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问问何时实现 4g 数据通信技术

炒冷饭?出门问问进军汽车智能硬件领域_网易手机
炒冷饭?出门问问进军汽车智能硬件领域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炒冷饭?出门问问进军汽车智能硬件领域)
&&&&导言:国内知名语音搜索服务商——出门问问,近期召开了冬季主题发布会——智驾新镜界,发布了一款智能汽车后视镜和一款&ADAS&产品——问问魔镜Ticmirror&和&问问魔眼Ticeye,关注汽车电子的朋友可能会疑惑,这两款产品不是在上半年已经发不过了吗?这半年多的时间,出门问问究竟会为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呢?提起出门问问,大多数人第一印象是TICWATCH和TICWEAR中的语音助手,实际上TIC一直是出门问问硬件产品的标签。两者在智能手表圈地位不亚于当年MIUI和小米手机之于定制UI和国产安卓手机,TICWATCH和TICWEAR是大多数无法忍受断网版的Android&wear的玩家的不二选择。(图片来自网络)体验过出门问问的小伙伴一定很清楚,出门问问是一款智能语音助手,实际上一种智能出行方式,在智能硬件领域小有收获的问问团队,这次将目光转向了汽车电子领域——问问魔镜Ticmirror&和问问魔眼Ticeye。如果说,上半年的发布是一次象征性的宣誓,那么冬季发布会,出门问问可是荷枪实弹高调出征——经过半年打磨的魔镜和魔眼,是一套智能后视镜和ADAS设备的组合,通过信息采集和分析,这套组合能够帮助车主实现更加智能驾驶和出行。功能概览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问问魔镜同时实现了GPS导航、行车记录仪、影音娱乐、微信互动、倒车摄像头、ADAS辅助驾驶、4G通信、语音控制和收拾识别等功能,他不再是那个安安静静躺在手表里被唤醒的“贾维斯”,而是可以全面接管智能驾驶的“星期五”。想到这里有没有感觉到一种炫酷显然,问问魔镜Ticmirror是组合中的核心,问问魔眼Ticeye则是一个专门的信息采集装置。搭载问问魔眼Ticeye后可以实现的多种功能在驾驶软件方面,笔者比较推崇锤子科技“锤子驾驶”的设计思路——专注、简洁、高效、安全。极致简洁的功能设计和大色块的交互界面我们从不拒绝更加简洁的界面,但是我们却会拒绝过于简单的功能,仅仅有简单的界面是不够的,老罗只是告诉了这个世界,你应该是什么样子,而具体到功能实现上,还是需要一定的行业积淀。出门问问最开始的产品就是语音搜索服务&App,因此各种周边热点、本地化服务的资源有了大量积累。通过「开车问问」搜索服务基本能满足用户驾驶相关的需求。你可以问魔镜Ticmirror你在路上想知道的一切在你交互界面上,开车问问与锤子驾驶英雄所见略同,均采用了极简的设计风格,避免重度操作,主打轻量化操作,尽可能地减少车主的操作负担,试想一下,每一个车主都希望在获得便利的同时,还不增加过多的精细化操作。三段式设计在交互逻辑上,出门问问的解决方案更加激进——全局主打语音交互——除了一些简单的按钮之外,没有设计文字输入的交互方式,导航时也不支持地图选点。AI&和语音技术一定会承担车内的主流操作方式,这也是由于语音交互更合适驾驶场景。其关键在于对技术和产品细节的不断优化和打磨。好在现场体验中,语音操作在识别精度、反馈等方面都相当流畅。笔者也认为应该对这样大胆的尝试给予支持和鼓励。打断式语音交互另外,Ticmirror&跟微信互联之后还能实现图片自动发送、寻车等功能。Ticmirror&还内置了&GPS+北斗双模卫星定位,支持&4G&通信,使用了高德地图“车镜定制版”。总之,为了优化驾驶体验,出门问问在这半年里的确进行了很大的投入。目前,Ticmirror&与&Ticeye&已正式上线淘宝众筹,众筹期间&Ticmirror&1499&元,Ticmirror&和&Ticeye&的套装众筹价格&1999&元起。[产品售价]&&1499元&&&&[销售商家]&天猫商城&&&&[相关链接]&进入购买&&&&编辑点评:智能硬件发展至今似乎进入瓶颈,而车载电子市场正在蓬勃发展,显然对于继续找到出口的智能硬件企业,汽车后装市场将是一个大有作为的领域。纵然大家都知道与主机厂和供应商的想象空间更大,但是在对于实力较弱的参与者前期后装硬件领域持续深耕、不断积累核心技术,待到能够提供完整解决方案之时再发力,不失为一个明智策略。ZOL车品达人QQ群:&
本文来源:中关村在线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出门问问Ticwatch 2发布:内置eSIM、999元起!_Forest评测 搞机我们更专业
出门问问Ticwatch 2发布:内置eSIM、999元起!
作者:Forest评测
出门问问Ticwatch 2发布:内置eSIM、999元起!
