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特点,有哪些比较好的书籍?最好是图文并茂的最佳

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o中国 - 搜狗百科
&&历史版本
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o中国
该版本已锁定
《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o中国古都五书:古都南京》以学者的态度、游者的思路、读者的兴趣,条分缕析地定位置,身临其境地讲历史,有史有景地绘胜迹,如数家珍地说文保,介绍了中国古都城市南京赖以兴起并发展的地理环境及其特点,以及衰退、演变的过程,特别是都城时期城市布局、政抬、经济、文化等情况。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一个“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南京。
《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o中国古都五书:古都南京》介绍的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龙蟠虎踞,林茂城兴,形成“山、水、城、林”交融的城市特色风貌;历经楚秦王气、六代豪华、南唐建都、明初定鼎、天国春秋、民国肇基,博得“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等美名。钟灵毓秀,绿水长流,造就独具一格的陵墓文化、盛极一时的佛教文化以及精彩纷呈的文化遗产。这就是南京的个性。
段智钧,建筑学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年,攻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研究生,2011年被授予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术新秀”荣誉称号。主要从事建筑历史、理论、设计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曾出版专著《天下大同:北魏平城辽金西京城市建筑史纲》,并参与撰写出版《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比例与尺度研究》《巍巍古都》《中曰韩古典园林比较研充14—19世纪的中国园林(韩文版)》等专著,发表有关学术论文20余篇,另有学术译著多部。
这本《古都南京》现在要同读者见面了,这是一本关于南京城市建筑历史文化的读物,也是我这个普普通通的建筑历史研究工作者关于中华古都的第二本研习之作。同时,这亦是我第一次尝试用学术普及性的文字来与广大中华传统城市建筑文化爱好者进行交流。
南京作为著名的十朝都会,是一座非常值得徜徉历史、流连文化的美好城市。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古都烟水间的寥廓旷远,雄峻伟丽,每一次游目畅怀都会让我们不断深入领略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厚底蕴;无论莫愁湖的夏荷,还是玄武湖的秋荻,每一位关注古都南京的人士也都会有各自见仁见智的亲身感受。这都源自南京深厚的历史积淀,繁盛的文化资源。即使我们仅从古代都城史的视角加以考察,南京古都近2000年的时间跨度,相关史料的丰富程度,也称得上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一个缩影。
在诸多名家学者的一些专题研究成果面前,这本《古都南京》显然不厚也不重,尤其对我这样很多次匆匆往来南京的行者来说,也仅仅称得上是近几年来深入研读考察的成果缀合。当然,我想应该还不仅如此,因为我与南京是有缘的。
30年前,一张以中山陵为背景的全家合影,承载了我幼时在南京的一段遥远回忆。
15年前,一位来自南京东南大学的建筑历史教授,让我亲蒙顶级学术垂范。
10年前,我的硕士导师,也是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的建筑历史教授,每每给我讲述在南京求学时丰厚的学术经历,并且支持我对南京的城市建筑进行了第一次广泛的调研。
5年前,对南京城市建筑历史了如指掌的我的博士生导师,指引我专门针对南京的一些历史建筑完成了第一次系统的学术研究,而且还亲自带我详细考察南京等地的江南古典园林。
