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月男婴膀胱炎可以做排尿慢性膀胱炎能治愈吗尿道造影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徐卯升大夫本人发表
能否做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
状态:就诊前
病情稳定2周左右再做。
状态:就诊前
徐主任,您好。患儿现在6周岁,女孩。10年出生后查出有膀胱输尿管反流(左肾2级),近4年没有尿感,今年4月10日出现尿频尿痛,查出尿感后口服头孢3天,停药1周再次出现尿频尿痛,查出尿感后口服头孢14天,(因期间发烧38度1天),停药1周再次出现尿频尿痛。5月10日在贵院做过肾静态显像 断层扫描(附件),目前方案:先服3天头孢,尿常规正常后改预防性用药。我们目前该如何进一步诊治?谢谢。
疾病名称:反复尿路感染&&脊髓栓系&&
希望得到的帮助:情问该怎么治疗
病情描述:宝宝现在快5个月了,两个多月前在省儿童医院做了脊髓栓系手术,后来就反复几次尿路感染主要是发烧,这次又低烧,可是暂时没有尿残余还是有尿路感染,现在输三天液药物治疗。请问这是什么问题引起...
疾病名称:尿路感染&&
希望得到的帮助:我是通过养生堂听您讲的这个尿路感染,替我妈妈咨询,希望您给予帮助
病情描述:尿路感染两三年时间,反复发作,用药好转,停药后上火,喝水少就反复。发作时,上厕所疼,有尿血现象,输液用的药是头孢三,甲硝唑。用药后病情减轻。在养生堂上听您讲的
呋喃妥因 这个药,不知...
疾病名称:反复阴道炎和反复尿路感染&&
病情描述:和您通过电话 想问您说的那个北大妇科的专家怎么在好大夫上没找到 还有我说周三去找您 但我有症状撑不了 输了五天水 请问什么时候可以去找您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徐卯升大夫的信息
小儿泌尿系统畸形,如肾积水、 尿道下裂、尿道上裂、两性畸形、膀胱输尿管返流等畸形的诊治
徐卯升,男,主任医师,教授,1963年出生,1986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1991年12月~1993年11月在日本顺天堂大...
徐卯升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小儿泌尿科可通话专家
小儿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儿童医院
上海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副主任医师
上海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
西安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儿童医院
尿路感染注意事项&&& 如何看尿常规化验单?尿常规检查对于患者的临床意义何在?这些问题是尿常规化验者想要了解的问题。其实尿常规检查是医院中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之一,在临床上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尿常规化验单可以直接、迅速的反应泌尿系统、肾脏代谢等情况。因此,定期做尿常规检查,学会看尿常规化验单对于自身及时发现泌尿系统疾病、肾脏损伤等有着较强的参考价值和临床意义。
尿常规化验单上各指标临床意义&&& 尿常规化验单上的指标包括:白细胞、酮体、亚硝酸盐、尿胆原、胆红素、蛋白质、葡萄糖、尿比重、隐血、PH、维C这十一种。具体临床意义如下:1、尿白细胞(U&LEU)  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正常参考值:<5个/HP。&&&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急&吐肾炎、肾盂肾炎、膀肮炎、尿道炎、尿道结核等。2、尿酮体(U-Ket)&&&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3、尿亚硝酸盐(NIT)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膀肮炎、肾盂肾炎等。 4、尿胆原(URO或UBG) 正常参考值:弱阳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等。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5、尿胆红素(U-BIL)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胆石症、胆道肿瘤、胆道蛔虫、胰头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导致的肝细胞性黄疽。6、(R-PRO)&&&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移植术后等。此外,药物,汞、铺等中毒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也可见阳性。7、葡萄糖(U&Glu)&&& 正常参考值:阴性(-)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内含糖量为0.1~0.3克,最高不超过0.9克,定性试验为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垂体前叶机能亢进、嗜细胞瘤、胰腺炎、胰腺癌、严重肾功能不全等。此外,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等,也可出现应激性糖尿;过多食入高糖物后,也可产生一过性血糖升高,使尿糖阳性。8、尿比重(SG)&&& 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故测定尿比重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 正常参考值:1-5岁 1.010-1.014;5-8岁,1.010-1.019;8-14岁 1.010-1.025;14岁以上至成人 1.002-1.030&&&&临床意义:尿比重减低: 常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等。尿比重增高: 多见于糖尿病、高热、呕吐、腹泻、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及心力衰竭等。9、尿酸碱度(U&pH)&&
&&& 正常参考值:尿pH值(酸碱度)在5.5~7.4之间,一般情况下在6.5左右。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 临床意义:尿pH值小于正常值:常见于酸中毒、糖尿病、痛风、服酸性药物;尿pH值大于正常值:多见于碱中毒、膀胱炎或服用重碳酸钠等碱性药物等。10、隐血(U&BLO)&&& 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还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急慢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癌、血友病等。11、维C&&&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维生素c受食物影响,食物中如果维C含量高,尿中就有可能高于正常值这个是正常的。尿常规化验单上指标分类&&& 尿常指标大致可分为四大类:肾病类、糖尿病类、泌尿感染类以及其他疾病类。肾病类指标&&& 酸碱度(pH)、比重(SG)、隐血或红细胞(BLD、ERY)、蛋白质(PRO)和颜色(COL)。正常参考值分别为:4.6~8.0、1.005~1.030,阳性、阴性,淡黄色至深黄色。这些指标的改变可能提示有肾功能损害。糖尿病类指标 &&& 酸碱度(pH)、蛋白、比重、糖(GLU)和酮体(KET)。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相关并发症和机体一些器官是否受到损害,如是否出现酮血症等。正常情况下,尿糖和酮体为阴性。 泌尿感染类指标&&& 白细胞(WBC)、隐血或红细胞、亚硝酸盐(NIT)、颜色和浊度(TUR)。当泌尿系统受到细菌感染时,尿中往往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尿液颜色或浊度也发生改变,亚硝酸盐有时也会为阳性。化学检测尿白细胞和隐血或红细胞只起过筛作用,临床以镜检结果为准。 其他疾病类指标 &&& 主要是酸碱度、比重、胆红素(BIL)、尿胆原(URO)、颜色及其他指标。胆红素和尿胆原两项指标反映肝脏代谢血红素的能力和数量。正常情况下,尿胆红素为阴性,尿胆原为弱阳性。以上指标增高时,往往提示黄疸,尿液颜色呈黄绿色。 专家提示:尿液常规分析化验单上一些项目后面出现&1+&或&3+&&&或+、+++,表面化验结果为阳性;相反,如果是&-&就表示检查结果为阴性。在阅读报告时,要客观地分析报告,因为有许多干扰因素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饮食因素、尿液中的一些干扰物等。当尿常规检查出现异常时,请不要太紧张和太忧虑;同样,当出现和临床表现不一致的检验结果时,也不要盲目乐观。一定要配合临床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分析,以免延误疾病的诊断。
