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最重要的途径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学生自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
学生自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和一些老师谈起学校德育教育,经常会听到说,现在有些学生难教。原因主要来自家庭和社会,什么&父母离异&&网吧游戏&&父母本身不以身作则&&父母工作忙与子女缺少思想沟通&等等。针对上述情况学校聘请了法制校长、开展家庭访问、检查网吧等等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观察了一些学校,校长很注重学生的自主管理,学校的&五项竞赛&都由学生干部对各班进行严格检查评分,如学校卫生,各班都有包干区,无论你什么时候踏进校园,总是干干净净的,再如做操时,有学生干部在评比打分,学生都有个班级集体荣誉感,做操就整齐了。所以我认为在学生管理方面,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十分重要。这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认为,学生自治就是学生组成团体,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学生自治是培养共和国的公民所必需,也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所必需。所以,学校应将学生自治当作大事来抓。陶行知关于学生自治的思想与实践,既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学生自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当然,对于学生组成的团体,学校领导和老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中小学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德育的方法
中小学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德育的方法
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王璐&
&&&&一、德育的内涵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
狭义的德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二、德育方法的涵义。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教学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
三、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
&通过言语说理,就是大家常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明晓事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方法,可以简单的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的方式。主要包括讲解、阅读、谈话、讨论、指导阅读等方式。这种方式既可以是口头语言,也可以是书面语言。具体方式的选择,还是要看具体条件的,如学生的性格(内向的与外向的)、时间空间的允许等。
运用语言说服法的注意事项:其一,要有针对性。任何形式的说服教育都是为了解决一定的问题,因而在进行教育之前要明确目的,围绕目的进行。切忌空洞无物,废话连篇。其二,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因而各种形式的教育形式都应该深入浅出。其三,最后一定一定要总结,再次明确对学生的要求。(案例:中学的时候,我的班主任因为我扣了一分,长篇大理论的讲解,一讲就是俩小时。)
一类是事实说服法。就是组织学生接触社会实际,用各种生动具体的事实来说服学生,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形成正确的认识的方法。进行说服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参观、访问和调查。
运用事实说服法的注意事项:其一,明确目的,制定计划。事先做好思想动员,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同时要制定周密的计划,做好组织工作。其二,对于被参观、访问、调查的对象必须认真选择,事先联系,让接待方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活动目的做好接待的准备。其三,加强指导。在活动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以免活动流于形式。其四,做好总结工作。活动结束后,要指导学生做好总结。
2、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模范行为作为行为榜样,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行为的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榜样能把真实的思想道德关系表现得更直接、更亲切、更典型。同时,运用榜样示范法还符合青少年学生善于模仿,崇拜英雄,追求上进的年龄特点,也符合人的认识有直观到抽象的发展规律。用来示范点的主要有家长和教师、同学、英雄人物、革命领袖、历史伟人和文艺形象等。
运用榜样示范法的注意事项:其一,要使学生了解榜样的先进事迹,理解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及其成因;其二,指导学生明确了解学习榜样的什么,怎样学习。其三,狠抓落实。学习榜样的关键是落实到行动上。要开展必要的活动,引导学生把榜样与自己的思想行为联系起来,落实到行动上。
3、情感陶冶法。
这是教师利用教育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它的基本特点是直观具体、生动形象、情景交融,易于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于无声处教育学生。其主要形式是“以教师自身的美、环境美、情境美和艺术美来感染和熏陶学生。
运用情感陶冶法的注意事项:其一,加强修养。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和最易被模仿的对象。为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通过学习和实践,形成高尚的品质、完美的人格、高雅的气质、健康的人格和高超的能力。其二,创建良好的环境。教育者应选择优美的环境和典型的艺术形式,营造健康的氛围,来熏陶和感染学生。其三,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对高尚人格、美好事物的追求,引导学生发现美,特别是引导学生参与到美好情景的创造之中。
4、实际锻炼法。
实际锻炼法就是在教师知道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实际锻炼的方法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常规训练;一是实践锻炼。
(1)常规锻炼。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经常性的行为练习,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法。常规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学生守则训练、课堂常规训练、卫生常规训练、礼貌常规训练等。
(2)实践锻炼。
