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可以北京学习拳击击

组成曲目/王者之舞3D
01.Cry Of The Celts (凯尔特人的呐喊。户人注:Celt人是爱尔兰人的祖先)02.Suil A Ruin (去吧!亲爱的。户人注:Siúil a Rúin是首非常著名的爱尔兰情歌,是一个女人送自己心爱的人当兵前的倾诉)03.Celtic Dream (凯尔特人的梦)04.Warriors (斗士)05.Gypsy (吉普赛人)06.Breakout (突围)07.Lord Of The Dance (王者之舞)08.Spirit Of The New World (新世界之魂)09.Fiery Nights (火热的夜)10.Lament (哀叹)11.Siamsa (娱乐。户人注:Siamsa是爱尔兰语“娱乐”的意思)12.Our Wedding Day (我们的婚礼)13.Stolen Kiss (被盗之吻)14.Nightmare (梦魇)15.Victory (胜利)16.Cry Of The Celts (凯尔特人的呐喊)17.Lord Of The Dance (With Taps) (王者之舞)
剧情介绍/王者之舞3D
舞剧的叙述由一位女声独唱的形式来讲述爱尔兰古老的传说故事:万物苏醒、爱情萌生、爱情和生命中的正义与邪恶,以及正邪之间的激烈战斗,使人们从歌声中感受到滋长在远古的爱尔兰的生命与爱情的神秘。舞剧中那因美丽少女而引起的舞王与蒙面黑舞王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由红衣吉普赛少女为代表的内心的诱惑,在这两条线索的相互交织之下,演绎出爱情中的正义与邪恶、执著与诱惑、成长与烦恼。一位手握一只竖笛,身着金色服装的小精灵穿插在故事的每各段落之间,担起在观众与戏剧之间架设桥梁的任务,让人很容易联想起莫扎特的著名歌剧《魔笛》中的吹排箫的捕鸟人。整个舞剧中没有单一的舞蹈,每个舞蹈的段落都服务于完整的故事情节。当剧终时舞王脚下的舞鞋踏出魔幻般的最强音的时候,整个戏剧被推向高潮。可以说,《大河之舞》只是用爱尔兰踢踏舞做为一条牵线,将世界各地的踢踏舞、街舞等串在一起,像是一个世界各地舞蹈的大杂烩,看过的人会觉得他们舞技高超、热闹非凡而已;而《王者之舞》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舞剧,无论是在剧情、音乐,还是在舞台布置、服装设计、灯光安排上,都远远超过《大河之舞》。而年已52岁的麦克·弗莱利(Michael Flatley)的令人惊讶的高超舞技更是直到目前仍无人能比。
花絮/王者之舞3D
最早将古老的爱尔兰踢踏舞重新推向全球的是麦克·弗莱利(Michael Flatley)所带领的舞蹈队。日,“欧洲电视歌曲赛”(Eurovision Song Contest)在爱尔兰首都东柏林举行,弗莱利的队伍被邀请为比赛中场的休息时,做7分钟的串场娱乐表演。结果一炮打红,全体观众起立鼓掌,而Riverdance的歌曲也一下进入爱尔兰金曲排榜第一名。十一年后,在2005年的“欧洲电视歌曲赛”50周年纪念节目中,当年的Riverdance被评为50年来的“最佳中场串联节目”。借着这个东风,Riverdance被加长成两小时的全剧,并于日起,在都柏林Point Theatre连续上演五星期。演出的票是在1994年11月时起就开始出售,场场爆满,当时共卖出12万张票。1995年5月,他们被英国Charles王子邀请出席庆祝欧洲二战胜利日的演出,有2千万欧洲电视观众欣赏了他们的演出。从此,Riverdance开始走向欧洲,走向北美,走向全世界。Riverdance的老板、艺术总监和导演是John McColgan和Moya Doherty夫妇。2010年起,Riverdance开始了15周年告别演出。目前有三个团在全世界做巡回告别演出。他们去过中国,还在人民大会堂跳过。近几年CCTV春晚上就有过他们的表演,以及后来中国人的模仿。麦克·弗莱利(Michael Flatley)是爱尔兰裔美国人,于1958年出生在芝加哥。他12岁起才开始学跳舞,17岁时(1975)就获得了“爱尔兰舞世界赛”(All-Ireland World Championship for Irish dance)舞蹈冠军,也是第一位欧洲以外的人获得这项冠军。