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故事所载预见故事

解读庄子故事
文章摘要:至今仍为众人所津津乐道.“庄周梦蝶”在《庄子》中是怎么说的?我们今天对于做梦这件事有多少了解?现代人能从这段故事中领会什么样的人生哲理?做梦,是每个人都有的经-验;但是梦到什么内容,却不是你我可以选择或控制的.有些梦境比较清晰,醒来……
阅读庄子,是一件赏心乐事.这是我的体会,所以当北京电视台《养心堂》栏目邀请我介绍庄子的寓言和人生智慧时,我觉得既荣幸又高兴. 我从中学时代就陆续听到有关庄子的一些故事,初步印象都是偏向消极的.人们把庄子说成避世、反智、唯我主义,一副失意文人的模样,但是庄子的一些寓言,从梦蝶、鱼乐,到大鹏、河伯等,又让人觉得轻松有趣.到底庄子在想些什么?前言 宁静的喜悦阅读庄子,是一件赏心乐事.这是我的体会,所以当北京电视台《养心堂》栏目邀请我介绍庄子的寓言和人生智慧时,我觉得既荣幸又高兴. 我从中学时代就陆续听到有关庄子的一些故事,初步印象都是偏向消极的.人们把庄子说成避世、反智、唯我主义,一副失意文人的模样,但是庄子的一些寓言,从梦蝶、鱼乐,到大鹏、河伯等,又让人觉得轻松有趣.到底庄子在想些什么? 当我自己认真学习了庄子,对他书中的每一句话都仔细读了多遍以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庄子是我所知古今中外哲学家里面最聪明的人.司马迁说庄子是“其学无所不窥”,这话是可信的.《庄子?天下》中,推崇老子是“博大真人”,而庄子自己就是站在这位巨人的肩膀上,把道家哲学的光华全部展现无遗.为什么说庄子最聪明呢?我们且由一般的误解说起. 首先,庄子避世吗?战国时代中期,是个危机四伏的乱世.凭庄子的本事,做官不是问题,但是要付出什么代价?避世并不困难,难的是避世之后转而修炼内心世界,使它广阔到超越天地,以至可以作逍遥之游,享受无比的自得之乐.我们就算生活在治世,不是也常受俗人俗事干扰而心烦意乱吗?我们不是偶尔也想避开人群,让自己喘一口气吗?庄子的示范对我们很有启发作用. 其次,庄子反智吗?他所反对的是世间的智巧,如勾心斗角及牟取利益.当然他也承认,在有限的一生中不可能学会无涯的知识.因此,必须分辨什么是真正的智慧――智慧来自对人生整体的观照与洞察,然后找到自己的适当位置,才可以欣赏万物的多彩多姿. 再说,庄子是唯我主义吗?真正的唯我主义者,不会费心写下这么精彩的书,里面又有创意十足的寓言与发人深省的语句.他对俗人俗事有所批评、谴责,但态度是温和的,同情不忍多于抱怨责怪.我们看他写过许多精于一技一艺而又入于化境的平凡人,就知道他不是高据讲坛唱高调的书生了. 庄子所谓的道,代表万物的来源与归宿.这样的道,包容万物而形成一个整体.人生必修的功课即是悟道,体认自己在道之中,一无所缺;察觉自己像鱼一般,与万物、众人“相忘于江湖”,如此将会孕生宁静的喜悦. 借助书中的十八个题目,我们探讨了庄子的重要观点与对现代人生的启示,所介绍的庄子寓言则远远不止十八则.我说过,庄子的思想是一个万花筒,从每一个角度都可以看出其中的缤纷与瑰丽,同时也不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来作概括说明.那么,就让我们以丰沛的信心与勇气,一起来分享与实践庄子的大智慧吧. 第一讲 让梦想点亮人生(1)做梦,是每个人都有的经验;但是梦到什么内容,却不是你我可以选择或控制的.有些梦境比较清晰,醒来之后各种细节历历在目,叙述起来有如一篇小说;但是大多数梦境只留下一些模糊片段,随着清醒的过程而消逝远去.“庄周梦蝶”也许不是一篇寓言,而是庄子真正做过的一个梦.我们平凡人读起来,难免心生羡慕,因为任何景观到了庄子手中,都可以写出一番深刻的道理,以至“梦蝶”这一幕成为庄子的注册商标,流传千古,至今仍为众人所津津乐道.“庄周梦蝶”在《庄子》中是怎么说的?我们今天对于做梦这件事有多少了解?现代人能从这段故事中领会什么样的人生哲理?做梦,是每个人都有的经-验;但是梦到什么内容,却不是你我可以选择或控制的.有些梦境比较清晰,醒来之后各种细节历历在目,叙述起来有如一篇小说;但是大多数梦境只留下一些模糊片段,随着清醒的过程而消逝远去.“庄周梦蝶”也许不是一篇寓言,而是庄子真正做过的一个梦.我们平凡人读起来,难免心生羡慕,因为任何景观到了庄子手中,都可以写出一番深刻的道理,以至“梦蝶”这一幕成为庄子的注册商标,流传千古,至今仍为众人所津津乐道.“庄周梦蝶”在《庄子》中是怎么说的?我们今天对于做梦这件事有多少了解?现代人能从这段故事中领会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第一讲 让梦想点亮人生(2)1.庄周梦蝶这是《庄子?齐物论》里的故事: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真是一只自在飞舞的蝴蝶,十分开心得意!不知道还有庄周的存在.忽然醒过来,发现自己就是一个僵卧不动的庄周.不知道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一定有所分别.这种梦境所代表的,就称为物我同化.庄子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生当战国时代中期,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他选择平静度日,一家人在乡下过着穷困的日子.在《列御寇》篇中,有人嘲讽他“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jù),槁项黄馘(uó)”,意思是说,住在穷街陋巷,困窘地织鞋为生,饿得面黄肌瘦,这很可能是客观的事实描述.靠编织草鞋养活一家人,实在不容易,所以庄子有时候也要到河边钓鱼、上山砍柴或用弹弓-打鸟.这一天在山间走累了,就找个舒服的树阴,躺下来睡个午觉.他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在花丛树林间自在飞舞,他的表情想必是得意而微笑.这时根本忘记了庄周的存在.人为什么会做梦?原因之一是要避开那一成不变的日常生活.譬如,穷人梦见自己发财,就是常有的例子.西方有一则寓言,说一个牧童白天工作劳累不堪,但是一睡着就梦到变成国王,乐不思蜀.而一个国王白天享受荣华富贵,一睡着就梦到变成牧童,苦不堪言.这二人处境相反,说明贵贱固然有先天注定的成分,但是做梦也有身不由己的特色.真实人生有时要靠做梦来调适一番,算是减少一些不公平的比例吧!庄子并没有梦见自己发财,而是梦到了蝴蝶.这表示他向往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富裕,而是心灵可以摆脱世俗的牵绊,自由地与万物往还.可惜好梦易醒,庄子回到现实世界,发现自己就是那“僵卧不动的庄周”.下面的问题比较有趣:是刚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回首前尘往事,很少人会否定“浮生若梦”这句话.既然如此,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从“未来”的眼光回顾,不也是一场梦吗?这种看似消极无奈的念头,很快就被点化了,因为庄子接着说:“庄周与蝴蝶一定有所分别.”分别在于:当我梦见自己成为蝴蝶时,在梦中我不会质疑自己真是一只蝴蝶,但是当我醒来之后,却可以质疑自己真是庄周.这种质疑的能力正是人的特色所在.质疑表示人可以思考及选择自己要以何种态度面对生活.譬如,不论生活如何困窘,庄子都可以坦然面对,他在提升心灵方面从不松懈,要努力修炼到与“道”同游的境界.蝴蝶可以自在飞舞,但是没有心灵提升的可能性.万物都是按照自然的法则在活动,只有人可以选择如何安排自己的活动.这就是人与万物(包括蝴蝶在内)最大的分别.这种分别是诅咒,还是祝福?庄子的答案很清楚,当然是祝福.所以他最后说:这种梦境所代表的,就称为物我同化.因此,在庄子看来,我与万物可以化为一个整体,这时我像蝴蝶一样可以到处飞舞,没有任何阻碍-或限制.而另一方面,我与万物的分别也很明显,那就是:身为一个人,除了有形可见的身体,还有无形的心智,可以从事思考活动,进而选择正确的修炼途径,让自己的精神真正像蝴蝶一般,无拘无束地活在世间.这时世间的富贵或贫贱,得意或失意,荣耀或耻辱,以及种种相对的价值观,全都失去了对我的制约作用.庄子的思想是一个万花筒,从每一个角度都可以看出其中的缤纷与瑰丽,同时也不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来作概括说明.“庄周梦蝶”是一则简短的寓言,却可以引发一些空灵的遐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第一讲 让梦想点亮人生(3)2.梦是什么《齐物论》是《庄子》全书的第二篇,内容相当抽象.事实上,也就在此篇中,庄子已经-描写过“做梦”之事.