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耳朵爱心听力助听器不太好,想买助听器,挂在耳朵上的太大不好看,塞耳朵里

助听器具有多种不同的型号,其助听的声音质量是很不相同的,价格也是高低不一的。
一般耳背式的助听器较便宜一些,大约2000元左右。放进耳朵里的耳道式助听器,一般均较贵,大约需要三四千元(有的五六千,甚至数万元)。
老年人佩戴助听器要求不高,数百元的即可,可以选择外挂式,价格便宜,维修方便,使用成本低.可以直接在商店购买,但注意只有在需要的时候再带,不要过度...
助听器从一千多到几万元都有。他们的区别就是听得舒适程度。想给老人配个助听器
首先助听器的选配是根据患者听力损失情况来验配的,不建议随随便便就在药房或者助听器店里...
“很多人老了,眼睛不好使了,就会借助老花镜,要是腿脚不利索,就会使用拐杖。但奇怪的是,很多人就是不喜欢使用助听器,觉得会产生依赖。其实,助听器和老花镜、...
你好,助听器是一种提高声音强度的装置,可以帮助听力不好的病人充分利用残余听力,进而补偿聋耳的听力损失,达到能适应正常生活的目的.如果老人没有来,建议不要随便配助...
情况很多。可能是从小耳聋或者耳聋很多年,大脑会随着时间遗忘很多声音,这样他能听见但是还不会分辨,需要 适应一段时间,就像你刚开始听外国人讲英语,听见了但是听不懂...
喉咙痛,宝妈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的呢?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我一个耳朵90分贝,一个65分贝,验配师却建议我把助听器戴在好耳朵上,为什么?_百度知道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要求,自日起,使用互联网服务需进行帐号实名认证。为保障您的百度帐号能够正常使用,请尽快对帐号进行手机号验证,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我一个耳朵90分贝,一个65分贝,验配师却建议我把助听器戴在好耳朵上,为什么?
双耳也会听得更好,选配这只耳,提高声音定能力,您会听得相对好一些,验配师建议您选配在相对好的那只耳;预防听觉退化及听觉剥夺。如果只能选配一只助听器,更好的理解言语象您这种情况。建议如果可能还是双耳选配;提高听觉分辨能力,这样才能听得更好,是因为您的言语辨别能力那只好会更好,双耳都有听损。建议最好是双耳选配助听器,因为双耳选配可以消除头影效应
采纳率:26%
但如果你坚持选配一只耳朵的话一个耳朵在重度一个是极重度,选配原则是尽量让好耳朵听的更清楚,可能还是会听的不太清楚,差耳辅助好耳听,在此情况下,如果选配在差耳。建议你双耳选配,因为差耳本来就是起辅助功能,不一定能完全听的清楚因为你二只耳朵都有听损,而且从听力情况来看是需要双耳选配的
这还是和语言辨识率有关,听到不一定能听懂字义所以两耳听阈相差25-30分贝时建议选配辨识率较好耳的原因。
你这个情况最好双耳戴,但你就要求戴一只耳就只能选损失轻点的这只,因为你这只也是中重度听力了,那只极重度的分辨率很差了,只能来辅助你的这只好耳,即使戴上你也会明显感到效果不好。
因为要遵循这个的原则:当耳朵属于轻中度听力损失时,选配较差耳,可便双耳平衡,达到好的聆听效果。当耳朵属于中重度听力损失时,选配较好耳,因为好耳的言语分辨率好。楼主耳朵属于重度了,所以选较好耳。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助听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关于先天性听力损失你该知道的事
职务: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
工作单位:北京同仁医院
主要研究方向:耳聋(听力障碍)诊断治疗/助听器验配。
主持人续续:主持人续续:大家好!欢迎收看《名医堂》。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人间的小天使,但是在我国,每年新生儿中都有部分的孩子患有先天性耳聋。先天性耳聋这个疾病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以后就会对孩子造成听力和语言障碍,甚至终身的聋哑,这是令无数家庭都非常痛心的事情。本期节目我们请到的是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的主任医师张华教授来给大家讲讲这个疾病。
主持人续续:您好!欢迎您做客我们本期《名医堂》节目。
张华:你好!大家好!
主持人续续:张老师,我们想知道什么是先天性耳聋?
张华:先天性耳聋就是这样的,我们一般指的是在妈妈怀孕期间或者说在分娩期间,或者是出生后,刚刚几天发生的耳聋,这叫先天性耳聋,我们现在一般都叫先天性听力障碍或者是先天性听力损失。一般的情况下,有遗传因素导致的比较多,大概占到60%左右。比如说父母双方带有耳聋相关的遗传性基因还有在怀孕期间导致一些感染,风疹感染,弓形体感染,梅毒的感染,巨细胞病毒的感染,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先天性耳聋。还有在出生的过程中,比如说有窒息,有产伤,或者说有新生儿黄疸,这个也可以导致先天性耳聋。
主持人续续:那现在得先天性耳聋的小孩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呢?在我国。
张华:现在一般是这样的,我们每年在所有的新生儿中,患有耳聋的孩子大概有三万多人左右。
主持人续续:每年全国有3万左右,那挺多的。
张华:那是的。
主持人续续:我知道,耳聋可能有的是完全听不见,然后也有部分听不见,他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叫耳聋呢?
