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部英语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片。内容大概是一个英语老师教学生英语,用了很多特别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48 小时
金币:3839
<em id="authorposton14-9-4 17:17
查看: 1067
本帖最后由 天天小英 于
13:52 编辑
17:17 上传
  中文环境下的英语启蒙误区&&  很多妈妈对中式英语深恶痛绝,我也是中式英语的受害者。最近几年,通过观察安妮在国内外英语启蒙的经历,我终于明白:哑巴英语绝不仅仅是输出环节的问题,造成哑巴英语真正的原因在于输入环节中原汁原味的英语听力输入量不够、中英互译的思维模式以及死背单词语法所造成的情境对应能力的不足。  英语启蒙早有用吗?  安妮九个月大之前在加拿大无意间输入的英语语音信号,没想到成了她后来英语辨音能力的基础。英语启蒙早晚的关键不在于学习多少单词和句子,而在于听力辨音能力的培养。从出生开始,越早输入英语语音信号,孩子的听力辨音能力、听觉记忆能力就越强。  自从九个月大时回国,女儿安妮重返温哥华时已经快四岁了。之前在国内进行的英语启蒙,主要是听光盘。在众多的光盘中,安妮最爱的一个是清华幼儿英语的《语感启蒙》(2004版);还有一个就是《洪恩巴迪英文童谣》,是由美国少儿合唱团的小演员领唱的。这两套光盘,女儿断断续续地听了差不多两年,尤其喜欢前面的一套。  到温哥华之后,我们只倒了几天时差就去幼儿园了。第一天我在那里陪园。中午准备吃饭时,全体小朋友唱歌,女儿一听就乐了,《语感启蒙》里面有,她也会唱!于是,第一天的融入就因为这几首儿歌而变得特别简单。  就这样,女儿虽然转换了一个新环境,却一天都没有哭鼻子,每天都高高兴兴地去上幼儿园。后来听她说,幼儿园里唱的歌好多她都会。说这话的时候,能看得出她心里是多么的得意。从老师的话语中,也能感受到对于孩子融入能力的赞许。  在温哥华的头半年,我们一如既往地延续听歌传统。我给安妮从图书馆借了大量的DVD。这一次,她又是自己选中了一套——Kidsongs 系列。这是一套国外孩子边唱边跳的歌舞节目,和安妮以前听的两套光盘有相似的地方,只不过画面更活泼,语速更快。  记得刚开始的一两个月,爸爸和安妮一起看光盘,爸爸个别歌词听不清楚是什么意思,于是问她。没想到,安妮可以很完整地把整句歌词复述出来,语气语调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尽管她不知道每个单词的确切含义。  很快,安妮在幼儿园已经能够听懂老师的几乎所有指令,和国外的孩子也能够玩在一起并且成了好朋友,但是回家讲话几乎还是不说英语。直到五个月以后,情况才开始慢慢有所改变。老师的评价是安妮的语言进步很大。对于这个评价,当时我也没太在意。那个时候就是觉得,反正大家都说,孩子到了国外,英语自然就会好的,也不用费心。  当时,幼儿园里也有一些从中国来的孩子。大家交流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有些孩子在国内学过一些英语,比如上过英语课,会一些单词和句型。但是,到了加拿大以后,他们在语言方面并没有显示出什么优势,甚至在和国外孩子交流方面还要晚些。  还有一些孩子需要的时间明显更长。有些孩子已经在幼儿园呆了快一年的时间,说的并不多,还有的孩子说的明显有错误。这一点后来在小宝幼儿园也得到了证实。比如小宝幼儿园的一个男孩儿,在幼儿园快一年了,但是很少能完整复述老师的话,有些时候他会拿老师的话来问妈妈,但是妈妈明显感觉到这些话复述得不正确。  同样的语言环境,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差异? 以前我觉得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孩子的个人领悟能力和兴趣因素。但是后来,我看到了一篇文章,说英国一位学者发现,如果孩子在九个月以内能够接触到两种以上的语言信号,那么这些语言信号会让他形成记忆,这对于以后学外语会有所帮助。
  还有一项研究称,日本人有两个英文字母的音发不出来,但是对比研究儿童,十个月以内的儿童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说,辨音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退化。后来我还看到资料说,儿童期学第二语言,大脑会有分区地去存储这些语言信号,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能力也一样会退化。一般认为十二岁是个界限。年龄越大,语言的学习对于母语的依赖越强,最后,只能按照外语的方式来学习。  对于各种研究资料我一贯并不是特别重视,也不会见到什么研究成果都拿来给孩子用。但是看到上面的几则报道,回想安妮的成长过程,我觉得很多疑问被解开了。比如安妮两岁在国内的时候,当时我对英语谈不上重视,所以买的光盘里面中英文都有。而在这些光盘中,安妮恰恰是自己选择了外教领唱的英文光盘,那些中文儿歌以及中国孩子唱的英文儿歌几乎都被搁置一旁。  因为安妮特别喜欢《语感启蒙》这套光盘,所以我把它推荐给了好几个朋友。但是朋友的孩子反应不一。有的是刚放一点就不要了,说要看中文动画片。我曾经对此非常不解。安妮爸爸当时就说,也许安妮今天对英语的感觉和九个月之前在加拿大时耳朵里被灌进了大量的 Talk Show(脱口秀)电视节目有很大关系。当时我不大相信,但是后来当我看到国外的研究成果之后,觉得也许真的是有某种关联在里面。  再看小宝的情形,和安妮也差不多。一岁半以前,小宝和我一起经常中加两边跑。和很多在国外的中国家庭一样,我们的家庭语言也不用英语。上Daycare(幼儿园)之前,小宝的英语没有输出。但是他在听的方面比安妮当时的素材要丰富得多。而且和安妮一起玩的时候,安妮有时候用英语讲话,他也都能明白,偶尔也跟着学上几个词。之前,小宝参加了几个月的亲子班。这个班每天有个 Circle Time(老师领着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唱儿歌、读书、做游戏的时间),也就是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小宝听了不少,但是也同样是没有输出。  等到小宝上幼儿园后,两个多月就开始输出——这一点,明显比安妮的输出要早很多。他输出的语言,一听都是老师对他或者对别的孩子说的话。而只要是他能复述出来的就会非常清楚,几乎没有什么错误。比如他咳嗽,老师说:Cover your mouth. 回家以后,每当他咳嗽的时候就会捂上嘴同时把这句话也说出来。  同样是不能说的孩子,为什么有的孩子到了英语环境之后能很快地开始说,有的就要晚些甚至复述出来的还有错误?或者说,同样是上英语班、找外教,为什么有的孩子很快能和外教交流,可是有的孩子花了几倍的时间还是达不到这个程度?  我感觉,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听的能力,听力辨音的能力是关键。辨音能力强的孩子,能很快把别人的话进行拆分,这个时候他们听到的不是一个个抽象的单词,而是一个个有意义的片段,然后对应上具体的情境,就可以明白是什么意思,并且马上可以输出。  这一点,在成人身上也有体现。同样是在国外生活,有的人英语提高得很快,但是有的多少年了仍然无法交流。有人说,成年人在国外学英语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基础好的提高快,基础差的,听到语音信号也等于无效输入,最后知道的还是原来自己会的,新的东西因为听不懂,所以最后对自己依然没有用。在这一点上,十二岁以上的孩子,尤其是高中阶段出国的孩子,表现和成人基本一致。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国内英语基础不好的孩子,在国外的英语环境中,上了好几年语言学校英语还不能过关,甚至无法达到申请大学的标准。
  在国外的这几年,我曾经注意观察过十二岁以后出国的孩子。我发现,同样的环境,有些在国内有过很多年英语培训经历的孩子,能输出的时间也明显要晚。而且在输出的时候,这些孩子所讲的英文和安妮这样的小孩子有明显的区别。具体地说,安妮这种年龄的孩子的输出,是在听明白别人所说内容之后的复述,是在听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语言,是一个自然的英文思维的过程。而年龄大的孩子,更多的是在搜寻过去学过的句型,思维和母语交叉,翻译的痕迹非常明显。所以经常会出现老外讲的英语他听不懂,他讲的英语老外也听不懂的情况。  从国内孩子的情况看,孩子对英语语音接触的越晚,接受度越低。比如同样的英文动画片,如果孩子比较早地接触过英语的语音,那么对于英文原版内容孩子可以看得津津有味,对于原版英文读物中的英文音频也能接受。但是,没有接触过英语语音的孩子,往往会要求看中文的。甚至对于妈妈用英文读英文原版书,这些孩子开始也都拒绝。年龄越大、中文能力越强的孩子,这个现象越明显。所以目前有些中文水平高、很少听英语的孩子,英语启蒙初期的排斥就比较厉害。  回国后,我见到国内很多学校的英语课,包括一些机构的外教课,都以正音为重点,有的还要求跟读。安妮回国后,学校的英语课有专门的听力录音带。开始的时候,安妮好奇,就在车上放听。结果,小宝觉得很好玩——因为录音带的语速非常慢。没听几遍,小宝就开始输出了。但是据我所知,安妮的很多同学听这些磁带想跟读也是有难度的。
  这个时候我就想,如果说,人的辨音能力真的是婴儿期最强、以后逐年减弱的话,那么从出生以后就开始进行语音信号输入对孩子的英语学习应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孩子大脑中存储了大量正确的英语语音,以后再听到的时候就会更容易接受和识别。这样说来,为什么不早些给孩子提供英语语音资料,而一定要等到小学才开始很费力地去要求孩子去听、去正音呢?毕竟,六岁以前的细水长流要比上学以后作为学科每天去学要省力得多啊!当然,虽然接触英语的早晚对于辨音能力甚至对于后期的英语语音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并不能说,早接触英语的孩子以后的英语水平就一定高。就拿安妮来说,目前她的辨音能力很好,但是如果只有听力水平,不进行英语阅读训练的话,那么将来她在英语上一样是个文盲。这和咱们中国人中文说的好但是不认字一样没文化是一个道理。【】
  猜你喜欢:
  !呼唤宝爸美妈们一起来参加啦!
