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最不能翻译的东西我是你的这句话主谓宾分别是什么的主谓宾

诗是永恒的(地)看——读荷尔德林《海德堡》1《海德堡》创作于1800年,这是一个值得一提的数字,因为此后没几年荷尔德林即陷入疯狂和创作萎缩,该年他固然才30岁,却是诗歌创作的高峰和晚年。我们也可以看一下他这一年创作的其他作品:《故乡》《还乡》《内卡河》《大地母亲》《面包与酒》……如果我们从中读出浓郁的“还乡诗”味道,那么《海德堡》当之无愧是其中之一。海德堡并非诗人的故乡,何谓“还乡”?这涉及到一条河:内卡河。这条河是荷尔德林的“母亲河”,他出生在这条河畔的Lauffen,随后移居该河畔的Nuertigen,后来又在该河畔的Tuebingen就读,并在旅途中多次造访该河畔的古城Heidelberg。这是他的生命之河,奇迹般伴随他一生的轨迹,神奇地融合了时间无情的流逝与始终如一的伴随,既是一个事实,又是一种象征。这种“还乡”是对古希腊美与崇高精神的回归。我们不要忘了荷尔德林是品达与索福克勒斯的热烈追随者,是在命运的狂野中渴望献祭并获得和平的人。这首诗采用庄严的颂歌体,严格说来,是阿斯克勒皮亚德斯韵式(Asklepiadeisches Versmass)。这种颂歌习惯采用“你”这个呼语,第二人称,具体,直接,强烈,超出抒情独白的主观性,直接构建一个二元世界,有了这个针锋相对的“我——你”撑起的空间,我们所有读者都能纳入其中。“还乡”也是回到自然,在荷尔德林的诗歌中,比比皆是对自然的热情赞颂,对它的安慰力量的倾心诚服,这种“回归自然”不是卢梭式的反文明,不是社会学、人类学意义上的回归,而是形而上学的回归。在那个关注世界精神与自我精神之裂变与统一的时代,人与自然的泯然结合成为荷尔德林颠沛生涯中的终极慰藉。所以,“还乡”也是从赫拉克利特之河流返回巴门尼德斯无法撼动的存在。2所有这一切,成全了该诗“内卡河——古堡”与“自我——海德堡”(海德堡Heidelberg实为海德山,与古堡无关)之间的冲突与平衡。第一节体现了古典颂歌体强烈的气势,第一句起就在高音域运行——“久矣,我已爱你”(Lange lieb’ich dich schon)!直接而热烈。要称“你”为“母亲”,这当然也是古典式的赞颂,把它当成源泉和归宿。要献给你一首朴素无华(kunstlos)的诗歌,值得注意这里的“朴素无华”,这暗示出诗人的美学理想,要让自己的诗歌像自然那样显出非人工的痕迹。而“我”之所以如此爱“你”,也是因为你最具有乡土田园之美,贴紧生存根基与归依的美。我们发现,该节第一行有两个“你”,而第二行、第三行也各有一个“你”字,四个密集出现的“你”,使得这种表白式的颂歌获得了喷薄而出的热情气势。第一行和第四行出现的两个“我”,包裹着这四个“你”,为全诗构建起一个基本的二元结构。第二节具体展开上一节的“田园之美”,并因此在调子与节奏上有所放缓。这里写的是一座桥(Die Alte Brücke),第一句用林中飞鸟飞跃山峰来比喻桥,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宁静祥和田园气息的意象,几乎不是比喻,而是写实,因为,在读者眼前,的确看到林中飞鸟飞跃海德堡两山之间。高水平的修辞,不是切入式、拿来式的比喻,而是就地取材,让眼前的事物互相映照,下面第四节开头“那少年,那激流”采用的也是这种并列、互相映照的方式,造成相互的阐释力。该节的第二行出现了核心意象:“激流”,当然,这里首先也是严格的写实,老桥下面奔流着内卡河,在海德堡的山谷之间尤其湍急,这个“激流”也强烈暗示着荷尔德林最为关心的核心问题:“时间”流逝与对“永恒”的渴求。“桥”字在第三行出现了,无疑这也是一个双关的意象,它横跨在“时间”之上,渡过车辆与人群。而“我”却并没有随他们一起渡过,似乎有神灵授意,我停在了桥上,为之陶醉。在流逝与安定,命运与安慰之间,诗人没有后退,也没有逃离,选择了驻足凝望,沉思。这反映了倾心于古希腊悲剧的诗人那种投身命运的悲壮与热情。当然,诗人的凝望不是没有报答,迷人的“远方”为他把四周的群山照亮——群山,大地,世界,存在的照亮。海德格尔的发挥不是没有道理。第四节,“那少年”就是“那激流”,反之亦然,它向平原绝尘而去,既然流逝不可避免,追逐永恒的人,只有投身于这湮灭之中。这与尼采宣扬的狄奥尼索斯精神何其相似。心灵获得的是一种Traurigfroh,痛并快乐着。那顾影自怜的那喀索斯之心,正是命运与时光双重剥夺下自怜的主体的缩影,它投身于自我就是投身于流逝,但它获得了悲剧英雄的美妙与深情。