张华:一共分几度,一般的情况下是轻度、中度和重度,还有一个是极重度。比如说分贝数,比如说80分贝,类似于我们最繁华的马路上的汽车80分贝声,你一点儿听不见,那就是重度耳聋了。
主持人续续:现在医护人员对这一块也挺重视的,我记得这个小孩新出生以后,护士就会拿一个测声音的来回在他的耳边来回测,是在测试耳聋吗?
张华:这是新生儿听力筛查,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这是全世界比较好的国家里都采取的一个措施。咱们中国是全世界新生儿听力筛查开展的可以说最好的国家之一。这个大家可能还不知道。这个就是在咱们国家的普及程度,我个人觉得不会亚于欧美的国家,只是说我们后续诊断的精确度还有普及程度不是那么高。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这样的,就是出生以后,这个孩子刚刚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然后在住院期间,出院之前48小时之内筛查,就叫听力筛查,如果这种情况如果发现耳朵不好的话,就标识不通过。有很多家长在网上问我,急的要命,精神很受打击。
主持人续续:新生儿出生的时候,每一项不过的话,家长都很受打击。
张华:这个作为医生非常理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心情。但是这个大家一定不要紧张。新生儿听力筛查不通过的很多是由于在生产的过程中和怀孕的过程中,外耳道里有分泌物,有皮脂,还有刚刚在怀孕后期产生的耵聍导致的,这个往往没有什么大的了不起的。如果你没有通过之后,医生会告诉你,出生后42天,你要到妇幼保健医院去做一下全身的体检,各方面的随访。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按照医生和护士的指示再做第二次筛查。如果您第二次筛查还没有过,不一定是完全有问题,但是你要警惕了。我们一般就是讲,三个月之内,最晚最晚不要超过六个月,到医院的听力中心去确诊,到底有没有耳病,有没有听力损失。
主持人续续:父母都没有耳聋,为什么孩子会突然有耳聋?大家可能不太注意这个事。
张华:你说的这个,所以说我要告诉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包括爷爷奶奶们都觉得,我们祖祖辈辈都没有耳聋问题,医生说我们还要复查,复查一遍、两遍,有的家长就不去,这是不对的。紧张是不对的,没必要,不去也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先天性耳聋出生的小朋友里边大多数是出生在听力健康的家庭里,也就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听力好的人,他的听力损伤是这样的。
主持人续续:可是您刚才说遗传因素是主要因素。
张华:对,遗传因素是60%,什么原因呢?也就是说爸爸妈妈,他如果原来就有耳聋的话,他倒不紧张了,他会告诉医生,我们夫妻两个都是听力不好的人,会不会我的儿子女儿也会有问题,他会主动紧张。大夫也会注意。往往这些听力正常的父母反而不紧张,为什么呢?就是说耳聋的基因的遗传往往是隐性遗传,也就是爸爸妈妈虽然说我没有耳聋,但是我携带有耳聋的基因,而恰好咱们两个不管各种原因,走在一起,结合在一起了,有了下一代的小宝宝,正好你的遗传基因,两个遗传基因的位点碰在一起了,有可能一个基因不同的的位点,有可能是同一个基因的同一个突变基因合在一起了,对不起,您的孩子有25%的可能性出现了就是先天性耳聋,所以这个一定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主持人续续:现在我们国家新生儿先天性耳聋的检查都是按照你刚才说的这个步骤吗?都是这样一步一步查出来的。
张华:对的,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一条法规了,只有孩子的妈妈可以签字来说,我就是不检查。任何人,比如说我是他舅舅,我是他爷爷,我是他妈妈的妈妈,我是他姥姥,对不起你没有权利拒绝,只有妈妈本人,但是我希望妈妈本人不要拒绝这个检查,而且这个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没有任何痛苦和创伤的,就是拿一个东西往耳朵上一放。
主持人续续:刚才您也讲到说,其实在孕期的时候就能够查出来这个孩子是不是先天性耳聋。那这个现在开诊多不多?是怎么做到的呢?
张华:比如说有遗传因素,大家都知道双方有这个基因携带者,或者是我的家族里面有个别人有先天性耳聋甚至以前我们说的聋哑人的话,你这个可以提前告诉医生注意这个情况。可以在怀孕之前干预或者说是我已经怀了孕了,怎么办呢?在怀孕16周到22周可以抽羊水,做特殊的一个基因筛查,可以看看你这个胎儿是不是携带这个基因。
主持人续续:羊水穿刺。
张华:可以做的。
主持人续续:抽出来以后就能够分析。
张华:对。
主持人续续:基因检测。
张华:这个可以做到了。
主持人续续:但是孕期万一查出来有问题,有没有可以弥补的措施呢?
张华:有的查出来有问题,他生出来不一定是耳聋,他是一个携带者。如果肯定是耳聋,这个孩子百分之百的话,比如说有些疾病,GJB2或者是大前庭导水管可以采取一些干预措施,比如说引产。
主持人续续:人家都说聋哑儿童,那是不是这个小孩聋,他就一定是哑的呢?
