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致双折射滤光片现象在哪些方面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

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_合作高校_奥鹏远程教育中心
东师教务管理信箱
东师学生管理信箱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关于物理、化学专业实验课教学与考核工作的实施方案
  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物理、化学专业将开设“近代物理实验”、“综合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等课程。在实验课中,实验操作是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在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加强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上都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实验课有关教学内容与要求,为保证教学质量,从学员的实际出发,现对实验课教学、实验操作与考核等工作的具体实施做出如下安排:
一、教学与考核
  实验课由网上实验课课件教学、实验操作与期末考试三部分构成。
  1、学校通过网上实验课课件进行网上教学,学生应至少上网点击课件学习30学时。
  2、学生可选择进东北师大进行实验操作或由学习中心负责统一在当地高校安排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操作部分考核占总成绩的50%。
  3、期末考试采用与其他课程期末考试相同时间及地点,但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二、实验操作的形式与办法
  1、学生进东北师大进行实验操作的形式:
  学生可根据本人情况在上实验课前一学期第12周前,向学习中心提出书面申请,由东北师大利用寒、暑假等放假期间,统一在校内安排,到校内完成有关实验操作教学任务。实验期间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
  2、由学习中心负责统一在当地高校安排进行实验操作的形式:
  在上实验课前一学期第12周前,由学生向学习中心提出书面申请,以学习中心为单位,由各学习中心负责统一安排学生到具备相应实验条件的省内高等院校,按东北师大规定的实验课程实验操作要求,在该校实验室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操作教学任务。
三、实验课的安排与要求
  1、凡申请到东北师大校内进行实验操作的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所在学习中心提出书面申请,由学习中心将名单于第16周之前报东北师大网络教育学院,由东北师大统一安排时间到校内完成实验操作教学任务。
  2、凡申请以学习中心为单位联系到省内其他高校进行实验操作的学员,由学习中心统一负责办理相关具体事宜,并将参加实验操作学员名单和实验操作的具体时间、地点等安排计划报网络教育学院备案,以便网络教育学院统一进行实地教学质量考察。
  3、凡接受委托进行实验操作教学的高校相关院、系,应根据东北师大网络教育学院提供的实验题目与操作要求,负责组织有关教师指导学员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任务,形成相应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由指导教师签名盖章和相关院、系盖章确认,否则一律不予认可。
  4、完成实验操作的学员,应在完成实验后20天内将有关实验报告递交所在学习中心,由学习中心负责于10日内统一邮寄到东北师大网络教育学院;学院组织相关专业教师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在10日内评定考核总成绩。
四、实验课经费管理办法
  1、东北师大网络教育实验课由三部分构成,其中一部分为课件教学,一部分为实践操作,一部分为期末考试,课程总学分为4学分。
  2、根据教学计划课程学分规定,申报备案在其它高校进行实验操作的学员,可在开学选课交学费时按2学分交费,其余有关实验操作所发生的实验费用,根据有关高校的要求由学员按时另行交纳。
  3、申报备案到东北师大校内进行实验操作的学员,在开学选课交学费时仍按4学分交纳。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实验》题目及内容与实验操作的基本要求:
  实验一 恒温槽恒温性能的测试
  实验内容:让学生观察玻璃恒温水浴或超级恒温槽,将恒温槽的温度分别调节到25℃、28℃、30℃、32℃等几个指定温度,最后在35℃时用贝克曼温度计测定温度―时间曲线。
  基本要求:
  1、了解恒温槽的基本构造和恒温原理
  2、掌握接触温度计的使用及恒温操作技术
  3、学会恒温槽灵敏度曲线的绘制及分析恒温槽恒温性能的优劣
  4、学会贝克曼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实验二 燃烧焓的测定
  实验内容:用苯甲酸作标准样品标定氧弹量热计的热容,再用此量热计测定萘的燃烧焓。
  基本要求:
  1、了解氧弹量热法的实验原理
  2、学会雷诺校正图的校正方法
  3、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实验三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实验内容:用静态法测定液体(乙醇或水)几个不同温度下的蒸气压,作lgp~ 直线,由直线的斜率求出液体的摩尔气化焓。
  基本要求:
  1、掌握蒸气压测定的实验原理
