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15g701 2-3图集要求,填充墙上端与梁板接点需设钢卡,但已有构造柱还需设吗?

墙构造柱规范
墙构造柱规范
墙构造柱规范
墙构造柱规范
墙构造柱规范知识来自于造价通云知平台上百万用户的经验与心得交流。
造价通即可以了解到相关墙构造柱规范最新的精华知识、热门知识、相关问答、行业资讯及精品资料下载。同时,造价通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等建设行业领域优质服务。手机版访问:
&&&&下列对监理有限责任公司说法正确的有( )。
&&&&资本金净利润率(
)同行业的净利润率参考值,表明用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表示的项目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不仅是监理工程师实施进度控制的依据,同时也是其核对工程进度款的依据。
&&&&按照现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建设单位短期保存的文件是(
&&&&根据《劳动合同法》,在劳务派遣用工方式中,订立劳务派遣协议的主体是()。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措施中,采用信息技术辅助进度控制属于进度控制的()措施。
&&&&某技术方案估计年总成本费用为8000万元,其中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为4500万元,折旧费为800万元,摊销费为200万元,修理费为500万元,利息支出为210万元。则该技术方案的年经营成本为()万元。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建设用地主要评价指标中,建设用地集约经营程度评价指标的有(
&&&&大数据技术的热度这几年一直在上升,现在谈论大数据的时候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炒作大数据的概念了,更多的是聚焦在一些大数据的具体应用上,作为企业用户来讲,现在也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和IT管理者逐渐了解大数据同自身业务之间的联系。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普及,大数据已经成为21世纪的基础性战略资源。
更新、更全、更专业的建设行业内容尽在造价通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于造价通
造价通-中国首个建设行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国家《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机械数据标准》参编单位和数据提供方!拥有全国最大的材料价格数据信息系统,云造价数据管理系统,行业资讯系统,工程指标系统,造价指数系统等等,数据已覆盖全国600多个城市等。
墙构造柱规范相关专题
分类检索: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填充墙构造柱布置原则
填充墙的相关构造可以参考《05G701》和《抗规GB
》第十三章&非结构构件&里有详细说明,一般情况图集比规范更严格,但规范是最低底限!!!
《抗规GB 》:
&&&&&&&&13.3.4
1、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
&&&&&&&&2、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实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2.5,空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3.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
3、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600mm设2Φ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6、7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8、9度时应全长贯通。
4、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5、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填充墙,尚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
一般设计说明里都会对构造柱作设计说明,现摘录一项目的设计说明如下供参考:&&&&&&&
1、构造柱的定位详建筑图。如建筑图上未表示,施工中按以下原则设置:
&&&&&&&&&&&&&&&
1)宽度大于2m的洞口的两侧(6、7度),8、9度时1.2m洞口两侧应加设构造柱。
&&&&&&&&&&&&&&&
2)& 内隔墙转角处(宜);
&&&&&&&&&&&&&&&
3)长度超过2.5m的独立墙体的端部、电梯井四角(宜);
&&&&&&&&&&&&&&&
4)内外墙交接处,外墙转角处宜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大于2倍墙高。
&&&&&&&&&&&&&&&
5)窗裙墙中部宜设置构造柱,构造柱中距不宜大于2.5m
&&&&&&&&&&&&&&&
6)外墙端部无柱时,墙长不大于1m时宜在端部设置钢筋砼边框,大于1m时应在端部设置构造柱。
&&&&&&&&&&&&&&&
2)构造柱断面为墙厚200(100)X200,配筋4ф12(4ф10),,上下端400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到100。构造柱的钢筋应锚入梁板内上下各一个锚固长度。
2、砌体填充墙端部无结构墙、柱时,应设置构造柱;当墙长超过5m(墙厚不大于120为4m)而无中间横墙或立柱拉结时,应在墙长中间部位设置混凝土构造柱。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篇一: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1 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2 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不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 2) 当填充墙有洞口时,宜在窗洞口的上端或下端、门洞口的上端设置钢筋泪凝土带,钢筋?昆凝土带应与过梁的混凝土同时浇筑,其过梁的断面及配筋由设计确定。钢筋混凝土带的1昆凝土等级不小于C20 。当有洞口的填充墙尽端至门窗洞口边距离小于240mm 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门窗框; 3) 填充墙长度超过5m 或墙长大于2 倍层高时,墙顶与梁宜有拉接措施,墙体中部应加设构造柱;墙高度超过4m 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墙高超过6m 时,宜沿墙高每2m 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 。 