媒体播放的商品广告信息,可以及时了解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情况,方便购物;通过国际互联网,可以方便、快速地获取各种信息,并得到各种服务,像网上购物、网上订票、收发电子邮件等,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这里所说新技术,主要指地理信息技术,例如利用卫星遥感技术(GS),可以拍摄天气预报中经常使用的卫星云图,卫星云图可以告诉我们未来天气变化的情况;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制作汽车中使用的电子地图,随时告诉司机道路和路况信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可以方便快捷地制作各种动态变化地图,如某一次洪水,受灾地区的变化图,使人们准确掌握灾情信息等。
目标2 观察、发现和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征
人类同所有动物一样都属于自然界,但动物的本能活动仅仅是适应和利用自然界,而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生产劳动,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界,从而为自己创造了新的生存条件,而这些生存条件是自然界里原本不存在的,并由此形成了环境的人文特征。区域作为本课程中的核心概念,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区域中,只有综合地认识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了解区域的差异与联系,才能积极有效地改善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2-1 结合实例,说明区域是社会发展的空间,知道现实社会中有各种不同的区域。
区域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空间”。这个“空间是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赖以存在的依托。对于区域,有以下几个要点需要了解。
第一,区域有大小之分,可以按空间范围大小,把区域分成不同的层次或等级;区域还可以依据某一种或某类经济活动、要素、问题等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而划分。对于区域的划分标准不要求给出,但是可以通过举例的形式,让学生感知不同区域的存在。例如,大洲、国家、省、市、社区等都是大小不等的区域;就是在一个城市内,也有商业区、文化区、居住区、工厂区等不同类型的区域。这些区域有明显的要素禀赋、人文活动、范围大小等方面的特征。
第二,区域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在发展方面相互影响和制约。
第三,区域有由形成、发展、成熟、衰退或再生等阶段所组成的生命周期。
2-2 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及显著变化。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区域里。通过区域调查,可以了解本地的自然和社会状况,同时学习区域调查的基本方法。
区域调查的内容有很多,大体上可以归纳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两大类。自然环境包括当地的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侧重在这些环境要素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调查的方法可以是野外考察,也可以是阅读一些乡土地理书籍,获取相关的信息。社会生活包括当地人口状况、经济发展,以及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强调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化。调查的方法可以是查阅地方文献、访问老人、探访历史遗迹等。
一般区域调查方法的步骤包括:确定要调查的主题;确定调查提纲;确定调查的方式,如查阅资料、参观、访谈等;分析从各种渠道中搜集到的资料;写一篇调查报告。
2-3 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与其他地区在人员、物资和信息等方面的联系。
本内容目标与上一条内容目标相同,也是立足本地。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区域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包括人员的流动,如本地人外出工作,支援其他地区的经济建设;也有外地人员到本地工作,对本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还有物资和信息方面的流动,如本地的商店中有许多其他地区出产的商品等等。这些都可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动的事例,通过它们可以感受到区域之间是互联系的。
本内容目标鼓励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调查,如个体性的小调查:到家庭附近的商店看看商品的产地;问问亲戚朋友中有没有外出打工的情况等。
2-4 运用各种资料,描述我国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本条内容目标把中国作为一个大区域,要求通过多种资料,展示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中国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可以从下列几方面表述:地形多种多样,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复杂,季风气候显著;长江与黄河的特点,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在涉及某一方面特征时,应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如我国的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 可以从略,而突出“季风气候显著”,因为中国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季风气候区内,季风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大。
中国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也可以从下列几方面表述:国土辽阔,疆界绵长;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人口众多,多民族的大家庭;人们生活习惯的南北差异,社会经济发展的东西差异。
在展示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时,强调对资料的运用。尽可能多地运用各种图表资料、照片资料,加强直观性、真实性和趣味性。
2-5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本内容目标要求采用典型实例,说明中国的区域差异。
对典型实例的选择不做具体要求,有很大的自主性。例如,可以按照四大地理单元选择,如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内陆区、青藏高原区;也可以按照不同的景观选择,如平原地区、山区、草原地区、沙漠地区、沿江沿海地区、城市等。选择的区域可以是同一个等级的,也可以是不同等级的,以区域生活是否有典型性为标准。
对典型实例的内容,要求从人们社会生活的差异性着眼,选择有特色的区域生活为主要内容,自然环境只是作为区域生活的背景来展示。通过典型实例,理解人们的生产活动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们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与当地生产活动的关系。例如,内蒙古自治区牧业发达,这与内蒙古草原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而牧区人们衣食住行,以及文化娱乐方式又与牧业生产特点相关。对典型实例的描述,要求详实具体并有丰富的图片资料。
2-6 运用各种资料,描述世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本内容目标,把人们生活的区域向外扩展到世界,展示世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世界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可以从下列几方面表述。世界海陆分布的大致比例,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世界的主要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可以选择若干种气候类型(分别在热带、温带、寒带中选择),只描述特征,不涉及成因;世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世界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可以从下列几方面表述: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状况;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概念、国界的划分;经济发展差异,例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和经济差异。
景观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术语,在地理学、建筑、园林、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它表示某一区域的综合特征,包括自然、经济、人文诸方面。自然景观是天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自然方面的总称。天然景观是只受到人类间接、轻微或偶尔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以及某些自然保护区等。人文景观是指受到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使自然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如乡村、城市等。自然景观涵义中的人文景观不包括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特征。
2-7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本内容目标要求采用典型实例,说明世界的区域差异。
选择典型实例的方法同2-5。除了考虑按照类型选点外(如自然环境差异、经济发展差异、文化差异等),还可以采取中国与外国混选的办法,如草原生活,可以选择我国内蒙古草原和澳大利亚大牧场,反映两种不同的牧区生活。
典型实例的内容应侧重在社会生活诸方面,如人们衣食住行的特点,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特色。
文明中心──城市
?国际大都市(以上海为例,侧重展示一些大城市的国际化)
?营造舒适的环境(以日本筑波为例,侧重展示城市的合理规划)
?文化艺术之都(以法国巴黎为例,侧重展示城市的文化品位)
目标3 识记、再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脉络
人们不仅生活在多样的区域里,也生活在时间的长河中,身边的一切都可以使人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变化。凭借和利用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我们可以知道人们生活的历史怎样被发现、被记载、被传承至今,并由此识记、再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脉络,知道人类的历史有几百万年,文明时代的历史有几千年,工业文明的历史有几百年,进而懂得:了解过去的生活,是为了更好把握今天的生活,开创未来的生活。
3-1 列举实例,说明人类诞生的标志和时间。
本内容目标要求通过实例,如照片、图片等,展示人类诞生的环境、地点、标志等。
关于人类诞生的标志和时间,根据在世界各地发现的远古人类的化石、工具的制造和使用等情况,学术界推断300多万年前,世界上开始出现具有人类特征的高级生物。中国的古人类化石中,最著名的是“北京人”。“北京人” 的活动遗址在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上。云南元谋县发现的两颗人类牙齿化石,表明至少在170万年前,我国的疆土上已经出现了人类的足迹。
