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的应用土地性质分类类力学性能,做什么,研究什么

钢梁—钢筋混凝土柱节点的受力性能研究--《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钢梁—钢筋混凝土柱节点的受力性能研究
【摘要】:
钢梁和钢筋混凝土柱组成的组合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组合形式,本文将着重研究该组合形式中节点的破坏形态和抗震受力性能。
首先,本文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进行模拟和定性分析。模拟过程中首先确定各种材料单元的选取及其参数和破坏准则。分析钢梁—钢筋混凝土柱节点在各个破坏过程下的柱顶位移和柱顶水平反力间的关系及节点区型钢腹板、混凝土的应力应变状态。
本文设计制作了两个钢梁—钢筋混凝土柱框架中间层中节点试件,为了使节点区合理受力,节点区内设置水平箍筋并且加密、节点两侧设面承板。水平加载装置采用MTS力学试验系统,对结构试件施加低周反复荷载。在节点区的型钢腹板、翼缘和箍筋上预埋应变片并作相应的防水处理,用以观测节点区的应力应变状态。通过在节点区的梁端上下翼缘处布置拉杆传感器观察钢梁的受力过程。利用MTS自身配置的数据采集系统对结构试件的力和位移等信息进行采集,利用所采集的数据绘制出了柱顶端的水平力和水平位移滞回曲线,根据滞回曲线分析其抗震性能。
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可知本文试验的中柱节点的最终破坏形式,同时将本文所得到的滞回曲线与以往钢节点和混凝土节点所得到的滞回曲线进行比较;在进行试验加载的过程中,翼缘基本保持弹性,在结构即将破坏时表现为屈服,因而达到了破坏始于节点核心区,能够全程分析节点区破坏过程的目的;最后,分析了节点区型钢腹板、翼缘、混凝土、箍筋各部分在抗剪中所起到的作用。结合本文的试验数据,提出钢梁钢筋混凝土柱节点的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7【分类号】:TU398.9【目录】:
Abstract4-7
1 绪论7-13
1.1 课题背景7
1.2 组合结构的研究应用7-8
1.3 组合结构节点的研究8-12
1.3.1 国内的主要研究9-10
1.3.2 国外的主要研究10-12
1.4 本文主要工作12-13
2 钢梁-钢筋混凝土柱节点非线性有限元分析13-29
2.1 引言13-14
2.2 材料本构关系和破坏形态14-25
2.2.1 基本假定14
2.2.2 混凝土单元的本构关系及破坏准则14-20
2.2.3 型钢与钢筋单元的本构关系及破坏准则20-22
2.2.4 粘结滑移机理及应力应变关系22-25
2.3 单元类型及材料参数25-28
2.3.1 几何模型的建立25
2.3.2 材料性质25-27
2.3.3 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及加载27-28
2.3.4 计算收敛问题及处理方法28
2.4 本章小结28-29
3 ANSYS有限元模型分析29-34
3.1 引言29
3.2 节点受力破坏过程及其特点29-31
3.3 节点区的应力应变状态31-32
3.4 本章小结32-34
4 钢梁-钢筋混凝土柱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34-47
4.1 引言34
4.2 试验材料及性能34
4.3 模型和支架尺寸34-36
4.4 试验方案36-42
4.4.1 加载制度36-37
4.4.2 试件的屈服和破坏准则37
4.4.3 加载设备和测量仪器37-38
4.4.4 测量内容和方法38-39
4.4.5 试验结果及分析39-42
4.5 恢复力曲线特性42-46
4.5.1 滞回特性42-43
4.5.2 骨架曲线43-44
4.5.3 钢梁-钢筋混凝土柱骨架曲线特点分析44-46
4.6 本章小结46-47
5 钢梁-钢筋混凝土柱节点的抗剪性能分析47-53
5.1 引言47
5.2 节点水平极限剪力的计算方法47-48
5.3 节点受力机理分析48-49
5.3.1 “框架-剪力墙”机构48
5.3.2 核心区内部混凝土斜压杆机构48-49
5.3.3 桁架机构和斜压杆机构49
5.4 节点区材料对抗剪承载力贡献49-52
5.4.1 混凝土部分50-51
5.4.2 型钢腹板部分51-52
5.4.3 箍筋部分52
5.5 本章小结52-53
参考文献54-5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7-5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欧长贵;[D];中南大学;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力,杨大光,孙世钧;[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杨建江,郝志军;[J];建筑结构;2001年07期
高立人;[J];建筑结构;2002年05期
唐九如,陈雪红;[J];建筑结构学报;1990年04期
傅剑平,张川,白绍良;[J];建筑结构学报;2005年01期
姜维山,赵世春,孙慧中,喻磊;[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2年03期
申红侠,顾强;[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4年02期
薛建阳,赵鸿铁,杨勇;[J];世界地震工程;2002年02期
佟景伟,陆海翔,沈珉,孙建军,赵素敏,王其昌,毕继成;[J];实验力学;1998年03期
宋占海;[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守瑞;[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陈伟恩;[D];福州大学;2002年
郭焕珍;[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王真龙;[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巢斯,孙海,黄鼎业,施功;[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0年01期
金国芳,李思明,陆浩亮,陈冠尧;[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1年02期