今天下午14点,出门问问在北京正式发布搭载Ticwear 4.0的问问手表Ticwatch 2,与之推出的还有可穿戴移动支付Ticpay。Ticwatch 2拥有比第一代更好的外观设计,并加入了蓝宝石玻璃、3G独立通讯模块、GPS,售价999元起。
Ticwatch 2由北欧设计师操刀设计,采用极简外形设计,还原纯粹交互乐趣。Ticwatch 2加入蓝宝石玻璃材料、陶瓷等高端材质用料,完美融于一体,带来前所未有的佩戴体验。Ticwatch 2采用1.4英寸OLED显示屏、36mm纯圆屏幕、高达73.5%的屏显占比,让使用者观感更加舒适。
出门问问开创性通过内置贴片式SIM芯片实现3G通讯。即使手机不在身边,依旧可以用手表接打电话、收发消息,并进行语音搜索等丰富功能。资费分别是0元月费套餐和9.9元月费套餐,具有无长途费、闷油费、接听免费等特点,此外还有Ticwatch专属促销活动。联合民生银行信用卡和每月消费话费,更可0元购机。
Ticwatch 2 搭载更大面积的双LED PPG光学心率传感器,极大增强了心率监测的速度及抗干扰能力,运动状态下依然可以准确监测心率。Ticwatch 2 内置的离腕监测传感器,让手表脱离手腕的同时自动快速锁屏,避免重要个人信息泄露,实现安全保护。
移动支付Ticpay 与智能手表Ticwatch 2的结合,让移动支付更加贴身、贴心。 有了Ticpay ,Ticwatch用户在任一支持扫描支付宝条形码付款的门店,都可以一扫手腕完成支付,支持离线支付,支持免密支付。Ticwatch自带离腕锁屏机制,若手表丢失,可立即通过手机APP在线解绑,无需担心账户安全。
全新升级的隐藏式&挠挠&交互,只需要在手表外侧边框进行上下滑动、点击,即可实现上下浏览、翻页、选择确认,地图缩放,以及电话和音乐的音量调节等操作。
Ticwear 4.0操作系统支持多轮对话和TTS(语音合成)技术,语音操控、查询体验全新升级。Ticwatch 2 不仅能听懂话,还能与你对话,比如询问&今天的天气怎么样?&Ticwatch 2 会用语音播报给你答案,紧接着再问明天也会得到相应答案,手表变成一个可以听懂话还能对话的腕上贴身助理。不仅是语音,Ticwear 4.0还支持手势、挠挠、触控等多重交互方式,让交互方式更加自然。
Ticwatch 2 采用的TiCharge&无线快充技术,采用了IDT的无线充电方案在有效控制发热的前提下实现快速无线充电。充电效率高达75%,让等待的时间再少一点。
Ticwatch 2 产品分类一览: Ticwatch 2悦动系列,售价999元 内置GPS/阳极轻质铝表体/日本进口玻璃OLED屏幕 /钢琴烤漆后壳 / 高品质硅胶表带。 Ticwatch 2经典系列,售价1299元/1499元 3G独立通讯/内置GPS / 316L冷锻不锈钢表体 / 日本进口玻璃OLED屏幕 /钢琴烤漆后壳 / 316L不锈钢表带,或意大利进口真皮缝线表带 。 Ticwatch 2精瓷系列,售价2199元/2599元 3G独立通讯 / 内置GPS / 316L冷锻不锈钢表体 / OLED蓝宝石屏幕 / 高科技抛光陶瓷后壳 / 316L不锈钢表带。
本次&优雅智造&发布会也正式推出首款车载机器人问问魔镜Ticmirror以及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问问魔眼Ticeye。 问问魔镜Ticmirror三个人性化交互方式:语音,手势,&闪闪&呼吸灯 与一般的智能后视镜产品不同,问问魔镜Ticmirror具有强大交互能力。它支持全局语音操控,手势操控,超大的屏幕和物理按键,给操控带来容易的同时,也保障了驾驶安全。
问问魔镜Ticmirror采用7.84英寸超大触摸屏,搭载首款MTK车载专用方案,支持三家运营商4G高速网络,语音全局操控+手势操控方式。手势识别传感器设置于驾驶员一侧,方便抬手即用;精准的手势算法让你安全而帅气的&挥挥手切歌&;而手感明确的高频功能(语音唤醒、HOME、静音)物理按键设置,有利于盲操作,安全不分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布局全球市场 出门问问锁定首个“10万+”
布局全球市场 出门问问锁定首个“10万+”
DoNews10月9日消息(记者 翟继茹)“希望有10万台以上的好成绩。”这是出门问问CEO李志飞对Ticwatch2海外市场销量的期望。
Ticwatch是出门问问推出的智能穿戴产品,一代产品已经成为国产智能手表中的翘楚。二代产品经历过海外众筹的考验,近期将在亚马逊上正式发售。
李志飞也不止一次在采访中解释说,出门问问是一家AI创业公司,想做的绝非只是生产智能手表。或许通过智能硬件吸引全球用户来“训练”出门问问的AI技术,相较普通AI创业公司,更大胆,也更能尽早实现商业落地。
在准备跻身全球市场的过程中,出门问问已经完成了三件事情。
IDC年中一项分析数据表示智能手表出货量第二季度下滑32%,是此类产品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的首次下跌。更有分析师称亚洲市场才是智能穿戴设备最有前途的市场。
