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于90度的转角沙发需要多少布料需不需做防水附加层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3秒后自动跳转至网站首页(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1次下载&&|&&总7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5积分
0人评价6页
0人评价9页
0人评价9页
0人评价2页
0人评价2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下载:5积分万科集团结构防水细部构造做法
万科集团结构防水细部构造做法
&點右側加我&
结构防水,指结构(包括混凝土墙、底板和顶棚等等)自身具有足够的防水抗渗能力,不需要另外设置防水层。
混凝土结构具备自防水能力,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混凝土本身有较高抗渗性能(到达要求的抗渗等级);
(2)混凝土结构没有裂缝;
(3)混凝土结构有抵抗相应水压需要的厚度。
一、地下室混凝土后浇带
a、后浇带分为收缩型后浇带和沉降型后浇带。收缩型后浇带一般在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
天后施工,沉降型后浇带则必须待高层部位主体结构施工结束、沉降基本完成后浇筑。
b、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
c、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抗渗和抗压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
d、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28 天。
1、地下室底板后浇带
(1)做法说明:
底板后浇带下部须设基槽,做成后的基槽表面须比底板底面低250mm 以上,两边放坡不大于45 度,上部宽度各大出后浇带150mm
底板后浇带下部须设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宽度需在两边各大出后浇带300mm 以上。
(2)工艺流程:
后浇带基槽——浇筑底板混凝土——清理后浇带——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养护
(3)节点图:
4)构造做法:
a.后浇带基槽
底板下后浇带基槽做法除在混凝土垫层上部增加一层防水附加层外,其余顺序与底板下部做法相同,防水附加层宽度需在两边各大出后浇带 300mm
b.浇筑底板混凝土
浇筑底板混凝土前,须在后浇带处安装具有一定强度的密目钢板网以阻挡底板混凝土流失,浇筑底板混凝土时须保证钢板网处混凝土密实。
c.清理后浇
带清理干净底板与后浇带接合处的浮浆和垃圾并湿润 24
小时以上;清理干净后浇带内钢筋上的附着物。清理干净后浇带基槽内的垃圾和积水。
d.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后浇带混凝土的抗渗和抗压等级不得低于底板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须选用具有补偿收缩作用的微膨胀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须一次浇筑完成,不得留设施工缝。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28d。
(5)质量控制点:
a.防水附加层、防水层施工范围、厚度
b.钢板网设置
c.后浇带两侧底板混凝土清理,后浇带内钢筋清理,后浇带基槽清理
d.后浇带混凝土施工质量
e.后浇带混凝土养护
2、地下室外墙后浇带
①做法说明
外墙后浇带两侧须按施工缝做法预埋钢板止水带,浇筑外墙混凝土前在后浇带两侧安装具有一定强度的阻挡混凝土流失的密目钢板网,钢板网与钢板止水带焊接并固定牢固。
外墙后浇带外部须设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宽度需在两边各大出后浇带 300mm 以上。
外墙后浇带模板应加固牢靠,防止涨模及漏浆。
外墙后浇带混凝土尽可能与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同时浇筑。
墙体表面缺陷处理及螺杆孔封闭处理后,施工防水附加层,附加层验收合格后,再施工防水层。
为及时进行地下室外墙侧回填土施工,可先完成大面外墙防水施工后,在后浇带两侧各 1 米位置先砌 240