此外,他还学习拳击和吹笛子。他的笛子曾两次获得全爱尔兰冠军(All-Ireland Competition)!麦克·弗莱利的舞技更是无人可比。1989年,他创下了每秒28下的踢踏舞吉尼斯世界纪录。1998年,他又刷新自己的纪录:每秒35下!这一纪录目前还无人可破。不过我很难想象1秒钟有35下的节奏是怎么数出来的,哪怕用高速摄影再慢慢回放都难。要知道,放电影也不过是每秒24幅画面而已!麦克·弗莱利是Riverdance的编舞和领舞。后来由于和上层在剧目编排上出现了严重分歧,于是自己出来单干,于1996年创建和编排了现在这部Lord Of The Dance。1998年,麦克·弗莱利又编排了Feet of Flames。这部剧曾在1998年至2001年间在全球巡回演出。后来由于麦克·弗莱利宣布退休而停止。所以知道这部剧的人远远少于Riverdance或Lord Of The Dance,因为这后两部剧一直在演着。可麦克·弗莱利并闲不住,“退休”四年后,他再次出山,于2004年编排了Celtic Tiger(《凯尔特之虎》)。这部剧曾在年间上演。麦克·弗莱利还有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年他连续两年被评为收入最高的舞者:每周$160万美元!他为自己的腿买了4000万美金的保险。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次
参与编辑人数:1位
最近更新时间: 09:53:25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龙的传人】李恺:我是中国大陆唯一有机会跟随李小龙学拳的人(一)
&&【本刊按】李恺师傅(SiFu&Daniel Lee),作为名列《截拳道族谱》五位第一代弟子之一的当代截拳道国际导师,以及为数不多能得到李小龙欣赏,选为后院训练对手并亲自教授的顶峰门徒,他是一位真正学贯中西,文武并进,尊师重道,作风务实,集科学家和实战派武术家于一身的颇具传奇色彩的殿堂级人物。
李恺师傅10岁开始练习少林功夫和气功;13岁开始学习西洋拳,18岁荣获旧中国全运会中丙级拳击冠军;30岁获得美国电机工程硕士学位,在美国加州火箭喷射发动机研究所作为资深工程师工作了31年(年),为发射到太阳系的无人太空飞行器设计数据控制系统;52岁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完成实习,54岁获得东方医学博士;58岁入选美国《黑带》名人堂“年度名人”,成为国际武坛殿堂级人物;66岁,为在全世界保存和弘扬李小龙截拳道遗产,成为美国“振藩截拳道核心”十三位主要发起创会成员之一;79岁高龄,专程来华举办国际截拳道讲习会,受聘担任中国截拳道国际联盟(CJIF)荣誉主席,全力支持截拳道中国的发展,推动李小龙截拳道回归祖国。
作为一代中国拳王,李恺师傅在拳击和截拳道实战方面的造诣颇深,同时,还兼修了多种中外传统武术,取得了柔道棕带、肯波空手道黑带,在杨式太极拳和水性太极拳的研究和修行方面,亦是业界专家,大师修为。
&&&早在1964年长堤国际空手道大赛上,李恺师傅就见到了李小龙,对其精湛武功和深厚学识留下深刻印象。1967年,李恺师傅有幸成为李小龙洛杉矶振藩国术馆编号第一的永久会员。由于李恺师傅本身拥有深厚的武学修养及丰富的实战经验,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俱佳,能迅速接受和适应李小龙的超前武学思想及其全接触式实战训练,因此被李小龙精心挑选出来成为他的入室弟子和后院训练伙伴,长期而系统地接受李小龙截拳道专门训练,在此过程中,师徒之间建立起深厚的个人情谊。
通过李恺师傅两位中国入室弟子郝钢和朱建华代表本刊进行的越洋电话采访,当今世界最具权威的李小龙截拳道元老之一,今年已经84岁高龄的李恺师傅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抚今追昔,与本刊读者一起,畅谈分享他从博学中外武技到专修截拳道的背后故事,以及他与一代宗师李小龙的师徒情谊。李恺师傅语言生动传神,不仅引领读者走近了有血有肉的李小龙宗师,还带领读者再次见证截拳道和振藩国术馆的历史,同时充满期许地为我们展望了截拳道中国的未来。
问:首先衷心感谢您接受采访。请问您84岁高龄依然这样精神矍铄,有何养生秘诀?