&&&&&是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形成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实践锻炼的形式很多,主要有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文科科技活动等。其中,学习活动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的锻炼方式。通过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如责任心、义务感、主动精神、创造精神以及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等;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如按时作息、及时作业、认真听课、仔细研究等。
&&&&&运用实践锻炼法的注意事项:其一,目的明确、计划周密;其二,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其三,以学为主,加强指导;其四,持之以恒,随时总结。
5、评比竞赛法。
评比竞赛法是教育者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运用评比、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方法。竞争心理即人的争强好胜心理,它在人与人的比较中体现出来。竞争心理,人皆有之,青少年的竞争心理更为外露,情感体验更为强烈。教师如果能够运用恰当的评比、竞赛形式正确引导学生的竞争心理,就恩那个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积极性。
运用评比竞赛法应注意:其一,要建立良好的评比竞赛的氛围和环境。其二,在日常的学习和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的竞争意识。其三,运用多种形式开展评比竞赛。
6、品德评价法。
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肯定的评价以引起学生愉快的经验,进而强化学生的健康品德和优良行为的方法。
&&&&&奖励的方法可以用于个人,也可以用于集体,其形式有三种:一是赞许,这是对学生良好品德和正确行为的赞同和肯定;二是表扬,这是对学生的良好的品德和正确行为的较为正式的评价,分口头表扬和书面表扬、对集体的表扬和对个体的表扬等;三是欣赏,这是对学生较为突出的表现的奖励,如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
&&&&&是通过对学生的不健康思想和行为进行否定的评价以引起学生内疚、悔恨的体验,进而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方法。合理的惩罚能引起学生的痛苦体验和认真反思;有助于学生及时终止和纠正自己的不良品德和行为。
惩罚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否定,这是对学生不太严重的行为的制止和纠正;二是批评,这是对学生不良品德和行为的较为正式的否定评价,分口头批评和书面批评、对集体的批评和对个体的批评等;三是处罚,这是对学生较为严重错误的惩罚。
运用奖励与处罚应注意的事项:其一,提高对奖惩关系的认识;其二,目的明确,具体有度;其三,客观公正,有利于团结;其四,奖励为主,抑中带杨。
&&&&补充: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谈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结合我亲身体验的和我经历的来讲一讲。
品德的实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品德的核心是道德认识。
教育心理学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时候,起着积极地作用:一是,帮助教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的问题;二是,为实际的德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及理论指导;三是,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四是,帮助教师结合实际进行德育研究。
尤其是对于中学的学生来说,对他们进行德育就需要教师去了解他们的心理。这一时期,他们处于心理断乳期,思想上半成熟、半幼稚,行为上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
将其化分为两大类:场依存型(群体规范)、场独立型。既适用于小学生,也适用于中学生。
其一,了解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产生。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有其实际的来源,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需要,然后可以采取一些强化和训练行为手段使学习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需要。逐步形成道德情感。
其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即自我道德认识,获得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主观判断,它与个体的自我概念有密切的联系。可以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学生树立优秀的道德榜样。
有了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才会有道德意志,最终才会有良好道德行为的出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学校应以以德育的方式育德
  学校德育应坚持正确的教育方法,善于运用教育中的每个契机,使学生在学校中养成在公民社会所需要的重要道德品质,踏入社会以后,能够应付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
  ■魏峰
  近期,一位中学校长向我反映,她的女儿在某名校就读小学三年级,因为个子高,多次在六年级值勤同学的监督下,吃掉小组内其他两三位同学的剩饭菜,以至于撑得肚子痛而无法正常上课。原来,该校倡导“光盘行动”,要求全校师生在餐厅就餐必须“光盘”。学校食堂的师傅们在分饭时统一分量,孩子就餐时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当小组中有孩子剩下饭菜时,组员中个头较大的孩子就有义务把剩下的饭菜吃掉,否则小组会被扣集体德育分。
  学校餐厅是重要的德育场所,可以培养孩子的餐桌礼仪,培养学生的文明用餐习惯。但是本案例中所看到的现象,是以道德教育的名义影响着孩子的健康。学校的“光盘”行动违背了最基本的健康原则,也并不一定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首先,为不同食量的学生配置同等分量的饭菜是一种简单化思维,没有考虑孩子食量的个体差异性。其次,学校以学生体型作为评定饭量的依据,要求某学生吃完其他同学的剩饭菜,没有遵循“健康第一”的原则。再其次,学校以道德号召的形式鼓励孩子们吃掉其他同学的剩饭菜,但是又以扣分的方式惩罚有剩饭菜的小组,构成了对学生的强迫,压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最后,一些学生为了表现自己对光盘行动的认同,或者谋求自己在教师与学生干部面前的好印象,或者是为了小团体的积分,在就餐过程中表现出“担当”,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也会助长形成“虚假的道德”,而不能培养出真正负责任、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