他说:“一个人,晚上梦见饮酒作乐,早上起来却悲伤哭泣;晚上梦见悲伤哭泣,早上起来却打猎作乐.人在梦中,不知道自己在做梦.在梦中还要问梦的吉凶如何,醒来后才知道是在做梦.要有大清醒,然后才知道这是一场大梦.但是愚人自以为清醒,好像自己什么都知道.”庄子这段话除了强调梦境与现实往往相反之外,也提醒我们对自己的人生要有“大清醒”,就是不要以为人间现实的一切就是我们人生的全部.单就这一点来说,我们可以借用西方对于梦的研究来作个对照比较.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他在《梦的解析》中指出:人会做梦,是因为潜意识的作用.所谓潜意识,是指我们平常清醒时无法意识到的部分,这一部分潜藏于心中,有如冰山在水面下的六分之五的体积,其庞大复杂的内容远非我们所能想象.人在睡眠时,意识不再清醒,有如戒备松懈,这时潜意识就浮现于脑海中,编织各种情节的故事,有时光怪陆离,难以索解.如果追问一个人的潜意识是如何形成的,那么答案是:他在幼年时所有受挫的念头与欲望,由于压抑而埋藏在内心深处,这些东西构成了潜意识的主要内容.做梦时,受压抑的欲望就会显现出来.弗洛伊德即根据这套理论来为人治疗心理疾病.我们在电影上常可看到西方世界的精神科医师或心理医师,他们的办公室总会摆着一张长沙发,让病人躺在上面诉说自己做过的梦.通过对梦境的分析与解释,使病人察觉自己小时候所压抑的欲望,希望从此不再受其困扰.弗洛伊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他的错误在于把“性的压抑”当成最主要的心理症结,这就未免犯了过于简化的毛病.他的一个学生提出,“自卑”应该是更为普遍的人类幼年经-验.这一系列的主张,都是把做梦归因于潜意识的作用.不过,“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似乎是一般人都可以接受的说法.奥地利-美国科学家奥托?洛伊(otto loewi,),在研究中碰到一个难题,久久不能索解.一天夜里,他忽然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抓过一张纸匆匆地写了些东西,又睡着了.第二天早上醒来,梦境都忘了,半夜记下的东西乱糟糟的,怎么看也看不懂,这使他非常懊丧.幸运的是,又一天夜里,同样的梦境又出现了.这一次他详细地作了记录.他的研究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后来,这项研究使他获得了193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这个故事可以这么解释:当洛伊睡觉时,潜意识突破了封锁线,把白天所想不通的环节连起来,然后在梦中展示出来.这样的梦与一个人小时候的遭遇并无瓜葛.综合上述各种说法,可以知道做梦是怎么一回事了.它是潜意识的作用,但未必都来自受压抑的欲望,也可能是日有所思而夜有所梦的结果.如果花一点时间分析了解自己经-常做的梦,应该可以比较深入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庄子对梦蝶所作的简单描述,包含了一些深刻的哲理.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线索,可以带领我们进入道家的世界. 第一讲 让梦想点亮人生(4)3.幻想、梦想与理想人的生命不可能摆脱时空的限制,譬如庄子生在战国乱世,又困处于弱小的宋国,但是他的心智可以选择一种思想作为归依之所.他学习老子,推广道家,在学术上成就斐然.种种评价,不论好坏,都是后代的事;对于庄子本人而言,每天的生活才是真实的人生内容.他深知人间的险恶,对自然界情有独钟.人对自然界可以采取四种态度:竞争、利用、保护与欣赏.这四者不可偏取或偏废.譬如,我上山游览遇到毒蛇或黄蜂,这时只能考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采取一切手段来保护自己.其次,像庄子一样,钓鱼或打鸟,是利用自然界的资源来满足人的生存需求.农夫耕田而有收成,也属于此类.人类的生命从来就是利用或依赖大自然的.再进而推到保护层次.这一点对古人而言比较陌生,因为古人的科技水平有限,对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破坏大都是可以复原-的.至于欣赏,则是重点所在.自然界依其自身的规律运作,显示了无心而有秩序的美感.这种美感唤醒了众人,让他们在厌倦于人际往还的复杂关系时,可以稍事休息,以轻松的心情去欣赏大自然的一切.李白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辛弃疾推而广之,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何止是青山绿水,一花一叶也都有动人的姿彩.至于鸟兽虫鱼,除了孕生美感,还可亲切互动,更是让人回味无穷.李义山说:“庄生晓梦迷蝴蝶.”在这里,“迷”字与其说是执着与依恋,不如说是欣赏与赞叹.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总会想办法加以化解.人的想象力提出了化解之道:幻想、梦想与理想.“幻想”一词表示不切实际,或者说是有意逃避现实.我念中学时数学不好,不免幻想自己数学都考满分.一般而言,这称为“白日梦”.但是,不管白天或夜晚,如果睡着了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所做的梦,就可以说是“梦想”了.梦想不完全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它可能来自潜意识的暗示.如果把梦中不由自主所出现的内容,投射到现实生活中,由此产生改革现状的愿望,那就可以公开声称是“我的梦想”了.像“我有一个梦”这样的语句,在美国政坛上已经-成为动人的口号,总能吸引大家驻足倾听,想要看看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心意.“人类因为有梦想而伟大”,这句话是文明进步的契机.至于理想,听起来冠冕堂皇,一方面它与现实是对立互补的,因为没有理想,则现实将失去方向;另一方面它由于一个“理”字,好像比较理性,减少了如梦似幻的感受成分.理性使人可以沟通,进而取得共识,可以一起商量如何改善现实.幻想、梦想与理想,这三者不可能完全区分开来,只能就其成分比例来作判断.当我们欣赏大自然时,可以幻想自己是只蝴蝶,但终究少了一点“栩栩如生”的气氛.这样的幻想如果经-常出现,难免干扰日常生活的轨道,从务实变成务空,而幻想也就变成逃避的借口了.梦想的特色在于潜意识的作用,不是你我可以操纵的.像庄周梦蝶,能使庄子在苏醒后,随即思索:是我梦见了蝴蝶?还是现在蝴蝶梦见了我?我与蝴蝶一定有所区分.因此,物我固然有同化的一面,但是身为一个人,还是应该修炼身心,以求展现人的更高意境.从梦中醒来之后,就是为自己设定理想的时候了.理想是对未来的憧憬,提供给现实一个明确的方向,因而也引发了上进的动力.庄子的理想不是要成就治国平天下的大业,而是要唤醒人们追求生命的安顿.不论个人处境如何,逍遥自在不是人类最深的向往吗? 第二讲 如何看待我们的潜能(1)大鲲可以变为大鹏,大鹏一飞可以飞到九万里的高空.这种奇谈怪论,大概只有在神话中才会出现.翻开《庄子》一书,第一篇是《逍遥游》,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别的,正是这么一段故事.庄子的故事似乎有个用意,就是要打破我们一般的想象力,所以他一再强调“不知有几千里”,让人无从跟着去想象经验世界中的鱼或鸟.但是他所说的明明白白是鱼或鸟,除了强调其庞大之外,又转到“变化”上面;并且大鹏还要往南方飞去,这又涉及某种目的了.“大鹏南飞”显然是一则寓言,它所象征的是人类生命具有伟大的变化潜能.庄子如何看待人的生命?人的生命真的可能变化吗?1.大鹏南飞“北海有一条鱼,名字叫鲲.鲲的体型庞大,不知有几千里.它变化为鸟,名字叫鹏.鹏的背部宽阔,不知有几千里.它奋起高飞时,双翅张开有如天边的云朵.这只巨鸟,在海风大作时,就会迁徙到南海去.南海,是一个天然大池.”以上是《逍遥游》开篇第一段文字.先别管鲲是不是鲸鱼,因为再大的鲸鱼也不会有“几千里”那么长.至于鹏,据说最大的是一只翅膀就比一匹马还大,但是要说它“几千里”,想都别想.并且,鱼可以变为鸟,这是在说什么?庄子所说的,是人的潜能,他秉承《老子》二十五章描述的:“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的“大”既可以与天地并列,那么说他几千里也不为过.鱼不能离开水,这表示人的生命在尚未提升转化之前,仍有诸多限制.变为鸟之后,只需要空气,这显然是个进步,自由幅度更大了.当条件成熟,海风大作时,大鹏就要往南方飞了.