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科院考博英语的考博英语和浙江大学的,哪个要难?

我的中科院考博之路:心怀梦想定能坚持到底
 我是来自山东XX大学的一名大学教师,2010年9月我踏上去北京的列车,来到北京xx大学信息光子与光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年升格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访问。也就是在这时我确定了报考中科院2011年博士的想法,原因有三点:
1、作为大学教师,要想有所发展必须拿到博士文凭,否则你很难混下去。
2、我年龄不小了,再不读博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3、在访问学习期间准备考博没有那些平时工作上班时的千头万绪的事情,可以专心准备考试。
选择在这个时候读博,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呀!不过还需要经过学校的同意才行,真可谓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当然在访学期间读博也存在一些不利条件,比如我选修了几门课程需要听课,平时还要去实验室,另外需要参加实验室的学术活动。所以只能利用闲暇时间来准备考试。后来我的导师黄老师知道了我的情况就对我说,既然你已经打算考博,那就专心准备吧,你可以自由安排时间,上课与来实验室的时间可以减到最少。我心里非常感激,感谢黄老师对我考博给予了最大的支持!
一、选择中科院和导师。
2010年10月,目标已定接下来就是选择中科院的研究所和导师了,大家都知道考博选导师非常重要。我经过慎重考虑和反复比较,决定报考中科院深圳,做出这一选择有三个原因:
1、导师大大的有名。
2、考试专业课我很熟悉。
3、研究方向很前沿,我比较感兴趣。
下面介绍一下我选择的导师,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磁共振成像专家梁xx老师。梁老师是美国伊利诺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教授,IEEE的FELLOW,受聘于Beckman高等科技所及生物工程学系,并且担任中科院深圳首席科学家,在美国举行的第31届IEEE生物医学工程学会(EMBS)年度会议上当选为该学会下一任主席。更让人瞩目的是梁xx和2003年美国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劳特布尔(PaulC.Lauterbur)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劳特布尔正是他做博士后时导师。他们曾花费5年时间写成《磁共振成像原理》一书,这部专著现在被很多学校作为教科书使用。劳特布尔获奖后,他和梁志培的合影就被登在日的《纽约时报》上!梁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牛,我自以为应该是超过了国内的院士水平,跟着他读博士应该是很有前途的。不过他很少回国,我只好发E-MAIL给他,在信中我表达了想读他的博士的想法,介绍了一些我的学术背景和工作经历。但信件发出后就再也没有回音,后来才知道他在国外实在是太忙了,根本没时间处理来自国内的邮件。所以我也只好联系他国内的团队中的核心成员,也就是替他处理日常事务的学术带头人-郑xx老师,果不其然,很快就有了回复,他说&你的研究背景很合适,欢迎你报考!&我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但还是有些许不安,毕竟我没有和梁老师直接对话,不知道他的意向如何,这事只凭他手下的一个副手拍板了靠谱吗?这也为我以后的诸多坎坷经历埋下了伏笔。在此奉劝打算将来考博的博友们,不管你选的导师多牛,在报考前都要得到他的亲自答复才可以报考,否则你将会遗憾终生!
