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考生之家成绩查询入口的成绩怎么办

三问芜湖高考英语听力故障:千名考生成绩怎么办
&&&&来源:&&&&
原标题:三问芜湖高考英语听力故障:千名考生成绩怎么办  如果没有听力设备故障,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考点的学生们将顺利结束最后一门高考课目,当地的高考工作也将圆满收官。但事与愿违,过去短短两天时间,这个考点因听力故障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焦点,对于这起高考故障事件社会各方充满种种疑问和猜测。这个考点当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听力故障?涉事学生的高考权益到底该如何维护?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问:当天的听力故障到底是怎么回事?   芜湖田家炳实验中学考点的听力故障自曝出以来,涉事考生的人数和当天事发真相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事发后,记者第一时间赶赴芜湖市田家炳中学采访了解到,这一考点当天共有40个考场、1200名考生。英语听力考试采取录音机播放磁带,再由校园广播系统传送至各个教室的方式进行。   田家炳中学高三学生朱同学、陶同学和阮同学都是当天在该校参加听力考试的学生。他们告诉记者,当天下午3点开始英语听力考试,在此之前有一段试音。试音时一切正常,但是一开始播放听力正文,就听到很强的电磁声,以至于几乎听不清录音。   “当时试音部分一切正常,但是开始播放听力正文时,明显没有之前音质好,有电流的噪声和嗡嗡的共鸣声。我的心里一沉。”负责监考的程老师告诉记者,他们立刻向考务组汇报,但考试仍照常继续举行。   “可能有部分学生对我们上报后期待有现场处理,但是等到打铃交卷了,他们才明白这一切不可挽回,有学生情绪很不好,甚至有女生哭了起来。”程老师说。   据该考点老师介绍,当天试音部分和正文是同一盘磁带。试音部分非常清晰,试音结束后开始播放正文,音质没有之前那么好。   记者在芜湖了解到,当天该市其他考点的英语听力一切正常,仅接到田家炳实验中学一个考点的听力故障反映。英语考试结束后,田家炳中学考点有两个班考生共60人因听力问题交卷后滞留考场,随后家长聚在校园,提出各自的诉求。   二问:为什么会出现听力故障?   据了解,田家炳中学是芜湖市第一批标准化考点――40个考场可以容纳1200人考试,并且配备了专门的录像、录音系统,以及试卷通道。每年承接中高考、外语职称考试、自学考试等多项重大考务工作。此次高考英语听力采用的是该校广播系统传送。   据田家炳中学副校长胡勇和总务处的郑主任介绍,用于2015年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这套广播系统是学校新添置的广播系统,经芜湖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采购后于2014年8月安装的。   “这套系统音质和效果都比老系统更好,是专门为中高考准备的,此前还没有‘实战’过,今年高考第一次正式启用。之前我们试音,学生们都反映很清楚、声音很大。”胡校长说。记者在学校的设备采购单上看到,这套系统包括:智能分区广播控制中心1台、网络寻呼话筒2只、网络机柜1台、网络终端服务器49个、壁挂音箱49只、网络终端服务器1台以及一套订制的集成系统。   5月22日,该校对今年高考要使用的这套考务专用设备进行过检测,考试当天还在考场的每层楼都安排了一名英语老师巡考。   “每天中午都会放音乐、放磁带、放老师讲话。其中也有英语磁带,声音一直都非常清晰。6月7日,芜湖市考试中心的专家还到我们学校来检查这套系统,逐个考场试听,效果也非常好。”田家炳中学校长舒龙告诉记者。   8号的听力故障事件发生后,当晚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副厅长李和平率省考试院等一行人员赶赴芜湖,和芜湖市成立联合调查组,对问题进行调查取证。