从北到南,表示距离很远;古人以南方代表光明,所以这个方向也暗示要追求智慧的觉悟.至于怎么起飞,飞行过程又发生什么事,庄子接着引述记载怪异之事的《齐谐》:“这本书上说:‘当大鹏要往南海迁徙时,水面激起三千里波涛,它拍翅盘旋而上,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它是乘着六月刮起的大风而离开的.’野马似的空中游气,四处飞扬的尘埃,都是活动的生物被大风吹拂所造成的.天色苍苍,那是天空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遥远得看不到尽头的结果?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是像这样的情况吧!”大鹏趁着自然条件起飞了,并且一飞就是九万里,因为它“飞到九万里的高空,才算抵达风的上方,然后才可以乘着风力,背靠着青天,开始飞向南方”.“九万里”实在不能当成真实的距离.我们搭乘国际航线的飞机,顶多飞到三万多英尺的高度.若是九万里,早就抵达外太空了.庄子“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用意,是要我们放弃一般的想象力,再随着他去思索更深刻的问题.飞得够高,才可以自由翱翔而不费力气;并且,飞得够高,才可以从天上回顾地球,看出地球原-来与天上一样的美.有距离才有美感,不是如此吗?既然如此,我们在世间若能减少各种欲望与执着,不是更能以审美的心情去观赏周遭发生的一切吗? 第二讲 如何看待我们的潜能(2)2.精神三变庄子以“大鹏南飞”寓言来勉励我们从事修炼功夫,借此展现人类生命的不凡潜能.人的生命最大的特色是有待自己去开发与发展,所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即是此意.如果以为庄子的说法过于虚玄,那么不妨参考19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f.nietzsche,)的观点.尼采写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其中描写查拉-图斯特拉-上山隐居修行,十年之后悟道,一天清晨起来,面对太阳说:“伟大的星球啊!如果没有你照射的这一切,你的光明又有何用?”他的意思是,自己就像太阳一样,拥有无限的智慧之光,但是光明存在的目的,是要照耀大地,使别人可以分享.于是,他下山回到人间,向众人宣讲他的哲理.这本书既不是小说,也不是论述,而是像随笔散文一般,充满了各种寓言.譬如,尼采在这本书中说:人的精神会经-历三种变化,首先是变成骆驼,然后是变成狮子,最后变成了婴儿.所谓骆驼,就是:听别人对你说“你应该如何”,意即你是被动地接受命令去做事.我们小时候,不是凡事都依父母的指示与老师的教导去行动吗?如果完全让我们自由选择,我们反而会有不知所措之感.西方社会近代以来鼓吹自由,但是许多人宁可放弃自由也不愿承受随之而来的责任.由此可见,“被动”是人类生活的初步阶段,并且不是人人都有决心去摆脱这个阶段的.其次,到了狮子阶段,就是你对自己说:“我要如何?”一个人通常到了上大学的年纪,远离父母的视线,教授又标榜培养自主的性格,这时如果觉醒就可能成为狮子,可以由被动走向主动.一个人知道自己“要什么”,代表他的生命有独立性,可以勇敢地负起应尽的责任.勇者难免孤独,还须经-常忍受别人的质疑或嘲讽,就像庄子笔下的大鹏会受到蝉与小鸟的讥笑一样.但是如果无法跨出这一步,生命又有什么价值可言?一生之中只会说“我们”、“大家”,而不能自觉“我”自己所要的是什么,那真是一种浪费啊!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要做个“唯我论者”,好像宇宙是以我为中心在运转.因此,精神还须向上一跃,转化为婴儿.婴儿又代表什么?就是:你现在可以说“我是”.在外语中,“我是”所用的是现在式,意即对于眼前的处境,无论好坏,都可以肯定及接受,并且视之为全新的开始.正如一个婴儿,充满无限的希望,拥有无限的可能性.许多圣哲乐于用婴儿作比喻,像老子期许人们“复归于婴儿”,孟子认为“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耶稣宣称“让小孩子到我面前来,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人在经-历成长的考验之后,还能像婴儿一般单纯,满心喜悦地看待这个世界,这实在是修行的最高境界.婴儿对于父母完全依赖,有如人对道的无比信心;由于道无所不在,所以婴儿的有待转变为无待,他不必等待条件成熟才去做任何事,因为他原-本并没有任何事是“非做不可的”.爱怎么做,就怎么做;该停下自然就停下,这不是像大鹏到了九万里的高空,不费力气就顺风而行一样吗?婴儿没有“目的”要去完成,所以生命的每一刹那都是目的,于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欢乐的情绪,由此使得存在即是喜悦.尼采所谓的“精神三变”,是对所有的人所做的期盼,但是真能如此依序转变的,永远是少数.同样的,在庄子笔下,能由鲲变鹏,再往上高飞的也是极少数.这种艰难的挑战所带来的成果是丰富的,值得我们一试. 第二讲 如何看待我们的潜能(3)3.人生方向在“大鹏南飞”寓言中,庄子提到一些小东西对大鹏的讥讽,正好可以反映凡人如何看待像庄子这样的哲学家.庄子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同时也很清楚别人会如何嘲笑他:蝉与小鸟讥笑大鹏说:“我们一纵身就飞起来,碰到榆树、枋树就停下来,有时飞不高,落在地上也就是了.何必要升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去呢?”水泽边的麻雀讥笑大鹏说:“他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跃就飞起来,不到几丈高就落下,在蓬蒿草丛中翱翔,这也是飞行的绝技啊!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一般人很早就不得不面对现实,接受命运的摆布,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j.j.rousseau,)所云:“人类生而自由,但到处都是枷锁.”最大的枷锁是世间相对的价值观,认定人生的目标不外乎长寿、财富、官位与声名等等,忽略了自我提升转化才是我们的正确选择.何必飞得那么高呢?意思正是:何必对世俗价值摆出清高的姿态?何必向往崇高的理想?何必坚持自我超越的道路?我们这些小东西(庄子用“虫”来描写)也懂得飞行的绝技啊!要飞到处可以飞,何必升到九万里,再往南方飞去呢?在古人的观念中,南方是代表太阳的光明地区.《易经-》上说“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是说他面向南方,可以光明正大治理百姓.就一般的鸟来说,南方或北方未必有什么特定含意,如“螳螂捕蝉”中的怪鹊,是从南方飞来的;又如庄子告诉惠施的“g”比喻,也说是由南海飞向北海的.但是在“大鹏南飞”寓言中,既然先谈到由鲲变鹏,又谈到大鹏高飞,那么它“飞向南方”自然引人深思了.人的生命必须先求减少物质上的束缚,再逐渐化解精神上的束缚,才有可能高飞远引.这时若无特定的方向,前面各项修炼步骤就可能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谓“方向”,可以理解为精神的家乡.一个人生于何时,成长于何处,并非自己所能决定;他对自己的家庭背景、受教育过程、所交往的朋友、所加入的行业,也有相当大的不由自主的成分.他唯一可以自由选择的,是自己的精神家园.人生不能没有方向,这方向最好是精神上的追求,并得益于古人智慧的滋养.找到了这样的方向,人生就会焕发出惊人的光彩.在庄子看来,只有老子可以称为“古之博大真人”.他自己呢?当然更有一番妙境:“思想充实而难以穷究,在上与造物者同游,在下与超脱生死、忘怀始终的人做朋友.”这是一种幻觉吗?或者,这是人类精神所能抵达的至美之境? 第三讲 开放我们的胸怀要从多远的距离,才能把地球看成一颗小乒乓球,进而把中国看成一粒米呢?答案自然是外太空了,并且这个距离还远在月亮之外.年轻时听方东美先生上课,他在谈到庄子时,总是再三强调庄子是太空人,若非如此,又怎能表现这种不凡的见识呢?当然,庄子不可能真是宇航员,他所运用的是卓越的想象力.当我们仰望夜空,看到天边一颗星星在闪烁时,是否也能从星星的角度回顾我们所在的地球,然后发现地球在宇宙里面其实并不大?若是如此,我们又何必过于在意自己在世间拥有多少东西呢?给你整个地球吧,那只不过是一颗乒乓球而已.庄子是怎么得出这样的结论的?他的思索过程应该会带给我们不少启发.1.太仓(tí)米这是《庄子?