发布于日 15:36 |
阅读数(8940)
&&& 由于泌尿系统的梗阻导致肾盂与肾盏扩张,其中潴留尿液,统称为肾积水。因为肾内尿液积聚,压力升高,使肾盂与肾盏扩大和肾实质萎缩。如潴留的尿液发生感染,则称为感染性肾积水;当肾组织因感染而坏死失去功能,肾盂充满脓液,称为肾积脓或脓肾。造成肾积水的最主要的病因是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 &&& 病因&&& 肾积水的原因分成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以及泌尿系外与下尿路病因造成的肾积水。&&&& (一)先天性的梗阻病因有①节段性的无功能:由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或上段输尿管有节段性的肌肉缺如、发育不全或解剖结构紊乱,影响了此段输尿管的正常蠕动,造成动力性的梗阻。此种病变如发生在输尿管膀胱入口处,则形成先天性巨输尿管,后果为肾、输尿管扩张与积水。②内在性输尿管狭窄:大多发生在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段通常为1~2mm,也可长达1~3cm,产生不完全的梗阻和继发性扭曲。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在梗阻段的肌细胞周围及细胞中间有过度的胶原纤维,久之肌肉细胞被损害,形成以胶原纤维为主的无弹性的狭窄段阻碍了尿液的传送而形成肾积水。③输尿管扭曲、粘连、束带或瓣膜样结构,此可为先天性也可能为后天获得,常发生在肾盂输尿管交界处、输尿管腰段,儿童与婴儿几乎占2/3。④异位血管压迫约1/3,为异位的肾门血管,位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的前方。其他有蹄铁形肾和胚胎发育时肾脏旋转受阻等。⑤输尿管高位开口: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因肾盂周围纤维化或膀胱输尿管回流等引起无症状肾盂扩张,导致肾盂输尿管交界部位相对向上迁移,在术中不能发现狭窄。⑥先天性输尿管异位、囊肿、双输尿管等。&&&& (二)后天获得性梗阻&①炎症后或缺血性的导致局部固定。②膀胱输尿管回流造成输尿管扭曲,加之输尿管周围纤维化后最终形成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或输尿管的梗阻。③肾盂与输尿管的肿瘤、息肉等新生物,可为原发也可能为转移性。④异位肾脏(游走肾)。⑤和外伤及外伤后的疤痕狭窄。&&&& (三)外来病因造成的梗阻外来病变造成的梗阻包括动脉、静脉的病灶;女性生殖系统病变;盆腔的肿瘤、炎症;胃肠道病变;腹膜后病变(包括腹膜后纤维化、脓肿、出血、肿瘤等)。&&&& (四)下尿路的各种疾病造成的梗阻&如增生、膀胱颈部挛缩、尿道狭窄、肿瘤、结石甚至于包茎等,也都会造成上尿路排空困难而形成肾积水。 &&& 临床表现 &&& (一)&&&无症状性肾积水&这是指处于静止状态的肾积水,可多年而无表现症状,直至发生继发感染及造成邻近器官的压迫症状才被发现。&&&& (二)有症状的肾积水&①疼痛:腰部疼痛是重要症状。在慢性梗阻时往往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腰部钝痛。大多数急性梗阻可出现较明显的腰痛或典型的肾绞痛。有个别病人虽发生急性双侧性梗阻或完全梗阻,但并不感到疼痛。Dietl危象:指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造成间歇性肾积水,少尿与多尿呈交替出现,当大量饮水后出现肾绞痛、恶心、呕吐。在儿童,肾积水常表现腹部肿块,上腹部突发剧烈疼痛或绞痛,继之有多量小便;当疼痛缓解则肿块缩小甚至消失。②肾肿大与腹块:慢性梗阻可造成肾脏肿大或腹块,但并不一定有其他症状,长期梗阻者在腹部可扪及囊性肿块。③多尿和无尿:慢性梗阻导致的肾功能损害可表现为多尿,而双侧完全性梗阻、孤立肾或仅一个肾有功能者完全梗阻可发生无尿。部份梗阻时尿量可大于正常,表现为明显的多尿,而肾结石如间歇性阻塞肾盂时,可出现间歇性多尿。在多尿时,伴有腹块消失或腹胀痛缓解。④血尿:上尿路梗阻很少引起血尿,但如梗阻原因为结石,肿瘤则在肾绞痛的同时出现血尿。在部份梗阻的病例,表现为间歇性梗阻,当绞痛出现后则尿量增多,并可产生血尿。在有继发感染时也可伴有血尿或脓尿。⑤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胃钠减退等):出现于两种情况:一种是急性上尿路梗阻时反射性的胃肠道症状;另一种为慢性梗阻的后期肾功能减退造成尿毒症引起的胃肠道症状。⑥继发性顽固性尿路感染:梗阻的尿路一旦继发感染,常很难治愈,易复发,发作时常有畏寒、发热、腰痛,并会延伸至下尿路形成膀胱刺激症。&&&& (三)体征&最主要的是上尿路梗阻形成肾积水后发生肾区饱满叩痛,甚至扪及肿块。如为不完全梗阻造成的间歇性梗阻,则可造成间歇性可扪及的腹块。一般的肾积水肿块,质不坚,无触痛,表面光滑无结节;并发感染时则出现疼痛、触痛及全身性感染症状与体征。 &&& 诊断 &&& (一)&&&病史&由于其临床表现与梗阻部位、时间、发生快慢、有无继发感染及原发病变的性质有关,为此在诊断时应注意:①在早期或隐性慢性的梗阻可能无症状;②病人的敏感程度与其症状的发现有密切关系。对于腹块、慢性腰背酸胀、难治性顽固性的尿路感染、不明原因的低热等患者均应考虑有上尿路梗阻存在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对于儿童间歇性腹块与多尿者更应重视。&&&& (二)体征&可从肾区叩痛、肿块、腹块等体征中进一步检查确定是否有上尿路梗阻存在。&&&& (三)实验室检查&①尿液常规检查:早期轻度的肾积水患者尿常规可正常,当发展到肾盏扩大时可出现血尿与蛋白尿。大量的蛋白尿与管型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不常见。②肾功能测定:单侧上尿路梗阻肾积水患者肾功能检查一般由于对侧的代偿而不出现异常,酚红试验与靛胭脂排泄性测定如表明有损害则说明双侧肾脏损害。当严重的双侧肾积水时,尿流经过肾小管缓慢,就有大量的尿素被再吸收,但是肌酐一般不吸收,这就导致尿素与肌酐之比超过正常的10∶1。当肾脏实质破坏严重影响肾功能时,血肌酐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均将上升。③贫血:在双肾积水肾功能减退时出现。&&&& (四)X线检查&①尿路平片:显示一增大的肾影,如尿路出现钙化影提示肾输尿管有结石造成梗阻。②静脉肾盂造影:除肾功能已严重损害一般均可提供较详尽的资料,从中可了解梗阻的部位及原因;肾盂、肾盏与输尿管扩张的程度;从肾积水肾皮质的厚度与其显影的密度大致可估计肾脏的功能。如作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并同时电视录相与电影可动态观察肾,输尿管的蠕动功能,以分辨其为机械性还是动力性梗阻。并可对两侧的蠕动功能加以比较。③逆行肾盂造影:对肾功能不佳,静脉尿路造影显示不佳者可作逆行造影以了解梗阻部位、病因及梗阻程度,但必须警惕逆行插管造影时将细菌带入积水的肾脏引起脓肾,或是由于插管及造影剂的刺激使梗阻部位的粘膜水肿,加重了梗阻的程度从不完全变成完全。④经皮穿刺肾输尿管造影:对于静脉造影显影不理想,逆行造影失败或不宜作逆行造影者,可经腰部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积水的肾脏顺行造影,以了解梗阻部位与程度,对梗阻近端输尿管与肾盂的情况,并可同对采集的尿液作细胞学检查及培养,也可留置导管作尿液引流。⑤血管造影:凡怀疑梗阻与血管畸形病变有关的患者,按需要可作肾血管、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或肾静脉造影,以了解梗阻原因与血管的关系。从血管造影中还可了解肾脏的血供、肾皮质的厚度等资料。⑥膀胱尿道造影:对双侧肾输尿管积水患者作此造影可了解是否有膀胱输尿管逆流及神经病原膀胱等病变。&&&& (五)超声检查。可了解肾、输尿管积水的程度,肾实质萎缩程度,也可初步探测梗阻的部位与原因,并可指导作穿刺造影。&&&& (六)放射性核素检查&①放射性核素肾图:在梗阻性肾图其血管相与分泌相有一定程度压抑,这与梗阻的严重程度及梗阻时间有关,主要表现为排泄相下降迟缓。肾图有助于估计双肾功能及梗阻程度的差别,但不能作定量分析。②131I扫描&照相揭示核素摄入差:放射性核素经过肾皮质的缓慢传送在肾盂中有闪烁积聚。&&&& (七)CT&可了解梗阻的部位,有助于对梗阻病因的探测,能清晰显示肾、输尿管的扩张程度及肾皮质的厚度。并可同时作两侧的结构与功能的比较。&&&& (八)经皮肾镜与输尿管镜检查&可作梗阻部位腔内观察,并可经此作活检及扩张、切开、插管等治疗,也可经此作肾造瘘。&&&& (九)膀胱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双侧输尿管开口及插管分侧收集尿液进行肾功能化验、尿素的定量分析、酚磺酞或靛胭脂的比色试验,并可从尿量推测肾盂容量经插管作逆行造影。&&&& (十)肾盂内压测量&经皮肾穿刺插管(>F18)同时自尿道内插一F12~14导尿管留置于膀胱,保持开放以引流膀胱内液体,用生理盐水或造影剂以10m1/min的流速注入肾盂,直到液体充满上尿路和注入肾盂及膀胱流出的速度(均为10ml/min)相等时,经肾盂的Y型接管连接测压管记录肾盂内压(肾盂绝对压力)。同时由导尿管测出膀胱压力,将肾盂绝对压力扣除腹腔压力(膀胱压力)即为相对压力,正常为1.18~1.47kPa(12~15cm)H2O,>1.47kPa(15cmH2O)提示有轻度梗阻:>2.16kPa(22cmH2O)示有中度梗阻,>3.92kPa(40cmH2O)为严重梗阻。&如在测压同时注入造影剂,还可同时拍片或录像以了解梗阻部位与原因。 &&& 治疗 &&& (一)治疗目标&在针对病因的消除基础上解除梗阻,改善肾功能,缓解症状,消灭感染,尽可能修复其正常的解剖结构。&&&& (二)治疗的估计&①年龄:婴幼儿应尽早处理,青壮年可适当观察,如有进展应及时手术,50~60岁以上宜早期考虑手术治疗以保留健全的肾功能。②对肾功能与梗阻的估计:a.至少保留1/5的正常肾组织才能维持生命的最低限度功能,如非必要,尽量不作肾脏引流,以防感染的产生。b.对于无症状无感染的肾积水患者,可每6~12个月用B超、CT及静脉肾盂造影复查观察,如无进展可暂不手术。c.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可能造成结石,因此在取除结石的同时,必须探查是否存在形成结石的病因。如有狭窄,应同时纠正。③对肾内与肾外肾盂手术的估计:肾内型肾盂处理较困难。④双侧积水的手术时机:在双侧肾盂积水无感染时,可先处理功能差的一侧,使对侧持续处于功能负荷的代偿肥大下。对手术一侧肾脏在一定的刺激下恢复较好。对于伴有感染者,则宜选择严重一侧先行手术,并应尽快作对侧。如果仅为功能较好的一侧感染,则应优先考虑手术,以最大限度保留肾功能,控制感染,另一侧在稳定病情后再考虑手术。&在一侧功能较好的肾脏有肾盂积水,但尚可以整形手术力争挽回肾功能,应首先考虑手术。若对侧肾已毁损而无功能,则必需待手术侧的肾脏功能恢复,病情稳定后方可决定是否即行截除。&&&& (三)治疗的方式:&1.局部处理:对于梗阻部位的病变可用局部处理解决者,如粘连分离,纤维索带切断,血管移位再吻合,结石摘除等。对于局部压迫过长已造成输尿管局部发育严重受损时,应将此段输尿管切除再吻合。&2.对于梗阻已造成肾脏严重积水时,需先作造瘘引流。&3.整形手术:必须掌握整形手术的要点:①使肾盂输尿管吻合处在肾盂的最低点。②肾盂输尿管吻合口应构成漏斗状。③修复时应切除周围纤维、粘连、疤痕组织,但勿损伤血供。④切除多余的肾盂壁,保持一定的肾盂张力。如肾积水过大,则可将较薄的肾皮质处内翻摺叠后固定,以缩小肾内容积。⑤为减少吻合口漏尿,可置双猪尾巴导管。为避免由于漏尿及溶血郁结而形成吻合口周围疤痕纤维化,可在吻合口外放置负压吸引管充分引流。⑥整形手术方式很多,但目前从病因病理学角度出发认为以将病段切除再吻合为佳。
-----------------------------------------------------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
&&& 小儿肾积水的原因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继发性是指继发于严重的膀胱输尿管返流、下尿路梗阻、炎症、外伤性狭窄等所致的梗阻。原发性是指原发性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junction&obstruction,UPJO),是小儿肾积水的常见原因。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可见于各个年龄组,约25%见于1岁内,胎儿期肾集合系统扩张80%以上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极少数在青少年或成年获诊。男女之比为5:1,左侧多见。北京儿童医院报告一组497例,21%在1岁内确诊,10%在10岁以上,左侧293例,右侧112例,双侧92例。&&& 【病因】 &&&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病因常见以下几种: &&& 1.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90%以上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狭窄段长约2cm,部分长3-4cm,有时见多个狭窄,个别狭窄仅长数毫米,全长狭窄也有报道。 &&& 2.高位输尿管开口&输尿管开口高位致肾盂引流不畅,有时合并输尿管狭窄或迂曲。 &&& 3.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瓣膜&盂管连接部有一皱襞内含肌肉形成瓣膜引起梗阻。 &&& 4.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息肉&息肉呈海葵样造成连接部梗阻。 &&& 5.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压迫&来自肾动脉主干或直接来自腹主动脉供应肾下极的迷走血管或副血管跨越输尿管使之受压。 &&& 6.原发性输尿管动力性梗阻&由于输尿管或肾盂蠕动功能异常所致。&&& 【病理及发病机制】 &&& 近年来应用电子显微镜镜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平滑肌细胞异常。正常肾盂输尿管的平滑肌细胞排列成束,紧密连接。肾盂肾盏的近侧部有一种特殊的平滑肌细胞,能够接受尿液刺激产生电活动称为起搏细胞(pace-maker&cells)。起搏细胞产生的电活动自上而下传导,引起肾盂及输尿管的蠕动而将尿液向下传送。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时,平滑肌细胞被异常增多的胶原纤维和基质包绕,失去正常排列,细胞间电活动被阻断,影响了蠕动。扩张肾盂壁上也存在此种病理改变。也有学者指出狭窄段平滑肌细胞内缺乏肌微丝和致密体导致平滑肌细胞收缩功能障碍。另外,狭窄的原因可能与胎儿血管压迫致局部发育停滞、输尿管管化不全、狭窄段环行肌肉发育中断等有关。&&& 【临床表现】 &&&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症状出现的早晚与梗阻程度有关,梗阻越严重,症状出现越早。主要表现为: &&& 1.腹部包块&新生儿及婴儿约半数以上以无症状包块就诊,75%的患儿可扪到包块。包块光滑、无压痛、中等紧张、偶有波动,部分病例有包块大小的变化,如突然发作的腹痛伴腹部包块,大量排尿后包块缩小直至消失,这是一重要的诊断依据。 &&& 2.腰腹部间歇性疼痛&绝大多数患儿能陈述上腹或脐周痛。大龄儿童可明确指出疼痛来自患侧腰部。伴恶心、呕吐,常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 &&& 3.血尿&肾盂内压力过高导致肾髓质血管破裂或轻微腹部外伤或尿路感染、等引起。发生率10%-30%,为肉眼或镜下血尿。 &&& 4.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5%,一旦发生常高热、寒战和败血症等全身中毒症状。 &&& 5.高血压&扩张的集合系统压迫肾内血管导致肾脏缺血,反射性引起肾素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 6.肾破裂&扩张的肾盂受到外力发生破裂,表现为急腹症。 &&& 7.尿毒症&双侧肾积水或单侧肾积水晚期可有肾功能不全表现。患儿生长缓慢、发育迟缓、喂养困难或厌食等。&&& 【诊断】 &&& B超和静脉肾盂造影(IVP)是首选的诊断方法。&IVP可显示扩张的肾盂肾盏,造影剂突然终止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输尿管不显影。延迟摄片延缓至60、120分甚至180分可以提高诊断率。B超检查显示肾盂扩张而输尿管不扩张,则可诊断。结合IVP可以提高确诊率。由于肾功能严重受损,加上小儿肠内积气,IVP和B超有时诊断困难。山东省立医院采用三维CT尿路造影(CTU),可以清楚显示扩张的肾盂肾盏和梗阻部位,诊断符合率100%。同位素肾脏扫描可以了解肾功能受损情况,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治疗】 &&& 胎儿期超声检查发现肾积水,应于生后1-3周复查。轻度肾盂肾盏扩张可以B超随诊。进行性扩张或有腹痛、感染、结石等合并症时应及时手术。 &&& 离断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Anderson-Hynes&proccedure)是最常用的手术方法。由于切除了肌细胞发育异常的部位故疗效最好,手术成功率95%以上。要求吻合口宽广、低位、呈漏斗形、缝合密闭而无张力,吻合部光滑无折叠、扭曲。 &&& 术后3-5天无渗出,则可拔除肾窝引流管,术后7-10天拔除输尿管支架管。经肾造瘘管注入2ml美蓝,观察排尿情况,如在1小时内尿液蓝染,并逐渐变浅至24小时内变清,则显示吻合口通畅,连续夹管48-72小时无发热腹痛,则可拔除肾或肾盂造瘘管。拔除支架管后,经肾造瘘管行肾盂尿路造影更有助于了解吻合口是否通畅、有无尿外渗等。术后3-6月复查,可行B超、IVP或肾核素扫描,了解肾脏形态和功能。 &&& 关于肾切除问题,通过术后肾核素扫描及超声检查随访观察,一般认为患肾功能在30%以上时应予保留。因为梗阻解除后肾功能可望获得改善,术后6月患肾功能及形态均明显改善,术后肾实质厚度和面积均逐渐恢复、增长,以3-6月增加最明显,以后增长缓慢,术后1年、3年及5年复查结果与术后6月相同。肾实质厚度在2mm以下、病理所见标本已无肾单位、肾功能在10%以下时,才可考虑肾切除。巨大肾积水,IVP不显影,核素扫描肾功能明显下降并非肾切除的绝对指征,尤其是双侧肾积水时更应慎重,可先行肾造瘘,3月后再复查了解肾功能情况,半数病人肾功能及形态或明显改善,再行肾盂成形术。双侧肾积水常是一轻一重,一般先行肾功能较好的一侧肾盂成形术,也可同期行肾盂成形术,不可轻易行肾切除,以免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
--------------------------------------------------------
胎儿也会有肾积水吗?