李:我谈不上有什么秘诀。基本上,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定时工作,定时检查进度;保证饮食的营养和均衡;保持宁静乐观的心态;每天定时练拳健身,持之以恒,这就是我的日常生活的常态,也算是我个人的养生秘诀吧。
问:您是出生在上海吗?请问您对上海还有哪些记忆?
李:我不是出生在上海,是生在苏州,后来跟着爸爸搬迁到上海。上海以前就是国际化的大都市,现在变得更加的好了,正在不断提升他的国际城市地位。
我在上海完成了我的小学和中学学业,19岁才离开上海。小的时候在上海,爸爸鼓励我学英文,也常讲英文故事给我听。家庭教育从小就很和蔼也很严格的。
&&&&问:您是在上海学习的拳击,是什么原因让您开始学习拳击的?有什么故事可以分享吗?
&&&&李:这个说来话长。我十二、十三岁的时候,我们那时候是住在法租界,刚好旁边两条街都是住的苏联的白俄。有一天下课回家骑一个脚踏车,走到马路旁边进我家门口,突然有3、4个高高大大的苏联的白俄(跑出来)抢我的车、打我。我紧抓着车把不撒手,不让他们把车抢走,幸亏这个时候刚好有一个大人走过,就把我分开了。
&&&&我就逃回到家里面,满眼流泪,就倒立在我自己的卧室里面。我想,我是一个中国人怎么会在中国受到外国人欺负?我一定要报仇。我就想我学过的少林为什么没用?于是我去查,哎,上海青年会教西洋拳击,我就去报名。那个时候我的年纪是最小的,一般都是十七、八岁以上的学生,我是年龄最小的学生,好,我就努力,目的是为了报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呵呵。
&&&&问:后来的情况怎么样?
李:我受打的那个时候大概是五月、六月。我就不断的学,我在学的时候参加的初级班,后来我提前参加中级班,中级班的已经学完了两年了,但我要参加。中级班实战要戴手套打的,我要打,我是被打。那些年轻人就将我当做活靶子,打得我满头流血。我躺到椅子上,在头上放一块白布,把那个血流出来,起来再打。他们都说这孩子疯了,怎么回事啊?
我的教练是犹太德国人,在这里教学好多年。他说,你怎么了,参加初级班还没怎么开始就参加中级班了?我说我要尽量(快的)学习,他说,不行不行,你不能这样,先学基本功,准备充分,基础才会扎实,那么我就从基本功开始。
一直不停的学,一直不停的打,不停的练,练到快12月时,爸爸说,哎,李恺啊,你现在要什么东西呀?我说,给我两副拳击手套,爸爸说好啊。头一个礼拜,我就带了手套,就去找他们。他们过来,哎,这个小子不是被我们打过吗,还带着手套啊。我对那个最高的打我的那个人说,我们试试看。他说好啊,于是,几个白俄围在一起,把我围在中间,我就戴着手套用我学过六七个月的拳击猛打猛攻,不管了,那时幼稚啊,有气呀,想着报仇,没想到把他打出鼻血来了。那个白俄说,你这小子疯了!这么厉害!不打了,不打了。这是个开始,这样开始继续练习拳击。
&&&&问:您是跟犹太裔的德国教练学习拳击的,那时候上海青年会主要是哪个国家的拳击风格?
