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每一个配料罐gaeyj均需做三批工艺验证吗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药品生产验证(工艺验证),药品辅料变更工艺验证,药品生产验证指南,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10,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生产工艺验证报告,生产工艺验证,工艺验证,工艺验证报告,制药工艺验证实施手册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药品生产验证(工艺验证)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查看: 1131|回复: 12
中药胶囊工艺验证
口服固体制剂中成药胶囊剂工艺验证方案
XXXX药业有限公司年  月
文件编码:XX-XX-XX-XX-XX& && && && && && && && && && && && && && && && && && && && && &1/16
目& &&&录 验证方案会签与批准表<font color="# 引言<font color="#.1 概述<font color="#.2 验证条件<font color="#.3 验证范围<font color="# 验证目的<font color="# 验证小组成员及其职责<font color="# 文件资料<font color="# 工艺流程及处方<font color="# 验证内容<font color="#.1.中药饮片的验证<font color="#.2原辅料验证<font color="#.3 称量配料工艺验证<font color="#.4制粒干燥工艺验证<font color="#.5整粒总混工艺验证<font color="#.6充填工艺验证<font color="#.7铝塑包装工艺验证<font color="#.8外包装工艺的验证<font color="#.9产品的验证<font color="# 验证周期8 验证效果评价文件编码:XX-XX-XX-XX-XX& && && && && && && && && && && && && && && && && && && && && &2/17
验证方案会签与批准表
项 目 名 称 验证方案编号 使 用 部 门 起&&草部&&门签&&字日&&期
会&&签部&&门签&&字日&&期
批&&准部&&门签&&字日&&期
文件编码:XX-XX-XX-XX-XX& && && && && && && && && && && && && && && && && && && && && &3/17
1 引言1.1 概述:阐述XXXX囊产品的类型、药品剂型、生产车间概况。XXX胶囊是本公司的一个新品种,为确保产品工艺的稳定、重现性及可操作性,保证按照制定的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可靠,故必须对制定的生产工艺进行验证。1.2 验证条件:口服固体制剂X车间生产所涉及到的生产设备、设施及公用工程系统已通过了全面的验证;计量检定、检验方法的验证已完成;所配套的软件(生产、质量相应的)均对生产过程有保障。1.3 验证范围:XXXX胶囊工艺流程包括:中药材、原辅料、称量配料、制粒干燥、整粒总混、充填、铝塑包装、外包装等。2 验证目的:& && && && && && && &&&2.1 证实该产品的工艺过程稳定,生产工艺重现性好,没有发生漂移。完全能够生产出符合内控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2.2 各种文件管理符合要求。3 验证小组成员及其职责:成员部门及职务职责 总工程师负责验证方案、验证报告的审批、负责组织协调。 质量副总兼质量受权人实施验证工作、负责审核验证过程的监测。 物料采供部部长负责组织协调验证工作。 设备工程部部长动力保障,设备运行、性能确认,设备的维护。 生产部部长负责制定验证方案,编写验证报告等,落实验证全过程真实性。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主任负责本验证方案的组织与实施。 质量管理部QC主任负责组织本验证的取样、检验与结果的判断和确定。 质量管理部部长负责审核验证过程的监测、确定提供验证数据的可靠性。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工艺员负责本验证方案性能确认实施中,工艺操作的现场指导、原始记录的收集整理。 质量管理部QA主管负责本验证过程的质量监控。
文件编码:XX-XX-XX-XX-XX& && && && && && && && && && && && && && && && && && && && && &4/17 4 文件与设备 4.1 文件:检查下列文件是否齐全,并在指定地点存放,并将检查结果填入文件检查确认表。 文件名称编& &号存放地点检查人检查日期XXXX胶囊工艺规程
称量配料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制粒干燥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整粒总混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胶囊填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铝塑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外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4.2设备仪器:检查设备检验设备是否在制定地点安装,设备能力是否满足生产需要。将检查结果填入设备检查记录表中。设备名称安装地点生产能力检查结果
文件编码:XX-XX-XX-XX-XX& && && && && && && && && && && && && && && && && && && && && &5/175 工艺流程及处方5.1 工艺流程图:XXX
300000级洁净区
5.2 处方依据及处方5.2.1 处方依据: YBZ5.2.2 生产处方:XXXX& && && && && && && && &125g & && && && &XXXX& && && && && && && && & 25g & && && && &XXXX& && && && && && && && && & 25g&&XXXX& && && && && && && && &
25gXXXX& && && && && && && && && & 40g & && && && && && && && &&&
