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级放大器为什么不接共发射极放大器旁路电容

捷配欢迎您!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难点电路详解之负反馈放大器电路(4)
&&&& 2.2 电流串联负反馈
  如图8所示是一级共发射极放大器,R3构成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
  图8 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
  R3是VT1发射极负反馈,R3接在发射极回路中,而发射极是这一放大器输入、输出回路共用端,所以R3是接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它有可能构成负反馈电路。
  1.负反馈电路分析
  VT1发射极电流流过电阻R3后,在R3上产生电压降,这一信号电压降就是反馈信号电压。
  电阻R3上负反馈信号电压与输入信号相串联,所以这是串联负反馈电路。
  【负反馈量提示】:
  这种负反馈电路中,如果VT1发射极电流大小不变,负反馈电阻R3愈大,在R3上的负反馈信号电压愈大,使VT1基极电流减小量愈大,即负反馈量愈大,放大器的增益愈小,反之则相反。电路中,由于直流和交流电流都流过了负反馈电阻R3,所以R3对直流和交流都存在负反馈作用。
  2.接有旁路的发射极负反馈电阻电路
  发射极电阻构成的是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这一电路根据是否接有发射极旁路电容和该电容容量大小不同,有多种变形电路。
  R1是发射极负反馈电阻,没有接入C1时VT1发射极流出的直流电流和交流信号电流都流过R1到地,R1对直流和交流都存在负反馈作用。加入C1后R1只存在直流负反馈作用,因为交流信号电流没有流过R1,所以R1对交流信号不存在负反馈作用。
  F,对于而言,该电容容量很大了,它对所有频率音频信号呈现很小的容抗,所以它能让所有频率的音频信号通过。m从图中可以看出,C1的容量为47
  判断发射极电阻存在什么样信号负反馈的方法是:
  什么样的电流流过发射极电阻,就存在什么样信号电压,便存在什么样的负反馈,所以只要分析是什么样的电流流过了发射极电阻即可。
  3.部分发射极电阻加旁路电容电路
  采用这种发射极电阻设计的目的是获得更大的直流负反馈同时减小交流负反馈,因为交流负反馈量太大后,会使放大器的增益下降得太多。
  【分析提示】:
  对于这种多个发射极电阻串联电路,分析哪只电阻是直流还是交流负反馈关键是看流过该电阻的电流是什么,如果只是直流电流流过该电阻,就是只有直流负反馈。如果除直流电流外还有交流电流流过该电阻,则该电阻存在交流和直流的双重负反馈。
  4.接有高频旁路电容的发射极负反馈电阻电路
  F,但是容抗已经很小,远小于发射极负反馈电阻R2,所有的高频信号通过C2流到地线。加入了C2之后,R2没有高频信号负反馈作用,只存在直流负反馈。m如果VT1管构成的是高频放大器(电路中的输入端耦合电容容量减小几百皮法),高频放大器的工作频率远高于音频信号频率,由于信号的频率本身高,C2容量虽然只有1
  【分析提示】:
  F的电容C2,在不同工作频率的放大器中所起的具体作用不同。对音频信号而言,C2只对音频信号中的高频信号进行旁路;对于高频放大器而言,则对所有的高频信号旁路。m通过这一电路的分析可知,在进行电路分析时有时不仅要了解是什么类型放大器,了解电路中的特性,有时还需要了解元器件标称值的大小,否则电路分析不准确,例如电路中同是1
  5.接有不同容量旁路电容的发射极电阻电路
  6.判断电流负反馈电路方法
  电流负反馈电路判断方法是这样:如图4-13所示,如果将放大器的输出端对地交流短接后,放大器中负反馈仍然存在,那么是电流负反馈电路,否则就不是电流负反馈电路。
  图4-13 电流负反馈电路判断方法示意图
  7.串联负反馈电路判断方法
该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使用,版权归作者所有。
因本网站内容较多,未能及时联系上的作者,请按本网站显示的方式与我们联系。
【】【】【】【】
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已有(0)篇评论
发表技术资料评论,请使用文明用语
字符数不能超过255
暂且没有评论!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工业现场常同时用隔离RS-232和RS-485,常规方案是用两个隔离DC-DC配合信号隔离电路设计。ZLG的MPM集成RS-232和RS-485接口,电源、RS-232、RS-485之间相互隔离,可简化类似的应用。下面以通讯管理机为例说明。  通讯管理机的接口电路简述  通讯...[][][][][][][][][][]
IC热门型号
IC现货型号
推荐电子百科京 东 价:
[定价:¥]
PLUS会员专享价
增值业务:
重  量:
搭配赠品:
服务支持: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你好,放大器(初识篇)
商品介绍加载中...