秋水》里的故事:秋天的雨水随着季节来临,千百条溪流一起注入黄河,河面水流顿时宽阔起来,使两岸及沙洲之间远远望去,连对面是牛是马都无法分辨.于是黄河之神河伯得意洋洋,以为天下所有的美好全在自己身上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而行,到了北海,朝东边看过去,却看不到水的尽头.这时河伯才改变原-先得意的脸色,望着海洋,对北海之神海若感叹说:“俗话说:听了一些道理就以为没人比得上自己.这就是在说我了.而且我曾经-听人鄙薄孔子的见识而轻视伯夷的义行,起初我不相信;现在总算目睹了你的难以穷尽的广大,我要是不到你这里来就糟了,将永远被有道之士看笑话了.”在上述寓言中,河伯原-先的得意是可以理解的,连古人二点零的视力都看不清彼岸站着的是牛还是马,谁-曾见过内陆有这么大的河呢?等到他面对海若时,发现大海连对岸都看不见,立即觉悟自己其实非常渺小,于是改变态度向海若坦承自己的幼稚无知.河伯的表现已经-值得肯定了.他在推崇海若的广大时,联想到孔子与伯夷,认为自己应该同时化解世俗对知识与行为的判断.谁-的学问好,谁-的德行高,这些都是相对的标准所形成的判断,正如有了河岸才可衡量河的宽度.若是一望无际,又何从斤斤计较谁-优谁-劣?河伯接受现实,认为海若才称得上大.海若会不会像河伯一样自鸣得意呢?他说:“井底之蛙不可以同它谈海,因为它受到空间的拘束;夏天的虫不可以同它谈冰,因为它受到时间的限制;褊狭之士不可以同他谈道,因为他受到礼俗的束缚.现在你离开河流看到了大海,总算知道自己的丑陋,这才可以同你谈谈大道的条理啊!”世间有多少人可以摆脱“井蛙、夏虫、曲士”的处境呢?海若最可贵的一点,就是明白自己也是渺小的存在.所以,从这一段话开始,他无异于庄子的化身,讲出许多大道理.关键的语句出现了.海若说:“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小石头、小树木存在于大山之中.这么渺小的存在,又怎么会以为自己了不起!这样算起来,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是像蚂蚁洞存在于大湖泊中吗?中国存在于四海之内,不是像小米粒存在于大谷仓里吗?”“太仓米”的典故就出于此处.当时庄子所说的“太仓”还只是指“四海”而言,若是真的摆在宇宙中来看,整个地球也不过是个小黑点啊!后续讨论越来越深刻.譬如,既然如此,我能否就此分辨大与小?不能,因为大之外还有更大,小之内还有更小,这两个方向都是无穷的,所以无从作任何判断.大与小是相对的,更重要的是,对于一物贵贱的评价也是相对的.大小可以就外貌作浅显而粗疏的判断,虽然这种判断不精确,还不失为有些用处.譬如你要载运货物,必须知道大船可以在黄河上航行,而不能在小溪中前进.至于贵贱的评估,则复杂多了.庄子说:“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花若可以说话,会肯定自己最美;但是小草会觉得自己丑吗?大树会觉得自己色彩单调吗?白云会认为自己没有恒性吗?推而至于动物世界,再到人类的众多族群、众多社团,试问哪一个不是“以自己为贵而互相贱视”?在此,庄子提出《秋水》一文的核心观念,也是道家的主要思想:“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从道的立场来看,万物没有贵贱之分.这种“一往平等”的观点,使万物可以安分知足,而悟道者也不妨由此欣赏万物自身的美妙了. 第三讲 开放我们的胸怀(2)2.物无贵贱美国作家梭罗(h.d.thoreau,)写过《瓦尔登湖》一书,描写他独自一人在湖边住了两年两个月的心得.作为哈佛大学哲学系的毕业生,他想按照智慧的启示,过一种简单、独立、大方、自在的生活.一个人想活下去,所需要的并不多;但是想活得有意义,就须仔细琢磨了.他说:“人在泥土里生了根,之后为什么不能向天空伸展呢?”只要活得下去,就应该提升心智与精神,向上仰望,寻求更高的觉悟.梭罗独居于湖畔,自然受到附近农民的注意.有时候他去农庄买些物品,别人难免表示关心,问他说:“你一人住在那儿,一定很寂寞,想要与人们接近一下吧?特别是遇到下雨的白天或夜晚.”梭罗说他这时只想这样回答:“我们居住的整个地球,在宇宙中不过是个黑点.你想象一下,它上面两个相隔最远的人,又能距离多远呢?为什么我会觉得寂寞?”谈到这里,我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庄子“太仓米”的比喻.事实上,庄子不但认为中国在四海之内,像是一粒米;他后来又说:“天地就像一粒米.”梭罗又引申出什么观点呢?先说“寂寞”吧.他说:“使一个人与人群隔开而感到寂寞的,是怎样的一种空间呢?我已经-发现了,无论两条腿怎样努力,也不能使两个心灵更为接近.”如果两个人观念不同或缺乏默契,那么就算同处一室天天见面,也无助于化解寂寞啊!其次,我们何不回归大自然,就一切生命的原-来面貌加以欣赏呢?当你发现天地像一粒米那么小,那么同处于这粒米上面的万物又何必再分什么贵贱高低或美丑好坏呢?梭罗全书最精彩的地方即是他对小生物的赞美.他说:“野公鸡在树上啼叫,嘹亮而尖锐的声音,数里之外都能听到,大地为之震荡.这可以使全国都警戒起来.……-它永远健康,嗓子永远嘹亮,精神从未懈怠过.”“黄昏中,远方的地平线上有些牛在叫,声音传到林中听起来很甜美,旋律也优雅,起先我以为是游唱诗人的歌喉……-说到最后,都是大自然的声音啊!”“一只赤松鼠跑向雪地,像一张叶子似的给风溜溜地吹过来了;一忽儿它向这个方向跑了几步……-一忽儿它向那个方向跑了几步,但每一次总不超出半竿之遥;接着突然间做了一个滑稽的表情停了步,翻了一个优雅的跟斗,仿佛全宇宙的眼睛都在看着它──因为一只松鼠的行动,即使在森-林最深最寂寞的地方,也像舞女一样,似乎总是有着观众在场的.”再看这一段:“有一次一只麻雀,在我锄地园圃中之时,飞到我肩上来停落.当时我觉得,我可以佩戴任何肩章,却都比不上这一次的光荣.”梭罗由于敞开了心胸,不再从人的狭隘观点去看待万物,所以发现了每一样东西的妙趣.那么,梭罗对于人类本身又有何种评价呢?他之所以独居湖边,就是想要看看自己能否只靠最少的资源生活下去,同时也显示了他对于当时一般社会风气的厌恶,于是离他最近的邻居也在一英里之外.他说:“唯有站在甘贫乐苦这有利的地位上,我们才能成为无私的、聪明的观察者,可以观察人生.在奢侈生活中,无论农业、商业、文学或艺术的果实,都是多余的.”“近来哲学教授满天飞,哲学家却一个也没有.”当庄子借海若之口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时,他所想的除了万物没有贵贱之分以外,也包括对人类社会的各种价值观要作同情的理解,所以他会说,尧与桀都肯定自己而否定对方.换言之,道家连这一点也要超越,这其中应该还有不少值得深究的地方. 第三讲 开放我们的胸怀(3)3.敞开胸怀学习庄子思想,必须要像佛学里的“上下双回向”一样,先往上超升,摆脱物质欲望、世间名利、价值观念的束缚;然后往下回到现实生活,在各种处境中怡然自得.如果只知上回向,看到世间的烦恼与痛苦就避之惟恐不及,那就无异于消极的遁世主义,终身隐居山上,当然也不必留下任何著作了.庄子的可贵,在于他能向上也能向下,言行表现与人无争也无怨,内心却不受任何拘限,可以随遇而安.在西方可以找到类似的例子.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非常推崇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b.spinoza,),说他“生活简朴,思想高贵”.斯宾诺莎成名之后,德国海德堡大学致函聘请他担任讲座教授,他想了一会儿,说:“我现在的生活已经-不错了,为什么要改变它呢?”委婉拒绝了邀请.《秋水》篇在说明“物无贵贱”之后,进而指出,万物不是真的没有贵贱之分,而是要依时机而定,这在人间特别明显.譬如:“尧与舜因为禅让而传承帝位,燕王哙与子之却因为禅让而导致亡国;商汤、周武王靠争夺而称王,楚国白公却因争夺而死亡.由此看来,争夺与禅让的礼制,尧与桀的所为,是贵是贱要靠时机,不可一成不变.”世间的情况确实如此,不能变通无异于自绝生路.判断如何变通,则需要丰富的知识,再加上超然的觉悟,不然即使知道该怎么做,也未必做得到.再进一步观察万物,会发现一物之“贵贱”要依“器用、技能、本性”而定.譬如:“栋梁可以冲撞城门,却不可以堵塞小洞,这是因为器用不同.”“骐骥骅骝这样的良马可以一日奔驰千里,但是捕捉老鼠的本事不如野猫与黄鼠狼,这是因为技能不同.”“猫头鹰晚上能抓跳蚤,看清毫毛,但是大白天张着眼睛也看不到山丘,这是因为本性不同.”这段话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上,也有一些启发.譬如,我们可以调整上述三个条件的顺序,在培养青少年时,先考虑:一、他天生的“本性”适合从事何种专业的学习?二、他习得的“技能”可以在什么行业得到发挥的机会?三、他具备的“器用”可以在什么地方施展开来?