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建筑物一类防雷建筑物跟踪检测为什么要在做地基的时候就要进场

您的位置: &
关于防雷工程施工跟踪检测的探讨
优质期刊推荐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建筑物防雷装置跟踪检测技术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防雷规范,建筑物防雷接地规范,防雷建筑物,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三类防雷建筑物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建筑物防雷装置跟踪检测技术规范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谈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跟踪检测
> 谈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跟踪检测
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图纸报气象主管机构审核后,缴纳一定的图审和检测费用,检测机构制定检测计划,按工程进度,根据防雷设计图纸审核结果,分阶段按时跟踪检测,对隐蔽工程检测和拍照,填写验收手册,为防雷主管机构验收防雷装置提供完整资料.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漏审、漏检、阶段检测资料不健全的情况,给建筑物防雷装置留下隐患,对以后利用和整改防雷装置带来不便.该文根据多年来从事防雷检测工作的经验,结合毕节地...
【作者单位】
贵州省毕节地区气象局
【关键词】
-中国第十届声发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中国第十届声发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中国第十届声发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中国第十届声发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中国第十届声发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中国第十届声发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中国第十届声发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中国第十届声发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中国第十届声发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中国第十届声发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防雷工程施工跟踪检测;作者:周岳建;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11期;摘要:防雷工程施工跟踪检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竣;关键词:跟踪检测防雷隐蔽工程高层建筑物;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施工跟踪检测是指对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1.1降低工程造价;防雷早期阶段,主要侧重接地电阻的检测,判定一个建;1.2确保工程质量;防
防雷工程施工跟踪检测
作者:周岳建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11期
摘 要:防雷工程施工跟踪检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竣工检测的前哨站,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施工跟踪检测的重要性、施工跟踪检测的要点、施工跟踪检测的注意事项这三方面,论证防雷工程施工跟踪检测为何要做和如何做好。
关键词:跟踪检测 防雷隐蔽工程 高层建筑物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04(b)-0127-01
施工跟踪检测是指对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设施的防雷装置的整个施工安装过程中的有关工序实施动态监测所进行的检测。由于跟踪检测的特殊性,一旦工作没做好,留下的是永久的隐患,因此而使建筑物遭受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严重的、社会影响是恶劣的。随着《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和《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等一系列新规范的出台,防雷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作为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搞好防雷工程施工跟踪检测是每个防雷从业人员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1 施工跟踪检测的重要性
1.1 降低工程造价
防雷早期阶段,主要侧重接地电阻的检测,判定一个建筑物防雷效果的好坏,主要看接地电阻的大小,因此造成了过分片面追求接地电阻的尽量小。以前没有相应的现场服务跟进,不能确保建筑物本身钢筋结构连接的可靠性,一旦在竣工检测阶段测试时,遇到接地电阻不符合规范,相应的整改落实起来是相当困难的,经济代价也是相当大的。会提高工程的造价,给企业造成更大的负担。防雷设计施工应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我们应积极实践为民服务的理念,积极介入工程的施工跟踪检测。
1.2 确保工程质量
防雷隐蔽工程是整个防雷工程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且因为其工程的特殊性,在其工程隐蔽后如果发现问题再进行整改,无论是从技术还是成本角度考虑都是不可行的,举个例子,如果在竣工验收的时候发现高层金属门窗的预留端子未接地,再整改均压环,几乎是难以完成的任务。所以在建筑物覆土和浇注混凝土前,对防雷工程进行施工跟踪检测是必要的。现在的建筑物一般是框架结构,利用建筑物本身的基础作为防雷的接地装置,利用建筑物的柱筋作为引下线,利用梁钢筋作为均压环或者避雷网。建筑物的电气预留也和建筑物本身钢筋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通过防雷工程施工跟踪检测,判断建筑物防雷装置是否按照防雷规范和施工设计的要求来做,并做好现场的记录,保存留档,为以后的竣工检测做好坚实的基础。
