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雕套球工艺交流

工艺大师担忧牙雕未来:材料稀缺 良徒难觅-中新网
工艺大师担忧牙雕未来:材料稀缺 良徒难觅
作品《盛世乾坤》
  国家工艺美术大师专注牙雕65年 呼吁政府重视和资助
  广州民间艺术始终绕不开“三雕一彩一绣”。本期我们关注广东牙雕界唯一一位国家工艺美术大师――李定宁。今年80岁的他是牙雕世家第三代,一生也只做了一件事;他仅念过私塾,却创作精品无数;更难得的是,他曾力主技术公开,互相抖家底;市场行情越来越好,他又在愁材料奇缺和传承无人,唯恐好时光悄悄地溜走,现在儿子李斌成在牙雕上也有所成,但依然是杯水车薪,因此,他最希望政府资助大学生学习这门千年绝技。  
  策划:刘亦凡&
  撰文:记者 曾俊
  图:受访者提供
  15岁学艺
  一入此行弹指65载
  李定宁生于牙雕世家。抗日战争前,祖父在广州市大新路开了一家制作象牙工艺品的店铺;父亲是牙雕艺人。15岁那年,他就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开始随兄长李定荣学艺,结果一干就是65年。他个人的艺术生涯的第一个转折点是在1956年,李定宁进入了“广州市第一象牙雕刻生产合作社”,被定为五级技工。用他的话说:“过去只可以‘偷师’,但即使是最差的一个,也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第二个转折点是1958年,李定宁的工作单位转为地方国营大新象牙工艺厂。他作为后起之秀,赴北京参加南北技艺大交流,学习仕女、花鸟的先进雕刻技法。这令他对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传统的技艺需要继承,但更要突破,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归来后,他在广州牙雕通透玲珑的艺术风格基础上,又吸收北京牙雕长处,并大胆加以创新,形成自己轻飘剔透的艺术风格。
  得意之作
  57层象牙球
  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
  李定宁进入单位的设计室后,大胆创新,通过镶、拼、驳等方法,组拼大型的作品,都令人几乎看不出拼接的痕迹。他的专长在人物雕刻,尤其是“精工仕女”的雕刻。多年来,他的得意之作确实不少,近期的当然要数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的《盛世乾坤》。它由李定宁大师亲自设计和主刀,前后花了30年时间,主体以巨龙喷出水柱衬托起龙珠(57层象牙球),象牙球上则以敦煌飞天仕女为主题,寓意中华民族的繁华盛世。其中最为珍贵的是象牙球每层都薄如丝纸,且均为镂空雕刻,层层都是同心圆,灵活转动。
  他说,层数达到50层的象牙球,每加一层,直径每加几毫米,难度就要翻好几倍,而且对材料的要求特别高。“象牙球都必须用一支完好的象牙来雕,直径17厘米,意味着象牙体积巨大而且韧性极佳,制作这只象牙球所用的是我们家传了四代、珍藏了过百年的一支非洲象牙,重达80公斤!”这样的佳品舍得出让吗?儿子李斌成宣称:“无价!镇馆之宝坚决不卖。”
  其他的还有1989年以158万元创下当时牙雕作品最高价的《群仙祝寿》、荣获第三届广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的《丰收》、《天女散花》等,而他最新的作品将以孔子为题材。