厚实心砖墙分隔。待外墙后浇带混凝土完成后,后浇带位置外墙防水与大面先行施工的防水在分隔墙内做好搭接。
②工艺流程:
埋设钢板止水带——浇筑外墙混凝土——后浇带清理——支模板——浇筑后浇带混凝土——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
③节点图:
④构造做法:
埋设钢板止水带
在后浇带两侧设置 3mm 厚 300mm宽钢板止水带,钢板止水带连接处必须满焊。
钢板止水带与阻挡混凝土的密目钢板网焊接,并固定牢靠。
⑤浇筑外墙混凝土
外墙混凝土必须浇捣密实,尤其钢板止水带和钢板网处的混凝土要保证密实。
⑥后浇带清理
清理干净外墙与后浇带接合处的浮浆和垃圾并湿润 24 小时以上;
清理干净后浇带内钢筋上的附着物。
清理干净后浇带底部的垃圾和积水。
⑦支模板
模板须与先浇混凝土墙体紧密结合以避免漏浆。模板应从外部支撑,慎用对拉螺杆。
⑧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后浇带选用具有补偿收缩作用的微膨胀混凝土。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并振捣密实。拆模后应注意覆盖和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28 天。
⑨防水附加层
待后浇带混凝土充分干燥、且墙体表面缺陷处理及螺杆孔封闭处理后施工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宽度两边各大于后浇带 300mm以上。
⑩防水层
防水附加层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防水层。
⑪防水保护层
按外墙防水保护层要求施工防水保护层。
⑫质量控制点:
a.钢板止水带与钢板网安装、固定;
b.后浇带周边清理;
c.后浇带模板封闭严密;
d.后浇带混凝土质量及养护;
e.墙体混凝土缺陷及止水螺杆端头封闭处理;
f.防水附加层和防水层。
3、地下室顶板后浇带
①做法说明:
顶板后浇带两侧按施工缝做法预留好钢板止水带,在顶板混凝土浇筑前在后浇带两侧安装好钢丝网。
要拆除后浇带位置模板时,要对后浇带两侧现浇梁板结构做好回顶。
后浇带支撑及模板加固应牢靠、模板与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结构拼缝应严密。
②工艺流程:
顶板混凝土浇筑——顶板预留支撑——后浇带清理——后浇带模板支设——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养护——防水附加层/防水层。
③节点图:
④构造做法:
a.顶板混凝土浇筑
在后浇带两侧设置有一定刚度的阻挡混凝土的密目钢板网,并固定牢固。
隐蔽验收后浇筑顶板混凝土,须保证钢板网处的混凝土密实。
b.顶板预留支撑
拆模板时须根据重量和施工要求在梁和板底留设支撑。
c.清理后浇带
清理干净外墙与后浇带接合处的浮浆和垃圾并湿润 24 小时以上;
清理干净后浇带内钢筋上的附着物。
d.后浇带模板支设
模板须与先浇混凝土梁板紧密结合以避免漏浆。
e.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将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湿润 24h以上。
后浇带混凝土选用具有补偿收缩作用的微膨胀混凝土。后浇带应一次浇筑,不宜设置施工缝。
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28天。
g.防水附加层/防水层
在后浇带位置施工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两边须各超出后浇带 300mm 以上。
经验收合格后,再施工后续防水层。
以后各项施工同地下室室外顶板做法。
⑤质量控制点:
a.设置钢板网并固定牢固
b.梁板底部支撑留置
c.后浇带清理
d.顶板后浇带模板支设平整、牢靠
e.后浇混凝土质量与养护
f.防水附加层和防水层
二、地下室外墙施工缝
(1)做法说明:
外墙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尽量少留施工缝。
当留设施工缝时,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 500mm
的墙体上。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施工缝处须预埋钢板止水带。竖缝处设置钢板网阻挡混凝土,钢板网与钢板止水带焊接连接。
施工缝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清理干净接缝处的表面浮浆和杂物,并清理干净钢筋表面的附着物。