张华:这个是这样的,聋哑聋哑,现在大家为什么说聋哑很少了,我们希望通过咱们腾讯的《名医堂》给大家普及一下知识,一般我很少去说聋哑了,为什么呢?第一这是一个歧视性的语言,第二,聋哑现在很少了。聋哑学校都已经招不着生了,聋哑学校的老师们那么努力,那么优秀,那么出色,为什么招不到生呢?因为科学的发展,聋哑人已经很少了。为什么呢?什么原因导致聋哑?就是因为我听不见,我听不见以后,我不知道别人说话是什么样的声音,我没有办法模仿。我从小的时候模仿我的爸爸妈妈,到上学以后模仿我的老师的发音,我的语文老师说 “北京天安门”,我就学 “京天安门”,对不对呀?好了。由于我听不见,我就没办法学习发音,或者发音就不正确。不能够发音的人就是聋哑,发音不正确的话,咱们老百姓说这个人大舌头。这部分人往往不是口腔疾病,往往是听力不好。而现在科学发展了,你像48小时就可以做听力筛查了,3个月就确诊了,您就干预了。而且接受干预以后,康复训练以后,这些孩子和咱们两个一样,他可以当医生,也可以到腾讯来做主持人,做高级工程师,做高管,没有聋哑了。
主持人续续:其实这个哑主要是因为他听不到声音,学不到这些东西,而不是说他本身的生理结构有问题。
主持人续续:我一直以为是耳朵跟发音的声带有一些联系,它容易一起得病。
张华:不是,你说的这个对了一半,我们叫言语链。你看你说的话我听到以后,从我的耳朵传递一直到我的大脑皮层,这个漂亮的姑娘在表扬我呢,我很高兴。我听到以后,我听到的声音,她表扬我了,我应该感谢人家,然后我的听觉中枢然后再到言语中枢,言语中枢指挥我的运动器官,我的呼吸,然后口腔,言语中枢的运动器官,然后我的呼吸产生的气流再通过我的声带,通过我的口腔、牙齿和舌头的运动,一个非常协调的声音,谢谢你的表扬,谢谢你的夸奖。是这样的一个结构。
我一开始言语链进去的那个通道如果不行了,我听不到你在表扬我,这在说什么,光看见她的嘴动,没有声音,但是没有反应。这个人表扬我了,我还没有回答呢,不是我不想感谢您的表扬,是我没有听到您的声音。
主持人续续:如果筛查出来这个听力的话,得赶紧治疗,不然的话其实会影响很多事情往下发展,万一就真的聋哑了。
张华:您说的非常对,咱们中国有个古语叫做贵人语迟,很多人比如说爸爸妈妈们很着急,两岁了还不会说话呢,一岁半了还不会说话呢,抱着孩子出去玩的时候,我们的孩子,我的同学说了,我的孩子一岁多就会说话了,怎么你两岁还不会说话,赶紧回家告诉姥姥,姥姥说没事儿,贵人语迟,老话儿了。大家知道千万千万不要犯这个错误,我们的孩子是这样的。
主持人续续:这也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张华:极其错误。为什么呢?贵人语迟,有没有语迟的?有,在全世界都是极其罕见的例子,极其极其极其罕见,就和爱因斯坦一样,全世界只有一个。如果您的孙女或者是孙子能够发生在身上,那我觉得太离奇了,这个不正常。所以说这个比赌注还要赌注。一般的孩子,比如说我刚出生的时候,比如说打雷了,突然这个门咣当一声关上了,他会有惊吓反应。比如说4、5个月,从6周到4、5个月、5、6个月的时间基本上可以听到声源,到半岁的时候基本上可以定着声音,比如说这边有人,有声音,我就马上扭头,如果上面有声音,马上可以这样看了,6、7个月就可以做到了。而且7、8个月的时候可以辨别妈妈的声音,妈妈一抱叫他的时候,他就很高兴,一个生人可能很害怕。比如说一岁左右的时候,他基本上听懂一些简单的语言的声音,可以分辨了,爸爸妈妈叫他的名字,小宝过来,他就知道在叫他呢,他是小宝。
两岁,你叫他去关门,跟阿姨说再见,打个招呼已经是听的很清楚了。如果你观察的过程中,发现这个不一样,随时去看。而且我们现在的干预早的,康复的早的,这些孩子基本上,我不能说是完全的,绝大多数和正常人一模一样。
主持人续续:刚才有一个问题,您刚才说从零岁说到了两岁,那没有我开始前三个月检查,我的听力没有问题,可能到一岁半的时候,他的听力又产生问题了呢?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张华:还有一个是迟发性的听力损失,就是我生下来以后什么都通过了,没什么事儿,而且我的孩子很好。他这个迟发性的也有一部分是遗传性的,不是说只有刚生下来的孩子得的是遗传性的,迟发性也有遗传性的,这个遗传性就是,我有这个遗传基因,当时不发病,慢慢慢慢到以后发病了,也可能比如说3、4岁,4、5岁发病,这是一种。比如说典型的一个病是大前庭水管综合症。
主持人续续:这个怎么和耳鼻喉一点儿都扯不上关系呢。
张华:前庭导水管就是耳朵旁边的一个很细很细的一个管子,咱们肉眼基本上看不见那个管子,那个管子如果扩大了,这个很靠里边,咱们耳朵非常非常里边,基本上接近于咱们脑袋的中间了。
主持人续续:这个叫大前庭水管综合症。
张华:这个只有非常非常专业的影像学医师,耳科医师,听力学家才能够诊断这个疾病,一般的医生很难诊断这个疾病,这个疾病听力可以是完全是正常的,3、4岁的时候突然一次高烧,高烧完了以后,烧退了,挺好的,活蹦乱跳的,怎么听不见了,好吓人。还有一种就是说,小孩子调皮,一下子一个跟头碰到这个桌子上了,或者是小孩玩球,一个球打到脑袋瓜上了,也没事,照吃照喝,到晚上睡觉,爸爸使劲叫他,他不听,打他两巴掌还不听,听不见,怎么回事,这就是大前庭水管综合症。