李:都是欧洲的。我们上海是个国际都市,有美国人,德国人,法国人,俄国人,什么人都有。它也经常有比赛和表演,我有兴趣,所以也会去参加一些比赛。第一场比赛,我跟一个法国人比,年龄差不多大,居然打赢了。因为我的重量只有98磅,拳击没有98磅,都是100磅以上的。Flyweight,我参加的是苍蝇级比赛,为了我,特别设计了一张奖状,说我是蚊子级(笑),我是打蚊子级的一个胜利者。我当做宝贝,东西拿到了,还画了图,后来匆匆忙忙离开上海,什么都没有带。
那个时候,我们打的方式都是比较欧洲化,因为都是些欧洲来的人。
1948年5月,上海拳击代表队在旧中国第七届全运会上的全家福:前排蹲立者左起李恺、梁永贵、胡寿澄;后排左起费妙龙、周士彬、黄曾修
&&&&问:您后来是怎么代表上海队参加当时全运会拳击比赛的?
李:爸爸看到我对拳击很有兴趣,他觉得我在拳击上有点天赋,就鼓励我,给我买了几卷黑白的乔·路易斯的拳击影片,叫我分析,鼓励我。后来,1948年5月,第七届全国运动会,那个时候他们对我说李恺,你也去参加吧,我说好啊。经过在上海的选拔赛,选上了中丙级(60.5KG级)的代表,代表上海参加拳击比赛。那是第一次参加全国运动会,竞争度都很大的,所有参加的都是当时中国的拳击名手。
我记得,在打这次拳击赛前一年,我碰到一位我爸爸的朋友,他说,哎,我有一个好朋友也是打拳击的,中国人,你愿意跟他学吗?我说愿意啊,他说他叫周聪如,说是在海外侨商做事的。他用中国方法教,步法,哎,不一样啊?他教我站桩,把手分开,我很奇怪,这跟拳击好像没有关系。他说就练这个,站桩。我不知道是练什么,反正就听他说的依法练。所以那时候我就离开了青年会,专心跟着我这个中国教练练拳击。
我参加全运会他还是我的教练,他一看我那一组里面,有8个选手,来自中国各地的,有东三省的,有香港选手,另外还有菲律宾来的华侨也有,其他我记不得。好了,我们这一组,八个人一比,出局四个,四个人再一比,变两个,就进入决赛。
我记得第一场打的是东三省来的,对手高出我一大截,高头大马的。那个时候,我教练主要训练我左手,练习快拳,左拳、勾拳,右手还没有好好训练。第一场比赛的时候,我的出拳比他快太多了,他出拳动作太慢了,结果第一回合打下来,他已经摇摇欲坠,体力不支了,他的教练说如果不行的话就弃权了,打到第二回合中间他就弃权了。
第一场比赛完了之后,我教练就在那里看我们8个人里面,如果李恺晋级的话,看谁最厉害。那个菲律宾华侨比较厉害,第一场在第一回合第一拳,右拳就已经把对手打倒了。之后,我们中间有一个礼拜的休息。第二场,那个时候八个变四个,四个人中有个香港人,叫黎东丰,是香港拳王,结果在第二回合也打弃权了,他遇到那个菲律宾对手脚步很灵快。八比四,四比二下来,教练一看,我可能遭遇的对手很厉害,两次都是把他的对手击倒了。接下来,我们有一个礼拜的时间训练,我的教练在这一个礼拜中间专门模仿菲律宾拳王的打法,用他的方法打我,教我怎么闪避,怎么反击。
我们当时是抱着必胜的心情去参赛的,因为我有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我当时年龄只有18岁;地利是我是上海人,不用住宿舍,住在家里面;人和是我有助教给我帮助,有同学为我加油,还有中国人多方为我打气。我的爸爸也对我说,李恺,祝你成功。我的父亲很有心,他用钢丝录音机放在拳台下面,把整个比赛声音录下来,同时还找了个黑白电影机把比赛录下来。他说,加油啊,加油。
那天的决赛,那个菲律宾拳王很厉害,他也快,我也快,第一回合没有分出什么胜负。第二回合,他的右手来了,啪、啪、啪、啪,打得我左右闪避,当时受了拳还顶得住,还继续打。到第三回合,他累了,他撒娇了,抱住我了,让我都没法打,观众都吹口哨了。结果最后算下来,我以分数胜了他。很侥幸。
那天完了以后出来,那个菲律宾人很服气,说:“哎,李呀,我38岁了,到中国来,帮帮你们练习练习,你年轻有为,你继续努力,祝你成功。”我对他表示了感谢,那时还照了照片,他戴了黑眼镜,头是卷头发的,还有小胡子,讲中文,典型的菲律宾华侨。
那天晚上,我睡觉睡不着,感到有点后怕,回忆起白天的比赛,哇,那个人拳击那么厉害,我怎么就打赢了他。这时爸爸到我床边来了,说,“李恺,你还年轻,你要记住我两句话,第一,绝对不要骄傲;第二,你知道一山更比一山高,你要继续虚心求教,不要有任何骄傲的态度和别人交往,做人要正派”。这就成为我一生的座右铭。&
那个时候我还在念中学,早上一早起来要跑步,跑3000米,再去上学。放学以后,下午三点,就去拳社里面做功课。那个时候年轻精力很足,这可以说是我年轻时候的一个成功故事。
18岁的拳王李恺金照
问:您是什么时候赴美留学的?为什么赴美后没有再继续练习拳击?