调查组封存了当天考试的磁带和相关播放设备,并由专业技术人员对听力设备进行了检测,全面调查当时真实情况。安徽省教育厅专家经鉴定后认为,该考点的确存在高考英语听力播放效果不清晰问题,目前初步判断是因为该中学的播放设备加上考场环境导致播放不清。调查组表示,将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切实维护考试公平和考生权益。   三问:涉事千名考生英语听力成绩怎么办?   对于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出现的英语考试听力故障问题,安徽省教育考试院随即启动了包括申请重新组织考试等多个预案。9日,安徽省教育厅官方网站“安徽教育网”发文通报称,教育部已经同意安徽省启用高考英语听力考试备用卷,6月10日下午将重新组织涉事考点的英语听力考试。   截至10日中午12时,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考点共有1063名学生申请参加当天下午重新组织的英语听力考试,137人确认不参加重考。   安徽省教育厅要求,对重新组织的英语听力考试,芜湖市要做好考试的组织保障,确保考试平稳顺利进行;严格按照考生自愿的原则,由考生本人申请是否参加重考;重新安排符合标准的考点,并加强外语听力播放设备的检查,确保考试万无一失;严格按照高考的统一要求,规范组织考试,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考试纪律严明,维护良好考风考纪。考试期间,教育部考试中心和省教育厅将安排专人,加强对考点的检查和指导。 (记者杨玉华 鲍晓菁)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社会万象|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正文
三问芜湖高考英语听力故障:千名考生成绩怎么办
  如果没有听力设备故障,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考点的学生们将顺利结束最后一门高考课目,当地的高考工作也将圆满收官。但事与愿违,过去短短两天时间,这个考点因听力故障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焦点,对于这起高考故障事件社会各方充满种种疑问和猜测。这个考点当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听力故障?涉事学生的高考权益到底该如何维护?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问:当天的听力故障到底是怎么回事?
  芜湖田家炳实验中学考点的听力故障自曝出以来,涉事考生的人数和当天事发真相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事发后,记者第一时间赶赴芜湖市田家炳中学采访了解到,这一考点当天共有40个考场、1200名考生。英语听力考试采取录音机播放磁带,再由校园广播系统传送至各个教室的方式进行。
  田家炳中学高三学生朱同学、陶同学和阮同学都是当天在该校参加听力考试的学生。他们告诉记者,当天下午3点开始英语听力考试,在此之前有一段试音。试音时一切正常,但是一开始播放听力正文,就听到很强的电磁声,以至于几乎听不清录音。
  “当时试音部分一切正常,但是开始播放听力正文时,明显没有之前音质好,有电流的噪声和嗡嗡的共鸣声。我的心里一沉。”负责监考的程老师告诉记者,他们立刻向考务组汇报,但考试仍照常继续举行。
  “可能有部分学生对我们上报后期待有现场处理,但是等到打铃交卷了,他们才明白这一切不可挽回,有学生情绪很不好,甚至有女生哭了起来。”程老师说。
  据该考点老师介绍,当天试音部分和正文是同一盘磁带。试音部分非常清晰,试音结束后开始播放正文,音质没有之前那么好。
  记者在芜湖了解到,当天该市其他考点的英语听力一切正常,仅接到田家炳实验中学一个考点的听力故障反映。英语考试结束后,田家炳中学考点有两个班考生共60人因听力问题交卷后滞留考场,随后家长聚在校园,提出各自的诉求。
  二问:为什么会出现听力故障?