  随着医学的进步,一些以前不易早期发现的疾病,在如今要诊断已变得更简单和容易得多。在,B超发现胎儿肾积水的病例也就成为不少家长们所知道的医学名词。那么,胎儿肾积水,是否要终止妊娠?生后要如何进一步诊治?对孩子的肾脏功能有什么影响?  儿童的泌尿系统梗阻是先天性发育的问题,早在胎儿时期就可以发现肾盂、输尿管、膀胱或尿道的扩张,一般在妊娠30周后开始明显,32周后超声的诊断率可达75%。常见的梗阻部位包括: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占40-50%;膀胱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占15%;输尿管膨出伴或不伴重复肾盂、输尿管等,占7%;男婴后尿道瓣膜造成的后尿道梗阻,占4%。而非梗阻性的尿道扩张、积水的常见原因为膀胱输尿管返流,其它还有巨输尿管、输尿管异位等。可见,引起尿路的积水尤其在胎儿期即发现的肾积水,其原因是相当多的。  发现胎儿的肾积水后希望家长们不要紧张,不可轻易终止妊娠。因为有些肾积水随着进一步妊娠,或在出生后会自行消失。绝大部分的泌尿系统梗阻都可以通过生后的检查得到很好的治疗,有些发达国家甚至对严重积水的胎儿实行胎内手术,主要采用引流手术,缓解对肾脏的压力,分娩后再行手术治疗。但对大部分的孩子来说,是需要在出生后密切随访,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以早期治疗,防止造成肾脏功能的损伤,特别是单侧病变的情况下,常因为对侧好的肾脏的代偿,临床没有特殊症状,而一旦发现时,有可能病侧的肾功能已完全或部分丧失。  对大多数的在胎儿期发现的肾积水患儿,在出生后一周时需要进行正规的泌尿系统的超声检查,如果有肾盂分离&10毫米,就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核素肾显像、排泄性膀胱输尿管造影等,明确病因;如果肾盂分离在4-10毫米之间,需要在生后3个月和6个月时复查超声检查;如果肾盂分离4毫米可以视为正常。对所有肾盂分离&10毫米或有肾盏扩张的孩子在明确诊断和治疗之前都需给予小剂量抗生素预防治疗。
发布于日 15:19 |
阅读数(4088)
&&&&小儿肾积水,多因先天性发育畸形所致,尤以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和输尿管末端梗阻多见。本文收集我院近10年来收治肾积水38例,对其手术方式的选择、疗效以及诊疗体会作一简要总结。& &&& 临床资料 &&& 一、一般资料38例中,男24例,女14例,1岁以内16例,1&3岁12例,3&6岁8例,6岁以上2例,左侧19例,右侧10例,双侧者5例。 &&& 二、病变情况: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26例,输尿管节段性狭窄(近远端均狭窄)者3例,输尿管闭锁2例,重复肾6例,马蹄肾1例。 &&& 三、诊断:小儿肾积水,多以发现腹部肿物首诊,或伴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如脓尿、血尿、尿急、尿频、尿痛等)以及无胃肠道症状的腹痛。本组病例以腹部肿块就诊者21例,伴尿血3例,脓尿3例,尿频11例,术前全部行B超检查,发现不同程度的肾盂扩张,肾积水。全部行IVP检查,其中23例可见到肾盂扩张及明显的输尿管梗阻部位。8例重复肾伴有巨输尿管征,另6例显影不清,1例双侧巨大肾积水(其中1侧肾积水占据半个腹腔)采用经皮肾穿刺造影确诊。 &&& 四、治疗:38例中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25例,肾切除6例,重复肾及巨输尿管切除6例,输尿管肾盂吻合术1例。 &&& 五、治疗结果及随访:本组38例,经手术治疗后35例顺利恢复。术前泌尿系统感染症状经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逐渐缓解,梗阻症状解除。3例术后合并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经再次手术痊愈。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手术成功率92%,治愈率100%。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患儿,术后行B超检查显示,肾形态基本正常,9例行IVP检查,6例肾影缩小,功能进步,另3例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行二次手术治愈。术后半年随访,近期内未再发生肾积水,最长1例随访8年,患儿生长发育良好。无尿路感染及发生。6例肾切除,6例重复肾及巨输尿管切除,1例肾盂、输尿管吻合术患儿,术后顺利恢复,无并发症发生,随访生长发育良好。 &&& 讨论 &&& 一、手术时机:绝大多数梗阻性肾积水病变是进行性的,肾实质的损害与积水的多少是呈正相关性,并有继发感染,结石及破裂的危险。对单侧、轻型肾积水早期手术,可以防止病变进行性加重,双肾积水若延迟治疗,则可发生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新生儿及婴幼儿肾脏尚在生长发育阶段,对尿路梗阻所产生的回压耐受力差,而恢复力强,如能在新生儿期解除轻度肾积水的梗阻,则肾功能及形态可完全恢复正常,本组1例3个月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病儿肾盂极度扩张,肾积水容量达1000毫升,行离断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IVP复查肾功能及形态基本恢复正常,随访生长发育良好。故对小儿肾积水,无论有无症状,均应早期手术治疗,解除梗阻,防止发生严重并发症。 &&& 二、术式选择:术式选择依肾盂扩张程度、肾皮质有无功能,以及肾盂、输尿管梗阻部位而定。&&& 1.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常用的术式有Foley法、Culp&Scardino法及Anderson&Hynes法,前两法不切断输尿管,行原位改形或肾盂瓣成形,适用于高位梗阻,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管壁结构完整。肾盂扩张较轻者,后法为切除部分肾盂及狭窄梗阻的输尿管后行肾盂、输尿管吻合,适用于血管走行异常压迫,肾盂极度扩张或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管腔较细,管壁发育不全、结构不完整等。本组病例均行Anderson&Hynes成形术. &&& 2.输尿管节段性梗阻或输尿管闭锁者,应尽可能行保留肾脏的代输尿管术,而不要轻易将肾脏切除。本组2例输尿管闭锁因闭锁段长,肾积水严重,肾皮质极薄,不得已均行肾切除。 &&& 3.重复肾、马蹄肾应尽可能保留正常肾脏,行部分重复肾切除或成形术。 &&& 4.对于肾盂极度扩张、肾皮质菲薄,已无分泌功能或合并脓尿者,行肾切除术。 &&& 5.双肾积水,应先择病变轻侧作成形术,重侧同时作肾造瘘术。待轻侧痊愈后,重侧视肾脏情况作成形术或切除术。 &&& 三、保留患肾的指征:对于无感染、肾功能正常的一般肾积水,应全部行保留肾的手术,对于感染不重,肾功能轻度改变的巨大肾盂积水也尽量行保留肾的手术。这种情况应在控制感染后行一次成形术,对于感染较重,肾功能较差者,应采取先作肾造瘘术,视患肾情况作保留或切除的手术,有些肾积水病例,术前IVP检查已显示肾脏&无功能&,术中见肾皮质菲薄如纸,但切开肾盂排空尿液后观察,仍有尿液不断泌出,证明患者仍有功能,考虑到小儿在以后长期生活中,对侧肾脏有罹患可能,故除非病肾合并严重继发感染及无分泌功能者,均应保留患肾。 &&& 四、肾造瘘及留置支架管:对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常规行肾造瘘并留置支架管,可以减少吻合口承受输尿管的内压,防止吻合口漏尿,以及因漏尿而形成的吻合口炎变、纤维化及性狭窄,并可保持输尿管直线走行,防止扭曲,支架管在术后一周左右拔除。肾造瘘管对萎缩的肾实质恢复和改善肾功能有利,但也可导致严重感染,在支架管拔除后应早期拔除。拔管前夹管2&3天,体温稳定、肾造瘘口无尿液溢出,尿常规正常,或经造瘘管注入含美兰生理盐水,夹管后兰色尿液排出量多于注入量者(或等于)即可拔管。
发布于日 15:14 |
阅读数(1346)
&各种输尿管畸形
