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爱尔近视激光矫正手术术可以考飞机驾照吗

激光近视矫正手术事件再扩大 疑角膜未愈合致并发症
病童候诊痛苦躺地无人让,悲!
您还看国足比赛吗?
交警拔枪逼停酒驾该不该?
博客劲爆点
第一视频推荐
24小时排行榜
  近视激光手术恐引发并发症,台湾眼科名医蔡瑞芳宣布封刀。(图片来自台湾媒体)  中国台湾网2月17日消息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激光近视矫正手术事件持续扩大,蔡瑞芳昨天将一份声明寄到台湾眼科医学会,详细说明事件始末,强调他长期观察部分视力明显下降的激光受术患者,并没有白内障及青光眼等病变,才基于眼科专业医师的职责,怀疑可能和角膜瓣没有愈合导致的长期发炎有关,因而决定停刀。  蔡瑞芳在声明中指出,他是在台媒记者的探询下,才透露他已一段时间不做近视手术。这些日子来,他也一再强调激光近视手术有其安全性、准确性及角膜不结疤性,不再做激光手术是他个人的决定,他没有反对激光近视手术的意思。  身为眼科专业医师,他无法回避一个事实,那就是准分子激光层状角膜成型术 (LASIK)在角膜上创造了一个角膜瓣后,由于角膜瓣没有愈合,虽让激光手术达到准确性及不结疤性,却也出现某些和传统认知不一样的病理机制。  例如,病患接受LASIK手术后,如果感染病毒出现疱疹性角膜炎等病变,角膜病变的临床表征,可能和没有做过LASIK手术的角膜不一样,增加治疗难度。  蔡瑞芳表示,这些术后10多年、20年后视力才明显减退的病患,并没有白内障、青光眼或黄斑部病变,加上视力无法完全矫正,他才怀疑可能和角膜瓣没有愈合产生的长期发炎有关,在无法完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他只有选择停刀。(中国台湾网 张真瑜)
相关报道:
【】【】【】【】【】【一键分享台湾眼科权威停做激光近视矫正手术 爱尔眼科股市大跌_新闻中心_新浪网
台湾眼科权威停做激光近视矫正手术 爱尔眼科股市大跌
  中广网北京2月1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在台湾非常普遍,但台湾最早引进这项手术的台北医学大学眼科兼任教授蔡瑞芳,最近突然宣布,今后不再做这种手术。他说,因长期观察发现,不少当年接受激光手术的患者,十多年后视力明显下降,经过分析可能和当年动刀后角膜瓣发炎有关。
  台北医学大学眼科兼任教授蔡瑞芳是台湾眼科名医,在学术界具一定地位,20年前正是时任林口长庚医院眼科主任的他,一手把“准分子雷射层状角膜成型术”,俗称“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引进台湾,自此带动了台湾近视矫正手术风气,激光近视矫正手术更与医学美容并称最赚钱的手术之一。
  据媒体报道,光是蔡瑞芳近20年过的手术,就有上万例。全台湾目前约有100多家医疗院所进行激光近视矫正手术,从1993年迄今,接受手术患者超过数十万人。
  蔡教授的“封刀之举”,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觉得蔡教授有良心,能够说出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的坏处,是一位有医德的医生。也有人说,手术的并发率并不高,十几年来就只有十几例,蔡教授小题大做了。还有人则为蔡教授感到担心,认为蔡教授挡了不少人的财路,毕竟做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很赚钱。
  爱尔眼科股市大跌
  不过,就在大家还在为蔡教授的行为是对是错而议论纷纷的时候,A股上市公司爱尔眼科却对蔡教授的行为,率先做出反应。今天,作为国内眼科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连锁医疗机构的爱尔眼科股价出现了异常波动,在大盘全线上涨的情况下,逆势下跌,全天跌幅2.4%,居两市跌幅榜榜首。  
  根据爱尔眼科2010年年报显示,其准分子手术2010年贡献收入达到2.81亿元,占据总收入的43.9%。并且,其毛利率也是所有医疗服务中最高的,达到71.31%。如果激光手术真的存在问题的话,那么爱尔眼科是不是真的会像“双汇、重庆啤酒”那样,受到极大的影响呢?