而这本《古都南京》成就了我至此时此刻与南京的最大缘分。为了普及古代都城城市建筑历史知识,结合华润雪花拓展不同地域建筑文化的意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从2009年的年中就开展了中华古都五书系列的实际策划,我有幸被选定承担了《古都南京》的写作。
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我对南京有一点研究基础。例如之前我曾在博士导师王贵祥先生的带领下,配合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主持的南京金陵红楼梦文化博物苑设计进行过一些具体研究,对南京一些历史地段的建置沿革比较熟悉。又如我在对北朝主要都城的一些研究过程中,自然与南朝建康进行比照,因而对一些有关历史文献比较熟悉。
另一方面,应该是对我学术努力程度的肯定和信任。近几年来我在进行《古都南京》写作的同时,结合导师提供的关于传统建筑、古典园林等研究机会,以及我的博士论文对明代城市的关注等,知识结构相应愈加契合,也显示了中华古都五书系列总体策划老师的高屋建瓴。
本书的写作主要基于尽可能广泛的直接史料的整理和挖掘,试图对南京古城在主要建都时期辉煌的城市建设成就以及相关建筑文化史迹进行一定探讨和总结。为了保持论述过程的直观性并给予广大爱好者更多的研讨空间,我尽可能保持了历史文献的出处和所据,这也许算得上是本书的特点之一罢。
尽管我已经有十年的科研学术写作的经历,但是对学术普及写作却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凭着自己用心阅读南京城市历史文化时所生发的那一股激情,那一份热爱来书写。如果这些可以感染一些读者,对我来说就算是最大的成功和快慰了。
鉴于本人水平有限,写作过程难免疏漏,恳请有关专家学者和关注南京城市历史文化的广大读者给予批评帮助。
这本《古都南京》问世所经历的这三个寒来暑往,有很多的人、很多的事让我感动。
感谢恩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贵祥先生多年来的悉心传授和培养。这些年来,我有幸参加了先生组织的系列建筑历史研究课题,先生师门下的定期学术讨论也对我也大有裨益。这些幸运经历让我有可能全身心开展对建筑历史理论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深入钻研。就本书而言,无论全文框架,还是主体方向;无论写作方法,还是写作内容,先生都给出切实可行的研究路径,精心指点,不断鼓励,并坚定给予最有力的支持和信任。时至今日,我还时常为一些个人琐事占用先生的宝贵时间,于心不忍又感激不尽。
感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楼庆西先生在本书写作中定期给予当面指导和建议。
感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妲、吕舟、贾珺、刘畅、廖慧农等师长的长期教诲指点。
感谢本套中华古都五书系列的另外四位作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贵祥、贺从容、李路珂、王南老师,在几年来的共同写作中,将大量工作都做在了我的前面,是我最亲切的学习榜样;无论是直接引领和勉励,还是无数次专门讨论协作时分享的智慧之光,都让我受益匪浅。
感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丁垚老师的长期支持。
感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黄鹤老师、陈宇琳博士在南京金陵红楼梦文化博物苑有关设计研究过程中的友情协作与鼎力支持。
感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白颖老师的建议和鼓励。
感谢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俄罗斯籍博士玛丽安娜女士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韩国籍博士研究生辛惠园女士友情提供研究成果支持。
感谢各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有关所、系同窗学友的真诚友谊。
感谢付彤、许晓军先生给予本书最后完稿工作期间的直接支持和帮助,并且对建筑历史与理论相关探研中的艰辛充分理解。
感谢我的大学同学刘明明、易增全先生,十年来我途经南京的反复叨扰都得到热情相助。比如在2002年深秋,刘明明先生亲自陪同考察,使我成功探访了南京很多当时尚未对外开放的重要建筑遗存;在2012年初春,易增全先生专程从上海赶赴镇江为我做强大的后援,让我对丹阳、句容有关古迹的田野踏勘工作得以一路畅通,有关成果也同样有他的艰苦付出。