【概述】  (一)输尿管不发育 由于胚胎时输尿管芽未发育所致,同侧的肾也不发育,膀胱三角区发育不全或缺如。双侧者则不能存活,在尸解中发现。  (二)双输尿管 胚胎4周时,在中肾管下端发育出一个输尿管芽,其近端形成输尿管,其远端被原始肾组织块覆盖而发育为肾盂、肾盏和集合管。如输尿管远端的分支为多支,则形成双肾盂或多肾盂。如分支过早则形成不完全性双输尿管或Y型输尿管。如中肾管的下端发生两个输尿管芽,与正常输尿管并行发育而成为完全性双输尿管,是泌尿系最常见畸形之一,其发生率各家报告不一,据一组尸解资料统计为1/147或0.68%,另一组为1/117或0.85%。女性略多于男性,比率为1.6∶1,单侧比双侧多6倍,左右侧均等。  双输尿管各自引流其所属肾的尿液。但两肾常融合成一体,称为重肾,分为上肾段和下肾段两部,在肾的表面可见一浅沟为分界线,但其肾盂、输尿管及其血供各自分开。一般上肾段较小,时常仅有一个大肾盏,肾盂及其输尿管常并发积水和感染或发育不全和功能不良。下肾段常有两个以上的大肾盏,但亦可能有相反的情况。  不完全性双输尿管呈Y型,即上部分裂成两支,而其下部在进入膀胱前合并为一支和只有一个开口,汇合点可发生于输尿管的任何部位。输尿管输尿管反流常发生于汇合点位于下1/3段的病例,反流引起的尿潴留是导致尿路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完全性双输尿管则并行或交叉向下,来自下肾段的输尿管在进入膀胱前越过来自上肾段的输尿管,开口于膀胱内正常位置,而上肾段的输尿管则开口于其下内方,即所谓Weigert-Meyer定律,临床上很少见有相反情况的,虽然双输尿管都可有反流,但更多发生于下肾段。如有梗阻性病变时,几乎无例外的均影响上肾段。约10~15%重肾双输尿管合并其他泌尿系畸形,如输尿管异位开口,输尿管囊肿。  双输尿管如无合并症一般毋需治疗,如并发感染而无形态及功能上的改变,可用药物治疗,如上肾段功能存在但伴有膀胱输尿管反流者,则可采用输尿管膀胱再植加抗反流手术。如重肾的上半肾或下半肾因严重病变而丧失功能,则作半肾切除。  (三)多输尿管 如在中肾管下端发育出三个输尿管芽,或两个中的一个早期分裂,即可形成完全性和部分性三输尿管。文献中收集有70例。亦可发生反流、梗阻等症状和体征。
【输尿管结构异常】  (一)输尿管闭锁和发育不全 由于输尿管芽发育有不同程度的缺陷所致,常伴有同侧肾发育不全,输尿管呈纤维条索状,或有不等长度的残留输尿管盲段,输尿管开口细小或缺如,膀胱三角区发育不良。一般无症状的病例不予处理。  (二)巨输尿管 可分为反流性、梗阻性和特发性,包括各种继发和原发病变。本节叙述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Primary obstructivemegaureter),时常伴有末端输尿管无功能段,导致功能性梗阻。偶有解剖性梗阻(狭窄)存在。典型的放射摄片可见上部输尿管扩张无扭曲,远侧更明显呈梭状或球形扩张,在进入膀胱处变为不扩张的一短段,长约0.5~4cm。肾盏及肾盂显影正常,肾功能亦基本正常。尿路造影透视可见输尿管内有逆蠕动反流现象,仅有少量造影剂进入膀胱。但重症病例则整个输尿管极度扩张,伸长和迂曲。肾脏损害较严重,肾盏扩张一般肾盂更显著。经研究认为末段输尿管内肌层结构异常,环肌增厚和纵肌成分缺乏是导致功能性梗阻的原因。男性左侧为多,双侧占15~25%。常合并其他尿路畸形。  一般因有尿路感染、发热和腰痛、结石和血尿,腹部囊性肿物,或因发育延迟而作尿路造影时被发现。小儿病例常由于肾脏损害较重,故症状较为明显。应及早治疗。可切除输尿管的病变段,将其裁剪整形后,作输尿管膀胱再植和抗反流手术(Politano Leadbetter法)。对无症状而又无患侧肾脏进行性损害者,毋需采用任何治疗。在成人中更为多见。  (三)输尿管狭窄 一组报告147例输尿管病变中,55%有输尿管狭窄,其组织学见移行上皮正常,平滑肌细胞减少,纤维组织并不增加。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的病因不明,从超微结构观察单纯性狭窄可能是由于胚胎第11~12周时发育障碍所致。部位在输尿管膀胱连接处和输尿管肾盂连接处,中段罕见。其临床表现主要是上尿路梗阻引起的症状,治疗按患肾的损害情况和程度而定。  (四)输尿管瓣膜 罕见。是输尿管腔内有一含有平滑肌纤维的横行粘膜皱折,可引起近端输尿管的梗阻和扩张,其远侧是正常的。早年文献描述是环形或膈状的病变,有针孔样开口。先天性输尿管瓣膜症已有40例报道。常见部位是在中1/3段和肾盂输尿管连接处。静脉和逆行尿路造影对诊断有帮助,可按具体情况选用瓣膜切除术或输尿管段切除吻合术。5%新生儿的输尿管有不同程度的横行粘膜皱折存在,在出生后会自行逐渐消失,不引起梗阻症状,故无临床意义。  (五)输尿管螺旋状盘绕 在小儿12,080例尸解中仅见2例。归因于输尿管与肾的旋转异常,可引起梗阻和肾积水。  (六)输尿管憩室 有三种类型:①发生于双输尿管之一的输尿管盲端;②先天性输尿管憩室,含有输尿管的各层组织;③获得性憩室,表现为粘膜疝入。先天性憩室极为稀见。可发生在下段输尿管接近膀胱处,中段和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有时可形成一巨大囊肿。结果是继发肾积水。临床表现为腹痛或肾绞痛。扪及腹部囊性肿物。小的憩室是可以无症状的。常在手术探查或尿路造影时发现。可作手术切除。
【输尿管末端异常】  (一)膀胱输尿管反流 原发先天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是由于输尿管开口过高和过侧,宽松地附着于发育不全的膀胱三角区所致。  (二)输尿管开口异位 在正常情况下,输尿管开口于膀胱三角区的左右底角。如胚胎发育异常,可发生输尿管开口于膀胱之外,在男性可开口于后尿道、射精管、精囊、输精管和直肠等处,在女性则可开口于前尿道、前庭区、阴道、子宫和直肠等处。由于解剖位置关系,在男性异位输尿管开口仍受外括约肌的控制,故无漏尿现象;而女性因其异位开口常位于外括约肌控制之外,故有点滴性尿失禁症状。因此临床诊治中女性较男性为多。据文献所载,女性为男性的2~12倍。双侧为7.5~17%。小儿尸解资料的发生率为1∶1900。80%病例伴有重肾和双输尿管。且多数来自重肾的上肾段。但男性以单输尿管的开口异位为多。输尿管异位开口常有狭窄,加以输尿管的神经和肌肉发育不良,因此输尿管呈现迂曲、扩张和积水,其引流的肾段发育不良,伴有积水、肾盂肾炎等病理改变、偶尔伴有单肾、蹄铁形肾、异位肾等畸形。
  根据Malgras分类,计有10余种类型:  1.单侧重肾,上肾段的输尿管开口异位。  2.正常肾的输尿管开口异位。  3.双侧重肾,一侧上肾段的输尿管开口异位。  4.双侧正常肾的输尿管均开口异位。  5.单侧重肾,两根输尿管均开口异位。  6.双侧重肾,双侧上肾段的输尿管开口异位。  7.双侧重肾,一侧输尿管不完全重复,一侧上肾段的输尿管开口异位。  8.输尿管移向对侧并开口异位。  9.马蹄形肾、双侧重肾,其中一根输尿管开口异位。  10.孤立肾的输尿管开口异位。
  临床表现主要为点滴性尿失禁和尿路感染,女性病例除有正常排尿外,在两次排尿之间有滴尿现象,经常湿裤,坐立位比平卧位更明显,外阴部经常湿润潮红,周围皮肤出现湿疹糜烂,也可出现尿路感染、脓尿、腹块等症状。若异位口开于前庭区,则可见有尿珠间歇地滴出。若开口于阴道,则从阴道口溢出,如能发现异位开口,可试用输尿管导管插入作逆行造影,则诊断即能明确。在男性无滴尿现象,若开口于精囊,可产生骶部疼痛和附睾炎的反复发作。静脉尿路造影和膀胱镜检查,以及逆行肾盂造影相结合的检查方法是诊断和制订手术方案的必要措施。此外,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对开口于尿道者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手术治疗方法应根据肾及输尿管的具体情况而定,若异位开口的输尿管积水显著,其所引流的肾有严重感染和肾功能基本丧失,而对侧肾良好者应作病肾切除术。如系重肾则行重肾切除术,同时将输尿管大部切除,以免发生残端综合征  (三)有些病例肾功能良好,又无严重感染者,可将异位输尿管移植于膀胱内。)输尿管囊肿 是输尿管末端的囊性扩张,其外层是膀胱粘膜,内层为输尿管粘膜,两者之间为菲薄的肌纤维及结缔组织。其原因是输尿管口狭窄或功能性挛缩所致。胚胎发育期输尿管与尿生殖窦之间的隔膜未吸收消退,形成输尿管口不同程度的狭窄,也可是输尿管末端纤维结构薄弱或壁间段的行径过长、过弯等因素引起,经尿流冲击后形成囊性扩张突入膀胱。按Ericsson的临床分类,可分为原位(单纯性)输尿管囊肿和异位输尿管囊肿。前者多见于成人,其开口部位正常或略有偏移,囊肿常较小,位于膀胱内,仅产生轻微的输尿管梗阻,不阻塞膀胱颈部,故对肾脏的损害较轻或不受影响。后者多见于小儿,囊肿一般较大,合并重肾双输尿管畸形,常见上肾段的输尿管开口于膀胱颈或后尿道,引起尿路梗阻。偶可发生于下肾段的输尿管。按Stephen的病理解剖分类则分为狭窄性、括约性和狭窄括约性输尿管囊肿三类。发生率女性较男性高3~4倍,左侧为多,双侧为10~15%。  早期病例,临床上可无症状,常在诊断重肾畸形时始被发现。有症状主要是尿路梗阻,引起反复尿路感染。由于囊肿开口细小,输尿管口持久的梗阻可导致输尿管和肾积水、肾功能丧失、囊肿堵塞膀胱颈而发生排尿困难或尿流中断,以及复发性尿路感染。有时女孩囊肿可经膀胱颈和尿道而脱出于尿道口外,一般可自行复位。但也可发生嵌顿而成紫色肿物。  静脉尿路造影如肾功能良好,可见膀胱内有密度减退的阴影,呈一空泡状,圆形,偏向一侧。当伴发双输尿管的上半肾因受回压,积水、感染、功能不良而不显影时,可见显影的下肾部受压而外下移位,同时膀胱颈部有圆形光整的充盈缺损。