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土附加应力中的不均匀性对土中应力的分布有何影响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土力学课后题答案答案,土,帮助,土力学,土力学答案,课后答案,习 题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土力学课后题答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第三章 土中应力计算
一、填空题
1.由土筑成的梯形断面路堤,因自重引起的基底压力分布图形是形,桥梁墩台
等刚性基础在中心荷载作用下,基底的沉降是
2.地基中附加应力分布随深度增加呈下,附加应力最大。
3.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的矩形基础,当偏心距e & l/6时,基底与地基局部,产
4.在地基中,矩形荷载所引起的附加应力,其影响深度比相同宽度的条形基础比相同宽度的方形基础
5.上层坚硬、下层软弱的双层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将发生应力
现象,反之,将
6.土中应力按成因可分为。
7.计算土的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的重度应取。
8.长期抽取地下水位,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从而使原水位以下土的有效自重应力加
的严重后果。
9.饱和土体所受到的总应力为有效应力与之和。
二、名词解释
1.基底附加应力:基底压应力与基底标高处原土层自重应力之差。
2.自重应力:由土层自身重力引起的土中应力。
3.基底压力: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给地基,在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的接触应力。
三、选择题
1.成层土中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增大而发生的变化为:( B )
(A)折线减小
(B)折线增大
(C)斜线减小
(D)斜线增大
2.宽度均为b,基底附加应力均为P0的基础,同一深度处,附加应力数值最大的是:( C )
(A)方形基础
(B)矩形基础
(C)条形基础
(D)圆形基础(b为直径)
3.可按平面问题求解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基础是:( B )
(A)柱下独立基础
(B)墙下条形基础
(C)片筏基础
(D)箱形基础
4.基底附加应力P0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随深度Z增大而减小,Z的起算点为:( A )
(A)基础底面
(B)天然地面
(C)室内设计地面
(D)室外设计地面
5.土中自重应力起算点位置为:( B )
(A)基础底面
(B)天然地面
(C)室内设计地面
(D)室外设计地面
6.地下水位下降,土中有效自重应力发生的变化是:( A )
(A)原水位以上不变,原水位以下增大
(B)原水位以上不变,原水位以下减小
(C)变动后水位以上不变,变动后水位以下减小
(D)变动后水位以上不变,变动后水位以下增大
7.深度相同时,随着离基础中心点距离的增大,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 D )
(A)斜线增大
(B)斜线减小
(C)曲线增大
(D)曲线减小
8.单向偏心的矩形基础,当偏心距e & l/6(l为偏心一侧基底边长)时,基底压应力分布图
简化为:( B )
(C)三角形
(D)抛物线形
9.宽度为3m的条形基础,作用在基础底面的竖向荷载N=1000kN/m ,偏心距e=0.7m,基
底最大压应力为:( C )
(A)800 kPa
(B)417 kPa
(C)833 kPa
(D)400 kPa
10.矩形面积上作用三角形分布荷载时,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系数Kt是l/b、z/b的函数,b指的是:( D )
(A)矩形的长边
(B)矩形的短边
(C)矩形的短边与长边的平均值