& &&&共&&制&&成& && && && && && && && && &1000粒文件编码:XX-XX-XX-XX-XX& && && && && && && && && && && && && && && && && && && && && &6/175.2.3 验证批次、批量:批号原料名称投入数量
6 验证内容6.1 中药饮片验证<font color="#.1.1 验证方法:检查中药饮片的产地、质量是否符合《》(2010版)的有关规定,供应商是否符合相关的资质规定。 6.1.2可接受标准:中药饮片的产地、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的有关规定。6.1.3 验证结果:将验证结果填入中药饮片验证记录表中药饮片验证记录表中药材情况中药饮片质量中药饮片名称供应商产地批号检验单号结论
供应商资质GMP证药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有□& && &无□有□& &无□有□& & 无□ 检查人:& && && & 检查日期:& && && && & 复核人:& && && & 复核日期: 文件编码:XX-XX-XX-XX-XX& && && && && && && && && && && && && && && && && && && && && &7/176.2 原辅料验证6.2.1 验证方法:用经过检验合格的XXXX提取物细粉、XXX提取物细粉、 XXX提取物细粉、XXX提取物细粉、药用淀粉共分三批投料生产,然后进行成品检验,若质量检验结果在可接受标准限度范围内,选取能代表可接受标准限度范围的批次所对应的原辅料,制定该种原辅料的实际可接受标准和稳定性范围,再用它进行产品的批量生产,并做相应的检验。6.2.2 验证结果:将验证结果填入原辅料验证记录表原辅料验证记录表原辅料检查情况质量情况原辅料名称供应商批号检验单号项目结论
检查人:& && && && && && && && &&&复核人:6.3 称量配料工艺验证6.3.1验证方法:在称量间按处方量准确称取XXX提取物细粉、XXX提取物细粉、 XXX提取物细粉、XX提取物细粉、药用淀粉(过80目筛),用薄膜袋盛装,扎口,转入颗制粒干燥间,备用。6.3.2可接受标准:按处方量准确称量,并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经复核人复核、QA确认无误。6.3.3验证结果:将验证结果填入称量配料工艺验证记录表。称量配料工艺验证记录表(一)原辅料称量记录检查记录原辅料名称批号检验单号处方量称量投料量结论
称量人:& && && && && && && && &&&复核人:& && && && && && &&&QA: 文件编码:XX-XX-XX-XX-XX& && && && && && && && && && && && && && && && && && && && && &8/17称量配料工艺验证记录表(二) 原辅料称量记录检查记录原辅料名称批号检验单号处方量称量投料量结论
称量人:& && && && && && && && &&&复核人:& && && && && && &&&QA: 称量配料工艺验证记录表(三) 原辅料称量记录检查记录原辅料名称批号检验单号处方量称量投料量结论
称量人:& && && && && && && && &&&复核人:& && && && && && &&&QA:6.4 制粒干燥工艺验证:6.4.1 验证目的:通过制粒、干燥,干燥温度40℃,干燥45分钟后可达到工艺要求。6.4.2.1验证方法:取四味提取物细粉、淀粉加入高效湿法造粒机中,混合10分钟使之均匀,然后加入90%乙醇适量,Ⅰ速搅拌1~3分钟,Ⅱ速切割30秒钟,制成湿颗粒。6.4.2.1通过干燥制粒在不同部位取样检查粒度、水分、收率。6.4.3 可接受标准:收率:98%~100%;粒度:颗粒适中,大部分为颗粒,少量为细粉;水分:≤6%6.4.4 验证结果:粒燥干制结果填入制粒干燥检查表 文件编码:XX-XX-XX-XX-XX& && && && && && && && && && && && && && && && && && && && && &9/17制粒干燥工艺验证记录表(一) 批号:颗粒重量:生产日期:项目检查检查结果粒度 收率 水分 检查人:检查日期: 制粒干燥工艺验证记录表(二) 批&&号:颗粒重量:生产日期:项目检查检查结果粒度 收率 水分 检查人:检查日期: 制粒干燥工艺验证记录表(三) 批号:颗粒重量:生产日期:项目检查检查结果粒度 收率 水分 检查人:检查日期: 6.5 整粒总混工艺的验证6.5.1 验证目的:复方蒲芩胶囊干颗粒通过整粒总混后,达到可接受标准。6.5.2 验证方法:6.5.2.1 将XXXX胶囊干颗粒置于摇摆制粒机中进行整粒,使之过60目筛。文件编码:XX-XX-XX-XX-XX& && && && && && && && && && && && && && && && && && && && &&&10/176.5.2.2 向在二维运动混合机中加入XXX胶囊干颗粒;混合30分钟;以混合机的一次混合量为一个批号,连续生产三批。然后颗粒装桶封好,并有状态标志,与中间体交接单一起转送颗粒中间站待检。6.5.2.3 取样方法:从混合桶不同部位取三份样品6.5.2.4 颗粒收率:收率=〔混合后颗粒量/(混合前颗粒量+润滑剂量)〕100%6.5.3 可接受标准:含量:XXXX;颗粒的收率:99~100% ;物料平衡:99~100%;RSD≤2%。6.5.4 验证结果:将验证结果填入整粒总混验证记录表整粒总混验证记录表批号:& && && && & & &混合后颗粒重量:样品号123平均值RSDXXX含量
XXXXXXXXXX计含量
收率 物料平衡 批号:& && && && && &混合后颗粒重量:样品号123平均值RSDXX含量
XXXX提取物以XXXX计含量
收率 物料平衡 批号:& && && && & & &混合后颗粒重量:样品号123平均值RSDXXXX含量
XXXX提取物以XXXX计含量
收率 物料平衡
检验人:& && && &复核人:& && && &日期: <font color="#.6 充填工艺验证<font color="#.6.1 验证目的:证实充填过程能生产出符合可接受标准的产品。<font color="#.6.2 验证方法:<font color="#.6.2.1 将上述检验合格的复方蒲芩胶囊干颗粒加入充填机(1#模具)的加料斗,根据标示量调 文件编码:XX-XX-XX-XX-XX& && && && && && && && && && && && && && && && && && && && && &11/17整好加料量后进行充填。检查胶囊的质量应符合可接受标准。<font color="#.6.2.2 充填收率:收率%=复方蒲芩胶囊中间体/(复方蒲芩干颗粒重量+空心胶囊重量)*100%<font color="#.6.3 可接受标准:检测项目可接受标准装量差异0.24g±7.5%崩解时限应在25分钟内崩解完全收率<font color="#~101%6.6.4 验证结果:将验证结果填入充填验证记录表 充填验证记录表(一)批号:数量: 充填重量 检查项目质量检查结果平均重量 装量差异 崩解时限 收率