【编辑:刘欢】
>相关新闻:
>文化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图片】精美牙雕工艺---怕你消失又盼你消失【绿松石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46,339贴子:
精美牙雕工艺---怕你消失又盼你消失收藏
偶然从网络上看到关于牙雕的艺术,特转来与吧友们共同欣赏,在赞叹牙雕的工艺时,也为那些惨倒在人们欲望下的大象们扼腕叹息,愿那些幸存的大象们能幸福生存下去。牙雕一般指的就是象牙雕刻,象牙是大象的獠牙,近几年象牙已经成为禁止出口和进口的特殊物品,这是为了保护大象,因为象牙的缘故亚洲象在30年间消失了97%,中国只有近300头亚洲象了,我介绍的这些牙雕工艺品很漂亮很好看,当然也蕴含之大象的血和工匠的汗。如果让我选择当然我不希望这种美丽的艺术消失,可是为了我们的星球我还是希望,这种工艺品,仅仅欣赏就好了,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据说这是一只象牙的鸟笼子,我宁愿把它看成摆设或者熏香笼子,放一只鸟在里面真是辱没了这精致的巧夺天工的手艺了。牙雕福禄寿三星,祝愿天下的爸爸妈妈都长寿安康,也祝愿所有人富贵吉祥。上色牙雕婴戏图,讨喜的宝宝最可爱了牙雕插瓶菊花,这每一瓣菊花都是手工雕刻以后插接在一起的没有几年的功力不可能有这样娴熟的手艺。牙雕飞天,裙裾飘飘,如若飞仙。将敦煌飞天壁画完全立体的表现出来这种透视和深浮雕技术其实并不是最新的技术,这就是中国古老的雕刻艺术。欢喜佛的表现方式真是多种多样。象牙文具,这东西是如何作为文具使用的?这么好看怎么舍得用,放在那边看看就好了。象牙龙舟金丝雀的牢笼
绿松石源自九华山寺院开光,法力灵验持久 灵气逼人 认主护主 旺运辟邪 天然秘宝高品质生肖吉祥物奉请,将九华山圣地的灵气带给每一位缘友,佛光普照,逢凶化吉!
牙雕臂搁臂搁是古代文人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除了能够防止墨迹沾在衣袖上外,垫着臂搁书写的时候,也会使腕部感到非常舒服,特别是抄写小字体时。因此,臂搁也称腕枕。海象牙雕 五福临门锦上添花九宫长随牙牌这是明代宦官“长随”出入宫禁的通行证,用象牙制成,一面刻“九宫长随悬带此牌,不许借失、伪造。升迁者改写兑换,事故者缴监。无牌不许擅入宫禁,违者治罪”,另一面刻“严肃”二字。牙牌的上方穿有一孔,可穿线悬挂,使用时系于腰间,以备查验。摩洛哥镀金镶宝石象牙柄腰刀清 象牙龙纹小香筒水月观音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象牙摆件 看上面的蝴蝶多精致象牙雕松鼠葡萄叶形碟象牙雕五台山
象牙龙头茶勺象牙丝绣喜鹊牙雕白菜象牙丝编织的的葫芦八仙贺寿蝈蝈白菜六臂观音龙虾?清 象牙镂雕人物首饰盒三星拱照