(D)三角形分布荷载方向基础底面的边长
11.某砂土地基,天然重度?=18 kN/m3,饱和重度?sat=20 kN/m3,地下水位距地表2m,地表下深度为4m处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A )
(A)56kPa
(B)76kPa
(C)72kPa
(D)80kPa
12.均布矩形荷载角点下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当l/b=1、Z/b=1时,KC=0.1752;当l/b=1、Z/b=2时,KC=0.084。若基底附加应力p0=100kPa,基底边长l=b=2m,基底中心点下Z=2m处的竖向附加应力为:( C )
(A)8.4kPa
(B)17.52kPa
(C)33.6kPa
(D)70.08kPa
13.某中心受压条形基础,宽2m,埋深1m,室内外高差0.6m,埋深范围内土的重度?=17 kN/m3,若上部结构传来荷载F=400kN/m,基底附加应力P0为:( C )
(A)203.9kPa
(B)205.1kPa
(C)209kPa
(D)215kPa
14.某场地表层为4m厚的粉质黏土,天然重度=18kN/m3,其下为饱和重度sat=19 kN/m3的很厚的黏土层,地下水位在地表下4m处,经计算地表以下2m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A)72kPa
(B)36kPa
(C)16kPa
(D)38kPa
15.同上题,地表以下5m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B )。
(A)91kPa
(B)81kPa
(C)72kPa
(D)41kPa
16.某柱作用于基础顶面的荷载为800kN,从室外地面算起的基础深度为1.5m,室内地面比室外地面高0.3m,基础底面积为4m2,地基土的重度为17kN/m3,则基底压力为( C )。
(A)229.7kPa
(B)230 kPa
(C)233 kPa
(D)236 kPa
17.由建筑物的荷载在地基内产生的应力称为( B )。
(A)自重应力
(B)附加应力
(C)有效应力
(D)附加压力
18.已知地基中某点的竖向自重应力为100 kPa,静水压力为20 kPa,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为0.25,则该点的侧向自重应力为( D )。
(A)60 kPa
(B)50 kPa
(C)30 kPa
(D)25 kPa
19.由于建筑物的建造而在基础底面处产生的压力增量称为( C )。
(A)基底压力
(B)基底反力
(C)基底附加应力
(D)基底净反力
20.计算基础及上回填土的总重量时,其平均重度一般取( C )。
(A)17 kN/m3
(B)18 kN/m3
(C)20 kN/m3
(D)22 kN/m3
21.在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若基底反力呈梯形分布,则偏心距与矩形基础长度的关系为( A )。
22.已知两矩形基础,一宽为2m,长为4m,另一宽为4m,长为8m,若两基础的基底附加压力相等,则两基础角点下附加应力之间的关系是( B )。
(A)两基础基底下Z深度处应力竖向应力分布相同
(B)小尺寸基础角点下Z深度处应力与大尺寸基础角点下2Z深度处应力相等
(C)大尺寸基础角殿下Z深度处应力与小尺寸基础焦点下2Z深度处应力相等
23.当地下水位突然从地表下降至基底平面处,对基底附加应力的影响是( A )。
(A)没有影响
(B)基底附加压力增大
(C)基底附加压力减小
24.计算土中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应采用( C )。
(A)湿重度
(B)饱和重度
(C)浮重度
(D)天然重度
25.在基底附加压力的计算公式P0=P-md,d为( D )。
(A)基础平均深度
(B)从室内地面算起的深度
(C)从室外地面算起的深度
(D)从天然地面算起的埋深,对于新填土场地应从老天然地面算起
)才能引起地基的附加应力和变形。
(A)基底压力
(B)基底附加压力
(C)有效应力
(D)有效自重应力
27.一矩形基础,短边b=3m,长边l=4m,在长边方向作用一偏心荷载F十G=1200 KN。试问当Pmin=0时,最大压力应为多少?(
(A)120kN/m2
(B)150KN/m2
(C)200kN/m2