检验人:& && && && & 复核人:& && && && & 日期:充填验证记录表(二)批号:数量: 充填重量 检查项目质量检查结果平均重量 装量差异 崩解时限 收率
检验人:& && && && & 复核人:& && && && & 日期:充填验证记录表(三)批号:数量: 充填重量 检查项目质量检查结果平均重量 装量差异 崩解时限 收率
检验人:& && && && & 复核人:& && && && & 日期: 文件编码:XX-XX-XX-XX-XX& && && && && && && && && && && && && && && && && && && && && &12/17<font color="#.7
铝塑包装的工艺验证6.7.1 验证目的:证实铝塑包装工艺能生产出符合可接受标准的产品.6.7.2 验证方法:将充填完成并经过检验合格的复方蒲芩胶囊在DPP-250DIII型自动泡罩包装机上铝塑包装,要求成形加热温度达110±5℃,热合温度达到150±5℃,成形气压0.4~0.6Mpa。6.7.3 可接受标准:项目可接受标准项目可接受标准包装规格符合包装指令的要求批号打印批号清晰成型泡眼泡眼坚硬、饱满、泡眼成型完整包装规格准确无偏位、无毛边热封铝箔网纹清晰、铝箔对位准确、无皱折气密性试验无渗漏现象6.7.4 验证结果: 将验证结果填入铝塑包装验证记录表铝塑包装验证记录表(一)批号:生产日期:检查项目检查结论包装规格 成型泡眼 热封铝箔 批号打印 冲裁裁切 气密性实验 检查人 检查日期
复核人:& && && && &日期:铝塑包装验证记录表(二)批号:生产日期:检查项目检查结论包装规格 成型泡眼 热封铝箔 批号打印 冲裁裁切 气密性实验 检查人 检查日期
复核人:& && && && &日期: 文件编码:XX-XX-XX-XX-XX& && && && && && && && && && && && && && && && && && && && && &13/17 铝塑包装验证记录表(三) 批号:生产日期:检查项目检查结论包装规格 成型泡眼 热封铝箔 批号打印 冲裁裁切 气密性实验 检查人 检查日期
复核人:& && && && &日期: 6.8 外包装的工艺验证6.8.1 验证目的:证实此工艺过程能生产出符合可接受标准的产品。 6.8.2 验证方法6.8.2.1 在小盒、外箱规定位置上印上该批产品的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6.8.2.2 装小盒:在每个小盒中按包装规定装入2板,一张说明书。6.8.2.3 装热缩膜:按10盒作为一个单位,用收缩膜热封。6.8.2.4 装外箱:按纸箱规格,装入已收缩好的成品,一张产品合格证。然后用封箱胶封口,打包入库待验。 6.8.3 可接受标准: 检查项目可接受标准小盒、纸箱在规定位置印上与批包装指令一致的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说明书每个小盒放一张说明书包装规格小盒每个小盒内的袋包装品数量与包装指令一致纸箱按包装指令装入规定数量的小盒 6.8.4 验证结果:将验证结果填入外包装验证记录表文件编码:XX-XX-XX-XX-XX& && && && && && && && && && && && && && && && && && && && && &14/17 外包装验证记录表(一)批号检查项目验证结果 小盒印字 包装规格 纸箱印字 包装规格 说明书 检查人 复核人 检查日期
外包装验证记录表(二) 批号检查项目验证结果 小盒印字 包装规格 纸箱印字 包装规格 说明书 检查人 复核人 检查日期
外包装验证记录表(三) 批号检查项目验证结果 小盒印字 包装规格 纸箱印字 包装规格 说明书 检查人 复核人 检查日期
6.9 产品的验证6.9.1 验证方法:在该工艺条件下,使用经验证的原辅料进行生产,对三批产品进行成品检验,检查结果应符合可接受标准。 文件编码:XX-XX-XX-XX-XX& && && && && && && && && && && && && && && && && && && && && &15/176.9.2 可接受标准:符合复方蒲芩胶囊质量标准。复方蒲芩胶囊成品质量标准项&&目可接受标准
6.9.3产品的验证记录产品验证记录表一批号批数量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结论
鉴别 检查水分 装量差异 崩解时限 微生物限度 含量测定
检测人 复核人 文件编码:XX-XX-XX-XX-XX& && && && && && && && && && && && && && && && && && && && && &16/17 产品的验证记录表二批号批数量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结论
鉴别 检查水分 装量差异 崩解时限 微生物限度 含量测定
检测人 复核人
产品的验证记录表三批号批数量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结论
鉴别 检查水分 装量差异 崩解时限 微生物限度 含量测定
检测人 复核人
6.9.4 产品验证结论:
& && && && && && && && && & 评价人:& && && && &评价日期:文件编码:XX-XX-XX-XX-XX& && && && && && && && && && && && && && && && && && && && &&&17/17 7 验证周期: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要进行验证7.1 设备变更7.2 工艺变更 7.3 原辅料变更8 验证效果评价:
评 价 人:& && && && & 评价日期:
,楼主,你不会上传呀。
需要好好看&&
组织机构够复杂的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谢谢分享!
套路好像大家都差不多,大同小异
你不会上传呀
你不会上传呀
上传个文件嘛!不会吗?这样看着挺吃力的
加个混合取样点的示意图比较好
谢谢分享,辛苦啦……
看不到设备编号.国内好多公司都是这种模式.很想看看不一样的
通知公告:
Powered by您所在的位置:&&正文
【收藏】CFDI关于大容量注射液问题答疑汇总
作者:&蒲公英&
塑料包装-全文略读:在入货时简单验收后,建议贴上待验签,放入待验区,检验后,以签压签的方式贴上合格签或不合格签,待验签贴在什么包装上,合格与不合格签就贴在什么包装上,至于贴在小包装、中包装还是大包装上由你单位依据风险评估决定,关键在于存放和发放时应能防止差错和混淆...