  具有道德性的学校管理方式对学生也是一种重要的德育途径。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学校管理存在着不道德的方面:第一,学校所确立的规则是不合理的。在社会生活中,遵守规则是重要的品质,但是,对一些不合理的规则需要勇敢地质疑。第二,对于合理的规则,应该通过教化的方式形成学生对合理规则的认同,进而自觉地遵守。第三,高年级的大队委员按照学校的规定监督和强迫低年级的学生吃饭,成为一种遵循学校制度的合法化霸凌(bullying)。对于那些稍有个性的同学而言,会造成与作为管理者的学生之间的矛盾甚至是怨恨。将霸凌制度化、合理化的规则和教育行为,尤其值得德育工作者深思。第四,对于顺从管理的低年级学生或者没有职位的学生而言,他们因为长期生活在管理者的“管制”之下,服从管理成为最重要的一种品质,丧失了独立思考、理性维权的意识和能力。第五,在学生和学校管理者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渠道,学生即使不情愿遵循制度,也无法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传递给学校。长此以往,他们将学会忍受各种不合理的制度,而丧失通过与人协商和沟通维护自己权利的能力。
  发生在一所学校食堂里的这个小案例,其实具有普遍性。比如幼儿园教师也会因为要分掉班级的饭菜而采取小红花奖励方式“引诱”孩子多吃,有些学校将“静”作为学校餐厅文化的亮点,不许学生在就餐过程中发出任何声音等。
  如何以道德的方式育德,在教育的各个细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不是以不道德的方式伤害学生,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就本文中的案例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改革,提升道德教育的质量,使食堂就餐这件事情成为重要的道德教育资源。
  第一,在饮食分配上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和负责任的态度。学校要加强德育与体质健康、德育与学校管理以及其他教育工作的整合,在学校教育的任何环节都体现道德性。
  第二,通过让学生参与就餐规则的讨论与制定,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校德育离不开规则,但是,规则由谁制订、如何制订,是一个影响到规则能否被有效执行的大问题。学校可以发起关于食堂“光盘行动”的意义和路径的讨论,引导学生通过集体的沟通和协商确立食堂就餐的各种规则,包括剩饭菜如何处理,就餐顺序、秩序等。学校的家委会、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学生会、食堂管理者等组织都能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议定最终的规则。这也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应有之义。在讨论的过程中,学校的管理者与学生和家长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机制,使学生及其家长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从小培养学生理性沟通的能力。从而,在教育的任何一个环节和细节都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能力。
  学校德育应该坚持正确的教育方法,善于运用教育中的每个契机,使学生能够在学校中养成公民社会所需要的重要道德品质,使得他们在踏入社会以后,能够运用自己在学校教育中积淀下来的各种素养,应付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丹丹
点击次数:
Haedu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查看本站免责声明
招考专栏信息
教育分类信息
? ? ? ? ? ? ? ? ?
通讯员图片新闻
培训机构展播论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途径
我的图书馆
论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途径
【摘&&要】网络信息化&&德育&&途径&【关键词】信息时代,学校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开辟学校德育工作新途径:建好校园德育网站,开辟校园论坛,营造新的德育课堂;学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网络知识培训,提高学生上网水平;学校要积极培训,大胆引导,努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者利用网络进行德育工作的能力。学校要正确对待网络给学校德育带来的新挑战,切实把握学校德育发展与创新的机遇全面实施德育网络化工程,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正&&&&文实施德育网络化工程,是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的新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各中小学要全面实施德育网络化工程,增强对新时期德育网络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积极探索和实践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下面就我校实施德育网络化工程的实际,谈谈网络时代,如何实施学校德育一、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开辟学校德育工作新途径&&&&&多年来,我们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培养和塑造出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随着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对我们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我们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刘宗宝、主管德育工作的徐之副校长审时度势,在全校班主任、德育教师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现阶段开展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迎接挑战,抢抓机遇,积极探索和实践我们学校以网络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的德育工作新模式,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为了推进我校德育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加速德育工作的现代化进程,为学生的发展开辟健康成长的空间,为家长搭建科学家教的桥梁,为我校德育工作者提供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场所,为我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我们学校以及兄弟学校之间德育网络的互联互通搭建了平台,我们学校总课题组向学校提交了我们学校全面实施德育网络化工程的议案及省沭中《德育工作条例》。&&&&&实施德育网络化工程,为我校120多位班主任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学校运用先进的校园网络资源,开辟多种德育途径,建立“省沭中德育网站”,优化了学校的德育手段、德育过程和德育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主发展打造了“绿色”的网络通道;学校通过对班主任进行掌握和运用信息网络技能的全员培训,建立了校园德育网站、年级部、班级德育网页,学生工作部还开通了学校“德育在线”,学校信息中心定期向学生开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健康的网络活动,引导学生正确上网。