扫一扫,精彩好书免费看
京东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京东自营商品开具机打发票或电子发票。
凭质保证书及京东商城发票,可享受全国联保服务(奢侈品、钟表除外;奢侈品、钟表由京东联系保修,享受法定三包售后服务),与您亲临商场选购的商品享受相同的质量保证。京东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印刷版次不同,印刷时间和版次以实物为准。
价格说明: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在京东平台上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加载中,请稍候...
联系供应商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
iframe(src='///ns.html?id=GTM-T947SH', height='0', width='0', style='display: visibility:')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基本放大电路教案
基本放大电路 基本放大电路教案
第三章 基本放大电路 第一节 放大器概述 基本放大电路也叫放大器,它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将微弱的电信号(电压信号、电流信号)进行有限的放大,得到需要的电信号。 一、放大器的基本概念 输入端 放大器 输出端 1、特点 1)输出信号的功率比输入信…1.2.1 模拟信号的放大 放大是最基本的模拟信号处理功能,它是通过放大电路实现的,大多数模拟电子系统中都应用了不同类型的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也是构成其他模拟电路,如滤波、振荡、稳压等功能电路的基本单元电路。 电子技术里的“放大”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基极放大电路 共基极的放大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共基极放大电路 主要应用在高频放大或振荡电路,其低输入阻抗及高输出阻抗的特性也可作阻抗匹配用。电路特性归纳如下: 输入端(EB之间)为正向偏压,因此输入阻抗低(约20~200 ) 输出端(CB之间)…
第三章 基本放大电路第一节
放大器概述基本放大电路也叫放大器,它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将微弱的电信号(电压信号、电流信号)进行有限的放大,得到需要的电信号。一、放大器的基本概念输入端放大器输出端 1、特点1)输出信号的功率比输入信号的功率要大
此时我们说电子信号得到了放大2)输出信号的波形与输入信号的波形要相同
即信号不产生失真 2、组成有源器件:三极管 场效应管等 无源器件:电阻 电容 电感 变压器等 3、基本要求 1)足够的放大倍数2)一定宽度的同频带
信号范围内的频率应得到同样的放大 3)非线性失真小
由于非线性元件引起的波形畸变叫非线性失真 4)工作要稳定
各项参数不随工作时间、环境而改变,同时放大器本身不产生自激信号5)输入信号的电压、电流及功率不能超过放大器的最大允许值否则会损坏放大器6)放大器允许输出的输出信号的最大功率应小于由电源提供给放大器的功率。二、三极管的连接方式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共基极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出 特点:各种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信号从基极输入,集电极输出;公共端为发射极
共基极放大电路:信号从发射极输入,集电极输出;公共端为基极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信号从基极输入,发射极输出,公共端为集电极