3-2 用文字的产生、城市的出现、技术的进步等方面的实例,说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人类社会不断演进,进入了文明时代。文字的产生、城市的出现、技术的进步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有了文字,人类就可以将文明记载下来进行传播和传承。世界的文明发源地大都有文字出现的记载,如楔形文字、象形文字、古埃及文字、甲骨文等。城市是文明的中心,也是人们进一步创造文明的主要场所。在主要的文明发祥地,都有城市及其附属物的遗迹,如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希腊的特洛伊古城、中国殷商时期的殷墟遗址等。我们在保存至今的各个古代文明遗址中,总能发现各式不同的房屋建筑、生产工具、工农业产品、金属器具等,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技术水平,集中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
3-3 按照不同历史时期,再现世界文明的发展大势。
本内容目标,旨在勾画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致线索。
对于世界文明的介绍,既要涉及到不同时段的主要文明形式,例如古代、近代、现当代等;也要兼顾到不同地区的文明类型,如非洲的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地中海的克里特岛文明、黄河流域的殷商文明、欧洲的古罗马文明、美洲的玛雅文明、西亚的阿拉伯文明等。
因为关于世界史的内容在“我们传承的文明” 一部分会详细介绍,所以在这里只要求在有限的篇幅里交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脉络。我们可以通过介绍世界著名文化遗产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世界文明发展的大致线索。
3-4 按照历代政权更替或并存的顺序,识记中华文明延续的基本线索。
本内容目标,旨在勾画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致线索。而呈现这一基本线索的方式,就是历代政权更替或并存的顺序。
与世界上众多同样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绵延不断,从未间断。在我们辽阔的国土上,历朝各代的文化遗址和极为丰富的文物,将帮助我们了解各个时代的主要特征及文化成就。为了便于识记,我们可采用年代尺、年代表等手段表示。
既然是“识记”,描述基本线索就不必过多地说明“为什么”。同3-3的叙述方式一样,我们既可以“从古到今”地讲述历史,也可以采取“从今到古”发现历史、了解历史的方式,即从现实生活中身边的事物出发,包括历史留在今天的文物、文献、口述资料,由此展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使学生体验获取历史信息、探究历史过程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目标4 体会在现实社会中各种规则、制度的意义
规则和制度是历史的财富,是社会的经纬,是文明生活的保障。小到我们身边的生活,有各种各样的规章、守则、公约;大到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治理,有人人都必须遵守的法律和制度。生活越丰富,规则越多样,社会越发展,法律和制度越完善。在现实社会中,漠视规则的存在,也会漠视生活的保障;理解规则的意义,才会理解生活的价值。所以,要过好生活,就应该重视规则,用好规则,不断完善规则、法律和制度。
4-1 在尝试制订规则的过程中,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本内容目标强调两个方面的体验,其一,体验规则的制订,这是一个规范行为的过程。其二,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这两个体验是相辅相成的,即在制订规则的过程中,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某项集体活动制订规则,说明其有关程序、规定的理由,然后说明如果没有这些规则,活动能否顺利进行。
例如:某班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探宝比赛活动,同学们为此次活动制订了以下比赛规则: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从山脚下同一地点开始登山,线路自行选择;
?要步行登山,不得搭乘任何交通工具;
?第一个全员登上山顶,并且找到预先埋藏好的6个以上物品的小组为第一名;第二个全员登上山顶,并且找到预先埋藏好的5个以上物品的小组为第二名;第三个全员登上山顶,并且找到预先埋藏好的4个以上物品的小组为第三名。前三名获优胜奖,其余小组获优秀奖。
讨论:如果没有这些规则,活动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4-2 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或制度,体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社会生活中有很多需要遵守的规则与法规。本内容目标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要求启发学生尽其所能列举各种法规、公约和守则,如学校校规、交通法规、市民公约、村民公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列举的各种规则和制度,不要求逐一深入了解,点到为止。
本内容目标的重点是体察规则或制度的作用。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举出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说明只有遵守规则或制度,才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秩序、安全、公正和效率。
例如:某地小公共汽车随意乱停,严重影响交通秩序;某地出现高考舞弊现象,严重影响社会公正;某地一家影视厅发生火灾,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3 列举我国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应该承担的义务。
从与学生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规则和制度扩展开来,逐步引申并树立权利与义务的观念。
我国有关未成年人的一些法律,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义务教育法》等。
通过一些法律的介绍,说明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如生命健康权、受教育权、被监护权等。要强调未成年人的权利只能在规则中拥有,受法律的保护。
通过一些法规的介绍,还应该说明未成年人依法应该承担的义务,如参加升旗仪式、考试不作弊;在家庭要孝敬长辈;在社会上要遵守各项法规,如遵守交通规则、保护环境、维持公共秩序等。要强调未成年人的义务也要在规则中履行。
4-4 知道解决社会生活中一些特殊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学会向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寻求帮助。
本内容目标旨在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实践性比较强。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如遭遇拦截、受到意外伤害、突发疾病、发生交通事故、买到假冒伪劣商品、面临一些自然灾害等。
遇到不同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不同,要求结合实例予以说明。例如,遇到火灾、抢劫、突发疾病,可以分别拨打火警119、匪警110、急救中心120三个求助电话;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可以向消费者协会进行申诉,维护消费者权益。
4-5 结合一些社会问题实例,说明应如何依法行使监督权。
作为社会的一员,要关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做有责任心的公民。善于发现社会问题,依法行使监督权,是我们应尽的社会职责,也是这门课程要帮助学生树立的基本观念。
不同的地区,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可能不同,例如有的地方水域受到污染;有的城市交通拥堵;有的地方耕地被大面积侵占等。发现类似问题,要行使监督权。
监督权是公民享有的重要的民主权利,包括批评权和建议权。行使监督权的途径很多,可以结合实例加以说明。例如,可以通过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向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写信,或通过主管部门的联系电话,或直接向有关人员当面反映情况。
目标5 尝试在经济生活中可能充当的各种角色,初步树立现代经济意识
生活离不开规则,学生感受最多的,应该是经济生活当中的规则。比如,生活消费的规则,创业投资的规则,家庭理财的规则。在社会的舞台上,人们无论充当什么角色,无论收入水平怎样,总会在经济生活中面临多方面的选择。为了满足最重要的需求和愿望,我们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买任何东西,办任何事情都要进行选择。这就是人们身边的经济生活。走进经济生活,必须学会选择,在选择中逐步树立现代经济意识。
5-l 根据个人家庭理财经验,领会合理安排收入、支出的意义。
学生对经济生活的理解,往往是从家庭生活开始的。本内容目标要求从家庭理财入手,理解经济生活最基本的概念:收入、支出、预算等。可以用几个家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经常购买的生活必需品,及其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家庭收入和支出的一般渠道、方式和过程。
收入和支出是每个家庭都要遇到的问题。本内容目标从理财的角度出发,强调收入和支出的合理安排。一些现代的消费观念也要渗透其中。
5-2 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个人消费行为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消费是个人生活中最普通和最常见的行为。个人消费行为的发生和变化,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本内容目标要求学生通过生活体验,感受消费方式、消费观念是因人而异的,它会受到人们的收入、商品价格、文化水平、时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可以针对生活消费中常见到的问题组织讨论:广告、品牌对人们消费观的影响;如何看待“量入为出”和“贷款消费”两种不同的消费观;对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的看法。
5-3 观察和了解我们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是如何供给的,感受市场的作用。
本内容目标有两层含义:第一,结合本地商品服务市场的情况,包括商品与服务的种类、各种不同的商业场所和营销方式,叙述它们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第二,商品的价格因供求关系而变化,如因时(一日内的不同时段、不同的季节)因地(不同的商业场所)而异;商品的种类、数量也会因需求量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体验市场的作用。
倡导采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完成本内容目标的要求。例如,调查本地的超级市场、集市或零售商店,评价它们的特点和业绩,进而分析商品和服务的变化与市场的关系。
5-4 列举个人储蓄、保险、纳税、贷款等经济行为,领会它们对保障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意义。
对于个人来说,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最重要的办法就是不断增加自己家庭的收入。本内容目标立足于个体经济生活,列举个人储蓄、保险、纳税、贷款等经济活动(不必一一列举),突出它们对保障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意义。例如,人们把多余的钱存入银行,可以获得利息,因而储蓄可以“用钱生钱”,确保甚至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提倡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指导学生通过个人体验或访问家长和亲友,交流有关个人储蓄或购买保险、纳税、贷款、使用货币和信用卡等方面的见闻或经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对上述经济行为进行比较,讨论其对个人生活的作用和意义。
5-5 模拟简单的投资活动,感受投资虽可以增加财富,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风险。
5-4所列举的个人经济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投资行为。本内容目标在此基础上,强调它们的另一面,即投资是有一定风险的,一般来说,回报越高,风险越大。怎样在追求高回报的同时,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是学生在未来从事个人经济活动时,应具有的经济头脑。