但安慰并未消失,“你”依然在那里。虽然“你”留不住他,不能永久安顿他——大地上的浪游者的生涯,但是“你”眷顾着他,为他提供清泉和清荫。这个“你”又出现了,是海德堡这个地方,是故乡,是母亲,也是精神的归宿,安顿存在的大地。命运和流逝无法挽留,但“你”的目光一直看护着他的远去,你的迷人风景还在时光中荡漾着经久不息的倒影。(柏拉图洞穴外的倒影)第六节,我们不能确定这个沉重地塌陷在半山腰,饱经沧桑,被战火和雷电摧残却依然矗立的古堡,对于诗人还意味着什么,也许是诗人幻想的另一种生涯,坚守在故乡和坚实的大地上,就像他在另一首诗中说:“有福了,谁若能默默爱着一位良家女,/ 生活在安宁故乡自己的家,/ 坚实大地之上,天光格外明媚,/ 照耀着这位安居乐业的男子”(Mein Eigentum)又如他另一首诗写的:“渔夫欢天喜地,满载归航,/从遥远海岛回到平静河流,/如果我收获的欢乐能多如痛苦,我也会荣归故乡”(Die Heimat),多么痛的领悟。对于飘荡的人,最大的惩罚就是无家可归,而那个忠于大地的人有福了,它饱经命运的摧残,却始终不曾背弃自己的山岗与河流,扎根于此,把自己一生奉献给自然母亲,也因此获赠了安宁,获得了“永恒的太阳”——神的眷顾。我们一定还记得柏拉图反复提到的那个太阳,普洛丁的光,奥古斯丁的光,那永不熄灭的神性光辉,恰恰照耀在那个最多灾多难、塌陷在沉重命运之中,始终不屈不挠的大地的儿子。第七节,这一节是一幅永恒的图画,不是天堂无时间的永恒,是历经沧桑忠于大地在轮回中获得的平静。永恒的理念之光,神性之“善”照耀着它,让他起死回生,永不枯竭的“常春藤”蔓延到目光所及之处,亘古的森林在衰朽的古堡之上发出柔和的林涛声,(第八节),灌木丛开花,从山丘,到山谷,显出超越时间的古典之美(有什么比大自然更古典的事物呢?)而你欢乐的小巷,人类安居的标志,正在芬芳的花园旁,进入安宁。荷尔德林寄希望于诗歌给人带来“安宁,不是空洞的安宁,是生动的安宁”,而最后一节正是这种“生动的安宁”。3我们似乎在结合荷尔德林的思想背景、哲学追求和一以贯之的诗学定位,细察这首诗的“隐喻”意义。但,必须指出,这首诗首先并不是作为一个“隐喻”或者“象征”出现的,它首先是一个确凿的“写实”。一首好诗,必须首先是一个直观事实,其次才是别的(各种“意义”和“所指”)。这也是荷尔德林没有像他的同学谢林和黑格尔那样走上纯粹哲学思辨道路的一个缘由。他跟席勒一样,把人类提升的希望寄托于“美育”,而不是思辨。这就涉及到,如何在一个纯直观中综合大地的重量与天空的超越?可以说,做到了这样一种综合与直观,就是诗。这也大概是海德格尔为何偏偏选择荷尔德林来谈论诗对存在的意义的缘由。诗歌必须是直观、感性、丰满、具体的,在物质之中冶炼出深度与意义,它的工程与使命,就在于锻造直观的生活,打通现实世界的岩层,从中间开采出可供飞翔的能量。荷尔德林的《海德堡》就是这样一种诗歌典范。每一个亲临海德堡的人都能直接体验到他的描述,每一个浪游在世界上渴望平静的心灵,都能感受到他的那种冲突与热情;每一个痛感时间流逝,渴望永恒的灵魂,都能在苍翠的大自然拥抱中体悟到神性光辉的照耀。总之一句,不读这首诗,人们也能感受到《海德堡》;读了这首诗,人们感受到的也是同一个“海德堡”。一切都在于一种洞察力。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国——说起来容易,看透却难。诗正是一种洞察力的训练,为的是在一条溪流中看到命运,一块石头上看到慰藉。锻炼的是一种能力,可以粉碎物质有限性的坚硬、冰冷的魔障,让永恒之光照耀进存在。最终,诗歌也许是用来消亡的。它是生命朝向永恒的祭品,它是一种方式,一种态度,一种精神的修行。没能做成牧师的荷尔德林,在诗歌中做成了,但他不是布道,而是用诗歌燃烧自己的热情,燃烧对生命、自然、神性的热爱,极力接近那个不死的存在。永恒并非不可能,因为,永恒并不在外面,而在看的努力中。问题不在于“如何永恒”,而在于“如何看到永恒”;不在于如何看到永恒的事物;而在于:如何用一种永恒的角度去看。主要文献:Jochen Schmidt, Friedrich H?lderlin, S?mtliche Gedichte (Text und Kommentar), Deutscher Klassiker Verlag, Frankfurt/Main, 2005.荷尔德林,《荷尔德林文集》,戴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德文参见Grosse Stuttgarter Ausgabe.