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形分布欧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产出有哪些影响

地形和地势 【范文十篇】
地形和地势
范文一: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要素的重要地位。本节教材文字叙述不多,但图形较多,都是以彩图的形式呈现,符合八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复杂图形还在四周用文字或小图片的形式加以说明,使教材内容通熟易懂,可读性很强。如图2.2的阅读和分析是学生理解中国地形分布的关键。“活动”可以巩固和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我国地形的特征,教学难点是我国主要山脉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世界地理,初步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和简单的分析、归纳地理信息能力,但从地图中进一步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较为欠缺,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培养。 三、教学目标 1、运用地形图等有关资料了解我国地形的特征。2、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在地图上记住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名称及其位置。3、运用资料分析我国地形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4、了解我国地形的利弊,熟悉国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地形图等有关资料了解我国地形的特征。难点:读图分析我国主要山脉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教学基本过程一、 新课导入看图片识地形。以怀远的自然景观引入新课。师:首先请同学们看景观图片,说说图片展示的是家乡怀远的哪种地形类型? 师:看了图片,我们知道家乡怀远的地形有低山丘陵,那么中国的地形类型有哪些呢?中国地形的特征是怎样的呢?板书
地形和地势二、 讲授新课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图2.1“中国的地形类型”,说说中国有哪些地形类型。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师:陆地表面的五种地形类型,我们中国都有。从中国地形图可以看出,我国幅 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板书
地形类型多样过渡:既然我国的地形类型多样,那我们就分类认识主要的地形区。我们从哪种地形开始呢?观察中国地形图,我们可以看出是山脉,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当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所以认识我国复杂的地形就从山脉开始。同学们观察我国各山脉的延伸方向(山脉的走向)一样吗?(不全一样)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读图2.6“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和图2.2“中国地形
的分布”,找找我国主要山脉,说说山脉走向和主要地形区。 学生读图分析,得出结论;教师补充总结。(一)主要山脉及其走向1. 东西走向的山脉有: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
南岭2.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3. 南北走向的山脉有:贺兰山
横断山脉4.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有:阿尔泰山脉
祁连山脉5. 世界最高大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二)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三)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四)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五)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学生活动:学生读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完成表2.1过渡: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它们的面积比例都是多少呢?课件展示:图2.3“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了解我国各种地形面积的比例。 提问:各种地形面积的比例是多少?哪种地形所占的比例最大?哪种地形所占的 比例较小?学生读图分析,得出结论;教师纠正总结。总结:从图中的数值比例可以看出,我国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 平原占12%、丘陵占10%;其中山地比例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平原面积仅占1/10多点。师:人们习惯上把山地、比较崎岖的高原、丘陵统称为山区。我国的山区面积约 占陆地面积的2/3,所以我国是一个山区面积比较广阔的多山国家。板书:山区面积广大讨论:我国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1:地形构成特点对我国的有利影响是什么?问题1:地形构成特点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是什么?结合阅读材料、图2.4和图2.5,学生分组讨论,小代表发言。教师补充总结: 有利影响:1、森林、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采矿业。2、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3、山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旅游业。4、山区急流可以发电。不利影响:1、交通不便
2、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3、容易发生自然灾害
4、水土流失严重三、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知道了我国地形的特征,我国主要山脉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我国地形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四、作业布置1、自主阅读课本24页的“阅读材料”,了解地形与民俗之间的关系,自己 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相关知识。2、结合课本图2.2,把老师提供的中国主要地形图补充完整。五、板书设计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山区面积广大、影响 地形类型多样、分布 六、教学反思
范文二:地形和地势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1、我国的地形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积大。2、我国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呈_____________状。3、 山脉: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其中属于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属于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地形区: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
范文三:《地形和地势》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地形、地势、山脉等概念,认识并知道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2.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2.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环境要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重难点1.运用地图观察判断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2.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3. 掌握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教学准备地理景观图片 地理挂图 录像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自学课文22~23页图文,然后实物投影《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图?(生:《中国地形图》)(使学生对地形有一感性认识,同时也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师:顾名思义,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______。(学生:形态)地势(板书)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______?(生:趋势、总趋势)师:哪个答案更合理呢?(生:总趋势)那么,我国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和探讨的问题。[讲授新课]