1.3 兑现服务承诺
根据《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8号)、《浙江省气象条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令第11号)、《浙江省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190号)及《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温政办〔2008〕16号)等有关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防雷装置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建(构)筑物或者设施的防雷装置应当经过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防雷装置设计未经审核同意的,不得交付施工,防雷装置竣工未经验收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经甲方委托,乙方接收,达成建(构)筑物防雷设计技术评价与跟踪竣工检测服务协议书。根据《浙江省物价局关于规范专业气象服务收费的通知》(浙价服[号)的相关规定。新、改、扩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施工跟踪检测(不含电气设备等电位接地检测)收费标准为0.8元/m2,其中
一、二类建筑物加收30%。协议规定乙方应及时对甲方所委托的建设项目进行防雷设施施工监督(跟踪检测)和竣工检测。
2 施工跟踪检测的要点
2.1 跟踪检测介入时间
1)基础:于接地体焊接完毕浇混凝土或砌砖、填土覆盖前。2)相关楼层:首层(±0层):接地体、接地线及预留等电位、电气、其它接地端子连接安装完毕浇混凝土或砌砖、填土覆盖前。
3)各设均压环层:均压环与引下线连接及预留等电位、电气、其它接地端子连接安装完毕浇混凝土或砌砖覆盖前。
2.2 跟踪检测主要内容
现场跟踪检测包括查阅资料、检查观感质量、测量技术参数及分析处理。查阅资料是指查阅施工设计图纸、工程记录。检查观感质量是指对各种防雷装置及措施的观感质量进行检查并记录和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的过程。测量技术参数及分析处理指运用各种仪器、仪表设备对防雷装置各种技术参数进行测量、读数、记录和计算分析处理并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的过程。
2.3 不同类型建筑物的跟踪检测
建筑物按建筑结构的材料,大致可以分为框架结构、砖混结构、钢结构等。按高度可以分为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超高层。低层、多层、中高层的建筑物一般划分为三类防雷建筑物,主要应采取防直击雷、防雷电波侵入措施。对这类建筑物的现场施工跟踪检测,主要检查桩的类型,属于自然接地体还是人工接地体。现场遇到的可以作为自然接地体的主要是预制桩和灌注桩。要保证所选用的桩基钢筋的可靠性。当基础的防水层不是沥青层,而是塑料、橡胶等其他防水材料时,基础内的钢筋不能利用作为防雷接地装置,但可作为引下线和等电位连接导体使用。此时,可设环形人工基础接地体,将接地体敷设在防水层下方靠近建筑物周边的素混凝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应用写作文书、各类资格考试、防雷工程施工跟踪检测74等内容。 
 新建防雷装置跟踪检测程序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新建防雷装置跟踪检测程序 1 建设单位在组织防雷装置施工前提《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到防雷专业技术机构申请检...  建设工程防雷装置跟踪检测协议书 甲方:\有限公司 乙方:\防雷中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 《气象法》等相关要求,为了保障建筑工程 防雷装置施工质量,并为...  新、改、扩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施工跟踪检测委托协议书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竣工检测合格后五个工作日内乙 检测方 方向甲方出具该工程的防雷装置竣工检测...  新建防雷装置跟踪检测程序 1 建设单位在组织防雷装置施工前提《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3 防雷专业技术机构按《防雷装置检测方案》的条款对防雷装置隐蔽工程进行跟踪检测...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防雷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提出 了在施工阶段解决质量问题的具体措施,与此同时通过跟踪检测现场...  建筑物防雷装置跟踪检测应注意的问题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建筑物防雷装置跟踪检测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建筑物防雷装置跟踪检测是一项长期细致,涉及面广的工作...  防雷装置跟踪检测程序 防雷装置跟踪检测程序工程施工进度在以下环节时, 通知防雷中心 防雷中心, 工程施工进度在以下环节时,申请单位必需提前一天通知防雷中心,中心特 ...  为了防止防雷隐蔽工程未经检测验收进入下一道工序,而造成 建筑物防雷施工质量严重缺陷,必须对建(构)筑物进行质量跟踪监督。在以下 的施工环节,必须通知检测人员到...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雷电防雷检测具体步骤需要怎么做?在防雷工程实施前我们应该怎么做?工程完工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跟踪检测,具体需要做些什么?
鸽子最纯2534d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您好我是防雷器生产厂家小阳,希望能够帮助您.我们能够提供您品质优良,价格合理的防雷器,以及经济使用的防雷方案,希望以后我能有机会和您合作.
1 防雷设计审核
1.1应提供的资料:防雷设计图纸一式两份,审核合格后一份退回建设单位,一份留防雷所验收存档.
1.1.1防雷设计说明(包括分类依据及设计方案);
1.1.2 基础防雷平面图;
1.1.3 天面防雷平面图;
1.1.4 高层建筑物防雷均压环设计图;
1.1.5 立面图;
1.1.6 防雷设施施工大样图;
1.1.7 规划报建审核书、施工资质证书(复印件)
1.2 上述设计资料若属分段设计,办理防雷设计审核时,必须提交设计说明、基础防雷平面图,并保证按施工进度提前补交相应的图纸.