水平缝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先铺 30~50mm厚 1:1 水泥砂浆,然后及时浇筑墙体混凝土。
(2)工艺流程:
预埋钢板止水带/钢板网——施工缝清理——支模板——后浇混凝土——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
(4)构造做法:
a.预埋钢板止水带/钢板网
当需要设置施工缝时,在混凝土浇筑前,在施工缝墙体中间设 3mm 厚、300mm
宽钢板止水带。钢板接长时两块钢板搭接处必须满焊,同时钢板
U型口朝向迎水面一侧。竖缝处设置具有一定强度的密目钢板网阻挡混凝土流失,钢板网与钢板止水带焊接连接,并固定牢固。
b.施工缝清理
后浇混凝土墙体模板合模前,应先将原有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杂物及钢筋表面的附着物清理干净。使施工缝在浇筑前保持湿润状态。
板模板与先浇墙体混凝土间应用密封带封严,以防漏浆。
d.后浇混凝土
后浇混凝土时应注意施工缝处的振捣,保证接缝处混凝土密实。
外墙拆模时间不宜过早,可采用带模浇水养护。模板拆除之后,可在墙两侧覆挂麻袋或草帘等覆盖物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14d。
e.防水附加层
墙体表面缺陷处理及螺杆孔封闭处理后,施工防水附加层,施工缝两侧的防水附加层宽度不小于250mm。防水附加层的材料同防水层。
防水附加层验收合格后,再施工防水层。防水层采用不小于 2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或不小于 4mm厚防水卷材。
g.防水保护层
按要求施工防水保护层。防水保护层施工时应保护好防水层,不得破坏防水层。
(5)质量控制点:
a.钢板止水带预埋
b.施工缝周边混凝土及钢筋清理
c.墙体混凝土质量及养护
d.施工缝处混凝土振捣密实
e.墙体混凝土缺陷及止水螺杆端头封闭处理
f.防水附加层和防水层施工范围、厚度
g.防水保护层
三、地下室墙板转角节点做法
1、地下室外墙与底板转角
①做法说明:
本做法适用于底板下部有防水的做法。
建议采用砖墙+抹灰作为底板端部模板,浇筑底板混凝土前将防水附加层和防水层粘贴在砖模上然后浇筑底板混凝土,浇筑底板混凝土时注意对防水层的保护。
防水层为不小于 2mm 厚的聚氨酯防水涂膜,或不小于 4mm厚的防水卷材。
底板未做防水时,底板外侧可支设模板,拆除模板后,外墙防水延伸至底板下部转角处即可,注意做好阴阳角防水附加层后再施工外墙及转角防水层。
②工艺流程:
砖模——底板防水附加层——底板防水层——底板侧面防水保护层——底板混凝土——底板上部阳角防水附加层——外墙与底板阴角防水附加层——外墙防水层——防水保护层。
③节点图:
④构造做法:
为确保底板外侧周边防水层的连续性和施工质量,底板垫层施工完成后,在底板外侧砌筑厚度不小于 120mm
的砖墙,砖墙内部抹灰,外部回填夯实以防止浇筑底板混凝土时爆模。
砖模定位应预留出抹灰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厚度。
砖模须高出底板面 150mm 以上。
b.底板防水附加层
在底板垫层与砖模阴角处施工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水平外伸及上反各不小于250mm。底板较薄时,卷材防水附加层可延伸到底板上角不小于
250mm 并预留,聚氨酯附加防水层须涂刷至砖模顶部。
防水附加层牢固地粘贴在砖模上,并临时在砖模上部收口。
防水附加层材料及做法同防水层。
c.底板防水层
防水附加层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防水层,防水层采用不小于 2mm 厚的聚氨酯防水涂膜,或不小于4mm 厚的防水卷材。
底板侧面防水层应牢固地粘贴在砖模或防水附加层上,并在砖模上部临时收口。卷材在砖模顶面伸出长度不少于200mm,聚氨酯须涂刷至砖模顶部。
d.底板侧面防水保护层
在防水层上抹厚度不小于 20mm 的 1:2 水泥砂浆保护层,上部与底板顶部平齐,砂浆上部用苯板或其他材料临时保护防水层。
e.底板混凝土
浇筑底板混凝土,上部一次压光抹平。浇筑底板混凝土时须注意防水层不被破坏。
f.底板上部阳角防水附加层
底板及墙体混凝土干燥后方可施工防水附加层。施工防水附加层前须清理干净底板及外墙的污染物,并修补好缺陷。
卷材防水时,先将砖模上的防水层临时保护拆除,再将预留的卷材下反并牢固地粘贴在底板上面。
聚氨酯防水时,先将砖模上的防水层临时保护拆除,再在底板上表面涂刷聚氨酯防水,聚氨酯须在砖模处上反 100mm
左右,并与砖模上的聚氨酯粘接紧密。
g.外墙与底板阴角防水附加层
阴角应用水泥砂浆做成半径不小于 50mm 的圆角。
底板及墙体混凝土干燥后方可施工防水附加层,施工防水附加层前须清理干净底板及外墙的污染物,并修补好缺陷。
防水附加层水平外伸及上反各不小于 250mm。