整理:毒手药王 来源:蒲公英
软袋部分:
标题:过热水灭菌温度
咨询内容:尊敬的老师,咨询下,采用过热水温度-时间控制法进行软袋产品灭菌时,灭菌程序为121度,15分钟。正常灭菌时,如果温度稳定的话,应该是持续不断地15分钟。如果计时开始后有某个灭菌温度探头低于121度,系统会等这个探头高于121度后再继续计时。请问,如果由于某个探头温度低导致的灭菌时间延长,但总累积时间还是达到15分钟,这个产品存在合规风险吗?比如灭菌平台期较长?
回复: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风险。在灭菌设备确认及灭菌工艺验证中应当明确各温度探头达到要求温度的可接受的时间标准。如果生产过程中超出了该接受标准,则应该启动偏差处理程序。
标题:非PVC输液软袋表面印刷物苯类溶剂残留超标的监管与检测
咨询内容:老师,您好!我司是生产非PVC输液软袋表面印刷用热转印膜的厂家,近期由于在配合客户进行输液软袋表面印刷物的残留溶剂检测的过程中发现,不仅在部分品牌的热转印膜上,即使是检测印了字的成品软袋,通过液相色谱检测都能发现表面有较高浓度的苯类溶剂残留,而且此现象较为普遍。2105新药典等国家相关法规均已明文规定药包材中苯及苯类溶剂残留不得检出,是否药监系统有立项抽查、检测过直接接触药液的输液软袋内包材因表面印刷造成的苯类溶剂等有毒有害溶剂残留?
回复:该问题超出了我中心职责,请咨询当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标题:软袋大容量注射剂GMP认证申报问题
咨询内容:请问软袋输液生产线申请GMP认证,是否在取得软袋的药包材注册证后就可以申请GMP认证,还是必须要等到取得玻瓶转软袋的补充申请后才能申请?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附件4“药品补充申请注册事项及申报资料要求”中规定了变更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者容器(大容量注射剂玻瓶包装转软袋包装)的补充申请必须提供软袋生产线的药品GMP证书,这样理解就是先取得药包材注册证后申请软袋GMP认证,取得软袋GMP证书后才能报玻瓶转软袋的GMP补充申请。不知对否?
回复:企业需在取得玻瓶转软袋的补充申请后才能申请药品GMP认证。 关于《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相关要求请咨询注册部门。蒲公英毒手药王整理
标题:塑瓶包装与软袋包装输液共用一套配料系统
咨询内容:我公司计划新建软袋输液生产线,为节约投资,计划与原有塑瓶包装输液线共用配料系统,这种作法是否可行?敬请老师回复
回复: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经过风险评估后确定。
标题:软袋上报资料
咨询内容:中心老师: 你好!我是山东一家药厂,2008年我公司大容量注射剂玻璃瓶通过GMP认证,现公司在原车间增加了一条大容量软袋线,GMP认证申请表中建设性质应填写新建还是扩建?上报资料中的生产批件复印件是否必须加国家局的药品补充申请批件?(我公司软袋包材注册证已下发,补充申请现正在国家局审批中)请中心老师尽快答复!谢谢!
回复:您如果是在玻瓶车间新建了一条软袋线,填新建。
标题:非PVC软袋输液工艺
咨询内容:非PVC软袋输液工艺原来灭菌后有烘干、捡漏,再灯检。现发现烘干、捡漏两个工序没有太大必要;能否将该两个工序删除。
回复:企业可以进行工艺变更,但不能随意变更。一般不影响产品安全性有效性的工艺变更需向药监局备案。
标题:关于大输液ph值调整量
咨询内容:老师您好: 我公司的大输液投料后检测PH,如不在内控范围时,根据注册标准可以用盐酸调节。我想请问一下:调节用盐酸的加入量是否需要技术员或质量部门下达到生产操作者,还是生产操作者根据经验自己确定加入量即可?是否有相关规定? 谢谢!蒲公英毒手药王整理
回复:你好。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标准操作规程,其中详细规定pH值的调节要求(包括调节标准、过程控制、搅拌操作等),生产过程中严格按规程操作。同时需注意在出现异常情况(如pH值远超过常规生产批次数据)时,应启动相应的调查程序。
标题:D、C级洁净区之间是否可以建立脱衣洗手间
咨询内容:我公司预建最终灭菌大输液生产线一条,在D级与C级洁净区之间建立脱衣洗手间与更衣间,在脱衣洗手间脱去D级洁净服,洗手后进入C级更衣间换取C级洁净服,这种设计符合GMP要求吗?D级洁净服脱去后操作人员自身的衣物(不是外套、外裤)属不属于个人外衣?这种设计合适的更衣流程应该是怎样的?请各位老师予以指导!蒲公英毒手药王整理
回复:你好。脱衣间和洗手设备一般设计在进入洁净区之前。不清楚你在D级区通向C级区之间进行脱衣和洗手的原因是什么。由D级进入C级洁净区通常在D级区洁净服外直接穿C级区洁净服并对手进行消毒。
标题:灭菌工艺验证中热穿透实验方案咨询
咨询内容:大输液增加规格(处方工艺、生产地点和灭菌柜未发生变化,只是增加灌装量),灭菌工艺验证热穿透实验,满载所用样品:各温度探头处样品来源于同一批样品(新规格样品,分三份,探头插入的样品均只灭一次菌);其余部位用原规格样品(原规格工艺验证批次样品,均在有效期内)按新规格重新灌装后进行填充,这样是否可行?蒲公英毒手药王整理
回复:问题中的条件描述不清晰。 如果是其余部位用原规格样品(原规格工艺验证批次样品,均在有效期内)填充至灭菌柜内,这种情况下完成的灭菌工艺验证是不被接受的。
标题:五层共挤大输液产品的洁净工作服管理
咨询内容:请教:生产可最终灭菌(F0值大于12)的输液产品,灌装机在C级背景下局部A级。作为洁净服,只要在C级灌装间内活动,按照GMP指南,没有要求灭菌(B级以上才会要求),但实际操作者中,肯定会有灌装机临时停机处理的操作,那时操作者会有部分躯体进入到局部A级区内。这样的话,我们的工作服没有要求灭菌可以吗?是否我们有验证数据即可?