  2、学会蒸气压的测量技术和压力计的使用
  3、学会图解法求摩尔气化焓
  实验四 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
  实验内容:测定异丙醇――环己烷(也可以是其它体系)二组分的气液相图,体系的组成通过测定折射率求得。
  基本要求:
  1、掌握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绘制的实验原理
  2、掌握阿贝折射仪的使用方法
  实验五 金属相图
  实验内容:用热分析法测定步冷曲线绘制Sn―pb(也可以是其它体系)的二组分固液体系相图。
  基本要求:
  1、了解热分析法绘制合金体系相图的实验原理
  2、学会实验操作技术和分析步冷曲线的平阶和拐点及过冷现象等。
  实验六 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实验内容:用旋光仪测定蔗糖水解过程中旋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基本要求:
  1、掌握测定反应速率的实验原理及一级反应的特点
  2、学会旋光仪的使用方法
  3、掌握图解法求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
  实验七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实验内容:用电导仪测定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分别在25℃和35℃反应过程中电导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基本要求:
  1、掌握电导法测定反应速率常数的实验原理
  2、学会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3、掌握图解法求反应速率常数的方法
  实验八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常数
  实验内容:用惠斯登电桥或电导率仪测定醋酸水溶液的电导。
  基本要求:
  1、掌握惠斯登电桥法测定电导的原理
  2、学会实验测量的操作技术
  3、了解电导测定的应用
  实验九 电极制备及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实验内容:用电位差计分别测定铜―锌电池、锌―甘汞电池和铜―甘汞电池的电动势。
  基本要求:
  1、学会电极的制备和电动势测量的实验方法(对消法)。
  2、学会线路的连接及电位差计的使用方法。
  实验十 最大泡压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
  实验内容:用表面张力仪测定水的表面张力,求出仪器常数,再测定一系列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作表面张力与浓度的关系图,并求出各浓度下的吸附量。
  基本要求:
  1、掌握最大泡压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实验方法。
  2、学会表面张力仪的使用方法。
  实验十一 偶极矩的测定
  实验内容:用小型电容仪测定乙酸乙酯―四氯化碳溶液的电容,通过计算得到四氯化碳的永久偶极矩。
  基本要求:
  1、掌握偶极矩测定的实验原理。
  2、学会小型电容仪的使用方法。
  3、学会由表面张力的实验数据求分子的截面积及吸附层的厚度
  实验十二 磁化率的测定
  实验内容:用古埃磁天平分别测定顺磁性FeSO4?7H2O和逆磁性K4Fe(CN)6?3H2O的磁化率。
  基本要求:
  1、掌握磁化率测定的实验原理
  2、学会古埃磁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员应在一周左右的实验操作教学时间内,选做完成以上7个实验题目的实践操作任务。
化学专业《综合化学实验》题目及内容与实验操作的基本要求:
  实验题目1 煤气灯的使用、玻璃管(棒)加工和塞子钻孔
  实验内容和操作基本要求:
  (1) 了解煤气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2) 练习玻璃管(棒)的截断、弯曲、拉细、熔烧等操作。
  (3) 练习塞子的钻孔等基本操作。
  实验题目2 熔点和沸点的测定
  实验内容和操作基本要求:
  (1) 学习和掌握毛细管法测定熔点的原理和方法。
  (2) 了解和学习微量法测定液态化合物沸点的原理和方法。
  (3) 通过熔点管和沸点管得制作,巩固玻璃细工的操作技术。
  实验题目3 硫酸亚铁胺的制备
  实验内容:
  铁屑或铁粉与稀硫酸作用生成硫酸亚铁,然后按铁的理论量,将等物质的量的硫酸铵固体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溶解后,溶液经加热浓缩,冷至室温便析出硫酸亚铁铵复盐。
  基本要求:
  (1)学习制备金属盐类(简单盐和复盐)的一种基本方法。
  (2)掌握水浴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
  实验题目4 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实验内容:
  在启普发生器中由盐酸和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作用制得二氧化碳,经过净化和干燥处理,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分别称量集气瓶中水、空气、二氧化碳质量,经数据处理,得到二氧化碳的分子量。
  基本要求:
  (1)学习和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和阿佛加德罗定律。
  (2)学习启普发生器的使用,了解气体净化和干燥的原理和方法。