李:我是从小就受爸爸的影响,立志要做电机工程的,我爸爸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有成就。
我是1949年到台湾去,跟着爸爸一起去,跟政治没有关系,我们是老百姓,刚好有船去。我是得到了很大的磨练。1949年6月到了台湾,后来我考取了台湾大学。有一次,有人告诉我说,台湾省运会有拳击比赛,要参加吗?我说好啊,就去参加台湾省运会拳击中丙级比赛。没打以前,报上已经大大的宣传说有一位中国中丙级拳王过来,哇,这样宣传下来,那几个参加中丙级比赛的对手心都寒了。当时也有6、7场比赛,我记得与其中3、4个人的比赛,他们都是打到第二回合都弃权了。有人说,李恺,你已经拿到了全国冠军,还要拿一个省运会冠军干嘛?
我知道,在打拳击的时候,头部会经常受到打击。晚上念书的时候,有时候头脑中会有嗡嗡嗡的声音。我想,不行不行,这个打拳击造成的影响,与我想学工程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我到美国以后,就没有继续练拳击,只是去游泳什么的。我是1952年到美国留学,1956年就毕业了,毕业以后就到了洛杉矶。
问:后来您又学习过什么武术,取得过什么成绩呢?
李:说来话长,到洛杉矶,主要是找工作。我找到了一家公司,很勤奋的工作,生活很稳定。就开始想,我还要练习吧。拳击就不参加了,职业拳击太危险了,不要打了。所以,1956年,到了洛杉矶不久,我看到有一个老华侨,在华人区,教授中国武术,有洪家拳、蔡李佛等等,以拳套为主,但是我没有什么兴趣。我想我在中国的时候学过一点摔角,那就学摔角吧,但是没有人教授摔角。结果我在附近发现有一个日本文化中心,教授柔道。于是我去参加柔道训练,一个礼拜练一次,同时学习日本柔道术语。在那里训练的大部分都是日本人,就我一个是中国人。
那里经常有比赛,以比赛来升级的,两年后,我从白带升到了棕带,还有两、三个月可以考黑带。这时候,有人对我说,李恺,参加南加州的日本柔道比赛吧,如果你赢的话,你就可以拿到黑带了。我很欣喜,好,就参加比赛吧。到底是功力不够,比赛的时候我想尽各种方法,结果,一个比我还矮,已经有黑带资历的日本小子,我把他的脚踢起来,他把我的另一个脚一扫也扫到了,结果,我把他背在我身上从左边摔下去,当时就有去看医生,肩膀痛得不得了,结果发现我的左肩膀摔断了,马上动手术把它缝起来,然后休养。这下就把我的柔道学习生涯结束掉了,只拿到棕带而已。
到了1962年的时候,我想还学点什么东西吧。对中国武术不怎么感兴趣,后来看到了空手道,这个空手道不是日本的空手道,是夏威夷的空手道。所以,1962年我参加了艾德·帕克的空手道。他是夏威夷人,他是跟一位中国老师学的,后来将中国拳术动作录下来,自己一边看,一边创了三套拳术,他的拳术没有日本空手道那么硬,我看不错,有点中国味道,所以跟他学习。
拍手标指:李小龙与李恺演示截拳道HIA
问:您是什么时候见到或认识李小龙的?