  请戳这里参与活动:
用户等级:学前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9-13 20:30
宝宝什么时候接触英语启蒙教育比较好呢?
孩子启蒙教育最好是打小就开始,推荐你看下这些文章哈,可能对你有所帮助呢:
/e/179d353228.shtml
还有这篇/e/e1aaaab7182.shtml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48 小时
金币:3839
<em id="authorposton14-9-15 20:45
爱宸伊家 发表于
宝宝什么时候接触英语启蒙教育比较好呢?孩子启蒙教育最好是打小就开始,推荐你看下这些文章哈,可能对你有所帮助呢:
/e/179d353228.shtml
还有这篇/e/e1aaaab7182.shtml
Powered by第2页 :如何成为孩子的英语启蒙老师?
  如何成为孩子的启蒙老师?
  英语启蒙必须在几岁以前开始?
  早期的启蒙有助于发展,理论上当然是越早越好。很多人注重胎教,买了四五种语言的录音带放给孩子听,有的爸爸常常对着孕妇肚子跟胎儿讲话,你会发现孩子出生之后,他能够熟悉这些常听到的声音,他会有反应的。但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大,不要觉得已经错过了学习的机会,从小建立喜爱学习的好习惯才是真正重要的,没有太晚的开始。只要开始学习,就会有成效。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
  在学习上,可能没有一个人能够取代母亲的角色。在亲子互动中,当妈妈输入大量词汇给孩子,而且给孩子做充分的解释跟说明的时候,都有助于孩子语言及认知的发展。
&#160;搜狐家长课堂活动现场
  如何作一个好的英语启蒙老师?
  1、用母语介绍英语教材,故事内容要对应学习的语言。
  我们用母语介绍教材,让孩子知道这个故事在讲什么,当你在阅读的时候就要按照文字来讲给孩子听。如果你自己的英语发音不标准,可以用点读笔、光盘、各种器材辅助,让孩子听到纯正发音。如果是英语书应该用英语阅读,如果是中文书用中文来阅读。
  2、语言和文字要相称对应。英语配英文,汉语对中文。
  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如果能掌握语言跟文字的对应,他才能真正建立起语言的认知。一个孩子要成为双语人才,不仅要能听会说,而且还要会认字。我曾经做过一个试验,在我的孩子两岁的时候,拿了中文书用英文跟他说,他马上认出来,他说不对。拿英文的书,用中文讲,他也会说不对,这是英文,应该用英文说。如果你从小灌输他,让他一直知道这是英文书,这是中文书,让他能够去辨别,对认字,包括对他以后的学习发展,都会奠定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3、两岁之前,是语言发展的萌芽期,家长要有耐心
  孩子学习语言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是需要长期的培养和灌溉。两岁之前是语言发展萌芽期。从两岁开始,孩子会发展得更快速。一个三岁孩子的家长问:我可以开始教他认字读故事书了吗?我说你可以开始教他阅读,但是不要给他折磨式的阅读。什么叫折磨式的阅读呢?我曾经把材料给了一位家长,过一两周她跟我说,这个孩子不行,懒惰,不爱学习。我说你是怎么跟他阅读的?他说我读了以后,他也都懂了,都明白了,但是当我叫他读给我听,他不肯,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孩子还没有准备好。他对自己还没有自信,他还不想自己读,你要给他时间,你要有耐心,你会发现有一些孩子一本书可以读上十遍,那本书都看烂了,还要看。
  假设有一本关于农庄动物的故事,第一次你给他读的时候,他发现这些动物都是住在农庄里面的。第二次在找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个小猪后头是小羊,小羊后面是小牛,他开始记住这个故事的顺序。等到有一天再跟他读的时候,忽然还没有翻到小牛,他会先说小牛,自己主动先预告下面是什么,有这样的经历吗?这就是为什么语言和认知是相关的,他已经开始整合他的知识,已经开始在记忆,已经开始把图片和文字印在自己脑海里面。当他很自信的时候,他会自己告诉你,不用催他,他都会迫不及待告诉你下一个是什么?或者你可以用游戏的方式,看看谁对,他对的话,他可乐了。鼓励他,让他觉得有成就感。
  不要觉得这一本书念十次,该学一点新的字,换一本书,不念给他听。你会发现当他自己念烦了,他会主动跟你说我不想念这一本,这一本都会了,再换一本。要在他有动机的时候给到一个主导权,给予他学习的能力。
  我刚才讲的这些发展的阶段,他是一个整体的,一个概论。不表示每一个孩子都刚好会落在这个标准上。你注意观察每个孩子都是很特殊,很不一样的。他知道他要什么,他害怕会保护自己,他不害怕就会横冲直撞就要花更多心思保护他。什么样的孩子好教,什么样的孩子不好教?每个孩子都有好跟不好。我们做父母的,做家长的,或者其他看护者的,要有耐心,就好象小树小苗,我们浇水、灌溉,但是不要揠苗助长,要给他时间。
  预祝您成为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
  在国内英语的学习环境毕竟不是母语,在学习的时间线上,肯定不会像母语一样这么的快。我们了解英语学习的发展,它的秩序跟它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对于孩子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知道怎么样帮助他。也明白哪一些发音特别,哪一些对孩子来讲会是困难的,就可以提早让孩子听这些声音,我们自己也可以学习,跟着孩子一块的成长。我想最重要的是要记住,要奠定孩子终身喜爱学习的习惯。最后,我衷心希望今天这些解说,能够帮助您,让您成为自己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
(责任编辑:王燕)
&&&&&&</div
你也许没有参加2014教育年度盛会,但精彩绝对不容错过……[]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小学一年级的英语教学是英语启蒙教学,学习目标是培养学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小学一年级的英语教学是英语启蒙教学,学习目标是培养学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40|
上传日期: 17:47:10|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xe71b; 1500 积分
&#xe602;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小学一年级的英语教学是英语启蒙教学,学习目标是培养学
官方公共微信我的英语启蒙老师800字作文_散文吧作文网欢迎光临,希望您在本站找到满意的作文! &
& 我的英语启蒙老师800字作文我的英语启蒙老师我的英语启蒙老师
当同学们问起我:“这句英语怎么读,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等等关于一些英语方面的问题时,我总会自豪地告诉他们答案,也总会想起我的英语启蒙老师。
以前我对英语是一窍不通,刚一接触英语时就对这一项语言充满了害怕和恐惧感,我立下誓言:以后再也不学英语了。
直到有一天,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的出现,改变了我对英语的看法,她就是我的英语启蒙老师——严忠婷。
记得,刚学英语的第一天,我鼓足了勇气和妈妈一起来到了“灵通”学校,妈妈对我说:“这是一个专业的英语老师,这一次一定要好好学英语。”我记住了妈妈的话,和妈妈一起来到了报名处,那位英语老师已经在那儿等我们了。她很漂亮,一头长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站了起来,微笑着用英语对我说:“hello.”(你好)“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我凭借着妈妈平时教我的一些常用语言还能听懂老师的提问。有礼貌的回应到:“l`m li hai rui(我叫李海芮),good morning teacher!”(老师早上好!)老师听了我的回答也很高兴,一同把我带进了教室。
课堂上,由于我不会英语,老师就用中英结合的方法使我们能听懂它。为了是我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她给我们每人取了一个好听的英文名字,我也有一个特别的英文名“helen”,老师也有一个英文名“judy”,课堂上我们各自都用英文名称呼对方,渐渐地我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还为了让我们更快更牢记所学的英语,使用自己制作的特殊卡片,在卡片上画上画,并写上相应的英语单词。我们在课堂上用卡片做游戏,这样我们在学中玩,玩中学,于是我能很快地把单词记住,我们的英语课也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还记得有几次,我生病了没能去上课,老师怕我落下功课,晚上冒着蒙蒙细雨,带着课本来到我家,认真地为我讲解了白天所学的内容。第二天,我走在街上,有的同学问我“你是不是请家教了呀!”我答道“没有,昨晚老师来我家为我补习功课。”同学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我感到好幸福。老师有时像一位母亲,时时向我问寒问暖,有时也像是我的知心朋友,我们在一起畅所欲言。
时间过得飞快,我的英语水平也日渐提高,突然有一天,老师带着一位陌生的英语老师来了,我们都感到好奇,课堂上,老师一边上课,一边在为旁边的那位女老师讲课堂流程,我原本以为这位老师是实习的,向我们的英语老师讨讨经验,以后好去别的地方上课,总之轮不上教我们。
说什么不好,也偏偏说上头了,我怎么也没想到,这竟是老师和我们在一起的最后一堂课了。
回到家,老师给我打来电话颤颤巍巍地说“helen”,老师下星期就要转到南溪去了。就由今天我带来的这位老师教你们,你放心,这位老师的教学能力也很好……”老师的话像一个晴天霹雳打在我的头上。我的脑子“嗡”地一下,愣住了,一片茫然。过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我心里想着:为什么呀?我和严老师接触才两年,就要分开,这真是为什么呀?我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流了出来,我怎么也接受不了事实。
事实就是这样,调侃老师也是学习中必有的事,这也意味着老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了,也为此感到高兴,想到又有更多像我一样的学生能和严老师交朋友,同时又接触了一位新来的老师,俗话说“一百个老师有一百个老师的教法。”我也渐渐接受了事实。
有些分离是悲伤的,有些分离是幸福的,但又一想起老师往日对我的好,心里又感到酸酸的。分享到:相关作文:我的英语启蒙老师当同学们问起我:“这句英语怎么读,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等等关于一些英语方面的问题时,我总会自豪地告诉他们答案,也总会想起我的英语启蒙老师。以前我对英语是...那一年,我们刚刚学习英语,我对英语一窍不通,第一次英语考试时我的英语成绩得了很低的分数。...直到有一次英语考试,我竟然取得第一名,使老师和同学们大跌眼镜…我的成绩来自英语老师...启蒙老师六(1)班邱泠铎指导老师:何凤琴我爱好文艺,引领我上路的人,是我的启蒙老师熊水莲,她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英语《月光曲》演讲荣获金奖,中文《实小在改革中腾飞》和...难忘的启蒙我时常怀着深深地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是她—吴老师,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美好的种子,教导我:要爱祖国,要勤勉,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3年过去了,老师的话...我时常怀着深深地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是他们,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美好的种子,教导我:要爱国,要勤勉,要做一个正直、诚实、有爱心的人。几年过去了,老师们的话仿佛还在我...逝去的日子串成了我的眷恋,前方的路还崎岖漫长,但我会珍惜这如梦的年华,珍惜他-罗老师带给我一生的启蒙。“学习就如在战场...这次的分数对于你来说在英语的道路上是最大的耻辱,你本不该...这句话时,心里忽然想起了我的启蒙老师—姑姑。我和姑姑从4岁就相识,她是爸爸的妹妹。姑姑对我很好,经常买东西给我,我这一生学的英语大部分都是从她那学来的,以为她是英语老师嘛。记得...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纪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是他们,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美好的种子,教导我:要爱祖国,要勤勉,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几十年过去了,老师们的话仿佛还在...作文网今日排行编辑推荐美文最新发布的作文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在 ebama.net 上看了大量的英语启蒙案例和经验,父母最关注的问题大致包括如下三类:
1. 在我家宝宝所处的年龄和英语阶段,应该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英语启蒙?