可以创设一个投资的情境,并提供相关的资料和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个小岛上只有两种产业,一种是拥有海滩、网球场等设施的大型休闲度假产业;一种是雨伞制造业。在阳光普照的季节里,休闲生意兴隆,雨伞的销售则减少。雨季时,休闲中心的老板犯愁,雨伞制造商则眉开眼笑。在这种由天气决定产业收入的情况下,如何避免风险,追求稳定的回报呢?答案是:如果你有两元钱,一元钱投资制伞业,一元钱投资休闲业。5-6采用模拟方式,体会从事某种经营活动需要考虑的因素。
本内容目标要求通过角色扮演等模拟方式,从经营者的角度体察从事某种经营活动,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可以多设计一些经营活动,每一种经营活动要考虑不同的因素。
?假如你是宁夏的一位菜农。当地每年5月上旬、6月上旬、7月中旬和 8月上旬,香菜市场供不应求,500克香菜可以卖到3元左右。而在其他时间,500克香菜只能卖到3角钱。如何才能使香菜正好在“黄金季节”上市呢?
?假如你是浙江的一位茶农。去年春季刚到,各地茶贩纷至沓来。茶叶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于是,茶农们拼命增加茶树种植面积,制作工艺简单的绿茶产量更是翻了几番。可是今年茶叶上市后,价格一跌再跌,惟独一家茶叶公司生产的茶叶畅销得很。你心里很纳闷:“这到底怎么了?”
?假如你是小镇上一家百货店的老板。在未开店之前,镇上已经有两家百货店,生意挺好。你就是看上这一点才开了自己的商店。但是开了商店后,顾客并不多,生意只能勉强维持。这是为什么呢?是继续开店,还是另谋生路呢?
目标6 感受教育、科技、文学、艺术、体育与文明生活的关系
人类不仅不断创造出大量物质财富,也在创造着丰富多彩的精神财富。文明而健康的精神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教育、科技、文学、艺术、体育等几个方面。比如,坚强的毅力、公平竞争的态度和团队精神,是我们参加体育运动的追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是我们创作、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的追求;获取丰富知识、树立崇高理想、培养创新精神是我们接受教育、从事科技活动的追求。
6-1 列举教育改变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实例,说明接受教育是享受和创造文明生活的必要条件。
本内容目标要求学生理解教育与文明生活的关系。可以从知识和学习两个方面来阐述教育是享受和创造文明生活的必要条件。
用实例来说明知识可以改变生活的道理。一般而言,人们受教育的程度越高,获得的知识可能越多,而掌握了知识,就会明白许多道理,更好地享受文明生活。例如,人们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就会懂得人与自然是和谐相处的朋友,就会把保护环境作为自己自觉的行动。环境质量的提高,反过来又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再如,一些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都有对所受教育程度、所掌握专业知识的要求,说明知识对改变人们的生存状态(择业)有重要影响。
用实例来说明学习可以改变命运的道理。例如,农民不断学习新的农业科学技术,使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收入成倍增长,改变了过去贫穷落后的面貌。也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来谈。
6-2 列举身边实例,感受科技发展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
结合现代社会人们感受最深的实例来讲。例如,从贝尔发明电话,到今天的电脑、因特网的应用,通信工具的不断进步,使人们可以实现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接受最好的教育、欣赏喜爱的文艺节目的愿望,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结合不同地区的生活实例来讲。农村学生可更多地着眼于科学技术对家庭经济生活的影响,如利用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使家庭致富。城市学生可更多地着眼于科学技术对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影响,任意选择一项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事情,如夏季降温、洗衣服等等,采用时间对比的方法,说明人们夏季降温采取的方法从竹扇到电风扇,再到空调的变化;人们洗衣服的方法从手工到半自动洗衣机,再到全自动洗衣机的变化。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轻松和方便。
6-3 说出自己最喜爱的文学体裁和艺术形式,感受文学、艺术对个人及社会生活的影响。
使学生理解文学艺术作品表达出了人类真实而丰富的感情世界,同时,它们又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追求美好的生活。可以列举学生比较熟悉的中外文学艺术作品加以说明,重点应放在文学艺术作品对个人及社会生活的影响方面,对文学艺术作品本身则不必做过多的介绍。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讲的是作者去南京读书时,他的父亲去车站送行,艰难地爬过月台区为他买橘子的情景。文章深刻地描绘出了父亲对儿子深切的关爱。由此,读者往往会联想起自己的父子之情。
?1945年,由延安鲁迅艺术剧院集体创作的歌剧 《白毛女》,展示了农民喜儿与地主黄世仁之间的矛盾斗争,表明了只有共产党才是农民的救星这一真理。看了《白毛女》演出后,一些村子很快发动起来展开了反霸斗争。有的部队看了演出后,战士们纷纷要求为受苦人报仇,掀起了杀敌立功的高潮。
6-4 以自己熟悉的某些运动项目为例,感受体育对个人及社会生活的影响。
体育使人们具备健康的体魄,因而是人们享受和创造文明生活的基础。从这个角度出发,本内容目标的重点在于说明体育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体育与文明生活的关系,而不是体育运动项目的具体技术要求。可以列举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说明通过篮球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还可以锻炼人们不怕艰苦、勇于进取的意志品质和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而这些都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公民所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目标7 感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有所不同,有所变化
时间和空间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经纬,也是个人成长历程的坐标。如果说社会是个大舞台,人们就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充当着不同的角色。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社会角色的不同,使人们表现出来的思想和行为也有所不同。所以,人们在社会中生活和成长,建立起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相互之间特别需要理解与沟通、尊重与平等、友谊与诚信,只有这样才能融洽和谐地相处,分享人类共创的文明。
7-l 面对同一个事物,思考我们的认识同小时候的差异,体察生活阅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阅历就是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也可以叫做经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本内容目标要求采用回忆或追忆的办法,用现在的“我”同小时候的“我”相比较,检查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是否发生了变化,说明“我” 在成长。所举例子要联系学生实际,如交友,小时候交结朋友的标准可能很简单,或相同的兴趣,或学习成绩,或一次投缘的谈话,甚至长相都可能成为交结朋友的原因。长大了,交结朋友的标准虽然各不相同,但都会比小时候复杂了。复杂的原因可能是别人交友的经验教训给予启发,或者是自己有交友方面成功或失败的体会。从中可以体验到自己思想和行为在成熟起来。
7-2 归纳自己同长辈在生活情趣、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7-1 是自己与自己比较,本内容目标则要求自己与长辈比较。可以指导学生就几个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展开调查,如自己和长辈都喜欢音乐,这是共同点,但是对音乐的欣赏,各有不同的见解。长辈可能更喜欢古典音乐,而年轻人更喜欢流行音乐。自己与长辈之间的不同点没有对错之分,这里需要的是承认差异,寻求理解,旨在建立一种宽容的代际之间的桥梁,这是现代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础。
7-3 比较自己与他人、团体或媒体对某一问题意见的差异,尝试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解释。
除了自己与自己比较、自己与长辈比较外,本条内容目标是自己与其他个人和团体比较,由个人走向家庭,直至走向社会。可以指导学生从各种媒体中收集一些热门话题,如考试、学习负担、家庭教育等,自己首先发表意见,再看看社会各界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充当社会各界人士,像校长、家长、政府官员,就某一个问题再发表意见,看看与自己最初的想法是否一致,用这种方法体验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前提。
二、“我们传承的文明”
目标1 理解历史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历史发生的舞台,一定的历史总是发生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它也是人类创造历史不可缺少的资源,一切人类文明成就都是人类利用、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结果。因此,要了解人类发展的历史,就必须了解这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条主线,也是认识今天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见,本目标是综合地理学和历史学内容的一个体现,也表达了从现实社会出发认识历史的意图。
1-1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在具体实施本内容目标的过程中,应考虑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要动态地展现自然地理环境对历史的影响,即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这种影响在不断变化。比如在人类历史的早期,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培育作用更明显,而后来人类适应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也在逐渐加强。二是要在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中,注意自然地理环境的因素,比如讲述“赤壁之战”、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中国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冲突与交融、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等时,应适当考虑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
1-2 列举环境变化的实例,说明历史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本内容目标与1-1在理论上是相互对应、相辅相成的,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是辩证地表现这种关系的另一个方面。通过具体的例子,首先应该认识到,人类历史的进步、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日益深化、适应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日益提高的结果。比如动物和植物的驯化与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的产生、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修建、蒸汽机、电话、飞机的发明等。其次也应该认识到,人类历史的进步、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又往往是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比如中国古代有许多早期文明发达之地,因为过度的开发而逐渐衰落。森林、草地等植被的破坏,会导致土地沙化现象日益严重,农耕区退缩,某些文明也因此湮灭。