1.3 经审核合格后,凭市防雷设施检测所签发的《防雷设施设计审核书》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筑施工许可证.
2 工程验收
2.1 隐蔽部分的验收
为保障建筑物防雷设施施工质量,在以下环节必须通知市防雷设施检测所到现场进行检测、验收.施工过程应作好隐蔽工程施工记录(一式三份),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2.1.1桩筋与承台钢筋焊接完成并在浇注混凝土之前;
2.1.2 完成承台浇注,焊接完地梁钢筋时;
2.1.3 有裙楼的建筑物,裙楼顶防雷设施施工完毕时;
2.1.4 完成层板浇注,开始驳接柱钢筋时;
2.1.5 每次均压环焊接完成时;
2.1.6 转换层防雷设施施工完毕时;
2.1.7 最顶层绑扎板筋,焊接完天面避雷网格时;
2.1.8 焊接完天面避雷带、避雷针时(暗装的,应在封装之前);
2.1.9 均压环与外墙金属门窗或玻璃幕墙等大的金属物体相连接完尚未填封时;
2.1.10 对已发出整改通知的,在整改完毕后;
2.2 工程总验收
2.2.1 防雷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应提前一天通知市防雷设施检测所进行综合检测、验收.若验收合格,领取《广东省防雷设施合格证》;若不合格,限期整改.
3 注意事项
3.1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是强制性国家标准,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施工均必须按此规定严格执行.下列行为可导致建筑物防雷能力先天不足,留下永久性的雷击隐患:
3.1.1防雷设施设计未经市防雷设施检测所审核合格,擅自开工的;
3.1.2 建筑物没有防雷设计或未有防雷设计先开工;
3.1.3 不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其他防雷设计规范设计;
3.1.4 不按防雷设计图施工;
3.1.5 隐蔽部分未经验收便进入下一道工序;
3.1.6 不按"整改通知"及时整改;
3.1.7 防雷设施未经市防雷设施检测所验收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3.2 属于第3.1.1条和3.1.7条的将按《广东省防御雷电灾害管理规定》第十四条处以元的罚款.
3.3 新建建筑物为综合性建筑物,涉及到通信、计算机等弱电设备的安装,其防雷设计将涉及气象、供电、通信、计算机等多个专业的技术规范,设计单位应同建设单位到市防雷设施检测所进行咨询,确定设计方案,以避免人力和财、物力的浪费. 4 施工要求
4.1接地装置 (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金属导体)
一般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内的钢筋作为防雷接地装置,当不能利用其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接地装置时,应围绕建筑物四周敷设成环形的人工接地装置.电气、电子设备等接地装置宜与防雷接地装置共用接地体,并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此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若与防雷接地装置分开,两接地装置的距离一般情况下不应小于3m;电子设备不应小于20m.
4.1.1自然接地装置
利用建筑物的基础结构钢筋作防雷接地装置.把周边地梁上部的两条钢筋(如只有承台而没有地梁的,必须用两条≥Φ16的镀锌圆钢)通长焊接作水平接地体;利用每根桩内两条钢筋(如没有桩筋的,必须在承台底或地梁底补装人工垂直接地体)与承台钢筋焊接作垂直接地体(用作垂直接地体的承台数不少于总承台数的25%).
4.1.2人工接地装置
4.1.2.1 垂直接地体用∠50*50*5*2500mm的镀锌角钢,每一接地极的间距一般为5m,不小于3m.
4.1.2.2 水平接地体用-50*5镀锌扁钢或≥Φ16的镀锌圆钢.
4.1.2.3 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四周敷设,并按≤18m的间隔与建筑物的地梁筋连接.埋设深度应大于0.5m,一般取0.8m.
4.2 引下线 (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
4.2.1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周边均匀或对称布置,并应以最短最直路径接地,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第二类不应大于18m;第三类不应大于25m.
4.2.2 尽可能设置多一些引下线,减小电磁脉冲强度和提高电子设备在室内的有效使用面积.
4.2.3 建筑物的主要阳角位置应尽可能设置引下线,因为这些部位最容易遭受雷击.
4.2.4 从柱筋引出天面的引下线必须是直径≥Φ10的镀锌圆钢.
