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保管理子系统统,单点管理和双点管理指的是哪个点,不要复制粘贴

当前位置: >>
综合布线管理子系统的设计步骤
摘要:本文为大家讲述综合布线的一些基本技术知识,具体为您讲述综合布线管理子系统的设计步骤。
第1页:配线间和二级交接间管理区的设计
第2页:备间管理子系统的设计步骤
  如果使用110P硬件,白场的最大规模大约为3600对线;如果使用110A硬件,白场的最大规模是10800对线。要求超过1000多条线路的大交连场使用最大区规模(3600对线或10800对线)作为它们的基本单元,还可通过增加若干个区单元或半单元来进行扩充。
  设备间管理子系统的设计步骤如下。
  ①确认线路模块化系数为2对线还是3对线。每个线路模块当做一条线路处理,线路模块化系数视具体系统而定。   
  ②确定语音和数据线路要端接的电缆对总数,并分配好语音或数据线路所需的墙场或终端条带。   
  ③确定110型交连硬件的类型:若线对总数超过6000(目口2000条线路),使用110A型交连硬件;如果线对总数少于6000,则可使用110A或110P型交连硬件。   
  ④决定每个配线架可供使用的线对总数,主布线交连硬件的白场接线数目取决于硬件类型、每个配线架可供使用的线对总数和需要端接的线对总数3个因素。   
  ⑤决定白场的配线架数目。把每种应用(语音或数据)所需的输入线对总数除以每个配线架的可用线对总数,再向上取整,就得到白场配线架数目。   
  ⑥确定中继线/辅助场的规模。中继线/辅助场用于端接中继线、公用系统设备和交换机辅助设备(如值班控制台、应急传输线路等),分为绿场、紫场和黄场3个色场。   
  ⑦确定设备间交连硬件的实际布置。   
  ⑧画好整个布线系统的详细施工图。
  (2)交连场的管理。在单点管理中,二级接线间的接线通过跨接线依次连到白场和蓝场。白场的第一条线路连至蓝场的第一条线路,其余的依此类推,插座号还出现在设备间管理场中。这种连接称为&直通接线&,它还为二级接线间终端附件的供电提供管理点。单点管理较简单,适用于单区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单点管理
  双点用户交连场管理万法允许用户在设备间和二级配线间进行直接操作,这种双点管理方法适合于大的多区管理系统,以及今后将扩充为多区但目前只需单区的系统,或客户估计要对线路进行大量移动、修改和重新组织的系统。混合终端需要用3对线,数字和模拟终端使用的线对不同。因为基本型千线以z对线进行分组,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均采用双点管理。
  双点管理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
  图2&& 双点管理的结构
  责任编辑:Honey
本文地址: 网友评论:
条 阅读次数:
版权声明:凡本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哈佛商业评论》前执行主编Nick
美国联邦储备局理事会在新的战略
Netflix最近开设了一项金额为10
宝马集团已引进印度最大外包和咨
9成的中小型企业更愿意把他们的
将近60%的企业放缓了其虚拟化计微信点餐管理系统风潮迭起一直引领餐饮业的发展-信息服务
微信点餐管理系统风潮迭起一直引领餐饮业的发展
发布时间: 15:10
微信点餐管理系统实现顾客在线自助排队、预订、点餐、支付等环节提高顾客体验,降低餐厅人力成本的投入;通过微信点餐管理系统等功能提升员工积极性。
一般的点菜流程,不论是用纸菜单勾选还是普通看菜单点菜,都需要服务员记录下顾客所点菜品,然后回去递交给收银台录入。后来很多饭店开始使用微信点餐外卖系统点菜,就是我们看到的服务员胸前挂着的一个“手机”,那个其实是用来点菜的:把顾客所叫的菜重新通过点菜宝输入,点菜宝可直接对接收银机或者电脑。点菜宝省去了前台收银员把菜单重复输入一遍到电脑的步骤,提高了一定的效率。
相比于普通的收款机,微信点餐管理系统更加强大!普通点餐系统存在如下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解决不了顾客看菜单的问题,二是要有服务员去操作点菜宝,三是点菜宝并不互动,它不是互联网的。
而让顾客用手机通过微信点餐管理系统点菜,能够解决所有这些问题:一,手机可调取餐厅菜单(当然餐厅端需要有连网的收银机配备);二,手机点单信息直传至收银机;三,手机可以实现服务铃功能等等。从理论上讲,可以说并不需要点菜员了,这为餐厅节省了多少人力?至少如果人员成本减少不了多少,从效率角度讲,它可是提升了一大截。
那些引入微信点餐管理系统的餐厅,老板在每张桌子上都贴了二维码,希望让顾客以后都采用手机扫码来下单。一开始客人的习惯还比较难培养,老板就让员工用自己的手机帮助顾客点餐,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效率:至少可以让点餐信息直传收银机,收银机就可以把点餐信息直传至厨房,而少了中间人工录入点单信息的步骤。如果顾客自己能点,那当然更好了。
了解更多微信点餐管理系统行情信息请关注梨云智慧餐饮!查看: 8780|回复: 34
一个完整的网络工程项目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150
一 需求分析
1 新网络应该具有足够的先进性,不仅应该能承载普通的(文件,打印等)网络流量,并且应该支持多样QOS特性,保证有足够的带宽运行基于IP网络的实时PC TO PC语音传输,以及未来可能会具有视频会议流量
2 新网络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壮性,应该具有足够的灾难恢复措施,包括电源冗余,设备冗余,主机冗余,数据库冗余,线路冗余,拨号链路冗余。
3 新网络应该具有足够的安全性,采取带CBCA特性的路由器,以及防火墙以及设置DMZ区,防杀病毒、入侵检测、和漏洞扫描与修补系统、网络数据完整、网络安全保护保证内网的绝对安全,将来数据在外网以及INTERNET上传输应该采取加密,并且数据传输线路应该采取全屏蔽双绞线,防止信息的流失和泄露.