h.外墙防水层
防水附加层干燥后方可施工外墙防水层。
防水层为聚氨酯防水涂膜时,厚度不小于 2mm。涂刷范围须延伸到砖模处,并与砖模上的防水层搭接不小于 100mm。
防水层为卷材时,将卷材铺至砖模处并粘接牢固后,将在砖模处预留的卷材下反并牢固地粘接在防水层上。
i.防水保护层
底板外伸部分防水层,采用 50mm 厚C20 细石混凝土保护。外墙为苯板保护层。
⑤质量控制点:
阴阳角防水附加层范围及厚度
预留防水层接头施工质量及临时保护
底板与外墙防水搭接施工质量控制
2、地下室外墙与顶板转角节点
①做法说明:
当地下室板顶与室外地坪高差在 1米以内且形成阳角时可采用本做法。
顶板与外墙转角处施工防水附加层后,外墙与顶板的防水层应连续满铺。
②工艺流程:
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
③节点图:
④构造做法:
a.防水附加层
防水附加层施工前须将基层修补、清理干净,在外墙与顶板交接阳角部位施工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向下、平伸各不小于 250mm。
防水附加层材料及做法同防水层。
防水附加层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防水层。
防水层为不小于 2mm 厚的聚氨酯防水涂膜,或不小于 4mm厚的防水卷材。
c.防水保护层
外墙的室外地坪以下部分施工聚苯板保护层,以上部分可以根据外墙装饰面层施工防水保护层。
顶板根据地下室顶板面层做法施工。
⑤质量控制点:
防水附加层和防水层范围、厚度;
防水保护层。
3、地下室外墙转角节点
①做法说明:
外墙阴阳角基层均必须做成圆角。
防水层为不小于 2mm 厚的聚氨酯防水涂膜,或不小于 4mm厚的防水卷材。
②工艺流程:
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
③节点图 1(阳角):
④节点图 2(阴角):
⑤构造做法:
a.防水附加层
防水附加层施工前须将基层修补、清理干净,在外墙相交处的阴阳角部位施工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从转角平伸各不小于 250mm。
防水附加层材料及做法同防水层。
防水附加层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防水层。
c.防水保护层
外墙的室外地坪以下部分施工聚苯板保护层,以上部分可以根据外墙装饰面层施工防水保护层。
⑤质量控制点:
防水附加层和防水层范围、厚度;
防水保护层。
四、地下室外墙防水层墙面收口节点做法
(1)做法说明:
当地下室板顶高于室外地坪 1 米以上时,可按本做法在外墙结构处留槽,将防水层在槽内收口。
(2)工艺流程:
防水层——防水保护层。
(3)节点图:
(4)构造做法:
①防水层
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在高于室外地坪 500mm 外墙处留 20mm 深、50mm
宽凹槽,将外墙防水层在槽内收口固定,同时用沥青油膏将凹槽封闭。
当外墙装饰面较厚可以掩盖防水收口压条时,也可以用压条将防水层直接固定在外墙上。
②防水保护层
外墙的室外地坪以下部分施工聚苯板保护层,以上部分可以根据外墙装饰面层施工防水保护层。
(5)质量控制点:
a.防水附加层和防水层范围、厚度
b.防水层槽内收口牢靠
c.防水保护层
五、穿地下室外墙管道/线缆防水构造做法
1、固定式穿墙管道防水构造
①做法说明:
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小时,穿墙管可采用主管直接埋入混凝土内的固定埋管防水做法。主管须加焊止水环。
穿墙管应在浇筑墙体混凝土时预埋在墙体混凝土内,止水环须放在墙的中间。
穿墙管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应大于 250mm。
相邻穿墙管间的间距应大于 300 mm。
②工艺流程:
穿墙管安装固定——浇筑混凝土——拆模及基层清理——打密封胶——防水附加层——防水层及保护——内饰面。
③节点图:
④穿墙管安装固定
穿墙管两端出墙长度根据管道安装方式确定,在穿墙管中部双面焊 2mm 厚 100mm 宽止水环。
在模板上准确确定预留穿墙管位置并在模板上开洞,外墙合模前将穿墙管插入模板孔洞中并固定牢固,合模后密封穿墙管与模板间的缝隙。
⑤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时穿墙管道位置混凝土要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⑥拆模及基层清理
拆除墙体模板时应注意不要损坏穿墙管,拆模后将墙体表面清理干净。
⑦打密封胶
在墙体混凝土养护结束后,在穿墙管周边与墙相交处打密封胶。
⑧防水附加层