2. 具体到英语启蒙的方法,选择什么老师、什么教材、怎么做、做到什么样的程度?
3. 在做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应该如何处理?
基于此,我也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结合我家的实际案例,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进行分享,以便可供其他家长参考。
案例背景:
5岁男童,2岁半开始英语启蒙。
英语启蒙的原则如下:
1. 中文是母语,而且是最强势语言。英语只是一种工具,学习的目的是通过这个工具去更好地了解世界。
2. 幼童学习英语有非常大的优势,应该尽力去发挥这种优势。但是,保持幼童学习英语的乐趣更为重要。
3. 在所有可能的方法中,选择性价比最高、操作最简洁的方法。
所以,并不担心没有任何学习成果。因为即使没有任何学习成果,那些共同走过的经历也是一笔财富。
目前亲子英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 视频:动画片 Arthur + 少量英文电影;
2. 听力:I can read + Magic Tree House;
3. 阅读:Journeys 配套的分级阅读的 G1 + Reading Street 分级读物的 G1
所以,所有的案例内容都将基于以上材料水平或者以下水平(个人评价)。
大致列一下提纲,后续逐个开贴写:
1:启蒙阶段:电影 还是 动画片?
2:启蒙阶段:绘本 还是 分级?
3:拼读阶段:英音 还是 美音?
4:拼读阶段:是否需要专门的听力词汇积累?
5:拼读阶段:什么时候学习 Sight Words?
6:。。。(后续如果还有,再继续增加)
当然,由于不是专业人士,且仅仅基于个人的观察和思考,案例也不具有共性,所以请特别注意:
1. 每个家长都是不同的,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理念,而理念不同,所走的路也会不同。条条大路通罗马,英语启蒙的道路并没有唯一性。
2. 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所以适合这个案例的,未必适合其他案例;不适合这个案例的,未必就不适合其他案例。
3. 每个家庭愿意付出的时间、精力和成本都是不同的,所有的方法都是平衡的结果。如果上升到理论讨论,任何方法都可能都并非最优。
感谢分享您的观点
总评分:&贝壳 + 60&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本帖最后由 陪伴成长 于
11:23 编辑
1:启蒙阶段:电影 还是 动画片?
尝试的过程
1. 我家英语启蒙的第一选择是适合儿童的电影,因为电影的制作水平远远高于动画片。
2. 最开始的想法是选择一些适合儿童的电影,然后切分成合适的长度(15分钟一段),每日重复观看。第一个选择的对象是 《UP》(飞屋环游记)。 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对我而言非常好的电影,孩子却没有兴趣。猜测也许是对题材不感兴趣,更改电影之后经过数次尝试,仍然没有兴趣。
3. 电影不感兴趣,决定试一试动画片,第一个选择的对象是《Dora》,从此开始了看动画片的过程。截止目前,主要看过的动画片包括 Dora、Caillou 、Leapfrog、Super Why、Arthur。之前无任何要求,后来更换过于频繁,为了保持更换频率,目前的要求是看完一个故事后,用中文讲出故事的主要内容(通关),然后更换下一集。
4. 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对电影感兴趣,目前最有兴趣的电影是 《超能陆战队》(机器人题材)、《火星救援》(宇航员题材)、《侏罗纪世界》 (恐龙题材),已经看过无数遍,还要继续看。
观察和思考
对幼童(三岁以下)而言,英语启蒙阶段,真正确定是否能够理解的关键还是 环境设定 和 个人兴趣,语速最多只是决定了理解的快慢。对于具有合适的 环境设定 和 个人兴趣 的动画片,幼童关注的只是能不能够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有没有语音甚至都是次要的(好看的动画片,就是静音宝宝也会很认真地看)。但是如果&&环境设定 和 个人兴趣 不合适,不管语速如何,宝宝可能都没有兴趣。
对大童(学龄以上的儿童)而言,未必需要从低幼的动画片开始看,完全可以选择他合适的 环境设定 和 个人兴趣 的电影开始看。当然,题材还是要控制。我们家一直吵着要看《变形金刚》(机器人题材),考虑到其中不乏 “少儿不宜” 内容,坚决拒绝。
环境设定 是选择学习材料里面非常重要的因素,国外的书籍和动画片也对此进行了非常细的划分。根据我的观察,一些原则(可能有例外)如下:
1. 动画片和书籍的主人公是男生的,主要面向的对象也是男生;动画片和书籍的主人公是女生的,主要面向的对象也是女生。Dora 最主要的面向对象应该是女生,当然 Dora 是女汉子,所以男生也勉强看看。
2. 动画片和书籍的主人公几岁,主要面向的对象就是几岁。Caillou 是读幼儿园的,Arthur 是读小学的。
3. 动画定影 的环境设定比较复杂,往往需要适合多个目标对象,所以 电影 比 动画片 复杂,这和词汇、语速都无必然关系。
其他别人都说过的,就不多说了。希望以上的观察和思考,能够帮助后来的父母更好的选择动画片和电影。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本帖最后由 陪伴成长 于
12:39 编辑
2:启蒙阶段:绘本 还是 分级?
尝试的过程
1. 我家英语启蒙的第一选择是绘本,因为分级读物都是一套一套的,无法有效选择。
2. 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效果也不理想。幼童(至少我家)的兴趣范围很窄,所以只要是不喜欢的题材,一律不看。既然这样,那就全部选择合适的题材吧。然后发现,在一个题材范围内(如车和机械),绘本的难度控制也是千差万别。就算能够找到 题材合适、难度合适 的绘本,其数量也会非常有限,总不能一本书一直看吧。
3. 要比数量多,分级绝对够。经过反复的对比,选择了 ORT ,然后开始一直看到 Phonics 学完,不再让他看为止 ( Stage 6) 。初期只是6册一组,一边看书,一边听音频,每天1-2遍,每一组看到他不想看为止。
4. 随着年龄的增长,重新开始,要求听过一定数量之后看着书“阅读”(对他而言其实就是背诵)通关,然后换新的一组。随着篇幅增加,从时间考虑,Stage 5 采用3本一组,Stage 6 采用2本一组。
5. 考虑到语音的因素,在 Phonicis 学习结束之后(Stage 6 结束),停止了 ORT ,开始了 I can read 。
观察和思考
启蒙材料的选择
如果是在启蒙阶段,并且以英语学习为目的的话, 我认为 分级 较 绘本 更好。主要的原因在于难度控制。
分级读物本身就是以教学为目的,所以其编写的过程本身就是难度控制的过程,难度控制是相对容易的。你比较容易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难度的比较大量的材料,针对这个难度进行各种学习。
而绘本本身不是以教学为目的,所以其创作过程是比较随意的,你很难根据你的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难度的比较大量的材料。
当然,很多教材里也选择了很多绘本。但是,这个选择过程其实就是对绘本进行分级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对于普通父母而言是非常困难的。
ORT(Oxford Reading Tree,牛津阅读书)的优点和不足
就我接触的范围而言,分级读物分为 ORT 和 非ORT。
ORT 不同于一般的分级读物(采用独立主题的独立读物,趣味性相对比较差),它以在英国的一家人(父母、三个小朋友以及他们的狗Floppy)为核心,不断扩展出一系列的故事。由浅入深,从最开始没有字的无字书,一直发展到各种适合青少年的读物。
以刚刚分析过的情景设定来看,这套书面向的范围是非常广的。有男孩、有女孩、甚至还有动物;有已经上学的,有还未上学的;往高级别甚至有各种肤色、种族、甚至宗教信仰的人员。就算是面向父母,也有大量的题材。如此多的题材,很容易找到共鸣。
广告时间结束,简单地说,这是一套非常适合儿童英语启蒙的英文分级读物。
对我家而言,ORT主要不足是音频都是英音,虽然配套音频非常好,但我们希望学习美音。对于希望学习英音的儿童而言,我认为这套书甚至可以直接看到桥梁书阶段结束。
&谢谢提醒,之前已经有人推荐了链接。养成一个习惯很难,换掉了就换掉了,短期也不计划再换了。&
&有美音的,论坛有!&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3:拼读阶段:英音 还是 美音?