还要感谢丛书编辑部高效率的工作,其中袁增梅编辑在承担全文进展核查工作中,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加班加点,贡献殊多,毛娜、杨靓、吴雅琼、张弦也付出了很多心血汗水。感谢师兄包志禹博士在出版实务中心的开创性工作。感谢陈迟先生协助对总体工作进度的推进,这本《古都南京》才能够及时摆放在读者面前。
感谢父母的全方位支持,感谢儿子对爸爸长期伏案写作的牵挂和配合。
感谢妻子赵娜冬女士,无论自身博士课题研究繁忙,还是在美国访学远隔千山万水,都会专门就本书的诸多细节给予有力的写作建议和全面支持。
感谢所有为本书有关研究和出版工作提供过帮助支持的人们。
本书的写作也让我意识到,一方面,需要专业工作者潜心从事这甘愿坐冷板凳的学问。另一方面,这冷板凳学问也期待更多有识之士充分理解。个人在这个领域能作的贡献是很有限的,就如同萤火虫的亮光,在灯火阑珊的豪门富路是聊胜于无的,也只有凿壁取光的寒窗才是属于我们的光亮之地,因为这里有你们给予的掌声和期望。
著者谨识 2012年3月
2008年年初,我们总算和清华大学完成了谈判,召开了一个小小的新闻发布会。面对一脸茫然的记者和不着边际的提问,我心里想,和清华大学的这项合作,真是很有必要。
在“大国”、“崛起”甚嚣尘上的背后,中国人不乏智慧、不乏决心、不乏激情,甚至不乏财力。但关键的是,我们缺少一点“独立性”,不论是我们的“产品”,还是我们的“思想”。没有“独立性”,就不会有“独特性”;没有“独特性”,连“识别”都无法建立。
我们最独特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文化了。学术界有一句话:“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梁思成先生说得稍客气一些:“雄峙已数百年的古建筑,充沛艺术趣味的街市,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当然我是在“断章取义”,把逗号改成了句号。这句话的结尾是:“亦常在‘改善’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
我们的初衷,是想为中国古建筑知识的普及做一点事情。通过专家给大众写书的方式,使中国古建筑知识得以普及和传承。当我们开始行动时,由我们自己的无知产生了两个惊奇:一是在这片天地里,有这么多的前辈和新秀在努力和富有成果地工作着;二是这个领域的研究经费是如此的窘迫,令我们瞠目结舌。
希望“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的出版,能为中国古建筑知识的普及贡献一点力量;能让从事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前辈、新秀们的研究成果得到更多的宣扬;能为读者了解和认识中国古建筑提供一点工具;能为我们的“独立性”添砖加瓦。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o中国古都五书:古都北京.pdf_科学与自然_PDF电子书免费下载_PDF电子书免费试读_爱淘网
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o中国古都五书:古都北京.pdf
类 别
发 布
试 读
编辑推荐《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o中国古都五书:古都北京》力求成为研究古都的载体,管理古都的参考,建设古都的保障。其内容全面,特色鲜明,集学术性、权威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发挥丛书“存史、释义、咨政、育人”的作用,对传承古都城市的历史文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作者简介王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师。2001年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完成本科学业后,师从吴良镛院士,从事北京城市规划设计与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对老北京的古建筑怀有深厚感情。曾撰写博士论文《北京城市美学研究》,发表多篇关于北京城市建设的学术论文如《〈康熙南巡图〉中的清代北京中轴线意象》《传统北京城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等,著有《北京古建筑地图》(上、中、下三册,合著),并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测绘大量北京胡同、四合院,抢救历史文化遗产。