4 新网络应该具有足够的功能性,不仅应该具有普通的网络传输功能,并且应该具有对外发布的平台,实现政务上网工程,内部建立INTERNAT,实现内部信息处理、信息共享、信息发布一体化。
二 系统设计原则
1. 在考虑技术先进性的同时,必须保证极高的系统可靠性及容错性,尽可能地减少设备故障并要求网络系统在部分设备出现意外时不受影响或少受影响;
2. 网络系统必须具备高度安全性控制能力,防止非法侵入,保证系统资源及敏感信息的安全,不受未授权的篡改或泄露;
3. 系统应提供充足的带宽和先进的流量控制及拥塞管理功能,保证多媒体数据传输和可视化计算的需求;
4. 采用基于通用标准和技术的统一网络管理平台,提供整个网络全局地的监控和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和扩展性;
5. 网络系统应基于国际标准和工业标准的通信协议,具有开放性和异种网互联能力;
6. 网络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具有足够的扩展空间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应用系统的需求;
7. 网络设备应兼容包括ATM,千兆以太网在内的等各种网络技术,并为将来的技术发展有所考虑,以保证网络系统可以随着需求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升级性
第一章 方案概述
1.1先进性、成熟性和系统性能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计算机系统对网络性能的要求已经并将继续不断提高,高带宽、低延迟是对交换网络设备的基本要求。网络交换设备应该提供从数据中心到楼层配线间直至桌面的高速网络连接,交换机必须具备无阻塞交换能力。综合考虑先进性和成熟性,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市教育城域网可采用千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作为主干技术连接数据中心和各学校交换机,采用千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或以太网接口连接服务器和客户机。为了将来能顺利实现技术升级,选用的设备应有支持千兆以太网、ATM OC-12等前沿技术的能力,以便技术成熟时配备。
数据中心应选用具有数十Gbps到上百Gbps的交换容量、采用模块化分布式交换技术的主干级交换机;各学校内的二级交换机根据需要以千兆以太网或快速以太网通过光纤或公共网络平台接入主干;为减少网络延迟同时兼顾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特征,交换机互联的级数应控制在最低可能的二级-数据中心和配线间,因此配线间的交换机必须选用可提供足够端口数而不损失性能的无阻塞堆叠式工作组级交换机。
新的基于视频、语音和图像的应用系统的引入对网络的服务质量(QoS)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市教育城域网应用系统复杂多样,网络交换机应该能够根据网络管理员预先设置或根据高层应用类型的不同,对不同站点或不同的数据流赋予不同的优先级、提供不同的服务,优先保证重要站点或子系统或者语音、视频等应用得到及时的响应。网络优先级管理应支持IEEE 802.1p协议。
在当今流行的Internet / intranet 计算方式下,应用系统将以大量客户机同时访问少量服务器为特征,要求网络交换机必须具有有效的主动式拥塞管理功能,以避免通常出现在服务器网络接口处的拥塞现象,杜绝数据包的丢失。
以硬件交换为特征的多层交换技术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局域网网络系统中取代传统路由器成为网络的主干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先进技术应在市教育城域网网络中得到应用。
1.2可靠性和容错性
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计算机系统的日益网络化使我们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连续可靠运行,因此,网络系统设计更要充分考虑系统可靠性和容错性。
为保证网络系统的不间断连续运行,应该选用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成熟可靠的产品。数据中心交换机应采用模块化分布式处理技术实现,避免采用一损俱损的中央交换模块方式。各主要部件都应有冗余,所有部件应支持热插拔,主干端口应支持热备份,特别是作为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核心的多层交换单元更要具备冗余备份的容错能力。
在选用具有多级容错设计的交换机的基础上,网络系统设计仍应注意数据中心交换机、交换机上的模块及各部件、网络中的所有主干链路都要设计有冗余备份。整个网络中不应存在单一故障点-即任何单个设备、部件或链路的故障都不应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
1.3网络安全性
网络统对安全保密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虽然计算机系统本身或多或少地具有安全防范措施,网络系统的安全防范却是整个系统安全性的第一道防线。
然后在局域网上的所有交换机应能灵活地、跨越全网地进行虚拟网划分和管理,将物理上分散而逻辑上紧密相关的各站点划入独立的虚拟网,实现无关系统的逻辑隔离是网络安全性的基本保障。
在此基础上,我们选用的网络产品应该具备包括MAC级、IP层、应用层等多个层次实现安全管理的能力,作为交换网络核心的多层主干交换机应该具备防火墙功能,防止发生在同一虚拟网内或虚拟网之间互联点上的非法侵犯。
1.4虚拟网支持
计算机网络系统全面采用交换技术,使虚拟网技术的全面采用成为可能。按照应用系统的分布对全网实施虚拟网划分是增强网络安全性、提高网络性能、加强网络管理、隔离网络故障的有效手段。
然而如果虚拟网的支持仅限于单一交换机内部或网络局部,划分后整个网络系统将成为支离破碎的一片片盲区。因此大厦选用的网络交换机应具备跨越主干和分支在全网范围内自由划分虚拟网的功能,而且所有设备的虚拟网划分功能应当基于IEEE 802.1Q这一统一标准。
1.5第三层交换技术
Internet/intranet计算方式对市教育城域网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另一个重要考验是,网络上的大部分流量不再局限在各子网内部,而大多是跨越子网边界访问,这对网络设备处理子网间路由的能力施加了很大压力。传统路由器以软件方式进行路由操作,产生数十倍于交换机的传输延迟,而且延迟时间随负载变化而变化很大,是多媒体传输的大忌;由于采用昂贵的高性能CPU和大量高速内存而导致性能价格比极低,无法进一步提高吞吐量。
传统路由器的吞吐量已经不能胜任当今局域网主干上大量的路由任务,而过大的延迟又无法适应多媒体视频、语音通信的QoS需求,使用交换机替代路由器实现大容量、低延迟的路由-第三层交换已势在必行。市教育城域网应选用具有硬件实现的第三层交换能力的网络交换机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子网间通信需求,同时实现多媒体通信所要求的低延迟和延迟量的稳定性。为了更好地支持不同应用的QoS需求,应考虑采用能够根据不同应用区别处理的具有第四层智能的第二代多层交换机作为网络主干设备和具有应用认知功能的缓存设备,更有效地利用宝贵的网络资源。
[size=-7]Internet/Intranet计算作为网络计算的潮流将进一步发展,要能适应应用技术发展的需要,不仅是主干交换机,配线间工作组交换机也应选择具有第三层交换能力的设备,以便在需要时分担主干交换机的负载,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主干带宽。
在重视第三层交换能力的同时,最基本的第二层交换技术也不能忽视,主干和分支交换机都应当能够在支持多层交换的同时支持我们可能需要的各种第二层交换技术,如ATM、FDDI、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等。
1.6网络管理和流量监控
计算机网络系统作为市教育城域网智能系统的神经中枢,其运行状况应该得到全面的监控和管理。OSI对网络管理提出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错误管理、安全管理、记帐管理等五大要求,以此为指导,该网络管理系统应选用基于工业标准的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开放式管理平台,配合专用的网络管理应用作为网管系统的设计框架。网管系统应支持网络拓扑自动发现、设备的配置和监视、网络故障的监测和报告等功能,并提供简单易用的图形用户接口。
1.7开放性和标准支持
为保证网络系统的开放性,网络中的主干交换设备应该能够支持基于国际标准或工业界事实标准的ATM、FDDI、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等各种链路接口技术,能够在必要的时候与外部开放系统顺利实现互联。
进一步的,为了使交换网络技术上的新发展能在市教育城域网现有的将来可能采购的所有交换机上具有兼容性,选用的交换机在新技术也应支持国际或工业标准。多层交换应采用RIP、OSPF、IPX-RIP等标准;虚拟网技术应支持802.1q标准;网络优先级应支持802.1p标准;组播技术支持IGMPv1,IGMPv2,PIM等。只有得到这些标准技术的保障,网络系统才能实现最大的开放性和异种系统连通性,为计算机系统日后的发展和外部系统的接入提供最广阔的选择余地。
1.8可扩展性及系统升级能力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应用范围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而网络技术又是其中进步最快的一个分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当前的网络连接需求,还必须考虑到计算机系统不断扩大而提出的网络系统扩展和升级的需求和网络通信技术本身的快速进步所提供的提升网络系统容量和性能的可能性。为了使网络系统能够在尽可能的保护现有投资的前提下不断滚动发展以适应应用需求发展的需要,选用设备时应该尽可能预见到网络系统近期、中期和远期的扩展、升级的可能性并预留扩展、升级的能力。