还有一种后天的因素,比如说卡他性中耳炎,感染,比如说脑膜炎,腮腺炎,这个都可以导致听力损失。还有一种,咱们国家以前特别多的一种疾病,现在非常少了,与其说是疾病,不如说是后天其他的因素,叫耳毒性药物。
主持人续续:吃药导致的副作用。
张华:吃药、打针,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导致的。遗传因素,他有线粒体基因的缺陷,有这个基因缺陷,非常容易对这个药过敏,如果我一辈子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药,没事儿,一点儿事儿没有。但是我拉肚子了,拉肚子拉得很厉害,有些医生也觉得,或者说家长也觉得,庆大霉素,它是一个注射剂,很便宜,不需要做皮试,喝下去五毛钱一针,一块钱一针。
主持人续续:是很便宜。
张华:有可能第二天就聋了。还有的人得了其他的一些疾病,用了一些链霉素、卡那霉素是这样的。如果有耳毒性药物,现在碰到一些特殊的情况,必须用到这些药物的情况有没有?有,也是非常少的。还有咱们国家在全世界是绝对领先的一个项目,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就是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同时举行。这个,中国是世界绝对领先的。
主持人续续:听力筛查跟耳聋基因筛查。
张华:只需要在出生新生儿扎一个足跟血就可以筛查耳聋基因,如果你有这种情况的话,如果您的孩子,我发烧了或者是我拉肚子或者是看病,看到这个大夫给你开的药物有耳毒性药物一定不要用,除非是有一种极特殊的情况,不用这个药,生命就受到威胁了。这种可能我个人觉得是极其罕见的,你不如换另外一个药了,情愿把这个药作废了。
主持人续续:那现在是先天性耳聋的小孩多,还是后天耳聋的孩子多吗?后天耳聋主要是集中在孩子身上吗?成人会不会后天耳聋?
张华:实际上听力损失,听力障碍的病人,什么人最多呢?不是我们这些小朋友。
主持人续续:老人。
张华:你说的非常对,听力损失和咱们国家是一样的,咱们国家的精确的数字是73.58%的听力损失者是老人,是60岁以上的老人,65岁以上的老人慢慢都有听力损失了。70岁以上30%以上都有听力损失。
主持人续续:但是宝宝是成长期,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听力筛查我觉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张华:这个我非常同意。所以说我们对听力损失的这些孩子一定要特别重要,刚才说了你怀孕期间,出生以后的听力筛查一定要,大夫告诉你没有通过,一定要复筛,复筛还没有通过,一定要一定要诊断。我顺便再插一句,大家一定要关心刚才我们说的最大的群体,老年人,自己要关心自己,大家作为儿女、社会都要关心他们。
主持人续续:每个人都会老。
张华:而且听力不好以后,对老年人是很大的精神上的挫折。
主持人续续:那我们话说回来,如果是小孩发现了有先天性耳聋的话,那是不是要及时治疗是最好的呢?
张华:你说的非常对了,如果听力损失,早期的发现,早期的诊断,早期的治疗和干预,还有早期的康复,我刚才说过了,绝大部分和正常人一样。比如说听力筛查之后发现耳道堵了。羊水或者是母亲产道的一些分泌物堵在这个地方了,有的时候在怀孕后期,耵聍咱们叫耳屎堵在这个地方,叫大夫取出来就行了。
还有婴儿期间非常容易得的一个叫做卡他性中耳炎。有的时候观察观察就好了。还有我跟大家讲,一个叫做哺乳性中耳炎。很多妈妈在给孩子喂奶的时候,不管是母乳还是奶粉或者是牛奶喂乳他是平躺着的。小孩的咽管是平的,比较宽,喝了以后,容易在鼻子后边,耳朵旁边有一个管子到了耳朵里边去了,也就是这个奶,乳汁流到中耳里面去了,所以最好是半斜位喂奶,喂完奶以后,把孩子立起来以后,趴在妈妈的肩膀上轻轻的拍拍后背,让它轻轻往下流一流。中耳炎大部分都可以自愈,即便是反复发作不好,一般是点点鼻子药,口服一些很少的药就可以治疗好了。
如果是感音神经性耳聋,就是由于耳蜗的毛细胞不好或者说是其他的不好,轻度的,比如说80分贝,比如说大概30分贝到40分贝,50分贝,60分贝,一到80分贝,这个情况我们建议带助听器。
主持人续续:那么小就戴助听器了是吧?
张华:对。
主持人续续:新生儿就有戴助听器的。助听器跟老人的助听器是一样吗?
张华:小孩的助听器我们一般是耳背式的,挂在耳朵后边的,小孩的助听器,6岁以内的或者是小学以内的孩子,我们很少用小型的助听器,一般都是挂在耳朵背后。
主持人续续:耳聋是两个耳朵一起聋,还是单耳聋?
张华:90%以上应该是双侧的。如果是双侧的,感音神经性的,我们一般建议双侧戴助听器,80分贝以上甚至是90分贝以上,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做一种植入,人工耳蜗植入,大部分这样的孩子也可以正常的听力上学,没问题的。
主持人续续:我想问一下,您刚才讲的这种神经性的耳聋,他是耳朵里边的结构产生了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吗?