再次投影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后,启发学生:从这幅色彩斑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图面上,我们可以发现深色集中在哪里,而浅色又集中在哪里?(学生:图中的深色集中在西部地区,浅色集中在东部地区)从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上,我们还可以发现什么呢?(学生:我国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板书: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师活动]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高大而绵长的山脉,犹如一条条卧伏的巨龙,纵横在中华大地上,把祖国江山妆扮得雄伟壮丽,多姿多彩。这些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学生活动]1.分小组相互合作讨论确定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比赛看谁找得快,准确率高,并推选出代表发言。分析归类主要山脉及走向: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六盘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教师活动]2.指导学生在教材25页“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图上,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分别将走向一致的山脉连接起来。可以看到,这些山脉将大陆分隔成许多网格,高原、盆地和平原就分布在这些网格中。[学生活动]2.学生完成教材25页活动。[教师活动]3.课件展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景观。要求学生在“我国地形的分布”图上分别找出我国主要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并注意它们的方位、名称及其写法。[学生活动]3.分组讨论,派代表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活动]4.展示“形态各异的高原景观”;青藏高原地形地貌及资料;黄土高原的地貌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杰作--窑洞图;内蒙古高原地貌和景观图;云贵高原景观图。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和阅读四大高原的图文资料。说明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学生活动]4.欣赏景观图,学生阅读教材24页“地形与民俗”资料。总结:我国五种地形都有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各种地形.区形态各异,我国人民也充分利用各种地形发展各具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教师活动]5.课件展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读图了解我国各种地形面积 的比例,其中哪种地形所占的比例最大。明确:介绍山区所包括的范围,并得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结论。 探究问题:1.山区有哪些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2.针对山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山区应怎样开发和保护,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将全班学生分成A、B两大组,每个大组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展开讨论。A组讨论有利条件,B组讨论不利条件。A、B两组讨论后,进行全班的发言,相互补充。第二课时再次投影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后,启发学生:从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上,我们还可以发现什么呢?(提问)从我国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发现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什么?(学生:西部高、东部低)(板书: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投影)自制《中国地势变化正误示意图》。(提问)投影屏幕上是两位同学在阅读中国地形图后,各自画出的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变化的示意图。哪位同学能说出这两幅图所反映的地势有什么区别?哪一幅图比较接近实际?(学生:图B)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遍图B,联想一下,中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大致呈什么状分布?(学生:阶梯状)(师:答得很好,你的联想能力很强!)(投影)《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并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观察地图。
(提问)我国地势最高的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学生: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横断山脉 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第二级阶梯位于哪里?(学生: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一线以北以东,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的地区)我国地势最低的一级阶梯是第几级阶梯?它位于哪里?(学生:第三级阶梯;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为界)(观察判断)同学们仔细阅读图2.9(27页),观察并判断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依次以哪些山脉为分界线?第二、三级阶梯依次 以哪些山脉为分界线?(学生:前者以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为分界线;后者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分界线)(小结)从简化了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图2.9)上可以看出:从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各类地形呈阶梯状逐级降低。(课堂活动)认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及其影响。下面我们分成A、B、C三个大组,每个大组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每个大组讨论一个问题(A组:2题;B组:3题;C组:4题),各小组讨论后选出代表发言,阐述本小组观点。(A组发言,教师补充)A组各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补充小结:(1)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夏季风)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沛的降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 2)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难怪古人有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滚滚江水东 逝去”。
(B组发言,教师演示)B组各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实验演示,加深学生理解。
(实验演示)河流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的变化:教师可用课前准备的水和自制的透明小水槽实验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水流的急缓。水能的大小变化,得出结论:河流从第一级阶梯流向第二级阶梯,再从第二级阶梯流向第三级阶梯,落差由大变小、水流由急变缓,水能资源由丰富变贫乏(由大变小)。河流落差大的河段便于人们建设水电站,利用其丰富的水能资源发电,支援工农业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C组发言,教师补充)C组各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补充小结:地势对交通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大开发。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课堂小结]通过以上学习,我们搞清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我国的地势自西向东分为三级阶梯,这样的地势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活动与探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本节知识基础上,让他们边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边分小组探讨我国地形地势有何特点?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经济 有何影响?(差异个性设计)
范文四: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案学
校:年级及班级:1306班授课教授课时间:第 4星期
第 3 节上课题目: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 八年级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年6月第1版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形与地势 P22-29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剖面图,归纳我国地势特点及三大阶梯的分布。 价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2)知道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河流流向、水能资源、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初步学会 评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剖面图等图像资料找出我国地势的特征。(2)联系生活实际归纳我国地势对其他自然因素及经济活动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诗歌、读各种地图等多种形式,体会地理学习的乐趣和地理与现实生活的密