1-3 了解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以及人们抵御灾害的措施。
适当地了解中外历史上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以及大规模的传染病,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历史发展的印象。这类事例包括:庞贝古城的湮灭、黄河决口、明末蝗灾等。同时,了解人们抵御灾害的措施,如兴修水利工程以对付水旱之灾等,也能够使人们加深对人类社会在适应、改造自然中曲折前进的认识。这既可以使我们对现实中某些灾害的历史成因有所了解,同时也可以通过历史上防灾、抗灾的例子,思考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如何借鉴历史经验。
l-4 列举历史上的有关言论,体会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所谓人地关系,即指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变化,在历史的不同阶段,人们对这个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比如,在史前社会,人类对许多自然现象不太了解,就产生了对自然界恐惧、敬畏以及盲目崇拜的现象,这在原始宗教和神话中都有体现。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人的能力明显提高,就出现了“人定胜天” 的看法,也逐渐有思想家认识到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道理。马克思、恩格斯既强调了自然环境在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也强调了人类如过分破坏自然而导致自然界报复的严重后果。
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对人地关系的不同看法,可以了解这些看法有什么价值、有什么局限,可以了解这些看法对指导当时人们的行动起了什么作用,也可以了解这些看法对于今天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什么借鉴意义。
目标2 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的发展是多种多样的
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就是尊重人类自己的历史。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体现了人类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和遗产。各种文明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各有其所长,各国的人民都曾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过贡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这一重要命题,也反映出本课程对历史教学的要求,是通过学习有关知识掌握某种重要的历史道理,而非只是简单地记忆历史知识。在这里,认识历史发展多样性是在对历史进程的描述中实现的。要求认识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时间段上的不同表现,还要求认识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空间或不同地域中的不同表现,这又是把地理学和历史学核心概念相综合的体现。
2-1 描述历史上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的概貌及其空间分布。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文明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不同的,这种不同表现出了文明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的多样性。本内容目标要求了解世界上几个主要文明区的概貌,如古代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的恒河与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国的黄河与长江流域、古代希腊、罗马等地中海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了解这些具有独特性的早期文明中心后来在区域范围上的变化。如中国作为一个农耕文明,其文化辐射范围如何从黄河、长江流域逐渐扩展,再如罗马如何从一个城市文明逐渐扩展为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在这里,主要是概括性地把握不同文明区相互间的不同特点。
2-2 根据特定历史时期的具体史实,比较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类型。
本内容目标主要是从经济的角度表现文明发展的区域多样性,这可以通过某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情况来说明,是前一内容目标的具体展开。如以中国的10~13世纪为例,在宋统治地区的大部分地区,是典型的农耕经济;而在辽和西夏统治地区,或为半农半牧经济,或为完全的游牧经济;在金的发源地东北地区,还有渔猎经济;在云南的部分地区还存在采集一狩猎经济。即使在农耕地区,也有粟作农业和稻作农业的区别。
了解这类区别的意义,一是能够认识在特定时期出现不同统治形式的经济基础,认识诸如历史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不断冲突也相互融合的经济背景,二是能够认识今天的区域经济差异,如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差异格局的历史由来。
2-3 选择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国家管理形式,描述其主要特点。
本内容目标主要强调的是展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多样性,即某一历史事物的阶段性特点,前者2-2强调的是空间上的不同,这里则强调时间上的差异。当然,我们以国家管理形式的变化为例,也是为了展示制度文明发展的脉络。所谓国家管理形式,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国家采用什么政治体制。以中国为例,在西周采用的是宗法制度下的分封制度,秦汉以后采用君主专制制度直到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应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了解相应的国家管理形式的主要特点,发现它们之间的显著区别,并领会这种变化的原因和进步意义。
2-4 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色。
正如前两个内容目标通过经济、政治现象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表现,展示历史发展多样性一样,本内容目标要求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文化成就,来加深对历史发展多样性的认识。这里的文化成就指的是文学艺术、学术思想(包括科学思想)、建筑艺术等方面的成就,要强调这些成就的区域特色和时代特色,比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或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2-5 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
这里的重点是社会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最清楚地表现了不同的区域特色,也是反映历史发展空间差异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描绘当时晋东南、豫西北所谓“三河”地区,地少人多,诸侯国林立,所以当地的风俗是勤俭;山东东部的齐地肥沃土地较多,适宜种植桑麻,当地纺织、渔盐业发达,所以当地风俗比较豁达,人聪明,好议论;江浙两湖一带地广人稀,不用商业也可以自足,所以江淮以南既不存在饥民,也不会有很多巨富之家。再如对同一时期 (7~9世纪)的阿拉伯、印度、中国、中美洲等区域文明的人民生活方式略做描述,会使我们加深文明发展多样性的印象,理解今天我们所知道的不同地区风土人情的由来,对特定地区来说,也会深化对乡土文化的认识。
目标3 考察社会文化现象的变迁,了解文明传承的时间和空间联系
了解文明传承的时间和空间联系,是为了认识历史发展是相互联系、而非孤立的和静止的。由此,我们才能真正体现历史学习的意义,认识今天的现实是由昨天的历史发展而来这一道理。文明的发展包括时间上的传承,也包括空间上的传播扩散。通过时间上的传承,一种文明才能延续下来,比如中国的儒家思想,从春秋时期开始,经过汉代、宋代、明清以至现代的发展,形成一个不间断的儒学传统;通过空间上的传播扩散,不同的文化才能为更多的人共享,如中国的印刷术传到阿拉伯,再传到欧洲,引起文化领域的巨大变革。人类的联系日益紧密,就是这种联系的结果。
3-1 描述社会生活中某种制度的延续与变迁。
制度,在这里并不仅指政治制度(Political System),而更多的是指社会惯制(Social Institutions),像婚姻制度、家族制度、风俗习惯等,它是在人们的社会中长期沿袭、约定俗成的一套规范。比如印度的种姓制度,在历史上曾长期延续,影响着人们的职业、婚姻、社会地位等方面,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开始变化;再如中国的农历,在历史上影响着生产劳动、岁时节日,甚至一直延续至今,但已不像以样在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那么重要的作用。通过了解这些社会惯制的起源、发展、延续、变化,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制度文明的发展历程,进而更深入认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3-2 选用典型事例,分析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这里的传统文化既包括外国的传统文化,如基督教文化,也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既包括精英文化,也包括民俗文化。它们长期延续,并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在这些影响当中,有值得我们今天继承发扬的优秀的东西,也有需要抛弃的陈腐的东西。在西方的基督教传统中,复活节、圣诞节等都遗留下来,成为西方文化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的汉文化地区,春节、中秋节阖家团圆、畅叙亲情也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传统。选取这样的典型事例,了解它们的起源、发展、变化的轨迹,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精神文明发展的历程。
3-3 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文化传播或称文化扩散,指的是文化现象或文化成就从产生的源地向外传播扩散的过程,也就是不同地区之间人与人的文化交流过程。文化传播的途径,就是文化传播扩散通过什么实现,在历史上,其主要途径是人类的三种空间上的运动:探险、迁移和地区征服。如发现新航路、美国西部开发、南极考察等都属探险活动,探险者把自己的文化带到新的地区,在返回时又把新的地区文化带回自己的家乡,实现了文化传播;迁移主要指的是移民或人口迁移,逃避灾害、开发新的土地或者商人的贸易活动,如魏晋南北朝时的“永嘉南渡”,还有传教士的传教活动等都是人口迁移的表现,也会把自己的文化带到异地;军事征服通过战争使交战双方密切接触,造成文化交流,如唐朝军队与阿拉伯军队在恒逻斯战役中交战,一些中国工匠作为俘虏被带到阿拉伯,印刷术因此传到西方世界。在现代,文化传播扩散可以不仅通过人与人的面对面交流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实现。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正是不同文明交流、融合的结果。如果说3-1和3-2主要是了解不同时代的文化传承,本内容目标则要求了解文化在空间上的传播及其影响,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文化联系的重要性。
3-4 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讯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交通手段包括徒步、利用畜力和利用机械的车、船、飞行器等交通工具以及各种辅助工具的手段;通讯手段包括利用自然物(如火、烟等)、动物(如鸽子等)、人(从跑步送信到邮政)、机械和电子工具(如电报、电话、网络等)等进行信息传递的手段。