二、准备考试。
[1]英语的准备。
在导师和研究所确定后,我就开始静下心来准备考试了。首先谈谈外语的准备,考过中科院博士的都知道,中科院的外语是很难的,在国内的高校和研究所中其难度应该排在前三。比清华要难一些。排第一的应该是北大的外语,因为北大的博士外语不仅难度大,题型还很变态,听力简直是天书,我2008参加过她的考试,所幸外语通过了,但专业课很遗憾,有点低,与北大就这样擦肩而过。排第二的应该就是中科院了,她的难度大,题量更是非常之大,但中科院的外语有两个优势:1、全国统考,没有听力。2、历年的考博真题网上很多,可以容易搞到。我认为对付外语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它历年的真题!下面就先谈谈外语应对之法。先说题型:一共六个题型:单选,填空,阅读,排序,翻译,作文。首先说单选,单选主要是考察语法与词汇量,建议你的词汇在8000以上可以应付它,六级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考研的单词就差不多了。这一题型本人郑重推荐:张道真《大学英语实用语法》+马德高《全新大学英语词汇必备1-6级》星火英语+俞敏洪《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新东方。有了以上三本书,你就可以应付这一部分的考试了。
接着谈谈填空题,填空考的主要是语法,文章来自于美国的英文源刊,比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家》,《时代周刊》等等。建议你平时多看一下这些材料,对你大有帮助!这一题型本人郑重推荐:张道真《大学英语实用语法》+江涛英语《考研英语阅读题源》(包括《纽约时报》,《经济学家》,《时代周刊》分册或它们的全集)
对于阅读则是重头戏,包括五篇大题量的文章,每篇400-500个单词,阅读量远超考研,对付这一题型除了词汇量够大外,还要注意多读外文文献,当然做阅读题时也有一些技巧,它的每个题目的答案基本上和文章的每一段是对应的,你按照顺序找答案就没问题。这一题型本人郑重推荐:《中科院历年考博真题》+江涛英语《考研英语阅读题源》(包括《纽约时报》,《经济学家》,《时代周刊》分册或它们的全集)
下面再说说排序题,共2篇。这是我最头疼的题目,比考研难度低一些。我的做题心得是先看A-F选项,搞懂中文意思,然后再读原文,看到合适的就可以填进去,最后再通读一遍,看是否通顺,当然在这个题目上最忌讳慌乱,你一旦错一个就会导致连锁反应,苦不堪言啊。这一题型本人郑重推荐:《中科院历年考博真题》+张锦芯《考研英语阅读新题型专项突破》人大版。
接下来说说翻译,翻译题目不算太难,但要达到&信、达、雅&的高水平很难,我想短期内不可能完成,只要达到&信&就可以了,这一题型本人郑重推荐:《中科院历年考博真题》+蒋军虎《历年考研英语翻译真题精读笔记》人大版。
最后说说作文,我想对付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在考试的最后一个月每天坚持写一篇,必须是在30分钟内写出来,而且还要达到250个单词以上,据说你的作文到不了这个数子写的再好也很难得高分,多多益善呀,别忘了中科院博士作文明确规定不能少于200子(nolessthan200words)我的理解就是250个单词左右最好!所以一定要勤加练习,如果平时不写,到考场上你会一个句子也写不出来,即使写出来也是错误百出。当然如果你在平时训练时能够多积攒几个漂亮的句子最好,这是拿高分的关键,当然千万别用那些让学生用烂的句子,比如&withthedevelopmentofthesociety。。。&等等.而文章开头用下面的句子要漂亮的多,&Whenitcomestoprofessionalethics,forascientist,wehavemanyargumentsaboutthem,文章的结尾可以试试下面的句子:&thereseemsscarcelyanylimittowhatcouldbedoneinanywayofimprovingcityenvironment,furthermore,inanywayofproducingabeautifulworld!&这一题型本人郑重推荐:《中科院历年考博真题》+田育英《考研英语写作专项突破》人大版。
[2]专业课的准备。
下面谈谈专业课的准备,我选的专业课程是《信号与系统》和《电子线路》,教材是XXX指定的教材,全是清华的教材,好在我对这些课程比较熟悉,所以没用太多功夫,主要是找了一些题目练了一下,因为大家都知道,考博的专业课真题很难搞到,更何况我报的2006年才正式成立,根本不对外提供任何试题。所以我就不再多费时间,只是联系了我导师去年的一个博士生,姓胡。他正好也考的是这两门课程,凭记忆告诉了我一些他去年考试的重点,我只好根据这些有限的信息来做准备,但心里很踏实,因为专业课问题不会太大,我主要的任务是外语,2010年10月我开始了备考,平时上午八点半准时到自习室,晚上10点半回宿舍。基本上就是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又过上了单调的学生生活。尽管有些寂寞、枯燥和无聊的时候,但老婆的鼓励与鞭策使我奋发向前,绝不退缩。另外我心中怀揣梦想,也就不觉得苦了,就这样我坚持了下来,倒也过得充实和满足!
