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千克8克写成怎样长长久久用数字表示示

雨夜设伏缴毒品11千克 “边境狩猎”行动再传捷报
新闻作者:李 悦&&查看次数:300次&&
&&&&本报讯 通讯员李 悦报道:5月16日,云南西双版纳边防支队兴海查缉点在开展“边境狩猎”二号专项行动中,缴获毒品11.396千克。&&&&当日17时许,兴海查缉点接到群众举报,称当天有一批毒品会运往景洪。查缉点在缜密分析后,立即组织官兵前往勐海县菜园新村至大贺拉7公里处公开查缉。当日20时许,一名男子驾驶无牌照摩托车冒着大雨慢慢驶来,当看到前方有边防官兵执勤后,在距查缉现场15米处突然调头逃跑,其间从摩托车上掉下一个黑色双肩包。由于大雨滂沱、天黑路滑,官兵奋力追击毒贩未果,随后从黑色双肩包内查获毒品可疑物17块。数字用法规则
在科技文章中,数字(特别是阿拉伯数字)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因此,数字用法的正确与否,是衡量文章标准化、规范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出版物上出现的各种数字,其用法要符合GB/T 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除了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等用汉字表示外,凡是可以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特别是当所表示的数目比较精确时,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遇特殊情形,或者为避免歧义,可以灵活变通,但全书体例应相对统一。
一、应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场合
无论自然科学还是工程技术,都离不开数字。阿拉伯数字具有笔画简单、结构科学、形象清晰、组数简短的特点,所以被广泛应用。现在,普遍使用微机排版以后,阿拉伯数字又以其具有便于微机录入的突出优点,备受录入人员的欢迎。
在科技文章中,阿拉伯数字主要用于以下场合。
1. 公历的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等
(1)公元世纪、年代用阿拉伯数字,对于一些用惯了汉字的人总觉得别扭,他们顽强地坚持旧的习惯,当然,也有一些作者是不了解GB/T 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于是在我们编辑部收到的书稿中常可见“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九十年代”一类写法。应分别改为“20世纪”、“21世纪”、“90年代”。
作者来稿实例1:由于该切片器设计简洁、结构小巧、操作简便,因此,从七十年代至今,一直成为国内纤维检验设备上的一种定型产品。(“七十年代”应改为“70年代”)
作者来稿实例2: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日等国家主动放弃了产量高、科技含量低、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生产,继而转向各类差别化纤维品种的生产开发。(正确)
(2)年份、月份、日使用阿拉伯数字,现在已被大多数人接受。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引文著录、表格、年表等中,按GB/T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的规定,采用标准化的简明的表示方式,不少人感到不习惯或不会用。例如:不善于把“日”写成“”。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年份用4位数字,月份和日都用2位数字表示,年、月、日之间用半字线“-”连接。有些作者写成“”或“”、“”等都是不规范的。此外,“”的写法已经废除,可以写成“”。
年份不能用简称,“1998年”不能写成“98年”或“九八”年,把“年”写成“1993—97”也是不对的。至于有人采用年这一单位的国际符号a,把“1998年”写成“1998a”,则是完全错误的。
近年来流行一种从英文出版物引进的年份的缩略写法,把“1998年”写成“’98”,即在年份简称的左上角加一高撇号“’”(习惯上称作“省年号”)。这种表示方式在科技文章中也时有所见。省年号的形式用于某项活动“标题式”的名称中,例如“’98全国纤检通联会”。
(3)时刻用阿拉伯数字。例如:“18时6分5秒”可以表示为“18:06:25”。注意不能使用“∶”。
大家要注意区分时间计量和时刻表示,不能把“18时6分25秒”写成“18h 6min 25s”;反之,也不能用表示时刻的符号来表示时间计量,如不能把所用时间“2时15分6秒”写成“02:15:06”
(4)日期与日的时间的组合,表示方法是:年-月-日T时:分:秒,“T”为时间标志符。例如:“日18时6分5秒”可以表示为“T18:06:05”,也可以写为“605”。
2.物理量值必须用阿拉伯数字
按规定,阿拉伯数字后的计量单位必须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例如1m,600余t。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当数值后面的单位用中文符号表示时,一定要使用正确的符号。这一方面的差错十分普遍。例如:把“40牛•米”写成“40牛顿•米” “40牛顿米”等。