切联系。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唯物辩证主义观念。【教学重点】中国地势的特征及其影响【教学难点】认识地势对知道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河流流向、水能资源、交通等方面的 影响【课型】综合课【教学方法】讲述法、讲练法、讨论法【教具】教学挂图,小黑板【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分钟)二、引入新课(5分钟)《三国演义》开篇词[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四大名著中那部的开篇词吗?[学生回答]是《三国演义》[教师提问]嗯,是的这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大家还能说出其他反映河流东流的诗句或歌曲?[学生回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教师讲述]是的这些诗歌中河流的流向都是向东的,那为什么我国的河流大多是向东入海而不是向西呢?这节课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寻找答案。讲授新课(30分钟)[板书]第一节地形与地势[承转]出示分层设色地形图[教师讲述]同学们请看黑板这是分层设色的地形图,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颜色越深海拔越高,颜色越浅海拔越低。比较我国的东西部地区那个地区的颜色深一点?[学生回答]西部[教师讲述]西部地区颜色深一点,越往东颜色越浅,西部地区主要以黄色深黄色和褐色为主,东部地区以绿色为主,大家看海拔示意图绿色的代表什么[学生回答]平原[教师提问]那深黄色和褐色代表的又是什么?[学生回答]高原山地[教师讲述]是的我国的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由此可以证明我国地势怎样?[学生回答]西高东低[教师讲述]对的我国的地势由西向东逐步降低,西部高东部低是我国地势的第一个特征[板书]地势特征:西高东低[教师提问]好同学们翻开书27页看图2.9我国沿北纬36°的地形剖面图,大家看看这幅图上都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我们从最西部开始看。[学生回答] 最西部是青藏高原[教师提问]好,青藏高原平均海拔是多少?[学生回答]4000米以上[教师讲述]往东越过横断山脉来到黄土高原海拔突然下降到多少米?[学生回答]米左右[教师讲述]好来到黄土高原海拔就降到了米,那这种下降是逐渐的还是迅速下降?[学生回答]迅速下降[教师讲述]是的是迅速的下降的,我们继续往东走越过太行山就来到了哪里?[学生回答]华北平原[教师讲述]越往东海拔就越低,在东部地区很多地方海拔都在500米一下,甚至在一下沿海地区海拔不足50米。从这幅图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我国地势不但是西高东低,而且是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就像楼梯一样一级一级下去的。[板书呈阶梯状分布[教师讲述]我们再来看一下图2.9那个三级阶梯的分布示意图把三级阶梯的范围找出来,等一下叫同学们回答。第一级阶梯[板书]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教师讲述]首先看第一级阶梯在哪里?请某某同学起来回答[学生回答]青藏高原[教师讲述]好第一级阶梯主要在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在我国西南部海拔刚刚说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什么?[学生回答]世界屋脊[教师讲述]青藏高原上高山林立,全球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山有很大一部分都在这里,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是在这。沿着青藏高原往东往北走就来到了第二阶梯,这里有很多高原和盆地,海拔也迅速的降到了米,速度非常快。再往东就进入东部平原地区也就是第三阶梯,第三阶梯主要指第二阶梯往东的平原丘陵地区。[教师提问]第三阶梯的海拔在多少米以下[学生回答]500米以下[教师讲述]对这里的海拔不超过500米,众多东流入海的河流流经这里时流速开始放慢于是形成广阔的冲积平原。再往东的话就是沿海大陆架,这就是三级阶梯的范围。每一级阶都有的条分界线看图2.9找出来。等一下叫同学回答[板书]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二级阶梯:[教师讲述]好,某某同学你来说以下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是以那些山脉为分界线的?[学生回答]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教师讲述]嗯对的[板书]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教师提问]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由那些山脉组成的呢,某某同学你来回答[学生回答]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教师讲述]好的正确,大家把它填到28页的表上去[板书]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教师讲述]接下来大家小组讨论思考下这几个问题,等一下各组派代表来回答[承转]出示小黑板[板书]对河流及气候的影响对河流落差的影响及利用对交通的影响[教师提问]请第一小组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 使我国的河流大多向东流,使我国降水多[教师总结讲述] 是的使我国的河流大多向东入海。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面向太平洋,夏天会受到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海洋的湿润气流可以深入内陆,而且呈阶梯状分布各阶梯间海拔落差大,海洋气流在西进的过程中爬升遇冷就会形成降水这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沛的降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板书]使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有利于湿暖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有利于农业发展[教师提问]请第三小组回答第二个问题[学生回答]落差会很大,可以建水电站[教师总结讲述] 阶梯与阶梯之间的海拔变化都是突然变低的所以河流的落差会突然增大,第一阶梯的海拔是4000米第二阶梯的海拔是米,李白有句诗“黄河之水天上来”描绘的就是这种景象对不对,河流流经阶梯交界处的时候是非常急喘的,这里面蕴含着什么丰富的资源?[学生回答]水能资源[教师总结讲述]水的流速非常快所以水能资源很丰富,那么水能资源丰富可以怎么利用?[学生回答]建水电站[教师总结讲述]对了修建水电站可以将丰富的水能资源利用起来,我国很多大型的水电站就是修建在阶梯的交界处。大家可以翻开书的53页看一下,位于黄河流域上游羊龙峡,李家峡水电站就是位于第一和第二阶梯交界处,下游的三门峡和小浪底水电站则是位于第二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还有长江流域的葛洲坝和三峡水电站则也是位于第二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板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可以修建水电站来充分利用[教师提问]好最后一题第二小组来回答[学生回答]河流自西向东流有利于沿海和内陆联系,同时阶梯的交界处又不利于道路的修建不利于交通发展[教师总结讲述]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使得我国的河流自西向东流淌,把我国的沿海和内陆联系起来,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河流都是联系东西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这是有利的方面。不利的呢就是阶梯与阶梯之间海拔差距太大,这里面还有很多高山和峡谷,不利于道路的修建和交通的发展。[板书] 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部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四、总结新课(4分钟)通过以上学习,大家对我国河流为什么大多向东流的疑惑有答案了吧?对了,因为我国是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所以河流大多向东入海。每级阶梯都有它特定的位置,并有界线可以将它们区分开来,第一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这样的地势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五、复习巩固(4分钟)1.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面积广大B.我国地势东高西低,河流大多流入太平洋C.地势阶梯分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D.平原面积约占20%2下面的诗句中与地势相关的是(B)A.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3. 李明参加一个地理知识竞赛的活动,其中有一道题是“我国二,三级的阶梯分界线是?”你认为李明应该选那一项(D)A.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B.长白山-太行山-横断山C.太行山-阴山-贺兰山-巴颜克拉山-冈底斯山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六、布置作业(1分钟)做练习册的第一,二大题,并预习第二章气候附:板书设计第一节地形与地势(1)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大陆架 (2)三级阶梯分界线第一、 二级阶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2)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这对我国的气候河流,水能及交通的影响(3) 对河流及气候的影响:使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有利于湿暖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有利于农业发展对河流落差的影响及利用: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可以修建水电站来充分利用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部的交通,。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也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课后分析】,,,,
范文五: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教案学
校:嘉应学院年级及班级:1306班授课教师:刘雅芝授课时间:第 4星期
第 3 节上课题目: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 八年级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年6月第1版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形与地势 P22-29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剖面图,归纳我国地势特点及三大阶梯的分布。(2)知道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河流流向、水能资源、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初步学会评价国地势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剖面图等图像资料找出我国地势的特征。(2)联系生活实际归纳我国地势对其他自然因素及经济活动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诗歌、读各种地图等多种形式,体会地理学习的乐趣和地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唯物辩证主义观念。【教学重点】中国地势的特征及其影响【教学难点】认识地势对知道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河流流向、水能资源、交通等方面的 影响【课型】综合课【教学方法】讲述法、讲练法、讨论法【教具】教学挂图,小黑板【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分钟)二、引入新课(5分钟)《三国演义》开篇词[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四大名著中那部的开篇词吗?