28.有一基础,宽度4m,长度8m,基底附加压力90 kN/m2,中心线下6m处竖向附加应力为58.28kN/m2,试问另一基础宽度为2m,长度为4m,基底附加压力为100 kN/m2,角点下6m处的附加应力为多少?(
(A)16.19kN/m2
(B)54.76kN/m2
(C)32.38kN/m2
29.已知一个宽b=2m,长l=4m和另一个宽b=4m,长l=8m的矩形基础底的附加应力相等,则两基础角点下竖向附加应力之间有何关系?(
(A)两基础角点下Z深度处竖向应力分布相同
(B)小基础角点下Z深度处的应力与大基础角点下2Z深度处的应力相等
(C)大基础角点下Z深度处的应力与小基础角点下2Z深度处的应力相等
30.当地基中附加应力曲线为矩形时,则地面荷载的形式为:(
(A)条形均布荷载
(B)矩形均布荷载
(C)无穷均布荷载
31.有一个宽度为3m的条形基础,在基底平面上作出用着中心荷载F=240kN/m及力矩M=100kN?m/m。试问压力较小一侧基础边的底面与地基之间会不会脱开?(
(A)Pmin>0
(B)Pmin=0
32.有一独立基础,在允许荷载作用下,基底各点的沉降都相等,则作用在基底的反力分布应该是:(
(A)各点应力相等的矩形分布
(B)中间小、边缘大的马鞍形分布
(C)中间大、边缘小的钟形分布
33.当地下水自下向上渗流时,土层中骨架应力有何影响?(
34.有一基础埋置深度d=1.5m,建筑物荷载及基础和台阶土重传至基底总压力为100kN/m2,若基底以上土的重度为18kN/m2,基底以下土的重度为17kN/m2,地下水位在地表处,则基底竖向附加应力为多少?(
(A)85kN/m2
(B)73kN/m2
(C)88kN/m2
35.一矩形基础,短边b=3m,长边l=4m,在长边方向作用一偏心荷载贯F+G=1200kN。偏心距为多少时,基底不会出现拉应力?(
(B)0.57m
(C)0.67m
四、判断题
1.在均质地基中,竖向自重应力随深度线性增加,而侧向自重应力则呈非线性增加。
2.由于土中自重应力属于有效应力,因而与地下水位的升降无关
3.在基底附加压力的计算公式中,对于新填土场地,基底处土的自重应力应从填土面算起
4.增大柱下独立基础的埋深,可以减小基底的平均附加压力
5.柱下独立基础埋深的大小对基底附加应力影响不大
6.由于土的自重应力属于有效应力,因此在建筑物建造后,自重应力仍会继续使土体产生变形
7.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K0为土的侧向与竖向自重应力之比
8.在弱透水土层中,若地下水位短时间下降,则土的自重应力不会明显增大
9.基底附加压力在数值上等于上部结构荷载在基底所产生的压力增量
10.竖向附加应力的分布范围相当大,它不仅分布在荷载面积之下,而且还分布到荷载面积以外,这就是所谓的附加应力集中现象
11.矩形均匀荷载作用下基础角点下某深度处的附加应力?ZA与基础中心点下同一深度处附加压力ZO的关系是:?ZA<1/4ZO。
五、简答题
1.地基附加应力分布规律有哪些?
答:(1)附加应力不仅发生在荷载面积之下,而且分布在荷载面积以外相当大的范围之下,
这就是地基附加应力的扩散分布;
(2)在离基底不同深度z处各个水平面上,以基底中心点下轴线处的σz值最大,随离
中轴线距离增大曲线减小;
(3)在荷载分布范围之下任意点沿铅垂线的σz值,随深度最大曲线减小;
(4)条形荷载比相同宽度的方形荷载σz的影响深度大,在相同深度处,条形荷载在地
基中的σz比相同宽度的方形荷载大得多。
2.何谓土中应力?它有哪些分类和用途?
答:土体在自重、建筑物荷载及其它因素的作用下均可产生土中应力。一般来说土中应力是指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
土中应力按其起因可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两种。自重应力是指土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尚未完成的压缩变形,因而仍将产生土体或地基的变形。附加应力它是地基产生变形的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地基土的强度破坏和失稳的重要原因。
土中应力安土骨架和土中孔隙的分担作用可分为有效应力和孔隙应力两种。土中有效应力是指土粒所传递的粒间应力。它是控制土的体积(变形)和强度两者变化的土中应力。土中孔隙应力是指土中水和土中气所传递的应力。
3.地下水位的升降对土中自重应力有何影响?
