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的审美能力

陆丽果 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羊街镇大留所完小 655200
摘 要: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目标。审美能力对于一个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塑造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培养21世纪新型和谐人才的奠基石和发动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写作训练中的美的因素,以美引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就跨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本文从小学生作文教学入手,简单地阐述了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审美能力 培养
&&&&&&& 一、增强阅读,感受作文之美
&&&&&&&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可以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前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文章中的美,并以美引美;后者可以使学生借别人的审视眼光和审美趣味来培养自己的眼光。学生阅读文质兼美的文章,能够在广泛的涉猎中不断吸纳,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 一切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课文中生动的艺术形象、优美的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可引导学生品词赏句、反复吟诵,从课文字、词、句、篇的学习中体味到文章所熔铸的美的情感,欣赏到语言表达的美的旋律。例如《石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这里赋予了石榴喜悦的心情和动人的笑容,石榴的笑姿和它成熟了的形状是那么吻合。读了这一段,学生不仅掌握了石榴成熟时的特征,而且还被作者的喜悦心情所感染。众所周知,模仿是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也是任何一种学习过程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则能提供数量更多、内容更广、体裁更多样的学习范例。
&&&&&&& 在课外阅读中,让学生自由选择读物是很重要的,因为阅读是反映个性和人格的活动,读物的选择是个性的表现。只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他们才能深入理解读物内容,受到读物感染。但是让学生自由阅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他们往往会盲目地、随意地选择读物,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教师必须经常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各种读物。
&&&&&&& (1)要根据儿童少年阅读兴趣发展的年龄差异,向各年级学生推荐不同的读物。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研究,小学低年级儿童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到了中、高年级、对于战斗故事、英雄人物、科学幻想故事比较感兴趣。然而,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方面的兴趣还没有明显的分化。教师在推荐读物时既要尊重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又要让中年级以上的学生大量接触科学普及读物,培养他们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兴趣,并促使他们的兴趣逐渐分化。
&&&&&&& (2)为使学生理解语文、数学等课文,及时向他们推荐有关的优秀读物。
&&&&&&& (3为配合学校或社会的重大活动,及时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
&&&&&&& (4)为让学生接受最新信息和知识,及时向他们推荐期刊和报纸。
&&&&&&& 课内外阅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到优美的字词句,从而更好地表达胸中的真情实感。
&&&&&&& 二、走进自然, 感悟生活之美
&&&&&&& 写作教学要着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表现自然、社会生活的美,为创作积累丰富的素材。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自然中,教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对大自然的感悟,从&迎春&的第一朵小花到严冬的几株傲雪的腊梅,从乡间的小桥流水到城市的高楼大厦,从春天飞来的第一只燕子到秋天的第一片落叶,都能去感知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春夏秋冬及早晨黄昏的变化去细心观察,去深入体会,写一些作文、随感片段,要求学生能抓住每一次外出的机会,去亲近自然,欣赏自然、在生活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比比皆是,其中又蕴蓄着精神、品德、情操、性格、人情等美好的心灵内容。因此,作文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材料,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观察力去透视点滴的生活细节,由小见大,可以在现实中感悟丰富生活内容的同时,引发心灵的震动,产生写作激情。
&&&&&&& 针对小学生好动的天性,我们可以组织一些轻松的校外活动。如春天,教师可带领学生到野外踏青、放风筝,到桃园中去看桃花等,让学生畅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醉在诱人的花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畅想美、创造美,用真挚的情感去作文;秋天,教师可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农田参观,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欣赏田野的美景,仔细观察田间农民在忙些什么,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并让他们用笔、用自己的心去描绘自然的可爱,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观察生活不仅要用眼睛看、耳朵听,还要全身心地去感受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平时要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从而唤起对所要表达的人和事的丰富情感。
&&&&&&& 生活是培育想象之花的沃土,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浮想联翩,创造出新的形象。
&&&&&&& 通过以上两个途径可以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抒发出真情实感。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力、审美感受力。在作文教学中通过采取情境教学,融入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可以有效地使以上三方面得到培养。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探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长度不能超过200个字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大阅读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搜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一直是一个大难题。开展语文教学阅读,教师要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思想。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要特征。一堂课中,从头至尾以老师对语文知识的讲解为主,学生绝大多数时候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学生很少有主动思考和表达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教师讲的舌敝唇焦,吃力异常;学生学的枯燥乏味,兴趣索然。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有利于彻底扭转这种尴尬局面。