选择的过程
如果实在英语学习领域,英音的材料和美音的材料都非常丰富,英音的材料甚至超过美音的材料。但是在应用领域,美音的数量远远超过英音。所以虽然英音听起来非常优美,我家仍然选择美音。
英音、美音和发音
应该说,在目前中国的语言环境下,英语语音的确难改,但也并不是不可能改。语音为什么难改?其实是因为中国的英语语言环境不好、也就是宝宝周围的英语发音水平不好。
宝宝开始英文发音的时候,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恐怕都很难给宝宝纠正语音。如果仅仅依靠宝宝自己不断纠正自己(依靠他自己的反复听和说),纠正语音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发音必须“知其然“,还必须”知其所以然”。为了准确发音,除了知道发音结果是什么外,还需要知道嘴型、舌位等等这些。即使宝宝不断听、他可能还是只能做到“知其然”,如果需要做到“知其所以然”,我认为有外界的干预肯定好于无外界的干预。
基于以上的逻辑:
1. 如果可能的话,将宝宝放到国外,并且融入国外的生活(仅仅出去短期旅游是不够的),让宝宝周围的人指导其发音,效果应该最理想。
2. 如果宝宝呆在国内,我认为首选的方法是寻找发音优秀的 外教 1对1 辅导语音,外教可以同时要求发音方法和发音结果。这个过程其实越早越好,从宝宝开始能说出简单英文单词就开始最好。当然,这操作起来不容易。
3. 如果父母自己辅导,父母需要先掌握英文的发音方法,然后指导其掌握发音方法,然后让其自身通过不断听说慢慢掌握。当然,能够掌握到何种程度,其实很大依赖于宝宝自身的语言天赋了。
当然,无论以上的那种方法,都是需要长期的时间和巨大的成本的。
基于以上的逻辑,在没有输出之前,我认为听英音、美音无所谓(当然可以有倾向),就算宝宝听到同一句话的不同语音,他可能也会认为那是不同的话。但是,一旦开始输出,最好确定一种语音,因为当他需要说的时候,他就需要建立“听-说-听”的闭环过程了,而这个过程的建立和改变都是不容易的。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4:拼读阶段:是否需要专门的听力词汇积累?
尝试的过程
1. 很早以前开始,就会不定期放 Leapfrog 的第一集,以帮助掌握字母和字母的发音。
2. 在自我感觉还算不错的情况下,开始准备学习Phonics,选择的教材是 《Super Phonics》。仔细研究了一下教材、发现需要相当的单词基础,才能拼读出来后知道单词意思。
3. 找了一本《The Usborne Big Book of English Words》(类似于 Picture Dictionary ),测试了一下单词,发现按照指着图片说单词的要求,大部分都不会。降低要求,要求根据说的单词指出对应的图片,仍然相当部分都不会。 找了英文字母卡片,测试了一下字母,发现无论大写还是小写字母,都只认识部分字母。
4. 根据测试结果,开始巩固单词和字母,对着图片不断重复单词发音,对着字母卡片不断重复字母发音。一直到26个字母大小写全部能够根据卡片说出字母名称、根据读音指出对应图片(大部分),这一阶段才结束,正式开始Phonics学习。
观察和思考
Phonics开始时间的早晚
Phonics 确实需要大量的听力词汇为基础,不用急着学。能够掌握的听力词汇(可以听到读音指出图片为标准)越多,Phonics的学习过程和后续的巩固过程会越快,反之就会越慢。理想的情况下,只要能拼读出来,马上明白意思,或者即使大致拼读出来,马上能猜出来是什么单词最佳。
事后来看,我们那个时候掌握的听力词汇其实是不够的,所以Phonics学习后的巩固过程比预期更加缓慢。
当然,即使听力词汇积累不够,要学习Phonics也还是可以的。因为 Phonics 本身其实只是一些规则而已,真正的困难在于学习完之后的巩固。前期积累不足,后期的巩固周期就会更长而已(就算拼出来的单词不认识,也可以学习单词,和学Phonics之前学习单词差异并不大),也并不会完全无用。
Phonics学习之后的巩固
对于学习完成Phonics之后的巩固阅读,主要的目的是检验拼读规则的掌握和逐步掌握阅读词汇。前者应该可以从拼读速度来判断,哪里不熟悉就强化哪里的拼读规则;后者其实需要重复之前拼读过的单词,看看再次阅读的时候是否能够不需要拼读(或者仅仅是简单的拼读)就直接读出。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5:拼读阶段:什么时候学习 Sight Words?
尝试的过程
1. 最开始,按照 Phonics 和 Sight words 一起学的方式来做。但发现学习规则还好,作为巩固练习,只要一到句子,就会有大量的单词是 Sight words,无法进行拼读。而且,两者一起学所需要的时间很长。
2. 放下Phonics,先学习 Sight Words。使用 Sight Words 单词卡片,一边看卡片,一边全单词拼读。要求是看到单词立即准确读出读音,如无法读出,则留下卡片,第二天继续读。
3. 作为游戏,在正在读的书中寻找 Sight Words,并读出;然后复习无法找到、或者找到无法读出的单词,以巩固 Sight Words 学习成果。
4. Sight Words 全部熟悉之后,重新开始学习 Phonics。
观察和思考
单词的记忆
即使记忆的内容本身没有意义,但记忆本身是一种能力。
理想情况下,即使掌握了 Phonics ,记住单词,一定比每次都需要通过 Phonics 拼读来识别单词更好。所以,Phonics 应该是熟悉单词的助手,而不是记忆单词的助手。
&英雄所见略同。&
&感谢分享!我们刚开始尝试PHONICS,也是发现绕不过SIGHT WORDS.
所以就停了PHONICS, 先整体认读,学习常见词&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本帖最后由 陪伴成长 于
10:54 编辑
6:英语学习的路径
掌握一门语言,类似于爬一座山。不同的人,开始爬山的时间不同,个人体能不同,技能不同,意愿也不同,所以简单看起来结果自然是有的人爬到了山顶、有的人停在了山腰、有的人甚至在起点徘徊。
但是,已经有很多理论和研究告诉我们如下的结论:
1. 爬山的道路是不同的:
不同年龄的人,学习语言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年龄越小的儿童其学习方式越倾向于母语学习,而年龄越大的成人,其学习方式越倾向于知识学习。这是由其记忆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差异导致的,毕竟大家都会选择自己认为最简单的方式学习。和爬山一样,上山的路本质就不同。
2. 爬山的工具是不同的:
即使是走同一条路的人,其选择的工具也是存在差异的,同一本书,也是千人千种读法。和爬山一样,大家装备都不一样,早起的未必能超过坐车的。
3. 爬山的人也是不同的:
即使是相同年龄的人,由于其个体差异和环境差异,即使方法类似,学习结果也是存在差异的。和爬山一样,即使是年龄小的小朋友,也有可能很早就到了接近山顶的位置;即使是成年人(甚至老年人),也有可能最终到达同龄人很难到达的山顶。
所以,简单的分 早学习英语 和 晚学习英语 ,其实意义不大。学习英语的年龄,主要考虑如下的音素:
1. 目标:如果最终目标只是掌握阅读外语文献的能力(类似目前大学毕业的学生水平),其实按照现在的教学体系学习,也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最终目标是英文超过中文,那胎教就开始双语教育才是更有可能达到目标的方法。
2. 条件: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学习语言都是需要必要的时间、精力 和 金钱,所以条件的优劣,将影响到学习的最终结果。
3. 方法:人与人是存在差异的,适合不同人的方法是不同的。学习方法适合与否,将影响到学习的最终结果。
4. 天赋:人与人之间的天赋是不同的,天赋更好的人更容易达到更好的结果。
如果具体落实到儿童的英语学习路径,本质而言,这其实是其家庭的选择和平衡。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7.& &再看 分级 和 绘本 差异
之前已经分析过 分级 和 绘本 在创作目标上的差异:
分级 本身是以教学为目的,所以其编写的过程本身就是难度控制的过程,各级别的难度是受到控制的。而绘本本身不是以教学为目的,所以其创作过程是比较随意的,其难度可以从ABC一直到桥梁书甚至更高级别。
对母语儿童而言,原则上 Pre-K 之前的儿童是不阅读 分级 的,主要是在家长的指导下看 绘本(特别注意是 看,也就是图片比文字重要,趣味性 比 知识性 重要) 。
Pre-K 开始,作为语言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儿童才需要阅读 分级 。
当然阅读能力强的儿童,也能在 Pre-K 之前自主阅读 绘本。
对ESL儿童的英语启蒙阶段而言,最优先的目的是强化“听”的能力,这和 母语儿童存在本质差异。基于此,循序渐进的路径 (分级)往往比高低起伏的路径(绘本)更容易达到目的。在儿童的启蒙阶段,刻意追求阅读的难度意义不大,否则直接看桥梁书就好了。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本帖最后由 陪伴成长 于
16:39 编辑
请问tommy Stage 6 结束后 ,用了多少 I can read之后,可以接Magic Tree House呢
------------------
回复 kojimol:&&
这是两条不同的线,在读(看书听音频) ORT 的同时,也在听 I can read(只听音频)。
读的方面:在结束 ORT Stage 6 (看书听音频)后,开始 I can read(看书听音频)。主要是考虑语音问题,本来计划是一直看完 ORT Stage 9。
听的方面:听完 I can read 的 Frog and Toad (只是听,没有看过书)后,Arnold&&Lobel 还有5本没有听。不过,由于对恐龙题材感兴趣,所以开始听 Magic Tree House (翻过一下书,看了看封面和插图)。
如果仅仅从时间上讲,间隔时间很短,两者没有必然关系。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8 第4点有详细讲,仅仅一种途径能够积累的词汇量是有限的。词汇积累,我们还差得很远。
泛听和泛读,并且长期坚持,才能更好地扩展词汇。当然 ,在启蒙阶段,针对性的扩展词汇也是有效的。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第四点说的主要是认读哦?