区域之间缺乏联系,孤立的区域就难以获得发展,而在历史上,交通手段和通讯手段的不断进步,为区域间封闭状态的打破、区域间文化联系的日益加强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我们可以列举若干典型事例,说明这些手段的进步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如造船技术的提高、罗盘的发明与应用如何有助于新航路的开辟,从而加强了新大陆与旧大陆之间的联系,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目标4 通过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认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大趋势
尽管经历了不少曲折,但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通过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了解,比如秦始皇统一六国、法国大革命、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等等,分析他(它)们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影响和作用,可以清楚的说明这个大趋势。据此,我们除了要充分了解历史上重要的科技发明、凸显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推动社会前进中的作用,还应该分别在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阶段的历史发展中,把握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大趋势,并力求通过适当方式,综合认识中外历史上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及其在历史全过程中的重要位置。
4-1 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说,人类社会经历了采集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大机器工业时代、电子时代等不同阶段,在这些阶段中,人类发明了许多技术,改善了自身的生活,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
比如在采集渔猎时代,人们发明了简单的石器、木器、骨器工具,学会保存和使用火,这对增强人类体质、促进大脑进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再如在农业时代,人们发明和不断改进耕作工具(如犁)和耕作技术(如精耕细作)、金属冶炼与制作、纺织技术、造船技术、造纸术和印刷术等等,创造了农耕文明,并为大机器工业时代的到来奠定了技术基础;又如在大机器工业时代,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新的动力机械的发明,制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技术发明的角度,可以集中展示社会不断进步、特别是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趋势。
4-2 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这里包括中外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所谓不同区域,即指不同国家或地区,因为某些事件和人物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局限在它(他)所在的国家和地区范围内的,而另一些事件和人物所起的重要作用是超出它(他)所在的国家和地区范围的;所谓特定时期,即指特定的历史时期或阶段,同样也是因为某些事件和人物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局限在当时的时期或阶段范围内的,而另一些事件和人物所起的重要作用则是超出它(他)发生的那个时期或阶段范围的。在古代历史上,尽管有不少事件、人物对后世影响重大,但在当时当地这种影响还往往没有显现出来,因此其突出作用比较多地表现在特定区域和特定时期,比如孔子、释迎牟尼、穆罕默德,其思想对世界许多地方都产生巨大影响,但在当时还只是对本国本地区影响较大。
因此,对古代历史上事件、人物对历史发展和进步所起到的突出作用,可以主要强调对本国、本地区、本历史时期所起的作用。
4-3 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是与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变革分不开的。由于近代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变革,对本国、本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了解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了解它(他)们对历史发展与进步的作用,应该从这一角度入手。据此,本内容目标的实施,与4-2的侧重点有所区别。
在世界近代史上,发生了许多影响一直延续至今的社会变革,如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工业革命等等,也出现了许多著名人物,如克伦威尔、罗伯斯比尔、拿破仑、伏尔泰、华盛顿、林肯等等。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对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大变革,也出现了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物。了解这些事件,不能脱离这些人物;了解这些事件和人物,说明他们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作用,目的也在于加深对重大社会变革意义的认识。
4-4 列举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了解它(他)们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
无论从政治联系还是从经济联系来看,20世纪的世界已经更加密切地连成一个整体,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其影响已经超出本国和本地区,形成了世界性的影响,因此对现代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及其作用的把握,要从更大的范围着眼。
苏联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年的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这些事件和与之相关的人物,如列宁、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毛泽东等等,都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多项国际条约的签订影响到各国的历史进程,联合国的建立标志着新的国际秩序的建立,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国际性是一个突出的特点,因此应通过了解有关事件、人物,认识人类建立国际社会的发展历程,了解人类为此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果。着眼于中国的历史发展,重视联系其国际背景的说明,无疑更是必要的。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要把握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大趋势,应该对中国和世界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重大转折时期有所认识,认识这些转折时期在这个进步过程中的关键位置。如果我们不能明确由一个社会向另一个社会变化的意义,也就无法把握历史的进步。
所谓重大转折时期,是指那些在此前后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甚至是根本性变化的时期,是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的分水岭。发生重大转折的关头是一个时期,而不是一朝一夕,因为即使是重大的变化,从开始发生到显露出结果,一般都要经过一定的时间,需要一个逐渐的过渡。有些方面的变化较快,如政治变革、政权更替;有些则较慢,如思想变化、社会变迁,因此它表现为一个过程。
这样的、具有时代标志性的重大转折时期,一定是发生了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部的变化,因此要认识它,必须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进行考察。比如中国的唐宋之际的社会变化有以下表现:科举制的发展导致社会结构和权力结构发生变化、租佃制普遍化、社会流动加剧、城市社会和城市文化获得新的发展、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开始活跃,等等。其他如工业革命这样的重大转折时期,也应从多方面去加以把握,从而认识人类历史的演进历程。
目标5 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理解民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与传承文明的主体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普通人一直占有人口的绝大多数,没有战争、动荡和政权更替的日常生活也构成了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内容,不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喜怒哀乐,不能说了解了历史。以往我们过多注意那些重大事件与人物,只是在改朝换代时才强调农民起义。后来虽然避免了过多强调农民起义即阶级斗争的内容,但普通民众的文化与生活却还是没有得到重视。说民众是历史的主人,是说他们构成了创造和传承文明的主体,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构成了文明史的重要内容。只有理解了这些,才能理解我们今天的普通人及其生活,才能理解今天我们这些普通人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意义所在。
5-1 选择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事例,了解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的状况及其变化。
人们的物质生产,指的是从事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方面的人的生产活动;物质生活则指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内容,也包括与上述生产活动相关的生活,如农民对节气的重视、渔民对天气、潮汛的经验积累、工匠如何传承他们的技艺、集市上的交易规则等等。
如果仅以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为例,从衣着方面的用麻和丝,到棉花引种之后普遍改用棉布,再到近代以后洋布的涌入,可以发现时代的变化和人们生活的变化;从饮食方面的区域差异和民族差异,到各种饮食习惯相互交流影响,反映出文化的交流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等等。中国两宋时期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到明清时期的谚语“湖广熟,天下足”,反映的不仅是主要农业产区的变化,还反映了农产品的商品化过程,即原来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湖州、苏州等江南地区,由于从事工商业的人增多,不再生产粮食,所需口粮大量从江西、湖南调入。
适当选取这些大大小小的生活事例,可以透视出许多重大的社会变化。
5-2 从娱乐、信仰、礼俗和语言文字等方面,了解民众的精神生活状况及其变化。
人们除了进行物质生产,也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民众的精神生活往往是通过口头的和行为的方式、而主要不是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比如文学家创作诗歌、戏曲、小说、散文,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历史学家写作史书来表达他们对历史的看法,而民众则通过歌谣、传说、故事、神话、谚语等反映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和态度,反映他们对历史的认识。比如他们通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来表达他们对统治者暴政的不满和对弱者的同情。他们在年节时期的娱乐活动,如元宵节要龙灯、看社火,清明节扫墓,端午节赛龙舟,重阳节登高等等,反映了他们乐观向上、群体凝聚、尊老敬祖等生活态度。正是由于这些丰富的民众生活长期延续,才使我们更有理由去认识它们对于社会的意义。