  (3)学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实验题目5 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 
  实验内容:
  将已知准确质量的单质铝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所生成的氢气,测得其体积,便可求得氢气的物质的量,根据气体状态方程,从而得到摩尔气体常数R值。
  基本要求:
  (1)了解一种测定摩尔气体常数R的原理和方法。
  (2)熟练分压定律与气体状态方程式的计算。
  (3)学习气体体积的测量技术。
  实验题目6 碳酸钠的制备及CO32-含量的测定 
  实验内容:
  以NaCl和NH4HCO3为原料制备Na2CO3:
  NaCl+ NH4HCO3 = NaHCO3? + NH4Cl
  2NaHCO3 Na2CO3 + CO2↑+ H2O
  将第一个反应温度控制在30~35℃,析出NaHCO3晶体。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即可得到NaHCO3晶体。灼烧分解NaHCO3,其产物就是Na2CO3。通过酸碱滴定分析测定产物中CO32-的含量。
  基本要求:
  (1)通过实验了解联合制碱法的反应原理。
  (2)学会利用各种盐类溶解度的差异并通过水溶液中离子反应来制备一种盐的方法。
  (3)掌握CO32-含量的测定方法。
  实验题目7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和组成测定
  实验内容:
  以铁(Ⅱ)盐为起始原料,通过氧化还原、沉淀、酸碱、配位反应等多步转化,最后制得三草酸合铁(Ⅲ)酸钾K3[Fe(C2O4)3] ?3H2O。用重量分析法测定结晶水含量,用高锰酸钾法测定草酸根含量和铁含量,配合物减去结晶水、C2O42-、Fe3+的含量后即为K+的含量。根据配合物各组分的含量,推算确定其化学式。
  基本要求:
  (1)了解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方法,掌握水溶液中制备无机物的一般方法。
  (2)掌握确定化合物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理解制备过程中化学平衡原理的应用,练习溶解、沉淀和沉淀洗涤、过滤、浓缩、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
  (4)学习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方法及其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实验题目8 乙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内容:
  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加热回流冰醋酸与无水乙醇的混合物,使其达平衡后再分离生成乙酸乙酯。
  基本要求:
  (1)学习用乙酸与乙醇制备乙酸乙酯的原理和方法。
  (2)熟练蒸馏、分液漏斗的使用及有机液体洗涤、干燥等基本操作。
  实验题目9 环己烯的制备
  实验内容:
  以浓磷酸作脱水剂用环己醇来制备环己烯。
  基本要求:
  (1)学习磷酸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分溜和折光率的测定等操作
  实验题目10 己二酸的制备
  实验内容:
  用硝酸氧化环己醇法制备己二酸。
  基本要求:
  (1)学习环己醇氧化制备己二酸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2)巩固重结晶、熔点测定等操作。
  学员应在一周左右的实验操作教学时间内,完成以上7个实验题目的实践操作任务。
近代物理实验题目及基本要求
  一、本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近代物理实验,充实和活跃学生的物理思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较为严格和系统地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物理实验技能和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及技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实验素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求实的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学习如何用实验方法和技术研究物理现象,通过那些在物理学发展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近代物理实验的训练,培养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近代物理实验主要领域中的一些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掌握有关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掌握计算机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基本应用技术。
  3、通过实验预习,培养学生查阅文献、阅读资料、选择和拟定实验方案的能力;实验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对实验结果的综合等,提高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4、通过学习某些前沿领域中的近代物理实验,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使用新设备、新仪器及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5、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实事求是、踏实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坚忍不拔的工作作风。