举例:信号上图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右图为电路图的另一种画法,其中的“⊥”为公共接地,是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的零参考点,称为接地端。 各元件的作用:C1、C2:C1为输入信号耦合电容,为输入信号提供交流通路;C2为输出信号耦合电容,为输出信号提供交流通路。它们同时起隔断直流作用,避免影响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R1、R2:基极偏置电阻,电源电压经这两个电阻分压给基极提供偏置电压,使发射结处于正向导通状态。R1叫上偏电阻,R2叫下偏电阻。它们一般为几千欧姆。Rc叫集电极供电电阻,它起两个作用,其一是将放大的电流信号转为电压信号,其二是电源Vc通过它给集电极供电,使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状态。其阻值一般为几欧姆~几千欧姆。Re为发射极负反馈电阻,其作用是稳定静态工作点。Ce为发射极交流旁路电容,其作用是提高交流信号的放大倍数。 V是放大管,起电流放大作用,是放大器的核心元件。第二节
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 一、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如图,是另外一种基本放大电路形式。RCVCC在上图中,VBB为基极偏置电源,为发射结提供正向偏压;VCC为集电极直流电源,为集电结提供反向偏压。这两个电压共同作用,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在右图中,省去了基极电源,由集电极电源VCC通过Rb分出一部分提供基极电压。二、放大器电流电压符号使用规定大大
表示直流分量。如:VB表示三极管的基极的直流电压;IB表示基极的直流电流。小小
表示交流分量。如:ib表示三极管的基极的交流电流;ub表示三极管的基极的交流电压。大小
表示交流分量的有效值。如:Vb表示加到三极管基极的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小大
表示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的叠加。如:iB表示三极管的基极的直流电流叠加有交流电流分量。即iB=ib+IB 。三、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1、放大器的静态:当放大器的输入端没有信号输入时所处的状态叫放大器的静态。当放大器无交流信号输入时,它的工作状态可以由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的直流电压和基极直流电流I数来确定。这四个直流参数在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和输出特性曲线上确定了一个点,这个点就叫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即:静态工作点由上面的四个参数来确定。在三极管的放大状态中,根据输入特性曲线,发射结电压几乎不变,所以只需要确定其他三个参数。在右图中,
IB=VCC/RbIC=βVCCIBVCE= VCC- ICRC学生练习:1、在上图中,VCC=12V,三极管β=50,Rb=220K,RC=2K,求静态工作点。2、右图为另一种具有稳定工作点的共射放大电路,求静态工作点。 2、放大器能否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放大器在工作时,其基极和集电极的电流、电压值是直流和交流的瞬时值叠加而成,而放大器的核心元件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的条件是: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所以加在三极管的基极发射结的瞬时电压应大于死区电压,而且要使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如图,当三极管的基极没有加静态偏置时的信号处理情况。此时,输入的交流信号因为负半周使三极管进入截止状态,从而集电极输出的放大的交流信号也只有正半周输出,从而造成严重的失真。所以要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使输入的交流信号处于负半周时三极管也能工作在放大状态从而CC=12V避免输出波形的失真。 四、放大原理三极管对信号是怎样进行放大的?这个过程可以用下图进行说明:图中的C1、C2为输入信号耦合电容和输出信号耦合电容,对交流信号而言相当于短路,所以交流信号电压从基极和发射极间输入,而处理后的交流信号从集电极和发射极间输出。变化的交流信号电流叠加在基极的静态直流电流上,形成变化的既有交流又有直流分量的基极电流iB(iB=ib+IB),变化的基极电流又使集电极电流发生更大的变化(也既有直流又有交流分量),从而在RC上的压降也在发生相同的变化;而集电极电压vCE=VCC-iCRC,这样往相反方向发生更大变化的交流信号电压从集电极输出。 由上图可以看出,输出电压的相位与输入电压的相位刚好相反(输入电压上升到正的最大时,输出电压下降到负的最大),故这种共发射极的单管放大电路称为反相器。 