面对真正扭转这种举面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要有彻底转变—教师要真正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教师备课是为了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中应该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调节学生学习气氛的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把课堂这个舞台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大舞台主角,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思考、讨论、表达、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起导演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在读书、思考、讨论、表达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绝不能重蹈覆辙—教师把正确答案教给学生,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所需要做的事就是指导,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阅读教学是语文的半壁河山,培养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阅读是学习所有科目的钥匙。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4月23日定为“世界阅读日”,旨在促进人类重视阅读的传统,延续书籍文明。语文阅读,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方面,为了更好的开展语文阅读学习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必须搞好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与整合。&&&&&&&&&&&&&&&&&&&&(一)搞好课内阅读教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主渠道,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和终身的学习素质的重任。开展语文教学必然立足于课本。语文教学是开展语文教学的基本工具,是师生进行交流沟通的载体。语文课本精心选择了具有典范性的文章,并针对所选文章精心设计了教学方案和各类练习,因此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必须以语文课为基础。目的是以课文为范例;教给学生进行阅读分析的基本的能力和技能。通过针对性的反复练习,学生就能掌握各类文体的文章的分析,理解方法,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解读文本,而且要让学生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文化积淀、语言发展的同时,在不同的信息、文本立意、视角的沟通和转换中读出新意,读出有创意的感悟。因此,在课内阅读教学中,重在渗透读书方法。首先在初读阶段,课堂上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内阅读教材,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把课文读熟,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查阅有关资料自学课文,做到学习新的课文时,已能初步感知理解课文。接着在深入学习课文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进行精读。读的时候,边读边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富有文采的课文时,每当发现优美词句或精彩片断要学会分门别类地进行摘抄,并达到熟读成诵。阅读后,学生之间可互相交流阅读情况,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交流心得。如;“说说我的新收获、我的新发现等”.&&&&&搞好语文阅读教学,对语文教学、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广泛的语文阅读教学学习,不仅能迅速的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其他学科能力的提高,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举多得的好事,我们一定要认真落实好新课标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二)&&开展好课外阅读教学活动&&&&&&&&&&&&课外阅读教学活动是利用课内阅读得到的知识和方法作为基础而延伸出来的阅读学习活动,在搞课外阅读活动时要注意与课内阅读的衔接与整合,不要把二者割裂开来,他们是一个事物发展的两个阶段,后者是前者为基础并对前者进行补充和完善的。课外阅读分为阅读和活动两个方面。1.课外阅读&&&小学生课外阅读读什么?读适合小学生生理心里特点的儿童读物,科技读物和浅懂的文学作品等。课外阅读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阅读,比如,老师给学生介绍一些好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自己去读,读后老师要选择适当的方式或设计出适当的活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检查;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些课外读物进行阅读,教师要求学生在读书后做好读书笔记,要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检查,以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绝不能放任自流。学生应该怎样进行课外阅读呢?我认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应该做好几个环节:一是读材料,或略读、或速度、或品读。对一些好的材料(也就是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要反复的阅读;二是对所读的材料要加以理解,要粗知其大意,对反复阅读的材料要精细的品读,深挖其含义;三是要把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认识写下来,做好读书笔记;四是对不明白的,不大理解,不大清楚的,要查证,以解决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疑惑,五是经过一段时间后,要对自己的读书笔记进行一番整理提炼,把它进行归类,便于今后写作时选用。&&&&&&&2.阅读活动&&&阅读活动丰富多彩,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课外活动的选择和设计,要达到学生乐于参加和愉悦身心的目的。(1)开展阅读比赛&&&阅读比赛有哪些呢?比如,朗读时阅读比赛,这种比赛主要看学生朗读的音律效果,字是否正确,音是否正确,速度是否合适等。记忆式阅读比赛,这种比赛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内读完指定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背诵材料或讲述材料的大意,看谁背的多或者讲述的多,谁就是阅读记忆胜者。理解式阅读比赛,这种比赛主要是看学生在阅读中或阅读后是否迅速的对材料进行思考,是否能理解材料的大意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等。参赛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规定的材料后进行阅读材料的大意,此项大意,旨在考查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2)举办诗歌朗诵赛:参赛学生朗读自己在阅读中接触到的自认为比较好的诗歌,这项比赛旨在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积累,记忆能力和审美能力。(3)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学生交流各自在阅读中的心得交流体会或者收获,并给大家指出在阅读中要注意的问题,如《学语文》的交流(4)开展阅读演讲比赛参赛学生可从自己的阅读中选取材料写成演讲稿进行演讲。这项比赛,旨在表现演讲者的阅读面和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提炼和再创作的能力。(5)办阅读手抄报比赛:学生可将阅读中自认为比较好的材料收集后办成阅读小报在班上交流,老师也可以组织评比这个活动表现学生再创造的能力,同时也给大家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6)开展阅读知识竞赛:就是在一定的学生范围内(一个班级,一个年级或一个学校)以某一种或者几种阅读材料为竞赛题选择的范围进行阅读知识竞赛。(7)举办阅读展示活动:就是把阅读到的一些故事,知识,通过对话、讲述、朗诵、表演等活动生动的展示出来。阅读课的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头戏,只有做好阅读课的教学才能更好的进行其他语文素养的培养。在实际操作中,还会有更多好的办法,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学习语文能力的提高,我们不妨都可以进行一下尝试和运用,更好的来进行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人的一生不仅需要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更需要精神尤其是童年精神的储备。爱因斯坦说过,他的成功不过是把童年时的问题和兴趣一直保持下来.储蓄童年精神的途径,有接触大自然,听长辈讲故事,与同伴玩游戏等等,除此之外,最长效的途径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所以有人说,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归结为读书问题;有人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小学是培养孩子一生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如果孩子从小都不亲近书籍,对阅读没有兴趣,那么他可能一生都会远离阅读。可见,推进大阅读,对学生的成长实在太重要。&
您可以在这里发表评论...
谁看了这篇日志论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中大网校论文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