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德文参见全集第四卷。海德堡(再修订本)久矣我已爱你,满心欢喜,想把你称作“母亲”,并献上一首质朴的歌;你,在祖国城镇中,最具乡野之美——以我所见。一如林中之鸟越过山顶飞翔,它飞越你身旁闪耀的激流,这桥轻巧又有力,因车辆和人群而唱响。似有天意,一股魔力攫住我逗留桥上——当我路过;在群山之间,迷人的远方为我闪耀;那少年,那激流,向平原绝尘而去,悲喜交加,正如心灵,美妙而深情地沉溺于自我,投入时间的洪流。你为他带来流泉,向这浪游者馈赠清荫,两岸目送他远去,波浪里荡漾着它们迷人的景象。可是,沉重地悬在山谷,那巨大饱经沧桑的古堡,低近地面,曾遭雷电摧残;那永恒的太阳却以其返老还童的光照耀这衰老的巨大形影,四处绿着生机勃勃的常春藤;亲切的森林沙沙吹响在古堡之上。灌木丛开花向下,直铺开朗山谷,在山丘依偎,在河滩妩媚;你欢乐的小巷,休憩在芬芳的花园旁。 海德堡我爱你已久,想把你,愉快地叫作“母亲”,并献上一首淳朴的歌;你,在祖国城镇中,最具田园之美——以我所见。一如林中之鸟越过山顶飞翔,它飞越你身旁闪耀的激流,这桥轻巧又有力,因车辆和人群而唱响。似有天意,一股魔力攫住我逗留桥上——当我路过;在群山之间,迷人的远方为我闪耀;那少年,那激流,向平原绝尘而去,悲喜交加,正如心灵,美妙而深情地沉溺于自我,投入时间的洪流。你为他注入流泉,为这浪游者馈赠清荫,两岸目送他远去,在波浪里荡漾着的是它们迷人的景象。可是,沉重地悬在山谷,那巨大饱经沧桑的古堡,低近地面,曾遭雷电摧残;那永恒的太阳却以其返老还童的光照耀这衰老的巨大形影,四处绿着生机勃勃的常春藤;亲切的森林沙沙吹响在古堡之上。灌木丛开花向下,直铺开朗山谷,在山丘依偎,在河滩妩媚;你欢乐的小巷,休憩在芬芳的花园旁。 1 Heidelberg其实是“海德山”,以讹传讹竟成习惯,都叫“海德堡”。那里也的确有古堡。第一节,第一行 zur Lust ,副词短语:“感兴趣地”“饶有趣味地”,结合语境,我译成“愉快地”,顾正祥省略了,林克译成了“我心里欢喜”,过度发挥,造成句式累赘拗口。2 第三节,最后两行,Und herein in die Berge / Mir die reizende Ferne schien 除了schein没有第二个动词,所以不能理解为“在我看来”,林克的“我仿佛觉得”肯定是错了,顾正祥理解得好一点,但“照进/我置身的群山之间”有点别扭,该句意思应该是:迷人的远方为我照耀在群山之间。远方不在别处,就在群山之间。海德堡建在内卡河一个峡谷。3 第四节,第一行,恢复原诗“那少年,那激流”的暗喻方式,而非顾译的“朝气蓬勃的大江”。第二行起,有个疑难:“wie das Herz, wenn es, sich selbst zu sch?n, / Liebend unterzugehen, / In die Fluten der Zeit sich wirft”这里的“zu sch?n, liebend”究竟怎么理解?顾正祥理解为“顾影自怜的”“恋恋不舍地”,很含混;林克理解为“在爱中走向没落/ 兀自感觉无比美丽”非常古怪,都可以说是误解。首先,我们去掉引导词wenn,把句子从诗句的倒装中拉直:Es (das Herz) wirft sich in die Fluten der Zeit, sich selbst zu sch?n, liebend unterzugehen.直译为:“它投身于时间的洪流,极美好地,迷恋地,自我毁灭。” zu sch?n, liebend是做状语修饰untergehen。诗歌虽有倒装和省略,但译者有责任补全、捋清主谓宾,然后识别其他句子成分的形状。意思才能真正清楚。错误和费解的翻译往往在于囫囵吞枣。4 第五节,schwer in das Tal hing die gigantische/ Schicksalskundiges Burg ——“巨大,沧桑的古堡悬在山谷中”。顾正祥和林克如果都没去过海德堡,至少也察觉到原文并没有“垂入”的意思。如何一个译成“垂入山谷、山坳”,一个更译成“垂入幽深的谷底”。诗人在这里是一种以动写静,古堡坍塌,有一种向地面陷落的趋势,但事实上并非真正沉入了谷底。而且,这里的一个“但是”(Aber),两人都省略了。这个“但是”很重要。如果理解了诗歌的节奏,很容易读出,前面是投身向远方(河流和少年),现在“但是”,古堡沉沉地把我拉住,阳光在守护。这里的Ihm可以称“他”,也可“它”,但联系上一节“那少年,那激流”的双关,译成“他”。5 在语义清晰的前提下尽量不更改原语序和修辞,亦即尽量不屈服于汉语的习惯用法,而是利用德语句法拓展汉语。