  为此,《天下公司》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爱尔眼科。其公司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台湾名医蔡瑞芳停止手术只能代表她的个人观点,并不能否定手术的安全性。
  工作人员:个人的一种行为,台湾眼科医疗小组那边也作出了回应,现在这种手术都是十几年前做的,台湾也做了二、三十万,整个中国可能做的更多了,十几年前的事情到现在也就是十几例,不代表整个行业的。
  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爱尔眼科公司工作人员告诉天下公司,随着时代的变化,激光治疗手术的设备以及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手术并发症的概率正在一步步降低。全球每年1000万人施用激光矫正手术,中国的数字为100万,出现几百例的并发症案例属于正常范围,这与手术质量有关,爱尔眼科没有出现过一例并发症。
  工作人员:不一样,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整个技术这方面也比原来十几年的技术也更高了。再一个,从整个眼科的手术前的筛查等等各个方面来看,应该说不可同日而语。这方面应该影响不是特别大。
  未来将加强激光手术监管
  而据另一位爱尔眼科的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公司董事会已经关注到爱尔眼科股价的异常变化,公司正在开会研究方案,应对公众对此事的担心。未来爱尔眼科还要继续加强对激光手术方面的监管。
  工作人员:第一个是制度上面,我们在不断地完善我们医疗治疗控制体系,通过公司医护管理,督促各项流程标准和规范的执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防止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第二个是人员上面;第三个是设备上面,配置各种尖端眼科,诊疗设备以确保诊断的准确率和治疗的有效率;第四个还有跟患者的沟通方面。  
  对于这件事,很多人脑袋里反应的第一件事是“双汇”“重庆啤酒”等上市公司之前的一系列事件,对于公司来说,主营业务受到质疑,无疑是巨大的威胁。虽然这件事还没有一个最终干得定论,现在的爱尔眼科会不会演变成“手术门”?爱尔眼科会不会因此一蹶不振?财经评论员陶跃庆认为,艾尔眼科因为是一个股票市场,有资本市场构成的很多风险和投机的因素在里面,因而受到的冲击更明显、更直接,这让大家觉得它所代表的这个行业会有一些风险。
  陶跃庆:事实上即便在北京这样一个市场上,做近视眼手术的医院非常多,很多大医院都可以做这样的手术。所以我觉得对艾科眼科来说这件事会有比较大的影响,对于这个行业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眼科专家:总体来说是比较安全的手术
  激光手术到底对眼睛有没有损伤?会不会有相关并发症?《天下公司》记者也联系到了国内知名眼科专家刘医生。
  刘医生:这个手术确实有这方面的并发症,但是目前来讲,随着手术方式逐渐在进展,这种并发症相对来说也逐渐在减少,现在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因为国内外做的数量很多,美国的FDA什么的认证也非常多,总体来说是比较安全的手术。而且随着现在机器的更新换代,这些并发症相对来说越来越少。你做任何手术都会有一定的并发症,这是你没有办法完全避免的,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手术。
  刘医生还说,并发症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通过医疗设备的更新,以及技术人员的技术更新来最大程度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刘医生:只能从大夫这个地方来控制,比如说机器的更新换代,越新的机器可能这方面做的越好一些;软件的更新,采用一些我们现在常采用的个体化切削,采用一些飞秒激光相对来说能逐渐减轻这些并发症。有些东西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只能说尽量的减少。
电话:010-如何避免激光手术矫正视力后遗症?|激光手术|视力_凤凰健康
如何避免激光手术矫正视力后遗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走在街头,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眼镜店。眼镜行业的极大发展是基于视力不良人群的不断扩大,这是一种直接的供需关系。通常一旦近视,想要恢复清晰的视力,就必须借助眼镜。,眼镜改善了视力不良人群的视野环境,受到
走在街头,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眼镜店。眼镜行业的极大发展是基于视力不良人群的不断扩大,这是一种直接的供需关系。通常一旦,想要恢复清晰的视力,就必须借助眼镜。
眼镜改善了视力不良人群的视野环境,受到人们的喜爱。当然,这里的眼镜指的是框架镜。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信息传播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框架镜是不能控制近视发展的,其主要作用就是恢复视力,一旦摘镜,近视度数依然还在。而且戴着框架镜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工作与生活。