三、决战沙场。
转眼过了新年,和20号是中科院全国博士统考的日子。我于3月16号乘坐T107由北京开往深圳的列车出发了,此时的北京和中国的大部分北方的城市还是很冷的,由于是晚上的火车,我很快在座位上睡去。第二天早晨醒来的时候看到火车已经进入安徽境内,从窗户往外望去,满眼都是还没有泛青的一片片麦田和光秃秃的荒原。我想此时中国大半个北方都是这样子的。不过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也就不远了吧。我的心情不错,随手拿出一本英语单词书看看,不时和邻座的旅客聊聊天,时间过的也很快,不一会火车已经进入湖北境内。田间山头也慢慢增添了绿色,不久就进入江西,看到了九江长江大桥,非常宏伟壮丽。九江长江大桥,始建于1973年12月,由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勘察设计,第215桥梁工程处组织施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之后,我国在长江上建造的第八座大桥,也是我国目前最长、工程量最大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无论是桥的设计、施工工艺,还是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等方面,都反映了我国迄今最先进的建桥水平。整个大桥设计新颖,造型优美,工艺独特,雄伟壮观。大桥铁路引桥采用的无碴无枕预应力箱形梁,在我国建桥史上还是第一次。主河槽216米宽的大跨度,也居全国桥梁之首!不远处的江边矗立着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高大威严。用以纪念那些为中国革命事业牺牲的先烈们。然后是南昌,中国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就发生在这里。日凌晨二时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和贺龙等中国共产党领导,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反共政策而发起了武装反抗。&八一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继承孙中山的武昌革命起义,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中午开始休息,下午醒来的时候看到火车在嵩山峻岭之间穿行,原来已经到了江西与广东的交接处,那里是山区纵横,山上是一片片翠绿的竹子和郁郁葱葱的树木。我想北方还是天寒地冻,南方已经是四季如春了。中国之大难以想象。因为就在前一周北京还下过一场厚厚的雪呢!那辽阔的东北大地此时还沐浴在雪中吧。
火车沿着京九铁路在山间奔驰而过,一个个高架桥把整个火车托起来,就像在山顶飞过一样,那感觉非常棒!京九铁路是我国目前仅次于长江三峡工程的第二大工程,投资最多,一次性建成双线线路最长的一项宏伟工程。它于日通车,北起北京西客站,跨越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九个省级行政区的98个市县,南至深圳,连接香港九龙,全长2553公里。我向车窗外看去,一个个山洞接连而来,在山间洼处偶尔会有一片平原,住着几户人家,从火车向下看非常美丽恬静,我看山间翠色不由拿出手机拍下几张,火车在山洞里穿行的时候看不到任何光亮,我忽然想起90年代初的时候为了修这条京九铁路,一大批军队工程兵来到这里,开山洞,架高桥,当时的工程和技术是很落后的,他们为了修筑这条&天路&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和精力,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很多人在爆破山洞时献出了生命,按照当时的条件没有办法运回原籍就埋在了这崇山峻领之间,长眠于此。我们后辈应当珍惜呀,我不由嗟惜不已!就这样大概穿过了一百多个山洞才到达广州境内。夜色开始弥漫,天气乍暖还寒,就这样奔波了整整24个小时以后,3月17号晚上8点半我终于到达了终点站-深圳。当我下车踏上深圳大地的时候,我还在恍惚之中:这难道就是当年我们敬爱的总设计师邓爷爷画下的那个圈?灯光闪耀,车水马龙,人流熙熙攘攘,一派国际大都市景象。我真的赞叹时光雕刻的一切,从80年代初到现在才刚刚过去了30年,深圳就从一个小渔村一跃成为中国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大城市,也成长为中国最有活力的城市!真的是天斧神工呀!