[学生回答]是《三国演义》[教师提问]嗯,是的这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大家还能说出其他反映我国河流流向的诗句或歌曲?[学生回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好汉歌,”[教师讲述]是的这些诗歌中河流的流向都是向东的,那为什么我国的河流大多是向东入海而不是向西呢?这节课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寻找答案。讲授新课(30分钟)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26页,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我国的地势。[板书]第一节地形与地势[教师提问]地势?什么是地势呢?大家在书本里找出来[学生回答]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教师讲述]对了,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板书]地势定义[承转]出示分层设色地形图[教师讲述]同学们请看这是我国分层设色的地形图,图上有很多种颜色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我们从东部开始看各个地方的海拔都是多少。这种比较深的绿代表的海拔是多少米[学生回答]200米[教师提问]是的这种深绿代表的海拔是200米,那比较浅的那种呢?[学生回答]500米[教师讲述]嗯是的,代表的是500米,我们继续往西走,来到了中部,看看这种浅黄色代表的海拔是多少米呀?[学生回答]1000米[教师提问]是的,那深黄色的呢?[学生回答]2000米[教师讲述]嗯是2000米,好我们继续往西走来到这是哪里?[学生回答]青藏高原[教师讲述]那它的海拔又是多少米呢?我们先来看粉红色?[学生回答]3000米[教师提问]对了是3000米,那褐色呢,是多少米?[学生回答]5000米[教师讲述]嗯对的,那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的地势哪边高哪边低呢?[学生回答]西部高东部低[教师讲述]嗯同学们真棒,我国的地势由西向东逐步降低,西部高东部低是我国地势的第一个特征[板书]地势特征:西高东低[教师讲述]好了,我国的地势除了西高东低还有其他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看书本27页图2.9,这是沿北纬36°做的地形剖面图。我们沿着沿北纬36°由西部开始看从西往东都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来看这是什么高原[学生回答]青藏高原[教师提问]好,青藏高原平均海拔是多少?[学生回答]4000米以上[教师讲述]是的青藏高原海拔非常之高,所以被称为世界的什么?[学生回答]世界屋脊[教师讲述]嗯我们继续往东走越过祁连山来到黄土高原海拔突然下降到多少米?[学生回答]米左右[教师讲述]好来到黄土高原海拔就降到了米,那这种下降是慢慢的还是迅速的?[学生回答]迅速下降[教师讲述]是的是迅速的下降的,我们继续往东走越过太行山就来到了哪里?[学生回答]华北平原[教师讲述]越往东海拔就越低,在东部地区很多地方海拔都在500米以下,甚至在一下沿海地区海拔不足50米。从这幅图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我国地势不但是西高东低,而且是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就像楼梯一样一级一级下去的。[板书]呈阶梯状分布[教师讲述]好同学们再来看一下黑板上的地形图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三级阶梯是有很明显的界限,第一级阶梯以褐色为主,第二级阶梯以黄色为主,第三季阶梯以绿色为主。那么每级阶梯都有哪些主要的地形,海拔是多少,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板书]
分界线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教师提问]我们来看一下第一级阶梯,它是雄踞西南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多少米,刚刚我们说过的[学生回答]4000米[教师讲述]嗯,第一级阶梯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4000以上,全球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山有七座都是都在这里,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也是在这里[板书]
分界线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教师提问]好,沿着青藏高原往北往东走就是二级阶梯,大家看看都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先看看西北这里[学生回答]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教师提问]好,那我们往南走,由看看都有哪些地形[学生回答]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教师讲述]对了,第二阶梯是以平均海拔为米的高原和盆地为主,我们继续往东走就到了第三阶梯,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阶梯,它的平均海拔在500以下,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板书]
分界线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 米
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 500以下
以平原为主[教师讲述]大家从图上可以看出阶梯的分界线都是由高峻的山脉组成的,那每一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同学们找出来等一下叫同学来回答。[教师提问]洁霞同学来说一下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由哪些山脉组成。[学生回答]由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组成[教师讲述]对了,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由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组成,其中同学们注意一下祁连山的祁字别写错了,大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板书]
分界线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以高原为主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级阶梯 米第三级阶梯 500以下
[教师提问]第二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又由哪些山脉组成呢?玉娟同学来回答一下。[学生回答]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教师讲述] 对了第二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组成,大家留意一下这几列山脉是不是大概在同一条直线上的,这说明它们的走向怎样呀?[学生回答]相同[教师讲述]嗯,这几列山脉的走向大致是相同的,记忆的时候可以由北往南一路记下来这样就会记得准确些。还有大家看一下这几列山那一列是被长江横穿而过?[学生回答]巫山[教师讲述]对了,巫山,要记牢了,考试经常考[板书]
分界线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以高原为主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级阶梯 米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以平原丘陵为主-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教师讲述]接下来大家小组讨论思考下这几个问题,等一下各组派代表来回答[承转]出示小黑板[板书]对河流及气候的影响对河流落差的影响及利用对交通的影响[教师提问]请第一小组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 使我国的河流大多向东流,使我国降水多[教师总结讲述] 是的使我国的河流大多向东入海。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面向太平洋,夏天会受到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海洋的湿润气流可以深入内陆,而且呈阶梯状分布各阶梯间海拔落差大,海洋气流在西进的过程中爬升遇冷就会形成降水这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沛的降水,有利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教师提问]请第三小组回答第二个问题[学生回答]落差会很大,可以建水电站[教师总结讲述] 阶梯与阶梯之间的海拔变化都是突然变低的所以河流的落差会突然增大,第一阶梯的海拔是4000米第二阶梯的海拔是米,李白有句诗“黄河之水天上来”描绘的就是这种景象对不对,河流流经阶梯交界处的时候是非常急喘的,这里面蕴含着什么丰富的资源?[学生回答]水能资源[教师总结讲述]是的,水的流速非常快所以水能资源很丰富,那么水能资源丰富可以怎么利用?[学生回答]建水电站[教师总结讲述]是的修建水电站可以将丰富的水能资源利用起来,我国很多大型的水电站就是修建在阶梯的交界处。大家可以翻开书的50页看一下,位于黄河流域上游的羊龙峡,李家峡水电站就是位于第一和第二阶梯交界处,下游的三门峡和小浪底水电站则是位于第二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还有长江流域的葛洲坝和三峡水电站,三峡水电站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它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位于第二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教师提问]好最后一题第二小组来回答[学生回答]河流自西向东流有利于沿海和内陆联系,同时阶梯的交界处又不利于道路的修建不利于交通发展[教师总结讲述]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使得我国的河流自西向东流淌,把我国的沿海和内陆联系起来,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河流都是联系东西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这是有利的方面。不利的呢就是阶梯与阶梯之间海拔差距太大,这里面还有很多高山和峡谷,不利于道路的修建和交通的发展。 四、总结新课(4分钟)通过以上学习,大家对我国河流为什么大多向东流的疑惑有答案了吧?对了,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所以河流大多向东入海。每级阶梯都有它特定的位置,并有明显的界线可以将它们区分开来,第一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这样的地势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五、复习巩固(4分钟)1.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面积广大B.我国地势东高西低,河流大多流入太平洋C.地势阶梯分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D.平原面积约占20%2下面的诗句中与地势相关的是(B)A.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3. 李明参加一个地理知识竞赛的活动,其中有一道题是“我国二,三级的阶梯分界线是?”你认为李明应该选那一项(D)A.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B.长白山-太行山-横断山C.太行山-阴山-贺兰山-巴颜克拉山-冈底斯山