图为医生正在眼科激光手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眼科手术技术在不断突破,手术成功率也逐渐攀升。一般来说,针对视力不良的手术都是激光手术,包括从最初的PRK、LASIK、LASEK,到现阶段流行的飞秒激光手术。手术之所以吸引了视力不良患者,很大原因是这些手术后面标榜的&一步到位&四个字。人们接触激光手术广告后,都想通过手术一次性解决视力不良烦恼,从而高枕无忧。
当然,激光手术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做到了&一步到位&,患者通过手术,视力得到了改善,也摆脱了框架镜束缚,完全回到了正常人的视野。可能有人会说,这样来看,激光手术几乎是完美无瑕了。但实际上是这样的吗?不是,激光手术也有它的局限所在。
眼科激光手术和其他手术一样,需要手术刀,需要医生来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且这种风险不可避免。手术具有不稳定性,这个很多人都知道,除此之外,手术还存在一定的后遗症风险。手术可以短期完成,后遗症则有可能持续很久。
通常来说,激光手术的风险主要来自后遗症。无论是临床还是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那么这些后遗症有哪些呢?主要有高相差、过矫、欠矫。
高相差、过矫、欠矫,术后角膜扩张,HAZE,等后遗症通常与多种因素关联,比如术前检查,术中定位和操作,手术设计,患者配合度,还有其他未被发现的疾病等等。比如角膜应该保留一定的厚度,但有些高度近视患者角膜本来就不厚,将角膜削得过薄,导致不良后果。其次,医生操作中出现的细微失误或患者的术中配合度不高也影响手术效果,导致后遗症的产生。
从临床反应的数据来看,激光手术不成功的概率并不高,但是,毕竟没有人愿意成为千万例手术中不成功的一个或几个。可万一手术不成功,视力还能不能进行补救,回到正常人的水平呢?当然,再次手术在有些情况可以解决,但是条件不具备和患者不愿意时,唯有另取它法。
前段时间,在伟博视光学研究所的患者回访中,我们听到了一个有关激光手术后遗症患者的好消息。
陈女士说,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她的视力又回到了正常人水平。陈女士在几年前做过激光手术,当时是抱着&一步到位&的心态去的,可那次手术并不成功,视力问题成了她最大的烦恼。陈女士没有选择再手术,而是听朋友介绍,选择了MCT技术。在完全了解了MCT技术之后,她半信半疑的配了一副MCT技术角膜塑形镜,医生也为她定制了一个专业矫治方案。配戴MCT角膜塑形镜一年多以来,陈女士渐渐有了清晰的好视力。而且,角膜塑形镜是夜晚配戴,清晨取镜,取镜后依然可以保持一整天的好视力,不会影响工作与生活。
达到这样的效果,陈女士已经很满意了,相对于激光手术给她带来的阴影,MCT技术带来的则是幸运。然而,更意想不到的还在后面。视力渐渐恢复正常水平后,陈女士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她和医生说,许多近视患者戴了MCT角膜塑形镜后,视力矫正了,摘镜后还有正常人的水平,她也想尝试一下。医生听了陈女士的想法后,有很大感触,相比配镜之前她的忧愁,陈女士已经慢慢在找回自信了。鉴于这种情况,医生决定接受陈女士停止戴镜的意见,但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医生叮嘱陈女士,一旦有不适,需要立即来检查,毕竟她这是手术后遗症,跟其他近视患者情况不一样。
奇迹发生了,陈女士第一次停止戴镜一段时间后,按照医生约定的时间去复查,视力居然依然保持在正常人的水平,眼睛也十分健康,并无不良反应。消息一传出来,医生也感到十分惊讶,这种神奇效果是他们没有想到的。就这样,陈女士一直保持着摘镜的状态,转眼就是一年多了,她的视力情况依旧良好。
究竟什么原因让激光手术失败的陈女士回到了正常人的视力呢?当然MCT技术是主要改善因素,其次,还有一个意外的原因。在采访中,伟博视光学研究所的王教授为我们阐述了其中的秘密。
&一般来说,视力不良患者做完激光手术后,角膜的可塑性比较高,基本上相当于回到了婴儿时期的状态,如果在这时进行一种良好的角膜塑形,使角膜弧度得到修整,以至更扁平,这样不仅可以改善之前的视力不良,也能解决激光手术产生的后遗症问题&。
对于这种特殊情况,王教授还补充道,&这应该是MCT技术的一种可喜发现,希望能为更多的激光手术后遗症患者分忧。不过,目前来说,这种神奇效果是否只是在个别病人的反应,还要进一步观察。毕竟确保患者眼睛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最后我们还了解到,激光手术后遗症通过MCT技术矫治后出现神奇效果的远远不止陈女士一个。MCT技术还通过眼科、视光学、中医眼科相结合的方式改善了众多视力不良患者的视野环境,激光手术后遗症只是其中一种,近视、小儿成人、散光、老花、高度近视等也是MCT技术的矫治范围。
MCT会员库的数据显示,MCT技术自研发成功以来,接受其矫治的患者已达数万,这些患者都恢复了正常人视力的1.0或相对较好的视力,且很少有患者发生不良反应,配镜成功率极高。
激光手术后遗症不再是难题,MCT技术打开了成功的一页,相信更多的技术会接踵而至,到那时,防盲治盲事业将会不断发展,更多的人将会拥有健康好视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健康官方微信
播放数:156645
播放数:204235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透视激光近视矫正手术: 巨大利益背后的行业乱象