经过乘坐地铁和公交,晚上十点我赶到位于南山区的中科院xxx,幸运的是我以前联系的那个胡博士已经给我订好了院里的思学寓舍的房间,我顺利入住,是个两人间,另外一个床铺估计是另外一个博友订的,今晚还没赶到,房间环境不错,一晚上才60元,我非常满意。放下行李我赶紧给家里的老婆打了个报平安电话,然后冲了个热水澡,美美地躺在床上,这时候才感到自己疲惫不堪呀,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九点我才醒来,拉开窗帘才真正意义上看到了深圳的第一眼,确切的说应该是xxx的第一眼。感觉很熟悉,咦,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处在深圳西丽大学城内,周围是深圳大学新校区和南方科技大学,然后是北大和清华以及哈工大的研究生院。也算是名校云集呀!大学城南北两面环山,东西是一个狭长的地带,和我们学校的xx分校很像,我想大概全国的大学城都差不多吧。所以才有似曾相识之感!我洗涮完毕,另外一个博友也到了,他是江西南昌的,也是个大学老师,我们很谈的来,他刚参加完中国海洋大学的博士考试没有录取,又赶到这边参加考试,我真的很佩服他的毅力,真是天下之大到处是知己呀!
3月19号上午,我们开始参加博士英语考试,3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感觉题量好大,还没来不及总结,接下来下午和20号上午又是两门专业课,感觉尚好。考完最后一场的时候,我已经是大汗淋漓,这时才感到自己快要虚脱了,原来自己是在感冒中考完试的,长时间紧张后猛一放松,身体的意志力就跨了,所以才感觉轻松的同时好累好累呀。我下午大睡一场,醒来后跑出去溜溜,散散心,正好赶上南方科技大学开学典礼的日子,南大的首任校长朱清时院士发表了意义深远的讲话,我记住了一个数字:首批入学的大学本科生共45名学生,请记住他们这些令人可敬的孩子吧,也许在几十年以后,南方科技大学会成为中国大学教育的新旗帜,中国的MIT,当然也有可能会失败。但不管怎样,他们和朱校长一起迈出了这一步,尽管这一步现在还看不出有多大的历史意义,但是他们的勇气令世人敬佩,毕竟他们是在走与中国传统的大学完全不同的一条道路,也许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会由这45个孩子来回答,或者是由他们的下一届或n届来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卷。祝福他们吧!因为他们的成功也是中国的成功!
3月21号是复试的日子,我简单准备了一下英文材料就进去了,几个老师问的问题不难,主要是让我介绍了一些做过的科研项目和工作经历,20分钟就结束了。下午是体检,一切还算顺利。
3月22号上午人教处薛老师告诉我复试的结果,她说昨天复试的老师反馈回的结论是我的研究背景和方向与课题组的研究方向相差甚远,将来不合适进课题组工作,建议我转到其它实验室。我当时就有点发晕,心想当时郑老师说我很适合报考他那里的博士,怎么现在又不合适了?难道话可以随便说?还是有其他隐情?不会初试成绩还没下来我就被OUT了吧?那也太衰了。我急忙给郑老师打电话,说了一下我的情况,他说&我还不知道这个情况,我问问人教处和昨天复试的老师,搞清问题后再给你回电&我说:&谢谢!&。心里想原来他还不知道情况,现在才想起他昨天因为太忙没有参加复试环节,而是由组里的其他老师代替出席的,但决定谁被OUT之前不需要告诉他一声吗?那几个老师也太大胆了吧?!我焦急的等了一个多小时还没郑的回话,我决定去他办公室直接找他问明原因。我通过胡博士找到他的办公室,敲门进去,初次见到郑老师,他很年轻,是个海归。正在和两个人谈话。我自报家门,他很热情的让我先坐一下,他说&你的事情我还没来得及问,请等一下。现在有客人要谈,完了后再来处理&。过了一会那两个客人走了,他便和我交谈起来,听完我的陈述后他便把昨天面试我的一个老师叫过来询问情况,那个老师见我也在办公室里有些诧异,我赶忙给她打了个招呼,便坐在一边。我听她的解释是梁老师今年只有一个名额,我的方向和组里做的有些偏差,而且组内有个研究生今年报了梁的,所以就不考虑我了。这些话当然是我在一边偷听到的,因为她故意把声音说的很低,而且都是点到为止。看来还是怕外人听到呀!郑头听完后便给薛老师打了个电话,问了一下今年的名额问题。然后对我说:&今年名额太少,中科院系统全部削减名额,我们这里不好再申请了,你还是看看其他组里还有没有机会。&我听完以后苦笑不得,心想梁只有一个名额,怎么就一定要留给内部那个考博的学生,我就这样被OUT了?如果真是因为方向的问题我无话可说,可当初为什么让我报考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如果郑头当时就提出来我就改报其他单位了,何来唱这出戏?!看来还是不负责任呀。
另一个问题是把唯一的名额留给自己所内的考生这可以原谅吗?这是不是在抹杀公平的竞争?!