目录引言:北京鸟瞰 /1 第壹章 千年沧桑 /13 第一节 古蓟城——建城之始/l6 第二节 唐幽州——北方重镇/l8 第三节 辽南京——契丹陪都/20 第四节 金中都——首次建都/23 第五节 元大都——宏图初现/30 第六节 明北京——大局划定/41 第七节 清北京——踵事增华/47 第贰章 城墙城门 /55 第一节 明北京城墙与城门 /58 第二节 皇城城墙与城门 /66 第三节 紫禁城城墙与城门 /76 第叁章 禁城宫阙 /89 第一节 紫禁城前朝 /94 第二节 紫禁城后寝 /107 第三节 紫禁城外东路与外西路 /120 第肆章 坛庙陵墓 /127 第一节 坛庙概说 /129 第二节 天坛——天人对话 /l44 第三节 墓葬概说 /153 第四节 明十三陵——事死如生 /163 第伍章 山水园林 /181 第一节 山水形胜 /]83 第二节 西苑三海——太液仙山 /190 第三节 三山五园——园林之城 /204 第四节 公共园林——城中山水 /242 第陆章 市井民居 /249 第一节 街道胡同 /25l 第二节 庭院深深 /268 第三节 晨钟暮鼓 /292 第柒章 王府会馆 /30l 第一节 内城王府 /303 第二节 外城会馆 /321 第捌章 寺观浮图 /331 第一节 佛寺 /333 第二节 佛塔/359 第三节道观 /367 第玖章 画里京城 /383 第一节 《京师生春诗意图》——乾隆时期的北京鸟瞰图 /385 第二节 《康熙南巡图》中的清代北京中轴线 /388 第三节 《康熙六旬万寿盛典图》中的清代北京西城及西北郊 /400 第四节 画里禁城宫阙 /407 第五节 画里坛庙陵墓 /410 第六节 画里山水园林 /412 第七节 《鸿雪因缘图记》中的清代北京名胜 /422 结语 无比杰作 /425 插图目录 /450 参考文献 /468 后记 /474
序言2008年年初,我们总算和清华大学完成了谈判,召开了一个小小的新闻发布会。面对一脸茫然的记者和不着边际的提问,我心里想,和清华大学的这项合作,真是很有必要。 在“大国”、“崛起”甚嚣尘上的背后,中国人不乏智慧、不乏决心、不乏激情,甚至不乏财力。但关键的是,我们缺少一点“独立性”,不论是我们的“产品”,还是我们的“思想”。没有“独立性”,就不会有“独特性”;没有“独特性”,连“识别”都无法建立。 我们最独特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文化了。学术界有一句话:“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梁思成先生说得稍客气一些:“雄峙已数百年的古建筑,充沛艺术趣味的街市,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当然我是在“断章取义”,把逗号改成了句号。这句话的结尾是:“亦常在‘改善’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 我们的初衷,是想为中国古建筑知识的普及做一点事情。通过专家给大众写书的方式,使中国古建筑知识得以普及和传承。当我们开始行动时,由我们自己的无知产生了两个惊奇:一是在这片天地里,有这么多的前辈和新秀在努力和富有成果地工作着;二是这个领域的研究经费是如此的窘迫,令我们瞠目结舌。 希望“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的出版,能为中国古建筑知识的普及贡献一点力量;能让从事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前辈、新秀们的研究成果得到更多的宣扬;能为读者了解和认识中国古建筑提供一点工具;能为我们的“独立性”添砖加瓦。 王群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 日于北京
后记从1996年到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上大学算起,我在古都北京己生活了将近十六个年头。而真正开始热爱这座古城、热爱中国古建筑,则是从大学三年级读到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开始的。在梁思成的精神感召之下,我与同班的三位好友组成了“新营造学社”,沿着过去中国营造学社考察古建筑的路线,走访了祖国大好河山许多美丽的古建筑,度过了一段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正式对古都北京及其古建筑展开系统学习和研究,要从2001年攻读博士学位开始算起,至今也己超过十年。