回复:你好,该区域工作服没有要求必须灭菌,灌装机出现临时停机处理的操作,其操作者的部分躯体可以进入到局部A级送风区内,但要对人员操作进行要求和培训,根据不同情况,对该区域未加塞的产品进行风险评估后做出合理的处置。
标题: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恢复上市
咨询内容:我公司有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大输液)产品,系长期未生产产品,灭菌条件为110℃,30分钟。现准备恢复上市,请问: (1)是否可以按此工艺直接申请恢复上市和申请GMP认证? (2)若因为未达到过度灭菌条件而不允许上市,是否可以按照非最终灭菌产品的生产工艺条件申请恢复上市和GMP认证?---生产工艺和原来一样(包括灭菌条件),只是在灌装工序,车间按照B+A的条件设计,相关的操作和监控均按照非最终灭菌的条件进行。
回复:能否按原工艺进行生产并上市,请咨询药品化妆品注册管理司。 如果允许按照原工艺生产上市,则110℃,30分钟之前的工艺步骤应当按照非最终灭菌产品的无菌生产工艺组织生产。
标题:关于认证期限
咨询内容:我公司大输液正着手进行GMP改造,但年底要通过认证时间上有些紧张。请问国家对无菌制剂最终通过认证时间有无限定?这与国家规定的药品批准文号申请转让必须年底前申请完成有无关系?目前正在确定准备认证工作方案,急等回音!谢谢!
回复:根据《关于贯彻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的通知》(国食药监安 〔号)及《关于无菌药品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年修订)&有关事宜的公告》(第53号),自日起,未通过新修订药品GMP认证的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剂等无菌药品生产企业或生产车间一律停止生产。日后,尚未通过新修订药品GMP认证的无菌药品生产企业或生产车间,须按照有关规定申请认证;通过认证后,方可恢复生产。 有关药品批准文号申请转让的相关要求,请咨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标题:更衣确认
咨询内容:您好,我们将要生产的是大输液(最终灭菌),用不用做更衣确认?
回复:你好,更衣确认主要是针对无菌更衣后的无菌性进行确认。但大输液(最终灭菌)的更衣也需经严格培训,并进行必要的穿戴方式、效果的确认。
标题:新版GMP 第一百三十一条 每个包装容器如何理解
咨询内容:老师,您好。 新版GMP 第一百三十一条 不合格的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的每个包装容器上均应当有清晰醒目的标志,并在隔离区内妥善保存。其中“每个包装容器”如何理解,如果是大输液成品整箱不合格,那么是不是大箱上贴不合格证即可,用不用每瓶大输液都贴不合格证?
回复:药品GMP的仓储原则是:标识清晰,不易混淆。在入货时简单验收后,建议贴上待验签,放入待验区,检验后,以签压签的方式贴上合格签或不合格签,待验签贴在什么包装上,合格与不合格签就贴在什么包装上,至于贴在小包装、中包装还是大包装上由你单位依据风险评估决定,关键在于存放和发放时应能防止差错和混淆。
标题:同时灌装
咨询内容:大输液灌装机共用一个配料罐 两个输液灌装机是否可以共用一个稀配罐,由于是我们是以灭菌为批号的 我认为是可以 好多人也认为可以,也有厂家是这样做的 不知道国家是咋样看法 [回复] 大容量注射剂以同一配液罐最终一次配制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问题是同时灌装 是否可以认为可行?