张华:对。咱们耳朵里边有中耳、外耳还有内耳,内耳是毛细胞损失了,还有听神经,我的耳朵听的声音往大脑里面传递的听神经,那个地方坏了,或者是大脑皮层听不见了,就叫感音神经性耳聋。
主持人续续:大部分的小孩耳聋都是因为这个感音这一块出现了问题吗?
张华: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卡他性中耳炎,但是也有一部分是感音神经性耳聋,一般遗传性耳聋导致的都是感音神经性耳聋。
主持人续续:都是他原始的硬件结构有问题。
张华:这样的话,不一定非要做手术,我戴一个助听器不需要手术也可以正常。
主持人续续:这个助听器的原理是什么呢?
张华:就是把声音放大了。但是这个放大和我们平常听音乐戴那个耳机子放大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低频里可能要少放大一点,高频多放大一点,中频不高不低。各个不同的频率放大是不一样的。这个和我们普通的听音乐的耳机还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续续:可是这种应该是针对那种听力不太清楚的那种患者吧。那要是完全听不到的话,你这个放多大他也听不到。
张华:完全听不到的话,就要植入了,我们说极重度的耳聋或者是重度的耳聋,就需要做人工耳蜗植入了。就是我不用你的耳蜗了,你的助听器已经没有用了,我直接把电极插到你的耳蜗里代替你的耳蜗。这个装置,电子结构,元器件,电极代替了你的耳蜗起作用了。把你说话的声音变成这个编码,神经递质的编码,电信号然后传到大脑里去。
主持人续续:所以说耳蜗这个就是程度更厉害的患者戴的,但是他们俩的作用其实是一样的。
张华:最终的效果其实是一样的。就是让你一个本来应该成为聋哑的人变成一个正常的人。
主持人续续:那这个耳蜗那么小的小孩就要做手术吗?还是要等到一定的时间才能做手术?
张华:我们一般主张如果耳蜗确定以后,助听器确实没有效,确实又是极重度耳聋的人,一般一岁就做人工耳蜗了,最好不要拖到两岁,实在实在有个别问题不要超过3岁。3岁以前是咱们语言,言语形成最最关键的时期。
主持人续续:如果在这段时间听不到说话的话,对以后的影响很大是吧?
张华:太大了,影响一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一个年轻的小学生,你教给他学英语他就学英语,教他德语他就是德语,教把北京话他就是北京话。
主持人续续:扔到哪儿就是哪儿了。
张华:比如说到我这个年纪,我很想学意大利语,实在学不会,不是老师不努力,不是我不用心,年纪大了。
主持人续续:是我们本身这个大脑的问题。
张华:没有可塑性了,越年轻,你的大脑越有可塑性。
主持人续续:我那想知道,这个小孩戴上助听器或者是戴上耳蜗,他的病情的程度会不会恶化?我们是不是要不断的调整这些?
张华:他是这样的,戴上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他要调适,戴了助听器的孩子和做了人工耳蜗的孩子,他经常到医院里或者是到验配中心里去调试,这个调试并不是因为他恶化了,而是比如说我做了人工耳蜗以后,或者是戴了助听器以后,我做了几个月,我觉得听这个女声听不清楚,听那个男声很清楚。我要不同的频率的大小放大,或者说我在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大家谈话都非常小的声,我的声音放大量不够了,这样去调试。而很少因为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导致听力下降,不能说没有,不能说绝对的东西,这种可能性,由于咱们技术的先进,为什么呢?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谐波失真和它的本底噪声,比咱们现在这么安静的演播室都要小得多,不可能造成你的听力下降。但是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选择和应用一定要到专业的医生和验配师那里去,不是随便在柜台上买一个就可以戴在耳朵上。
主持人续续:这个应该是非常专业的。
张华:和手机不一样,你给我打个折多,我就在你这里买。
主持人续续:和配眼镜有类似吗?还是比眼镜要精准多了。
张华:我在这里冒昧的说一句话,我觉得应该是比眼镜要复杂的多和精准的多,可能我们的验光师不高兴,但是我认为是这样的。
主持人续续:它如果是佩戴不好的话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和后果呢?
张华:第一个可能会听力下降。
主持人续续:还是会恶化。
张华:不是我的助听器导致恶化,是因为你使用不当,选配不当导致恶化。
主持人续续:如果我不去戴这些东西,我的听力原来是听不清,后来是听不见,会不会有恶化?
张华:它也是一个自然衰退的过程。
主持人续续:加上这些东西会帮助我的听力成长?
张华: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不会把你的听力恢复到正常,或者是帮助你改善,有没有这种情况呢?有,但是大部分人不是这样的。
主持人续续:如果佩戴不当的话会导致我们的听力下降吗?
张华:还有你的发音不正确。比如说我是高频听力损失不好,你弄的我低频放到很大,高频还是听不见。比如说zh、ch、sh、z、c、s、zi、ci、si,这些句子你还是听不见啊。比如说叔叔好,他说姑姑好,我叫你叔叔好,你叫我姑姑好,我是男的,我不是女的,不是这个小朋友不知道你是男的,但是他把叔叔听成姑姑了。我们想通过这个节目提醒大众要知道这些情况,了解他们的情况,而且现在的科学技术可以完全很好的帮助这些朋友。
主持人续续:所以说其实助听器还有耳蜗的设备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是戴助听器的话,是每天都要戴,然后耳蜗是在里面做一个手术就OK了。
张华:耳蜗是做一个手术,电极,外面也要戴一个声音处理器。一般情况下这个地方露着一点点,如果是女孩子基本上看不见了,男生可能看的稍微明显一点。
主持人续续:耳蜗也是两个耳朵都要做的是吧?