我想不公平的事情在中国不足为奇了吧!随手可以举出很多例子:企业有地方保护主义,垄断行业有霸王条款,大学有不平等招生,我想应该是见怪不怪了,只是中科院也有这样的事情,我还是难以理解,毕竟这里是科学的圣殿呀!当一个人遭遇不公平的时候,谁还能保持冷静呢?
我的问题是公信力一旦缺失,何来希望?
不管心里有多么气愤,我还是要联系其它组的。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开始对xxx产生反感,可能是有些失望吧!集成组的一个老师找我谈话,说&薛老师把你的材料转到我这里,我看了一下,你以前的工作是做光电的吧,你的基础很不错,科研成果很多,发了不少论文。我这边是做集成电路的,涉及到光电的东西不多,你转方向的话有点困难,对你将来发展也不太好,我建议你再看看其他老师&
我决定不再联系其他老师,我去薛老师办公室。她给我解释了一下招生情况,最后说:&今年的名额是刚接到中科院的通知,比往年有大幅度削减,如果你的初试成绩过了的话,我们可以给你联系调剂,即使不能在我们内部调剂,还可以调到中科院其他院所,我们会积极为你联系,放心吧!&
我说:&谢谢薛老师,您费心了!&
3月23号晚上我请胡博士吃饭,表达了我的谢意!我们聊了很多,他劝我不要灰心,机会还是有的,等初试成绩下来后再做打算。
3月24号下午,我坐上了返回北京的火车,带着一丝惆怅和不安,离开了我的伤心地-深圳!回到北京后我大病了一场。
四、博士调剂。
在焦急等待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以后,4月21号中科院博士成绩终于公布了,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查到了自己的成绩:英语59,信号与系统76,电子线路66。虽然成绩不高,但应该是全部过线了,我想付出总有回报,上天还是公平的!深圳薛老师那边告诉我可以联系向外单位调剂,她们那里满了,不可能在院内调剂。我失望之至!从这一天我便开始了漫长的调剂之路,首先我从中科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找到中科院下属单位,挑选出和自己专业方向相近的那些所,查询它们的联系电话和E-MAIL,抓紧打电话或发E-MAIL联系。我首先联系的是北京的各个研究所,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人在北京也方便,但是北京的各个所生源都比较充足,接受调剂的很少,接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拒信。只有遥感所和电工所明确告诉我在他们一志愿没招满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我,但需要等待,因为他们还没开始组织复试。我只好耐心等待,一周后他们相继给我打来电话,说名额已满请调剂其它单位,我感到很失望,这种焦虑、彷徨的日子使我刻骨铭心!但我并不气馁,我开始联系京外单位,并且首先考虑离家里比较近的地方。4月28号中科院南京天光所研究生处的王岚老师给我回了信,说她们那里还有名额,问我愿不愿意调剂?我心里很高兴,幸福来的太突然了,总算是上天不负有心人啊!王老师热情地给我介绍了一下她那边的情况,主要是做大光场天文望远镜的,研究方向我很陌生,与我的研究背景有些偏差,但王老师说大方向都差不多,都是搞光学的。我有些犹豫,但我知道我的机会不多了。我最后还是表达了我愿意调剂的意愿,这之间王老师给我了极大的信心,不厌其烦的给我通信,我真的万分感动!心里想上天在对你不公平的时候,他会给你在其它地方开一条缝,给你以希望!只要你不放弃就好!