回复:大容量注射剂以同一配液罐最终一次配制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不同的灭菌柜应该分为不同的亚批以追述产品的质量。
标题:关于大输液车间制备间工艺布局的问题
咨询内容:我厂大输液车间是以药用明胶与交联剂在丙酮和注射用水的溶剂中发生交联反应,然后提取后得到提取液,再把提取液和辅料在配液罐(浓配罐和稀配罐)中配置。(1)、反应罐和配液罐均在同一个十万级操作间内,都是密闭系统。(2)、药液的精滤系统和中间贮罐在万级区。(3)、这是德国提供的工艺布局,德国制药公司现在就这样生产的。 我的问题是:(1)、我们将反应罐和配液罐放在同一个十万级操作间的工艺布局是否符合国内的GMP要求?(2)、如果反应罐和配液罐放在同一个操作间不可行,有没有办法在软件上加强管理来弥补这一不足?蒲公英毒手药王整理
回复:过期,不再作答。
这个问题中心没有回答。从描述上看应该分开,稀配罐应该在C级区。请蒲友们讨论。
标题:大输液工艺验证
咨询内容:我公司大输液已生产近一年,需要对工艺进行再验证,我们想采取回顾性再验证的方法进行,有观点认为无菌制剂不宜采取回顾性验证,但GMP也没有规定不能采取,请问1.无菌制剂工艺能否采取回顾性验证?2.如能,至少需要多少批的数据?谢谢
回复:首先,回顾性验证与再验证是2个概念。 其次,因为无菌制剂相对风险性较高,所以一般采取再验证的方式,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中明确规定:“生产一定周期后,应进行再验证。” 您也可以在进行在验证的基础上进行回顾性验证,以获得相应数据充实您的验证结果,一般来讲回顾性验证的数据不应少于20个连续批次。
标题:大输液灌装机共用一个配料罐
咨询内容:大输液灌装机共用一个配料罐 两个输液灌装机是否可以共用一个稀配罐,由于是我们是以灭菌为批号的 我认为是可以 好多人也认为可以,也有厂家是这样做的 不知道国家是咋样看法
回复:大容量注射剂以同一配液罐最终一次配制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大容量注射液
标题:大容量注射剂是否可以按照理论投料量投料
咨询内容:大容量注射剂是否可以按照理论投料量投料,原料含量在98-102之间必须折干折纯吗,
回复:你好。大容量注射剂的投料量应依据注册批准的处方投料,通常通过前期的产品工艺验证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进行确认。
标题:可否共用同一配制室
咨询内容:老师,请问我公司有两条大容量注射剂车间(塑瓶装和玻璃瓶装),可否共用同一浓配、稀配 (当塑瓶线生产时停止玻瓶线生产。玻瓶线生产时停止塑瓶线生产),
回复:你好,塑瓶装和玻璃瓶装两条大容量注射剂生产线共用浓配和稀配应该是可以的,但要根据设施、设备的具体情况,以及两条生产线的产品工艺要求,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
标题:手动灌装线改为自动灌装线是否需要重新申请GMP认证
咨询内容:我公司生产的大容量注射剂目前采用的是手动灌装线,若将此灌装线改为自动灌装线,是否需要重新申请GMP认证?
回复: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国食药监安[号)第八条规定,药品生产企业改建、扩建车间或生产线的,应按本办法重新申请药品GMP认证。如果仅仅是涉及灌装机变更,可不需要重新申请GMP认证;如果是注射剂生产线改建,则应当重新申请GMP认证。
标题:无菌样品留样数量问题
咨询内容:专家老师,您好! 我想咨询我公司的最终灭菌注射剂(包括小容量注射剂、大容量注射剂)的成品留样问题: GMP第225条中写明:每批样品留样数量一般至少应当能够按照注册批准的质量标准完成两次全检(无菌检查和热原检查等除外)。 1.该条款下,无菌检查和热原检查该两项基于什么因素考虑,不纳入留样数量中?如果发起不良反应调查,企业的产品已完全销售,官方需要对某批次产品进行抽样全检,企业该如何应对? 2.针对我公司的大容量注射剂,留样数量是否也可不纳入可见异物检查的数量?
回复:产品留样是用于药品质量追溯或调查的。 药品的物理属性和化学属性在一定时间内会因环境条件变化而产生相应变化,而其微生物属性的变化与环境条件的关联并非十分紧密,更多情况下是与产品包装的密封性直接相关。 留样数量应当包括可见异物检查的数量,药液与包材的长时间接触可能会使产品的物理或化学属性产生变化。
标题:关于大容量注射剂的A级界定
咨询内容:由于大容量注射剂的输液瓶为非灭菌进入A级区域,这个A级区域如何界定,是否定义为送风达到A级。蒲公英毒手药王整理
回复:你好,你上述所说的A级,应属于A级送风保护,而不是B级背景下的A级洁净区。
标题:不同生产线共用配制系统的问题
咨询内容:老师,您好! 目前我公司存在以下问题:新建车间有两条终端灭菌的生产线,一条小针线有两个配制系统,一个水针,一个乳剂;一条大容量注射剂生产线的配制系统的连接的是小针线的配制系统。现咨询以下问题: 1.小针线是否能只用一个乳剂品种进行三批验证,通过这条生产线的GMP认证? 2.大容量注射剂生产线在法规符合性及GMP认证应注意什么问题?
回复:你好, 1、根据上述情况,小针线申请GMP认证,应结合生产线和品种工艺特点,对水针、乳剂各进行至少三批的工艺验证。
2、大容量注射剂生产线的配制系统的连接的是小针线的配制系统,情况较复杂,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在此不好评判。如果一定要说应注意什么,那就是应避免出现: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
标题:中药前处理提取使用问题
咨询内容:我公司A生产基地的“大容量注射剂”于日通过GMP认证并取得药品GMP证书,由于新建的A生产基地 “中药前处理提取”车间还未投入使用,故该剂型配套的提取车间为公司B生产基地的提取车间。日我公司A基地增加了“小容量注射剂(含中药前处理提取)”生产范围,于2014年9月通过GMP认证现场检查,并于日已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公示。 基于A基地已有“中药前处理提取”生产范围并通过GMP检查,为减少药品提取物异地转移的风险,更好的控制产品质量。请问,我公司A地址“小容量注射剂(含中药前处理提取)”取得药品GMP证书后,可否将“大容量注射剂”的“中药前处理提取”生产地址由原B地址调整至A生产基地生产?是否需要重新申报“大容量注射剂(含中药前处理提取)”的GMP认证?谢谢!
回复:你好,你公司A基地“大容量注射剂”+B基地“中药提取车间”先前已通过国家总局认证现场检查,其后A基地“小容量注射剂”+A基地“中药提取车间”又通过总局认证检查。目前若将A基地“大容量注射剂”生产+A基地“中药提取车间”配套生产,建议到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备。
标题:新版玻瓶输液口径
咨询内容:我们现正准确大容量注射剂异地新建认证,请问玻瓶和胶塞口径中,26口径是否不被受理,还是必须是28或32口径的包材?谢谢!