  据了解,田家炳中学是芜湖市第一批标准化考点――40个考场可以容纳1200人考试,并且配备了专门的录像、录音系统,以及试卷通道。每年承接中高考、外语职称考试、自学考试等多项重大考务工作。此次高考英语听力采用的是该校广播系统传送。
  据田家炳中学副校长胡勇和总务处的郑主任介绍,用于2015年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这套广播系统是学校新添置的广播系统,经芜湖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采购后于2014年8月安装的。
  “这套系统音质和效果都比老系统更好,是专门为中高考准备的,此前还没有‘实战’过,今年高考第一次正式启用。之前我们试音,学生们都反映很清楚、声音很大。”胡校长说。记者在学校的设备采购单上看到,这套系统包括:智能分区广播控制中心1台、网络寻呼话筒2只、网络机柜1台、网络终端服务器49个、壁挂音箱49只、网络终端服务器1台以及一套订制的集成系统。
  5月22日,该校对今年高考要使用的这套考务专用设备进行过检测,考试当天还在考场的每层楼都安排了一名英语老师巡考。
  “每天中午都会放音乐、放磁带、放老师讲话。其中也有英语磁带,声音一直都非常清晰。6月7日,芜湖市考试中心的专家还到我们学校来检查这套系统,逐个考场试听,效果也非常好。”田家炳中学校长舒龙告诉记者。
  8号的听力故障事件发生后,当晚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副厅长李和平率省考试院等一行人员赶赴芜湖,和芜湖市成立联合调查组,对问题进行调查取证。调查组封存了当天考试的磁带和相关播放设备,并由专业技术人员对听力设备进行了检测,全面调查当时真实情况。安徽省教育厅专家经鉴定后认为,该考点的确存在高考英语听力播放效果不清晰问题,目前初步判断是因为该中学的播放设备加上考场环境导致播放不清。调查组表示,将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切实维护考试公平和考生权益。
  三问:涉事千名考生英语听力成绩怎么办?
  对于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出现的英语考试听力故障问题,安徽省教育考试院随即启动了包括申请重新组织考试等多个预案。9日,安徽省教育厅官方网站“安徽教育网”发文通报称,教育部已经同意安徽省启用高考英语听力考试备用卷,6月10日下午将重新组织涉事考点的英语听力考试。
  截至10日中午12时,芜湖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考点共有1063名学生申请参加当天下午重新组织的英语听力考试,137人确认不参加重考。
  安徽省教育厅要求,对重新组织的英语听力考试,芜湖市要做好考试的组织保障,确保考试平稳顺利进行;严格按照考生自愿的原则,由考生本人申请是否参加重考;重新安排符合标准的考点,并加强外语听力播放设备的检查,确保考试万无一失;严格按照高考的统一要求,规范组织考试,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考试纪律严明,维护良好考风考纪。考试期间,教育部考试中心和省教育厅将安排专人,加强对考点的检查和指导。 (记者杨玉华 鲍晓菁)
责任编辑:hn_新闻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近千名考生有机会 获“综评录取”面试|学生|全校_凤凰教育
近千名考生有机会 获“综评录取”面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今年交大“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在沪招生650人,按照录取人数1.5倍比例,近千人有机会参加面试。面试将于高考出分后进行,按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综合成绩组成为:高考投档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30%、高中学业水平成绩占10%。考生在一批次和综合评价同时填报交大,相当于多了一次入校机会。
晨报记者董川峰报道 上海交大昨天公布2015年上海市高考招生政策,今年在本科一批次投放王牌实力专业,100%满足考生第一志愿录取。一批次全部投放王牌专业今年交大在本科第一批次中,全部投放学校实力最强的王牌专业,保证校本部专业100%满足考生第一志愿录取。这些专业涵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IEEE试点班)、机械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试点班)、海洋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英语(、商务)等,国际化办学招生包括交大密西根学院和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医学院(单独招生代码)也投放了全国排名第一的临床医学等专业。综合评价千人有机会参加面试今年交大“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在沪招生650人,按照录取人数1.5倍比例,近千人有机会参加面试。面试将于高考出分后进行,按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综合成绩组成为:高考投档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30%、高中学业水平成绩占10%。考生在一批次和综合评价同时填报交大,相当于多了一次入校机会。提前批次首推生命与环境平台2015年上海交大提前批次录取首推生命与环境交叉平台,立体化构建12个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平台学生将接受一学年的平台贯通式培养,除数理基础课程以外,还涵盖并贯通多学科特色课程。平台学生有2次专业选择机会。致远荣誉计划扩大到全校优秀学生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将落实综合改革方案,在全校全面推进“致远荣誉计划”,新生通过综合评价和本科一批次都有机会进入该计划。致远荣誉计划实施范围将扩大到全校优秀学生,学校精心挑选海内外学科领域内最杰出的教授担任课程主讲教师。计划还提供100%海外一流院校和科研机构研修经历和100%奖学金覆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教育官方微信
播放数:528233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40304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2015司法考试成绩“矫正程序”启动步骤——如果奇葩成绩单是真的,怎么办?