学校通过举办家长学校,转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配合学校共同开展网络德育教育;全面实施德育网络化工程后,我们学校以网络为载体,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将学校德育和社区德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我校《德育规程》、《德育条例》的全面落实开拓了新的途径;有的老师,还自己制作了班级德育网页,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积极探索网络时代主体发展型育人之路,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实效。1、进一步建好校园德育网站,开辟校园论坛,营造新的德育课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第四媒体”这一新生事物已经介入到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高中生已构成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网络是一个“万花筒”,各种健康的学术信息、经济信息、娱乐信息等都能在网上找到,同时,形形色色的淫秽色情信息、反动暴力信息等也混杂其中。有的自制力较弱的中学生往往出于好奇和心理冲动,刻意去寻求一些色情、暴力的信息,故而使其深受网络中的黄、赌、毒等“电子海洛因”的毒害;有的学生不断地穿梭与幻变于现实世界和虚拟网络之间,扮演着“两面人”的角色,这往往会使之放纵自己,形成双重人格,引发人格裂变;还有的学生对网络形成依赖心理,在网上侃侃而谈,交友甚广,游刃有余,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变得沉默寡言,不善言表,人情淡薄,造成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网络孤独症”随之产生。因此,学校德育必须建立校园德育网站开辟校园德育论坛,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由于网络的隐蔽性,高中生在网上可以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把自己思想上和心理上的难题向老师述说。对于富有争论性的问题可以在校园论坛上发表,如中学生能不能谈恋爱,怎样与异性同学交往,怎样确立奋斗目标,怎样实现目标等。班主任与学校网络管理员应做好把关工作,对于那些低级趣味的、庸俗的、不健康的、反动的、淫秽的言论应及时屏蔽或删除。同时,应把校园德育网站建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丰富多彩的互动窗口。我们学校还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建立了“理论学习”、“模拟实验”、“知识竞赛”、“事实追踪”、“自我心理测试”、“网上党校”、“世界之窗”“心理健康热线”“德育在线”等栏目;另外我们还建立一些高中生学习和娱乐的栏目,如歌曲、软件、电影及各种学科复习资料、高考试卷等栏目。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在校园网中开辟班级网页,各年级部、各班级可根据本年级部、各班级的实际情况和高中学生的思想动态,灵活地设置栏目,如“班级展示”、“德育目标”、“学习园地”、“知识窗”、“团员之友”、“入党积极分子之窗”、“风云人物”等。此外,有的班级还建立学生个人网页,学生可以在网上畅谈学习体会、人生信念等,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增强自信心。2、针对高中生的实际,进行网络知识培训,提高其上网水平首先,我们教给学生必备的上网知识。只有具备更多的网络知识,学生才能在网络的天空里自由地翱翔,吸取知识,武装头脑。其次,我们还对中学生进行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教育学生上网时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做出与法律法规相违背的事情。再次,我们还对全体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健康教育,要求全体学生上网必须遵守社会公德,我们还与全体学生签定“健康文明上网,告别不健康网吧!”3、积极培训,大胆引导,努力提高我校德育工作者利用网络进行德育工作的能力我们都知道,学校大多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进行的,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现实中,一些班主任与德育工作者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计算机及相关知识的培训,面对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科技往往不知所措,上网查询信息难以得心应手。对不健康、不道德的网络信息手足无措,这必然严重影响学校网络德育教育的力度。常言说的好,“打铁还须自身硬”,因此我们学校的学生工作部每学期开学前,首先是对班主任、德育工作者进行德育方面、网络方面的培训。班主任、德育工作者只有熟悉网络,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才能正确把握学校德育方向,才能使网络为我所用,真正发挥学校网络德育功能,下在网络的发展已经改变了我们过去传统的德育工作者的地位,德育工作者已经由原来的主导型地位转变为我们现在的参与型地位。中学生在网上阅读信息时,德育工作者是无法直接约束他们的。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要同中学生一起参与德育建设,并在互动参与中开展扎实有效的德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高中生开展网络德育工作,更有效地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牢牢占领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阵地。&&&&二、正确对待网络给德育带来的新挑战,切实把握我校德育发展与创新的机遇&&&&&根据某地“中小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显示,26.46%的中小学生经常上网,32.12%的中小学生经常到网吧上网(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字还会逐渐增大)。”这说明,网络已经成为当今青少年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以数字化、全球化为特征的信息时代,面对良莠不齐、充满诱惑的网络世界,教育如何才能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如何才能培养和造就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一代新人?这已经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思索的问题。毋庸置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对我们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德育理念的滞后和德育技能的落伍,使学校与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有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德育就是说教、就是灌输的旧观念,开展网络德育也只是靠说教就可以使学生远离不良信息影响的错误认识。这种观念和认识,一方面来源于教育者对教育主体的了解不够,对网络给中小学生带来的深刻影响缺乏前瞻性的认识。另一方面,由于教育者本身对网络常识的匮缺和应用网络技能的欠缺,导致不了解网络世界的“多彩”和不能够应用网络技术进行有效应对而造成的。&&&&2、德育机制的不够健全和教育一体化的不够完善,使德育工作难以实现齐抓共管的态势和整体优势的发挥。现阶段,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还不够健全,不够完善。