我们因为从小不给看动画,感觉听力词汇确实相当少,单说绘本的话,我们可能接触 ...
个人感觉应该是远远不够的。
不过也不用急,到那个阶段再考虑吧。
&也是,我们离那阶段还远,到时再说&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本帖最后由 陪伴成长 于
11:47 编辑
8:关于英语的 听力 和 阅读
原则上说,听力 和 阅读 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即使是 文盲 ,对于 母语 也是能够听懂的;而传统英语教育下的 中国英语, 却是 只有阅读、没有听力的另外一个典范。
对于一门语言而言,听 和 说 是一个循环,而 读 和 写 是 另外一个循环。能 听 才能 说,能 读 才能 写 是必然。但是这两个循环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必然关系。儿童在幼年,由于还不具备阅读能力,所以往往 听说 领先;而对于大童和成年人而言,其实从 读写 开始也未必不是一条成功的道路。当然,齐头并进自然是最佳的,但是如果需要放弃和平衡,读写 领先未尝不是一种一条道路。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本帖最后由 陪伴成长 于
21:30 编辑
9. 网络外教的选择
目前为止的经验如下:
首先,找 网络外教 最有效的目标应该就是练习口语(只是练习,而不是学习),其他目的相对都会比较难实现(不是一定不行,只是比较难)。
然后,你需要明确你的需求,需求越具体越好。而需求不同,需要找的老师就不同。
根据我的观察,网上找老师有几类主要需求:
--- 面向考试:找针对性的 外教 最好;
--- 面向教材:根据你需要学习的教材,多试听,找到合适的 外教;
--- 口语练习:如果是成年人练习口语,其实 菲律宾 老师性价比还不错;学龄儿童相对是比较容易找 网络外教 的;学龄前儿童如果不愿意找 菲律宾 老师,比较难找到合适的老师。
再来分享几个选优秀 网络外教 的原则:
1. 绕来绕去,TB 还是最好的平台。除非有人推荐,否则 TB 还是最佳的平台。
2. 先想清楚 英音、美音、菲音 的选择,这几者能找到的资源数量也是递增的。
3. 包月的往往不是最佳选择,能坚持的除外。这和健身一个道理:你赌人家不倒闭,人家赌你不坚持。
4. 国籍、目前所在国家、性别 和 年龄 都需要充分考虑。当然,有兴趣的可以研究地更细。
5. 最终需要确定的是老师,而不是中介,所以多尝试不同的老师非常关键。
6. 一分钱未必一分货,贵的未必比便宜的就好,多比较非常重要。
7. 如果想找优秀老师的话,最好是找有名字、有介绍的,而不是笼统的“外教”。
8. 无免费试听、无老师介绍、无老师音频(视屏)的 “三无类” 外教 是最后的选择,尽可能不付费试听(或者少付费试听)是最好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网上学习英语需要必要的英语基础,英语基础不够,会比较辛苦,效果也未必好。试想,如果面对面沟通都有困难,那通过网络只会更加困难。
供大家参考!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本帖最后由 陪伴成长 于
12:23 编辑
如果要讨论未来的中期规划,大方向应该是以下这些吧。
1. 听:书籍 ---》 电影 ---》 纪录片;
2. 说:口语 ---》 主题发言;
3. 读:分级 ---》 桥梁书 ---》 章节书 ---》 经典小说;
4. 写:阅读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之前,还不会开始写作。
如果有兴趣,可以就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能否说得详细一点呢?我家孩子和tommy 一样大。&
&能否说得详细一点呢?我家孩子和tommy 一样大。&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本帖最后由 陪伴成长 于
13:08 编辑
还有,我家也是2岁半启蒙,动画片一直充当主力,还是很担心孩子眼睛。
一天多长时间动画片比较好?
关于视力保护的问题,这个可能需要专业人士才能给出准确的建议。
从一般经验而言:
1. 动画片:一集动画片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30分钟;
2. 电影:一部电影一般不会超过2小时;
所以,一天不超过一集动画片、一周不超过一部电影,应该还是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吧。
其实,我甚至也不确定到底看书对儿童视力影响更大,还是看动画片对儿童视力影响更大。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请问lz 5岁后的学习计划是什么?
去你的帖子,看了你的描述,可能置顶的帖子更加适合你规划未来的学习吧。其实如果我对规划有任何的疑问,我都会去看这个贴,而且每次都能有所收获。
如果需要对这个帖子进行补充的话,我认为“做” 和 “做到” 是两个不同的要求。如果用爬山来做比较,你需要确定你目前所在的海拔高度,并确定下一个阶段的目标海拔高度,然后通过所有可能的方法达到那个海拔高度。仅仅知道自己在登山是远远不够的。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10. 再谈Phonics
其他帖子的回帖,合并在本帖中。
1. 是不是一定要学 Phonics?
应该说 Phonics 只是英语单词学习的方法之一而已。而且就 Phonics 本身而言,和英语比起来其历史也并不长,难道没有Phonics之前,大家都不学英语了吗?显然不是这样。个人认为,学英语未必一定要学 Phonics。
客观来讲,Phonics 应该目前欧美的一种主流方法,但并不是唯一方法。仅仅举例来说,全字认读也有其优势,而且Phonics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全字认读。
2. 需要多少单词才能学Phonics?
在不考虑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学 Phonics 之前的词汇积累越多越好。但多少才足够呢?我相信每个人的定义都不同。
客观来讲,学习Phonics之前积累的词汇越多,学习Phonics会越容易。 但并不是学完 Phonics 之后就不需要学习单词,单词的学习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3. 学习Phonics需要多少时间?
Phonics 本质而言,只是一些 字母组合 和 读音 的对应关系而已。如果仅仅学习这些规则本身,并不需要多少时间。关键的问题是,灵活运用这些对应关系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练习。
客观来讲,Phonics的规则确实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学习完成的,但是熟练却需要足够长的时间。
4. PA是否必须?
PA 本身就是 Phonics 的基础,本质是告诉学习者字母和读音之间是存在某些关联关系的,从 Phonics 中单独拿出PA讨论是没有意义的。
客观来看,经过听力启蒙之后,学习者更加关注的是音节,所以如果让他有意识地认识到更小的单位是因素,那对于后续的Phonics的学习自然更加有利。但PA并不是唯一的路径,或者说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应该说,汉语拼音、letter sound ... 这些都能起到和PA类似的作用,并不一定非要经过PA的阶段。
以上观点,仅供讨论!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本帖最后由 陪伴成长 于
18:19 编辑
灰狸Lia :
就我个人的看法,2岁以前的宝宝,最主要的是习惯养成。
潮汕话和普通话差异还是比较大,所以严格上说你们的母语不是普通话,这就需要给小朋友创造一个普通话的环境。比如,每天固定一定时间(比如半个小时)、一定地点(床上、或者某个特定的地点)是讲普通话故事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使用普通话给小朋友讲故事(尽量不讲或者少讲潮汕话)。对于绘本故事,这个年纪无论是潮汕话还是普通话,小朋友都未必能懂,所以最重要的是让小朋友养成习惯:无论什么情况,这都是听普通话故事的时间,而且要结束之后才能做其他游戏。如果要讲技巧,可以把一些故事放在一起,让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这样小朋友也会有参与感,更加有可能配合。
按照你们的情况,英文目前应该还是启蒙前期的工作。可以定时放一些英文儿歌给小朋友听,等普通话讲故事的习惯逐渐养成了,再把讲故事时间分为中文讲故事时间和英文讲故事时间,并慢慢养成习惯。
简单地说,儿童阅读是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是需要逐渐培养的。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本帖最后由 陪伴成长 于
10:43 编辑
11.&&全字认读(Whole Language) 和 Phonics 的比较
为了对 Phonics 和 Whole Language 进行对比,我们看看 Whole Language 的定义,来自 Wiki:
Whole language describes a literacy philosophy which emphasizes that children should focus on meaning and strategy instruction. It is often contrasted with phonics-based methods of teaching reading and writing which emphasize instruction for decoding and spelling. However, from whole language practitioners' perspective, this view is erroneous and sets up a false dichotomy. Whole language practitioners teach to develop a knowledge of language including the graphophonic, syntactic, semantic and pragmatic aspects of language. Within a whole language perspective, language is treated as a complete meaning-making system, the parts of which function in relational ways. It has drawn criticism by those who advocate &back to basics& pedagogy or reading instruction because whole language is based on a limited bod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我对整体认读(Whole Language)的理解:
1. Whole Language 认为语言是一个整体。具体到 单词 层面, 单词 就是 阅读语言 的最小组成单位,不需要再进一步拆分。每个单词有其特性,所以需要以单词为单位进行学习和记忆。
2. 大家都明白 Sight Words 记住之后,阅读起来比拼读快(拼读能否拼对先不管),那如果我们把所有单词都当作 Sight Words 呢?一个只会拼读的阅读者,和一个整体记住大量单词的阅读者,谁的效率更高?
3. 相比很多语言而言,英语读音和字母组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比较弱的,所以 Phonics 有可能造成误导。我们讨论英语,大家可能感受不深,我举个中文的例子大家应该就明白了:我们都知道“很多”汉字都是有 表音的部分 和 表意的部分。如果从现在开始,学校不教汉字,只教偏旁部首(PA),告诉小学生一些找到 表音的部分 的规律(Phonics),然后让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看到汉字就去找 表音的部分,然后根据规律 猜汉字读音(Spelling)。当然,学校也可以找出 220 个常用汉字,然后教大家整体认读(Sight Words)。作为家长,大家会怎么想呢?