十年间考察了数不尽的北京古建筑,并且带领学生们测绘了北京许多胡同与四合院,也亲眼目睹了北京这一梁思成笔下“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正一天天丧失其无与伦比的整体美……在醉心于北京古建筑之美和痛心于北京旧城所遭受的破坏这两种心境的矛盾纠缠之中,我于2008年6月完成了博士论文《北京城市美学研究——重申城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此后,我有幸参加了“北京五书”中的《北京古建筑地图》一书的编写,结果一写就是三年,这三年间我和其他4位作者一次次徜徉于浩如烟海的北京古建筑群中,齐心协力,陆续完成了上、中、下三册的编写,对五百余处北京古建筑进行了扼要地介绍。从此我对北京古建筑的感情愈加深厚,与古都北京也结下了更多不解之缘——于是,“古都五书”中《古都北京》一书的写作任务也继续落在了我的肩头。与《北京古建筑地图》依照地区划分篇章不同,在《古都北京》一书中,我力图使全书的结构和逻辑更加清晰可辨,希望从空间鸟瞰、历史沿革、各类型古建筑以及城市整体美的塑造等多个方面来介绍古都北京在城市规划设计与古建筑营造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此外,出于个人爱好,我还在书中加入了“画里京城”一章,希望为古都北京的介绍文字增加几分诗情画意。 这本《古都北京》可以看作是我十年来研究的一点心得,虽仍有诸多遗憾和不足之处,但颇能聊以自慰的是:这本书总算是饱含了我对古都北京的深情!瑞典美术史家喜仁龙曾经为了“北京城墙的美”而写下《北京的城墙与城门》那样的巨著;而深爱着古都北京的梁思成则为她写下《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这样的名篇。我对古都北京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古都北京的美,为此,希望能够通过不懈地努力,把梁思成先生以及众多先辈学者们对古都北京的研究工作继续下去。我特别希望在书中传达这样一个讯息:古都北京曾经是一件具有无与伦比的整体美的艺术杰作——而今天这件杰出的艺术品依然在不断地遭受破坏。前不久,台湾美学家蒋勋先生的一次演讲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讲到了一个关于东施和西施的比喻:和我们一般理解的“东施效颦”的含义不同,在蒋勋的这个比喻中,东施和西施同样都是美丽的女子,东施并非丑女,只是因为西施的存在而得不到吴王的欢心而己,但东施因此失去了自信心,并努力效仿西施的美态,结果适得其反;其实东施应该看到自己的美的独特性,“回来做自己”——在蒋勋先生看来,美,就是回来做自己。这个比喻让我陷入了长久的悲伤与感慨之中:其实我们中国的城市与建筑,中国的众多历史文化名城,不正是那个失去自信心的东施吗?她所效颦的西施不就是西方的城市和建筑吗?中国的城市和建筑其实已经长久地陷于“东施效颦”的困境中了吧!没想到把古老的东施、西施的故事稍加改变作个比喻,竟然惊人地暗合了今天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上的处境……我于是由衷地希望,通过《古都北京》以及《北京古建筑地图》这类书籍的编写,能够向广大读者,包括北京的城市建设者们呈现北京昔日最美的容颜——为此我也特别在本书开篇的“北京鸟瞰”一章中尽情想象和勾画那个尚未受到西方建筑观念影响、保持着自身雍容气度的美丽的北京城——如果这本书能够使当代读者多少感受到古都北京的美(哪怕只是冰山一角),就像忽然在镜子中惊奇地发现自身的美一样,然后在某一瞬间忽然觉得像北京这样一座伟大的古都应该回来做自己,并且坚持做自己,那我就了无遗憾了! 当然,这本书的写作离不开许多人的帮助,在此需要一一表示感谢。首先是古都北京研究的先行者们,没有他们富于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是不会有眼前这本书的诞生的——他们的名字和著作都尽可能在注释和参考文献中一一列出了。其次要感谢我的博士导师吴良镛先生,他不仅指导我完成了博士论文的研究工作,并且带领我参与了北京旧城保护与城市设计方面的许多课题,给予我十分难得的实践机会。此外特别要感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的诸位老师和同事们,特别是王贵祥教授对我的信任与鼓励,楼庆西先生的指导,林洙老师提供的中国营造学社的老照片,贾珺、刘畅、贺从容、李路珂、段智钧、胡介中、袁琳、李菁对我的启发和帮助,还要感谢廖慧农老师、袁增梅编辑对全书写作的协助。还应该特别感谢的是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从策划全部丛书的王群总经理,到负责具体工作的工作人员。