五一过后王老师考虑到我去南京不方便,特地通过QQ给我安排了一次视频面试,导师和我聊了一下,我先是介绍了一下我的工作经历和学术背景,然后是英文对话,面试的导师是个海归,口语很好,我勉强可以应付,最后导师感觉很满意。面试结束后又等了几天,5月10号,南京那边给我回信,说&复试已通过,等待研究生院最后审批!&我兴奋异常,感觉经过千辛万苦之后总算成功了!
我把这一喜讯第一时间告诉了我的老婆,让她和我一同分享这一喜悦!
第二天我和宿舍里的几个同事便去了长城,我是应该放松一下自己的神经了,这段时间真的是忐忑不安,战战兢兢!人都快要憋疯了。长城上人山人海,我们一口气爬到八达岭最高处,四下放眼望去,雄伟的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蔓延前行,根本看不到尽头,真是美不胜收啊!
然而峰回路转,5月13号下午忽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的王蠢鲜Υ蚶吹模饰也┦康骷猎趺囱,愿不愿意到西安来读博?我这才想起以前也给西安光机所发过邮件,表达了调剂的意愿,只是那边一直没有消息,所以就忘了。幸福一个接一个的到来直接把我给砸晕了!我好长时间才回过神来,王老师非常热情,他说&我刚获得的消息,现在所里还有和西安交大联合培养的2个名额,将来毕业后可以拿到中科院和西安交通大学两个单位的毕业证书,是中科院2009年刚刚实行的新政策,仅限于和国内著名大学之间的联合培养。所以名额不多,于是便和你联系,看了一下你的简历,知道你是搞光电材料与激光器件的,感觉和我们这里比较对口,看你是否有意向调剂到我们这里?&我听了很高兴,觉得方向比较熟悉,将来毕业后可以回原单位工作。所以我就说:&感谢王老师给我这个机会,只是前几天通过了南京天光所的复试,他们已经把我的材料调过去了,不知道还能不能去西安?&王老师说:&原来是这样,那事情有点麻烦了,操作起来可能有难度。因为现在在中科院招生网上看了一下你的信息,深圳那边的管理员已经把你调出,南京那边把你给调入了,我们没有再次调剂的权限,只有南京那边的管理员把你的信息解开,我们才能调剂。现在关键是你的态度,你想去哪里?&我回答:&我首选西安&。王老师说:&既然这样那就试试吧,我先和南京那边沟通一下,你也抓紧时间和南京说一下你的意愿,我们最迟下周一即5月18号就得把名额定下来,再晚就来不及了。&
当天下午南京的王老师就给我打了电话,说西安那边的王老师给她联系过了(真挺有缘的,两个老师都姓王),问我的意向,我说了几个原因,决定选择西安好一些。王老师很为难,说&我们的计划已经报上去了,正等领导批准,现在再提出调剂不好操作呀。&我也感觉有点对不住王老师,毕竟她为我调剂事情没少操心,给我提供了很多方便。我最后说:&您尽力帮帮我吧!&王老师说:&我尽力而为&。
接下来的两天我寝食难安,南京那边一直没有答复,我猜想我再次调剂的可能性不大了,西安的王老师则多次打电话鼓励我,帮我联系所里的导师,和南京沟通,和深圳沟通。后来王老师说:&这几天我都在给你忙调剂的事,其它好像没干什么了!&我心里非常感动,心想王老师和我素不相识,他怎么会如此不辞辛劳地帮助我,看来天底下还是好人多呀!我想他就是我的幸运之神吧,即使最后不能调剂成功,我也会感激王老师一辈子的!