虽然我家也使用 Phonics,但 Phonics 并不是必须的,也不是唯一的。家长完全可以学习和研究其他的方法,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本帖最后由 陪伴成长 于
10:43 编辑
12. 从电影 阿基拉与拼字比赛(Akeelah and the Bee)看英语词汇学习的路线图
电影 阿基拉与拼字比赛(Akeelah and the Bee)的主要剧情如下(网上摘抄):&&
“聪明活泼的十一岁女孩 Akeelah 并不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学生,平日里经常的逃课和毫无目的地作些怪事,让老师对她也是没有太多的办法。因为,五年前丧父的噩耗已经将完整家庭里幸福的气氛彻底打破。她与母亲坦娅(安吉拉·巴塞特)的相处也不如从前那样温馨、融洽。父亲生前给她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也只是他们常在一起玩的一 种拼字游戏。然而,就是这淡淡的记忆,令小阿基拉从此便对拼字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神奇般地拥有了极高的拼字游戏的天分。也正是这一特长,可以令她忘却一切生活和学习中的苦恼,并有着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而且,性格内向的阿基拉也渐渐开始参加各种拼字游戏的比赛。并逐渐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然而,孤独中支撑家庭的母亲却对女儿的这点特长表示了极大的反感。并处处阻挠阿基拉去参加拼字比赛。但个性很强的阿基拉还是冲破母亲的束缚,大胆地参加了重要的拼字比赛,并成功得到了参加国家级拼字大赛的机会。参加正式比赛之前,可爱的阿基拉得到了一位身份颇显神秘的教授(劳伦斯·费斯伯尼)以及众多好友邻居们的鼎力相助。随着拼字比赛的继续进行,阿基拉优秀的拼字天分和后天不懈的努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自然优异的比赛成绩也随之而来,邻居好友们也为她深深感觉到欣慰和无比的骄傲,这当中还有一直默默在为她祝福的母亲。所有人都亲眼目睹了这个天赋异秉且勇敢无畏的小女孩的成长过程。”
---------------------------------------------------------------------
不管电影情节的真假如何,这个电影确实给出了中高级阶段的英语词汇积累路线图。
简单总结一下,词汇积累的路线:(剧透根据记忆和猜测,不一定完全准确)
1. 基本的词汇积累:Akeelah 是一个拼写成绩优秀的初中学生,基础阶段的词汇应该已经全部掌握了。
2. 通过阅读和记忆字典,积累词汇:电影开始, Akeelah 就在阅读和记忆词典里的单词。
3. 通过学习构词法和词根,积累词汇:Akeelah 在区的拼字比赛中认识的朋友(Javier)告诉她,需要系统学习词根。她去参观私立学校的时候,私立学校的教学方法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教练(Dr. Larabee)告诉她:复杂的单词是由简单的单词构成,并教她构词法。
4. 通过找到适合自己的词汇记忆方法,积累词汇:Akeelah 记忆词汇需要找到词汇的节奏,练习跳绳进一步强化了她记忆的节奏感。
5. 通过记忆词汇特例,积累词汇:在完成以上步骤的学习之后,教练(Dr. Larabee)为她准备的 5000 单词卡片,我猜应该都是不符合以上规则的特例,需要逐个学习和记忆。后面可以看到,Dylan 其实也是在用相同的方法学习和记忆 单词。
6. 重复第5步(Dylan),或者调整自己的心态(Akeelah),不断前进: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最终共同走向了冠军。
引用电影中著名的格言:
“Our deepest fear is not that we are inadequate. Our deepest fear is that we are powerful beyond measure. We ask ourselves, Who am I to be brilliant, gorgeous, talented, fabulous? Actually, who are you not to be? We were born to make manifest the glory of God that is within us. And as we let our own light shine, we unconsciously give other people permission to do the same.”
“我们最深的恐惧不是能力不够,我们最深的恐惧是能力超越了界限。扪心自问,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智者,天才,名人,伟人,事实上,哪一样你不能做到呢?我们生来就是为了证明上帝赋予了我们荣光,而我们让自己发出光芒,在不知不觉中,也感染了他人。”
最后,无论是否赞同这个路线图,都推荐看看这部电影。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本帖最后由 陪伴成长 于
10:44 编辑
13. 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
阅读是一种习惯,也需要发掘儿童的兴趣点。
建议的路径如下:
1. 每天固定一段时间作为亲子阅读时间,在一个固定的地点进行亲子阅读。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就是看书,看什么、怎么看无所谓,逐渐培养习惯。最重要的是让小朋友养成习惯:无论什么情况,这都是听普通话故事的时间,而且要结束之后才能做其他游戏。如果要讲技巧,可以把一些故事放在一起,让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这样小朋友也会有参与感,更加有可能配合。
2. 在这个基础上,找到 儿童 的兴趣点,并准备好合适的书籍。通过日常的聊天,吸引儿童的好奇心,等好奇心建立之后,再开始进入有目的性的亲子阅读。
3. 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奖励机制(比如奖励、或者通关。。。),强化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4. 中文如此,英文其实也是如此。对于有中文阅读习惯的儿童,只需要把阅读时间分为 中文阅读时间 和 英文阅读时间 ,并强化习惯就可以了。
当然,以上的每一步,真正要做到都不容易。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关于考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我的看法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1. 语言复述:能够使用原文,或者使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描述内容。即可以是原文、单词级别的替换,也可以是整句级别的替换,目的是确保内容的理解。考察的方法是自主(如果内容比较长,可以在引导下)复述故事。在这个环节中,如果无法确定是复述还是背诵,可以使用中文,避免背诵代替复述。
2. 语言记忆:在 语言复述 的基础上,完全(或者绝大部分)记忆。当然,记忆有可能是短期记忆,但至少在某个时点是可以记住的。目的在于强化记忆能力。考察的方法是看书阅读故事(在没有独立阅读能力之前,其实就是背诵)。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录音保留成果。
3. 逻辑理解:在 语言记忆 的基础上,能够根据对内容的理解,归纳和推导出相关问题的答案。考察的方法就是回答与内容相关的问题。在这个环节中,需要准备相应的问题和问答的时间。
以上的三个层次,对于不喜欢记忆的,可以跳过 语言记忆 这个环节,直接到 逻辑理解。
目前,我家“通关”的要求是:
1. 泛听的内容(动画、章节书):需要做到 语言复述 ,才会更换新的内容;
2. 精听的内容(桥梁书):需要做到 语言记忆 和 逻辑理解,才会更换新的内容。
希望我以上的回复足够清晰。如果有更加具体的问题,可以再具体讨论。
&回复有问题。见楼下&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回复如下:
这里的语言复述,指的是几乎一对一的替换,就算是中文,也是句子内容级别的复述,而不是段落大意级别的复述。这个理解正确吗?
--- 就我的观察,年纪较小的儿童更加关注细节,复述的时候会有很多细节被描述出来,可能还无法做到归纳。所以,听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细节穿起来的流水账(其中还会有遗漏和错误),而非一个逻辑清楚的故事。
桥梁书指的是类似于Frog and toad吗?按我的理解,对于五岁孩子来说,如果能做到语言复述和语言记忆,逻辑理解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这当中还会有gap吗?如果有,这个gap也应该不是在英语语言方面。
--- 桥梁书主要是 I can read Level 1 或者 Level 2 的书,Frog and Toad 算 Level 2 的吧。就我的观察,逻辑理解 的问题有逻辑的,也有语言的。比如一些能够背诵的句子,某些特定单词可能还是不知道意思;如果涉及到的语法比较复杂,单词可能知道意思,但整句可能不知道意思。还有就是表达的问题,如果不能用原文,那可能还不足以表达出自己理解的内容。
还想了解的是,从刚刚开始接触到通关完成,会经过多长时间?以Caillou的一集、ORT6、Frog and toad的一本为例,语言复述、语言记忆和逻辑理解分别需要多久?
--- 经验数据,随材料的难度不同,正常情况下大约会是一周到两周左右的时间。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开始肯定做不到。
希望能解答你的疑问。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本帖最后由 陪伴成长 于
22:25 编辑
一个帖子的回帖,加上一个案例。
---------------------------------------------------------
14. 关于快乐教育
1. 快乐教育并不一定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但是需要花心思。儿童是兴趣牵引的,父母需要做的是挖掘儿童的兴趣,引导儿童的兴趣,保护儿童的兴趣。
2. 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就算大人有时间,儿童也未必有时间。关键是合理的计划和习惯的养成。
3. 快乐并不是放任不管,也不是没有要求。快乐是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并且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不妨想想:读一本自己有兴趣的书,很困了还不想睡觉;虽然精神很好,但却被逼着读几十遍自己并没有兴趣的书。到底哪一个更快乐呢?哪一个更有意义呢?
下面,列举一个以兴趣为导向的过程:
1. 因为小朋友喜欢 恐龙,所以在引导下开始听MTH的#1(关于恐龙);
2. 听完了 MTH 的 #1,拿出一大堆 MTH 的书,翻看之后发觉 Jack 和 Annie 的探险故事还不错,所以开始听 MTH 的后续故事;
3. 听到 MTH #3 的时候,开始对 Mummy (木乃伊)感兴趣,于是开始研究关于古埃及的事情;
4. 家里关于古埃及相关的藏书不多,所以针对此专题采购书籍,顺便也采购了一些同系列其他的书籍: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海盗。。。,书到货以后,发现所有书都还不错,所以全部都看得很仔细(当然,是看图片);
5. 在听 MTH 的过程中,小朋友感觉海盗的一集(#4)很可怕,那就换下一集&&#5 (忍者)继续听;
6. 一直不太希望小朋友热衷于打打杀杀,所以忍者这个主题不刻意拓展;
6. 一直很想听关于太空的那一集(#8),但是知道需要前面的书都通关(retelling)之后,才能听太空的一集,所以还需要耐心等待,先把正在听的故事听好;
。。。。。。
在这个过程中:
1. 大人真正需要做的,其实就是挖掘儿童的兴趣,引导儿童的兴趣,保护儿童的兴趣。只要习惯养成,其实并不一定需要很多时间(每天定时听就可以了),更多的是观察和思考。
2. 小朋友并没有太大的压力,但绝对不是没有要求。小朋友在自己兴趣的引导下,不断了解这个世界;但对于自己还没有准备好的部分,完全可以等自己准备好了再去尝试。
当然,这个过程是不是快乐,或者是不是比死读书更快乐,就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吧!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以下几个部分,都是基于一个帖子的回帖。有兴趣的,可以参见原帖。
---------------------------------------------------------------------
15. 关于是否需要学习英文
虽然大家近年来诟病中国的英文教育,但是这么多年来,中国教育体系确实培养出了符合现实要求(能够阅读和简单写作)的人才。只是因为对外交流的发展,大家才开始重视听说。这本身是英文环境的问题,而非教育的问题。
如果仅仅用用不用来评价,某抬杠的早就说过了;“数学也用不上,那为什么数学要学?”个人以为,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用不上的问题,而不是用不上就不学的问题。
那如果学习不考试了,甚至学校不学习英文了,那还需要学习英文吗?