网络设备应兼有可扩展性和投资保护能力,主干交换设备应选用大型模块化多协议层、多技术支持的交换机,不低于几十Gbps的设计容量、有足够的空余槽位、能同时支持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如622兆ATM和千兆以太网以便成熟时采用、也能支持如以太网、令牌环、FDDI等传统网络技术以便同时支持用户的遗留应用系统。主干交换机的设计应采用分布式处理,以便在不可预见的新技术出现时在空余槽位上插入的采用全新技术模块可以与现有模块共存。
分支交换机应选用模块化、无阻塞交换机以便在需要时随时增加端口数目实现系统扩展。另外,分支交换机所支持的上连端口的灵活性直接决定了该交换机的生存周期,对应于主干交换机应该支持的主要连接技术,分支交换机应能通过增加相应具备以ATM、千兆以太网等技术上连的选项才能在技术进步中保持可升级能力,避免因主干链路升级而不得不被丢弃。
网络厂商对自己传统产品一贯的处理风格也是考察系统可升级性和生命周期的重要参考因素。选择那些在产品初始设计时充分考虑长远发展,多年来始终注重产品的投资保护,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为传统产品提供技术升级手段并在新产品的开发中尽可能实现向前兼容的厂商,则可以期望产品的生命周期尽可能地得到延长,具有加强的升级能力。而选择那些经常放弃原有产品的开发,不断重起炉灶,不在新产品中兼容原有产品的厂商,则可能成为厂商不负责任的产品和市场策略的牺牲品。
第二章 方案总体设计
2.1设计原则
整个局域网络采用多层数据交换原则设计,这样的设计方案使得整个局域网的运维管理,以及网络故障排除变的更加简单,减少了网络管理员的工作负责性,并且使未来的升级变的更简单且迅速。
2.2核心层设计
核心区块主要负责以下几个工作:
l 提供交换区块间的连接;
l 提供到其他区块(比如广域网区块)的访问;
l 尽可能快的交换数据桢或数据包;
建议将主设备间设在主楼的6楼网络中心。由于核心层设备处于整个网络中是最关键的地位,任何故障都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因此设备的选型十分重要。从可靠性和安全性出发,结合价格因素的考虑。
2.3汇聚层设计
汇聚层主要负责以下几个工作
l 实现安全以及路由策略
l 实现核心层的流量重分布
l 实现QOS服务质量控制
处于在汇聚层需要实现诸多的策略控制,对于交换机的应用要求较高。
2.4 网络拓扑图
YbV2fjTBNgAAYiXOdjRyNwAA.jpg (37.97 KB, 下载次数: 4)
10:54 上传
综合布线部分
高速以太网现已成为企业、政府、学校等机构的网络重要架构,而结构化布线系统是实现高速以太网的基础,它利用双绞线、光纤等高品质的传输介质,把电话、计算机网络、图象、安全报警、监控系统和建筑自动化管理系统所需的各种专用布线系统集成为一套完整的布线系统。这种开放式布线系统大大增加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对用户需求的适应能力,便于对布线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并可大大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结构化布线系统是一个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或建筑群的信息传输系统。
结构化布线系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与传统的布线系统比较有许多优越性,具体表现为:
传统的布线方式与用户选定的某种设备有关,即完成了设备的选型,也就确定了与所选设备适应的布线方式。那么更换另一种设备意味着全部更换原来的布线系统。各个系统独立设计,互不关联,彼此之间不能兼容。不难想象对一座建筑物进行重新布线之难度。这种重复投资建设将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结构化布线系统由于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各种国际上主流的标准,对所有符合通信标准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交换设备厂商是开放的,也就是说,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应用与所用设备的厂商无关。而且对所有通信协议也是开放的。
由于传统的布线方式各个系统是封闭的,其体系结构是固定的,对于移动或增加设备是相当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结构化布线系统由于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因此所有信息通道是通用的。信息通道可支持电话、传真、用户终端、ATM网络工作站、以太网网络工作站及令牌环网网络工作站。物理上为星型拓扑结构。因此所有设备的开通、增加或更改无需改变布线系统,只需变动相应的网络设备以及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系统组网也可灵活多样,各部门既可以独立组网,又可以方便的互连,为合理的进行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传统布线方式的相对独立和不兼容性,造成建筑物内多种布线系统同时存在、同时运行的局面。整个建筑物通信系统的稳定性是由各个不同的布线系统支持的,可以看出,传统布线系统使建筑物的通信系统异常脆弱。结构化布线系统采用高品质材料和组合压接技术,构成一个高标准的信息通道。所有器件经过UL、CAS、ISO认证。经过专用仪器设备测试的每条信息通道可以保证其电气性能。可以支持100Base-T及ATM的应用。星型拓扑结构实现了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线路故障不会影响其它线路的运行。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可靠运行。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可互为备用,提高了系统的冗余。
通信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对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光纤与双绞线混合布线,并且符合国际通信标准,形成一套完整的、极为合理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超五类或超五类屏蔽双绞线布线系统使数据的传输速率达到155Mbps、622Mbps、1000Mbps,对于特殊用户的需求,光纤可到桌面,干线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中光纤的应用,使传输距离达2公里以上。为今后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物理星形的布线方式使交换式网络的应用成为可能。
兼容性是指其设备或程序可以用于多种系统的性能。过去,为一栋大楼或一个建筑群内的语音和数据线路布线时,往往要采用不同厂家的电缆线、配线插座以及接头等。例如,计算机系统通常使用粗同轴电缆或细同轴电缆。用户交换机采用双绞线。这些不同的设备使用不同的配线材料构成网络,而连接这些不同配线的接头、插座及端子板也各不相同,彼此互不兼容。一旦需要改变终端机或电话机位置时,就必须敷设新的缆线,安装新的插座和接头。
综合布线系统将语音信号、数字信号与监控设备的图象信号的配线经过统一的规划和设计,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信息插座、交换设备、适配器等,把这些性质不同的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这个系统比传统布线系统大为简化在使用时,用户可不用定义某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的具体应用,只把终端设备接入这个信息插座,在设备间的交连设备上作相应的跳线操作,这个终端设备即被接入到综合布线系统中。在以下的几个部分中,将简述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第一章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简介
1.1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有三种,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等级的综合布线系统,其分级应符合以下要求:
适用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置标准较低的场合,传输介质为铜芯电缆,基本型综合布线系统配置为:
每个工作区有一个信息插座;
每个工作区的配线电缆为一条4对屏蔽双绞线;
完全采用夹接式交接硬件;
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2对双绞线。
适用综合布线系统中等配置标准的场合,传输介质为铜芯电缆,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配置为:
每个工作区有两个以上信息插座;
每个工作区的配线电缆为一条4对屏蔽双绞线;
采用夹接式或插接式交接硬件;
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3对双绞线。
适用综合布线系统配置标准较高的场合,传输介质为光缆和铜芯电缆混合组网,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配置为:
在基本型和综合型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上增设光缆系统;
在每个基本型工作区的干线电缆中至少配有2对双绞线。
在每个增强型工作区的干线电缆中至少有3对双绞线。
1.2 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
结构化布线系统包括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六个子系统。下面分别对各子系统进行说明。
1.2.1工作区子系统
由设在工作区内连接信息插座至终端设备的线缆构成。即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工作区。工作区域可支持电话机、数据终端、计算机、电视机、监视器等终端设备。信息插座的安装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嵌入式插座、表面安装式插座两种。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形式的插座来满足不同的需要。通常新建筑采用嵌入式插座,而现有建筑物采用表面安装式插座。同时根据已掌握的客户需求,确定信息插座的类型,即采用3类插座还是5类插座。工作区信息插座的数量,可以分为基本型和增强型两类。基本型每9M2一个信息插座,即每个工作区提供一部电话或一台计算机终端。增强型每9M2两个信息插座,即每个工作区提供一部电话和一台计算机终端,同时要考虑到用户对终端数量的具体需求。根据客户在数据传输方面的具体要求,工作区子系统可以分为:支持10Mbps的三类双绞线系统;支持100Mbps的五类、超五类,支持1000MHz带宽的超五类双绞线系统;第三种为支持光纤的高带宽多媒体光纤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宜按下列原则选用:
⑴单个三类线连接的4芯插座宜用于基本型低速率系统;
⑵单个五类线连接的8芯插座宜用于基本型高速率系统;
⑶双个三类线连接的4芯插座宜用于增强型低速率系统;
⑷双个五类线连接的8芯插座宜用于增强型高速率系统;
一个给定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可采用多种类型的信息插座。根据《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5)的规定,信息插座应在内部做固定线连接。
1.2.2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由连接各工作区的信息插座至各层配线间之间的线缆构成。它分布于各楼层并总是处于一个楼层,即建筑物的每一层楼都有一个水平子系统存在。根据《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5)的规定,水平子系统应根据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⑴根据工程提出近期和远期的终端设备要求;
⑵每层需要安装的信息插座数量及其位置;
⑶终端将来可能产生移动、修改和重新安排的详细情况;
⑷一次性建设和分期建设的方案比较。
综合布线系统的水平子系统多采用4对3类和5类屏蔽双绞线(UTP)。这种屏蔽双绞线具有支持工作区中的语音、数据、图象传输所具有的物理特性。在一个完整的综合布线系统中,水平子系统一般采用双绞线布线方案。水平子系统在更高速率应用的场合,可采用光缆直接布设到桌面的方案。
⑴确定电缆的类型
在系统设计中,应根据具体应用的要求,确定导线的类型。
综合布线方案推荐的配线间与信息插座之间的水平布线优选方案为4线对双绞线。这种双绞线具有支持办公室环境中的语音和多数数据传输要求所需的物理特性和电气特性。4线对双绞线有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种类型。类型的选择由用户布线环境决定。一般情况下使用屏蔽双绞线即可满足多数用户的要求。
10Mbps以下低速率数据和语音的传输,采用3类双绞线。
100Mbps以下高速率数据的传输采用5类双绞线。
100Mbps以上,宽带的数据和复合信号的传输,采用光纤。
⑵确定路由
根据建筑物结构确定水平子系统路由。新建的建筑物,以施工图设计水平子系统的走线方案。设计标准较高的建筑物,水平子系统的走线应在天花板吊顶内。一般建筑物要具体情况酌情处理。
⑶水平子系统电缆长度的计算
在确定了水平子系统的走线方案后。考虑到下列具体因素,计算电缆长度。
确立每个配线间或交接间所要服务的区域;
确认离配线间最远的工作区信息插座;
确认离配线间最近的工作区信息插座;
按照可能采用的电缆路由测量每个电缆的走线距离;
一般情况下计算平均电缆长度
=最远的和最近的信息插座两条电缆路由之和除以2
计算电缆长度
=平均电缆长度+备用部分(平均电缆长度10%)+端接容差
每个楼层用线量的计算公式:
C=[0.55(L+S)+6]×n
其中:C为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L为离配线间最远的工作区信息插座的距离;
S为离配线间最近的工作区信息插座的距离;
n为每层楼的信息插座之总数
整个建筑物的用线量应为(米):
其中:N为楼层
⑷水平子系统的布线方式
水平子系统在布线方式上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用户的不同需求,灵活掌握。一般有三种类型。直接埋管线槽方式;线槽分管方式;地面线槽方式。
①直接埋管线槽方式
直接埋管线槽方式是由预留在建筑结构内的金属布线管或金属线槽组成。这些金属布线管或金属线槽从配线间向信息插座的位置辐射。
②线槽分管方式
线槽分管方式,线槽通常悬挂在天花板上方,一般用在大型建筑物或布线系统比较复杂而需要有额外支持物的场合。由弱电竖井进入楼层的线缆,先沿横梁式线槽将电缆引向所要布线的区域。到房间后,将电缆穿一段支管引向墙柱或墙壁或沿预留暗管或剔墙而下至本层的信息出口。
③地面线槽方式
地面线槽方式就是由弱电竖井进入楼层的线缆沿地面线槽到地面出线盒或由分线盒出来的支管到墙壁的信息出口。由于地面出线盒或分线盒不依赖墙或柱直接走地面垫层。所以这种布线方法适用于房间较大的场合。
地面线槽方式的优点:
地面线槽每4--8米留有一个分线盒或出线盒,使布线时拉线非常容易。此方式的缺点是,对建筑物的楼板厚度有一定的要求,并且不适合信息点较多的场合。除此之外,该方法也会大大增加整个建筑综合布线的预算。
1.2.3.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设置在建筑物每层配线间或设备间内。管理子系统由配线间的配线硬件、输入输出等设备组成。每个配线间和设备间都有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提供了与其他子系统连接手段,使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及其连接的设备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调整管理子系统的交接使得有可能安排或重新安排线路路由,因而传输线路能够延伸到建筑物内部各个工作区。也就是说,管理子系统是连接干线子系统与水平子系统、其他子系统的桥梁。并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管理子系统由各层分设的配电间构成,主要负责本楼层的信息通道的统一管理,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管理双绞线的双绞线跳线架,另一种是管理光纤的光纤跳线架。采用交连或互连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在建筑物的不同部位。
在管理方式上,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管理子系统常应用单点管理单交接和双点管理双交接等方式。
管理子系统宜采用单点管理双交接。单点管理位于设备间里面的交换设备或互连设备附近,通过线路不进行跳线管理,直接连至用户工作区或配线间里面的第二个接线交接区。在无配线间的情况下,可放在用户间的适当位置。交接场的结构取决于工作区和综合布线系统的规模。在管理规模大、复杂、有二级交接间时,才设置双点管理双交接。双点管理除了在设备间有一个管理点之外,在配线间还有第二个可管理的交接。在每个交连区实现线路管理的方法是应采用各种色标场之间的跳线来实现的。根据应用环境用标记标出各个端接场。良好的交接区标记系统应具有标识建筑物位置、区号、启始点和功能等。这些色标还要标明该色标场是哪一种类型的电缆,如干线电缆、水平电缆等。在管理子系统的跳线架中的线缆用下述色标表示。
1.2.4.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引入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线缆构成,它是建筑物内的主馈电缆,用于楼层之间干线电缆的统称,提供建筑物干线电缆的路由。其功能是将各系统主机信号分别传送到相应的楼层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支持应用100Mbps的五类干线系统。也可以是支持高带宽应用的光纤干线系统。
通常综合布线系统由主配线架、分配线架和信息插座等基本单元经线缆连接组成。主配线架放在设备间、分配线架放在配线间。垂直干线子系统将主配间与分配间连接起来。综合布线系统中的基本单元定义为节点,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连接电缆称为链路。从拓扑学观点看,综合布线系统可以说是由一组节点和链路组成。节点和链路的几何图形就是综合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的节点有两类,它们是转接点和访问点。干线配线间和楼层配线间的配线管理系统应为转接点,转接点在系统中只起到转接和交换信息的作用。设备间的设备和信息插座连接的终端是访问节点,访问点是信息传送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
拓扑结构的选择和建筑物的结构和访问控制方式密切相关。节点不同的连接方式得到不同的拓扑结构。综合布线系统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总线型、环型和树型等。