一方面,在构建社会大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德育往往是“单打一”,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另一方面,就我校德育本身来讲,也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教育与教学还缺乏有机地整合,教育教学化、教学教育化的进程还没有具体落实的措施。这一切使得我们学校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面临一定的困难。&&&&3、德育方法的呆板和德育途径的单一,使得我校目前的德育工作仍缺乏生动性和参与性&&&&&网络之所以给青少年学生带来强大的吸引力和难以抗拒的诱惑力,是因为网络具有开放性、生动性和互动性的特征。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在创设如何调动主体积极参与实践体验的德育情境上,还不能够完全贴近主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时不我待,德育工作要应对挑战,就要与时俱进,就要积极运用现代电子传媒,让德育走进网络,通过网络开展德育。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络里的广泛应用,给我们学校德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给我校的德育带来了创新与发展的机遇。&&&&三、全面实施德育网络化工程,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全面实施德育网络化工程,开创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全新局面,我们总课题组及学校领导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首先学校党委、校长刘宗宝、负责德育工作的徐之校长特别重视——积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加快了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进一步丰富或充实了校园网。其次开齐开足我们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让全体教师完成计算机信息技术高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再次在我校全体教师中创设德育网络化氛围。这些工作的扎实开展,使得我校网络德育工作的信息化得以顺利实现。&&&&&德育进网络,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新形势对我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课题,是加强和改进我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学校德育方式和德育手段的创新,需要德育理念的创新。我们课题组与学校学生工作部共同要求全体教师要提高对网络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同时我们还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要求各个年级部根据自己的实际与特点,制定出年级部学生实际、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这些都为我们学校网络德育健康有序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2、打造复合型德育队伍,搭建我校网络德育平台&&& 课题组与学校的学生工作部我们学校的实际,在全校掀起“创建学习型学校”、争做“学习型教师”的热潮,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在掌握和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方面的培训,提升我校德育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打造出一支政治思想过硬、师德高尚、精通德育工作规律、掌握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复合型德育队伍,这是我们推进网络德育工作的保证。&&&&&我们课题组以校园德育网站、年级部和班级德育网页为平台,积极创设德育情境,引导学生辨别网络是非、趋利避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开展网络德育活动时,我们还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同时,我们也结合我们学校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出鲜活的德育情景和生动的德育载体,变灌输式为渗透式、启发式、讨论式,变他律为自律,使我校的网络平台真正成为我们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和有效载体。&&&&3、搞好网络德育科研&&&&&教育科研工作的价值,在于为教育实践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因此,我们在开展网络德育的过程中,我们课题组与我校的教学科研部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申报了《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育新途径的探索》子课题,得到了立项。现在我们已经确立了网络德育实践与研究课题,我们决心以此课题为依托,认真总结经验,指导实践,为我校网络德育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对策指导。&&&&4、开发网络德育软件, 将德育与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整合&&&&&由于利益的驱动,目前,有些软件公司开发的教学软件较多,而德育软件则微乎其微,网络德育的运行载体较为匮乏。因此,在全面推进德育进网络工作进程中,迫切需要信息技术部门与德育部门共同合作,研究开发网络德育软件,这是推进德育进网络工作的关键。以往,由于德育没有特定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往往是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通过网络德育平台的搭建,将德育引入信息技术课程,既使信息技术课程有了健康的网络载体,同时,也为网络德育的落实提供了技能和时间上的支持。&&&&&面对“第四媒体”的挑战,我们在开展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必须着眼于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因此全面推进学校网络德育化工程,是我校今后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它既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 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德育的主旋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时俱进,开托创新,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新局面,把网络作为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新载体、新手段、新天地。参考文献1、刘孝国&&&&&全面推进德育进网络&&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2、李书华&&程正彪&&《网络文化背景下教师信息化素养纲要》3、孙西洋&&&&&论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实践与探索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