三、每个实验的具体要求:
  1、明确实验目的。
  2、掌握实验原理。
  3、掌握实验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4、熟悉实验步骤并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5、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并给出正确的实验结果或实验结论。
  6、按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四、实验题目(在所列的实验题目中选做7个实验):
  实验一 氢、氘原子光谱(6学时)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谱线波长的一般测量方法,通过测量氢、氘原子谱线的波长,计算氢、氘的原子核质量比,掌握平面光栅摄谱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用平面光栅摄谱仪拍摄一张氢、氘原子光谱底版,用线性插值法测出氢、氘原子光谱巴尔末线系的前三条谱线的波长,利用巴尔末公式求出对应的里德伯常数,计算氢与氘原子核质量比。
  实验二 塞曼效应(6学时)
  实验目的:利用F-P标准具观察和拍摄汞的546.1nm谱线的塞曼分裂,使学生了解塞曼效应现象,并利用拍摄到的塞曼分裂底版测出塞曼分裂的最小波长差,计算出电子的荷质比。
  实验内容:利用F-P标准具观察和拍摄汞的546.1nm谱线的塞曼分裂的横向和纵向效应,利用已拍好的底版,在光谱投影仪上测出所需要的干涉圆环的直径,算出分裂的波长差和电子的荷质比。
  实验三 双原子分子光谱(12学时)
  实验目的:是通过拍摄双原子分子的电子一振动光谱,来了解分子光谱的特点,测量各顺序谱带组的带头波长,计算分子的振动频率 、非筒谐性常数 和分子振动力常数 等。
  实验内容:拍摄双原子分子的电子一振动光谱,测出每个顺序带组的第一个谱带带头的波长(用线性插值法),并换算成波数。计算分子的振动频率 、非筒谐性常数 和分子振动力常数 等。
  实验四 核磁共振(8学时)
  实验目的:了解核磁共振现象及原理,掌握核磁共振的物理思想和实验设计思想,学习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的技能。
  实验内容:学会利用核磁共振法测磁场和F19的磁矩;学生自行设计射频段的电子自旋共振实验。
  实验五 微波测试系统的调试与微波基本测量实验(6学时)
  实验目的:学习微波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的微波元器件的原理及使用知识;了解体效应振荡器的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学会微波基本测量技术。
  实验内容:1.了解微波测试系统的组成及调试方法;2.了解体效应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3.掌握微波功率和频率的测量方法;4.掌握微波波导波长λg、驻波比ρ等的测量方法。
  实验六 微波技术应用实验(10学时)
  实验目的:了解关于微波谐振腔的理论;通过谐振腔法动态测量介电常数了解微波非电量检测的基本原理;通过微波段电子自旋共振实验的设计学会综合利用微波及磁共振实验的相关知识设计综合性实验。
  实验内容:用谐振腔法动态测量介电常数并观察电介质对电、磁场的影响;自行设计微波段的电子自旋共振实验并测量g因子。
  实验七 盖革-弥勒计数及核衰变的统计规律(6学时)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掌握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测量仪器--盖革-弥勒计数器的原理及性能,实际测量各特性参数,学会使用该仪器进行实际测量;测绘出核衰变计数的频率直方图,加深理解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初步了解并学会统计误差规律及其表示方法。
  实验内容:1.测坪曲线:调整定标哭器,寻找起始电压,测出每增一定电压的计数率,由实验数据画出坪曲线,算出坪长、坪斜,标出起始电压,选出工作点。
       2.验证核衰变所遵从的统计规律,测出一定时间内的计数,算出平均值及标准偏差,画出频率直方图。
  实验八 闪耀γ能谱测量(6学时)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学会使用核物理测量中的一种探测器--闪耀探测器,了解配合能谱测量时闪耀探头的电压调整和单道γ能谱仪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并学会测量γ能谱。
  实验内容:用示波器跟踪检查信号大小γ射线脉冲信号波形,放上137CS放射源,每增0.V阈值测放射源计数,做出137CS能谱图,求出谱仪的能量分辩率放上60CO源,测60CO源的两种γ线的光电峰,改放137CS源,测此条件下γ线的光电峰,作出能量刻度曲线。
  实验九 符合测量(12学时)
  实验目的:本实验是在做完“闪耀γ能谱测量”之后开设的一个综合 性实验。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符合测量的原理,学会调整符合测量的实验装置,跟踪观察各级波形及时间关系,使系统达到最佳符合状态,学习测量符合分辨时间,并实测60CO源的活度。
  实验内容:按图联接实验仪器,用示波器观察各级输出信号;用脉冲信号发生器输入标准脉冲信号,用延迟符合曲线法测出该装置电子学分开时间;放上60CO源,调整输入信号大小,用延迟符合曲线法测出该装置物理分开时间;之后调整仪器到最佳符合状态,测出60CO源的放射性活度.