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但问题在于,先须了解自己的才是什么,而且这种才可以用在何处.所以说,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比找到一个别人羡慕的工作更为重要.海若回答河伯的一系列提问,其中也谈到了“道有什么可贵的呢”这个问题.这等于直指核心,要庄子掀开道家的底牌了.这无异于在问:既然万物没有贵贱之分,人间的作为也没有客观的标准,那么我们一般人学不学道家,或者懂不懂“道”,又有什么差别呢?答案是:“了解道的人,必须通达条理;通达条理的人,必定明白权宜;明白权宜的人,不会因为外物而伤害自己.保存至高天赋的人,火不能烧伤他,水不能淹没他,严寒酷暑不能损伤他,飞禽走兽不能侵害他.这不是说他敢于接近这些东西,而是说他能够明察安危,善处祸福,谨慎进退,因此什么也不能伤害他.”结论是:“自然存于内心,人为表现在外,天赋就要立于自然之中.了解人的行动是本于自然而处于天赋之中,就可以在进退时屈伸自如,回归根本而体悟源头了.”因此,从“太仓米”的比喻,到“物无贵贱”的观点,并不是要我们消极无为或者放弃职责,而是希望我们要有开放的胸怀,不要心存偏见,执着于特定的观念,妄加分辨大小与贵贱,因而为自己也为别人带来困扰与痛苦.《秋水》是《庄子》全书非常重要的一篇,其中河伯向海若请教的问题,可谓层层深入,直探道家的根本立场.此篇结尾则是庄子与惠施有关“鱼快乐吗”的著名辩论,我们将在后面仔细讨论这一问题. 第四讲 要有整体眼光(1)有些今天流行的成语或俗语,早就脱离它最初的意义了.譬如,现在一般人所说的“八卦”,是指没有什么根据或者有根据而尚未证实的小道消息;但是原-本的“八卦”是指《易经-》的基本象征及其原-理,含意深刻并且代表古人的高明智慧.这种脱离原-意的情况还有不少,“朝三暮四”就是一个例子.这个成语在古代典籍中不止一次出现,但是以《庄子》书中最广为人知.现在说某人“朝三暮四”,等于批评他没有恒心,见异思迁,说话不守信,是个不可靠的人,但是,庄子的原-意却是另一回事.那么,《庄子》中的“朝三暮四”是什么意思呢?对我们现代人又能有什么启发呢?1.朝三暮四这是《庄子?齐物论》里的故事:有一个养猴子的人用栗子喂猴子,说:“早上三升,晚上四升.”猴子听了都很生气.他改口说:“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听了都很高兴.名与实都没有改变,而应用之时可以左右猴子的喜怒-,这也是顺着状况去做啊!乍看之下,这段文字似乎在表现猴子的愚笨,不知道三加四等于七,四加三也等于七;同时,猴子的喜怒-反应太快,容易受人摆弄.实际上,既然是寓言,就往往用来比喻人间的情况.譬如,有些人少年得志,另外一些人大器晚成,前者可以看作“朝四暮三”,年轻时得意洋洋,喜上眉梢;后者则可以看作“朝三暮四”,要苦撑到中年以后才有机会施展才华,年轻时却又累又怨的.现在,庄子的意思是,何不把人生看成一个整体呢?就像猴子一天的食物,先取三升或四升,最后总和都是七,根本没有任何差别,何必为此闹什么情绪呢?这篇寓言的内容并不单纯,庄子在这里是想化解一切差异,看出万物相通的奥秘.他说:“因此之故,像树枝与屋梁,丑人与西施,以及各种夸大、反常、诡异、奇特的现象,从‘道’看来都是相通为一体的.有所分解,就有所生成;有所生成,就有所毁灭.所以万物没有生成与毁灭,还会再度相通为一体的.只有明理的人知道万物相通为一体,因此不再争论而寄托于平庸的道理上.”他接着说:“平庸,就是平常日用的;平常日用的,就是世间通行的;世间通行的,就是把握住关键的.能到把握关键的地步,就接近道了.这正是顺着状况去做,达到此一阶段而不知其中缘故,就叫做‘道’.人们费尽心思去追求一体,却不知万物本来就是相同的.这就叫做‘朝三’.”下面接着出现的,就是刚才那段“朝三暮四”的故事了.由此可知,庄子所要揭示的是“万物在道之中相通为一体”的观点.我们现在常说“平常心是道”,一般人会以为这是佛教中劝人不要执着,应以平常心面对自己的遭遇;事实上,《庄子》一书早已揭示过这个道理了.我们学习道家,必须了解这个学派为什么要提“道”这个概念.简单说来,就是要为变迁无已的宇宙与人类生命,找到一个起源与归宿.如果没有“道”,则眼前万物不是有如过眼云烟,最后全属幻象吗?人类的一切努力与愿望,不是自欺欺人的?-局吗?为了化解这种虚无主义的危机,只有肯定“道”才有出路.在肯定“道”是万物的起源与归宿时,万物也因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万物如此,人类是万物之一,自然也是如此;人类如此,个人呢?就个人的一生而言,也不妨视之为一个整体,只是这个整体由于“当局者迷”的缘故,常在“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之间计较,因而生出各种复杂而恼人的情绪.情绪的力量很大.现代人除了关心智商之外,也在认真面对情商的问题了. 第四讲 要有整体眼光(2)2.情绪智商庄子在“朝三暮四”寓言中,以猴子的反应来提醒我们,不要因为忽略整体而陷入喜怒-不由自己的困境.由此看来,庄子还算是乐观的,认为如果正确使用理性,就可以避开情绪的干扰.类似的乐观态度,在哲学家斯宾诺莎的书中可以见到.他说:“不要哭,不要笑,要理解.”一个人对自己的遭遇,常常是得意时开怀大笑,失意时低头啜泣.这样难免陷入哭笑不得的窘境,原-因在于未能明白:得意与失意,其实是一连串因果关系所形成的.譬如,一个学生日夜不停地用功读书,有时累得睡着了,醒来时眼中还有泪珠;当他考上理想的大学时,连做梦都会带着微笑.请问这是怎么回事?是他先前受到诅咒,而后来蒙受神佑,以致他必须先哭后笑吗?或者,这一切其实都是环环相扣的因果所形成的?斯宾诺莎认为:人们以为自己在自由选择,而事实上,只要澄清因果关系,就必须承认,所有的一切都在一个大的罗网之中.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七十三章)我们平常念到这句话,心中所想的都是做坏事的人休想逃得过法网.事实上,老子这句话带有普遍意义,“天网”是指整个大自然或宇宙万物所形成的“天罗地网”,在其间没有任何事情是没有理由或莫名其妙而发生的.我们往往因为找不到理由就说某件事情是偶然的,正如遇到挫折时,往往认为是命运或鬼神捉弄.据《情绪智商》一书的作者所引述,16世纪荷兰人文学者伊拉-斯谟(d.erasmus,)认为感性的力量远大于理性.他说:“朱比特(罗马人所信奉的天神)赋与人们的激情远胜于理性,比例大约是二十四比一.他发明了两大暴君(愤怒-与欲望)与单枪匹马的理性相抗衡.当然,双拳-难敌四掌,凡夫俗子的生活就是最佳见证.势单力薄的理性声嘶力竭地一再鼓吹美德的药方;愤怒-与欲望却大肆诅咒,愈来愈嚣张跋扈,到最后天神也无可奈何,只好弃械投降.”情绪的力量是否真的比理性大了二十四倍?这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这样的问题恐怕不会有让人满意的答案.但无可否认的是,要想充分发挥理性的作用,确实必须经-过严格的自我修炼.我们说庄子与斯宾诺莎是乐观的,并不是说他们天真地以为人的理性胜过情绪,而是说他们认为人们有希望借助“理性”的了解,而减轻、化解或主导情绪的反应.至于如何做到这一步,则方法大致相同,就是要从“整体”来看待自己的处境.这个整体也包括时间在内,也就是说,把过去、现在、未来看成一个整体.这样一来,离“永恒”也不远了.因此,斯宾诺莎提醒我们,要从“永恒”的角度来看待万物.譬如,一个人在一生之中难免会有得失与成败,如果从“永恒”来看,不是可以淡-然处之吗?“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种话听来有些伤感,但也不离事实真相啊!庄子以乐观取代伤感,因为他更重视“整体”,而这个整体即是“道”.现代人想要提升自己的情商,不妨从西方学者的著作入手,其中有各种个案的分析与数据的统计,也有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但是,若想真正超越情绪给人带来的烦恼,最好的办法还是学习庄子,从他的“朝三暮四”寓言着手,试着了解人生的起伏变化其实有如大海上的波涛激荡,表面热闹汹涌,底下却沉静安稳,而最后依然都在一个大海之中. 第四讲 要有整体眼光(3)3.整体眼光当我们心中明白“整体”是怎么回事,情绪就不会造成太多干扰.譬如,在遇到全球金融风暴的危机时,许多人的股票都跌了,因而产生懊恼、自责、悔恨、愤怒-等负面情绪.这时如果能以十年作为一个整体,就不必担心,因为很可能不需十年一切都将恢复欣欣向荣的美景.但是这样的美景会持续多久呢?不论有多久,隔些日子一定又会往下落的.股票市场如此,人生又何尝不然?若是仅仅随外在的形势而喜怒-哀乐,人生不是只剩下情绪反应,整天不是哭就是笑了?以十年为整体,已经-可以化除这样的困境了,如果以一生为整体,所要考虑的是什么?