&背景说明:日11点,我发表了《&卷四如何突破130分?这么多同学卷四突破130:天赋+勤奋+方法正确&》一文,受到许多高分同学转、赞,同时也有同学提出质疑。我现在觉得这篇微博内容不妥,现予以收回,理由如下:
&11月21日是司考成绩公布的日子,我早晨还没起床,就陆续接到许多同学报喜电话,说自己卷四突破130分、120分。跟往年相比,令我无比兴奋,毕竟自己教授的学生能够考这么多分,自然替他们高兴,自己也高兴,误以为是自己的方法显灵了,于是写了以上微博。
但是,自文章发出后,有更多的同学,来鸣冤屈,说是出现以下不公平对待:
1.有人前三卷平均六七十分,卷四130多分,就通过了。
2.有人前三卷都290多分,而卷四40分、50分,没有通过。
3.有人声称最后一题(26分)没有写,得了125分的情形(我对此说法表示深刻怀疑,认为是假造的)。
4.卷四两极分化严重,致使前三卷高分者未能通过司考。
&许多同学发来成绩单给我看,我都不相信,以为是伪造成绩单,故不敢将成绩单录于本博文。
& &&&如果学生所说是假的,我本博文将是的,无理无据的“浑说”,如果同学反映的情况为真,则有关部门需要启动“矫正程序”,具体方案如下:
&(一)矫正程序实施中的问题
&1.已经通过的同学,继续通过,不能修改其成绩,这是“信赖保护主义原则”的要求,也是为了使本工作顺利解决的前提。
&2.凡是参与此次阅卷工作的所有领导、专家、老师都应予免责,他们所做是根据现有法律法规行事,即使出现“矫正程序”,不应承担任何基于现行法上的责任,否则复核程序将会无比艰难。
3.组织相关部门领导、法学专家、考生代表讨论,调整方案,向社会公布,听取意见,然后根据新方案,对没有通过的考生成绩进行重新统计。(比如说,前三卷原始成绩考到270分,卷四考到80分),不一定是这个规则,但是可以确定一个能被接受的规则。
(二)相关人员的责任
&1.网络上所传的“匪夷所思”的成绩单是否是真的?是否有真人愿意出来举证?
&2.各位法学教育专家、法学界名人能否对此表示关切?
&3.各位“司考名师”能否出来说句话?司考辅导老师是对学生复习的艰苦付出最了解的多的人了,而且都有一定影响力,应该对此事予以关注。看到、听到,那么多人说自己已经考了三四年,等等情形,我开始是想“因为每年都只有百分之十几通过率,考三年通过已经是不错了”,但是如果是程序极端不公造成,则此等评价有违基本正义观念。虽然,此事重点关涉“卷四”,也不是说只有“卷四老师”才有此道义责任,凡是在该行业的老师,是否都应该关注此事?因为此事涉及程序正义,与法律人基本公平观念有关。
(三)为避免,每年出现类似“矫正程序”,今后成绩统计可以改为以下方式:
&1.2016年以后,所有考生成绩以原始分计算,进行排名,不要再进行加分调整(我不能说这是以前的政策,只是推断,如果与事实有误,提前承认错误)
&2.相关部门划定通过人数比例,比如是10%或者20%。
&3.凡是低于360分的成绩单,只写“合格”。高于360分的成绩单,可以注明具体得分。
&4.该规则(或者类似规则)提前公布,征集意见,一旦通过,即与执行,故不要害怕以后启动“矫正程序”。
(四)该事件进行调查的意义
&1.如果考生提供的“奇葩成绩单”都是假的,则本文全文作废!但是,是否为假,只能是启动“校正程序”才能知道,所以,我这个博文要先写,否则想等到调查清楚了再写,那是不可能的。
2.我是党员,深知党员的使命与责任。十八大以来,我党对“公平正义”和“法治”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党员,应该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践行,唯其如此,才能距离“中国梦”越来越近。因此,我虽然是对国家相关部门领导的一项具体工作提出看法,但是这应该不属于“妄议中央”范畴。而且,我一再强调,我的方案是建立在“考神提供成绩单为真“,这个前提下的。2014年年底以来,多少次我在课堂上讲解“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所描绘的法治蓝图,都兴奋不已、激情澎湃。现在紧要关头,却不能发一言,则日后如何再行标榜自己对该理论的无比崇敬与期许。