五、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因为放大器放大信号时,既有直流成分又有交流成分,为了分析的方便,常将直流静态量和交流动态量分开来研究,如:分析静态工作点时,只考虑直流量;而计算放大倍数时又只考虑交流量。所以要会画放大器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1、直流通路的画法直流通路:是放大器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直流电流的流经路径。因电容的隔直流的特性,将电容视为开路,其它不变。常用于静态工作点的分析,如下图。 2、交流通路交流通路:是放大器交流信号的流经途径,它是放大器的交流等效电路。 画法:将容量较大的电容视为短路,将直流电源(内阻小,可忽略不计)视为短路,其余元件照画。如下图。 六、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一)放大器常用指标 1.放大倍数(1)电压放大倍数AV
放大器的输出电压有效值VO与输入电压有效值Vi的比值称为电压放大倍数。AV=VOVi(2)电流放大倍数Ai
放大器输出电流有效值Io与输入电流有效值Ii的比值称为电流放大倍数。Ai= (3)功率放大倍数Ao
放大器输出功率Po与输入功率Pi的比值称为功率放大倍数Ap=2、放大器的增益放大倍数用对数表示叫做增益G,电子技术对增益作如下规定: (1)功率增益
将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取对数它的单位为贝尔B,因贝尔单位较大,常用十分之一贝尔——分贝(dB)来度量。即1贝尔=10分贝(2)电压增益 (3)电流增益 3.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 :
放大器输入端加上交流信号电压vi,将在输入回路产生输入电流ii。这如同在一个电阻上加上交流电压将产生交流电流一样。这个电阻叫做放大器的输入电阻,用ri表示。在数值上等于输入电压与Po PiIo Ii输入电流之比。ri=vi/ii 输入电阻也可理解为从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如图3—12左边所示。这个电阻值越大,则放大器要求信号源提供的信号电流越小,信号源的负担就越小。在应用中总希望放大器输入电阻大一些。放大器的输出电阻ro :是从放大器的输出端(不包括外接负载电阻RL)看进去的交流等效电阻,如图右边所示。输出电阻越小,放大器带负载能力越强,并且负载变化时,对放大器影响也小。所以输出电阻越小越好。4.通频带放大器在放大不同频率的信号时,其放大倍数是不一样的。通常放大器的放大能力只适应于一个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在一定频率范围内,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高且稳定,这个频率范围为中频区。离开中频区,随着频率的升高或下降都将使放大倍数急剧下降。下限截止频率f L :信号频率下降到中频时的0.707倍所对应的频率叫下限截止频率。上限频率f H : 将信号频率上升使放大倍数下降到中频时的0.707倍所对应的频率叫上限频率.通频带BW :f L与f H之间的频率范围称为通频带。
(二)放大器的估算法在分析小信号放大器的工作状况时,常用近似估算法。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例1
图所示的放大电路中,Vcc=12 V,三极管β=50,其余元件参数见图,试估算静态工作点。例2
图为另一种具有稳定工作点的共射放大电路,求静态工作点。2.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估算 CC=12V(1)三极管输人电阻rbe的估算公式rbe=300+(1+β)26mV(Ω) IEQmA上式中,IEQ为静态发射极电流,因IEQ≈ICQ,所以可用ICQ 代替。一般,rbe的值在几百欧至几千欧之间。三极管的输出电阻:一般为几百千欧以上,通常认为∞。 (2)放大器的输人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的估算 放大器的输入电阻为rbe和Rb的并联值,即:ri=rbe∥Rb一般Rb》rbe,上式可近似认为ri=rbe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因三极管输出端动态电阻很大,所以输出电阻近似等于集电极电阻。ro≈RC3.放大器放大倍数的估算 如图,因为Rb与rbe并联.则有 因Rb》rbe,所以