有些话虽然通俗,但颇有理趣,如“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八个字,难道不能让我们觉悟吗?何况还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种近似阿q的想法,可以让我们释怀呢!在《寓言》篇中,庄子以曾参为例,提醒我们心中不要有牵挂.这当然是庄子自己编的故事了:曾子第二次做官时,心境又起了变化.他说:“我先前做官时可以奉养双亲,只有三釜的俸禄而心里很快乐;后来做官时,有三千钟的俸禄而不及奉养双亲,我心里很难过.”别的弟子请教孔子说:“像曾参这样,可以说心中没有牵挂着利禄吧?”孔子说:“已经-有所牵挂了.如果是无所牵挂的人,哪里会有哀伤呢?他看待三釜、三千钟,有如看到鸟雀、蚊虻从眼前飞过去一样.”这段故事并非真事,孔子过世时,曾参才二十七岁,即使曾做过小官,也不可能后来做了大官而俸禄多了一万倍.当然,这里的孔子无异于代表道家在发表高见.曾参以孝顺知名,而孝顺以诚心为主,不必考虑自己待遇多少或以何种方式奉养父母.道家没有理由反对像孝顺这种出于自然本性的情感要求,他们担心的是“有所牵挂”.人有牵挂,则难以摆脱情绪的控制.曾参的牵挂是,自己的俸禄无法用来奉养父母.他的孝心让人感动,却未能理解在孝顺父母时,俸禄根本不是重点.这一点将来在谈到庄子的孝顺观念时,会有较详细的说明.我们特别欣赏庄子的是,他认为三釜或三千钟有如“鸟雀、蚊虻从眼前飞过去一样”,对一个悟道的人不会造成任何差别.因为这些是“量”方面的多与少,原-本不应影响到“质”的高与低.就“质”而言,除了内心的真情之外,就是要理解一切都在“道”之中形成一个整体.所谓“有真情而无情绪”,还需再作分辨.在《德充符》篇中庄子与惠施谈及“无情”的问题时说:“我所谓的无情,是说人不要让好恶之情伤害到自己的天性,就是要经-常顺应自己如此的状态,而不要刻意去养生.”人的天性要求孝顺,就顺着它去孝顺.所谓“刻意去养生”,就是存着牵挂之心去特别做到某一件事.一旦出现“刻意”,就会带来情绪上的压力,做到了当然喜悦,没做到难免生气.这中间分寸的拿捏并不容易,所以庄子会认为连曾参都尚未达到他所要求的标准.人生修炼的目的在于智慧方面的觉悟,以及行为方面的改变.作为普通人,我们不可能只看到永恒而不看现实的情况,我们要学习的是,在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时,要有长远完整的眼光,避免被一时一地的状况所局限.即使真的像庄子一样,一辈子都遭时不遇,有志未伸,何妨趁此机缘领悟道家奥妙的见解呢?世人眼中的不幸,在道家看来可能是一大幸事呢! 第五讲 获得游刃有余的人生(1)庖(páo)丁是厨房的工人,他所负责的是杀牛.杀牛这种血淋淋的场面有什么好谈的?一般人避之惟恐不及.儒家的孟子说过“见牛未见羊”的名言,齐宣王看到被人牵去宰杀的牛恐惧发抖,便下令放牛一条生路,再用羊来代替.孟子提醒他,羊也会害怕发抖而让人不忍心,那么何不进而可怜那些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呢?孟子还由此论断“君子远庖厨”,最好少看这些杀生的事.庄子的风格大不相同.对于真实的情况,我们不宜表现主观的好恶,而只应作客观的理解.理解之后,说不定还可以欣赏呢!他的欣赏不只局限于审美意境,还显示了养生的道理.1.庖丁解牛这是《庄子?养生主》里的故事,内容较长,开头是这么说的:庖丁为文惠君宰牛,他手所接触的,肩所依靠的,脚所踩踏的,膝所抵住的,无不哗哗作响;刀插进去,则霍霍有声,无不切中音律.既配合《桑林》舞曲,又吻合《经-首》乐章.文惠君说:“啊!好极了!技术怎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呢?”庖丁杀牛的肢体动作有如表演一出舞蹈,他杀牛所发出的声音无异于演奏一曲乐章.这是我们难以想象的画-面.文惠君看得目瞪口呆,对这样的技术不禁发出赞叹.接着一大段话是庖丁叙述自己的心得.他依次说明自己的练习过程与操作技巧,以及完工之后的满意状态.先以练习过程来说.庖丁听到文惠君的称赞,就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道,已经-超过技术的层次了.我最初宰牛时,所见到的是一整只牛;三年之后,就不曾见到完整的牛了.以现在的情况而言,我是以心神去接触牛,而不是用眼睛去看牛.感官作用停止而心神充分运作.依照牛自然的生理结构,劈开筋肉的间隙,导向骨节的空隙,顺着牛本来的构造下刀.连经-脉相连、骨肉相接的地方都没有碰到,何况是大骨头呢?”庖丁经-过三年的练习,在观察牛时,用心神代替感官,就像今天的x光透视机一样,可以直接照出牛的骨架,下刀时自然有其分寸.虽然每一只牛的外表体型差异很大,但只要是牛,都有类似的结构.这段话中最关键的两个语词是“依乎天理”与“因其固然”.“天理”是自然的条理,“固然”是本来的样子.“天理”是普遍的,只要是牛就都一样;“固然”则是就眼前这只牛的特殊性而言.两者搭配起来,庖丁就可以举重若轻,使技术提升为艺术.接着,谈到操作技巧,庖丁说:“好厨师每年换一把刀,因为是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每月换一把刀,因为是用刀砍骨头.如今我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宰杀过数千头牛,而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牛的骨节之间有空隙,而我的刀刃薄得没有什么厚度;以没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空隙的骨节,自然宽绰而有活动的余地了.所以用了十九年,刀刃还像新磨过的一样.”这里出现一个成语,就是“游刃有余”.听起来轻松自在,看起来颇有美感,一个人有充分的准备与足够的能力,做起事来不正是如此吗?庖丁临事一点都不草率,他补充说:“虽然如此,每当遇到筋骨交错的部分,我知道不好处理,都会特别小心谨慎,目光集中,举止缓慢,然后稍一动刀,牛的肢体就分裂开来,像泥土一样散落地上.”庖丁对自己的技艺显然很是满意,他继续说:“我提刀站立,环顾四周,意态从容而志得意满,然后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在《庄子》中,描写一个人得意的神情,大概没有超过“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在《田子方》篇中,庄子描写孙叔敖在楚国担任宰相,三上三下都能泰然自若,也使用过类似的笔法,说他“方将踌躇,方将四顾”(我正在踌躇得意,我正在环顾四周).两相对照,庖丁比起孙叔敖这位宰相,还多了“满志”二字.庄子心中并无名利权位的执着,而是专就个人能否安于当下,活出生命精彩而论.文惠君感叹说:“好啊!我听了厨师这一番话,懂得养生的道理了.”什么道理呢?在善待自己的生命时,切忌刻意修炼,把握八个字就可以了: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自然的条理与本来的状态,都明白了,也都顺从了,养生何难之有?何止是养生,人还可以进而志得意满呢! 第五讲 获得游刃有余的人生(2)2.游刃有余世间许多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律,只有了解这些规律,才可以省去无谓的烦恼,在应对时表现出从容的风度.这个道理不但成年人可以领悟,聪明而肯动脑筋的小朋友也可以明白.《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载魏晋时代名人轶事的著作,其中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王戎七岁时,有一天和许多小孩在一起游戏.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小伙伴们都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他回答说:“树长在路边,却结了许多李子,那一定是苦的.”那人摘了一颗来尝,果然是苦的.这就是“道旁多苦李”的典故.王戎的想法是:如果这些李子是甜的,应该早被别人摘光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阿拉-伯诗人纪伯伦(kahlil gibran,)说过一个类似的故事:有个人种了石榴树,到了秋收季节,摘了一盘石榴放在家门外,挂着“免费,欢迎-自取”的牌子.但是没有一个过路人停下脚步取走石榴.第二年秋天来临时,他换上另一面牌子,写着:“上等石榴,有意购买请付高价.”结果附近的人争先恐后来向他买石榴.这是根据人的一般心理所作的调整.再说一个王戎的故事,也是他七岁时候的事.官府捕到一只老虎,拔掉虎牙切去虎爪之后,关在宣武场中让百姓观赏,像是今日的动物园.王戎也跟着大人去开开眼界.