膀胱造影有时可补充静脉尿路造影的不足。  治疗原则是解除梗阻,防止反流,处理并发症。如患侧上半肾功能不良,可作半肾切除。约有20~25%病例术后仍有症状,此时再处理囊肿。如患肾功能良好,可作输尿管囊肿切除及防反流的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输尿管位置异常】  (一)腔静脉后输尿管 在正常发育过程中,右侧后主静脉逐渐退化萎缩,下腔静脉主要是由下主静脉和上主静脉演变而成。因而有输尿管位于下腔静脉外侧。如胚胎发育异常,右侧后主静脉不退化,继续存在并演变成为下腔静脉的主要组成部分,则使输尿管处于下腔静脉的后面,绕至前方,经其外侧转向下方进入膀胱,从而形成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因此都发生在右侧,很少见,男性为多。  临床表现主要是下腔静脉对输尿管的压迫所导致的上尿路梗阻症状,发生肾盂及输尿管扩张和积水,以及伴发尿路感染、结石和血尿等。诊断主要依据静脉尿路造影和输尿管逆行造影,显示右输尿管向正中移位,越过第3、4腰椎形成"S"状异常,若能同时作下腔静脉造影,则可显示右输尿管与下腔静脉的关系。治疗则根据肾受损程度作输尿管切断、复位、再吻合术。  (二)输尿管疝 罕见。可向腹股沟、阴囊(男性)或股管(女性)疝出,多数是腹膜旁输尿管疝,输尿管襻位于腹膜囊的内侧,一般无疝囊,疝入阴囊者发生扩张,可引起上尿路梗阻。临床表现为腰痛或尿路感染症状。静脉尿路造影可能显示部分输尿管移位于腹股沟或阴囊部位。可采用切除疝出部分的输尿管和再吻合术。
发布于日 15:07 |
阅读数(1419)
常见的小朋友排尿困扰
长庚医院儿童泌尿科主任& 王大民医师
在儿童泌尿科门诊最常见排尿功能异常的症状有反常性的频尿症、尿床、尿失禁、小便疼痛或困难等。首先,所谓小朋友的反常性的频尿症是指白天时段的急性、单纯性频尿,一般而言这些病童整天小便的次数会超过八次以上,每次小便尿量很少但没有排尿疼痛的现象,而且这些小朋友的尿液及超音波检查皆属正常,真正的病因不清楚,部分学者支持的理论是暂时性的排尿协调功能失常,或潜在性的心理及情绪上的障碍。在治疗方面首先应给予病童心理上的安抚与支持,对于较严重的病童应给予定时解尿的训练或加上短期的抗副交感神经剂的药物治疗,几乎所有的病童的频尿都能在两、三个月之内自动的得到缓解。所以我们应充份了解儿童时期的反常性的频尿症,而在实际的诊疗中应避免无谓的抗生素治疗,并且减少一些不必要且具侵犯性的X光检查,在门诊追踪期间请家长们能耐心与医师配合来照顾病童。
另外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尿床,其原因主要有三项:脑干的觉醒中枢的无法感受到膀胱胀尿的神经传导、膀胱的功能性不正常或不稳定、以及夜闲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不足。关于治疗尿床的共识与原则是我们建议(1)五岁以上的小朋友如果仍然有每周超过二次尿床的现象而且家长有强烈的寻求医疗的意愿,就应该接受治疗,但治疗应从膀胱训练和就寝前水分控制着手,药物治疗应置于第二线(2)六岁以上的小朋友如果仍然有每周超过二次尿床的现象,就应该接受尿液分析、肾脏及膀胱超音波、详细问诊及理学检查,治疗以抗利尿激素优先考虑,另外一种药物抗忧郁剂则少用或者夜尿警铃的条件反射训练。(3)至于抗利尿激素治疗效果不好的小朋友,则应安排尿动力学检查以找出是否有膀胱颈构造异常或膀胱逼尿肌与尿道括约肌协调失常的问题。另外可以考虑给予抗副交感神经剂或抗忧郁剂合并抗利尿激素的药物治疗。
第三个常见的症状,是小朋友的小便疼痛或困难,有的较严重的病童会有血尿的现象,在小男生方面应特别注意是否有合并包皮发炎的情形,除此之外,在这种情形之下一定要先排除膀胱尿道炎,一旦尿液检验有问题应即刻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如果必要时别忘记对于包皮炎的局部治疗。在小女生方面则应特别考虑到是否有合并外阴部的湿疹皮肤炎或霉菌感染的情况,次者须排除是否有阴道炎或便秘的问题造成的局部感染导致尿道膀胱炎,如果有这些情形,应在给予抗生素治疗之时也同时给予必要的局部治疗。
如果小朋友出现白天尿失禁的情形,除了在检查方面应遵循检查尿床小朋友的原则,另外在必要的时候可能要安排膀胱摄影检查,在治疗方面必须依据膀胱储存尿液或排尿功能的异常来决定给予何种药物治疗或安排生理回馈训练,甚至严重的患者需要长期的间歇性导尿或手术治疗。总之,儿童时期的排尿功能异常必须针对病因加以治疗,否则长久下来有时可能会进一步造成肾脏的病变,所以这是一个需要大家加以重视的议题。
解决尿床的烦恼
长庚医院儿童泌尿科主任& 王大民医师
排尿系统发育状况
根据统计,到了五岁有百分之十五的小孩仍会尿床,这些小孩每年有百分之十五会自然痊愈,而且到了十五岁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小朋友能控制自己的小便,只剩下百分之一的小朋友偶而会尿床;另外在性别方面,小男生尿床的比例高过小女生约百分之五十,因为男生生理发育比较慢,有人认为要到六岁才能控制小便。
首先我们要知道小孩子的排尿神经生理系统的发育是相当的复杂,主要有三方面:第一:膀胱的容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大。第二:尿道周围的括约肌的自主控制。第三:膀胱逼尿肌的随意控制。总括而言,排尿系统的成熟需要多重因素的配合发育,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个别的差异相当的大,不过应该在五岁时,大部份的小孩都能发育至在夜里潜意识地控制小便,在这年纪以前的尿床,应该视为生理发育的正常现象。
宝宝尿床的原因
至于小朋友为什么会尿床呢?它的真正原因,目前仍然没有确切的答案,但一般可以用下列四种理论来解释:
(一)(一)神经系统发育延迟:尿床的小朋友并没有真正的神经病变或疾病,只是在神经生理方面较慢成熟,特别有些人研究指出,这些小朋友神经解剖路径都相当完整,只是对于膀胱排尿控制的神经系统的整合,呈现出某种程度的不成熟,或者是膀胱在夜间出现不正常的收缩。另外有研究指出在小朋友的脑干的唤醒中枢,在熟睡时无法感受到膀胱胀尿时神经传导,而导致尿床。
(二)(二)遗传因素:有人研究指出,尿床的小朋友的父亲有三分之一的机率、母亲有五分之一的机率有尿床的病史。假若父母亲小时候都会尿床,小孩尿床的机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七;若双亲尽一个有病史,则小孩尿床的机会是百分之四十四;而假如双亲都无尿床病史,则小孩尿床的机会是百分之十五。
(三)(三)夜间「抗利尿荷尔蒙」分泌减少:抗利尿荷尔蒙是作用在肾脏,会促使水份再吸收,以减少尿液的产生。根据研究,有些小朋友是因为在夜里这种荷尔蒙的分泌较少,结果在夜里产生大量的尿液而尿床。
(四)(四)生理疾病:这方面是指确实有器官上的毛病而造成尿床,不过仅占极少部份。譬如小便不能成一直线,用滴的,而且白天也会有尿湿裤子的情形,则可能有尿路阻塞的问题;若伴有小便次数频繁、小便疼痛或发烧,则可能有尿路感染;若伴有走路步态不稳、便秘、大便失禁,则可能有神经系统方面的异常,这些都或多或少伴有其他的症状,由病史及理学检查,一般都可鉴别诊断出来。
合并治疗效果佳
关于尿床的治疗方法,可归纳为下列两个主要的方式,如果这两种方式并用的话,效果会更好。
(一)(一)药物治疗:主要有三种药物如下:1.抗副交感神经剂:主要的作用是增加膀胱的有效容积,以及消除无法抑制的膀胱收缩,不过其疗效大概只有百分之四十成功,但对于合并有膀胱过度敏感的小孩其成功率却高达百分之八十七。2.抗忧郁剂:主要的作用是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增加尿道括约肌收缩能力,大部份的小朋友在使用药物二星期内就有明显的改善,不过停药后复发率很高,一般需继续使用二、三个月,而且停药时要采取渐进式的方法。另外必须注意此药的副作用如胃肠不适、精神不安、人格改变等,因此不可不谨慎。3.抗利尿荷尔蒙的类似物:是目前较常用的药物。有可经由鼻腔喷入的喷鼻剂,也有口服制剂,作用皆可持续七至九小时,其治愈率达百分七十以上,可以立刻改善尿床的病情,只要使用得当,几乎没任何副作用,一般需继续使用三至六个月,而且停药时采取渐进式的方法,如此则可减少停药后的复发率。
(二)(二)行为修正治疗:包括有三项治疗方法:1.膀胱训练:也就是控制膀胱贮存尿的训练,在白天尽量延长两次小便的间隔时间,目的是增加贮尿容积,并且睡前少喝水,夜里叫醒小朋友起来上厕所,这样的话约有百分之三十五的小朋友会有改善,如果合并上述的药物治疗或下面提到的条件反射治疗的方法,治愈率可达百分之九十。2.责任感加强:也可以说是心理支持治疗,譬如说给予小朋友明确的赏罚原则,如果尿床要给予适度的责备,但如有些微的改善,就要给予奖赏,并做成记录,让小朋友有责任感,让他负起责任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在这方面的技术问题,可以请教精神科医师。