5月17号上午,南京的王老师给我打来电话,说:&你的调剂领导批下来了,尊重你的意愿,可以调到西安。&我当时就蒙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我想只要不放弃,成功的机会总会垂青你的!我赶紧把这一喜讯告诉了西安的王老师,他也很高兴,说:&这个消息我已经知道了,王老师刚给我沟通过了,我一会给你安排一下电话复试,你抓紧时间准备一下.&
接下来面试进展的非常顺利,我心里总算放下心来了。
5月18号,也就是西安光机所招收博士的最后一天,这是一个多么吉利的数字呀,注定让我终生铭记!上午9点,西安的王老师给我打来电话说:&通过多方沟通,你的信息已经调到我们这边来了,你被录取了!&
我几乎无语,回想起来这两个多月来的种种坎坷和经历,我喜极而泣!!我是不幸的,不管是什么原因我被OUT出去,遭受了种种的不公平。但我又是幸运的,遇到了这么多的好老师,他(她)们为了我的调剂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又被&IN&进来,我最终还是成功了!深圳-南京-西安,我在中国的大地上画了一个完美的三角形!
我想上天在给你种种不公平的时候,在给你重重打击和失望的时候,也同时为你准备了种种的幸运,无数的鼓励和希望,只要你不放弃,勇往直前,你总会找到那个为你撕开的缝!
仅以此文献给可爱而又可敬的西安光机所的王老师!
仅以此文献给美丽而又善良的南京天光所的王老师!
仅以此文献给成熟而又稳重的深圳xxx的薛老师!
本类最新资讯
考研直通车产品,是新东方在线考研高端产品,集名师、导师、答疑、资料四位一体。专业辅导,专注考研直通车!只要找准适合自己的,也可以一举成功!考研直通车产品,适合四大考研群体,专注考研。
主讲老师:陈文笠、朱伟、田静、王诚
你可能想看
研究生招生信息苹果/安卓/wp
积分 9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0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设置帖子权限道具: 提升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开心签到天数: 1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
本帖最后由 poverty 于
15:43 编辑
首先,建议准备考博的人先仔细想一下自己为什么要考博?对辛苦、压力大、贫穷甚至可能让你觉得寂寞无聊的博士生活,作好准备没有?
&&切入正题了!!!&&我通过自己做各校的考博英语真题,并结合亲临考场的感受(有些是和几个要好的博友一起讨论后的宝贵经验),希望献给有志于考博的虫子门,也希望在免费考博论坛里多关注下我这个新博友,并祝愿免费考博论坛更加壮大。
& && &以下仅一家之言,也要结合你的专业和自身实力情况斟酌,慎重考虑:
& && &对清华,北大,浙大,复旦,交大,中科院考博英语的经验和比较:
& && &一、清华的英语比北大简单些,所需词汇量比北大考试所需掌握量少。题型容易被考生适应。如果你的英语还可以的话,60分不是太困难。(理工科的考生如果联系好合适的导师,可以考一考,英语应该不会让你挂了,不过联系一个有意向的导师也是相当的难哦,他们对外要的很少)。清华连续多年蝉联中国大学榜首,声望好,学生就业好,绝对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我就不废话了!