食盒象牙龙纹首饰盒象牙人物妆奁象牙凉席 :象牙的特点是既硬又脆,用它来织席很难想象。看到现存的三件象牙席,实在是惊讶于古人制作工艺的高超。  据文献记载,象牙席制作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年),是广东地方官员进献朝廷的贡品,具体制作方法早已失传。据老技师介绍,这种制品只能在南方制作,因为北方气候比较干燥,象牙在劈削成片时容易断裂,更不可能编织成席。除此之外,当时很可能配制出了一种特殊的药水,用来浸泡象牙,以便使其软化,然后再劈成薄片编织。总之工艺相当复杂,造价非常昂贵,所以一直以俭朴自居的雍正皇帝曾下旨不要再做。清代象牙丝编织纨扇。牙雕玉兰花式杯,明晚期,高6cm,口径7.5-6cm。杯象牙质,口微撇,杯身雕作玉兰枝叶托举花苞之形态,造型如玉兰之初绽,花枝盘曲于底部而成杯托。此杯造型新颖优美,磨刻圆润光滑,象牙的天然纹理清晰毕现。明清时期象牙雕刻高度发展,宫廷内专设牙雕作坊。此杯风格简洁而雕工细腻精湛,于清丽中显出富贵典雅之韵致。象牙雕松荫高士图笔筒,高14.4cm,口径12.7cm,底径12.7cm。笔筒直筒式,玉璧形底。在口沿及底边的回纹装饰带之间雕镂人物场景,背景湖光山色,松柏长青。其中人物可分三组:一组为老者携杖徐行,二小童抱琴背囊相随,兴高采烈;一组为一老者立于桥上,回首停步,手指前方,似在引路,一小童于岸边闻声观望;又一组为二老者伏案观书,似忽有所感,与正在烹茶、提壶的小童一起远望。作者利用圆形的筒身铺排情节,以山松为界,步步设景,每一转侧均为不同的画面,而其间又有内在联系,藕断丝连,十分巧妙。此笔筒以高浮雕为主,并配合浅浮雕、镂雕等技法,精巧娴熟。其制作一丝不苟,连地面都琢磨得光滑圆整,显示出这一时期象牙雕刻的典型风格。编织象牙席,长216cm,宽139cm。席背整包枣红色绫缎,边沿包黑色缎边。席面通体编织成人字形纹,由薄如竹篦、宽仅0.2cm的扁平象牙条编织而成。席面虽微有磨损,大体仍完整。此席纹理细密均匀,席面平整光滑,柔软舒适,收卷自如。其牙丝细薄无比,至今仍洁白柔润。象牙席夏天铺垫时较草席、竹席更为凉爽宜人。编织象牙席是明清时期广州的传统工艺。据说汉代已有此技,《魏书·列传第三十·韩务》载:“务献七宝床、象牙席。”明代祝京兆在《野记》中记载:“凡象牙齿之中悉是逐条纵攒于内,用法煮软,牙逐条抽出之,柔韧如线,以织为席。”清代制作的象牙席品质尤佳,清中期曾作为重要贡品。当时广州的象牙艺师们利用象牙细致的纹理与韧性,将用药水浸泡过的象牙劈成均匀的薄片,再磨制出洁白的光泽,然后编织成各种纹饰。象牙席用料多,编织工序艰巨,劳民伤财。清雍正帝崇尚勤俭,传旨禁制:“庚午, 谕大臣学士等,朕于一切器具,但取朴素适用,不尚华丽工巧,屡降谕旨甚明。从前广东曾进象牙席,朕甚不取,以为不过偶然之进献,未降谕旨切戒,今则献者日多,大非朕意。夫以象牙编织为器,或如团扇之类,其体尚小,今制为坐席,则取材甚多,倍费人工,开奢侈之端矣。著传谕广东督抚,若广东工匠为此,则禁其勿得再制。若从海洋而来,从此屏弃勿买,则再造之风自然止息矣。”禁广东象牙席,禁民间购用。据造办处活计档记载,宫中牙席共有5张,至今只剩3张。由于编织象牙席传世者稀少,而传统象牙劈丝技术又已失传,故这件象牙席在中国象牙工艺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象牙镂雕双喜字“大吉”葫芦,清中期,通高18.8cm,口径2.8cm。圆雕葫芦式,以镂雕及染色等技法制成。外壁满镂钱纹锦地,并浮雕染色缠枝瓜果、花蝶、蝙蝠纹饰。正中两面开光,一面镂雕楷书“大”、“吉”二字,一面镂雕填红隶书双喜字。盖钮内有螺旋套口,腹内有活环长链一根,链上下与葫芦盖底相连。长链上又有三条小链,每条小链上分别带有一只小葫芦,雕刻极为精细。此件作品是清代雍正至乾隆年间由清宫造办处牙作中的高手为皇室婚礼之用而制作的,这种不通过任何拼接手段,纯以镂雕为主制作复杂的活链结构的工艺,是清代象牙雕刻的突出成就。