3.如果相关部门借助此事件启动“矫正程序”,不会损毁行政机关的形象。虽然此类事件从来没有发生过,但是,如果此程序启动,则标志着:第一,政府作出重大行为时,原意听取民意,与公众进行协商;第二,任何主体都有可能有疏漏,知漏洞而主动弥补,则更显依法行政之决心;第三,学子相信司考,民众相信政府,全民族众志成城则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此事,乃相关部门徙木立信之举,绝非自取其辱之事。
&4.此事涉及到十万考生,成百上千家庭成员及亲友。
&5.因此程序而改变成绩的人,虽然表面只有几百人、一两千人(我估计,非常离谱的成绩单不会很多,晾晒的已经属于极端),但是受惠的将是日后数以百万、千万记的考生,这里面或许还会有我们的家人、朋友、学生、亲戚等。今日所为一事,影响何等深远。
&6.此事乃法律界,对“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国家”所做的一点贡献。
& & (五)尾声
&因为此事,一夜无眠,凌晨四点钟就起来写这篇文章。因为,此文章一旦发表,则无收回的可能性(转载无法收回)。虽则一再说明此文章是建立在“奇葩成绩单为真”的基础之上,但是引发各种影响也是必然。
&发表此文章的好处:1.使几千考生(或更少)成绩得到重新评估。2.使法科学生见识到,政府部门原意进行“社会协商”的姿态,增加对法治社会的信念。3.使得每年必有的“司考成绩大讨论”落幕,揭开”司考加分减分规则“的神秘面纱。4.使全社会认识到,法治政府建设不远,就在身边。
&发表此文的可能结果:1.2016年以后,广大考生不能再听到我讲的司考课,我也不能再出版相关书籍。2.能否会保留现有工作岗位也未可知。
不过,做了一夜思想斗争,我想“人生不过百,常怀千年志”,人生不必太过踌躇。在天平的一端是千名考生再考一年的时间和社会的法治希望,天平另一端是我个人未来四五十年的命运。如果能够以我的四五十年命运,换得哪怕1000人一年的复习时间,那么也是以1换20,也是值得的。如果丢了现有工作,那就重新改行做其他的事情吧,虽然我很热爱现有的工作。
看到此文,不免有人或者同行说,我这是”哗众取宠、博得人气“之类言语。但是,我还是会根据内心的呼唤来做事情,不能因”忧谗畏讥“而冷眼旁观。在21号晚上22点之前,我还是认为考生不应该”瞎嚷嚷“。但是,夜的黑暗使我更加感受到什么是”黑暗、恐惧、无助、荒凉、渺茫、生死、轮回、生的短暂、死的迫近“,在这沉寂中,更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呼唤。经过几个小时的内心激烈斗争,我于凌晨4点爬起来写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关乎千人司考成绩、数十万人司考的追求、数千万法律人的法治理想、十几亿人的正义向往。与这些相比,被揣度为”哗众取宠动机“的想法也不足为惧,个人命运前途也可置之度外。如果,身经此事的同学们能将此”正义追求“传递下去,每人一生只做一次”问心无愧、胸怀坦荡“的事情,那么无论是对于人性光辉之弘扬,抑或是对于社会公平之实现,皆具有举足轻重之意义。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明知不可而为之,怀揣必可之决心,则万事皆有回旋之机。
&不管结果如何,万请同学们不要对法治梦丧失信心,我们一起矢志不渝、初心不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自考考生成绩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