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盛刚:凯恩斯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学吗

美债危机是美国和西方国家推行凯恩斯主义的结果,所以美债危机也意味凯恩斯主义的终结,因为凯恩斯主义和消费驱动经济增长模式并不能真正拉动经济增长和走向良性发展的轨迹,相反导致经济非理性的繁荣,最终陷入债务危机的绝境。

扩大消费以拉动经济增长和繁荣是凯恩斯理论的核心,凯恩斯有句名言,“长期来看,我们都将完蛋.”所以面对危机我们应该解决短期和眼前的问题,以便我们能够长期生存下去,而为了解决短期和眼前的问题,其主要方法就是扩大消费以刺激经济的复苏。从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后,美国和西方国家相继遵循凯恩斯理论,扩大消费以拉动经济的继续增长,从短期来看,它们都度过了经济危机,活了下来,但是从长期来看,它们都陷入了消费大国的陷阱或者凯恩斯陷阱,经济趋于衰退并且面临巨大的债务危机,因为凯恩斯理论只是一种急救方法,而无法根本改变危机发生的原因,其观点是以未来换取现在的利益,眼前是活了下来,但是从长期来看,依然会完蛋,显然以未来换取现在的利益,只能使问题在未来更加严重,不可救药。对此正如经济学家哈耶克批判的那样,凯恩斯以未来换取现在的利益观点是对经济学家主要责任的背叛,是对我们文明的威胁。

那么为什么扩大消费并不能够拉动经济的增长,反而陷入消费大国的陷阱,经济趋于衰退,从长期来看,依然会完蛋呢?首先,过度消费导致债务的上升,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其二,过度消费导致创新能力的下降,因为有了消费,人们就不急于去创新了,消费显然比创新容易。其三,过度消费导致社会对政府的过度依赖,导致政府福利开支的据增。其四,过度消费导致政府对市场干预力度的加大,进而扭曲了市场自身的恢复功能。其五,过度消费导致社会伦理道德的丧失,人们尽情享乐,忘记了节俭的美德,不再以债务而担忧。其六,过度消费导致国内产业的转移,因为消费最终并不能彻底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相反导致生产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为了生存和更高的利润,企业只能选择大逃离。而企业和资本的大逃离和大转移导致美国和西方国家国内产业空洞化,失业率上升,人们生活每况愈下。另一方面,美国和西方资本和产业的转移直接推动了全球经济中心由西向东的变化以及新兴经济体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最后,在产业转移和外包的情况下,继续遵循凯恩斯理论,以扩大消费拉动生产和经济增长,事实上拉动的是其它国家的就业率和经济增长,以及进口和贸易赤字的攀升,如2008年以来,美国一直持续进口大于出口,因此为外国制造了更多的盈利机会和就业岗位,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和印度在21世纪初期所出现的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都是以美国消费和从这些国家的进口商品增长为基础的,反过来美国的消费的扩大只能是其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无国界化趋势,凯恩斯理论显然已经不能完全解释相关的经济现象。

当今世界制约经济增长的依然是有效需求不足,对此有两大解决方案,一是凯恩斯方案,即扩大消费以解决有效需求的不足,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债务危机已经证明此路不通,二是熊彼特方案,即创造性毁灭,通过淘汰过时的产业,在毁灭中通过创新获得再生。那么,凯恩斯主义的终结是否意味熊彼特的回归?首先,从历史上看,在这个世界上也许从来就没有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因为任何增长模式都有自己的极限,同时在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永远富足,不管它已经维持了多久的繁荣时期,也没有哪家公司能够永远存在,即便强大的恐龙,如今也早已消失。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资本和技术在全球快速流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发展也快,衰退也快,经济周期变化愈来愈迅速,这就需要我们加快创新的脚步,否则就会落后而趋于停滞和衰退,所以所谓可持续性只能存在于不断转型和创新之中。其次,历史明确告诉我们是生产能力而不是消费能力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生产财富的能力比财富本身更为重要,劳动致富,懒惰致穷,无论何时何地,国家的幸福同人民的知识,道德和勤奋总是成正比的。最后,历史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人民的勤奋与节俭,创造与进取,如果没有内政上的自由,适当的公共制度与法律,尤其是国家的团结和权力方面的支持,那么是绝对不会取得任何重大成就的。目前美国和欧洲国家的衰退和债务危机意味持续半个多世纪的消费驱动经济增长模式或凯恩斯主义的终结,这一模式曾经使美国和西方走出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走向经济大繁荣,但是这是一种非理性的经济繁荣,因为它建立在债务的基础上,最终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债务和经济的衰退,所以凯恩斯主义最终从反面应证了凯恩斯的那句名言,“从长期来看,我们都将完蛋。”