根据当时各地不同的风格特征及牙作的构成情况,这件象牙葫芦虽然没有留下款识,但应是出自广东籍匠人之手。牙雕开光进宝图转芯式笔筒,清中期,高12.7cm,筒径8.5cm。清宫旧藏。笔筒圆体,象牙雕,口唇过渡柔和,口沿阴刻回纹带,器表高浮雕山水人物。人物几达数十,分成多组错落置于山水间,有推车者,有托盘者,有抱瓶者,有驱象者,大都兴高采烈,所盛装的皆为珊瑚、宝石、灵芝等殊方异宝。底为后配,底中央突出一圆形台,与筒身以螺口相连。外层又镂雕一字纹地方形开光圆筒,套于口沿与足沿之间,可以旋转,转到不同角度,开光内显现的纹饰亦不同,给静态装饰带来了丰富的变化,是此笔筒最为精彩的一笔。笔筒壁上之图景实际即清代常见的番人进宝图之变体,其人物均着西洋服饰,表现出当时中西交流的频繁以及清代统治者所秉持的天朝上国的倨傲心态,颇堪玩味。
象牙描金带彩什锦梳具,清晚期,盒高3.7cm,长29.2cm,宽20.7cm。清宫旧藏。此套梳具为广东制作,由25件构成,计有梳子9把、竹篦2把、剔篦2把、胭脂棍2根、扁针2根、大小刷子8把。其中长方形梳子的梳齿多达60个左右,另有月牙形梳、把梳、篦形梳;竹篦的篦挡为牙质,篦架为木制;2把剔篦一为长方形木柄,一为象牙柄,一端均衔接7齿;扁针为象牙质,两端为半圆形;胭脂棍是红木圆棍,首端镶烟嘴式象牙头,内填红绒。这些梳具上大多描金彩绘凤纹、云蝠、菊花、莲花、石榴、桃、寒梅、八宝、山水、楼阁、鱼舟等图案。清宫后妃以梳“两把头”为时尚。当满头散发时,长方形梳子可大面积通发;在梳两把头至垂于颈下的燕尾时,中等的月牙形梳子较为合适;梳至发梢、鬓发时宜用八字形把形小梳;当时人们很少洗发,篦子用于篦去头皮的污垢;剔篦是剔除篦子污垢的工具;刷子也称之为抿子,用于抿发。过去多讲究头发光洁平整,在梳理头发时,须用抿子沾浸泡了数日发粘的刨花水边抿边梳,梳理的头发方符合审美要求。抿子中也有用于描眉打鬓、或用于沾胭脂在两颊涂红的,还有刷扫梳发时落在脖子、后背等处污物的;扁针用于掖外露的碎发或拨缝隙。每当后妃插戴簪子、头花等饰物,若直接插入易将头发弄乱,因此插戴前用扁针在所戴部位拨出缝隙,将头饰插入后再撤出扁针;胭脂棍是面部化妆时用于点唇的。后妃梳完头,必用胭脂棍沾胭脂,先将唇部轻轻涂抹,最后以下唇中线为中心,点一醒目的红圆点,美其名曰“樱桃口”或“樱桃唇”。整套梳具制作精良,功能多样,反映了慈禧太后与后妃们当时梳妆的形式及所用梳具的考究。象牙雕葫芦形笔掭,清,高1.6cm,最长17.8cm,最宽13cm。清宫旧藏笔掭为浅缘盘,葫芦式。盘上浮雕并镂雕葫芦枝蔓、叶片及小葫芦为饰,并蜿蜒于盘侧及底部,又伸入盘内,增添了器型的变化。盘仿葫芦形的束腰处则浮雕一蝙蝠。古人以大小葫芦及其藤蔓相联象征多子,而蝠谐音为“福”,故此器纹饰寓意吉祥。纹饰局部又经染色,有蓝、绿、红等多种色彩,历久不免有些部分稍褪色,却形成了有如晕染的古雅效果。此笔掭雕刻精细,造型优美,其装饰性似更甚于实用价值。 清乾隆 象牙透雕人物故事提篮
都是好宝贝呀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博大精深,纠结的盼消失又怕消失。
一看图片和标题就知道是你的贴子学习了
叹为观止!
巧夺天工,叹为观止!
还是消失吧,,可以雕刻的东西有很多,
谢谢楼主分享,辛苦
短价!!!!顶帖子,拿经验拿经验,十五字十五字。
不玩动物制品。啊
就不要在勾引我了
太美了!我国工匠们就是巧啊!都是大师之作!