个人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如果学校不考英文了,那不仅要学英文,更要抓紧时间学英文。因为:
1. 学校不考英文,必然导致学习英文人数的减少,进入导致会英文的人数减少;而会英文的人数减少,会更加提升英文的价值。
2. 学校不考英文,很可能意味着学习英文途径的重新封闭,学习英文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简单类比一下,WG 的时候,课都不上了,也不考试了,难道就真的不需要学习了吗?
归根到底,语言只是载体,语言比较的背后是实力的比较。只要以英文为载体的 文化、科技。。。仍然代表着各个方面的前沿,英文就不会被轻易地抛弃。你学或者不学,英文都在那里。
其实,没有觉得英文不重要的人,只有学不好英文,觉得性价比低的人。等哪天中文成为美国的必修课,英文成为选修课的时候,也许我们才需要讨论英文的重要性。
还是那句话:自家的事情,自己做决定,自己承担结果。那些愿意学英文的,就努力学习,不要去想英文是否重要;那些觉得英文不重要的,自家不学就好了。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16. 关于英文教育的分层
在英文教育分层的问题上,我认为不能进行教育体系的分层。以中国区域之间教育差距之巨大,如果推广这种教育分层,必然导致教育落后地区的英文学习的巨大退步。而这不仅涉及教育公平的问题,更涉及到未来社会发展的问题。
在教育体系上,借鉴别国的成熟经验,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任何一个小系统,都是依赖于大系统而存在的。这和器官移植相类似:在一个人身上正常运行的器官,到了另外一个人身上就未必能正常运行了。
教育分层体系,在美国也许能够相对有效的运行,但在中国却未必能够有效运行。就像之前部分大学自主招生试点一样,看起来似乎很美好的体系,移植过来之后,发现并不完全是那么一回事情。什么原因呢?中国教育体制和中国社会架构。
而事实上,教育的首要场所在家庭。而根据家庭的不同,中国的英文教育已经自然进行了分层:
第一类家庭:真正有意识要学好英文的家庭,无论学校英文教育是怎么样的,都会想办法学好英文。
第二类家庭:希望依赖学校英文教育学好英文的家庭,通过自身的努力(特别是进入大学之后的努力),也是完全可能的。
第三类家庭:觉得英文不重要,不需要学习的家庭,以及那些连学校英文教育都跟不上的家庭,自然会放弃。
由于比例最大,教育体系的设定应该主要面向 第二类家庭。如果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善,其实途径主要就是以下两类:
1. 转化 第二类家庭 到 第一类家庭 ,并帮助 第一类家庭 走得 更高、更好、更快;论坛在这个方面进行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
2. 优化 第二类家庭 的方法,并帮助他们走得 更高、更好;论坛在这个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思路和资料。
而教育体系的英文教育分层,对 第一类家庭 可能影响不大,但却可能严重缩减 第二类家庭 的数量,使其变成第三类家庭。
反观英文教育的“学科化”,却会逼着所有 第二类家庭 往 第一类家庭 靠拢,第一类家庭 的学习效率也会因此而提高。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17. 关于英文教育“学科化”
如果大家有兴趣研究一下民国时代的教育(或者部分地区的教育?),会发现英文真不是个问题。因为很多学科直接是英文上课的,这也是当时的现实需要。现在真正缺少的,是英文教育的“学科化“,让学生真正能把英文用起来。
------------------------------------------------------------------------------
首先把 High版 连接里的内容抄过来,大家看看:
曾任清华大学外语系副主任的孙复初教授指出:“英文教育难题曾是解决过的问题”
“我的父辈们,他们以前也没有受过什么新东方的培训,一接到出国通知直接就走了。北京中关村地区很多高校那个年代的老教师,大都有过出国经历。他们上清华、 北大时,并不上英文课,我父亲是如此,我的很多师兄由于历史原因在大学也都没有受过英文教育,都是中学的底子。这样的例子很多。”
“那时,每天早上校园里一片朗读声,老师要求我们用英文写日记、写作文。还有的课程用英文教材,或者用英文讲。我们有时做数学题都能用英文做。上大学以后,我们都能用英文做作业。
我是上世纪50年代上清华的,班里也不全是沿海地区来的,相当多的同学从四川、贵州等内地来,他们的英文同样很好。没有哪一个看不懂英文教材或听不懂英文课。那时也没有“快译通”什么的,收音机都是电子管的大家伙。
这些都是事实,不信可以到周围很多学校调查一下。
所以我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英文教学问题是已经解决了的,不是说我们没有解决。”
--------------------------------------------------------------------------------
以前参观 “宋庆龄纪念馆” 时,看里面有其中学时的学习资料,包括 教材、作业 和 考卷 等等,大量内容都是英文的:书是英文的,作业是英文的,考卷也是英文的。然后才明白那个时候人家都是用英文学习知识的。后来看到相关文章才明白,原来并不仅仅上海是这样,其实那个时候全国都是这样(可能不一定是全国所有地方)。这才是真正的“学科英文”,或者英文的&学科化&。
再看看现在,经过多年教育的人们,却说“绘本语言太难,DORA 语速太快。。。”。如果那个时候的学生能来到现代,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归根结底,由于历史原因,过去几十年中国并不需要和国外进行全面的交流,所以英文只是一门普通的科学学科而已:上课、做作业、考试,这就是全部。其实,过去几十年大家也英文也没有什么意见。在“不要输在人生起跑线”的理论指导下,大家甚至对初中才开始学英文也没有什么意见,就像现在也没有看到刚生下来就启蒙奥数的一样。
随着中国与国际交流的发展,大家突然发现,自己学习了几十年外语,看到老外打个招呼都不会,这不就是“皇帝的新衣”吗?于是开始口诛笔伐,开始讨论是否有必要学习英文了。
简单的说,我们的英文是学得太少,而不是学得太多。民国时代的英文教育其实已经明确告诉我们了:为了和世界更好地交流,英文的“学科化”是完全现实可行的道路。
我个人也认为:对现在的中国而言,英文教育的“学科化”,而非英文教育分层,是中国英文教育改革成功的必然之路。
关于英文“学科化”,我个人认为并没有那么复杂。英文教育的“学科化”可以起步于学科词汇、然后是学科概念,再逐步进入学科阅读和写作。
以恐龙的例子为例,小朋友首先知道了不同恐龙的名称,然后了解恐龙的分类(如植食性恐龙、草食性恐龙。。。),然后了解了地球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对应的恐龙种类。随着学习能力的提升,小朋友慢慢开始阅读关于史前生物的书籍,并开始相关的写作。。。这其实就是英文学习“学科化”的一条路径。
作为对比,如果坚持非要完成英文学习(Learn to read),才能进入学科英文(Read to learn)的话,那以目前中国的英语教学大纲水平,相当数量的高考学生可能都没有进入”Read to learn“ 的阶段。考虑到高考可能是很多学生英语最好的时候,他们甚至可能永远都不会进入这个阶段。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18. 关于是否需要学习数学以及中美两国数学教育的简单比较
是否需要学习数学
如果仅仅从”用不用得上“的角度来讲,如果学太多英文(本质而言是语言,中文和英文只是语言的载体)没有用,那学太多数学也没有用。
关于数学,各位家长(排除在校学生)不妨问问自己,如果仅仅作为知识而言,自己现在还会用多少?