答:地下水下降,降水使地基中原水位以下的有效自重应力增加与降水前比较犹如产生了一个由于降水引起的应力增量,它使土体的固结沉降加大,故引起地表大面积沉降。
地下水位长期上升(如筑坝蓄水)将减少土中有效自重应力。
(1)若地下水位上升至基础底面以上,它对基础形成浮力使地基土的承载力下降。
(2)地下水位上升,如遇到湿陷性黄土造成不良后果(塌陷)
(3)地下水位上升,粘性土湿化抗剪强度降低。
4.如何计算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两者概念有何不同? ??
答:基地压力P计算:
(中心荷载作用下)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5版 第三章 土和地基中的应力及分布.ppt 10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3.几点说明土粒间的应力是引起土体变形的真正原因,故称为有效应力。因此,把土中的自重应力定义为土自身有效应力在土体中引起的应力。自然界中的土层在自重应力作用下所引起的变形可认为已经完成,因此,自重应力不会引起地基沉降。但是,近期沉积或堆积的土层应考虑自重作用下土的变形问题。一些外因作用(如降水)将导致地层沉降和建筑物破坏。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自重应力的变化(增大),从而影响土的变形(地表下沉)。地下水位上升使原地下水位和变动后地下水位之间的那部分土的压缩性增大而产生附加沉降量。柔性基础与刚性基础柔性基础:绝对柔性,没有任何刚度。实际工程中,对于柔性较大(刚性较小)能适应地基变形的基础。土坝(堤)、路基、油罐等薄板基础、机场跑道。刚性基础:刚度为无穷大。建筑物的墩式基础、箱型基础,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闸基础、混凝土坝等。弹性基础:基础刚度介于柔性基础和刚性基础之间。基底附加应力:基底压力扣除因基础埋深所开挖土的自重应力之后在基底处施加于地基上的单位面积压力。(基底净压力)一、动三轴试验二、液化现象三、液化机理四、液化危害五、影响因素和防治地震引起的砂土液化日本阪神地震引起的路面塌陷由于液化引起的河道破坏—日本神户阪神地震中新干线的倾覆地基液化引起的储油罐倾斜—日本神户日本阪神地震引起的地面下沉房屋脱离地面桩基础(房屋基础露出地面)桥台基础(地震液化后突出地面)五、影响因素和防治1、影响因素饱和度组成粉细砂:d50=0.07mm-1.0mm砾类土:粒径大于5mm&60%粉土:Ip=(3-10)Il=0.75-1.0状态:相对密度Dr&50%结构其他:排水条件、应力状态及历史、地震特性…….§3.7砂土的振动液化§3土中应力和地基应力分布五、影响因素和防治2、工程防治措施加固地基土:换土、加密围封加固建筑物深基础与桩基础§3.7砂土的振动液化§3土中应力和地基应力分布3.各向异性地基当Ex/Ez&1时,应力集中——Ex相对较小,不利于应力扩散当Ex/Ez&1时,应力扩散——Ex相对较大,有利于应力扩散十.影响土中应力分布的因素§3.5地基中附加应力的计算§3土中应力和地基应力分布§3.1应力状态§3.2有效应力原理§3.3地基中自重应力的计算§3.4基底压力计算§3.5地基中附加应力的计算§3土中应力和地基应力分布§3.6饱和土中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的计算自重应力情况(1)静水条件地下水位海洋土毛细饱和区(2)稳定渗流条件2.附加应力情况(1)单向压缩应力状态(2)等向压缩应力状态(3)偏差应力状态§3土中应力和地基应力分布§3.6饱和土中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的计算1.自重应力情况(1)静水条件地下水位地下水位下降引起σ’增大的部分H1H2σ’=σ-uu=γwH2u=γwH2σ’=σ-u=γH1+γsatH2-γwH2=γH1+(γsat-γw)H2=γH1+γ’H2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σ’增大,土会产生压缩,这是城市抽水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3土中应力和地基应力分布§3.6饱和土中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的计算1.自重应力情况海洋土(1)静水条件γwH1γwH1σ’=σ-u=γwH1+γsatH2-γwH=γsatH2-γw(H-H1)=(γsat-γw)H2=γ’H2§3土中应力和地基应力分布§3.6饱和土中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的计算毛细饱和区(1)静水条件1.自重应力情况毛细饱和区总应力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3土中应力和地基应力分布§3.6饱和土中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的计算HΔh砂层,承压水粘土层γsatHΔh砂层,排水γsat(2)稳定渗流条件1.