张华:大部分一个耳蜗,如果两边还有残余听力的话,这边比较重的话,我们大部分的专家主张是一侧人工耳蜗,一侧戴助听器,这样叫做双模式的干预放大效果会更好一些。也有部分的病人双侧集中度重,戴两侧人工耳蜗。
主持人续续:如果不做耳蜗手术的话,就尽量不做是吧?
张华:不是说尽量不做,如果你到了那个程度必须做的话,你还是要做,你不要勉强用助听器。但是你也不要反过来,也不要觉得人家人工耳蜗比你的助听器好,就装一个人工耳蜗,它有严格的医学和听力学的医学指标,什么时候做人工耳蜗,什么时候不做人工耳蜗,全世界尤其是咱们中国,中华医学会它有严格的手术指南和指征的,不能说孩子的妈妈说,大夫,你把手术给我做了,我就同意了。这个不会的,有严格的手术指征。
主持人续续:那做耳蜗手术时候有没有一些风险和并发症的。
张华:还是有并发症的。比如说这么小的小朋友感染了,发烧了,有的是井喷,或者是装置不合理,埋不进去,耳蜗的畸形都有的。这些并发症一说所有的家长都说很吓人。我在这里想告诉大众,现在的听力学、影像学的检查方案已经非常好了,所有能开展耳蜗手术的机构都是经过咱们国家严格考核的。医生的水平,影像学的水平,听力的水平是严格考核的。我个人认为,耳蜗手术发生重要的并发症的机率比走到大街上发生车祸的机率还要小得多。
主持人续续:那老年人的听力的方法和小孩也是一样的是吧?也是戴助听器,然后做耳蜗手术。
张华:对,一样的。
主持人续续:所以其实大体上没有一个什么特别大的区分。
张华:对。
主持人续续:因为现在有一些科室,在社会上还是比较混乱的,鱼龙混杂。像我们听力这一块,特别是做手术,戴助听器这一块,在社会上是不是很容易鉴别这种好的医院跟好的专家呢?
张华:我个人觉得他获得了行医许可证,耳鼻喉科专家的执照证书,他有咱们国家认可的助听器验配师的执照,他就可以做这个工作了。应该相信他们。
主持人续续:小孩如果戴上这些设备的话,是不是随访也很重要呢?
张华:第一个随访很重要,要复查他的听力。
主持人续续:要复查是吧?
张华:一定要复查,越小的孩子复查的频率要越多,因为他的听力本身没有完全确定好。一个年纪大的人,老年人我建议最少一年得复查一次,一个是听力要复查。第二是他的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参数需要调整。还有一个比这更重要的就是您刚才提示的非常好,不是说这个小朋友戴了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以后就万事大吉了,一定有一个非常艰苦的持续的工作就是康复训练。语言的康复训练,社交的康复训练,文体的康复训练,非常艰苦的。现在咱们国家聋儿康复的训练也是在全世界搞的比较好的单位,尤其是残联的各个机构,公立的机构和私立的机构非常好,一定要到专业的康复机构接受训练和指导,如果你的孩子戴助听器以后,做了人工耳蜗手术,越晚你需要的时间越长,你就会越辛苦。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一定要早诊断,早干预,早康复。
主持人续续:家长非常非常重要,意识也非常重要。
张华:所以说我的课题组证明了一个全世界几个专家都得到的一个结论。机构的康复中心的训练再加上家庭的训练是最好的办法。有的时候妈妈辞职了,我就就在家里训练。我是大学毕业,我就是学语文的,有的人就说,我这么辛苦,我就挣钱,我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康复中心老师那里去,这个我们认为这些观点这都是不对的。
主持人续续:应该在外面也要学,在家里面也要学。
张华:就算你听力好的孩子也是一样的,我就照着老师学,这么好的学校,家长就不管了,回家就斗地主吧,不行,你也要辅导孩子做作业。
主持人续续:您刚才一直在提言语测听,言语测试,这个是跟普通人的测听测试一样吗?还是有很多专业的这种?
张华:我们平常比如说多少分贝,就是用纯音声,di、du、wu这样的声音来做的,这叫纯音测试。发一个声音,你听到了就举手,你听不到就不举手。
主持人续续:体检的时候都是这样的。
张华:大家不要忘了,我们人类一个最主要区别动物的功能就是我们有言语交流,说话。我戴了一个助听器,对不对?我到腾讯来工作了,是和我的同事,和我的老板用语言交流,不是听di、di、di的,用言语信号做测听的这种方法就叫言语声。比如说我说篮球,你回答篮球那就对了,我说篮球,你回答北京,那就错了。这就是言语测听。
所以说北京同仁医院还有北京耳鼻喉研究所,在全世界的专家的指导下,我们编了一套很好的词表可以用于言语测听,比如说您是做专业的人员,腾讯需要,可以跟我联系,专业上的合作。这个言语上的测听测试了以后,第一个可以判断你的疾病,你的听力虽然很差,但是你的交流非常好。这个是往往可以不需要做人工耳蜗了。
主持人续续:还有这种情况?