就我的观察,除开专业人员(主要是做设计相关工作的人员,这个比例其实不高)。大多数人实际可能用得多的,也就 加减乘除 法(而且还有 计算器 和 Excel ,复杂的还可以上网查)。
数学真正学习的是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仅仅讨论用得着的数学知识,确实不需要太多。
反过来看英文,除开专业人员,大多数人在工作之后实际可以用得很多:看外文书、看国外影视作品、上国外网站、海淘、国外观光旅游。。。问题是,当大家真正想用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没法用。
就我的观察,真正抱怨自己数学学得不够多的,真是少见,主要都是无法辅导子女做家庭作业;而仅仅觉得(仅仅只是觉得)自己英文不够好而放弃去国外旅游的,就太多了。
简单地说,那些觉得英文用不上所以不用学的,数学更不用学习。
中美两国数学教育的简单比较
如果一定要比较中美的数学教育,我这里只是一些非一手的资料,所以可能不够客观:
1. 很多年以前我无聊的时候,翻看过国外大学的数学课本(只是其中一种,所以无法保证全面性),发现其中一些内容为中国同期的高中内容,而且总体难度不如我所使用的中国大学数学教材(只是其中一种,所以无法保证全面性)。
2. 数学版有个帖子:
进行了中美数学教材的讨论,供参考。
3. 曾经在 天涯 看过一篇文章,是中国学生出国后,在国外大学辅导国外大学生数学的经历。具体内容大家可以自己去搜索。总体结论是:美国大多数大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都比较差,而且对数学比较畏惧。但少数数学天才,数学非常好。
考虑到美国的数学教育不是铁板一块,有很多中国所没有的内容:
1. 各个州的教学大纲可能不同;
2. 天才班 的广泛推行;
3. 数学 AP 的广泛推行;
4. 使用中国教材的;
所以,我只能感性的判断:
1. 从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成绩来看,在极端优秀的数学学生方面,两国差距不大;
2. 在数学运算方面,中国学生总体好于美国学生(以中位数为标准);
3. 在数学应用方面,美国两级分化比中国严重,但优秀学生(美国优秀大学学生)总体优于中国优秀学生(美国优秀大学中国留学生)。
由于的数学教育体系强调运算能力,所以看起来似乎中国学生的运算能力强于美国学生,但这并不说明数学水平强于美国学生。但数学学习,最终的目的也是应用,而非简单的计算能力,否则N年以前的中国菜场小贩已经完全秒杀高考学生了。随着电子计算工具的广泛应用,实际上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性正在降低。即使在中国,自动柜员机 和 电子称 也已经大面积替代了传统菜场小贩的计算能力。
而事实上,虽然拥有看似强大的计算能力,但在数学思维能力方面,中国学生并没有明显优于美国学生。
总结一下:
1. 美国的教育体系认为人与人的资质是不同的,不同的资质应该接受不同的教育。想努力的就要力,想放弃的就放弃吧。
2. 中国的教育体系认为人人都是天才,所以都用天才的标准去要求,那些不是天才的只能怪自己,实在不行了才会放弃。
至于哪个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吧。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19. 关于中国英文相关教学体系改革的设想
说说我对中国英文考试体系改革方案的初步想法:
1. 语文 和 英文 合并成 语言,部分题目中文,部分题目英文,分值和题目比例可以具体调整。考试内容可以基本参考现有考试内容。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强化 听力 和 口语 考试。听力 可以基本参考现有题目;口语 可以参考 看图说话、情景交流 方式进行,全程进行现场录像,然后集中进行评分。
2. 数学 由于讨论英文,所以基本不涉及,可以认为基本保持现状,全部采用中文。
3. 无论是 文科综合,还是 理科综合,均部分题目中文,部分题目英文,分值和题目比例可以具体调整。英文题目主要强化专业阅读和写作能力,因为 听说能力测试 已经在 语言 科目中进行。
以上考试方式可以覆盖包括高考、中考、小升初。以此为基准倒退,以下是教学计划:
1. 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英文:语文课 和 英文课 可以独立上课,但是考试都合并在一起进行,计算一门考试成绩,分值可以根据情况调整。
2. 小学一年级开始,其他学科(科学、自然。。。)在现有课程基础上增加学科英文,采用类似英文分级读物的方式,从最简单的单词开始学习。逐渐开始要求专业阅读和写作。考试题目部分英文,部分中文,主要考察专业阅读和写作能力。
3. 语文和英文“课程分开,考试合并”的考虑主要是语言本质是一个整体,中文和英文只是载体的不同。课程分开的原因在于没有合适的师资支持(如果师资支持,课程都可以合并)。
中文英文考试合并在意义
1. 首先,确实减少考试的科目数量,而且也便于各语言分值比例的调整。目前高考的 文综、理综 也大致是这个思路。
2. 其次,更客观的评价语言能力,并促成科目间的融合(如翻译、和不同语言思维模式的比较。。。)。作为一个副作用,也可以侧面说明:并不是不学英文,中文就能轻易地学好。
3. 最次,当合并成一门科目之后,也可以有效减少大家对英文的偏见。举例而言,虽然文言文可能还没有英文有用,但至少目前几乎没有看到有人给学习文言文泼冷水的。
语言 科目考试内容的调整
至于考试内容,我其实觉得并不需要大变。理由如下:
1. 总体原则:在语言课上,强化听说能力;在学科英文上,强化读写能力。
2. 听说的学习和测试其实都需要客观条件的支撑。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推广,其实目前落后地区也完全具备听说的学习能力,但是测试仍然需要技术支撑。所以,我的看法是当客观条件能够支持的时候,强化听说能力的测试。
3. 我觉得以高中毕业作为标准,如果确实掌握了现有的英文教材,其实并没有太多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更多的问题仍然是语言的使用问题。如果能够配合专业科目的“学科化”,我觉得对于我们所讨论的 第二类家庭 基本是够用的。
4. 即使语言科目不进行大的调整,但是各学科的难度其实是大幅提高的。所以仅就英文而言,总体难度是大幅提高的。
关于高考考试时长的基本数据
我从网络大概查询了一些中美考试的信息。因为两国的教育改革一直都在进行,而我查询的信息也未必准确,所以部分信息可能不够准确。
1. 中国高考时长,来自网络。
以2016年全国卷高考为例,考试时长如下:
6月7日:语文 2.5小时,数学 2小时;
6月8日:文综/理综 2.5小时,英文 2小时;
2. 关于 理综 文综 ,来自 百度百科。
理科综合试题,简称“理综”, 指的是在高考中,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合卷。(总分300分,其中各单科所占分数各省标准不一,全国理综卷为物理占110分、化学占100分、生物占90分。)。
文科综合简称“文综”。指的是在高考中政治、历史、地理三大科。即“3+X+综合”考试中的“综合”,“3”是指语数英,“X”是指“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其中一科,分数比重与语数英三大科相当,由考生自己选择。若选择的是政治、历史、地理其中一科则综合是“文科综合”。与其相对应的是“理科综合”。目前,新课标改革区普遍采用“3+综合”的模式。
3. SAT考试的时长,来自网络。
SAT考试总时长3小时45分钟(225分钟),共有批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数学(Mathematics)和写作(Writing)三个科目。SAT也在改革,不过应该差不了太多。
4. AP考试的时长,来自网络。
AP美国历史考试时长为3小时5分钟。AP也在改革,不同科目之间也有差异。
关于 语文 和 英文 和合并考试的时长的设想
1.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从中国高考 文综 和 理综 的改革实践来看考试时长问题。原来 文综 和 理综 单独科目的考试时长几乎都和主要科目时长相当的,但目前合并之后实际考试时间也就 2.5小时,所以合并之后时间控制本身应该不是问题。
2. 至于作文的考核,其实和作文长度本身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简单的说,在写作强度相当的情况下,写800字作文写得好的,并不会写500字的作文就写不好,反之亦然。
3. 美国可比较的考试时长比目前中国的高考考试时长更长(当然,其中可能有休息时间)。所以,在现有基础上,减少考试科目,适当增加考试时长(比如都到3个小时左右)应该也不是一件完全无法接受的事情。
-------------------------------------------------------------------------
至于讨论是否能够改变现有体系,这其实并不重要。讨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它,而不在于是否能够改变它。即使讨论无法达成共识,参与讨论的各方还是会将自己的思路付诸行动,这才是关键。
路过的各位,如果赞同其中一种观点,或者在这个基础上产生自己的观点,并付诸行动,那也算是一件好事。
Fox, 积分 7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20. 关于成年人的听力提高
成年人和儿童听力学习的方式差异
成年人和儿童对于语言的学习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成年人和儿童练习听力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儿童的听力提高,是靠记忆力基础上的不断重复和不断验证,最终积累而成,也就是顿悟。而成年人听力的提高是依靠纪律和坚持,是一种依靠学习的技能。成年人使用适合儿童的方式,或者儿童使用适合成年人的方式,都很难保证其效果。
成人年的听力提高方式
对于心智成熟的成年人,选择低幼的材料练习听力意义不大。成年人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频书籍或者影视作品练习听力,而练习的最佳方式是听写。
基于音频书籍的练习方式:
1. 选择难度足够大(可能是词汇、语速...),但是长度较短的材料;
2. 一句一句听、听完一句记录一句,不确定的单词留空,后续补充;
3. 反复听不确定的部分,直到听出来,或者最终确定听不出来;
4. 比较自己的听写记录和原文,找出自己听写错误或者听不出来的部分;
5. 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错误,并逐一进行专项练习(词汇、语音...);
6. 再次听写,确保自己完全能够将听到的内容和文字完全对应起来;
7. 换下一个材料,重复1-6,直到掌握在这个难度层次的听写。
具体到音频书籍的听力练习时长,如果你的时间比较充足,可以以一章为一个单位,这样操作比较简单;如果你的时间不够充足,可以设定时长,截断音频就可以了。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过程绝对不可能是一个娱乐的过程。
基于电影的练习方式:
1. 选合适的电影。考虑的主要因素:个人兴趣、语音、语速、特别注意语言的适用性(你越选择远离真实生活的电影,对你越没有用)。。。
2. 电影先看N遍,熟悉电影的情节,看不看字幕都可以;
3. 上网下载电影字幕文件。对于热门电影,网上往往能找到已经整理好的字幕文件,可以直接下载使用。
4. 提取电影音频。如果愿意,可以按照电影场景分段。
5. 按照场景,逐个场景反复听。如果只练习听力,就听写,不会的单词就自己猜、然后查字典。如果还想练习口语,就跟读并录音,直到自己读的感觉和原文一样。
6. 对于实在听写不出来的,或者读不出来的,看原文,分析听写不出来或者读不出来的原因。当然,原文并不都是对的,所以还需要参照原文反复听音频,并尽可能确定准确文字,并将文字和语音匹配在一起。
7. 针对听写不出来的原因(大部分是发音问题和单词问题),或者读不出来的原因(大部分是发音问题),进行专项练习。
8. 重新听写和跟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9. 下一个场景(下一部电影),重复 1-8 步。
如果选择了合适的电影,并且能够按照以上方法练习几部电影,看原版电影的听力水平应该会有一个巨大的飞跃。
当然,以上过程也绝对不可能是一个娱乐的过程。
爸妈网(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