感谢格锐设计机构的王华先生、孙世魁对全书版式设计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徐颖、段传极、职延明等各位编审对全书所做的细致的校对和审阅工作。 还有一些我在长年来考察北京古城、参与旧城保护过程中认识的朋友,也在此一并感谢,他们是王军先生、华新民女士、姚远先生和刘阳先生。华新民女士、刘阳先生大方地提供给我许多照片,为全书增色不少。特别要感谢王军先生,他不但始终如一坚定地投身北京旧城保护的事业,并且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参加我们的北京古建筑考察与测绘,并且长期同我交换对于北京的学习与研究心得,共同分享古都北京之美。 感谢我多年的好友赵大海先生,书中许多精美的照片出自他精心的创作。还要感谢我的学生唐恒鲁、王斐和孙广懿,书中动人的胡同测绘长卷出自他们的手笔。此外,唐恒鲁还与我一起完成了书中许多北京古建筑巨幅鸟瞰图的绘制。 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是我的父母、岳父岳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当然最要感谢的人是我的妻子曾佳莉,她不但陪我走遍古都北京的每座沧桑美丽的古建筑,并且和我一起测绘、记录、写生,她是我每一幅画作和每一首新诗的第一个鉴赏者,也是我每一篇论文和每一部书稿的第一个读者和评论者——这本书的一半功劳应该是属于她的。 王南 2012年5月于古都北京
文摘版权页:
神道门 田义墓的神道门为一座砖石小门楼,硬山卷棚顶,门框、门槛、门枕、门楣及门簪皆为青石制成。门垛下半部为石制须弥座,束腰上雕如意连纹,精细流畅。四个八角形门簪簪心上刻成莲花的四种不同造型,分别为“莲苞欲放”、“莲蕊初绽”、 “绿荷怒放”、 “子实成熟”,寓意“冬蕴、春长、夏绽、秋结”,同时象征人生的不同阶段及因果境遇一一可谓构思精巧、寓意深刻。 华表 神道门内为神道,神道两旁分立华表、石象生各一对。华表通高7米余,为八棱柱,直径85厘米,下雕江涯,上刻祥云。柱顶承露盘上蹲坐两只神兽面朝南方,昂首挺胸、神采飞扬。华表底部的须弥座雕有雄狮、麒麟、獬豸、貔貅、天禄、辟邪、海马、宝象、神驼、玉兔等十余种不同的神兽以及狮舞绣球、双龙戏珠等图案,雕刻丰富而华美。 石象生 神道华表北侧为石象生一对,东为文官、西为武将,高约3米,比明十三陵神道文武官石象生略小,但却比清西陵的还大。 文官头戴七梁冠,身穿朝服,手捧笏板,面容谦和。在其朝服的垂带上雕有仙鹤一对,为文官一品的标识,雕刻线条流畅精美。武将头戴金盔,身着铠甲,手杵钢鞭,神态威严。武将周身雕琢细膩, 甲胄上的甲页、鞭柄上的宝石、战靴上的神兽乃至绳结均刻画入微。武将身后的护腰大带上刻有一组“胡人驯狮。 棂星门 神道的北端为棂星门,通体为汉白玉雕成,中央为二柱牌坊式门,左右为影壁两座,面阔7.7米,高5.7米,比例匀称、造型厚重、雕饰精美。两个方形门柱柱头上蹲坐两只对望的石狮,双狮共同守卫着门中央象征灵魂不熄的火焰宝珠(图4.31)。 门左右的石影壁南北两面四组雕刻为棂星门的精华所在。南面两幅雕刻主题均为狮子,东壁为一只雄狮休闲地卧在祥花瑞草之间;西壁则描绘一只大狮与一只幼狮于山林间嬉戏。北面的雕刻则以鹿为主题,东、西壁均为双鹿图,背景衬以松树、蝙蝠,以象征“福”(蝠)、“禄”(鹿)、“寿”(松)。四幅雕刻皆采用高浮雕技法,雕工精湛,且画面经营十分细膩生动,观者可由画面背景的林间花草之中不经意发现栩栩如生的昆虫如蝈蝈、蜜蜂等藏匿其间。 碑亭 棂星门內为一字排开的三座碑亭,是整个墓园保存最完整的三座砖石建筑。 位于中轴线上的中亭平面呈八角形,首层檐为八角形,上为圆形攒尖顶,形制颇奇特。东西南北四面各辟券门一道。东、西两碑亭为造型一致的方形碑亭,屋顶为重檐歇山顶,南北两面各辟券门,东西两面雕出券形假窗。
内容简介《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o中国古都五书:古都北京》是中国古都系列丛书中的一种,共分为九章,分别从北京城市的变迁、宫殿建筑、城垣与坊市街道、坛庙与陵寝、寺庙道观与其他宗教建筑、文学艺术、园林风光、关隘与交通,以及风俗民情等方面,对北京城市发展历程和都城历史文化作了全景式的“鸟瞰”和描绘。作者王岗从事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o中国古都五书:古都北京》脉络清晰,图文并茂,文采斐然。
PDF电子书下载地址(梦在远方)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古代建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