陈万祥,郭志昆,任新见;[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张媛媛,郭东,令狐可,李浩;[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彭飞飞,江世永,谢孝忠;[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柳会红,何益斌,沈蒲生;[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邹昀;周定松;;[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王红囡;刘华波;宋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徐港;卫军;王青;;[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傅光耀;王浩;;[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宫建国;陶钧;曾胜;金涛;;[A];第七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1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张应迁;石艳;唐克伦;刘明;;[A];第七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1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王青平;白武明;王洪亮;;[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李同春;朱寿峰;赵兰浩;胡继刚;;[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张汉云;张燎军;;[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纪军;王安华;任增金;;[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第七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王彬;;[A];第二十四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周清华;杜留法;杨雄辉;;[A];纪念徐秉汉院士船舶与海洋结构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樊征兵;何欢;陈国平;;[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上册[C];2011年
何欢;孙东阳;周兰伟;马常亮;;[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上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红哲;[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闫培雷;[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查云飞;[D];湖南大学;2010年
毛海涛;[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潘健怡;[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许兰贵;[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谭林;[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刘灿;[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劳晓春;[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卢兆刚;[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婷萍;[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马飞飞;[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王权;[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夏云清;[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王志宽;[D];郑州大学;2010年
辛栋;[D];郑州大学;2010年
张彩香;[D];郑州大学;2010年
徐新瑞;[D];郑州大学;2010年
苗军伟;[D];郑州大学;2010年
王丽君;[D];郑州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卢孝哲;;[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8年03期
孙修礼;;[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8年07期
郑敏;;[J];国外建材科技;2006年04期
熊猛,李岗;[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S1期
周惟德,贾冬云;[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李波;;[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聂建国;樊健生;;[J];建筑结构学报;2006年06期
聂建国;陶慕轩;;[J];空间结构;2009年04期
张瑞云;刘杰;;[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励晓峰;[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霍静思;[D];福州大学;2005年
丁发兴;[D];中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小刚;[D];浙江大学;2006年
谈遂;[D];中南大学;2007年
周钦;[D];中南大学;2008年
李运喜;[D];长安大学;2008年
覃浩;[D];天津大学;2008年
杨芸;[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黄磊;[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连广,刘之洋;[J];东北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孙焕纯;[J];大连工学院学报;1979年02期
唐九如;冯纪寅;庞同和;;[J];南京工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陈伟恩,房贞政;[J];福建建设科技;2001年03期
刘承宗,周志勇;[J];工业建筑;2000年04期
白国良,姜维山,赵鸿铁,宋明秀,文双玲;[J];工业建筑;1996年04期
韩林海;[J];工业建筑;1998年10期
李红;安建利;姜维山;;[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3年S1期
牛秀艳,刘文如,丁晓欣;[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王力,杨大光,孙世钧;[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傅剑平;[D];重庆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元清;张勇;石永久;祝磊;徐悦;;[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程志辉,司徒锡乐;[J];建筑结构;2001年07期
王荣宗,高瑞;[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卢林枫,顾强,苏明周,申林,胡天兵;[J];工业建筑;2005年07期
彭友元,肖伟峰,张刃锋;[J];施工技术;2005年11期
李望河;方有珍;;[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李凌燕;;[J];山西建筑;2007年04期
罗惠平;段先军;梁丰;;[J];建筑技术;2007年07期
徐飞;;[J];科学之友(B版);2008年06期