张华:如果你的纯音反应很好,听不懂语言,戴了半年以后可能需要做人工耳蜗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
然后我做过康复训练,一年以后,有些词听得见,通过言语测听以后,发现有些词听不见,这个时候听力学家和康复的老师就要坐下来和妈妈一块儿讨论,你看这个孩子,爸爸、妈妈、工厂、睡觉都很好,就是叔叔和大公鸡说不清楚,这是哪几个音发音不清楚,这个舌位要怎么放,口形要怎么摆,加强训练了,要做深呼吸了。这是很专业很专业的。
主持人续续:我原来觉得听东西说话是那么easy的事情,原来要这么细致。
张华:而且非常的艰苦的工作。你有没有想,教你自己的孩子说叔叔好这三个字,这么简单的孩子三个月才能教会,要是没有很好的毅力,妈妈都要崩溃了。
主持人续续:我觉得我都没教他,他自己学会了。
张华:所以做好这个思想准备,但是阳光就在前面,一定要记住这样子。
主持人续续:我有一次去康复医院看到小孩在那边学,但是我没有进去,听到外面,他们说话的那个声音感觉跟正常的孩子还不是完全一样,有一点大舌头的那种感觉是吧。
张华:对,我们一定要尽量避免这个。
主持人续续:是所有的听力有问题的孩子说话都会能听出来是有问题的吗?
张华:如果你不干预,不康复的话,基本上都可以听的出来。
主持人续续:张教授,我之前其实在网上还看到了您写了一篇文章挺有意思的,那其中提到听力损失者是正常人。这个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是正常人是听力损失者。
张华:一般到我这儿看病都是患者、病人,为什么我说听力损失者是正常人这个事情是这样的。就是很多人,尤其是年轻的朋友还有年老的朋友,包括小孩的家长,孩子的家长,很多人听力不好了以后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听力损失。比如说我戴的这个眼镜是一个近视眼镜,我可以戴上,我现在是教授,我有知识,我当然戴眼镜了。但是我听力损失,戴一个助听器,你采访我呢,这样一看,戴一个助听器,多难看啊。很多人就因为这个面子问题,很多很多人耽误了自己的孩子和他自己晚戴助听器,晚做人工耳蜗手术,影响了自己的发音,没有让自己找到更好的工作,找到更好的对象,过晚年很好的生活。上更好的学校,这种例子太多太多了。
我们学医的人都知道,什么叫正常?正常解剖学,正常生理学,还有正常心理学。我个人可以说大言不愧的可以讲一讲,自从有人类以来,有哪一位巨人,哪一位英雄式的人物是正常的完全结构,生理一点儿都没有异常,心理素质什么都好,有这种人吗?没有。比如有的人少白头,有的人血糖高,有的人讲课就紧张,有的人跑步不行,老是不达标。或者说是有的人比如说血糖有点高,有的人血脂有点高,有的人长的特别的高,有的人特别的矮。你说我不正常吗?我头发有点白,我干的比你优秀啊,我为什么不正常呢?所以说我们听力损失的人,这些人戴上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以后,可以完全完全非常优秀的工作。
主持人续续:可能是社会上有一些偏见。
张华:我个人觉得,社会上大家对听力不好的人认为是残疾的人可能性都很少了,很少有人说,我很少听说有班长或者是小朋友或者是班主任说谁戴了助听器瞧不起,自卑往往来的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自于年轻人甚至是退休的老同志他自己。
主持人续续:我觉得老年人倒还好,小朋友戴确实会让人感觉有一种。
张华:但是我觉得是这样的,只要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摆正了态度,我觉得你的孩子完全可以正常健康的生长。
主持人续续:这个是最重要的。
张华: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从我专业的角度来讲,社会进步了,有一个小男孩剃着光头,夏天很热,在一个非常大的地方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在那儿跑着玩,撒欢、调皮,在那儿玩,这是一个场景。他是光头,戴着两个大的助听器。还有一个女大学生,一般女大学生来了以后,尤其是男大学生来了以后,一定要最小的助听器塞到耳朵眼里,一点儿看不见。而这个女大学生说,张叔叔,你能不能给我做一个彩色的助听器,我在网上看到,我说可以。这两个事情我认为社会文明在进步,希望社会大众尤其是咱们自己一定要接受听力损失,我就是比你多了一个白头发而已,仅此而已。
主持人续续:我有一个偷偷的问题,那助听器厂商不能把助听器做的小一点,或者是全都做在耳朵里面,不要露在外面可不可以?
张华:现在已经完全做到了。但是塞到耳朵眼里,有的东西需要手术,比如说振动声桥需要手术放到里边,有一个手术的风险,价格也比较贵。第二助听器要塞到耳朵眼里,可能会导致你很不舒服,有堵耳效应,你不如用一个很小的开放式助听器。而且女生头发比较长,很细的管子在这个地方,基本上就可以遮住了。
主持人续续:那这个结构设计还是放在外面最好。
张华:对。我不反对做到里边。
主持人续续:还是爱美,大家想我没有这根白头发,拔掉了多好。
张华:可以理解。
主持人续续:那张主任,节目最后我们其实也特别想听您讲讲,像我们这种正常人,应该怎么样来保护我们的听力呢?