vi=ib﹒rbe
在输出端有: 因为ic=βib 所以
vo=ic''RLR=βiLb由于vo与vi相位相反,因此
vo=-ic根据电压放大倍数Av=''RLR=-βiLbvo,可算出Av:vi 例3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设三极管β=50,其余参数见图。试求:点;(2) rbe(3) Av ;(4) ri ;(5) ro 。 解:(1)静态工作点 VVCC12VBE=0.7V
IB=R==44.4uA b270KIC=βIB=50×44.4uA=2.2mA
VCE=VCC-ICRC=12V-2.2 mA×3K=5.4V
(2)求rbe r26mVbe=300+(1+β)I=300+(1+50)26mV=903EQmA2.2mAΩ(3)求Av (4)求输入电阻r.静态工作(1) (5)求输出电阻r。 ro≈RC=3kΩ第三节
具有稳定工作点的放大电路--分压式偏置电路 一
分压式偏置电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
电路结构图为分压式偏置电路。Rb1为上偏流电阻,Rb2为下偏流电阻(它们的取值均为几十千欧姆),电源电压Vcc经Rb1、Rb2分压后得到基极电压VBQ,提供基极偏流IBQ,Re是发射极电阻,Ce是Re的旁路电容,Ce的作用是提供交流信号的通道,减少信号的损耗,使放大器的交流信号放大能力不致因Re而降低。Ce的取值一般为50~100uF。由图可见,I1=I2+IBQ ,而I2》IBQ,所以I1≈I2,基极静态电压: VBQ≈VCCRb2Rb1?Rb2 由上式可见,在分压式偏置电路中VBQ的大与三极管的参数无关,只由VCC和Rb1、Rb2的分压决定。(二)工作原理温度变化时,三极管的ICBO、β、VBEQ等参数将发生变化,导致工作点偏移。实验证明,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穿透电流ICEO=(1+β)ICBO将大幅度增加,使ICQ增大。分压式偏置电路能使ICQ的增大受到抑制,自动稳定工作点。在上图中,有
VBEQ=VBQ-VEQ 而且IEQ=ICQ+IBQ≈ICQ当温度升高时,ICQ将增大,则IEQ流经Re产生的电压VEQ随之增加,因VBQ是一个稳定值,因而VBEQ=VBQ-VEQ将减小。根据三极管输入特性,基极电流IBQ减小,ICQ亦必然减小,使工作点恢复到原有状态。上述稳定工作点的过程可表示为: 二
静态工作点的计算例1
在图所示的两个放大电路中,已知三极管β=50,VBEQ=0.7V,电路其它参数如图所示。试求:(1)两个电路的静态工作点;(2)若两个三极管的β=100,则各自的工作点怎样变化? 解:(1)先求两个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先画直流通路,略) (a)为固定偏置电路
IBQ=VCC?VBEQRb=12V?0.7V560KΩ=0.02mAICQ=βIBQ=50×0.02mA=1mAVCEQ=VCC-ICQRC=12V-1mA×5KΩ=7V (b)为分压式偏置电路VBQ≈VCCRb1Rb1?Rb2120K= 12V×=2.1V120K?560KVEQ= VBQ –VBEQ=2.1V-0.7V=1.4V1.4VICQ=IEQ===0.52mARe2.7KVCEQ=VCC-ICQ(RC+ Re )=12V-0.52mA×(5K+2.7K)=8V (2)若两个三极管β=100时(a)中,因IBQ仍为O.02 mA,所以ICQ=βIBQ=100×0.02mA=2mAVCEQ=VCC-ICQRC=12V-2mA×5KΩ=2V 可见,β增大,导致ICQ增大,使VCEQ降低。(b)中,由于该电路为分压式偏置电路。工作点稳定,β增大时,VBQ、VEQ、IEQ、ICQ基本不变,则VCEQ也不变,只是IBQ=半。 总结:计算静态工作点时,固定偏置电路是先算IBQ.再算ICQ,最后算VCEQ,分压式偏置电路则是先算ICQ,再算IBQ,最后算VCEQ。三
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计算例2
在图中,已知三极管β=50,VBEQ=0.7V,其余电路参数如图示。试计算:(1)静态工作点;(2)电压放大倍数Av,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VEQICQβ,因而,β增大一倍,使IBQ减小一 解:(1)计算静态工作点 (画直流通路略)
VBQ≈VRb1= 12V×10KCCRb1?Rb210K?20K=4VVEQ= VBQ –VBEQ=4V-0.7V=3.3VV
IEQ3.3VCQ=IEQ=R=e2K=1.65mAVCEQ=VCC-ICQ(RC+ Re )=12V-1.65mA×(2K+2K)=5.4V