回复:包材应按照产品注册申报时的标准执行。至于包材标准问题,请咨询总局相关部门。
标题:有关已上市注射液改变溶媒及工艺有关问题
咨询内容:您好: 已上市一注射液品种: 1.静脉滴注用5%葡萄糖,欲增加0.9%氯化钠溶液需走什么途径?要做哪些工作? 2.若生产工艺中欲取消冻干工序(生产中冻干后又加注射用水溶解、超滤制成注射液),需走什么途径?要做哪些工作?
回复:问题1应当是原生产线上生产大容量注射剂,准备增加溶液剂。此问题之前已提问过多次,请参考之前的回复。 问题2属于工艺变更,请咨询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注册司或药品审评中心。
标题:对认证范围描述的理解
咨询内容:药品GMP证书上描述的认证范围为“大容量注射剂(含血液保存液)”,血液保存液有多个处方,其中一个处方为血液保存液II,规格包括:7ml、14ml、28ml、56ml。请问,按此认证范围,可以生产7ml、14ml、28ml的血液保存液II吗?
回复:你好,如果你公司认证范围为“大容量注射剂(含血液保存液)”,应理解为可生产属大容量注射剂(≥50ml)范畴的血液保存液,如你公司7ml、14ml、28ml血液保存液通过更换模具,也可在大容量注射剂生产线上组织生产,应在认证申请时明确提出。
标题:GMP认证前,委托生产品种工艺验证
咨询内容:老师,您好!我们是大容量注射剂的生产企业,其中一条生产线改造中,我公司具有适合该生产线生产的品种只有一个,但委托生产的品种有3个,请问该生产线改造完成后,GMP认证申请前,需要完成委托生产品种的工艺验证吗?
回复:你好,认证前是否需要完成委托品种的工艺验证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但不论认证前还是认证后,生产线上的每个品种均需进行至少三批的工艺验证。
标题:最终灭菌大容量注射剂同一灭菌柜分多次灭菌的问题
咨询内容:老师,您好! 我公司的最终灭菌大容量注射剂由于灭菌设备容量问题,需同一灭菌柜分多次灭菌,不同灭菌的产品拟分成亚批,不同亚批的产品拟分别取样,作为不同批次分别检验无菌;其他化测检验项目是否应按两个不同批次的产品分别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另外,稳定性试验及一般留样及销售的电子监管码应怎么处置?
回复:你好,你们“无菌检验”的做法很好,其他根据配液罐分批原则进行检验即可,电子监管码问题请咨询省药监局主管部门。
标题:关于50ml注射剂划分的疑问?
咨询内容:老师好,在学习12-26问题交流中看到关于50ml注射剂是大容量还是小容量的提问及解答,解答认为依据药典50ml可划为小容量注射液,我觉得不妥,国家局08年7号文中说明,大容量注射剂是指50ml以上的,小容量指20ml以下的,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以上及以下都包括本数。因此建议更正,以免误导。
回复:你好, 你的意见很好。根据国家药典注射剂附录规定,50ml注射剂似乎是属于一个跨界产品。我们目前掌握,主要是根据企业的车间布局,企业如果大容量注射剂车间生产50ml、100ml、250ml、500ml等规格产品,即将其划入大容量注射剂认证范围;但若企业只生产小容量注射剂,并包括50ml规格产品生产线,也可将其认证范围定为“小容量注射剂(含50ml规格)”。蒲公英论坛整理
标题:50ml是大容量注射剂还是小容量注射剂
咨询内容:我公司新建车间生产产品有50ml注射液,是按大容量注射剂认证,还是小容量注射剂。 另是否可与5ml的注射液公用一个车间,两个产品均为可最终灭菌产品。
回复:你好, 1、根据药典相关要求来看,50ml注射液可以纳入小容量注射剂管理。 2、50ml是否可与5ml的注射液公用一个车间,如两个规格品种的原辅料、内包材料及中间产品、半成品控制基本一致,经评估不会产生交叉污染,则可以共用一个车间。
标题:GMP认证
咨询内容:新建大容量注射剂车间,2个品种3个规格,两条线,请问认证费用需要多少?
回复:收费基数每个剂型每条生产线30000元,增加一条线一个剂型加收3000元。
标题:产品的批号划分 蒲公英论坛整理
咨询内容:老师你好:我家是大容量注射液,按规定应按灭菌批次设定产品批号,由于诸多原因目前我家只能按调剂批次划分产品批号,即:同一调剂罐的药液分多罐灭菌时,产品均为同一生产批号,但是产品检验时按灭菌批次管理,保证出厂前的质量问题能够按照灭菌批次追溯,出厂后如出现质量问题时则整批召回。此种情况希望老师给个建议,谢谢!蒲公英论坛整理
回复:GMP规定了批的定义:经一个或若干加工过程生产的、具有预期均一质量和特性的一定数量的原辅料、包装材料或成品。为完成某些生产操作步骤,可能有必要将一批产品分成若干亚批,最终合并成为一个均一的批。 附录1中又规定了无菌药品批次划分的原则:大(小)容量注射剂以同一配液罐最终一次配制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同一批产品如用不同的灭菌设备或同一灭菌设备分次灭菌的,应当可以追溯。
标题:GMP认证电子申报中关于产能变化问题咨询
咨询内容:老师:您好!在GMP电子申报“申请表认证范围品种信息填写”中需要填写新修订药品GMP认证前后生产能力变化情况”,由于我公司GMP认证范围为大容量注射剂,分为多层共挤输液袋和玻璃输液瓶两条生产线,比如我公司“葡萄糖注射液”有两种包装形式,分别为多层共挤输液袋和玻璃输液瓶,而该表设计为按生产线进行统计,产能数据中仅能填写一次该品种(如先填写多层共挤输液袋),若需要填写第二条生产线(玻璃输液瓶)则将前条生产线信息覆盖。此时是否可将两条生产线合并?还是有其他方法可以区分?谢谢老师百忙之中给予指导!