至于在科技文章中(非普及性科技书刊)中,采用30多V,50余t等表示法,甚至在非量值的情况下也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如“速度的单位m/s”,“每mL溶液……”等,只要不会引起误解,都是符合量和单位国家标准规定的,单位的国际符号可以用于一切使用单位的场合,只是大家对此不太习惯罢了。
作者来稿实例1:试验证明,在30分钟后湿度去除百分率:棉为52%,四沟槽聚酯纤维为95%。(“30分钟”应改为“30min”)
3.非物理量的量词(计数单位)前面的数字
计数单位前面的数字,一般也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例如:3台HD026E 型电子织物强力仪,30余人。
(1)不要歧视小数字。记数单位前大于10的数字应该用阿拉伯数字,为什么要规定“整数一至十,如果不是出现在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组数字中,可以用汉字,但要照顾到上下文,求得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呢?这样势必会造成同一篇文章中同类数字用法的不统一。
例1:从五批毛样中每批随机抽取5根。
例2:取样部位不少于20个点。
例1中的“五批”如果是“二十五批”,作者在书写时通常会使用阿拉伯数字,因此,我们不应歧视小数字。在科技论文中,为了使数字用法规范统一,对于整数一至十,凡是可以用阿拉伯数字且得体的,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2)“2”的使用。尽管许多人已经对个位数字采用了阿拉伯数字,但是大家对记数单位前的“2”仍不愿意用,其主要障碍是对读音不习惯,如我们收到的稿件中的实例:“用每两份样品充分混合后分两半”。其实,“2”本来就有“二”和“两”个读音:当它处于计量位前时,读二者均可,如“2m”读作“二米”或“两米”;当它处于记数单位前时可读作“两”,如“2支”读作“两支”。
(3)“1”的使用。对于“一”,一般地说是可以用阿拉伯数字“1”代替的,但对有些情形则不行,用了“1”会变得不得体。那么,如何判别得体与否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条简明的规则:用“一”以外的数字代替“一”,如果合情合理,则可用“1”;如果不合情理,则必须用“一”。例如:“张立领了1条毛巾”,这里的“1条”可以用阿拉伯数字;而“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一句中的“一条”,必须用汉字。
(4)记数的数字。记数的数字,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例以及一部分概数,不论处于数据表、坐标图还是叙述性文字中,都要使用阿拉伯数字。例如:5,5.5,5/5,5%,1∶5,30余人。
(5)样品名称、标准代号、仪器型号及其他序号。例如:GB
, YG001N型电子单纤维强力仪。序数词的前面还常带有“第”字,例如:第8天。
(6)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数字。例如: “吴鸿烈.导湿内衣生产工艺探讨.针织工业,2000(3):37~39 ”,“ 上海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第二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6”。
二、应使用汉字数字的场合
1.固定词语中作语素的数字
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例如“八六三计划”,颠三倒四,相差十万八千里。
2.相邻的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的概数
相邻的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的概数必须使用汉字数字,且连用的2个数字之间不得加“、”。例如:六七千米,
三十四五,二百四五十万元。
一定要注意区分2个数字并列连用不是表示概数而是表示确定数字的情形。例如:“获一、二等奖的期刊分别为10和20种”,“气温最高的月份是6、7月份”。前者一二间加顿号“、”;后者数字间除加顿号“、”外,还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3.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的概数
例如:十几,三千几百万,几十万分之一。
4.中国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
中国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世界各国及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不能与公历月日混用,除中国干支纪年和农历月日外,还应采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例如:正月十五元宵节,九月九日重阳节、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