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六、布置作业(1分钟)做练习册的第一,二大题,并预习第二章气候附:板书设计第一节地形与地势(1) 地势的定义: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2)地势特征;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3)三级阶梯分界线第一、 二级阶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4)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这对我国的气候,河流,水能及交通的影响【课后分析】……
范文六:地势和地形【教学重点】地势各级阶梯的特征及其影响【教学难点】地势三级阶梯对我国的影响【课前准备】1.《内蒙古高原》等相关录像2.自制一个透明的有三个小水槽的水箱(每一个水槽高矮不同,像三级阶梯状)、一桶清水。3.三级阶梯图(彩色)与长江、黄河、珠江等河流水电站复合投影片4.实物投影仪【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天我带着同学们到呼伦贝尔草原南部的科尔沁草原去旅游:[看录像:这里常常是蓝天碧草,晴空万里,牧民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放牧着成群的牛羊;野雁、湖鸥自由自在地栖息,牧民和这些动物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水草肥美,景色宜人的绿野之中。,, ,,]多么优美的自然环境呀!下面请大家打开地图册,阅读“中国地形”图,科尔沁草原,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了,它位于哪一个地形区上?(学生答:内蒙古高原)那么,像这样的地形区,你还能说出哪些?别急,让我们首先了解我国地表高低起伏的状况。讲授新课: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一)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现阶梯状分布活动1:阅读地图册的“中国地形”图,明确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活动2:进一步阅读地图册的“中国地形”图,根据颜色的分布总结我国地势的特点。
学生:通过读图归纳, 活动3:进一步阅读地图册的“中国地形”图,从西向东,根据海拔高度的变化,推测中国地势分布的特征?请你用简单的方法表示出来。学生:很快找出从西向东海拔高度的变化状况,并在老师的引导下,绘制出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地势的变化特征。 学生:绘图归纳:中国地势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教师:请同学们用教材的“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来验证你的结论。
活动4:读教材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地图册的“中国地形”图,找出三级阶梯的界线、每一阶梯以什么地形为主?完成下表格。学生:在教材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上填出三级阶梯的界线名称。并阅读地形区景观图片,了解三级阶梯内部一些地形区的形象特点。教师:(简单地向学生补充介绍)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称为大陆架。我国近海的大陆架比较广阔,渤海和黄海面积小,海底全部是大陆架,另外东海的大部分(约有2/3)、南海的一部分(约有1/2)是大陆架。(二)地势西高东低对我国的影响活动5:把全班同学分成4个大组,与同组的同伴讨论:地势西高东低对我国的影响。
学生:讨论提纲,第一组:对照“中国地形图”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说一说我国大陆地势分布对气候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第二组:在“中国地形图”上描出:长江、黄河、淮河、珠江等主要河流,说一说我国大陆地势的分布特征对河流流向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古人是怎样描述的?第三组:在自制的透明小水槽中注入水,在水的流动过程中,你发现了吗:水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利用中国地形与长江、黄河、珠江等河流水电站复合投影片说明落差的利用价值。第四组:对照“中国地形图”和“中国交通图”说一说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各小组代表发言第一组:第二组:用实物投影展示描绘的结果: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第三组:演示实验:水流在各阶梯的过度地带形成巨大落差。利用三级阶梯图与长江、黄河、珠江等河流水电站复合投影片,说明阶梯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可用来发电,同时注意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第四组: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教学反思】通过阅读地形图,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学生知道了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及各级阶梯的特征并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的名称;通过小组讨论和小实验的方法,运用地图总结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好地达到了教学效果。
范文七:作者:米建国宏观经济研究 2001年04期  一、当前的物价水平对经济稳定增长不构成大的制约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自2000年2月份出现反弹后, 又恢复了连续负增长的态势,从4月份的-2.4%变为5月份的-1.9%、6月份的-1.4%、7月份的-1.2%、8月份的-1.3%、9月份的-1.5%、10月份的-1.7%、11月份的-0.6%。其实, 目前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负增长的内涵是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全面提高,是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大量消化过剩产品,是农业种养结构大调整和家用电器产品全面大幅度降价的结果,是经济发展中的价格负增长。这样的负增长不仅不会对经济的稳定增长形成大的制约,还可能是经济良性循环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在零售价格负增长的背后要看到实物消费量在大幅度增长,企业库存增幅在降低(企业产成品库存增幅在2000年10月份为3.8%, 这个增速大大低于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实际值已连续多月是负增长,当月-0.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正增长,月的消费价格指数(CPI)上升了0.2%,11月增长1.3%。同时,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已连续多月增长,同比4月份增长1.3%、5月份增长2.2%、6月份增长3.4%、7月份增长3.5%、8月份增长5.1%、9月份增长5.8%、10月份增长6.2%、11月份增长5.8 %;社会商品销售额11月份同比增长8.7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了9.4%),虽比上月降低1.7个百分点,但是仍然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这说明企业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已经大大提高,消费拉动势头也比较强劲,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匹配良好。因而,物价对于经济稳定增长已不成为大的制约。  二、货币供应基本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稳定增长的需要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经历了从“适度从紧”向“适当”和“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作用”的调整。货币政策目标从“反通货膨胀”转向努力扩大有效需求。这反映出货币政策适应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为保持币值稳定而不断进行调整,在多个取向约束中寻求平衡。其政策涵义是既防范金融风险,又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给,扩大有效需求,支持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实践证明,这种稳健的货币政策,力度比较适当,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效应非常明显,提高了货币运用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然而目前仍有许多同志认为货币供应量偏小,要维持景气,认为M2的增量应不低于20%。我以为,其实不然。  第一,目前经济发展环境远不同于90年代前期。90年代前期市场机制作用发挥受限,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严重,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运行效率低下,只有高投入才能有高增长。而目前市场配置资源已占据基础性地位,国家宏观调控手段日臻成熟,资源配置效率大为提高,成本、效益观念支配下的企业经营理念是少投入多产出,且是有效产出,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度空前提高。从有关年份M2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之比的变化中可以概略地看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情况。M2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之比年分别为2.85、3.28和2.58,年间分别为1.94、1.89和2.07。这表明由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效益提高和货币流动性增强,
单位货币对经济增长所发挥职能作用已非昔日可比。