星型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结构由一个中心主节点向外辐射延伸到各从节点。由于每一条链路从主节点到从节点的线路均与其他线路相对独立,所以布线系统设计是一种模块化设计。主节点采用集中式访问控制,所以主节点的设备比较复杂,而从节点的信息处理负担较轻。主节点可与从节点直接相连,而从节点之间的通信只有经过主节点的交换才能完成。智能大厦的计算机网络在主节点配置一台主交换机,在每个楼层配线间配置交换机或集线器,楼层配线间交换机或集线器与主交换机连接。
星型拓扑结构的优点:
星型拓扑结构的所有信息通信都要经过中心节点,所以比较容易维护与管理。利用楼层配线间的配线架的跳线,可以移动、增加或减少终端设备,操作容易、适应性强。每一条链路的相对独立性,使某一线路故障不影响其他工作站的运行,并且有利于故障的排除。
星型拓扑结构的缺点:
布线工作量大,线缆长度的增加使布线工程预算提高。
随着计算机网络交换技术的发展,综合布线系统大多应用星型拓扑结构
总线型拓扑结构:
总线型拓扑结构采用公共主干线作为传输介质,所有分配线架都通过相应配线间的设备硬件接口直接连接到主干线上,任何一个配线间的设备发送信号都可以沿着主干线传播,而且能被其他配线间的设备接收。各楼层配线间共享一条主干传输线路,所以一次只能由一个配线间的设备传输信息。这种结构通常采用分布式访问控制,来决定哪一个配线间的设备可以发送信息。发送信息是将信息分成组,然后依次发送这些组。这种以广播形式发送的分组信息,经过各配线间的设备进行分组地址识别,与其地址匹配的配线间设备将接受该信号。这种拓扑结构减轻了通信处理的负担,通信处理的任务分布在各节点进行。
总线型拓扑结构的优点:
电缆长度较星型要短,布线容易,使布线工程的费用降低。
由于其结构简单,所以可靠性高。
扩充能力强。
总线型拓扑结构的缺点:
由于总线型拓扑结构控制方式的限制,给故障点的检测增加了困难
由于所有节点共享一条传输链路,任何一点的故障都无法完成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环型拓扑结构:
环型拓扑结构,各节点通过配线间的有源设备相接形成环型通信回路各节点之间无主从关系。每个配线间的有源设备都与两条链路连接。这种链路可以是单环的,也可以是双环。双环链路是双向通信,即每个节点可以选择最近的距离沿着不同的环路进行通信,从而提高了传输效率。信息同样采用分组发送,由分布式控制方式决定每个节点的设备何时把信息放到环上。
环型拓扑结构的优点:
环型拓扑结构所需的电缆短,可以节省大量的线缆投资。
适用于光纤的应用(FDDI)。
环型拓扑结构的缺点:
单环上信息传输通过环上的每个节点设备,因此,任何节点故障会引起整个系统的故障。采用双环回路可以解决此问题。
某一节点的故障会使全系统出现问题,所以难以确定故障点,需要对每个节点进行检测。
树型拓扑结构:
树型拓扑结构实际是星型拓扑结构的发展与扩充,是一种分层结构,有根节点和分支节点。它适用于分级控制系统,是集中式控制的一种。各节点按层次进行连接,处于高层次的节点,其可靠性要求也高。这种拓扑和星型拓扑结构的主要区别是节点发送信息时,根节点接收该信号,然后再重新广播发送到各个分支节点。
树型拓扑结构的优点:
树型结构可以分出很多分支节点,所以易于扩展网络。
整个系统不会因某一分支节点的故障而受影响。
树型拓扑结构的缺点:
这种结构对根节点的依赖性很大,根节点的故障会使整个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在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中,根据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实际情况,确定采用哪一种拓扑结构,或几种拓扑结构相结合的形式。还要考虑用户对网络系统的具体要求。
设计准则为: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扩展性与经济性。也就是说,即要注意网络的维护、用户增减工作终端的需要,又要考虑故障的检测与排除、以及能有效的管理网络。还要提高用户的投资效益。在我们的综合布线设计中,我们认为星型结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拓扑结构。
1.2.5.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是在每一栋大楼的适当位置安装进出线设备和主配线架,是进行布线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场所。设备间子系统应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配线设备和主配线架等有关的支撑硬件构成。设备间的位置及面积大小应根据进出线设备的数量、规模、管理等诸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应遵循以下条件:
尽量建在建筑物平面及其综合布线系统干线综合体的中间位置;
尽量靠近电梯,以便装运笨重设备;
尽量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
尽量远离强震动源和强噪声源;
尽量避开强电磁场的干扰源;
远离有害气体源以及存放腐蚀、易燃、易爆物。
设备间的使用面积一般不应小于20M。
设备间的主要设备,如数字程控交换机、网络设备、计算机主机,在较大型的综合布线系统中,一般将数字程控交换机、网络设备、计算机主机等设备分别设置机房,把有关综合布线系统的硬件及设备放在设备间,如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
它的作用是把整个网络系统的各种设备互连起来,即将不同的系统主机连接到相应的网络上,从而对整个建筑物内的信息网络系统进行统一的配置管理。
1.2.6.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是指两个以上的建筑物的电话、数据、电视等系统组成的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由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线缆组成。建筑群子系统的布线方式可以采用架空电缆、直埋电缆、地下管道电缆,或三种敷设方式的任意组合。具体采取何种方式要根据用户要求及施工现场而定。
⑴架空布线法
由电线杆支撑的电缆于建筑物之间悬空架设。这种方法的保密性、安全性和灵活性较差,并影响整个建筑群的美观。因而它不是理想的布线方式。这种布线方式要服从电信电缆架空敷设的有关规定。
⑵地下管道法
在建筑群环境中,建筑物之间通常有地下巷道。利用这些巷道来敷设电缆,不仅造价低,而且可利用原有的安全设施。如:楼宇之间的热水管道经过的巷道。为了防止热气或热水泄露损坏电缆,电缆的安装位置应与热水管保持足够的距离。电缆应安装在巷道内近可能高的地方,以免巷道内积水淹没电缆使其损坏。采取地下管道法要遵循当地法规的具体要求。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施工成本较低,而且比较安全。
⑶直埋布线法
在直埋布线法中,电缆的大部分没有管道保护。直埋电缆通常应埋在距地面60CM以下的地方,或以当地的有关法规的规定为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电缆有一定的机械保护作用,并且能保持建筑物环境的原貌。但成本较高。
当综合布线系统需要在建筑物和超高层建筑物之间进行长距离线路传输,特别是与强电电缆一起敷设时,由于产生干扰或周围环境有电磁干扰时,应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建筑群子系统提供建筑物之间的通信所需的硬件,根据该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架空光纤连接.光纤传输具有传输距离长、带宽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利用多模光纤,即可满足数据传输的要求。
第二章 系统设备选型
2.1 SYSTIMAX SCS结构化网联解决方案
AVAYA(Lucent Technologies)前身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通信系统及科技业务部门。1995年AT&T策略性改组,将其网络系统部、商业通信系统部、微电子部、用户产品部、多媒体信息部及贝尔实验室(Bell Laboratories)组成了AVAYA公司,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通信公司之一。
目前朗讯在128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处,在2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生产基地。公司资产超过260亿美元。全球员工人数超过140000人。
AVAYA(中国)有限公司目前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及香港设有办事处,并建立了六家合资企业,生产数据传输设备、光纤电缆及交换机等通讯设备。目前AVAYA在华员工约有3500人,并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贝尔实验室中国分部。
继1983年,AVAYA最先推出综合布线系统概念并于1985年推出SYSTIMAX SCS端对端综合布线系统。早在1992年,朗讯已率先把综合布线系统引入中国,其领先的技术及优质的服务,深受国内广大用户爱戴。AVAYA不断推出与综合布线系统相兼容的新产品,随着产品的增加及改良,SYSTIMAX SCS由综合布线系统进一步提升为结构化网联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以铜缆和光纤组成的综合布线系统、无线网络连接系统WaveLAN及数据网络交换器等网络产品。