  实验十 真空镀膜(6学时)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真空蒸发镀膜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熟悉金属和玻璃片的一般清洗技术;了解薄膜厚度的光学干涉法测量方法。
  实验内容:安装好被镀物的蒸发物,操作真空系统以达到镀膜所需要的真空度,操作镀膜电控系统进行镀膜,测量被镀件的膜厚。
  实验十一 高真空的获得与测量及真空计校准(6学时)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高真空获得与测量所用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熟悉静态膨胀法校准热偶真空计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操作方法;了解真空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实验内容:在对V抽气过程中,用高频火花检漏器检漏,粗略绘出抽V1全过程中(10帕开始)的p~t抽气曲线,同时观察对V1进行加热烘烤时,固体表面放出气体使系统真空度下降的现象,测待校热偶规管的加热电流,精细绘出G1热偶真空计的p1~V校准曲线。
  实验十二 偶氮染料掺杂聚合物薄膜的可擦除光信息存储(12学时)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偶氮染料的结构与特征,掌握偶氮类染料的光存储机制和光信号的采集及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内容:调整好光路,观察光信号的存储和擦除过程;选取不同的写入光功率和读出光功率,利用CCD分别采集几组衍射信号的数值,并对其进行数据处理,最后作出衍射信号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光栅生长曲线);用同样的方法作出光栅擦除曲线。 
  实验十三 偶氮染料掺杂聚合物薄膜的光致双折射(12学时)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偶氮类染料的特点,掌握光致双折射的原理和信号的采集及处理方法。
  实验内容: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光路和实验步骤;按自己设计的光路图调整好光路,观察光致双折射现象,并研究哪些实验条件会对该信号产生影响;利用CCD测出不同条件下双折射信号的大小,并对其进行数据处理、绘出与其对应的曲线。
  实验十四 低温下电阻与温度的关系(6学时)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金属导体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原理及实验装置结构,掌握温度梯度的获得方法、待测电阻的测试方法及温度的测试方法.
  实验内容:
  1.根据给定设备设计本实验的测试电路。
  2.测试三组以上不同温度下待测电阻的电压值,计算出电阻值,同时测出此时对应的温度值。
  3.绘出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实验十五 低温下温度计的定标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所标定的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标定温度计的实验原理和方法;掌握热电偶温度计的标定方法及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
  实验内容:
  1.通过加液氮装置获得77K低温环境,通过加热电器使温度发生变化。
  2.测试不同温度下温度和电位差之间的关系数据。
  3.根据所测数据,绘出热电偶电动势随温度变化曲线(即标定曲线)。
  学员应在一周左右的实验操作教学时间内,根据学校提供的实验题目选择完成7个实验题目的实践操作任务。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上传用户:yrohbkftuy资料价格:5财富值&&『』文档下载 :『』&&『』学位专业:&关 键 词 :&&&权力声明:若本站收录的文献无意侵犯了您的著作版权,请点击。摘要:(摘要内容经过系统自动伪原创处理以避免复制,下载原文正常,内容请直接查看目录。)本文研讨了甲基橙(MO)偶氮染料搀杂聚乙烯醇(PVA)薄膜的光致双折射性质和光致双折射特征在光开关、光存储及光调制方面的运用。应用半导体激光(473。0nm)作为激起光,He一Ne激光(632。8nm)作为探测光,研讨了分歧染料浓度薄膜的光致双折射,跟着染料浓度的增长,薄膜样品的光致双折射反响水平显著加强。商量了光致双折射和激起光功率、激起光偏振偏向与探测光偏振偏向夹角、激起次数的关系。统一样品,雷同的激起光偏振偏向与探测光偏振偏向夹角情形下,样品的光致双折射反响随激起光强的增长而加强;统一样品,雷同的激起光强下,样品的光致双折射在激起光偏振偏向与探测光偏振偏向夹角为45 o时到达最强;统一样品在雷同前提下,光致双折射的水平与激起光激起次数呈反比关系,即激起光照耀的次数越多,样品光致双折射的后果越明显。应用偶氮染料光致双折射的特征还研讨了光开关、光存储及光调制方面的运用。关于统一样品,我们对其在分歧激起光功率下的光开关停止了研讨。发明跟着激起光功率的增年夜,光开关的呼应时光延长,调制深度增年夜;并且在雷同的激起光功率情形下,经由过程外加圆偏振光可以起到增年夜调制深度的目标。在光存储方面,我们完成了薄膜样品应用其光致双折射特征的临时存储,存储时光可到达3。5小时。我们还研讨了偶氮染料依其光致双折射特征在光调制方面的运用远景。