在迎水面一侧,沿穿墙管周边施工防水附加层。防水材料及做法同防水层。
防水附加层沿穿墙管及外墙周边宽度均为250mm。
⑨防水层及保护
防水附加层验收合格后,在迎水面施工不小于 2mm 厚聚氨酯防水涂膜,或不小于 4mm厚卷材防水。
卷材防水层在穿墙管收口处打密封胶。防水层外做防水保护层。
⑩内饰面
墙外侧防水层等施工完成后施工内饰面。
⑪安装管道
管道安装时间可在防水/饰面施工前也可在其后,应根据施工方便而定。
但是,无论两者谁先谁后都不得给上道工序造成破坏或对下道工序造成妨碍。
⑫质量控制点:
a.钢管与止水环双面满焊
b.穿墙管定位安装
c.防水附加层范围、厚度控制
d.防水层施工
e.设备安装与防水/饰面施工顺序
2、套管式穿墙管道/线缆防水构造
①做法说明:
当管道/线缆伸缩较大,管道/线缆有更换要求时,应采用套管式防水构造,套管应加焊止水环。
本做法为管道/线缆与结构的柔性连接,套管与管道/线缆之间不能承受水压力,所以必须在本节点的外部做积水井而使节点不承受水压。
靠室内套管一端可与外墙平齐,浇筑混凝土时该端口预留套管要用胶布等密封好,避免堵塞孔洞。
靠室外套管应突出外墙不少于
150mm,在外墙模板上准确确定预留穿墙管位置并在模板上开洞,外墙合模前将穿墙套管插入模板孔洞中并固定牢固,合模后密封穿墙管与模板间的缝隙。
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应用柔性材料密实填充,且端面应光滑,管道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当管道位置较低,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在套管周设置紧固装置,确保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填料持续密实且不产生位移。
②工艺流程:
止水套管预埋——套管清理——安装管道/线缆——内侧堵塞——外侧堵塞——打密封胶——防水附加层——防水层。
③节点图:
④构造做法:
a.止水套管预埋
止水环与套管必须满焊。
浇筑混凝土前将套管内表面清理干净并将孔口临时封闭。按要求定位并安装牢固。
b.套管清理
在安装管道/线缆前须先清除套管内的杂物、铁锈,并在管壁刷防锈漆,等防锈漆干透之后安装管道/线缆。
c.安装管道/线缆
管道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调整管道坡度及支吊架,固定好管道/线缆后方可进行管道/线缆与套管间隙的封堵。
d.内侧堵塞
先从内侧用沥青油麻丝填充至套管的中间部位,并填充密实。
e.外侧堵塞
从外侧填堵沥青油麻丝。
打室内套管与管道密封胶,在室内采取措施顶实密封材料后打室外套管与管道间隙密封胶。
g.防水附加层及防水层
在迎水面一侧,沿套管周边施工防水附加层。
防水附加层沿套管及套管外墙周边各不小于 150mm。
防水附加层经验收合格后与外墙一起施工防水层。
h.质量控制点
止水套管安装;
管道/线缆安装;
油麻、沥青油膏堵塞密实;
防水附加层及防水层范围、厚度控制。
3、一次性止水螺杆节点处理
①做法说明:
地下室外墙用于固定模板的螺杆必须采用一次性止水对拉螺杆。
一次性止水对拉螺杆可采用工具式螺杆或螺杆加锥形塑料垫块方式使螺杆端头留出凹槽。
螺杆中部需加焊 2 厚70&70mm 止水片。
当一次性穿墙螺杆两端采用锥形塑料垫块时,养护结束后需在墙体内外逐个剔除塑料垫块,然后将螺杆从孔口的最深处割断。
在施工防水层前,应逐个将螺杆位置处的凹槽用 1:2 聚合物水泥砂浆压实抹平。
②工艺流程:
剔除塑料垫块——割除螺杆——浇水湿润——内外侧封堵——防水附加层——防水层及保护——内饰面。
③节点图:
④构造做法:
a.剔除塑料垫块
逐个剔除内外侧塑料垫块。
b.割除多余螺杆
将螺杆从凹槽的最深处割断。
c.浇水湿润
清理孔内杂物,周边浇水湿润。
d.内外侧封堵
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封堵内外侧螺杆孔凹槽并压实抹光。
e.防水附加层
待聚合物水泥砂浆干燥后(约24小时), 在墙体迎水面一侧, 施工螺杆位置防水附加层,附加层范围100&100mm。
防水材料及做法同防水层。
f.防水层及保护:
防水附加层验收合格后,在迎水面施工不小于 2mm 厚聚氨酯防水涂膜,或不小于4mm厚卷材防水。
防水层外做防水保护层。
g.内饰面:
墙外侧防水层等施工完成后施工内饰面。
h.质量控制点:
一次性止水对拉螺杆及止水片;
对拉螺杆切割深度;
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平压光;
防水附加层范围及厚度;
防水层及防水保护层。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下防水转角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