SYSTIMAX SCS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端对端布线系统,而且每一个元件都能确保提供优越的信道性能,其开放式结构平台为未来的网络技术升级为多媒体应用,ATM和千兆比以太网等技术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确保端对端的连接,每个元件都经过精心的设计与制造。SYSTIMAX元件的生产和质量监督过程完全符合ISO9001国际标准。
SYSTIMAX SCS 综合布线系统由六个独立子系统组合而成,利用星形结构布放线缆,可使任何一个子系统独立地进入综合布线系统。这六个独立的子系统是:
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Subsystem)
干线子系统(Backbone Cabling Subsystem)
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 Subsystem)
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 Cabling Subsystem)
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 Room Subsystem)
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 Subsystem)
如同星形结构中的每一连线一样,每一子系统均为一独立的单元组,更改任一子系统时也不会影响其他子系统。
SYSTIMAX SCS的开放式架构,能支持其他厂家的设备和系统的应用,包括数据终端,模拟和数字电话,计算机主机,可视电话会议系统,多媒体应用,智能化楼宇系统以及其他通用系统设备。
SYSTIMAX SCS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等各方面不仅符合并且优于有关国际标准,包括美国,加拿大,澳洲和欧洲多国的标准,如ISO 11801,TIA/EIA 568,IEC,ATM论坛,ANSI,CISPR,FCC,CSA,FDDI,TPPMD,EN50173,EN55022及EMC等规定。AVAYA更致力于参与中国布线标准的发展。自从1992年开始把SYSTIMAX SCS引入中国以来,AVAYA与中国各部委机构,如邮电部、建筑部、电子部、各大设计院,以及各省市电信管理部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合作。
AVAYA对整个端对端解决方案作出了可靠的保证。凡通过AVAYA验收合格的工程,AVAYA将提供十五年的产品及系统应用保证。最先进的SYSTIMAX GigaSPEED系统的保证更长达二十年。朗讯独一无二的保证对语音、数据、图像,以至复杂的大厦管理系统和电磁兼容性(EMC)作出保证。在由独立EMC实验室执行的测试中证实了SYSTIMAX SCS完全符合欧洲EMC标准的必备要求。
2.2 SYSTIMAX Power Sum解决方案
如果您的网络和大多数网络一样,那么为了支持速度更快的计算机或网络终端设备,更加复杂和庞大的应用程序以及比以往多得多的数据流量,您的网络可能很快就面临很大的压力。您将会面临最不愿看到的结果—网络阻塞、数据重传、网络性能严重下降以及停机时间不断增加。
市场上不断出现了一些速度更快、使用更加简单的应用程序,保证人们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但目前的一些网络结构可能不能满足这些程序对网络带宽的巨大需求。标准的5类布线系统已不能满足应用的需要。但是,朗讯获奖的高性能双绞线铜缆和多模/单模光纤布线系统解决方案能提供到桌面的千兆传输性能。
与其它仅满足5类电缆的最低指标的产品不同,AVAYA的SYSTIMAX Power Sum布线解决方案的设计指标远远超过了国际标准所规定的指标。Power Sum布线解决方案可满足1Gbps以太网(千兆以太网)的要求,并支持到桌面的完全的550MHz宽带视频传输的需要。Power Sum解决方案非常适合那些希望投资最少但同时要保证网络性能的系统。Power Sum是用于测试电缆减少串音干扰以改善铜缆性能的严格测试方法之一。因此,采用Power Sum解决方案可以在100米距离的铜缆中,以622Mbps的速率传送语音、数据和全部77个频道的宽带视频图象。它比传统的5类双绞线电缆的传输速率高4倍。
Power Sum布线产品包括1061非屏蔽双绞线电缆、MPS100信息插座、D8SA跳接线、PATCHMAX分配硬件、1100Power Sum面板以及110配线架系统,它们可使您以最小的网络投资达到最佳的网络性能。在对网络成本要求比对网络带宽的要求更重要时,AVAYA的Power Sum解决方案是最佳的选择。
2.3 SYSTIMAX SCS综合布线系统示意图
YdKZHTIumAAAYiOiHTJlmgAA.jpg (45.21 KB, 下载次数: 4)
10:54 上传
第三章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3.1布线系统总体设计说明
(1) 系统的总体结构
根据客户的要求,科技数码广场的综合布线设计配置情况为:
语音与数据综合考虑。选用AVAYA综合布线产品,Power Sum解决方案为江苏党校提供高速的信息传输通道。楼群子系统采用六芯室外多模光纤,垂直主干采用5类25对线缆、水平子系统全部为超5类产品。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为星型,布线方式采用集中布线。
(2) 总体设计说明
a.数据的插座模块均选择超五类产品,语音及数据水平干缆选择超五类UTP;
b.面板采用单孔或双孔86型面板;
c.数据干缆选择5类25对线缆。
d.管理间数据水平子系统配线架选择24口机柜式连接配线架,在考虑了水平距离的限制的前提下,每栋建筑物考虑设置一个配线间。
e.综合布线主机房设在教学楼的四楼。
f.拟在楼内设一个总配线间用来管理其它楼的光纤接入及该楼的信息点。另在其它楼中各设分配线间,用于管理其楼的信息点。在总配线间与各分配线间之间用光纤连接。各配线间内各配有相应的光纤配线架,通过6芯室内多模光缆相连接。
3.2布线系统设计详述
3.2.1信息点统计
信息点表:
科技数码广场大楼的主要情况如下:
主机房、总配线间、网络核心交换机
面积 1713M
点数 75个语音点75个数据点
面积 1713M
点数 75个语音点75个数据点
面积 1468M
点数 74个语音点74个数据点
面积 1495M
点数 75个语音点75个数据点
面积 1542M
点数 77个语音点77个数据点
面积 1518M
点数 76个语音点76个数据点
面积 1490M
点数 75个语音点75个数据点
面积 1490M
点数 75个语音点75个数据点
面积 1490M
点数 75个语音点75个数据点
面积 1268M
点数 64个语音点64个数据点
3.2.2工作区子系统
(1) 工作区子系统及涉及器件:
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软线)组成,它包括装配软线、适配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I/O之间搭桥。
在进行终端设备和I/O连接时,可能需要某种传输电子装置,但是这种装置并不是工作区子系统的一部分。例如,有限距离调制解调器能为终端与其它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传输距离的延长提供所需的转换信号。有限距离调制解调器不需要内部的保护线路,但一般的调制解调器都有内部的保护线路。
朗讯单孔、双孔面板,此面板为英制86型面板,带语音/数据标识条,带弹簧门以防尘。
MPS100BH-262超五类模块,配合面板使用,此模块为标准的RJ-45接口,兼容RJ-11接口,用于接插计算机网络线或电话线。
(2) 工作区子系统附件
YYKy3DNxagAAYtvH3zNbawAA.jpg (17.4 KB, 下载次数: 4)
10:54 上传
(3) 水平线缆与信息出口的连接:
YfUYhjTWNwAAYhPkeTTzNgAA.jpg (30.14 KB, 下载次数: 6)
10:54 上传
3.2.3水平子系统设计
(1) 水平子系统及涉及器件
水平布线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水平布线子系统与干线子系统的区别在于:水平布线子系统总是处在一个楼层上,并端接在信息插座或区域布线的中转点上。水平布线子系统一端端接于信息插座上,另一端端接在干线接线间、卫星接线间或设备机房的管理配线架上。
1061004CSL超五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用于连接工作区子系统超五类模块及管理子系统110型配线架。它可支持155Mbps~622Mbps速率数据传输 (如高速网络及图像显示),满足客户各种信息传递的要求。
(2) 水平干缆需求:
水平线缆的用量按下式计算:
水平线缆平均长度=(max距离+min距离)÷2×1.1+端接容限(6m)
可布线缆数/箱=最大可订购长度÷水平线缆平均长度
线缆箱数=信息点数÷(可布线缆数/箱)
水平子系统配置表
(3) 水平线缆布线方式
a. 由通信电缆井内配线架采用金属线槽敷设到房间外走廊吊顶内,用金属管沿墙暗敷设至工作区,如下图示:
Yfb0fzS9NgAAYpomiTS*NgAA.jpg (19.06 KB, 下载次数: 6)
10:54 上传
b. 线缆路由走向建议:
明线信息点线缆走向可以通过墙上线槽到距地30cm处。墙上信息点处需在墙内预埋合适管径的管道,并在出线口处预埋固定暗盒,地面信息点处需经线管预埋于混凝土现浇地面内,出口处连接地面插座盒。
机房的线缆可由高架地板下穿过,插座可安装在机房的任意位置,此种方式灵活多变。
3.2.4干线子系统设计
(1) 干线子系统及涉及器件
干线子系统是整个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它提供建筑物的干线(馈电线)电缆的路由。通常由垂直大对数铜缆或光缆组成,它的一端端接于设备机房的主配线架上,另一端通常端接在楼层接线间的各个管理分配线架上。水平干线也可能是一端端接在楼层接线间配线架上,另一端则端接在子配线间的配线架上。
本设计中采用1010050AGY 5类25对UTP作为垂直语音主干,使用多模室外光纤作为数据主干
(2) 垂直干缆用量
垂直主干线缆的计算方法:
垂直线缆长度(单位:米)=(距MDF层数×层高+电缆井至MDF距离+端接容限)×(每层需要根数)
垂直子系统配置表
(3) 垂直线缆布线方式