5-3 选择具体事例,展示女性在历史上的贡献,领会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意义。
加强对女性角色和地位的表现,是改变传统观念、适应今天人们认识深化的体现。在以往的历史写作中,妇女的地位是被淡化的,即使增加了对武则天的描写,也基本上把她等同于男性统治者,其他则很少涉及。实际上,女性在历史上尽管常处在被压抑的位置上,但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她们起的作用与男子同样重要。可选择的实例,既包括黄道婆这样的杰出人物,也包括许多普通人。既应体现她们在农业生产、家庭生活等领域中的作用,也要体现她们在生活中的艰难处境。本课程标准把讲述历史内容定位在解释“为什么”的意义上,如果我们要了解女性在现实的家庭、社会、工作中的重要角色及其问题,就需要知道这些现实状况和问题是怎么来的,在历史上是怎样表现的。
5-4 通过叙述有关史实,展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
单纯从阶级斗争的意义出发,把人民的反抗斗争对于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绝对化,无疑是一种偏颇。但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必须坚持;完全抹去这方面的事实,也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尽管领袖人物在社会变革中往往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但民众的广泛参与是这些社会变革是否能够成功的基础,从中国古代的陈胜、吴广起义、李自成起义,现代的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古罗马的斯巴达克起义、法国大革命、美国的黑人运动等事例中,都可以清楚地认识这个事实。因此,在描述中外历史上的重大社会变革时,不应忽略广大民众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与前面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强调一起,共同构成我们对普通民众在创造和传承文明过程中的意义的全面认识。
目标6 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
课程总体设计强调“以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为主轴”,在各个内容目标上都有体现,而在这个目标中更为明确、集中地陈述出来。也就是说,世界文明史的发展可以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背景或参照,而中华文明史的发展则始终是被凸显的主体。因为,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更关注中国的发展与变化。只有以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为参照,整体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及其特征,认识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也认识我们国家发展过程中的曲折与艰辛,才能激发民族自尊、自立、自强精神,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6-1 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变化与政权更替概况,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若干分裂割据的时代,但从秦汉统一帝国建立之后,直到明清时期,统一是主要的趋势,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学生对历史上中国的疆域变化和政权更替的情况应该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了解在国力比较强盛的大一统时期,帝国的疆域是怎样的,在国力比较弱的情况下,疆域又是怎样变化的,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应了解分裂时期的各个割据政权的性质、特点,了解当时的人心向背,了解这种分裂局面逐渐结束、重新走向统一的过程。
在世界各大古老文明当中,中国文明是惟一不曾间断地延续到今天、始终没有发生断裂的文明,而长期的国家统一是文明延续的重要保障。
6-2 利用多种资料,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在对不同时期的历史分别进行教学时,不仅需要经常体现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趋势,还需要不断体现民族碰撞、交融,以至共同创造中华民族历史的过程。早在西周时期,在中原地区就存在“华”、“夷”共处的局面,在以后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既有少数民族“汉化”的现象,也有汉族“胡化”的现象;既有中原王朝统治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也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情况,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十分频繁。利用各种资料,如不同民族的历史记录、传说、史诗、文献、实物等,展现这个过程,对于体现中华民族发展的多元一体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6-3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举例说明特定历史时期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
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引人注目的伟大文明,是因为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对世界文明做出了独特的突出贡献,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无论从隋唐时期中国成为世界各国络绎东来的中心,还是从晚清以后西方列强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企图无法实现等事实,都可以说明中华文明的伟大力量。这种伟力,就是通过各方面的伟大成就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在介绍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创造出来的成就,如科举制与文官制度、四大发明、丝绸生产、孔子与儒学、唐诗宋词等时,应该特别说明这些成就的独特性、它们对世界各国产生的影响、发挥的作用,这样才能体现出这些成就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
6-4 综合多种因素,说明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
本内容目标主要是通过揭示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和中华农耕文明相对衰落的过程,从双方的政治体制、生产力发展水平、思想文化、国民素质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中华文明相对落伍的主要原因。
比如,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对外贸易长期出超。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西方发生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加速发展。但是,当时的清朝统治者却不看这个世界的大变化,夜郎自大,闭关自守,拒绝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最后,在短短一百年多年的时间里,就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直至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
当然,观察和说明这个过程,应该注意利用最新的历史认识成果,认识中国社会虽有继续发展,却无法与工业化迅速起飞的西方相抗衡的事实。
6-5 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了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明确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本内容目标应注意把握以下要点:首先,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是世界各国民族民主运动浪潮中的一部分,它不是孤立的个别现象;符合整个世界发展的趋势;其次,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体现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自强进取的伟大力量;第三,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既包括全民族的浴血奋战,也包括不断的学习和追求,从开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经历了从失败中不断奋起、最后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取得革命胜利的过程。
实施本内容目标,应注意与目标4-3和4-4相结合,清晰地展现近现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历程中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重大事件。
三、“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目标1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历程与现代世界的发展中,认清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在现代世界发展的背景中了解新中国成长的历程,作为本课程设置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明确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因为,帮助学生认识当代中国的这一基本国情,离不开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也离不开当代世界的国际比较。显然,这是认识当代社会人们最为关注的若干问题的时空条件,也是说明学生个人选择成长道路的立足点,以及我们国家的发展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的出发点。
1-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
通过简述这些重大事件,一要反映新中国成长的胜利历程;二要认识在这一历程中经历的曲折。如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中,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如“大跃进”),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l-2 列举实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要求列举的实例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我们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实例;我们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全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实例;我们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国际地位和威望迅速提高的实例;等等。所有这些方面的实例,都可用以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根本意义在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
1-3 以“冷战”的形成和结束为线索,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格局的变化。