如:可是,沉重地悬在山谷,那巨大饱经沧桑的古堡,低近地面,曾遭雷电的摧残;那永恒伟大的太阳……6 值得注意这诗的人称。“你”是指“海德堡”这个小镇,“他”(它)是指内卡河或诗人,本诗没有“我”。很微妙。7 该诗是荷尔德林写景即抒情的典范。把海德堡比作母亲,而流过它的内卡河比作年轻的自己,河流离开山谷奔向远方,自己也离开故乡去远方浪游,但古老的城堡像人性中的宿愿一样,历经风雨摧残也依然屹立,阳光——心中的希望与爱在返老还童,因为它一切而变得生机勃勃,变得安详。远离和还乡,浪游和安顿,一直是荷尔德林诗歌的矛盾和张力。整首诗明写海德堡,暗写荷尔德林,前者是后者心灵的物化,后者是前者的灵魂。Friedrich H?lderlinHeidelbergLange lieb' ich dich schon, m?chte dich, mir zur Lust,Mutter nennen und dir schenken ein kunstlos Lied,Du, der Vaterlandsst?dteL?ndlichsch?nste, so viel ich sah.Wie der Vogel des Waldes über die Gipfel fliegt,Schwingt sich über den Strom, wo er vorbei dir gl?nzt,Leicht und kr?ftig die Brücke,Die von Wagen und Menschen t?nt.Wie von G?ttern gesandt, fesselt' ein Zauber einstAuf die Brücke mich an, da ich vorüber gingUnd herein in die BergeMir die reizende Ferne schienUnd der Jüngling, der Strom, fort in die Ebne zog,Traurigfroh, wie das Herz, wenn es, sich selbst zu sch?n,Liebend unterzugehen,In die Fluten der Zeit sich wirft.Quellen hattest du ihm, hattest dem FlüchtigenKühle Schatten geschenkt, und die Gestade sahnAll' ihm nach, und es bebteAus den Wellen ihr lieblich Bild.Aber schwer in das Tal hing die gigantische,Schicksalskundige Burg nieder bis auf den Grund,Von den WDoch die ewige Sonne gossIhr verjüngendes Licht über das alterndeRiesenbild, und umher grünte lebendigerE freundliche W?lderRauschten über die Burg herab.Str?uche blühten herab, bis wo im heitern Tal,an den Hügel gelehnt oder dem Ufer hold,Deine fr?hlichen GassenUnter duftenden G?rten ruhn.
亲切的森林
沙沙吹响在古堡之上。
【沙沙吹响】,好像有点怪,【沙沙作响】?
我这是猜呢:)
亲切的森林
沙沙吹响在古堡之上。
【沙沙吹响】,好像有点怪,【沙沙作响】?
我这是猜呢
亲切的森林
沙沙吹响在古堡之上。
【沙沙吹响】,好像有点怪,【沙沙作响】?
我这是猜呢:)
Rauschen是树叶、流水、风沙沙响的意思。诗中是主动态,森林在沙沙作响。但“作响”没有动感。故译成“吹响”。
Rauschen是树叶、流水、风沙沙响的意思。诗中是主动态,森林在沙沙作响。但“作响”没有动感。故
Rauschen是树叶、流水、风沙沙响的意思。诗中是主动态,森林在沙沙作响。但“作响”没有动感。故译成“吹响”。
有道理,“吹”带来的奇异感也好:)
译得好啊,杨震兄!
有一处与你商榷一下:
wie das Herz, wenn es, sich selbst zu sch?n,
Liebend unterzugehen,
In die Fluten der Zeit sich wirft.