  中国改革下一步如何走?对此目前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选择,无疑理想的社会模式是既能够确保发展,又能够做到社会公平与公正,简单地归纳近现代历史上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制度,资本主义又经历了从市场资本主义到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又经历了从国家社会主义到市场社会主义的发展,对此分析将有助于寻找中国改革的坐标。

  市场资本主义是西方国家制度的核心,主张市场最大化,政府干预的最小化,所以又可以称之为市场自由主义,那么市场资本主义完美吗?无疑它在创造财富方面是无与伦比的,它充分发挥了人类的想象力,竞争机制导致科技的迅速进步,而科技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导致人类财富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它由此彻底改变了世界。其次,资本主义主张天赋人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在历史上是一种进步和文明的象征。但是资本主义在另一方面有两大致命的弱点,一是社会不平等,它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贫穷。根据亚当·斯密的设计,这个问题在理论上是应该不存在的,他认为资本主义的驱动力是利己主义,正是这种利己主义引发了人类的创造力,导致财富的激增,同时利己主义可以被资本主义社会关系转化为一种道德高尚,如屠夫和面包师为我们提供食物,不是出于他们的善良,而是出于他们的自利,即从我们这里得到对肉和面包的支付。然而在实际过程中,资本主义历史没有那么简单纯朴,而是充满尔虞我诈和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第二个致命弱点是供需不平衡,表现为经常性的经济危机。根据亚当·斯密的设计,这个问题在理论上也是不应该发生的,因为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可以自我调节的体系,该体系不需要外在的政府干预,然而在实际过程中,资本主义这架机器经常发生故障。

  国家资本主义是对市场资本主义的一种小心翼翼的修正,主张政府对市场干预的必要性。上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彻底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的信心,美国和西方国家推行凯恩斯主义,面对经济危机,他们开始启动政府对市场的干预,面对日益恶化的社会贫富差距,政府扩大财政支出,提高社会福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化趋势进一步在欧洲发展,由此形成了以高工资,高福利为特征的福利主义混合体制,当时在西方人们发现他们都成为了凯恩斯主义和社会主义者。那么资本主义的问题是否因此得以解决了呢?遗憾的是并没有,凯恩斯方案只是一种止痛剂,它并不能彻底解决资本主义问题,社会不平等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依然存在,与此同时资本主义还染上了社会主义的毛病,高福利,低效率。其次,在效率与平等混合体制中,欧洲国家纷纷发展为平等优先,效率为后的组合,由此经济发展趋于缓慢,福利主义成为经济发展的累赘。于是上世纪70年代以哈耶克和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呼吁回归亚当·斯密,反对政府干预,因为政府干预扭曲和破坏了市场经济自身调节的功能。凯恩斯有句名言,“长期来看,我们都将完蛋.” 所以面对危机我们应该解决短期和眼前的问题,以便我们能够长期生存下去,而为了解决短期和眼前的问题,其主要方法就是扩大消费以刺激经济的复苏。对此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凯恩斯以未来换取现在利益的观点是对经济学家主要责任的背叛,是对我们文明的威胁。正是在这一思潮的影响和推动下,当时美国里根政府和英国撒切尔内阁等西方国家纷纷掀起了再私有化改革。