老虎找个机会攀上栅栏大吼一声,有如平地生雷,围观的人纷纷闪躲摔倒,只有王戎静静站着,没有丝毫恐惧的表情.他早已养成事事推理的习惯,清楚地知道老虎不可能跳出栅栏,不然早就扬长而去了.谈到游刃有余的例子,或许谢安更为接近.淝水之战中,前秦苻(fú)坚调集九十万大军进攻东晋,声势之大号称“投鞭足以断流”.东晋宰相谢安身为总指挥,下令弟弟谢石与侄子谢玄带兵ó-战.有一天,谢安与客人在家下棋,谢玄从战场派人送信来.他看完信,默不作声,继续慢慢地下棋.客人心中着急,问他战事胜负如何,他轻描淡-写地说:“小孩子们大败敌军.”神情举止与平常没有什么不同.胸有成竹是谢安得以从容的条件,就像庄子笔下的庖丁一样,看清楚敌我双方的形势,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不过,谢安在那一时刻内心实在充满了喜悦,只是在客人面前强自掩饰罢了.客人走后,他回内室去,连木屐的屐齿在门槛上磕断了都没有察觉.《晋书?谢安传》说他“矫情镇物如此”,可见他是多么在意这场战争的胜负了.人非圣贤,孰能无情?庄子笔下的庖丁不是也在解牛之后踌躇满志吗?差别在于:庖丁并不考虑别人对他风度的评价,而是纯粹展现了完成任务之后的畅快心情.谢安则十分在意别人的观察与品评,又压制不住心中的欢喜冲动,以致木屐齿断了都不知道.谢安以淝水之战名扬天下,他的智谋可以战胜强敌,但未必能够用来养生.庖丁则不同.他每一次解牛都可以孕生满意的情绪,因此他的快乐是日久天长的,是源源不绝的,是与工作相伴而来的.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三十三章)“智”使人像王戎、谢安一样,“明”使人像庖丁一样.庖丁有自知之明,也能自得其乐,由此方有可能体悟“养生”的道理,让生命安顿于每一个当下. 第五讲 获得游刃有余的人生(3)3.顺应自然我们对“天理”一词觉得熟悉,大概是因为宋明时代的理学家说过“存天理,去人欲”的话.他们认为天理是天所赋予人的良知,纯然至善;人欲则是一切错误与罪恶的缘由.因此,若想修养成为君子,进而成贤成圣,就须把握这六字箴言.这种想法不切实际.试问,有谁-可能完全去除人欲?真的去除之后,他还是个人吗?孔子是儒家的始祖,他主张君子有三戒,要根据年龄及血气的状况而依次戒惕“色、斗、得”这些毛病.戒惕与去除不同,因为血气随身体而生,只可戒而不可去.用什么来戒呢?用“矩”,包括法律与礼仪等社会规范.孔子描述自己修行心得时,最后一个阶段正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换句话说,孔子并未“去人欲”,而是以礼仪规范来调节人欲.因此,比较合理的做法是:d-调天理与人欲,再以天理来指导人欲,如此即可大功告成.现在我们读到庄子“庖丁解牛”的寓言,发现宋明学者津津乐道的“天理”一词原-来出于庄子的手笔.它的原-意与道德无关,更不是后代学者所说的意思,而是非常单纯的,就是指自然的条理.用在解牛上面,即是“牛的自然生理结构”.这是由经-验与观察所归纳的认知心得.只要是牛,无不具此“天理”,所以解牛时要“依乎天理”.文惠君由此领悟养生的方法,就是要按照人的自然的生理结构,顺着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配合山川地理的特定条件,再随着年龄由幼而老去安排生活.众人如何,我也如何,不可产生任何过度的意念.既然属于“人”这一类生物,就让自己活完自然的寿命,不必卷入身外之物的复杂状况,也不必幻想长生不老或羽化成仙.除了“依乎天理”之外,还有“因其固然”,也是养生所不可忽略的.所谓“固然”,是指一物本来的样子.用在解牛上面,就是指“这一只”牛本来的构造状态.天下没有两只牛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庖丁才需要在解牛时“特别小心谨慎,目光集中,举止缓慢”.如果牛只有普遍性,庖丁何必如此专注?正因为牛还有特殊性,所以每一次挑战都是唯一而不可重复的,否则庖丁又何必在解牛之后那么得意?从工匠来说,他可以做出工艺品,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成品.但是,真正的国宝级艺术品是不可复制的,往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可能做成一件.现在,庖丁做到“因其固然”,所以每天都处于创作的喜悦中.从养生来说,对众人有效的方法,如运动、健身、按时作息、服用补品、打拳-、练气功等等,对你我未必有效.只要用心了解自己的状况,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最好的老师,也可以成为自己最好的医师,“久病成良医”不是大家熟悉的俗话吗?关于道家的养生观,老子说过“长生久视”(《老子》五十九章),但还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长生不老,而是悟道而不离根源,以达到平静安详,享受自然的寿命.庄子则使用“安其天年”一语,“天年”正是指自然的寿命,它不会因为沉迷于世间利益而提早结束,也不会因为刻意养生而延长.不论是沉迷还是刻意,只要有所执着,就会产生得失之心,这样即使多活几年又有什么好开心的呢?值得留意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固然”,那么除非为了健康的理由,我们又何必去妄图改变呢?而所谓“健康的理由”,是今日医学为人们带来的福祉.真正是福祉吗?或者它也隐藏了更大的危机?在计较功过时,恐怕难以求得共识.因此,庄子谈养生,不只是单纯的顺其自然,还须具备x光的透视智慧,明白天理与固然,再谨慎走好每一步.不然,又怎能游刃有余?第六讲 执着与超越(1)不少朋友看过杂技表演,在连连惊叹与掌声中,演员在空中叠罗汉,走钢丝,手上转盘还旋个不停.他们不靠道具,不用魔术师那种障眼法,而是全凭手脚操练的真实功夫.子夏是孔子的学生,他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子张》)意思是说,就是一般的技艺,也必定有它值得欣赏的地方;不过,长期专注于此,恐怕会陷于执着的困境,所以君子不去碰它.这可以代表儒家的立场.然而,庄子却不这么认为.他偏偏让孔子成为他书里的人物,去赞叹一位技巧高超的粘蝉老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1.承蜩(tiáo)丈人这是《庄子?达生》里的故事:孔子到楚国去,经-过一片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在粘蝉,容易得像捡东西一样.孔子说:“您的技巧真高明啊,有什么诀窍吗?”老人说:“我有诀窍.我在竹竿上放两颗弹丸,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不会掉下来,这样去粘蝉就很少失手了;如果练到放三个弹丸也掉不下来,那么粘蝉失误的概率也就是十分之一了;如果再继续练习到放五个弹丸也掉不下来,粘蝉就好像捡东西一样了.我站稳身体,好像直立的枯树干;我举起手臂,如同枯树上的枯枝.天地虽大,万物虽多,我所察觉的只有蝉翼.我不会想东想西,连万物都不能用来交换蝉翼,这样怎么会粘不到蝉呢?”孔子回头对弟子说:“用心专一而不分散,表现出来有如神明的作为.说的就是这位驼背老人啊!”孔子经-常出现在庄子的笔下,这是庄子的“重言”手法,即借重古人来说话,让人们读起来更感到兴味盎然.这个故事是庄子虚构的,但是其中的孔子不改好学本色,希望知道粘蝉的老人有何诀窍.老人的回答分为两段.首先他得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这代表下功夫的阶段.这种功夫不太容易理解.我小时候住在乡下,每逢暑假常常约了同学去粘蝉.蝉的叫声有如“知了”,树林中到处都是蝉鸣,道尽了夏天的热闹与喧嚣.我们使用的工具是长竹竿,一天能捉上十几只就不错了.假如我那时就看过庄子的这则寓言,很可能也会依法练习呢!但是,竹竿上怎么放上弹丸呢?还从两颗、三颗,到五颗?我想或许是将弹丸放进小袋子中,再把小袋子系在竹竿顶端,让竹竿由于重量而摇晃不已,增加了保持稳定的困难度.若非十分困难,又何必练习五六个月?这段期间,技术逐渐内化为本能,手臂与手掌该如何搭配使劲,也成了本能反应了.光靠技术还不够.身体训练好了之后,还需心思专注.“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当你眼中只有蝉翼的时候,蝉翼不是成为无限大了吗?这位老人粘蝉就像捡东西一样轻松容易,其故在此.孔子听了这番话,立即用来开导跟在身后的学生们.“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一语所描写的,是人类普遍拥有的潜能及其可观的表现.学习任何技艺都需要用心专一,否则很难有成就.