6.5.2房屋顶层墙体,宜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7。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 ,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 12g614-1第17页规定门洞大于2100mm时门洞两边设置构造柱。12g614-1第18页如图所示: 窗间墙不得小于1000mm!否则采取1、加钢筋砼独立柱;2、把该处的改成连梁设置等加固措施。高层在高规6.1.1.2中有明确规定,若是两个相邻房间的窗,窗间墙不得小于1200mm! GB第13.3.4-4与12G614-1中墙长规定似乎有点矛盾。 二、砌体结构: 关于多层砖砌体房屋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要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规定: 第7.3.1条: 1、楼电梯间的四角 2、楼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 3、外墙四角和对应转角 4、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 5、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 6、较大洞口两侧。 (内墙指不小于2.1m的洞口;外墙在内外墙交接处已设置构造柱时应允许适当放宽,但洞口侧墙体应加强。) 构造柱最小截面240×180mm,纵向钢筋4根12,箍筋间距不宜小于250mm,且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处做马牙槎,并每隔500mm设置2根6的拉结钢筋,拉结钢筋伸入墙体不小于1m,构造柱下端伸入室外地面以下不小于500mm,或与埋深不小于500mm的地圈梁相连。 GB 第6.2.8 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下列数值时,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 1 对240mm 厚的砖墙为6m; 对180 mm 厚的砖墙为4.8m; 第10.2.4如图所示:
篇二:构造柱布置的相关规则 填充墙的相关构造可以参考《05G701》和《抗规GB 》第十三章&非结构构件&里有详细说明,一般情况图集比规范更严格,但规范是最低底限!!! 《抗规GB 》: 13.3.4 1、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 2、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实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2.5,空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3.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 3、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600mm设2Φ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6、7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8、9度时应全长贯通。 4、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5、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填充墙,尚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
一般设计说明里都会对构造柱作设计说明,现摘录一项目的设计说明如下供参考: 1、构造柱的定位详建筑图。如建筑图上未表示,施工中按以下原则设置: 1)宽度大于2m的洞口的两侧(6、7度),8、9度时 1.2m洞口两侧应加设构造柱。 2)
内隔墙转角处(宜); 3)长度超过2.5m的独立墙体的端部、电梯井四角(宜); 4)内外墙交接处,外墙转角处宜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大于2倍墙高。 5)窗裙墙中部宜设置构造柱,构造柱中距不宜大于2.5m 6)外墙端部无柱时,墙长不大于1m时宜在端部设置钢筋砼边框,大于1m时应在端部设置构造柱。2)构造柱断面为墙厚200(100)X200,配筋4ф12(4ф10),,上下端400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到100。构造柱的钢筋应锚入梁板内上下各一个锚固长度。 2、砌体填充墙端部无结构墙、柱时,应设置构造柱;当墙长超过5m(墙厚不大于120为4m)而无中间横墙或立柱拉结时,应在墙长中间部位设置混凝土构造柱
:“其他直接费”中的临时道路是指建筑红线范围内的施工临时便道。施工单位若按政府有关文件规定,需设置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措施,增加的硬地及道路应在开办费中列专项,具体标明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在投标文件中提出费用。不提不列专项的视作优惠条件处理。篇三:构造柱设置规范 构造柱设置规范 1 、当无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段长度,120(或100)厚墙超过 3.6m,180(或190)厚墙超过5m时,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 2、 120(或100)厚墙 当墙高小于等于3米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2.4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3、180(或190)厚墙 当墙高小于等于4m,开洞宽度小于等于 3.5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4、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 5、当墙长大于8m(或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转 载 于: 小 龙文 档 网:构造柱布置规范)设置构造柱 6、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 4、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为2Φ6@500,沿墙体全长贯通 编辑本段设计规范 第2.1.14条混凝土构造柱structural concrete column 在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建筑图纸里符号为―GZ)。[1]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丈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应设置成封闭状。