把握当代世界发展的基本线索,其起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其核心环节是“冷战” 的形成和结束,其落脚点是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所谓“冷战”,是指战后国家利益的矛盾、意识形态的冲突,使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与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出现的“冷战”。这一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冷战” 格局,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此后,世界出现“多级化”趋势。所谓“多极化”趋势,是指当今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综合国力,是当今惟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多级化趋势的发展,有助于遏制美国搞单极世界的图谋,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1-4 从历史和地域两方面,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本内容目标主要说明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即“和平” 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其表现是:各国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正在不断增长。
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核心是南北问题。而说明南北问题,一是历史角度,即西方国家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殖民征服、掠夺和统治的历史,这是当今世界南北发展差距的根源之一;一是地域角度,即当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域分布。
认识当今世界的主题,要注意把握两点:一是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课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天下仍很不太平;一是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不愿意看到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再推行新的霸权和强权,不愿意看到南北之间的发展差距、贫富差距再扩大下去,渴望世界持久和平。
1-5 认识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在国际比较中感受我们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通过对新中国成长历程的了解,通过对当代国际大背景的认识,本内容目标要求明确: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国际比较可从综合国力的分析展开。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它表现在:政治、经济、科技、国防、文教、外交、资源等方面。
所谓机遇,主要是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也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所谓挑战,主要是指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经济、科技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给我们很大压力。
目标2 了解当今的人日、资源与环境问题,主动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既是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全球性问题,又是反映我国基本国情的突出问题;既是源于历史与地域关系的发展问题,又是当代社会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既是国家和社会面对的挑战,又是每个人生活中的切身感受。因此,只有了解当今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形势,懂得三者协调的道理,才能主动关注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在个人生活中自觉地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2-1 运用典型事例和相关数据,说明现阶段中国和世界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形势。
本内容目标要求了解目前中国和世界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主要特点。中国和世界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有许多共性,如气候变暖、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等等。从中国来看,还有一些特性需要把握,如人口基数大、文化素质整体水平不高;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分布不平衡等。
在说明中国和世界人口、资源、环境特点时,要尽可能结合实例,包括数据和图表的运用,并且可以适当结合学生已有的历史和地理知识,分析其由来和发展。
2-2 列举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本内容目标关注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而且主要是针对中国来说的。我国历史上一直是人口大国,人口因素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由此带来教育、就业、住房、商品供应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对这些问题,学生可能有切身体会,要引导学生列举身边的实例加以说明。只有把问题讲透,才能充分理解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
2-3 了解世界和中国的老龄化趋势,知道我们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在大量的人口问题中,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所带来的问题十分突出。
所谓人口老龄化趋势,及我们面对这一趋势应有的态度和行为,主要包含这样几方面内容:什么是人口老龄化;老龄化是人口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一些国家的人口实例,说明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人口老龄化可能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较大冲击,例如养老负担日益沉重;老年人消费需要降低,影响经济发展等;我们如何面对老龄化社会,例如,提倡尊老养老的社会风尚,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从多方面为老龄人口提供服务。
2-4 描述资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说明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意义。
本内容目标中所讲的资源,是指自然资源。广义的自然资源还包括能源。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关系,可以从人类的生产活动入手,举大量的实例加以说明。例如,人们利用耕地资源发展了种植业,种植业又为食品加工业、纺织工业等提供了原料,而食品工业和纺织工业满足人们衣食的需求。对森林资源、草场资源、渔业资源、矿产资源都可以做类似的推论。对能源资源,可以从它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的角度探究。
关于合理利用资源的意义,应从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两方面加以阐述。从分类看,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不同性质的资源,其特征是不同的。例如,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资源),是可以循环再现和不断更新的,而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总是用一点就少一点。从特点看,最突出的一点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们必须合理利用资源,才能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
2-5 了解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知道问题的解决需要自身努力以及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
环境问题自古有之。当然,不同的时代,环境问题的内容和特点各不相同。本内容目标所强调的是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工业社会人类活动强度有了空前发展,干预自然的能力有了巨大提高。工业生产的集中,造成了废物的集中,改变了局部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使大气、水体和土壤遭到严重污染,而且这些问题不再局限于某个国家和地区,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可以举例说明上述道理,例如,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就是因为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借助物理的或人为的力量从一国向他国扩散或转移。目前国际社会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有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等。
对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需要国家、地区和个人本着全球伙伴精神,通力合作加以解决。这里应强调三点:自身努力;争取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此外,还可以联系自己家乡的环境,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从实际出发,为全球环境的治理做出自己的贡献。
2-6 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说明三者协调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
本内容目标是在前面分别讲述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基础上,要求进一步说明,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即正确处理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为此,可以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例如非洲一些国家出现的饥饿问题,就是三者关系不协调,形成恶性循环的结果。可以展示人们对这三者关系的认识过程。例如,从崇拜自然到改造和征服自然,再到谋求三者协调。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体现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可以通过分析一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如何综合考虑经济效益、资源条件、对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因素,做出自己的选择。
目标3 关心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自觉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是民主政治的体现。依法治国,是现代民主制国家的基本特征。关心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是现代中国公民基本素养的体现。因此,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是国家的事情,而且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有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责任,而履行这种责任的重要体现,就是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1 了解中国和世界人民争取人权的努力,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保障。