李:到了1964年,我听说在他每年一次的空手道比赛上,请到一位中国高手,从华盛顿过来,叫李小龙,做嘉宾表演。我们就去看,在楼上,看到李小龙穿着一套黑色中国功夫装,讲解咏春,中国的国术。他的手法灵敏得不得了,讲话非常清爽、自信。哇,我就觉得这个拳术有科学道理。李小龙还和助教木村一起进行闭目黐手的演练,眼睛蒙起来练习,这个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对,我要学。但是他在西雅图华盛顿,我怎么能够学,没有办法了。当时我们学习空手道的团队里面的小团长是伊鲁山度,伊鲁山度什么空手道啊什么的,学得很多的。
到1966年,我听到一位中国的太极老师,从香港过来,叫董虎岭。我回忆到在上海很有名的一位我的老师,在教我站桩练习功力的时候,告诉我说李恺啊,将来你年纪大一点的时候,一定要学习太极拳。我想我已经差不多三十多岁了,我要学习中国的太极拳。所以,我去参加了董老师的太极拳演练活动。当时董老师说,“你们有哪一位可以翻译的”?我说我可以的。第一天的董老师的表演,我就是他的英文翻译,董虎岭老师很喜欢我,我就从此跟随他学习太极拳。
太极拳和空手道是不一样的,而且我那个时候已经拿到了空手道黑带。艾德·帕克当时训练了我们七、八个空手道黑带,我们师兄弟将来准备当助教的。我对艾德·帕克说,“老师啊,我是中国人,我想学习一些中国的国术,我要请假半年,要去学习太极拳”。艾德·帕克很不满意的对我说,“好吧,你去学吧,半年以后等你回来”。太极拳学了半年,我也越打越有味道了,又打电话对他说:“帕克老师,我还要继续学太极拳,我暂时要和您请假”,帕克很生气,说,“好啊,我再也不要见到你了”。这样就继续练杨式太极拳。
问:您是什么时候拜师李小龙学习截拳道的?
李:到1967年,伊鲁山度打电话来说:“李恺啊,李小龙师傅要从奥克兰搬到洛杉矶来开馆,你有没有兴趣?”我说:“当然有兴趣。”
不知道报上登了什么消息,小龙师傅在洛杉矶华人区开馆了,消息都传出去了。哇!振藩国术馆开幕那天,来了数十人脚踩脚的挤满了人,李小龙说:“那么多人怎么行啦,不过既然来了,那就报名大家都报名吧!”我在那一天报了名。
那个时候,我们五个(空手道黑带)师兄弟同时离开艾德·帕克学校,同时加入了振藩国术馆。有张我们师兄弟和李小龙的合影照片在很多杂志可以看到,当时拍下来留做纪念的。从此我们都没有再继续学习肯波空手道。
李小龙与肯波空手道五位黑带在振藩国术馆的合影。左起:杰瑞泡提特、李恺、李小龙、史蒂夫金、皮特雅各布、鲍勃布尔默
问:振藩礼跟艾德·帕克肯波空手道的礼仪很相似,它们之间有渊源吗?
李:没有,没有。有点相似,但是没有什么关系。帕克敬礼有两手拍膝盖,还有震脚再来什么动作。小龙这些敬礼动作,是在我们武馆开设过程中慢慢发展出来的,然后上课、下课都有截拳道的礼仪,口令预备,然后敬礼。
问:可否请您谈一下当年洛杉矶振藩国术馆的教学情况?当时是直接教授截拳道还是振藩功夫?