长期如此努力之后,你在专业技艺方面的表现,在平常人看来,就是“乃凝于神”.在这里,“凝”字通“疑”与“拟”,为“疑似”之意.《知北游》篇中,有一则类似的寓言.大司马家中有一个做腰带带钩的人,已经-八十岁了,他所做的带钩没有丝毫差错.大司马问他:“你是有技巧呢?还是有道术?”他说:“我有持守的原-则.我二十岁就喜欢做带钩,对别的东西根本不看,不是带钩就不仔细观察.我用心于此,是因为我不用心于别的东西,才能专于此用,何况是无所不用心的人呢?万物怎能不助成他呢?”这位“捶钩者”的秘诀是十个字:“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这与承蜩丈人的做法如出一辙.一位只见蝉翼,一位只察带钩,结果都成了庄子笔下的明星人物,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技艺.庄子所肯定的与其说是技艺,不如说是化解执着.要精通一门技艺,必须专注到忽视其他万物的程度.但是,“捶钩者”最后提及“无所不用心的人”(亦即无所用心的人),就是要提醒我们对自己专长的技艺也须一并忽视、化解,如果依然有所执,则难以达到逍遥的境界.庄子寓言的深意应在这里. 第六讲 执着与超越(2)2.神乎其技我在荷兰教书时,曾在电视上看到一个人接受采访,鼻子上戴着鼻套.主持人说他的鼻子保险了一百万美金,如果摔了跤,鼻子受伤,将可获得保险公司理赔.天下之大真是无奇不有.再看下去,才知道这人是品酒专家,是靠鼻子吃饭的,所以要千方百计照顾好吃饭的家伙.欧洲人喝葡萄酒是很讲究的,品酒也成了一门专业技术.英国哲学家休谟(d.hume,)曾讲过一个故事:有兄弟二人,出身品酒世家.在一次上流社会的晚宴中,主人特地从地窖中搬来一桶陈年老酒.像这样的老酒,当然得请专家来品评一番了.兄弟二人上场了.哥哥尝了一口,说:“酒是好酒,但里面有皮带的味道.”宾客哄堂大笑,认为那是瞎说,毕竟专家也有失灵的时候.接着,弟弟尝了一口,说:“除了皮带的味道,还有铁锈的味道.”宾客又是一阵哗然,都认为这对兄弟大概是浪得虚名吧!随着晚宴的进行,大多数人都把两兄弟的品评当成笑柄,但是这一桶酒喝光时,大家赫然发现桶底躺着一条皮带,皮带上的铁环还生了锈.西方有一些品酒专家,你给他一±-葡萄酒,他一闻就知道那是什么年份、什么品牌的,产自何地,那一年雨量如何等等.我们也有自己的专家.《世说新语》记载了一则轶事:荀勖(xù)有一次在晋武帝的宴席上,以竹笋配白饭吃,吃着吃着,他忽然对同席的人说:“这饭是拿用过的木头烧成的.”没有人相信这句话,但还是暗中派人去打听,结果发现真的是用旧车轮当柴火烧成的饭.我们一般人大概可以分辨用电饭锅煮的饭与用柴火烧的饭.同样是柴火烧的饭,谁-能分辨出木柴是旧的还是新的?荀勖不仅能判断柴火,还是音乐专家,负责调整音律,校定正式演奏的雅乐.说到音乐,有一个孔子的故事,非常精彩.《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曾向师襄学习鼓琴.一首曲子练习了十天,老师主动对孔子说:“你可以再学别的曲子了.”孔子说:“我会弹它的旋律,但还没掌握它的技巧.”过了几天,老师说:“技巧不错了,你可以再学别的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领悟它的作曲用意.”又过了几天,老师说:“你领悟用意了,可以再学别的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想象出曲子所描写的人长什么样子.”再过了几天,孔子说:“曲子里面有严肃沉思的意味,也有喜悦仰望而志向远大的意味.”接着他又说:“我可以想象他所描写的人了.这个人长得黑黑的、瘦瘦的、高高的,眼睛像在牧羊一样张望,好像是统治四方的君王.如果不是周文王,谁-能表现这样的风范呢?”师襄听到孔子这番话,立刻走下老师的座位,向孔子鞠躬示意,说:“我听老师说过,这首曲子是《文王操》啊.”《文王操》是歌颂周文王的乐曲,而孔子可以从演奏中一步步提升水平,由旋律、技巧、用意,再到想象其中人物的模样.他的心得使音乐老师也感到佩服.孔子为何可以娴熟五经-、精通六艺,然后集其大成,深受学生爱戴与推崇?这段轶事大概是最好的说明了.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就看你是否用心专注.运动场上的明星人物,哪一个不是经-年累月苦练所造就的?在承蜩、捶钩、品酒、闻饭等方面,无不是如此.在音乐、绘画-、雕刻、建筑等方面,不也是同样的情况吗?但是这些过人的才艺就是庄子所肯定的人生目的吗?答案显然不是这么简单.庄子的真正用意又是什么?这是需要进一步去厘清的. 第六讲 执着与超越(3)3.乐在其中若要练成特殊技巧,非下苦功夫不可.运动场上的风云人物,无不经-历一段严格的训练过程.美国有一位田径女将,得到两枚奥运金牌之后,改打高尔夫球,两年之后获得全美女子高尔夫球赛冠军.记者们纷纷推崇她是运动天才.她回应说:“我不是什么天才.决定改打高尔夫以后,我每天练习挥杆一千多次,直到双手发抖,抓不住球杆为止.”两年之后,球杆对她来说犹如延伸的手臂,可以自由发力,从而发挥出过人的球技.像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并且各行各业也都有.庄子写下“承蜩丈人”之类的故事,不是为了推广什么特技,而是为了表现道家关于身心修炼的观点.这种修炼的目的是要让人对于规矩先接受再超越,由此领悟一种自得其乐的意境.换言之,道家的觉悟不是靠心念一转就成功的,而是必须老老实实做足功夫的.《达生》篇里还有一个故事,比较详细地说明了这种修炼的过程:梓庆削木做挂钟鼓的架子,做成以后,见到的人都惊讶不已,好像那是鬼神所为.我们所谓的“鬼斧神工”,即是此意.鲁侯特地召见梓庆,问道:“你是靠什么秘诀做成的?”梓庆说:“我是一个工匠,哪有什么秘诀?虽然如此,还是有一点可说.我在准备做钟架之前,从来不敢损耗力气,一定要靠斋戒来平静内心.”古人谈到斋戒,往往是为了准备祭祀活动.譬如孔子平生最谨慎的三件事是“斋戒、战争、疾病”(《论语?述而》).庄子大概是首先倡议用斋戒来平静内心,进而从事工艺创作的人了.梓庆的方法是什么呢?下面谈到三个步骤:一、斋戒三天,不敢存想奖赏爵禄.二、斋戒五天,不敢存想毁誉巧拙.三、斋戒七天,往往忘了自己还有身体四肢.这是由外到内的修行,层层化解工作本身以外的考虑.梓庆接着说:“这个时候,不再想到是为朝廷做事,只专注于技巧,而让外来的顾虑消失.然后深入山林,观察树木的自然本性.遇到形态适当的,好像看到现成的钟架,这才动手加工.没有这样的机会,就什么都不做.这是以自然去配合自然,我做出的器物被别人认为是鬼神所为,大概就是这个缘故吧!”这段心得的关键是“以天合天”,用自然去配合自然.因此,梓庆斋戒的目的很清楚:要让自己排除各种现实的念头之后,回归自然的状态.不如此不足以专注于这项工作本身的要求.换言之,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某种成果,而是工作本身即是目的.梓庆所观察的树木姿态是自然生成的,他也具备“庖丁解牛”的类似功力,可以看出树木中所隐藏的动物形貌.的确如此,有些树干或树根在雕成人物之后,在年轮、色泽与样态上,无不栩栩如生,好像那一截木头“本来”就是为了成就这件艺术品而生长似的.有些运动员获得奖牌之后,反而失去了人生的方向.这是因为他们把运动当成手段或工具,目的则是奖牌.一旦达到这个目的,手段也变得无趣而可厌了.人生不也是一样吗?在得到从小所追求的目标之后,不也同样感觉格外空虚吗?庄子笔下每一位具有卓越技巧的人,都展示出一种人生特色,就是乐在其中.他们以自己的工作为乐,因为工作本身即是目的.能在工作中自得其乐的人,往往在别人眼中就会显示一种美感.因此,我们不必怎么计较工作的外在价值,而要肯定每一件工作都可以成就生命的特殊意义,因而都值得珍惜.
上一篇:关于环境的名言战国庄周《庄子庚桑楚》.厌:厌恶,引申为“嫌”.这两句大意是:鸟兽不嫌山高,鱼鳖不嫌水深.战国庄周《庄子》的原文是:“夫函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罔罟之患;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故~.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
下一篇:对于庄子意境心虽向往却身不能至,体味《庄先生》对于庄子的解读,实事求是地讲顿觉别出心裁.故事本身其实是双层架构的非线性模式,研究庄子的庄生副教授,和古代先贤庄周,因为一个极其荒诞的梦,有机结合在一起.而我们熟知的梦蝶即是这个故事推进……
合作伙伴提供补充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庄子故事两则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