在%的M2增长率支持的是12.1%的经济增长率,%的M2增长率支持的是7.1%的经济增长率,月13.4%的M2 增长率支持的是8.2%的经济增长率。可见货币运行效率大大提高。  第二,货币当局关于M2的统计并不能全面反映货币供给真实状况。因在M2的统计中未包括同业存放和外币存款,而这两块资金不仅具有可贷性质,且增长很快,其规模大约相当M2的10%。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按现有统计口径M2增长率的收缩并不反映通货供应的收缩,保持13%左右的M2增长率应能支持不低于8%的经济增长。  第三,货币市场特别是票据市场发展较快,具有M2的替代效应,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减少了对货币的需求。1999年企业共签发银行承兑商业票据5000亿元,比上年增加1160亿元,增长30%。当年商业银行累计贴现3000亿元。2000年10月末,商业银行贴现票据847亿元, 比年初增加了417亿元。央行办理再贴现1058亿元,比年初增加557亿元。另外,各种信用卡的发行及银行代发工资,也多少会减少货币的实际供应。  三、2000年第4季度投资出现暂时回落,2001年第1季度后将稳定增长  我们说2000年第4季度投资出现暂时回落,是指1—11月份不包括集体和个体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7%,增速比1—9月下降1.2 个百分点;国家为防止商品房进一步积压而采取的限制对非成片住宅改造贷款的措施,将使目前房地产投资的高增长率有所降低,从而影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张。说投资在2001 年会稳定增长是因为:2000 年1—9月我国合同利用外资增幅较高,达27.86%,这预示着2001 年实际利用外资将扭转下降局面而出现恢复性增长;
民间投资已经启动。
199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其中国有投资占大头。2000 年这种国有投资“挑大梁”的格局已悄然发生变化,上半年全社会投资增长7.9%,其中城乡个体投资增长8.6%。可见民间投资已经在跟进。预计2001年非国有投资同比将增长11%;2000年第3 季度基本建设投资增长8.1%,比上半年加快2个百分点,其对投资拉动作用正逐步显现,这将是2001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持因素之一。同时,台湾对大陆的投资保持上升势头也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另外,还应看到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几年来已逐步提高。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来看, 年间分别为4.72、2.51和1.94,年间分别为1.51、1.00、1.83和0.72, 二者之比的大幅度降低说明如今单位投资所支持的经济增长能力大幅度提高。已经不是90年代初期那样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需要30%以上投资增长率的支持。  若在2001年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等一些支持投资的政策措施,可预计,投资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从投资方面支持8 %的经济增长应不成问题。  四、汇率管理获得成功,出口前景不应悲观  结合物价变动分析我国汇率管理体制,可得出汇率管理非常成功的结论。这里有一个解释两个证明。一个解释是: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连续两年多持续负增长的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始终保持在8.28左右。这决不是汇率的僵化,而是管理的成功。道理在于按国际购买力平价理论计算,当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负增长时, 人民币应当升值。 但在30多个月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负增长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依然能够保持基本稳定,这不能不是我国货币管理当局的高超调控艺术。两个证明:一是我国平稳地度过了亚洲金融危机,并赢得了良好国际信誉;二是我国外贸出口从1999年下半年以来,已实现了连续16个月的高增长,且这种态势将持续下去,预计在2001年还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由此我们须重新审视我国的出口能力。这充分说明人民币贬值的议论缺乏理论根据和实践基础,靠贬值刺激出口的政策并不是高明之举。至于进口增速持续居高不下,这里既有我国经济景气的需求增加因素,也要考虑高油价和打击猖狂走私等因素。  关于目前出口增速下降会不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问题。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出口增速的下降将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其实不尽然。道理在于1999年下半年的出口增速较高,基数相对较大,即使今后出口增速有所下降,但从绝对数上看,其增量可能并不小。只要出口的绝对量保持增加,且结构合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就会仍然强劲。如果考虑到加入WTO的因素,出口前景不应悲观。  五、我国消费进入稳定增长期  从前几年情况分析,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教育和企业的制度改革使居民对收入增加的预期确实信心不足,对支出增加预期明显,于是形成了紧缩消费效应。随着改革深化,改革的短期紧缩消费效应逐渐变为长期扩张效应。居民消费心理的变化和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消费的信贷政策相结合,促成了住房、旅游、假日、汽车、网络景气和股市景气等,不仅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多,且经济扩张的通道也越来越宽。不同年龄层次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差别很大,低年龄层的强势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对提高。现时已不宜再用预期紧缩来判断消费对经济走势的影响,我国消费将进入稳定增长期。  六、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的基本实现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国企三年改革与脱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大步伐、加快速度的过程。其中应有的内涵是推动国企改革深化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我以为,从一定意义上说,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原有的国有经济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我们搞改革开放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想都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国企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的过程则是解决这个矛盾的重要过程、重要阶段。随着国企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的基本实现,不仅国有经济控制力和主导作用空前增强,也为其他经济成分的活跃与发展拓展了空间。可以说,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给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了活力。尤其是那些直接或间接为国有大企业配套服务或协作生产的中小企业,随着国企的脱困也逐渐走出低迷状态,库存减少,开工率提高,就业和企业存款增加,成为保持经济在调整中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必须明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有经济原有管理体制间的矛盾至今还未完全解决,国企改革的任务还很重,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仍是结构调整这个主线的主线。抓住主线首先要抓住国有经济管理体制的继续改革。迎接WTO的挑战, 在挑战中逐步取得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也要抓住国有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继续抓好国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是实现发展主题的根本所在,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而要抓好国有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则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政府职能的转变,二是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随着攻坚破难的继续进展,我国社会生产力还会在更高的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七、农业和农民收入问题不容乐观  
2000 年农业减产使农民收入增幅进一步降低, 估计至少会影响GDP0.3个百分点。期望在2001年一年内就迅速扭转农民收入增幅下降的局面几乎不可能。通过费改税减轻农民负担,使农民相对增收是重要和必要的。仅此还不够,还要采取其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如放开中小城市户口限制,抓紧研究制定推动农民由“离乡不离土、离土不离乡”向“离乡又离土”转化的政策措施,实施“农民进城工程”,把农村中小学教育切实办成义务教育,鼓励农民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获得办工业、经商的资金,而财政主要用来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整修农村道路及国家低价供应良种等。内需的大幅度扩大,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这是一件长期艰巨的不可回避和懈怠的任务。  八、国际环境中隐含着机遇  过去的一年美国经济总体发展平稳,在增长中实现了“软着陆”。据IMF预测,全球经济2000年增速将达4.7%,2001年会稍有放慢,约在4.2—4.5%。这表明世界经济发展环境依然趋好。除油价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出现波动外,2001年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不乏有利因素:俄罗斯经济2000年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增速可达7%。 东欧经济形势也不错。俄罗斯和东欧的这种发展态势在2001年将会继续。我国与这些国家有传统上的经济联系,互补性较强,特别是与俄罗斯;加入WTO 带来的有利因素;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与非洲的贸易可能有所增加;随着我国开放度的提高,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可能出现一个新的高潮。  九、当前的宏观调控更要注重协调  总结1992年以来发生经济过热的教训和实现“软着陆”的成功经验,研究近三年来启动景气的政策措施,可得出一条重要结论: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宏观调控,且市场经济越发展,对宏观调控质量要求越高。