周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钟善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1999年
曲慧;;[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熊俊;石永久;王元清;陈宏;;[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李中立;李涛;;[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张柱华;杨金鑫;肖素珍;雷一峰;;[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年卷)[C];2002年
周云;钟善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91年
张其林;罗晓群;刘振华;;[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胡轶敏;尉彤华;徐少华;袁震;;[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王倩;刘玉擎;黄生富;;[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徐晓明;黄怡;张士昌;;[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范重;[N];中国建设报;2005年
谈健;[N];广东建设报;2005年
冯金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物理所;[N];中国建设报;2003年
施南;[N];中华建筑报;2003年
刘津?陈利;[N];国家电网报;2007年
李媛 通讯员
张艳芳;[N];建筑时报;2007年
姜月萍;[N];科学导报;2010年
程亮;[N];人才市场报;2006年
刘魁;[N];中华建筑报;2007年
梁新利;[N];中华建筑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申红侠;[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赵滇生;[D];浙江大学;2003年
张玉芬;[D];长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长亮;[D];长安大学;2013年
聂红伟;[D];中南大学;2011年
马子皓;[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杨智良;[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余广;[D];天津大学;2006年
冯涛华;[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汤文锋;[D];长安大学;2004年
张全辉;[D];北方工业大学;2007年
邢敏;[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戴镜洲;[D];华侨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基于AFM的纳米材料力学性能和表面性质的实验研究
下载积分:2588
内容提示:基于AFM的纳米材料力学性能和表面性质的实验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79|
上传日期: 11:55:48|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588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基于AFM的纳米材料力学性能和表面性质的实验研究
官方公共微信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在混凝土梁加固中的抗弯性能研究
下载积分:5000
内容提示: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在混凝土梁加固中的抗弯性能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2:32:2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5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在混凝土梁加固中的抗
官方公共微信&星论文网:致力于各类论文代写、论文发表、代写代发论文服务
> >>查看论文
FRP筋混凝土连续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本站编辑:admin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FRP筋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对于FRP筋的力学性能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从FRP筋的制作方法、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延伸率等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对FRP筋拉伸试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用于FRP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力学性能指标,提出了混杂纤维FRP筋设计思路。
  关键词:FRP筋力学性能试验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use of FRP muscle more and more widely. So, for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teel FRP research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his paper, from the reinforcement method of making FRP, tensile strength and elastic modulus, elongation of mechanics performance testing method, the FRP muscle tension test result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given in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of FRP,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index of the proposed hybrid fiber reinforced FRP design.
  Keywords: FRP muscle mechanical test