a. 电缆孔方法:通常将4英寸的刚性金属管在浇注时嵌入混凝土地板,比地板表面高出1至4英寸,电缆捆在钢绳上,钢缆又固定到墙上已铆好的金属条上,当接线间上下对齐时,采用电缆孔方法。这种方法防火,提供机械保护,美观,但灵活性差,成本高,需要周密筹划。
b. 电缆井方法:在每层楼板上开出一些方孔使电缆可以穿过这些电缆井从这层楼伸到那层楼,电缆捆在钢绳上,钢绳靠墙上金属条或地板三角架固定,可以让粗细不同的各种电缆以任何组合方式通过。这种方法灵活,占用面积小,但难于防火,安装费用高,可能破坏楼板的结构完整性。
YaSosTIqmAAAYqIutjJVlwAA.jpg (23.29 KB, 下载次数: 5)
10:54 上传
3.2.5管理子系统设计
(1) 管理子系统及涉及器件
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配线架、信息插座式配线架以及相关跳线组成。管理点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你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
通过卡接或插接式跳线,交叉连接允许你将端接在配线架一端的通信线路与端接于另一端配线架上的线路相连。插入线为重新安排线路提供一种简易的方法,而且不需要安装跨接线时使用的专用工具。
互连完成交叉连接的相同目的,只是使用带插头的跳线、插座和适配器。
配线间设备:
110AB2-100FT 100对AB型交叉连接配线架支持语音和数据传输;
CCW-F1/24一对语音跳线用于连接水平语音电缆和垂直语音电缆;
另外,本系统还配置了部分快接式语音跳线、数据跳线用于语音与数据的快速连接,119P8CAT5为数据跳线,110P2CAT5为语音跳线。
(2) 配线间设计建议
分配线架(IDF)为挂墙式,尽量靠近竖井(或楼层间的垂直通道)。布线系统涉及大量线路的连接,这样大量的连线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PDS色标标记方案系统而科学地规定了怎样根据参数和识别步骤,查清交连场的线路和设备端接点。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文档,色标标记方案是以后的布线管理重要的技术依据。
PDS色标标计方案示意图如下:
Yc2qjDEBlwAAYvyYiTGhmgAA.jpg (19.87 KB, 下载次数: 6)
10:54 上传
配线间应尽量保持室内无尘土、通风良好、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x应符合有关消防规范、配置有关消防系统。室内应提供UPS电源配电盘以保证网络设备运行及维护的供电。每个电源插座的容量不小于300W。弱电竖井原则上应位于配线室内。配线室不应小于2.5x2平方米。
3.2.6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1) 设备间子系统及涉及器件
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的跳线电缆、适配器组成,它把中央主配线架与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如PBX,网络设备和监控设备等与主配线架之间的连接。通常该子系统设计与网络具体应用有关,相对独立于通用的结构布线系统。
110PB2-900FT 900对PB型交叉连接配线架支持语音传输
(2) 设备间设计建议
总配线架设置在2层主机房的相应位置,总配线架为墙装配线架。总配线架的位置尽量选在靠近入线口处。
设备间子系统是整个配线系统的中心单元,它的布放,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是否适当都直接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和使用的灵活性。应尽量保持室内无尘土、通风良好、室内照明不低于150Lx,载重量不小于100每平方米。应符合有关消防规范、配置有关消防系统。室内应提供UPS电源配电盘以保证网络设备运行及维护的供电。每个电源插座的容量不小于300W。
3.3系统设计总体结构图(见附图)
Yb*BJjImngAAYuzBJjI4mwAA.jpg (29.64 KB, 下载次数: 8)
10:54 上传
第四章 工程测试
4.1综合布线系统标准及规范
超五类布线系统的测试方法与测试标准:
EIA/TIA 568A 北美布线标准
ISO/IEC 11801 国际布线标准
TSB-67 4对UTP现场测试规范
4.2测试基本要求
从工程的角度讲,测试分两步骤进行。第一,验证测试。验证测试一般是在施工的过程中由施工人员边施工边测试,测试目的是保证所完成的每一个连接的正确性。这是线缆连接性能的测试。该测试只检测链路的通与断,而没有具体的测试参数,是为下一步的测试做准备。第二,链路或信道的认证测试。系统安装完成后,我们严格按照北点网络公司的要求对所有的UTP及光缆的水平子系统和垂直干线子系统必须100% 的进行测试。
4.3 UTP布线系统测试
4.3.1基本链路测试模型
1、水平子系统的测试,包括所有的水平基本链路布线和组件,并且两端测试线不能超过2m。按国际标准要求北电公司推荐优先进行三连接点的永久链路模型的超五类测试。根据实际情况,在该布线系统中完成二连接点测试。
2、垂直干线子系统的测试,包括所有的主干基本链路的所有组件,并且两端测试线不能超过2m。
YYOcHTJlmAAAYlGbHTKEmAAA.jpg (16.34 KB, 下载次数: 4)
10:54 上传
4.3.2信道测试测试模型
1、水平子系统的测试,支持高速应用时,测试包括所有的水平信道组件(包括两端的设备线和跳线),信道总长不超过100m。
2、垂直干线子系统的测试,支持高速应用时,测试包括所有的主干信道组件(包括两端的设备线和跳线),设备线加跳接线总长不超过15m。
4.4光纤部分测试
4.4.1用光时域反射计测试光纤系统(OTDR)
一般的光纤系统都包括有光纤、接头、粘接和接插板等。采用光时域反射计测试光纤系统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用光时域反射计测试光纤系统可以识别出由于拼接、接头、光纤破损或弯曲及系统中其它故障所造成的光衰减的位置及大小,可以分析出整个综合布线中的故障和潜在的问题。
从原理上讲,光时域反射计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它向光纤系统发送一个光脉冲,并检测被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当光脉冲沿着光纤向前传播时,光纤中任何一个不连续点都会把一部分光反射回来。测出返回来的交信号的时间和大小,就可以知道光纤中的六种基本参数;光纤距离、光纤的损耗、不连续点的结构回波损耗、链路损耗及链路的结构回波损耗等。
4.4.2用光功率计测试光纤系统
光源接到光纤的一端发射测试信号,另一端连接交功率计测量发来的测试信号,仪器显示功率与真实输入功率之间形成一个线性关系。但是功率测量设备有一个共同的缺陷高功率电平时光检测器呈现饱和,因而,增加输入功率并不能改变所显示的功率值。低功率电平时,只有在信号达到最小阈值时,才能检测到信号。在高功率和低功率之间,常见偏移误差,它使仪器恒定的读出一个稍高或稍低的功率值。
光纤的衰减是我们经常要测量的参数之一。光纤的衰减主要是由光纤本身的固有吸收和散射造成的,通常用光纤的衰减系数α来表示,单位是dB/km。
单模光纤的衰减系数在1550一般为0.5 dB/km;在1300为1 dB/km;在850时为3 dB/km。
1、测试参考标准:ISO/IEC11801
2、对于光纤布线对每芯光纤链路,均需测试三种参数:衰减,长度及极性。极性在测试衰减时确定。
3、所有光纤测试线必需由测试仪生产商或西蒙公司生产或组装。
4、对于62.5/125微米或50/150微米的多模光纤,测试水平子系统和干线子系统布线时,应在850nm在1300nm两种波长下测试,对于单模光纤,应分别在1310nm和1550nm波长下进行测试。
5、所有水平和主干电缆应该测试长度,使用OTDR ,或在特殊情况下,简单从电缆的护套上有关长度刻度来估算其光纤布线长度。
6、最大衰减不能超过以下值:
对于62.5/125或50/125微米多模光纤水平链路:在850nm 或1300nm时, 最大衰减不能超过 2.0dB
多模或单模主干链路长度超过90米时,衰减极限值应该由以下公式计算:链路衰减极限值(db)=光缆衰减+连结头衰减+光纤接续器衰减,其中:
光缆衰减(db)=衰减系数(db/km)*长度(km)
衰减系数:参考如下:
3.5db/km @850nm for 62.5/125 um or 50/125 um
1.0db/km @1300nm for 62.5/125 um or 50/125um
1.0db/km@1310nm for singlemode inside plant cable
1.0db/km@1550nm singlemode inside plant cable
0.5db/km@1310nm singlemode outside plant cable
0.5db/km@1310nm singlemode outside plant cable
连接头衰减(db) =连接头对数 * 连接头损耗
光纤接续器衰减(db)=光纤接续器个数 * 光纤接续器损耗
4.4.3测试数据与分析
尽管超五类布线系统的国际标准尚未公布,但ISO/IEC 在1997年已经就这些指标在业界进行过讨论。自1997年开始到现在,超五类/E级的主要性能指标并没有多大变化。各测试仪器厂商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有关综合布线超五类/E级的主要技术指标开发各自的测试仪器。其主要测试指标如下:
连线图(Wire Map)
长度(Length)
衰减(Attenuation)
近端串扰(Next)
对于以上参数,如果现场测试仪报告为PASS,就需记录和移交申请保证。而如果报告为PASS*,FAIL*和FAIL则不能记录和申请保证。必须重新安装,直至PASS。
作为注册信息的一部分,所有要保证的UTP基本链路和信道的测试数据和测试结果以电子版形式提交。
我公司采用Fluke测试仪对系统进行测试,此测试仪满足标书中对铜缆、光缆的测试方法的要求。Fluke测试仪测试数据储存格式为txt文件。
第五章 安全施工与文明施工