4.2.5 在有金属管道进出处、总电源进线处、或有电气、电子设备等需要接地的地方,其附近的引下线应在距地面30cm处,用≥Φ12镀锌圆钢或-40×4镀锌扁钢焊出10cm,作为这些设备的接地连接处.
4.2.6 可直接利用建筑物构造柱内的两条对角主筋(≥Φ12)作防雷引下线,其上端与接闪装置(避雷带、网、针),下端与接地装置通长焊接连通.中间环节应利用箍筋(每层至少一个)设置短路环.
4.2.7 明装引下线(≥Φ10镀锌圆钢)应安装在人员不常接触到的地方.
4.2.8 暗装引下线(≥Φ12圆钢)应安装于外墙批荡层内.
4.2.9 烟囱上的引下线应采用≥Φ16镀锌圆钢或截面积≥160mm2且厚度≥4mm的镀锌扁钢,当烟囱高度≥40m时,应设置两根引下线.
4.2.10 金属构架、金属烟囱或消防梯等金属构筑物在一般情况下可利用其作防雷引下线(易燃易爆场所另有规定).
4.3 均压环
高层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其防雷类别.当高度超过临界高度(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分别为30m、45m和60m)时,应采取防侧击雷和等电位的保护措施.
4.3.1 从上述临界高度开始每隔一层将建筑物外侧圈梁上部两条主筋通长焊接,并与所经的引下线连通形成闭合通路(即均压环).当该建筑为综合性建筑物时,可根据需要从首层直至最顶层设置均压环.
4.3.2 从上述临界高度开始,每一层外墙上的栏杆、金属门窗、幕墙支架等较大的金属物与均压环连接(每一构件不少于两处).
4.4 接闪器(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带、避雷网格、避雷针以及用作接闪器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4.4.1 避雷带、避雷网格的安装
4.4.1.1 避雷带(≥Φ10镀锌圆钢)安装在建筑物屋面(或女儿墙顶)的外侧(距建筑物外沿不大于15cm),屋面梯屋顶、水池顶四周以及屋脊、屋角、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
4.4.1.2 明装避雷带安装高度以15~20cm为宜.如采用暗装避雷带形式,则非金属覆盖物不应超过2cm,同时每隔5m装设一根短避雷针(Φ12*600),以弥补暗装避雷带防雷效果的不足.
4.4.1.3 避雷带支持卡的间距以80~100cm为宜,拐弯处为30cm.
4.4.1.4 避雷网格宜利用屋面板筋焊接而成.具体做法是利用屋面板筋(或梁筋)焊接成10m*10m或12m*8m的网格(网格越小越好),所有网格应与就近的圈梁钢筋或避雷带连接.
4.4.1.5 金属屋面或金属烟囱等构筑物在一般情况下宜利用其本身的金属物作接闪器(易燃易爆场所另有规定).
4.4.2 避雷短针的安装
在建筑物天面安装了避雷带的前提下,必须在建筑物阳角拐弯处的避雷带上安装短避雷针(Φ12*600),以加强易受雷击部位的防雷效果. 4.5 等电位措施
4.5.1 埋地进入建筑物内的各种线路、金属管道,在入户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金属线管与接地装置连接.
4.5.2 供电线路应埋地引入,埋地长度不小于15m.
4.5.3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低压架空线在入端处装设低压电源避雷器.
4.5.4 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如电梯井导轨等)的底端和顶端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
4.5.5 电缆井每层预留接地端子.
4.5.6 玻璃幕墙龙骨(金属支架)与均压环相连,连接点按防雷网格尺寸布置.
4.5.7 平衡敷设的金属管道、构架等,其净距离小于10cm时应每隔30m采用金属线跨接一次.交叉净距离小于10cm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
4.6 材料的焊接
4.6.1 实心圆材、方材均应采用双面搭接连续焊,焊缝长度不小于6cm,焊缝外观应良好(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2cm).
4.6.2 扁钢、角钢宜采用三棱边连续焊,焊缝长度为所用材料宽度的2倍.如采用对口焊接时,应在焊口处增焊一段金属物跨接(圆钢为12cm,扁钢为8cm).
4.6.3 金属管材宜采用管对焊接,但管内应设置合适的衬管,衬管外径应与被连接管内径相吻合,衬管长度不应小于其外径的4倍.
4.7 防雷装置材料
防雷装置所用金属材料一般为热镀锌钢材、不锈钢材和铜材.4.8 安装工艺
避雷带(针)及引下线等应横平竖直,牢固可靠;无倾斜,无弯曲和高低起伏.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类防雷建筑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