来源:新华网
  日前,台湾著名眼科医生蔡瑞芳表示,已发现有患者在进行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10多年后视力出现不明原因下降,本着对病患负责的态度,他今后将不再做该手术。蔡瑞芳是最早把LASIK引入台湾的人,因此他的“封刀说”引发了一场社会各界对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该手术安全性的大讨论。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几位不同年龄和背景的眼科医生,他们均表示,手术的风险的确存在,所有手术都有风险,包括感染、个体不耐受等现象肯定有,医生需要做的是术前将这些可能出现的风险向患者充分交代;同时他们也强调,激光近视矫正手术虽然不像街头广告宣传的那样百分百安全,但其风险也没有部分人渲染的那么大。相比之下,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导致手术不安全的人为因素在业内广泛存在。  巨大利益背后的行业乱象  “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的利益比任何别的眼科手术都大,我这样说你就明白为什么有铺天盖地的近视眼手术的广告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资深眼科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了这样的开场白。而他说的第二句话是:“这个行业乱、太乱了。”  在眼科医院,没有比激光近视矫正更赚钱的手术了,只要1分钟,就可以轻松赢得上万元的进账。“我们一个上午可以做十几台这样的手术,快得很。”这位医生说,“对于很多医院而言,设备就摆在那里了,这个钱你是赚还是不赚,几乎是不需要思考的问题。”  以国内知名的为例,据其2011年中期财务报告显示,准分子手术当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达1.94亿元,较2010年同期上涨62.78%,而这项业务的毛利率达到72.60%,是爱尔眼科所有业务中利润率最高的项目。  与巨大利益同时出现的是监管的缺失。商业利益驱使下,虚假广告泛滥,一部分不具备实力的医院使用陈旧设备进行手术;一些医院为低价吸引病源,重复使用一次性耗材,还有的承诺进口材料却以国产品替代等,这些都大大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出现致盲的医疗事故。  早在2006年,在天津市眼科医院主办的全国屈光手术高峰论坛上,国内该领域的16位顶尖权威专家就联名上书卫生部,就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存在的虚假广告、设备陈旧、价格大战等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呼吁尽快出台相关规范,遏制日益泛滥的商业行为,维护患者利益,保护这一高精尖技术在我国持续健康发展。但是,这一请求并没能得到有效的回应和处理。  “据我所知,现在有一个针对医生的资质考试。我们需要去参加一个短时间的培训,进行考试,而后才有资格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但这是针对个人的考核,而且很容易通过,至少暂时我还没有听说有哪个同事通不过。”前面提到的那位眼科医生说。  对于这些行业乱象,该医生表示“一时间整治起来不容易,太多利益在这里头。但是本着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对患者负责的态度,有关监管单位不应该再选择无视”。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激光矫正手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透过激光改变眼角膜的弧度改善视力。这种手术自上世纪90年代被引入国内后,因手术方便、效果“立竿见影”,受到许多近视患者的青睐。  一位刚刚进入北京三甲医院眼科工作的王医生告诉记者,现在接受这个手术的大多数是年轻人,他们中很多是为了考警校、艺校选择来做这个手术。“只要在术前进行仔细的筛查,这个手术是非常安全的。我自己就接受了这个手术,现在有眩光的情况,晚上开车会看不清马路牙子,不过总的来说都很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个手术。”她告诉记者,在正规医院,要做这个手术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医生验光3次、查眼底、验散光,还要仔细了解是否戴隐形眼镜、是否有圆锥角膜等病症,根据这些来判断是否适合进行此项手术。她说,手术的时间很短,但术前的筛查、判断远比这个要复杂。  “手术并非人人能做,术前检查是关键。”著名眼科专家王勤美也表示,“以LASIK手术为代表的眼科近视手术,只要进行严格患者筛选、术前检查和术后保养跟踪,就可以避免并发症。”  “遗憾的是,一些医院为了牟利,不管是否适合,只要患者要求做就做,虽然不是所有患者都出现了并发症,但这样不当的处置无疑带来了更大的风险。”王医生无奈地说,“对于有条件进行手术的患者,我们在术前也要非常仔细地把可能出现的情况一一讲解。更遗憾的是,这项工作并不是所有医院都在负责任地执行。”  一个来自湖南的年轻人王一水6年前在家乡接受了激光近视矫正手术。