我的理解是:
如同心灵,如果它太过美好
竟要爱恋着沉落,
投身时间的一道道川流。
给阿丢翻成英文好了:
as the heart, if it, itself too beautiful,
that it go down/sink,
throws itself in the waves of time.
那个zu XXX, zu XX是一个类似so XXX, zu XX的结构,语法上来说我觉得是太XXX以至于XX这个用法。
我的浅见,和你们俩讨论一下:)
这里用纳西索斯的典故还是挺明显的,所以“他”不是爱恋着别的什么,而是sich selbst,他自己。没看到顾正祥译文,可能他用自恋也与此有关:)但林克那个就相去更远一些了。
译得好啊,杨震兄!
有一处与你商榷一下:
wie das Herz, wenn es, sich selbst zu sch
译得好啊,杨震兄!
有一处与你商榷一下:
wie das Herz, wenn es, sich selbst zu sch?n,
Liebend unterzugehen,
In die Fluten der Zeit sich wirft.
我的理解是:
如同心灵,如果它太过美好
竟要爱恋着沉落,
投身时间的一道道川流。
给阿丢翻成英文好了:
as the heart, if it, itself too beautiful,
that it go down/sink,
throws itself in the waves of time.
那个zu XXX, zu XX是一个类似so XXX, zu XX的结构,语法上来说我觉得是太XXX以至于XX这个用法。
我的浅见,和你们俩讨论一下:)
如果是zu...zu...的结构,类似英语too...to..的结构,那就是“太...以致于不能..”的意思了。就反了。好像也不通。
那喀索斯的典故有道理。
德语里zu zu可以类似so zu,比后者更强,我读到过这种用法。比如我举两个例子,sozu的话就是:真美到我要跳水了,zuzu就类似:太美了,我都要跳水了。
德语里zu zu可以类似so zu,比后者更强,我读到过这种用法。比如我举两个例子,sozu的话就是:真
德语里zu zu可以类似so zu,比后者更强,我读到过这种用法。比如我举两个例子,sozu的话就是:真美到我要跳水了,zuzu就类似:太美了,我都要跳水了。
存疑。只查到有Ich habe so genug zu tun
的用法。而没有“太...以致于..”的意思(那应当是so...dass..)。经验中也只有“Ich bin zu satt weiter zu essen”的讲法。而且,这里unterzugehen中的zu是因为谓语werfen这个动词导致的,而不是zu sch?n。
嗯,好。我觉得需要区分语法关系和因果关系,语法关系来说,zu schoen支配后面的unterzugehen,如果是因果关系,也是“如果心要沉落,那它就投身洪流”。动力因上当然是投身导致沉落,但目的因上来说,反倒是”要沉落“导致”投身”:)
嗯,好。我觉得需要区分语法关系和因果关系,语法关系来说,zu schoen支配后面的unterzugehen,
嗯,好。我觉得需要区分语法关系和因果关系,语法关系来说,zu schoen支配后面的unterzugehen,如果是因果关系,也是“如果心要沉落,那它就投身洪流”。动力因上当然是投身导致沉落,但目的因上来说,反倒是”要沉落“导致”投身”:)
从语法关系,反倒是werfen...unterzugehen啊,否则不会用原形。zu sch?n应该是伴随状语,而不是支配关系。继续商榷。
不是啊,杨震兄,那我们分析一下吧:
Wie von G?ttern gesandt, fesselt' ein Zauber einst
Auf die Brücke mich an, da ich vorüber ging
Und herein in die Berge
Mir die reizende Ferne schien
Und der Jüngling, der Strom, fort in die Ebne zog,
Traurigfroh, wie das Herz, wenn es, sich selbst zu sch?n,
Liebend unterzugehen,
In die Fluten der Zeit sich wirft.