施工过程中的文明程度和安全措施,反映施工单位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水平。XXX公司对此极为重视。在对使工人员不断进行文明与安全教育的同时,制定和完善各项施工制度和操作规程。职工的文明与安全意识在施工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的经验是,根据具体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是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5.1安全施工
安全施工计划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建设单位建筑物内部的一切设备和设施在施工期间的安全运行以及我公司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XXX得力公司对所有符合工作范围的安全负责。公司的员工以及工程施工人员,在整个项目工程的执行周期内,都将严格按安全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1. 施工中涉及到其他专业的设备(如吊顶内的一切管线和设备件中的各种设备),未经允许不得改变起原状态。对影响到施工的必须请示甲方,得到批准后方可移动或关闭影响施工的设备。
2. 进入办公室施工,必须得到工作人员的允许。室内施工要避免或减少噪声,工具要轻拿轻放。对声音比较大的工作,要事先向办公室工作人员打招呼。工作完毕,立刻恢复工作面原状(如办公家具扳回原位、清理施工造成的灰尘等)。
施工人员要着装整齐,礼貌待人。高空作业要系安全带。必要时戴安全帽。
5.2文明施工
文明施工主要体现在施工期间尽量减少或避免由于施工给甲方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工作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例如噪音和卫生。
在本网络施工中,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噪音不会给甲方带来不必要的影响,但是施工卫生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注意楼道内和室内的墙面和吊顶的卫生,不能因施工将其造成污染。一旦弄脏必须立即清除干净。施工期间的遗留物随时清理,施工完毕恢复原状,不留任何施工痕迹。
为了保证文明施工的贯彻执行,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将有专人负责具体事宜落实。
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将时刻监督文明施工和安全施工,随时和甲方的工程技术人员解决有关施工中的问题。消除不安全隐患。保证整个施工的顺利进行。
第六章 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6.1 支持及服务体系组织结构
XXX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和长期建立的完善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其中包括技术响应中心等部门)为用户提供卓越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包括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和服务,支持及服务体系组织结构包括总经理、项目经理、响应中心、技术部、工程部。
——总经理
总经理负责一切XXX公司的业务,同时负责确保XXX公司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作为专职代表负责XXX公司与项目客户之间保持紧密的联系,同时提供XXX公司的各种产品资料,协助客户选择所需的软硬件等,并作为客户日后与XXX公司的联络员。所有参与项目的工程师和其它人员均由他来指派,并负责向高层管理人员汇报项目的进展情况,并为该项目的总体负责人。
XXX公司将指派优秀的技术人员作为该项目的总体负责人,将对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综合布线项目建立客户档案,经常就客户在业务上的问题、产品更新的要求、未来的业务计划同有关公司联系,通过与国内外公司的技术合作保证客户项目顺利进行。
——响应中心
响应中心由一批专业的技术服务顾问组成,以其对产品和服务的深刻认识,和丰富的经验,为现场的工程师和客户提供一周7天,一天24小时的热线技术服务,并对所有咨询的问题都由响应中心进行归档、监视和跟踪。
—— 技术部
为系统的一切设备提供除系统安装外的技术支持及服务,包括故障诊断、性能分析、系统升级及用户培训等。
——工程部
工程部拥有先进的测试设备,专门负责系统的安装、调试及配置,负责整个项目工程的实施直至工程通过验收。
6.2 技术支持与服务策略
XXX公司拥有一批技术力量雄厚、受过良好培训并富有经验的工程师,能为客户提供优质支持和服务。
XXX公司建立热线服务电话,一旦接到维护请求可以迅速予以响应。并争取在两个工作日内解决问题,如未能解决,本公司提供与接受维修的同种功能设备进行替换,争取不耽误您的正常工作。
6.3 技术支持与服务内容
XXX综合布线技术支持与服务的主要内容如下:
例行维护、备件服务、保修服务等
6.3.1 热线服务
热线服务人员为XXX公司技术专家,将回答XXX提出的各种技术问题。此外,XXX公司技术部对某些无法通过电话回答的问题,将保证在短时间内派人到现场对北京机械工业学院项目进行现场服务,协助厂家与用户对故障进行诊断与维护。
热线服务利用现代通讯手段提供远程咨询、技术协助服务,其通讯手段主要有热线电话、传真、E-mai等。
XXX综合布线工程热线服务,其主要服务内容及要求如下:
1.链路服务
XXX公司的热线服务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在接到用户通知电话以后,应详细询问故障现象和出现故障的具体位置。并立即将情况通报西蒙公司。XXX公司的热线服务人员不得主动挂断电话,直到问题得到解决或解答为止。对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在下述三种情形下,可暂时中断电话,但技术人员必须立即予以记录、呈报、跟踪并派专人前往现场。
用户需要对故障予以进一步诊断而暂时中断通话,随后热线技术服务人员必须主动电话联系,以便确定原因或故障排除或进一步热线帮助。
用户通过咨询已将故障排除,服务人员可暂时中断电话。但中断后二十四小时内需再主动确认一次。
热线服务无法解决的问题,服务人员或工程技术人员要通知用户,公司将派何人、利用何种交通工具何时到达现场。
2.更换设备:
用户因更换设备需要公司变动跳线时,可通过热线服务电话咨询,我公司技术人员根据技术文档,对用户的问题给予解释,协助用户完成此项工作。
6.3.2 现场服务
现场技术支持服务主要有如下情形:
热线服务无法解决的故障,XXX公司需4小时内做出响应,决定是否派人前往现场。
例行维护分为定期例行维护和不定期维护,定期例行维护第一年每季度不得少于一次,其它正常运行期每年不得少于二次。当由于维护不当所造成的故障频率大于定期例行维护期时,采用不定期维护,不定期维护的频率大于事故的平均频率。
加载新的应用或有新的扩展时,均需进行现场服务,XXX公司有责任和义务配合第三方工作。
6.3.3 例行维护、备件服务、保修服务
例行维护按上述现场服务方式所述。
保修期和维护期的要求必须符合《产品法》、《消费法》对耐用消费品的要求,即至少保修壹年,维护拾年。
备件服务。对出现故障或损坏的连接件提供服务。
6.3.4 保修服务
对出现故障或损坏的连接件提供保修服务。
第七章 工程验收
7.1工程验收程序
工程验收应成立工程验收小组。工程验收小组由施工单位和甲方人员共同组成。验收内容应包括实地勘察、检查竣工资料和抽查测试数据等。
7.2 提交竣工资料
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在工程验收前,将工程竣工资料一式二份交给建设单位。
布线系统工程的竣工技术资料应包括一下内容:
1. 安装工程量
2. 工程说明
3. 设备、材料明细表
4. 施工中更改后的施工设计图
5. 认证测试的测试报告
6. 布线系统信息点分布平面示意图和配线架端口分配示意图
7. 施工过程中,需更改设计或采取相关措施,由建设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双方洽商纪录
以上提交的技术文件要保证质量,做到外观整洁,字迹清晰,数据准确,内容齐全。如有必要,提供有关电子文档。
& & & & & & & & & & & & & & & &
该贴已经同步到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40
木有可以下载的文档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4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4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20
感谢分享。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50
不错 收藏了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30
{:soso_e113:}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70
{:soso_e113:}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150
&成长值: 1572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4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70
在线时间 小时
阅读权限80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扶贫业务管理子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