据他回忆,当时医生并没有给他进行复杂的检查,也没有人跟他详细介绍手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可能小地方没有那么严谨,现在想想有点后怕。”  资料显示,激光手术进入中国以来,已经有几千万人接受了该手术。并且,在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其他治疗手段效果不佳的背景下,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150万人的速度激增。再加上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有80%的知识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因此,即使副作用的发生率极低,影响也可能是巨大的。  正规医院和专业医生是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6年前,王一水在湖南接受LASIK手术的花销是3000多元,而这个价格在业内医生看来是“不靠谱”的。“有些广告上写5000甚至3000元,这样的价格在正规医院是不可能实现的。”王医生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医院LASIK手术必须做到一人一刀,“现在北京正规的三甲医院做这个手术两只眼睛基本要1元左右”。那些小诊所或者一些不负责任的医疗机构很多都是一个刀片切很多只眼睛,这样一方面是刀片钝了,另一方面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她向记者介绍说,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眼科激光手术准入规则,对执业医师都有相关规定,但是对于仪器的使用、报废等都无章可循。目前的激光手术治疗仪已经更新到第五代,但国内依旧存在第一代、第二代设备使用的情况。所以有的小医院虽然价格便宜,却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为加)
12-02-16·
12-02-16·
12-02-16·
12-02-15·
11-12-14·
11-12-07·
11-11-20·
11-07-13·
11-05-18·
10-09-25·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财经媒体封面
财经·大视野
高清影视剧
关注一件事并尽力做好,这种心态是种创业心态
近期热点关注|||||||||||||||||||||
广东卫生厅:近视超1400度禁做激光矫正手术
  
07:37  来源: 晶报
【字号:  】
省卫生厅出台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管理规范(试行),明确了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明确规定近视超1400度禁做激光手术。
11种症状绝不能做手术
“封刀事件”发生后,市眼科医院眼表与角膜病专科主任姚晓明博士曾向记者透露,据术后出现角膜病变的患者反映,他们大多是轻信了一些不负责任的医疗机构的宣传,没有接受严格的检查就接受了手术。有些医疗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也放宽了适应症的范围。
管理规范明确要求,眼部活动性炎症、眼周化脓性病灶、严重的眼附属器病变、已确诊的圆锥角膜、严重干眼症、未受控制的青光眼、未受控制的糖尿病、全身感染性疾病等11种情况列为绝对禁忌症,有上述任何一种症状,都不能进行手术。
此外,管理规范还列出了20种相对禁忌症。包括年龄不满18周岁、近视超过1400度、远视超过600度、散光超过600度、对侧眼为盲或低视力、影响矫正视力的白内障、干眼症、轻度睑裂闭合不全、青光眼、糖尿病、妊娠、哺乳期、癫痫、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患。
管理规范提出,存在上述相对禁忌症,可能对手术操作、术后恢复或手术疗效产生不良影响,但医生经与患者充分沟通和解释并采取相应措施后,可酌情手术。深圳市眼科医院视光学中心主任严宗辉说,目前市眼科医院执行的规范为一般为近视不超过1200度,如果超过1300度,患者角膜厚度够,眼底及身体状况良好,也可以考虑手术。但如果患者角膜薄,且怀疑有病变,即使是近视600度,也不可以接受手术。
手术激光机“保质期”10年
管理规范要求,具备相应临床应用能力和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或眼科专科医疗机构才能开展激光矫正手术。手术主刀医师必须持有国家医师资格证书及医师执业证书(注册为眼耳鼻喉科专业)和全国“大型医用设备(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仪)上岗合格证”,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资格。
严宗辉告诉记者,台湾眼科权威蔡瑞芳主刀的患者出现后遗症,可能主要与设备陈旧有关系。此次,省卫生厅出台的管理规范要求,准分子激光机必须能够矫正近视、散光和远视,使用年限为自生产日期起10年内。严宗辉告诉记者,深圳市眼科医院引进激光矫正手术至今有18年,已经5次更新设备。
编辑: 黄淳
         2           
| 相关新闻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激光视力矫正手术价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