李:刚开始还不是截拳道,就叫李小龙拳术。
这个还要讲一讲以前。为什么帕克的拳术,我学了后觉得有问题?因为我们学到的实战应用、表演,都是一招一招,一连串的招法。比如对方打一个右拳,你就这样去接,这样各种招法打出来,表演的时候漂亮得不得了,能有六、七套,但是要求对方不动,这样去打。后来我们在实战的时候,就不行了,对方都是灵活移动的,这样学来的空手道的东西应用不上。
李小龙那个时候教学,他说,第一,你们要把体力练好;第二,要练好、应用好直冲捶;第三,要有实战。为什么呢?后来我就知道,他在1964年曾经与旧金山功夫高手黄泽民打过一次,打斗过程只有少数人看到。对于打斗的结果,小龙自己反省说,第一,虽然自己体力还算不错,但还是训练不够,所以要加强体力训练;第二要发展直冲捶的追打。对方要逃,要能追打。因为和黄泽民打的时候,对方一下子转身就跑,小龙就在后面追,总是打在他后面不着力,所以要发展直冲捶;第三,要有实战经验。所以,那时候小龙师傅就已经改变他的技术和教法。
行振藩礼的李恺师傅
我们没有学习任何传统咏春拳的东西,连小念头都没有学过。可是我们的手法大部分都用咏春的口语,什么冲捶,就是Chung&Chuie;膀手,Bong&Sao;黐手,Chi&Sao;直踢,Jik&Tek;侧踢,Juk&Tek,都是广东话。我们用的截拳道术语基本都是广东话发音。
刚开馆的时候,人多,小龙一看人那么多,说第一要有体力。两三小时的训练,第一个小时,就是做各种体力活动,跳绳、伸展、踢腿,各方面都做了以后,再开始练习基本动作,做基本对练的。这样过了一两个月以后,有一些人就失望了,我们是来学习李小龙拳术的,怎么老是做这些体力活动呢?好多人就这样不来了,小龙就是用这个方法淘汰了一批没有恒心真正苦练的学生。
我们那时也没有听到讲什么振藩功夫,1967年我们练拳的时候,听到的名称叫做截拳道。截拳道这个名字,是受西洋剑术的影响。西洋剑术有一个术语叫做Stop-hit,一截即刺进去。小龙说,我们一拳出去一定要能一面把对手的拳截掉,一面打。而且我们是用右手在前面,西洋拳击是左手在前面,所以最开始用右手在前非常不习惯。为什么要这样呢?小龙说,右手在前离对手比较近,我们的右手也比较灵活,放在前面的话比较占便宜,用右手为主训练比较好,右手拳力也比左手强。我们就这样经常按照小龙的指导方法进行训练,当时训练很刻苦,我们那时候还戴了皮手套练习。
截拳道三代族谱图:截拳道第一代名录中共有五位:木村武之、严镜海、伊鲁山度、李恺、黄锦铭。资料来源:1980英文版《截拳道:李小龙的哲学和艺术》,作者:伊鲁山度
问:振藩国术馆的一般训练流程是怎样的?有什么训练要求?
李:我们每次上课,先进行三十到四十分钟的热身体能训练,然后开始正式训练,由小龙来教授,有时穿插讲一讲中国阴阳道家哲学等等,他喜欢讲授这个。然后还有实战,我们就按照他的方法练。
实战训练,有时候直冲捶一冲,啪啪啪啪,我们从这面墙一直打到另一面墙,一个人往后退,另一个人紧紧追打,然后再退回来。如果让对方逃掉,他就吸取到经验,那就是追打的功夫没有,训练得还不够或方法不对。
训练时,要求大家必须用心练,专心求教,师傅非常权威,非常严格。下课以后,大家可以嘻嘻哈哈,讲笑话,什么的,但上课一定要严格,认真训练。有一次,大家练得高兴,小龙师傅说,哎,停一停,大家没有听到,还在打。哎,停一停,还没有听到,第三次就大声叫:Stop,停!大家起哄,这才听到停下来了。当时教学是非常严格,一定要听小龙师傅教的方法和指令去训练。
& &{未完待续)
李恺师父与入室弟子郝钢(右)和朱建华在长沙岳麓山爱晚亭前的合影
&李恺师公和他的徒孙们的合影(从左至右):张欣晨、李炼钢、黄贵荣、刘春蒲、江传荣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习拳击的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