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hyl orange (MO) azo dye doped polyvinyl alcohol (PVA) film of light induced birefringence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photo induced birefringence characteristics in optical switch, optical storage and optical modulation of. Application of semiconductor lasers (473. He (0nm) as a light, Ne a laser (632). 8nm) as probe light, the photo induced birefringence of the dye concentration thin film was studied, and the photo induced birefringence of the thin film sample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with the growth of the dye concentration.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ght induced birefringence and the excited light power, the polarization of the light polarization and the polarization angle of the probe light. Uniform samples, similar provoked polarized light bias and probe polarization angle bias under, samples of light induced birefringence reaction with stir intensity of g uniform samples, similar stirred intensity, samples of light induced birefringence in the excited light polarization bias and probe polarization bias angle of 45 o uniform samples in the same premise, photoinduced birefringence level and arouse light excitation frequency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relationship, which provoked light shining more times and sample photo induced birefringence consequences more obvious. The application of optical switch, optical storage and optical modulation is also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irefringence of azo dyes. With regard to the uniform sample, we have made a study of the optical switch in which it has aroused the light power. Invention followed aroused light power enlargement, optical switch of echo time prolonged, modula and under the same excitation light power, through the process of plus circularly polarized light can increase the eve of the modulation depth of the target. In optical storage, we have completed the temporary storage of the thin film sample with its light induced birefring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torage time can reach 3. 5 hours. We als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azo dyes in the light modulation of the light induced birefringence.目录:中文摘要4-5英文摘要5引言7-9第一章 偶氮类有机聚合物基本特性9-17&&&&一、偶氮类化合物材料性质介绍9-13&&&&&&&&(一) 偶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分类9&&&&&&&&(二) 偶氮材料的基本性质9-11&&&&&&&&(三) 偶氮分子的光致异构过程11&&&&&&&&(四) 影响偶氮材料光致各向异性特性的因素11-13&&&&二、偶氮类化合物材料的实验研究方向13&&&&三、偶氮类材料的研究现状13-16&&&&四、偶氮类材料的应用前景16-17第二章 含偶氮聚合物薄膜光致双折射效应的研究17-27&&&&一、光致双折射的本质17-18&&&&二、含偶氮聚合物光致双折射实验研究18-27&&&&&&&&(一) 样品制备18-19&&&&&&&&(二) 光致双折射的测量19-27第三章 含偶氮聚合物光致双折射的应用研究27-37&&&&一、全光开关特性的研究27-30&&&&二、光存储特性研究30-33&&&&三、光调制特性研究33-37结论37-38参考文献38-41后记41分享到:相关文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晶体的双折射现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