回复:可以按照品种将两条或多条生产线上的产能合并填写。
标题:进口分包装是否需要单独认证
咨询内容:老师,您好。我们为一家外资医药公司,现已有某剂型(如大容量注射剂)的GMP认证证书。请问一下,我们要增加同一剂型的进口分包装(仅限于放置说明书、封箱等外包装操作),是否需要申请该剂型的进口分包装认证。多谢。
回复:你好,进口分包装一般在《药品生产许可证》生产范围项下给予明确列出,故也应该做为单独的认证范围进行申请认证。
标题:软袋大容量注射剂GMP认证申报问题
咨询内容:请问软袋输液生产线申请GMP认证,是否在取得软袋的药包材注册证后就可以申请GMP认证,还是必须要等到取得玻瓶转软袋的补充申请后才能申请?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附件4“药品补充申请注册事项及申报资料要求”中规定了变更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者容器(大容量注射剂玻瓶包装转软袋包装)的补充申请必须提供软袋生产线的药品GMP证书,这样理解就是先取得药包材注册证后申请软袋GMP认证,取得软袋GMP证书后才能报玻瓶转软袋的GMP补充申请。不知对否?
回复:企业需在取得玻瓶转软袋的补充申请后才能申请药品GMP认证。 关于《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相关要求请咨询注册部门。
标题:关于降低投料工序洁净级别
咨询内容:我公司生产大容量注射剂产品(最终灭菌),浓配位于D级,稀配位于C级。目前工艺在浓配和稀配过程中均有投原料、活性炭。 在新建生产线设计中,考虑到稀配C级投料(包括活性炭)对灌装等高风险操作间环境会造成影响,同时存在由低级别向高级别区域传递物料的工作,有一定质量风险。 所以考虑是否可以在浓配间设置一单独配液罐,用于将原稀配过程投入物料在该配液罐中溶解后,通过管道转运到稀配罐中。请问该方案是否符合GMP和注册要求,是否属于变更生产工艺? 谢谢!
回复:你好,该问题比较特殊,应根据现场的厂房设施和设备的情况、批准工艺情况,以及准备变更的操作规程具体要求来综合考虑。 建议你们首先要明确浓配、稀配的风险控制点,并结合2010版规范要求做适当的变更调整。如“在浓配间设置一单独配液罐,用于将原稀配过程投入的活性炭在该配液罐中溶解后,通过管道转运到稀配罐中”,应该是个不错的想法;但稀配工序需加入的原料药在浓配间完成投料是不适宜的。 另外,你公司是否可考虑向有关部门提交变更生产工艺补充申请,取消在稀配工序加入活性炭环节。
标题:最终灭菌产品,大容量注射剂的灌封区A级有必要动态时时监控空气悬浮粒子吗
咨询内容:老师,您好!我们是生产大容量注射剂,最终灭菌产品,请问,在灌封的A级区,有必要一定安装悬浮粒子在线监测仪,对悬浮粒子进行动态时时监控吗,目前,我们企业是进行周期性的每月一次动态监测空气悬浮粒子,每周一次动态监测沉降菌和浮游菌。
回复:对于无菌药品生产,进行悬浮粒子的监控是必要的。最终灭菌产品可根据验证结果调整监测频次。
标题:浓配间与稀配间划分问题
咨询内容:老师、专家:你们好! 在以后的大容量注射剂GMP认证中,若设计浓配间与稀配间在同一个级别(万级)是否可以?而由于浓配间温度较高,难以达到GMP规定的要求,若采用直排的方式以降低温度是否可以?辛苦专家了,谢谢!!
回复:您设计浓配间,稀配间同为万级应该可以,但应有措施确保浓配间不对稀配/灌装等其他万级区域带来不良影响。
标题:工艺用水的使用确定?
咨询内容:大容量注射剂(聚丙烯输液瓶)、其设备为洗灌封一体机,其洗涤用水为注射用水,工艺上只有一次洗涤,可否循环使用该注射用水洗瓶子(加装过滤器),还是使用新鲜的注射用水,不能循环使用?
回复:《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版第四篇第三章第三节中描述:......进入精洗机时,瓶子被倒置,由热注射用水内外进行淋洗,至少最后一道淋洗水须用新鲜注射用水......
标题:联动线一次成型生产的大容量注射剂塑瓶需清洗吗?
咨询内容:听说有位老师在1家生产大容量注射剂塑瓶生产企业认证时,对该企业一次性成型连灌封生产的大容量注射剂塑瓶.提出要求企业对该塑瓶要进行清洗.企业在问怎么洗?我们也搞不明白。请老师赐教。
回复:过期,不再填写。08.4.15填写。这个问题可以看这个文章,减少塑料瓶大容量注射剂可见异物探讨。本文目的为减少塑料瓶大容量注射剂可见异物,方法主要通过减少和控制注塑、吹瓶、灌装等工序塑料屑,加强气洗效果,井通过实际生产证明方法可行有效,请蒲友们讨论。
注:蒲公英论坛毒手药王原创整理,如需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配料罐gaeyj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