圈梁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抵抗不均匀沉降,圈梁的设置要求是宜连续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截断,不可避免有门窗洞口堵截时,在门窗洞口上方设置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伸入支座不得小于2倍的高度(为被堵截圈梁的上平到附加圈梁的下平),且不得小于1000mm,过梁设置在门窗洞口的上方,宜与墙同厚,每边伸入支座不小于240mm。 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 构造柱不作为主要受力构件 编辑本段设置原则 1)应根据体系 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 2)对于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1)墙体的两端, (2)较大洞口的两侧, (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 (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 (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 3)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 (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 (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 (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 构造柱是保证墙体的稳定,和梁有关系。 ( 1)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2)在多层砌体房屋,底层框架及内框架砖砌体中,它的作用一般为:加强纵墙间的连接,是由于构造柱与其相邻的纵横墙以及牙搓相连接并沿墙高每隔500mm 设置2 (6 拉结筋,钢筋每边伸入墙内大于1000mm。一般施工时先砌砖墙后浇筑混凝土柱,这样能增加横墙的结合,可以提高砌体的抗剪承载能力10 % ―30 % ,提高的比例幅度虽然不高但能明显约束墙体开裂,限制出现裂缝。构造柱与圈梁的共同工作,可以把砖砌体分割包围,当砌体开裂时能迫使裂缝在所包围的范围之内,而不至于进一步扩展。砌体虽然出现裂缝,但能限制它的错位,使其维持承载能力并能抵消振动能量而不易较早倒塌。砌体结构作为垂直承载构件,地震时最怕出现四散错落倒地,从而使水平楼板和屋盖坠落,而构造柱则可以阻止或延缓倒塌时间、以减少损失。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又可以起到类似框架结构的作用,其作用效果非常明显。 在砌体结构中其主要作用一是和圈梁一起作用形成整体性,增强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二是减少、控制墙体的裂缝产生,另外还能增强砌体的强度。 在框架结构中其作用是当填充墙长超过2倍层高或开了比较大的洞口,中间没有支撑,纵向刚度就弱了,就要设置构造柱加强,防止墙体开裂。 编辑本段抗震作用 以唐山地震为例:唐山地震后,有3幢带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且与圈梁组成封闭边框的多层砌体房屋,震后其墙体裂而未倒。其中市第一招待所招待楼的客房,房屋墙体均有斜向或交叉裂缝,滑移错位明显,四、五层纵墙大多倒塌,而设有构造柱的楼梯间,横墙虽也每层均有斜裂缝,但滑移错位较一般横墙小得多,纵墙未倒,仅三层有裂缝,靠内廊的两根构造柱都遇破坏,以三层柱头最严重,靠外纵墙的构造柱破坏较轻。由此可见,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在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多层砌体房屋应按抗开裂和抗倒塌的双重准则进行设防,而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则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抗震构造措施。 黑龙江省的许多地区基本裂度为6~7度,位于这些地区的多层砖混建筑均需设防,抗震构造柱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构造柱应当设置在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其设置根据房屋所在地区的烈度、房屋的用途、结构部位、和承担地震作用的大小来设置。由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墙体的约束,构造断面不必大,但须同各层纵横墙的圈梁连接,无圈梁的楼层亦须设置配筋砖带,才能发挥约束作用,关于抗震柱的设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中作了详细的规定。 抗震设计时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构造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 240mm×180mm, 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2,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2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3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4 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 的基础圈梁相连。 5 房屋高度和层数接近表7.1.2的限值时,纵、横墙内构造柱间距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二倍;下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适当减小; 2. 当外纵墙开间大于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2m。 [2] 编辑本段马牙槎 与构造柱连接处的墙应砌成马牙槎,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应超过300mm或5皮砖高,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应先退后进,进退相差1/4砖。相关热词搜索:您现在的位置: >
西南15G701-3 烧结空心砖填充墙图集.pdf
资料评价:
★★★☆☆
更新时间:
下载要求:
文档大小:
授权方式:
下载次数:
上传会员:
文档类型:
所属栏目:
需要金币:
资料语言:
公告: 会员可立即获得金币,更多赚取金币方法请查看:
资料简介:西南15G701-3 混凝土结构轻质填充墙构造 第三册 烧结空心砖填充墙。适用于西南地区非抗震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大孔烧结空心砖填充墙。
西南15G701-3 烧结空心砖填充墙图集下载
本类栏目导航
总点击排行
本类下载排行
相关资料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南15g701 的文章

 

随机推荐