漂亮是漂亮,代价也够大的
哈觉得象牙的细腻真是最能把山和云的纹路表现的淋漓尽致啊~不过同样觉得很残忍啊。。。
我去,这也太漂亮了!惊着了
再来瞄一下
都是精品啊,我之前有加一个文玩群,加的时候以为只玩菩提子,后来发现他们天天搞象牙犀角鸟嘴,我很是悲哀,直到前天有人发评估报告说象有多少多少头...乍一看我以为他是良心发现不再玩象牙了,结果他后面的话就是:”恭喜大家手里的牙要涨价啦”;我很气氛就发了一篇「既然明知大象因为猎牙濒临灭绝,为什么你们还拼命购买呢,象在佛教里是瑞兽,没人能制止你们购买象牙,但请尊重佛教,别用这些带血的东西磨佛珠刻佛像了!古代亦有象牙犀角做佛器的,但清楚记得20年前还有活象偷牙的,而现今几乎都是杀象取牙,你们何忍呢,我觉得象牙非常漂亮,但那不值得用血去换!」;之后我以为他们会沉默以对,不想立刻有几个人回复:”有空在这里发还不如去保卫钓鱼岛了”我退群了...人心都怎么了?活象可杀,古时还活人献祭呢,难道我们的文明又向蛮夷时代发展了吗!!中国人!
雕刻工艺的最高境界,27层镂空球欣赏高27厘米 球体直径10cm ,精工雕刻,27层
心存善念,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5分钟内设计师响应
十年专注设计领域
费用最多可节约50%
找不到满意的?免费发个需求试试!
设计师1对1VIP服务
5分钟内设计师响应
费用最多可节约50%
象牙雕刻素材编号 : 2388550(仅供参考学习使用,商业使用需要作者授权)相关作品已成功添加收藏已取消收藏红动创办于2005年,老品牌值得信赖
在线客服 :
客服热线 :400-Headlines /
艺术设计学院和北京象牙雕刻厂联合举办“走进象牙塔——牙雕作品展和交流会”
来源:艺术设计学院
10月21日,由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和北京象牙雕刻厂联合举办的&走进象牙塔&&北京工业大学暨北京象牙雕刻厂人才培养成果展&在艺术设计学院视觉艺术馆开幕。此次牙雕展是北工大艺术设计学院&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精华&的重要活动之一。
此次展览展出了十余位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大师和中青年传承人的象牙雕刻作品,有圆雕、浮雕、镂雕等多种表现形式,有花卉、山水、鸟兽、人物等丰富题材,给人雍容典雅、气韵生动的审美感受。这些作品雕刻技艺精湛、造型生动传神、线条富有韵律、意境悠然深远,既具有传统的文化底蕴,又不乏现代的美学要素。
由于诸多原因,许多传统工艺正面临着人才断层的危机。值得庆幸的是,这次展览中的许多作者是北工大艺术设计学院美术系和工艺美术系培养的学生,他们从学校毕业后,就走进&象牙塔&,默默坚守这一领域,创造了精美绝伦的牙雕珍品。他们以传承传统工艺为使命,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此次展览,既是他们个人成果的汇报,也是学院人才培养成果的展示,同时也为在校学生展望了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在展览期间,北工大艺术设计学院和北京象牙雕刻厂共同举办了学术交流会,探讨传统工艺美术的未来发展前景、传统工艺的现代审美转换以及人才培养等重要问题。与会专家深入思考牙雕工艺的未来前景,基于保护珍稀动物的目的,牙雕工艺需要与其他材质相互结合,需要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手段,实现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语言的相互融合,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以牙雕为代表的&燕京八绝&,传统意义上是为宫廷量身打造的艺术珍品,在新的文化语境中,牙雕工艺要注入当代的审美元素,探索新的艺术语言,积极地面向市场,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交流会上针对这些重要问题的探讨将极大地促进工艺美术相关产业的发展。
此次活动,正值纪念北工大建校55周年和艺术设计学院即将搬迁之际,是对艺术设计学院历史的回顾和未来的展望。艺术设计学院的前身是工艺美术学校,以漆艺,花丝镶嵌、景泰蓝、玉雕、牙雕等为代表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是这所学校的基石。在艺术设计学院现有的39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中,有19位是工艺美校培养的学生,而现在这些工艺美术大师正在培养新一代学生,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大师也将在艺术设计学院广大的学生中产生。艺术设计学院搬迁是学院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以此为契机,艺术设计学院陆续邀请工艺美术大师重回母校,未来的艺术设计学院将在新的平台上继续延续工艺美术的育人传统,培养高质量的产业人才。
编辑:刘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牙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