3.条件反射治疗:这是将特殊夜尿警铃安装在小朋友的裤子,当尿床时会有铃响把小朋友叫醒过来,主要的作&& 用借着铃响重复引发排尿的抑制,治疗约三、四个月,约有百分之八十的成功率,不过大概有四分之一会复发。&& 当我们了解了尿床的可能原因以及其治疗方法之后,还要有共识,就是仅有少部分的小朋友都可自然痊愈,大部分的小朋友需要接受药物治疗或行为修正治疗。而在治疗小朋友之前,特别要评价一下到底那一种治疗最适合,例如行为治疗需要适度的监督,长时间调适,而且要选择治疗动机强烈的小朋友,父母亲可以配合的家庭;至于药物治疗,主要是能达成短时间的不尿床,当然最好能配合行为治疗。事实上,根据统计的数据显示,台湾大约有二十万个无辜的尿床的小朋友必须承受内心自卑感、罪恶感的煎熬,同时家长们的挫折感更是无可比拟。只要我们能够早期给予小朋友最适当的治疗方式,一定可以帮忙这些无辜的小朋友渡过这一段尴尬的时期。
小朋友的肾水肿
长庚医院儿童泌尿科主任& 王大民医师&&&&&&&&&&&&&&&&&&&&&&&&&&&&&&&&&&&&&&&&&&&&&&&
由于目前超音波检查的普及化,很多家长到儿童泌尿科门诊来时,经常是带着肾脏超音波的照片来找我们,这之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肾水肿。所以我们对于肾水肿应该有所认识。根据文献的报告百分之五十的小儿腹部肿块是从肾脏来的,而其中有百分之四十都是因为输尿管肾盂交接处阻塞导致的肾水肿,而以腹部肿块的症状表现。另外在小儿肾水肿的成因,输尿管肾盂交接处阻塞亦是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长期肾水肿的状况下会造成肾功能的破坏,所以应该了解其重要性并尽早接受治疗。
&&& 造成输尿管肾盂交接处阻塞的因素有二:第一、内在因素:主要是由于输尿管肾盂交接处缺乏正常的平滑肌细胞,而且被胶原纤维所取代以致形成输尿管肾盂交接处的传导功能的不正常。第二、外在因素:包括有异位的血管、输尿管周围沾粘、输尿管过长形成扭曲等。至于临床上输尿管肾盂交接处阻塞的发生率,男孩子大约是女孩子的两倍,而且以左侧的机率较高,同时发生于两侧的机率约为百分之十左右。
&&& 关于输尿管肾盂交接处阻塞造成的症状,在小于一岁的小朋友经常是因为触摸得到的腹部肿块而被发现,而在大于一岁的小朋友却
是以尿液筛检不正常而意外发现,或是以泌尿道感染的症状表现出来。不过由于目前产前检查普遍都有做超音波筛检,所以有一部份的患儿在妈妈肚子里就因为肾水肿而被发现。另外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
输尿管肾盂交接处阻塞的小朋友,可能会合并出现其他的先天性异常,譬如:无肛症、对侧肾脏发育异常或萎缩、同侧的膀胱输尿管回流、先天性心脏病等。
至于我们是如何来诊断输尿管肾盂交接处阻塞呢?一般有三项检查是必要的,即是肾脏超音波、静脉注射肾盂摄影、核医摄影。关于肾脏超音波只能告诉我们肾水肿程度如何,并不能区别阻塞性的肾水肿与非阻塞性的肾水肿。至于静脉注射肾盂摄影是最基本的诊断工具,当然是一定要做的。而核医摄影是一种最客观的检查,我们可以测出放射性同位数排出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正常值是小于20分钟,如果超过20分钟就可以确定诊断是输尿管肾盂交接处阻塞导致的肾水肿。另外如果我们怀疑患儿有膀胱输尿管回流的可能时,就必须再安排解尿性膀胱尿道摄影。
到底什么时候要接受肾盂整形术的手术?1.当患侧肾脏功能比率小于百分之四十时,表示肾脏功能有所受损2.出现有症状的泌尿道感染3.核医摄影检查确定是阻塞性肾水肿时。
所谓肾盂整形术就是将有问题的输尿管肾盂交接处的输尿管阻塞段切掉,再重新将输尿管与肾盂吻合起来。这种手术的成功率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手术后患者必须在术后第三个月做肾脏超音波,然后术后每六个月或一年做利尿剂核医摄影检查以及肾脏超音波检查。
&&& 总之,希望大家对于输尿管肾盂交接处阻塞所导致的肾水肿,其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式能有所了解。也希望这些小朋友都能早期诊断出来,并且早期接受治疗。
小儿腹股沟疝气与阴囊水肿
长庚医院儿童泌尿科主任& 王大民医师
「我的小孩的阴囊最近怎么变的一边大一边小?」「我儿子的鼠蹊部靠近生殖器的地方有时候会突出一个肿块?」这些都是父母亲们常问的问题。在儿童泌尿科门诊中,腹股沟疝气是很常见疾病,也就是一般俗称的"坠肠"。其形成的原因是胚胎时腹膜随睪丸下降向阴囊突出形成的管道,出生后未闭合,造成腹腔内的肠子滑入腹股沟或阴囊所造成。如果未闭合的管道比较小,只容许腹腔内的液体流入阴囊而滞留于该处,就形成所谓的阴囊水肿。至于其发生率约是百分之一左右,男婴的比率高于女婴,大约是10比1,发生的部位可能是单侧,也可能是双侧同时发生。
腹股沟疝气分为直接型疝气及间接型疝气,而几乎所有的孩童的腹股沟疝气都是间接型疝气,所谓间接型疝气是指疝气袋经过深部腹股沟环向腹股沟突出,其主要的症状是在幼儿哭闹、用力或长时间站立时会出现突起的肿块,而这突起会在休息时或轻轻推回时消失。但是有些小朋友偶而会因腹腔内的肠子滑入阴囊内卡住,而无法推回,造成"嵌顿性症气",而造成幼儿哭闹不安、腹胀呕吐,此时就必需紧急就医,所以当发现小朋友有腹股沟疝气,最好能及时接受手术治疗,避免疝气引起的身体不适与危险。至于阴囊水肿则是比较没有紧急手术的急迫性,一般而言,新生儿的阴囊水肿,可以观察至满一岁,因为有一部份的小朋友会自然消失或改善,但是一岁以后如果没有改善,仍然需要手术来矫正这个小缺陷。
至于腹股沟疝气是一种不会自行恢复的疾病,须藉由外科手术修补才能治愈,而疝气修补术,一般大约20分钟即可完成,不过因为需要全身麻醉,故手术前八个小时必须禁食,并且麻醉科医师会做必要的术前评估及检查。手术后大都不须住院,但必需在恢复室观察约两个钟头左右。除非有特殊的状况才要住院,至于手术的伤口很小约1.5公分左右,不须拆线,手术后照顾只要保留伤口的清洁干燥即可。如果是阴囊水肿的病人,则当天晚上需要做阴囊部位的冰敷。在手术后第五天就可以洗澡,洗澡后只需要将伤口擦干,不必涂药。希望家长们能了解此病的来龙去脉也能懂得术后照顾患儿的方法。
请注意您宝宝的蛋蛋
长庚纪念医院儿童泌尿科主治医师 王大民
身为一个泌尿专科医师,我经常提醒年轻的父母亲们,当您在替您的宝贝儿子洗澡时,请别忘了顺便摸摸他的睪丸在不在。近几年来,各个国民小学经常会不定期安排学童的身体健诊,如果发现男生的外生殖器不正常,就会转诊到儿童泌尿科门诊,所以在门诊诊疗中发现到睪丸有问题的情形倒是不少,这当中又以隐睪症最为常见。所谓隐睪症,通常是指在阴囊内摸不到两个睪丸时发现。它是因为睪丸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到了阻碍,使得睪丸停在半路中,没能进入阴囊中;或者有的睪丸会跑出正确下降的路径外,形成所谓的异位睪丸。另有一种状况是因为睪丸的提睪肌反射过度强烈,而造成暂时性被提睪肌向上牵引,只要放松后,睪丸仍可回到阴囊内,此情况称为可回缩性的睪丸,这种情况也不少,我们必须和隐睪症做鉴别诊断,因为它并不需要治疗,到青春期后可自动痊愈。所以碰到这种情况必须向家长解释清楚,并且安排时间回诊追踪。
&&& 一般足月生产的男宝宝约有3%会发生隐睪症,而早产的宝宝有较高的发生率,可达30%,但其中大部份小孩在一岁以后可下降至阴囊中,其发生率下降至0.6~0.7%。在隐睪症的病患中,约有95%的病患合并有腹股沟疝气,10%的病患会出现两侧性隐睪症。当两侧性隐睪症合并有尿道下裂时,病患可能会同时具有两性特征。其实在胎儿时期,睪丸是位于后腹腔,在内分泌及睪丸系带作用牵引下,经由鼠蹊部的内外鼠蹊环进入阴囊。下降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肾脏附近移至外鼠蹊环,第二阶段则形成腹股沟开口,睪丸由此进入,第三阶段睪丸快速的从腹股沟进入阴囊。七个月大的睪丸大约位于鼠蹊部,九月大的睪丸才进入阴囊内。这也就为什么早产儿较容易有隐睪症。隐睪症发生的原因至今仍无定论,可能与遗传因素如睪丸系带异常、睪丸本身异常、缺乏性腺刺激或机械性阻塞。
&&& 隐睪症可能会造成以下三项问题:
不孕症:留在腹腔的睪丸会因为腹腔内不适当的压力、温度及内分泌功能的缺乏,使得制造精子的能力下降。如果睪丸一再置留体内,约莫一年就可以在睪丸组织切片发现不正常的变化;留到四岁,可以发现大量纤维生成;五岁以后,制造精虫的精原细胞就会减少,以上的过程皆是不可逆的变化,如不及早治疗,病患必将面临不孕的问题。
恶性病变:睪丸如果一直停留到青春期,不但已经没有产生精虫的能力,甚至会产生恶性睪丸癌。据统计,其恶性变化的机率是正常睪丸的35~48倍。
精索扭转:由于睪丸下降的位置不正常,位于腹股沟,大腿内侧或下腹部的睪丸易受外力冲撞而受伤,精索扭转造成睪丸坏死的机会也会增加。