  那么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私有化改革是否使资本主义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呢?不错改革开创了解除管制,自由贸易和资本自由流动的时代,催生了全球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在冷战结束一刻,自由资本主义成为了人类历史终结的目标。但是时隔20年后西方资本主义又一次陷入危机,仿佛历史回到了上世纪经济大萧条时代,首先重新私有化导致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和降低生产成本,加速将本国制造和加工转移和外包到中国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由此导致欧美国家产业空洞化,失业率居高不下,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和精英们只是关心自己的利益,以及自己的腰包如何涨起来,他们公司所在国的利益与他们无关,他们还会以搬迁公司总部来威胁,以换取更多政府的让步,而中产阶级因为工作的流失趋于贫困化,形成了所谓1%与99%对抗的社会结构,占领华尔街实际上反映了中产阶级对资本贪婪的怨恨与无望的反抗。其次,西方社会的问题同时又来自于政府干预和政府失灵,凯恩斯主张通过政府干预以扩大需求,但是由此形成的债务推动经济增长模式最终使西方和美国陷入债务危机,所谓的福利主义已经难以为继。尽管我们不能完全将此次危机归罪于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新自由主义思潮,显然如果不能对财富和权力加以制约,资本主义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不平等,那么是否下一步只有从市场资本主义再回到国家资本主义,才能拯救资本主义呢?

  国家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核心,主要包括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和中国,主张实行完全由政府支配的计划经济体制。那么国家社会主义完美吗?首先,国家社会主义基础是社会公有制,资本主义以财产私有制为基础和逻辑起点,这是导致不平等的根源,与此相对,社会主义通过剥夺剥夺者的方式,将社会基础从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从而奠定了社会平等的基础。其次,国家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而不是自由市场经济,按需生产,按劳分配,这样就可以保证经济平衡发展,不会有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发生。但是理论上的完美并不等于实际过程中没有问题,根据马克思设计,社会主义应该出现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国家,但是目前世界上社会主义的出现并不是如此,这就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先天性不足。另外,社会主义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社会平等,人民当家作主,没有资本家,地主,大家都是劳动者,但这并不能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相反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吃大锅饭。最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消除了资本主义供大于求的经济危机,但导致了另一种经济危机的出现,即有效供应极度不足。

  市场社会主义是对国家社会主义的一种改革,上世纪80年代末期苏联和东欧的危机,使社会主义的基础发生了动摇,中国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案,即在社会主义框架内,引进市场和竞争机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此打破大锅饭,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供生产效率,增加社会财富。正因为如此,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集中体现在中国经济总量指标上,到2010年,中国GDP按照现有市场汇率已经达到),栏目:

  中国邓小平时期的改革堪比美国罗斯福新政,逻辑上中国改革是倒过来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实质是政府干预主义,中国改革实质是市场干预主义。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带上一个社会主义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动机,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但同时也留下了许多新问题。

  首先,罗斯福新政是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修正,中国邓小平改革是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修正。资本主义完美吗?无疑资本主义在创造财富方面是无与伦比的,其次资本主义主张天赋人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在历史上是一种进步和文明的象征。但是资本主义有两大致命的弱点,一是社会不平等,它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贫穷。二是供需不平衡,表现为经常性的经济危机。那么社会主义完美吗?首先,社会主义是理论上对资本主义弱点批判的产物,作为社会形态,它应该建立在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下一站。其次,社会主义基础是社会公有制,资本主义以财产私有制为基础和逻辑起点,这是导致不平等的根源,与此相对,社会主义通过对剥夺者剥夺的方式,将社会基础从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从而奠定了社会平等的基础。其三,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而不是自由市场经济,按需生产,按劳分配,这样就可以保证经济平衡发展,不会有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发生。但是理论上的完美并不等于实际过程中没有问题,社会主义应该出现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国家,但是目前世界上社会主义的出现并不是如此,这就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先天性不足。另外,社会主义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社会平等,人民当家作主,没有资本家,地主,大家都是劳动者,但这并不能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相反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大家吃大锅饭。最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消除了资本主义供大于求的经济危机,但导致有效供应极度不足。

  其次,罗斯福新政核心是政府干预主义,中国改革核心是市场干预主义。上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彻底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的信心,美国和西方国家推行凯恩斯主义,实施罗斯福新政,面对经济危机,他们开始启动政府对市场的干预,面对日益恶化的社会贫富差距,政府扩大财政支出,提高社会福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干预与国有化趋势进一步在美国特别是在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得以发展,这深刻改变了原本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纯粹的自由自由市场经济已经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福利国家体制和混合经济体。与此相对,社会主义随着上世纪80年代末期苏联和东欧的危机,也经历了痛苦的反思和改革。中国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案,即在社会主义框架内,引进市场和竞争机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此打破大锅饭,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供生产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2010年,中国GDP按照现有市场汇率已经达到),栏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凯恩斯经济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