这两段其实是一句话,只有一个主语anfesseln(这个是缚住的意思,有迷惑住的暗示,你用的攫住这个词不准确),后面是da引起的时间限定从句,当.....。这个时间限定从句中又有好几层从句。所以那个schien后面是逗号,你翻译成句号就很误导了,那里句子还没完。
我总觉得这首诗似曾相识,特别是这里:
似有天意,一股魔力攫住我
逗留桥上——当我路过,
在群山之间,
迷人的远方为我闪耀。
你看一下,schien,zog,都是后置,还是在da的支配之下,跟那个ging是并列的。这时候,在zog这里又有了一个wie引导出来的从句,其中wirft是后置的动词,为什么从过去时换到现在时呢,这里是一个一般的类比,所以时态转换了,在这个wie引起的从句里,又有一个从句,wenn,其中没有动词,后面那个unterzugehen不算动词,那个zu是由前面那个zu schoen支配引导出来的。
你看一下,schien,zog,都是后置,还是在da的支配之下,跟那个ging是并列的。这时候,在zog这里
你看一下,schien,zog,都是后置,还是在da的支配之下,跟那个ging是并列的。这时候,在zog这里又有了一个wie引导出来的从句,其中wirft是后置的动词,为什么从过去时换到现在时呢,这里是一个一般的类比,所以时态转换了,在这个wie引起的从句里,又有一个从句,wenn,其中没有动词,后面那个unterzugehen不算动词,那个zu是由前面那个zu schoen支配引导出来的。
你让杨震睡觉啊:)
所以闪耀后面应该是逗号,而不是句号,我觉得这三句可以考虑用三个“当”来引起,这样更清晰,否则太容易混乱了。
另外,hereinscheinen是一个词,照进来;还有,你的in die Berge这里疏忽了,这里是第四格,不是第三格的in den Bergen,所以不是“在群山中,为我闪耀”,而是“为我(朝着我)照进这群山之中”。
所以我有点没明白你为什么说这首诗只有你和他,没有我,这里以及开头都说到了“我”啊。。。
嘿嘿,我赶紧把我的感想打出来跟杨震兄讨论,他明天再看好啦,我先自说自话一会儿:)
我继续写意见啊,杨震兄:)
那句As sent by gods,用“似有天意”翻译我觉得味道有点不够啊,这里不是基督教的一神,而是异教的“诸神”,而荷马史诗和悲剧里各种神遣送”有翅的话语“以及梦啊这些,正合此处如同由诸神遣派的魔咒。
然后开头那个dir schenken的话,你没有翻译dir,”并献上一首淳朴的歌“我觉得不够准确,我可能会用类似”并赠给你一支毫无巧饰的歌“这种译法。因为kunstlos固然是质朴的,但artless这种对Kunst的否定,我想是否可以用否定性的方式表达?无技巧的歌太怪,我稍微改换了一下。
艾洛兄!这种细致的探讨,非常给力。从昨晚我最后一帖往下,一个一个地回你,不乱:
1 通过时态辨认关系你是对的。句号应改回逗号。
2 第四节wie引导的从句,werfen是谓语动词,unterzugehen是动词不定时,“不算动词”算什么呢?“sich selbst zu sch?n, liebend unterzugehen”是个插入语,倒装,zu sch?n, liebend是状语,没有独立性,去掉它句子照样成立,更不能说是它“支配引导”了一个动词不定式了。
3 我没有忽略第四格, Es schien mir in die Berge 这和Die Sonne schien mir ins Gesicht 一样,后者可翻译成“太阳照在我脸上”或“在脸上,太阳照我”,未必非得把这个“in”翻译成“进”,前者也一样。
4 一开始的确翻译成“似有诸神驱使”,后来感觉在汉语里节奏累赘,意译成“似有天意”,单独就这首诗来说,并没有什么关系。
当然,荷尔德林整个创作中遍布“诸神”一词,也引起学者研究,的确值得重视。
5 之所以不译dir,前面已经有“为你”,后面关系在汉语里很清楚(不像德语有格的区别,必须写明),如果再加上“给你”就显得很啰嗦。kunstlos我之所以不翻译成“朴实无华”“毫无机巧”,也是觉得那样句子特冗长,而且第二行本来就长,显得特笨拙,节奏全堵在这一行,下不去。有时候需要考虑汉语的表现力和节奏,不必拘泥于字面。
艾洛兄!这种细致的探讨,非常给力。从昨晚我最后一帖往下,一个一个地回你,不乱:
艾洛兄!这种细致的探讨,非常给力。从昨晚我最后一帖往下,一个一个地回你,不乱:
1 通过时态辨认关系你是对的。句号应改回逗号。
2 第四节wie引导的从句,werfen是谓语动词,unterzugehen是动词不定时,“不算动词”算什么呢?“sich selbst zu sch?n, liebend unterzugehen”是个插入语,倒装,zu sch?n, liebend是状语,没有独立性,去掉它句子照样成立,更不能说是它“支配引导”了一个动词不定式了。