(2)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v,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先画出电路的交流通路,如右图。
r26mVbe=300+(1+β)I=300+(1+50)26mVEQmA1.65mA=1.1KΩR'L=RRC∥RL=CRLR=2?4=1.33KC?RL2?4Ω ∴ AβR'L50?1.33KV=-r=-be1.1K=-60.5ri=Rb1∥Rb2∥rbe=20∥10∥1.1K=0.94Ω ro= RC=2KΩ总结:
在具有稳定工作点的放大电路中,根据公式AβR'V=-Lr,Re的接入,be会使rbe变大,这样,就降低了放大倍数;但是,由于交流旁路电容Ce的接入,又使放大倍数增大。
多 级 放 大 器--两个两个以上单管放大电路组成的放大器叫多级放大器。一
多级放大器的耦合方式放大电路的“级”:在多级放大器中,每个单管放大电路称为“级”。 耦合(级间耦合):各级之间的信号传递称为级间耦合,简称耦合。多级放大器的耦合方式一般有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和直接耦合三种。(一) 阻容耦合利用电阻和电容把前级和后级连接起来的耦合方式叫做阻容耦合。典型电路如下图。它是一个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输入信号通过第一级电路放大后,在集电极电阻Rc1两端的输出电压再经过耦合电容C2把信号电压送出,加在第二级的输入电阻两端。由于C2的隔直作用,前后级的静态工作点互不 干扰,彼此独立,因而给分析和调整电路带来很多方便。 (二) 变压器耦合利用变压器把前级和后级连接起来的耦合方式叫变压器耦合。典型电路如下图。变压器能利用电磁感应,把交流信号从变压器的原边感应到副边,将信号从前级传到后级 特点:1、变压器有隔直作用,使前后级静态工作点互不影响。2、可实现电路间的阻抗变换进行阻抗匹配,以获得最大的输出功率。 (三)
直接耦合前级的输出端和后级的输入端直接相连的方式叫做直接耦合。典型电路如下图。 特点:交流信号畅通无阻,但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广泛应用于直流放大器和集成电路中。 二
多级放大器的分析多级放大器的分析包括: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通频带及非线性失真等内容。
(一) 电压放大倍数多级放大器对被放大的信号而言,属直联关系。前一级的输出信号就是后一级的输入信号。设各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依次为AV1、AV2、,,、AVn则多级放大器总电压放大倍数为各级电压放大倍数的乘积。Av= AV1 AV2,,AVn若用分贝表示法,则总增益为各级增益的代数和。
GV(dB)= GV1(dB)+ GV2(dB),,+ GVn(dB)
(二)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它的输入电阻就是第一级的输入电阻,它的输出电阻就是最后一级的输出电阻。(三) 频率特性与通频带多级放大器总的通频带比任何一级放大器都窄。多级放大器提高电压放大倍数是以牺牲通频带为代价的,因此,为了满足多级放大器对通频带的要求,必需把每个单级放大器的通频带选得更宽些。
(四) 非线性失真、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均不是直线,这就导致了输入输出特性的非线性.输入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输出波形将产生非线性失真。在多级放大器中,由于各级均存在着失真,则输出端波形失真更大,要减小输出波形的失真,应尽力克服各单级放大器的失真。 第五节
放 大 器 的 三 种 基 本 组 态 前面讲的是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由于在三极管电路中输入和输出回路公共端的选择不同,所以放大器还存在另外两种电路形式----共基极放大电路和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一、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典型电路如下图,右图为它的交流通路。由于被放大的信号从发射极输出,所以又叫射极输出器,简称射随器。 电路特点:基极只有一个偏置电阻;集电极没有接电阻;信号从发射极输出。放大器分析:1、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从图可以看出,输出电压的极性和输出相位相同,即输出电压总是跟随输入电压而变化,所以叫射极跟随器,简称射随器。同时vi=vbe+vo即:
vo≈vi所以输出电压略小于输入电压。电压放大倍数略小于1且近似于1。对电流而言,ie仍为基极电流的(1+β)倍,具有较强的电流放大能力。2、输入电阻ri= vi/ii=[ ii×rbe+(1+β) ii×RL]/ ii= rbe+(1+β)RL由上式可见,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电阻比较大。所以放大器要求信号源提''供的信号电流较小,信号源的负担较小3、输出电阻根据电路计算,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比较小,一般只有几欧到几十欧。所以放大器带负载能力较强,并且负载变化时,对放大器影响也小。由于射极输出器的上述三个特点,它广泛应用在电路的输入级、多级放大器的输出级或用于两级共射放大电路之间的隔离级。4、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VCC=IBQRb+VBEQ+ IEQRe
= IBQRb+VBEQ+(1+β)IBQRe 整理后得
IBQ=VCC?VBEQRb?(1?β)Re 发射极有:IEQ=(1+β)IBQ
VCEQ= VCC-IEQRe例:射极跟随器电路如下图,已知三极管β=50,VBEQ=0.7V,估算其静态工作点。VCC 解: 画出直流通路(略) 对于输入回路,有:VCC=IBQRb+VBEQ+ IEQRe= IBQRb+VBEQ+(1+β)IBQRe 整理后得
IBQ=VCC?VBEQRb?(1?β)Re=12?0.7=11uA510k?(1?50)10k发射极有:IEQ=(1+β)IBQ=(1+50)×11=561uA
VCEQ= VCC-IEQRe=12-561× 二、共基极放大电路电路如图,右边为其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10?6×10K=6.4V 电容器Cb的作用是:对于交流通路,它是共基极放大电路。它是一个宽带放大器。
器 前面分析的阻容耦合放大器能对一定范围内的频率信号进行逐级放大,技术上把这种放大器称为宽频带放大器。在无线电广播的接收装置如电视机和收音机中,需要从含有多种频率的信号中,选出某一个频率的信号并加以放大,而将其他频率的信号衰减,这就需要放大器具有选频功能。我们把具有选频放大性能的放大器称为选频放大器。本节介绍的调谐放大器是利用 LC回路的谐振特性来实现选频放大的。在电路结构上,它用LC并联回路取代了阻容耦合放大器的集电极电阻Rc.一、预备知识 1、电容器:其特点是:○1有充放电的特性。2隔直通交,阻低频,通高频 ○○3对电流有阻碍作用,频率越高,阻碍越小。 我们把电容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容抗。
XC=2、电感器:其特点是:○1能阻碍电流的变化。12πCf○2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3对电流有阻碍作用,频率越高,阻碍越大。 我们把电感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感抗。
XL=2πfL我们把电阻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电阻,那么元器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我们就把它叫阻抗。。3、LC振荡电路振荡:在没有交流成分的参与下,将直流电变为交流电的过程。 如图,由于电容器和电感的电能和磁能的不断转化,便形成了振荡,得到频率为f?12πLC的交流信号。这个频率是由电路的C和L共同决定的,所以叫这个LC电路的固有频率。当电路同时加有交流信号而且频率和这个固有频率相等时这个LC电路所处的状态叫做谐振。4、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电路串联谐振电路:如图,为串联谐振电路 电路的固有频率:f?12πLC 特点:○1当谐振时,合阻力最小,允许通过的电流最大,此时电路呈阻性。○2当不处于谐振时,合阻力大,允许通过的电流 小。所以,只有外加信号频率与固有频率相等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而合阻力最小。并联谐振电路:如图为并联谐振电路特点:○1当谐振时,合阻力最大,允许通过的电流最小,此时电路呈阻性。○2当不处于谐振时,合阻力小,允许通过的电流 大。所以,只有外加信号频率与固有频率相等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而合阻力最大。