5.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特定含义的词组中的数字
如果涉及1月、11月、12月,应采用间隔号“•”将表示月日的数字隔开,并外加引号,以避免歧义。涉及其他月份时,不用间隔号“•”。是否用引号,取决于事件的知名度,知名度高的可不加引号。例如:“一•二八”事变,十一国庆节。
三、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的数值的书写规则
1.千位以上数字采用3位分节法,不用逗号“,”等
书写4位和4位以上的数字,要采用3位分节法。GB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指出:“为使多位数字便于阅读,可将数字分成组,从小数点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分成一组,组间留出空隙,但不得用逗号、圆点或其他方式。”就是说,书写多位数字(包括运算公式中的数字)要采用3位分节法。这里的多位数,指的是4位和4位以上的数值;所留空隙的大小以1/4~1/2个汉字(即相当于0.5~1个阿拉伯数字)的位置为宜。用“,”(千分撇)分节的方法不符合国际标准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要求,应当废止。例如:1 030, 0. 444 0。
2.纯小数小数点前的“0”不能省略
无论在文字叙述还是图表中,纯小数小数点前用来定位的“0”不能省略,小数点是齐底线的圆点“.”(在外文文献中常用逗号“,”作小数点符号)。例如:“0. 444 0 ”不能写成 “. 444 0”或“0&#”。
3.多位数不能断开转行
在科技文章中,一个完整的多位数值断开转行的错误并不少见。例如:把一个小数从小数点处断开,小数点留在行末,小数点后的数字移到下行行首;把一个百分数在“%”前断开,将“%”移至下行行首。
4.阿拉伯数字不得与除万、亿及SI词头中文外的汉字数词连用
万、亿是我国习惯用的数词,当数值较大时可以改写为用万、亿表示的数。例如:“十二亿一千五百万”可以改写为“121 500万”或“12.15亿”,但不能写作“12亿1千5百万。
当百、千、兆等为法定单位词头时,可以与阿拉伯数字连用。例如:“5 000元”不能写作“5千元”,但“5 000米”可以写作“5千米”,这里的“千”是法定单位词头“k”的中文符号。“5 000天”不能写作“5千天”,因为“天”是不允许加词头的,“5千天”中的“千”是数词,它不能与阿拉伯数字连用。 同样,“6千千瓦”的写法是错误的,应写作“6 000千瓦”或“6兆瓦”。
还需要指出的是:“三千每秒”不应写作“3千(秒)-1”,这里的“千”不是词头,而是数词,应写成“3 000秒-1”。同理,“二千立方米”不应写作“2千(米)3”,应写作“2 000米3”。而“三每千秒”、“二立方千米”可以写成“3千秒-1”、“2千米3”,这里的“千”都是词头, 也不必写作“3(千秒)-1”、“2千(米)3”,因为这里的指数“-1”和“3”是属于包括词头在内的整个单位的。
6.数值的有效位数应全部写出
科学技术中的数据,通常要反映测量的精确度,因此,小数点右侧数字后面的“0”是不允许随意增删的。例如:一组有3位有效数字的电流值“0.250,0.500,0.750A”,不能写作“0.25,0.5,0.75A”而这类舍弃作为有效数字的“0”的现象,在科技论文中经常可以看到。
7.尾数有多个“0”的整数和小数点后面有多个“0”的纯小数,可以改写为“×10n”(n为正、负整数)形式
应当注意属于有效数字的“0”不能舍弃。
四、数值(量值)范围和公差等的表示
1.数值(量值)范围的表示
(1)数值范围号采用浪纹号“~”。GB 93明确规定:数值范围号为“~”。
(2)书写百分数范围,每个百分数后面的“%”都要重复写出。例如40%~50%,不得写作“40~50%”
2.公差的表示
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以只写1次。例如:12.2mm±0.2mm可以写作(12.2±0.2)mm,但不能写作12.2±0.2mm。
3.带中心值的百分数偏差
例如:(25±2)%,不能写作25±2%,也不能写作25%±2%
⒋带单位的量值相乘表示面积、体积的书写方法
每个量值的单位均应写出。例如:100mm×200mm×300mm,不能写作100×200×300(mm)
五、数值修约
对试验测定和计算所得的各种数值常常要进行修约,不少人在修约时简单地采用纯数学的4舍5入方法,这是不正确的。关于数的修约可遵循GB附录B规定的规则。
4舍6入5看右,留位奇进偶不进,0做为偶数处理
8.349 9→8.3
8.350 3→8.4 (5后不全是0)
8.350 0→8.4(右后都是0, 奇进偶不进)
8.250 0→8.2
8.050 0→8.0
六、其他问题
1.数值增减的正确表示
区分“增加了几倍”与“增加到几倍”
增加了2倍,即过去为1,现在为3;
增加到2倍,即过去为1,现在为2。
减少不能用倍数(用百分数、小数、几成),用倍数容易引起歧义。
2.正确使用数值前后表示概数的词
约、近、左右、上下等不能并用。例如:今天来听课的人数约40人左右。
最大、最小不能用概数。例如:最大电流15A~20A。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爱你用数字怎么表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