3 我没有忽略第四格, Es schien mir in die Berge 这和Die Sonne schien mir ins Gesicht 一样,后者可翻译成“太阳照在我脸上”或“在脸上,太阳照我”,未必非得把这个“in”翻译成“进”,前者也一样。
4 一开始的确翻译成“似有诸神驱使”,后来感觉在汉语里节奏累赘,意译成“似有天意”,单独就这首诗来说,并没有什么关系。
当然,荷尔德林整个创作中遍布“诸神”一词,也引起学者研究,的确值得重视。
5 之所以不译dir,前面已经有“为你”,后面关系在汉语里很清楚(不像德语有格的区别,必须写明),如果再加上“给你”就显得很啰嗦。kunstlos我之所以不翻译成“朴实无华”“毫无机巧”,也是觉得那样句子特冗长,而且第二行本来就长,显得特笨拙,节奏全堵在这一行,下不去。有时候需要考虑汉语的表现力和节奏,不必拘泥于字面。
按汉语习惯,原文逗号写为分号为宜。
《海德堡》的注释
(Kommentar据Frankfurt am Main 1992年版 H?ldelin S?mtliche Gedichte第668到672页译出,括号中内容为译者标注。)
关于手稿间关系和这首1800年夏天问世的颂歌的流传,请参照对前面的诗的注解。
(该诗采用古希腊)阿斯克勒皮亚德斯韵式(Asklepiadeisches Versmass 参见wikipedia)
总注:
“这个城市让我格外愉快。它位置绝佳——只要稍微想想就知道。在该城的两岸和桥梁之上陡峭、茂密的群山直上云霄,这里屹立着古老的、令人肃然起敬的古堡……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新桥”。这些句子是十八岁的荷尔德林在一个旅行日记本里写给他母亲的,此时正值他第一次访问海德堡,日。(Bd.III, Brief Nr.23)。后来他又时常来到海德堡,因此人们没法确定他对该城的诗意改造的动机具体归于哪次访问。不过,手稿中的草稿上包含着一种历史性的、可以确定的记录。在草稿的第五节,荷尔德林写着:“被驱逐的流浪者/逃离人群和书本。”这极可能跟他1795年匆忙地离开耶拿有关系。一定是出于这种太个人化的特征,荷尔德林后来删除了这一节。
严格说来,因其滨临内卡河的缘故,海德堡对于荷尔德林来说是故乡,如此强烈,以致于他想要把这城市称作“母亲”。他出生在内卡河畔的劳芬(Lauffen),他母亲后来移居的内卡河畔纽廷根(Nürtingen)也是他在童年以后无休止的浪游生涯中一直向往回归的家园般的庇护所,随后就是图宾根教会学校,他在那里度过了学生时代,从学校窗口可以望见内卡河。劳芬,纽廷根,图宾根对他来说,正如他为海德堡所写的颂歌所言,是记忆中的“内卡河-故乡”,与后来定稿的诗相对照,手稿中可看出:他已经在这个意义上,把海德堡看作是故乡。在手稿中,诗最初的第二和第三节处后来被删掉的诗句是这样的:
(未完待续)
杨震兄,能有个人细致讨论确实很开心:)那我们继续:
你的回答我也按照条目和次序回答吧:
1,你说用分号有道理,确实可以考虑。
2,这里是插入语,插入到wenn es sich wirft这个从句里,插入是用来补充说明的,只用了一个形容词(形容词又支配了后面的zu),这在语法上是没问题的,而且我觉得也颇为常见。
3,你说得有道理,如果是属于自己的东西,比如身体的一部分,确实德语里会这么用,翻译也可以照你的方式处理,但这里”群山“是否属于我?我觉得不是,而且即便说群山是属于我的,这种写法,至少我看了,第一反应会觉得这就是普通的”在群山中XX照向我“,不会想到你解释的那种意思。当然这可能是我自己的问题:)
4和5:你说得我都赞同,我提出这些也只是说说我的一些考虑,确实可能会太罗嗦或者不够顺畅,我一开始读就觉得你的这个译本元气十足,这些问题咱们讨论讨论就好:)
这个注释好!辛苦了,可以加到正文后面啊,很重要的资料!
杨震兄,能有个人细致讨论确实很开心:)那我们继续:
你的回答我也按照条目和次序回答吧:
杨震兄,能有个人细致讨论确实很开心:)那我们继续:
你的回答我也按照条目和次序回答吧:
1,你说用分号有道理,确实可以考虑。
2,这里是插入语,插入到wenn es sich wirft这个从句里,插入是用来补充说明的,只用了一个形容词(形容词又支配了后面的zu),这在语法上是没问题的,而且我觉得也颇为常见。
3,你说得有道理,如果是属于自己的东西,比如身体的一部分,确实德语里会这么用,翻译也可以照你的方式处理,但这里”群山“是否属于我?我觉得不是,而且即便说群山是属于我的,这种写法,至少我看了,第一反应会觉得这就是普通的”在群山中XX照向我“,不会想到你解释的那种意思。当然这可能是我自己的问题:)
4和5:你说得我都赞同,我提出这些也只是说说我的一些考虑,确实可能会太罗嗦或者不够顺畅,我一开始读就觉得你的这个译本元气十足,这些问题咱们讨论讨论就好:)
这个注释好!辛苦了,可以加到正文后面啊,很重要的资料!