而李志飞还是对以美国为主的海外市场抱有较高期待,“美国用户对智能穿戴设备的认知比较成熟。”
2016年1月,出门问问开始筹备Ticwatch2海外众筹,这是拓展海外市场的第一步。海外众筹团队由一支90后团队组成,负责人是90后刚刚毕业的学生思璇。
思璇的第一个难题是尽量精准了解海外用户需求,规划主打功能与设计。虽然,在国内Ticwatch已经迭代出两版,Ticwatch2也率先完成了用英文进行语义分析的难题(语言是智能手表全球化的技术壁垒,AndroidWear具有很好的英文语义分析功能,但许多功能与体验在中国仍然无法很好实现),但针对海外市场如何本地化,仍是他们的难题。
最初的“尴尬”是Ticwatch2没有种子用户来进行反馈调查,思璇曾在许多科技论坛希望送出自家的手表来进行问卷调查却无人应声。最终,她在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大会上,结识几位科技博主,通过他们征集了500名海外种子用户。为和用户保持实时沟通,思璇和她的海外众筹小组日夜颠倒,每天的睡眠时间几乎是凌晨4点到9点。
在反馈中,思璇确定海外用户较国内用户对操作系统的概念理解更深,制定了以兼容安卓和ios系统为亮点的产品宣传策略。在应用功能上,健身是海外用户的首要关注点,Ticwatch2海外版也在其相关功能方面做了及时调整。
通过第一阶段的用户调查,出门问问赢得的最大回报是建立了与海外用户沟通的渠道与方法。
8月17日,在Kickstarter的Ticwatch2专区内,出门问问海外众筹团队刊登了一篇《A Letter to Our Backers》,出门问问海外拓展过程中遇到的一次信任危机随即迎刃而解。
7月26日,Ticwatch2正式登陆Kickstarter。得益于此前的准备工作,Ticwatch2上线18小时便突破了30万美金的众筹金额,在Kickstarter与Facebook专区上,支持者互动良好。
随着众筹的进行,许多问题开始出现。越来越多支持者开始咨询售后服务、众筹目标如何确定等问题,很多人对赠品表带也表达出了不满。由于时间问题,出门问问团队没办法马上给出明确的答复,关于部分用户对赠品表带的失望,思璇心中难免委屈与气愤,“赠送的礼物,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意见?”
众筹开始大约两周后,在Kickstarter上like Ticwatch2的人减少,此前在社区中活跃的人开始便沉默,负面评论开始增多。面对这一状况,思璇选择了沉默,她说她有她的‘私心’。
“如果我们的用户没有取消购买,我就什么话不说。因为你法说一次话,其实是提醒他们一次你买了这个东西,你还能取消?真的,我也想把成绩做大,当时有一点自私,所以我不想说话,我不想提醒他们这件事情,即使有负面的评论,那我就扛过去,扛过去这十几天好了。”
最后,李志飞站出来表态,一定要写一封信告诉支持者我们正在做什么,是如何思考的。思璇呆躺在座椅上两个小时,一言不发,作为对活动付出最多的人,没人知道她在想什么。清醒后,她一气呵成写完了这封信,李志飞再一字一句帮她开始改。信中详细解释了关于赠品表带的相关问题、物流及售后服务等问题,并明确了下一步行动。
《A Letter to Our Backers》截图
8月26日,Ticwatch2以9955名支持者共筹集208万美元金额的成绩,创下了中国公司在美国Kickstarter众筹金额的最高记录。思璇说她不知道如果当时没有这封公开信,结果会怎样。
海外众筹之前,李志飞曾预估Ticwatch2正式发售的海外销量能够超过5万。众筹结束后,李志飞给出的期待变成了超过10万台。
前微软首席自然语言处理科学家黄美玉已经开始了她在出门问问的新工作,任职工程副总裁,主要负责语音识别以及NLP(自然语言处理)算法等方面工作,她将对出门问问的中、英文智能语音交互技术从最底层开始进行优化升级。
DoNews记者在黄美玉加入出门问问之后首次与她进行了简单交流。离开服务18年的微软,加入创业公司,黄美玉用“期待”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谈及加入出门问问的原因,她说对李志飞和雷欣的信赖是其重要原因。
与体量巨大的科技巨头公司相比,她认为创业公司反而有着天然优势。“不存在官僚体系,执行能力强。不论在技术上,或在产品功能上,都可以进行快速灵活的迭代。这是令人兴奋的。”黄美玉说。
在微软期间,黄美玉参与了必应翻译研发;主导微软在中国的语音识别和语意解析研究,产品为Cortana “小娜”;带领Skype从语音到语音的翻译功能的声学建模,及微软研究院牛津计划中语音识别语言模型的自适应,和中文语意理解的自适应模型。
“我们会努力去找出各种可能会用到AI的地方。”李志飞认为出门问问的使命是成为下一代基于AI技术的人机互动的定义者。基于这样的愿景,出门问问正在构建技术的绝对壁垒。
{{news.author}}
{{news.timeFormat}}
正在加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据通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