自重应力情况向上渗流向下渗流§3土中应力和地基应力分布§3.6饱和土中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的计算土水整体分析A向上渗流:向下渗流:1.自重应力情况HΔh砂层,承压水粘土层γsat渗流压密渗透压力:§3土中应力和地基应力分布§3.6饱和土中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的计算取土骨架为隔离体A向上渗流:向下渗流:1.自重应力情况HΔh砂层,承压水粘土层γsat自重应力:渗透力:渗透力产生的应力:§3土中应力和地基应力分布§3.6饱和土中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的计算2.附加应力情况几种简单的情形:外荷载附加应力σz土骨架:有效应力(2)轴对称三维应力状态(1)侧限应力状态孔隙水:孔隙水压力超静孔隙水压力§3.6饱和土中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的计算§3土中应力和地基应力分布(1)侧限应力状态及一维渗流固结2.附加应力作用情况实践背景:大面积均布荷载p不透水岩层饱和压缩层σz=pp侧限应力状态§3土中应力和地基应力分布§3.6饱和土中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的计算(1)侧限应力状态及一维渗流固结2.附加应力作用情况物理模型:钢筒——侧限条件弹簧——土骨架水体——孔隙水带孔活塞——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图文】土中应力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土力学课件
大小:1.6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第1页/共2页
土中应力分布及计算
一、思考题
1、自重应力,附加应力的大小与地基土的性质是否相关?
2、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在地基中的分布各有何特点?
3、基底压力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4、在基底总压力不变的前提下,增大基础埋深对土中应力分布有什么影响?
5、宽度相同的矩形和条形基础,其基底压力相同,在同一深度处,哪一个基础下产生的附加应力大?
6、地下水位升降,对土中应力分布有何影响?
7、自重应力,附加应力计算时的起算点是否相同?
二、选择题
1、有两个不同的基础,其基础总压力相同,问在同一深度处,哪一个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大? (
A、宽度小的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大
B、宽度小的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小
C、宽度大的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小
D、两个基础产生的附加应力相等
2、某场地自上而下的土层分布为:第一层粉土,厚3m,重度γ=18kN/m3 ;第二层粘土,厚5m,重度γ=18.4kN/m3,饱和重度γsat =19kN/m3,地下水位距地表5m,试求地表下6m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 (
A、99.8kPa
B、109.8kPa
D、109.2kPa
3、成层地基土中的自重应力(
A、均匀分布
B、直线分布
C、曲线分布
D、折线分布
4、有一基础埋置深度d=1.5m,建筑物荷载及基础和台阶土重传至基底总压力为100KN/m2,若基底以上土的重度为18 KN/m2,基底以下土的重度为17 KN/m2,地下水位在地表处,则基底竖向附加压力为多少 (
A、85 KN/m2
B、73 KN/m2
C、88 KN/m2
5、一矩形基础,短边b=3m,长边l=4m,在长边方向作用一偏心荷载F+G=1200KN,偏心距为多少时,基底不会出现拉应力 (
6、由建筑物荷载或其它外载在地基内产生的应力称为(
A、自重应力
B、附加应力
C、基底压力
D、基底附加压力
7、土的自重应力计算中假定的应力状态为(
?A、?σz≠0、 ?σx≠0、 ?τxz≠0
B、?σz≠0、 ?σx≠0、 ?τxz=0
C、?σz≠0、 ?σx=0、 ? τxz=0
8、当上部结构荷载的合力不变时,荷载偏心距越大,则基底压力平均值(
第1页/共2页
寻找更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基土的均匀性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