  中图分类号: TQ174.1 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锈蚀一直都是在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不管是再海洋、道路建设中,还是在化工及盐害地的建设中,钢筋的锈蚀问题一直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种钢筋的锈蚀导致建筑结构的丧失应有的承载能力,使其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随着一些如碳素、芳纶等高科技材料的出现,这些材料的性能很好,一般都具有耐腐蚀、轻质、高强、无磁性、抗疲劳等一系列优良特性,如碳纤维强度高达 N/mm2,是钢筋的10倍左右,同时其重量仅为钢筋的25%,抗疲劳性能优于钢筋,锈蚀问题也不存在。把这类纤维含浸热硬性树脂,通过拉挤工艺制成高性能纤维复合筋(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以下简称FRP筋),可广泛应用于海工、化工、通信、情报、雷达站、机场塔台等特殊工程中。笔者与企业合作,研制开发了玻璃纤维筋、碳纤维筋、碳纤维板材及相关锚具,并对各种FRP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用于构件设计的力学性能指标和混杂纤维FRP筋设计思路。
  一、设计与制作FRP筋
   本试验用FRP筋是通过拉挤工艺把连续玻璃纤维或连续碳纤维与环氧树脂按照一定的比例胶合而成,分别由上海晓宝纤维增强塑料厂和山东兖矿集团玻璃纤维厂加工生产,其中山东兖矿集团玻璃纤维厂生产的FR筋主要是GFRP筋,纤维体积分数约45%,表面光滑,没有进行表面粘砂及异型处理。上海晓宝纤维增强塑料厂生产的FRP筋包括GFRP筋和CFRP筋2种,纤维体积分数约65%,为增强FRP筋与混凝土间粘结力,在FRP筋表面进行了环绕纤维束及粘砂异型处理。
  二、FRP筋的力学性能试验
   钢筋力学性质所不同的,FRP筋具有抗拉强度高、抗压、抗剪强度低的特点。因此,在进行FRP筋拉伸试验时,如果直接把FRP筋安装在试验机夹头上就会在FRP筋未达到极限抗拉强度时,在试件端部出现受压破坏现象,从而无法测定FRP筋实际极限强度值。因此本文设计了两种钢套筒锚具以应对这种问题。
  (一)注胶式钢套筒锚具
   加工孔径略大于FRP筋直径的钢管,把FRP筋插入钢管内,再入胶合剂,待胶合剂完全固化后即成注胶式钢管锚具。本试验用注胶式钢管锚具外径为16mm,内径为11mm,长度为300、250 mm两种,胶合剂为Si ka公司提供的Sikadur-330胶。
  (二)压制式钢套筒锚具
   第一步对FRP筋一端进行一定的表面处理;第二步将其放入金属筒中,再用压制机缓慢、匀压制金属筒,使其径向收缩压紧FRP筋即成压制式钢套筒锚具。由于表面粘砂FRP筋的表面粗糙,在压制之前宜对金属筒内的FRP筋进行表面处理。另外,为防止FRP筋压坏,在金属筒与FRP筋之间放入一层软质金属材料。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
  (一)拉伸试验
   试验仪器为600KN电液试验机、引伸计以及静态应变仪。根据试验结果,试件的破坏形态主要有如下表1所示的几种情况。
  (二)应力-应变曲线
   根据试验,FRP筋从开始受到负荷直到完全破坏时,其应力-应变曲线是可以近似一条直线,FRP筋破坏时没有征兆,突然断裂,无屈服阶段,破坏形式为脆性破坏。由于碳纤维弹性模量大,与玻璃纤维相比,其曲线斜率较陡。FRP筋由于锚固强度不足而出现滑移现象,其应力-应变曲线后段出现一直线平台后破断。试验表明兖矿集团所生产的FRP筋弹性模量小,曲线斜率相对较缓。
  (三)试验结果统计分析
   在试验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掌握两种类型的FRP筋的性能,我们做了如下统计分析:
  1.FRP筋抗拉强度
   根据试验结果分析,FRP筋抗拉强度变化规律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按照95%抗拉强度保证率试验确定FRP筋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为:=u-1.65*σ。由于FRP筋不像普通碳素钢那样具有明显的延展阶段,参照没有明显屈服台阶的钢筋,近似取其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70%作为它的延展强度标准值,即。
  2.FRP筋弹性模量
   依据《拉挤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拉伸性能实验方法》,FRP筋弹性模量有拉伸弹性模量和拉伸割线弹性模量,为统一起见,本试验给出的弹性模量为拉伸弹性模量Et,即[ΔP为荷载-变形曲线上初始直线段的应力增量;ΔL为与荷载增量ΔP对应的标距长度L0(取100 mm)的变形增量(mm);A为FRP筋截面积。]。
  3.FRP筋延伸率
   FRP试样拉伸破坏时或最大载荷处的延伸率εt为,式中:ΔLb为试样破坏时或最大载荷处标距长度的伸长量。按照上述计算方法,各种FRP筋力学性能指标统计结果如下表2。
  四、结论
   根据本试验的分析,FRP筋一般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FRP筋的抗拉强度较高,为一般钢筋的3倍左右,同时还具有重量轻、耐锈蚀强的特点;第二,FRP筋拉伸破坏为断裂破坏,其应力-应变曲线在断裂破坏前基本呈直线,屈服台阶不明显,参照没有明显屈服台阶的钢筋,近似取其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70%作为它的屈服强度标准值;第三,FRP筋的弹性模量较低,约为一般钢筋的20%至65%,其延伸率明显小于普通的钢筋材料;第四,运用两种以上的不同新型纤维所形成的复合筋具有更优良的性能,一方面可以保证抗拉强度,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提升这类材料的延伸率。
  参考文献:
  [1]彭亚萍、徐新生、初风荣,连续玻璃纤维筋的基本力学性能研究[J].房材与应用. 2000(3)。
  [2]高丹盈、B.Brahim,纤维聚合物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因素[J].工业建筑. 2001(2)。
  [3]高丹盈、赵广田、B.Brahim,纤维聚合物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性能的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1(9)。
  [4]郝庆多、王勃、欧进萍,纤维增强塑料筋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 混凝土.2006(9)。
  [5]徐新生、郑永峰, FRP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及混杂效应分析[J].建筑材料学报.2007(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本文出自:http://www.starlunwen.net/jianzhugongchengguanl/15525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建筑工程管理论文:
Copyright ©
www.starlunw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星论文网 版权所有
蜀ICP备号 | 主营:、 | 服务热线:400-803-;| 企业QQ: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规划用地性质分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