二、LC并联回路的选频特性 A、LC回路的阻抗频率特性图为LC并联回路的阻抗随频率变化的曲线,从图可以看出:1当外加信号频率等于fo时,回路阻抗最大,○此时电路呈纯电阻。2当外加信号频率大于fo时,回路阻抗迅速减○小,此时电路中的电容起主要作用,电路呈容性。3当外加信号频率小于fo时,回路阻抗迅速减○小,此时电路中的电感起主要作用,电路呈感性。 B、LC回路的相位频率特性由于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及电感器能阻碍电路中电流变化的特性,回路的电压和电流的相位不一定相同,即:电压和电流到达最大值的时刻不相同。图为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与频率的变化关系曲线。 特点:○1当外加信号频率等于fo时,此时电路呈纯电阻,相位差为零。2当外加信号频率大于fo时,此时电路中的电容起主要作用,电路呈容○性,相位差为负值。3当外加信号频率小于fo时,此时电路中的电感起主要作用,电路呈感○性,相位差为正值。由以上可以看出:利用LC回路的阻抗特性或相位频率特性,可以把交流信号中的特定频率的信号选出来,即LC回路具有选频作用。C、LC回路的选频能力1、以品质因数来衡量回路的选频能力品质因数:回路谐振时,回路的感抗XL或容抗XC与回路的等效损耗电阻R之比。Q?或πfoLXL2? RRQ? XC1?R2πfoCR右图为品质因数与回路阻抗关系曲线:由上述知,电路损耗电阻R越大,品质因数越小,阻抗特性越平坦,选频能力越差;电路损耗电阻R越小,品质因数越大,阻抗特性越尖锐,选频能力越好。2、选频特性曲线表示选频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与信号频率的关系曲线叫做选频特性曲线。右图,可知,放大器对于频率为fo的信号,具有最大的放大倍数。
D、典型电路原理:○1当外加信号频率等于fo时,此时电路发生并联谐振,使得并联回路的阻抗最大,回路两端的电压最大,从而选出了频率等于fo的信号。2由公式 ○'βRLAV=-知,频率等于fo的信号放rbe大器的放大倍数也最大。E、单调谐放大器 电路特点:电感线圈采用中心抽头的方式,使谐振阻抗可调,实现放大电路与负载的阻抗匹配,提高了传输效率。F、双调谐放大器:一般有变压器耦合和电容耦合两种。
电路特点:○1采用了LC回路代替了单调谐回路的副边的耦合线圈。○2改变L1和L2的距离或磁芯的位置,可以改变耦合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通频带和选择性;或调节Cb的大小,从而改变耦合程度,从而改变通频带和选择性。原理:首先,调节原边和副边的LC回路调谐于信号频率,输入信号经三极管放大,集电极电流在原边LC回路发生并联谐振,经耦合在副边产生串联谐振,使回路电流达到最大值,经中心抽头引出,加到第二级放大管的输入端。由此可见,互感耦合的双调谐回路中,是利用原边回路的并联谐振和副边回路的串联谐振实现选频的。 双调谐回路的谐振曲线: 图(a)为松耦合,图(b)为临界耦合,图(c)为紧耦合,由双调谐回路的谐振曲线,可见:当耦合较弱时叫松耦合,谐振曲线呈单峰;当耦合强时叫紧耦合,谐振曲线呈双峰且谐振中心频率为对称轴,耦合越紧双峰间距越大凹陷程度越大;若耦合程度介于临界状态称为临界耦合,其谐振曲线在中心频率附近较为平坦,接近于矩形。这种曲线不仅同频带好,而且选择性好,凡是进入同频带内的信号,放大倍数接近于相同;在同频带外的信号,将大幅度衰减。所以,适当调节两个回路的耦合程度,使谐振曲线接近于矩形,可以较好的兼顾同频带和选择性。
第三章 基本放大电路 第一节 放大器概述 基本放大电路也叫放大器,它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将微弱的电信号(电压信号、电流信号)进行有限的放大,得到需要的电信号。 一、放大器的基本概念 输入端 放大器 输出端 1、特点 1)输出信号的功率比输入信…第三章 基本放大电路 第一节 放大器概述 基本放大电路也叫放大器,它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将微弱的电信号(电压信号、电流信号)进行有限的放大,得到需要的电信号。 一、放大器的基本概念 输入端 放大器 输出端 1、特点 1)输出信号的功率比输入信…第三章 基本放大电路 第一节 放大器概述 基本放大电路也叫放大器,它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将微弱的电信号(电压信号、电流信号)进行有限的放大,得到需要的电信号。 一、放大器的基本概念 输入端 放大器 输出端 1、特点 1)输出信号的功率比输入信…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旁路电容的选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