人权,包括人身人格权、政治权利与自由,以及社会经济文化权利,是受一定国度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制约的权利。
争取人权,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口号,对当时摧毁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资产阶级的人权建立在人剥削人的基础上,存在着根本的缺陷。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为争取人权而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就是一部依法保障和全面促进中国人民人权的历史。
在我们看来:讲人权,首先要讲人民的生存权。没有生存权,其他一切人权均无从谈起。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首先要确认和保护独立权、生存权和发展权。
我国在改革、发展、稳定的条件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全面维护人权,这是一条真正符合我国国情的保障人权的道路。这条道路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权状况。
3-2 分析具体案例,解释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的道理。
公民依法行使权利,是公民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体现。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一方面,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使公民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更加自觉地履行公民的义务;另一方面,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必然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因此,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离的。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3-3 比较历史与现实中反映人治与法治的具体现象,说明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标志之一。
法治,相对与人治而言,“人治”轻视法律,谁的地位高、权力大,谁就说了算。而实行法治,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法治是民主政治的体现。
我们可以设想,在一个没有法治的社会里,市场经济能否正常运行;在一个没有法治的社会里,公民的权利能否得到保障;一个人存事在、人亡事废的人治社会能否长治久安。只有实现国家治理的制度化法律化,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社会才能保持稳定发展。所以说,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标志之一。
3-4 采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要依法为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和少数民族的权益提供特殊的保障。
法律对女职工有特殊保护规定,对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健康要采取有别于男职工的特殊保护措施;法律严厉打击拐卖妇女的犯罪行为。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通则、刑法等法律规定中,都有专门条款规定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保护措施。
为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国家制定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城市,对于无依无靠、无法维持生活的老年人给予必要的救济和安置;在农村,实行“五保”(保吃、保住、保穿、保医、保葬)制度。
法律对残疾人规定的特殊保护措施,包括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我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受法律保护,禁止歧视、侮辱、侵害残疾人。
3-5 讨论本地特别关注的问题,体验公民的主动参与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作用。
公民主动参与,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比如,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多种渠道和形式。通过人大代表形成议案提交人民代表大会,这是人民代表联系群众制度;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意见,这是新闻、舆论监督制度;向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或通过联系电话,或向有关人员当面反映情况,这是信访举报制度。此外,我国各级政府还在不断创造新形式,尝试新方法,以保证公民充分行使监督权。
可供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交通拥堵问题、乱收费问题、环境污染、耕地被侵占、文化环境的治理,等等。
3-6 选用、分析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事例。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民主形式得到了不断发展。通过人民代表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收集与反映上来,使之系统化为国家的法律或政策,这是反映人民意志的重要形式。人民不仅有权对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还可以选举、监督、罢免人民代表。
某区人民代表根据群众建议,认为马路市场问题严重,向人大提交了一份议案:“马路市场一方面为方便群众生活带来好处,另一方面又严重影响了市容秩序。人民群众希望政府对取消马路市场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分批修建各类市场,分期将马路市场迁入室内市场经营。为此,我们请人大常委会对有计划地取消该城区的马路市场做出相应的决议,责成区政府及其城建、城管、规划、工商等部门,对取消马路市场做出相应的规划和方案,有秩序地规范现有的马路市场;有计划地兴建各类市场和市场设施;有步骤地将马路市场迁入室内市场经营。” 这一提案,经全体代表审议通过。区政府为了落实议案要求,积极组织各部门共同解决了马路市场造成的“脏、乱、差、堵” 的问题。
目标4 了解当今科技发展和经济成长的特点,逐步形成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
当前,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使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着积极的变化,也带来一些新的伦理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也伴随着一些由市场自身的弱点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有必要了解当今科技发展和经济成长的特点,趋利避害,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
4-1 用恰当的事例反映政府、企业、公民个人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主要是根据社会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点。包括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如国家制定和实施开发性扶贫计划,支持贫困地区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树、种草、发展生产、提高贫困地区的生产能力。
企业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主要是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直接承担社会生产和流通;大力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
公民个人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如何依法维权、依法律己,包括生产者、经营者、经销者、投资者、消费者的活动。比如,作为消费者如何合理消费、文明消费;作为经营者或经销者如何讲效益、讲诚信;作为生产者或投资者,如何重质量、担风险,从而促进经济生活的发展。
4-2 描述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些区域特点,并列举实例,说明必须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地区经济。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经济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可以举不同的例子,对区域的选择不作具体规定。但是,对我国西部开发要有体现。我国西部内陆地区,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有着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但是这里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大部分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推行开发西部的战略时,我们就要考虑:西部广袤的土地、壮美的山川、丰富的资源、独特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文化都为经济的腾飞创造了条件,如何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开发西部、缩小东西部发展水平的关键。
4-3 回顾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概括当前科技发展的突出特点。
近代第一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从此进入了电气时代;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为主要标志,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当前,科学技术进步突出特点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它使人类能够将潜藏在物质运动中的巨大信息资源挖掘出来,加以利用。信息资源已成为与物质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其重要作用正在与日俱增。信息高速、广泛传送的特点,使世界形成了一个没有边界的信息空间。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电子邮件、虚拟现实的发展,使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随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物质生产与知识生产相结合,硬件制造与软件制造相结合,将形成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4-4 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和教育领域中的差距,说明科教兴国的现实意义。
一是面临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的机遇;二是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国家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世界各国年度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表明,1996年,在参评的46个国家中,中国的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名为第35位。反映在教育方面,公共教育的人均支出、20至24岁人口进入高等教育学习的比重、成人文盲率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赛龙舟的由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