目前尽管经济出现了重大转机,进入了新发展周期,但稳定增长的基础并不十分牢固。拉长和熨平新经济周期,保持稳定增长,需要研究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新政策、新措施,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因而政策力度须适当,要继续增加财政、货币和汇率政策的协调渠道,改善和提高配合水平,从政策层次形成稳定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体系,并使之进入新阶段和更高水平。  ——2001年宏观经济政策目标:防经济复苏夭折重于防通货膨胀,实现乘势而上。其取向应是“双稳”:稳定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前者的基本涵义:积极财政政策不要急于转向,还要保持一定力度;抓住财政收入增长加快的有利时机推进税制改革,尽快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抓紧财产税的准备工作;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更多地体现出向基础教育、基础技术、基础服务倾斜的特性,债务收入更多地用于农业、农民、农村和西部基础设施建设;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更多地体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全面发展金融市场,包括货币、保险市场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在落实结构调整主线时防止脱离实际。经济发展的健康、稳定与结构水平高度相关。结构优化升级将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反之则是经济过热或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成因。重视、发展新经济,努力建设新经济的成长基础,但决不能拔苗助长。同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仅是当务之急,也是阶段性重要任务,这会增强新经济的成长基础,推动新经济健康发展。二者要紧密结合。  ——改革的任务很重。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通过体制创新继续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突破体制性障碍,进一步解放生产力,重点在于农业和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抓住目前财政收入增加较多的机遇,结合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过程中的部分国有资产变现,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加快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抓住目前金融形势平稳运行的契机,抓紧金融体制改革,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  ——加入WTO, 将使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由政策性开放到体制性开放的新阶段。扩大开放,首先是对内开放。在加入WTO后的过渡期, 必须在政策上、体制上把对内开放提高到新的层次。作者介绍:米建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研究员
范文八:教学笔录及评析执教 黄薇 评析 袁书祺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的国土有960万平方千米,人口有l1.6亿。在这辽阔的祖国大地上,居住了汉、蒙古、西藏、维吾尔、高山等56个民族。祖国不仅人口多,民族复杂,地形也是复杂多样的。今天我们学习自然环境要素之一的地形。师:地形是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它在地理环境中起着基础的作用。掌握了它,才能进一步理解其它自然要素和各地区自然环境基本特点以及如何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和发展生产等情况。评: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揭示学习内容的有机联系。师:学习地形,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即地形和地势。请同学们翻书P.33、P.34。师:什么叫地形?什么叫地势?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一、地形与地势(板书)生:地形是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师:对,答得很好。由于地形表示地表形态(字下有圈者板书,以下同),地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总趋势。所以,地形的概念比较大,地势状况是地形特征之一。评:加以比较,明确两个关键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师:地球表面的形状多种多样,为了更好区别,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二、五种地表形态(板书)(学生翻中国地图册P.8,教师出示五种地形景观图。)师:这五种地的外观有哪些不同呢?(学生小声讨论,教师进一步讲。)师:我们可以从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地表起伏状况等方面加以概括。(学生边对照五种地形的景观图,边思考并进行讨论。教师边讲,边板画、填表。)(出示五种地形比较简表。)五种地形比较表(上表有划线处,均系空白,经边讲、边画、边填,最后内容如上列)评:概括完整的知识结构,图文并茂地列表比较,清晰而易掌握。边问边讲边填,利于启发。师:从地表起伏状况来看,平原和高原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看中国地图册P.8册下方的①、④图。)一般说来,平原、高原地面广阔,起伏较小(填表),但也有的高原地表起伏很大(指青藏高原)。平原和高原地表起伏都很小,我们从垂直高度上讲就是海拔或者相对高度(停顿)较小?生:相对高度小。(教师板书,在表中相对高度栏上填下小字。)评:针对初中学生在比较时不易区分相似者,再分组对比,有利理解。师:这两种地形从形态、相对高度来看较为相似,那么区别它们的关键应看海拔,(略停顿)还是相对高度?生:海拔高度。师:海拔高度不同是区别它们的重要标志。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教师填表及绘表中图并指图,如华北平原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高原海拔大于200—600米(填表及绘表中国,并指图如内蒙古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米左右)。评:边讲边填绘,图形典型、简明、印象深。师:(引导学生看中国地图册P.8下方的②、③图)评:利用地图册中的图,表现力较强。师:山地、丘陵地表起伏都大,但有显著不同的特点。(教师边指图观察,边说这可以从顶和坡(板书)两个方面来辨认。山地:一般顶尖坡陡(教师填表,及绘表中图),丘陵一般顶浑圆,坡缓(教师填表,及绘表中图)。除顶、坡之外,丘陵和山地它们在海拔和相对高度上有什么不同?从海拔看:丘陵一般在500米以下(填表)山地在500米以上(填表),但有的丘陵(指图)如黄士高原上的黄土丘陵,海拔有的就达到1000米。师:所以判定丘陵和山地最主要的标准,是海拔(停顿)还是相对高度?生:相对高度。师:对。山地相对高度较大(填表)丘陵一般在100米以下(填表)。(引导学生看中国地图册P.8下方的⑤图。)师:盆地在五种地形中一般是哪两种地表形态的组合?生:山地和平原。师:对。它在地表形态上看有什么特征呢?生:四周高,中央低。(师填表,并绘图)评:将盆地作为山地和平原的组合,利用巳知推导未知,方式新颖有效。师:在相对高度上,四周相对高度比较大,底部较小。(师填表),像脸盆一样。我们福州就是一个小盆地,它底部是一个平原,如果我们站在平原的高处,可以看到它的东、西、南、北分别被鼓山、旗山、五虎山、莲花峰所围绕。所以福州盆地有:“东鼓、西旗、南虎、北莲”的说法。评:联系乡土地理,具体生动。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五种地形的区别方法,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可用一幅综合的剖面图来表示。(教师边画综合剖面图边说明。)评:用一幅剖面图综合表现五种地形的特征,既直观集中,又便于相互联系。如此小结方式新颖。师:请同学们看中国地形图,我国地形有哪些特征呢?三、我国地形、地势概况(板书)师:从地形类型上看,它有什么特点?(学生一下子可能答不清楚,教师指出)1.特点:(板书)(1)地形多种多样交错分布(板书)评:朱启发提问,后板书结论,留有思考余地。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图册P.8,中国地形图,指出:注意地图上的颜色。)师:(边指图边说明)如四川盆地中有丘陵,青藏高原上有山脉和盆地等,图中黄黄绿绿交错分布着。所以说,祖国地形多种多样,交错分布。评:经常用到分层设色地形图,多图配合。师:从地势高低起伏总趋势来看,它有什么特点?注意观察地图上的颜色和高度表。评:运用已学技能,启发读图,比直告结论好。(学生议论并作答,教师总结得出:)(2)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板书)师:大体可分为几级?;。生:可分为三级。师:这是第一级阶梯(示复合幻灯片,片上画出第一级阶梯的边界山脉和青藏高原)它位于祖国的西南部。海拔4000米以上,是祖国地形最高部分,叫青藏高原。阶梯边界的山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评:利用幻灯片分解、组合,将死图变活,逐步展示,符合认识心理过程。这是第二级阶梯(复上幻灯片第二级)。从第一阶梯往北、往东是我们祖国高原和盆地的主要分布地区,它与第三级阶梯的边界山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脉一巫山一雪峰山,海拔100Q—2000米之间,主要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这是第三级阶梯(复上幻灯片第三级)。从第二级阶梯往东是祖国第三级阶梯,它的海拔多在500米以下,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评:将地势阶梯与地形单元相联系,并突出地理界线,很有必要,为后续地形分布奠基。师:为了更好地说明祖国地势从西往东的起伏状况,我们可以用已学过的哪种地图来表示呢?生:地形剖面图。师:我们以沿32°N纬线作一地形剖面图。(示幻灯片,先展示书P35上图,再展示该面的下图)从剖面图上,我们更清楚看到祖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这种西高东低地势分布特点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产生什么影响?2.西高东低的地势的有利影响(板书)(引导学生先观察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后阅读课本P.35第二段文字,结合讨论,最后教师指出)①气候上,西高东低地势使海洋上湿润空气深入内地,供给大量水汽(边讲边画)有利于农业生产。复杂多样的地形,也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性。②交通上,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方便了我国东西交通,也方便了我国沿海和内地的联系。长江(指图)干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交通的大动脉。