除了第二条我们一直分歧之外,其他方面都达成了共识。这个问题我再求证一下,如果有时间你也到大字典或德文书中找到你所见过的例证,不然这样谈不清。
今天在忙事情,呵呵,那我继续啊杨震兄:)
如同林鸟飞过山顶,
因车与人而作响的桥
轻盈而有力地
在洪流闪耀而过之处跃过洪流。
这里leicht und kraeftig应该是副词,当然你的处理可能有你的考虑
然后sich schwingen,应该是一跃而起的意思,你用了飞越,和上文的fliegen一样了,但这两个动词我想还是不一样的。
唱响是一个很妙的译法:)
那个我们都再查证一下好了,看看怎么理解更合适:)
沉重地悬在山谷,这里用了第四格,是否”悬入山谷“更合适?
雷电 是Wettern,可数名词应该是雷雨/暴风雨,雷电和雷雨或暴风雨还是有区别,我想荷尔德林是要说风吹雨打这种,而不是被雷电给劈坏了。。。
永恒伟大的太阳,伟大怎么出来的啊?我没看到gross啊,是不是后文那个goss你看错了?
freundliche W?lder
Rauschten über die Burg herab.
亲切的森林
沙沙吹响在古堡之上。
这里,herab是下来,
亲切的森林沙沙吹响,经过古堡上方下来
意思是否大概是这样?
吹响很妙,让我想起庄子的吹万,呵呵
freundliche W?lder
Rauschten über die Burg herab.
亲切的森林
沙沙吹响在古堡之上。
freundliche W?lder
Rauschten über die Burg herab.
亲切的森林
沙沙吹响在古堡之上。
这里,herab是下来,
亲切的森林沙沙吹响,经过古堡上方下来
意思是否大概是这样?
吹响很妙,让我想起庄子的吹万,呵呵
【经过古堡上方下来】,这太怪了,要怎么转化了才好吧。
Str?uche blühten herab这个也是向下,上面那个是一样的,我想也应该是向下啊,可能你当时看漏啦。
an den Hügel gelehnt oder dem Ufer hold,
这一句很难处理,你的处理很有意思:在山丘依偎,在河滩妩媚;
如果我们看整个最后一节:
灌木丛开花向下,直铺开朗山谷,
在山丘依偎,在河滩妩媚;
你欢乐的小巷,
休憩在芬芳的花园旁。
这应该是说,倚靠着小丘,亲近着河岸。
hold有”与XXX亲近“的意思,是个很有意思的用法。其实可以用更平常的字眼,比如:
倚着小丘,近靠河岸,
但我想还是保持荷尔德林的这个感觉吧:)
【经过古堡上方下来】,这太怪了,要怎么转化了才好吧。
【经过古堡上方下来】,这太怪了,要怎么转化了才好吧。
嗯,这个我不是提供译文,我都只是说出我的理解,所以用了很不成句子的话,能讨论就好啦,转化还是杨震兄做得好:)
1 两个副词,这么处理简洁一点;
2 schwingen 开始译成“飞跃”,但很古怪,因为汉语缺介词,加“在……之上”又累赘,结合上文比喻,故处理为“飞越”,“越”相当于ueber (over)。
3 伟大的确多出去了。删!
4 freundliche W?lder
Rauschten über die Burg herab.
汉语可翻译为“友好的森林沙沙吹响,自上而下,越过古堡”,但有点罗嗦。
5 “依”与“靠”在汉语中同义,译不出德文那种色彩,原文是分词,亦可谓形容词,处理成我那样可以保留色彩感,稍嫌太文学。暂时没更好的解决方案。
嗯,我这些都是为了讨论文意而提出的,确实考虑简洁和语气的话,就需要调整:)
好啦,我吹毛求疵完啦,像那个背景资料的译介我觉得非常好啊,对阅读这首诗很有帮助!
期待看到更多荷尔德林,杨震兄有时间的时候多做一些吧:)
谢谢艾洛兄如此耐心的探讨,不放过每一处疑虑。大家一起努力,很有能量。有点忙,争取这两天译完注释。
杨震兄,应该谢谢你,期待更多荷尔德林:)
应约为这首诗写300字短评,写完后数了一下,竟然有3000字,干脆贴在老帖子一起,睡醒后再数一下看看。
γν?θι σεαυτ?ν 豆瓣小站:/2056...
杨师傅的最新日记
······
&(12人喜欢)
&(17人喜欢)
&(2人喜欢)
&(8人喜欢)
······
如果让我来做毕业演讲 · 70条内容
你论文写完了吗? · 631条内容
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 403条内容
就是那么简单几句我办不到 · 2352条内容
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 · 363条内容
纪念汪老逝世二十周年 · 163条内容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4人关注)
&(8人关注)
&(1人关注)
&(8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是你的这句话主谓宾分别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