张华:听力正常的人怎么样保护听力,我个人觉得,现在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比如说我坐地铁来的时候,每个人都在看手机。
主持人续续:您今天坐地铁来的是吗?
张华:对啊。每个人坐地铁来,而且有的朋友戴着耳机子,我站在他旁边,他的耳机里听的歌声我都能听懂他是什么歌,这个容易导致娱乐性噪声耳聋,这个一定一定要防止。为什么呢?娱乐性噪声性耳聋,你听这么大的音乐,尤其是敏感的群体,他是一个非常缓慢的感音神经性耳聋,一旦确诊是没办法治疗的。
主持人续续:震坏了。
张华:比如说我20岁戴耳机,没事儿,挺好啊,对不起,你40岁的时候可能相当于人家60岁的耳聋了,40岁你在腾讯已经可以做到高管了,对不起,你不能听,你没法儿交流了,你要悄悄的配一个助听器。为什么呢?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每次戴着耳机子,尤其是封闭的耳机,密闭的耳机不超过一个小时,60分钟。每次戴的音量不要超过最高音量的60%。如果你一定要欣赏音乐最好的话,放到外边去欣赏,或者是你戴的耳机一定要好一点的耳机,质量高一点的耳机。本体噪声和谐波失真低的。
还有如果你特别喜欢音乐,你说我就是搞音乐的,我一定要听每个分贝,你放一个带通气孔的耳机,专业的耳机更好。
还有防止噪声性耳聋,还有的人我压力特别的大,蹦迪是我最好的释放压力的地方。请你用压缩海绵捏的很小一定要戴那个。搞听力的人就知道,演唱会,我的娱乐界的好朋友演唱会请我去参加,你说我也捧场,我很喜欢他唱歌,欢天喜地。还有参加足球比赛怎么办呢,先弄个耳塞子塞上再说,实在没有戴耳塞子,把手纸捏得很细塞在里边,但是一定不要忘了拿出来。
还有耳毒性药物,一定要注意这几种耳毒性药物。还有如果你感冒的时候,现在出差比较多,感冒的时候,您坐飞机的时候,最好到医院拿点儿点鼻子的药水,就是把感冒治疗好,为什么他们咽管不通,我不详细讲解剖结构了。你比如说人家飞机上广播了,现在马上下降了,点点鼻子,让鼻子保持通畅。还有也可以嚼口香糖或者是拿一个水杯喝水,做吞咽的动作,尤其是在下降的过程中,这样可以少得航空性中耳炎。
主持人续续:上升、下降的过程中,这个耳朵容易听不到声音。
张华:对。
主持人续续:我觉得张老师你刚才给我们介绍的这几个方法都挺实用的,尤其是第一个,这个问题太多了,用特别大的声音来听歌,我觉得年轻人一定要注意这一块。张主任我还看到,您跟我们腾讯公益那边其实现在也在做一个公益活动是吧?
张华:是这样的,中国听力医学基金会和听力大讲堂,还有腾讯公益。感谢腾讯公益,在这里咱们的工作人员和我们一起的一个募捐活动。现在很多边远的地方做一个人工耳蜗很贵,要十几万手术费。所以说好不容易做了手术了,给他免费的,但是他没有康复训练的老师,请不到这样的老师,没有这个费用。所以说我们通过腾讯公益呼吁这些人,通过听力大讲堂呼吁他们来给大家募捐,现在已经有六个小朋友得到了腾讯公益的捐助。然后让他们接受康复训练,这个尤其是从延安地区开始的,让我们革命老区的这些孩子们可以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让他们在6岁以后能够上正常的小学,过一个幸福的生活,他们的人生。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大的一个善举。我希望大家来做,同时我也想借着今天腾讯《名医堂》的机会,非常感谢参加耳鼻喉听力大讲堂的近100位咱们国家还有美国、澳大利亚,还有欧洲的非常著名的听力学和耳鼻喉科的专家,他们通过咱们听力大讲堂的网络频道,免费一分钱不取的给我们做,而且是周末的时间,在自己家里边通过网络来做听力的耳鼻喉科知识的健康教育,还有康复训练的课程。
还有通过我们的课程免费的指导我们这个听力康复的这些孩子的妈妈、爸爸。我想爸爸也应该参加。不应该光是妈妈,但是感谢这些爸爸妈妈们坐在电脑前,还有康复的老师们还有大专家们一起无私的奉献。我之所以今天接受腾讯的邀请来,坦白讲也是给这些专家,这些康复老师,还有我们听力大讲堂的后台咱们做IT的那些后勤的工作人员道一声谢谢。他们真是让我感动,为什么?他们才真是让我知道什么叫高尚的志愿者。我是学这个专业的,更应该协助大家更好的普及知识,让我们听力障碍的人能够过一个完全正常的,甚至优秀的生活。
主持人续续:那如果是有这样的边远山区的儿童怎么样能够报名参加这个活动或者是有想募捐的这些网友,应该怎么样去参与进来?
张华:很简单,腾讯公益,叫“让爱发声”。
主持人续续:就是搜索“让爱发声”这个公益项目就可以了。
张华:再次感谢腾讯。
主持人续续:谢谢张主任今天能够接受我们的采访。那好,那我们本期《名医堂》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张主任的到来,我们下期再见。
更多内容请查看原文
欢迎关注微信号:腾讯健康
喜欢就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吧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心听力助听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