隐睪症多是在例行身体检查时,阴囊内摸不到睪丸而发现的。做超音波扫描,计算机断层摄影,核磁共振摄影等都可以帮忙找出隐睪的位置。目前更可以利用腹腔镜的技术来诊断及治疗。治疗仍以外科手术为主,虽然荷尔蒙疗法在十多年前开始有人报告使用,特别是针对双侧的隐睪而且是一岁左右的小朋友比较有效,但是整体而言其成功的比率并不显著,大部分的隐睪症还是应考虑直接手术将睪丸移入阴囊内,以保持睪丸制造精虫的能力。至于手术的时机是一岁左右,最慢在两岁前一定要动手术。如果在青春期后才发现,则要将睪丸摘除,以免将来恶性变化。总之,及早给予适当治疗,保存孩子将来的生育能力及身体健康是为人父母所应该关心的,因此当您触摸宝宝的阴囊却摸不到睪丸时,请尽速找泌尿外科或儿童泌尿科医师治疗。&&
长庚纪念医院儿童泌尿科主治医师 王大民
&&我的小孩经常发高烧、而且常伴有泌尿道感染,是不是什么地方有问题 ?要怎么治疗 ?有没有什么后遗症呢?根据统计资料,在所有发生高烧性泌尿道感染的小朋友当中,有膀胱输尿管逆流的比率约为30--50%,膀胱输尿管逆流是膀胱里的尿液逆流到肾脏的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当发现孩童有此现象时,最好是带您的孩童到医院作详细的检查。在许多的病例中,轻度的尿液逆流是一种随着幼儿成长,膀胱内的瓣膜的功能更加成熟后,会自然康复的疾病,但中重度的尿液逆流加上再度复发的泌尿道感染,会导致肾脏感染及肾脏瘢痕化的现象,严重的损害可能需要终生洗肾。目前为止有三个治疗膀胱尿液逆流的方法: 预防性的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新疗法内视镜治疗。
药物治疗〈抗生素〉
让病童服用抗生素来防止泌尿道感染的治疗方式,适用于较轻微的逆流。抗生素的治疗须持续好几年,接受此种治疗的孩童必须每天按时服用抗生素,并且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关心孩童是否按照规定天天吃药。即使接受长期的抗生素治疗,孩童仍偶尔会有泌尿道感染复发之现象,若经常复发可能会造成肾脏瘢痕化之损害。
利用手术来矫正输尿管出口的控制尿液流向的功能,医师利用手术的方式来移动膀胱里输尿管的位置,使防止逆流的&瓣膜&再度恢复其功能,使尿液较不容易有逆流的现象。使用外科治疗通常都有很好的成果,绝大部分的病童在手术后都会完全康复。开刀治疗一般仅需住院1--2天或者对于一些简单的病例可以采取门诊手术的方式。
内视镜治疗─新疗法
此治疗是利用内视镜由尿道进入膀胱,在输尿管进入膀胱的入口下缘,注射特殊的物质(逆福仕)来阻止尿液的逆流。此治疗只需耗时30分钟左右而且病童可以当天出院。通常孩童回到家中以后不需要特别照顾。此种治疗可以帮助病童在初期时就能改善逆流的现象,而且病童不需要接受抗生素长期的治疗。逆福仕(Deflux)是目前是唯一卫生署及美国食品药物检验局(FDA)核可适用于内视镜治疗之生技医材。它是一种具人体兼容性且安全的天然物质(Hyaluronic acid & Dexatranomer),直到目前(2003年)为止,全球已超过20,000个使用Deflux的病例。此种内视镜治疗膀胱输尿管逆流的成功率可高达80%左右,而且不会使孩童留下任何的疤痕,病童可以在治疗的当天出院。若家长对孩童的长期服用抗生素存有困扰,则采用内视镜治疗是另一不错的选择。
男童外生殖器
先天输尿管阻塞&
双套输尿管&
先天巨大输尿管&
一、一、输尿管重新植入膀胱术〈抗尿液逆流手术〉
将下段输尿管与膀胱分离&
牵引输尿管钻入膀胱黏膜下层至对侧新的开口&
二、内视镜注射玻尿酸疗法:
将特殊针头刺入输尿管下缘&&&&&&
经由此针注入玻尿酸形成凸起小丘
图片说明: 儿童泌尿科 王大民医师
&1.手术前:输尿管进入膀胱的黏膜下段过短引起尿液逆流&
2. 利用膀胱外的肌肉修补术延长输尿管进入膀胱的黏膜下段以阻止尿液逆流&
长庚儿童泌尿科陈孝文副教授
正常人类之泌尿道系统于先天上即具有拮抗尿液回流之结构及功能,包括功能上,输尿管具备顺膀胱方向之蠕动节奏,把尿液自肾盂方向往膀胱排解;结构上输尿管在进入膀胱壁时,有一段输尿管位处于膀胱黏膜下,此段黏膜下输尿管之长度在正常膀胱涨尿及压力增加之情况下,输尿管被动挤压即可拮抗逆流,正常膀胱内可承受之压力约为20公分水柱压力。因此只要抗逆流之基本构造异常或功能改变,就容易造成尿液回流,大部分造成回流之原因主要为膀胱黏膜下之输尿管长度不足以抗逆流。其他原因还包括先天性之输尿管或膀胱发育异常,如双套输尿管并输尿管开口异位,尿道阻塞或瓣膜,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先天性脊椎发育异常合并神经性膀胱,及少数之腹肌发育异常症候群等。尿液逆流之发生率于孩童中约占1%,若发生泌尿道感染之孩童则有近25%机会罹患尿液回流。若同时有排尿异常包括长期之频尿或尿失禁,便秘或排便失控等迹象,亦可能有膀胱功能异常及间接造成尿液回流。此时必须靠专业之儿童泌尿科或儿科医师进一步检查及诊断,包括液尿、超音波、逆行性肾盂摄影。计算机断层(CT),核磁共振(MRI)或核子同位素等特殊检查则视回流是否合并其他异常之进一步检查。
尿液回流孩童于临床上合并发高烧或肾盂肾炎即为一警讯,表示肾脏已有某种程度之破坏以及造成日后之组织结痂,与日后之肾脏功能异常,包括蛋白尿,高血压及少数病患罹患肾衰竭有密切关系。因此于1997年美国之泌尿科医学会及1999年之美国儿科医学会之初步共识及建议为低度及中度(一至二度)之回流每年约有百分之十至二十五之自然痊愈机会,可以长期抗生素预防逆行性肾脏发炎,至于严重(四及五度)之逆流,罹患两侧之逆流(中度以上),临床上呈现明显之肾脏结痂,抗生素治疗无效或合并后遗症时需考虑外科抗逆流手术治疗。
过去传统之抗逆流手术,虽然成功已达九成以上,但仍属较侵入性治疗,术后之短暂血尿或需置放尿管,住院卧床休息等不便。而过去经输尿管口异物注射治疗可提供不同程度之疗效,与传统之手术相较下属微侵入性,但碍于过去之注射物含动物性之胶原蛋白或乳硅胶物之异物,相对增加注射物之移位的风险及安全性,已渐被淘汰使用。在2002年玻尿酸在临床上开始被使用于注射抗回流治疗,号称高安全性及稳定性,已渐广泛被欧美地区儿童泌尿科医师使用,分单次或重复注射治疗,平均成功率约七成半,术后少数患者会有短暂血尿或肾脏水肿,一般会自行改善, 此注射物因属异物注射, 其真实之安全性及痊愈尚有待长时间的观察。长庚儿童泌尿科亦于2002年发表独创之微创抗逆流手术,如同腹股沟疝气手术,经腹股沟约两公分之微创伤口,精准实行膀胱外之膀胱黏膜输尿管延长术,手术时间平均约三十至四十分钟,以门诊方式进行,经术后观察,当日即可返家。目前接受此手术之病例已超过百例,成功率超过约98%。
总而言之,新技术之进步,除给临床医师及病患更多及更安全的选择外,亦让因长期服用抗生素所带来之不便或担心抗生素所附带之抗药性或肾毒性及长期罹患此病症之心理压力下之权宜选择。..
长庚儿童泌尿 陈孝文 副教授
天下父母心,当心肝宝贝发生重复性的泌尿道感染或不明原因高烧时,经过医师的一连串检查包括尿液检查及细菌培养,肾脏超音波检查,以及经尿道置放导管之逆行性肾盂摄影,或其他之X-光摄影检查,当初造成宝贝泌尿道感染或高烧的祸首终于现形 ─ 膀胱输尿管逆流。
这只是宝贝及家长的恶梦开始而已,接下来的挑战包括是否应该按照医师之建议长期服用抗生素预防逆行性肾脏感染或接受抗逆流手术治疗,这当中抗逆流手术是否有危险性?成功率如何?最新颖之抗逆流手术为何?逆流只自然痊愈机会有多少?抗生素治疗是否有后遗症?多次逆行性肾盂摄影追踪检查之X-光导光量会影响身体吗?逆流一旦治疗痊愈后,还需要注意的事项为何?随着日异精进,逆流所引发的肾病变后遗症已有一些观念上的改变,除了逆行感染造成之肾脏结痂外,部分是肾脏本身的先天性异常,包括发育不全及易结痂倾向。尽管如此,除低度逆流(一及二度逆流)较有自然痊愈之机会外,必须视情况服用抗生素预防逆行性肾脏发炎。而中度(三度)及高度(四及五度)逆流,或两侧逆流,以及明显之肾脏结痂者,则接受抗逆流手术治疗为佳.2002年内视镜注射材料(玻尿酸)上市,经内视镜异物注射输尿管附近造成管径缩小以达抗逆流,需自费治疗, 单剂约台币两万多块, 国外单次或多次之注射治愈率约七成左右, 由于如同已被淘汰的注射物如硅胶或胶原蛋白, 其安全性及长期之真正治愈性有待更长期追踪.?
林口长庚医院陈孝文主任亦同时于2002年之美国泌尿科杂志发表&微创抗逆流技术&,约两公分经腹股沟疝气手术途径施行膀胱外输尿管手术,因手术未侵入膀胱,术后无血尿及免置放导尿管,同疝气手术以门诊方式进行,平均约30至40分钟。目前林口院区已施行超过百例,成功率约99%。国际医学中心亦开始引用此技术蹦陆续于国际医学会发表。新颖之抗逆流疗效确实提供本来须长期服用抗生素预防治疗,或定期接受经尿道逆行性肾于摄影追踪是否自然痊愈之另一选择,早日脱离罹患疾病之恐惧。
有感于此,拟于97年6月28日成立尿液逆流病友座谈会,目的除增加社会大众对尿液逆流的了解,并让病友的家属友知道新知的权利,除提供医疗咨询外,患者及家属间也可经由经验的分享,来舒缓患者及家属对罹患此疾病的压力,以及日后痊愈后之追踪必须注意之细节,如此方能使医疗团队提供的服务更完善。
发布于日 14:41 |
阅读数(9201)
&&&&1&&&&&nbsp&&&页码:1/2
显示全部&&
显示全部&&
文章数量:10
评论数量:7
访问数量:5414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腺性膀胱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