& && &二、北大的英语考得相当难,词汇要求很奇怪,阅读也常让人感觉很费解,其实大多数人的成绩反而不一定考的出来,60分很有点难哦。(另外,联系北大导师比清华就更困难了,他们搞基础研究的,觉得外面的学生进去后带起来比较费劲,另外做的都是长线课题,所以硕博连读的和直博的比较多,基本就不怎么要外面的哦,故要考北大,还不如考相对更容易一点但绝不输北大的清华)。
& && & 三、浙大:浙大的英语与北大清华不一样,与考研挺像,我个人觉得较能考察英语能力。不过浙大的英语有两条线,一条是英语总线(一般为55~60分/100分),一条是听力线(一般为9~12/20),两线都得过才行,听说有的博友英语考了差不多70分,但听力只考了8分,9分,而当年的听力线为10分或11分,结果就挂了,而且这种情况绝非极少数,还是有一点比例的。如果你希望考传统的英语考试题型,英语还不错,听力比较有把握,你完全可以报考浙大。浙大合并后很强,不过各专业情况当然不一样了。另外,浙大的听力是找本校的外教,发音稍有点怪,和他们的《实用听力》资料不太一样,不过题并不是太难,建议听力用“《实用听力》+两步美国电影+两部英国电影”策略应付,看电影一方面是习惯英式和美式发音,另一方面j缓解紧张的生活。
本帖隐藏的内容四、复旦的英语考的比较难,词汇要求几乎***,而且你几乎没有有效的复习措施去应对(也许这才是所谓的素质教育吧,不好说),我上过他们的考博英语培训班,才知道那些词就是让你不会的,不是四六级词汇,也不是考研词汇,更不是托福雅思词汇,请问你还需要为词汇不会而耿耿于怀吗?不要紧,你不会,别人在他们的词汇面前同样是文盲的感觉。他们还有一道大题比较***——完形填空,没有选项,而且给你答案后常仍不知所云,据说这部分的平均分一般都是1~2分(总共10分)。主要拿分点是阅读+翻译+作文,这几部分说真的,不难,一般考生拿50多分的挺多,不过要过65分以上还真有点不易。不少在校的师兄师姐说复旦的英语考试反映不了考生的水平。不过这样也好,你英语不是太好也不太坏的话,可以去试试,说不定比有些英语“小牛人”考的还好,^_^。
& && && &五、上海交大的英语典型特点是题量大,但难度不太大。近年一般都是20分词汇(40题)+30分阅读(6篇30题)+25分完形填空(两篇,一篇10道四选一的10分,一篇16选15填空的15分)+25作文(要求300字)。词汇大部分是较简单的,阅读多但短且易,完形较易,作文题绝不刁钻,让你有话好讲。所以交大的英语过线比较容易(划线不会超过55分,有时是50分)。你英语还凑合的话,过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听说过有的猛人居然考了80分。交大现在发展势头很猛,且和复旦一样,处在上海,找工作机会相对多些,出国比例也比较大的哦。
& && && &不过提醒一下,现在交大和复旦的学生压力都很大,论文要求高,毕业应该3.5~4年的应该占多数吧。努力一点,3.5年还是没有问题的,三年也不是不可能的哦。我个人认为,选个上海这样的城市,很有优势(毕业后如果不愿意进学校,上海的世界500强企业和本土的NB企业很多的,他们观念要新得多,开得起价钱)
& && &&&六、中科院的考博英语与上面几个学校相比,难度居中。不过,他们听说常划60的线,就稍有点高了。但我觉得过线并不是太难。中科院的英语题也算四平八稳的那种,变化不大,难度较稳定,特别词汇部分得分相对容易,作文多看几篇范文也好应付,阅读选材也挺对我们理工科学生的胃口。我一个同学,英语比我还差,去年居然考了66分,可见过线并不是很难的事。中科院是个做学问的好地方,有权威,待遇好,很诱惑人的哦,不过要有心理准备——很辛苦,不过话说回来,上面哪个学校的博士不辛苦???。另外,中科院的英语真题和辅导资料最好弄。不过有的研究所像上海有机所对外要的人很少,很难考。不过北化所,长春应化所,大连化物所,成都有机所,广州化学所都不是太难,北化所对外找的人多,且学术水平和声望高,地方好,给予“重点推荐”一下哦,当然其它的所也不是不好哦,毕竟挂了中科院的牌子,都有几把刷子,比如想搞催化的肯定首选大连化物所了。总之,中科院是个不错的地方。
载入中......
热心帮助其他会员
热心帮助其他会员
总评分:&经验 + 24&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 |主题: 296, 订阅: 797
x谢谢楼主的分享
谢谢,读后很受益
谢谢,读后很受益的
大家都来学经济学,经世济民,将来为国家多做贡献!
怎么没有南大经济类国贸专业的哈 呵呵
谢谢楼主,感谢分享
谢谢i你的分享,很有用啊
能选择的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不能选择的时间做好手头的事,为以后的选择做准备!
真的是好东西,比较实用。
有志者事竟成
为什么需要回复………
无限扩大经管职场人脉圈!每天抽选10位免费名额,现在就扫& 论坛VIP& 贵宾会员& 可免费加入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科院考博英语难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