③水力资源上,许多大河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水流湍急,(边讲边画)水量又丰富,这样水能就十分巨大了。评:整理课文要点,理清了头绪。板画简明有效。师:我国为世界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震动世界的著名的三峡工程的兴建,就要在第五次人大会上通过,而正式确定下来了,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水电站。它是祖国的荣誉和骄傲。它就位于祖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之间(指图)。也由于河流流经不同的地形区,使各大河上、中、下游的河段特征也不相同了。评:联系重大时事的地理背景,适时进行国情教育,强化学习动机。师:西高东低的地势还有什么影响?(学生感到兴趣,七嘴八舌地答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师:对这些你们可以答很多,课后你们还可以商量讨论,但最主要还是上面这三点。评:提供发散思维机会,留有课后思考余地。师:想一想,如果我国地势西低东高对水汽会有什么影响?(教师边讲边画)生:东面太平洋来的水汽就难进入内地。评:利用逆向思维和相反想象,是巩固正面理解、培养应变能力的好方式。师:对水能资源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评:逐步引导推理。生:由于水汽减少,水能资源也大大减少了。师: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生:从西到东的河流交通也不方便了。师:这些都对。现在再从地形图上看出我国哪种地形面积最大、分布最广?评:越往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结论的机会越多,符合认识过程规律。生:(大体可以答出)高原、山地面积大。师:对,所以,我国山区面积很大,我国也是世界上有名多山的国家。多山的地形特点,对我国农业生产有何不利影响?生:(大体可以答出)耕地面积小。师:所以耍“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评:适时自然地进行国情、国策教育。师:我国大陆上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大陆架部分。所以有人把它称为第四级阶梯。四、大陆架(板书)评:这样归纳,更有利于系统掌握。师:大家看祖国地形图,大陆架是什么颜色?生:浅蓝色。师:(指图说明)从祖国地形图上可以明显地看到我国地形图上浅蓝色部分面积是很大的。师:请同学们看书P.36第三段。大陆架概念。概念:(板书)师:关于大陆架概念,我们要注意:(教师边强调要点,边画)①它是大陆领土向海洋自然延伸部分。(板书)②深度不大。(板书)③坡度平缓。(板书)评:用此板画,有效地说明大陆架概念诸内涵。师:大陆架在大陆边缘通航条件好,浅海地区矿产资源,如石油等容易开发;浅海地区阳光容易透彻海底,鱼产丰富,且作业 条件好;由于大陆架有这么丰富的资源,被称为“聚宝盆”(板书),正因为如此,现在世界上关于大陆架的争端也越来越剧烈。2.我国的大陆架;(板书)评:自然地寓爱国主义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师:谈到大陆架,我们应当感到自豪,我国是世界上大陆架面积最宽大国家之一。指图说明:渤海和黄海海底全部是大陆架,东海海底大部分和南海海底一部分也是大陆架。它们是祖国的巨大财富,这也引起了有些邻国对它的觊觎。关于祖国大陆架的情况,以后再结合有关内容对大家介绍。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有:1.地形和地势的概况。2.五种地形的区别。3.我国地形特点、地势三级阶梯及其意义。4.大陆架的概念。评:让学生明确重点所在。六、课后作业 :1、认真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平凉和高原,丘陵和山地的主要区别。(2)祖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范围和意义。(3)大陆架的概念。2.请大家在表中空格里填上有关的内容。评:设计此表用作小结,简明扼要,方式较新。总评:本课的教学设计,发扬了我国启发式教学的优良传统,处处激发学习动机,明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巳有知识和能力,恰到好处地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生趣——爱学——增知——长智——修德,教学环节运用得当。学习目标全面落实,且合理、自然,国情国策教育有机融合在知识教学之中;学习目标的层次掌握恰当,围绕重点、难点展开,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等层次分明,比重合宜。是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都较好的一堂课。所用教学手段,主要是地理图表,设计新颖、简明、达意,教与学兼而用之,并利用电教手段。化死为活,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可予推广。 (选编)
范文九:地形和地势(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地形特点及山脉的分布。2、 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3、 通过读“中国地形的分布”图,了解我国地形分布特点。教学重点我国地形分布的特点教学难点读图总结分析我国山脉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教学准备电子白板等教学过程导入:我国地形景观图提问:地形有哪些主要类型?小结:我国地形特点:类型多样承转: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学生活动1、 阅读“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图2.6),掌握山脉走向的判读方法。2、 阅读图2.6,认识我国主要山脉及其走向。3、 出示空白图,指出主要山脉并说出走向。承转:不同走向的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不同的地形区则是血肉。学生活动1、 找出四大高原,认识位置及特点。2、 找出四大盆地,认识位置及特点。3、 找出三大平原,认识位置及特点。4、 对照图2.2.填写表2.1.承转: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类型齐全,那么各种地形分别占我国领土总面积的多少呢?哪种地形所占的比例最大呢?学生活动1、 读图2.3,了解各种地形面积的比例。2、 山区面积广大对于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总结: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课堂练习:白板展示题目
山脉板书设计
四大高原地形类型多样
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地形和地势山区面积广大
范文十: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第2课时班级:姓名: 知识与技能:会分析我国地势的特征,以及它对河流、气候的影响过程与方法:灵活运用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我国三级阶梯分布,培养学生的保护环境资源的意识【学习重难点】重点:我国三级阶梯的分布
难点:地势对河流气候的影响【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认识我国地势特征1、 读我国沿北纬36度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地势
状分布。我国地势可分为
级阶梯,第一级的平均海拔高度是
构成了我国的第一阶 梯;第二级的平均海拔高度是
为主;第三级的平均海拔高度是
米以下,以
为主,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了近海的
。(2)我国海拔最高的地方是
,位于我国和
的交界处,是
的主峰,海拔
米,为世界第一高峰。我国陆地最低点是
米,位于天山南麓的
。学习任务二.认识我国地势对农业、交通等的影响(1)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
深入内地,形成
。(2)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为_________奔流入海,沟通了__________交通,方便了沿海与__________的联系,并在各阶梯的_________地带形成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_____资源。二、合作共建(1)在图2.10上,填出作为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脉的名称。(3)阅读图2.11,说说我国水能资源的分布与地势特点的关系。
三、课堂总结 四、当堂测试五、布置作业完成《地理填充图》的相关内容四、当堂测试姓名:
1、读中国地形图,回答问题:(1)山脉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2)山峰4_______________(3)高原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4)平原C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
(5)盆地E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6)丘陵G_______________(7)海
H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1)下列地形区中,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南丘陵
C、 柴达木盆地
D 、准噶尔盆地(2)我国拥有最大沙漠的盆地是(
)A、 柴达木盆地
B、 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四川盆地(3)有一高原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该高原是(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4)“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各指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和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成都平原(5)下列平原位于四川省的是(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成都平原洲
D、东北平原(6)我国最大的平原是(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珠江三角
D、东北平原(7)下列地形区中,地处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区依次是(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C、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8)诗歌《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以下哪个地形区的景色(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五、课后反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根廷气候地形分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